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圳市中医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深圳市中医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深圳市中医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中医内科学(100506)

一、传染病(肝病)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肝病重点专科创立于1990年7月,为深圳市中医肝病医学重点专科,广东省县级以上医院中医肝病技术骨干培训中心,广东省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

主要研究方向: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炎肝纤维化,中医与中西医结合治疗非病毒性肝病的研究(脂肪肝、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中医药对肝癌前病变、基因调控,肝癌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中药结肠透析配合脐疗治疗肝肾综合征前期的研究。

导师组成员:博士生导师周大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童光东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周小舟教授、主任医师。

教学科研及临床诊治特色:参加国家“十.五”慢性乙型肝炎重点攻关项目,美国NIH 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3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及其它省市级课题20余项,有12项科研课题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水平,获国家及省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临床上,专科多年来研制了本科一系列协定方及多种特色治疗方案。如乙肝一号、二号、三号治疗急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黄芪、穿山甲为主软肝汤治疗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脾亢,中药结肠透析配合脐疗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并肾功能不全,中药配合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肝衰竭,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脾动脉栓塞等项目,取得较好效果。

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内科学》、《传染病学》、《乙型肝炎基础与临床》。

招收研究生情况:专科共招收硕士研究生17名,已毕业取得硕士学位7名。

(二)导师介绍

周大桥主任医师

周大桥,男,湖北省汉川市人,1957年10月生,深圳市中医院肝病重点专科主任,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医内科学传染病(肝病)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中医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肝硬化、肝癌前变的临床与科研,尤其在中医药防治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癌前病变及中西医结合防治难治性肝硬化腹水、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周大桥教授曾参加国家“七.五”、“八.五”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重点攻关项目,并取得二项成果,获湖北省1990年科技进步三等奖。先后主持和负责承担国家及省市级科研课题15项,包括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美国NIH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各1项。其中10项科研课题经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或国内领先水平,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广东省及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先后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本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核心期刊20余篇;主篇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专著6部。共招收硕士研究生9人,其中已获得硕士学位5人,在读4人。

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肝病领域有很深的造诣,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罕少疾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常委,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业委员会及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副主编,《国外医学罕少疾病分册》编委。

多次应邀参加国际肝病及中医药学术会议,如美国肝病年会、欧州肝病年会、亚太肝病会议等;2005年作为主讲嘉宾应邀出席“2005'澳门国际中医药学术大会”,并作了“中医药为主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的专题讲座。与美国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病理及微生物实验室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医药研究所有长期科研合作。

童光东主任医师

童光东,男,安徽人,1963年1月生,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国家重点中医肝病专科副主任,附属深圳医院肝病科副主任。2001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美国Thomas Jefferson 大学作访问学者。为中医内科肝病专业博士生导师,目前已带硕士研究生4人,从事基础与临床教学工作二十余年。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研究,研究方向:1.复方叶下珠防治肝癌的临床与及其机制研究;2.原性性胆叶性肝硬化、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新方法的临床研究;3.HBV转基因小鼠模型及中医药抗HBV的机理研究等。主持与主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复方叶下珠对HBxAg 及其激活URG4和DRG1异常表达的影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脐敷合结肠透析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诱发氮质血症的新方法临床研究”,目前与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合作研究“Early marker of HCC”,获美国NIH资助,以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国留学人员科研基金“复方叶下珠防治早期肝癌变的临床研究”的研究。主编出版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在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2篇,Medline 和CA等国际权威索引收录的论文有5篇。2005年“清瘟解毒固本化湿法预防SARS的研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院技术奖三等奖。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青委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学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其中用脐敷合结肠透析新方法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以及中医药在早期肝癌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在国内尚没有同类研究。

周小舟主任医师

周小舟,女,湖南湘阴县人,1964年出生,深圳市中医院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副主任,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医肝病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8年毕业于湖南中医学院从事中医药防治急慢性肝衰竭、原发性肝癌、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变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于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以访问学者的身份留学美国长岛犹太医学中心。在美留学期间,协作完成了过度表达I-κBα双转基因动物模型的制作和验证,独立完成了LPS诱导该转基因鼠NF-κB激活对内毒素休克预后影响的研究。获教育部成果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和深圳市第四届青年科技奖,主持并参加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3项和市级课题6项,发表论文50余篇。

二、肾病

(一)专业介绍

肾病专科于1998年被深圳市卫生局评定为“市重点肾病医学专科建设单位”,2002年3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中医肾病重点学科建设协作单位,2002年5月被市卫生局确定为市重点医学专科,2003年被广东省中医药局评定为广东省中医重点肾病专科,2004年4月被市卫生局评定为市中医特色专科。

