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闽南文化知识

闽南文化知识

闽南文化知识
闽南文化知识

闽南文化○民○俗篇

目录

(上册)

第一辑泉州岁序节日习俗

1、过年 (3)

2、上元节 (4)

3、清明节 (4)

4、五月节 (5)

5、七夕 (5)

6、中秋节 (6)

7、重阳节 (6)

8、冬至 (7)

第二辑泉州红白喜事礼俗

1、诞生 (7)

2、满月 (8)

3、度晬(zui)(周岁) (9)

4、16 岁生日 (9)

5、定亲 (9)

6、婚娶 (10)

7、会亲 (11)

8、殓期 (11)

9、殡葬 (12)

10、服丧 (12)

第一辑泉州岁序节日习俗

一、过年

泉州过农历年的旧俗,多姿多彩,年味很浓,时间跨度较长,以正月初一为中心,向腊月和正月前后延伸,前延伸至腊八节,后延伸至元宵节。腊月与农历过新年有关的民俗活动主要有腊八节、送神、除夕等,腊八节过后,年味渐浓,也拉开了过年的序幕。除夕,泉州俗称“年兜”,是农历一年里的最后一天,也指最后一天的晚上,大月为三十,小月为二十九。泉州除夕这一天的习俗主要有祭祀祖先、张贴春联、吃团圆饭、分压岁钱、“跳火盆”,辞岁守岁等。

“囝仔爱年兜”。农历12 月28-29 日,过年的气氛渐浓。开始蒸糕做粿,有碗糕、甜粿、咸粿、菜头粿、菜包、炸粿和元宵丸等等。蒸年糕特别认真,严禁小孩说不吉利的话,若是糕发得好,视为“高发”的吉兆,阖家高兴。这段时间,是成人最为繁忙的时候,要为准备过年的各种事项而忙碌,也是孩子们最为兴高采烈的日子,因为有很丰富的食物,还期待着压岁钱和穿新衣服,所以民諺说“囝仔爱年兜。”

“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除夕午后,家家门楣都贴新春联。祭祀祖先,“辞年”。供桌上摆“过年饭”、糕果、鸡蛋、红桔、柿饼、芋艿和各种菜肴。地上烧火炉。“过年饭”和年糕上插“春枝”(色纸制成的花枝)。

除夕之夜,食桌上放着火锅或火炉,家人一起吃团圆饭,又叫“围炉”。除了鸡鸭鱼肉之外,常有一道春饼。春饼用面粉作饼皮,包上十多种菜肴,十分可口。吃团圆饭时,若是亲人不齐,席间欢乐的气氛顿减。有句俗諺:“清明不回家无祖,年兜不回家无某(妻)。”可见人们对节日家人团聚看得何等重要。所以,每到岁尾,远在外地打鱼做工的定要身冒风涛,踏浪归来,或头顶雨雪跋涉返家,尽享天伦之乐。

“跳火蜷”。团圆饭吃罢,孩子们便溜出家门,有的追逐嬉戏放鞭炮,有的参加“跳火蜷”。人们把晒干的地瓜藤蔓或其它干草堆集点燃,也有放木炭火在盆里的,在熊熊火堆上来回跳跃,边跳边唱,“跳入来,年年大发财;跳出去,无忧共无虑;跳过东,五谷吃勿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

孩子们一直玩到被家长叫回,长辈给了“压岁钱”,方才带着笑容进入甜蜜的梦乡。除夕之夜,多数的人都聚左在厅堂做各种事情,直到深夜,这是祝愿高堂长寿健康,又叫“坐寿”、“守岁”。

除夕之夜时钟敲完12 下,顿时家家开门燃放鞭炮。噼噼啪啪,此起彼应,汇成一片。迎接新的农历年的到来,是谓“开正”。接着,主妇们恭敬地到厅堂点燃香烛、烧火炉、设糖茶柑桔以献祖先。早餐吃线面,祈祷“福寿绵长”。这一天,人人穿新衣,全天不扫地、不动刀、不劈柴、不汲井水、不吃稀粥、不大骂孩子、不打破碗碟、不向人索债、不剪指甲(要到元宵节过后才能剪指甲,这样才不会臭甲)。

新年伊始,要讨吉兆。亲友之间互贺新正“恭喜发财”。对来“恭喜”的孩子赠送柑桔、糖饼、“红包”(俗称结衫带)。

一般是初一到亲戚家“贺正”,初二向朋友、邻里“贺正”,初三“贺正”已属不敬。所以俗谚说:“初一亲,初二邻,初三‘奄阐神’(自己做大、冒失之意)”。初一晚上,仍要像早晨那样奉祀祖先,并且燃放鞭炮“关正”。

舞狮舞龙踩高跷。春节前后几天,人们尽情欢乐。儿童们围着那些“妆糕人”、卖玩具、卖零食的摊担团团转。“纸傀儡”、“猴拉磨”、“狗春碓、“鸡琢米”等小玩意儿特别受欢迎。泉州素有“世界木偶之乡”称号。“纸傀儡”、是泥饰头像、色纸衣衫连着纱线。手指牵动可以做出种种动作,儿童们花上几角钱,便可以学着艺人玩起线木偶了。入夜,舞狮、舞龙、踩高跷的沿着大街选择空旷处施展演技;车鼓队则穿街走巷、敲锣打鼓自得其乐。狮龙的雄姿,踩高跷者的演出,“咚咚七咚七咚嚓“的车鼓声,使古城涂上了一层神奇、欢乐的色彩。此后数天,还有一些其他活动。到了元宵,达到高潮。

不知是什么年代流传下来的“顺口溜”

说:“初一场,初二场(摆开了娱乐场),初三无姿娘(闽南呼妇女‘姿娘’,此日妇女不上街),初四‘神’落天(灶君从天上汇报回来),初五舀肥(掏粪便,农事开始),初六隔机(整理织布机,隔开经线与纬线,妇女开始织布),初七七元(人日,取菜、果七样作‘七宝羹’),初八完全(年糕吃完了),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天气寒冷宜于在家饮酒),十一倒去觅(回娘家探望),十二请女婿,十三吃糜配芥菜(糜,稀饭,连日吃腻酒肉,改改口味),十四搭灯棚,十五上元暝,

十六地妈生,十七‘那怎生’(节日就这样过去了)。”这首顺口溜,颇可概括泉州旧时过岁的情景。

二、上元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古代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合称“三元”,据道家的说法,上元乃天官赐福之日,居“三元”之首。泉州的习俗称上元为“小年兜”,十分隆重,在正月初一后再次掀起一个节日的高潮,过年至此,才划上一

个圆满的句号。

上元节的应节食品是“元宵丸”,此食俗始于宋代。元宵节吃元宵丸的习俗长盛不衰,名闻遐迩,其制作方法很独特:以炒熟的花生仁去膜捣末,加上白糖、芝麻、蜜冬瓜、金桔泥、拌以焗葱白的熟猪油、香蕉油,捏成丸馅,沾湿后置于盛有干糯米粉的盘中,反复数次滚转而成,清水煮熟后食之香甜而不腻。这天早上以元宵丸汤供祀祖先、神明,谓之祭春,并作家人早餐,元宵节吃元宵丸,取其圆形,寓有全家人团圆、吉利、美满之意。如今的元宵佳节已成为泉州人与港澳台“三胞”团聚的“团圆节”,有首闽南歌谣《元宵月正圆》唱得很好:“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闹元宵,煮汤丸,骨肉团聚满心喜,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的节日活动,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放焰火、玩花船等等,但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泉州灯俗自唐初建城后即由中原传入,及至南宋,灯烛之盛,已闻名全国,明代时连杭州点灯,也要请泉州灯匠精制。新中国成立后,泉州花灯制作技术不断革新,品种繁多,造型新颖,巧夺天工,为海内外所共识。每逢元宵佳节,市区万灯齐挂,长街一望如浩天繁星,尽显“光明之城”的风采,开元寺、威远楼、府文庙等处更是灯光灿烂,人山人海,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

三、清明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是时序标志,又是传统节日,时间约在每年新历的4 月5 日左右。因为清明节在仲春与暮春之间风和日丽的三月天,所以用“清明”称之。

“清明节”的主要活动是扫墓祭祖,这个习俗,泉州和全国基本一致。一般认为,扫墓起源于秦,但古时扫墓并不一定在清明节,如隋唐时期,大多是在清明节前一、两天的寒食节扫墓。后来,寒食节扫墓逐渐改在清明,寒食这个节日也就被人们所遗忘了。泉州俗语说:“清明不回家无墓(或曰无祖)。”外出人一般都会回家过节。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在厅堂祭祀祖先。清明节前后10 天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或者移葬,则不必另行择日,凡事无忌。扫墓时要除掉棘草、培墓土、用朱砂描碑文、献纸钱、烧金纸、点香烛、放鞭炮、上供品,寄托哀思,缅怀先人。晋江深沪一带,还有妇人“哭墓”的习俗,其声悲凉,催人泪下。

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故乡南安石井一带,清明节扫墓改在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俗称“三月节”,传说是因为郑成功起兵反清复明,忌“清”字压在“明”字之上,因此命他的子孙、族人、部属把“清明”移到三月三日,往后,相沿成俗。另外,安溪、永春、德化三县的个别地方,有的是在农历八月扫墓,有的则是在冬至日扫墓。

清明节日,泉州各地有蒸清明粿、吃“润饼菜”(春卷)的习俗。清明粿,又名“脚目粿”,农村以初收的新麦,炒后磨粉拌糖,搓成如拳头一般大小的面团,内包糯米粉或者豌豆,外面用竹叶(或菜叶)包裹。古时有以鼠曲草和米粉为皮,绿豆为馅的叫鼠曲龟,现在,

个别农村还有做这种食品。鼠曲龟皮韧馅酥,细腻绵软,口感极好,是一种绿色食品。“润饼菜”也叫春卷,以面粉为原料擀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海蛎煎、花生粉拌白糖、芫荽、海苔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味道十分丰富,甜

润可口。“润饼菜”已经成为泉州清明节最有代表性的食品之一,也成为海外游子梦牵魂挂的美馔佳肴。

四、五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或曰“端阳节”,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一提起端午节,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来,这是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一种说法。屈原官至楚国“三闾大夫”,起初极得楚怀王的器重,但后来为妒忌的同僚所陷害,楚怀王就逐渐疏远他,并把他贬到偏远的江南,后来国事日益衰败,不久楚都郢被秦兵攻陷,屈原悲痛欲绝,再加上对害国害民的统治者疾恶成仇,就在这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自沉于汨罗江而死。楚国人民为悼念他的忧民爱国,年年此日,家家户户用竹筒盛米,投入江中,叫做“祭三闾大夫”。到了汉代,贾谊首作角黍(又叫角粽),用棕丝缚扎,投入江中以飨屈原。这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另一种说法是与古人为避五月初五这一“恶”日有关。但不管哪一种说法,端午节活动的主要内容,似乎都与这两种说法有关。如包粽子是为让江里的鱼吃饱了,不再去咬屈原的尸体;而划龙舟则是为打捞屈原的尸体。人们在端午节要室内消毒、悬挂蒲艾、饮雄黄酒、浴蒲艾汤、制“午时茶”,小孩更要胸佩“香袋仔”、臂系“长命缕”、额涂雄黄酒,名目不少,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避邪。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这两种说法,表面上似乎互不相干,但实际上却有着深层次的密切联系,即人们在端午节纪念屈原,并不仅仅停留在对他高尚情操的崇敬而已,更主要的是希望这位已经超升为神的“爱国诗人菩萨”,能保佑百姓苍生渡过“恶”日难关,永保平安,享受福祉。所以,端午节的系列民俗活动,其基本主题应是驱邪除“恶”,祈福求安。

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端午节习俗也大多集中在避“恶”方面,泉州人习惯把端午节称为“五月节”,这大概是与五月为恶月的传统观念有关。泉州地区在五月里造纸船送瘟神、采莲(又称“唆啰连”,后面将在“民俗信仰文化”篇谈及)、赛龙舟,以及近几年沿海地区(主要是晋江蚶江一带)重新兴起的“泼

水节”、“水上捉鸭子”等活动,都含有避恶消灾保平安之意。当然,目前在端午节前后开展的很多活动,已经融进时代的文化气息,表现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五、七夕

七夕,是我国较盛大和广泛的民俗节日。七夕节发端于汉代,南北朝时从宫中传到民间,唐、宋以后大为盛行。泉州民间关于七夕的传说有二:一是牛郎织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的故事,但后来泉州人把这两个传说混为一谈,又由于谐音,“织娘”变成“七娘”,变成“七娘妈生日”,泉谚云:“七月初七七娘生”。可见泉州民间是把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这天要举行庆祝活动,俗称“做七娘妈生”。泉州有关七夕的民间传说,极富人情味,牛郎织女这对恩爱夫妻,每年须至七夕时才得以一会,是个悲喜交集的日子,泉州人却把它演化为织女的诞辰,并举行相应的祺祥活动,这就大大冲淡了“七夕”节原来所具有的悲伤气氛。

泉州七夕节活动名称和内容都取“七”数。一个织女变成七位仙女,祭祀的果品七样,香花和化妆品七份,摆供的筷子七双,酒杯七只,“七娘轿”七顶,“七娘亭”内布置七个座位。清晨,把预先准备好的胭脂、香粉、扎花等用丝线捆扎扔到屋顶,要让喜鹊衔给织女以便梳妆打扮降落人间,外加一红纸小包糯米,以犒赏喜鹊传递、搭桥之劳。

