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一)概述一、音韵结构

二、声母

1、36字母

2、五音、七音、九音

传统音韵学有“五音、七音、九音”之名,是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旧名称。所谓“五音”,就是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就是所谓“七音”,再将唇音分为重唇音、轻唇音,将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

古人缺乏科学的语音学理论,声母发音部位很难得到准确的表述与解释,“五音、七音、九音”之说难免有含混不清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音乐中的音阶“宫、商、角、徵、羽”来比附发音部位。

3、清浊

传统音韵学“清、浊”的概念也有指韵方面的,但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作分辨的。清浊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的颤动与否,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就是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就是清音。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清、浊”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韵镜》以“清”与“次清”相对,以“浊”与“清浊(次浊)”相对,则狭义的“清”是指“全清”,“浊”是指“全浊”。而广义的“清”是包括“全清、次清”的,广义的“浊”是包括“全浊、次浊”的。

三、韵母

1、“韵”及有关概念

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韵:韵腹、韵尾、声调

韵目:古代韵书中韵的标目,是韵的代表字,也就是韵的名称。

韵类:在传统音韵学中,“声类”是反切上类的分类,“韵类”就是反切下字的分类。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部:声调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即韵基相同)的,是同一个韵部。

韵摄:“摄”是有关韵的最大的概念。等韵学家把《广韵》206韵中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为韵摄,把206韵归并为16摄。从音理上看,同韵摄的各韵主要元音应相近,音节结构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辅音韵尾时韵尾应相同。

2、两呼和四呼

一般认为,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

凡韵头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凡韵头不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做“开口呼”。

随着语音的演变,[iu]或[iw]这样的合口呼型复合介音逐渐演变成撮口呼[y]介音,就使得汉语的韵母有了[i-]、[u-]、[y-]三类介音,加上没有这三类韵头的就是四类介音,这就是现代的“开、齐、合、撮”四呼了。

齐齿呼和撮口呼因为有高元音[i]、[y]做韵头,发出的音尖细,所以又称为“细音”。开口呼和合口呼一般称为“洪音”。

3、阳声韵、阳声韵、入声韵

阴声韵:没有韵尾或以元音收尾的韵。

阳声韵:是收鼻音韵尾 [-m]、 [-n]、[-?]的韵。

入声韵:是收塞音韵尾[-p]、[-t]、[-k]的韵。

阴声韵加上阳声、入声韵尾就转为阳声韵或入声韵,阳声、入声韵脱落阳声、入声韵尾就转成阴声韵;阳声改换韵尾就转成入声韵尾,入声改换韵尾就转成阳声韵尾。

旁转,是指阴声、阳声、入声韵尾相同条件下的邻近元音的转化。

何九盈先生列举阴阳对转的类型及其语音条件如下:(1)对转:可分阴入对转、阴阳对转、阳入对转,条件是主要元音相同。(2)旁转:条件是元音相近,韵尾相同。(3)旁对转:条件是主要元音相近,韵尾不同,这种情况比较少见。(4)通转:条件是元音相同,韵尾发音部位不同。

四、声调

1、舒促

“舒声”,指平、上、去三声,其阴声韵和阳声韵所含的主要元音和韵尾读起来感觉要舒缓一些,故称“舒”。“促声”,就是入声,

其塞音韵尾在发音时只有成阴、持阻而没有除阻的过程,故塞音韵尾又称唯闭音尾,唯闭音尾的读音不能延长,使整个音节读起来显得很短促,故称“促”。

2、四声:见后面中古四声与今天普通话四声的对比

(二)《广韵》与中古音系

中古音系,是指汉语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也就是南北朝到唐宋的语音系统,属于“今音学”的研究范围。

一、《切韵》的性质

《切韵》是综合音系的观点,这个综合音系是通过取舍前人反切建立起来的,反切来自文献,文献读音就是文士的读书音。“读书音”就是具有规范性的“雅音”,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个“雅音”系统可能主要以北方官话为基础,但也容纳了不少南音的成分;可能以当时的今音为基础,但也容给了一定的古音成分。

总的说来,《切韵》是中古汉语语音的通用音系,是其时诗文用韵和审音辨读的规范标准。

二、《广韵》

五卷:平声卷一、二;上声卷三;去声卷四;入声卷五

206韵:(28+29)+55+60+34=206

3890个小韵

收字:《切韵》12158;《广韵》26194;《集韵》53525

同用:相领韵可以通押

独用:不能与其他韵通押

61韵部:中古的阳声韵和入声韵有非常严整的相配关系,每个收鼻音韵尾的阳声韵都有收塞音韵尾的入声韵与之对应,阳声韵的“平、上、去”三声与入声韵的“入声”正好形成“平、上、去、入”四声相配的格局,四声的韵腹相同,韵尾虽有别但其发音部位却又是相同的,感觉上容易顺利相配。这样,无入声的阴声韵如“微、尾、末”等就是“平、上、去”三声相配为一韵部,有入声的阳声韵如“东、董、送、屋”等就是平、上、去、入四声相配为一韵部,《广韵》二百零韵就归为六十一韵部了。

各韵部习惯上用平声韵的韵目来作“部目”的代称,叫做“举平以赅上去(入)”。一般以戴震考定的四声相配表来划定《广韵》的六十一韵部,只是有现代音韵学者从语音系统性上推定,戴震依《广韵》以“黠”配“删”,以“鎋”配“山”有误,或当改为以“鎋”配“删”,

