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概论思考题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思考题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思考题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思考题答案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1、简述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特征。

(答案请参见教材)

2、简述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答案请参见教材)

3、为什么说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是对外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答案请参见教材)

4、简述当代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

‘(答案请参见教材)

5、如何正确认识外贸顺差问题?

(答案请参见教材)

6、如何理解对外贸易依存度?

(答案请参见教材)

7、简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区别。

(答案请参见教材)

8、简述对外贸易条件改善的途径。

(答案请参见教材)

第二章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1、简述国际分工及其类型。

(答案请参见教材)

2、简述制约国际分工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案请参见教材)

3、简述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答案请参见教材)

4、简述李嘉图比较优势论的核心思想。

(答案请参见教材)

5、简述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

(答案请参见教材)

6、什么是里昂惕夫之迷?

(答案请参见教材)

7、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请参见教材)

8、简述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请参见教材)

9、简述国家竞争优势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请参见教材)

10、简述需求相似偏好相似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案请参见教材)

11、简述世界市场价格的影响因素。

(答案请参见教材)

12、简述世界市场价格的含义及其类型。

(答案请参见教材)

第三章国际服务贸易与知识产权保护

名词解释

1、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服务贸易包括服务贸易的出口和服务贸易的进口。服务贸易的出口是指本国的劳动力向他国的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收入的过程;服务贸易的进口是指本国的消费者购买他国劳动力提供的服务的过程。各国服务贸易的进出口构成了国际服务贸易。

2、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所谓国际服务贸易壁垒,一般是指一国政府对外国服务生产者(提供者)的服务提供或销售所设置的有障碍作用的政策措施,即凡直接或间接地使外国服务生产者或提供者增加生产或销售成本的政策措施,都有可能被外国服务厂商认为属于服务贸易壁垒。此外,国际服务贸易壁垒还包括出口限制。

3、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明、成果和作品依法享有的专有权,也就是人们对自己通过脑力活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所依法享有的权利。世界贸易组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所指的知识产权包括:版权及相关权利、商标权、地理标志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信息专有权。

思考与练习题

1、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实施、管理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列出了国际服务贸易四个方面的内容:过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自然人流动。

2、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有什么特点?

答: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1)贸易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2)交易过程与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国际性。(3)贸易主体地位的多重性。(4)服务贸易市场具有高度垄断性。(5)贸易保护方式更具有刚性和隐蔽性。(6)营销管理具有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7)国际服务贸易统计复杂。

3、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有哪些特征?

答:当代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征:(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国际服务贸易在总贸易中的比重在提高,但发达国家所占比重高于世界水平。(3)发达国家是国际服务贸易的主体,但亚洲发展速度最快。(4)其他商业项目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最大项目。(5)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主体,但美国地位在下降。(6)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主体,发达国家整体比重在下降,但美国稍有上升。(7)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是国际其他商业服务贸易的主体,美国地位快速上升。(8)主要发达国家虽为国际服务贸易主体,但发展很不平衡。(9)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商业服务贸易集中在极少数国家和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4、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当代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驱动。(2)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加强了服务国际化的扩张趋势。(3)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服务贸易的扩大。(4)国际商品贸易的高速增长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5)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对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6)各国政府对服务业的支持,促进了服务贸易的发展。

5、国际服务贸易壁垒有哪些类型?

答: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统计,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多达2 000多种,可以划分为四大类,即产品移动、资本移动、人员移动和商业存在上设置的壁垒。

6、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贸易方式有几种?

答:知识产权的国际贸易内容是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的交易,其表现形式多为国际技术贸易,国际知识产权的主要贸易方式有以下几种:(1)许可贸易。(2)技术咨询与服务。(3)与合作生产、工程承包相结合的技术贸易。(4)与投资相结合的技术贸易。(5)与设备相结合的技术贸易。(6)计算机交钥匙合同。(7)知识产权服务。

7、美国通过什么条款保护知识产权?

答: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往往通过知识产权法律对知识产权进行自我保护,其中美国的做法十分突出。

(1)337条款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就通过关税法的337条款对知识产权予以保护。美国《1930年关税法》中的第337条款也被称为“不公平贸易做法”条款,旨在对一切形式的对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进口做法提供法律上的救济与保护。337条款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后,进行了修正,仍然在执行。

(2)特殊301条款

美国《1984年贸易和关税法》和《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都包括大量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条款,这些条款中最重要的是1988年法案中新增加的“特殊301条款”。

制定特殊301条款的目的是:“确定拒绝为知识产权提供充分、有效保护的国家”。根据特殊301条款的规定,美国贸易代表处应确定哪些国家剥夺知识产权,未能保护美国公民“公平与平等地进入其市场的机会”,并在其中确定出重点国家,以便对其进行报复。

第四章国际贸易政策

名词解释

1、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以直接干涉,既不鼓励出口,也不限制进口,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在国内外市场进行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服务和投资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服务出口和对外投资给予优惠和补贴。保护贸易政策是一系列干预贸易行为的各种政策措施的组合。

3、重商主义:重商主义是15世纪到17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重商主义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把贵重金属留在国内。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重商主义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实为“重金主义”,其代表人物为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可推英国的托马斯·孟,其主要著作是《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马克思称之为“重商主义福音书”。

4、超保护贸易政策:超保护贸易论是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凯恩斯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它试图把对外贸易和就业理论联系起来。其特点是不择手段地保护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超保护贸易政策代表垄断资本利益的贸易理论,掩盖发达国家危机和失业的真正原因,但理论中的合理成分值得引起重视。

思考与练习题

1、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答:各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体表现在:(1)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①促进生产力的发展。②实现经济增长。③达到外部均衡。④稳定经济,加强适应能力。(2)加强和完善经济体制(3)获得良好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

2、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的理论,就其影响而言,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

特,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保护幼稚工业的贸易学说。(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的批评。①指出比较成本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②批评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③反对古典学派自由放任原则,竭力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2)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与对象。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同时,李斯特提出了保护对象有几个条件:①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②等到被保护的工业发展了,生产出来的成品价格低于进口同种产品并能与国外竞争时,就无须再保护。或者被保护的工业,在经过一个适当时期还不能扶植起来时,也就不必再予以保护。这里所谓“适当时期”,李斯特主张以30年为最高期限。③工业虽然幼稚,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④农业的保护,只有那些刚从农业阶段跃进的国家,距离工业成熟期尚远,才适宜保护。认为通过保护使工业发达以后,农业就会跟着兴起。(3)保护幼稚工业的手段。①关税是建立和保护国内工业的重要手段②对不同的工业,实行不同程度的保护。

3、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是什么?

