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小学语文教案

文讯教育教学设计《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巴金的名作,它记叙的是巴金在旅法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

第2页共9页

最新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4个字,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 2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课文,在脑海里构建“海上日出”美景。 3.读句子,抓住词语,通过图文结合、想象,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训练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展开想象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感悟海上日出的动静相宜的描写方法。 2.体会作者观察角度的变化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3.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日出的壮丽景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随文入境、以境促读,以情怡景。 教学难点 1.学生能感悟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体会日出的变化过程,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观察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扩、荷”等4个字,会写“扩、范”等9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清静、浅蓝、扩大、范围、努力”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谁看过海上日出?是什么样的?当时心情怎样?

2.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到海边欣赏吧!【课件出示2】图片:海上日出 师:看了海上日出的景观,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1:我觉得海上日出的景象太美丽了。 生2:我真想亲眼看看海上日出的整个过程。 师:是呀,实在是太美了!今天,我们就走进《海上的日出》,一起去看看这些美丽的画面。板书课题:15海上日出。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3、4】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另有笔名有佩竿、极乐、黑浪、春风等,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后,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响,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写作背景:巴金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去法国留学,在轮船上,观察海上日出的景象,他非常喜欢这幅大自然画卷,就用文字把这些美丽的画面描述了出来。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出示课件5】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出示课件6】 扩大范围努力一刹那灿烂替代镶嵌紫色不仅 (1)读准字音 自由读,指名读。 师生共同正音:注意读准平舌音“紫”,翘舌音“刹”等。 (2)多音字:荷、重【出示课件7】 荷:荷花重荷

小学四年级语文:《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Case and Reflection of "Sunrise at Sea"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海上日出》教学案例与反思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巴金的名作,它记叙的是巴金在旅法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文章语言平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5自然段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准备: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完整版本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美之情,并从中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2、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描写的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设计思路: 《海上日出》是著名作家巴金的名作。这篇优美的散文条理清楚、语言流畅、用词精妙、动静相宜,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向往光明、奋发向上的激情。很适合朗读、背诵。根据本文特点及课改理念,我按如下思路进行设计: 一、首先交待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便于学生主动学习。 二、直插课文结尾的中心句,设下悬念:为什么称“海上日出”为伟大的奇观?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回到课文具体描写海上日出的壮景之中。 三、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描绘了自己在海上看到的太阳是如何升起来的画面。太阳上升时的动态美,既是朗读的训练重点,又是理解上的难点。基于此,我通过让学生充分阅读,想象画面,动笔作画,观看视频,品读难句,感情朗读来感受海上日出的壮丽。使学生的情感与当时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 四、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动词写出了太阳初升时和遇到黑云时的勇敢,巴金通过太阳冲破云霞,跳出海面,透出黑云的重围的细致描写,也在预示着自己十分向往光明的心里。为了让学生能够突破这一理解上的难点,我设计了让学生画出精彩句子,交流谈体会,替换句中的动词,教师适当引导等方法,帮助学生想象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五、通过首尾整合的方法,了解了巴金是怎样创作出《海上日出》这篇优美的散文的。借以对学生进行写作上的熏陶。 六、最后通过感情朗读全文的方式,积累语言,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把每句话读懂,感受海上日出的美丽壮观。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幼儿园教育教学案例与反思 令狐采学 1、案例分析:没有朋友的孩子 案例描述:波波活泼聪明,反应灵敏,可一些时候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玩积木的时候要挑选自己喜欢的,站队的时候自己要当第一,游戏时要别人听他的指挥,要不他就在别人游戏时横冲直撞去捣乱,经常有小朋友来告他的状。有一次进行语言活动《说说我的好朋友》,他站起来很得意的说:“心元是我的好朋友,帅帅是我的好朋友,翔翔是我的好朋友……都是我的好朋友!”没想到翔翔立即站起来反对:“不是,我不做他的好朋友。”理由是波波经常在喝水的时候朝翔翔和其他小朋友身上吐水。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声明自己不做波波的好朋友,有的说他抢积木,有的说他抢玩具,有的说他打小朋友……让他很尴尬。案例分析:1、通过案例中波波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现在的幼儿中,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人处事总以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很少关心他人。在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受到影响时,他们往往情绪变化过快或过激,出现一些不友好的甚至有攻击性的行为,如:骂人,踢人,推人,对别人吐口水,争抢玩具等等。波波在同伴交往中不能够正确的运用交往的手段。比如与小朋友交流时音量往往太高太急,还有喜欢在与小朋友经常出现的一些带有

