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精编版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精编版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精编版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文言文翻译讲练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再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句中的“兵”、“利”、“战”、“善”、“赂”、“秦”等均为单音词,翻译时可分别改换为现代汉语双音词:兵器、锋利、作战、得法、贿赂、秦国。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

这一句中有几处省略,第一处翻译时不必补出,第二、三处则必须补上“那蛇”“草木”,否则就

不连贯,甚至会产生歧义。

有的还要补出相应的关联词,使句意关系更加显豁、畅达。

另如: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1998年高考第21题)

译文:(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可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

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见……于……(被动句)

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又如:何以知之?

句式: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

译为:即“以何……”,凭什么……

译文:(你)凭什么(或:怎么)知道(蔺相如可以出使)?

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文言文翻译特别提醒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特别要译出修辞格的语意。如: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1

……………………………………………………………最新资料推荐…………………………………………………

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2、振长策而御宇内(比喻)

译文:用武力来统治各国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译文:不因为外物(客观环境)的好坏而高兴、悲哀,不因为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悲哀。

4、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忧,不能造朝。(婉词)

译文:昨天有国君命令来,他正生病,不能上朝复命。

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1、注意古今词义、色彩的变化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曲,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色彩变化)

译:先帝不因为我低贱鄙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房中来看望我。

②璧有瑕,请指示王(单、双音节词的变化)

译:璧上有斑点,请让我指出来给大王看。

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词义变化)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名做状)

译:一只狼径直地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象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②君子死知已,提剑出燕京(为动)

译:君子为知已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

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译: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并守住边防

②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借代)

译:我认为老百姓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更何况大的国家呢?

③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比喻)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高洁的品德而使自己被流放呢?

4、注意有委婉说法的语句的翻译

①若有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译:如果仰赖贵国国君的恩惠,我们国君赦免了我们,三年后我们将要兴师报仇。

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陈情表》)。

译: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开我去世了;到了四岁,舅父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愿,把她嫁给了别人。

5、符合现代汉语表达的习惯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译:一个厨师丁替文惠君分解牛。(应改为“一个叫丁的厨师”)

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译文:牺牲最惨重的,要算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牺牲的惨重,首推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的那次战斗。

6、注意古汉语特殊的句式(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

2

……………………………………………………………最新资料推荐…………………………………………………

①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②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介词结构后置)

译:对于遭到风雨霜饥寒而倒毙的人到处都是(这种现象),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③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④人谁又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定语后置、省略)

译文: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的洁白之身受脏物的污染呢?

⑤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无标志的被动句)

译:我被拘留不能回

文言文翻译口诀

专有名词照原样,(留)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单音词语译成双,(换)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语序不当要调整,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字词。

省略部分要补上,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某些虚词可删去,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上下对译要恰当。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

①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②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

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府而著之外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

③君奚患焉?

3

……………………………………………………………最新资料推荐…………………………………………………

5.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

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

6.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

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

②太祖口貌如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7.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①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

②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③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8.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①诚然,卿不朕欺

②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

③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恶其人者,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武王克殷,9.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为”太公出,邵公入,王曰:。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王曰:恶其余胥(余胥,墙角)“不可。“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王曰:“善。之奈何?”周公曰:

①将奈其士众何?

②咸刈厥敌,使靡有余,何如?

③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愿先”王曰:“喏。”明日见,谓惠子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则不能言矣。10.客谓梁王曰:‘弹之状若何?'应曰‘弹“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弹弓)者,曰:”惠子曰: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则知乎?”王曰:之状如弹'”“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喻乎?”王曰:“未喻也。王曰:则不可矣。”固以其所知,”惠子曰:“可知矣。“夫说者,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今王曰无譬,

“善。”

①愿先生言事则直言耳,无譬也。

②夫说者,固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

“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11阝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于是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阝椁乃下令曰:“棺”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过度

文言小语段翻译练习(附答案)