答: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1)限制进口的措施重点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①非关税措施的项目日益复杂。②非关税措施的利用范围日益扩大。③非关税措施的歧视性增长。(2)“奖限出入”措施的重点由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3)西欧国家的贸易壁垒由国家壁垒转向区域性壁垒。(4)广大发展中国家受到了伤害。

第五章关税措施

1、什么是关税?关税的主要种类?

是指海关在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经过关境时,向进出境货物和物品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征收的一种税。

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的流向分类不同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税;按照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类不同分为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和进口附加税;按照征税的目的分类不同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按照征税的一般方法或征税标准分类不同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选择税。

2、什么是进口附加税?种类?

进口附加税又称为特别关税,是进口国家在对进口商品征收正常的关税后,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部分进口税,加征进口税的部分,就是进口附加税。

进口附加税有反倾销税、反补贴税、紧急关税、惩罚关税、报复关税。

3、关税的征税标准和计算方法?

从价税、从量税、混合关税、选择税

从价税应征税额=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率

从量税应征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混合税=从价税+从量税

4、某外贸公司进口小轿车200辆,每辆小轿车到岸价格为80000元,小轿车关税税率为100%,计算该批小轿车应纳关税税额?

应纳税额=货物的完税价格×从价税率

=80000×200×100%=1600万元

5、国内某公司从香港购进日本产彩色胶卷50000卷(宽度35毫米,长度1.8米),原产于日本的胶卷适用最惠国税率为26.00元/平方米,规格“135/36”的彩色胶卷1卷=0.05775平方米,计算应征进口关税税额?

应征进口关税税额=货物数量×单位税额

=50000×0.05775×26.00=75,075(元)

案例分析或实训(结合本章内容编写)

2002年2月13日,美国轴承协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我国输美球轴承提起反倾销申诉,后者随即于2月15日在其网站上公告立案调查。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美国轴承协会首次利用“反倾销”这一世贸规则允许的贸易保护措施,试图制裁中国产品。球轴承是应用广泛的机械零配件,也是我国年度对美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大宗机电商品之一。美国轴承协会提交的反倾销调查申请,涉及我对美出口商品金额逾3亿美元。此案败诉,我国球轴承商品进入美国将被征收17%至246%的反倾销税,而且,此后每年都要接受美国商务部对此案的年度行政复审。

此案的初裁听证会将于2002年3月6日召开,在华盛顿的初裁听证会上,美国通用轴承公司代表胡若谦作为中方证人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评审员列举了大量证据,有效证明中国输美球轴承根本不存在对美国轴承企业的损害或损害威胁。但是,在2002年4月29日举行的初裁投票中,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仍以3比2的表决结果,对原产于中国的球轴承做出损害初裁。按照程序,美国商务部随即展开倾销调查。经多次申诉,2003年2月26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球轴承及其零部件公告倾销终裁:浙江新昌皮尔轴承公司倾销幅度为8.33,万向轴承集团公司倾销幅度为7.22,宁波慈兴公司倾销幅度为0.59,常山进出口公司等45家企业倾销幅度为7.80,其它涉案中国公司倾销幅度为59.30。至此,除宁波慈兴公司胜诉外,我方应诉厂商均被裁定有程度不等的倾销。为争取最后胜利,3月3日,郝伟一行携带此案抗辩资料再次赴美,组织我方律师、美国通用轴承公司及其律师、浙江新昌皮尔轴承公司及其律师、天胜轴承公司及其律师,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于3月6日举行的本案终裁听证会上,有理、有效地驳斥美国轴承协会方面的无理指控。美方最终接受并认可了我方的应诉理由,并在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终裁投票中,彻底驳回美国轴承协会的无理要求。

以4∶0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实质性损害或损害威胁,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至此,为期14个月的中国输美球轴承反倾销案,终以我国轴承行业的胜诉告终。

案例分析:

倾销作为一种贸易战的手段,很早就已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并成为各国限制进口的有利武器,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倾销与反倾销也越来越成为其他成员国或地区、非成员国或地区限制我国出口的有效方法。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在受到反倾销调查时,如何使用法律的手段去反击是很关键的问题,假如在上例中,我国没有进行上述,而直接接受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所判决,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可以说在那时就在一定程度一禁止了中国球轴承向美国的出口。在美方作出了终审判决后,我国也没有经易的屈服,一直在据理力争,到最后取得了完全的胜利。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反倾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六章非关税措施

1、什么是非关税措施?种类?

非关税措施是一国政府采取的除关税以外的限制进出口的各种措施的总和。

(1)数量限制措施:进口配额制、“自动”出口配额制和进口许可证制;(2)价格限制措施:最低限价制和海关估价;(3)经营与采购限制:进出口的国家垄断和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4)金融及税收政策:外汇管制、进口押金制、利润汇出限制和国内税;(5)技术性贸易壁垒。

2、什么是配额?与配额相关的非关税措施有哪几种?

配额是指进口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敏感商品的进口或出口从数量或金额上给予

限制的一种措施。

(1)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

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制,是进口国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某些进口商品从数量或金额上给予直接的限制,达到规定数额就实施相应措施的一种方法。

(2)“自动”出口配额制(automatic import quotas system)

“自动”出口配额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或主动配额或“自愿”出口限制,是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规定在一定时间出口国政府对某种商品出口的数量限制,在规定的数量或金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配额就不允许再出口。

(3)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sing system)

进口许可证制进口国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可证,否则不准进口。可以与配额结合起来,称为许可证配额。

3、什么是技术性贸易壁垒?他的主要内容?

技术性贸易壁垒又称技术性贸易措施或技术壁垒,是以国家或地区的技术法规、协议、标准和认证体系(合格评定程序)等形式出现,以维护国家安全或保护人类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生态环境或防止欺诈行为,涉及的面广,包括科学技术、卫生、检疫、安全、环保、产品质量和认证等诸多技术性指标体系,判定这些产品是否符合以上技术指标体系,从而达到限制商品进口的目的。

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

4、非关税措施对我国的影响?

