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徭役制度史

中国徭役制度史

中国徭役制度史
中国徭役制度史

中国封建徭役制度史

摘要:中国封建徭役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典章制度之一。它是封建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和封建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的,是封建生产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阶级矛盾和封建王朝盛衰的内在根源。封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封建徭役制度的变化,同时封建徭役制度的发展也进一步体现了古代经济的发展水平。

作者简介:贵州财经大学赵圆

关键词:徭役制度封建社会封建经济

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在各个朝代以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史为镜,可以明兴衰”。

古代,凡国家无偿征调各阶层人民所从事的劳务活动,皆称为徭役,包括力役、军役及其他杂役。徭役是国家强加在人民身上的一沉重负担,历代徭役名目繁多,办法严苛。徭役起源很早,《礼记·王制》中就有关于周代征发徭役的规定。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治制度的变化使各朝代的赋役活动日益频繁和复杂。

<一>夏、商、西周的徭役制度

夏、商、西周三代贡、助、彻制度的主线发展,形成三代田赋制度;而其分支发展,即助法的延伸和发展,则形成徭役制度。中国赋役制度的框架就此形成。夏代的五服制度,其甸服有三百里纳秸服,就是徭役,主要从事禾穗去掉蒿秸劳动。其候服一百里采,则为天子服差役;二百里南邦,则为国家服徭役;三百里诸侯,则替天子放哨警戒。这就是徭役的发端,其后由简而繁,逐渐完善。首先,服役者来源,按周代规定,原则上是一家出一人即“凡起徒役,毋过家一人”①。但在特殊情况下,则要求全家都服役;其次,服役者的年龄也有规定;再次,服役的天数,按周代规定,一年役使三日,即“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②。《周礼·地官·均人》载:“凡均力政。以岁上下。丰年,则公甸用三日焉;中年,则公甸用二日焉;无年,则公甸用一日焉。”据此可知西周服徭役的时间是按年成的好坏来确定的,丰年时,每人出徭役三天;普通年成,每人出徭役二天;收获不好时,每人出徭役一天;灾荒或疫病流行时,则免除徭役和赋税。西周的徭役负担很重有《诗经》为证,里面的许多篇章表述了人民对繁重劳役的不满和愤恨,这是发自劳役压榨下的劳动者的惨痛呼声,是劳动者对奴隶主国家的残酷压榨的一种本能的反抗。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徭役制度

随着封建国家的形成,土地私有制也逐渐发展起来,徭役也就构成了古代封建制国家三大课征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繁,征发徭役自然就很沉重,其表现在四个方面:

(1)起征点低。应征年龄始于15岁的未成年人,即15岁至60岁的成年男子必须服役,起征点低应征面广,服役人数就显著增加。

(2)应役量大。在应役范围内的劳动者,一俟政事、战事的需要,即刻全部前往应役,不得耽搁。

(3)服役时间长。

(4)徭役课及妇女、儿童、老人。

①《周礼·地官·小司徒》

②《礼记·王制》

墨子认为民有三优,“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①。“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②。所以官府必须减少劳役,不误农时。春秋战国时期,在兼并称霸的政治局势促动下,军事编制不断扩大,征兵数量庞大,兵役极其沉重。战国时期兵力最少的是韩国,拥军20万人,魏国为36万人,赵国为70万人,秦国称100万,七国总兵力为春秋时期的数十倍多;同时沉重的力役(征发役人)严重的影响了农业生产,横征暴敛促使农民重新失去土地,沦为新兴地主的佃农。孟子认为,徭役“夺民时,使不得耕以养父母,民不聊生,兄弟妻子离散”③。春秋战国时期徭役沉重可见一斑。

<三>秦代的徭役制度

秦代徭役有三,更卒、正卒和戍卒。

(1)更卒。古制,服徭役者为“卒”。更卒即为服徭役有一定期限,到期更换,原服役者止役。秦代更卒徭役,法定服役时间为每年一个月,服役地点为本郡县,主要从事繁重而劳累的修筑工程。诸如修筑城垣、修筑驰道、整治河渠、漕运委输、营缮宫苑、修筑陵寝等。

(2)正卒。正卒徭役是相对更卒和戍卒而言的。更卒一月而更,本县应役,戍卒则在边境地区。秦代服于郡国或京师的兵役,称正卒,它是在服更卒三年后起役,服役期两年。正卒“兵种”有三:步兵(材官)、骑兵(骑士)、水兵(楼船),凡正卒应役材官、骑士和楼船,一年服役期满,即予除役,以待征发或为卫士,或去戍边,这没有时间限制,战争结束才可除役。

(3)戍卒。戍边即为守卫边境,戍边徭役源于春秋时期,当时规定期为一年。秦乘其制度,戍期也为一年,但秦代对戍卒制度有所改进。秦代戍卒徭役设有专法即《秦简》中的《戍律》。秦代的徭役制度越来越苛刻。戍卒徭役的主要任务是驻守边疆,服役于烽燧、亭侯、邮驿等。

秦代的徭役制度苛重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对外用兵扩张,对内大兴土木,横征民力,滥兴徭役,筑长城,造宫殿,建皇陵,修驰道,挖河渠,发漕运。据史籍记载,营缮宫室,征用劳力70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征用劳力70万人;北防匈奴用兵30万人;北筑长城40万人;戍守岭南用兵50万人,至少占秦代全国总人口2000万的百分之十三。故有“戍者死于边,转者仆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④,“赋敛愈重,戍徭无已”⑤。为确保徭役的征发,秦代制定了严峻的法律,如《徭律》、《戍律》、《田律》等,就是专门征发力役与兵役的法律,律文中严厉的惩罚措施令人发指这样滥兴徭役,毁灭生产力,把封建社会经济推向了崩溃和灾难的边缘。暴政最终激起百姓反抗,秦王朝在风起云涌的秦末农民大起义中灭走向亡。

<四>汉代的徭役制度

1.役制规定:徭役一般分为兵役和力役,但汉承秦制,兵力合一,统称兵役。汉代徭役仍分为更卒、正卒和戍卒。更卒主要从事各种苦役,如修筑宫殿陵墓,建造边境要塞,整治江河,转运粮食等;正卒即正式的兵役,就是到京师各官府服役的人,按照汉代律法规定,凡年满23岁的男子,必须服兵役两年;汉代律法规定成年男子一生中要到边疆去屯戍一年即为戍卒。戍卒徭役所具体内容基本沿袭秦代,主要任务是驻守边疆,其基本职责就是烽燧、亭侯、邮电、屯田等。