粗鲁,冲撞行为的动作中取得游戏的快乐,而引起误会,但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表现得较独断、任性、无礼。有些幼儿在同伴交往中有明显的攻击性行为,如果不及时矫正这些行为,幼儿会逐渐形成无礼暴躁、冷酷无情等不良情绪。2、波波在家庭中形成唯我独尊心理。除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宠爱之外,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爷爷溺爱着他。虽然家长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孩子入园前就会讲故事、背儿歌、数数,背三字经等,但是全家老少五口就这么一个小孩,不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娇惯,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任性霸道的性格。而家长对此也不是特别在意,觉得只要孩子聪明伶俐,健康活泼就好,更加纵然了波波的一些不良行为。教育策略与措施: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对人的健康心理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体、智、德、美诸多方面和谐发展,打破只重知识、而轻能力等观念。幼儿期是人的一生各种非智力因素形成的关键期。幼儿期形成的各种行为习惯会影响她一生的发展。因此,波波这些事情虽很小,但是反映的是自私、霸道、任性、唯我独尊的表现,而这种表现比较普存在在幼儿当中,只是个别幼儿较为突出而已。现在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疼爱和老人的溺爱更加加剧了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因素,对此,我制定了以下措施,在对波波进行重点引导的同时,也对其他幼儿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首先,教师要为幼儿创造良好的交往环境,指导幼儿学习正确的交往方法,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分享的机会。把交

【新】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案(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1.认识“扩、刹”等3个生字,会写“扩、范”等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会写“清静、浅蓝”等11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复述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象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欣赏文中质朴而优美的语言。 - 第一课时 -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海上日出的图片,学生欣赏谈感受。 2.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海上日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作者简介。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代著名作家。他是20世纪我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被授予“人民作家”荣誉称号。巴金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散文,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作品。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2.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认读。 重点指导“范、荷、刹”的读音。 同桌互相指读词语,再齐读。 3.指导写字:指导“镶”的字形,“镶”字右边比较复杂,两个“口”下面是“”。 4.学生动笔写一写。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想象画面。 2.说一说,刚才你的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哪些画面? 3.作者围绕“海上日出”写了哪几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1),写“我”观看日出的时间、地点和周围环境。 第二部分(2~5),写“我”所看到的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第2自然段:写日出前天空色彩的变化。 第3自然段:写由露出小半边脸到完全跳出海面时奇妙而壮观的景象。 第4自然段:写天空有云堆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5自然段:写天边有黑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象。 第三部分(6),赞叹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 4.指名读第1自然段,你有什么体会?(突出“常常”和“早起”。)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和“早起”说明了什么?

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这篇课文是巴金的名作,它记叙的是巴金在旅法途中在船上多次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光明的追求结构很清晰,第1自然段开门见山点出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写海上日出过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写作者对海上日出的赞叹,表达热爱祖国之情。 课文的第2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日出前天空的颜色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一道红霞,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就与前面描写天空颜色形成对比,让人很快想像到景色,这是太阳升起的序曲。 第3自然段可以说是重点段,也是难点段。重点是作者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了日出的全过程。难点也是这个过程。从最初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到最终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简单的几行文字,却使日出的过程呈一种动态的效果。抓住重点句太阳像负着什么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儿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理解其中负着什么重担慢慢儿一纵一纵使劲冲破跳出这几个词,让学生体会过程是艰辛的。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

明白最初日出费力到后来的跳出海面这个过程,抓住重点页1 第 句、段理解过程。第4、5自然段分别描述了太阳躲进云里和天边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象,观察仔细具体,其中蕴含了科学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个反问句结尾,加强语气,表现这就是伟大的奇观,总结全文。 文章语言平实晓畅,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典范,也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的范本。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目不转睛”造句。 2、熟读课文,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给2―5自然段加小标题。 3、理解课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全过程的词句,体会日出过程变化。 教学准备: 师:课件1:重点语句的幻灯片。课件2:日出的影像资料。生:课前一星期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以个人或小组为