文言文翻译讲练 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实于原文意思。 达:指译文要通顺畅达,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能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 文言文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六个字。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北门的钥匙。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如上句中的:使─让;其─他们的;管─钥匙。 再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句中的“兵”、“利”、“战”、“善”、“赂”、“秦”等均为单音词,翻译时可分别改换为现代汉语双音词:兵器、锋利、作战、得法、贿赂、秦国。 “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捕蛇者说》) 这一句中有几处省略,第一处翻译时不必补出,第二、三处则必须补上?那蛇??草木?,否则就不连贯,甚至会产生歧义。 有的还要补出相应的关联词,使句意关系更加显豁、畅达。 另如: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1998年高考第21题) 译文:(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那么)明日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在意义,或为语气助词、或表停顿、或是凑足音节、或起连接作用,在翻译时就可以删去,而不必硬译。 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可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如: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见……于……(被动句) 译文:我确实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又如:何以知之? 句式:何以……(介词宾语前置句) 译为:即“以何……”,凭什么…… 译文:(你)凭什么(或:怎么)知道(蔺相如可以出使)? 又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文言文翻译特别提醒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特别要译出修辞格的语意。如: 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比喻)

文言文语段练习及翻译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①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 ,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②。 ①害:妒忌,怨恨。②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 译文:当初,霍氏一家骄横奢侈,茂陵人徐福就曾指出:“霍氏必亡。凡奢侈无度,必然傲慢不逊;傲慢不逊,必然冒犯主上;冒犯主上就是大逆不道。身居高位的人,必然会受到众人的妒忌。 霍氏一家长期把持朝政,遭到很多人的厌恶,天下人厌恶,又作出大逆不道的事,怎么可能不灭亡呢!”于是,上书朝廷说:“霍氏一家权势太大,陛下既然厚爱他们,就应随时加以约束限制,不要让他们发展到灭亡的地步!”上书三次,天子听到了,未加采纳。 今有人日攘(3)邻之鸡者,或(4)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5)。”曰:“请损之(6),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7)。”如知其非义 注释 (3)[攘]这里是指偷窃的意思(4)[或]有的人(5)[是非君子之道]这不是君子应该做的事。是:此,这。君子:指品行良好的人。道:作为,行(6)义:好的(7)[请损之]请让我减少偷鸡的次数。损,减少。之,代表偷鸡这件事(8)[已]停止(9)[斯]则,就(10)[日]每天 译文:现在有每天(都要)偷邻居的鸡的人。有人告诉他这不是君子的作为。那人说:“那就减少一些吧。每个月偷一只鸡,等到来年就停止(这种行为)。”既然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就应该立刻改正,为什么还要等到明年呢 寓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当机立断,不能给自己找借口。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①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②【罄于前】③,不可类也,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注释:1.鬼魅:鬼怪2.旦暮:早晚3.罄于前:出现在眼前 译文: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难”他说:“狗、马最难画。”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他说:“画鬼怪最容易。”狗、