①《墨子·非乐上》

②《墨子·节用上》

③《孟子·梁惠王上》

④《汉书·晁错传》

⑤《史记·秦始皇本纪》

关于起役年龄汉初循秦而未改。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令天下男子二十始傅”。昭帝时又把起役年龄推迟了三年,改为“二十三始傅,五十六而免”①,自此成定制。

2.免役制度。汉代的免役制度基本有四种类型:(1)高官勋爵的优免;(2)“买复”优免,即通过买爵至五大夫以上者,就有一人可获免役权。武帝时曾至武功爵十一级,其买卖规则:“级十七万,凡直三十余万金。诸请买武功爵官首者试补吏,先除千夫如五大夫。”②这显然有能力“买复”的,大多数是地主豪强。(3)特殊性优免。一则高龄优免。“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礼高者。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子不算”③;二则奖学劝学优免。武帝劝学兴礼,“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子弟,为除徭役”④;(4)临时性优免。高祖七年“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⑤。“元帝好儒,能通一经者皆复。”⑥此外,出宫归家者、“贞妇”、“贤母”等均可“皆复其子孙”。

3.更赋。更赋是对应服役而又未服役的人所课征的代役金。汉代劳动者如期应役,称践更,应役完毕,继续留下代替别人服役,被代役者应该付给其代役金,或称雇更钱。更赋的征收标准是:更卒徭役,出钱二千则可免役;戍卒徭役,出钱三百则可免役。显然,当国家无需大批征发徭役时,尽可能对负有服役义务的农民课征代役钱,这样既扩大了国家的税收收入,又发展了其封建经济。

<五>三国时期的徭役制度

1.正役。正役是指法令规定的成年男子每年应服固定天数的徭役,主要是为官府修筑宫殿城池等。三国时期,魏、蜀、吴均有徭役之征,但服役年龄与役期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这一时期,百姓的徭役负担是十分沉重的。曹魏由于徭役繁重,故有“百役”之称⑦。东吴徭役较之魏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孙权临死前曾下令“省徭役、减征赋”⑧,可见徭役苛索至极。

2.徭役性兵役。即指以兵充役,士兵服徭役,或以民充兵,服屯戍之役。

3.云役与匠役。云役是因政务或军务需要而专门负责输送粮食和装备等活动的徭役;匠役则是以百工身份服役于官府。三国时期除了一般民户承担的正役之外,还有杂役。三国时期政局不稳,战祸不息,各国役制因需而设,无法可依,故这一时期徭役的特点是无休止的兵役,沉重的力役和频繁的杂役随军事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沉重,百姓不胜负担。

<六>两晋时期的徭役制度

1.役龄,即服役年龄。西晋平吴后,则把起役年龄降低到16岁,而把免役年龄提高到65岁。东晋的服役年龄与西晋基本相同,十六国役制也一脉相承。

2.役期。东晋的徭役,其法定役期为每丁每年充役20天,又十八人出一运丁。但范宁上疏揭露了役期无休止的事实,印证了东晋徭役之苛重。

3.役制内容。(1)正役,即法令明确规定的劳动者每人每年应服固定之徭役,一般法定为每年20天。西晋的正役较之三国有过之而无不及,故时人傅玄说:“加以服役之兵,不得耕稼,当农者之半”,因徭役严重地影响了农业生产,故

①《盐铁论·未通篇》

②《汉书·食货志》

③《汉书·贾山传》

④《汉书·文翁传》

⑤《汉书·高帝纪》

⑥《汉书·贾谊传》

⑦《三国志·魏书·高堂隆传》

⑧《三国志·吴书·孙权传》

有“并官省事、静事息役”之呼声;东晋时期,孝武帝为了赶修新宫,“日役六千人”。十六国的正役更为苛重;(2)运役。两晋十六国时期,烽火连天,战争不断,运役长盛不衰;(3)匠役,在魏晋之前这还是有人身自由的,有的工匠还是十分受人尊重的。然而两晋十六国时期,匠役者的身份尤其低微;(4)杂役是没有固定的应役范围和应役任务。杂役均五花八门,名目繁多。

<七>南朝时期的制度

1.役龄。南朝时期调发民丁,又有“发民三五”①,或“三五属官”的做法,即三丁抽一,五丁抽二。有时甚至三丁抽二,五丁抽三。还有募役老人和孩子,更有甚者,役及妇女。

2.役期。南朝法律规定,“其男丁,岁役不过二十日”,或“公获二旬”②,即每丁每年服役20天。

3.役制内容。南朝的役制主要包括:正役、运役、匠役、杂役和吏役。“吏役”显然是以“吏”的身份出现的服役者,然而,这种“吏”仅仅是特殊服役者的名称而已,不是官吏之“吏”,而是在官府打杂干活的,实际上是一种职役,吏役的主要职责是耕作公田,即所谓的“并耕稼穑”③。

4.役制影响。南朝的役制繁杂,负担苛重,后果严重。

南朝的徭役制度直接摧残了有生劳动力,严重地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南朝时期在籍户数和人口,从100万户和500万人到陈亡时仅剩下60户和200万人,足见人口死亡之多,生产力毁灭之严重,这就是南朝徭役制度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八>北朝时期的徭役制度

1.役龄。北周的役龄规定:18-59岁服全役。故而,北周徭役不仅较前代为宽松,而且趋向合理,较得民心,故周武帝能在建德六年灭北齐统一北方,绝非偶然。

2.役期。北朝法定的役期为每年40天,,北齐和北周的役期有一个半月,更有两个月的,而且都有延长的迹象。故“丰年不过三旬,中年则二旬,下年则一旬”④的规定,则为虚掩之词。

3.役制内容。(1)正役。正役内容有修长城、筑宫殿等;(2)运役,就是运输田租户调、各种土特贡物以及军事粮草货装备等劳役。运役凄惨艰难,世人皆知;(3)匠役,是以工匠身份应征的徭役。北周时期,对工匠正式实行轮番制,于是就有了“役丁十二番,匠则六番”⑤的规定。

4.杂役。北朝的杂役在国家徭役制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北朝要以之所以特别重,是和北朝前期的奴隶制奴役有着紧密的关系,落后的生产方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有其历史延续性的。

<九>隋代的徭役制度

1.役龄与役期。隋朝的徭役,据隋代规定,起役年龄为18岁,免役年龄为60岁,每年服役30天。

2.徭役负担。隋初徭役主要是以修筑长城为重点,兼有水利工程。隋代立国37年,其中隋文帝在位24年,他对征发徭役较有节制,能依法行事,也未见超期征发的记录,因此农民的徭役负担大为减轻。隋炀帝即位后,即免妇人及奴婢

