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N

N 1

A

B

界面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

(1)法线:过折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1

) (2)入射角(∠AON )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 1

) 演示:(1)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现象:入射光线靠拢(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 也靠 (或远离)法线。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进入下班砖后,光束将如何偏折?当光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又将如何偏折?试一试作出光路图。

(1)比较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3)光垂直于玻璃砖入射,观察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现象:(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入射角增大(减小),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减小);但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于玻璃砖入射,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即折射角等于零)。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3、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下列哪一幅图正确表示了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光路?

2.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是

A B C D

3.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通过潜望镜观察海面上的船只

B.观察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C.在路灯下出现人的影子

D.从水面上看水中物体的像比物体位置高

4.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鱼”的位置与实际位置不同。下列模型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 B C D

5.当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B .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 .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 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 A .M 点 B .N 点 C .P 点 D .Q 点

7.如图,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线与分界面的夹角是60°,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垂直,那么反射角是____°,折射角是____°。

8.雨后彩虹,十分壮丽。彩虹是太阳光传播过程中被空中水滴____而产生的。这个现象可以由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的实验来解释。如图可知,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____(选填“大”或“小”)。

9.如图所示为一束射向棱镜的红色光线,画出这束光进入棱镜和离开棱镜后的光路图。(注意标出法

线)

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11.如图所示的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光的光路情况,请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该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由于光的折射现象,我们洗脸时,看盆内的水深比实际水深要____(选填“深”或“浅”)一些。

二、透镜

透镜: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元件(要求会辨认)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 基本概念:

1、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用CC /

表示; 2、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 ”表示。

3、焦点: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用“F ”表示。

4、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f ”表示。如下图:

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两个焦点,凸透镜的焦点是实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

光屏

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

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焦点;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反向延长线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

粗略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使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太阳光是平行光,使太阳光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下面放一张白纸,调节凸透镜到白纸的距离,直到白纸上光斑最小、最亮为止,然后用刻度尺量出凸透镜到白纸上光斑中心的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1、用手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是凹透镜;

2、让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透镜,在纸上能的到较小、较亮光斑的为凸透镜,否则为凹透镜;

3、用透镜看字,能让字放大的是凸透镜,字缩小的是凹透镜;

(一).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形状区别

让同学们看一组透镜,大家可以用手去感觉它们,并归纳出它们的结构特点有什么不同。

(1)凸透镜——中央厚、边缘薄

(2)凹透镜——中央薄、边缘厚

(二).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成像区别

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通过凹透镜看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

(三).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现象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应得发散。

3、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四)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方法

方法一:“摸”。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

方法二:“看”。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看它成的像是放大还是缩小加以辨别。

方法三:“照”。通过透镜对平行光线是会聚还是发散加以辨别。

(五)介绍透镜的相关知识

1、光心和主光轴

2、焦点和焦距

(1)焦点(F):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主轴上的一点,即凸透镜的焦点。

(平行光通过凹透镜后,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一点,即凹透镜的焦点,凹透镜的焦点是虚焦点。)(2)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

【做一做】学生

设计实验方案测

定凸透镜的焦

距。

3、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八、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九、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十、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1.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

A B C D

2.张家界因山而著名,吸引许多中外游客来旅游,有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将空纯净水瓶仍在山上,这样做既污染了环境,同时还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当下雨时纯净水瓶装入水后,就相当于一个___透镜。晴天强太阳光照射它时,它对光线会产生____作用,可能会引起枯叶着火。因此我们在山中游玩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

3.凹透镜对光具有___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4.如图所示,平行于主光轴的两条光线射向凸透镜,请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5.如图所示,SA、SB是光源S发出的两条光线.其中SA平行于主光轴,

SB过左焦点,请画出这

两条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出射光线(注意标出箭头方向)。

6.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的透镜。

7.(2)完成如图所示透镜的光路图。

8.“一滴水可能引起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你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三、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十一、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器材: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带刻度尺)

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虚像正物像同侧,实像倒物像异侧;物远实像小,焦点内放大。注意事项:“三心共线”:蜡烛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又叫“三心等高”

注意: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在光屏上可呈现,可用眼睛直接看,所有光线必过像点;虚像不能在

⑴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⑵像距(v):像到透镜的距离

⑶所用透镜f=10cm

在光具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至左向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点燃蜡烛,并调节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使烛焰从距凸透镜教远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⑴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⑵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⑶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v = ⑷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 u = 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

注:a.实像:是能够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什么叫虚像前面我们已经学过

12.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是正立的

B .像是放大的

C .像是虚像

D .像比灯丝亮

13.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一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凸透镜