以“黠”配“山”。

二、早期韵图与《广韵》音系

“等韵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等韵图”,“等”是等韵学中最基本的内容,是传统音韵学者从审音的角度对介音和主要元音所分的类,用等的概念来区分汉语的声类和韵类就叫做“等韵”,用等韵的学理来分析古代汉语语音并制成的图表就叫做“等韵图”,也简称“韵图”。最初的等韵图,就是等韵学研究者取三十六个字母与《广韵》二百零六韵轮流相拼所做成的图表。

1、等韵图

等韵图是按声、韵、调相配合的结构来编排的图表,也就是古代等韵学者制定的一种声、韵、调相配合的汉语音节表。

《韵镜》是早期韵图的典型代表,它图示《广韵》语音系统的方法代表着早期韵图的典型结构。大体上说,《韵镜》是把宋人的三十六字母和《广韵》的二百零六韵配合成若干图表,在表中声、韵、调的交汇点上排列《广韵》的小韵代表字,也就是音节代表字,这些代表字又分为四等依次排列。这样,根据所查字的反切注音及它在《广韵》中所属韵目,就能很快查出该字在韵图中的位置,该位置代表字的音节读音就是所查字的读音。清戴震《声韵考》卷二说等韵图“皆以音洪细,别之一、二、三、四等列,故称等韵。各等又分开口呼、合口呼,即外声、内声……其说虽后人新立,而二百六韵之谱,实以此审定部分”。是说韵图不但内容从韵书来,而且列韵分等别呼的音理也是承韵书而来的。

《韵图》的一张图表叫一“转”,共有四十三转,也就是四十三张图表。一般认为“转”是佛语“轮回”的意思,一个或几个韵同三十六声母拼一个轮回就是一“转”。

2、韵图与等

用现代语音学术语来表述,所谓洪、细是指韵母中元音的开口度大小和舌位前后:元音开口度大、舌位较后的是“洪音”,开口度小、舌位较前的是“细音”。罗常培先生解释四等洪细的音值差别云:“今试以语言学术语解释之,则一、二等皆无介音[i],故其音大;三、四等皆有[i]介音,故其音细。”

如果一张图只含《广韵》的一个韵,则四个等次隶属于同一韵,那么各等的主要元音就是相同的,分等的条件就不是主要元音的区别而是介的差别。从现代汉语音系中能明显看出,合口呼的特征是有[u-]

介音或主要元音是[u],也就是说,凡是合口呼的韵母,如果主要元音不是[u]就一定有介音[u-],古代汉语的合口呼就是如此。

2、韵等与呼

3、韵等与摄

三、《广韵》的声韵系统

1、反切系联法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标准答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
练习一
一、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各组字的普通话读音,并分析出它们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
韵尾)和声调:
1、学好汉语声韵调系统
汉字
注音
声母
韵母
韵头
韵腹
韵尾
声调

xue2
x[ ]
ü[y]
ê[ ]
2/35

hao3
h[x]
a[ ]
o[u]
3/214

han4
h[x]
a[a]
n[n]
4/51

yu3
0[0]
ü[y]
3/214

sheng1
sh[ ]
e[ ]
ng[ ]
1/55

yun4
0[0]
ü[y]
n[n]
4/51

diao4
d[t]
i[i]
a[ ]
o[u]
4/51

xi4
x[ ]
i[i]
4/51

tong3
t[t ]
o[u]
ng[ ]
3/214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汉字
注音
声母

hai3
h[x]

kuo4
k[k ]
韵母 韵头
u[u]
韵腹 a[a] o[o]
韵尾 i[i]
声调 3/214 4/51

ping2
p[p ]
i[i]
ng[ ]
2/35

yu2
0[0]
ü[y]
2/35

yue4
0[0]
ü[y]
ê[ ]
4/51

tian1
i[i]
a[ ]
n[n]
1/55
t[t ]

gao1
g[k]
a[ ]
o[u]
1/55

ren4
r[ ]
e[ ]
n[n]
4/51

niao3
n[n]
i[i]
a[ ]
o[u]
3/214

fei1
f[f]
e[e]
i[i]
1/55
附:现代汉语声、韵、调及常用国际音标表。
一、现代汉语声母表
发音方法
塞音
发音 部位
清音 不送气 送气
塞擦音
清音
不送气
送气
擦音
鼻音 边音
清音 浊音 浊音 浊音
1 / 16

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说课材料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 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 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e、a、o、u】 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Q【促音】 2.粘着语: 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 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 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 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 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 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 6.人类语言分类与代表语种(举例2个) 屈折语:即靠语言的词形变化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拉丁语、德语。 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日语、朝鲜语。 孤立语:即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既不靠词形变化来表示,也不靠专门表示语法关系的后缀或前缀来表示,而主要是靠词序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比如:汉语、越南语。 抱合语:即该语言把各种语法关系都组织到一个词里,往往一个词就表示一句话,也就是说一句话总以一个词的形式出现,如:印第安语、阿伊努语。 7.辅音: 所谓辅音,是指在发音时,气流在通路上受到某种阻碍后发出的声音。辅音根据其发音方法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答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 练习一 、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各组字的普通话读音,并分析出它们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1、学好汉语声韵调系统 、自己的 附:现代汉语声、韵、调及常用国际音标表。 、现代汉语声母表

、现代汉语韵母表 开口呼齐口呼合口呼撮口呼 -i[] [] ; i[i] u[u] u [y] a[] o[o] e[] e [] er[] - - y - e - 复ai [ai] [ | uai[uai] 韵母鼻韵母 ei [ei] uei[uei] ao[u] iao[i u] __ ____ __ __ __ _______ ____ ____ _ __ .................. ""鬥 ou[ou] iou[iou] 1 an[an] ian[i n] uan[u n] u an[y n] en[n] in[in] uen[u n] u n[yn] an g[] i ian g[i] i uan g[u] ■ 1 1 ■ 1 1 en g[] 1 in g[i] i uen g[u] i i i on g[u] i ion g[y] E S I