①《南史·循吏·郭祖深传》

②《南齐书·海陵王纪》

③《魏书·王朗传》

④《隋书·食货志》

⑤《隋书·食杂志》

部曲之课,又将男子成丁年龄推迟到22岁,户民的徭役负担应该是更为减轻,但事实相反,隋炀帝为修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开凿运河、建筑驰道、出征高丽,滥用民财、滥役民力,苛役胜秦代。

3.役制影响。大业年间的徭役特征:首先超时延期。隋炀帝时频繁征发的徭役,几乎从未限定工期和役期;其次,徭役课及妇女。他自己下诏免去妇女之课,可出尔反尔;再者,徭役苛重。隋炀帝时的徭役均为大型项目,劳动强度极高,生活条件极差,命官执法极严,役丁死亡率极高。如长城之役,“死者太半”①。

<十>唐代的徭役制度

1.役龄役期。唐代法律规定,男4岁以下为黄,4-15岁为小,16-20岁为中,21-59岁为丁,60岁以上为老。唐代法律又规定“丁谓正役,夫谓杂役”②,即丁男应正役,中男服杂役。可见唐代的徭役制度还是十分规范的。

2.庸。唐代租庸调法规定:凡是不愿服役者每天折绢3尺,即为庸。若有事加役满15天免调,加役30天则租调全免。力役折庸,是赋役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赋税制度史的转折点。但是唐代力役折庸后,依然存在力役,役外有役,加重盘剥,普通劳动者对无休止的力役深恶痛绝。

3.役制内容。唐代徭役的名称繁多,但法律规定的只有正役与杂役两种。(1)正役。唐代役法规定,丁男每年服役20天,但实际执行时并非如此,唐代幅员辽阔,各地征发徭役不平衡。正役主要从事土木工程,唐太宗建宫筑殿绝不亚于前代君王。唐代自太宗起,崇尚武功,多次对边境少数民族和邻国用兵,军事后勤运输和粮食漕运异常繁重。唐曾与吐蕃交兵、唐与突厥交恶,以致“安史之乱”长达八年,运役之害,扰民之深,终唐一代始终不断;(2)杂役。唐代前期的赋役制度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杂役是国家法定的徭役制度之一,它的第一个特点是名目繁杂;第二个特点是近;第三个特点是临时性。(3)色役。色役始于唐代,并在唐代役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唐代,承担色役的人可免除正役和杂役,色役的名目种类繁多,既存在于中央政权各机关部门,也存在于地方各州县,一般都是专供各级官员和官吏驱使的奴仆;(4)差科。唐代的差科其意有二:一是对徭役的征发;二是对物资的科敛。差科繁重令人谈虎色变,百姓日子过得及其艰难。

4.资课。资课在唐初就有,不过当时分别称为纳资与纳课。开元初年,资课已经列入国家正式税收项目。资课的缴纳期限,每年征收一次,至十月末结束。资课原来征钱,其后出现折纳,先折纳粮食,后又折纳布帛。

5.复除制度。唐代的复除制度有三:其一是身份性复除;其二是灾害性复除;其三是特殊性复除。

<十一>五代十国时期的徭役制度

1.役龄役期与免役制度。五代十国的役制循唐旧制,混乱不堪,杂乱无章;五代十国时期的免役可分为法定减免,身份性减免和临时性减免,可未见灾害性减免。

2.役制内容。五代十国的役制既循唐制又纷繁杂乱。大致可以分为正役、差役、杂役和色役。五代十国的正役即为力役,力役是依法征调;而差役是临时课征,但因五代十国时期临时科差十分普遍,故其差役等同于力役,力役与差役合二为一。五代尚有杂役和色役等。这些役制的内容大体和唐朝的差不多,就不再重复。五代十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得统治者不断加重对农民的榨取,苛捐杂税

①《隋书·食货志》

②《唐律疏议》卷二八

日渐增多,农民负担日趋沉重。

<十二>宋代的徭役制度

1.北宋的役法。(1)职役法。北宋的徭役分为职役和杂役,当以职役为主,杂役辅之。北宋的职役,以差充衙前、里正和户长等为谈虎色变的重役;杂徭在王安石变法后亦行募役法,应役者出钱免役,此钱称为“免夫钱”。因杂徭所处辅助地位,故制度也较松弛,愿服役者充役,不愿服役者纳钱免役。(2)募役法(免役法)。宋初职役扰民严重,流弊过甚,影响社会稳定,朝野上下普遍要求改革。募役法是王安石新政之一,为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促进了封建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南宋的徭役法。(1)差役募役并行。自南宋恢复差役法,则北宋役法的很多弊端逐渐显露,差役法固有的苛重和残酷,在南宋上演了一幕幕的人间惨剧。(2)南宋差役无法维持,在历史的夹缝中兴起了义役。义役法就是一乡或一都为单位,由当役民户各出田或出钱,合买规定田亩作为助役田,以所收田租供应役费,出钱多少,按贫富定等差。官府闻奏“诏颁其法于诸路”。义役法虽有便民之意,但矛盾也不少,公役私办,自然不会有好结果。

<十三>辽代的徭役制度

辽代多层次的经济形态表现为统治区内部的部族经济、奴隶制经济和农奴制经济相互交错的牧区、半农牧区和农业区,经济形态的复杂使赋税制度具有很大的地方性、伸缩性和随意性,这也决定了辽代的徭役必然在这个多民族、多层次社会经济关系中占据特殊及主导地位,与田赋两税相比,徭役的负担更加沉重。辽代的徭役分为兵役和力役,兵役是全国统一的,力役是带有地方性质的。

1.兵役。辽代军队的建制主要分为禁军、部族军、京州军等,辽代的军务是十分沉重的,按其兵制规定,车马衣甲、武器装备一律兵士自备,“馈响自薋”①。

2.力役。辽代力役,为“民所深患者,驿递、马牛、仓司之役,至破产不能给”②。

辽国徭役荒农事乏居民,连统治者都承认,役法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富裕殷实之户则可以贿赂契丹贵族以规避赋役,致使贫民负担更为加重。

<十四>金代的徭役制度

金代的徭役,一般分为职役、兵役和力役三项。

1.职役。职役,是坊正、里正、主首所承担的徭役。职役的摊派方式是:坊正、里正,以其户十分内取三分,富民出雇钱,应役者每年收入最多100贯,任期不得超过一年。因此,金国职役采用雇役法。

2.兵役。女真人初期实行全民兵役制,兵民合一,战时为兵,平时为民。一旦打仗,自备粮草武器,随军出征。金国主力常备军以女真人为兵,但是其他民族也必须得签军,一旦被签军,有至十年不归者,其苦骇然。

