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范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胶管分类 (4)

4. 设计要求 (4)

4.1. 总体要求 (4)

4.2 尺寸及公差 (4)

4.3. 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

4.4 .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 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

4.5. 胶管的扩口尺寸: (6)

4.6 胶管脱模相关 (6)

5. 性能要求 (6)

6. 图纸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 范围

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 引用标准

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

术要求

3. 胶管分类

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 EPDM 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 胶层( EPDM 层)组成。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

1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00℃;

2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25℃;

3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50℃; 4

型:工作环境温度为: -40℃ -175℃; 我司目前

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 2 型。

4. 设计要求

4.1.总体要求

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 凸凹深度不超过 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 裂痕、 夹杂以及其 他影响使用的损

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4.2 尺寸及公差

长度尺寸及公差见表 1。

表 1 尺寸公差

单位: mm

内径、壁厚及尺寸公差见表 。

表2 壁厚及尺寸公差

版本: 01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共 8页 第 4页

单位: mm

截面尺寸及公差见表

表3 截面尺寸公差

4.3. 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表4 配合公差及连接长度

4.4. 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 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见图2。

①弯曲时直线段长度不小于

40mm;

②以上标准适用于管内径不大于60mm,若大于60mm需要与供应商确认

4.5. 胶管的扩口尺寸:

胶管的扩口尺寸见图3

①扩口率:(D4-D3)/D3 < 30%;

②异型管的变径应由小变大;

4.6 胶管脱模相关

①对于非成型管:内径小于20 胶管为无芯硫化,内径大于20 胶管为有芯硫化;②对于成型管:所有管径均为有芯硫

化;

5. 性能要求

项目程序或标准试验描述接收标准目标要求图2 胶管转弯半径、内径及转弯角关系

图3 胶管扩口尺寸

常用的橡胶软管规格

常用的橡胶软管规格 GB/T3683-92

公称内径软管型号1型1T型2、3型2T、3T 型内径增强层外径 成品软管外 径 成品软 管外径 外胶层厚 度 增强层外 径 成品软管 外径 成品软 管外径 外胶层厚 度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max min max min max min max max min max 5 4.5 5.4 8.9 10.1 11.9 13.5 12.5 0.7 6 1.52 10.6 11. 7 15.1 16.7 14.1 0.76 1.52 6.3 6.1 6.9 10.6 11.7 15.1 16.7 14.1 0.76 1.52 12.1 13.3 16.7 18.3 15.7 0.76 1.52 8 7.7 8.5 12.1 13.3 16.7 18.3 15.7 0.76 1.52 13.7 14.9 18.3 1 9.8 17.3 0.76 1.52 10 9.3 10.1 14.5 15.7 19.1 20.6 18.1 0.76 1.52 16.1 17.3 20.6 22.2 19.7 0.76 1.52 10.3 9.9 11.1 15.3 16.4 19.8 21.4 18.9 0.76 1.52 12.5 12.3 13.5 17.5 19.1 22.2 23.8 21.5 0.76 1.52 19.0 20.6 23.8 25.4 23.1 0.76 1.52 16 15.4 16.7 20.6 22.2 25.4 27.0 24.7 0.76 1.52 22.2 23.8 27.0 28.6 26.3 0.76 1.52 19 18.6 19.8 24.6 26.2 29.4 31.0 28.6 0.76 1.52 26.2 27.8 31.0 32.5 30.2 0.76 1.52 22 21.8 23.0 27.8 29.1 32.5 34.1 31.8 0.76 1.52 29.4 31.0 34.1 35.7 33.4 0.76 1.52 25 25.0 26.4 32.5 34.1 36.9 39.3 36.6 0.76 1.52 34.1 35.7 38.5 40.9 38.9 1.07 2.16 31.5 31.3 33.0 39.3 41.7 44.5 47.6 44.8 1.02 2.03 43.3 45.6 49.2 52.4 49.6 1.27 2.54 38 37.7 39.3 45.6 48.0 50.8 54.0 52.0 1.27 1.54 49.6 52.0 55.6 58.7 56.0 1.27 2.54 51 50.4 52.0 57.8 61.9 65.1 68.3 65.9 1.27 1.54 62.3 64.7 68.3 71.4 68.6 1.27 2.54

橡胶软管

橡胶软管 橡胶软管,是钢丝编织胶管。胶管由内胶层,一层钢丝编织层和外胶层组成。适用于输送液压流体,如醇,燃油,润滑油,乳化液等等。 外观 橡胶软管 与硬管相区分,(橡胶)软管最大的特征是可弯曲性。 根据使用工况和性能要求的差异软管的设计千差万别,常见的参数有尺寸、压力、重量、长度、弯曲度、化学耐用性等。 工业级橡胶软管 特性 燃料运输车卸油橡胶软管

相比民用软管,工业作业环境更复杂、更恶劣、设备对输送管的要求也更苛刻,因此工业软管从设计、对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运输甚至最终的储存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工业软管的尺寸可选范围更广,压力温度范围广大,耐化学性能更高。 应用 船坞物料输送橡胶软管 工业软管应用领域涵盖了各个工业生产制造和流通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船坞、罐车、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以及冷热水、蒸汽、通风、冷却、消防、液压,介质如气、水、雾、泥水、砂粒、铁粒等等各个方面。 工艺 带编织层工业软管 工业级橡胶软管,不论介质是水、气、油、化学品或其他通常都有内胶、外胶和中间层组成。中间层通常以编织成份居多,其强化软管强度的作用。 带钢丝工业软管 此外还有内外胶之间常见内嵌钢丝,适用真空负压作业。