文言文小语段2

1、纯孝之报:吴郡陈遗,家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①。1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录焦饭②,归以遗母。后值孙恩贼出吴郡③,袁府郡即日便征④。2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⑤,遂带以从军。战于沪渎⑥,败。军人溃散,逃走山泽,皆多饥死,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注释」①铛(chēng):一种平底锅。焦饭:锅巴。②贮录:贮存,收藏。录:收藏。 ③孙恩:字灵秀。晋安帝隆安三年,聚集数万人起义,攻克会嵇等郡,后来攻打临海郡时遭败,投水而死。 ④袁府君:即袁山松。时为吴郡太守,被孙恩军队杀害。⑤沪渎:水名,在上海东北。 2、二十三、过江诸人: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①,藉卉饮宴②。周侯中坐而叹曰" 1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④!" 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 2当共戮力王室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⑥!" 「注释」①新亭:亭子名,故址在今南京市西南长江边上。②藉卉:坐在草地上。 ③正自:只是。④戮力:合力。⑤楚囚:本指楚国的囚犯,后来借指处境窘迫的人。 3、江左有管夷吾: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于时,江左营建始尔,纲纪未举,温新至,深有诸虑。既诣王丞相,陈主上幽越、社稷焚灭、山陵夷毁之酷,有黍离之痛①。温忠慨深烈,言与泗俱,丞相亦与之对泣。叙情既毕,便深自陈结,丞相亦厚相酬纳②。既出,欢然言曰:" 江左自有管夷吾③,此复何忧!"「注释」①黍离之痛: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周大夫行役到镐京,见到宗庙宫殿都已经毁坏,长满了禾黍,不胜感慨,作《黍离》一诗。见《诗经。王风。黍离》,后以" 黍离之悲" 、" 黍离之痛" 作为感叹国家衰亡的典故。②酬纳:酬谢接纳。 ③管夷武:管仲名夷吾。齐国大夫,辅佐齐桓公成为霸主。 4、唐太宗赐绢惩顺德: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①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②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5、曾参不受鲁君邑:①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②“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6、周处改过自新: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与处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1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2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7、蒲松龄之妻:五十余犹不忘进取①。孺人②止之日:“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③矣。山林目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④为快哉!”松龄善其言。顾儿孙入闱⑤,褊心⑥不能无望,往往情见乎词,而孺人漠置之。或媚以先兆,亦若罔闻。松龄笑日:“穆如者⑦不欲作夫人⑧耶?”答曰:“我无他长,但知止足。今三子一孙,能继书香,衣食不至冻饿,天赐不为不厚。自顾有何功德,而尚存觖望⑨耶?” [注释]①进取:此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蒲松龄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不第。②孺(rú)人:妻子。③台阁:宰相。 ④以肉鼓吹:犹言一呼百诺。⑤入闱:参加科举考试。⑥褊(biǎn)心:私心。⑦穆如者:端庄的人。此指妻子。⑧

2020高考语文专项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一) 小语段翻译强化练

文言文阅读(一)小语段翻译强化练 一、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亡已。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驺奴宰人游戏饮食,赏赐亡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拟于桀纣也,得以为尧舜也。王说其谄谀,尝与寝处,唯得所言,以至于是。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 (1)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5分) 译文: (2)王辟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5分) 译文: (3)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4分) 译文: 参考答案:(1)(龚遂)当面指责昌邑王的过失,以至昌邑王捂着耳朵起身离开,说:“郎中令太会羞辱人了。”(采分点:“面”“刺”“愧”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共5分) (2)昌邑王让左右侍从回避(后),龚遂说:“大王知道胶西王做无道义的事而灭亡的原因吗?”(采分点:“辟”“所以”“为”各1分,句子通顺2分,共5分) (3)现在大王您亲近众小人,逐渐染上邪恶习气,存亡的关键,不能不慎重啊。(采分点:“渍”“机”各1分,句意2分,共4分) 参考译文: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通过明经考试做官,官至昌邑王的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刘贺。刘贺言行举止多有不当,龚遂为人忠诚宽厚,刚直坚毅,情操高尚。入宫时对昌邑王劝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小语段翻译练习 1.济阳之贾人,渡河,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急号曰:“我,济上之巨室,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曰:“若,渔者也,一日之获几何?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或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而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济水北岸的一个商人,渡河,他的船沉没了,漂到了水中一个小岛上,在那里大声呼喊着。有一个打鱼的人划着船前往去救他,还没到,他急切地呼喊到:“我,是济水边上最有钱的人,如果能救我,我给你一百两金子。”打鱼的人用船把他送到了岸上,他却只给了十两金子。打鱼的人说:“先前答应给一百两金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金子,恐怕不可以吧?”商人说:“你,一个打鱼的人,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一下子得到十两金子,还是不满足吗?”打鱼的人沮丧地离去了。又有一天,商人沿着吕梁山向下游去,船撞到了礁石上,又沉没了。而那个打鱼的人又在那里,有人对他说:“为什么不救他呢?”打鱼的说:“这是答应给酬金却不按数酬付的人。”于是站在那里观看,商人被水淹没了。 2.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之外,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居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服,百姓不信,方此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吾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也。”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史记·孙武吴起列传》。 译文: 魏国设立国相,让田文作国相。吴起不高兴,对田文说:“请允许我跟您论一下功劳,怎么样?”田文说:“可以。”吴起说:“率领三军,使士兵乐于为国效命,敌对的国家不敢谋犯,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治理百官,使万民亲近,使府库充实,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又说:“守卫西河,秦兵不敢向东进犯,韩国和赵国像对待宾客一样顺从,您跟我比,怎么样呢?”田文说:“我不如您。”吴起接着说:“这三方面,您都处在我的下面,可是位子却在我的上面,为什么?”田文说:“国君年少,国家混乱,大臣们不服从,百姓们不信任,正在这个时候,(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呢?还是嘱托给了我呢?”吴起默然了很久,才说:“(国君)把国事嘱托给了您。”田文说:“这就是我的位子处在您的上面的原因啊!”吴起这才知道自己不如田文。 3.晋侯复假道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寇不可玩,一之为甚,岂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译文: 晋国的国君又一次向虞国的国君借道来讨伐虢国。宫之奇进谏说:“虢国,是虞国的外围屏障,虢国灭亡了,虞国必然跟着灭亡。晋国的气焰不可助长,对于敌寇不可疏忽。一次借道已经很严重了,怎么能够第二次借道给他们呢?谚语里所讲的‘腮帮子与牙床子是紧密

