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招标文件【模板】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招标文件【模板】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招标文件【模板】
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招标文件【模板】

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

招标文件

采购编号:XX招标采购******

采购人:XXX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招标代理机构:XX招标采购服务有限公司

日期:二〇一九年九月

特别提示

1、投标人注册及市场主体信息登记

投标人首先通过“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进行注册,然后按网站公共服务(办事指南及下载专区)公共资源项目CA办理流程准备齐注册资料,最后到XX 省信息化发展有限公司(XX省信息安全电子认证中心)(XX市龙子湖平安大道与明理路交叉口西南角博雅广场4号楼15楼,咨询电话:0371-96596-0转人工)办理 CA密钥,完成注册。

根据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市场主体信息登记采取网上办理的通知》首页-信息公开-通知公告,市场主体信息登记的具体事宜请查阅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办事指南”专区的《XX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市场主体信息库登记指南(工程建设、政府采购)》。

2、投标文件制作

2.1 投标人通过“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共服务(办事指南及下载专区):下载“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安装包压缩文件下载”等。

2.2 投标人凭CA密钥登陆会员专区并按网上提示自行下载每个项目所含格式(.hnzf)的招标文件。

2.3 投标人须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制作并提交: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hntf 格式),应在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前通过“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交易平台内上传。

2.4 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为“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提供的“投标文件制作工具”软件制作生成的加密版投标文件。

2.5 投标人在制作电子投标文件时,应将投标文件所有可编辑内容(包括投标文件封面、投标文件商务部分格式、投标文件技术部分格式)电子签章(包括企业电子签章和个人电子签章),并将所有不可编辑扫描内容(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扫描件)电子签章(企业电子签章)。

2.6 招标文件格式所要求包含的全部资料应全部制作在投标文件内,严格按照本项目招标文件所有格式如实填写(不涉及的内容除外),不应存在漏项或缺项,否则将存在投标文件被拒绝的风险。投标函及开标一览表,须严格按照格式编辑,并作为电子

开评标系统上传的依据。

2.7 投标文件以外的任何资料采购人和集中采购机构将拒收。

2.8 投标人编辑电子投标文件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法定代表人CA密钥和企业CA 密钥进行签章制作;最后一步生成电子投标文件(*.hntf 格式和*.nhntf 格式)时,只能用本单位的企业 CA 密钥。

3、澄清与变更

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的澄清、更正或更改,澄清、更正或更改的内容将作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采购代理机构将通过网站“变更公告”和系统内部“答疑文件”告知投标人,对于各项目中已经成功报名并下载招标文件的项目投标人,系统将通过第三方短信群发方式提醒投标人进行查询。各投标人须重新下载最新的招标文件和答疑文件,以此编制投标文件。投标人注册时所留手机联系方式要保持畅通,因联系方式变更而未及时更新系统内联系方式的,将会造成收不到短信。此短信仅系友情提示,并不具有任何约束性和必要性,采购代理机构不承担投标人未收到短信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和法律责任。

4、因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平台在开标前具有保密性,投标人在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前须自行查看项目进展、变更通知、澄清及回复,因投标人未及时查看而造成的后果自负。

5、根据《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关于推行全程不见面服务的通知》要求,除必须提交样品或现场演示情况外,所有项目均采用不见面开标。本项目投标人应当在招标(采购)文件确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登录远程开标大厅,在线准时参加开标活动并进行文件解密、答疑澄清、二次报价等,在规定时间内投标文件未解密、答疑澄清、二次报价的投标人,视为放弃投标。

6、投标人编制投标文件时,涉及营业执照、资质、业绩、获奖、人员、财务、社保、纳税、各类证书等内容,必须在市场主体信息库中已登记的信息中选取。未在市场主体信息库中登记的上述内容,不作为评标依据。投标人应及时对市场主体信息库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更新。

目录

第一章招标公告 (4)

一、招标条件 (4)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4)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 (4)

四、投标报名 (5)

五、招标文件的获取 (6)

六、投标文件的递交 (6)

七、公告发布媒体及公告期限 (6)

八、联系方式 (6)

第二章投标人须知 (8)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 (24)

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 (32)

第五章工程量清单 (69)

第六章技术标准和要求 (77)

第七章投标文件格式 (78)

第一章招标公告

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

招标公告

采购编号:XX招标采购******

一、招标条件

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已批准建设,项目资金为财政资金,采购人为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标。

二、项目概况和招标范围

2.1、工程名称: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

2.2、采购编号:XX招标采购******;

2.3、预算金额:620万元;

2.4、工程地点: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2.5、招标范围:XX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升级改造项目,具体以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合同协议中要求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为准;

2.6、工期:工期为120日历天,具体以采购人下发的开工通知日期起始计算;

2.7、质量目标:达到国家及行业工程质量检验的“合格”标准;

2.8、缺陷责任期:自验收合格之日起24个月;

2.9、标段划分:本招标项目划分为三个标段;一标段预算384万元人民币,二标段预算174万元人民币,三标段预算62万元人民币(招标文件另册)。

三、投标人资格要求(标段一、二)

3.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之规定;

3.2、具备企业独立法人资格,具有有效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3.3、一标段投标人须具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和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二标段投标人须具有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贰级及以上资质;

3.4、投标人须具有有效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3.5、拟派项目经理须目前无参与在建工程,在投标企业办理的劳动合同关系(提供劳动合同)及参加社会保险证明(社保中心出具),应具备有效的建筑工程或机电工程专业二级及以上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并具备有效的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B证)。

3.6、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将在投标截止时间开始查询投标人的信用记录。投标人在中国政府采购网(******)”电子交易平台内上传;

(2)加密的电子投标文件为“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提供的“投标文件制作工具”软件制作生成的加密版投标文件。

(3)投标人在制作电子投标文件时,“投标文件制作工具”左侧栏目“封面”、“投标函”、“投标函附录”制作完成后须加盖电子签章(包括企业电子签章和个人电子签章);左侧栏目“投标正文”中的所有可编辑内容(包括投标文件封面、投标文件格式)电子签章(包括企业电子签章和个人电子签章),并将所有不可编辑扫描内容(包括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扫描件)电子签章(企业电子签章)。

(4)投标人编辑电子投标文件时,根据招标文件要求用法人CA密钥和企业CA 密钥进行签章制作;最后一步生成电子投标文件(f *.hntf 格式和f *.nhntf 格式)时,只能用本单位的企业的CA密钥。

4. 投标

4.1 投标文件的密封和标记

4.1.1 网上上传的电子投标文件应使用数字证书认证并加密。

4.2 电子投标文件的递交

4.2.1 投标人应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前递交网上电子投标文件,如果因递交不完整而造成的拒收文件、不予开标解密、文件退回等情况,投标单位应承担因此造成的一切不利后果。

