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
中医医院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1)

骨伤科常用中药方剂目录

十灰散

【组成】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山栀大黄牡丹皮棕榈皮各9克

【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主治损伤所至呕吐血、咯血、创面渗血

【用法】各烧灰成性,研细末。每服10~15克,用鲜萝卜汁调服。

五味消毒饮

【组成】金银花15克野菊花15克蒲公英15克紫花地丁15克紫背天葵10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治创伤感染初期

【用法】水煎服。每日1~3剂。

四生丸

【组成】生地黄12克生艾叶10克生侧柏叶10克生荷叶10克

【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止血。治损伤出血,血热妄行,或吐血,衄血

【用法】水煎服。

加味乌药汤

【组成】乌药砂仁木香元胡香附甘草

【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用于损伤后气滞疼痛。

【用法】水煎服。

仙方活命饮

【组成】炮穿山甲天花粉甘草乳香白芷赤勺贝母防风没药皂角刺归尾各3克陈皮10克金银花10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治骨痈初期。

【用法】水煎服用。

血府逐瘀汤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枳壳6克赤勺6克柴胡3克甘草3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10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逐瘀,通络止痛。治淤血内阻,血行不畅,经脉闭塞疼痛。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当归补血汤

【组成】黄芪15~30克当归3~6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血生血。治血虚发热,以及大出血后,脉芤,重按无力,气血两虚等证。【用法】

鸡鸣散

【组成】归尾桃仁大黄

【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淤。治胸腹部挫伤,疼痛难忍,并见大便秘结者。

【用法】水煎服。根据病情需要拟订剂量。

金铃子散

【组成】金铃子延胡索各等量

【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治跌扑损伤后心腹胸胁疼痛,时发时止,或流窜不定者。

【用法】共为细末。每服9~12克,温水送服,每日2~4次。

抵挡汤

【组成】水蛭芒虫桃仁大黄

【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淤,通经活络。治淤浊内阻,经脉闭塞,二便不通,挤压综合症等。【用法】根据病情决定用量,水煎服。

活血止痛汤

【组成】当归12克川芎6克乳香6克没药6克苏木5克红花5克地鳖虫3克三七3克赤勺9克陈皮5克落得打6克紫荆藤9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水煎服,临床上常去紫荆藤。

独参汤

【组成】人参10~20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气、摄血、固脱。治失血后气血衰虚,虚烦作渴,气随血脱之征象。

【用法】水炖服。

顺气活血汤

【组成】苏梗厚朴枳壳砂仁归尾红花木香桃仁赤勺苏木香附

【功效及适应证】行气活血祛淤止痛。用于胸腹挫伤,气滞胀痛。

【用法】按病情定剂量,水煎服。

复元通气散

【组成】木香茴香青皮穿山甲陈皮白芷甘草漏芦贝母各等份

【功效及适应证】理气止痛。治跌打损伤气滞作痛

【用法】共为细末,每次服9~12克。

复元活血汤

【组成】柴胡15克天花粉10克当归尾10克红花6克穿山甲10克酒浸大黄桃仁各30克【功效及适应证】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水煎,分两次服,得利则停。

柴胡疏肝散

【组成】柴胡芍药枳壳甘草川芎香附

【功效及适应证】疏肝理气止痛。治胸肋损伤。

【用法】按病情拟订药量,酌情加减,煎服。

桃仁承气汤

【组成】桃仁10克大黄12克(后下)桂枝6克甘草6克芒硝6克(冲服)

【功效及适应证】攻下逐淤。治疗跌打损伤,淤血停滞,或下腹蓄淤,疼痛拒按郁热发狂等证。【用法】水煎服

桃红四物汤

【组成】桃仁20克红花10克川芎3克当归3克生地黄2克赤芍3克香附3克

【功效及适应证】通络活血,行气止痛。用于骨伤患有气滞血瘀而肿痛者。

【用法】水煎服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山栀

【功效及适应证】泻火解毒。治创伤感染,附骨痈疽等。

【用法】按病情拟订药量,水煎服,一日分两到三次

清营汤

【组成】生地黄25克玄参9克淡竹叶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黄连6克丹参12克麦冬9克犀角1克(挫细末冲)