塞音:阻碍部位完全闭塞,然后突然打开,使气流骤然冲出。 擦音:阻碍部位不完全闭塞,留有狭窄的缝隙,让气流挤出来,发生磨擦塞擦音,先塞后擦。 鼻音:口腔中某个部位完全闭塞,打开鼻腔的通道,使气流从鼻腔出去。边音:舌头中间的通道闭塞,气流从舌头的两边或一边流出去 颤音:发音器官有弹性的部分被气流冲击颤动,气流忽通忽塞,急速交替通音:阻塞部位没有完全闭塞,气流通过时,只产生很轻微的磨擦,甚至没有磨擦。如r j w 声带振动的叫浊音,不振动的叫清音。 气流强的叫送气音,气流弱的叫不送气音

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1音韵学与音韵学的功用 一、音韵学 1、概念: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个声母,38个韵母,4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2、分类: 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分,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隋唐时代)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 二、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语史、汉语方言学、训诂学、考古学、校勘学、中国古典文学、古代历史、古代文献学以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其作用是多方面的。下面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1、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 2、音韵学是进行方言研究的必备知识 汉语方言学是研究汉语各地方性口语的一门科学。要对方言进行深入的研究,不能不牵涉到方言的历史,只有从历史的角度找出方言特定的根据,才能弄清方音的来龙去脉,才能对方音的特点及其演变规律做出合乎科学的解释。因此,要从事方音研究,就必须具备一定的音韵知识。 例如“幕”字,北京话读作[mu],而广东梅县话则读作。 北京人和梅县人对“幕”字的读音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这是因为到元代时大部分北方话的入声韵尾发生了脱落,随着韵尾的脱落,其韵腹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要进行方言研究,一般少不了进行方言调查,搞方言调查,需要亲自到方言区去口问、耳听、手记,做静态的分析描写工作,这同样需要具备音韵学知识。凡是有关方言调查的书籍,都免不了要讲述音韵学的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方言调查字表》,采用的就是中古音系,目的在于古今对照,说明今音特点的历史根据和演变规律。 3、音韵学是训诂学的工具 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意义的一门传统学问。与训诂学关系密切的学科有音韵学、文字学、词汇学、语法学、文献学等,其中音韵学与训诂学的关系最为重要,是训诂学的得力工具。《吕氏春秋·重言》中有这样一个著名的例子,足以说明音韵对于训诂的重要: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少顷,东郭牙至。……管子曰:“子邪?言伐莒者。”对曰:“然。”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也。”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日者臣望君之在台上也,……君呿而口金,所言者莒也。”

音韵学教程

音韵学教程 第四章汉语音韵学简史 第一节韵书产生以前的古音研究 音韵学上所谓“古音”,指的是韵书产生以前的先秦两汉时代的语音,即上古音。 上古音的研究是徒韵部开始的,这是因为汉代以后,人们读《诗经》、《楚醉》等先秦韵文感到不押韵、不谐和,因而去进行探索研究,试图解释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例如《诗经》第一篇《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一章和二章头四句的韵脚“鸠、洲、逑、流、求”,都是《广韵》尤韵字,徒《诗经》时代到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各地方言),都是押韵的,自然没有问题。但二章后四句和第三章,从韵律上看,显然“服”和“侧”,“采”和“友”、“芼”和“乐”是韵脚之所在,但现在读起来却完全不押韵了,因为它们彼此之间,韵母都不同,不仅主要元音不同,有的甚至韵尾也不同。它们在《广韵》音系里,差别也很大,例如“服”属通摄屋韵,“侧”属曾摄职韵;“采”是蟹摄咍韵上声海韵字,“友”是流撮尤韶上声有韵字,而“芼”属效摄豪韵去声号韵,“乐”属宕摄入声铎韵,不仅不同韵,而且不同摄。那么《诗经》的作者为什磨要这样用韵呢?从六朝开始,就有人注意到这种现象,并不断提出各种看法和解释。例如梁末沈重的《毛诗音》(据《经典释文》所引)于《诗经·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中的“南”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意思是说:“远送于南”的“南”字,本读那含反[nam],但在这里为了与上下文的“音”、“心”押韵,应当改读为乃林反[ nim]。这种“协句”的主张实际上是强改字音以迁就今读,并非真正考明古代的本音。宋代朱熹著《诗集传》,又提出一种“叶音”说。他认为古今读音是差不多的,不过《诗经》作者用韵随便一点,有时用了一个本来不同韵的字,如《燕燕》三章中的“南”字,与“音”、“心”押韵,可以临时把“南”字改读为“尼心反”(同“乃林反”)就协韵了。又如《关雎》三章中的“采”和“友”,朱熹于“采”字下注“叶此履反”,“友”字下注“叶羽已反”,即分别改读为“此”音和“以”音,就押韵了。“叶”就是谐和的意思。这种“叶音”说和“协句”一样,都是违背历史发展的,是错误的。 其实,《诗经》和其他先秦韵文,每个入韵的字都有固定的读音,不可能时而念甲音,时而念乙音。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个人是不能随便改变它的读音的。 明代古音学家陈第著《毛诗古音考》,提出了“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的正确观点。他认为《关雎》三章中的“采”和“友”,在先秦的读音本来就押韵,后代读音不同,是语音演变的结果。他还认为先秦的“采”本来就念“此”音,“友”本来就念“以”音。这种看法,现在看来不免简单化一点,但在三四百年前,陈第就具备了这种科学的历史主义观点,这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清代古韵学家,自顾炎武开始,在陈第论著的启发下,进一步对《诗经》用韵和先秦其他韵文用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归纳。比如《诗经·关雎》三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采、友”相押,今韵母不同,主元音和韵尾都不一样,一是[-ai],一是[- ],但在《诗经》里,这两类韵母的字相押并非偶然,下面是一些例子:《周南·芣yǐ》一章:“采采芣yǐ,薄言采之,采采芣yǐ,薄言有之。”叶“采、有”。 《小雅·六月》六章:“吉甫燕喜,既多受祉,来归自镐,我行永久,饮御诸友,囗鳖脍鲤,侯谁在矣,张仲孝友。”叶“喜、祉、久、友、鲤、矣、友”。

