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及内容: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内容包括:1、法律保留原则。2、法律优先原则。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的情形: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采取必要措施。2、法律只规定了行政权行使的模糊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行使方式。3、法律规定了行政行使的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但范围和方式具有可选择性,而不是严格的羁束性。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条件:1、信赖的基础是行政机关的一定行为,包括作为、不作为以及承诺,不管该行为是否合法。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2、个人或组织对该行政行为存在依赖,这种信赖是通过个人或组织采取的某种行为表现出的。

3、个人或组织的信赖是值得保护的正当信赖。

行政法中体现程序公正的制度设计:1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2不单方接触。3、作出不利决定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意义⑴普遍性。⑵规范性。⑶特殊性。⑷时代性。⑸基础性。意义:A、揭示行政法的主要矛盾和本质;B、界定行政法发展的框架和方向C、指导和约束行政法的制定、解释、适用D、确保行政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E、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可直接作为规范适用

行政法的特点: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在内容上的特点1、内容广泛。2、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较易变动。3、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如何理解行政法关系:行政法关系是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1、受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2、行政法关系是由行政法调整而形成的。3、行政法关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

行政权的概念、内容和特点: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治理权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内容: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监督检察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等。特点: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它具有自由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相对于一般的组织和个人,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或裁决机构依程序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行政权的双重作用:1、积极作用。2、行政权的行使也会带来相当的消极作用。

简述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一切国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2、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公民权利。3、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形成的关系中,一方权利的实现要求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1、监督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2、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3、相对于行政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非对等性和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是倒置的。

简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2、监督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行政法是如何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实施:1、行政法确认行政权的相对独立性,确认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享有和行使。2、行政法确立行政机关相对与公民、法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赋予行政权以优益性、强制性等属性。3、行政法保障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管理权。4、行政法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维护行政机关在特别情形下的特殊地位。5、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法不断赋予行政机关新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实体法律关系和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部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2、行政法的作用: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如何理解行政主体概念: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职责的概念及内容: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律义务,内容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循法定程序。

行政职责和行政职权的关系:行政职责随着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变化,任何具有行政职权的行政主体,随之享有行政优先权,同时必须履行行政职责。二者是权利和义务的具体体现,二者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1、行政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接受授权的组织。不可将行政机关一概视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能否成为行政主体要看是否享有行政权。2、行政机关不等于行政主体,除行政机关外,一定的行政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依照法定授权,也可以成为行政主体。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1、依法行政的需要2、是确定行政行为效力的需要。3、是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以及行政诉讼被告人的需要。4、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1、具有高度政治性和权威性。2、具有执行性和法律属性。3、具有独立性。4、具有适应性和创造性。5、具有统一性和层级性。6、具有社会性、专业性和服务性。

行政机构的特征:1是一种行政组织。2行政机构设立的法律依据,多为行政组织法。3行政机构依照法定授权,方能成为行政主体。4、行政机构通过法定授权取得行政主体资格,并不意味着它同时取得法律上的其他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行政机构成为行政主体的具体类型:1、依照法律、法规的授权规定而直接设立的专门行政机构。2、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3、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

我国公务员的范围: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除了行政系统的公务员外,还包括:政党系统;权力机关系统;政协系统;审判系统;检察机关系统;法律法规授权的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系统公务员。

公务员责任的救济途径:公务员责任设置了两种救济途径,一是申诉制度,二是控告制度。1、公务员对涉及本人的人事处理不服的,可以自处理决定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2、对省级以下机关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处理决定的上一级机关提出在申诉。3、行政机关公务员对处分不服向行政监察机关申诉的,按《行政监察法》规定办理。4、公务员认为机关及领导人员侵犯合法权益的,可向上级机关或有关部门提出控告。5、机关因错误的具体人事处理对公务员造成名誉损害的,应当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法给予赔偿。行政相对人在实体法上的地位:1、财产和自由不受侵害,依法享受给付与保护的权利。2、排除违法或不当行政请求权与行政介入请求权。

公权的种类:以公权的主体为标准,可分为国家公权和相对人公权两种。

公权与公义务的特征:1、国家公权与私权相比,具有鲜明的自行强制性。2、对于相对人的公义务,广泛承认行政权的自行强制力。

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的特征和区别:1、依据方面的特征和区别。行政授权必须有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明文授权规定为依据。行政委托根据所委托行政事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2、方式上的特征和区别。行政授权必须符合法定的方式。行政委托的法定方式,都是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活动中,以较具体的委托决定进行的。3、法律后果上的特征与区别。行政授权的法律后果,会使某一原本五行政资格的组织取得行政主体资格。行政委托的对象可以是另一行政主体,也可是其他社会组织。

公务员法律关系变更:1、晋升。2、降职。3、交流。4、撤职。5、领导成员辞职和引咎辞职。

公务员的权利:1、履行职责的工作条件保障权。2、身份保障权。3、获得劳动报酬和享受福利、保险待遇的权利。4、参加培训的权利。5、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6、提出申诉和控告的权利。7、申请辞职权。8、法律规定的其他权。

行政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利:1、参与型行政全面保障相对人在程序法上的权利。2、行政相对人参与制定行政法规范或计划的权利。3、行政相对人参与作出行政行为的权利。

相对人的公法行为:1、公法行为是指相对人以公法效果的发生为目的、以相对人的资格所为的行为。2、相对人的公法行为中的意思能力和行为能力。3、关于相对人的公法行为的撤回。4、相对人的公法行为的瑕疵对行政行为效力的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1、行政行为具有公定力。2行政行为具有确定力。3、行政行为具有拘束力。4、行政行为具有执行力。

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以行政行为是否应当具备一定的法定形式为标准进行的区分。要式行政行为是指必须具备某种法定的形式或遵守法定的程序才能成立生效的行政行为。非要式行政行为是不需一定方式和程序,无论采取何

种形式都可以成立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主体合法的具体要求:1、行政机关合法,指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人员合法。3、委托合法。

行政委托的合法性表现:1、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2、接受委托者必须具备从事某项行政活动的能力。3、受委托者必须在委托的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行政程序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时所采取的方式、方法和步骤、时限等。1、必须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2、必须符合一般性的程序规则要求,如表明身份、说明理由、听取意见。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条件: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行政程序。

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1、行政行为具有特别重大的违法行为或具有明显的违法情形。2、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3、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4、行政行为的实施将导致犯罪。5、没有可能实施的的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1、行政相对方可不受该行为拘束不履行该行为为之确定的任何义务,并对此种不履行不承担法律责任。2、可在任何时候请求有权国家机关宣布该行为无效。3、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该行为无效。4、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行政主体通过该行为从行政向对方处所获取的一切返还向对方。