【功效及适应证】清营泄热热,养阴解毒。治创伤或骨关节感染后,温热之邪热毒内陷,症见高热烦渴,谵语发癜,舌绛而干者。

【用法】水煎服

普济消毒饮

【组成】黄芩15克黄连15克陈皮6克甘草6克玄参6克柴胡6克桔梗6克连翘3克板蓝根3克马勃3克牛蒡子3克薄荷3克僵蚕2克升麻2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疏风散邪。用于疮疡阳证及颜面丹毒、发颐等。

【用法】水煎服。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0.6克生地黄30克赤芍12克丹皮9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凉血解毒。治热入血分,疮疡热毒内攻表现吐血出血、便血,高热神昏谵语烦躁等症。

【用法】水煎服。生地先煎。

膈下逐瘀汤

【组成】。灵脂6克(炒) 当归9克川芎6克桃仁9克(研泥) 丹皮6克赤芍6克乌药6克玄胡索3克甘草9克香附4.5克红花9克枳壳4.5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治腹部损伤,蓄淤疼痛。

【用法】水煎服。

七里散

【组成】血竭30克麝香0.36克冰片0.36克乳香4.5克没药4.5克红花4.5克朱砂3.6克儿茶7.2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散淤,定痛止血。治跌打损伤,淤滞作痛筋伤骨折,创伤出血。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0.2克,每日1~2次

八里散

【组成】苏木面3克半两钱3克自然铜(醋淬七次)9克乳香9克没药9克血9克麝香0.3克红花3克丁香1.5克番木鳖(油煠去毛)3克

【功效及适应证】接骨散瘀。跌打损伤。

【用法】共研细末

生血补髓汤

【组成】生地12克芍药9克川芎6克黄芪9克杜仲9克五加皮9克牛膝9克红花5克当归9克续断9克

【功效及适应证】调理气血,舒筋活络。治扭挫伤及脱位骨折的中后期患处未愈合并有疼痛者。【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正骨紫金丹

【组成】丁香木香血竭儿茶熟大黄红花各一份丹皮半份甘草1/3份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治跌扑堕坠,闪挫伤之疼痛、淤血凝聚等证。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克,黄酒送服。

壮筋养血汤

【组成】当归9克川芎6克白芍9克续断12克红花5克生地12克牡丹皮9克杜仲6克【功效及适应证】活血壮筋。用于软组织损伤。

【用法】水煎服。

壮筋续骨丹

【组成】当归60克川芎30克白芍30克熟地120克杜仲30克续断45克五加皮45克骨碎补90克桂枝30克三七30克黄芪90克虎骨30克补骨脂60克菟丝子60克党参60克木瓜30克刘寄奴60克地鳖虫90克

【功效及适应证】壮筋续骨。用于骨折、脱位、伤筋中后期。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12克温酒下。

补筋丸

【组成】沉香丁香川牛膝五加皮蛇床子茯苓白莲芯肉苁蓉当归熟地丹皮木瓜 30克

人参9克广木香9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肾壮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治跌扑,伤筋,青紫肿痛。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开水送服。

和营止通汤

【组成】赤芍归尾川芎苏木陈皮乳香桃仁续断乌药没药木通甘草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止痛。治跌扑伤损。(跌打损伤)

【用法】水煎服。

接骨紫金丹

【组成】土鳖乳香没药自然铜骨碎补大黄血竭硼砂当归各等量

【功效及适应证】跌扑损伤骨折,瘀血攻心,发热昏晕不省人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3~6克,开水送服。

舒筋活血汤

【组成】羌活6克防风9克荆芥6克独活9克当归12克续断12克青皮5克牛膝9克五加皮9克杜仲9克红花6克枳壳6克

【功效及适应证】舒筋活络。筋络、筋膜、筋腱损伤,并用于脱臼复位后之调理。

【用法】水煎服。

蠲痹汤

【组成】羌活6克姜黄6克当归12克赤勺9克黄芪12克防风6克炙甘草3克生姜5片【功效及适应证】活血通络,祛风除湿。治损伤后期风寒乘虚入络者。

【用法】水煎服。

八珍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黄10克白芍10克生姜3片大枣2枚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气血。治损伤中后期气血俱虚,创面脓汁清稀,久不收敛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十全大补汤

【组成】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炙甘草5克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2克黄芪10克肉桂0.6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气补血。治损伤后期气血衰弱,溃疡脓清稀,自汗、盗汗、萎黄消瘦,不思饮食,倦怠气短等症。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三痹汤

【组成】独活6克秦艽12克防风6克细辛3克川芎6克当归12克生地黄15克芍药10

克茯苓12克肉桂1克杜仲12克牛膝6克党参12克甘草3克黄芪12克续断12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肝肾,祛风湿。治气血凝滞,手足拘挛、筋骨萎软、风湿痹痛等。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小活络丹