带导电丝工业软管 还有带导电丝,适用禁止产生火花的作业环境,如燃油等。 分类 为适应各行业作业的物理和化学条件,通常工业软管在内外胶体的化学原料和工艺上有非常严格的执行标准。按照工况条件分类,常见有: 冷却水隔热管 输水软管。用于灌溉、园艺、建筑、消防、设备和罐车清洗、农业肥料、粪便、工业污水排水等方面。内胶材料以PVC、EPDM居多。 高压蒸汽管 热水和蒸气软管。用于制冷设备冷却水、发动机引擎冷热水、食品加工,尤其乳制品厂的热水和饱和蒸汽方面。内胶材料以EPDM居多。 饮用水送水管 饮料食品软管。用于非脂类如牛奶、碳酸类、橙汁、啤酒、动植物油、饮用水等方面。内胶材料以NR或合成橡胶居多。通常需要有食品级FDA、DVGW A级、KTW或CE等标准资质认证。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年月曰

第2页 一、概述 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使其得到适度的冷却,冷却不足或冷却过度均会带来严 重的影响。 发动机过热,会破坏各运动机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 特别是活塞 环和气缸壁之间的运动,严重时会发生烧蚀、卡滞,使发动 “拉缸”现象,刮伤活塞或气缸,更严重时还会发生连杆打烂气缸体现 油变稀,运动机件间的油膜破坏,造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加速磨损。 同时会降低发动 机充气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发动机过度冷却时,由于冷却水带走太多热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性能变差。 发动机过冷,气缸磨损加剧。同时,由于过冷,混合气形成的液体,容易进入曲轴箱使 润 滑油变稀,影响润滑作用。 由此可见,使发 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最适宜范围内的冷却系,是何其重要。一般地, 发动机最适宜的工作温度是其气缸盖处冷却水温度保持在 80C ~90C ,此时发动机的动力 性、经济性最好。 、冷却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a )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保证在所有工况下发动机出水温度低于所要求的许用值( 般为55°);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散热器上水室的温度不超过99 Co 采用105 kPa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0 C,但一年中 水温达到和 超过99 C 的时间不应超 过50 ho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 6 %o 冷却系统必须用 不低于19 L/min 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 以保证 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三、冷却系统的构成 液体冷却系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散热器、风扇、风扇护风罩、皮带轮、风扇离合器、 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冷却不足, 加,磨损加剧, 机停转或者发生 象。也会使润滑 a) C ) d) e)

常用的橡胶软管规格

常用的橡胶软管规格 英制规格胶管内径增强层外径管外径工作压力爆破压力最小弯曲半径重量成品长度通径inchmmmMPammkg/mmetres551641/45/163/81/25/83/47/811 1/41 1/21 3/422 1/ 26.3± 0.5 13.0± 0.5 8.0± 0.5 15.5± 0.510± 0.513± 0.516± 0.519± 0.522± 0.525± 0.532± 0.538± 0.545± 0.551± 0.564±

17.5± 0.5 20.6± 0.5 23.8± 0.5 27.0± 0.5 30.5± 0.6 33.7± 0.6 41.3± 0.8 47.5± 0.8 58.5± 0.8 65.0± 0.8

0.8 17.0 19.4 21.7 24.8 28.0 31.5 34.8 37.7 45.2 51.5 58.5 65.0 79.0 60.0 48.0 40.0 38.0 34.0 25.0

21.0 17.0 14.0 13.0 12.0 5.0 150.0 120.0 100.0 95.0 85.0 75.0 55.0 52.5 42.5 35.0 32.5 30.0 12.5 00.4720至

1000.5720至 1000.720至 1000.8420至 1000.9620至 1001.0820至 1001.3120至 1001.4520至 501.7 21.9 52.1 72.6 3.GB/T3683-92软管型号公称内径1型1T型 2、3型增强层外径成品软管外径2T、3T型成品软管外径max外胶层厚度minmax内径成品软管外成品软外胶层厚增强层外径径管外径度maxminmaxminmax5minmaxminmax 4.5 5.4 8.9 10.1 11.9 13.5 12.5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编制说明 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 4 部分: 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 海洋行业标准起草组 二〇一七年三月

一、制定标准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淡水资源量更少,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且地 区分布不平衡,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尤其突出,淡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特别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2020年我国“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1000亿立方米/年,大幅度扩大和提高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规模和水平”,要求“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达到26~37%”。《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在海洋资源高效开发利用优先主题中也提出“发展海水直接利用技术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随着国家海洋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海水循环冷却替代海水直流冷却和淡水冷却的趋势日益突显,其技术节水环保的特点已得到工业循环冷却行业的多次验证和广泛认可,工程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好。但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同时对系统的防腐、防垢和防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合理解决系统设备材料的腐蚀问题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推广应用的首要任务。海水循环冷却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和材料种类较多,而不同设备材料的服役环境差异也较大。因此,制定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是十分必要的,是我国海水循环冷却技术的推广和工程设计提供坚实的技术依据。 通过本标准的编制,形成满足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要求的,科学可靠、实用性强的海水循环冷却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为海水循环冷却工程选材提供技术参考,提高海水循环冷却工程用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并与其他相关标准共同形成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技术标准体系,为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工程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二、工作简况 2.1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海洋局《关于下达2007年度第三批海洋行业标准制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国海环字[2007]211 号)文件,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为《海水循环冷却系统设计规范第4部分:材料选用及防腐设计导则》的起草单