16 海上日出 精品教案(集体备课)

第五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妙笔写美景,巧手著奇观”为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2篇课文。这2篇课文都是按一定的顺序来描写景物的。《海上日出》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展示了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记金华的双龙洞》按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的顺序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所见所闻。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课时教学目标 海上日出21.认识10个生字,会写24个字,读准1个多音字,正确读写2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4.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记金华的双龙 洞 2 交流平台·初 试身手1 1.了解课文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2.能抓住一处景物的特点,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介绍。 习作例文 1 1.阅读例文,分析例文中按照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作者是如何将游览过程写清楚的。 2.通过阅读例文,结合批注,学习按照游览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习作 2 1.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一处景物。 2.运用学过的方法将游览的过程写清楚,注意突出景物的特点。 16海上日出 ?教学目标

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 2.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美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培养爱美的情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重点教学本课要求会认的3个生字和会写9个字,读准多音字“荷”。教学时强调“刹、紫、范”的读音,指导“镶、紫”的书写顺序,“镶”不要多笔少画。 2.阅读理解。 本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主要采用教师展示课件、学生品读感悟、教师指导点拨、学生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学习等策略。在策略实施过程中,关键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品读中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 3.表达运用。 仿照作者描写海上日出的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去描写日落的景象。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扩、刹、镶”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荷”;会写“扩、范”等9个字,正确读写“扩大、范围”等11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引入课题,简介背景 1.游戏导入。

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八年级美术《与米罗游戏》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 “美”与“丑” 飞鹅中学赖志明美术课本里经常会有一些美术作品,尤其是一些外国美术作品中的雕塑、油画里面的人物形象很多都是裸体的,或者是半裸,每当看到这些,学生们的反映都很怪异,有些胆子大的男同学就发出怪叫;有些女同学就赶紧低头或保持沉默;有些同学甚至会在书本插图上显示的特殊部位画上符号。。。。。。每每碰到这样的情况,用何种更贴切的言语去引导学生?学生的眼中的“美”与“丑”到底以什么为标准的? 在《与米罗游戏》一课上,当我提问要求学生对雕塑作品分类时,一位男同学说:“雕塑可以分为穿了衣服的和没有穿衣的”。他的话音刚落,就引发了好一阵怪笑。看着同学们好奇但是又似懂非懂的样子,我严肃地说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审美差异,介绍了米开朗基罗、罗丹等艺术大师以及他们的雕塑作品,强调了人体艺术的运动、健康和自然美,顺手从桌上翻阅一本书,这本书中有几幅国内人体雕塑作品,正好可以给同学们看看。这时有的同学在忍不住偷偷地笑,还有还乘机大声怪叫,而更多的同学(女同学为主)保持沉默。 面对学生的反映,我很被动,也很生气。但是我又不能回避这个话题,回避将意味着什么?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以正常的心态、健康的审美情趣欣赏人体呢? 这时一个调皮的同学开始插嘴:“老师,不是我无知,是我们怕丑。”全体同学都笑了,诡秘地望着我,看我怎样回答。这确实又给我出了个难题,不过我不愿意被他们牵着走,我的智慧锦囊还不会“资源欠缺”。我对同学们说:“你们觉得人体丑吗?”没有人站起来反对,都神秘的笑了。“我这里倒是有几幅丑的。”我还没有说完,学生惊讶地望着我,有女同学连忙夸张地捂着眼睛,我说:“这都是你们的杰作,正好利用现在的机会作为回报展示给大家,心里好好地想想,究竟什么是美,什么是丑。” 美术教室后面的桌子上有很多被学生弄坏的学生作品和素描师范挂图。我拿出其中的一幅素描作品,画面已经被恶作剧的学生用签字笔画的乱七八糟;几张素描示范挂图也被恶作剧的学生挖破了;摆在架上的石膏头像也被学生用铅笔添画了眼珠和胡须。。。。。。