4.2.2开标有关信息:详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4.2 投标文件的修改与撤回

4.2.1 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投标人可以多次修改或撤回已递交的投标文件,最终投标文件以投标截止时间前完成上传至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交易系统最后一份投标文件为准。

4.2.2修改的投标文件应按照本章第3条、第4条规定进行编制和递交。

5. 开标

5.1 解密程序

5.1.1 采购人在本章第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和投标

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地点进行公开开标。

5.1.2 投标人须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解密。由于投标人的自身原因,在规定时间内解密不成功的,作为废标处理。

5.2 开标程序

5.2.1本工程采用电子开标。到投标截止时间止,各投标人按随机顺序对电子投标文件进行解密。解密完成后各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将自动显示在网页中。投标人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未上传电子投标文件的将视为放弃投标。

6. 评标

6.1 评标委员会

6.1.1 评标由采购人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委员会由采购人或其委托的招标代理机构熟悉相关业务的代表,以及有关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成员人数以及技术、经济等方面专家的确定方式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6.1.2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1)采购人或投标人的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2)项目主管部门或者行政监督部门的人员;

(3)与投标人有经济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对投标公正评审的;

(4)曾因在招标、评标以及其它与招标投标有关活动中从事违法行为而受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的。

6.2 评标原则

评标活动遵循公平、公正、科学和择优的原则,评标时以电子投标文件为准进行评审。

6.3 评标

评标委员会按照第三章“评标办法”规定的方法、评审因素、标准和程序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第三章“评标办法”没有规定的方法、评审因素和标准,不作为评标依据。

7. 合同授予

7.1 定标方式

除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评标委员会直接确定中标人外,采购人依据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人确定中标人,评标委员会推荐中标候选人的人数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7.2 中标通知

在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投标有效期内,采购人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同时

将中标结果通知未中标的投标人。

7.3 履约担保

7.3.1在签订合同前,中标人应按投标人须知前附表规定的金额、担保形式向采购人提交履约担保。

7.3.2 中标人不能按本章第7.3.1项要求提交履约担保的,视为放弃中标,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的,中标人还应当予以赔偿。

7.4 签订合同

7.4.1 采购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并由中标人在交易系统中上传。中标人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的,采购人取消其中标资格;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的,中标人还应当对予以赔偿。

7.4.2 发出中标通知书后,采购人无正当理由拒签合同的,给中标人造成损失的,还应当赔偿损失。

8. 重新招标和不再招标

8.1 重新招标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采购人将重新招标:

(1)投标截止时间止,投标单位少于法定数量的;

(2)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后否决所有投标的。

8.2 不再招标

重新招标后投标单位仍少于法定数量或者所有投标被否决的,属于必须审批或核准的工程建设项目,经原审批或核准部门批准后不再进行招标。

9. 纪律和监督

9.1 对采购人的纪律要求

采购人不得泄漏招标投标活动中应当保密的情况和资料,不得与投标人串通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9.2 对投标人的纪律要求

投标人不得相互串通投标或者与采购人串通投标,不得向采购人或者评标委员会成员行贿谋取中标,不得以他人名义投标或者以其它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中标;投标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干扰、影响评标工作。

9.3 对评标委员会成员的纪律要求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它好处,不得向他人透漏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评标有关的其它情况。在评标活动中,评标委

员会成员不得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不得使用第三章“评标办法”没有规定的评审因素和标准进行评标。

9.4 对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的纪律要求

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不得收受他人的财物或者其它好处,不得向他人透漏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和比较、中标候选人的推荐情况以及评标有关的其它情况。在评标活动中,与评标活动有关的工作人员不得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

9.5 投诉

投标人和其他利害关系人认为本次招标活动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有权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投诉。

10. 需要补充的其它内容

见投标人须知前附表。

第三章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

注:1.以上各评分项若有缺项则该项不得分。

2.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面向全国征集注册投标人会员。投标人入库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准确性、合法性及清晰度由投标人负责,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只负责对投标人所提供的入库资料原件与上传扫描件进行比对;本项目所需会员库资料

有效性由本项目评标委员会负责审核。为确保投标文件通过评审,投标人应及时对入库资料进行补充、更新。如因前款原因未通过本项目评标委员会评审,由投标人承担全部责任。

3.网上会员库中文字资料与扫描件资料不一致时,以扫描件资料为准。

4.有关会员库的更多信息,请登录XX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查询。

1. 评标方法

本次评标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委员会对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投标文件,按照本章第2.2款规定的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并按得分由高到低顺序推荐中标候选人,或根据采购人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但投标报价低于其成本的除外。综合评分相等时,以投标报价低的优先;投标报价也相等的,由评标委员会根据投标人的服务承诺确定。

2. 评审标准

2.1 初步评审标准

2.1.1 形式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1.2 资格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1.3 响应性评审标准: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 分值构成与评分标准

2.2.1 分值构成

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2 评标基准价计算

评标基准价计算方法: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3 评标价的偏差率计算

评标价的偏差率计算公式: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2.2.4 评分标准

见评标办法前附表。

3. 评标程序

3.1 初步评审

3.1.1 评标委员会依据本章第2.1.1项、2.1.2项、第2.1.3项规定的评审标准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有一项不符合评审标准的,作废标处理。

3.1.2 投标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1)串通投标或弄虚作假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

(2)不按评标委员会要求澄清、说明或补正的;

(3)未按招标文件规定编制各项报价的;

(4)在形式评审、资格评审、响应性评审中,评标委员会认定投标人的投标不符合评标办法前附表中规定的评审标准的;

(5)投标总报价与其组成部分、工程量清单项目合价与综合单价、综合单价与人材

机用量相互矛盾,致使评标委员会无法正常评审判定的;

(6)其他没有实质性响应招标文件要求的;

(7)同一标段内投标人的电子投标文件制作机器码存在雷同或一致的。

3.1.3投标报价有算术错误的,其风险由投标人承担。评标委员会按以下原则对投标报价进行修正,修正的价格经投标人书面确认后具有约束力。投标人不接受修正价格的,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1)投标文件中的大写金额与小写金额不一致的,以大写金额为准;

(2)在采购人给定的工程量清单中漏报了某个工程子目的单价、合价或总额价,或所报单价、合价或总额价减少了报价内容,则漏报的工程子目单价、合价和总额价或减少了报价内容视为已含入其他工程子目的单价、合价和总额价之中。