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和法律后果:1、撤销的条件: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行政行为不适当。2、撤销的法律后果:行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社会公益或行政向对方是否存在过错,撤销也可仅使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如果行政行为的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过错引起的,实际损失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如果行政行为撤销是因为行政向对方的过错或行政主体与向对方的共同过错引起,行政行为撤销的效力通常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政行为:1、依职权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赋予的职权,无须相对人请求而主动实施的行政行为。2、依申请的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有相对人的申请才能实施的行政行为。3、两种行政行为都有可能发生不作为的违法。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1、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主体必须是拥有行政职权或有一定行政职责的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行为成立的主观要件。行为主体有凭借国家行政权力产生、变更或消灭某种行政法律关系意图,并有追求这一效果的意思表示。3、行政行为成立的客观条件。行为主体在客观上有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职责的行为。4、行为的功能要件。即行为主体实施的行为能直接或间接导致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是指行政行为何时开始生效的规则。1、即时生效2、受领生效3、公告生效4、附条件生效

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及法律后果:废止的条件:1行政行为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相应行为如继续实施,存在相抵触的。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如继续存在将影响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3行政行为已经完成了原定的目标和任务,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法律后果:1行政行为废止后,其效力自行为废止之日起失效。2行政行为的废止如造成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行政主体应予以赔偿。

抽象行政行为的特征:1、对象的普遍性。2、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续性。3、准立法性。

行政立法的原则:1、依法立法的原则2、民主立法的原则3、科学立法的原则。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特征:1、主体的广泛性。2、效力的多层级与从属性。3、规范性。

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作用:1、有利于规范政府行为。2、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3、有利于促进和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工作。4、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地方各级政府及部门的积极性。

行政立法的特点:行政立法是行政性质和立法性质的有机结合。即是一种抽象行政行为,也是一种准立法行为。

1、行政立法的行政性质表现在:主体是有一定权限的国家行政机关;调整的对象是行政管理事务;目的是实施和执行权力机关制定的法律,实现行政管理职能。

2、行政立法的立法性质表现在:行政立法是有权行政机关代表国家名义创制法律规范的活动;行政立法所制定的行为规则属于法的范畴,具有法的基本特征;行政立法必须遵循相应的立法程序。立法的程序:1、立项2、起草

3、审查

4、决定

5、签署与公布

6、备案。

其他规范性文件与行政立法的关系:密不可分的联系,都是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行为。从表现形式看,二者都有相似之处,如:规范性、重复实用性等。区别:1制定主体范围不同2效力大小不同3可予规范的内容不同4制定的程序不同。

行政给付的特征:1、是政府机关作出的一种具体行政行为。2、对象是特定的公民或组织3、是应当事人申请并依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实施的行政行为。4、内容是赋予被帮助人一定的物质权益或与物质相关的权益。5、属于羁束行政行为。听证程序的许可事项及步骤:许可事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事项,或行政机关认为需听证的事项。步骤:1、告知2、申请3、组织听证4、通知有关事项5、举行听证6、决定。

行政许可的特别程序:1、招标、拍卖程序2、认可程序,包括:考试、考核、核准。3、登记程序。

行政奖励的特征:1、实施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社会组织。2、目的是表彰和鼓励先进,鞭策推动后进。3、行政奖励的对象十分广泛。4、内容是给予物质或精神奖励。5、性质是无强制执行力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的特征:1、主体是法律授权的特定行政机关。2、对象是特定的民事纠纷。3、裁决的程序是以当事人的申请而开始。4、具有法律权威性。5、是一种特殊的行政行为。

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的区别:1、两者的争议性质不同,裁决是特定的民事纠纷,复议是不服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引起的行政争议。2、两者形成的法律关系主体地位不同。3、各自所属的理论范畴和研究范围不同。

试述我国行政许可的一般程序:行政许可是指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从受理申请到最初行政许可决定的步骤、方式和时限的总称。程序:1、申请程序。2、受理程序。3、审查程序。4、听证程序。5、决定程序。

行政确认的概念和特征:1、行政确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2、行政却的特征:是要式的行政行为;是羁束的行政行为;行政确认的外在表现形式,往往以技术鉴定书的形式出现。

行政处罚中的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违法者的某一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的同类处罚。1、行为人的一个行为若违反了两个以上的法律、法规的规定,除罚款外,可以给予两次非同类的处罚。2、一个行为违反了一个法律、法规规定同时规定施罚机关可以并处两种处罚,这种并处不违背一事不再罚原则。3、违法行为严重,构成犯罪的,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1、立案2、调查取证3、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4、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5、作出行政处罚

执行罚的概念和要件:是指行政主体对拒不履行行政法义务的相对方科处一定数额的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强制方法。要件有:1、存在合法的行政处理决定2、法定义务人拒不履行无法由他人代为履行的义务3、必须按法定数额实施。

代履行的要件:1、须有相对方的应承担的合法义务,且其不愿履行2、代履行的义务一般都是作为义务,且可请人代为履行3、代履行的义务可由行政主体代为履行,也可委托第三人代履行。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与执行程序:决定程序:1、简易程序,又称当场处罚,是一种简易的行政处罚程序,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处罚决定。2、一般程序,又称普通程序,是行政处罚的基本程序,内容完善、适用广泛。包括:立案、调查取证、说明理由并告知、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最初决定。3、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1、实行处罚机关与收缴罚款相分离。2、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3、行政处罚的强制执行。

行政强制与行政处罚的区别:1、性质不同。行政强制是为实现行政目的服务的,行政处罚是对违法行为进行最终处理的。2、目的不同。行政强制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或制止违法行为的发生。行政处罚的目的是对相对人的惩戒,使其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3、法律后果不同。行政强制的适用是为了保障行政执法的目的得以实现。行政处罚是为了制裁相对方的行政违法行为。

行政规划的功能:1、程序功能2、整合功能3、引导与约束功能4、评价功能。

行政合同缔结要遵循的原则:1、适应行政需要的原则2、不超越行政权限3、合同内容合法

行政指导的特征:1、是行政主体的社会管理行为2、适用范围广泛3、属于积极行政的范畴4、符合现代法治原则的行政活动性质5、是一种柔性的不具备法律强制力的行为6、不直接产生法律后果的行为。

行政合同的作用:1、从行政机关来说,能更好的行使行政职能。2、从相对人来说,可以更好的发挥积极性,是合同争议发生后控告有门,解决有据。3、订立合同后当事人双方发生争议,可以有依据。

行政程序法的作用:1、监督和控制行政权2、保护相对人的权益3、提高行政效率4实现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互动平台行政程序公正原则的保障制度:1、回避制度2、合议制度3、辩论和听证制度4、专家咨询制度。