部编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下册《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16.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介绍了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壮丽奇特,在有云的情况下海上日出的瑰伟壮丽。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来看:有面──日出时海面的美景;有点──具体介绍有云和没有云的情况下日出的景象。课文的语言文字优美、易懂,易于学生朗读。 回顾这堂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1.教学效果(思效)。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重点抓住“读”这一方法,安排自读和范读两种方式,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篇文章。其中,我先指出一名学生读读课文中的某些段落,接着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安排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合作朗读互评,并推荐其中读得好的同学范读,整堂课有学生自由地读,有学生尝试地读,有学生合作地读,有老师指导性地读,有音乐配合下带感情地读。一个“读”字贯串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厚功力,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我觉得这样的教学过程老师不觉得累,孩子们觉得轻松,让他们不自觉地跟着老师走进文本的情景,赏其景,享其美,悟其情。我们要力求营造这样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爱上学习。 2.教学收获(思得)。 读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第一遍读,要求读正确,读后验收过程中要有指导和修改。本课教学时我把要认的字拿出来,由字形、字音到字义,认识这些字,要求学生会读会写,然后结合句意进一步理解字词在文中的意思,并要求读文章的相应段落。第二遍是指名按自然段读,这次读就要读得流利。第三遍读就

是默读,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边读边思考文章哪些部分是写海上日出的。这次读的目的就是要孩子们逐渐学会理清文章的层次。如果说前三次读是基础,那么后面的读就是深化和升华了。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确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不足之处(思失)。 课后王校长耐心地给予我指导,使我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为了赶快完成教学任务,怕耽误时间而忽略了教学中的某个生成,让学生练读得不够多。非常感谢王校长及课题组的指导,以后我要多学习,不放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发言,引导他们说完整的话,说有条理的话。 4.改进措施(思改)。 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融为一体的共同参与的学习过程,这是当今语文 教学所倡导的。教师做到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情感达到共鸣,心灵开始交汇,是作为语文教师必不可少的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尤其注重这些方面的锻炼。 16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我以结尾的“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作为切入点,重点品读第二三自然段。二三自然段写的是作者观察到的天气晴朗时的日出景象。把这两个自然段作为一个整体,我依然是从整体入手,理清作者是抓住日出时天空的颜色变化和太阳出来时的动态变化来写的。接下来便沿着这两条线来读这个过程。课文中的文字其实是很好懂的,在课堂上,我主要是想

小学四年级语文三疑三探模式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三疑三探模式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通过写作者经过多次观察看到的天气晴朗的时候、太阳躲进云里、云多而厚的时候的日出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魅力与神奇,表达了作者对这一景观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作者描绘的海上日出的景象中,感受大自然的美。 2、在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注意积累词语。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提高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积累词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新课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日出吗?谁能来描绘一下日出时的美丽景色?指名回答。 2、引入新课: 身处山乡,我们每天迎着朝霞上学,踩着落日回家。山中日出的美妙景色我们已经熟悉。今天请大家和老师一道去遥远的海边,领略一下海上日出的美妙壮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出示自读提示,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不懂的词语。 (3)用“———”划出课文的中心句。 (4)请你用一句话简要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检查预习的情况 (1)、重点字音:范(fàn)围一刹(chà)那 重点字形:范镶 (2)、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纠错。 (3)、请你朗读你划出的中心句。 (4)、疏通文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明白课文叙述顺序。 1、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公开课:海上日出教案

《海上日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执教李耕 设计理念:根据本文特点,我以朗读和图示作为教学全文的主线,引导学生随文入境,随境生情,以境促读,让学生既在水天相融、霞光万道的晨曦画卷中去朗读书中语段来流放自己的感情,又在贴切生动的语言中感受朝晖霞彩的动静变化之美。充分发挥以朗读、图示代替烦琐讲解的功能,创造性地把读、想、看、问、思、说聚合交融,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景中读文、读中看景的主体建构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 学习课文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2 学习课文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是难点。 教学准备:课件板书的纸条 教学方法:尝试设疑、突出主线、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学生学习方法: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上课前我们欣赏了一首优美的歌曲,谁知道歌曲的题目?(日出东方)。这首歌为我们描绘了日出东方的壮丽景象。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巴金爷爷的《海上日出》,初步感受了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象,这节课我将带着同学们和在座的老师们进一步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2)板书课题七海上日出 (3)(课件出示)你觉得课文的哪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们的共同感受?(贴纸条:伟大的奇观。课件出示并探究这句话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设计意图】由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深入阅读,感悟理解 进入第一环节,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仔细看图,看看下面几幅图分别是海上日出什么时候的景象,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每幅图先指名有感情的读给大家听!再齐读。 课件出示图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课件出示图2: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课件出示图3: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2 综合三幅图,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 提问:如果我要你给这三幅图综合起一个名字,你认为什么名字最好(日出前) 小结:这一自然段写出了日出前什么的变化?(天空色彩的变化)

