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

从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

一3G专栏▲

周进怡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枝木学舷

【摘要】文章对全IP网络的几个特性:与lP技术的融台、多接入与无缝移动性、服务质量、安全与私密性保障

等进行了分析阐述,有助于把握3GPP系统发展的大方向。

l关键词】3GPP全fP网络多接入无缝性

从2004年5月开始立项,到2006年2月完成.3GPP组以及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综台业务等,如织对全lP网络的研究工作历经了近2年时间.事实上.3GPP图1所示

系统的全lP化进程远不止如此.早在R4标准的制定阶段,在3GPP范围内就出现了全lP的概念.随着R4版本的CS域中MSC服务器和媒体阋关的分离、R5版本中IP多媒体子系统的出现、R6版本中wLA}J的引入。全lP网络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尤其是R8版本的LTE,SAE网络.更是以全}P网络的部分要求直接作为其设计的目标。因此.对全IP网络进行研究,发展的大方向。

r萧

\—</

,/雨而i\.

迫兰兰之

全IP网络

普遍基于lP拄术支持各种接入系统高性能的移动性管理

会话管理高级业务高同络性能路由优化

安全性和社密性服务质量终端、用户标识

<}享冶毪

,乏性∥纛:图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3GPP系统

作为3GPP系统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竞争力的保障,全IP网络是从系统概念的层面上对以往3GPP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与}P技术进行融合适应各种接^系统、收稿日期:2007年1j月5日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斤青年科研基空资助项目f2006^317J围秒b通信

2008年1月{上】

图1全fP网络

1与lP技术的融合

向全1P丽络演进的初衷.就是为了让3GPP系统髓够适应迅速增长的IP流量.以及吸收先进的lP技术.因此可以把全lP网络看作是3GPP系统与lP技术进行融合的产物这种融台不仅仅是在3GPP系统中使用IP来进行传输.更注重的是基于lP及相关技求.在系统整体理念上的革新。全IP网

::::。责任编辑:熊柳潜xnuqIan@mc21s{com

∥回

从奎IP网络的基本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3G专栏L

络是一个普遍基千lP的网络.包括网络控制、传输【接八系2统内部和接八系统之间)、移动性管理在内的3GPP系统的

基本能力,都会基于IP技术来提供。这种融合会是一个长期

演进的过程.从使用多种其它技术向共同使用IP技术进行转

变。

作为基础.全JP网络首先需要一套具备足够容量的地址

机制。由于需要支持多接八系统,全IP网络对于地址容量的

要求会远远高于以往任何的3GPP系统,不同接^系统的各

种终端、设备{包括数量巨大的传感器、射频标签)以及用

户和签约信息等都需要通过地址来标识.并且这种对IP地址

容量的要求会随着终端种类和数量的增加、设备的扩充、用

户的普及等情况而急剧增加。因此。IPv6必将会作为全IP网

络的一部分。

全IP网络能够支持各种传辕模式:。客户一服务器”、

。用户一用户”、。用户一组”以及泛在传输的模式。随着

业务类型和资源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业务的传输模式也在

发生变化.会从以。客户一服务器”模式为主逐渐转变为

以“用户一用户”模式为主,全lP网络会支持并适应这种变

化。泛在传输是一种与多种通信技术相融台的传输模式(尤

其是无线传感技术).基于这种传输模式,人们能够随时随

地获得所需要的业务.全lP网络能够逐渐实现对这种传输模

式的支持。

不仅如此,全IP网络还能高效处理和优化路由。客户一

服务器“、。用户一用户”类型的数据流.对于。用户一

组。类型的数据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化。此外,

全IP网络能够处理各种实时、非实时的.以及具有关键业务

要求的流量l要求能支持层次化的服务质量)。即便对于那

种由大量终端发出的巨量的、高频率的滴流(高频率低负载

的数据).全IP网络也能够很好地处理。

全IP网络需要有能力承载未来巨大的数据流量.并且能

够针对业务要求提供有保障的服务质量.这些都离不开对lP

技术的充分利用。另一方面,IP技术的通用性和广泛性会令

全『P网络具有更强的扩展性以及更低廉的运营成本。总之.