中午,用花生、瓜豆果品、糯米糖丸(糖果)、咸饭、三牲等供奉“七娘”,并做彩纸扎糊的“七娘轿”迎送。供奉时,由家庭主妇燃香呼请两女性“家神”即“床母”和“厕姑”(东司娘)作为主人陪伴。

夜晚,家庭中的妇女和儿童都会聚在庭院里,仰望织女牛郎相会(两星靠近)和等待下雨。每年七夕夜晚,常常下一会儿小雨,

民间传说是牛郎织女被天帝惩罚,隔河相望,一年才被允许相会一次,下雨是他俩相会时的眼泪。

闽南七夕,家家户户用糯米制作糖果,每粒直径二公分大小,用手捏压使之两面向内略凹,好似人面上的笑靥(俗称“酒窟”),意思是祝愿织女在与牛郎相会时笑容满面,甜甜蜜蜜。闽南过去还有挂“续命钱”(又称“长命缕”,俗称“神索线”)和香袋(布包香末,制成各式各样的装饰品)。

“续命线”用五彩丝线搓成,挂在手臂上,以祈祷健康长命,从端午节挂到七夕这天。这类东西在解放后已经消失,但少数农村孩子的身上还可见到。

六、中秋节

《周礼》载:“中秋夜迎寒。”可见,2000 多年前我国就有中秋节了。“月到中秋分外明”,欢度中秋,与月紧密相连。由于嫦娥奔月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加上历代文人的渲染,古人们相信月球上住有神仙。因此,旧时中秋有“拜月”、“望月华”、“听香”等迷信活动。解放后,这些活动已渐渐少了。

现在,闽南尚有中秋吃月饼、芋魁、蕃薯的习俗,由来已久。《泉州府志》说:“中秋夜以月饼、芋魁、蕃薯祭祖先及神。”为何有这种风俗,众说不一。有一民间传说,元末,朱元璋的军队通知民众于八月十五日挂出统一式样的义旗,通知的纸条暗藏在月饼中。于是,元兵大败。朱元璋做了皇帝后,下旨民间年年中秋互赠月饼。藉以纪念。关于芋魁、蕃薯,也有民间传说,清兵入关初期,几家义务合养一个满人,汉人备受压迫侮辱,忍无可忍,便约定于八月十五夜,齐起把被供养的满人杀个干净,并以人头祭月。芋头与蕃薯外形好象人头,后来便用以代替人头祭月。

“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月夜游江,也是闽南中秋的一项娱乐活动。泉州人喜在笋江荡舟。据说,中秋夜三更时分,笋江桥的每个桥孔都映出一轮皓月,清源、紫帽两山映影江中。“笋江月色”由此得名。

此外,还有“烧塔仔”、“放孔明灯”等活动。

烧塔仔,节前数天,孩子们便四处拾取断砖碎瓦,叠成小塔,内放柴草,夜晚点燃,并撒扔盐巴,使之哗啦作响。一连三夜,孩子们最为兴高采烈。

放孔明灯,竹扎纸糊汽油桶样子的大灯,顶部和周围密不透风,底部敞开,灯中横杆上放置浸满油脂的破布或棉絮,一个负责点火,四人分压四周,灯内空气燃尽便腾空而起,随风飘荡,人们观赏引以为乐。《三国演义》中有诸葛亮祭七星灯为自己除病的描述,燃放这种灯似乎与他有关,故名“孔明灯”,也叫“诸葛灯”。燃放这种灯虽然有趣,但因容易引起火灾和影响航空,因此现在不提倡这种活动。

七、重阳节

重阳节的渊源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三国时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示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才被立为老人节。

泉州地区旧时过重阳节的习俗和全国基本一致。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和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

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

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里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以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重阳节还有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

当今泉州过重阳节,其内涵已侧重于敬老尊老,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节。到了每年的金秋重阳,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热心人士都会对各界老人进行走访和慰问,给他们送去礼包和红包,组织老人们进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娱乐、文化等活动,这对于我们这个已经步入老龄化的社会来说,确实是一件非常有益的好事,也有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八、冬至

按中国民间习俗,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的“冬至”是冬季的一个大节日,俗称“冬节”。冬至为24 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全国不少地方都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把冬至当作过年一样隆重。这是因为我国古代的历法,曾以冬至为岁首的元旦日,隆重庆祝,改行夏历后,冬至才退居次位。泉州人称“冬至小年兜”,与我国魏晋南北朝称冬至为“亚岁”是一脉相承的。

冬节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混沌,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吃汤圆和麻糍。泉州人则吃“冬节丸”。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搓丸”手艺细巧,晋江深沪、石狮祥芝、惠安崇武的渔村妇女,搓丸速度快,质量好,粒粒小如鱼目珠子,令人赞叹不已。在搓冬节丸的同时,还用米丸料捏成一些小巧玲珑的瓜果动物和金锭银宝,以象征兴旺吉祥财气旺,俗称“做鸡母狗仔”。泉俗有“冬节不回家无祖”之说,故出门在外的人,都会尽可能回家过节谒祖。冬节早晨要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

后全家人以甜丸汤做早餐,吃完冬节丸就多了一岁,叫“添岁”,因为冬节离年兜很近了,吃了冬节丸过年就快到了。

有的人家还于餐后留下几粒丸子,粘于门上,称“敬门神”,待十一月过后,小孩会把粘在门窗上的丸子揭下来烤着吃。泉州人称元宵丸为“头丸(圆)”,冬节丸为“尾丸(圆)”,这样头圆尾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从头到尾一切圆满。泉俗一年中只有冬至、除夕、和清明节要备办润饼菜,据说都寓有“包金包银”之意,旨在祈望家庭兴旺发达。冬至作为一个重要节气,相关的谚语也不少。如“吃冬节,上冬天;吃清明,下苦坑”。冬节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活也很少,成了农闲季节,称“上冬天”。而到了清明节,气候温暖,春耕春种开始,是农民最劳累的阶段,所以谓之“下苦坑”。此外,还有“干冬节,湿年兜”,“冬节在月头,严寒在年兜;冬节在月末,严寒正二月”。

在安溪及惠安的一些地方,冬节除了祭祖之外,还有一些与清明同样的习俗,在节前节后10 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第二辑泉州红白喜事礼俗

一、诞生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这是人生的起点。产妇临盆,泉州人俗称“顺月”。过去妇女一般都在夫家生产,不能在娘家。民间有“借人死,不借人生”的俗话,意思是宁可将房屋借给死人装殓,也不借人生孩子,这对自家的女儿也不例外。因为借别人生,自然就把自家的生气给带走了;而借人死,自家就更有“生气”了。此外,生孩子也不能在厅里,只能在夫妇自己生活的房间里生。

如遇到难产,或摔盆、打碗、敲铜盆等,以此预兆产门大开,分娩顺利。现在医疗条件好了,不管是顺产还是难产,都在医院生。

昔日临产时,产房除了产婆外,任何人都不得进入,就是产妇的丈夫、公公、婆婆也只能守候在产房的门口,以免冲犯胎气,危害产妇和胎儿,民间认为产妇的血污晦气也不利于进入者。有的地方如惠安的渔民将产房称作“秽房”,认为其肮脏,连产妇的丈夫在孩子满月前都不得进入产房。婴儿出生后,通常会在窗口或床上放一根桃枝,在产房门上贴一张道士画的符咒。有的人家则在产房门口插上茉莉花或榕树枝、石榴花枝。这一方面可以避邪,保证产房的洁净;另一方面也是向他人表明该房间是产房与“月内房”,提醒外人不得进入。

婴儿出生的第三天或第五天,要为婴儿洗澡,称“洗三旦”(或“洗五旦”),澡汤用茅草、蕨叶、竹叶和鸡蛋等一同煮沸,稍冷后为婴儿洗澡,并用熟蛋在婴儿身上敷滚一下,剥去蛋壳,分给本家和邻居孩子吃,意谓与各位小孩和好相处。洗完澡要给婴儿换衫子,并用红沙绳把两袖口缚住。意为缚了手,日后才不会手“贱”,即手才不会好动,随便乱摸玩东西(如果孩子长大后很好动,大人就会说,这孩子出生时没缚手,就是这个意思)。同时开始哺乳。中午请亲戚邻居“吃鸡酒”。据说“洗三旦”原为满族风俗,后来才渐渐流行到汉族地区,其目的主要是为婴儿的健康成长祝福。

在婴儿出生的一个月内,三旦过后,还有七旦、十四旦等,各旦均要敬祀“床母”、“七娘妈”等妇幼保护神,并宴请亲戚邻居,同时还要选一个时间,备上米、鸡、酒、油、肉、菜等物,送到婴儿外婆家“报酒”,供献外祖“公妈”,外婆要回赠外孙婴儿衣服、裙子、鞋帽以及活鸭一只。这一个月也是产妇的调养期,俗称“做月里”,要在房内卧床静养,多吃富有营养的食品以恢复体力,并保证婴儿奶水充足。

一般情况下,在婴儿出生后十日内,要请算命先生来占卜婴儿未来的命运,俗称“看命”。对男婴来说,如果认为其“八字”缺少五行中的某一行,就建议其命名时补其所缺,以期望他一生幸运。对女婴来说,如果认为其“八字”有俗谓的“克夫”、“煞翁姑”之忧时,就会为其改换一个好“八字”,并写在“命书”上,以避免将来婚嫁时遇到麻烦。

二、满月

这是婴儿出生一个月时所举行的仪式,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尽管现代社会提倡男女平等,但是当婴儿降临人间时,其性别是备受家庭重视的。尤其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至今还存在,在满月仪式上体现得很明显。婴儿要是男孩,家长会觉得特别荣耀,因此满月宴请也比较隆重,尤其是一些经商者往往会利用这个机会巩固客户、广交朋友。

泉州的满月仪式比较繁琐,也十分有趣。沿海县市和山区县的习俗有些不同。如沿海县惠安是于满月前择吉日进行,称“请送庚”。届时产妇外家要送婴儿衣服、被子、背巾(襁褓)等,另有银项圈、天官牌、八卦图、脚环、手镯等避邪金银饰品,意在锁住小孩,不让受灾受难,永保长命。

德化习俗,还要送大米约1 斤,陶器1 个,内装带骨头的猪肉一块,以祝愿婴儿根基壮固。是日祀神宴客,宴毕,请一位高龄理发匠给婴儿剃胎发,俗称“剃满月头”。剃满月头的仪式十分讲究。这时要旁置一盆洗头的温水,水中有银币或铜币,其枚数各地不一,惠安要16 枚。安溪则要于一年中的月数对应,若逢闰月要置13 枚。铜钱一面铸有“某某通宝”的谓之“字”,反之为“万”。在惠安,有的地方还在盆边放几株葱,一面镜,葱主聪,镜主明,合为聪明,其旨意一目了然。剃发毕,把洗头水泼掉,认真察看钱币翻多少“字”,如果恰好翻个铜币有“字”,就说婴儿有“好八字”。内地县的习俗,要由一个婶姆,用背巾背上婴儿,遮一把裂缝的雨伞,绕自家房屋走一圈,并用手中一根裂尾的竹拐杖,不停地敲着地板,边喊:“打觅叶啰”(“觅叶”即老鹰),认为经过这个仪式,婴孩以后胆量就大,可临事不惧。为了进一步增长婴孩的胆量,以使日后不惧风险,还有在婴儿入睡时,在其胸前压上一个轻巧的小秤锤,叫做“压胆”。这是泉州人培育“爱拼才会赢”大无畏精神的开始,尽管没有科

学道理,但主观愿望是好的。为了让婴儿见世面,有的家长还把刚刚剃过“满月头”的婴孩,抱出家门,到村中或街上一游。这天在赠送亲友邻居的恶“龟粿粽”中,有一种叫“满月丸”的米粿,其状如奶头,上面点红,是母乳饱满、婴孩健康的象征。

三、度晬(zuì)(周岁)

婴儿周岁,俗称“度晬”,是自婴儿出生后最为隆重的一个喜庆节日。是日要敬神祀祖,设筵请客,主人还要特别印制以糯米或面粉为原料的“度晬龟”或“四脚龟”馈送亲友,祈望婴儿能像善爬的龟那样,较快地开步走路,又像龟那样健康长寿。外婆家于外孙周岁时所送的礼品甚为丰厚,有衣帽鞋袜、披风、童被、布料,以及八卦项链、长命锁链、手镯脚环等金银饰品,其中绣有虎头图案的虎耳帽和虎仔鞋,颇有特色,寓有避邪、吉庆、长寿之意。

婴儿度晬时,民间常有“抓周”(又称“抓龟”)仪俗,父母为周岁的婴孩淋浴后,给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即可抱到厅堂八仙桌上去“抓周”。此时八仙桌上早已摆满了书、笔、算盘、秤、尺、剪刀、玩具、钱币、田土、猪肉、葱、芹菜等,令婴孩双脚踏在“度晬龟”上,任其自由抓取桌上的东西,以他所抓着的东西,来预测他未来的一生和前途。如婴孩抓取书、笔,预示着孩子将来喜爱读书,金榜题名;如抓取算盘、秤,则预示日后孩子善于经商;如拿到钱币,即预示着孩子将来会成为富豪;选到葱,预示着孩子将来资质聪慧……凡此种种,实际上是寄托着家长的愿望。