3.力役。力役,也称杂役、差役、夫役等。金国的力役相当繁重,服役内容五花八门,有运役、河工役、修筑役、牛夫役等等。各种不同的役各地负担不一样,即地区发展及其不平衡。这些力役无限制地残酷地剥削老百姓,直接导致了农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金代的徭役,无论贫富均得承担,其徭役的征调原则是:按户等征调差役,先富后贫,财力相当者,则以人丁多少分甲乙,不是一家所能承担,又不能分任的,则以次户协助解决金代徭役制度规定了免役特权者的范围,即有官职之户、

①《契丹国治》卷二三

②《辽史·马人望传》

有钱的富裕民、进纳官、系籍学生、医学生均可获终身免役。

<十五>元代的徭役制度

《元史》没有徭役的记载,这并不说明元代不存在徭役,恰恰相反,元代不仅存在繁重的徭役,而且与前代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元代的官方文书中,最常见的是“杂泛差役”,但元代又无明确的解释,专家们考证,所谓差役又称职役,而杂泛就是力役。这样看来,元代的徭役则可以分为兵役、职役、力役和职业性徭役四大类。

1.兵役制度。蒙古的军队可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和新附军。元代兵役制度,是以军户为主,辅以募兵、所谓军户,皆立籍为凭,世代为兵,终身服役,永不更动。按元制规定,军卒服役期间所需要的一切费用均需自备。元代兵役扰民甚重,为逃避兵役,“自伤其手”者有之,“变卖田产”者有之,“甚则卖妻子”更有之。

2.差役(职役)制度。职役是为保证国家特殊需要而向民户征发的徭役。元代的职役按其司职范围,主要有以下六种:里正、主首、隅正、坊正、仓官和库子。里正、主首、隅正和坊正正是官府的基层职事人员,仓官和库子是专职保管官府财物的。元代的职掌事物,按元代的行政法规规定:“今后凡催差办集,自有里正、主首”。“诸村主首,使佐里正催督差税,禁止违法”①。元代差役的充役原则为:“先富强后贫弱,贫富等者先多丁后少丁”②。可见,杂泛(力役)与差役的充役,都是根据各户的经济情况,包括财产、人丁、物力等进行摊派的。但是元代政治腐败,官场倾轧,机构臃肿,经费开支与日俱增。特别是元中期,各种赋税负担比初期增加十倍,致使百姓逃亡家乡。可逃户遗留的赋税徭役则由里正、主首负责追征摊派,见在的人户负担苛重,不得已又加入逃亡队伍。至于仓官和库子一类差役,更是易出亏空,应役者尽是在庄农之家,钱谷书算,俱不通晓。亏兑失陷时常有之,致将应有财产、房舍、孽畜等物尽行赔补。

3.杂泛(力役)制度。杂泛之役原本就是临时性征调,没有什么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急用随派,乱占民力,错违农时,给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尽管元代政府一再诏令:“民间杂役,勿夺农时”③,国家本身需要杂役,民户只是棋子而已。贫苦百姓大量逃亡,造成了国家户口的大量散失。

4.职业性徭役。在元代诸色人户中有一部分人户专职于职业性徭役,诸如站役、匠役等,这是终身之役,子承父业,世代相袭。

5.雇役、代役和助役制度。(1)雇役,即指由本人出资雇人代役元代兵役雇佣只限于军户丁单而财力充实之户,丁多者不得雇,军官亦不得雇;(2)代役,一般是指服兵役者发生特殊情况时的处置方法。元代规定,逃役身死者都要其亲属男子代役,无丁者则以家丁补之;(3)助役。元初的助役极不规范。泰定初年,有所谓助役粮者,即命江南民户有田一顷以上者,于所输税外,每顷量出助役之田,岁收其入,以助充役之费,这时的助役制度更加完整了。

<十六>明代的徭役制度

1.徭役制度。明代赋役黄册编订后,所有的徭役制度都将其作为标准。百姓自生至15岁,曰未成丁;16岁始曰成丁。成丁服役,60岁免役。(1)里甲,亦称里甲正役。里甲的主要职责,第一,催办税粮,明初实行粮长制度,里甲只是作为粮长的助手执行催征钱粮的任务;第二,勾摄公务,管理一里人丁事产;

①《通制条格》卷一六

②《通制条格》卷一七

③《元典章》卷三

第三,上贡物料,包括生活、军事、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料和地方特产。沉重的里甲制度不断瓦解了整个王朝的统治。(2)均徭,为官府征发的一种经常性的差役。分为两种,其一为力差,即指民夫必须亲自践役或雇人充役,如粮长、禁子、弓兵等等;其二为银差,即由民户供给官府指定的物或货币,如马匹、车船、草料等等。(3)杂役。杂役也称杂泛或杂差,它是按户敛派,杂役的危害性在于没有制度的制约,应役民户无所适从,也不堪负担。(4)免役制度,据史料记载,在明代有钱有势者均可获得免役的特权。

2.军、匠役制度。明代除了上述三大役制以外尚有军役、匠役和灶户役。此重点论述灶户服役制度。明政府实行“配户当差”的括户制度,指定为灶籍的户民就是灶户,即专业制盐产盐的民户。明代灶户制度规定,“灶户有上、中、下三等。每一正丁,贴以余丁。上、中户丁力多,或贴二三丁,下丁概予优免”①。为了维持盐业生产的稳定性,灶户的生产、生活以及日常运行,都被严格地限制在户役制许可的范围内。

由上可知,明代沉重的徭役制度不仅不断压迫、剥削、人民,而且也直接导致了明王朝走向衰亡。

<十七>清前期的徭役制度

清前期,有摊丁入地,田赋已含丁银,百姓就不再服徭役,官府需要劳力,理应支付报酬。乾隆二十五年,御史丁田树所言:“自丁粮归于地亩,凡有差徭及军需,必按程给价,无所谓力役之征”②,这是一种假象。官府实际上征用劳力时仍然是无偿获取,及官府的各种琐碎杂务,均由劳动者承担,这就形成役外有役、差外有差的徭役制度。

1.兵差与驿役。兵差与驿役是清朝前期最为苛重的徭役,百姓视之如虎狼,闻之色变。(1)兵差。嘉庆后期兵差负担严重之至。据不完全统计,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之重大用兵战役就20多次;(2)驿役。驿站是维持清政府内部传递公文令的运行体系,各省督抚和驿传道总揽各州县的驿务。在康熙朝,改革驿务,以雇募取代敛派,有利于驿传事务的发展,这是一大进步,但是中央财政拨付的驿站经费,每年仅为200多万两,而地方政府所雇佣的大量辅兵、工食养马费用等难以维持驿站的正常运行,入不敷出,只能敛派里甲,故许多问题依然存在。