古代汉语知识点整理资料

名词解释、简答 1、字母 字母就是表示古代声母的代表字。 2、五音 早期音韵学著作中分析声纽的术语。所谓五音,是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五音中,唇音又分为重、轻唇音,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齿音又分为齿头音和正齿音。 3、清浊 从发音方法来分,清音是不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不振动;浊音是带音声母,发音时声带振动。 4、阴声韵 阴声韵,简称阴声,指无韵尾或以元音 [-u][-i]收尾的韵,如表中的戈果过韵和脂旨至韵。 5、阳声韵 阳声韵,简称阳声,指以鼻音[-m][-n][-?]收尾的韵,如表中的侵寝沁韵、真轸震韵和东董送韵。 6、白话 古白话指自唐宋以来逐渐形成的口语实录,以北方口语为基础。古白话的真正兴起是在唐宋,如唐代的变文、禅宗语录。宋代话本的出现标志着古白话的正式形成。古白话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7、文言 文言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如《诗》、《书》、《礼》、《春秋》、《老子》、《论语》、《荀子》等所使用的;以及后来历代作者仿古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如两汉诗文歌赋、唐宋散文等。文言有两大特点:第一,它是脱离口语的,因此带有超方言性;第二,它带有人为的仿古性,因此是超越时代的。 8、六书 六书是战国以后的人根据汉字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9、许慎对六书的定义 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10、四体二用 清代学者戴震提出,是对六书的分类情况。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为造字法,转注、假借两种为用字法。 11、古无轻唇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轻唇音非、敷、奉、微,只有重唇音帮、旁、並、明。后来的轻唇音都是由重唇音分化来的。 12、古无舌上 清代钱大昕首先提出,上古音中没有知、彻、澄等舌上音,这类音中古时期才从端、透、定等舌头音中分化出来。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答案

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答案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练习 练习一 ?、用国际音标注出下列各组字的普通话读音, 并分析出它们的声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和声调: 1、学好汉语声韵调系统

2、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3、自己的姓名 附:现代汉语声、韵、调及常用国际音标表?、现代汉语声母表

1、现代汉语韵母表 -i[l 」][i ] I i[i] u[u] Uy] ■ I 1 a[A] ia[iAJ i ua[u

音韵学介绍

音韵学介绍 一、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所谓声、韵、调系统,简单地说,就是指某个历史时期汉语声、韵、调的种类及声母、韵母的配合规律。以现代普通话为例,它有22 个声母,38 个韵母,4 个调类。其声母和韵母的配合不是任意的,而有一定的规律,如j、q、x三个声母只能和齐齿呼与撮口呼的韵母相拼,而不能与开口呼与合口呼的韵母相拼。 在研究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的是系联法、类推法、统计法和比较法。在标音问题上,由于古代没有现代化的标音工具,古人表示汉字声、韵的工具还是汉字,所以传统音韵学研究古音时还得借助某些习用的汉字作为标音工具,只是对古音进行构拟时才使用国际音标或其他注音符号,但这已是清代以后的事。 与传统音韵学不同,语音学是十九世纪兴起的一门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语音的系统(声音的成分和结构)、变化及发展规律,并教会人们如何去分析研究语音的系统和变化,如何发现语音的变化规律,同时训练人们发音、听音、记音、审音的技术。语音学一般分为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描写语音学和实验语音学等。普通语音学研究人类语音中各种声音的构成,音与音的结合及相互之间的影响变化,以至声调、语调、轻重音等现象。历史语音学研究某一语言各个历史阶段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描写语音学研究某种语言在一定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特殊现象。实验语音学则是通过实验仪器分析语音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在研究方法上,语音学主要是通过描写、实验、分析、归纳、历史比较等方法揭示语音的性质、系统及其发展规律,它所使用的标音工具主要是国际音标。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汉语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 二、音韵学的功用 汉语音韵学和汉字学、训诂学、语法学、考古学、校勘学、方言学、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及古籍整理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这里我们着重从四个方面谈谈汉语音韵学的功用。 一、汉语音韵学是建立汉语史的前提 要研究汉语语音,指出汉语语音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指导汉语的学习和使用,以保证汉语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就不能不建立汉语语音史。要建立汉语语音史,首先必须研究出汉语各个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例如先秦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隋唐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元明清时期汉语的声、韵、调系统如何等等。只有把这些不同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的面貌弄清楚,并探寻出其间的联系和发展规律,才谈得上汉语语音史的建立,而要知道汉语各个时期声、韵、调的状况,就得依靠音韵学的研究。