常用的橡胶管规格

常用的橡胶软管规格 通径英制规格胶管内径增强层外径管外径工作压力爆破压力最小弯曲半径重量成品长度inch mm mm mm MPa MPa mm kg/m metres 6 1/4 6.3±0.5 13.0±0.5 17.0 60.0 150.0 100 0.4 7 20至100 8 5/16 8.0±0.5 15.5±0.5 19.4 48.0 120.0 115 0.57 20至100 10 3/8 10±0.5 17.5±0.5 21.7 40.0 100.0 130 0.7 20至100 13 1/2 13±0.5 20.6±0.5 24.838.0 95.0 180 0.84 20至100 16 5/8 16±0.5 23.8±0.5 28.0 34.0 85.0 205 0.96 20至100 19 3/4 19±0.5 27.0±0.5 31.5 25.0 75.0 240 1.08 20至100 22 7/8 22±0.5 30.5±0.6 34.8 22.0 55.0 280 1.31 20至100 25 1 25±0.5 33.7±0.6 37.7 21.0 52.5 300 1.45 20至50 32 1 1/4 32±0.5 41.3±0.8 45.2 17.0 42.5 420 1.72 20 38 1 1/2 38±0.5 47.5±0.8 51.5 14.0 35.0 500 1.95 20 45 1 3/4 45±0.5 58.5±0.8 58.5 13.0 32.5 500 2.17 20 51 2 51±0.5 65.0±0.8 65.0 12.0 30.0 630 2.620 64 2 1/2 64±0.5 79.0±0.8 79.0 5.0 12.5 700 3.3 20

橡胶软管工艺规程

河北省河间市畅通胶管厂 文件编号:CT/GYGC-01-2013 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3年月日发布 2013年月日实施

工艺文件发布令 各科、室、车间: 公司工艺文件已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确定,工艺文件包括橡胶软管生产工艺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序作业指导书、工艺卡。工艺文件是公司法规性文件,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有违反,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河北省河间市畅通胶管厂 总经理: ______年____月____日 附: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1.工艺文件发布令 (2) 2.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3) 3.橡胶软管生产工艺流程图 (4) 4.炼胶生产工艺规程 (6) 5.钢丝缠绕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10) 6. 钢丝编织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19) 7.组合件生产工艺规程 (34)

橡胶软管生产工艺流程图 1.软芯法 生胶 塑炼 配合剂 配料 混炼 热炼 内胶 中胶 外胶 软芯 过滤 涂隔离剂 加磺 热炼 压延 挤出 停放 半硫化 打麻 钢丝 合股 检验 试压 软芯 水压脱芯 整理 注:关键工序为挤出、编织(缠绕),硫化为特殊工序。 代表软芯法

2、硬芯法 生胶 塑炼 配合剂 配料 混炼 热炼 内胶 中胶 外胶 过滤 加磺 热炼 压延 挤出 停放、半硫化 铁杆 涂隔离层 穿芯 编织、缠绕 包胶 钢丝 合股 、予定型 水布 浸泡 整理 缠布 硫化 解布 包装入库 检验 试压 脱芯 注:关键工序为挤出、编织(缠绕),硫化为特殊工序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年月日

一、概述 要使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使其得到适度的冷却,冷却不足或冷却过度均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冷却不足,发动机过热,会破坏各运动机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磨损加剧,特别是活塞环和气缸壁之间的运动,严重时会发生烧蚀、卡滞,使发动机停转或者发生“拉缸”现象,刮伤活塞或气缸,更严重时还会发生连杆打烂气缸体现象。也会使润滑油变稀,运动机件间的油膜破坏,造成干摩擦或半干摩擦,加速磨损。同时会降低发动机充气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 发动机过度冷却时,由于冷却水带走太多热量,使发动机功率下降、动力性能变差。发动机过冷,气缸磨损加剧。同时,由于过冷,混合气形成的液体,容易进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变稀,影响润滑作用。 由此可见,使发动机工作温度保持在最适宜范围内的冷却系,是何其重要。一般地,发动机最适宜的工作温度是其气缸盖处冷却水温度保持在80℃~90℃,此时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最好。 二、冷却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 a)具有足够的冷却能力,保证在所有工况下发动机出水温度低于所要求的许用值(一 般为55°); b)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散热器上水室的温度不超过99 ℃。 c) 采用105 kPa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110 ℃,但一年中 水温达到和超过99 ℃的时间不应超过50 h。 d)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6 %。 e) 冷却系统必须用不低于19 L/min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 以保证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三、冷却系统的构成 液体冷却系主要由以下部件组成:散热器、风扇、风扇护风罩、皮带轮、风扇离合器、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等。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目录

1. 范围 (4) 2. 引用标准 (4) 3. 胶管分类 (4) 4. 设计要求 (4) 4.1.总体要求 (4) 4.2尺寸及公差 (4) 4.3.胶管与连接硬管的配合尺寸 (5) 4.4.胶管的转弯半径R与胶管内径D1及转弯角度θ的关系 (5) 4.5.胶管的扩口尺寸: (6) 4.6胶管脱模相关 (6) 5. 性能要求 (6) 6. 图纸描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前言 为规范冷却系统橡胶软管设计,编制此设计规范。 本设计规范主要根据橡胶软管的生产工艺、性能要求,结合设计经验编制。本规范为第一次编制,需根据实际不断进行改进、完善。