与lP技术进行紧密有效的融台是全IP网络的基础.是其主要

特征。

责任编辑:熊柳潜x¨uqian@mc21sIcom>j>多接入与无缝移动性

全IP网络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对多类型接八系统的支

持.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的无缝移动性(在接人系统内部和接八系统之间)。

全lP网络支持各种类型的接八系统,包括:固定接入系统和移动接人系统、3GPP接入系统和非3GPP接人系统、传统的接人系统和新型的接人系统。在所提供的这个多接八系统环境中,用户可以同时通过多个接人系统与网络相连;网络可以向用户提供接人系统可知的业务;网络能够提供跨接人系统的认证、授权、寻址和加密机制等等。作为基础.接入系统的发现与选择机制是必要的。接入系统发现机制.令用户终端在接人到全IP网络后能立即获知所有可用接人系统的信息(不管这些接人系统的类型和其所属的运营商)。接人系统选择机制。使得用户和网络能够对接入系统进行手动或自动的选择{可基于运营商策略、用户参数、业务需求、接八系统条件等).而且还允许随时在接入系统问切换。

全IP网络通过高性能、高可靠的移动性管理机制来保障用户移动性、终端移动性和会话移动性。用户移动性.意味着用户可自由选择终端设备。终端移动性,是指终端可以自由移动.而不受接八系统的限制。在接人系统内部和接人系统之间。全lP网络都能提供无缝的终端移动性.让用户拥有不问断的业务体验。即便是在接八系统间进行切换时.全lP网络也能保持业务的进行.而不会让用户感知到有明显的中断。为了保障终端移动性,全1P网络可根据接八系统的实际能力来自适应地提供业务。此外,实际提供的终端移动性可以按照所设定的参数来实行.包括:无线状况、业务要求、用户偏好和运营商策略等。会话移动性,就是让会话可以在终端之间进行移动并且具有自适应性.这种自适应性体现了在终端性能、用户参数、订阅优先级、网络条件以及运营商特制标准上的适应能力。不仅如此.运营商还能对这些适应力进行控制。随着技术的发展.会话移动性也会逐步达到无缝性的程度。

全IP网络的移动性管理机制涉及多个层面.包括:不同类型接八系统之间的移动性、不同移动机制之间的移动性、

一黧景吾团

20∞年1月(上)■_

一3G专栏L

对频繁移动的处理.移动中的路由优化等。

为了实现不同类型接人系统之间的移动性(如图2所示)并迭到移动性能最优化的目的,全IP网络会提供通用的开放接口.这样既便于解决终端跨接八系统的移动性问题.也可以让用户终端在运营商的引导下使用合适的接人系统这里用户终端对接八系统的选择和切换.要取决于网络所提供的信息(如负载均衡.用户配置文件)以及终端自身的信息全IP网络可以通过使用公共的开放接口来实现接入系统问终端移动性的控制.也会为其所支持的其它功能提供相应的开放接口.来解决终端跨接人系统的移动性问题.如用户管理方面的业务(包括:会话控制、策略控制等)。

PSTN—l

窑话控制

全1P网

簟略控制A接入系统旺+

Interne£

转动性瞥口

络一全IP网络

18Il

接入系统1l

图2全IP网络中不同类型接入系统之间的移动性

虽然理想的情况是使用单一化的移动机制.但是由于全lP网络的形成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因此必须要接受可能出现的多种移动机制并存的状况.包括:接人系统、终端技术、各种业务及漫游协议等.都要有不同的移动性能要求;对可能发生变化的安全、服务质量等要求的适应;不同管理域之间移动机制的协调此外,实现移动机制{移动接八系统)与非移动机制(固定/半固定接八系统)之间的互通.对于全lP网络的用户移动性和会话移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处于网络和终端之间.并耍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提供移动性支持,对于这种情况.以往系统的接八网承担了大部分的移动处理量.因此核心网不需要进行频繁的移动性处理而全JP网络的情况有所不同.由于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接A系统.包括那些只有很少、甚至可能没有任何移动性管

52秒b逼信

2008年1月f上)

“-±iP同络的基扛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

理的接人系统.此时全lP网络可能需要承担大部分、甚至全

部移动性管理功能全lP网络能够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的终端

移动性.即在全lP网络和接人系统中进行频繁的切换.同时

还能满足用户的无缝体验要求.此外.全lP网络的移动性机

制可以随着终端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规模的扩大而进行扩展.

同时用户的无缝体验要求仍然能够保证

用户终端的移动通常伴随着数据传输的变化.全IP网络

会提供相应的机制来保持数据传输时的路由优化,当用户终

端移动时.可以直接使用当前所在网络的资源.而不受限于

该网络是否为其归属网络。此类路由优化的机制会独立于所

使用的接人系统、所属的运营商和是否处于漫游状况

3服务质量、安全与私密性保障

除了在3GPP的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全lP网络还能进

一步做到:在不同类型的接人系统之间、以及在“用户一

组”模式中进行端到端服务质量的保障。此外在切换的同时

(接人系统之间)全lP网络也能保持服务质量的连续性

服务质量通常与计费相关.不同的运营商可能会使用不

同的计费模式,甚至同一个运营商的不同网络区域也可能使

用不同的计费模式,这种计费模式的多样性会导致服务质量

保障策略的多样性.全lP网络会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问

题.包括:会话为”用户一用户”和“用户一组”传输模式

的情况、会话在全fP网络之间的情况、会话可能遭遇不同的

服务质量保障策略的情况、在全lP网络内部和全IP网络之间

出现服务质量保障策略不同的情况。

全lP网络能为各种终端业务提供好的性能.包括:实时

交互式应用程序(如语音、视频、实时游戏类应用程序).