3.1.4修改后的最终报价若超过招标控制价,作废标处理。

3.2 详细评审

3.2.1 评标委员会按本章第2.2款规定的量化因素和分值进行打分,并计算出综合评估得分。

(1)按本章第2.2.4(1)目规定的评审因素和分值对投标报价计算出得分A;

(2)按本章第2.2.4(2)目规定的评审因素和分值对施工组织设计评分标准计算出得分B;

(3)按本章第2.2.4(3)目规定的评审因素和分值对其它综合因素部分评分标准计算出得分C;

3.2.2 评分分值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点后第三位“四舍五入”。

3.2.3 投标人得分=A+B+C。

3.2.4 评标委员会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报价,或者在设有标底时明显低于标底,使得其投标报价可能低于其个别成本的,应当要求该投标人作出书面说明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投标人不能合理说明或者不能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的,由评标委员会认定该投标人以低于成本报价竞标,其投标作废标处理。

3.3 投标文件的澄清和补正

3.3.1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可以书面形式要求投标人对所提交投标文件中不明确的内容进行书面澄清或说明,或者对细微偏差进行补正。评标委员会不接受投标人主动提出的澄清、说明或补正。

3.3.2 澄清、说明和补正不得改变投标文件的实质性内容(算术性错误修正的除外)。投标人的书面澄清、说明和补正属于投标文件的组成部分。

3.3.3 评标委员会对投标人提交的澄清、说明或补正有疑问的,可以要求投标人进一步澄清、说明或补正,直至满足评标委员会的要求。

3.4 评标结果

3.4.1除第二章“投标人须知”前附表授权直接确定中标人外,评标委员会按照得分由高到低的顺序推荐1-3名中标候选人。

(1)在评标委员会成员完成详细评审评分汇总后的平均值,作为该投标人的最终得分。

(2)计算结果最终保留两位小数(第三位四舍五入)。

3.4.2 评标委员会完成评标后,应当向采购人提交书面评标报告。

3.4.3 采购人应当确定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排名第一的中标候选人放弃中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不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提交履约保证金,或者被查实存在影响中标结果的违法行为等情形,不符合中标条件的,采购人可以按照评标委员会提出的中标候选人名单排序依次确定其他中标候选人为中标人,也可以重新招标。

3.4.4 如果评标委员会根据本章的规定作废标处理后,有效投标不足三个,且少于第二章“投标人须知”前附表第7.1款规定的中标候选人数量的,则评标委员会可以将所有有效投标按最终得分由高至低的次序作为中标候选人向采购人推荐。如果因有效投标不足三个使得投标明显缺乏竞争的,评标委员会可以建议采购人重新招标。

3.5 特殊情况的处置程序

3.5.1关于评标活动暂停

3.5.1.1评标委员会应当执行连续评标的原则,按评标办法中规定的程序、内容、方法、标准完成全部评标工作。只有发生不可抗力导致评标工作无法继续时,评标活动方可暂停。

3.5.1.2 发生评标暂停情况时,评标委员会应当封存全部投标文件和评标记录,待不可抗力的影响结束且具备继续评标的条件时,由原评标委员会继续评标。

3.5.2关于评标中途更换评委

除非发生下列情形之一,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在评标中途更换:

(1)因不可抗拒的客观原因,不能到场或需在评标中途退出评标活动。

(2)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某个或某几个评标委员会成员需要回避。

退出评标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其已完成的评标行为无效。由采购人根据本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产生方式另行确定替代者进行评标。

3.5.3 记名投票

在任何评标环节中,需评标委员会就某项定性的评审结论做出表决的,由评标委员会全体成员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以记名投票方式表决。

3.5.4 政府采购政策

3.5.

4.1 对于投标人为监狱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及其投标产品为小型和微型企业生产的,将以扣除优惠比率后的报价参与价格评议,但不作为中标价和合同签约价。中标价和合同签约价仍以其投标文件中的一次报价为准。

3.5.

4.2 监狱企业、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价格给予扣除标准:

3.5.

4.3 根据《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财库[2011]181号)的规定,对于非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项目,对小型和微型企业产品的价格给予6%的扣除,用扣除后的报价参与评审。对于中型企业产品的价格不予扣除。投标人须提供由企业出具认定中小企业的声明函(格式不限,需要有投标人盖单位公章和法定代表人印章),否则不予认可。因投标人提供的声明函存在弄虚作假等不实情况,投标人承担因此造成的一切不利后果。(小型、微型企业提供中型企业制造的货物的,视同为中型企业。)

3.5.

4.4 根据《财政部司法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监狱企业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库〔2014〕68号)的规定,提供由省级以上监狱管理局、戒毒管理局(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具的属于监狱企业的证明文件的,监狱企业视同小型、微型企业。

3.5.

4.5 按照评标方法和标准产生的评标价仅限于评标的比较,对中标价没有任何影响。

3.5.

4.6 执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4]185号)。

3.5.

4.7 执行《财政部环保总局关于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的意见》(财库[2006]90号)。

3.5.

4.8 执行《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残疾人就业政府采购政策的通知》(财库[2017]141号)。

3.5.

4.9如果投标人所投所有产品中有在《节能产品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内的,对投标人给予总分值 1分的加分。本项打分以各投标人提供的《节能产品清单》和《环境标志产品清单》为准,有效期以国家节能产品认证证书、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为准,超过认证证书有效截止日期的自动失效。

第四章合同条款及格式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责、编制等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三定”方案确定并运转 (国办发〔1998〕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88号)精神和《农业部关于调整部属畜牧兽医单位机构编制的决定》(农人发〔2006〕3号),农业部于2006年4月5日批复了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拟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议;协助开展重大动物卫生违法案件的调查。研究提出重大动物疫病(包括人畜共患病)预防控制规划、扑灭计划、应急预案建议,指导、监督重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指导人畜共患病防治工作。研究提出动物疫病防治技术规范建议,经批准后组织实施。负责全国动物疫情收集、汇总、分析及重大动物疫情预报预警工作;指导全国动物疫情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动物疫病监测工作,指导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的业务工作。负责国家动物防疫网络信息系统、网络溯源及应急指挥平台的建立及管理。承担全国动物卫生监督的业务指导工作,组织实施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承担全国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资格认定及相关活动的技术、条件审核等有关工作。承担全国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协调各级诊断实验室的疫情诊断工作。承担动物及动物源性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及其有关标准、标物研制工作;承担动物标识管理、动物和动物产品溯源工作。承担动物诊疗机构和执业兽医的相关工作;承担兽医执法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开展动物防疫技术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等。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归口兽医局管理,机构规格为正局级。财政补助事业编制136名。局级领导职数5名。下设防控应急处、兽医公共卫生处、疫情监测处、动物卫生监督指导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处、动物产品安全检测室、兽医诊断室等12个业务处室和管理部门。 日前,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了第一次职工大会。根据首批进入疫控中心人员的情况,调配了各部门工作人员,部署了工作。