古代汉语(下)知识点总结

古代漢語下册文选知識點總結 新疆师范大学 文 学 院

第七单元 (1) (一)文选 (1) 7.1道可道 (1) 7.2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1) 7.3三十辐共一毂 (2) 7.4曲则全 (3) 7.5小国寡民 (3) 7.6胠(qū)箧(qiè) (5) 7.7秋水 (10) 7.8鲁少儒 (14) 7.9 惠子相(xiàng)梁 (15) 7.10 运斤成风 (16) (二)通论 (17) 第一节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17) 第二节中古音 (20) 第三节上古音 (23) 第八单元 (25) (一)文选 (25) 8.1人皆谓我毁明堂 (25) 8.2 许行 (26) 8.3 荣辱 (30) (二)通论: (33) 第一节诗词格律 (33) 第二节对联 (36) 第三节词律 (37) 第九单元 (45) (一)文选 (45) 9.1更法 (45) 9.2五蠹 (46) (二)通论:训诂 (53) 一、传统训诂学的实践与研究概况 (53) 二.古注的作用 (54) 三古注的类型 (54) 四、古注的术语 (55) 五.古书的体例 (55) 第十单元 (56) (一)文选 (56) 10.1谏逐客书 (56) 10.2赐南粤王赵佗书 (57) 10.3报任安书 (59) (二)通论 (65) 古书的标点 (65) 第十一单元 (66)

(一)文选 (66) 11.1黄帝 (66) 11.2垓下之战 (67) 11.3仲尼弟子列傳 (69) (二)通论 (73) 修辞 (73) 第十二单元 (75) (一)文选 (75) 12.1答客难 (75) 12.2情采 (78) (二)通论:古代的文体............................................................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韵学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字母:字母,即声母,简称为“声”,又叫“纽”。古代没有拼音字母,所以才找一些汉字作为声母的代表,这些字就称为字母。按照发音部位可分为牙音、舌音、齿音、唇音、喉音五音,按照发音方法可分为全清、次清、全浊、次浊四类。如三十六字母能够反映唐宋时期的声母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字母的归并就可大致看出上古音的声母。 1、阳声韵:指以鼻辅音―m,―n,―ng等收尾的韵。王力归类的阳声韵包括,蒸部、东部、冬部、阳部、耕部、真部、文部、元部、侵部、谈部。 2、七音:宫、商、角、徵、羽、变商、变徵声韵学,宋元等韵学家依据守温字母,在唇舌、齿、牙、喉五音之外,又增加半舌(来母)和半齿(日母)两类,合称七音。 3、清浊:分析發音方法時所使用的術語。清音,反聲帶不振動的輔音,濁音,把聲帶振動的輔音,音韻學上共分為四種:全清,次清,全濁,次濁。 4、假二等:《韻鏡》的每一橫欄的四行,由上而下就是一、二、三、四四等,依韵母分等的二等被稱作纯二等,依聲母分等的二等被稱作假二等。 5、早梅诗:《早梅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的一首五言绝句,见于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用诗的形式写下来,为了便于记诵。原诗如下: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d f p z m h n ═zh k b s" υ" r g ch c t sh l 7、阴阳对转:阴阳对转由清代孔广森将老师戴震的“阴阳相配”理论发展而来,是语音发展的一种规律,即阳声失去鼻音尾韵变为阴声,阴声加上鼻音尾韵变为阳声。例如:三san -仨sa,两lia?-俩lia。 8、等呼:根據開口度的大小,把韻分為四等。凡介音或主要母音的U的叫合口呼,反之叫開口呼。 9、阴声韵:“阴声韵”指以元音收尾或无韵尾的韵母,即直接以元音收尾的韵母。王力先生归类的阴声韵包括之、幽、宵、侯、鱼、支、脂、微、歌部。 10、五音:在汉语音韵学中,五音代指汉语声母的调音位置和调音方法,包括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 二、填空 1、通摄、江摄、止摄、遇摄、蟹摄、效摄、臻摄、山摄、果摄、假摄、宕摄、梗摄、曾摄、流摄、深摄、咸摄。 2、10 13 17 25 22 18 21 32 28 30 31 四、简答 1、1.通摄包括东冬锺 2.江摄江 3.止摄支脂之微 4.遇摄鱼虞模 5.蟹摄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 6.臻摄真谆臻文欣魂痕 7.山摄元寒桓删山先仙 8.效摄萧宵肴豪9.果摄哥戈10.假摄麻11.宕摄阳唐12.梗摄庚耕清青 13.曾摄蒸登14.流摄尤侯幽15.深摄侵16.咸摄覃谈盐添咸衔严凡 2、唇音不芳并明 舌音端透定泥(舌头音)知彻澄娘日(舌上音) 牙音见君溪群疑