在近10年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中,结合学科专业情况,确定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肾病特色治疗与中西医结合诊疗肾脏疾病研究;脾肾相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近几年研究专题有: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特色治疗;②IgA肾病的中西医结合辨病辨证规律及中医证型分布规律;③尿石症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学科近3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成果2项;申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2项;出版《现代肾脏病学》、《肾脏病特色方药》、《李顺民医学文选》等专著4本,副主编参与编写系列教材1部,在研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省、市级课题10项,在国内中医肾病领域有相当的影响。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人员专业水平较高,现有国家级师带头专家2人,省市名中医3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李顺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易铁钢主任医师、熊国良主任医师);共有教学、技术人员12名,其中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 2人,大部分具有自己的医疗业务专长,相当部分有较高的学术造诣,部分为国内外有名的中医专家或中西医结合专家,学科的学术带头人在国内有一定的知名度。

临床诊治特色:①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一体化治疗;②中西结合诊治肾脏疾病,其中IgA肾病、及血尿的诊治在省内甚至国内同行中较为领先。

本学科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的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践几部分,其中必修课有①马克思主义理论,②外语,③专业外语,④肾病专业课和

专业基础课。选修课也包括了3至4门指定选修课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用统计学、计算机、DME、内经、伤寒、金匮、温病、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等。

自1998年至2007年期间学科共招收研究生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15人。目前在校者有11人,其中博士生5人,硕士生6人;历届研究生已毕业9人。2007年作为博士后培养点招收博士后1名。

(二)导师介绍

李顺民主任医师

李顺民,男,湖南省邵东县人,1955年2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深圳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兼肾病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及博士后导师。

精通中医理论和内科专业知识,娴熟运用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独立提出及指导创造性的研究工作,对脾肾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强调五脏相关,主张综合调治,倡导诊断要见微察著,治疗要根除隐患。系统整理并出版《理化指标异常中医治疗手册》一书,对无症或少症疾病中医辨证的早治和根治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下,运用脾病治肾或肾病治脾的方法,治疗脾胃病或肾系疾病取得了高于见脾治脾或见肾治肾的临床疗效。临床思维以“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以彻底消除病人临床症状和异常指标为目标;临床诊治主张病证、中西、防治、身心和医患五个结合。受到了同行和患者的赞誉、开发肾炎灵、肾衰康、尿石清、健脾益肾汤和复胃汤等专科用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厅局级三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20篇,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现代肾脏病学》、《李顺民医学文选》等著作9部,并担任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学专业规划教材(第一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主编。现已招生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5名、博士后1名,正在主持国家及省市科研项目7项。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主任委员;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新中医》和《世界今日医学杂志》编委,及《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副主编。1995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称号,2000年被深圳市政府确认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定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业绩和学术造诣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所领导的肾病专科,先后被评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医学专科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肾病重点学科协作建设单位。

熊国良主任医师

熊国良,男,湖南省益阳市人,1963年9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医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内科疾病,尤其对肾脏疾病的诊治有较深入的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和市厅级科研课题6项,曾获国家级科研成果进步叁等奖(参加者)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进步叁等奖(第三名)1项、厅局级科研成果进步贰等奖(第二名)1项。在国内外医学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编(含副主编)医学专著3部。已招收硕士研究生4届共4名。在国内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

三、消化病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消化(脾胃)病专科于1992年获准成立,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脾胃消化疾病的临床研究,重点放在消化系统的疑难病。本专科现是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也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本专业学科每年都接收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等大学的中医本科实习生、研究生进行临床实习,指导他们掌握内科常见病、脾胃消化病的诊治方法,掌握好辨证论治的技巧,并对临床进修生进行培训。本专科已获取得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已完成其中近半数的课题研究。在临床研究方面,我们一方面发挥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开展了中医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与溃疡性结肠炎这两个疑难病的临床研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并结合科研课题将这些研究进一步深入开展。另一方面,我们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应用超细胆道镜治疗胆系息肉与结石,并结合术后口服中药预防结石的复发,这种微创治疗与中西结合治疗胆系疾病的方法在深圳市是首家开展的,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与社会效益,深受患者的欢迎。本专业的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是中医内科学与中医胃肠病学。本专科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共5人,已连续三年招收研究生,今年第一批研究生已顺利毕业。在读的研究生各方面培养情况良好。

(二)导师介绍

邸振福主任中医师

邸振福,男,辽宁鞍山人,1949年12月生,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深圳市中医药研究所副所长,主任中医师、深圳市优秀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消化内科硕士研究生导师。

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溃疡病、结肠炎及其他疑难杂症,有丰富的临床及带教经验。从事教学、科研30余年,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参与编写《中医古籍临症必读丛书》、《老年胃肠道疾病预防与调养》、《中老年健康宜忌》等著作10余部,先后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30余篇。