灯泡

墙壁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缩小的虚像

14.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离凸透镜较远处移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 .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

C .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 .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 15.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当物体距透镜5cm 时,成正立的像

B .当物体距透镜15cm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 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 .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 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

16.如图所示,用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10cm 小于20cm

B .等于20cm

C .小于10cm

D .大于20cm

1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 ,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A .大于100 mm

B .等于50mm

C.小于50mm D.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18.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表,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1

19.如图是物体S通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

A.u>2f B.f

20.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cm C.7cm D.9cm

21.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眼镜

22.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23.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相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等大的像.由此可推断:所成的____(都是实像/都是虚像/一个是实像、一个是虚像),甲透镜的焦距____(小于/等于/大于)乙透镜的焦距.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_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____.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____

的实像.

25.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______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_______.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 处移至距透镜120cm 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 .透镜的焦距约为____cm ,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

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10cm 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 处。

(1)将蜡烛放在A 点,光屏在B 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①在1~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______的实像。 ②第6次的像比第5次的像________(填“大”或“小”)。 (3)将蜡烛放在C 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7.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实验时应先调整光屏的____,以保证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____,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cm”刻度处,则应在____cm 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直至光屏上的像最____为止。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cm )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cm )

13.5

14

15

16.7

20

30

四、照相机与眼睛视力的矫正、望远镜与显微镜

照相机:1、镜头是凸透镜; 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投影仪:1、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3、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靠近物体,远离胶卷、屏幕。

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放大镜到物体的距离(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注:要让物体更大,应该让放大镜远离物体;

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

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前面,晶状体太厚,需戴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后面,晶状体太薄,需戴凸透镜矫正;

显微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目镜都是凸透镜,它们使物体两次放大;

望远镜由目镜和物镜组成,物镜使物体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像;

照相机

照相机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⑵胶片:相当于光屏(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体经照相机拍摄后,所成像的性质是怎样的?

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

(1)①被照物体的范围:u>2f;②成像的范围:f

(2)照相机的调节:应在范围u>2f内调节,即:U↓→v↑→像↑

照相机的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物体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眼睛

【眼睛的结构有哪些?

⑴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

⑵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

⑶视觉暂留:在外界景物突然消失后,视神经对它的印象还会延续0.1s左右,眼睛的这种特征叫做视觉滞留现象

【议一议】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点拨】师: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晶状体等到组成的一个综合凸透镜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分布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经过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当晶状体变得扁平时,眼睛能看到最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当晶状体变得凸起时,眼睛能看清最近点。距离眼睛25cm处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

1、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2、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3、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4、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我们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物体对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和物体本身大小有关,还和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都叫物镜和目镜,但有不同的地方,显微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像.作用是使物体进行一次放大.望远镜的物镜,物距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像,作用是把远处的物体与眼睛的距离拉近.目镜都起放大镜的作用.

[师]就同学们所讲,望远镜的物镜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它可以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这一点在观测天空中的暗星时非常重要.现代天文望远镜都是力求把物镜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

望远镜原理:物像:u>2f倒立缩小的像.

目镜:u<f正立、放大的像.

望远镜有伽利略望远镜、开普勒望远镜、牛顿式反射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还有普通望远镜、军事望远镜、红外线望远镜.

2、显微镜

1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3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4 反光镜可旋转,能使反射光线从下方照射到被观察的物体上,增大物体的亮度.

5 载物台用来放置被观察的物体,载物台中央有一圆孔,反射镜反射的光线从下方穿过圆孔,照射在被观察物体上.

6 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7 显微镜使物体经过两次放大,使肉眼看不到的小物体能看到.

8 物镜使物体成放大、实像,物距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目镜使物体成放大、虚像,物距在焦距之内.

显微镜就是根据以上原理制成的.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目镜的放大倍数.

一、显微镜

原理:物镜f<u<2f

目镜u<f

拓展与延伸

显微镜构造:①物镜原理f<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望远镜构造:①物镜原理u>2f

②目镜原理放大镜作用

1.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3.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照相机时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放大镜B.近视镜C.投影仪D.照相机

5.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对于近视者而言,远处物体经晶状体折射所形成像的位置以及相应的矫正方式是

A.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B.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C.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凹透镜矫正

D.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需佩戴凸透镜矫正

6.如图所示是两束激光分别射向并通过甲、乙两透镜的传播路径.由图可知:____(甲/乙)是凹透镜,可用于____(近视/远视)眼的矫正.