相对人参与原则的保障制度:1、表明身份制度2、公开、告知和说明理由制度3、陈述、申辩程序、听证程序和调查程

序4、救济程序和告知制度。

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1、程序公正原则保障制度2、相对人参与原则保障制度3、效率原则保障制度。

行政违法的特征:1、行政违法的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主体2、行政违法是违反行政法律规范,侵害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行为3、行政违法是一种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4、行政违法的后果是承担行政责任。

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1、行为主体必须具有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资格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具有相关的法定义务3、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4、行为违法是一种客观存在。

与行政违法相比较行政不当的特征:1、行政不当不构成违法。2、行政不当只基于裁量行为3、行政违法必然形成行政责任,而行政不当只限于引起补救性行政责任4、行政违法确立后,追溯其发生时即无效,行政不当一般只部分影响其效力,也可全部影响其效力。

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1、存在未发现在法律义务的行为2、存在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3、主观过错的要件性问题

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具体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履行职务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

公务员行政责任的特点:1、引起行政责任的行为是公务员违法行使职权的职务行为2、一般公务员不直接对行政相对人承担行政责任3、公务员的违法行政责任主要是惩戒性的。

行政不当的法律效果:1行政不当的法律效果内容:行政不当的法律效果,在内容上与行政违法不同;在对责任的效果上,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明显不同。2、行政不当的救济。对行政不当的法律救济包括权力机关的救济和行政机关的救济两种。

追究行政责任的原则:1、责任法定原则2、责任与违法程度相一致原则3、补救、惩戒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责任的免除:1、正当防卫2、紧急避险3、利害关系人同意的行为4、执行有益于社会的职业行为5、在法定范围内行使权力的行为。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有哪些特点:1、是由在行政复议过程中发生的诸多法律关系构成的统一体。2、行政复议机关始终是行政复议法律关系的一方,居于主导地位。3、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一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程序性特点明显。4、复议当事人在行政复议中的法律地位平等,但复议权利和复议义务不平等。

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1、应当遵循合法的原则2、应当遵循公正的原则3、应当遵循公开的原则4、应当遵循及时的原则5、应当遵循便民的原则。还应遵循:依法独立行使行政复议权的原则;一级复议原则;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的原则;不调解原则;书面复议原则。行政复议的程序:1、行政复议申请2、行政复议受理3、行政复议的审理4行政复议决定5、行政复议执行6行政复议中的法律责任。

司法审查的特征:1、其主体是人民法院2、审查对象是具体的行政行为3、依据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4、方式是诉讼程序。司法审查的理论基础:1、民主原则2、法治原则3、权力制约原则4、人权保障原则。

行政诉讼为什么不审查抽象行政行为:1、宪法规定抽象行政行为审查权归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系统本身2、抽象行政行为涉及政策问题不宜由法院判断3、抽象行政行为涉及不特定的相对方,其争议不适于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司法审查的被告必须具备哪些条件:1、必须具有诉讼能力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授权的组织2、必须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授权的组织3、必须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应诉。

司法审查中的第三人应具备哪些条件:1、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2、第三人应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3、经本人申请或法院通知而参加开始但未终结的诉讼。

司法审查的作用:1、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宪政体制。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4、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行政法律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1、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2、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3、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4、送请或报送有权机关解释、裁决。

第二审程序的特点:1、有权提出上诉的是第一审程序中的当事人2、提出的理由是不服一审判决,认为该判决影响了自己的利益3、二审管辖权的主体是一审的上级人民法院4、二审审查对象是下级人民法院尚未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5、二审的审查方式不一定必须开庭。6、二审程序作出的判决具有终审性质,不得在对它提出上诉。

我国司法审查决定的种类:1、有关管辖问题的决定2、有关起诉期限延长事项的决定3、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4、有关再审的决定。

行政合理性审查标准:1、是否滥用职权2、行政处罚是否显失公正

行政赔偿的特征:1、责任主体是国家,不是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2、是国家对行政侵权行为所承担的赔偿责任3、国家赔偿是国家对行政机关及工作人员侵权行为承担的赔偿责任4、是国家对行政侵权行为损害的公民、法人承担的赔偿。侵犯人身权行政赔偿的范围:1、违法拘留或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2、非法拘禁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3、以暴力手段或唆使他人殴打等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4、造成公民身体伤害或死亡的其他违法行为。

对侵犯财产权的行政处罚的情形:1、违法罚款2、违法没收3、违法吊销许可证和执照4、违法责令停产停业5、侵犯财产权的其他行政处罚。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的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2、因受害人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3、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其他情形。如:不可抗力;第三人过错;受害人从其他途径获得补偿的。

行政赔偿的方式:1、金钱赔偿2、返还财产3、恢复原状4、精神损害赔偿5、行政赔偿的其他方式,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行政处罚法规定的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行为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1、不具有责任能力的人违法2、由于生理缺陷的原因造成的违法3、行为属正当防卫4、行为属紧急避险5、因意外事故造成违法6、因行政机关的责任造成违法。

公务员法规定的公务员的义务:1、模范遵守宪法法律2、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认真履行职责,努力提高工作效率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监督4、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5、忠于职守,勤勉尽责,服从和执行命令6、保守国家和工作秘密7、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8、公正廉洁、公道正派9、法律规定的其他义务。

行政指导在我国行政管理中的作用:1、对强制性法律手段的补充作用2、对经济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协调和疏导作用4、对损害社会利益行为的预防和抑制作用。

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1、司法审查标准:主要证据是否确凿、充分;适用法律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是否超越职权;是否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2、合理性审查标准:是否滥用职权;行政处罚是否显示公正。派出机关与派出机构的区别:派出机关:由有权地方人民政府,在一定行政区划内设立,代表设立机关管理该行政区域内各项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派出机构:由有权地方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在一定行政区划内设立,代表该设立机构管理该行政区划内某一方面行政事务的行政机构。

抽象行政行为及特征: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以不特定的人或事为管理对象,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政行为。特征:1)抽象行政行为一般针对不特定的多数人和事2)一般以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同样情况下可以反复适用3)一般不会直接导致相对人权利义务的变化。(4)在程序上更接近于立法,一般要求征求意见程序以及公布程序。

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依法对特定的人或事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其行为的内容和结果将直接影响某一个人或组织的权利或义务,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为对象的特定化和具体化。与抽象比:1、调整特定的人或事2、仅对本次事项处理有效,不能反复适用3、直接影响相对人的权利义务。

公定力:行政行为一经生效,不论其是否合法,即被推定为合法,要求行政相对人予以尊重、履行的一种法律效力。

确定力:是指已经生效的行政行为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所具有的不得任意改变的法律效力。

拘束力:是指已生效行政行为所具有的约束和限制行政主体和相对人的法律效力

执行力:是指对已生效的行政行为要求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对其内容予以实现的法律效力。