1.范围 本设计规范介绍冷却系统橡胶软管的基本设计要求。 2.引用标准 GB/T 18948-2003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GB/T 18948-2009 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和纯胶管规范 Q/SQR.04.175-2011内燃机冷却系统用橡胶软管技术要求 3.胶管分类 胶管分为橡胶软管及纯胶管;橡胶软管由橡胶层(EPDM层)及加强层(聚酯网)组成,纯胶管由橡胶层(EPDM层)组成。根据橡胶管用途及使用环境可分为四种类型: ?1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00℃; ?2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25℃; ?3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50℃; ?4型:工作环境温度为:-40℃-175℃; 我司目前采用的胶管为橡胶软管、2型。 4.设计要求 4.1.总体要求 橡胶软管表面应光滑,凸凹深度不超过0.5mm,橡胶软管整体不允许有气泡、裂痕、夹杂以及其他影响使用的损伤,层与层之间结合良好,扩口处过渡均匀。 4.2尺寸及公差 长度尺寸及公差见表1。 表1 尺寸公差 单位:mm 内径、壁厚及尺寸公差见表2。 表2 壁厚及尺寸公差 单位:mm

橡胶软管规格

橡胶软管规格 英制规格胶管内径增强层外径管外径工作压力爆破压力最小弯曲半径重量成品长度通径 inch mm mm mm MPa MPa mm kg/m metres 6 1/4 6.3±0.5 13.0±0.5 17.0 60.0 150.0 100 0.47 20至100 8 5/16 8.0±0.5 15.5±0.5 19.4 48.0 120.0 115 0.57 20至100 10 3/8 10±0.5 17.5±0.5 21.7 40.0 100.0 130 0.7 20至100 13 1/2 13±0.5 20.6±0.5 24.8 38.0 95.0 180 0.84 20至100 16 5/8 16±0.5 23.8±0.5 28.0 34.0 85.0 205 0.96 20至100 19 3/4 19±0.5 27.0±0.5 31.5 25.0 75.0 240 1.08 20至100 22 7/8 22±0.5 30.5±0.6 34.8 22.0 55.0 280 1.31 20至100 25 1 25±0.5 33.7±0.6 37.7 21.0 52.5 300 1.45 20至50 32 1 1/4 32±0.5 41.3±0.8 45.2 17.0 42.5 420 1.72 20 38 1 1/2 38±0.5 47.5±0.8 51.5 14.0 35.0 500 1.95 20 45 1 3/4 45±0.5 58.5±0.8 58.5 13.0 32.5 500 2.17 20 51 2 51±0.5 65.0±0.8 65.0 12.0 30.0 630 2.6 20 64 2 1/2 64±0.5 79.0±0.8 79.0 5.0 12.5 700 3.3 20 GB/T3683-92

胶管总成作业指导书

液压支架软管总成作业指导书 HH/ZD-J-2013 1. 液压支架软管总成产品综述 1.1液压支架胶管产品介绍 液压支架软管总成属于液压机械配件,适用于煤矿、机械等行业的液压液体运输,如矿物油、可溶性油、油水乳浊液、乙二醇水溶液及水等,不适用于蓖麻油基和酯基液体。适用工作温度为-40~100℃。 1.2产品标识 标记示例: KJ4SP φ16—4000 表示四层钢丝缠绕中压液压支架软管总成,快速接头结构, 内径16mm ,长度4000mm 。 1.3软管型别: 2ST ——二层钢丝编织增强软管 4SP ——四层钢丝缠绕中压软管 1.4液压支架软管总成主要技术数据 1.4.1基本性能见表一。 表一:最大工作压力、试验压力、最小爆破压力和低温最小弯曲半径 最大工作压力Mpa 验证压力 Mpa 最小爆破压力Mpa 最小弯曲半径 mm 最大工作压力Mpa 验证压力 Mpa 最小爆破压力Mpa 最小弯曲半径mm 835.070.0140.01151033.066.0132.013044.589.0178.018012.527.555.0110.018041.583.0166.02301625.050.0100.020035.070.0140.02501921.543.086.024035.070.0140.03002516.533.066.030028.056.0112.034031.512.525.050.042021.042.084.0460389.018.036.050018.537.074.056051 8.0 16.0 32.0 630 16.5 33.0 66.0 660 软管内径mm 2ST型 4SP型

冷却系统基本设计规范

冷却系统基本设计规范 简式国际汽车设计(北京)有限公司 2008.5

目录 1.冷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要求 (1) 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1) 1.2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 (1) 2 冷却系统设计 (2) 2.1 散热器 (2) 2.2 冷却风扇 (6) 2.3 风扇护风罩 (7) 2.4 压力盖 (8) 2.5 膨胀水箱 (10) 2.6 取暖器 (13) 2.7 水泵 (13) 2.8 散热器管路 (13) 2.9 冷却液 (14)