现任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健康教育协会医院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

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深圳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预防医学会理事,深圳市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兼职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医药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培养研究生: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现正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黄彬主任中医师

黄彬、男、广东人、1961年9月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内科学(消化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工会主席兼人事科长。擅长治疗内科消化系统疾病、热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广东省中医药局等科研课题5项,主编《内科中西医结合诊疗技巧》和参与编著著作共5部。发表论文《除幽养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124例临床观察》、《软肝冲剂对肝损伤大鼠细胞周期DNA含量的影响研究》等10余篇。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热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脾胃专业委员会深圳市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急症》编委。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现正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黄明河主任中医师

黄明河,男,海南琼山市人,1952年10月出生,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内科主任中医师、中医脾胃消化病专业导师,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诊治颇有研究,取得良好疗效与科研成果。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共四项,已完成两项,在研两项。已主编出版学术著作共4部,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35篇,已出国进行学术交流两次,在国家级的学术会上进行学术交流共10余次。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现已招收研究生共5人,其中在职研究生1人,七年制本硕连读研究生2人,本科毕业招考的研究生2人。

四、心血管病

(一)专业介绍

1、主要研究方向: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研究。近期主要研究冠心病的中医治疗。远期研究冠心病及心肌炎的中医治疗。

2、导师组成员:罗陆一、杨焕斌。

3、本学科点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本专科拥有合理的人才结构。现有主任医师教授2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4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专科充分发挥中医中药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开展以中药制剂进行辨证论治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肥厚、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抢救危急重病

人中都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深得病人的信赖。年平均门诊量约1.5万人次、年平均出院约1200人次、病床使用率超过100%、临床治愈率超过85%,本专科十分重视医学人才培养,近4年每年平均接受院外本专科专病方面人员进修培训70名,已毕业硕士研究生3名,在读博士8名、硕士研究生各14名。专科为特色专科,有一套详细确实的专科发展规划,包括学术发展计划、人才培养计划、专科规模计划、科研计划等,医院每年有专项经费。本专科临床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开展以中药制剂及多种特色治疗进行辨证论治的综合治疗方案。对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肌肥厚、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及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研制出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的纯中药系列处方,集汤、片、丸、散、注射剂等多种剂型,满足了轻、重、缓、急不同病人的选择,大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同时结合心脑及外周血管超声治疗、经络穴位电刺激、穴位药物外贴等综合治疗。临床治疗上述疾病、防治冠心病支架放置术后的再狭窄、抢救危急重病人中都取得非常满意的疗效,深得病人的信赖。本专科的独特治疗方法:根据辨证分析使用补肾活血化痰、健脾补肾、养心通络、活血化痰等治法。如通脉地仙丸、加减神仙不老汤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律失常、心肌肥厚、脑动脉硬化症、脑梗塞、血栓性静脉炎。临床疗效显著。拥有先进的现代化诊疗设备,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开展以中药制剂进行辨证论治为主要手段的综合治疗方案。对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衰、心律失常、心肌肥厚及高血压病、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了系列研究,并研制出有明显疗效且副作用小的纯中药系列制剂。已获省市级立项12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和正在进行的省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省级以上的学术论文300多篇,主编及参编著作达10部。是以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内外进修和实习医生为主的教学基地。

4、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内科学教材、西医内科学教材(心内科部分)、心脏电生理。

(二)导师介绍

罗陆一主任医师

罗陆一,男,江西省樟树市人,1951年6月出生,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医学博士、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临床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世界华人医学联合会常务理事、卫生部中国医疗国际交流促进会血液微循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新医学杂志》《美国中华医药杂志》《中华中西医杂志》《实用新医学》《中华综合医学杂志》《中华医药杂志》《河北中医杂志》特约编委。现正主持《补肾法对冠心病血管内皮素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脉地仙丸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等10项省市立项科研项目。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二等奖1项。发表《加减神仙不老汤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中国中医药科技)等论文100

余篇,主编及参编中医著作10部。罗氏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精通中医理论,临床经验丰富,中医造诣高深,擅长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内科疑难杂症,强调心血管疾病肾虚为本,瘀血为标的理论,推崇补肾活血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等,并进行了系列研究。临床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研制的通脉地仙丸,加减神仙不老丸对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脑动脉硬化,脑梗塞有很高的疗效。指导培养博士研究生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国内外进修实习生200余人。其业绩被载入《当代中医名人志》、《东方之子》及美国《世界名人录》被评为深圳市“先进中医药工作者”“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中医”称号。

杨焕斌主任医师

杨焕斌,男,广东省兴宁市人,1966年8月出生,深圳市中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心血管专业硕士导师。

