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国际投资环境

第1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

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

国际投资环境(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5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是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是包括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政治环境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法律环境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特别是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状况,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环境是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案例:美国肯德基在中国香港市场的转败为胜——文化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适中、气候是否适宜等。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其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行为决策,如:中东石油丰富,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必争之地;纺织厂、造纸厂和化工厂耗水量大,一般需要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的地方通常是旅馆、饭店、游乐行业的优先选择。

地理位置:东道国与投资国距离的远近,会影响投资者对分支机构的布局;生产基地与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远近,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也是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新加坡位于交通便利的马六甲海峡,这对其吸收国际投资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中国香港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靠近市场广阔的内陆,这是其能吸引许多外国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气候的差异和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从不同侧面影响投资。如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过于恶劣,因此吸收的投资也较少。

人口: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其对国际投资影响很大,人口不仅决定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其分布也决定需求的种类和层次,如年轻人比重大的国家对音乐、电影、服饰等时尚产品的需求较大。其次,人口对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是外商投资动机和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到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环境也是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实现其经济目标和基本原则所借助的方法体系,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特定的经济机制。其对外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国与东道国经济体制的近似度,二是东道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说来,国与国之经济体制越相似,经济体制越完善,相互间的资本流动越容易进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不稳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存在基础性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国有经济行政化,生产要素流动难以有效进行。因此,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稳定程度三方面考察。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所达到的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在生产方面,发达国家侧重于投资大而节省劳动力的生产设备(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而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多用劳动力而节省资金(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点,品质重于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功能及实用性,价格终于品质。在销售方面,发达国家习惯运用大量广告促销,而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推广上常受到传播媒介少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经济发展速度以动态的形式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国家收入增长较快,市场不断扩大,盈利机会较多,因而能吸引大量投资;反之,经济发展速度慢的国家,市场需求长期停滞在某一水平,市场增长空间狭小,不利于外商投资。

经济稳定程度主要看一国物价、利率、汇率等是否稳定,经济发展是否大起大落。经济稳定程度较低的国家,投资风险较大,投资者面对不稳定的环境,很难对投资成本、收益和风险进行客观评价。

生产要素供应:FDI是生产要素实现跨国配置的过程,东道国生产要素供应状况直接决定和影响外商生茶经营成本和效率。因此,东道国的劳动力、土地、生产资料等要素的供应水平是国际投资环境中十分重要的因素。生产要素供应水平高低大致反映在四个方面:①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主要指生产要素流动的渠道、效益及灵活性。发育良好的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应该满足生产要素流通渠道畅通,效率高,灵活性强,可以为外商及时、齐备、按质按量地提供所需的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同时还会大大增强外商生产经营的灵活性②生产要素的可供量③生产要素的成本,如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土地的价格、融资成本等④生产要素的质量。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产要素流动的市场化程度越高,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优质的生产资料供应越充足,融资渠道越畅通,但生产要素的价格越高;反之亦然。这使得发达国家在生产要素供应方面以质量占优,发展中国家以低成本见长。

经济政策:直接影响国家投资的经济政策主要有:①外资政策直接影响国际投资的可能性、收益性、持续性等多个方面;②产业政策,外资必须符合东道国产业政策,有些国家专门制定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限制呵呵禁止外商投资进入某些产业;产业政策往往随着经济发展水平而有所改变,进行长期的国际投资时,需要对东道国产业政策的变化趋势作出一定的预测③税收政策对外商的收益影响很大,从事国际投资要对东道国的税收政策如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收抵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充分了解④外汇政策对投资收益有决定性影响,主要包括货币是否自由兑换、外汇汇出有无限制等⑤贸易政策,国际投资时,要考虑其生产的产品的出口、原材料的进口是否受限制。

贸易与国际收支:贸易状况主要考察一国的进出口额、进出口结构、进出口产品地区分布及其对外贸易依存度,一般来讲,东道国比较欢迎进口替代型投资和能扩大出口、改善或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的投资。国际收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的国际竞争地位,同时对该国汇率、货币供应量、物价等产生影响,进而对外资产生影响。

3.政治环境:由东道国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性、政策持续性、社会安定性、国际信誉等构成的政治和社会综合条件,它直接关系到国际投资的安全性。

政治体制的健全程度及演变趋势往往会直接表现在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方式及安于和控制程度上,从而对外商的投资和生产经营产生影响。一般政治较民主和开明的国家,政府的政策意图、决策方式、行为规范等透明度高,投资者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稳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而且企业的正常经济行为不会受到无端的干预;而在政治不民主的国家,政府的政策意图、决策方式、行为规范等透明度低,政府的经济行为往往不受制度限制,不仅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会受到过多的干预和控制,而且还会因为潜在的政治动荡而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政局的稳定性和政策的连续性:是决定和衡量东道国政治环境优劣的实质因素,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治体制的健全和完善程度,以及政府的能力和办事效率。政治体制不健全,政府不能有效行使权利,履行责任,政局就难以长期稳定,政府就缺乏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易受到反对派的攻击和公众的反对,甚至是国外势力的威胁,从而政局动荡不安。政局稳定,不仅使外国投资得到保障,而且有利于外资企业制定长远的投资发展规划;反之易产生政治风险,不利于外资企业的长期发展。