专业题材一文言语段翻译

第三章特色题型精练 专题一文言语段翻译 (一)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也,幼怀志尚,有骨鲠之风。及晋王广为扬州,衡拜扬州总管掾,王甚亲任之。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俄而敕衡督役江都宫。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节选自《隋书·张衡传》) (1)衡亦竭虑尽诚事之,夺宗之计,多衡所建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诣衡讼宫监者,衡不为理,还以讼书付监,其人大为监所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张衡也尽忠竭力侍奉他,夺取太子之位的计谋,大多是张衡所提出的。(得分点:“事”“夺”“建”,判断句,句意正确。) (2)有人到张衡那里告修江都宫的宫监,张衡不为他处理,回去以后(却)把状纸交给那个宫监,那个告状的人更被宫监刁难了。(得分点:“诣”“以”“困”“为……所”。)

参考译文 张衡,字建平,是河内人,小的时候就怀有远大的志向,有刚直的风骨。等到晋王杨广镇守扬州时,张衡被授予扬州总管掾的官职,晋王很亲近信任他。张衡也尽忠竭力侍奉他,夺取太子之位的计谋,大多是张衡所提出的。不久(皇帝)命令张衡监督修建江都宫的劳役。有人到张衡那里告修江都宫的宫监,张衡不为他处理,回去以后(却)把状纸交给那个宫监,那个告状的人更被宫监刁难了。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大将阿跌光颜与崇文约,后期,惧罪,请深入自赎,乃军鹿头西,断贼粮道。邢泚已降而贰,斩于军,衣冠胁污者诣衙请命,