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区别与联系行政强制措施: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毁损、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行政强制执行由法律设定,法律没有规定行政强制执行的,作出行政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从行政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行政强制法规定了行政机关自己执行的情况。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联系行政诉讼:公民、法人、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应请求,通过法定程序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从而解决一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司法活动。联系:1、都因具体行政行为而引起2、都以解决行政争议为直接目的3、都以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为核心4、两种程序存在衔接关系。(准司法行为司法行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人民法院)行政许可的特征(1)行政许可意味着法律的一般性禁止,为公益需要而放宽;虽无禁止,但出于公益而须控制。(2)行政许可的目的:控制公益上的危险或者影响社会秩序的因素。(3)是事前控制的一种手段。(4)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5)是要式行政行为6)是授益性行政行为7)是外部行政行为

春天

的风是有灵性的,依着风的眼眸,我看到了那一株株桃花读信的倩影,在桃林深处,紫色的青藤爬满那个小屋。我的小城,桃花已然开成海,像是一场粉色的春梦。是否,可以赴一场最美的相逢,如是,便不负曾经许下的约定。守住心底最美风景,是一种风度,一种期望。让心,随花儿轻舞,让梦,随蝶儿翩跹。

等一缕柔风载满诗意,落满我的小院,好想,牵着你的手走在花开的路上,临摹又一个春的相遇,陌上绿色蔓延,让深情的诗句落在眉弯,打开灵魂的心门,写尽情意绵绵。春雨如丝,暖了一季寒凉露出温暖,碧水映蓝天,云朵儿似乎摸到嫩草尖尖。花香十里,暗香盈袖。我们微笑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生命里,总会有一些人,渐行渐远,偶尔想起,却只是停留在文字里,那一抹淡淡的回忆。唯有春天,总那么诗意明亮,始终晕染着眉心,让涩涩的往事随风,让一些温暖的记忆温润着心房。珍惜眼前的幸福,紧握手中的暖意,面向青山绿水,一路微笑,一路行走……

情暖山水间,盈一份诗意于心田,以云的飘逸轻盈过往,以花的姿态拥馨香满怀,以文字的杯盏邀约一曲细水长流。

煮一壶春色,与时光对语。窗前,柳枝儿发芽,玉兰含苞,时光一直绕指馨香。心念如这徐徐春风,荡漾成一片流云。春落人间,一种别样的景致美了心境,所有的疲惫与忧愁也随风而去,微笑着面对生活,用内心的那份热情,那份纯真来经营生活,来创造幸福,何尝不是一种快乐?我的流年,风过,红尘入画;雨落,缠绵入心。

行走在春天里,眼里满是明丽与清澈,一树一树的花开,细碎而芬芳;一片一片的绿地,静美而清新。嗅着阳光的味道,把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中,真好!只要心足够明媚,纵然有小小的阴霾也无妨。

我们一路走来,沿途总会有美丽的风景。于喧嚣红尘中,守着心灵的一方山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春水初生,耐人寻味。春雨如丝,丝如媚,绵绵的不着一点儿声息。踏春而去,不知是哪一处的红尘山水在心间已布满了雅致,心如花开,一朵娴雅的光阴,柔软着眼角的笑意,置身于安暖的春天,一抹浅喜,一怀深爱。一颗心,便在另一颗心的相随里静好。

春光无限温柔地洒满山川,我愿,生命里所有的远方,都开满春天的芬芳,待一轮明月悄悄爬上西窗,归来的都是安详。

三月,阳光明媚,草色青青,小鸟儿也灵动了起来,叽叽喳喳唱着春天的歌。这样的日子,适合出去走走,吹吹风,赏赏春天的美景,放松一下身心,这也是一种快乐。其实,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也许在旅程中我们会拥有某些东西,也会失去一些东西。但无论怎样,我们一样在阳光下灿烂,风雨中奔跑,做自己的梦,走自己的路。

2018年4月自考00261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解释

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现代民主国家,行政权的合法来源是 C A.君主 B.政党 C.宪法和法律 D.法院 2.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是 B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刑事法律关系 3.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D A.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B.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C.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D.公务员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4。法律规定警察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情况下,遇到交通阻碍时可以优先通行。这体现了 C A.行政司法权 B.行政先行处置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行政强制执行权 5.下列属于依申请行政行为的是 C A.行政强制 B.行政征收 C.行政许可 D.行政处罚 6.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的表述,错误的是 B A.行政相对人不受该行政行为约束 B.行政相对人只能向人民法院请求宣布该行政行为无效 C.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该行政行为无效 D.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该赔偿 7.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B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可撤销行政行为 D.效力待定的行政行为 8.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外,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的一般期限是 C A.7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20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自考行政法学新编

自考行政法学新编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淘宝店铺自考赢家 1.下列具有行政法规范最高效力的是 A.宪法B.自治条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 2.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3.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过程公开 C.不存在偏见D.不单方接触 4.下列有权行使行政调解权的是 A.基层人民法院B.县公安局 C.中级人民法院D.海事法院 5.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某市消费者协会B.民政部 C.某市税务局D.某县人民政府 6.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目有.企业总经理B.某镇政府的副镇长

C.某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D.国务院审计署科员 7.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 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 8.行政奖励属于 A.授益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 C.不利行政行为D.双方行政行为 9.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法定的国家权力机关B.法定的国家机关 C.法定的国家司法机关D.法定的国家行政机关 10.下列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国务院 C.国务院部委D.省级人民政府 11.下列关于行政立法监督的表述,错误的是

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C ) A.行政法律关系B.监督行政关系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关系 2.下列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 D ) A.军事行政法B.卫生行政法C.科技行政法D.行政程序法 3.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D )A.公定力B.拘束力C.执行力D.确定力4.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这是行政法的( C ) A.合法性原则B.效率性原则C.合理性原则D.应急性原则5.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C ) A.被委托的组织B.被委托的个人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公务员 6.某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紧急使用公民的交通工具,这体现了行政主体享有( C ) A.行政先行处置权B.行政受益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行政强制权 7.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 A )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A .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 .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 .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 D .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8.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该行政行为应属于( C ) A 有效行政行为B .无效行政行为C .可撤销行政行为D .应废止行政行为 9.下列不属于...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是( D ) A .某公安局到某卡拉OK 厅进行消防检查 B .某税务局向某企业征收企业营业税 C .某公安局对张某超速驾驶作出罚款200元处罚决定 D .某公安局依法给张某颁发驾驶执照 10.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而做出具体规定,这种行政立法属于( B )A .补充性立法B .执行性立法C .试验性立法D .地方性立法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的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1)执行性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法律、地方性法规或上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所进行的行政立法活动。执行性立法不创设新的法律规则、不为行政相对人设置新的权利和义务,它只是通过实施条例、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等形式将法律或法规的一般性规定具体化。(2)补充性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权力机关的授权,对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尚未规定的某些事项进行补充规定的立法活动。由于补充性立法