执政者的治国能力和政府的行政效率:一般来说,执政者能力越强,越能保持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投资环境就越好,越能吸引外资。政府的行政效率直接影响外商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

东道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主要包括遭受他国侵略、发生边境冲突、出现有境外势力操纵的暴乱、贸易摩擦和经济战等。当一国遭受外部威胁时,其国内外政策会发生变化,财政经济状况可能变得严峻起来;若发生战争,巨大的开支和严重的破坏,则会使该国投资环境在一定时期内变得对国际资本完全不适宜。

政治风险:一般情况下,政治风险主要来自东道国政府的干涉和限制,包括资金、货物、人员及所有权

不得自由转移;违约或单方面合约;改变租税,强制性转包等其他法律上的启示性待遇;实行国有化政策此外,还有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国际投资环境的分类

1.按包含因素多寡分:狭义的投资环境和广义的投资环境

2.按地域范围分:宏观投资环境和地区微观投资环境

3.按因素稳定性分:自然因素、人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4.按环境表现形态分:硬环境和软环境。(附例:西方人心目中的中国投资“环境”)

前者是影响投资的外部物质条件,如能源供应、交通、通信、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后者是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因素,如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社会文化传统等。

第二节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方法

一、冷热比较分析法(美)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60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等国公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提出了“国别冷热比较法”,又称“投资环境冷热比较分析法”。这7个因素是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其中前四个属于热因素,后三个属于冷因素,热因素越大,冷因素越小,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即热国),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越大;反之,一国投资环境越差(即冷国),外国投资成分越小。

其中a i、b i、c i、d i、e i分别表示第i类因素被评为优、良、中、可、差的百分比。

投资环境总分在11—55分之间,分值越高,说明投资环境越好。

2.关键因素评估法:从投资者具体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从影响投资环境的众多因素中找出

闵氏的两种投资环境评估法各有特点,具体运用时应相互结合,先用多因素评估法对投资环境进行一般性总体评价,再根据投资动机用关键因素评估法对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最后得出一般与特殊相结合的结论。

五、投资障碍分析法

投资障碍分析法是指依据潜在的阻碍国际投资运行因素的多少与程度来评价投资环境优劣的一种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基本出发点是:如果在没有考虑优惠的情况下,一国的投资环境是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再加上优惠的因素那就更可以接受了。因此,判断一国的投资环境是否适合外国投资,只要考虑该国的投资阻碍因素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结论,这也是符合企业竞争的一般原则。要点是:列出外国投资环境中阻碍投资的主要因素,在所有潜在的东道国进行对照比较,以投资环境中障碍因素的多寡来段性其好坏。

投资障碍因素包括以下10各方面:①政治障碍:政治制度与投资国不同、政局动荡不安

②经济障碍:经济停滞或增长缓慢、外汇短缺、劳动力成本高、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基础设施差、原材料等基础工业薄弱③资金融通障碍:资本数量有限、没有完善的资本市场、融通的限制较多④技术工人和熟练工人短期⑤实施国有化和没收政策⑥对外资实施歧视性政策:禁止外资进入某些产业;对当地的股权比例要求过高;要求有当地人参与企业管理;要求雇用当地人员,限制外国雇员的数量⑦东道国政府对企业干预过多:实行物价管制;规定使用本地原材料的比例;国有企业参与竞争⑧普遍实行进口限制:限制工业品和生产资料的进口⑨实行外汇管理和限制投资本金、利润的汇回⑩法律、行政体制不完善:包括外国投资法规在内的国内法规不健全;缺乏完善的仲裁制度;行政效率低;贪污受贿行为严重。

六、抽样评估法

对东道国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了解其对东道国投资环境的一般看法。方法是:首先选定或随机抽取不同类型的外资企业,列出投资环境评价要素,然后由外企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口头或笔头评估,评估通常采用回答调查表的形式。

例:抽样评估法的运用——世界银行报告:评点中国五大城市投资环境

(完整word版)国际投资学第三章国际投资环境课后习题答案(个人总结)

第三章国际投资环境 1. 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环境: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自然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的矛盾统一体。 硬环境:能影响投资的外部物质条件。 软环境:能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的因素。 冷热比较分析法: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等“热”因素和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等冷因素共7各方面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 2.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决定因素 重要性: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决定因素:经济环境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 3.试总结各种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共性 基本思路和共性是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4. 案例分析 分别运用等级尺度法和要素评价分类法对英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计分和评价 等级尺度法:1.货币稳定性(4-20分)2.近五年通货膨胀率(2-14分)3.资本外调(0-12分)4.外商股权(0-12分)5.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和控制(0-12分)6.政治稳定性(0-12分)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0-10分)8.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2-8分)要素评价法:I=AE/CF(B+D+G+H)+x 投资环境激励系数(A)城市规划完善度因子(B)利税因子(C)劳动生产率因子(D)地区基础因子(E)效率因子(F)市场因子(G)管理权因子(H) 5. 试结合本章专栏3-1和专栏3-3,分析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具体措施。 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是改善软环境和社会因素中的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社会心理与习惯。 具体措施是降低贸易壁垒、提高私有财产保护程度、降低企业运行障碍、提高政府清廉程度、提高经济自由程度和提高法律完善程度。 本章小结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投资者在进行对外投资活动时,必然要对投资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尽管所使用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其思路是大致相同的,即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2016-2017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讲义—新祥旭考研