2.皇差。百姓为皇室无偿服役俗称皇差,这在清朝是最重要的徭役,百姓负担大大加重。

3.河工役。河工者,整治河流,修筑海塘,这是十分繁重的力役之差。清政府的河工制度,在要以改革之后由派敛夫役改为官雇夫役。康熙九年改革河工役,实行官雇夫役,但是康熙后,治河成效颇差,而百姓的河工役负担日趋加重。一遇灾情,便苛索百姓,出夫、出料,还得出银,河工役给贪官污吏带来数不清的荣华富贵,同时也迫使农民远走他乡,浪迹天涯。

<十八>清后期的徭役制度

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亩,百姓完纳地丁钱粮后,别无差徭。官府必需用役时,只能出资雇役,百姓则可应募就役。但是,徭役的存在是由封建社会生产方式或经济运行规律所决定,而绝不是法律制度就能动摇或废除的。

清后期的徭役仍然是名目繁多。如江南地区的河工役,按亩派征夫,几乎无岁不役,无役不巨③。上述就是实行摊丁入亩后的清政府摊派的一些差徭,可见

①《明史·食货志》

②《清史稿·食货志》

③《宝山县续志》

清后期的差徭不比前代轻,可以说是更重了。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及改革 摘要: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中形成了一部深厚的教育史。我国古代以四书五经为教育内容;近代引进西方先进思想,中国的教育步入近代化轨道;当今教育愈加完善,但仍存在着许多弊端;展望中国教育前景,在社会的呼吁和教育学专家的努力下进行教育革新。高考制度亟待革新,学生学习需要民主自由,高校教育需要进一步改革。 关键字:中国教育制度发展现状弊端改革方向教育民主 一、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在《新教育大纲》一书中曾指出:“教育的发生就根植于当时当地的人民实际生活的需要,它是帮助人经营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自有人生,便有教育。因为自有人生,便有实际生活的需要。”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在学习制作工具的经验和技术,传递经验中产生了原始教育。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经济条件成熟;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政治条件具备;文字不断产生,文化积累增加,文化条件形成。在这个背景下,学校作为一种专门的教育场所产生。 西周官学制度产生,国学和乡学作为两种主要的学校形式。当时以六艺为教育内容,《礼记·王制》记载:“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当时教育管理的特点是学在官府政治上实行分封制,等级制度森严;思想上强调以礼治国。这些决定了西周统治者对教育的高度

重视和垄断,形成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封建官学教育在汉代正式确立。汉代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太学确立,以四书五经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以儒家“人学”为理论基础形成中国教育思想,此后经过一代代儒学家的改造和发挥,融合其他学派的教育思想,发展成中国独特的教育学思想体系。提出以“修身为本”的主题思想,追求人格境界,即个人与家庭、国家、社会的和谐,注重教导人自觉修养人格,强调理性自觉原则。采用以学习和修养为基础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由“教事”至“穷理”安排合理的顺序,及师生共同研讨。 封建教育制度和思想在大一统制度的影响下,形成教育的国家化、政治化和伦理化的传统特色造成了以圣人之是非为是非的权威主义的教育传统,存在着弊端,禁锢了学生的思想自由和创造性。 近代以来我国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变,先是从欧美输入,后又学习苏联。洋务教育开始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中国教育开始近代化进程。“五四运动”后,在中共的领导下,教育开启新的历程,为革命培养了先进人才。在输入赫尔巴特学派的教育学后,我国教育界人士创编了自己的教育学,先后出现了蔡元培、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为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蔡元培提出教育独立的思想,他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于人类文化上能进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中国的政党制度的主要特点 (2011-03-20 06:31:07) 标签: 政党制度 主要特点 梅岭 理论 学习 随笔 杂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特点包括:一党领导、多党共存、民主协商、参政议政和政党监督。 一、一党领导。所谓一党领导,就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现实的需要。自成立以来,中共代表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新中国成立前,中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统治,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和平和国家的基本统一。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共的领导下,经过全中国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初步繁荣的工业化国家。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共的领导给中国带来的发展和进步是巨大的、有目共睹的。历史证明,中共有能力带领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和进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接受中共的领导,坚信在中共的领导下中国在各方面将取得更大的进步。 二、多党共存。多党共存是指中共和中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共同存在这个现实。国际上

大多数人包括中国国内一部分人对这个现实并不了解。在他们看来,中国只有一个政党,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但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中共的坚持和支持下,在八个民主党派积极努力下,多党共存的格局一直存在,特别是建国初期和八十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发挥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三、民主协商。民主协商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通过协商讨论和决定国家和地方重要事务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民主协商的原则,中共中央和各级政府在酝酿和出台重大决策之前,通常要和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的领导人进行沟通并征求他们对决策的意见建议,这样可以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争取他们对决策的理解和支持。曾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同志曾指出,政治协商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势。”“通过协商,可以广泛听取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促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通过协商,可以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通过协商,可以发现和集中群众的智慧与经验,依靠群众的力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通过协商,可以协调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 四、参政议政。参政议政是指中国的民主党派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参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直接在各级政府中担任领导职务,参与政府日常工作。从新中国成立起,中国各级政府中就有各民主党派的一些成员担任领导职务,其中包括国家领导人的职务。议政主要指民主党派成员通过组织对中共和各级政府的政策和工作加以评议,提出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协助中共和各级政府把工作做得更好。多年来,民主党派成员在各级政协和通过各种渠道向中共和各级政府就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工作提出过各种意见和建议,为中国的发展和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政党监督。政党监督是中共和各民主党派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手段。除了“文革”时期外,中共领导人一直重视政党监督。早在建国早期,毛泽东就提出中共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主张。毛泽东指出,互相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中共对民主党派的监督,主要是监督民主党派是否能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是民主党派对共产党的监督。毛泽东说:“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改革开放以后,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发挥作用的途径。