7.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8.近视眼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需要配戴由____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进行矫正。近视眼镜对光有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

9.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____________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________。

10.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佩戴一个合适的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

11.如图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___(选填“前”、“上”或“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_______(选填序号)

①照相机②放大镜③投影仪④潜望镜

12.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在下图所示的虚线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

甲透镜乙透镜

乙丙

本章综合类

1.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___。

(2)用该放大镜来观察地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___(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_____、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______。

3.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他点燃蜡烛,沿光具座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的像不完整(如图所示),原因是____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述问题解决后,小明在光屏上看到了清晰、完整的像,测得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则该像是倒立、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写一个即可).

4.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O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

5.如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示意图,PQ为凸透镜的主光轴,F 为凸透镜的焦点。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的左侧某点时,在凸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侧a、b 、c、d四点中的____点处。____就是利用凸透镜这一成像特点制成的。

6.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

【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教案新人教版

第4节光的折射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画折射光路图,学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交流、团结和协作精神。 重点 探究并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难点 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激光笔、玻璃砖、水槽、水、玻璃杯、碗、硬币、筷子、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让学生做两个实验,激发学习兴趣。 实验1:在玻璃杯中盛满水,把筷子斜插到玻璃杯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实验2:在空的碗里放一枚硬币,移动碗,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碗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 上述实验中,学生能看见水中“弯折”的筷子和“升高”的硬币,是由于光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了一种光现象,这就是本节要学习的光的折射,由此引入新课。 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 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光的折射 出现上述不可思议的现象,是因为光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时发生了一种光现象。如果能观察到光的传播路径就好了,为此需要光源——激光笔。怎样把光在空气和水中的路径显示出来,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交流并回答:在水中加些牛奶或肥皂水,可以显示光在水中的路径。在水面上方喷烟雾,或者利用热开水上面的“白气”,可以显示光在空气中的路径。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知识点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知识点总结 1.光的折射现象: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2.光的折射规律: 结论一: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结论二: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 结论三: ①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②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③光垂直于介质表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零;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 5、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6.三类特殊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规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射向焦点; (2)射向光心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3)经过焦点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

7.三类特殊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规律: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 (2)射向光心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 (3)射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通过凹透镜后与主光轴平行。8.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2f,如幻灯机; (4)物体在一倍焦距处(u=2f),不成像; (5)物体在一倍焦距之内(uu,如放大镜。 (6)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外,成倒立实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远,像越大;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虚像,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现象 光由一种. 2. 光的折射规律 1.名词介绍: PQ 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 O 点叫做 __________ AO 是 _______ 光线,NN '叫做—线,OC 是 / AON 叫做 ___________ 角,/ CON '叫做_ 2.研究入射角a 以及折射角丫之间的变化关系: 观察: 三线的位置关系(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折射角和入 射角的大小关系(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垂直于水或玻璃的表面入射时(光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不变) 进入另一种 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_光线 角。 (1) (2) (3) 结论: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________ 别位于法线的 ____________ 。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折射光线向 — 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_________________ 。 光垂直射到水或玻璃表面时,在水或玻璃中的传播方向 光从水 (或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将 - 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 偏折,折射角 。 .法线,折射角 入射角。 入射 角。 3.关于光的折射成像问题 例题: 1. 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另一种透明物质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170°,则反射角等于 ______________ 度,折射角等于 2. 光线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入射角、反射角和折射角分别是 A.900、900、小于 900 B.900、900、大于 900 C.都等于900 D.都等于 3. 如图所示,水面上方有一个发光点 S , 线中,弓I 出三条射向水面的入射光线 出这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4. 如图所示,一条光线射到一个三棱镜上, 次折射的光线。 试画出被三棱镜两 1000 ,折射光 _____ 度。 ] 5 00 从S 发出的无数条光 SO 、SA 和SB 。试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第4节 光的折射教案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现象。 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折射现象。 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教学重点】 光的折射规律的建立 光的折射规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是本章的第四节,前三节是光的反射现象,后面是光的色散和透镜部分,只有深刻的理解了光的折射现象和折射规律才能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在整个光学知识部分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光的折射是在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实验得出在不均匀介质中光是折射的基础上学习的。并经过学生的再次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作为新课标下光的折射一节内容,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知识点数量和难度要求都大大降低了,而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学生的合作探究、讨论、观察和思考能力的培养上。所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手动起来、更重要的是思维动起来,而且是一种主动积极的思考、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思考。尽管教材的本节内容和要求都降低了,但如何让学生充分利用“倒”出来的这部分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多发言、多探讨、多动手真正地去利用自己聪明才智掌握知识也是这堂课的出发点。 【学情分析】 学生对光的折射现象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中已经有一定的认识,本节内容的难点是从实验现象中总结出反射定律,以及应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光路图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学生经过了第一章《声现象》的学习,有了一定的探究试验的能力,而且学生有学习了光的反射现象,有了一定的作图能力,所以达到这个目标,是比较容易的。