2016年10月自考行政法学(00261)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 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具有行政法规范最高效力的是 A.宪法B.自治条例C.行政法规D.国际条约2.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是一部完整、统一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赖以存在的法律文件是分散的和大量的 C.行政法和一般法律规范一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D.行政法中的程序法和实体法分别独立成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3.下列属于行政公开原则具体要求的是 A.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B.行政过程公开 C.不存在偏见D.不单方接触 4.下列有权行使行政调解权的是 A.基层人民法院B.县公安局 C.中级人民法院D.海事法院 5.下列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是 A.某市消费者协会B.民政部 C.某市税务局D.某县人民政府 6.下列不属于公务员的是 A.某目有.企业总经理B.某镇政府的副镇长 C.某基层法院派出法庭的法官D.国务院审计署科员 7.行政行为以其适用与效力作用对象的范围为标准,可分为 A.羁束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B.依申请行政行为与授益行政行为C.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D.具体行政行为与要式行政行为8.行政奖励属于 A.授益行政行为B.抽象行政行为 C.不利行政行为D.双方行政行为 9.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法定的国家权力机关B.法定的国家机关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行政法学试卷(真题+解析)

全国2018年4月自考行政法学试卷 (真题+解析) (课程代码002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在现代民主国家,行政权的合法来源是( C ) A.君主 B.政党 C.宪法和法律 D.法院 2.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是( B )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民事法律关系 D.刑事法律关系 3.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B.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的组织 C.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织 D.公务员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4.法律规定警察在依法执行紧急任务情况下,遇到交通阻碍时可以优先通行。这体现了( C ) A.行政司法权 B.行政先行处置权 C.获得社会协助权 D.行政强制执行权 5.下列属于依申请行政行为的是( C )

A.行政强制 B.行政征收 C.行政许 D.行政处罚6.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无效的法律后果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行政相对人不受该行政行为约束 B.行政相对人只能向人民法院请求宣布该行政行为无效 C.有权国家机关可在任何时候宣布该行政行为无效 D.行政行为被宣布无效后,对行政相对人造成的损失应该赔偿 7.没有可能实施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B )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可撤销行政行为 D.效力待定的行政行为 8.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外,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的一般期限是( C ) A.7个工作日 B.10个工作日 C.20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9.下列属于精神方面权益的行政奖励是( A ) A.授予荣誉称号 B.发给奖品 C.发给奖金 D.晋职 10.某食品卫生监督部门裁决甲因出售变质食品赔偿乙医疗费2000元。某食品卫生监督部门的行为是( C ) A.行政命令 B.行政指导 C.行政裁决 D.行政诉讼 11.下列不属于行政征收的是( C ) A.税务部门向某企业收取法定税额 B.某矿厂向国家缴纳资源费C.张某因交通违章向交警部门缴纳罚款 D.乘客向国家缴纳机场建设费12.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1日以上( B ) A.10以下 B.15日以下 C.30日以下 D.60日以一下

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02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C ) A.行政法律关系B.监督行政关系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D.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关系 2.下列属于一般行政法的是( D ) A.军事行政法B.卫生行政法C.科技行政法D.行政程序法3.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这是行政行为的( D )A.公定力B.拘束力C.执行力D.确定力4.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这是行政法的( C ) A.合法性原则B.效率性原则C.合理性原则D.应急性原则5.下列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C ) A.被委托的组织B.被委托的个人C.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D.公务员 6.某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紧急使用公民的交通工具,这体现了行政主体享有( C ) A.行政先行处理权B.行政受益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行政强制权 7.行政行为以其对象是否特定为标准,可分为( A )A.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 B.羁束行政行为和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D.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 8.行政行为合法要件缺损,该行政行为应属于( C )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D.应废止行政行为 9.下列不属于 ... 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是( D ) A.某公安局到某卡拉OK厅进行消防检查 B.某税务局向某企业征收企业营业税 C.某公安局对张某超速驾驶作出罚款200元处罚决定D.某公安局依法给张某颁发驾驶执照 10.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而做出具体规定,这种行政立法属于( B )A.补充性立法B.执行性立法C.试验性立法D.地方性立法 依据行政立法内容、目的的不同,行政立法可分为:执行性立法、补充性立法和试验性立法。 (1)执行性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了执行法律、地方性法规或上级行政机关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所进行的行政立法活动。执行性立法不创设新的法律规则、不为行政相对人设置新的权利和义务,它只是经过实施条例、实施细则和实施办法等形式将法律或法规的一般性规定具体化。(2)补充性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权力机关的授权,对已经颁布的法律、法规尚未规定的某些事项进行补充规定的立法活动。由于补充性立法是对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事项作出规定,可能创设新的法律规则或新的权利义务规范,因此,它必须有特定法律、法规或决议的授权,没有具体法律文件的特别授权,行政机关任意进行的创制性立法是无效的。一般而言,补充性立法所制定的法规、规章一般以“补充规定”、“补充办法”的形式表现出来。(3)试验性立法,是指行政机关基于有权机关或法律的特别授权,对本应由法律规定的事项,在条件尚不充分、经验尚未成

行政法学自考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 行政主体: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 关法律责任的组织。 2. 地域管辖:又称区域管辖,指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在各自辖区内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 权限。包括一般地域管辖、特殊地域管辖和共同地域管辖。 3. 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 控。 4. 实质性行政违法:又称实体上的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在内容上违反了行 政法律规范的实质性要件。 5. 司法变更有限原则: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在通常情况下无权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 只有在特定条件下(如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才能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 公定力:指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不论其实质上是否合法,都具有被推定为合法而要求所有机关、组织或个人予以尊重的一种法律效力。 行政裁决:指行政主体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违法: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义务,侵害受法律保护的行政关系,对社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 行政应急性原则:是现代行政法治原则的重要内容,指在某些特殊的紧急情况下,出于国家安全、社会秩序或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采取没有法律依据或与法律相抵触的措施。 : 行政补偿:行政机关因合法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补偿,属于国家补偿的一种。 行政指导:行政主体在其职责、任务或其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内,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基于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在行政相对方同意或协助下,适时灵活地采取非强制手段,以有效地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不直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程序:是指行政主体作出行政行为的过程中所遵循的步骤、顺序、方法、方式以及时限的总和。 行政确认:行政主体依法对相对方的法律地位、法律关系和法律事实进行甄别,给予确定、认可、证明并予以宣告的具体行政行为。 司法审查:人民法院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的司法活动。 行政优益权:是国家为确保行政主体有效地行使职权,切实地履行职责,圆满地实现公共利益的目标,而以法律、法规等形式赋予行政主体享有各种职务上或物质上优益条件的资格。 一般授权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直接依照宪法和有关组织法规定的职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行政补偿:是行政机关因合法行为(并未实施违法侵权行为或违约行为)给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造成的损害所给予的补偿,是国家补偿的一种。 行政复议法律关系:是指在行政复议中,行政复议机关与复议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以及其他复议参加人、复议参与人之间,为了解决行政争议,依据行政复议法律规范的规定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行政命令:是指行政主体依法要求行政相对方“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意思表示,是行政行为中极为普遍的行为形式。