非实时交互式应用程序l如网页浏览、远距登录、聊天).

流媒体应用程序和对话业务。就系统整体而言.全IP网络能

够在连接建立时间和端到端通信时廷方面同其它高性能的

固定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形成竞争。如:全1P网络的连接建

立时间性能可以达到宽带固网访问Internet的程度(如:理

想情况下从点击到页面显示不超过1秒)、而端到端通信时

延的性能也可以达到宽带固网的程度(如:理想情况下为

50ms)全IP网络一些基本的性能参数指标包括:往返时

:::●责任编辑:熊柳潜xliuqian@mc21slcorn

从全IP网络的基表特征看3c的发展方向一3G专栏▲

延的要求为50ms~70ms.丢包率要求为0001%一01%.延时抖动的要求在25ms到50ms之内等。

全IP网络拥有适应能力很强的安全机制.能够为用户和运营商提供高级另怕々安全性保障。当用户在不同终端设备间移动、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重复安全信息时.全IP网络仍能够进行安全性保障而不会引发其它问题C如:计费出错】。用户面对的是一套统一的、标准化的安全机制,即便是在跨不同接入系统和不同类型接八系统的情况下.用户的安全性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由于要提供多接八的环境.全lP网络使用一个通用并且具有可扩展性的认证和密铜管理架构.这种架构与接入系统之间保持独立。此外,不同的接入技术在安全性方面也是相对独立的,比如:任何一项接入技术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都不会危及其它的接入技术。

全lP网络具有很强的防卫能力以避免遭受威胁和攻击(包括当前Internet中的).方法之一是网络不会让来授权用户获取合法的IP地址.从而避免了这些用户与网络实体之间建立连接。而遭受可能的恶意攻击。全fP网络会通过信息认证机制来保障接收信息的可信度,通过流量保护机制来保障流量的稳定,还可以通过提供台法的拦截机制来满足特定的需求。全1P网络的运营商可以在不同级别的安全性之间进行选择。一旦产生安全问题.即便是正在进行业务传输时发生接人系统间的切换.对安全问题的解决也不会令终端用户和业务提供商受到明显的影响。全IP网络的安全机制也适用于网络之间.在漫游情况下.安全策略会由归属地运营商来控制。

全IP网络能够支持多种用户私密性,包括:通信私密性、位置私密性和身份私密性。通信私密性令通信的源端、目的端以及通信内容受到阀结侧的保护.在没有得到授权之前是无法获取这些信息的。为了提供和维护通信业务.需要在特定的设备上保存相关的位置信息,全IP网络会通过对这些设备进行控制.来保障用户的位置私密性。此外.对于未授权的第三方.通信用户的身份能够被网络侧所隐藏。

在全IP网络中将实现身份联台机制,通常用户在面对不同的业务提供商时可能是不同的身份.此时通过身份联合的方式将同一个用户的多种身份进行绑定.从而把多个原本单

责任编辑:熊柳潜xliuqian@mc21stcom>>>独管理的身份系统整合起来.执行相互验证和相互授权任务、共享身份属性。这样一来,网络对于用户就具备了“只置录一次”的特点~全IP网络能够支持此种身份联合的管理机制.令用户不论是跨网还是跨版本.只要在通过全IP网络的认证后,便能自动得到相关业务提供商的授权而无需反复认证。

4结束语

通过对上述几个主要方面:与IP技术的融合.多接入与无缝移动性,服务质量、安全与私密性保障等基本特性的分析阐述.可以认为全IP网络是一个普遍基于IP技术、能够独立于业务和接人系统类型而提供通用能力(包括网络控制、数据传输和移动性管理等)的网络。

未来.随着全IP网络逐步威为现实,它会以一种比以往3GPP系统更加充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方式,跨终端、接八系统的向用户提供具有无缝性感受的各种业务.到那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会因此而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2.258v800

1一IPNetwofk

22278v81O.

nofthe3GPP

v7l0.^ll—IP

S】.★

—型20e8年篇剖国

1月f上l■■_

n^

n“

8“

沁b

.o

卯¨

乩,

∞¨

n,

“t三

“玎

。…

.¨。

.“^

吖叭

卵{|

"“

卵.¨

●蛐

●2;