初中物理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二) 中考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日期 【学习目标】 1、知道透镜的焦点、焦距和主光轴,知道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并能画出光路图; 2、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及矫正措施; 4、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结构。 【重点难点】 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及相关作图; 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课前预习】 1、设计三种方案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⑴ ⑵ ⑶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⑴凸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 ⑵凹透镜对光有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⑵从焦点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4、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⑵指向凹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 ⑶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 5、如何测凸透镜的焦距? 6、一束光通过三棱镜后,出射光线将向(顶角/底面)偏折。 7 物距u 成像性质像距v 应用 二个点 U=f U=2f 三个范围 U>2f f<U<2f U<f 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外时,物距减小,像距,像;物距增大,像距,像。 是物体成缩小像还是放大像的分界点,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8、近视眼镜是镜,远视眼镜是镜。眼镜的度数在数值上与镜片焦距的大小关系 是。 9、远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是眼;近处景物的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这是眼。 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远视眼镜的作用 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移,从而使清晰的像落在视网膜上。 10、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焦距,最后所成 的像是;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目镜是镜,其 焦距,最后所成的像是;显微镜的物镜是镜,其焦距, 目镜是镜,其焦距,物体先经物镜成一个像,这个像再经目镜 成一个像。 【合作探究】 1、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e点, 如图所示,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 1)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小; 2)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出现的像最大; 3)把烛焰放在______点,屏上不出现烛焰的像. 2、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 (l)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 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约是__________cm。 (2)小莉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若要使烛焰 成像在光屏中心,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填“上”、“下”)调节。 (3)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 15cm 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清晰的实像, _______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小周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大致在,其目的是。 (2)小周在如图位置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老师要求在凸透镜不 动情况下,在光屏上成一个更小的像,她应当把蜡烛向移动,同时把光屏向移动。 (3)小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她应当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4、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知识点总结

光的折射 1、知识结构: 2、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这个定义中,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光能射入某种介质,则这种介质一定是透明的。否则光只会被反射。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光一定会发生反射,若介质透明,则还能发生折射。 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但特殊情况下,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将不变化,也就是说,折射不一定都“折”。 3、与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相联系的光学器件及应用: 光学器件 面镜 平面镜(穿衣镜) 球面镜 凸镜(观后镜) 凹镜(太阳灶) 透镜 凸透镜(照像机、幻灯机、放大镜) 凹透镜(近视镜) ? ? ? ? ? ? ? ? ? ? ? ? ? ? ? ? ? ? ? ? 4、光的折射现象: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些概念。有了反射现象的研究经验,可知法线是这些概念的核心。而入射角、折射角仍指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如图6—1)i为入射角,r为折射角。 光的折射的实验结论: (1)光从空气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前提),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2)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4)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增大; (5)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我们略作分析:第(1)、(2)条与反射定律相同,也是为了大致定出折射光线的空间位置。但需要指出的是,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同侧,而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介质交界面的异侧;反射、入射光线在同种介质中,而折射、入射光线在不同种介质中。