《老王》一课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老王》教学案例及反思 顺会中学银旭清上好一堂课,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前提。而要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这对老师来说是颇费思量的。本文想借人教课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二单元中的《老王》的设计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谈一点浅薄的想法 《老王》是一篇以作者内心反思写成的回忆人的散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历和体验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在初读文章时只感受作者是一个善良的人,老王是一个善良不幸的人,但并不明白作者在文章最后为什么还要对老王产生愧疚。 针对这样一种情况,我打算从学生最初的感受入手,去体察老王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善良,着重品味文章中“老王生前去送香油和鸡蛋”这部分,理解作者的愧疚之情。让学生体会到对不幸之人需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关爱。 教学设计一 以走近老王——品味老王——关注老王——怀念老王为线索,把课文的重心放在对老王人物的鉴赏上,分别由以下几个环节: 1、走近老王:自由阅读课文。说说老王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怎么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 ____________人,表现在_________这样的句式表达。

(这是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很容易找到相关的事件,能说出关于老王生活的苦和为人的善的特点。) 2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段?在这个片段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 (抓住老王送鸡蛋香油的事情进一步品味老王丑陋的外表下那颗善良的心,与他最后悲惨的死形成的强烈反差而去打动学生的心) 3、怀念老王: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关注他的杨绛有什么样的感受?当他面对着老王的遗像时会说什么?假如你在场,你会说些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作者的愧疚之情,学生答案很精彩,但由于前面只是提及作者对老王的帮助,没有去体会作者的帮助中蕴含对老王的情怀,因此学生谈及愧疚的情感的较少) 4、关注“老王”:社会上还有好多像老王这样的不幸的人,我们应如何对待他们呢? 以课堂观看教学设计,听课老师反映:教材的处理太平面,没有进入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基于这个建议,设计了第二个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教学反思 《海上日出》是这学期的大课之一,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绘了作者乘船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课文第 2-5自然段具体描绘了天气晴朗时和天空有云时海上日出的景色。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第二三自然段详细记叙了天气晴朗时一次日出的完整过程:天空一片浅蓝——一道红霞——越来越亮,太阳出现小半边脸、红、没有亮光——一纵一纵慢慢使劲向上升——冲破云霞跳出海面——发出夺目的亮光,这里写了太阳升起之前,天空的颜色、红霞的变化,还写出了自己盼望看到日出的迫切心情,接着写太阳升起的过程,既写出了太阳形状的变化,又写出了太阳颜色和亮度的变化。第4、5 自然段分别描绘了天空有薄云和有黑云时日出的景色。课文的重点是学习第2-5自然段,了解海上日出过程中景物的变化,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难点是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再现作者描绘的画面,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有关日出景象的图片、影像资料,增强对日出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注意观察日出、日落、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 重朗读重吟诵,是汉语教学的特点决定的。叶圣陶老先生把朗读称之为“美读”,“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了作者说些什么,而且能与作者心灵相感通了。”散文大师朱自清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言里头。“先由教师泛读,后由学生跟着读,再由学生练习着读,有时还须背诵”。不错,三分文章七分读,特别是像《海上日出》这样文质兼美的课文。 《海上日出》选自当代著名作家巴金的《海上杂记》,是作者1927年1月从上海乘船赴法留学,途径红海观赏海上日出奇景后写下的观感。这是一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短小凝炼、精湛优美的抒情散文。教学时,要抓住课文的特点,通过探“实”、“现”、“形”、“寄”、“情”、“赏”、“奇”,再观作者的艺术形象,从而净化字里的感情,陶冶字里的情操,美化字里的心灵。对这篇课文教学的思考是: 一、着眼于“读” 我也重点抓了“读”这一方面。课堂上我安排了自读和范读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朗读一篇文章的方法。课堂中,先是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指名读一读课文……整堂课自读有学生自由的读,有学生尝试的读,有学生合作的读,有老师有层次指导的读,有在音乐配合下的有语气的读。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没有繁琐的分析,有的只是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语言的优美,去体会作者潜词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最后教师或学生边诵边背全文边配放乐曲,使全体学生轻声跟读,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的烙印。