自考00261行政法学简答论述(新)

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含义及内容: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和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内容包括:1、法律保留原则。2、法律优先原则。 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的情形:1、在法律没有规定限制条件的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不违反宪法和法律采取必要措施。2、法律只规定了行政权行使的模糊标准,而没有规定明确的行使方式。3、法律规定了行政行使的具体明确的范围和方式,但范围和方式具有可选择性,而不是严格的羁束性。 信赖保护原则的适用条件:1、信赖的基础是行政机关的一定行为,包括作为、不作为以及承诺,不管该行为是否合法。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 2、个人或组织对该行政行为存在依赖,这种信赖是通过个人或组织采取的某种行为表现出的。 3、个人或组织的信赖是值得保护的正当信赖。 行政法中体现程序公正的制度设计:1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2不单方接触。3、作出不利决定前听取行政相对人的意见。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意义⑴普遍性。⑵规范性。⑶特殊性。⑷时代性。⑸基础性。意义:A、揭示行政法的主要矛盾和本质;B、界定行政法发展的框架和方向C、指导和约束行政法的制定、解释、适用D、确保行政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统一性E、弥补行政法规范的漏洞,可直接作为规范适用 行政法的特点:在形式上的特点1、行政法没有统一完整的法典。2、行政法规数量特别多,属各部门法之首。在内容上的特点1、内容广泛。2、效力位阶较低的行政法规较易变动。3、实体性规范和程序性规范往往交织在一起。 如何理解行政法关系:行政法关系是经过行政法调整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1、受行政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主要是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2、行政法关系是由行政法调整而形成的。3、行政法关系具有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 行政权的概念、内容和特点:行政权是国家政权和治理权的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内容: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监督检察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等。特点: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它具有自由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相对于一般的组织和个人,它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 简述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行政法律关系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行政法律关系具有平等但非对等性。3、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4、行政主体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5、行政法律关系争议由行政机关或裁决机构依程序加以解决,但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争议,原则上是可供当事人选择的最终机制。 行政权的双重作用:1、积极作用。2、行政权的行使也会带来相当的消极作用。 简述行政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1、一切国家权力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公民权利,权力是权利的一种特殊形式。2、行政权力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源于公民权利。3、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形成的关系中,一方权利的实现要求另一方履行相应的义务。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联系:1、监督法律关系是在行政法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2、二者之间相互影响。 3、相对于行政主体,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非对等性和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非对等性是倒置的。 简述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1、是一种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2、监督法律关系包含着行政诉讼法律关系。3、监督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和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等性。 行政法是如何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的有效实施:1、行政法确认行政权的相对独立性,确认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享有和行使。2、行政法确立行政机关相对与公民、法人,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赋予行政权以优益性、强制性等属性。3、行政法保障行政机关对其公务员的管理权。4、行政法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维护行政机关在特别情形下的特殊地位。5、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行政法不断赋予行政机关新的管理和服务职能。 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1、内部行政法律关系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实体法律关系和行政程序法律关系。 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部门法,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门法之一。2、行政法的作用:具有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的作用;行政法具有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 如何理解行政主体概念: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承担因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2019年04月自考00261行政法学试题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关于行政法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法具有一部系统、完整的行政法典 B.行政法规范数量少 C.行政法实体性规范与程序性规范区别非常明显 D.行政法的内容广泛 2.下列关于行政主体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主体是指行政公务员个人 B.行政主体只能是行政机关 C.行政主体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D.行政主体不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 3.下列不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 A.某大学教师 B.某乡副乡长 C.中共某县县委书记 D.某县教育局局长 4.下列不属于判断公务员的要素的是() A.依法履行公职 B.纳入国家行政编制 C.选举产生 D.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 5.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气象局发布气象预报的行为 B.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的行为 C.市场监管局颁发行政许可的行为 D.环保局公布空气污染指数的行为 6.下列属于不利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许可 B.行政奖励 C.行政处罚 D.行政给付 7.下列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许可 B.行政裁决 C.行政征收 D.行政复议 8.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应属于()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可撤销行政行为 D.效力待定的行政行为 9.下列属于行政立法主体的是() A.全国人大 B.全国政协 C.国务院直属机构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行政机关发放自然灾害救济金的行为属于() A.行政补偿 B.行政赔偿 C.行政奖励 D.行政给付 11.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没有被国家有权机关宣布违法无效或被撤销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相对人以及其他国家机关都具有拘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这是行政行为的() A.裁量性 B.单方意志性 C.效力先定性 D.强制性 12.行政奖励的实施主体是() A.公民个人 B.企业 C.事业单位 D.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13.下列不属于行政立法原则的是() A.依法立法 B.民主立法 C.科学立法 D.部门立法 14.某县政府裁决某争议土地所有权为甲村所有,该裁决为() A.损害赔偿裁决 B.权属纠纷裁决 C.侵权纠纷裁决 D.仲裁裁决 15.《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一定期限内没有被发现,不再给以行政处罚。该期限是() A.1年 B.2年 C.5年 D.20年 16.下列属于人身自由罚的是() A.行政拘留 B.罚款 C.吊销许可证 D.警告 17.行政主体依法对行政违法行为人在法定处罚幅度最低限以下进行处罚,属于() A.减轻处罚 B.从重处罚 C.从快处罚 D.从轻处罚 18.下列属于行政合同的是()

自考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行政法学复习资料 I、行政法:是指调整行政权被行使过程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以及对行政权进行规范和控制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行政法律事实:是指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 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或事实。 3、行政法的法源:即行政法的渊源,是指行政法的外部表现形式。 4、行政法律关系:是指行政法所调整和规定的,具有行政法上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各种社会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主体:即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也称行政主体或行政法律主体,是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 6、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7、行政法律关系内容: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8、行政法律关系变更:是指行政法律关系要素的变更,包括主体变更、客体变 更和内容变更。 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立、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要求,不能与法律相抵触。 10、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机关不仅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种 类和幅度范围作出行政决定,而且要求这种决定应符合法律的意图和精神,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行政合理性原则中的“理”是指体现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 准则的法理。