在反射定律中,我们依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等式最终确定了反射光线的方向。事实上,对于折射角和入射角,我们也可以列出一个等式,来确定折射光线的最终位置,但由于现在的数学知识不够,我们只能定性地说明角度的关系,因而对角度的描述略微复杂一些。首先,当光由空气射入别的较密的介质时,光线将向法线偏折,所以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另外,入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光线也会远离光线,但角度关系仍是∠<∠r i 折。实际上,反射时,入射光线远离法线,反射光线也远离光线,但∠r 反=∠i 第(5)条为折射的特例,光垂直入射时,方向不改变,此时∠r 折=∠i=0?。(请见6—2图) 光线垂直折射面入射时,入射、反射、折射光线与法线“四线合一”,此时i r r ===?反折0。 图6—2 书上详细介绍了光由空气射入其他较密介质时的折射情况,实际上这也包括光由较稀疏的空气射入较稠密空气的情况。由此我们可以解释热源(如火炉、暖气)后的物体影像为何会扭曲,这是因为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会发生折射,这样我们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的错觉,以为发光点的位置移动,感觉物体在不断地扭曲。 若光是由较密的介质射入较疏的介质时呢?根据光路可逆的可逆性。作图如6—3 ①由疏到密 ②由密到疏 ③光路可逆 图6—3 在实际的运用中,入射角和折射角究竟谁大,是非常容易出错的问题。可以不去记它,而记为“疏大密小”,即指在较疏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大,而在较密的介质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较小。 5、关于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能够会聚到一点,这一点就是物点的实像。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不仅可以用眼睛直接观察,也可以在屏幕上显映出来。 如果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或折射后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相交于一点,看起来光线好像从这一点发出,而实际上不存在这样一个发光点,这点就是物点的虚像。虚像只能用眼睛观察,不能用屏幕显映。 跟物体相比较,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 6、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 1、(2013?南宁)把一只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烧杯里,看上去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如图所示,这是() A、光的反射现象 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D、光的色散现象 2、(2017?辽阳)下列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A、绿树成荫 B、水面波光粼粼 C、对镜化妆 D、看到海上日出 3、当光从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会发生折射,如图所示.画出的折射光路,正确的是() A、B、 C、D、 4、(2017?上海)光从空气倾斜射入玻璃中,入射角为60°,折射角可能为() A、0° B、35° C、60° D、90° 5、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40°,则折射角可能为()

A、30° B、40° C、50° D、60° 6、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7、如图所示,小明用鱼叉去叉所看到的鱼,老王则用手电筒去照亮所看到的鱼,有关两人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应叉“鱼”的下方,老王应对准“鱼”照 B、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叉和照 C、小明和老王都应对准“鱼”的下方叉和照 D、小明应对准“鱼”叉,老王对“鱼”的下方照 8、(2017?天水)如图,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A、B、C、D、 9、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 A、B、C、D、 10、(2017?绵阳)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 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光线a B、光线b C、光线c D、光线d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期末专题复习:4.3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4章期末专题复习:4.3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中倒影中的“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实像 C.白光通过三棱镜发生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脉冲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 2 . 下面是晓丽从生活中收集到的一些光现象实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 B.凸透镜只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 C.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对着看到的鱼叉 D.电视画面的颜色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3 . 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5m D.6m 4 . 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B.“北斗”卫星导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和导航的 C.超导材料不能应用于制作远距离输电导线 D.二极管、三极管使用了硅、锗等半导体材料 5 . 关于光现象的相关知识,①.小孔成像,坐井观天都可用光的直线传播知识解释;②.皮鞋擦油、抛光是为了使鞋面更光滑,而发生镜面反射;③.湖水中出现“鱼在云中游”的奇异现象,水中的“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④.红外线可用来遥控,紫外线可用来灭菌。上述判断中,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6 .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一天中,操场旗杆影子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B.透过玻璃砖看笔,发现钢笔“错位”了 C.用放大镜看字母,字母变大了D.人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7 . 如图,一些金属条被科技馆工作人员按特殊的方式摆放后,在灯光的照射下就出现了栩栩如生的“飞机”。与“飞机”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A.日食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D.镜中“花”、水中“月” 8 . 下列有关光学器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对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B.幻灯机胶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

第四章 光的折射讲义 (完整版)

N N 1 A B 界面 第四章 光的折射 透镜 一、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 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光的折射定律 1、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3、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4、当光射到两介质的分界面时,反射、折射同时发生。 5、光的折射中光路可逆。 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生活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例子:水中的鱼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位置浅(高)一些(鱼实际在看到位置的后下方);由于光的折射,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一些;水中的人看岸上的景物的位置比实际位置高些;夏天看到天上的星斗的位置比星斗实际位置高些;透过厚玻璃看钢笔,笔杆好像错位了;斜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向上弯折了;(要求会作光路图) 2、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介绍光折射时光路图中的有关名词: (1)法线:过折射点且垂直于分界面的直线(NN 1 ) (2)入射角(∠AON ) (3)折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BON 1 ) 演示:(1)入射光线向法线靠拢,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2)入射光线远离法线,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现象:入射光线靠拢(或远离)法线,折射光线 也靠 (或远离)法线。且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2、探究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进入下班砖后,光束将如何偏折?当光从玻璃砖的另一侧射出时,出射光线又将如何偏折?试一试作出光路图。