对世界贸易的影响、对进口国的影响和对出口国的影响。

案例分析或实训

农产品贸易一直以来是美欧之间保护市场的一个焦点。1997年9月25日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机构受理以美国为首的香蕉出口国联盟对欧盟香蕉贸易政策的起诉,即美国反对欧盟关于发展中国家享有按预定配额向西欧免税出口香蕉的特权。在15个月时间里,欧盟重新修改其香蕉进口制度,但仍然不能令美国满意。于是,1999年3月3日,美国宣布单方面对来自欧盟的价值5.2亿美元的产品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以弥补欧盟香蕉进口机制对美国有关公司所造成的损害,欧盟不服,双方之间矛盾加剧。1999年4月8日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机构作出裁定,欧盟的香蕉进口与销售机制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应予以修改;1999年4月12日又裁定美国可以对欧盟的产品进行制裁但裁定的制裁金额为1.914亿美元,远低于美国原先提出的5.2亿美元。

案例分析:

(1)美国借题发挥,意图遏制欧盟势力范围的扩展

美国此次就香蕉贸易与欧洲联盟大打贸易战,远非就事论事,而是有其深刻的背景。美国一直在推行其全球经济安全战略,已经将其所谓“国家经济安全”的触角伸向世界各个角落。而最近欧盟正借“北约东扩”的机会,准备在21世纪初,将波兰、匈牙利、捷克共和国纳人到欧盟中来,随后还将继续吸纳其他三个东欧国家加人欧盟,使欧盟的势力范围遍布整个欧洲,此举无疑使美国深感不安;同时,由于欧盟历来与非、加、太的发展中国家过往甚密,直接将势力范围延伸到美国的“后院”——加勒比地区,这是美国所无法容忍的,而且这对美国所推行的“非洲战略”也构成较大的压力,因此美国多次指责欧盟未能公平地进口来自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的商品,并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遏制欧盟在非、加、太地区的影响。

当然,美国更需要继续巩固其在加勒比和拉美地区的影响力,因此尽管美国并非香蕉的主要生产国和输欧国,但美国仍以其公司利益受到损害为借口,率领有关加勒比和拉美国家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此举显然是希望进一步拉拢拉美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推行其“美洲战略”,并遏制欧洲的“非洲战略”。

(2)作为新一轮多边贸易自由化谈判的热身

美国与欧盟进行此次香蕉贸易战所选择的时机颇为耐人寻味。世界贸易组织已经宣布,将在2000)年开始新一轮贸易自由化谈判,谈判涉及的领域不仅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涉及知识产权、国际投资、环保标准、劳工标准、竞争政策等,而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将成为此次谈判的焦点所在。美国选择这一时机向欧盟提起申诉,其目的远非香蕉贸易本身,而是希望借机会试探一下欧盟对农产品贸易的最大忍耐程度,为明年正式开展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作好准备;同时也希望迫使欧盟开放其听产品、航空服务以及环保市场,可以说美国在新一轮贸易自由化谈判前夕,与欧盟剑拔弩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很大程上是虚张声势,目的是通过此次香蕉贸易纠纷.向欧盟组织加施压力,为下阶段谈判制定相应的策略。

而欧盟此次针锋相对,将矛头直指美国《1988年对外贸易法》第301条款,就其合法性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申诉,并得到日本等深受其害的国家的广泛支持。尽管最终世界贸易组织还是裁定美国有权施行惩罚性关税,但其使世界贸易组织裁定的报复金额远低于美国最先提出的5.2亿美元的水平,这不能不说是欧盟的一个胜利。

(3)最终目的是敲开欧盟农产品市场的大门

就农产品而言,原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将其作为例外,允许各缔约方暂时不将其纳人到多边贸易体系中来。但当时美国提议,用10年时间,各个缔约方全部取消对农产品所给予的补贴,其主要针对的还是欧洲联盟。而作为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迫切希望能在农产品问题上取得突破,从而为其农产品大举进军国际市场铺平道路。但时至今日,欧盟削减农产品补贴的幅度远远不能令美国满意。应当看到,世界贸易组织此次裁定欧盟的香蕉进口机制违反多边贸易规则,但美国对欧盟为保护本地区香蕉生产所给予蕉农的生产补贴,以及对香蕉进口配额本身并未提出质疑,可见美国无意与欧盟“打持久战”,只是想在全面开展谈判前夕,通过一个次要问题来试探欧盟的态度,为在新一轮谈判中占据主动权,最终迫使欧盟取消其共同农业政策。

启示

作为当今世界最强的两个经济实体,美国和欧盟此次选择将其纠纷提交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审议,这本身就足以反映出争端解决机制已经成为各成员国处理国际经贸纠纷的首选方案,体现了各成员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充分信任和尊重。应当提及的是,美国在1999年3月3日公布对欧盟的报复性清单时,宣称将根据争端解决机制的最终裁决来决定是否实施对欧盟的制裁。如果说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争议中,争端解决机制裁定发展中国家胜诉是带有照顾发展中国家的意味的话,那么此次美欧这两个旗鼓相当的经济实体间的争议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可以说是从根本上强化了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是检验世界贸易组织公平性的一次质的飞跃。

第七章思考题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分)

1. 卖方信贷买方信贷

2.短期信贷中期信贷长期信贷

3. 本国货币对外贬值

4. 购买出口国的产品约束性贷款

5. 80%~85% 15%~20%

6.对出口厂商的担保对银行的直接担保

7.偶然性倾销间歇性或掠夺性倾销持续性倾销

8.开发本国的边区经济

9.禁止使用的补贴可申诉的补贴不可申诉的饿补贴

10. 里窝那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后4题为多选题)

1. B

2. B

3. B

4. D

5. C

6. ABCDE

7. ACDE

8. CE

9.ADE 10 .ABCDE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

7.×

8.×

9.× 10.×

四、问答题

1、鼓励出口的措施有哪些,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一、鼓励出口的经济措施。包括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补贴、商品倾销和外汇倾销。出口信贷主要特点是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主要特点是一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对本国出口商和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延期付款商业信用或银行信贷进行担保,当国外债务人不能按期付款时,由这个专门机构按承保金额给予补偿;出口补贴是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商品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格的出口价格,集中地或持续大量地向国外抛售商品,外汇倾销是一国政府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手段来达到提高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和扩大出口的目的。

二、鼓励出口的行政和组织措施。这种措施主要是通过设立研究与制定出口战略的专门组织、建立商业情报网、组织贸易中心和贸易展览会、组织贸易代表团出访和接待来访或组织出口商的评奖活动,来达到鼓励出口的目的

三鼓励出口的其他措施

主要是通过外汇分红、复汇率制、出口奖励证制、进出口连锁制等制度鼓励商品的出口

2、什么是出口信贷,它的特点是什么?