“度晬”这一天实际上也就是婴孩的第一个生日,但泉州人却是把婴孩两周岁时称为“头生日”。古时候人们原不做生日,到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地区才开始出现了做生日的风俗,但只限于双亲健在时才可以做,是出于孝亲观念,后来,即使双亲亡故,做生日的习俗依然如故。到了唐代,更把生日庆贺与祝寿古礼合起来,并为后世所传承。

四、16 岁生日

16 岁生日,是泉州人为孩子举行的成人礼仪。大约自清代开始,泉州人就把男子之冠礼推移至要结婚成家时才与婚礼同时举行,且大多只行一加之礼。如今,男女的冠、笄之礼仅作为一道例行的小手续,保留在婚嫁仪礼中,而且十分简化,只要于结婚当天早晨,双方各请一位福寿俱全的长者,用木梳在新郎、新娘的头上象征性地梳三下就行了,俗称“上头”。因此在当代泉州民俗中,只有16 岁生日,才可称得上

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人生仪礼。

泉俗视男子16 岁为“成丁”,因此这一个生日仪式比较隆重,家里要备上三牲寿面,前往宫庙酬神。在德化,有些人家要为已“成丁”的儿子拜神佛为父,并宰猪谢天。是日要设筵请客,外婆家则按例送成年衣帽鞋袜、鸡蛋、寿面、雄鸡等,为外孙祝贺。如今随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人们更加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自80 年代以来,家长为子女做16 岁生日的人日益普遍,亲友所送贺仪也逐步升级,有手表、金项链、自行车、摩托车、手机、甚至电脑等等。这固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反映,但也反映了一种不健康的攀比之风。从泉州地区目前的情况看,一般为儿子举行16 岁仪式并大宴宾客的现象比较普遍,而为女儿做16 岁的不是很普遍,这也是受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

五、定亲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而相亲、订婚是结婚前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很重要的婚事环节,历来备受重视。从择偶到正式结婚,根据周人所制“六礼”,必须遵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这六道程序中除了亲迎外,其余五道程序都是婚前仪式。在泉州婚俗里,也没有那么繁琐,一般只采用纳采、纳征、亲迎三礼。随着社会的发展,泉州婚俗中的封建色彩日益淡化,礼仪程序逐渐简化,婚嫁形式越来越文明。

在上世纪20 年代以前的旧式婚俗中,正式婚礼之前,必须先完成择婚和订婚这两项准备工作。男女对自己的婚姻大事,无权过问,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择婚顺利的基础上,即可进行订婚的准备工作,订婚包括“压定”、“行大礼”、“送日子”等程序。“压定”或称订盟,一般由男方女性尊

长把戒指、订仪、喜糖等礼品,送到女家,并亲自把戒指戴于嫁女手指上,宣告婚事已定。“压定”之后,男方还得先后三次备办非常丰盛的彩礼送往女家,称“戴手镯”、“送花”和“轿前盘”,合成“行大礼”。清末以来,逐渐把“行大礼”合并为“轿前盘”,称为“花叠盘”或“盘担”。送“盘担”时,要通知女方家庭迎娶吉日及冠笄时刻,叫“送日子”。有的地方是把“压定”和“行大礼”合并在一起举行。“行大礼”把婚前准备工作推向高潮,而“压定”和“行大礼”的核心内容集中在钱物方面,男方向女方送聘金和礼品,有酬谢女方父母养育女儿之恩的意思。聘金的多寡主要依据当地当时的行情,也参照男方家庭实际经济水平而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买卖婚姻的实质。在婚前的一两天,女家要派人把金银首饰、珠宝古玩、绸缎布匹等丰盛的嫁妆送往男家,营造婚礼喜庆隆重的氛围。

在泉州的现代婚姻中,订婚的仪礼是十分普遍的。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婚姻论财观念逐渐淡化,但聘礼和嫁妆的多少,都明显留下时代经济水平的烙印。比如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嫁妆有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三件,在当时已经是很高档的,也是被很多家庭效仿的标准。再后来就是彩电、冰箱、音响、摩托车等,被称为“四大件”。

20 多年来,这种婚嫁讲排场的风气有愈演愈烈之势,让很多家庭无力承受,这是不可取的。

六、婚娶

结婚当日,一般要进行“上头”、“亲迎”、“入门”、“闹洞房”、“敬茶”等仪式。古人重婚礼,所以新郎必须亲自至女家礼迎新娘,这就是古六礼中的“亲迎”。至清代前期,泉州的婚姻礼俗中,除个别宦族外,婚礼皆不亲迎。至期,办好彩轿,遣媒送至女家。古时迎娶都在夜晚进行,那是抢亲风俗的遗存。旧时泉州迎娶都在白天,但新娘须头蒙乌巾,并要有一对轿前灯,这当是沿古礼黑夜亲迎之俗。新娘出嫁是大喜事,反而要“哭嫁”,以示离开父母的悲伤,且全国南北皆然。

花轿抵达男家,一时鼓乐、鞭炮齐呜,喜气洋洋。接下去就出现了一个精彩的镜头:新郎至轿前,下马威似的朝轿车门轻踢一脚,轿内新娘马上应战,还踢轿门一脚,这是在用一种特殊的语言向观众们宣称:日后男不惧内,女不示弱。此举往往赢得围观亲友们会心的欢笑。接下来,男家一位平辈男青年或下辈男孩已走到花轿车前,揖请新娘出轿车,再由男家福大命大的女长辈牵新娘出轿,送嫁娘忙举起贴有红双喜字样的米筛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乐声中,新娘慢步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据说遮米筛和踏瓦片是为辟邪,但安溪人却有独到的解释,称此举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遗老尚望“反清复明”,教示新婚夫妇“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的隐意。至于跨火炉,人们认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灵,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烧尽。

新娘至夫家后,又有拜天地、挑乌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节目,其中闹洞房为是日婚礼的压台戏。俗谓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而且在新婚七天内可以连续闹,有“七日内不分大小”之说。闹洞房的内容大多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种种亲昵举动,诙谐有趣。

昔日,泉州新娘进洞房后一般三日都不出房门,只有在第三天清晨举行拜神、拜祖或谢天仪式时,新娘才随新郎出来,双双拜完天公和家神,就用新娘自己做的甜茶敬给公婆和亲族尊长,以及与其他家人见面。敬茶时要把从娘家带来的鞋子等礼物送给亲人。长辈则要拿红包给新娘,俗称“压茶盘”。然后,新娘就可以在新郎的陪伴下走出家门,去熟悉村落的环境,俗称“出厅”。出厅后,新娘要“牵新娘”的妇人陪伴下熟悉“灶脚”(厨房)的情况,如摸一摸筷子筒,搅一搅泔水桶,拜一拜灶君等,并到附近的水井去挑水,这些象征性的家务劳动,目的是让新娘熟悉新的生活环境,俗称“落灶脚”,这是新娘进入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新娘每做一件事,都得念闽南话谐音的喜句,如摸摸筷子筒时念道:“摸箸筒,才

会知头重”;新娘搅泔水桶时念道:“搅渀水(泔水)浮,饲猪较大牛”;拜灶君时念:“拜灶君,起火熏,煮糜紧滚”……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都寄托着泉州人对美好生活

的祈盼。

七、会亲

结婚仪式结束后,接下来就不那么忙碌了,会比较放松。不过,还有两件,礼事是一定要做的。一是“探房”,二是“回亲”。“探房”的习俗,就是新娘的幼弟(堂弟也可)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男家一见面就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探房含义说法不一,一说是娘家对出嫁到夫家已三天的女儿放心不下,特遣其弟前来探望:有否一家和睦?起居是否安好?同时,“阿舅仔”还得完成另一项重要

任务,就是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由于探房是婚姻双方亲家礼尚往来的第一次感情交流,所以宴请“阿舅仔”的筵席也要力求丰盛,唯恐招待不周,所以一点也马虎不得。

新婚的第五天(有的地方是第三天),新娘和丈夫一起回到娘家,向娘家长辈行礼请安,诉说在夫家三天的新生活。娘家于中午设宴款待,一般有妻舅或姻叔等主陪。这是新女婿初次到岳家,且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筵席极为隆重,俗称“请子婿(女婿)”。散席后,小夫妻要带着一对脚绑红布的雏鸡(俗称“引路鸡”,象征“夫妻和睦相处、白头偕老”)和一对连根带叶并箍上红纸的长尾蔗(象征“好头好尾”),同回夫家。回到家后,甘蔗竖立于婚房门后,雏鸡则先放于床下,看先出来的是公是母,以卜日后头胎的性别是男是女。此外,这对雏鸡要精心饲养,不得宰杀,让其自然死亡,以示夫妻恩爱、自然终老。至此,婚姻仪礼才算基本完成。

在惠安东部沿海一带,旧时有妇女婚后长住娘家之俗。其特点是:新娘出嫁三天后即回娘家长住,每年只有在逢年过节和农忙时,才到夫家暂住几次,其时间一年大约共有十多天。长住娘家的时间,要看怀孕的迟早,少者二三年,多者甚至长达一二十年。住娘家的时间太短,会受到人们讥笑,但时间太长,也会被认为是不光彩的事。如果年纪大了尚无怀孕,其权宜之计就是由夫家抱养个孩子,这样便可以名正言顺地长住夫家了。

八、殓期

在泉州地区,当人生走到终点时,亲人为其举行的仪礼也是较为繁复的。殓期是指人死后至入棺这个阶段。泉俗凡已50 岁或做“公(爷爷)妈(奶奶)”者,在病危临终之际,均要“上厅边”,即让其卧于本家或祖厝厅堂边由四块床板临时搭成的简易床铺上,儿孙、媳妇都守候在旁送终。死者断气后,亲眷要为死者沐浴净身,让其方便前往极乐世界。

通常父丧由孝子孝孙来沐浴,女眷回避;母丧则由媳妇或女儿来沐浴梳洗,孝男孝孙则回避。沐浴时,用白布沾水,从头到脚,把尸体擦洗干净,一遍擦洗还要一边念些吉祥的话。

沐浴毕,亲眷要边哭边为其更换寿衣、穿上鞋袜。死者寿终正寝后,当即用其被单覆盖躯体与面部,亲眷围着死者恸哭,治丧即告开始。

孝男出门,自池边、埂边或大路口取回泥土一块,用瓦片取回,土上插香,置于尸体脚端处的地上,以示“人死入土为安”,并置米饭一碗,上插竹筷一双,称“脚尾饭”,或叫“辞生饭”。亲眷要不断地续香,焚烧冥纸(据说是阴间使用的纸币),为死者前往阴间准备足够的“盘缠”。为让死者在冥冥之中走向光明,尚须点白蜡烛一支或油灯一盏,要注意不使熄灭,称“点脚尾烛”。

治丧之家要在大门上挂上一块白布,或于原贴红联处覆盖白纸,让周围的人们都知道,并向堂亲姻戚报丧,给在外地或海外亲人发讯,子女闻讯奔丧。其中向姻亲报丧尤为慎重,这个环节要稍有疏忽,将有可能节外生枝,引起姻亲之间的矛盾。这主要是两类人有特殊的习俗:首先是出嫁的女儿。她们由于出嫁在外,所以,当接到讣讯后,应马上卸妆赶回娘家,而且沿途需号哭着回娘家奔丧,或者是一进村口或巷口就开始号哭,这种现象在泉州叫孝女“哭路头”。其次是母亲的外家。如果是母丧,需先到母亲的娘家报丧。外祖或舅舅等接到讣闻后,就派人前来丧家亲视含殓,丧家需在门前摆上香案,案上摆着香烛,却不点燃,孝子等则跪哭迎接,要外家人搀扶后才可以起身,俗称“迎外祖”或“接外家”。收殓前,孝男年长者要

手提小桶,领全家孝眷到附近水井或河里乞水,回到家门口,取水一碗进屋洗尸,余水倾倒门外,然后为死者举行“辞生祭”,即可入殓。入殓时,凡生肖五行与死者相克者,均应回避,以免犯“冲煞”。收殓后,孝男孝女需将死者生前所用过的日常生活用品,送至郊外或村外焚化,俗称“送草”,或叫“送脚尾”。泉州人在给死者做完“辞生祭”后,即可“乞手尾钱”或“放手尾钱”,这是预先在死者的衣袋或袖子里放一些硬币,辞生完就可以拿出来分给子孙每人一枚,以象征着死者留下财产分给众子孙,让子孙享其福荫和富贵。

九、殡葬

殡葬包括殡和葬。殡指的是殓而未葬这个阶段,葬则是死者的亲人及亲戚至友、宗亲邻里向死者作最后的告别仪式,然后按风俗习惯用掩埋或其他方法处理死者遗体。解放以后,泉州和全国各地一样,不断地提倡文明殡葬,简化殡葬仪式,改土葬为火葬,目前泉州市管辖的行政区域已经全部实行火葬。

根据灵魂不灭观念,人们认为人死后灵魂在出殡前还会时时出入灵室,因此要设灵堂,点长明灯,子孙于柩旁铺有稻草的地上,轮流日夜守灵,朝夕哭拜。同时,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比较好的家庭多请僧道做功德,以超度亡魂,普通有一日、三日或七日之分,最隆重的甚至多达十日或四十九日。侨乡人们在为长辈超度亡魂时,往往还同时举行“引水魂”仪式,招引死葬侨居地的华侨亡魂归故乡,以完其叶落归根之遗愿。进入90 年代后,有的还用纸飞机“引空魂”。