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①将自己的衣裳给我穿②吃人的粮食的人(就应该)为人之事而出力效死③我怎么可以为了利益而违背道义呢? 3.于是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胜数。及太后赐百官负绢,任意自取,朝臣莫不称力而去,惟融与陈留侯李崇负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 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 矣。”朝贵服其清廉。 ①朝臣莫不称力而去 ②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3.①朝中大臣没有不尽力(负绢)离开的②臣子我两只手,只拿得了两匹,已拿得够多了 4.看见一位妇人穿着粗布丧服坐在毛驴上,隐约之中(感到)和妻子很相像 5.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 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 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5.①借鉴他人的长处用来弥补自己的短处②别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③不鄙视(看来)无能之人,不厌恶(看来)无知之人,就对了 6.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 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 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 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 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 ③必不吾受也 ④君奚患焉 6.①向虞国借道去讨伐虢国②如果收下了我的 宝玉不借道于我③一定不会收下我们的(东西) ④大王您忧虑什么呢? 7.郦生说齐王曰:“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 河之外;授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 举三十二城。此蚩尤之兵也,非人之力也,天之福 也。今已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守白马之津, 杜太行之阪,距蜚狐之口。天下后服者先亡矣,王 疾先下汉王, 齐国社稷可得而保也。不下汉王,危亡可立而待 也。”田广以为然,乃听郦生。罢历下兵 守战备,与郦生日纵酒。淮阴侯闻郦生伏轼下齐 七十余城,乃夜度兵平原袭齐。齐王田 广闻汉兵至,以为郦生卖己,乃曰:“汝能止汉 军,我活汝。不然,我将烹汝。”郦生曰: “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而公不为若更 言。”齐王遂烹郦生,引兵东走。 ①天下后服者先亡矣 ②王疾先下汉王 ③汝能止汉军,我活汝 ④举大事不细谨,盛德不辞让 ⑤而公不为若更言 7.①天下归顺晚的(恐怕)要覆亡在先了②大 王您(应该)赶紧先向汉王称臣③你(如果)能 制止汉军,我就让你活着④办大事不顾细枝末 节,成就大德不回避(别人的)指摘⑤你爷爷不 会为了你而另换一个说法 8.《孟子》一书,言心言性,亦谆谆矣。乃至万章、 公孙丑、陈代、陈臻、周霄、彭更之所问,与孟子 之所答者,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常在乎出处去就辞受取与之间 8.常常在于人的出处去就辞受取与(应取一个什 么准则)方面 9.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 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 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 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 胜,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 内史安国皆 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 9.①梁王痛恨爰盎以及其他参与计议的大臣② 于是天子怀疑梁王,追得刺客,(审问之下)果然 是梁王指使的③派遣使者一路上冠盖相接络绎 不绝,审察追查梁王的罪行 10.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 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弄威权,大 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遭谴黜。遭 父亲,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 ①宦官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 ②乡党以为贬议 10.①宦官黄皓独掌大权耍弄威势,大臣们都违心 地附和他②乡里给了(陈寿)贬抑的品评 11.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 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 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 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 “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 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 有所告,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 ②太祖口貌如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11.①他的叔父屡屡到曹嵩跟前提及(太祖之事) ②太祖嘴脸容貌像平时一样③只是在叔父跟前 不受宠爱,因此被欺瞒啊 12.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三日。臧 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礼 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 非政之宜也。” ①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②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12.①臧孙施政,失了分寸啊②现在无缘无故地 加以祭典,不是施政所适宜的 13.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 “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 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 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 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 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 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①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 ②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13.①顺德果真能够有益于国家的话,我可以和他 共享(内廷)库房中的(财产)②还是念及他有 功于国,没有降罪于他 14.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 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 “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 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 不能知也。” ①诚然,卿不朕欺 ②间召问群臣臧否 ③濂惟举其善者对 14.①确实如此,爱卿没有欺骗孤家②间或召见 询问大臣们的好坏优劣③宋濂只是列举那些与 自己交好的臣子回答 15.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 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 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 安之者,其在君乎。” ①故世人未之奇也 ②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15.①因此当时人并不将他看作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②能够安定天下的,大概就是先生吧 16.武王克殷,召太公而问曰:“将奈其士众何?” 太公对曰:“臣闻,爱其人者,兼屋上之乌;恶其 人者,恶其余胥(余胥,墙角)。咸刈厥敌,使靡 有余,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 王曰:“为之奈何?”邵公对曰:“有罪者杀之, 无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 周公入,王曰:“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 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 在纣一人。”王曰:“善”。 ①将奈其士众何 ②咸刈厥敌,使靡有余 ③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 16.①拿这些士人民众可怎么办啊②把那些敌人 统统杀掉,让他们一个不留③让他们住在自己的 宅子里,耕种自己的田地,不要去改变他们的地位, (引导他们)趋于仁义 17.客谓梁王曰:“惠子之言也善譬,王使无譬, 则不能言矣。”王曰:“喏。”明日见,谓惠子曰: 1