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 一、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 1.政府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原因 (1)出于就业问题的考虑一般来说,自由贸易会使得某些产业受到冲击,导致工人失业,对失业的顾虑是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一个很大障碍。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利益集团转而寻求政府的帮助,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形成。 (2)出于保护幼稚产业的考虑在新兴产业中,企业往往经验不足,缺乏最新的专有技术。同时,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这会提高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它们也缺乏国外该产业中的竞争者通常所具备的规模。因此,幼稚产业可能需要暂时的保护,以免遭受外国竞争者的遏制。 (3)出于战略性的考虑政府干预有时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发展: ①采取适当的行动,保证本国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在一个产业内赢得先动者优势; ②帮助企业克服障碍进入由外国企业获得先动者优势的产业。 (4)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通常要求保护与国防有关的产业,对事关国防与安全的重要产品设置贸易和投资限制。许多国家害怕如果进口武器的话,当与武器生产国发生政治或外交纠纷时,国家安全会受到威胁。 (5)出于国家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考虑国家之所以能够凝聚国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存在能够使国民区别于其他国家国民的国家文化和民族特性。政府试图保护被看作国家文化与特性核心的某些产业和公共资产。 2.贸易与投资政策

(1)贸易政策 ①关税 a.含义: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贸易政策措施。 b.征税原则:一般关税的征税原则是进口来自任何国家的货物均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适用同样的税率。 c.分类 一一按照进出口货物的流向,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 第一,进口关税是指对输入一国关境且最终目的地也为该国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第二,出口关税是指对输出一国关境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第三,境税是指对通过一国关境而最终目的地不在该国的商品征收的关税。目前,多数国家不征收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因此一般所说的关税(除特别说明外)指进口关税。 ——按进口商品的不同原产地适用不同的税率分类,关税分为普通关税和优惠关税。 第一,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如果进口国未与该进口商品的来源国签订任何关税互惠贸易条约,则对该进口商品按普通关税税率征税。 第二,优惠关税,是指对特定的受惠国给予优惠待遇,以低于普通关税税率的标准征收关税。优惠关税又分为特定优惠关税、普遍优惠关税、最惠国待遇关税三种。 ②进口配额

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

WTO框架下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摘要: 随着世界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贸易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经济问题的焦点之一,并且得到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日益关注。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成员方对WTO规则和承诺的遵守,以国民待遇、最惠国待遇为核心的非歧视原则被广泛实施,关税壁垒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日益淡化,但技术标准、环保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却被频频施加,贸易保护主义利用环境标准对国际贸易进行限制和阻碍层出不穷。 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外贸出口保持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然而,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环保水平还比较低,环境法制建设落后,出口产品受国外环境措施的严重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以及东盟等国,近年来随着这些国家环境保护措施的强化,对我国外贸构成严重挑战。我国的许多产品因达不到有关国家的环境要求,经常被排挤在国际市场之外,直接影响到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巩固、扩大。 本文主要分析当前国际上对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研究现状,结合我国在加入WTO后的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国际贸易环境保护WTO 一、国际上对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研究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社会掀起了第一次环境保护的浪潮,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包括贸易对环境状况的影响以及环保措施对贸易的影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在GATT/WTO框架内国际贸易和环境保护问题经历了30多年的风风雨雨,可以归结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GA TT贸易与环境问题谈判的启动阶段。1971年,GA TT总干事01iver Long 建议缔约方全体对工作过程中环境保护措施对国际贸易存在的影响进行研究。01iver Long 认为:应当考虑应用GA TT条款进行工业污染控制对国际所造成的影响,缔约方在这一领域有责任保证本国政府的污染控制措施不会导致新的贸易壁垒。这一建议对贸易与环境问题在GA TT内的启动具有关键性作用。 第二个阶段,GATT/WTO贸易与环境问题达成初步共识阶段。这一阶段为1972年至1994年。由于环境政策对自由贸易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不断加深,而且随着国际贸易额的迅速增长,贸易对环境的影响逐步加大,所以贸易与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包括GA TT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的重视。在东京回合谈判中,部分代表团提出应当考虑某些环境措施对贸易的限制程度,使得一度搁置的贸易与环境问题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第三个阶段,WTO贸易与环境问题深入谈判时期。这一阶段为WTO成立至今。在准备新一轮的多边贸易谈判过程中,WTO成员方对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讨论,提出了不少建议。2001年,WTO开始的新一轮“多哈回合”谈判中,贸易与环境问题正式成为一个新的议题,迎来了贸易与环境问题讨论的新阶段。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现实冲突 经济全球化带动了贸易的发展,贸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破坏与污染,也在积极努

