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七章第2节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优质教案

第七章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普通高中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Ⅱ——遗传与进化》(人教版)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二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的第三部分知识。本节主要包括共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等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说明共同进化的概念

2、说明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

2、能力目标:通过动画、图片观察和文字阅读,发展学生分析资料、交流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形成“生物是进化来的”“生物的进化与环境密切相关”的思想观点,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共同进化概念的理解和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内容了解很少,需要教师准备大量的素材,来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

2、探究法、讨论法、讲授法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了解生

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观看BBC演化之旅、未来狂想曲片段,设问:地球上是如何产生如此丰富多彩的生物类型的?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

一、共同进化

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分析事例一:

动物学家对生活在非洲

大草原奥兰治河两岸的

羚羊进行研究时发现,东

岸的羚羊群的奔跑速度

比西岸的羚羊每分钟竟

快13米。为何差距如此

之大?

经过观察和科学实验,动

物学家终于明白,东岸

的羚羊之所以强健,是因

为它们附近有一个狼群,

生存时时处于危险之

中。

思考:

1、捕食者的存在是不是

对被捕食者有害无益

呢?

2、你还能举出一些事例

吗?

实际上,捕食者一般不能

观察图片

资料,小组

讨论归纳

交流

讨论、交流

观察图片

资料,讨

论、交流

观看、思

考、交流

思考、填空

分组讨论、

尝试将

所获得

的信息

表达出

联系学

生已有

的知识

进行“合

理利用

生物资

源”的教

学生归

纳出不

同生物

之间相

互影响、

的形成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将所有的猎物都吃掉,否

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

是所谓的“精明的捕食

者”策略。

联系实际谈谈“精明捕食

者”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

资源有何启示?

分析事例二:

结合课本图7-9分析昆

虫传粉的专门化对植物

繁衍后代有何意义?

评价学生的发言,小结:

兰花和兰花蛾互相影响,

当兰花的花矩变得细长

时,只有吸管式的口器长

的蛾能吸到花蜜,这些变

异不断积累,从而成为今

天的这种兰花和兰花蛾。

过渡:不同生物之间在进

化上密切相关,那生物的

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

交流

讨论、展示

阅读,讨论

生物进化

理论在发

共同发

展-----

共同进

化。

采用引

导和启

发,联系

学生已

有的知

识,达到

知识迁

移。

学生归

纳出生

物与环

境之间

相互影

响、共同

发展

-----共

同进化。

回顾前

是否也有关系呢?

1、观看植物登陆的影视片段,尝试说出地球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2、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的其他事例吗?

小结: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了多种多面的知识

承上启下,顺利过渡

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表达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绘图能力

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

样的生态系统。--------逐步形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展示生物进化历程Flash动画

思考,讨论:

1、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2、多细胞生物大约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3、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物?为什么?

4、同今天你所看到的地球相比,寒武纪时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有什么特点?

5、恐龙是什么时候灭绝的?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会产生怎样的影

响?

6、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

依据是什么?

7、有性生殖方式出现以

后,为什么生物进化速度

明显加快了?

阅读P125文字,画出生

物“进化树”,交流后把

“进化树”补充完整。

阅读P126,找出生物进

化理论发展的几个学说

的主要思想,及其核心。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到此我们把必修二的内容学完了,下一节我们重点学习必修三稳态和环境,同学们预习人体内环境的导学案,了解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共同进化

1、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

2、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共同进化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生物多样性的内容

2、生物多样性形成的进化历程

三、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

1、核心:自然选择学说中性突变理论

2、发展:中性突变理论和间断平衡学说

十、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不仅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如何形成,更在于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产生危机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真正把保护生物多样性落实到宣传和付诸于行动上。学生在搜集、讨论、交流过程中,面对触目惊心的画面、数据和素材,一定能产生情感的震撼与升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关爱生命、自觉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的意识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