高三语文文言文语段翻译(含答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语段翻译 一、二人并走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卧薪尝胆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各终于此乎?”种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白奔苦,其卒王霸。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②女志会稽之耻邪?”身白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孟子少时(汉韩婴《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卖东家邻脉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扎有盛名,为司隶校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扎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弃世为通好也。”元扎及宾客莫不奇之。大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言语之,起曰:“②小时了了,大未必住。”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袁虎少贫 袁虎少贫,①尝为人佣,载运租。谢镇西经船行,其夜清风朗月,闻江诸闲估客船上有咏诗声,甚有情致;所诵五言,又其所未。尝闻,叹美不能已。②即遣委曲讯问,乃是袁自咏其所作咏史诗。因此相要,大相赏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翻译语段

文言文翻译语段 备注:两周一次 第(一)次 1今者臣来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2草书大王 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流辈]人们。[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得句] 得到佳句。[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诟](gòu)责骂。 第(二)次 3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智意]知识和判断能力。[太祖]指魏武帝曹操。[校]比较。 4席上啖菱 北人生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 有!”注[北人]北方人。 第(三)次 5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6顾左石而言他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注[弃]断绝。[士师]典狱官。[已]罢免。 第(四)次 7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管仲、隰(xi)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孤竹]古国名。 8韩娥善歌 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枥,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

第一册读本文言文语段翻译

刘宽仁恕 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父亲刘崎,在汉顺帝时担任司徒。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就交给了他然后自己步行回家。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样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幸亏你来把牛归还给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 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汉桓帝时,被大将军梁冀召用,先后五次调任司徒长史。延喜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大守。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的表现。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终归不对之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推让给下属。有时出现了灾异,则引咎自责。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中,就延请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向百姓讲解经义,看见老年人就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人们 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汉灵帝年间,被征召授予太中大夫一职,在华林园内做侍讲。熹平五年,代许训担任太尉。灵帝很爱好学术文艺,每次召见刘宽,常让他讲解经书。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太尉是醉了吗? "刘宽仰起头回答说:"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责任重大,内心忧虑如醉。"帝很重视他的说法。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客人忍不住,骂道:"畜生。"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并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他的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温和慈爱。国内的人都称他是忠厚的长者 王充传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是从魏郡元城迁徙来的。王充少时丧父,乡里都称赞他的孝顺。后来到京师,在太学学习,拜扶风班彪为师。他喜好博览群书而不拘守章句。家贫没书,常到洛阳市集中走动,阅读那裹卖的书,看一遍便能背下来,于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后回到乡里,隐居教书。在郡中任功曹,因多次谏静不合而辞职。 王充爱好议论辩说,开始好像是诡辩,最终却是有理有据。他认为世俗儒生拘泥文字,常常失去真正的含意,于是便闭门思索,回绝庆贺吊唁之类的礼节往来,门上窗上墙壁上都放置刻刀刻笔。着《论衡》八十五篇,二十多万字,说明事物类别的异同,纠正当时世俗的疑问。 刺史董勤征召王充为从事,转为治中,他自我免职回家。同郡友人谢夷吾上书引荐王充才学很高,肃宗特韶令公车征召他,但因病没去。年近七十岁时,神志精力衰弱耗尽,于是着《养性书》十六篇,节制嗜好欲念,安神自守。永元中,病逝于家中。 循吏崔伯谦 崔伯谦,字士逊,博陵人。父亲文业,任巨鹿太守。 伯谦小时候父亲去世家中贫困,用心侍奉母亲。 高祖征召他到晋阳,补授相府功曹,称赞他说:?清廉奉公,真是好佐吏。?升瀛州别驾。 世宗授为京畿司马,慰劳说:?你在瀛州施展才能,治理得很太平,我府中事务繁多,因此将此职授你。?族弟崔暹当时受到皇上宠幸而显要,伯谦和他同在朝廷为官,若非遇到婚丧大事,绝不到他家中去。

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文言文翻译练习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2.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 3.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阜而著之外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 ③必不吾受也 ④君奚患焉 4.陈寿字承祚,巴西安汉人也。少好学,师事同郡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宦官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寿独不为之屈,由是屡遭谴黜。遭父亲,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 ①宦官黄皓专弄威权,大臣皆曲意附之 ②乡党以为贬议 5.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 ①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联与之共有府库耳 ②犹惜其有功,不之罪