最新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

针对xx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10条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概况 xx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是四川三大牧区之一。全州辖17个县市620个乡镇3843个村,总人口430万。据XX年统计:全州大牲畜存栏178.27万头,出栏42.51万头;猪存栏489.23万头,出栏570.41万头;羊存栏547万只,出栏385.91万只;禽存栏1578.22 万只,出栏2268.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69万吨;牧业产值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全州有17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6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43个村防疫室,共有动物防疫人员5524人(县级320人,乡级1304人,村级3900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488人,占8.8%;中专或高中人员1431人,占25.9%;初中及以下人员3605人,占65.3%。 二、现状。 1、畜牧标准化养殖情况 全州有规模养猪户9087户,存栏86.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7.7%;规模养羊户24958户,存栏123.5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2.58%;规模养牛户14462户,存栏10.27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5.0%;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0.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85.2%;规模养鸡户9090户,存栏142.8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12.0%;规模养鸭户3911户,存栏158.2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37.8%。由于历史、经济的原因,全州畜牧业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畜禽的养殖方式主要是以家庭散养为主,给动防工作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2、动物疫病预防情况 长期以来,全州动物防疫人员在上级党政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积极开展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和羊痘、牛出败、猪链球菌病、马传贫、鸡新城疫、猪乙型脑炎、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等常见、多发病的计划免疫及疫情监测工作,使各种疫病的常年免疫密度和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标准,猪、牛、羊、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0.5%、0.5%、5%以下,确保了动物重大疫病有疫不流行、有病不成灾的良好局面,为全州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国内外人畜共患病和危害公共卫生安全的传染病不断增加,防疫工作量成倍增长,动防工作如履薄冰。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一.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 1.实验室带锁、有门禁装置,可自动关闭。 2.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设置在靠近出口处,使用感应或脚踏式水龙头。 3.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4.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5.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 6.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7.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8.应设置洗眼装置,自动冲淋装置。 9.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0.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1.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2.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二.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休息室、图书馆、餐厅)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5.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 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则离心可在开放实验室内进行,而采血管或离心杯须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或在离心机中静置30分钟后打开。 三.实验室安全制度建设和操作 1.实验室人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人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 2.禁止非工作人员进人实验室。参观实验室等特殊情况须经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进入。 3.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4.接触微生物或含有微生物的物品后,脱掉手套后和离开实验室前要洗手。 5.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6.使用尖锐器具时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7.按照实验室安全规程操作,降低溅出和气溶胶的产生。 8.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工作台面,活性物质溅出后要随时消毒。 9.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必须进行灭活,如高压灭活。需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必须放在专用密闭防漏的容器内储存、运输及消毒灭菌。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6753-38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状况调研报告(完 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针对xx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状,笔者就动物防疫工作的管理,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护人体健康,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提出了10条对策建议。旨在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健康发展,确保动物源性食品和公共卫生安全。 一、概况 xx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处,幅员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其中草地面积24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0%,是四川三大牧区之一。全州辖17个县市620个乡镇3843个村,总人口430万。据XX年统计:全州大牲畜存栏178.27万头,出栏42.51万头;猪存栏489.23万头,

出栏570.41万头;羊存栏547万只,出栏385.91万只;禽存栏1578.22万只,出栏2268.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69万吨;牧业产值119亿元, 占农业总产值的49.3%。 全州有17个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所、620个乡镇畜牧兽医站、3843个村防疫室,共有动物防疫人员5524人(县级320人,乡级1304人,村级3900人),其中大专以上人员488人,占8.8%;中专或高中人员1431人,占25.9%;初中及以下人员3605人,占65.3%。 二、现状。 1、畜牧标准化养殖情况 全州有规模养猪户9087户,存栏86.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17.7%;规模养羊户24958户,存栏123.5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2.58%;规模养牛户14462户,存栏10.27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25.0%;奶牛养殖小区3个,存栏0.81万头,占全州存栏数的85.2%;规模养鸡户9090户,存栏142.8万只,占全州存栏数的12.0%;规模养鸭户3911户,存栏158.2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职责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各项工作。 2、制定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方案、应急预案。 3、负责全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培训和宣传。 5、制定工作计划,负责中心人员工作的督查、考核和总结。 6、抓好内部管理,加强队伍艰涩,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7、承办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职责: 1、协助主任完成中心的日常事务和管理,同时参加实际业务工作,对中心主任负责。 实验室主任职责: 1、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检测试剂的计划和采购。 2、负责制定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方案。 3、负责动物疫病监测预警、预报、实验室诊断。 4、完成数据汇总、上报工作。 5、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事物。

村级防疫员职责: 1、协助做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防疫知识宣传工 作 2、负责本区域的动物免疫工作,并建立动物养殖和免疫档案 3、负责对本区域的动物饲养及发病情况进行巡查,做好疫情 观察和报告工作,协助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消毒等防疫工作4、掌握本村动物出栏、补栏情况,熟悉本村饲养环境,了解 本地动物多发病、常见病,协助做好本区域的动物产地检疫及其他监管工作 5、参与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和扑灭等应急工作 6、做好当地政府和动物防疫机构安排的其他动物防疫工作 动物防疫工作是畜牧兽医部门的重要职责,防疫工作的成败事关畜牧业的持续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健全防疫制度,强化防疫责任,根据《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动物防疫责任制及防疫失职责任追究制如下: 一、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制 (一)局长主要职责:

20151014-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动物卫生检测信息平台

招投标专业文档分享 本文档只供参考学习,请在下载学习完24小时内删除。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动物卫生监测信息平台建设 招标编号:BIECC-ZB1664 招标文件 北京国际工程咨询公司 2015年07月

目录 第五章技术需求、实施与服务要求 (3)