音韵学复习题

音韵学复习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 1、字母: 宋朝时有人提出“三十六字母”的说法,字母这里就是声母的意思,至于为什么叫字母,这个和梵语有关。 2、阳声韵: “阳声韵”指以鼻辅音―m,―n,―ng等收尾的韵。王力归类的阳声韵包括,蒸部、东部、冬部、阳部、耕部、真部、文部、元部、侵部、谈部 3、七音: 宋元等韵学家依据守温字母,在唇、舌、齿、牙、喉五音之七音相关记载 外,又增加半舌(来母)和半齿(日母)两类,合称七音。如宋代郑樵在撰《七音略》时,就采用七音分类来制等韵图。其中,齿音又分齿头、正齿,舌音又分舌头、舌上,唇音又分重唇、轻唇。这些分类,经多数韵书沿用,已约定俗成,虽不尽合理,但在讨论古音时,必须懂得它们。 4、清浊: 语音的清声与浊声。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而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上:“ 陆法言著《切韵》,时俗不晓其韵之清浊,皆以法言为吴人,而为吴音也。”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至於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5、假二等 6、早梅诗 《早梅诗》是明朝兰茂在《韵略易通》里作的,它给出了明朝官话的全部声母。 《早梅诗》每个字代表一个声母的一首五言绝句,见于明代兰茂的《韵略易通》。用诗的形式写下来,为了便于记诵。原诗如下: 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冰雪无人见春从天上来 d f p z m h n ═ zh k b s" υ" r g ch c t sh l 下面一行是汉语拼音。这里═表示零声母即以元音开头的字。“υ”是唇齿摩擦音。现代北京音香山一带摩擦极轻,天津音摩擦就极重。从诗里归并声母看,“见”代表g-(giɑn),“雪”代表s-(süe),尖团字还分得开。这或许是作者在这一点上遵从多数方言,或许是当时“官话”语音确实有这种区别。从清乾隆八年(1743)“存之堂”(书坊名)写《圆音正考》,就汉字对译满语声音不准确提出批评一事看,后一个推测比较近真。把《早梅诗》的声母按发音部位排起来,就得到(如图),再加上,恰好二十。说这首诗代表的音韵格局是现代北方音的前身大致不错。所以在后代讲音韵的书里,如清代李汝珍的《音鉴》等,都常引用。把归并所得的字母作成诗并不止兰茂作过。远在唐代,就有日本和尚空海作过类似的《伊吕波歌》。李汝珍也作过“春满尧天……”《行香子》词以及《太平歌》(子夜久难明,喜报东方亮。此日笙歌颂太平,众口齐欢唱)。这么做,提高了音韵学的普及性,可是把等韵等从印度声明学传来的按发音部位分类和按发音方法排序次的严格科学精神给削弱了。 7、阴阳对转

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名词解释 1.音素及现代日语音素的分类:现代日语的音素主要有:元音音素、辅音音素、半元音音素、特殊音素等几种。 ①元音音素:共有五个【i 、e、a、o、u】 ②辅音音素:共有十三个【p、b、t、d、c、k、g、s、z、h、r、m、n】 ③半元音音素:共有两个【j、w 】 ④特殊音素:N【拨音即鼻音】Q【促音】 2.粘着语:所谓“粘着语”,即靠附着在表示概念意义的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语法关系的功能词来表示该语言的语法关系,以日语、朝鲜语为其代表。日语是典型的粘着语。在语法结构上,以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实词即所谓的“词”来表示概念,而以后缀助词、助动词等虚词即所谓的“辞”来表示语法关系。 3.元音: 所谓元音,是指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内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发出的声音。元音的区别主要靠舌头的部位和嘴唇的形状来决定。根据舌位的前后,元音分为前、中、后;根据舌位的高低或口腔的开闭,元音分为高、中、低。靠嘴唇形状不同所发出的元音有圆唇元音和非圆唇元音。由于所有元音在发音时,声带都要有所震动,所以元音都是有声音的。 4.声调及现代日语声调的分类:所谓“声调”是指“在每一个词句中声音的高低和强弱有一定固定的分布” 。在许多语言当中,有些词虽然发音一样,但根据声调分布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思。现代日语中以声音高低进行区分的声调叫做“高低音调” 。现代标准日语的声调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一拍低,从第二拍开始升高再不降下来的“平板式”。“平板式”只有一种类型“平板型” 。另一类是第二拍升高后还会降下来,或者是第一拍高,从第二拍降下来的“起伏式” 。起伏式有三种类型:“尾高型”“中高型”“头高型”。 5.态:在句子中,表明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与补充成分中的人物或事物之前是什么关系的语法范畴,称之为“态” 。现代日语中的态以后续在谓语动词下面的助动词来表示。主要有“被动态” 、“可能态”、“自发态”、“使役态”等。被动态:表示某人或某事物从他人或外界收到某种作用或影响的语法范畴。可能态:表示能力或可能性的语法范畴。 自发态:表示情感、感觉等自然而然地产生的语法范畴。使役态:表示让别人作某种动作,或使某种事物发生变化的语法范畴。

音韵学试题答案A、B

鲁东大学2007—2008 学年第一学期 2005级汉语本音韵学末考试(A卷)评分细则与标准答案 三、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共3分):(1)同用;(2)互用;(3)递用。 2、(共14分):(1)三;二;假二。假四。庄、初、崇、生;章、昌、船、书、禅。 (2)合口三等韵。 3、(共4分):真正;二;外;内。 4、(共5分):古;居;苦、去、渠。 5、(共6分):东;冬;江;支;微;鱼。 6、(共4分):通、蟹、果、曾。 7、看图表填空(共4分): 其主要元音是分别是: 、 、 、 。 四、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反切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这也是中国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反切的基本原理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包括调)。(古代直行书写,故称)切上字、切下字、被切字。如“当孤切都”“古红切公”。 2、分尖团:北京话中中古见组([ ]、[ ]、[ ])与精组([ ]、[ ]、[ ])的各一部分合并为[ ]、[ ]、[ ]等声母。如:精、清与经、轻同音。但有的方言中二者并没有合并,精组仍读[ ]、[ ]、[ ],此为尖音,见组读为[ ]、[ ]、[ ](或仍读[ ]、[ ]、[ ])此为团音,总之二者没合并的就可以称之为分尖团。 五、据图表写出从中古到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演变的三条主要规律(10分): (一)平分阴阳 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即声母为全清、次清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阴平声。例如:东风吹衣。(2)浊音变阳平,即声母为全浊、次浊的古平声字,北京话中都读作阳平声。例如:唐时传奇、牛迷难来。而且全浊声母的一般要读作送气清音,如:唐传等。 1