高考文言文小语段练习

高考文言文小语段练习 高考文言文小语段练习 一、杨氏入山之大穴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x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1.区别下列语句中“之”的用法或含义。 入山之大穴与众共之杨谢而从之 2.在括号中填写下列句子中省略的部分。 (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 3.杨氏答应了要定居穴中吗?由哪句话可看出来? 4.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 二、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释】掌管山泽苑囿打猎的官。罢:通“疲”。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 公将焉之()岂可不一会期哉()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天又雨,公将焉之? 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三、与荀彧追伤郭嘉书 曹操 郭奉孝年不满四十,相与周旋十一年,阻险艰难,皆共罹之。又以其通达,见世事无所凝滞,欲以后事属之。何意卒尔失之,悲痛伤心!今表增其子满千户,然何益亡者!追念之感深。且奉孝乃知孤者也,天下人相知者少,又以此痛惜,奈何奈何! ( 《求知如采金》) 注:郭嘉,字奉孝,和荀彧一样,都是曹操重要谋士。 1.分别解释下面二句话中的“以”字。 (1)又以其通达以:(2)欲以后事属之以: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皆共罹之罹: 3.把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何意卒尔失之翻译:

文言文精品小语段.docx

课外文言文精品小语段 (一)管仲破厚葬 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①,材木尽于棺椁。齐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 .. 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令曰:“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 (选自《非子》)【注释】①衣裘:裘,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 1.解释:①患②对③为__________ 2.翻译: ①禁之奈何 ? ②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_________________ ③棺椁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 商於子驾豕 商於子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大豕不肯就轭①,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 .. 一畦。宁毋先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 ! 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 ?”商於子怒而弗应。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 ?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吾岂不知服田②必以牛, 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 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 .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 )【注释】①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②服田:驾牲口耕田。 1.解释: ①东 __________②就 _________ ③过 _________ ④几⑤盖 2.翻译: ①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千轴不如一书 柳开少好任气,大言凌.物。应举时,以文章投主司①于帘②前,凡.千轴③,载以独轮车。引试④曰,衣襕⑤自拥车入,欲以此骇众取名。时景能文有名,唯袖一书帘前献之。主司大称赏, 擢景优等。时人为之语曰:“柳开千轴,不如景一书。” .. (选自宋·括《梦溪笔谈》 )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文言文语段翻译练习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爱之。 【注释】①建和:汉桓帝年号。建和元年为公元147年。②京师不见: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的情况。【文化常识】?太后?及其他。自从秦朝起,天子称?皇帝?,皇帝的妻子称?皇后?。?太后?(或皇太后)指皇帝的母亲(周朝诸侯王的母亲也称?太后?),皇帝的父亲称?太上皇?。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祖父叫?太上太皇?。?太?有至高至大的意思,因此皇帝的医生叫?太医?,皇帝的老师叫?太师?,皇帝的祖庙叫?太庙?。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诏②奇 2、翻译:①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②即以其言应诏 3、选择:?琼以状闻?