第四节 光的折射 知识点

4.4 光的折射 知识点一: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2、理解:光的折射与光的反射都是发生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反射光返回原介质中,而折射光则进入到另一种介质中,由于光在两种不同的物质里传播速度不同,故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变化,这就是光的折射。 3、注意: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能发生折射,同时也能发生反射。 知识点二:光的折射规律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 2、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4、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 (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注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在利用光的折射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应注意我们看到的物体是该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而不是光线由眼睛发射的,不要搞错方向。 现象:折射使池水“变浅”,筷子“弯折”、水中人看岸上树“变高”。 知识点三:光路图: 作光路图注意事项: (1).要借助工具作图;(2)是实际光线画实线,不是实际光线画虚线;(3)光线要带箭头,光线与光线之间要连接好,不要断开; (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图时,应先在入射点作出法线(虚线),然后根据反射角与入射角或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作出光线;(5)光发生折射时,处于空气中的那个角较大;(6)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发散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相交在虚焦点上;(7)平面镜成像时,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一定经过镜后的像;(8)画透镜时,一定要在透镜内画上斜线作阴影表示实心。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在下列光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A.街角处凸面镜成放大的像扩大视野属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插入水杯的铅笔好像断了是折射现象 C.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日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2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太阳光经过凸透镜形成光斑B.手影的形成 C.水中铅笔看起来变弯折D.塔在水中形成倒影 3 . 如图所示,表示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正确的是图() A.B.C.D. 4 . 光线以4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折射角可能为 A.0°B.30°

C .45° D .60° 二、多选题 5 . 如图所示,把由同种玻璃制成的厚度为d 的立方体A 和半径为d 的半球体B 分别放在水平桌面的报纸上,且让半球的凸面向上.小明用激光笔5次分别从不同方向射向A 和B 的中心,这几次他得到的光路如图甲所示.如果他从正上方(对B 来说是最高点)竖直向下分别观察A 、B 中心处报纸上的文字,如图乙所示,下面的观察记录正确的是( ) A .看到A 、 B 中的字一样高 B .看到A 中的字比B 中的字高 C .看到B 中的字可能比A 中的字高 D .看到B 中的字和没有放玻璃半球时一样高 6 . 下列与光有关的知识中,正确的是 A .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 .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 .光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90度 7 . 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小红得出四个结论中正确的是 A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B .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C .100g 酒精用去一半,剩下酒精的密度为0.8×103 D .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质量是冰块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4节光的折射优化练习

第4节光的折射优化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在沙漠中形成的“海市蜃楼” 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小 C. 太阳光下旗杆形成的影子 D. 树木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是() A. 0° B. 28° C. 45° D. 55° 3.如图所示,空容器的左侧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射到容器侧壁上,在A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A. 向上移动 B. 向下移动 C. 先不动再向下移动 D. 先不动再向上移动 4.某同学站在平静的水池看到“鱼在云中游动”的现象,对看到的这一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鱼是折射形成的实像,云是反射形成的实像 B. 鱼是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反射形成的虚像 C. 鱼是反射形成的实像,云是折射形成的实像 D. 鱼是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折射形成的虚像 5.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在水中看见岸上的路灯,图中符合实际的光路示意图是() A. B. C. D. 6.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有误的一项的是() A.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 B.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看到水中游鱼细石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C. “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反射红光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实际是固态,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

7.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A. B. C. D. 8.远看浅浅的河水,一旦涉入其中后,会发现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要深许多.造成这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发生了折射 C. 光发生了反射 D. 某些人的幻觉 9.夜间潜水时,水面下的人与岸上的另一人以光互传信息,如图所示,图中可能是光信息传播路径的是( ) A. 甲丙 B. 甲丁 C. 乙丁 D. 乙丙 10.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玻璃砖A和B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斜边平行且相距一定距离.一条光线从空气中垂直于玻璃砖A的直角边射入,从玻璃砖B的直角边射出,射出后的位置和方向可能是图中的)() A. 光线a B. 光线b C. 光线c D. 光线d 11.古诗中“潭清疑水浅”和”明月印秋池”描述的分别是光的() A. 反射、反射 B. 反射、折射 C. 折射、反射 D. 折射、折射 12.植树时,要想判断这行树直不直,采用的方法是:人站在第一棵树前面,如果后面的树都被第一棵树挡住,说明这行树栽直了,其理由是( ) A. 光的直线传播 B. 光的折射现象 C. 光的发射现象 D. 平面镜成像 二、填空题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一)中考复习导学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一) 中考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光的折射规律,知道岸上看水中的物体觉得浅、水中看岸上的物体觉得高等等折射现象; 2、知道大自然中存在着海市蜃楼、太阳变形、三日同辉等都是光的折射现象; 3、会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重点难点】 1、光的折射规律; 2、光的折射光路图。 【课前预习】 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 2、光的折射规律: ⑴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光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折射角等于。 ⑵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法线方向,即折射角入射角。 3、生活中光的折射的现象有:、等。 4、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会向弯折,这是现象。 5、人在岸上看水中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一些;人在水中看岸上的物体,看到的位置要比其真实位置一些。 【合作探究】 1、如图所示,有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玻璃,在分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判断:是入射光线,是反射光线,是折射光线,在图中并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玻璃在。(AE的上方/AE的下方/GC的左方/GC的右方) 2、孩子在湖边观鱼,这条鱼实际在C点处,但孩子看见鱼是在D点处。则小孩这样看的结果是因为从水下发射的光发生了_________,所看的是鱼的_____像,(填实像或虚像),光是从__________ (空气中射到水中或水中射到空气中),鱼的反射光线折射时