【组成】制南星3份制川乌3份制草乌3份地龙3份乳香1份没药1份蜜糖适量

【功效及适应证】温寒散结,活血通络。治跌打损伤,瘀阻经络,风寒湿侵袭经络作痛,肢体不能伸屈及麻木,日久不愈等症。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开水送服。

大活络丹

【组成】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两头尖(俱酒浸)、草乌、天麻(煨)、全蝎(去毒)、

何首乌(黑豆水浸)、龟甲(炙)、麻黄、贯众、甘草(炙)、羌活、肉桂、藿香、乌药、黄连、熟地黄、大黄(蒸)、木香、沉香(用心)各60克,细辛、赤芍(去油)、没药(去油)、丁香、乳香(去油)、僵蚕、天南星(姜制)、青皮、骨碎补、白豆蔻仁、安息香(酒熬)、附子(制)、黄芩(蒸)、茯苓、香附(酒浸焙)、玄参、白术各30克,防风75克,葛根、虎胫骨(炙)、当归各45克,血竭21克,地龙(炙)、犀角、麝香、松脂各15克,牛黄、冰片各4.5克,人参90克。

【功效及适应证】行气活血,通利经络。治中风瘫痪,萎痹痰厥,拘挛疼痛,跌打损伤后期筋挛疼痛。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开水送服。

大红丸

【组成】何首乌500克川乌710克天南星500克芍药500克当归300克骨碎补500克牛膝300克细辛250克赤小豆540克自然铜120克青桑炭2.5千克

【功效及适应证】坚筋固骨,滋血生力。治骨折筋断,淤血留滞,外肿内痛,肢节痛倦。

【用法】共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每次服30丸,温酒送下。

大补阴丸

【组成】黄柏120克知母120克熟地黄180克龟板180克

【功效及适应证】滋阴降火。治肝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用法】为末,猪脊髓蒸熟,炼蜜为丸,每服6~9克。

乌头汤

【组成】麻黄9克芍药9克黄芪9克制川乌9克炙甘草9克

【功效及适应证】温经通络,祛寒逐湿。治损伤后风寒湿邪乘虚入络者。

【用法】水煎服。

五加皮汤

【组成】当归没药五加皮皮硝青皮川椒香附子各10克丁香3克地骨皮3克丹皮6克老葱3根麝香0.3克

【功效及适应证】和血定痛舒筋。用于伤患后期。

【用法】水煎外洗。

四君子汤

【组成】党参1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中气,调养脾胃。治损伤后期中气不足,脾胃虚弱,肌肉消瘦,溃疡日久未愈。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四物汤

【组成】川芎6克当归10克白芍12克熟地黄12克

【功效及适应证】养血补血。治伤患后期血虚之证。

【用法】水煎服。

归脾汤

【组成】白术10克当归3克党参3克黄芪10克酸枣仁10克木香1.5克远志3克龙眼肉4.5克茯苓10克

【功效及适应证】养心健脾,补益气血。治骨折后期气血不足,神经衰弱,慢性溃疡等。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左归丸

【组成】大怀熟地240克山药120克枸杞120克山茱萸120克川牛膝90克鹿角胶120克龟板胶120克菟丝子120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肾阴。治损伤日久或骨疾病后,肾水不足,精髓内亏,腰膝腿软等证【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克,一日1~2次。

右归丸

【组成】熟地黄4份山药2份山茱萸2份枸杞子2份菟丝子2份鹿角胶2份杜仲2份肉桂1份当归1份制附子1份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肾阳。治骨及软组织伤患后期,肝肾不足、精血亏虚而致神疲气怯,或肢冷痿软无力。

【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0克,每日1~2次。

当归四逆汤

【组成】当归15克桂枝6克芍药9克细辛3克甘草3克通草3克大枣6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通络,温经止痛。治素体血虚,阳气不足,四肢周身痹痛者。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

防风根汤

【组成】黄芩人参炙甘草麦门冬川芎各15克防风20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治伤后行痹。

【用法】水煎服。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陈皮3克甘草5克当归10克升麻5克柴胡5克【功效及适应证】益气补中。治损伤后元气亏损,气血虚弱,中气不足。