擅长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心血管疾病,熟悉现代心血管诊疗技术,强调心血管疾病以肾虚为本,瘀血为标的理论,推崇补肾活血治疗动脉硬化性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梗、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周围动脉硬化性疾病等,并进行了系列研究。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参编著作5部,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59篇。已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五、内分泌病

(一)专业介绍

内分泌科是深圳市中医院院重点专科,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较早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的临床及科研工作.长期研究方向将从代谢综合征方面有所突破.导师组成员有李惠林主任医师,赵恒侠主任医师,汪栋材主任医师,张志玲主任医师.本学科全部由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组成,年门诊量超过4万人次,住院人数将近1000人次,有最先进的动态血糖检测仪及胰岛素泵诊治糖尿病,院内制剂滋肾降糖丸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取得显著效果,外用药活血降糖洗剂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科曾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现承担省部级和市级科研课题9项,已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论著8部,研究生主要课程有<中医内科学>,<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伤寒论>,<内经>,<金贵要略>等,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0余名,毕业获得学位9名.

(二)导师介绍

李惠林主任中医师

李惠林,男, 1963年2月出生于陕西,医学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深圳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科教科科长、糖尿病内分泌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中医药学会副秘书长。

从事经方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于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创建并主持深圳市中医院糖尿病内分泌科、肥胖专科。曾先后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部省级及市级课题6项,获国家、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各一次、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二次,现主持省、市级课题各2项,主要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项,先后在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或编写著作3本,多次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讲学。1997年受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硕士生9人。

赵恒侠主任中医师

赵恒侠,女,河南人,1965年9月出生,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内六病区主任,主任中医师,属中医内科内分泌专业,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单纯性肥胖、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等。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5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3项,参编《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获得中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等著作5部,发表《通络糖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涤浊降酸汤治疗高尿酸血症临床观察》等论文二十余篇。已招收硕士研究生6名。

张志玲主任中医师

张志玲,女,山东人,1965年1月出生,现任深圳市中医院社康部主任,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内分泌专业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各种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等。参加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主持市级科研项目1项,参编《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著作1部,发表《坤安冲服剂对高泌乳素血症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影响》、《活血降糖饮治疗代谢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等论文十余篇。已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

汪栋材主任医师

汪栋材,男,1964年2月出生于江西景德镇市。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内分泌学会委员。

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致力于经方治疗内科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尤其擅长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持及参加省部和厅局级课题10余项。参编学术著作8部。2006年受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硕士生1人。

六、呼吸病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专业1998年起开始培养研究生,学科结合专业情况,确立了下列几个主要研究方向: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烟曲霉菌性支气管哮喘、鼻窦炎相关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纤维化的中医诊断与治疗等。

本学科在职导师共有2人,导师组成员有:曲敬来、高雪。本学科还拥有一支兼备医疗、教学、科研人才的专业学术队伍共21人。其中高级职称5人,中级职称12人,初级职称4人。先后培养了11名硕士研究生。

自1988年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建立了临床呼吸道病毒实验室,可以在24小时内快速准确的检测常见呼吸道病毒抗原、抗体,2001年率先引进国际优质单点定标定量ELESA 诊断技术,2006年依靠深圳市CDC病毒室开展了荧光时实PCR病毒检测技术。数十年来坚持对呼吸道病毒发病季节、流行特点、症候表现、中医药治疗效果等规律进行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一套防治方案,如:流感病毒A、B的诊治方案,其中流感A一次性治愈率可达60%;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诊治方案;腺病毒性肺炎诊治方案;副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诊治方案。以上研究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烟曲霉菌的快速检测是我病毒室5年前引进的一项技术。我们发现顽固性支气管哮喘中有一部分属烟曲霉菌感染,经多年的研究形成一套烟曲霉菌性支气管哮喘的诊治常规,该项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

自创建以来共承担13项科研课题,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5项、深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5项、深圳市SARS基金课题1项。目前获得9项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共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撰写著作6部,其中国家级论文15篇、省级论文50篇。

本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基本相同,即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教学、临床、实验三大部分,其中必修课有1)马克思主义理论2)外语3)内科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选修课包括3至4门指定选修和其他任选课。内容有:医学统计学、自然辨证法、计算机、英语、DME、文献检索、临床诊断学、实验动物学、中医临床经典研究与运用等。

迄今,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11名,目前在校研究生5名。

(二)导师介绍

曲敬来主任医师

曲敬来,男,籍贯黑龙江省,1956年11月出生,现任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急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急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研究。198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发热性呼吸道病毒性疾病、烟曲霉菌病、COPD、支气管哮喘等。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13项,参与编写著作4部,发表论文50篇,获科技进步奖9项。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六名。