第3章 国际投资环境

第3章国际投资环境 第1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 一、国际投资环境的内涵 国际投资环境(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environment)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外部条件和因素。包括自然、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环境5个方面。其中,自然环境是自然或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与投资有关的自然地理条件;经济环境是包括经济发展阶段、收入水平、基础结构、经济政策、贸易状况、国际收支状况、经济制度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在国际直接投资中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考虑的因素;政治环境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法律环境是指东道国有关投资(特别是关于外国投资)的法律状况,是投资环境的“晴雨表”和“风向标”;社会环境是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案例:美国肯德基在中国香港市场的转败为胜——文化环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影响 二、国际投资环境的构成 1.自然环境:由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气候、人口等因素组成。进行国际投资时,必须考虑自然环境因素,如自然资源是否丰富、地理环境是否适中、气候是否适宜等。 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农林资源、旅游资源等,其直接影响国际投资行为决策,如:中东石油丰富,成为各大石油公司必争之地;纺织厂、造纸厂和化工厂耗水量大,一般需要建在靠近江河湖海的地方;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的地方通常是旅馆、饭店、游乐行业的优先选择。 地理位置:东道国与投资国距离的远近,会影响投资者对分支机构的布局;生产基地与原料产地或产品销售市场的远近,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交通是否便利也是投资决策中必须考虑的问题,如新加坡位于交通便利的马六甲海峡,这对其吸收国际投资起了很大促进作用;中国香港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靠近市场广阔的内陆,这是其能吸引许多外国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 气候:气候的差异和变化会影响企业的生产和运输条件,从不同侧面影响投资。如西伯利亚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气候过于恶劣,因此吸收的投资也较少。 人口:人口因素主要包括出生率、死亡率疾病、人口增长率和人口密度。其对国际投资影响很大,人口不仅决定某一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其分布也决定需求的种类和层次,如年轻人比重大的国家对音乐、电影、服饰等时尚产品的需求较大。其次,人口对劳动力供给有很大影响。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国际投资环境中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是国际投资决策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东道国的经济环境是外商投资动机和目的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国际直接投资的目的和动机一般是为了开拓市场,获得廉价的生产要素,提高经济效益,这些动机的实现直接受到东道国经济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经济环境也是东道国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方面。 经济体制是一个社会实现其经济目标和基本原则所借助的方法体系,广泛涉及国民经济的组织管理形式、国家与企业的关系、生产要素的配置形式,以及由此而形成特定的经济机制。其对外资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国与东道国经济体制的近似度,二是东道国经济体制的完善程度。一般说来,国与国之经济体制越相似,经济体制越完善,相互间的资本流动越容易进行。发展中国家国际投资地位不稳固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经济体制存在基础性缺陷,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外资的流入,主要表现在政府过度干预甚至操纵经济,国有经济行政化,生产要素流动难以有效进行。因此,发展中国家改善投资环境的首要任务是积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稳定程度三方面考察。 经济发展水平是一国经济所达到的程度,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对投资需求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在生产方面,发达国家侧重于投资大而节省劳动力的生产设备(资本或技术密集型项目),而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多用劳动力而节省资金(劳动密集型)项目。在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强调产品款式、性能和特点,品质重于价格;而发展中国家强调功能及实用性,价格终于品质。在销售方面,发达国家习惯运用大量广告促销,而发展中国家在产品推广上常受到传播媒介少和文化水平低的限制。

(完整word版)一些国际投资的判断题很重要,看了必过

1.内部化理论的理论渊源是“科斯定理”。() 2.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能够很好的解释美国对日本直接投资的发生机理。()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 官方国际投资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政治内涵。() 5国际储备营运以稳健和安全为其首要原则。() 1.√ 2.。╳ 3. ╳ 4. √ 5.√ 1.证券组合有效边界上的点是可行集中同等收益情况下风险最大的点。() 2.国际租赁既是非股权参与直接投资方式,同时也是国际融资的重要途径。() 3.H股公司的注册地在中国境外,但公司的主要业务资产在内地。( 4.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往往只采取专家实地考察的方式。() 5.跨国公司对外投资对投资国会发生显著的贸易替代作用,因此一定会降低投资国的出口。() ╳√╳╳╳ 根据价值链原理,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是根据价值链上各环节要素配置的要求,匹配全球区位优势,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近年来,全球金融衍生交易场内交易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场外交易。() .一般地说,一国经济的外向度越高,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能力越强,外资政策也趋于宽松,也就越易于吸引外资。() 闵氏关键因素评估法是对某国投资环境作总体性的评估所采用的方法,它较少从具体投资项目的投资动机出发来考察投资环境。() 存托凭证是指国外受托金融机构在取得发行国股份公司股票的基础上发行的一种替代性证券,代替原股票在国外市场流通,以克服不同证券管理制度的差异。 √╳√╳╳ 国际投资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百利无一害。() 政府贷款具有“官方发展援助”(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ODA)的性质,因而又是一种硬贷款。()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宗旨是鼓励生产性的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以及资本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流动,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以此补充世界银行集团其他成员的活动。() .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出现了显著的全球化的趋势。() .欧洲债券作为逃避官方政策管制的产物,其发行不受各国金融法规的限制,发行手续简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 1.跨国银行的海外分支机构都必须具备独立法人地位。() 2.“金融脱媒”趋势是促进跨国投资银行发展的重要原因。() 3.对冲基金已发展成为避险功能的投资机构。() 4.近年来跨国购并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股票的发行,因为目前的跨国购并主要是以股票购并的形式实现,现金购并所占比重极低。() 5..国际储备营运以稳健和安全为其首要原则。() ╳.√.╳√√