【用法】水煎服。

补肾壮筋汤

【组成】当归9克熟地黄9克牛膝9克山茱萸9克茯苓9克续断9克杜仲9克青皮9克五加皮9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肝肾,强壮筋骨。治肾气虚损,习惯性关节脱位。

【用法】水煎服。

补肾活血汤

【组成】大怀熟地10克没药3克枸杞3克山茱萸3克菟丝子10克当归尾3克杜仲3克补骨脂10克红花2克独活3克肉苁蓉3克

【功效及适应证】补肾壮筋,活血止痛。治损伤后期各种筋骨酸痛、无力,以腰部伤患更为宜。【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羌活胜湿汤

【组成】羌活15克独活15克蒿本15克防风15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除湿。治伤后风湿邪客者。

【用法】水煎服。

健步虎潜丸

【组成】龟胶鹿角胶虎胫骨何首乌川牛膝杜仲锁阳威灵仙当归各60克黄柏人参羌活白芍白术各30克熟地60克大川附子45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跌打损伤,血虚气弱,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筋骨酸软无力,步履艰难。【用法】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黄芪桂枝五物汤

【组成】黄芪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6克

【功效及适应证】益气温经,和营通痹。治血痹证引起的肌肤麻木不仁。

【用法】水煎服。

太乙膏

【组成】玄参白芷归身肉桂赤芍大黄生地土木鳖各60克阿魏9克轻粉12克柳槐枝100段血余炭30克铅丹1200克乳香15 没药15 麻油2500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消肿,解毒生肌。治各种疮疡及创伤。

【用法】隔火炖烊,摊于纸上,随疮口大小敷贴患处。

生肌玉红膏

【组成】当归60克白芷15克白醋60克轻粉12克甘草36克血竭12克麻油500克

【功效及适应证】生肌。治疗各种疮疡溃疡

【用法】外敷。

四黄膏

【组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乳香没药各等份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活血消肿。治疗阳证疮疡。

【用法】共为细末,凡士林调膏外用。

四生散

【组成】生川乌1份生南星6份生白附子4份生半夏14份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逐痰,散寒解毒,通络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关节痹痛。

【用法】共为细末存放待用。用时以蜜糖调成糊状外敷。

陀僧膏

【组成】南陀僧(研末)600克赤芍60克全當歸60克乳香(去油,研)15克沒藥(去油,研)15克赤石脂(研)60克苦參120克百草霜(篩,研)60克銀黝30克桐油1千克香油500克血竭(研)15克孩兒茶(研)15克川大黃250克

【功效及适应证】解毒止血。治创伤和局部感染疼痛者。

【用法】共为细末,制成膏,外用。

金黄膏

【组成】大黄5份黄柏5份姜黄5份白芷5份制南星1份陈皮1份苍术1份厚朴1份甘草1份天花粉10份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散淤消肿。治跌打肿痛,感染阳证。

【用法】共为细末,制成膏,外用。

定痛膏

【组成】芙蓉叶4份紫荆皮1份独活1份生南星1份白芷1分

【功效及适应证】祛淤,消肿,止痛。跌扑损伤肿痛。

【用法】共为细末,制成膏,外用。

乌龙膏

【组成】百草霜10克白芨15克白蔹10克百合15克百部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麝香0.3克陈粉120克醋适量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接骨,消肿止通。治外伤骨折。

【用法】共为细末,制成膏,外敷。

象皮膏

【组成】第一组:大黄90克川芎当归生地各30克红花9克川连9克甘草15克荆芥9克肉桂9克白及9克白蔹9克冰片9克第二组:地鳖虫30克血竭15克象皮15克龙骨9克海螵蛸9克真珠6克乳香12克(去油)没药15克(去油)人参6克

【功效及适应证】生肌收口,接骨续损。用于腐肉已去,且已控制感染无脓性分泌物,期待伤口生长进而愈合者。

【用法】煎熬成膏,外敷。

八仙逍遥散

【组成】防风3克荆芥3克川芎3克甘草3克当归6克苍术10克丹皮10克川椒10克苦参15克黄柏6克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治损伤后瘀肿疼痛,或风寒湿邪侵注,筋骨酸痛。

【用法】煎水熏洗患处。

万灵膏

【组成】香油4斤,槐2枝,柳2枝,桃2枝,榴2枝,椿2枝,杏2枝,楮2枝,两尖1两,白芷1两,赤芍药1两,大黄1两,人参1两,黄连1两,白芍药1两,草乌1两,苦参1两,川芎1两,生地黄1两,川椒1两,胎发1两,川山甲1两,熟地黄1两,槐子1两,杏仁1两,当归2两,蓖麻120个(去皮),巴豆120个(去皮),黄柏1两(去皮),木鳖50个(去皮)。