高雪主任医师

高雪,女,籍贯黑龙江省,1955年5月出生,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呼吸科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呼吸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非典”和“人禽流感”医疗专家组成员,在抗击SARS和人禽流感的战役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并受到了温家宝总理的接见。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中医药研究。1989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从事中医临床工作25年,擅长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型哮喘、COPD、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编写著作5部,发表论文48篇,获科技进步奖9项。先后招收硕士研究生四名。

七、心理疾病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疾病专科为院级重点专科,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抑郁障碍的中医临床诊疗、中医心理进社区,远期研究方向为临床常见精神心理疾病中医诊疗模式。现硕士导师组成员1名,虢周科教授。

本学科在全国较早从事精神心理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独特的疗效受到患者的好评。学科成员副高级以上职称4人,博士2人,均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多系统萎缩、重症肌无力、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中医脑病、神经内科疾病、精神心理疾病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诊疗。目前有脑病心理疾病门诊专科医生3名,脑病病区病床15张,形成了门诊病房一体化的诊疗格局,学科认为多数抑郁障碍患者的中医病机为心肝郁热,提出滋阴养心安神、疏肝解郁清热的治法,研发的“郁乐冲剂”在临床应用效果好,已完成动物试验及前期临床试验,目前临床疗效评价正在顺利进行。

本学科共完成省市和国家中医药局科研课题多项。其中“逐瘀化痰汤治疗急性期脑出血的临床和实验研究”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人参败毒胶囊”获省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脑出血疾瘀同治法则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获深圳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现负责国家六类新药“强肌健力饮”深圳地区临床病例观察,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滋阴清热法对抑郁症模型大鼠的研究”,深圳市科技局课题“郁乐冲剂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研究”、深圳市科技局重点项目“中医心理进社区研究”,进展顺利。

硕士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包括中医脑病学、中医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医用基础心理学等。连续5年共招收硕士研究生8名,其中在职研究生1名,已毕业2名,提前攻读博士学位1名。

(二)导师介绍

虢周科主任医师

虢周科,男,陕西扶风人,1959年8月出生,医学博士,任深圳市中医院脑病心理科主任,二门诊内科主任,广东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教授,主任医师,属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脑病心理疾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主张中医脑病包括神经病学、精神医学,擅长诊治脑病心理疾病,临床诊断严谨明确,辨证准确,疗效良好,在全国较早从事心理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研究,处于国内同领域领先地位。主持完成省市和国家中医药局科研课题多项,获中医药科技进步奖多次,现负责厅局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主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20余篇。已招收研究生8人。

八、老年病

杜少辉主任医师

杜少辉,男,42岁,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分会委员。连续三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市课题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获广东省及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出版《难病奇方温胆汤》等专著三部,主编大型医著《中华名医医案集成(内科医案)》等,在《Cell Prolif》、《中华医学杂志》等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部分SCI收录,获深圳市首届劳动技术竞赛中医冠军。师从邓铁涛及等著名中医专家,善于运用扶阳学说诊治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动脉硬化症等老年常见病,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症。

九、风湿病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作为院级重点专科,目前,专科从业人员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已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中医与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扶正与祛邪相结合、免疫抑制与免疫增强相结合的疾病观和治疗指导思想。

风湿病专业科研主攻方向是中医药治疗痛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近期侧重临床疗效的提高,长远侧重中医现代化的研究。近年来,围绕主题先后中标课题6项。

导师组成员为张剑勇教授,长期以来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兄弟单位的临床教学任务。将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平衡阴阳,标本兼治,双向调节与西医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相结合,配合中医传统特色疗法与西医基础疗法,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特色,既提高了疗效,又避免了西药的副作用,充分发挥了中医药治疗风湿病的优势,研制出护肾痛风泰颗粒剂、痛风泰颗粒剂和仙柏痛风散等。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有路志正、焦树德主编《实用中医风湿病学》、娄玉钤主编《中国风湿病学》和张乃峥主编《临床风湿病学》及《凯利风湿病学》。目前已招收风湿病学研究生3名。

(二)导师介绍

张剑勇主任中医师

张剑勇,男、河南省禹州市人,1964年4月出生,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内科学(风湿病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深圳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医师工作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风湿病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医学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对痛风和红斑狼疮的诊治有独到之处。主持研究《护肾痛风泰冲剂治疗痛风肾机理的实验研究》等省、市级科研课题12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著作9部。招收硕士生3人。多次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创建了国内首家“痛风爱心俱乐部”,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十、肿瘤血液病

(一)专业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肿瘤、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肿瘤转移的中医药防治,骨髓抑制的中医药防治。导师组成员:杨振江主任医师。

学科技术力量强,专科有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1人。临床工作中以现代化的诊断措施为基础,发挥中医优势,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强调综合治疗,多种方法手段并用,争取最佳疗效。主要诊治各种常见肿瘤、血液系统原发和继发疾病如:如:白血病、淋巴瘤、鼻咽癌、肺癌、各种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等。