对外经贸大学434国际商务专业基础《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讲义—新祥旭考研.pdf

第 4 章国际贸易与投资环境 一、政府的贸易与投资政策 1.政府设置贸易和投资壁垒的原因 (1)出于就业问题的考虑一般来说,自由贸易会使得某些产业受到冲击,导致工人失业,对失业的顾虑是阻碍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一个很大障碍。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使得很多利益集团转而寻求政府的帮助,影响到政府政策的形成。 (2)出于保护幼稚产业的考虑在新兴产业中,企业往往经验不足,缺乏最新的专有技术。同时,新兴产业在起步阶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设备,这会提高生产成本,削弱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外,它们也缺乏国外该产业中的竞争者通常所具备的规模。因此,幼稚产业可能需要暂时的保护,以免遭受外国竞争者的遏制。 (3)出于战略性的考虑政府干预有时是为了促进国家经济中支柱产业的发展: ①采取适当的行动,保证本国企业而不是外国企业在一个产业内赢得先动者优势; ②帮助企业克服障碍进入由外国企业获得先动者优势的产业。 (4)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政府通常要求保护与国防有关的产业,对事关国防与安全的重要产品设置贸易和投资限制。许多国家害怕如果进口武器的话,当与武器生产国发生政治或外交纠纷时,国 家安全会受到威胁。

(5)出于国家文化和民族特性的考虑国家之所以能够凝聚国民,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存在能够使国民区别于其他国家国民的国家文化和民族特性。政府试图保护被看作国家文化与特性核心的某些产业和公共资产。 2.贸易与投资政 策

(1)贸易政策 ①关税 a.含义: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税,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贸易政策措施。 b.征税原则:一般关税的征税原则是进口来自任何国家的货物均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适用同样的税率。 c.分类 一一按照进出口货物的流向,分为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 第一,进口关税是指对输入一国关境且最终目的地也为该国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第二,出口关税是指对输出一国关境的商品征收的关税。 第三,境税是指对通过一国关境而最终目的地不在该国的商品征收的关税。目前,多数国家不征收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因此一般所说的关税(除特别说明外)指进口关税。 ——按进口商品的不同原产地适用不同的税率分类,关税分为普通关税和优惠关税。 第一,普通关税,又称一般关税,是指如果进口国未与该进口商品的来源国签订任何关税互惠贸易条约,则对该进口商品按普通关税税率征税。

国际投资 (第四版) 课后名词解释总结

国际投资:是指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参与企业的生产拦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 的投资方式,其投资崆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较强。 国际间接投资: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公司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 生证券峰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内部化:厂商为降低交易成本而构建由公司内部调拨价格起作用的内部市场,使之像固定的外部市场同样有效的发挥作用。 产品生命周期:新产品从上市开始依次经历导入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周期变化过程。 资本化率:使收益流量资本化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K=C/I,这里K为资本化率,C为资产价值,I为资产收益流量。 有效边界:是马柯维茨证券组合可集左上方边界的曲线,又称有效集或有效组合,位于该边界上的证券组合与可行集内部的证券组合相比,在各种风险水平条件下,提供最大预期收益率,在各种预期收益水平下,提供最小风险。 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以无风险对冲概念为基础,为包括股票、债券、货币、商品在内的新型衍生金融市场的各种以市价变动定价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合理定价奠定了基础,它已成为金融研究成果中对金融市场实践最有影响的理论,不仅应用于金融交易实践,还广泛应用于企业债务定价和企业投资决策分析。 跨国公司:指具有全球性经营动机和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在多个国家拥有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并将它们置于统一的全球性经营计划之下的大型企业。 价值链:指企业组织和管理与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和劳务相关的各种价值增值行为的联结总和。 职能一体化战略:是跨国公司对其价值链上的各项价值增值活动,即各项职能,所作的一体化战略安排。 跨国经营指数(TNI):是根据一家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几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是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TNI=(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总销量+国外雇员/雇员总数)/3 网络分布指数:是用以反映公司经营所涉及的东道国数量的指标,是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与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之比,也是反映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取消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劳务以及生产要素流动的障碍并相应建立不同程度、不同地理范围的国际联系,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体现。 跨国银行:指以国内银行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 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目标的超级银行。 国际财团银行制 投资银行:指以证券承销、经纪为业务王体,并可同时从事兼并与收购策划、 咨询顾问、基金管理等金融服务业务的金融机构。 共同基金:是指通过信托、契约或公司的形式,通过公开发行基金证券将众多的、零散的社会闲置资金募集起来,形成一定规模的信托资产,有专业人员进行投资操作,并按出资比例分担损益的投资机构。 对冲基金: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20C5那年代初起源于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就是利用贷款、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