【功效及适应证】散淤消毒,舒筋止。治跌打损伤后期寒湿为患,局部麻木疼痛者。

【用法】外贴膏药。

海桐皮汤

【组成】海桐皮铁线透骨草明净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4.5克(酒洗)川椒9克川芎3克红花3克威灵仙白芷甘草防风各2.4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跌打损伤,筋翻骨错疼痛不止。

【用法】煎汤,熏洗患处。

散瘀和伤汤

【组成】番木鳖15克红花15克生半夏15克骨碎补9克甘草9克葱须30克醋60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祛瘀止痛。治软组织损伤瘀肿疼痛及骨折关节脱位后期筋络挛痛。

【用法】用水煎熏洗患处,每日三到四次。

圣愈汤

【组成】熟地黄5克生地黄5克人参5克川芎5克当归2.5克黄芩2.5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营养阴,益气除烦。治创伤出血过多,或化脓性感染病灶溃后,至热躁不安。【用法】水煎服。

五神汤

【组成】茯苓30克车前子30克金银花90克牛膝15克紫花地丁30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解热毒。治多骨痈。

【用法】水煎服。

六味地黄丸

【组成】熟地黄25克山药12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功效及适应证】滋水降火。治肾水不足,腰膝酸痛,潮热盗汗,骨折后期迟缓愈合等。

【用法】水煎服。

归灵内托散

【组成】人參、白朮、木瓜、銀花、防己、花粉、白鮮皮、薏米(各一錢)、地、芍、歸、芎(各錢半)

【功效及适应证】梅疡疮毒体弱者

【用法】水煎服。

托里消毒散

【组成】人参川芎白芍黄耆当归白术茯苓金银花各3克白芷甘草皂角针桔梗各1.5

【功效及适应证】治痈疽已成,不得内消者。

【用法】水煎服。

透脓散

【组成】黄耆12克山甲(炒末)3克川芎9克当归6克皂角针4.5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痈疽诸毒,内脓已成,不穿破者,服之即破。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临时入酒适量亦好。

清热地黄汤

【组成】生地5钱,黄连1钱半(炒黑),白芍1钱半(醋炒),荆芥1钱半(炒黑),知母1钱半(炒黑),黄柏1钱半(炒黑),当归3钱(醋炒),丹皮1钱半(炒黑),地榆3钱(炒炭)。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血崩证。

【用法】水煎服。

搜风解毒汤

【组成】土茯苓12克薏苡仁金银花防风木通木瓜白鲜皮各6克皂角子5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杨梅结毒,初起结肿,筋骨疼痛;及服轻粉药后筋骨挛痛,瘫痪不能动

【用法】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温服,一日三次。病深者月余,病浅者半月即愈。若气虚,加人参10克,血虚,加当归10克。服药期间,忌食清茶、牛、羊、鸡、鹅、鱼肉、烧酒、面等,戒房事。

丁桂散

【组成】丁香肉桂上药各等份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散寒,温经通络。治阴证肿疡疼痛。

【用法】共研细末,加在药膏上,烘热后贴患处

九一丹

【组成】熟石膏9份升丹1份

【功效及适应证】提脓祛腐。治各种溃疡流脓未尽者。

【用法】共研细末,掺于创面,或制成药条,插入疮中。

八宝丹

【组成】珍珠3克牛黄1.5克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克冰片0.9克炒甘石9克

【功效及适应证】生肌收口。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都可用。

【用法】研及细末,掺于患处。

千金散

【组成】煅白砒6克制乳香制没药轻粉飞朱砂赤石脂炒五倍子段雄黄醋制蛇各15克【功效及适应证】蚀恶肉,化疮腐。用于一切恶疮顽固死腐不脱者,以及千日疮、鸡眼、痔漏等。【用法】共研细末,掺于患处。

白降丹

【组成】朱砂雄黄各6克水银30克硼砂15克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45克

【功效及适应证】化腐拔毒。痈疽发背,一切疗毒,无名肿毒,以及赘瘤、息肉、瘘管、恶疮等。【用法】每次用少许(疮大者用0.15克,疮小者用0.03~0.06克,以清水调敷疮上,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内。初起者立刻起疮消散,成脓者即溃,腐者即脱消肿。因本方腐蚀性较强,初生小儿、面部及关节部位,不宜多用;口腔、耳中、眼边及心窝、腰眼等处,均不宜使用;禁止内服。