答: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竞争能力,通过银行对本国出口厂商或国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它是一国的出口厂商利用本国银行的贷款扩大商品出口,特别是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商品,如成套设备、船舶等出口的一种重要手段。

出口信贷的特点

(1)出口信贷是一种相对优惠的贷款。

(2)出口信贷是一种官方资助的政策性贷款。

(3)出口信贷与信贷保险相结合。

(4)出口信贷贷款用途目的明确。

3、出口管制的措施有哪些?

答:资本主义国家的出口管制形式可以分为两种:

(一)单方面出口管制

单方面出口管制是指一国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本国某些商品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例如美国政府根据国会通过的有关出口管制法等在美国商务部设立贸易管制局,专门办理出口管制的具体事务,美国绝大部分受出口管制的商品的出口许可证都在该局办理。

(二)多边出口管制

多边出口管制是指几个国家政府,通过一定的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商讨和编制多边出口管制货单和出口管制国别,规定出口管制的办法等,以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达到共同的政治和经济目的。

4、经济特区都有哪些类型

答:1.贸易型经济特区

2.工业型经济特区

它是指一国专门为加工、制造和装配出口产品而开辟的特定区域,实际上是自由贸易区转口贸易功能弱化、出口加工功能强化的产物。

3.综合型的经济特区

综合型的经济特区兼有贸易型经济特区和工业型经济特区两种特点和职能。它既像自由贸易区那样为转口、出口贸易提供许多优惠待遇,又提供了发展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各种基础设施,是两者的有机结合体。

4.科技型经济特区

科技型的经济特区是指以加速高新技术研制及应用,服务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工业现代化,创立技术密集与知识密集的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通过各种优惠措施和方便条件将智力、资金高度集中,专门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新兴产业开发区域。

5.保税区

保税区(是指海关设置的,或者经海关批准注册的,受海关监督的特定区域。保税区的功能有些类似于自由贸易区。

6.过境区

过境区又称中转贸易区,是指某些沿海国家为了便利内陆邻国的进出口货运,根据双边协定,指定某些海港、河港或边境城市作为过境货物自由中转区,对过境货物简化海关手续、免征关税或只征小额的过境费用

案例分析答案:

答:在我国面对频繁的反倾销案例调查中,我国应做到积极的应诉,即使官司打输了也会减轻“处罚”,从而保住一定的市场而减少损失。相反,如果我们不积极为自己辩护,甚至不“出庭”抗争就等于自动放弃。若任凭投诉国当局根据投诉者的单方面证据进行处理,结果绝对不会对我们有利。所以,应诉就要积极地应诉,不能抱有消极的态度,不能敷衍了事,这是不言自明的。只有积极地应诉,才能使我们最终争取到相对公正的结果,以避免过大的损失和无谓的牺牲

第八章思考题答案

1.什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

答: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协商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实施统一的经济政策和措施,消除商品、要素、金融等市场的人为分割和限制,以国际分工为基础来提高经济效率和获得更大经济效果,把各国或各地区的经济融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

2简述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的异同。

答:相同点是:它们都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都是各国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而实施的对外经济联合战略,主要是为了实现商品在一体化国家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促进国力的提升,同时也防御其他国家商品等其他要素流入到本国,有效的保护了本国的经济

不同点是:它们组织化程度是从低级到高级排列的,闲时自由贸易区,再是关税同盟,而后是共同市场,最后是经济同盟。但各种形式的一体化组织之所以分级排雷是因为上一级形式的一体化组织包含下一级形式的一体化组织的特点。

案例分析答案:

答:随着全球化的更深刻发展,单个国家抵御风险的能力会更加脆弱,从这个角度讲,区域协调与合作在将来会更多而不是更少。欧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组织需要更进一步的制度建设,在面临风险的时候能够更快地协调一致行动,避免因各自行动伤害区域组织权威,以及造成本区域其他国家的困难。而欧盟内部应抓住合作机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建立新的全球金融体系,加快成员国经济整合的步伐,促进欧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

第九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判断题

1.×2.√3.√4.×5.√6.×

三、填空题

1.无条件、有条件

2.支付协定、外汇管制

3.初级商品、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4.GATT、1948、1

5.1995、1、1

6.部长级会议、两、总理事会

四、不定项选择题

1.ABCDE 2.A 3.B 4.ABCD 5.AB 6.ABCDE

五、简答题

(答案略)

六、论述题

(答案略)

七、案例分析

(答案略)

第十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答案略)

二、判断题

1.√2.×3.√4.√5.×6.√ 7.× 8. √

三、填空题

1.母国、东道国

2.发达国家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弗里德里克·拜耳化学公司、弗列·诺贝尔公司、美国胜家缝纫机公司

四、不定项选择题

1.D 2.A 3.ABC 4.ABCD 5.ABCD

五、简答题

(答案略)

六、论述题

(答案略)

七、案例分析

(答案略)