A B C D _________(靠近或偏离)法线,小孩看到鱼的深度比鱼所在的实际深度______,由于折射使孩子感到好像鱼的真实位置______(改变了或没改变)。 3、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你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标出反射角的大小)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3题 第4题 4、如图,光线AB 射向玻璃板,请作出光线在玻璃板左右界面处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5、如图所示,S 为发光点,由S 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通过P 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课堂反馈】 1、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 2、一根铅笔斜插入水中,如下图中能较真实地反映人观察到的铅笔的情况的是(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甲、丁 B.丙、丁 C.乙、丙 D.甲、乙 2. 如图是一根直树枝斜插在湖水中的一张照片,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OB 是树枝反射形成的虚像 B. OB 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 C. OC 是树枝在水中的部分 D. OC 是树枝折射形成的实像 3. 用激光笔沿图中所示的PO 方向照射,一定能照射到尚未移动的小鱼或小鸟的是(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距离单位 B.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 C.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正立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D.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5. 如图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 ) A.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的是( )

A.潜望镜 B.放大镜 C.照相机 D.投影仪 7. 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 以外的地方,调节光屏位置,可以看到烛焰清晰的图象,这个图象是图中的( ) 8.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透镜及其组合所成的像是各种各样的,其中只能成实像的是( ) A.眼睛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9. 昆虫观察盒的盒盖是一个凸透镜(如图所示),盒盖到盒底的距离为10 cm,利用凸透镜 能成正立、放大的像的原理可以方便地观察小昆虫.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盒盖上的凸透镜打碎了.为了修好观察盒,老师分别给他提供了焦距为4 cm、8 cm、10 cm 和12 cm的凸透镜各一个,他应该选择( ) A.焦距为4 cm的凸透镜 B.焦距为8 cm的凸透镜 C.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 D.焦距为12 cm的凸透镜 10. 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 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11. 小华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 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12. 在模拟近视眼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较远的位置,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 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该将光屏( ) A.远离透镜 B.靠近透镜 C.靠近透镜和远离透镜都可以 D.保持在原来的位置 1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 第1课时光的折射(1) 【基础巩固】 1.小丽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她的想法中错误的是 ( ) A.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中后,仍按直线传播 C.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 D.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可能靠近法线 2.下图中是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发生折射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光线是从_______射入_______中的. 3.当光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_______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_______.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逐渐减小时,折射角_______;当入射角减小到0°时,折射角_______. 4.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其中入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入射角为_______,分界面_______侧是玻璃. 5.在碗底放一枚硬币,把碗移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的地方,如图,保持眼睛和碗的位置不变,请一位同学向碗里加水,将观察到_______,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6.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某液体中.请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向一块玻璃砖的侧面,请画出光线进入玻璃砖的折射光线和从玻璃砖的另一侧面射出时的折射光线. 【拓展提优】 1.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MM'处发生折射,如图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界面MM'的_______面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_第四节_光的折射习题(含答案)

第四节光的折射 1.在下面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B ) A.潜水艇利用潜望镜观察水面情况 B.站在河水中的同学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C.光线射到不透明物体上,在物体后面形成影子 D.汽车司机通过观后镜看到汽车后面的物体 2.透过写字台的玻璃板,观察玻璃板下的图片,看到的图片的位置往往比实际的位置( A ) A.略高一些 B.略低一些 C.一样高 D.三者都有可能 3.光在折射时光路是__可逆__的。发生光的折射时一般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入射角增大时,反射角__增大__、折射角__增大__。光垂直射向界面时,传播方向__不改变__,此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__0°__。 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方向均未标出),其中折射光线是__OG__(用字母表示),反射角等于__30°__。 5.如图,请作出AB入射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后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第5题答图 6.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C ) A.阳光下人的影子 B.水中树的倒影 C.池水变“浅”了 D.日食 7.下列光学现象与规律不相符的是( C )