这期间也是亲友吊唁的时期。亲友来祭奠时需送“头乌钱”(俗成“金银钱”,亦可出殡当日送达),或挽轴、花圈等,丧家则以毛巾、香皂等还礼。自古以来,殡期长短不一。古代视死者地位尊卑,有过专门规定。《礼记?玉制》曰:“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月而葬。”但后人对此礼制并未认真遵行。

出葬时,开路鼓吹响起,仪式即告开始。出殡仪式牌、铭旌灵幡、白灯大灯等前导,死者子女扶柩哭送,亲友随后哀送。孝眷哭声凄切,亲友步伐沉重,队伍徐徐而进,气氛庄严肃穆。但那时起时落的鞭炮声(上世纪末以来,泉州中心城区已禁止燃放爆竹),喧天的锣鼓声,送葬队伍中的化妆表演队,却使人又感到气氛是“闹热”的,真是一时悲喜难分,这是泉州人把高寿者病逝的丧事称为“喜丧”的一种特殊氛围,把人生最大的悲事死亡和人生最大的喜事结婚,均视为“喜事”,并习惯把这两件性质截然不同的事扯在一起,合称“红白喜事”,这确是中国民俗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泉州旧时葬俗,以土葬为多,但早在宋代,民间贫困之家,以火葬为常,后被封建统治者指为不孝之罪,故自清代以来,除佛教僧尼用火葬外,民间均用土葬。新中国成立后,治丧从简,泉州市区在60 年代进行殡葬改革,改行火葬,其后又逐步推广。泉州是一座多种宗教并存的城市,丧葬礼俗也因死者所属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异。如回民死亡称“归真”,一般是早亡午葬,夜死晨埋,停尸不过三天。出殡需请阿訇主持葬礼,为亡人祈祷。出殡仪式简单安静,不用鼓乐吹打。墓葬不用棺,古代用四块大石板围成墓坑,近代是用“太兴红砖”砌成长方形墓坑,尸体下坑后,脸部须朝西,以示从此永朝圣地麦加,然后盖上石板七块,密缝堆上灰土即告葬毕。佛教僧尼均施火葬。基督教徒去世,需由牧师、教友为其“安息荣归”祈祷,出殡仪式简朴隆重,且有众多教友送葬。

十、服丧

泉俗服丧,须“礼尽三年”。服丧期间,祭奠仪式较多,主要有“做七”、“四十九日祭”、“做百日”、“周年祭”(俗称“对年”)、“三年祭”。葬毕七天内,每日均要由女眷于早、午、昏三次奠祭死者之灵,啼哭哀念,早称“捧茶”,午、昏称“捧饭”。葬后第三天,旧时有孝男、孝眷和亲属前往墓地探墓,在墓旁“后土”前和墓前分别祭奠。七天后,逢初一、十五,才由女眷哭祭,直至撤奠为止。另外,还有四十九日祭、百日祭等。去世一周年纪念日,古称“小祥”,现俗称“对年”;两周年纪念日,也就是第二个忌日,古称

“大祥”,现俗称“三年”,均要备办供品祭奠,除了要备有牲醴外,还要准备红龟粿,做大祥时不必再像做小祥时那样哭祭,只要一般的祭祀就可以。所以,民间有“对年泪哀哀,三年无人知”的俗话。做大祥还要举行除服脱孝仪式,门联也可以换成红色的。有的在治丧期间没“做功德”的,要在这时补做,否则因循旧制的子女会于心难安,认为孝道未尽,死者灵魂难以超升。三年过后,每逢死者生日要“做生日忌”,

卒日做“冥忌”,合称“做忌”。旧时泉州丧葬仪礼隆重侈靡,民间竟以此为自豪,“要吃要穿在苏杭二州,要死要葬在福建泉州”(或曰“生要生在苏杭二州,死要葬在福建泉州”)的俗諺世代流传。把生之天堂推举为苏、杭二州,这在传统观念中,似已定论,各地均不敢高攀,而对葬礼之隆重,却当仁不让地以自己的家乡自荐,且充满自信。重死甚于重生,反映出人们对死者身份、地位的确认,但在宗法社会里,出殡仪式也是死者家族势力的一次大检阅,它反映了送葬者的人生观,旁观者也会对出殡仪式“闹热”与否发表一番评论,可见,出殡仪式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这应是丧事大办的主观原因之一。

丧事侈靡,既不合古礼,也不合时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应提倡丧事简办,大力倡导文明之风。

目录

(下册)

第三辑泉州民俗信仰文化

1、元宵花灯 (15)

2、端午“嗦啰嗹民俗” (15)

3、普渡 (16)

4、中秋博饼 (16)

5、火鼎公火鼎婆 (17)

6、拍胸舞 (17)

7、踩街 (18)

8、服饰 (18)

9、妈祖 (19)

10、保生大帝 (20)

11、关帝 (20)

12、清水祖师 (21)

13、土地公 (21)

14、城隍 (22)

15、王爷 (22)

16、天公 (23)

17、床母 (23)

18、灶君 (24)

19、尾牙(俗称“尾个”) (24)

20、佛生日 (25)

第三辑泉州民俗信仰文化

一、元宵花灯

元宵观灯习俗始于汉朝,至今不衰。东汉明帝提倡佛教,于上元夜在宫廷、寺院“燃灯表佛”,令士族庶民一律挂灯,此后,这种佛教礼节便演变为民间传统习俗。

泉州的灯节始于唐代。一到元宵节,男女老少总喜欢观赏元宵花灯。泉州灯事之盛,闻名海内外。

花灯是一种精美的工艺品,它的扎制技术和品种,自古以来也是福建最负盛名。宋周密在《武林旧事·灯品》中便说:“灯品至多江(苏)福(建)为冠。”流传下来的灯品,就有走马灯、宫灯、莲花灯、八卦灯、绣球灯、麒麟灯、八骏马灯、兔灯、鲤鱼灯、狮子灯、龙灯、凤灯、“皇都市”灯、花篮灯、罄灯、虾灯、青蛙灯、鹤灯、恭喜灯、人物灯等等。形式多样,结构精巧。其中有悬挂梁上的,有张挂在壁上的,有放在桌上的,有手提的,有在地上拖行的。最有趣的是走马灯,制作历史也较早,以纸剪为人马之形,粘于纸轮之下四周,轮下有干,能活动自转,点烛,烛焰驱干转动,人马随之而转,往来不停,故曰“走马灯”,唐人称为影灯。泉州的料丝绣球花灯驰名中外。料丝绣球花灯,富丽堂皇,结构精巧,是泉州花灯中的独特品种。它是由11 个硬面、11 个圆图案以及55 个长形图案构成的,不用骨架支撑,全以手工精细绘画、刻制而成。每幅图画内装着密集料丝,灯的上面有个特制的“古盖”,边角伸出“草头”;“古盖”、“草头”和底部缀上各种颜色稠绥,灯内装上彩色灯泡,点灯一亮,垛垛刻纸图案宛如浮雕一样衬托出来;图案的背面,由于一条条料丝的折光,构成数条形似日光灯一样的彩色光条,微风吹来,灯一晃动,里面的光条也随之一闪一闪,

夺目动人。这种料丝花灯是已故的泉州刻纸工艺大师、著名老艺人李尧宝在灯种失传40 年后于1954 年重新设计的。该灯种曾被选送出国展览,并作为赠送外宾的珍贵礼品,受到中外人士的好评与赞赏。

泉州元宵灯活动历史悠久。新中国建立后,每年元宵花灯活动更是热闹异常。到了元宵节,泉州市区成了花灯的世界,盏盏花灯,五光十色,既有反映科技进步的花灯,也有反映工农业建设成绩的花灯,也有反映文化教育繁荣的花灯……花灯的制作也越来越考究,与时俱进。繁星似的花灯灯光与霓虹灯交相辉映,使古老的泉州城真正成为一座“光明之城”,流光溢彩!

二、端午“嗦啰嗹民俗”

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是我国城乡人民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的普遍性民俗活动。但在晋江侨乡安海镇,却有着另一种独特的民俗一一“嗦啰嗹”舞蹈游行。

“嗦啰嗹”舞蹈游行,一年之中只在端午节那天的下午举行。整个游行队伍由14 人组成。开道的是一位“小丑”,身穿清朝官服,鼻梁涂白,八字胡须,肩扛一条竹杠,一头系盛酒的尿壶,一头缚草鞋猪脚,手敲铜锣。接着是队伍的前导幡旗,由一个头戴齐眉帽子,脸上涂红擦绿,戴墨镜,上身斜披破衣,袒露一臂的妆人擎举。再后面是四管乐队和鼓手。最后是四个壮汉抬着一头木雕或泥塑或纸扎的龙头,旁随男扮女装的花婆一人,黑头巾,白粉脸,大红袄,花绸裤,绣花红鞋,手提盛满鲜花的红漆篮子。游行前,参加的人个个喝得酩酊,尤其是扮开道、前导、花婆角色的,为的是借酒助兴,好尽情活动。游行时,乐队反复吹奏、大家随音和唱的是“嗦啰嗹”俚歌,因此,民间把这游行队伍简称为“嗦啰嗹”。俚歌的节奏明快,沿路载歌载舞,给人一种轻松活泼的愉快之感。队伍每到一家,手擎前导幡旗的化装人,就乘酒兴颠颠跌跌地冲门入户,随口高喊吉祥语句:冲到厅堂,用幡旗在屋梁间挥拂一下即退出转入别家。随后,花婆走着科步给户主送花、户主则以红包答谢。这种活动,

也叫“采梁”或“采尘”。

“嗦啰嗹”舞蹈游行为什么在端午节举行,又为什么抬游的是龙头?民间的传说纷纭,主要有三种:其一、唐太宗时,龙王违反天规,滥施雨水,造成长安城内水灾,为魏征梦中斩首,淫雨方止。端午节是梅雨季节末,抬游龙头,表示龙王已伏法,淫雨即可停止,值得欢庆。其二、端午节是龙王的诞辰。龙王是司雨的神,能施水也能收水。庆祝龙王寿辰,龙王就可止雨;请龙王到各家,就可将梅雨季节带来的晦气吸尽。其三、端午节过后往往梅雨停止,天气多晴。人们把这归功于龙王的恩泽,所以抬游龙头,一者表示庆贺,二者表示连绵雨水已洗荡污秽,从今而后要注意清洁。

这些传说虽是幻想神奇的,但表达了人民群众驱邪去病、祈福消灾的愿望。解放初期,这种民俗尚有举行,但后来被认为是迷信活动,也就停止了。不过在1956 年,民间艺人尤金满曾把这一民俗改造成为“唆啰嗹舞蹈”,正式搬上舞台,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舞蹈会演,并获得好评,轰动全省。“文化大革命”后,这种民俗活动又得以恢复,但组织形式有了改变:游街地域由政府文化部门同一安排,游行队伍的乐队增加,因此,活动井然有序,更加热闹。目前,政府加大力度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争取和其他文化遗产捆绑申请世遗。

三、普渡

“普渡”(民间常称“普祀”)是泉州沿海地区(包括金门)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它是揉合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中元节”和佛教“盂兰盆会”而形成的民俗节日。宋代泉州于中元节举行斋醮活动时,已把佛教的词语“普渡”转化为地方民俗的名词。泉州民间流行的“普渡”已超出宗教信仰的范畴。

在泉州沿海地区,农历七月被称为鬼节,七月初一要“开门”,七月三十要“关门”。而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大家都要轮流做“普渡”,敬祭亡魂,互相宴请。据说,请的人越多越好,说明人缘好。不过,由于普渡带有迷信色彩及造成浪费现象,政府部门通过宣传科学思想,劝导民众不作“普渡”,取得了一定成效,“普渡”活动没有以前热闹了。泉州的山区县,活动时间一般只在七月十二日(俗称“小月半”)和十五日(俗称“大月半”),祭拜的对象也是一样的“好兄弟”、“门口公”、“老大公”、“头目公”、“人客”、“大众爷”等孤魂野鬼。

泉州民间鬼魂崇拜的习俗中,“普渡”是最有代表性的节日,而且持续时间最久。至新中国成立前,泉州沿海地区的普渡仍十分盛行,人们把七月的普渡称正普,从七月初一起,各铺境乡村轮流普渡。其实,泉州城内有38 个铺境,因此各铺轮流举行普渡的时间只好有所伸延,自农历六月二十九日至八月初二日,每天都有铺境在做“普渡”,有的甚至在九月初一“地狱关闭”之后进行普渡。如:六月廿九日,定应(今甲第巷到孝感巷口一带),……八月初二,徐公(今开元街道的西门一段)。如果适逢闰月,须重普。在晋江,七月初一起,青阳内头李,初二杏唐王……逐日按序至七月三十日。泉州地区规模最大的普渡,首推石狮的“龟湖大普”,即把龟湖的13 个村落分属12 个生肖(其中后安和仑后合属猴),12 年各轮流普渡一次,互相宴请,场面热闹非凡。泉州古代普渡的祭祀活动,都有地方官员出面主持,他们往往利用普渡日同时祭“无主鬼”和城隍神,让合境无主鬼魂享受祭品而不作乱人间,并利用城隍神威,倡善惩恶,令百姓安分守己,使官吏不敢欺上枉下。这在客观上起到安定社会

的一定作用。

在泉州人的观念里,整个农历七月是鬼月或者鬼仔月,在这个月中,人们不嫁娶、不祝寿、不乔迁、不开业、不办各种喜庆之事,唯恐把孤魂野鬼引进门。这种习俗在民间一直延续至今。