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内科学、临床血液病学、肿瘤内科学。

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研究生2人。

(二)导师介绍

杨振江主任医师

杨振江,男,河南郑州人,医学博士后,1966年11月生,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学肿瘤、血液病专业。系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血液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血液病、肿瘤防治的临床研究工作。工作中突出中医特色,坚持中西医结合,强调综合治疗。擅长诊治各种常见血液病、良恶性肿瘤。

先后发表:瘀毒清对微小残留白血病作用的实验研究、瘀毒清抗白血病的血清药理学研究、髓清丸对内皮细胞增殖影响的血清药理学研究等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编或参编:《中医血液病学》、《实用中医肿瘤学》、《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内科疑难病中医治疗学》等专著6部。主持和参加: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白血病前期)的研究、针灸对造血抑制动物骨髓细胞增殖与凋亡影响的研究、髓清丸对肿瘤转移及其血管生成的影响等科研课题6项。

中西医结合临床(100602)

一、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内科疾病

王天星主任医师

王天星,男,河南人,1952年9月生,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现任深圳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硕士生导师。

从事内科消化系疾病的诊疗工作二十余年,特别对肝胆系疾病以及胃肠道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消化道内镜的临床应用有较深的造诣。主持和参与完成省、市级科研课题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参与编写《老年消化病学》等著作3部,先后发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论文10余篇。

担任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深圳市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消化系病学会委员。

已培养硕士生1名,目前正指导硕士生2名。

李健主任医师

李健,男,广东梅县人,出生于1960年7月,现任深圳市中医院消化科主任及消化内镜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硕士导师。擅长应用中医药结合内镜及介入技术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胆病领域,有独创性见解,应用中药、针灸、推按运经仪等疗法对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管结石、梗阻性胆管炎等疾病进行系统化诊治,并开展对胆结石预防复发的系列研究,获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2项。主持和参与省市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参编著作2部,发表《超细胆道镜配合中药胆胃舒冲剂治疗难治性胆管结石》等国家级论文10多篇。2004年至今已招收研究生4名。现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委员、深圳市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消化内镜学会副主任委员。

易铁钢主任医师

易铁钢,男,湖南长沙人,1962年2月生,1984年毕业于湖南医学院(现中南大学)医疗系,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医务科科长、肾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专业硕士生导师;现已招收硕士研究生3人。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诊治肾内科疾病,在血液净化领域造诣尤深。主持并(或)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获科研科技成果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副主编专著3部。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医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等多个职务,多次参加国际及国内肾病专业学术交流会议,在该学科领域有一定知名度。

熊益群主任医师

熊益群,男,籍贯:湖北,1959年12月出生,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中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临床专业硕士生导师,深圳医学会实验医学会副主委、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

学术特长:重视免疫调节在病毒性肝病中的作用,认为慢性肝病的以气虚、阴虚为本,治疗重视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以和、补、清化为主。

近5年主持:“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基因表达谱及辨证治疗研究”等市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方叶下珠对HbsAg及其激活URG4和DRG1异常表达的影响”和其它省、市级项目共6项。

近5年在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中国医药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其它省级杂志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等公开发表论文、论著10余篇(部)。在读硕士生2人。

针灸推拿学(100512)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创建于1975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专科病房和二个门诊部,下设中风诊疗中心,具备现代康复理疗设备的理疗室和高科技设备的神经电生理室的中医针灸临床、科研和教学基地。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医学专科,深圳市青年科技示范基地。

学术特色及研究方向:继承和挖掘传统针灸方法与手段,并总结与创新。如应用体针、头针、耳针耳穴、艾灸、穴位敷帖、穴位注射、拔罐、梅花针、药熏、小针刀等方法于临床,治疗百余种常见病与疑难病。如“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和血管性痴呆;针刺加中药灌肠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炎;针灸齐刺法加HANS治疗萎证;腧穴缪刺法治疗面肌痉挛、面神经炎、三叉神经痛等病证。近年来根据祖国医学的子午流注时间治疗医学理论开展冬病夏治的“天灸”疗法,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疑难疾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

针灸为主、针药结合、形神统一,治疗“中风”。我院的中风诊疗中心设在我科,已形成急诊ICU、病房为一体的治疗体系。以中风的“四高”为研究主攻方向,在现代医学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重点突出针灸与中药治疗的优势,针对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康复期的不同

时期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案,如针灸醒脑开窍、疏通经络法具有独特疗效。并提倡针灸早期干预治疗,结合现代康复手段;注重心理调整,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在临床基础上还积极开展科研实验研究,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中风的作用机理,如率先在神经干细胞领域内研究针刺对脑细胞的保护再生作用以及脑神经功能的可塑性研究等国内领先课题,针刺对脊髓损伤再生修复的研究。