第五章技术需求、实施与服务要求 一、项目总体背景 随着动物饲养模式、数量的不断变化,动物疫病病原不断变异,病原种类日趋多样、复杂,国内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形势日益严峻,动物疫病监测工作难度和压力不断加大,为了提高重大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和应对动物卫生突发事件能力,及时发现和预警疫情隐患,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公共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工作要求,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持续开展了动物疫病监测信息化建设工作。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初步建立了“全国动物卫生监测信息平台”,根据工作要求和业务需要,平台内容和功能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该平台已包括动物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动物卫生信息智能分析系统、“两站”信息管理系统、考核评价管理系统等,其中动物卫生监测信息系统包括“动物疫情信息月报系统”和“动物疫病监测月报系统”两个子系统。随着工作量和工作内容的不断增加,系统用户不断增多,监测月报系统用户已达3323个,疫情月报系统用户达3474个,“两站”系统用户达448个,且系统数据存储量、应用及访问量在不断增加。目前系统正常运行,较好的完成了对全国3500多个业务单位的动物疫病监测信息的数据的采集、报送、审核工作,成为了动物疫病监测业务部门不可或缺的工作助手,为后续动物疫病监测分析预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兽医行政部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二、项目建设目标与内容 建设目标:根据有关文件要求和动物疫病监测业务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动物卫生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内容和功能,建立动物卫生监测数据采集和汇总、数据挖掘处理、数据智能分析、预警和辅助决策的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动物疫病监测信息化进程,提升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科学化水平。 建设内容: 1、动物疫情信息系统 2、动物疫病定点监测系统 3、动物卫生监测信息统计分析

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

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 本文作者:古磊 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 2010,**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吉安市2010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全面部署全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全区未发生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情,实现了各项防 控工作目标。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全面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事关畜牧业的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切实加强对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区政府先后成立了区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和区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指挥部,指挥部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指挥长,区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局,具体负责防控日常工作。各乡镇政府按要求,分别成立了由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指挥长的乡镇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区防重指挥部建立完善了重大动物疫病应急反应领导小组、专家组和疫情处理预备队等一整套重大动物疫情处置体系。为进一步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区全面落实了动物疫病工作责任制,区政府向各乡镇政府下达了《吉州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通知书》,明确了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对防控工作目标和措施及动物防疫工作经费进行了明确。为了使责任进一步落实,乡镇政府与各村委会也签订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乡镇动物防疫部门与规模养殖户也全面落实了责任制。区、乡(镇)、村、户建立了四级防控工作责任制。区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纳入了对乡镇政府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并以区政府名义对先进进行表彰。为了全面部署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防重指挥部春秋两季分别召开了动物防疫工作会,对全区防控工作进行安排,并分别下发了工作方案。全区上下形成了政府领导亲自抓、业务部门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防控工作局面。 二、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周密部署全区防控工作 为了做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早安排、早部署,我区每年都召开春秋两防工作会。今年2月份区政府就在召开的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就全区春季防控工作进行了动员。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关会议结束后,区防重办及时向区政府领导汇报了会议精神,并就全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工作意见。区防重指挥部3月份召开了全区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专题会,就全区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进行专题部署,要求各乡镇集中50天时间,开展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区防重指挥部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全区春季集中动物防疫行动的通知》。9月份,区防重指挥部召开了全区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下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10年全区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行动通知》。为了督促乡镇对春秋两防工作的落实,区防重办组织人员对两防开展情况进行了督促检查,并进行了免疫抗体水平检测,做为全年对乡镇防控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积极落实保障措施,确保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在加强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我区从人员、物资、经费三方面认真落实保障措施,确保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人员和技术保障方面,我区按上级要求全面完成了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区一级设立了区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了“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技术支撑”三位一体的区级畜牧兽医工作机构。乡镇一级全部单独设立了乡镇畜牧兽医站,为畜牧兽医局派出机构,每站定编3人,区财政全额拨款。在村一级,我区积极按要求,每个行政村设立了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全区共设置89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全区形成了区、乡(镇)、村三级动物防疫工作网络。为提高乡镇畜牧兽医人员业务水平,我区先后举办了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动物防疫员培训班,并组织乡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篇一: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邢台市红十字医院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 1目的明确实验室人员的资格要求,避免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出实验室或承担相关工作造成生物安全事故。 2、范围适用于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工作人员。 3、职责 3.1检验科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实验室人员准入工作的监督和实施。 3.2进入检验科实验室所有人员所有必须以本规定规范自己的工作。 4、制度要求 4.1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接受相关生物安全知识、法规制度培训。 4.2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教育经历,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自己工作范围的技术标准、方法和设备技术性能。 4.3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与岗位工作有关的检验方法和标准操作规程,能独立进行检验和结果处理,分析和解决检验工作中的一般技术问题,有效保证所承担环节的工作质量。 4.4从事实验室技术人员应熟练掌握常规消毒原则和技术,

掌握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4.5实验活动辅助人员;(废气物管理人员、洗刷人员等)应掌握责任区内生物安全基本情况,了解所从事工作的生物安全风险,接受与所承担职责有关的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方法等内容的培训,熟悉岗位所需消毒知识和技术,了解意外事件和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原则和上报程序 二、设施/设备监测,检测和维护制度 1、目的为保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各类检验仪器的安全使用,维护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转,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内的各种检验仪器。 3、职责 3.1本中心检验科人员必须以本制度规范自己的工作。 3.2检验科负责人负责检查和监督。 4、制度要求 4.1检验科内各种设施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使用的所有仪器应经过安全使用认证。检验科供电线路中必须安装断路器和漏电保护器。 4.2科内大型仪器、设备、精密仪器由专人负责保管、登记、建档,仪器设备的使用者,需经专业技术培训. 4.3科内仪器设备应在检定和校准的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检定周期的要求进行自检或强检,对使用频率高的仪器按规定在检定周期内进行期间核查。 4.4主要仪器设备应建立使用记录,有操作规程,注意事项,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计划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计划 -计划2019-01-01 第四季度中心将围绕市局的总体要求,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规划,再鼓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全年工作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 (一)动物检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生猪屠宰检疫工作,进一步加强屠宰厂监管工作,严把屠宰检疫质量关,做到依法检疫,践行承诺。确保出厂肉品质量安全。 2、做好第四季度城区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县境申报检疫工作。 3、做好第四季度城区产地检疫工作。 4、完成省下达第四季度动物卫生监督报表的填写上报工作。 5、加大检疫监督力度,抓好秋季动物疫病高发时期动物检疫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杜绝逃检、漏检现象发生,防止病死害畜产品上市流通。 (二)外来动物产品报验工作 认真落实合肥市外来猪肉报验监管制度,坚持“双证”报验,加大抽样频率,积极做好第四季度周谷堆外来生猪产品报验工作,严禁含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外来猪肉产品流入市场,确保外来肉品质量安全。 (三)监测工作 1、完成市局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并及时上报结果。 2、完成国家、省农业部门下达的第四季度动物疫病和畜(水)产品安全监测工作任务。 3、积极组织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外来生猪抽样检测力度,进一步加大重大节日期间的抽样监督工作,确保畜产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 4、做好新实验室的布局设计和实验器材招投标等工作。