●h

?Ⅲ

∞m

“町

:i量L篙卜器

n∞m

2;椰h此

.Ⅲ卵.川兰卧啪

弘驰“弧钯”粥№

亿惭

荆列

学方

蚨林

慨从

周主究

从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

作者:周进怡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刊名:

移动通信

英文刊名:MOBILE COMMUNICATIONS

年,卷(期):2008,32(1)

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3条)

1.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

2.258 v800.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the A11-IP Network(AIPN)

2.3GPP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2.278 v810.Service requirements for evolution of the 3GPP system

3.3GPP Technical Report 22.978 v710.A11-IP Network(AIPN)feasibility study

相似文献(9条)

1.期刊论文林德敬.孙德献.林德清3GPP与3GPP2全IP网络和软交换技术-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4)

全IP网络技术是当今移动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3GPP与3GPP2除了独立研究全IP网络技术外,还将其作为WCDMA和CDMA 2000核心网融合的技术基础.软交换是WCDMA R4/R5核心网络的重要技术特征.文中对3GPP和3GPP2的全IP网络的网络参考模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同时对全IP网络研究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借助软交换(Softswitch)技术对WCDMA R5核心网的技术构成进行了分析.介绍WCDMA R5版本中基于IP的RAN及HSDPA技术.

2.期刊论文周进怡从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看3G的发展方向-数字通信世界2008(12)

为了确保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具有竞争力,全IP网络从系统概念的层面上对以往3GPP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与IP技术融合,支持各种接入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综合业务,本文对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3GPP系统发展的大方向.

3.期刊论文周进怡.ZHOU Jin-yi全IP网络发展趋势的特性分析-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3)

全IP网络是对传统3GPP系统的整体变革,体现在与IP技术的融合、通用的无缝接入、端到端的性能保障、安全性和私密性、改良的用户体验、低廉的成本以及灵活的部署等多个方面.本文通过分析其基本特性,来预测全IP网络的发展趋势.

4.期刊论文汤申生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全IP网络的标准化探讨-无线电工程2001,31(5)

该文首先概述了目前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现状,分析了全IP网络的由来和特点,然后介绍了全IP网络的参考结构及其各实体的功能描述,最后对当前全

IP网络的标准化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5.期刊论文周进怡从全IP网络特征看3G发展方向-通信世界B2008(3)

全IP网络是从系统概念的层面上对以往3GPP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包括与IP技术融合、支持各种接入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保障的综合业务

,确保在未来1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具有竞争力.本文对全IP网络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有助于把握3GPP系统发展的大方向.

6.期刊论文王志勤UMTS网络的发展趋势-中兴通讯技术2002,8(1)

文章在重点介绍3GPP中UMTS网络标准进展的同时,探讨了全球移动通信网络向开放的网络体系架构、控制和承载分离、网络智能化和个性化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最后指出全IP阶段网络融合工作的重要性.

7.学位论文潘婷基于软交换技术的3G全IP网络研究2005

为了提供下一代网络服务,3GPP在R5/R6阶段引入了IP多媒体子系统(IMS),构架于原核心网的PS域之上,并选择了初始会话协议(SIP)作为该子系统的主要信令控制协议.本文将分析IMS的控制结构以及SIP在其中的应用,并通过一个MO的详细信令流程分析IMS各个功能实体间的交互及作用.原I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尽力而为"的服务,这并不能满足移动网络的服务要求.服务质量(QoS)问题是基于全IP的移动网络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P QoS机制必须引入到IMS中.本文讨论了一种基于差分服务(DiffServ)解决移动核心网QoS的数据通路实现方案;在控制通路方面,分析了UMTS中基于策略网络模型的QoS管理,并分析了现有标准的状态和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跨多域混合框架改进方法.最后,分析了IMS中基于开放标准的业务架构,并讨论了三种基于这个架构的业务实现框架.

8.期刊论文刘丕东.高屹.Liu Pidong.Gao Yi3GPP R8版本中业务的计费需求分析-现代电信科技2007,37(10)

根据网络的演进、结合3GPP相关协议,描述了3GPP R8版本下计费系统在全IP网络(ALL IP Netwok)境下有关计费模式、计费原则、计费采集信息等的需求分析.

9.期刊论文顾萍.张春红.于斌.Gu Ping.Zhang Chunhong.Yu Bing SIP移动性研究与分析-中国数据通信2005,7(5)

提供基于全IP网络架构的移动多媒体业务对于3G的成功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SIP信令协议对移动性的支持的基础上,介绍了3GPP提出的IMS的结构功能,并分析了其采用SIP信令机制的优越性.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0711818733.html,/Periodical_ydtx200801010.aspx

下载时间:2009年10月24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