【VIP专享】国际贸易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知识篇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国拥有充裕的资本要素,所以它应该专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进行对外交换,这种说 法来自()。 A: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俄林的生产要素理论 C: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D: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2.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必须经部长会议()表决通过。 A:2/3以上多数 B:一致同意 C:3/4以上多数 D:1/2以上多数 3.对外贸易政策的主体是()。 A、各国政府 B、企业 C、机构 D、个人 4.甲乙两国同时生产汽车和机床,甲国比乙国生产汽车成本低1/3,生产机床成本低 2/5,按照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在其它条件一样时,()。 A.甲国机床汽车都生产 B.甲国生产机床,乙国生产汽车 C.不会发生国际贸易 D.乙国处于劣势,退出这两个行业,转而生产别的物品 5.只考虑进出口价格的变化对一国进口能力影响的是()。 A、净贸易条件 B、收入贸易条件 C、单因素贸易条件 D、双因素贸易条件 6. 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属于有组织的自由贸易的是()。 A、新贸易保护主义 B、贸易自由化 C、管理贸易 D、保护幼稚工业论 7. 反倾销税的税额征收标准是()。 A、倾销价格 B、倾销差价 C、国际市场价格 D、国内售价 8. 下列一体化形式中带有超国家性质的是()。 A、优惠贸易安排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部门一体化 9. 下列理论不是用来解释“里昂惕夫之谜”的是()。 A、劳动熟练说 B、人力资本说 C、要素禀赋论 D、技术差距论 10. 国际分工形成于() A:16——18世纪中叶B: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 C: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D:二次大战以后 11.一个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进口关税外,还往往根据目的加征额外关税,叫做进口附加税,其中包括() A:差价税 B:特惠税 C:反倾销税 D:普惠税 12.设在关境之外,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准 许在区内开展商品自由加工制造等业务活动,目的是为了便于本地区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和外汇收入,这种经济特区是指() A:出口加工区 B:保税区 C:自由边境区 D:自由贸易区 13. 国际商品协定的主要对象是() A: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 B: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 C:发达国家的初级产品 D:发达国家的制成品 14.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A:总理事会B:部长会议C:分理事会D:临时性机构 15.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的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阶段,西方国家 的限制进口措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点在于() A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措施都日益加强 B从关税壁垒转向非关税壁垒 C关税壁垒措施加强,而非关税壁垒措施削弱 D进一步提高关税 16.进口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

国际贸易概论(本)阶段练习一答案

阶段练习一 一、名词解释 1、净出口: 在一定时期里将某种商品的出口数量与进口数量相比较,出口数量大于进口数量。 2、贸易差额: 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的相差数。 3、国际贸易额: 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 4、贸易条件: 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5、复进口: 输往国外的商品未经加工又输入本国。 6、无形贸易: 一切不具备物质自然属性的商品或称无形商品的国际交易活动,例如运输、保险、金融、国际旅游、技术转让等方面各种劳务的提供和接受,以及其他非实物形态的进出口。7、水平贸易: 经济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开展的贸易活动。 8、工艺专业化: 各国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各道工序间的分工(如对进口中间产品的深加工和完成制造)。 9、绝对利益: 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一个国家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自己的贸易伙伴国,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 10、比较利益: 利益比较的结果,在进行利益比较时,人们所遵循的原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11、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是指其他条件相同时,在每一价格水平上买主愿意购买的商品量的表或曲线。12、机会成本: 为获得生产一单位追加的某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生产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13、生产可能性曲线: 资源在不同产品生产中的分配所形成的替代关系,即在一定技术和资源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不同产品组合的产量。 14、社会无差异曲线: 在既定收入与消费偏好下,消费者所选择不同商品组合可使其获得同等满足程度的情况。 二、判断题 1、对外贸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国际贸易的产生。(√) 2、一国的对外贸易出现顺差或逆差都是有害的。(√) 3、按照专门贸易标准,只有当外国商品进入关境后才被列为进口。(√) 4、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5、国际间商品的价格差是形成国际分工的的动力。(×)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新编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生产力: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经济基础:在一定社会形态只能够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如政治、法律、道德、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观点和思想体系。 经济规律:社会生产关系发展的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二、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D 6.A 7.D 8.B 三、多项选择题 1.ABDE 2.ABCDE 3.ABCE 4.ABCDE 5.ABCDE 四、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错 五、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产生的?

答:一方面,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逐步成熟,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逐步激化,无产阶级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登上历史舞台,要求有一种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来源。 2.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答:四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其中直接生产过程是再生产过程的起点,起决定作用。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只能是生产的结果,另一方面,分配、交换、消费也会对生产起反作用。 3.研究生产关系为什么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答: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如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适应,必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而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则生产关系必然发生改变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中的一个表现就是上层建筑发生变化,所以,研究生产关系一定要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4.什么是经济规律?如何区分经济规律的不同类型? 答: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运动的必然趋势。按涉及范围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三类:各个社会形态共有的普遍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某几个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价值规律;某一社会形态特有或独有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的剩余价值规律。

国贸实务案例题集及参考答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题集 蔡珍贵编 2006年8月 《国际贸易实务》分析案例说明