(四)犬类免疫管理工作 1、加大执法力度,监督检查动物诊疗市场和动物交易市场,规范动物免疫行为。 2、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广泛开展宠物免疫工作宣传,提高宠物免疫率,切实做好冬季狂犬病高发时期防控工作。 3、做好一年一度城区免疫点审查和布局合理性认定。 (五)畜牧防疫工作 1、做好第四季度我市动物强制和疫苗的订购、管理和发放工作,以及动物免疫标识(耳标)、免疫证的组织申报发放工作。保障我市动物疫病秋防工作顺利进行。 2、开展我市四季度畜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 3、做好动物防疫物资应急储备工作。 (六)水产工作 完成我市四季度水产生产情况调查、统计和分析汇报工作。做好我市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七)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夜晚检查一线工作活动,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加强宣传工作,及时更新市局网站办公平台信息,继续办好《中心网站》和《中心》;三是做好中心人员岗位设置工作,完成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八)完成市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全国动物卫生监测信息平台-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兽医网 -行业内网辅助办公用户使用说明书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目录 1 概述 (3) 2 登陆 (4) 3 功能介绍 (5) 3.1 首页 (5) 3.2 会议管理 (7) 3.3 通知公告 (8) 3.4 工作热点 (8) 3.5 文件资料 (9) 3.6 工作简报 (10) 3.7 交流论坛 (10) 3.8 全文检索 (12) 3.9 内部邮件 (12)

1 概述 中国兽医网行业辅助办公系统依托与中国兽医网开发建设的,主要用于兽医行业内部办公使用系统。

2 登陆 请您进入中国兽医网行业辅助办公平台,如下图: 图2-1 请点击左数第二项【后台管理系统】,进入行业内网辅助办公系统,如下图: 图2-2

3 功能介绍 行业内网辅助办公系统,包含会议管理、通知公告、会议热点、文件资料、工作简报、交流论坛、全文检索、内部邮件、短信平台共9大模块。用户不仅可以查看会议、通知、热点等资料,上传文件、简报以方便其他用户查看;也可以回复论坛中相应的文帖,对已有文档、资料进行多种方式的搜索;还可以通过邮件、短信进行点对点地相互交流。 行业内网辅助办公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办公系统,下面将详细介绍各模块的具体功能。 3.1 首页 每当您首次登入系统或点击首页按钮后,进入系统门户页面,如下图: 图3-1-1

您可以看到,在头部logo之下,有一排共10个按钮,点击可以跳转到各模块对应的页面。如下图: 图3-1-2 按钮下方显示与您相关的邮件提醒,以及从右至左滚动的信息,一般是最新产生的0-6条新闻。如下图: 图3-1-3 其下方,左侧及中部,展示了各模块最新的文档或通知。同模块下的文档,时间越新越靠上。如下图: 图3-1-4 右侧的两个图片,点击可以链接到相应的内部邮件、短信平台模块。如下图: 图3-1-5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案计划规定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一. 实验室的设计与建造 1. 实验室门宜带锁、可自动关闭; 2. 每个实验室均设置洗手池,宜设置在靠近出口处; 3. 实验室围护结构内表面应易于清洁,不适宜用地毯。地面应防滑、无缝隙; 4. 实验台表面应能防水,耐酸碱、耐有机溶剂、耐热,耐用于消毒的相关化学物质; 5. 实验室中的家具应牢固。各种家具和设备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以易于清洁。实验室使用的椅子及其它器具,应覆盖易于清洗的非织物; 6. 应设置实施各种消毒方法的设施,如高压灭菌锅、化学消毒装置等对废弃物进行处理. 7. 应有专门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容器。 8. 应设置洗眼装置。 9. 实验室出口应有发光指示标志。 10. 实验室应有可开启的窗户,应设置纱窗。 11. 实验室宜有不少于每小时3~4次的通风换气次数。 12. 安装生物安全柜时,注意房间的通风和排风,不会导致生物安全柜超出正常参数运行。生物安全柜应远离门、远离能打开的窗,远离行走区,远离其他可能引起风压混乱的设备,保证生物安全柜气流参数在有效范围内。 二. 实验室安全设备及个体防护 1、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 2、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微生物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如眼镜、口罩、面罩或其它防溅装置。 3、在实验室内工作必须使用专用的防护性外衣或制服。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如休息室、图书馆、门房)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防护服可以在实验室内处理,也可以在洗衣房中洗涤,但不能带回家中。 4、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实验台表面或设备时,需戴手套。当检测工作结束时或手套破损时,应摘除手套。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戴手套不能接触“洁净”设施表面(如键盘、电话等),也不宜到实验室外。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5.可能产生致病微生物气溶胶或出现溅出的操作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容器内部的压力可能与大气压不一致)均应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抑制设备中进行,并使用个体防护设备。若选用真空采血管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杯,则离心可 彭泽县妇幼保健院 检验科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PZFB SWAQ-001 共2页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 随着《动物防疫法》及《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配套法规的相继出台和我省兽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县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已初具规模,成为动物疫病防控的基础支柱,但与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和食品安全形势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认真反思,基础防疫监管措施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落实已经成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漏洞,如何建立动物防疫工作的长效机制,将基础防控工作做牢做实,建立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保护屏障,已成为当前各级兽医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急需探索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以下笔者将对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我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户动物疫病防控意识淡薄 一是养殖户动物疫病防疫的重要性认知不足,自觉接受防疫意识淡薄。部分养殖户认为饲养的动物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如何防疫是自己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没病时就省事省钱,存在一种碰大运的侥幸心理,也有的因曾经遇到免疫后动物发生不良反应、发病、甚至死亡而未得到及时救治、赔偿,则对防疫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二是病死动物不按规定处理。尤其是小规模和散养户,他们的社会防疫意识和法律意识薄弱,一方面受利益驱动,为减少