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①黄琼因此听说了这情况;②黄琼把这情况报告皇上;③黄琼把这情况让皇上听到。 4、理解:黄琬说的日食后的样子到底是怎样的? 2、神童庄有恭 粤中庄有恭,幼有神童之誉。家邻镇粤将军署,时为放风筝之戏,适落于将军署之内宅,庄直入索取。诸役以其幼而忽.之,未及阻其前.进。将军方.与客对弈,见其神格非凡,遽诘之曰:?童子何来??庄以实对。将军曰:?汝曾读书否?曾属对否??庄曰:?对,小事耳,何难之有!?将军曰:?能对几字??庄曰:?一字能对,一百字亦能之。?将军以其言大而夸也,因指厅事所张画幅而命之对曰?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庄曰:?即此间一局棋,便可对矣。?应声云:?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喝声将军提防提防。? 【注释】①粤中:今广东番禺市。②庄有恭:清朝人,官至刑部尚书。③神格:神条与气质。④曾属对否:曾经学过对对子吗?⑤厅事:指大堂。⑥火卒:军中伙夫。 【文化常识】象棋。围棋与象棋是中国的两大棋类活动。多数专家认为,先有围棋后有象棋。?象棋?一词最早出现在《楚辞〃招魂》中,自秦汉至唐初,象棋中只有将、车、马、卒四个兵种。唐时加了?炮?,到北宋时加了?偏?、?禅?,相当于?士?、?象?。至北宋末南宋初,中国象棋才真正定型:一副象棋32枚子,分将、士、象、兵、车、马、炮。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署②适③弈④对⑤夸 2、翻译:①诸役以其幼而忽之;②遽诘之曰; ③庄以实对;④何难之有!。 3、曹植聪慧 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注释】①《诗》、《论》:指《诗经》和《论语》。②赋:古代的一种文体。③太祖:指曹操。④论:议论。⑤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⑥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文化常识】文学家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儿子,字子建。他从小颖悟,从上文看,十多岁时读过的书已相当多,而且文章也写得不错了。因富于才学,早年曾受曹操宠爱,一度欲立为太子,于是引起了其兄曹丕的忌恨。曹丕称帝后,曹植更受猜忌,郁郁而死。他的诗歌多为五言,前期少数伤口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与自己的抱负,后期则表现自己的苦闷心情。今有《曹子建集》。【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顾②悉③将④援 2、翻译:善属文;②奈何请人;③太祖甚异之 3、理解:?可观?的意思是什么? 4、默写《七步诗》。 4、鲍子难客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有鲍氏之子,年二十,亦在坐,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彼此相食,非相为而生。人取可食者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也!? 齐国姓田的(权臣)出行前在厅堂设宴祭祀路神,(一起吃饭的)幕僚有上千人。宴席上有敬献鱼和大雁的,姓田的看了,于是感叹道:“老天对民众很厚道啊!生长五谷,孕育鱼和鸟,用来享用。”所有食客高声附和。鲍家男子年龄二十岁,在幕僚中排列在次等的位置,进言道:“不是您说的那样。天地万物和我们人类并存,种类不同而已。种类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因为大小、智力不同而互相制约,互相成为食物,并不是为了给谁吃而生存的。人类获取可以吃的东西吃,难道是天为了让人吃而孕育它们吗?况且蚊虫叮咬(人的)皮肤,虎狼吃肉,岂不是为了蚊虫而孕育出人、为了虎狼而孕育有肉的生物了吗 注释】①田氏:齐国姓田的(贵族)。②祖:古人出远门设宴祭路神叫?祖?。③繁:毓。④非相为而生:不是为了对方的生存而生存的。⑤蚋:一种吸血的小虫。⑥囋:叮咬。 【文化常识】食客。春秋战国时期凭一技之长投靠贵族的人叫?食客?。权贵人家为了网罗人才及显示实力,多的有食客三千,少的也有数百。在食客中有的善出谋划策,有的善外交辞令,那些擅长于偷鸡摸狗的有时也能成为食客。食客中凭才能大小区分等级。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和②亦③并④类 2、翻译:①天之于民厚矣②不如君言 ③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 3、题目?鲍子难客?中的?难?,解释为。 5、曹绍夔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俄,击斋钟,罄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夔食讫,出怀中锉,锉罄数处,其响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云:?此罄与钟律合,击彼此应。?僧大喜,其疾亦愈。 【注释】①罄:一种打击乐器。和尚用来作佛事。②术士:有法术的人。③斋钟:寺庙里开饭的钟。④律合:指频率相同。 【文言知识】说?彼?。?彼?有两个含义:一、指?那?、?那个?。上文?击彼此应?,意为敲击那个,这个就呼应。成语?此起彼伏?,意为这里起来,那边下去。二、指?他?、?他们?。成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意为了解他们(对方)也了解自己,那么一百次战斗也不会有危险。又,?纵彼不言,吾不愧于心乎?,意为纵然他(他们)不批评,我在心里能不感到惭愧吗?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已②善③俄④作⑤盛馔⑥冀⑦具⑧讫 2、翻译:①僧俱以告②当为除之 ③僧苦问其所以 6、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