※<目的和意义> 通过《国际贸易概论》课程的学习,学生已基本了解国际贸易的原理,但对国际贸易流程和风险却不知如何降低。如何让学生系统掌握国际贸易过程中的流程,避免和降低各种风险,是本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旨在理论联系实际,把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基本知识点让学生通过实习,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学会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去分析、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其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为日后步入工作岗位,了解和适应社会创造条件。 ※<内容> 《国际贸易实务》实验课主要通过分析在实践中已经发生的具有借鉴意义的案例来掌握各个章节的基本知识点,为以后参加工作面对新的国际经济环境打下基础。根据教学基本要求,案例渗透到以下各章中,每章均会安排三个以上的案例来加强对知识点的学习。 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 第三章国际货物买卖的一般流程 第四章国际贸易商品的品质、数量、包装和作价 第五章国际贸易货物的运输和保险 第六章国际贸易货款的收付 第七章国际贸易商品的检验、索赔和不可抗力 第八章合同的履行 ※<考核和要求> 学生在通过学习各章的基本知识点后,对所提供的各章的案例进行分析,以巩固专业知识。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要求学生先把案例分析的相关答案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提交答案初稿。 在实验课堂上通过分析,给予参考答案和相关的修改后,对案例分析的结果予以评分。 ※<适用班级> 2004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案例讨论1.我国北方A化工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加利福尼亚B化学制品公司按照FOB 大连条件签订了一笔化工原料的买卖合同。A公司在规定的装运期届满前三天将货物装上B 公司指派的某新加坡轮船公司的海轮上,且装船前检验时,货物的品质良好,符合合同的规定。货到目的港旧金山,B公司提货后经目的港商检机构检验发现部分货物结块,品质发生变化。经调查确认原因是货物包装不良,在运输途中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原颗粒状的原料结成硬块。于是,B公司向A公司提起索赔。但A公司认为,货物装船前经检验是合格的,品质变化是在运输途中发生的,也就是越过船舷之后才发生的,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其后果应由买方承担,因此,A公司拒绝赔偿。试问,A公司的申辩是否有理?此争议应如何处理? 并请说明理由。 案例讨论2.2001年12月,中国天津A公司与某国设在中国广州的外商独资企业B公司在大连签订一份货物买卖合同,合同规定,由B公司向A公司出售一批移动电信设备,总金额为200万美元,交货地点在A公司设在沈阳的仓库。合同进一步规定,双方当事人如因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生争议,可进行友好协商解决;如协商未果,则自愿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深圳分会仲裁,其结果为终局性的,对双方均产生约束力,并明确双方所适用的法律为《联合国1980年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试分析,双方当事人对上述合同条款所作出的法律适用方面的选择是否恰当? 案例讨论3.某年11月4日顺达公司应瑞典TG公司的请求,报价棉花500吨,每吨斯德哥尔摩到CIF价格340欧元,即期装运实盘,要约有效期至11月24日。TG公司接收到报盘后,请求顺达公司:“降低价格;延长要约有效期”。顺达公司曾将价格每吨减至320欧元,延长要约有效期至11月30日。TG公司接收到顺达公司来电后,又请求顺达公司:“增加数量;再次延长要约有效期”。顺达公司再将数量增至800吨,延长要约有效期至12月10日。TG 公司于12月6日来电接受该盘。顺达公司在接到TG公司承诺电报时,发现国际市场因受灾影响棉花产量,市场价格暴涨。顺达公司不愿意成交,复电称:“由于世界市场价格变化,在接到承诺电报前已将货物售出,不能提供货物”。 TG公司不同意这一说法,认为:承诺是在要约有效期内作出,是有效的,坚持要求顺达公司按要约的条件履行合同。提出:“执行合同或者赔偿差价损失6万欧元,否则将起诉与法院”。试问:①双方间的买卖合同是否成立?②TG公司有无正当理由提起诉讼?为什么? 案例讨论4.韩国KM公司向我BR土畜产公司订购大蒜650公吨,双方当事人几经磋商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l、普惠制的主要原则是() A、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B、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C、非普遍的、非歧视的和互惠的 D、普遍的、歧视的和非互惠的 2. 买方信贷是指() A. 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B. 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C. 进口方银行向外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 D. 进口方银行向本国进口商提供的贷款 3. 与从价税相比,从量税() A. 在商品价格上涨时保护作用更强 B. 在商品价格下降时保护作用更强 C. 能够体现公平税负原则 D. 目前被大多数国家采用 4、中国生产手表需8个工作日,生产自行车需9个工作日,印度生产手表和自行车分别需门和10个工作日、根据比较成本说() A、中国宜生产和出口手表 B、中国宜生产和出口自行车 C、印度立生产和出口手表 D、印度不宜参加国际分工 5、A国规定07年从B国进口打火机数量不得超过100万只,这种贸易限制措施属于( ) A.“自动”出口配额 B.关税配额 C.国别配额 D.全球配额 6.下列本国可对外国进行外汇倾销的情况是()。 A.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12% B.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5% C.本国货币贬值10%,国内物价上涨8% D.本国货币贬值10%,外国货币贬值10% 7. 出口补贴作为一种鼓励出口的措施就是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 )优惠待 遇。 A.在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 B.仅在现金补贴上的 C.仅在财政上 D.仅在退还进口税上的 8. 共同市场与完全经济一体化相比,前者未实现()。 A. 生产要素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B. 统一的对外关税政策 C. 货物在成员国之间的自由流动 D. 统一的对外经济社会政策 9.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成熟期应选择()。 A. 海外直接投资战略 B. 商品出口战略 C. 技术转让战略 D. 海外间接投资战略 10.发达国家间的国际分工属于( ) A垂直型分工B互补型分工C水平型分工D混合型分工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 一解释下列名词 1 所有制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 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 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 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 2 所有权 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 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 3 产权 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 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 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 益性。 4 产权制度 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 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 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 5 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 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 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 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 6 制度创新 ①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 ②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 ③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 一生产与交换、分配、消费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答: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 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 生产劳动力的生产。 2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

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

2014年《国际贸易概论》复习题一一、单项选择题 1.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中大市场理论的提出者是(A)。 A.德纽和西陶斯基 B.范纳 C.李普西 D.巴拉萨 2、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某公司将在国内市场不能售出的“剩余货物”在国外市场上以较低的价格抛售,这属于(A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持续性倾销 D 间歇性倾销 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C )。A、海关统计 B、海关编码 C、海关税则 D、海关年鉴 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C)。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无要求 5、在净贸易条件的基础上,将贸易量指数加进来,得到的是(D )。 A、双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B、单项因素贸易条件指数 C、弹性贸易条件指数 D、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6、某国对纺织品进口实施配额,全年进口额控制在400万美元以内,具体规定:从印度进口不超过160万美元,从南非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从美国进口不超过120万美元。这种配额被称为( C)。

A、自动配额 B全球配额 C国别配额 D 关税配额 7、关税的税收主体是(C )。 A、海关 B 进口货物 C进出口商人 D 出口货物 8、专门贸易体系的统计界限是( C )。 A、一国的国境 B、一国的边境 C、一国的关境 D、一国的沿海 9、目前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形式是( B ). A、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电子商务 B、企业与企业之间电子商务 C、企业与政府机构之间电子商务 D、企业与个人之间电子商务 10、某国对进口摄像机按照货物的价值征收7%的关税,同时另加每台16美元,从征税方法来看,这种税是( D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滑准关税 D、复合税 11、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第143个成员国的时间是( A )。 A 、2001年12月 B、2011年12月 C、2010年11月 D、2010年12月 12、最早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国家是( C )。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13、对发展中国家经济一体化现象作出阐释的较有影响的理论是( B )。

2010.12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导论、第1--12章)