经济损失,不少养殖户对病死畜禽变价处理,另一方面对处理不出去的有不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乱丢乱甩的陋习难以彻底改变,即使采用掩埋,但是对掩埋的地点、深度和方法达不到科学规范要求,掩埋坑中根本不加消毒药,基本上形同虚设,造成水源、环境污染,给动物疫病的发生埋下隐患。三是养殖户千方百计逃避检疫。为逃避检疫费,养殖户逃避检疫,致使病害动物进入流通环节,对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产生不利影响,甚至疫情发生后隐瞒疫情,阻碍执法。为动物疫病的传播埋下了隐患。 (二)乡镇动物防疫体系薄弱。一是乡镇人员编制少、工作量大,人员负担重。按照我省要求乡镇区域所人员不少于4个,而我县乡镇区域所最多4个人,有的乡镇只有1人,却承担着22项职能,最繁重、最基础的工作都压他们身上,压力大、责任大、工作经费少也导致他们长期牢骚满腹,都不愿意做负责人,形成乡镇区域所所长无人干的怪现象。此外,我县现有乡镇区域所工作人员大多数都住在县城,而在乡镇工作需要坐车上下班,各乡镇山高皇帝远,县局监督不到,人员素质再不高,很容易形成空城计。很多地方常年轮流值班,对上级安排工作应付了事。二是村防疫员工作量大、经济待遇低,免疫质量得不到保证。村级防疫员是动物防疫的主力军,他们在最基层开展免疫、消毒、加施耳标、填发免疫卡、建立免疫档案、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重点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无疫区建设、协管员选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了我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现将一年以来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突出抓好春夏秋季集中防疫 按照青岛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有力开展了春、夏、秋三次集中防控行动,全面落实了免疫、消毒、标识加挂、疫情监测和流调等各项防控措施,将程序化免疫从规模场向较大散养户延伸,确保免疫率、消毒率、标识加挂率、免疫建档率、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 (二)科学实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1、抗体检测。集中防疫结束后,中心以无疫区迎检场为重点,覆盖由基层站对每场点按照不低于30份的样品比例进行采样,统一送疫控中心实验室集中进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新城疫的抗体检测,全年检测样品达16000余批次。根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全市不同畜种间、不同区域间的免疫抗体水平,科学评价免疫效果。

2、病原学检测。按照XX年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布病、小反刍兽疫、猪伪狂犬、细小病毒等重要动物疫病开展了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检测,检测场点包括所有种畜禽场、部分规模场、散养村、候鸟栖息地、农贸市场和屠宰场,全年检测样品达5000余批次,深入了解重点动物疫病在畜禽中的存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为掌握全市畜禽养殖场户的健康状况,在集中防疫期间,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分别对养殖场户健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了生猪、奶牛、羊、家禽的养殖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存在发生疫病的风险;同时,在疫病多发季节,中心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走访养殖场户、乡村兽医、兽药经营业户以及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动物疫病调查,了解疫病发生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控建议。 (三)严格物资储备和管理 中心安排专人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和日常防疫的管理,严格遵守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和动物疫苗管理制度。厂家直送的疫苗、消毒剂等物资认真查验数量、批号、包装等内容,确保物资质量。按照物资类别,分类存放,实行先入先出。在各种防疫物资发放中,认真登记名称、厂家、批号、数量等各类信息,严格落实领取人签字制度,并在青岛市监管信息平台和农业部追溯体系网站上进行入库、发放信息录入。对疫苗空瓶、过期疫苗实行回收、集中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附件2 省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初稿)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 第三章建筑面积指标 第四章建设用地 第五章规划布局 第六章建筑标准 第七章仪器设备装备及其他相关指标 附录一省、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基本功能 附录二省、地、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特殊用途实验用房建筑面积指标 附录三省、地、县实验室主要仪器装备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兽医事业发展需要,提高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决策水平和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建设规模,满足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功能需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其他各级各类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相关功能用房建设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建设标准是合理确定项目建设水平的全国统一标准,是编制、评估、审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要依据,是审查项目设计和监督检查项目实施的重要尺度。 第四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必须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坚持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从本地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求与可能的关系,做到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经济合理、安全卫生。 第五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应符合所在地区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农业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兽医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避免重复建设。 第六条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设除应符合本建设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和定额、指标的规定。

国内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附件1: 国内动物疫病监测计划 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鸡、鸭、鹅和其它家禽及野生禽鸟,貂、貉、虎等人工饲养的野生动物以及高风险区域内的猪。重点对种禽场、商品禽场、活禽市场、水网密集区、候鸟密集活动区和重点边境地区家禽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 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如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时采集血清学样品 不少1000 份,病原学样品不少于950 份,水禽养殖量大的省份水禽采样数量不低于样品总数的30%。每次至少采集15个种禽场(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份/场),30 个商品代饲养场户(血清样品≥20份/场,泄殖腔/咽喉拭子双份样品≥20 份场),20 个重点活禽市场(泄殖腔/ 咽喉拭子双份样品≥10 羽份/ 场)、10 个猪场(血清样品≥10头份/场)。野鸟以及人工饲养的貂、貉、虎等野生动物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采样监测。 四、检测方法 1. 血清学检测方法与判定标准 (1)方法:血凝抑制试验(HI); (2)判定:弱毒疫苗,商品代肉雏鸡第二次免疫14 天后,鸡群免疫抗体转阳≥50% 为合格;灭活疫苗,家禽免疫21 天后,HI 抗体效价≥24为免疫合格。 2. 病原学检测方法 RT - PCR 或荧光RT - PCR 检测方法。 (五)病原学检测阳性样品及动物的处理病原学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 对阳性禽及同群禽进行隔离,必要时进行扑杀,并无害化处理。 2. 将阳性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进行确诊,经确诊阳性的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3. 对检测阳性的活禽市场休市,并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对同群禽采取扑杀措施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追溯来源,追查免疫情况。 4. 将阳性情况按快报要求报告。 口蹄疫监测计划 一、监测范围 猪、牛、羊。重点对种畜场、规模饲养场、屠宰场、交易市场、发生过疫情地区以及边境地区的家畜进行监测。 二、监测时间 月底前和12 月底前完成。发现可疑病例,随时采样,及时检测。 三、监测数量 月度常规监测数量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各省每次集中重点监测时采集样品总量最低不少于950 份。每次至少采集5个种畜场(血清样品≥15 月度常规监测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春秋季节各进行一次集中重点监测,分别在6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目的:确保实验人员生物安全,环境不受污染,样品质量不受影响特 制定该管理制度. 一、人员准入条件 1、实验室人员、辅助人员和外来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受过相关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了解实验室潜在的生物危害和特 殊要求,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进入相应的实验室工作. 2、未成年人、孕妇和有免疫缺陷的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处于易 受感染状态或感染后果严重的额人员也不得进入实验室. 3、实验室人员必须在身体状况良好、穿戴好防护服(白大衣) 的情况下,方能进入实验室的污染区域工作.但当身体出现较大的开放 性损伤、处于较重的疾病感染状态或呈重度疲劳状态时不得进入. 4、外来参观人员需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并在相关人员陪同下方可 进入实验室. 二、生物安全日常管理: (一)生物安全行为规范 1.进入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指甲,以免刺破手套.长发应束 在脑后,禁止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不得佩戴有可能被卷入机器或 可随人传染性物质的饰物. 2.在实验室里工作时,要始终穿着实验服,实验室外禁止穿防护服(白大衣).大白衣应定期清洗、更换,清洗时应使用具有杀菌消毒的 洗液或其他相应方法. 3、操作感染性物质、腐蚀性或毒性物质时须在通风橱中进行,并 佩戴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镜、面罩或护目镜.皮肤受损时应以 防水敷料覆盖.