我科十分注重科研、教学及学术研究。先后承担了十几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2项,获奖多项。撰写了多部专著、在国家及省级刊物发表学术文章数十篇。每年承担主持国家、省市继续教育项目与学术讲座,承担港澳台地区医务人员进修培训,成为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中医专业针灸临床培训主要基地,并承担广东省中医药大学等学校的临床实习的教学任务,具有丰富的外语教学经验,同国外针灸界保持广泛联系。

我科针灸专业教学实力雄厚,人才梯度合理,经广州中医药大学正式遴选,具有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杨卓欣,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5人,硕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于海波,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人;王玲,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

针灸专业主要课程:针灸学现代研究、中医临床基础研究、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英语、计算机教程、针灸临床治疗研究等。

(二)导师介绍

杨卓欣主任医师

杨卓欣,男,1962年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附属医院院长、广东省针灸重点专科及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兼深圳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兼深圳分会会长、中国针灸神经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专家库中医药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医杂志》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规划教材编委。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年。擅长运用针药结合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男科疾病以及内科疑难杂病,尤对中风病、失眠症、抑郁症、焦虑症、慢性前列腺炎等疗效显著。从医以来共获各级课题立项9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1项、厅局级2项、市级3项,其中“针刺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各级科研奖项6项,其中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市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出版《脾胃与针灸学术研究》等著作7部,其中任主编4部、副主编1部;累计发表学术研究论文21篇,其中国家级12篇、省级9篇。培养硕士4名、博士及博士后3名。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院长”、荣立"省政府抗击非典个人二等功”、获“深圳市劳动模范”光荣称号,享受国家及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

于海波主任医师

于海波,男,博士、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郑州人,1965年6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肿瘤、翻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康复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委,深圳市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华医学会深圳分会物理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从事针灸临床治疗20年,业务专长:以针灸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具有独到的见解,如:中风病、小儿脑瘫(注重调理后天治疗小儿的先天不足)、神经系统疑难杂症等病种。结合现代整体生存质量观点指导对脑病的针灸治疗的客观效用的阐释,提倡参照中医气血的观念结合功能医学的概念来应用计算机等现代新技术以丰富中医诊疗技术。曾承担各级课题多项,其中国家自然资金课题“针刺任脉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广东省科技局课题“电针对脾虚型幼年大鼠脑发育状态影响的研究”等,发表各级论文20余篇。通晓英语,熟练运用英语对话及查阅英文资料,具有针灸外事教学的丰富经验,与海外针灸界同仁有较广泛联系。

王玲主任医师

王玲,女,1962年8月出生于江西,医学硕士,现任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教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理事、深圳市针灸学会理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及针刀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医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临床擅于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针灸中药辨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妇科疾病,如脑血管病、颈椎病、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等。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持及参加省、厅级课题10余项。2006年受聘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硕士生4人。

中医骨伤科学(100508)

(一)专业介绍

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现有硕士导师2名,导师组成员4名。经过多年的建设现已形成以中医药为主导、中西医全面发展,以临床医疗为主,医教研相结合的学科。

骨伤科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治疗体系。科内自行研究开发的复方双柏散、活血止痛散、颈椎膏、益肾丸及活血舒筋洗剂等10余种内服、外用药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正骨、小夹板固定、中医推拿以及中药治疗各种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骨关节病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在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医疗项目的同时,积极跟踪现代骨科技术进展,采用微创及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各种复杂创伤和疑难病症,开展了脊柱外科、显微外科、关节镜外科及矫形外科等手术,有效提升了学科的综合能力,增强了整体治疗水平。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创伤、骨关节病、

骨质疏松症及脊柱相关病等疾病的研究,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积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于临床;研究和开发更好的药物制剂,更多的治疗方法,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科室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课题10余项,部分课题已结题,其中对骨质疏松症方面研究居国内先进水平,几年来科室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专利技术1项。

教学水平稳步提高,其中招收硕士研究生6人,已毕业1人;同时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浸会大学中医学院及其他中医院校的本科生实习带教任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二)导师介绍

卿茂盛主任医师

卿茂盛,男,1951年6月出生,湖南省双牌县人,现任深圳市中医院骨伤科大主任,兼骨一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骨伤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理事、中华中医药骨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4年,长期致力于骨伤科疾病的研究与治疗,专科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应用中医中药治疗骨关节创伤和骨病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骨伤科疑难及急危重症等疾病。技术操作娴熟,疗效显著,教学方法新颖,经验丰富,主持和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六项,发表论文30余篇,已招收研究生3名。另在港澳及国内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曹亚飞主任医师