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走向

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源、演变与发展走向 关键词:辩护人/代理人/法律学徒/御用状师/出庭律师/事务律师/二元律师制度内容提要:英国律师产生伊始就分为法律辩护人和法律代理人两部分。后来,辩护人演变为出庭律师,垄断了出庭辩护权,代理人则与16世纪新兴的事务律师融合一起,组成了事务律师分支,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二元律师结构。20世纪末,英国政府出台了几项立法,对两类律师的相互隔绝状态做了部分调整,但二元并立的总体格局至今仍未根本改变。 英国律师制度的突出特点是二元制,即律师队伍划分为出庭律师和事务律师两大部分,在组织上和业务上彼此分立,互不统属。这种制度已在英国实行了数百年之久,尽管自19世纪以来不时有人对其提出批评,要求将两类律师合而为一,但始终没有成功。最近十几年,要求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迫使英国政府出台了几项立法,对两类律师的相互隔绝状态做了部分调整,但二元并立的总体格局仍然保持未变。本文拟对英国二元律师制度的起因、形成与演变过程以及未来发展走向作一简要评述。 一、两类律师的最初萌芽 12-13世纪,英国开始出现职业律师。从一开始,英国就存在着法律辩护人(narratores)和法律代理人(attorneys)两种不同的法律职业者。所谓法律辩护人,是指协助当事人进行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法律职业者。对于辩护人在法庭上的所言所行,当事人可以承认代表自己,也可加以纠正或补充,甚至予以否认。所谓法律代理人,是代表

当事人完成整个诉讼过程的全权法律“代表”,代理人在法庭上所说所做的一切,均代表着当事人的意志,具有充分的法律效力。由于代理人一旦在诉讼中出现失误往往导致败诉,而辩护人出现失误时当事人还有补救的机会,所以辩护人受到当事人的普遍欢迎,由此推动辩护人职业更早、更快地发展起来,与此同时,他们与代理人职业间的距离也一步步拉大。 14世纪时,随着法庭辩护权越来越集中于辩护人手中,一套专门培养法庭辩护人才的法律教育制度开始成型,伦敦建立了4大律师会馆。会馆学员称作“法律学徒”(apprentices of the law),由称作主管委员(benchers)的开业资深律师负责管理和教学。至少学习7年后,经主管委员批准,学徒才能获得出庭辩护资格,成为出庭律师(barrister)。不过,普通出庭律师只能代表普通当事人在巡回法庭、各郡季会法庭或城市法庭提起诉讼和出庭辩护,三大中央法庭的出庭辩护权垄断在御用状师(serjeant-at-law)手中。御用状师是律师界的精英和法官的后备力量,其人数极少,常年保持在十人上下。他们由国王从执业满10年以上的优秀出庭律师中封授,大约10年左右封授一次,每次约封授6-8人,以补充因死亡或有人晋升为法官造成的空缺。 相对而言,代理人的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各级各类法庭的出庭辩护权逐渐被辩护人所垄断,代理人只能从事庭审之外的某些事务性工作,如申请司法令状、收集证据、制作法律文件等。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经常与法庭职员打交道,因此代理人与法庭的关系较为密切。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专题四 一、温故知新 、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 时期 代表人物 主张 地位 产生 发展 打击 顶峰 危机 复兴 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 代表人物 主张 地位

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 著作 主张 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

条约? 时间 条约名称 842 843 844 88 860 89 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 时间 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 阶级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912年春,孙中山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

第27卷 第7期2013年7月Vol.27 No.7Jul.,2013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s 收稿日期:2012-10-12 修稿日期:2013-06-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12YJA790217)。 第一作者:韩德军(1980-),女, 内蒙古通辽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土地制度。E-mail: hdj1532@https://www.doczj.com/doc/0b12070205.html,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进化博弈论解释 韩德军1,2, 朱道林1 (1.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100193;2.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摘要:研究目的:解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规律,分析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取向。研究方法:通过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集体、农民4方动态进化博弈模型,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各利益主体博弈进化关系特征及约束条件。研究结果:生成了各利益主体进化博弈关系表及策略对比趋势图。研究结论:(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土地制度以中央政府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导;(2)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一个由强制性向诱致性过渡的历史过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应该顺应这种趋势;(3)农民集体是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中中央政府策略选择不完全的产物,其产权关系不清、权能缺失。(4)应该有针对性地完善现行土地产权制度,促使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由城乡二元体制向一元体制过渡。 关键词:土地制度;历史变迁;进化博弈论;农村 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13)07-0021-07 Game-theory Analysis on the Evolution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s in China HAN De-jun 1,2, ZHU Dao-lin 1 (1. College of Resource &Environment,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China; 2. College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Management,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China )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terpret the regularity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reform direction of rural land system in China. Methods include a dynamic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among central government, local gov-ernments,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and farmers. The main result of this paper is a diagram that represents the com-parison and the tendency of game strategy of the interest subject, which is obtain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aint conditions of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 of the interest subject in the processes of the rural land system change.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institutional change of rural land system was drive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2) Generally, Chinese rural land system change shows a trend from forced pattern to induced pattern. Therefore, the ongoing reform of Chinese rural land system should follow the trend; 3) The rural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are the result of the incomplete strategic chosen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the history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第六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三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班级:姓名: 【研学目标】 1.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使学生拥护这一制度,增强学生维护、巩固政党制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抵制和反对歪曲、破坏政党制度的言论和行为。 2.科学精神 比较我国的政党制度与西方的政党制度,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 3.法治意识 通过学习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中学生自觉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4.公共参与 体验政协委员的职责与使命,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 【研学重点】 识记并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研学难点】 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理解人民政协的性质和职能。 【基础导学一】 一、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 和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地位: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 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 A.各自地位:中国共产党是党,各民主党派是党。 B.二者关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 ②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领导,即、和 的领导。 ③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④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 ⑤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简称。 A.人民政协的性质:是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是国家治理体系的,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 B.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和。 C.人民政协的职能:、、。 D.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除了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民政协还包括、、、、、。【基础导学二】 二、适合国情优势显著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是从中国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它不是什么一党制,也根本区别于西方的。 【合作探究】走进中学生“模拟政协”,用“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第一关:寻找最佳表达力----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朋友圈 规则:结合69-70页思考:(三大组各派一个代表进行展讲) 1、2、3组任务①:我国都有哪些民主党派?并分析民主党派的性质? 4、5、6组任务②: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什么?在我国地位如何? 7、8、9组任务③:在这项制度下,谁执政?谁参政?利用69页镜头二的比喻,为同学们讲解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 第二关:寻找最佳理解力----感悟团结就是力量 原国家政协主席李瑞环曾说:“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为了发展生产力,同唱一台戏;戏台上为方必以矩,为圆必以规。 规则:看课本70-71页,解读这段文字:2min 1、2、3组解读①:戏台上有哪些演员,应该由谁来扮演主角?这说明了什么? 4、5、6组解读②:“协商不代替,监督不对立”说明了什么?规矩又是指什么? 7、8、9组解读③:同唱一台戏的“舞台”(组织形式)是什么?为大家讲解这“舞台”的组成人员、性质、主题、职能?