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思考题答案要点 导论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科学因素的基础上,在同庸俗政治经济学的斗争中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 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是阐明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生产、交换、分配及消费的客观规律的科学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经济运动规律。社会生产关系的运动,它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联系中实现的。

一、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二者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使用价值即物品的有用性或它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的的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或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因此说,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二、为什么说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 具体劳动它也称有用劳动,是人们在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但具体劳动不是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因为物质产品的生产是自然物质和劳动两种要素的结合,因此,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三、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它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何?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而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 四、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是指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怎样进行生产,由他们自己决定,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属于私人劳动。 (2)社会劳动是指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进行的,他们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A.它是商品经济一切矛盾的根源;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C.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这一矛盾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

《国际贸易概论(第3版)》人大版第一单元复习思考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复习思考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对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 2.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3.转口贸易 货物生产国与货物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买卖货物的行为。其中,对生产国而言,是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进口;对第三国而言,是转口贸易。 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对外贸易额又称对外贸易值,是以货币表示的贸易金额。对外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来计算的对外贸易值。 5.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类货物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货物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以份额表示。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货物或某种货物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 6.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构成,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位置,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口总额、出口总额或进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国家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位置。 7.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指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 8.垂直型国际分工 垂直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制造业与农、矿业的分工。 9.水平型国际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即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国家之间的横向分工,主要是指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上的分工。 10.混合型国际分工 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合起来的国际分工。 11.对外贸易依存度 对外贸易依存度也叫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对外贸易额(出口额与进口额之和) 在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 12.世界市场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交换产品、服务、科技的场所,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联系起来的各个国家内部以及各国之间的市场综合组成。 13.价格竞争 价格竞争是指企业通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以低于国际市场或别国同类产品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打击和排挤竞争对手,扩大商品销路。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及完整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政府采购协议》,政府应遵守非歧视国民待遇原则采购()。 A、武器 B、军用物资 C、办公设备 D 国家安全所需物资 2、首次确立有关服务贸易规则和原则的多边框架,以便在透明和渐进自由化的条件下扩展国际服务贸易的协定是()。 A、服务贸易多边框架协议草案 B、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C、关贸总协定 D、服务贸易总协定 3、一国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览表是()。 A、海关税则 B、海关编码 C、海关统计 D、海关年鉴 4、按照协议性国际分工理论,实行协议分工的国家必须在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 A、具有互补性 B、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C、大致相等 D 无要求 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是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和() A、热带产品 B、服务贸易 C、农产品 D、补贴和反补贴措施 25、乌拉圭回合谈判的新议题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服务贸易和_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___。 6、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订与修改是由()进行的。 A、国家行政机构 B、海关 C、国家执法机构 D、国家立法机构 7、1993年11月1日获得所有成员国批准生效并标志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条约是()。 A、《罗马条约》 B、《布鲁塞尔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欧洲单一文件》 8、1979年以来我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等地设立的经济特区属于() A、综合型经济特区 B、自由边境区 C、过境区 D、科学工业园区 9、阐述协议国际分工理论的著作是() A、《国富沦》 B、《对外贸易论》 C、《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D、《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24、日本教授小岛清在其著作__《对外贸易论》__中提出了协议国际分工理论。 10、歧视性政府采购一般是指政府优先购买()。 A、外国产品 B、合资产品 C、名牌产品 D、本国产品 11、《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的时间是()。 A、1992年8月12日 B、1989年1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6年11月18日 12、承租人选定机器设备,由出租人购置后出租给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按期支付租金。这种租赁方式是()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思考题 1.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着消费的对象、方式。 (2)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 研究对象: 首先,生产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这里讲的生产不仅涉及物质资料生产,也涉及在服务领域提供服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更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显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不是研究生产的技术方面,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方面。 其次,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以生产为对象但不是一般地研究生产,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任何生产都是连续不断地社会再生产。社会再生产包括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四个环节。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既要研究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也要研究人们在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关系。 最后,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关系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生产力社会生产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这也是作为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的生产所包含的两方面内容。 研究任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方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科学,任务是揭示经济过程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的客观必然性,也就是揭示客观的经济规律。 3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其各自内容及相互关系 商品二因素 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 使用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或者是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作为商品必须具有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对于他人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管你在生产中花费了多少劳动,不能成为商品。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商品必须具有的一个因素。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商品与货币 1(1)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2)劳动的两重性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3)具体劳动创造物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物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①从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来看:相同时间内生产的全部价值总量相等; ②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看:劳动生产力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商品增加, 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3 ①社会分工;②排它性占有关系。 4(1)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交换价值,或交换价值关系; (2)随着商品交换范围的扩大,要求一般等价物固定地由一种商品来充当。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功能被固定在某种特殊的商品上,这种商品就变成了货币。 5(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作用:①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社会各部门间的分配; ②促进生产者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优胜劣汰, 促进社会发展; ③拉大收入分配差距,造成两极分化。 6(1)商品经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统称; (2)市场经济:以市场机制的作用为基础配置经济资源的经济形式,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态,是近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见书。 7(1)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也有私有制经济。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2)体现:①公有制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多种形式劳动者合作经济在市场经济中普遍充分发展; ③体现在社会生产关系方面。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二(含答案)

《国际贸易概论》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写在答题纸上;每小题1分,共16分) 1. 关税的税收客体是() A 出口商 B 进口商 C 进出口货物 D 转口商 2. 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是()。 A 里昂惕夫 B 俄林 C 亚当·斯密 D 大卫·李嘉图 3.关贸总协定多边贸易谈判中首次涉及到非关税壁垒的是()。 A 狄龙回合 B 肯尼迪回合 C 东京回合 D 乌拉圭回合 4. 某国对某种商品按货值的10%征收关税,另加每公吨15美元,从征税的方法来看这种税叫做()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C 混合税 D 选择税 5.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则形成() A 净出口 B 净进口 C 贸易顺差 D 贸易逆差 6.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或逃避东道国外汇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格叫() A垄断价格 B 协定价格 C 内部价 D 转移价格 7.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密切相关。 A 劳务输出 B 技术输出 C 资本输出 D 商品输出 8.甲乙两国原来对锡矿砂分别征收20%和30%的进口税,现两国相互间商品进口予以免税,但对第三国进口的锡矿砂统一征25%的关税,这种一体化组织形式是() A 自由贸易区 B 共同市场