曹亚飞,男,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脊柱骨科主任。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医正骨》杂志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和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脊柱及其相关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

中医外科学(100507)

(一)专业介绍

主要研究方向:近期:中医药治疗男性不育、阳痿及精浊的临床研究,远期:中医药治疗男科疾病的理论、临床与实验研究。导师组成员:陈德宁教授。

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包括临床带教、随师出诊、疑难病例讨论、院内、科内定期专题讲座、参加各级继教培训班等,形式多样化,既有导师及科内高年资医师主讲,也有研究生主讲,并组织讨论,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科研成果:《加味聚精食疗汤治疗少精子症的临床研究》属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

临床诊治经验、特色:临床诊断强调西医辨病,中医辨证;治疗强调突出中医特色,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内外治并用,药物治疗与针灸、心理疏导、食疗、理疗等相结

合。对男性不育症、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性功能障碍、泌尿生殖道感染、男性亚健康等的诊治较好的疗效。

研究生主要专业课程: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医方剂学、中药学、生殖医学、性功能障碍学、中医男科学。

招收研究生情况:先后共招收硕士研究生7名(在职2名),其中,3名已毕业,4名在读。

(二)导师介绍

陈德宁主任中医师

陈德宁,男,浙江宁波人,1955年5月生,南京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专业医学博士,现任深圳市中医院男科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中医外科学硕士生导师;早年对温病学有较深的研究,后主要从事中医外科、中医男科的教学和临床研究。擅长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于男科病注重脏腑气血辨证,尤其对男性不育、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炎等男科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主持省市级科研课题2项,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7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招收研究生7人;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国际中医男科学会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及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及男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性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男科学术交流会议。

中医儿科学(100510)

(一)专业介绍

儿科主要有门诊、急诊、新生儿病房四部分工作内容,并承担临床带教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有:

1、中医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

2、中医治疗小儿呼吸道易感儿的研究

3、外治疗法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4、中医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已结题)

日前设专科门诊有:小儿发热专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小儿哮喘专科、小儿消化专科等。

(二)导师介绍

邱静宇主任医师

邱静宇,女,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中华中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医儿科》杂志编委。现工作于深圳市中医院,任儿科主任。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年。曾获国家青年科研管理基金,主要科研课题为“扶正祛邪法治疗小儿癫痫病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小儿止嗽冲剂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剂

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研究”。研制了“小儿止咳颗粒剂”,“小儿安神补脑颗粒剂”及小儿“清热解毒散”、“止汗散”、“温止痛泻散”、“止嗽散”等作为院内制剂,沿用至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中医院儿科临床工作主要内容为,儿科门诊,儿科病房,儿科急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以及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本科毕业生及香港浸会大学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曾为香港浸会夜大学本科及广州暨大中医本科进行中医儿科及西医儿科教学工作。

中医五官科学(100511)

(一)专业介绍

分别设立耳鼻咽喉专科门诊和耳鼻咽喉病房,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生11人,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3名,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3名,本科7名。

目前耳鼻咽喉科住院部开放床位为10张,拥有进口电测听仪、声阻抗仪、鼻窦内窥镜、纤维鼻咽喉镜、食管镜、显微支撑喉镜、耳科电钻、显微镜以及微波治疗仪、He-Ne激光治疗仪、耳鸣声信息治疗仪及超短波理疗仪等先进的医疗设备。

突出中西结合医特色,以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主攻方向,采用中医辨证施治为主,辅以西医及手术疗法,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优势。对急、慢性咽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鼻炎和鼻窦炎、过敏性鼻炎、急慢性中耳炎、耳鸣耳聋及耳鼻咽喉头颈的疑难杂症都有满意的疗效,该科室以精湛的医术,优良的服务态度,在本市周边城市及港澳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近10年来,该科室还承担了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每年都在全国及省级专业期刊或学术交流会上发表学术论文3—5篇。

接受香港大学、浸会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员、广州中医学大学本科班、七年制及硕士研究生学员及外省多家中医药大学学员的临床教学任务。均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受到学校及学生的好评。

在学术上,我科有2人分别被广东省中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聘为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聘为副主任委员、委员。在科研主攻方面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及鼻窦内窥镜鼻息肉鼻窦炎的手术及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⑴“肺主鼻”理论的实验研究的课题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深圳市卫生局资助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⑵“呼吸道疾病肺虚易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的课题获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⑶“固本祛风法对变应性鼻炎患者鼻腔免疫的影响” 的课题获得市科技局课题基金资助;⑷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的课题获得市级基金资助;⑸参于的“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研究”及“短声作为刺激声进行同侧声反射阈测定之临床价值研究”的课题获得市科技局课题基金资助,并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二)导师介绍

李浩主任医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