玉露油膏

【组成】芙蓉叶研成极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凉血,清热,退肿。用于疮疡阳证。

【用法】凡士林调敷患处。

回阳玉龙膏

【组成】草乌干姜各90克赤芍白芷南星各30克肉桂15克研极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温经活血,散寒化痰。用于疮疡阴证。

【用法】热酒调敷,也可掺于药膏内贴。

冲和散

【组成】紫荆皮炒150克独活90克赤芍60克白芷30克石菖蒲45克研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疏风,消肿,活血祛寒。用于疮疡阴阳不和、冷热相凝者。

【用法】葱汁、陈酒调敷。

阳和解凝膏

【组成】新鲜大力子根、叶、梗1.5千克活白凤仙梗120克川附桂枝大黄当归肉桂官桂草乌川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及各60克川芎120克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

香橼陈皮各30克乳香末没药末各60克苏合油120克麝香30克

【功效及适应证】温经和阳,行气活血,驱风散寒,化痰通络。治寒湿凝滞所致之阴疽、流注、瘰疠、冻疮、乳癖等阴性疮疡;兼治筋骨酸痛,寒性疟疾(贴背心)。现用于淋巴腺结核及胸壁结核硬结期、I~Ⅱ度冻伤、骨与关节结核初期等。

【用法】先以菜油5千克煎大力子、白凤仙,煎枯去滓;次日除后四味外,余药入油内煎枯,去滓滤净;经一宿油冷后称准份量,每500克油加黄丹(炒透)210克,搅拌,熬至滴水成珠,不粘指为度,离火稍冷;将后味研为细末,加入油内搅和。半月后加热烊化,摊布上,贴患处。

阳毒内消散

【组成】麝香冰片各6克白及南星姜黄炒甲片樟冰各12克轻粉胆矾各9克铜绿12克青黛6克研及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止痛,消肿,化痰,解毒。用于一切阳证肿疡。

【用法】掺于药膏上敷贴。

红灵丹

【组成】雄黄18克乳香18克煅月石30克青礞石9克没药18克冰片9克火硝18克朱砂60克麝香3克除麝香、冰片外,共研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止痛,消坚化痰。用于痈疽未溃及初、中期阴茎癌。

【用法】掺药膏上,敷贴患处。

金黄散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0克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各1000克天花粉5000克共研细末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消肿止痛。用于疮疡阳证。

【用法】用葱捣汁、酒、油、蜜等调敷。

人参养荣汤

【组成】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气血,宁心安神。用于疮疡亏后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

【用法】水煎服。

小金丹

【组成】白胶香45克草乌头45克五灵脂45克地龙45克马钱子45克制乳香22.5克没药22.5克当归身22.5克麝香9克墨炭3.6克共研细末,用糯米粉和糊打千锤,融合后,为丸。【功效及适应证】破瘀通络,祛痰化湿,消肿止痛。用于流痰、癭、瘰疬、附睾结核、肿瘤等。【用法】每次一粒,陈酒送服。孕妇忌用。

阳和汤

【组成】熟地黄白介子炮姜炭麻黄甘草肉桂鹿角胶

【功效及适应证】温阳通脉,散寒化痰。用于流痰、附骨疽和脱疽的虚寒型

【用法】水煎服。

先天大造丸

【组成】紫河车1具(酒煮捣膏)熟地黄120克(酒煮捣膏)归身茯苓人参枸杞菟丝子肉苁蓉(酒洗,捣膏)黄精白术何首乌(去皮,用黑豆同蒸捣膏)川牛膝仙茅(浸去赤汁,蒸熟,去皮捣膏)各60克骨碎补(去毛,微炒)川巴戟(去骨)破故纸(炒)远志(去心,炒)各30克木香青盐各15克丁香9克黑枣肉60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气血不足,风寒湿毒袭于经络,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或阴虚,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肿痛,溃后脓水清稀,久而不愈,渐成漏证;并治一切气血虚羸,劳伤内损,男妇久不生育。