《海上日出 》优秀教案

《海上日出》优秀教案 目的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会本科生自信词,运用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住在海边,大部分同学都看过日出,水来说说日出的景象是怎样的?指名说说。 二、指导看图: 1、投影图片1和图片2说说图商会了怎样的景象 2、检查朗读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讲读第一段

①指名读课文 思考:“我”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看日出? ②指名回答 2、讲读第2—3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一)说说图意 顺序:(天空—太阳—海面) ②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 ③讨论解答: 日出前天空有什么变化? 重点理解词语: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 太阳是怎样升起的?说说过程 理解词语:一纵一纵一刹那夺目 演示日出的过程欣赏壮观的景象 ④指导朗读句子(日出过程的句子) 体会用词的准确 3、讲读4—5自然段 ①微机出示图片(二) 指导观察云—太阳 ②指名读4—5自然段 理解词语:分辨灿烂重围光亮 概括段意

指导读句子“他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黑边……把一片片云染 成了紫色或红色。”体会“镶、透、染”等词好在那里? 4、讲读第6自然段 齐读课文 “奇观”指什么? 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作者看到这壮观的景形象,心情怎样?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朗读课文 四、作业: 1练习背诵课文 2识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练习背诵课文 1、练习背诵第一段 2、指导背诵第2—3自然段完成思考练习2 3、指导背诵4—5自然段 4、同桌练习背诵全文 5、抽查 二、指导书写练习用“扩大、分辨”造句 1、指导写生字 2、理解“扩大、分辨”并造句

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育教学案例及反思 2008-07-01 08:17:43, 五十米深蓝, 840, 0/18, 原创 作为 为一名年轻中学教师,我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和合理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两年来,我在每篇教案后坚持写教学后记,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作为一名年轻中学教师,我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总结,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具有可行和合理性,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工作两年来,我在每篇教案后坚持写教学后记,这块小天地里进行了反思教学实践,积累了一定教学经验,教学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课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源于传统教学,但又有其自身特点,因而不能单纯依靠讲授的方式来完成。因为教师的感受不能代替学生的感受,而且要让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转化为操作性知识技能。

今年是我第一次教初二年级的信息技术课,由于对教材分析存在一定的欠缺,在上photoshop时,我在课堂上讲的津津乐道,把上大学时,老师讲给我的专业知识,饶有兴趣的给学生一一讲述,课讲得非常投入,以至于忽略了学生的目光,专业知识讲述告一段落后,我开始提问,本以为学生会听的很有兴趣,没想到的是,学生却两眼茫茫的望着我。 课下,我对整堂课的教学结构,做了深刻的反思,也难怪学生茫然,对于没有系统学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理论的普通初中学生来说,一些专业理论知识如果脱离了实践,可以说讲的越多不仅不能够起到正面作用,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课下我也问了学生,有学生说,我们像雾里看花,我们听得很累。我记下了他们的反馈意见,认真反思,改变了教学方法,尽可能少讲过于理论的东西,而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从感性方面入手,结果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我也讲得更加有信心了。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功体验,学生的学习情绪十分高涨,学生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课后都说这节课真带劲。 我认为教学反思特别注重探究教学中的新问题,不但让学生学会学习,还让教师学会教学,使教师逐渐发展成学者型教师,改变了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海上日出》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帮助学生练习本课要求会写的“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词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对海上日出景色的赞美之情,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海上日出的美丽景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刹、痛、辨、镶”4个生字;掌握“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 教学重点: 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整体把握课文结构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的《暮江吟》一首诗描写的是太阳落山时,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们即将阅读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选自作家巴金爷爷的《海行杂记》,它描写的是太阳从海面上升起的壮观景象。 二、范读全文。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爷爷的文字会把你带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说一说,在听老师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脑海中都涌现出了哪些画面? 三、指导自学。 出示学习建议 1、轻声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义。 3、默读思考: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几种情况下海上日出的景色? 四、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1、生字词 出示一 刹那间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唤起积累:除了“一刹那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转眼间、一瞬间、霎那间、顷刻间……) 出示二 分辨辨认辨别