第五章投资环境范文

第五章国际投资环境分析 第一节国际投资环境概述 一、概念、构成因素、特征 (一)概念 一定时间内,东道国(地区)拥有的影响和决定国际直接投资进入并取得预期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的有机整体。由多种复合因素构成的系统,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前要对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国别比较,力求把安全度高、获利大的国家或地区确定为对外投资地点。 评估环境的必要性和意义:? (二)构成因素的分类 1、政治因素:由政治体制、社会结构、政治稳定性、社会安定性、国际信誉度等构成。反之, 政变、更迭、社会动荡、战争则会造成巨大损失。它是吸引国外投资的必要条件和最敏感要素。 2、经济因素:国际投资的目的和动机的实现受其影响。例:发展状况及其趋势、市场规模、 产业结构、政策措施、工业配套水平。 3、基础设施因素:投资者在东道国进行直接投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面临的基本物质条件。 又称为硬环境。投资产生的效果明显。分为: 生产基础设施:交通、通讯、供电、给排水、煤气、仓库、厂房。 生活基础设施:基础设施中用于生活的部分,道路、住宅、购物场所、娱乐设施等。 4、法律因素 东道国为调整投资关系而制定并实施的各项与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以及有关的政策措施。范围上涉及国内、国际,内容上涉及外资政策、对外资管理的程序、法律保护等。 5、社会文化因素 包括: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如何不断改善社会文化环境,对希望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极为重要。 6、自然地理因素:包括东道国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质水文、自然资源、环保等。 项目与环境要相适应:投资者重在考察目前因素、招商者更应该着眼于未来。 也可分为:宏观投资环境、微观投资环境。宏观投资环境好并不一定保证微观投资环境好,宏观投资环境不好不一定微观投资环境也不好。例如:政府规定某些项目产品不得内销,宏观投资环境不好,但对外销取向的投资项目有利。又如:政府规定限制外资进入服务部门,宏观投资环境不好,但对投资取向于制造业的项目则无妨。 (三)基本特征 1.综合性: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有机复合体,所以人们要全面看待。 2.现在性:先于投资行为而存在,东道国为引资,须创建良好的投资环境。 3.差异性:不同国家、不同投资行业环境不同。 4.动态性:国际投资环境本身及其评价观念都在变化中,也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 例如:基础设施改善、对外商投资优惠政策的颁布,使得环境变好;但外资涌入太多,外商投资环境会明显恶化。 5.主观性:东道国的投资环境是客观存在的,投资者对环境的评价不依赖于东道国自身 的评价,具有主观性,投资者的选择具有权威性。东道国设置投资环境是为了吸引外 国投资者,国际投资者的评价显得非常权威。 TEXTBOOK 137页5-1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中国投资环境分析 投资环境决定了投资是否能创造出更强的企业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增长。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者对投资环境的预期归为三大类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一是宏观经济、国家外贸外资政策以及政局的稳定;二是国家监管框架的效率,如劳动关系、税收的效率与透明度等;三是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的数量、质量,以及在熟练工人流动性不足与技术集约化条件下的技能和技术禀赋。2003年12月16日,世界银行在其网站公布了2003年中国投资环境调研报告,题为《改善中国投资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中国23个城市排名》。这份报告是在2002年对中国5个城市(北京、成都、广州、上海、天津)进行投资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扩大到全国23个城市,对投资环境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该报告认为中国的投资环境在世界银行所调查的25个发展中国家中名列前茅。 一、我国投资环境的国际比较 在过去十几年里,我国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近期世界银行所作的一些研究也表明,我国在投资环境的许多方面都做得相当出色。但也应该看到,我国在某些方面仍落后于东亚及东南亚的一些邻国,投资环境有很大改善空间。 第一,在基础设施方面,我国优于印度,但落后于泰国。印度的铺砌道路占56%,我国为88%,泰国为97%;印度每1000人有3部私人电脑,我国每1000人有12部,而泰国为23部;从每1000人拥有的电话数量看,印度为131部,我国为294部,泰国则为371部。 第二,在对174个国家的调查中,我国的政治稳定性高,在政府效率方面表现中等,政府管制造成的成本低于印度和巴基斯

坦。 第三,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高于印度。 第四,总体来看,我国与其他东亚国家的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基本相当。但我国的研究和开发力度要低于一些东亚邻国。如在泰国,销售额的5.6%要用于研发,而我国只有2%。 第五,国际上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明显。 第六,我国金融部门的运行效率低,绝大部分贷款都贷给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少。 二、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比较 世界银行报告将投资环境的要素指标描述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domestic entry and exit barriers)、生产技能和技术禀赋(skills and technology endowment)、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labor market flexibility)、参与全球化程度(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私人部门参与程度(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非正式支出(informal payment)、税收负担(tax burdens)、法院工作效率(count efficiency)、金融环境(finance)等10个方面。以这10项指标衡量并综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潜力,世界银行得出我国国内23个城市投资环境的排名(详见附表)。我国投资环境的地区差异很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东部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要快于中西部,并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东部的投资环境优于中西部,吸收外资的规模占绝对优势。2003年1-10月份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382亿美元,占全国的88%;中部实际使用外资40亿美元,占全国的9%;西部只有13.5亿美元,占全国的3%。世行的调查数据显示,由于各地港口便利、劳动力技能等自然禀赋不同,西部的投资环境要比沿海地区落后,尤其表现在金融环境和基础设施水平较差、进出国内市场的障碍多、税收负担较重、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不足等方面。中

王炜瀚《国际商务》(第3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第4章 国际贸易与投资制度环境【圣才出品】