1.冷却系统的构成和设计要求 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冷却系统由散热器、风扇、膨胀箱等部件组成。其功能是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却,保证发动机能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以获得较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及可靠性。汽车冷却系统的结构简图见图1-1所示: 图1-1 冷却系统的构成 1.2 冷却系统的设计要求 1) 冷却系统的设计应保证:使用冷却水作冷却液和 0.5bar 以下的压力盖时,发动机出水口的温度允许到 100 ℃;使用冷却水作冷却液和 0.7-0.9bar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0 ℃。 2)如果使用长效防冻防锈液作冷却液和 0.5bar 以下的压力盖时,发动机出水口的温度允许到105℃;使用长效防冻防锈液作冷却液和 0.7-0.9bar 压力盖,在不连续工况运行下,最高水温允许到 115 ℃。 3) 冷却液的膨胀容积应大于等于整个系统冷却液容量的 6 %。 4) 冷却系统必须用不低于 19 L/min 的速度加注冷却液,直至达到应有的冷却液平面,以保证所有工作条件下气缸体水套内冷却液能保持正常的压力。

橡胶软管工艺规程

河北省河间市畅通胶管厂 文件编号: 工艺规程 受控状态: 发放号: 编制: 审核: 批准: 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

工艺文件发布令 各科、室、车间: 公司工艺文件已经经理办公会研究确定,工艺文件包括橡胶软管生产工艺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工序作业指导书、工艺卡。工艺文件是公司法规性文件,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准则,各有关部门必须严格遵照执行,如有违反,将按规定严肃处理。 河北省河间市畅通胶管厂 总经理: 年月日 附: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工艺文件汇编目录 .工艺文件发布令…………………………………………………………….工艺文件汇编目录………………………………………………………….橡胶软管生产工艺流程图………………………………………………….炼胶生产工艺规程…………………………………………………….钢丝缠绕胶管生产工艺规程……………………………………………. 钢丝编织胶管生产工艺规程…………………………………………….组合件生产工艺规程………………………………………………………

橡胶软管生产工艺流程图 .软芯法 生胶 塑炼 配合剂 配料 混炼 热炼 内胶 中胶 外胶 软芯 过滤 涂隔离剂 加磺 热炼 压延 挤出 停放 半硫化 打麻 钢丝 合股 检验 试压 软芯 水压脱芯 整理 注:关键工序为挤出、编织(缠绕),硫化为特殊工序。 代表软芯法

、硬芯法 生胶 塑炼 配合剂 配料 混炼 热炼 内胶 中胶 外胶 过滤 加磺 热炼 压延 挤出 停放、半硫化 铁杆 涂隔离层 穿芯 编织、缠绕 包胶 钢丝 合股 、予定型 水布 浸泡 整理 缠布 硫化 解布 包装入库 检验 试压 脱芯 注:关键工序为挤出、编织(缠绕),硫化为特殊工序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发动机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号: 冷却系统设计规范 编制:万涛 校对: 审核: 批准: 第1页

第1页

水泵、节温器、副水箱、发动机进水管、发动机出水管、散热器除气管、发动机除气管等。 四、主要部件的设计选型 1、散热器 散热器的散热量(Q)和散热器散热系数(K)、散热器散热面积(A)及气液温差(⊿T)有关: Q=K·A·⊿T 其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kcal/h) K---散热器散热系数(kcal/m2?h?oC) A---散热器散热面积(m2) ⊿T---气液温差:散热器进水温度和散热器进风温度之差(oC)散热器的散热系数是代表散热效率的重要指标,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①冷却管内冷却液的流速---据试验结果,冷却液流速由0.2m/s提高到0.8m/s,散热效 率有较大提高,但超过0.8m/s后,效果不大; ②通过散热器芯部的空气流量---空气的导热系数很小,因此散热器的散热能力主要取决 于空气的流动,通过散热器芯部的风量起了决定性作用; ③散热器的材料和管带的厚度---国内散热器的材料目前基本上已标准化; ④制造质量---主要是冷却管和散热带之间的贴合性和焊接质量; 第1页

1.1 散热器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对发动机进行强制冷却,以保证发动机能始终处于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以获得最高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1.2 发动机最适宜的冷却液温度为85 ℃~95 ℃,测量位置在散热器的上水室。 1.3 散热器和风扇组合匹配效率是当散热器芯子未被气流扫过的面积最小时为最高,因此,最好采用接近正方形的散热器芯子。 1.4 散热器的总散热面积、芯子的迎风面积、结构形状和结构尺寸要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所需最大散热量来计算确定,并应通过试验评价来最终确定。但一般可按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来估算:0.31~0.38m2/100kW,载货车和前置客车通风良好时,可取下限值;后置客车通风欠佳时可取上限值;城市公交车长期低速运转可偏下限值;自卸车、牵引车、山区长途客运车等经常大负荷运行的车辆可偏上限值。 1.5 散热器进风口的实际面积不得小于散热器芯子迎风面积的80 %,以防止散热能力下降。后置客车散热器的进风通道要与发动机舱密封隔离,散热器周围要安装密封橡胶,以防止发动机舱的热风回流到进风通道,影响散热性能;进风通道的面积应不小于散热器芯子的迎风面积。 1.6 在灰尘多的脏环境下使用时,应选用直排或斜排冷却管,且管子间隔要大,以避免散热器芯子堵塞,影响散热效果。 1.7 散热器安装时,紧固必须牢靠,与车架的连接必须采用减振垫,采用减振垫的目的是为了隔离和吸收来自车架的部份振动和冲击,使散热器在车辆运行中,不致发生振裂、扭曲等非正常损坏,延长散热器寿命。 1.8 因为散热器与车架之间安装有隔振橡胶,因而形成了绝缘状态,通过冷却液介质,在散热器与车架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在冷却液中产生了微弱电流,使冷却系统的零部件发生电腐蚀。因此,一定要采取散热器负极接地等措施,消除电位差,防止电腐蚀。 2 冷却风扇 风扇选型主要考虑风扇的风量、噪声和功率消耗。 风扇风量(G)与风扇直径(D)、风扇转速(n)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G=K1?n?D3------其中K1为比例系数 而风扇噪声的声压级(SPL)和风扇直径(D)、风扇转速(n)之间存在如下比例关系: SPL= K2?n3?D2------其中K2为比例系数 根据上述比例关系可得:SPL= K3?Q?n2/D------其中K3为比例系数 第2页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要求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叶海见 汽车冷却系统设计 (2) 一、概述 (3) 二、要求 (3) 三、结构 (3) 四、设计要点 (6) (一)散热器 (6) (二)散热器悬置 (6) (三)风扇 (6) (四)副水箱 (8) (五)连接水管 (8) (六)发动机水套 (8) 五、设计程序 (8) 六、匹配 (8) 七、设计验证 (9) 八、设计优化 (9)