4、当有必要保护眼睛和面部以防实验对象喷溅、或紫外线辐射时,必须要配戴护目镜,面罩(带护目镜的面罩)或其它防护用品. 5、实验室工作区不允许吃、喝、化妆和操作隐形眼镜,禁止在实 验室工作区内的任何地方贮存人用食品及饮料. 6、实验室防护服不应和日常服饰放在同一柜子.个人物品、服装 和化妆品不应放在有规定禁放的和可能发生污染的区域. 7、不得涉及呼吸道传播疾病样品室,要佩戴符合要求的防护口罩. (二)操作准则 1、所有样本、培养物均可能有传染性,操作时均应带手套.在认为手套已被污染时应脱掉手套,马上洗净双手,再换一双新手套. 2、当实验过程可能涉及到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有传染性的 材料或被感染的动物时,必须要戴上合适的手套,脱手套后必须洗手. 在实际或可能接触了血液、体液或其他污染材料后,即使戴有手套也 应立即洗手. 3、不得用戴手套的手触摸自己的眼、鼻子或其他暴露的黏膜或 皮肤.不得带手套离开实验室或在实验室来回走动. 4、严格禁止用嘴操作实验器材,包括吸液、吹酒精灯等.实验材料禁止放入嘴里.禁止舔标签. 5、尽量用塑料制品代替玻璃制品,不使用破裂或有缺口的玻璃器具.破损的玻璃不能直接用手直接操作,必须用机械方法清除,如刷子、夹子、镊子等.破裂的玻璃器具和比例碎片应丢弃在有专门标记的、 单独的,不易刺破的容器里. 6、所有的实验步骤都应尽可能使气溶胶或气雾的形成控制在最 小程度.任何使形成气溶胶的危险性上升的操作都必须在生物安全柜 里进行.有害气溶胶不得直接排放. 7、应尽可能减少使用利器和尽量使用替代品.包括针头、玻璃、 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尖利物容 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边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

边境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一:三灶镇XX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 三灶镇XX年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总结畜牧:三灶镇XX年生猪存栏量20652头,出栏量33272头,较XX年的存栏量19231头、出栏量30525头,分别增加了%和9%;家禽存栏量173808羽,家禽出栏量为99888羽。较XX年的存栏量217260羽、出栏量124860羽,分别减少20%和20%;兔存栏量300只,出栏量3100只。牛存栏76头,出栏50头,羊总存栏量41只,出栏130只;畜牧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 动物防疫:XX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数达240423羽,使用疫苗613瓶;O型口蹄疫免疫数为40233头,使用疫苗1523瓶;猪蓝耳病免疫数为38640头,使用疫苗4093瓶;猪瘟免疫数为41104头,使用疫苗为9359瓶,禽流感及口蹄疫适龄免疫率均达到100%。另外,XX年派发到各养殖场的消毒药可达吨,为兽医防疫多设了一道防护网。由于各种疫病的疫苗免疫工作扎实到位,全年没有发生过任何动物疫情。 农产品质量安全风危检测:XX年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酬建起水产品质量安全风危监测实验室,监测水产品的呋喃类、氯霉素、孔雀石绿;生猪的瘦肉精;蔬果类的农药残留。

由于水产品检测室建成时间短,目前做了水产品检测105份,合格率99%。我中心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养殖场及市场上的各种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了严格有效 的检疫,XX年一共检疫了家禽69155羽,生猪19052头,全部合格。同时也加强种植户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让种植户自觉遵守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全年对种植户抽样960份,合格960份,合格率达100%。对种植户的检测、监管取得有效的预防效果。为我镇构建起一个全面有效的农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监控网络。 红火蚁防控:XX年十一月适逢航展,对红火蚁防控工作是个严峻考验,经过全面动员,在展馆附近扑灭红火蚁325巢。成功确保了航展期间不出现任何红火蚁案例。全年各种灭蚁药物总投放380公斤,扑杀防控面积达XX0亩。同时我中心保持与全镇所属的企业单位、学校团体等建立起“群发群控”的联动防控机制,对红火蚁进行了有效防控。 三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四日篇二:衡阳县XX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总结 衡阳县XX年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工作总结 XX年我县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县动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个人防护程序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实验室个人防护程序 1 目的 个人防护装备是减少操作人员暴露于气溶胶、喷溅物以及意外接种等危险的一个屏障,是为了实验人员的安全,以保证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及实验室环境不被污染。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防护装备(防护口罩、防护手套、防护服与防护鞋)的质量控制。 3 职责 实验室员织有关人员采购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严格控制其质量。 4 要求 4.1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要求 4.1.1口罩:应使用N95型口罩或12-16层棉纱口罩,最好使用防溅口罩,如31860型,如有胡须应刮去,使用应始终保持口罩与脸紧贴。一次性使用口罩应在使用后4小时丢弃,不能重复使用,不能与他人共同使用。如口罩遭到分泌物飞溅或弄湿,应严格洗手后,带上清洁手套更换。

4.1.2手套和鞋套:鞋套应为一次性防水鞋套。手套为一次性乳胶手套,须戴两副,外层手套应根据需要及时更换。 4.2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顺序 4.2.1进入清洁区前穿上普通白大衣和实验室专用鞋。 4.2.2进入清洁区时穿戴一次性口罩、手术帽、一次性隔离衣、两副乳胶手套和两副一次性鞋套。注意将手套和鞋套分别套在袖口和裤口外。 4.2.3戴N95型口罩、防水鞋套、再戴外层手套。 4.3个人防护用品脱卸顺序 4.3.1完成实验后,在半污染区先用75%乙醇消毒外层手套,然后脱掉外层手套,在脱另一只手套时,手指只能接触手套的里部。 4.3.2着内层手套依次脱掉N95型口罩、防水鞋套及防水隔离服,脱隔离服时,不要接触隔离服的外表面,应从里反脱,保证里面朝外。将脱掉的物品放入专用消毒袋中就地高压消毒。 4.3.3脱掉外层一次性鞋套,用75%乙醇消毒内层手套。 4.3.4戴着手套脱掉一次性口罩、手术帽、内层鞋套,然后脱掉一次性隔离衣及手套,放入消毒袋高压消毒。 4.3.5用消毒巾擦拭面部,用碘伏彻底消毒双手,并用流水冲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