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制度环境 一、名词解释 1.出口补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研] 答: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或出口奖励金,是一国政府或同业公会或国际垄断组织,为了降低出口商品价格,以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某种出口商品向出口商或生产者提供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补贴,即直接付给出口商的现金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即对某些出口商品生产者或出口商提供财政上的优惠,如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的国内税、减免出口税等。出口补贴是一种古老的鼓励出口措施,从重商主义时期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二战后成为垄断资本争夺国际市场、进行商品倾销的重要手段。目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也通过出口补贴扶植某些产业。 2.进口配额[南开大学2018、2013研;山东大学2015研;江西财经大学2012、2011研] 相关真题:进口配额制[东南大学2018研] 答:进口配额(也可称进口配额制)指一国为保护本国某些行业而设置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在规定限额内允许进口,超过限额则不准进口,或虽不完全禁止进口,但对超出配额的进口征收较高关税或罚金。以一国政府采取的限制措施为标准,可将进口配额分为禁止性配额和非禁止性配额(关税配额);以指向区域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全球配额和国别配额;以贸易国间的相互关系为标准,可将其分为单边配额、双边协定配额、多边配额和某种商品的国际组织配额。

3.自愿出口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7研;南开大学2015、2014研;天津商业大学2012研;武汉大学2012研] 相关真题:自动出口配额[中央财经大学2014研] 答:自愿出口限制又称自动出口限制、自动出口配额,是指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和压力下,出口国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5年)对本国的某种商品出口限制在一定的配额内,超过配额自动停止出口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自愿出口限制可分为:①协定出口配额,由进、出口国双方协商签订“自限协定”,规定出口配额;②非协定出口配额,由出口国自行规定出口配额。二战后,自愿出口限制日益盛行,采用较多的形式是“自限协定”。这种协定一般包括配额水平、自愿出口限制的商品分类和细目、“配额”余额的调节额度和数限、保护性条款等内容。 二、简答题 1.国际贸易在90年代后出现了哪些发展和改革? 答:90年代以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巨大变化,导致国际贸易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特点。 (1)世界市场的范围和规模空前发展 从市场范围来看,二战前主要是初级产品出口国与制成品出口国之间的垂直型贸易,但这些年来,发展中国家之间,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极为迅速。世界市场的范围大为扩展。从规模看,其商品流通发展速度相当快,不仅贸易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战前,而且世界贸易量的增长速度也超过生产增长速度,这表明各国经济的开放度在加大。 (2)世界市场的商品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技术贸易和高附加值产品贸易有了迅速发展,而消费品向多样、高档、优质的方向发展,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徐静(指导教师,陈燕和) (湖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2)摘要:国际投资环境评估在当前金融危机下更显重要,中国投资环境受到特别关注。冷热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达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本文主要对其方法及其七种因素进行介绍,并用此方法对中国投资环境进行评估,以便世界各国投资者对中国的投资环境有一个总体了解,从而进行更好的投资。 关键词: 中国投资环境冷热对比法 中图分类号:F74 目录 1.前言. 4 2.“冷热”对比法介绍. 4 2.1 国际投资环境的概念. 4 2.2 “冷热”对比法的来源. 4 2.3“冷热”对比法的七大因素. 5

3.中国投资环境基本介绍. 6 4.中国投资环境评估. 8 4.1 政治稳定性分析. 8 4.2市场机会分析. 8 4.3经济发展与成就分析. 9 4.4文化一元化分析. 9 4.5法令阻碍分析. 10 4.6实质阻碍分析. 10 4.7地理及文化差距分析. 12 5.结论. 12

中国投资环境评估报告 徐静(指导教师,陈燕和) (湖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黄石435002)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使得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紧密,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毫不客气地冲向世界各地。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全球投资者都战战兢兢,以犀利的目光扫视各国投资环境,希望为自己的资金寻找一条更好的出路。国际投资环境的评估其作用和价值突显出

来。中国在世界森林中也算一棵引人注目的参天大树,其投资环境如 何自然也倍受关注。 国际投资环境是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自然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法律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国际投资与国内投资不同,投资者在东道国之外,风险很大,因此,国际投资环境的好坏,投资者对国际投资的了解程度与分析评估直接影响着投资效益的高低。 “冷热”对比法的来源 “冷热”对比法是以冷热因素来表达环境优劣的一种评估方法。1 968年美国学者伊西阿·利特法克和彼得·班廷根据他们对六十年代后半期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大量工商界人士进行的调查资料,在《国际商业安排的概念构架》论文中提出通过七种因素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统一尺度的比较分析,从而产生了投资环境例冷热比较分析法(也称冷热国对比或冷热法)。其基本方法是:从投资者和投资国的立场出发,选定诸因素,据此对目标国逐一进行评估并将之由“热”至“冷”依次排列,热国表示投资环境优良,冷国表示投资环境欠佳热。 1.政治稳定性 政府由阶层代表所组成,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深得人心,而且该政府能够鼓励和促进企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适宜企业

中国国际投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班级: 091国贸(2)班 姓名: 李玄 学号: 2009220065