四、中秋博饼

中秋月饼除了做供品和食品外,还有其他功能,比如在泉州地区十分盛行的“卜状元饼”习俗。“卜饼”成为中秋系列活动中最有代表性、参众最多的活动。这种习俗的出现,在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泉州人把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与元末人民反抗蒙古贵族专制统治的起义联系在一起,传说当时汉人要三家养一个元兵,稍有伺候不周,即遭毒打辱骂,大家忍无可忍,决定于中秋节这天发

动起义,杀死所养元兵。在元末时的一年中秋,人们在月饼馅里密藏纸条,约定起义时间,借玩饼的形式聚集在一起,以放鞭炮为起事信号,同时行动,反抗元朝统治者。至今泉州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三家养一元,一夜全台(音)完(即全杀完)”。以后这

一玩饼形式就在民间逐渐演化为中秋节“卜状元饼”的习俗。另一说法则与郑成功的抗清斗争有关,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为淡化部下的乡愁,特令一位部将,设计出一套玩饼的游戏,

让官兵们在中秋节戏玩,后来这种玩饼的游戏逐渐在台湾和闽南地区民间流传开来。

卜状元饼一般在中秋节的夜晚,所卜的饼是63 个大小不一的月饼,称“全盒”,内分状元、榜眼、探花、进士、举人、秀才六式,状元饼只有一个,大如碗面,秀才饼多达32 个,仅铜钱大小,玩时六枚骰子,每人轮流掷彩,卜取各色月饼。夺得状元饼者,兴高采烈,有的还放鞭炮庆贺,更添节日的热烈气氛。

今天,中秋博饼已经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娱乐活动,颇受欢迎,它使人们感受到一种在激烈竞争中战胜对手的喜悦。这种博饼活动也成为单位和一些民间组织在中秋期间开展的集体活动,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所博之“饼”也由其他物品所代替,如液晶电视、手提电脑、甚至汽车代替“状元饼”的已不算新鲜。

五、火鼎公火鼎婆

闽南侨乡泉州一带,多少年来,每当喜庆佳节举行踩街、游乡活动时,人们大多可看到这样的一种场面:一位老公公身着反穿的羊羔皮裘,下着宽筒裤,裤管下端用绷带紧束着,脚穿圆口软底黑布鞋,腰束长绸巾,手执桔木长烟管,和一位身穿镶边大襟红衫,下着镶边宽筒大红裤,头顶盘起高高的发髻,脚穿高底绣花大红布鞋,手执一把大圆蒲扇的老婆子,抬着一口用竹竿架着的、有柴火在其内熊熊燃烧着的大铁锅,随着流传在闽南一带、富有乡土气息的民间小调《十花串》等乐曲,在人群如墙的队伍中,时而腾步飞穿急急前行,时而悠闲自得缓缓踯躅,癫而不疯,醉而不痴。一路上,他们或用幽默的语言,或以滑稽的舞蹈动作,同周围观者嬉戏逗乐。同时,他们的身后,有一身穿青色镶边大襟衣和青色镶边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竹扁担,扁担两头各用绳子系着一叠木柴的乡村少女,踏着舞步紧紧跟随,亦步亦趋。围观者时常可能被锅中燃烧着的柴火灼伤,而随表演者的动作频频退避,但出于对这种表演的浓郁兴趣,又总是忘乎一切地紧追不舍,并不断报以快乐的笑声……

这就是男女皆知、老少均喻的民间舞蹈《火鼎公火鼎婆》。

相传很早以前,闽南侨乡泉州一带,即常有迎神赛会及欢庆佳节的游乡活动。据说,有一次活动规模颇大,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妆人(化装的人)参加游行活动。某乡村有一户农家因家境贫寒,没有能力购制装饰品扮作“妆人”参加活动。那一天,当“妆人”队伍从他们家门前的大道经过时,他们家人被游行队伍所吸引,便一边煎煮,一边观看。后来,因只顾一味观看,竟忘了正在煎煮的油锅,一时间,油锅里里一阵瀑燃,油烟袅袅。于是,老两口灵犀一动,作了商议之后,便用竹竿架起一口大锅,并在锅中垒放点燃了的木柴,抬着加入了游乡的队伍,老两口又恐途中柴火燃尽,便叫小女儿挑着柴担跟随在后,以便一路不断添柴,使火焰长……

由于这一节目服饰、道具都比较简单,既不要特定的场地,每逢传统的民间节庆或者宾客迎来送往,泉州人免不了以拍自梨演出来的艺术形式。随着时间推移,民也没有固定的规范套路,又显得风趣幽默,因而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一直流传了下来。

六、拍胸舞

胸舞助兴。舞蹈以其粗犷、诙谐的艺术形象及浪漫色彩博得观众的青睐。

相传拍胸舞来园戏《郑元和李亚仙》情节之一,是根据郑元和落入烟花院为鸨母所骗,逐出家门,以致沦落在卑田院与叫花子为伍,悲极生乐,以卖唱为生编间艺人在表演实践中既保留里戏舞蹈的特点,又摆脱了舞台时空限制,表演场合即席及地,灵活方便。形式有独舞、小群舞。表演者为男性,

上身赤膊,头戴草圈,四肢随着节拍有节奏的拍击胸膛、腋窝、大腿,时而上跳,时而下蹲,头部诙谐地摇摆。舞蹈音乐配以脍炙人口的南音《三千两金》

或其他车鼓乐。基本动作有击掌回音、八拍雄姿、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青蛙出洞、小阉鸡行、大阉鸡行。由于拍胸舞形式别致,形象生动,较能表现劳动人民的赏心悦事,情绪热烈,因此,颇有群众活动基础,其组织遍布城乡,其活动浪迹闽南。最出名的是泉州鲤城区浮桥镇的拍胸舞,原汁原味。为了继承发展这一民间艺术遗产,各级歌舞艺术表演团

体纷纷组织力量整理加工,在保留其浓郁的乡土色彩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生活气息。反映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田间乐》和《鱼塘乐》,描绘侨乡欢度节日的《闹元宵》,都运用了拍

胸舞。目前,地方政府和有关文化部门正加大力度对拍胸舞进行抢救性保护,并和其他文化遗产一起积极申请世遗。拍胸舞已经成为泉州一个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符号。

七、踩街

踩为“装人”,即阵阵化妆队伍,走上街头巷尾街,泉州惯称或村道阡陌,边走边演唱。据明代《闽书》记载:“泉中上元后数日,大赛神像,装扮故事,盛饰珠宝,钟鼓震天,一国若狂。”明万历《泉州府志》说:“上元内外,……装饰神像,穷极珍贝,阅游衢路。”可见数百年前,泉州在元宵前后的“踩街”文娱活动,就已盛行。清代《温陵岁时记》对踩街活动有更详细的记载:“上元前后夜间,好事者或摘某诗句、某传奇,饰稚小儿童,装扮故事。导以火把鼓吹,爆竹盈耳,游行市上,谓之装人。”为什么一年新春伊始,泉州人要“装人”呢?这与古代的“的发达,踩街活动一方面寄托着百姓傩”礼演变而来的习俗有关。傩,是古代人民驱除疾病灾疫的一种礼节。“装人”本质上是一种敬神活动,祈求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祈求一年的幸福安康的愿望,一方面也成为百姓群众性的文娱活动,是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喜庆形式。现在的“踩街”活动,除了“装人”步行以外,还应用了大量的现代科技手段,加上大型彩车、各种灯光设备、电子技术的配合,表现手段与时俱进,异彩纷呈,内容更加生动引人。在“踩街”的民间文艺形式中,除了常见的“莲花阁”、“蜈蚣阁”、“水车阁”外,还有泉州著名的“拍胸舞”、“火鼎公火鼎婆”、“踩高跷”、

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等等的表演形式也加入其中,真是内容丰富,热闹非凡。

八、服饰

“埔阿姨”和惠东女的服饰是泉最有地方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服饰文化,现在已成为泉州民俗文化的两张名片,她们的服饰堪称泉州民俗的两朵奇葩。“埔阿姨”的服饰特点是“民主头,封建肚”,衣服穿得严实,而在头顶上下大功夫装饰。而惠东女却是“封建头,民主肚”,惠东女用头巾把头包得剩下脸部一个倒三角形,而上衣穿得很短,肚脐露出来。

“埔阿姨”装束最大的特色在头上。爱花的天性在她们的头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小她们就喜欢把色彩艳丽的玉兰花、茉莉花、含笑话、菊花、素馨华、山茶花等插满双鬓。长大后,亲人为她们“梳髻”,把秀发盘在脑后,梳成圆髻,佩上金银首饰,中间横插一根象牙筷

子。圆髻四周戴上几串用四时鲜花编缀而成的花环,有洁白高雅的茉莉花或者玉兰花,有“六月雪”美称的素馨花,还有含苞待放的含笑花……色彩艳丽,芳香四溢。逢年过节,便是妇女们争妍斗艳的时刻。谁家要是有喜事,就要准备几百串花环,分赠乡里妇女,把自家的喜气传遍乡里邻里,一派喜气洋洋。

一提起“埔阿姨”,人们自然会把她们与“埔蚝好”、“蚝壳厝”联系在一起。著名的闽南风味小吃蚝仔煎,就是以埔蚝为最佳原料。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埔蚝是“埔阿姨”亲手种植出来的。蚝仔收成的时候,当人们走进埔村里狭窄的小街巷,只见家家户户门口,头戴鲜花的“埔阿姨”腰系围巾,坐在板凳上,敏捷地用小铁锥,撬开海蛎壳,

一条条水灵灵的海蛎就被剥出来了,她们用刚出壳的海蛎,拌上鸡蛋、地瓜粉、蒜叶或者韭菜,用花生油一煎,再撒上一些芫荽,一盘香喷喷、甜丝丝的蚝仔煎就做成啦——那味道真叫人直流口水!

“埔阿姨”很有智慧,“废物利用”,把蚝壳用来盖房子。这种“蚝壳厝”就地取材,冬暖夏凉,绿色环保,和谐古朴,现在已成为泉州“海丝”文化的一张名片,被列为文物保护对象。

惠东女并非少数民族,然而她们的服饰却像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一样,具有鲜明的特色,已经成为泉州地区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和文化名片。目前,当地政府正加大力度进行抢救性保护,并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

惠女穿着的具有古老传统的服饰主要是:头披鲜艳的碎花巾,包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裤,又宽又大。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特别引人注目。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被视为“中国服饰精华的一部分”。解放初留传至今的一首打油诗

形象地勾画出了惠东女传统服装的特征:“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衣,浪费裤。”惠安女的

头部被斗笠和头巾包裹得仅露出一张脸——“封建”;而腰、腹部却暴露无遗——“民主”。大筒裤的裤脚宽达0.4 米——“浪费”;上衣却短得连肚脐也遮不住——“节约”。于是,所谓“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和谐的审美观。不过,自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年轻惠东女穿着慢慢地时尚化了,35 岁以下的惠安女几乎都不穿传统服饰。

惠女上身穿的“节约衫”,是根据清末民国时期的“接袖衫”和清中后期的“缀做衫”改装而成的,更富有装饰性。即减去过去繁杂的拼接工艺,胸围、袖管收缩紧贴着胸部和手臂,充分衬托出妇女身上的曲线美。

惠安女下身穿的裤子,凡四五十岁以上妇女多穿汉装“旷(宽)裤”,年轻妇女多穿裤

管宽大的西装裤,用黑色线布或尼龙布制成。

腰部扎有红、蓝色塑料裤带,已婚者常加上银裤链,宽度由一股至八股不等,以多股为佳。

裤式腰围小、臀围大,裤筒仅为三十厘米,既美观又便于劳动。

惠安女为何偏偏要露出肚皮来呢?这里有个传说:有一次皇帝南巡要路过此地,地方官吏为显其所辖庶民十分富足,于是下令打制银腰带系于女人裤腰上,同时弄短上衣以便让银腰带显露出来。此后,佩带银腰带作为一种财富的象征一直流传下来。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而已。惠东女的服饰,是她们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对传统习俗的保护沿袭,也是惠女自觉的审美选择。

九、妈祖

泉州是妈祖信仰重要发祥地。妈祖信仰,源于福建,对妈祖的崇拜最先从航海者开始,后逐渐向省外乃至国外传播。妈祖之成为海神,和泉州有极大的关系,没有泉州的海外交通与泉州人的海外移民,妈祖就不可能成为伟大的神,传向世界。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两宋时期,陆海交通便捷,泉州作为海港城市迅速兴起,经济迅速发展,海外交通贸易扩大到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泉州天后宫正是在宋政府的重视下于庆元二年(公元1196 年)兴建的。天后宫供奉的祀神就是湄洲林默娘,也称为妈祖。泉州天后宫及周围成了海内外商客的集散处,航海者和客商在此开展各种海事活动,非常活跃。妈祖崇拜成为客商和航海者经商和航运的精神支柱。同时神像被带上船舶,过海建宫立庙,供奉天妃,有的连建宫的建筑材料,也从泉州海运而去。

泉州在南宋时期就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港口,经济繁荣,海上交通发达。古代航船是靠天吃饭,遇到恶劣天气,翻船坠海,人财两空。所以人们就得请老天来保佑,由神来主宰,没神就造神。最早先造出一尊通远王,到明代又造一个三保公,就是明朝的三宝太监郑和。但是最出名、影响最大的还是妈祖。她是中国的海上女神,从北边的天津到南边的湛江,中国大陆的沿海线和台湾、