II、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是国家行政政权的表现形式,是行政主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权能。 13、行政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任何 行政主体在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同时,必须同时履行职责。行政职责随行政职权的产生、变更或消灭而在相应变化。行政职责的核心是依法行政。 14、国家行政机关: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根据其统治意志,依照宪法和有 关法律的规定,行使国家权力、组织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机关。 15、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是指构成国家行政机关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16、首长制:凡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首长负责制。 17、委员会制:政府组织法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委员会集体承担者,称为委员会负责制。 18、层次制:乂叫层级制、分级制,是指政府纵向分为基十层次,每个层次所 管业务性质相同,各对其上层负责,但其管辖范围随层级下降而缩小。 19、职能制:乂叫分职制,指政府组织平行划分为若十部门,每个部门所管 业务内容不同,但所管范围大体相同。 20、公务员:是指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 务,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 21、行政职务关系:是指公务员基于其行政职务而与行政机关之间构成的权利义

00261行政法学-考前模拟卷(七)

关注微信号: ksbook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行政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6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甲出售变质食品,致乙食物中毒住院治疗。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在对甲进行处罚的同时,裁决甲赔偿乙误工费和医疗费,该裁决是(B )6-164 A.权属纠纷裁决 B.损害赔偿裁决 C.行政纠纷裁决 D.侵权纠纷裁决 2.依据《行政处罚法》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违法行为未被发现不再给予行政处罚的时限是(C )7-180 A.3个月 B.6个月 C.2年 D.3年 3.法院在审理某药品行政处罚案时查明,药品监督管理局在作出处罚决定前拒绝听取被处罚人甲的陈述、申辩。下列关于法院判决说法正确的是( C )13-306 A.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作出履行判决 B.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程序瑕疵,应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 C.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判决确认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D.拒绝听取陈述、申辩属于违反法定程序,应作出变更判决 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决定适用的范围一般不包括(B )13-310 A.有关管辖的决定 B.有关程序的决定 C.有关回避事项的决定 D.有关诉讼期限事项的决定 5.下列属于行政赔偿责任行为要件的是(A )14-314 A.国家只对侵权行政主体实施的执行职务行为承担赔偿责任 B.行政赔偿的主体是行政机关 C.国家不仅对违法执行职务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也对合法行为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受损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D.损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要求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6.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行政诉讼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 B )12-277 A.本院审判监督庭决定是否再审 B.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C.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决定是否再审 D.上一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是否再审 7.下列关于行政复议的表述,错误的是(D )11-251

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

自考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解析资料

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6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疆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o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C A.某县社保局向社会发布本县参加社会保险统计数字 B.某市工商局购买办公用品

C. 某市环保局为净化空气禁止某餐馆以煎炒方式做菜 D. 某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交换某块土地使用权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这是行政行为的 C p113 A.公定力 B.强制力 C.确定力 D.拘束力 3.下列属于外部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工商局对本单位王某进行降级处分B.某市公安交管局拒绝为王某颁发驾驶执照C.某市卫生局宣布一批新任科长名单 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完成年终考核的命令 4.行政行为主体明显超越行政主体职权的,该行政行为应属于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可撤销行政行为 D. 效力未定行政行为 5.下列不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 A.宪法 B. 法律 C.行政法规和规章D.道德规范

2020年10月自考行政法学(00261)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 0026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行政行为的是 A.某县社保局向社会发布2014年本县参加社会保险统计数字B.某市工商局购买办公用品 C. 某市环保局为净化空气禁止某餐馆以煎炒方式做菜 D. 某市卫生局与市财政局交换某块土地使用权 2.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和不可争辩,这是行政行为的 A.公定力B.强制力C.确定力D.拘束力 3.下列属于外部行政行为的是 A.某市工商局对本单位王某进行降级处分 B.某市公安交管局拒绝为王某颁发驾驶执照 C.某市卫生局宣布一批新任科长名单 D.某市政府对所属区政府下达完成年终考核的命令 4.行政行为主体明显超越行政主体职权的,该行政行为应属于A.有效行政行为B.无效行政行为C.可撤销行政行为 D. 效力未定行政行为5.下列不属于行政法渊源的是 A.宪法 B. 法律C.行政法规和规章D.道德规

范 6.2014年4月17日下午,王民与张华合伙投资购买的水泥管丢失,王民怀疑是张华转移,便用不堪入耳的言语谩骂,张华不满也以侮辱性的言语谩骂,王民与张华在漫骂中发生厮打,双方均受到了轻微伤害。县公安局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2014年6月18日作出处罚决定,对张华予以罚款100元,对王民予以行政拘留5日。公安局的行为违反了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合理性原则 C. 诚实守信原则D.责权统一原则 7.某工商局干部张某在周末开公车,带领家人到外地旅游,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单位因此给予其警告处分,张某不服。下列关于他的救济途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先向原处理机关申请复核,如果对复核决定仍不服,还可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申诉 B.可以不经复核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机关提出申诉 C.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行政监察部门提出申诉 D.可以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 8.下列做法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是 A.某卫生局副处长李某因在年终考核中被确定为基本称职,被降低一个职务等次任职 B.某市税务局干部沈某到该市某国有企业挂职锻炼一年 C.某市公安局与技术员田某签订的公务员聘任合同,应当报该市组织部门批准

自考《行政法学》复习考点重点新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行政法的概念 相对于社会组织、企业的“私人行政”而言,行政法领域的行政,是指国家与公共事务的行政,通常称为“公共行政”。行政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它包括以下含义:(1)行政活动的主体是国家行政机关;(2)行政活动的范围逐步扩大,不仅限于管理国家事务,还越来越广泛地管理公共事务;(3)行政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国家事务和公共事务的组织与管理;(4)行政活动的方法和手段是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等。 (一)行政权 1.行政权的涵义 行政权是由国家宪法、法律赋予或认可的、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执行法律规范、对国家和公共事务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权力,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这个定义具有三层意思:第一,行政权的合法来源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没有宪法、法律的确认或设定,行政权就失去了存在和行使的合理基础;第二,行政权由国家行政机关和其他公共行政组织行使,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就其各自所管理的事项行使的权力分别为立法权、司法权等;第三,行政权系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之一,一方面,现代行政权仍然保留了