C 经济同盟 D 关税同盟 9.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 A 李斯特 B 密尔顿 C 李嘉图 D 凯恩斯 10.()是指进口国家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来限制商品的进口。 A 贸易技术壁垒 B 进口押金制 C 专断的海关估价 D 最低进口限价 11. 关贸总协定第六条规定, 构成倾销的条件之一, 是出口价格() A 低于国际价格 B 低于该国的正常价格。 C 低于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 D 低于向第三国出口的价格 12.欧共体向参加洛美协定的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单方面提供()A 普惠税 B 最惠国关税 C 特惠税 D 差价税 13.关贸总协定历史谈判中持续时间最长和参加国家最多的是()。 A 乌拉圭回合 B 东京回合 C 狄龙回合 D 肯尼迪回合 14.世界贸易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是()。 A 总理事会 B 专门委员会 C 部长会议 D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 15.出口卖方信贷是指()。 A 卖方对买方的信贷 B 卖方所在地银行对买方的信贷 C 卖方所在地银行对卖方的信贷 D 买方所在地银行对卖方的信贷 16.商品的国别价值和国际价值()。 A 在质和量上都是相同的 B 在质和量上都是有差别的 C 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是有差别的 D 在质上是有差别的,在量上是相同的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漏选该小题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国际贸易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出口退税 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已报关离境的出口货物,由税务机关根据本国税法规定,将其在出口前生产和流通各环节已经缴纳的国内增值税或消费税等间接税税款,退还给出口企业的一项税收制度。 2、国际价值 国际价值是在国别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性一般社会劳动的凝结。是商品在国际交换中体现的生产的国际关系的经济范畴。 3、对外开放政策 大力发展和不断加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国际竞争,由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以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4、出口商品战略 是一国根据本国在一定时期内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状况和国际市场的供求状况,对出口商品构成所做出的战略性安排。 5、科技兴贸战略 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为动力的贸易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2)、运用高新技术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计算题(共20分,每小题10分) 1.假设美国某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71 692亿美元,货物出口贸易额为6 783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8 772亿美元,请计算该国该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出口贸易依存度和进口贸易依存度。1.答:对外贸易依存度=(6783+8772)/71692=21.697%; 出口贸易依存度=6783/71692=9.46%; 进口贸易依存度=8772/71692=12.236% 2.某商品国内进价为人民币7270元,加工费900元,流通费600元,税金30元,出口销售外汇净收入为1100美元,请计算出口总成本、出口换汇成本,并判断在当前汇率水平下该出口贸易是否值得做。 2.答:出口总成本=7270+900+600+30=8800人民币元 出口换汇成本=8800人民币元/1100美元=8人民币元/美元;当前汇率水平在1美元比7人民币以下,所以该出口贸易不值得做。 三、单项选择题,答案填入对应题号的表格内(共20分,每小题2分) 1.对外开放政策作为我国基本国策最终得到确立是其被写入(A)。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报告B.五届人大政府工作报告 C.中华人民共和国新宪法D.中共十四大报告

政治经济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政治经济学》 课后题整理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第一章商品 1、名词解释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 1、名词解释: 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纸币本身没有价值或其价值可以忽略不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2、简述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起源: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向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再向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变化的过程。货币是交换价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 - 答案

《政治经济学》习题三答案 一、单选题(48分)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 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 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 C. 超额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国际贸易概论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叫做( ) A.直接贸易B.间接贸易C.转运贸易D.过境贸易 2、国际贸易额是由( )组成 A.各国出口总额B.各国进口总额C.各国进出口总额D.各国总贸易额 3、下列不属于专门进口的是( ) A.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直接进入的进口货物B.进入海关保税工厂的进口货物 C.为国内消费和使用而从海关保税仓库中提出的货物以及从自由贸易区出口的货物 D.进入海关及从自由贸易区进口的货物 4、几个发展国家进行专业化协作,联合生产,这种分工是()的国际分工。 A垂直型B交叉型C水平型D混合型 5、以进行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为主的市场() A拍卖中心B商品交易所C国际博览会D国际贸易中心 6、能够反映商品供求关系变化的价格是() A.世界封闭市场价格B.世界自由市场价格 C.世界垄断价格D.国际商品协定价格 7、跨国公司为减轻税赋或逃避东道国外汇管制在公司内部购买商品时使用的价 格叫() A.垄断价格B.协定价格C.内部价D.转移价格 8、欧洲联盟成立于 A.1993年 B.1965年C.1999年 D.1991年 9、战后国际投资的形式主要是( ) A.直接投资 B. 间接投资 C. 证券投资 D. 混合投资 10、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高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与()密切相关。 A.劳务输出 B. 技术输出 C. 资本输出 D. 商品输出 11、对外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根本区别是( ) A.对企业是否拥有一定的控制权B.对企业是否拥有经营管理权 C.是否涉及有那资产的投入D.是否涉及无形资产的投入 12、在技术贸易中,技术供方转让给对方的是() A.技术的使用权 B. 技术的所有权 C. 技术的保密权 D. 技术的转让权 13、国际技术贸易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方式是() A.咨询服务 B.合作生产 C. 技术援助 D.许可证贸易 14、19世纪上半叶德国保护贸易的代表人物是() A.李斯特B.密尔顿C.李嘉图D.凯恩斯 15、( )是指进口国家有意识地利用复杂苛刻的产品技术标准、卫生检疫规定、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等来限制商品的进口。 A.贸易技术壁垒B.进口押金制C.专断的海关估价D.最低进口限

马哲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部分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资本原始积累 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2、自然经济 是以分散、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它与分工不发达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 3、商品经济 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4、商品 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5、商品的使用价值 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6、商品的价值 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7、具体劳动 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马克思也称之为有用劳动。 8、抽象劳动 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消耗。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 是劳动者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它的高低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测量,也可以用单位产品中所耗的劳动时间来测量。 11、资本 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2、不变资本 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它的价值只能转移。 13、可变资本 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能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 14、剩余价值 就是雇佣劳动者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15、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也可以表示为剩余劳动和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16、绝对剩余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