【用法】每服7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清骨散

【组成】银柴胡鳖甲炙甘草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知母

【功效及适应证】养阴清热。用于流痰溃久,症见骨蒸潮热者。

【用法】水煎服。

三品一条枪

【组成】明矾60克白砒45克雄黄7.2克乳香3.6克

【功效及适应证】祛腐化管。治痔疮、瘘疮翻花、瘿瘤、瘰疬、疗疮、发背等腐肉不祛或有瘘管【用法】先将砒、矾入小罐内,炭火煅红,青烟已尽,旋起白烟,片时,待上下红彻住火,将罐放地上一夜,取出约有砒、矾净末3O克,再加人雄黄、乳香,共研细末,厚糊调稠搓成如线条状,阴干。用时插人疮孔内。

桂麝散

【组成】麻黄15克细辛15克肉桂30克牙皂10克半夏25克丁香30克生南星25克麝香1.8克冰片1.2克

【功效及适应证】温化痰湿,消肿止痛。治疮疡阴证未溃者。

【用法】共研细末。掺药膏上,外贴患处。

白虎汤

【组成】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2克甘草4.5克粳米12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生津,除烦止渴。治阳明气分热盛,口干舌燥、烦渴引饮,面赤恶热,大汗出,脉洪大有力或滑数者。

【用法】水煎服。日1~2剂。

白虎桂枝汤

【组成】知母六两?18克生石膏一斤?48克甘草两(炙)?6克粳米六合?18克桂枝三两?9克

【功效及适应证】关节疼痛:关节疼痛,是指风湿性关节炎的急性期和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疼痛。【用法】水煎服。

防风汤

【组成】黄芪人参炙甘草麦门冬各15克川芎15克防风20克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治伤后行痹。

【用法】水煎服。

身痛逐瘀汤

【组成】秦艽9克川芎9克桃仁6克红花6克甘草3克羌活9克没药9克五灵脂9克香附9克牛膝9克地龙9克当归15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腰、腿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

【用法】水煎服。

宣痹汤

【组成】防风6克苍术6克桂枝6克制川乌3克络石藤9克当归9克薏苡仁30克

【功效及适应证】宣痹止痛。治筋痛,风湿性关节炎,肌肉风湿痛

【用法】水煎服。

除湿蠲痛汤

【组成】杜苍术2钱,赤苓2钱,生于术1钱半,泽泻1钱半,广皮1钱半,川桂枝8分,拌研滑石4钱(包)。

【功效及适应证】着痹,麻木不仁。

【用法】先用酒炒桑枝、青松针各1两,煎汤代水煮药,再用淡竹沥3瓢,姜汁3滴,和匀同冲服

犀角散

【组成】犀角,黄连,升麻,山栀,茵陈。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治骨蒸发热,皮肤枯干,痰吐稠粘,四肢疼痛,面赤唇焦,盗汗烦躁,睡卧不安,或时喘嗽,饮食无味,困弱无力,虚汗黄瘦。

【用法】每服15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拘时温服。

薏苡仁汤

【组成】薏苡仁(一两)当归(一两)芍药(一两)麻黄(一两)官桂(一两)甘草(炙.一两)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

【功效及适应证】除湿运脾,祛风散寒。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伤后着痹,湿痹。

【用法】上挫,每服七钱半,水二盏,生姜七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前温服。自汗减麻黄;热减官桂。

大黄蛰虫丸

【组成】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

【功效及适应证】祛瘀生新。主治五劳虚极。形体嬴瘦,腹满不能饮食,肌肤夹错,两目暗黑者。【用法】炼蜜为丸酒送服。

五痿汤

【组成】人参3克白术3克茯苓3克甘草(炙)1.2克当归4.5克苡仁9克麦冬6克黄柏1.5克知母1.5克

【功效及适应证】治五脏痿证。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甘露消毒丹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15g] 淡黄芩十两[10g] 绵茵陈十一两[11g] 石菖蒲六两[6g] 川贝母五两[5g] 木通五两[5g] 藿香四两[4g] 连翘四两[4g] 白蔻仁四两[4g] 薄荷四两[4g] 射干四两[4g]

【功效及适应证】利湿化浊,清热解毒。湿温时疫。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咽肿,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等,舌苔淡白或厚腻或干黄。并主水土不服。

【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亦可。

补阳还五汤

【组成】黄芪30克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3克川芎3克桃仁3克红花3克

【功效及适应证】活血补气。疏通经络。治气虚而血不行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以及外伤性截瘫。

【用法】水煎服。

参苓白术散

【组成】莲子肉9克薏苡仁9克砂仁6克桔梗6克白扁豆12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甘草9克白术15克山药15克