音韵学

音韵学 一、音韵学的定义 音韵学是研究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从时间断限上看,远古迄清末,各个时代的语音系统都可以作为研究目标;从空间视野上看,汉语历史上的各个区域语音系统又都可以列入研究范畴,因而,所涉及的语音研究维度非常广阔。①汉语音韵学可以分为传统音韵学和现代音韵学两种。传统音韵学主要从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的双生叠韵和反切开始,历经隋唐韵书、宋元字母等韵之学和明清古音学,一直到朴学大师章炳麟、黄侃为止;现代音韵学主要是从1923年汪荣宝发表《歌戈鱼虞模古读考》一文开始,历经高本汉、马伯乐、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王力、陆志韦、董同龢等,一直发展到现在。② 音韵学的“传统”和“现代”之分,更重要的是在研究的目的、理论和方法上。传统音韵学作为经学的附庸,其主要目的在于解释古代经典文字的形音义,主要材料局限于韵书、韵图、反切、韵文、谐声字等,主要工作是考订汉字在历史上的音类,解释和评注各种经学文献,故实质上属于语文学的范畴。现代音韵学则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主要目的在于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研究汉语的内部结构和发展规律,主要材料不仅有韵书、韵图等,而且增添了现代方言、中外译音、汉藏系语言等,主要工作不仅考证古音的音类,而且考证古音的音值,从而把各种历史事实联成一个自然发展的演变过程,故实质上属于语言学的范畴。③ 二、音韵学研究历史概述④ 汉语传统音韵学起源于东汉末年,它的建立以反切的出现为标志。所谓反切,就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被注音字的声母取自第一个字,被注音字的韵母和声调取自第二个字。如:妥:孙(炎)他果反。(《经典释文.尔雅音义》)东汉末年的学者孙炎据说是创制反切的第一人。反切发明的原因有二:一是在汉代以前,人们已经能够不自觉地将两个字的音读成一个音了,以至于形成了“合音词”。比如《愚公移山》中“投诸渤海之尾”的“诸”就是“之于”的合音。二是在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的经典是拼音文字——梵文写成的,人们在翻译佛经的时候,有的地方需要音译,要用汉字去对译梵文字母,这就促使人们去分析汉字的音节,最终发现汉字的一个音节可以分析为两部分,即后来称为声母的部分和韵母加声调的部分。 反切的发明使人们可以准确地给汉字进行注音,因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的韵书应运而生。韵书是按照语音顺序编排的辞典,中国的第一部韵书是魏李登的《声类》。这一时期对后代较有影响的韵书还有:吕静的《韵集》、阳休之的《韵略》、李概的《音谱》、夏侯咏的《四声韵略》、杜台卿的《韵略》等。到了南齐永明年间(公元483—493年),沈约、谢眺、王融、周颙等人在作诗押韵时发现汉语有四个声调,他们称之为“四声”,后来他们又给这四个调类分别取名为“平、上、去、入”。沈约等人有意识地把声调的知识运用到他们的诗歌创作中去,这使得他们的作品在声韵上工整婉转,被称为“永明体”。陈寅恪在他的 ①《汉语音韵学通论》,李无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第3页。 ②《汉语现代音韵学》,杨剑桥,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第3页。 ③同上,第9页。 ④本部分旨在勾勒汉语音韵学发展的整体面貌,概述音韵学史上一些有标志性的事件,因此对音韵学的一些具体研究不做详述。

近代汉语研究期末复习(知识点完整整理)

近代汉语研究期末复习 第一章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 一汉语的历史分期 (一)20世纪初,高本汉、钱玄同的分期: 1.(瑞典)高本汉: (1)《诗经》以前是太古汉语。 (2)《诗经》以后——东汉是上古汉语。 (3)六朝——唐是中古汉语。 (4)宋代是近古汉语。 (5)元明是老官话。 (《中国音韵学研究》赵元任、李方桂、罗常培译) 2.钱玄同: 周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现代 钱玄同《文字学音篇》1918年 以上都是从汉语语音的标准来明确“近代汉语”。 (二)王力先生的分期情况: 1.分期: (1)公元三世纪以前(五胡乱华以前)为上古期。(三、四世纪为过渡阶段) (2)公元四世纪到十二世纪(南宋前半)为中古期。(十二、十三世纪为过渡阶段) (3)公元十三世纪到十九世纪(鸦片战争)为近代。(自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为过渡阶段) (4)二十世纪(五四运动以后)为现代。以语法为主要依据,结合语音演变。 判定近代汉语的依据: 1.全浊声母在北方话中消失; 2.-m尾韵在北方话里的消失; 3.入声在北方话中消失。 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年版 2.影响: 潘允中关于汉语史的分期: (1)上古时期:殷商——西汉(东汉是过渡时期) (2)中古时期:两晋——隋唐五代 (3)近代时期: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 (4)现代时期:“五四”运动以后 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太田辰夫《汉语史通考》(1988年)也赞成王力先生的意见 (三)吕叔湘分汉语史为两段: 1古代汉语以晚唐五代为界 2近代汉语现代汉语只是近代汉语内部的一个分期,不能跟古代汉语和近代汉语鼎足三分。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自序》1984年 从文献语言反映实际口语的情况着眼。 (四)日本汉语家: 1汉以前是“上古”。 2六朝——唐末是“中古”或“中世”。 3宋元明是“近世”。 4清代是“近代”。 二、关于近代汉语的历史范围