8.山东电视台的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到“海市蜃楼”的实况,引起广大观众的极大的兴趣,其实“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人们观察到它的“景物”是实际物体经过( B ) A.反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B.折射后形成正立的虚像 C.反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 D.折射后形成倒立的虚像 9.一束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的大小将( ) B.逐渐减小 C.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D.逐渐增大,但总大于入射角 10.如图甲、乙是两个并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一个装水,另一个未装水,在两池的 中央各竖立着一只长度相同而且比池深略高的标杆。当阳光斜照时就会在池底形成杆的影 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B.未装水的池中标杆影子较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四节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光的折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光现象》第四节。本节知识是对光的反射的提升,也是以后学习透镜成像的基础。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知识的学习是为以后进行充分的准备,所以本节知识是本章的教学重点。 课标要求让学生经历从生活到物理,从自然到物理的认识过程,通过实验探究环节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本节知识将着重通过实验探究进行教学。【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正在成长发育阶段,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思维活跃,喜欢观察思考问题,动手操作兴趣浓厚,但是他们的操作能力弱,对于科学探究能力有所欠缺。 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这些基本知识,而本节知识是这些知识的提升,让学生了解光从一个介质传入另一介质时的传播方式。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初步学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它介质中的偏折规律; 3、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演示、探究折射规律与光路的可逆;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视觉冲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折射的美妙,感受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体验物理与生活、社会之间的联系。通过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的观察,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设计实验并自主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会用折射规律解释常见的折射现象。 【教学策略】 教法: 1、情景激学法 2、实验演示法 3、启发式教学法 合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法: 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实验探究法,合作探讨交流法。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器材】 多媒体,激光笔,牛奶,玻璃砖,烧杯,光学仪器,打火机,蚊香,注射器,鼠标垫。 【教学流程】

_江苏省宜兴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检测A卷(有答案))

宜兴外国语学校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透镜》单元检测A卷 (满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①②③④ 海市蜃楼日环食筷子上折鸟的倒影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 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在 E处,现用激光笔从A点往哪点照射可照亮铜钱() A.B点 B.E点 C.C点 D.D点 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会使人惊慌失措而发生危险。在下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4. 潜望镜、老花镜、近视镜、汽车的观后镜,依次用的是() A.凹透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面镜 B.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 C.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凸透镜 D.平面镜、凹透镜、凸透镜、凸透镜 5. 小明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下列操作最合理的是() A. B. C. D. 6.如图是把一副眼镜放在太阳光下,在地面上看到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断镜片是()

A.凹透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凸面镜 第4题第5题 7.如图,小明透过同一个盛水的玻璃杯看物理课本上的字。当玻璃杯距离书本很近时,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当玻璃杯距离书本较远时,看到的字又是缩小的。看到字的大小到底和什么有关呢?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做出的最合理的猜想是() A.和玻璃杯距离课本的距离有关 B.和课本上的文字大小有关 C.和玻璃杯的大小有关 D.和观察的人有关 8.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一定会聚在焦点上 B.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通过凹透镜后一定经过焦点 9. 如图是王亚平太空授课做水球透镜实验时的情景,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像在透镜同侧 B.物距小于一倍焦距 C.成的是虚像 D.将透镜远离人,像会变小 第9题第10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

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讲义) 教学内容:光的折射;凸透镜和凹凸镜 教学重难点:光的折射、凸透镜成像实验、凸透镜和凹凸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知识梳理: 第一节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就做光的折射现象。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变弯;鱼儿变浅;海市蜃楼水中看岸上的人变高等 习题:(1)下列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 B.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 C人在月光下,地面上会出现影子 D.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2)下列成语所描述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镜花水月 B.海市蜃楼 C.坐井观天 D.立竿见影(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甲、丁 B.丙、丁 C.乙、丙 D.甲、乙

(2)光的折射规律 ①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两侧: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③同增: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④不等: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反之,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特例:当光垂直射入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注:光在哪边的介质传播速度快哪边的角就大 折射光路是可逆的: 如果光逆着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从水或其他介质射入空气中,可以看到,进入空气的折射光线就逆着原来入射光的方向射出。 习题:(1)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C.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有可能改变 D.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2)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 A.逐渐增大,且总是大于入射角 B.逐渐增大,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C.逐渐减小,且总是小于入射角 D.逐渐减小,且总是大于入射角(3)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MN为法线,由图可知折射角是() A.∠1 B.∠2 C.∠3 D.∠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