港澳、海南岛,都有妈祖庙。

妈祖实有其人,她是莆田湄洲湾人,宋朝时出生在一户姓林的人家。据说出生的时候,她母亲腹痛万分,孩子一生出来,却觉得山摇地动,产房异香扑鼻,红光四射。只是婴儿是个女的,而且不哭不叫,静静的不吭声,为此就给她取名默娘。林默娘从小聪明伶俐,很招人疼爱。母亲教她读书识字,诵经念佛,还常常带她带海边观音亭去看海。后来默娘的家乡流行瘟疫,她在仙人的帮助下,熬汤泡符,果然神效,药到病除,救了无数人的生命。默娘又组织乡亲挖井,凡是她指定的地方,挖下去都是泉眼,泉水又多又清,而且人喝了健康长寿,牲畜喝了长得快繁殖多,庄稼浇了茁壮生长大丰收。人们将默娘称作仙姑。再后来,林默娘经常救灾救难、制服海怪,名声大震,人们尊称她为“通圣灵女”。

宋雍熙四年九月八日,林默娘拜别亲人,驾船到湄洲岛,在仙乐的伴奏下,驾云升天成仙。老百姓受到林默娘的庇佑,称她为妈祖,就在湄洲岛她升天的地方建庙纪念,到现在已有千年的历史,是妈祖娘娘的祖庙,妈祖成为海上的保护神,深受万民景仰。据说她经常显灵,护国佑民,受到历代皇帝的加封,最后封至天后。泉州的天后宫就是御封天后的庙宇。

沿海居民普信妈祖。在古代泉州,每个社区都奉祀神明以求平安。就泉州城区来说,古时分为三十六铺,九十余境,每铺每境都有主祀神明和配祀神明,如泉州天后宫主祀妈祖,配神就有四十余种。全城各种神明有上千种,真有十步一小庙,百步一大庙之盛境。不论是沿海还是山区,有水的地方都有妈祖奉祀。仅深沪一湾的妈祖庙就近十所。妈祖信仰不断传播到海内外,随着华人移居国外的规模逐渐扩大,妈祖信仰也在海外随之影响到民间世俗,凡华人足迹所到之地,便有妈祖信仰的传播。台湾有百分八十以上的汉族居民信仰妈祖,同时也影响着台湾少数民族崇拜妈祖。《台湾府志》载,清代有据可查的台湾妈祖庙就有310 座,目前已发展到2000 余座。妈祖信仰对当时台湾的开发,在客观上产生了积极作用。如今,妈祖信仰已成为连结两岸同胞亲情的精神纽带。

十、保生大帝

保生大帝为中国闽南、潮汕地区及台湾、东南亚华人所信奉的医神,俗称“大道公”、“吴真人”、“花桥公”。

据文献记载,保生大帝为北宋闽南人士,家乡为福建泉州同安明盛乡积善里白礁村,今属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本名吴夲,生于979 年(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卒于1036 年(宋仁宗景佑三年)五月初二,登山采药时,失足落崖,享年五十八岁。吴夲的父母贫病早逝。吴夲初习捕蛇、采药,后学针灸、汤药,医名逐渐传播民间,生前是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名医,去世后被闽南人尊奉为医神。在泉州各地都建有吴真人宫庙,不少地方还把吴真人奉为境主。过去,人们除了前往吴真人庙祈求康复、消灾、赐福外,如遇到疫情发生,还抬出吴真人像廵境驱疫,仪式十分隆重。如今泉州的一些吴真人庙宇,已不是单纯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如花桥亭,又叫慈治病救人的驻足之处,一百多年来,这个地方一直成为泉州民间公益事业的活动场所,在这里,赠药、义诊等善举,一直延续不断,这正是吴真人生前济世救难精神的体现和弘扬。

济宫,传说当年是吴真人在泉州因吴真人的神迹传说流布,及历代朝廷追封,遂成为闽南地区重要民间信仰。而随着泉州先民大量迁徙台湾,保生大帝为台湾早期泉州同安籍移民信仰中心,至今已不分原籍异域,成为重要的台湾民间信仰之一。台湾奉祀保生大帝庙宇以台南县的慈济宫和台北市的保安宫最为著名。台湾奉祀保生大帝各庙宇于1989 年组成“保生大帝庙宇联谊会”,活动频繁,影响力越来越大。

十一、关帝

关帝信仰是属于神鬼崇拜中的俗神信仰。泉州俗神众多,主要为地方性的民间神,也有全国性的民间神,其中以来源于历史人物的神明居多,他们生前或为封建王朝官员,忠勇节义,爱国爱民,功绩显著,从而得到人们的尊敬崇祀;或为一技之长的平民百姓,诚信仁孝,多有善举,堪为表率,也受到人们的怀念和奉祀。当这些历史人物由人成神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

(完整word版)大学生闽南文化保护知识竞赛决赛题目

大学生闽南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大赛 决赛试题 1、各代表队基准分为100分,在此基础上通过竞赛增减,比赛结束依据各 队得分高低排定名次。 2、结束后如出现平分,加试一题以决出名次。 一、必答题 1)嫩饼也称“煎饼”,类似春卷,为闽南什么时节的特色名菜。 A清明B中秋C端午D除夕 2)厦门作为最早的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它除了以泉州和漳州菜路为主体, 亦兼收了粤菜和另一种什么菜的风味。 A湘菜B川菜C粤菜D西餐 3)下面哪句话可以形容泉州饮食风气。 A 日日酱瓜豆鼓,终年不知肉味。 B 饭稻羹鱼 C 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D 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 4)以下哪位民间艺术大师不是木偶艺术大师: A蔡文通B杨胜C徐竹初D黄奕缺 5)以下哪一位总结出歌仔戏杂碎调,为歌仔戏的发展奠定基础,他创作的 许多歌,至今还在闽南民间广泛传唱。并被称为是闽南音乐和闽南方言 的集大成者,有着“闽南第一戏仙”之誉。这个人是: A唐美云B王海玲C邵江海D何凤珠 6)以下哪个福建民间信仰是起源于闽南地区:

A临水夫人B妈祖C清水祖师D护国尊王7)以下哪种民间舞蹈的起源与戚继光抗倭有关: A车鼓舞B大鼓凉伞舞C拍胸舞D罗伞舞8)有一位著名侨胞,深受岳父陈嘉庚先生影响,一生热衷社会公益,对新 马地区和故国桑梓的社会公益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请问他是谁: A.李清泉 B.李光前 C.李献兰D李庭芝 9)福建第一个设市的城市是: A厦门B福州C泉州D漳州10)福建土楼产生于什么时期: A北宋末期B宋元时期C明朝中叶D清朝初期11)以下哪一个世遗景区最早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武夷山C福建土楼B清源山 D泰宁丹霞地貌 12)漆线雕工艺是受宋元线雕工艺特别是沥粉和泥线雕的启发而产生。经过 三百多年的发展,现在的漆线雕工艺也可以将漆线雕图案做成独立的装饰艺术品。那么请问漆线雕发源于哪个地方: A厦门B北京C杭州D泉州13)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剪纸艺术传承人。 如林桃、陈金、黄素、陈匏来四位老艺术家还有闽南“四大神剪”的美誉。请问剪纸在过去一般是用于什么: A春节B婚礼C葬礼D端午14)为了有助于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 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中国从2006年开始设置文化遗产日,那么中国“文

闽南文化故事

(第一张图闽南文化的图)宝;闽南文化丰富多彩,可谓卷帙浩繁,而闽南文化故事传说又是闽南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很多闽南人耳熟能详的传说故事。那么今天呢,我们闽南文化卫视的记者采访了泉州某小学,该小学为让孩子不忘闽南文化历史,特地在每周五的课外活动课上开设了一门名叫《闽南文化故事讲堂》的课程,接下来让我们去看一看现场的情景吧。(开场点题,说明我们的表演属于闽南文化,宝佳学姐可以再改一改,使之更适合你的风格)开始播放背景音乐欢快的儿歌 燕舒走上讲台,说;上课。 苗;起立 三;老师好。 燕;同学们好,请坐。同学们,老师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喜欢闽南文化故事吗? 三;喜欢。本站起来:老师,我不光喜欢闽南故事,我也喜欢你呢。(众笑) 燕;同学们不要笑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站起来的这个小朋友吧。他是刚从特殊学校转来的,智力可能有点缺陷,大家要多多包涵一下哈。 苗;什么智力缺陷,他明明就是个智障嘛。 本急;我不是智障,我妈妈说我可傻了,啊不是,可聪明了。 燕;好好好,老师知道你很聪明,那老师再问你一个问题,在咱们众多的闽南文化故事中你喜欢什么题材的啊? 本不好意思;爱情。 燕;别看这孩子傻呼呼的,他还知道爱情,那好,今天老师就听你的,给大家讲一段非常经典的闽南文化故事传说,故事发生在明朝,主人公有……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做《陈三五娘》(第二张图,背景音乐结束) 第一幕;元宵灯会上,五娘正在吹奏乐器,丫头在一旁伴舞,陈三和林大在路上经过,都被五娘吸引。 陈三;啊,好美的女子,好美的音乐,好美的场景啊。 林大;(天津话)我要是能娶她当老婆该有多好啊,心动不如行动,先下手为强,就这么决定了(走) 陈三五娘深情对望。五娘羞涩。 陈三;小姐好。五娘;公子好(多次重复) 第二幕;林大来提亲,五娘父亲满口答应。 林;伯父您好,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我叫林大,林是森林的林,大是大小的小,是林老员外的儿子,在元宵灯会上,我不小心看上了您的女儿五娘,我想娶她做老婆,您看成吗?伯:带聘礼了吗? 林;带了,在这呢,嘿嘿,(道具) 伯接过聘礼;哎呀,果然不愧是林老员外的儿子啊,真是一表人才啊 林对观众傻笑 伯接着说;啊,既然聘礼都送来了,这事,我看行,(问下人或观众;你看怎么样?下人;我看也行。)嗯,好,这事就这么定了,我——相信群众。 林;哎呀,伯父真是深明大义、通情达理、顾全大局、义薄云天、英明神武啊。 伯;哈哈,来,小婿,这边请,咱们屋里喝杯茶。(下场) 第三幕;

闽台文化:往年试卷(2010—2011年)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开放教育(本科)《闽台区域文化》模拟试题 一、填空 1. 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西隔台湾海峡和福建遥遥相对,相距宽度狭处只有130千米,离福州最近。台湾海峡,平均水深只有50米至100米。 2.居住在福建境内的越人称“闽越”,其最重要的文化标志是以蛇为图腾和断发纹身,是一个善于舟楫的民族。 3. 隋朝时,陈棱从台湾掳回的数千人口,就近安置于福清县福庐山。这是有历史记载的台湾人定居大陆(福建)沿海和第一次。 4. 13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等岛屿,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这是我国在台湾附近岛屿上设立专门政权机构的开始。 5. 泉州自古佛教兴盛,被誉为“宗教博物馆”素有“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之称。 二、名词解释 1. 四大山头与九大门派 答:二十一世纪的台湾佛教,派系复杂,山头林立,主要如四大山头:佛光山、中台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九大门派:大岗门派、月眉山派、开元寺派、法云圆光派、大仙寺派、观音山派、万佛山派、清凉山派、东和寺派;五大团体:国际佛光会、中华佛教青年会、中华佛教居士会、中华佛寺协会、中华佛教护僧协会。这些山头、门派、团体,都与福建佛教的法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2. 打尾牙 答:是闽台方言,意为当年最后一次打牙祭,初二、十六以酒肉款待店员为“牙祭”。闽台方言称正月初二的牙祭为“头牙”,腊月十六的最后一次牙祭为“打尾牙”。打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牙祭,便格外隆重。闽台两地各家各户都摆出香案,陈列鸡鸭肉,祭祀土地公,店主祈求财运亨通。老板经理宴请伙伴朋友,欢庆一年的劳动业绩,以示酬谢,并祝愿来年有更大的成果。 3. 禁忌 答:即“忌讳”,心理上以为忌讳的和言行上规定为不能说和不能做的便是禁忌。完整地表述就应该是:由对不洁事物的憎恶和对危险事物的畏惮以及对于神圣事物的崇敬所产生的禁制便是所谓禁忌。 三、论述题 1、概括台湾人与闽南人的共同的文化心理特征。 答:闽南人与台湾人的共同文化心理特征是在闽台文化的传承与交融中形成的,闽台文化养育着他们,闽台文化的地域特征塑造并影响着闽台人的心理行为方式,使闽台人的思想、信念、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大陆内地其他文化的人。受海洋文化和移民历史的影响,闽台人对客观世界和自我的认知多以实际行动来检验,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性,但是在务实的同时,往往又听命于神灵,这从闽台两地神灵庙宇之多,闽台人热衷算命当数全国第一,所以闽台人在认知、行为具有矛盾性。多元文化形成闽台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闽南文化创意作品展