中国律师业的发展瓶颈和发展空间分析

中国律师业的发展瓶颈和发展空间 历史缺陷:中国律师业的先天病灶 中国历史上没有律师制度。封建专制主义、职权主义的司法,漠视被告人的基本权利和民权的保护,只强调皇权和统治秩序的需要,不给管理对象话语权,因此产生不了现代律师制度。歧视、敌视律师,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遗产之一。中国国民伦理观依附于官方的引导,将律师视为社会麻烦制造者、是“讼棍”、“挑词架讼”者和“唯利是图”者,这都有历史的渊源。春秋战国时期的《左传纪事本末》、《吕氏春秋》有一则关于民间讼师邓析因为帮助百姓诉讼,教会百姓如何打官司,而被官方诛杀的记载:“与民之有狱者约,大狱一衣,小狱襦袴。民之献衣学讼者,不可胜数,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是非无度,可与不可日变,所欲胜而胜,所欲罪而罪”,“郑国大乱,民口喧哗”,“为驷颛所杀。”因此,封建法庭上的文人师爷,不是律师,多是为官方服务的吏,协助侦查和审理案件,不准为被告人提供帮助。千年传承,“民风好讼”是刁民的代名词;“无讼”是良治的最高境界。至于如何达到无讼,历来史书都不去深究,多简单地理解为是社会没有矛盾,天下大治之故。间以“讼师”面目出现的,大都是负面的。这是职权主义司法的必然结果。办案方法靠纠问、挞掠,强迫认罪,不得辩护。包公戏和其他古代记录,大量遗存了这种办案实况。被告自我辩护权和律师辩护权是被忽略和否定的。 中国现代意义的律师制度,始于清末对西方法律制度的借鉴引进。1840年国门打开。1901年(光绪27年)张之洞洋务派《江楚会奏变法三摺》,提出司法改革9条意见,强调审案要“重众证”。1906

年,沈家本《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起草完成而未施行,明确规定了律师的地位和作用。是中国最早对律师制度的介绍。规定律师可以写状呈堂;上堂辩护;堂询原告和证人;代被告辩护,引申案例辩论。1910年沈家本《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规定可以设2名辩护人;初步规定了律师会见权;通信权;阅卷权;验视证据权。但清室飘摇,未及颁行,被传统法统卫道者否决,没有施行。 因此,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制度,是泊来品,天然的同“西化”相近似,受中华传统文化浸润的共产党高官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抵制这种制度。有的政法书记、高级法院院长在座谈会上公开说,律师就是麻烦制造者,社会不安定因素。党的机关报也发表这种非常落后观念的文章,把律师列为主要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不利影响,因此,中国律师业目前的所有困境,都有历史的影子。这个困境会长期存在,不单官方,民间认识亦如此。中国律师业走不出国门的政治因素影响,也是源于此。律师业还没有壮大,我们就已经不放心,将之同社会组织、NGO组织混为一谈,作为防范对象了。中国律师需要正名,让官方和民间都能够以现代法治理念,来理解、接受、欢迎律师业的发展与壮大。人的思想启蒙、文化启蒙,是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律师生存环境的重要工作。 性质定位: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法治力量 政治发展史表明,律师制度是人类司法文明的必然途径,是社会良性管理、达致和谐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律师业的前景是光明的。 中国目前已经有23万多执业律师。每年在增长2--3万左右。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讲到中国的法制建设时,大略说过中国应该需要

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1.中国当代政治制度有哪些基本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宪法制度,政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元首制度,国家行政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司法制度,军事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以及基层自治与民主制度等。 2.政治制度的基本含义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按照传统的看法,政治制度指的是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从更为宽泛的角度看,政治制度是指社会政治领域中要求政治实体遵行的各类准则或规范。 它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第一,历史性。政治制度是人类在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是一个与国家密切相关的历史范畴。政治制度就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将随着阶级、阶级矛盾以及国家的消亡而自行消亡。第二,阶级性。政治制度作为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反映了特定社会形态的阶级本质和阶级关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第三,权威性。政治制度通常是统治阶级依靠政权的力量,以国家的名义正式颁布和强制执行的,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的约束力。第四,层次性。政治制度作为一种规范体系,其结构是极为复杂的,表现为一定的层次性。处于不同层次的政治制度,其内容、形式和作用是不尽相同的。第五,稳定性。政治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被接受都需要一个过程,而它要发挥维持秩序、规范行为等功能则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但这种稳定不是墨守成规、僵化不变,相反,它是一种动态的稳定。 3.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哪些主要特色? 第一,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具有广泛的阶级基础。 第二,当代中国政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三,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教育发展历程 一、奴隶社会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夏、商和西周都是推行领主贵族政治,并垄断文化教育,即“学在官府”,教育对象是贵族子弟,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学内容,也都是统治阶级成员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教育的社会作用主要是承担着社会上层建筑的职能。“礼不下庶人”,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是鲜明的。此乃教育价值的转折。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春秋战国周天子权威尽失,列国纷争,旧的传统秩序完全被打乱,原来的官学教育体制也崩溃了。此时学术逐渐扩散到民间,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形成了一个掌握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特殊群体——士阶层。当时各国统治者为求生存和扩张,极力网罗和重用贤士。而学术和教育活动又是被统治者发现并重用的基础,于是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孔子是创办私学最为杰出的代表,他实行有教无类,创立了儒家学说,奠定了教育理论体系,对中国古代教育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尤其是《学记》,更是儒家教育理论的力作。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孟子、荀子,各有学术特色。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也是教育剧变的时代。学校教育从官府移向民间,私学兴起,养士盛行。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站在不同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各抒己见,相互辩驳,相互争鸣,而又相互吸收、补充,促进了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经验的丰富,使得这一时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构成了中国教育思想史上最为丰富多彩的一页。教育价值呈现多维度发展,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础。 三、秦汉的教育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的文化没有中断过的文明古国,专门的、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少已延续了4000多年。在整个古代,文化教育可以说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将教育视为治国安邦之本,更是中国的一贯传统。秦代推崇法家学说,以暴力和苛政统一思想,焚书禁学,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结果迅速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王朝覆灭。汉初去秦苛政,推行道家的无为而治,虽有效地恢复了经济和民间学术文化,但不利于建立强有力的****统治。到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学校,行选士,确立起封建统治阶级的官方意识形态,也成为此后延续两千余年的文教政策。 四、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南北朝近400年,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由于社会动荡等原因,官学时兴时废,教育总的来说是不景气的。由于当时社会上佛、道、玄学盛行文学、史学、自然科学发达,儒学不振,退居次要地位。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繁,社会动荡,士人流徙迁移,致使汉代“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难以实行。这一时期豪强地主垄断政权,形成了势力强大的门阀世族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要分配政治权力,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