音韵学试题

鲁东大学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2005级汉语言专业本科试卷 A 课程名称音韵学 课程号(1100240)考试形式(闭卷)时间(120分钟) 一、判断。本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 1、音韵学是分析研究汉字的字音与汉语的语音系统的一门科学。 2、今音学是以《切韵》系韵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的,所以又叫《广韵》学。 3、等韵学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普通语音学,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传统的语音学。 4、北音学以元代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它与“近代语音学”没有多大关系。 5、音韵学的这四个分支中,应该以“今音学”为基础。因为这可以上推古音,下联今音。 6、隋唐时零声母只有一个“影”母,到了现代北京话中,中古的微、疑、影、云、以五母的字基本上都成了零声母。 7、中古的平声到现代北京话中变成了阴平和阳平两个调类,分化的条件是声母的清浊,其规律是:(1)清音变阴平 (2)浊音变阳平。 8、“声类”则一般是指反切上字的分类,它与声母的含义不完全一致。 9、刘复分析汉语音节结构特点时用“头、颈、腹、尾、神”来表示我们今天的“声调、声母、介音、韵腹、韵尾”。 10、首创“反切系联法”的是明朝人陈第。 二、选择。(正确答案有一个选一个,有多个选多个)本题共4小题, 满分20分。 1、看图表(共8分): 概念 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 小韵 + + + + + 韵类 韵 韵母 韵部 韵摄 - ≌ + - (+表示相同,-表示不同,≌表示相近。) 如上图所示,属于同一个小韵的字必须A韵头 B韵腹 C韵尾 D声调 E声母五个语音成分全部相同,换言之,在做这一级语音单位的分类时,须同时考虑这五个方面的因素,所以我们这一项就选作:小韵(A、B、C、D、E);仿此,做下面几题:韵类();韵();韵母();韵部()。 2、(2分)下面关于《广韵》的性质表述正确的是() A、按韵编排; B、工具书; C、字典; D、韵书; E、按部首编排。 3、看图表答题(共8分): 中古现代例字 摄韵等 效摄豪一 au 褒袍毛刀桃劳遭 萧四 iau 刁挑条辽箫浇尧 肴二 iau 交胶教 au包胞泡 宵三 au 朝超少 iau标苗燎 就一般的观点来说,()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韵字原先有i介音,今天变化都非常整齐;而()韵字原先有i介音,其中舌齿音声母的字有些失落了i介音;()韵字原先没有i介音,其中喉牙音声母的字有些后来滋生了i介音。 A、萧; B、宵; C、肴; D、豪。 4、(2分)下面哪些韵是四等韵() B、先韵; C、萧韵; D、青韵; E、添韵。 三、填空。本题共7小题,满分40分。 )属于用;)属于用;)属于用;2、看韵图填空(共14分):

汉语史、音韵学重点

名词解释 假二等与假四等: 齿音一栏中的精组声母可以和一三四等韵相拼,庄组声母可以和二三等韵相拼,章组声母只和三等韵相拼。这三组声母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可以与三等韵相拼,而三等格只有一个,安排不下。处理的方法是:规定章组与三等韵所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庄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二格,这叫做“假二等”。例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二格齿音下的‘师’字”。精组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叫做“假四等”,例如“内转第六开中的脂韵栏第四格齿音下的‘咨,私’。同时,喻三和喻四两个声母都只与三等韵相拼,为了避免共居三等格的冲突,规定喻三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三等格,而让喻四与三等韵相拼的音节居于第四格,这也叫做“假四等”。 韵摄:等韵学的概念。等韵图把韵尾相同、韵腹相近的韵归并在一起,称为一“摄”。 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是宋朝韵图上用来代表中古汉语的声类的字幕系统。“字母”即声母。旧传为唐末沙门守温所创的三十个声母代表字。宋朝无名氏将守温的三十字母进行扩充,形成三十六字母,初步反映了唐宋时期的语音系统。三十六字母为: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澈澄娘,精清从心邪,照川床审禅,见溪群疑,影喻晓匣,来母,日母。同源词:指读音相同或者相近,意义相近或相关的一组有相同来源的字。“同源字”是“同源词”的习惯称呼。 尖音和团音:在i ,ü前念z , c , s叫做尖音,如“siǎoziě”现在普通话中没有尖音,只存在在戏曲,曲艺或方言中;在i ,ü前念j,q,x,叫做团音,如“xiǎojiě” 二.大题 (一)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1)上古汉语的构词法——单音节词为主的时代的构词法 变义构词即不改变词的语音形式,只改变词的意义或词性的构词法。 Ⅰ改变词义:枝—肢牙—芽井—阱昏—婚 Ⅱ改变词性:人—仁霞—瑕禽—擒疏—梳 2 音变构词:变调构词,变纽构词,变韵构词,综合型音变构词 3 重迭构词:状态词—拟声:喈喈喓喓丁丁许许呱呱 —模状:萋萋采采济济 4 附加构词:前缀—名词、形容词、动词前缀:有 动词前缀:曰、言、爰、薄言 后缀—形容词后缀:如、然、尔、若、焉、乎 5 复合构词:Ⅰ联合式—由两个同义词素构成:庖厨休息; 由两个不同义词素构成:干戈社稷; 由两个反义词素构成:得失左右 Ⅱ偏正式:名词—天子布衣农夫;动词:假寐 Ⅲ支配式:名词:将军司寇司南屏风《释名·释床帐》:屏风,言可以屏障 风也。 动词:小雅·十月之交: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Ⅳ语句—肢解自杀(《韩诗外传》:齐有得罪于景公者,景公大怒,缚置之殿下,召左右肢解之。《史记·卫康叔世家》:共伯入,厘侯羡自杀。) (2)中古汉语构词法的发展— 1 变义构词和音变构词衰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