最新《海上日出》教学案例.pdf

《海上日出》教学案例 一、背景分析 要参加教学能手评选初选了,该讲哪一课呢?我把课本翻完,最后选择了这篇巴金先生的写景名篇——《海上日出》。这篇课文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抓住海上日出的特点,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描写。文中的语言生动、形象,是学生学习景物描写,尤其是写景物的 变化的典范。这次执教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孩子们很少有机会去海边,更没见过真正的海上日出。不过,这篇课文是第7课,按照教学进度,我执教时,学生们已经学过了,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时,主 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达成两个目标:一是学习如何描写变化中的景象;二是进行语言训练。 二、案例描述 第一次给陌生学生上课,课前与学生做了简单的互动,发现这些孩子们很活泼,很聪明,很质朴。于是,我这样导入:“通过刚才的互动,老师发现你们是一群爱学习,又热心的孩子,所以,老师想请 你们帮个忙,愿不愿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愿意!”“请同学们帮老师给这些顺序错乱的句子排排队。” 白板出示: 给下面的句子排序: ( )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红得可爱。 (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很浅很浅的。 ( )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 ( )我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 ( )一刹那间,这深红的圆东西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 它旁边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 )果然,过了一会儿,那里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 )转眼间,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道红霞。 开始的四句,我让学生集体排出来,后边的几句点学生单独排。 这些句子都摘自《海上日出》,而且是要求背诵的课文,孩子们完成得很好。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已有知识,我又问:“这些句子出自哪里?是谁写的?文中是怎样赞美这一景象的?” 接着,我播放了带有课文朗读的海上日出实景视频,给这些农村孩子们带来了一次犹如身临其境的美的享受、视觉的震撼。 看完视频,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有的说美,有的说壮观,,“那巴金爷爷是怎样用文字把这一奇观描绘出来的?”进入到第二个学习环节。 再次出示前边排序的句子,问:“同学们,我们除了会根据课文内容排序外,你还有什么排序依据?”同学们一下子沉默了,几秒钟后,我听到有些同学悄悄地说按时间顺序来排。于是,我找出一位同 学大声地说出来,并告诉学生这是句子排序常用的方法。得到了老师

(完整版)《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海上日出》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王艳梅] 本课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是四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 选自巴金的散文集《海行杂记》。《海上日出》是一篇写景 抒情的文章,课文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重点描 绘了晴朗天气和有云时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示了日出这 一伟大奇观。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热爱大自然和追求光 明的思想感情。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了看日出 的时间、地点。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写了“我”在晴朗的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第三部分(第4、5自然段)写了“我”在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第四部分(第6自然段)用反问的句式总括了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这篇课文的重 点是第二、三部分,描写了晴天里和有云时看到的海上日出。以这两部分为主,培养学生写小标题。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已初步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和文中的词语,查找 了巴金的资料,对《海行杂记》有了了解。多数学生去海边 看过日出,对这篇课文觉得很亲切,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 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

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练习给课文段落加小标题。 教学准备:课件(有关海上日出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学习《海上日出》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书75页,快速地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课文) 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表扬学生读书认真,说得很好。)能不能把你说的这部分内容从文中找出来,读给大家听。(读第3自然段) 2、通过他的读,你了解到了什么?(生:我从他的读中感受到晴天时海上日出的情景。) 文中还有哪个自然段也写了晴天日出时的情景,自己找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 思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用函数的观点看一 元二次方程》 者海二中傅锜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2.理解抛物线交x轴的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数和没有实根. 3.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根。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能够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

程的近似根。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关系的过程。2.理解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交流 四:教具、学具:课件 五、教学媒体:计算机、实物投影。 六、教学过程: [活动1] 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预习作业: 1.解方程:(1)x2+x-2=0; (2) x2- 6x+9=0; (3) x2-x+1=0; (4) x2-2x-

2=0. 2. 回顾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利用函数的图象求方程3x-4=0的解. 师生行为:教师展示预习作业的内容,指名回答,师生共同回顾旧知,教师做出适当总结和评价。 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结论准确性,能否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2题的格式要规范。 设计意图:这两道预习题目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为本课的教学起到铺垫的作用,1题中的三个方程是课本中观察栏目中的三个函数式的变式,这三个方程把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体现出来,让学生回顾二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