中国的律师制度内容

中国的律师制度内容 律师制度,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有关律师的性质、任务、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律师如何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规定中国律师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1996年5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通过,XX年12月修正)。以下是xx制度网为您提供的《中国的律师制度内容》。 【中国的律师制度】 (一)律师的性质、任务和地位 1、律师的性质 我国1996年5月1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我国的律师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重要力量。《律师法》第三条规定,"律师执业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恪守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律师执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2、律师的任务 律师的任务是指由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的,通过律师的执业活动所要实现的目的。根据《律师法》第一条的规定,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就是律师的任务。律师任务的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

关系,这是由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之间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3、律师的地位 律师的地位是指律师在社会生活中和诉讼过程中,所应有的地位和享有的权利,以及所起的作用。 我国的律师在诉讼中处于一种独立的诉讼地位。律师既不从属于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也不完全从属于当事人,律师参与诉讼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于一种独立的诉讼参与人的地位。律师不仅享有一般诉讼参与人的诉讼权利,而且还享有与履行律师职责有关的诉讼权利。 (二)律业执业条件 律师执业,应当先取得律师资格,并在实习期满后申领执业证书,取得律师资格后,还必须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领取律师执业证书,才能以律师的身份执业,依法享有律师的权利并承担律师的义务。 具有律师资格的人员可以暂时不从事律师职业,对其资格予以保留。我国采取的这种作法称为律师资格与律师执业相分离。 1、律师资格 指从事律师业务者必须具备的条件。 我国《律师法》第五条规定,"律师执业,必须取得律师资格和执业证书。"第六条规定了取得律师资格的两种途

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分析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作为农村经济制度基础和核心的土地产权制度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不仅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特定意义上说,农村土地及其产权关系问题的存在,制约着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乃至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本文以农村土地制度为研究对象,以农村土地的产权关系为主线,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及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方法,较为系统地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的历史演进过程,然后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制度变迁进行了重点审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土地制度创新的现实基础与应当遵循的原则,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未来的创新模式提出了初步构想。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制度变迁分析与启示 The history change analysis of land system in China Abstract:Agriculture is the foundation of nation economic,land peropertiy right institution is the key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public attention, the autho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history, the reality and the future of rural land policies in China from the view of its innovation, striving to offer novel ideas to tackle issues 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 effectively. This paper takes rural land institution as an object of study,takes property rights relationship and management relationship of rural land as a main clue,uses the theory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adopt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qualitative analysis,reviews systematically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 in China,especially since 1978.analyses the innovative mechanism institutive achievement and being faced with difficult position and gauntlet of the present rural land institution in China and defines the objective and following principles of rural land institution innovation proceeding from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on the basis of these,constructs the innovative models by stages of rural land property rights institution and management institution. Key Words: rural land institution,institution change,analysis and enlightenment

第一章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章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律师”一词是个外来语,在西方,Barrister, Solicitor, Lawyer, Counselor,Attorney, Gownsman等都有律师的含义。我们最常用的是lawyer一词。律师,顾名思义,律是指法令、法则或规范,统称法律;师是指具有专门知识、专门技能的人。一般而言,律师就是指那些熟知法律、善于解说法律,并能为诉讼当事人和社会提供法律帮助的专业人员。 Barrister:[英](有资格出席高级法庭的)律师:A lawyer admitted to plead at the bar in the superior courts. [美]法律顾问, 律师 Solicitor:[英](初级)律师;[美](为一个城市或部门负责法律事务的)法务官。 Lawyer:One whose profession is to give legal advice and assistance to clients and represent them in court or in other legal matters. 律师,其职业是给委托人提供法律咨询或帮助,并在法庭或其它法律事务中代表他们。中国人在称呼律师时用得最多的英语单词。其含义在上述诸词中也是最广的。 Counselor:顾问, 律师, 辅导员(主要用于“顾问”一义) Attorney:[美]=lawyer Gownsman:One who wears a distinctive gown as a mark of profession or office.职业上穿长袍者穿与众不同的长袍的人以表示不同职业或职位(如法官、律师、教授等) 在我国,律师的定义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1980年颁布的《律师暂行条例》第一条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其任务是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民公社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务,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按照这一规定,律师的定义包含以下含义:(1)律师是国家公职人员。律师的工作性质,实际上肩负着国家赋予的使命。律师应当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从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出发,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律师是国家政治、经济领域和社会发展中一支维护法制的重要力量。(2)律师是司法行政机关的内部编制人员。那时的法律顾问处属于各地司法局的一个机构。律师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工资由国家发,律师收费统一上交国库,律师经费列入国家事业预算;编制统一配置,并且穿着司法局的服装,而办公地点就在司法局内。 在律师制度刚刚恢复期间,将律师的性质界定为“国家法律工作者”,对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对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但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律师的国家法律工作者性质越来越显示出在律师制度发展战略上的局限性,如不加以改变,将影响律师事业的发展。 第一、这一定义难以体现律师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职业特点。 第二、不利于律师管理体制的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则。 第三、合作律师事务所的大量出现,个人律师事务所也产生了,原有的管理模式不适应形势的需要。 第四、不符合国际惯例。 这种情况下,我国于1996年5月制定了《律师法》。按照我国现行《律师法》第二条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这既是我国现行立法关于律师的定义,也是对律师的性质的界定。 律师作为一种职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张地位 产生发展打击顶峰危机复兴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著作主张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条约名称 1842 1843 1844 188 1860 189 1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时间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1912年春,孙中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过哪几条统一战线?起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7—194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

中国古代土地、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 井田制: 【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各诸侯国的改革客观上承认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屯田制: 【形成与发展】汉末饥荒之际,曹操总结汉朝西域屯田经验,在许下屯田,后大范围推广。 【方法】统治者招募流亡农民,按军事编制,几十人一屯,开垦荒地,并设官管理。 屯田农民享有土地使用权,按比例向官府交纳收获物。 【性质与作用】屯田是一种封建土地国有制,它使流民与土地结合,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后来蜀、吴两国也在边境、军镇和其他一些水土条件适宜的地方,实行过不同规模的屯田。 均田制: 【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②土地不得买卖。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更名田: 【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四种类型:君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农民(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农民土地私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 (2)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的形式:曾出现过屯田制、均田制等具体形式。屯田制在西汉、曹魏、金朝、元朝、明清初年都曾实行过。均田制始于北魏,流行隋唐。这两种形式,往往是在经历了一场战乱和社会动荡之后,国家控制了大量无主土地的情况下实行。授田时,既不触动地主的土地,又能使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因此,都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经济的发展。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概况夏商周(奴隶社会):实行贡赋制度,这是赋税制的雏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