闽南文化创意作品展 主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人民政府 承办: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 特别支持: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时间:2011年11月11-13日 设计与制造之约 创办于2008年的中国(顺德)国际工业设计创意博览会(简称“顺德设计展”),以“设计与制造之约”为长期主题,以强化设计和制造对接融合为核心定位,致力打造国际工业设计展示交易服务平台。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届,专业化、国际化不断提升,历届参展商达已达1000多家,总参观人数超过15万人次,成为我国最具规模和影响的工业设计专门展会之一。 关于承办地--顺德 顺德区是广东省直管县试点,中国制造业名城,地处珠三角世界级制造核心区,是美的、格兰仕、万家乐等多家中外知名品牌企业总部所在地。工业企业达2万余家,工业总产值超过5000亿元。携同周边珠三角其他城市,构成中国目前最大的制造业集群和工业设计需求市场。 顺德又是中国新兴的工业设计服务业集聚地。2008年起承担建设国家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顺德)基地。经过三年发展,国家基地已形成三大核心园区的集群发展格局。至2011年5月,顺德集聚的中外工业设计机构以及紧密关联企业超过200多家,成为华南重要的工业设计服务基地。 2011 相聚广东工业设计城 广东工业设计城,由广东省经信委与顺德区政府实行省区共建,坐落于顺德制造业重镇-北滘,以旧工业区改造为基础,正在规划建设的2.8平方公里工业设计高端服务业集聚区。09年启动以来,顺德工业设计园、国际大师工作室、德国红点中国办事处、粤港创新中心等十多项组成项目已陆续建成并投入运营。园区已入驻中外设计机构50多家,设计师达600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广东现代服务业500强”,并逐步成为珠三角重要的设计采购地。 2011年,顺德设计展首度移师广东工业设计城举行,以“展城结合”的崭新姿态,提供更多对接商机,竭力为与会中外商家铺就设计与制造的合作共赢之旅。 本届特色 1、展城融合(设计展与设计城实现资源共享,商机无限) 2、设计为主(一改设计与制造混合参展,万家制造企业将临展为客) 3、重在对接(力推项目、人才、思想三种对接,奖励设计交易) 4、凸显引领(反映趋势,关注未来,推出新行业、新领域设计专题展) 展览内容 综合展览区(设计城展览馆):7000平方米 一层:(1)国际设计机构及伙伴国展区;(2)国内设计机构区; (3)港台设计机构区;(4)设计院校及综合配套服务区。 二层(隔层,高4米):(1)老年产品设计区(2)名师作品区

《依托综合活动 走进闽南文化》综合实践案例

依托实践活动亲近闽南文化 ---三年级校本课程之《有趣的闽南童玩》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 【案例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需要以校为本的研究。基于我校“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题,依托“有趣的闽南童玩”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亲近闽南文化,推动课题延伸的教育教学成效。 闽南童谣、玩具及游戏等传统的闽南童玩是聪明、勤劳的闽南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给孩子带来快乐,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智的发展。本着外来学生占95%左右的校情,我校开发了“走进童谣亲近闽南”的校本课程,《有趣的闽南童玩》成了我们重要的课程资源,并在一二年级下册的《品德与生活》的“闽南文化月”活动中进行学科的整合渗透,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选择以“有趣的闽南童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但保护和传承闽南童玩,而且能分散沉迷于电玩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感受到闽南童玩的乐趣,并在学校这块乐土上健康、快乐地成长。 【案例描述】 综合实践活动一般都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活动,而就一个具体的活动,又往往是由搜集信息、资料查询、走访调查、总结提炼一系列过程来完成,怎样在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又快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取决于各小组成员中的分工合作与个人任务的出色完成。通过成果的汇报与展示,能清楚学生在此次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能力提升程度及活动收获,检验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效,从而验证活动目标是否落实。 一、关注课堂生成,渗透闽南语言教学 在实践成果的展示过程中,戏谣小组成员通过走访老一辈闽南人,结合校本课程《闽南童谣》搜集相关戏谣的信息,有的用表演的形式念唱戏谣《捻称仔》《猪八戒》《炒米芳》……;有的则自编闽南戏谣,然后写在自制的书签上。 该小组成员上台展示写着戏谣的书签,老师相机采访其中一位同学。 师:这首童谣是怎么来的? 生:爷爷教我编的。 师:你怎么会想要编这首童谣呢? 生:我在玩“献纸炮”时突然想到的。 师:你能现场再为我们展示一次献纸炮吗? 该生边展示“献纸炮”动作边念童谣:听着砰一声,逐个都青惊,其实你免惊,我是献纸炮,互你听! 师:哇,你真厉害,玩玩具时还能编出这么有趣的童谣,确实值得大家学习。你当小老师教大家念这首童谣好吗? …… 师:这首童谣里有一个“惊”,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生:害怕。

最新闽南文化知识竞赛题目

“方志文献杯”首届闽南文化知识竞赛试题(初赛) 1.闽南语“无头神”,普通话的意思是:(B ). A.一会儿 B.健忘 C.扒手 D.没力气 2.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斗宫宋元窑址位于( C )城东南郊. A.安溪 B.南安 C.德化 D.永春 3.( B )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A.南安纸织画B永春纸织画 C.德化纸织画 D.安溪纸织画 4.( D )是厦门历史最悠久的工艺品,集景德镇陶瓷、福建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于一体。 A.影雕 B.石雕 C.木雕 D.漆线雕 5.“阮淋着冷冷的雨水 无奈你已经无惦阮身边 不知你置叨位 甘有将阮放忘记”这段歌词来自于闽南语歌曲( B )。 A.小雨 B.雨水我问你 C.西北雨 D.车站 6.( C )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其石雕艺术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代。 A.南安 B.永春 C.惠安 D.石狮 7.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 B )”,

A.布袋 B.嘉礼 C.杖头 D.药发 8.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它是( C )。 A.讲古 B.善书 C.答嘴鼓 D.讲鉴 9.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D )妈祖圣诞之日举行。 A.十五 B.十三日 C.初三 D.二十三日 10.因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有功,而被漳州人尊为“开漳圣王”的是( C )。 A.陈政 B.朱熹 C.陈元光 D.颜思齐 11.妈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生于( A ) A.莆田 B.福清 C.厦门 D.晋江 12.1621年,漳州月港成衣匠颜思齐以诸罗山为根据地,开拓疆土,分设10寨,被众拥立为( A )。 A.开台王 B.开漳王 C.开闽王 D.开泉王 13.九龙璧石(华安玉)与水仙花、( D )、片仔癀并列为漳州四宝。 A.农民画 B.灯谜 C.剪纸 D.八宝印泥 14.( B )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A.泉州 B.漳州 C.厦门 D.莆田 15.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A)补天。 A.煎堆 B.听香 C.吃粽 D.除尘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婚嫁习俗 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改为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 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姑娘出嫁距今五六十年前是坐轿。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 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可以挤围在周围观看。 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新人睡前还有两个节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浆的红团子,寓意——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几岁)一人,登床翻滚,寓意——婚后早生孩子之意。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密枣,长辈要赠送礼物或红包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十二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捧油寓意——“添丁”的意思。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意——传宗接代。

(完整word版)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浅谈闽南文化中的闽南民间歌谣 蔡家谱 闽南歌谣与闽南文化的构成关系极其密切,是闽南文化的折射和体现。闽南文化与闽越文化的遗风、中原文化的传入、宗教文化的传播关系相当大,闽南民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闽南文化独有的丰富内容。 中原文化因北方汉人的大量的迁入而传入闽,所以福建闽南歌谣中的许多表现与中原文化相关的内容。如闽南民歌当中的传说故事歌——史诗类:德化的《舜哥歌》从盘古开天地唱起,讲了尧舜禅让的故事。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唱的:姚舜行孝传天下,堪称国内第一人;尧帝当面就禅让帝位自称臣。姚舜听了心不宁,便对尧帝当面讲分明:帝殿君王的福分,从小不敢相争登。尧帝再三表真诚,行孝爱民人人敬;。。。。。。安溪的茶歌调《孟姜女送寒衣》对孟姜女从成婚到为丈夫寒衣再到与秦王对骂进行描写,以致“秦王被骂跳入海,东海传来水牛声。”许多传说故事歌中的人物和情节其源头都可以追溯到中原。 福建的宗教十分兴盛,特别是佛教和道教长期影响着福建人民的生活。如惠安的《正月正》歌中有一段唱佛教的盂兰盆节的热闹:“盂兰大会号无遮,到处募缘笑语哗。演唱《木连》三日夜,纷纷看剧乱如麻。”各类巫师在举办各种法事时常唱出独特的经咒诀术歌谣,如永春的《乌髻观音咒》、《黄公祖师咒》、德化的《关帝咒》等

闽南文化最主要的特点是多元性,闽南歌谣的特点与闽南文化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这里说的多元性指的是闽南缺乏一种征服力很强的强势文化,谁也征服不了谁,谁也取代不了谁,由此形成的文化割据的状态。在闽南文化当中有:厦门文化(作为经济特区和历史上五口通商的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比较容易接受外来文化的交流,这是主要针对岛内而言的,针对岛外,海沧、杏林、集美、同安,又因距离差距大小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方言区,这是由于这些地方靠近内陆又没有对外开放所决定的。)、泉州文化(沿海的石狮、晋江文化与山区的安溪、永春文化又不一样。)、漳州文化(从石码、东山、漳州市区等地又随着地理位置、经济情况的差异表现出的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这种多样性,主要表现在各文化区域人的性格差异、方言差异、民间信仰差异、民俗民风差异、民间艺术形式差异等方面,正是这些差异使闽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作文闽南文化载体之一的闽南民间歌谣,其多元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同属闽南语,乡音各异。闽南语极其复杂,而其复杂性在于同是在闽南方言区内有厦门话、漳州话、泉州话三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使闽南各地的民歌传播与交流受到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也使各地的民歌更具乡土气息。一些民歌如不加注解,便很难了其原意。 如:闽南劳动歌《过山过岭挽茶叶》中有许多地方为闽南方言,如“挽茶娘仔真硬正”,“硬正”为闽南方言“硬朗结实”的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案

一年级闽南方言与文化教学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多黎咪》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多黎咪》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三、示范读,引导学生回去试着边读童谣边比动作。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五、室内游戏 1、决米糕 童谣:《决米糕》: 决米糕,决铜锣。青甭婆,举高椅,慢甜桃。 甜桃甜,慢手呢,手呢白,慢大麦。大麦秋,去福州。 大麦秧,大汉建设新海沧。 玩法:决米糕是同桌两人用手对拍着玩,左手拍左手,右手拍右手,交叉拍,拍一下念唱一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古诗《登鹳雀楼》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古诗《登鹳雀楼》。 二、用闽南话读古诗《登鹳雀楼》 1、简介作者杜牧及其写作背景。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古诗。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诗意。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古诗。 三、学习俗语 1、师解释这条俗语的意思。 2、学生练说这条俗语 3、让学生用“见公母”来造句。 四、学习会话 1、边看书边听录音学对话内容。 2、师讲解对话内容及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3、同桌进行对话练习。 4、指名上台会话表演。 第三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过闽南话“天公伯仔”吗?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童谣《天公伯仔》。 二、用闽南话读童谣 1、课件出示童谣《天公伯仔》。

2、让学生听录音跟读童谣。 3、师逐句引读并解释意思。 4、指导用闽南话背诵童谣。 三、室内游戏:炒米香 童谣:《炒米香》: 一的炒米香,二的炒韭菜, 三的冲冲滚,四的炒米粉, 五的五将军,六的好子孙, 七的分一半,八的紧来看, 九的九婶婆,十的撞大锣, 打你千打你万,打你一千八百万。 看你欲啾呀没呣啾, 呣啾拍甲互你啾。 玩法:这是一种拍手的游戏,两人先剪刀石头布决输赢(赢的为甲,输的为乙)两人面对面拍手掌,甲一手握住乙的一只手,拍一下念一句童谣,另一手要比出动作,乙的另一手也要跟着比动作,如果乙比出的动作和甲相同,那甲就输了,换乙拍。如果把整首童谣都念完了,乙都没有和甲的动作一样,乙就喊啾--,乙就输了。输的人就要让赢的人刮一下鼻子,然后再换乙拍。(赢的人刮对方鼻子时动作要轻一些,以免刮伤对方。) 第四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蜜是怎么来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唐诗《蜂》。 1、课件出示唐诗《蜂》让学生读一读。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用闽南话来朗读唐诗《蜂》。 二、用闽南话读唐诗《蜂》

《闽南菜系文化》知识介绍材料

《闽南菜系文化》知识介绍材料 平山中学留庆祝 福建位于我国东南部,倚山面海,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溪流江河纵横交错,盛产稻米、蔬菜、花果、以及香菇、竹笋、莲子、薏米、麂、[矢鸟]、鹧鸪、石鳞等山珍野味,沿海地区更盛产鱼、虾、螺、蚌等海产佳品,为烹调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闽菜由福州、闽南、闽西三个地方菜所组成。福州菜清鲜、清爽,偏于甜酸,讲究调汤,善用红糟作配料,如炝糟、拉糟、煎糟、醉糟、爆糟等十多种,尤以传统名菜“淡糟炒香螺片”、“醉糟鸡”、“糟汁汆海蚌”等最为著名;闽南菜也具有清鲜、清爽的特色,并且以善用甜辣调料而著称。使用的甜辣调料有辣椒酱、沙茶酱、芥茉酱等,如“沙茶焖鸡块”、“芥茉鸡丝”、“东壁龙珠”等菜肴都属于闽南的特殊风味菜,闽南菜则偏咸、辣,多以山珍野味为原料,具有浓厚的山乡风味,如“油焖石鳞”、“爆炒地猴”等为其代表菜。 闽菜突出的特点是汤菜较多,烹法以炒、煨、[火局]技术而特殊,其代表菜有佛跳墙、七星丸、沙茶鸡丁、生煎明虾、柴把鸭、荷包鲫鱼、菜干扣肉、全折瓜等。闽菜的起源与发展离不开本地的自然资源。烹饪原料是烹饪的物质基础,烹饪质量的保证。在烹饪作用的发挥,烹饪效果的产生和烹饪目的的实现诸环节中,烹饪原料都起着关键的作用。福建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当地勤劳的祖先,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为后代创造、选育、聚集了丰富多彩的烹饪原料:这里有广褒的海域,漫长的浅滩海湾,冬季不冷、夏季不热,透光性好,海水压力不大;闽江、九龙江、晋江、木兰溪等江河又带来丰富的饵料,水质肥沃,加上又是台湾暖流和北部湾寒流等水系交汇处,成为鱼类集聚的好场所,鱼、虾、螺、蚌、蚝等海