【功效及适应证】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主治脾虚夹湿证。用于损伤后期气虚乏力等

【用法】水煎服。

虎潜丸

【组成】黄柏250克(酒炒)龟版120克(酒炙)知母60克(酒炒),熟地黄陈皮白芍各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炙)干姜15克

【功效及适应证】滋阴降火,强筋壮骨。治肝肾阴虚,精血不足,筋骨软弱,腿足消瘦,行走无力,舌红少苔,脉细弱,现用于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而属肝肾不足者。【用法】上药成末,酒糊为丸,温水送服。

牵正散

【组成】白附子白僵蚕各6克全蝎3克

【功效及适应证】祛风化痰止痉。主治风中经络,口眼歪斜。

【用法】上为细末,热酒调下。

清燥救肺汤

【组成】桑叶9克石膏8克甘草3克人参2克胡麻仁3克阿胶3克麦门冬4克杏仁2克枇杷叶3克

【功效及适应证】清燥润肺。主治温燥伤肺证。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等症

【用法】水煎服。

葛根黄芩黄连汤

【组成】葛根15克甘草6克黄芩9克黄连9克

【功效及适应证】解表清里。主治风湿热痹证。

【用法】水煎服。

龙胆泻肝汤

【组成】龙胆草10克黄芩6克栀子6克泽泻6克木通6克当归1.5克车前子3克柴胡6克甘草1.5克生地6克

【功效及适应证】泻肝经湿热。治疗肝经所过之处损伤而有郁热者,或痈疽之病表现有肝经实火儿津液未伤者均可使用。

【用法】水煎服。

荆防败毒散

【组成】防风柴胡前胡荆芥羌活独活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甘草薄荷

【功效及适应证】疏风散热。用于风热型瘾疹、疮疡初起有表证者。

【用法】水煎服。

调元肾气丸

【组成】怀生地(酒煮,捣膏)120克山萸肉山药牡丹皮白茯苓各60克人参当归身泽泻麦门冬(捣膏)龙骨地骨皮各30克木香砂仁各9克黄柏(盐水炒)知母(童便炒)各15克上药为末,鹿角胶120克,老酒溶化,加蜜120毫升同煎,滴水成珠,和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效及适应证】滋阴降火,益气养血。主肾阴不足,虚火内灼,气血两亏,骨无荣养,遂生骨瘤,坚硬如石,形色或紫或不紫,推之不移,坚贴于骨,形体日渐衰瘦,气血不荣,皮肤枯槁,甚者寒热交作,饮食无味,举动艰辛,脚膝无力者。

【用法】每服80丸,空腹时温酒送下。服药期间,忌服白萝卜、火酒;禁房事。

犀黄丸

【组成】西黄0.9克麝香4.5克乳香没药各30克先将乳香没药各研细末,再加西黄、麝香共研;用煮烂黄米饭30克,入药粉捣和为丸,晒干。

【功效及适应证】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用于岩、瘰疬等。

【用法】每天3~9克,温开水送下。

桃红四物汤

【组成】熟地黄6克(或用干地黄15克)、川芎8克、白芍(炒)10克、当归12克、桃仁6克、红花4克。【功效及适应证】[功用] 养血,活血,逐瘀。

【用法】水煎,日服三次,一天服完。

接骨续筋汤

【组成】当归10g、赤芍10g、丹参10g、川断10g、牛膝10g、木瓜10g、木香10g、骨碎补10g、桑枝10g、甘草5g。

【功效及适应证】和营生新,接骨续筋。

【用法】水煎服。

温肾补骨汤

【组成】桑寄生10 g 续断10 g 骨碎补10 g 川芎10 g 赤芍10 g 当归10 g 熟地10 g 党参15 g 茯苓10 g 白术10 g 甘草3 g

【功效及适应证】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用法】水煎服。

归芎养骨合剂

【组成】当归12g、川芎9g、生地12g、香附6g、川断12g、花粉9g、牛膝9g、甘草5g、毛姜

5g、枳壳9g、木瓜6g、透骨草6g、桂枝6g、土元9g、地龙9g。

【功效及适应证】和营、活血、舒筋、续骨治疗。

【用法】水煎服。

熟地壮骨合剂

【组成】当归12g、川芎9g、生地12g、香附6g、川断12g、花粉9g、牛膝9g、甘草5g、毛姜

5g、枳壳9g、木瓜6g、透骨草6g、桂枝6g、土元9g、地龙9g。

【功效及适应证】调气血、强壮筋骨、补益肝肾治疗。

【用法】水煎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