传统国家政权的特色,是国家治理和服务社会的公权力的一种,另一方面,现代行政权还包括社会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权,这些治理权有的来自于国家法律的直接赋予或者行政机关的委托,有的源于社会组织的自治而后得到国家法律的承认。 行政权与行政职权的区别。行政权不完全等同于行政职权。前者是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行政事务的权力,其内容多而复杂;后者则是具体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所拥有的,与其行政目标、职务和职位相适应的管理资格和权能,是行政权的具体配置和转化形式。 行政权与行政权限的区别。行政权限是法律规定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所不能逾越的范围界限,是行政权的具体形式——行政职权的三个构成要素(权力主体权力内容权力范围)之一。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超越行政权限,便构成行政越权,视为无效。 2.行政权的内容 包括:行政立法权、行政命令权、行政决定权、行政检查监督权、行政制裁权、行政强制执行权、行政裁判权等。 3.行政权的特点 行政权与其他国家权力和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的权利不同,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它具有自由裁量性、主动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相对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它则具有强制性、单方性和优益性等特点。 4.行政权的双重作用 现代国家赋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职权,并

全国2017年10月自学考试00261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自治条例 2.相对于其他国家权力而言,行政权具有主动性、广泛性和 D A.强制性 B.单方性 C.优益性 D.裁量性 3.下列属于国家公务员的是 D A.某小学教师 B.某民营企业总经理 C.某科研机构工作人员 D.某县公安局局长 4.上下级行政机关之间发生的行政法律关系是 A A.内部行政法律关系 B.外部行政法律关系 C.行政诉讼法律关系 D.民商事法律关系 5.下列属于依职权行政行为的是 B A.行政裁决 B.行政征收 C.行政许可 D.行政复议 6.行政主体受胁迫做出的行政行为属于 B A.有效行政行为 B.无效行政行为 C.合法行政行为 D.可撤销行政行为 7.下列不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特征的是 A A.对象的特定性 B.效力的普遍性 C.效力的持续性 D.准立法性 8.为了执行法律或地方性法规而进行的行政立法属于 D A.试验性立法 B.补充性立法 C.特别授权立法 D.执行性立法 9.我国最高的行政立法主体是 A A.国务院 B.国务院的各部、委员会 C.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D.全国人大常委会 10.下列不属于行政给付的是 C A.抚恤金 B.特定人员离退休金 C.企业退税 D.自然灾害救济金 11.《行政许可法》规定,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听证的,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时限是 C A.10个工作日 B.15个工作日 C.20个工作日 D.30个工作日 12.颁发居民身份证属于 B A.对能力或资格的行政确认 B.对身份的行政确认 C.对事实的行政确认 D.对法律关系的行政确认 13.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下列行为应给予行政处罚的是 D

全国自考2018年10月00261行政法学历年试题及答案

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行政法学试卷 (课程代码00261) 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l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豳的备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行政法的调整对象是 A.民事法律关系 B.刑事法律关系 C.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 D.公务员权利与义务关系 2.下列属于我国行政法一般渊源的是 A.法律解释 B.判例 C.行政法规 D.国际条约 3.下列属于行政机关的是 A.县人民检察院 B.市教育局 C.市人民法院 D.县人大常委会 4.下列有权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是 A.省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各部委 D.市人民政府 5.根据《公务员法》规定,下列属于公务员法律关系发生途径的是 A.晋升 B.委任 C.辞职 D.死亡 6.下列关于行政行为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行政行为作出后,如果行政相对人认为其是违法的,可以不予执行 B.行政行为作出后,可以根据情况随意变更 C.行政行为是对行政相对入作出的,对行政机关没有约束力 D.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都必须自觉履行行政行为确定的义务7.下列关于行政给付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行政给付的内容可以是一定数量的金钱,也可以是实物 B.行政给付通常是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C.获得行政给付是符合给付条件行政相对人法律上的一项权利

自考行政法学背诵要点

自考行政法学背诵要点

行政法学重点(自考)题型:单选题30*1+多选题5*2+名词解释5*3+简答题3*5+论述题1*10+案例分析题2*10 1.行政:对国家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组织、管理和调控。 2.行政权:赋予或认可、执行法律规范、实施行政管理 活动的权利,是国家政权和社会治理权的组成部分。 3特点:强制性弱化;单方性缩小范围;优益性限制。 3.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 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 4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 4特殊渊源:法律解释;国际条约、惯例;判例与指导性案例;软法规范。 特点:2形式上+3内容上:内容;效力位阶变动;交织。 行政法的2作用:规范行政权、促进行政管理和服务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用 4.行政法关系:经行政法调整之后、具备了权利义务内 容的行政管理关系。 5.行政法律关系的5特征:行政主体;平等但非对称性; 权利义务一般是法定的;实体上的权利义务是重合的;争议司法解决 6.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在过程中,国家有权机关与行政 主体以及有关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形成的受行政法规规范调整的各种关系。3特征:多重的、复杂的法律关系; 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具有非对称性。 7.监督行政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的3联系与3区别 (地位、主体、客体) ◆基础产生的,没有行政法律关系也就没有监督行政法 律关系。 ◆相互影响。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变化可能导致行政法 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 ◆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非对等性和行政实体法律关系的 非对等性是倒置的。 8.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次于宪法的一个重要的 法律部门,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3体现:调整对象;与宪法的关系;与其他基本法律部门的关系。 9.行政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的存在、行使必须依据 法律,不得与法律相抵触。2具体内容: ◆法律保留原则:作出必须取得法律的授权,必须有法 律的明文依据,。 ◆法律优先原则:受现行法律的约束,不得采取任何违 反法律的措施。包括:法律优先行政;行政不得违法。 10.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法治原则;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5个具体内容:立法目的;正当考虑,不得考虑不相关因素;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事实给予不同对待;自然规律;社会公德 5个子原则包括: ◆行政公开原则:内容公开;过程公开;信息公开。3 功能:腐败;保障知情权;加强合作。 ◆行政公正原则:实体公正(徇私情、存偏见、武断专 横)和程序公正(法官、接触、听取意见) ◆比例原则:采取某项措施时,权衡公共利益目标的实 现和个人或组织合法权益的保障,若为实现公共利益目标而 可能采取对个人或组织利益不利的措施时,应当将不利影响 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保持二者之间适度的比 例。 ◆信赖保护原则:对其行为应守信用,个人或组织对行 政行为的正当信赖应当予以合理保护,以使其免受不可预计 的不利后果。 ◆尊重和保障人权 11.行政主体: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因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 12.行政职权:行政主体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格及其权能 13.行政优益权:行政职权具有优先性,即行政主体在行使职权时,依法享有一定的行政优先权和行政受益权。 ◆行政优先权:国家为保障行政主体有效,许多职务上 的优先条件。即权利在同一领域或者同一范围内相遇时,具 有优先行使和实现的效力。包括行政先行处置权,获得社会 协助权,行政行为的推定有效(公定力) ◆行政受益权:享受国家所提供的各种物质优益条件。 14.行政职责:行使国家所赋予的行政职权,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中,所必须承担的法定义务。内容包括:依法履行职务、遵守权限规定;符合法定目的;遵循法定程序。 15.行政权限: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行政主体行使职权时所不能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