闽南文化的传承及闽南产业的发展.doc

第 1 页泉州文化的传承及其产业发展 一、泉州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泉州是闽南地区的文化宝库。近2000年的陆地开发和海外贸易历史,给泉州留下了大量宝贵的文化遗产。泉州是闽南文化主要发祥地、核心区及闽南文化遗产富集区,也是台湾汉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台两地历史文化渊源深厚,“五缘”关系尤显。两岸人民在悠久的历史活动中共同创造、丰富和发展了闽南文化,精彩纷呈的闽南文化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纽带。泉州文化不但具备重乡崇祖、爱拼敢赢、重义求利等闽南文化的基本特征,其独特的乡土情怀、习俗传承、地域风情,其创造出来的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关系均展示了其对闽南文化的延伸和创新。泉州文化将闽南文化的重拼搏、敢开拓、善机变、恋乡谊、崇正统、乐教育等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泉州文化对闽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泉州文化的传承 泉州和厦门同处闽南地区,厦门最早也是归属于泉州。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可是,现在的泉州比起厦门显得如此逊色,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泉州的软硬件很多方面赶不上厦门,但是,从文化的角度上来看,泉州浓厚的文化底蕴却是厦门可望而不可及的。关键在于泉州一味地在经济领域追逐,忽略了对地方文化的保护、传承,也忽视了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整合泉州文化资源,增强城市的软实力,这是形成泉州的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先有传承才能发展。泉州人对本土文化的淡漠向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不加以保护,本土文化总有一天将离我们远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说闽南话 闽南文化以闽南方言为载体,存活于闽南方言通行的社会之中。随着闽南人足迹的蔓延,国内外认同闽南文化、生活在闽南方言圈的,大约有6000多万人。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闽南人的变迁,它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可是,不知道 第 2 页从什么时候开始,身边的人特别是小朋友们开始不说闽南话了,他们的交谈完全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推广固然重要,但闽南人应该学会说闽南话。要挽救闽南语这个“活化石”,可以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学校可以开设闽南方言课程,不管是本土的还是非本土的学生,都可以一起学习。一方面,教会学生说闽南话;另一方面,可以传承和发扬闽南方言与文化。 (二)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 泉州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悠远的历史,有多彩的民俗,它的宗教、饮食、建筑艺术、民间工艺、旅游等融合了多元文化的元素。可是,即使是本土人士,也没有一个很好的渠道接受全面的泉州文化教育。开设泉州文化推介班,让更多的人了解泉州文化,激发大众对泉州文化的追溯,在探索中传承和推广。 (三)开设泉州地方戏曲艺术班 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从而

漳州乡土文化知识

2013届漳州乡土文化知识 班级: 姓名: 号数: 1、你知道漳州的地理方位吗? 漳州在福建省南部,与厦门、泉州合称“闽南三角地区经济开发区”。 它位于东南沿海,地处东经117°-118°、北纬23.8°-25°之间,东濒 台湾海峡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和厦门接壤,西北与龙岩相 接,西南与广东的潮州毗邻。面积12873.3平方千米。 2、漳州的行政区如何划分? 漳州市遂辖八县一市二区,即漳浦、云霄、东山、诏安、平和、南靖、 华安、长泰县和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 3、漳州人口有多少呢? 漳州市常住人口约为498万,绝大多数为汉族,也有畲族、高山族等21 个少数民族。 4、漳州盛产六大名果是什么呢? 漳州盛产"六大名果":芦柑、荔枝、香蕉、龙眼、柚子、菠萝 5、漳州的三大名花是什么? "三大名花":水仙花、茶花、兰花 6、漳州三宝是什么? 天香丽质的水仙花、"国宝神药"片仔癀和"国货之光"八宝印泥,被誉 为"漳州三宝",名扬海外。 7、漳州物产富饶有什么美称? 漳州物产富饶,素有"花果之城"、"鱼米之乡"的美称。 8、你知道我们的母亲河--九龙江的基本情况吗? 九龙江发源于博平岭山脉,分北溪、西溪、南溪三条干流,横贯华安、 长泰、平和、南靖、芗城、龙文、龙海市等七个县区。干流长258公 里,合支流共长1923公里,为福建第二大河。在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 有566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的第一大平原。 9、漳州有哪些国家级和世界级的名胜? 国家AAAA级风景朝圣区——三平寺、天下第一奇石——东山 风动石、世界文化遗产--福建(漳州)土楼、国家AAAA级 风景区——云洞岩风景区、首批国家地质公园漳州滨海火山国 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白礁慈济宫 10、漳州文庙是全国四大孔庙之一,你知道它的历史吗? 漳州文庙位于市区修文西路,是我国四大孔庙之一,也是漳州城内最大 的古建筑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庆历四年(1044

社会实践报告_律动的闽南文化

律动的闽南文化 闽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语言是人类交流感情、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语言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所有的文化都必须依托语言才能存活。 语言与文化,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语言和方言,它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这个东西就是语言或方言记载着包括知识、宗教、道德、法律和习俗等等社会一切文化的总和。所以说,语言和方言,都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同样,文化也不能没有语言和方言这个载体做依托。闽南方言与闽南文化的关系自然也十分密切。 闽南方言是在福建闽南地区形成和发展的。它主要是北方中源汉人在不同历史时代因避战乱、平叛乱或逃荒等多次向南方迁徙进入闽南地区后逐渐形成的。我们不排除当时闽地土著语言对闽南方言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但是,从当时汉人在人数上的优势,带来的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秀的文化看,再从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所表现的特点看,可以说,在北方汉人带入中原汉语跟当地土著语言在交流和融合过程中,中原汉语是占着绝对优势的,是融合了土著语言的,虽然也吸收土著语言的若干成分,但最后形成的是以汉语为主体的闽南方言。 闽南方言具有悠久的历史,当然,闽南方言所记录的闽南文化也具有悠久的历史。说闽南方言记录着不同历史时期中华优秀文化的许多宝贵财富并不夸张,说闽南方言所记载的闽南方言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之无愧的。不说别的,单以闽南方言文化在戏曲曲艺里诸如南音、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歌仔戏等所保留的唱本、戏本以及某些曲艺、戏曲形式如南音、梨园戏等在中国曲艺戏曲历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就是最好的明证。 闽南方言的发展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在地域的扩展,即走出闽南地区的范围,二是方言自身的发展,主要是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内容的不断丰富、充实。 闽南地区向外迁徙的移民,自然把闽南方言也随身带走,并在新的生活区使用和发展。这样一来,闽南方言就不是局囿于闽南地区的汉语方言的。闽南方言不再是仅指流行于福建闽南地区的方言。“闽南方言”应该成为广泛使用的一个语言学术语,它指的是在历史上由闽南地区移民到外时,把闽南方言带到这些地区扎根,并世代传承下来,直至现在,他们所说的话,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上仍然跟闽南方言有着较密切关系

2020年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百科知识竞赛题及答案 1、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D)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2、进入20世纪以来,申办世博会的国家日益增多,到目前为止,世界博览会共举办了几届:( C ) A、28 B、38 C、40 D、41 3、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将在我国的北京举办,从气候条件考虑,最佳的比赛时间是:( B ) A、9—10月 B、7—8月 C、5—6月 D、3—4月 5、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贸易集团是:( A ) A、欧洲联盟(UN) B、世界贸易组织(WTO) C、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D、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 6、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B) A、加拿大 B、俄罗斯 C、中国 D、美国 7、世界上把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宇航员送上天的国家是(B) A、美国 B、原苏联 C、中国 D、法国 8、西气东输工程西起为我国四大气田中的(A) A、塔里木气田 B柴达木气田 C陕甘宁气田 D川渝西部气田 9、中亚、西亚和北非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 B、居民都以阿拉伯人为主 C、石油是三地重要的矿产 D、农业主要为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10、巴西人最喜爱的一种舞蹈是:( B ) A、华尔兹 B、桑巴 C、探戈 D、踢踏 11、地跨两大洲,首都在西半球的国家是:( C ) A、埃及 B、俄罗斯 C、美国 D、土耳其 12、英国有何优越的地理位置助其发展为自17世纪至19世纪世界的经济强国?( B ) A、地处地中海文明中心 B、位于西欧海外可攻守自如 C、蕴藏丰富的石油资源 D、居世界最繁忙的空运枢纽 13、中东哪一城市是三大宗教的圣地? ( D ) A、巴格达 B、德黑兰 C、麦加 D、耶路撒冷 14、俄罗斯的斯大林格勒更名为:( A ) A、伏尔加格勒 B、列宁格勒 C、戈尔巴乔夫格勒 D、明斯克 15、位于西非尖端的最主要港口达喀尔是哪一个国家的首都:( A ) A、塞内加尔 B、象牙海岸(科特迪瓦) C、塞拉利昂 D、毛里塔尼亚 16、地中海气候区的雨季通常在:(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7、2002年5月20日宣布独立的东帝汶民主共和国位于:( B )

考考你------闽南文化知识(根据版面取舍,后附答案)

考考你------闽南文化知识(根据版面取舍,后附答案) 1.闽南语“无头神”,普通话的意思是:(). A.一会儿 B.健忘 C.扒手 D.没力气 2.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屈斗宫宋元窑址位于()城东南郊. A.安溪 B.南安 C.德化 D.永春 3.()与杭州丝织画、苏州缂丝画、四川竹帘画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家织"。 A.南安纸织画B永春纸织画 C.德化纸织画 D.安溪纸织画 4.()是厦门历史最悠久的工艺品,集景德镇陶瓷、福建脱胎漆器和北京景泰蓝于一体。 D.漆线雕B.石雕A.影雕C.木雕 5.“阮淋着冷冷的雨水 无奈你已经无惦阮身边 不知你置叨位 甘有将阮放忘记”这段歌词来自于闽南语歌曲()。 A.小雨 B.雨水我问你 C.西北雨 D.车站 6.()是中国著名的“石雕之乡”,其石雕艺术的文化历史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代。 A.南安 B.永春 C.惠安 D.石狮 7.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

A.布袋 B.嘉礼 C.杖头 D.药发 8.以闽南方言表演,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以韵语对话为主要形式,其艺术手法幽默、风趣、诙谐,成为闽台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它是()。 A.讲古 B.善书 C.答嘴鼓 D.讲鉴 9.妈祖祖庙祭典在每年农历三月()妈祖圣诞之日举行。 A.十五 B.十三日 C.初三 D.二十三日 10.因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有功,而被漳州人尊为“开漳圣王”的是()。 A.陈政 B.朱熹 C.陈元光 D.颜思齐 11.妈祖名林默,父母又称她为林默娘,默娘,生于() A.莆田 B.福清 C.厦门 D.晋江 12.1621年,漳州月港成衣匠颜思齐以诸罗山为根据地,开拓疆土,分设10寨,被众拥立为()。 A.开台王 B.开漳王 C.开闽王 D.开泉王 13.九龙璧石(华安玉)与水仙花、()、片仔癀并列为漳州四宝。 A.农民画 B.灯谜 C.剪纸 D.八宝印泥 14.()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江苏桃花坞”、“四川绵阳”的木版年画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木版年画。 A.泉州 B.漳州 C.厦门 D.莆田 15.闽南人的端午节习俗除了赛龙舟,还有()补天。 A.煎堆 B.听香 C.吃粽 D.除尘

将闽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13548041.html, 将闽南文化引入幼儿园教育的实践研究 作者:方朦 来源:《教师·下》2020年第01期 摘要:闽南文化是闽南人共同创造并代代传承发展、创新沉淀与累积的区域性文化,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支系,是闽南人民的智慧结晶。根据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第一中心幼儿园的地域特点,将闽南文化引进幼儿园,让幼儿从小接受闽南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够让幼儿萌发热爱家乡文化的情感,促进幼儿心智发展,还有助于闽南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文章作者所在幼儿园以闽南文化为蓝本,充分挖掘并把握闽南文化的精髓与教育价值,对闽南文化融入幼儿课程建设、环境创设以及组织活动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使幼儿在学习闽南文化过程中获得发展。 关键词:闽南文化;幼儿教育;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8-20 文章编号:1674-120X(2020)03-0124-02 幼儿园也是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职能部门,而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马巷第一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我园”)地处福建省闽南四大名古镇之一的马巷镇。马巷镇具有悠久丰厚的闽南文化底蕴,丰富的民俗教育资源。充分挖掘地区特色闽南文化教育资源,让幼儿接受闽南文化的熏陶,发扬传承闽南文化,是我园一直专注探索的领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我园根据幼儿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适合幼儿的环境、建设适合幼儿的课程及实施适合幼儿的活动等,促使幼儿充分了解、学习有趣的闽南文化,促使幼儿得到快乐而充实的发展。 一、营造可亲的闽南文化教育环境 众所周知,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我园依循《纲要》的精神,充分利用环境这一隐性课程,将闽南文化融入环境创设中,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闽南文化教育环境,并有目的地投放相关材料,让幼儿与环境、材料产生互动,潜移默化地学习闽南文化。 (一)大环境创设中不忘融入闽南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