一、概述 二、汽车对冷却系统的要求 (一)汽车对冷却系统有如下几点要求 1、保证发动机在任何工况下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 2、保证启动后发动机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温度范围; 3、保证散热器散热效率高,可靠性好,寿命长; 4、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 5、水泵,风扇消耗功率小,噪声低; 6、拆装、维修方便。 (二)冷却系统问题对汽车的影响 1、冷却不足时,会导致内燃机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不正常(爆燃、早燃等),机油变质和烧损,零部件摩擦和磨损加剧(如活塞、活塞环和缸套咬伤,缸盖发生热疲劳裂纹等),引起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全面恶化。 2、冷却过剩时(40~50℃),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被燃油稀释;柴油机工作粗暴,散热损失增加,零部件磨损加剧(比正常工作温度工作时大好几倍),也会使内燃机工作变坏。 三、冷却系统布置选型 (一)冷却系统结构 1、分类: 液体蒸 发 简单蒸发冷 却 以加注冷却液来补偿冷却介 质蒸发损失的蒸发冷却。

冷却冷 却 带辅助水箱 的蒸发冷却 用辅助水箱补充冷却介质的 蒸发冷却。 带冷凝器的 蒸发冷却 蒸发的冷却介质在冷凝器中 凝结后,通。过冷却回路流 回到发动机加水箱的蒸发冷 却。 循 环 冷 却 对流冷却 利用热虹吸作用使冷却液自 然循环的冷却方式。 强 制 冷 却 开式强 制冷却 冷却介质不进行再循环的强 制。冷却方式。 单循环 强制冷 却 冷却介质在冷却水箱、冷却 塔、管式冷却器、散热器等 中进行冷却的强制冷却方 式。 双循环 强制冷 却 利用副回路(外循环)中的 冷却液在热交换器中对发动 机冷却介质进行再冷却的强 制冷却方式。 空气冷却自然空气冷却 利用自然空气循环的冷却方 式。 强制空气冷却 利用风扇迫使空气循环的冷 却方式。 2、常用结构:

国外常见胶管接头标准

国外常见胶管接头标准

————————————————————————————————作者:————————————————————————————————日期:

胶管接头DKO-L(45 / 90) 公制内螺纹,24°锥,带O形圈 DIN2353轻系列 胶管尺寸 G mm L max mm SW mm 订货标记 通径 DN(mm) 标号 5 -3 M12×1.5 77 17 DKOL05 6 -4 M14×1.5 81 1 7 DKOL06 8 -5 M16×1.5 84 19 DKOL08 10 -6 M18×1.5 86 22 DKOL10 12 -8 M22×1.5 88 27 DKOL12 16 -10 M26×1.5 89 32 DKOL16 20 -12 M30×2 109 36 DKOL20 25 -16 M36×2 118 41 DKOL25 32 -20 M45×2 141 55 DKOL32 40 -24 M52×2 151 60 DKOL40 DKO-S(45 / 90) 公制内螺纹,24°锥,带O形圈 DIN2353重系列 胶管尺寸 G mm L max mm SW mm 订货标记 通径 DN(mm) 标号 5 -3 M16×1.5 77 19 DKOS05 6 -4 M18×1.5 81 22 DKOS06 8 -5 M20×1.5 84 24 DKOS08 10 -6 M22×1.5 86 27 DKOS10 12 -8 M24×1.5 88 30 DKOS12 16 -10 M30×2 89 36 DKOS16 20 -12 M36×2 109 41/46 DKOS20 25 -16 M42×2 118 50 DKOS25 32 -20 M52×2 141 60 DKOS32

橡胶软管简介

橡胶软管简介 檐胶软管,是钢丝编织胶管。胶管由内胶层,-层钢丝编织层和外胶层组成。适用于输送液压流体,如醇,燃油,闰骨油,乳化液等等。 (一)橡胶软管特点: 1胶管选用特种合成櫓胶配合制成,具有优良的耐油、耐热、耐老化性能。2胶管承压力高,脉冲性能优越。 3. 管体结合紧密,使用柔软,在压力下变形小。 4胶管具有优良的耐曲绕性和耐疲芳性。 5钢丝编织胶管长度大,φ32以上定尺为20米,中25以下可连达十米甚至百米以上。 (二)橡胶软管简要简介 一、橡胶软管外观:

与硬管相区分,(檫胶)软管最大的特征是可弯曲性。根据使用工况和性能要求的差异软管的设计千差万别,常见的参数有尺寸、压力、重里、长度、弯曲度、化学耐用性等。 二、橡胶软管特性: 橡胶软管相比民用软管,工业作业环境重复杂、更恶劣、设备对输送管的要求也更苛刻,因此工业软管从设计、对材料的选择到生产、运输甚至最终的储存都有严格的规范和标准。 三、橡胶软管尺寸: 橡胶软管的尺可选范围更广,压力温度范围广大,耐化学性能更高。 四、檐胶软管应用: 榴胶软管应用领域汤盖了各个工业生产制造和流通领域,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船舶、船坞、增车、农业、食品、饮料、医药等行业,以及冷热水、蒸汽、通风、冷却、消防、波压,分质如气、水、需、泥水、砂粒、铁拉等等各个方面。桦脉软管,不论介质是水、气、油、化学品或其他通常都有内胶、外胶和中间层组成。中间层通常以偏织成份居多,其强化软管强度的作用

五、棺胶软管工艺: Bai又r檬腔软管标准 橡腔软雹,不论介质是水、气、油、化学品或其他通常都有内胶、外胺和中间层组成。中间层通常以编织成份居多,其强化软管强度的作用。 此外还有内外胶之间常见内嵌钢丝,适用真空负压作业。 还有带导电丝,适用禁止产生火花的作业环情,如燃油等。 (三)橡胺软管规格参数 1、钢丝编织胶管(-层钢丝) 工作温度: 40C- -+100C

汽车冷却系统匹配设计说明

一、冷却系统说明 二、散热器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三、膨胀箱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四、冷却风扇总成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五、橡胶水管参数设定及基本性能要求

一、冷却系统说明 内燃机运转时,与高温燃气相接触的零件受到强烈的加热,如不加以适当的冷却,会使内燃机过热,充气系数下降,燃烧不正常(爆燃、早燃等),机油变质和烧损,零件的摩擦和磨损加剧,引起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全面恶化。但是,如果冷却过强,汽油机混合气形成不良,机油被燃烧稀释,柴油机工作粗爆,散热损失和摩擦损失增加,零件的磨损加剧,也会使内燃机工作变坏。因此,冷却系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内燃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1.1 发动机的工况及对冷却系统的要求 一个良好的冷却系统,应满足下列各项要求: 1)散热能力能满足内燃机在各种工况下运转时的需要。当工况和环境条件变化时,仍能保证内燃机可靠地工作和维持最佳的冷却水温 度。 2)应在短时间内,排除系统的压力。 3)应考虑膨胀空间,一般其容积占总容积的4-6%; 4)具有较高的加水速率。初次加注量能达到系统容积的90%以上。 5)在发动机高速运转,系统压力盖打开时,水泵进口应为正压; 6)有一定的缺水工作能力,缺水量大于第一次未加满冷却液的容积;

7)设置水温报警装置; 8)密封好,不得漏水; 9)冷却系统消耗功率小。启动后,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正常工作温度。 10)使用可靠,寿命长,制造成本低。 1.2 冷却系统的总体布置 冷却系统总布置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是空气流通系统;二是冷却液循环系统。在设计中必须作到提高进风系数和冷却液循环中的散热能力。 提高通风系数:总的进风口有效面积和散热器正面积之比≥30%。对于空气流通不顺的结构,需要加导风装置使风能有效的吹到散热器的正面积上,提高散热器的利用率。 在整车空间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增大散热器的迎风面积,减薄芯子厚度。这样可充分利用风扇的风量和车的迎面风,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一般货车芯厚不超过四排水管,轿车芯厚不超过二排水管。 在整车布置中散热系统中,还要考虑散热器和周边的间隙,散热器到保险杠外皮的最小距离100毫米,如果发动机的三元崔化在前端的话,还要考虑风扇到三元催化本体距离至少100毫米,到三元催化隔热罩距离至少80毫米。一般三元催化的隔热罩到本体大概有15毫米,隔热罩厚度为0.5-1毫米,一般材料为st12。 1.2.1散热器布置 货车散热器一般采用纵流水结构,因为货车的布置空间也较宽裕。而且纵流

管道法兰连接工艺规程

管道法兰连接工艺规程 一、法兰与管子的装配连接 法兰与管子的装配质量不但影响管道连接处的强度和严密度,而且还影响整条管线的倾心度。因而,在向管子上装配法兰,必须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⑴、法兰中心应与管子的中心同在一条直线上。 ⑵、法兰密封面应与管子中心垂直。 ⑶、管子上法兰盘螺孔的位置应与相配合的设备或管件上法兰螺孔 位置对应一致,同一根管子两端的法兰盘的螺孔位置应对应一 致。 1、平焊法兰与管子的装配 平焊法兰与管子装配时,先将法兰套入管端,管口与法兰密封面 之间应留有一定距离(一般为管壁厚的 1.5倍)。这时 可在管两侧的任意一侧进行点焊,再在点焊处对面用法兰弯尺或 角尺进行找正,找正后再在弯尺找正处点焊。将管子转动90。 角,使点焊位置放在上下方,这时再用弯尺在管子左右任意一侧 找正,即可在左右两侧点焊,PN v 1.6Mpa时只焊外口;PN> 1.6Mpa时可进行内外焊。 2、对焊法兰与管子的装配 对焊法兰与管子的装配采用对焊,焊接的方法和要求与管子的焊接连接方法相同。 二、法兰垫片 垫片在法兰连接中起密封作用,它与被密封介质接触,直接受到介质物性、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1、一般来说,在同一管线上用同一压力等级的法兰,则应选用 同一类型的垫片,以便互换。