中国国际投资现状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积极发展对外直接投资,主动参与国际分工,是一个国家在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保持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程度不断深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对外投资也在不断发展,投资总额不断上升,然而同比其他发达国家还有存在一定差距。本文分析了中国对外投资的现状,问题,问题的原因,并针对中国具体国情,提出部分解决方法。 关键词中国;国际投资;发展战略 一、中国国际投资的现状 国际投资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大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多年保持连续增长,经济与贸易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在我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国内企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经营能力、科学技术、管理理念都在不断提高,国内现有的投资环境已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目前中国一批有条件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正通过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的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能力。1994—2009年这15年的时间里,中国国际投资量在不断增加,以2000年为分水岭,此前,对外直接投资基本呈缓慢增长并有波动的情况;2000年以后,则呈明显的单边上扬趋势,根据统计数据,200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达到407亿元,同比增长53.58%,截至2008年底,中国5,000多家境内投资主体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1万家,共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约1,500亿美元。境外企业总资产达6,000多亿美元。这种趋势也反映了中国“走出去”政策体系的基本变化。不仅是总量的上升,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的排名也有有所上升。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以下简称流量)746.5亿美元 ,较上年增长8.5%。截至2011年底,中国13500多家境内投资者在国(境)外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以下简称境外企业) 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以下简称存量)4247.8亿美元。年末境外企业资产总额近2万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虽有上升,但是同比其他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改善中国投资状况任重而道远。 而对于间接投资而言,一般说来,偿债能力与吸收国际间接投资的数量成正

(完整版)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生产诀窍、营销技能、信息、专利、管理、品牌、商誉等。大公司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大批各种专业的人才,

模拟卷在国际投资环境暨项目推介会上的致辞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literature, means of observation, behavioral approach, conceptual analysis and the pattern of information-seeking of local and oversea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Basic pattern strategies of technology information-seeking 在国际投资环境暨项目推介会上的致辞 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 (2007年8月3日,呼和浩特)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下午好! 在海内外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民族商品交易会国际投资环境暨项目推介会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对海内外嘉宾的光临表示诚挚的欢迎!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加速,国际投资十分活跃。从2004年开始,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2005年全球FDI流入9160亿美元,比2004年增长29%。在新一轮国际投资增长中,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全球产业转移成为重要的推动力,以每年30%-40%的速度扩张,预计到2007年全球服务外包的总量将达到1.2万亿美元。国际投资合作前景广阔,银行、保险、商务服务、旅游、交通运输、信息及相关产业、分销、物流等成为国际

投资的热点。 国际投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当前,国际政治形势复杂多变,国际石油价格高位波动,通胀压力加大,加息预期上升,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升级,这些都会对国际投资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应当趋利避害,抓住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积极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是不可逆转的。邓小平先生说过,中国对外经济开放,最少50年到70年不会变,即使变,也只能变得更加开放。对外开放以来,中国累计利用外资已达7000多亿美元,这是中国经济进步的重大表现。加入WTO后,中国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积极扩大服务领域开放。在WTO注册的160个服务贸易开放门类里,发达国家为108个,发展中国家是54个,中国开放的服务业门类已超过了100个。2006年我国服务领域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7129家,实际使用外资147亿美元,同比增长25.8%。随着中国法律体系、金融体系的完善,外资并购也日趋活跃。中国还将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鼓励外商来华设立物流、金融、运营中心,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鼓励外商到中西部地区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

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一) 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生产要素移动技术进步效应论文摘要]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两大历史车轮。尽管国际贸易的起源先于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却是国际贸易更大的加速推动力量。现在世界已步入金融时代,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互相支撑、互相促进,业已构成世界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认真解读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国际投资促使国际贸易立体扩散和国际投资推进传统贸易方式改变等三个层面,对国际投资的贸易效应做了分析研究。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其中有两个重要支点:国际贸易和引进外资。逢此之际,有必要对已经走过的历程作一阶段性的总结,以求踏上更加光明的旅途。 对于国际经济往来而言,无疑是先有国际贸易,尔后引发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包括出口和进口,往返运输需要增加交易成本、中介费用和时差间隔,由此引发资本输出动机,即把资本直接投入到商品需求国家,就地生产就地销售。资本输出又引发生产要素的国际移动,由此出现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尽管是国际贸易引发国际投资,但国际投资作为一个后来者却起来了主宰国际贸易的作用。21世纪是知识经济世纪,也是金融世纪,资本运营已成为现代经济活动的神经中枢。

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经济全球化。一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终究要突破国界走向世界,经济发展已无边界。经济全球化也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9世纪中叶就已经开始了。现在不过是“在更高层次回到1941年以前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科学技术达到了高发达水平的结果:人类发展到今天,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低成本生产和低成本交易已经成为可能。”1]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就对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国际投资作过描述。“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2]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强调了生产社会化必然要求国际分工、合作、交流的思想。“随着资产阶级的发展,随着自由贸易和世界市场的确定,随着工业生产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的一致化,各国人民之间的民族孤立性和对立性日益消失下去。”3]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日益活跃,资本、技术、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愈益跨越国家、民族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全面、大量、综合地流动和配置,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的覆盖面日益扩大,已使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规模出现空前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 二、国际投资引致生产要素跨国移动 单纯的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跨国移动,只有国际投资,才有可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