2、对水管线,一般采用中压石棉橡胶板,由于橡胶的使用寿 命较长,对不常拆卸、使用年限较长的宜采用橡胶垫片。 3、垫片正确选择,在保证垫片不会被压损的前提下,为了降 低过大的螺栓紧力,取用小宽度垫片是一个原则。 三、法兰连接 1、安装前对法兰、螺栓和垫片进行检查和处理。 ①、首先应对法兰外形尺寸进行检查,包括外径、内径、 坡口、螺栓孔中心距、凸缘高度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②、法兰密封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 ③、螺纹法兰的螺纹部分应完整、无损伤;凸凹面法兰应 能自然嵌合,凸面高度不得低于凹槽的深度。 ④、橡胶石棉板、橡胶板、塑料等软管垫片应质地柔韧, 无老化变质和分层现象;表面不应有缺损、皱纹等缺 陷。材质应与设计选定的相一致。 ⑤、金属垫片的加工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及硬度应符 合要求,表面应无裂纹、毛刺、凹槽、径向划痕及锈 斑等缺陷。 ⑥、金属缠绕式垫片不应有径向划痕、松散、翘曲等缺陷。 ⑦、法兰装配前,必须清除表面及密封面上的铁锈、油污 等杂物,直至露出金属光泽为止,一定要把法兰密圭寸 面的密封线剔清楚。 2、法兰装配 ①、装平焊法兰时,管端应插入法兰2/3。由于平焊法兰在 受机械应力和热应力后,在断裂时是整个连接突然断 裂,因此平焊法兰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采取内外两 侧的加强焊接法。焊接后,应将熔渣消除干净,内孔

冷却和中冷系统设计规范

冷却和中冷系统设计规范 冷却和中冷系统设计规范 1. 适用范围本设计规范适用于重型汽车冷却、中冷系统设计。本设计规 范规定了冷却、中冷系统设计中应遵循的通用原则,和一般的设计方 法。 2. 设计原则设计良好的冷却、中冷系统应该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原则: 2.1 首先应优先考虑冷却、中冷系统的冷却能力问题。其中所要求的冷 却常数、中冷系统冷却效率及发动机进气温度等皆应一一满足。 2.2 冷却、中冷系统的安装方式及在整车中的合理位置也应充分考虑,不 应有因为安装点位置及结构引起系统损坏或造成潜在易损坏因素。系 统在整车中的位置将影响其性能,应谨慎考虑。 2.3 冷却、中冷系统的管路应合理并力求简洁清晰。防止因管路走向不 合理而引起的系统内阻的增加和性能的下降。 2.4 冷却、中冷系统应有良好的保护装置,防止系统异常损坏和性能下降。 2.5 冷却、中冷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装车工艺性要求和维修的接近性要求。 3. 设计方法 3.1 中冷器和散热器的设计、选择及安装:如果有足够的空间,冷却系 统可以选用迎风面积大、芯子薄、散热效率高的热交换器。在有风扇 离合器控制风扇运作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空间加大热交换器的尺寸, 这样可以降低风扇的功耗和降低风扇工作噪声。在无中冷器的情况下 且无风扇离合器情况下,按经验推荐,发动机功率每100千瓦的散热 器迎风面积应为0.3~0.375m2之间。由于排放法规要求,现代重型车 上一般具有空空中冷系统。所以在推荐迎风面积上稍作增加。散热器 散热面积(冷侧)的推荐值大概为:0.1~0.16 m2/kW(发动机功率)。 在中冷系统布置空间足够时,一般推荐采用一字流向的中冷器,反之 则为U型流向的中冷器。因为U型的中冷器的内阻大于一字流的中冷 器。另外中冷器气室应尽量避免遮蔽散热器芯子太多面积。中冷器和 散热器的芯子可参考以往系统配置,因为主片模具价格较贵,如无必 要,尽量采用同样的管型和散热带波高。由于中冷器处于冷却空气上 游,必须将它设计成能适应多尘的环境,推荐每英寸的散热片为8~ 10片,散热带可不开窗以便清洗。一般中冷器迎风正面积比散热器迎 风正面积略小由于中冷器的热胀冷缩量较大,在安装时应给予考虑, 防止由于热胀冷缩带来的不必要系统元件损坏。另外,应尽量保证风 扇中心与散热器中心重合,尽量使风扇未扫过的四角死区最小。风扇 前端面与散热器芯子的距离大于50~100mm,特别是风扇未扫过的四 角死区很大时,应尽量扩大两者之间的距离。中冷器、散热器与车架 之间应为柔性连接。可根据系统重量及车架震动频率来确定系统悬置 软垫的刚度和结构。 3.2 风扇及风扇离合器的选择和安装:重型车上所用风扇大多为塑料的吸 风式风扇。它可分为两种:直叶风扇和叶端前弯风扇(马刀形风扇)。 马刀形风扇在高速大风量时优势较为明显,并且空气下游一部分空气 向四周排出,这对发动机前端与风扇叶片后端较近的布置比较适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