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内容摘要】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史前“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和耜。“农业革命”时期,农具的种类分为农耕用具、收割用具和加工用具三类。农耕类有耒、耜、锄、铲等;收割类有刀、至、镰、柌等;加工类有杵、臼、柫等,有些是木制,有些是石制,而大多演化为木石复合工具。在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了一批留存在远古土层中的木制农具的痕迹,而且,近年来出土了远古农具耒耜等考古实物。民族学调查也为研究远古农具耒耜等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考古发掘出的磨制石器刀、斧和斤(斫、斨),大多装有木柄,是古代狩猎、格斗、切割的武器,又是伐木、砍柴、斨材的工具;到“农业革命”时期,加工木石复合农具是磨制石器最基本的功能类型。此外,先民还发明了木石复合的汲水灌溉农具——桔槔等。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 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 Stone Age)。

【关键词】农业革命;木石复合农具;耒耜;臿;杵臼;桔槔;斧;斤;犁。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出现,起初仅作为采集、渔猎活动的补充而已,在先民生活中,并不占有非常突出的经济地位。后来木石复合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柴尔德和布雷伍德把史前农业的发明称为“农业革命”,首先指出农业在史前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1],然而这个“农业革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突发事件,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后人在考古与历史研究中才把“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加以联系。由此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的农具究竟跟石器有多大关联?远古农业常用的专门的“农具”究竟是怎样的?

农业革命常用的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史前农具的基本形式,通常主体部分是木制、以木柄装上轻便的石质或骨质刃口(后代定型时主要是铁片头),不可能整体都由石质构成。

按照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可将古文献记载(纸上之材料)与考古发掘的文物(地下之新材料)两相印证。先看古文献关于农业起源所使用农具的记载。

一、古文献记载最初农具是木制

耒和耜(吕)

据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主要的农具,是耒(lěi)和耜(sì,原文“吕”),并非别的;只有耒耜的发明,才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

耒,象形字,是远古的一种翻土农具,形状像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尖头,用以松土。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形,像一具直立的叉子,上端是直杆,下端分为两叉,旁边还有一只“手”。甲骨文里还有一个“耤(ji)”字,左边是一把“耒”,右边一个人形,上部有“手”,下部表现“足”的符号,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

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亦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2]。

《易经·系辞》云神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耜之利,以教天下。”《礼·含文嘉》云神农“始作耒耜,教民耕种”。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始作耒”。

“耒”是汉字部首之一,从“耒”的字,如耕、耘、耔、耧、耜、耙、耦、耨、耞、耠、耡、耖……都与原始农具或农作有关。

又,根据汉画像砖的图形可以看出“耒”是一根尖头木棍,捆绑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再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然后翻出。改进的耒有两个尖头或便于撬土、省力的曲柄。两个尖头的耒,是先民选用自然两分叉的树枝来制作;把耒改进为有省力的曲柄,最初也是选用树枝适合的天然弯曲度。

发明农耕的古华夏各部族,最初翻耕土地的专门农具耒,是中华农耕文明的肇始工具。

据《考工记》所载,“耒”通高为6尺6寸(周制),合今4米左右。

汉代有学者以为耒耜为一物。如东汉许慎以为耒为上部,耜为下部,但都属于木制。而郑玄也以耒耜为一物之两部分,上为耒,下为耜,《礼记·月令》郑玄注“耒,耜之上曲也。”将耜看成刃口的专称。今据《管子·海王》等文献看来,直到战国时,耒、耜为两种农具。这个判断,也被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周礼》记载了制作木耜的过程,《地官·山虞》云“凡服耜,斩季材,以时入之。”即选择较小的树木以作为耜材之用。《易·系辞》曰“斵木为耜。”《淮南子·泛率》曰“古者剡耜而耕。”《后汉书·章帝纪》曰“耜其柄,耜其刃。”

耜(吕)为木制的铲状耕田工具,到西周时仍为农民普遍使用。《国语·周语》引《周制》,其中有“民无悬耜”之句。

春秋战国时,继续沿用耒耜,《孟子·滕文公》云“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庄子·天下》曰“禹亲自操耜。”《吕氏春秋·孟春纪》载每年之春,天子要亲载“耒耜”而来到籍田。

耒耜是耕田的最早的尺度标准,有了耒耜的尺度,才有田垅、亩甽的划分,才可以设置灌溉的沟渠;在这些基础上,才有后来的“井田制”。甽同“畎”,指田间的小沟。甽垅相间,甽宽一尺(秦汉一尺等于0.231米,约当今0.694尺)。《荀子·成相》云“举舜甽亩,任之天下。”

《吕氏春秋·任地》载“是以六尺之耜,所以成亩也其博八寸,所以成甽也。”可见耜之通高和耒相近。“其博八寸”是指其刃口的宽度。

而《考工记·匠人》则记载“耜广五寸”,看来,耜刃的宽度似因地而异。

从甲骨文、青铜器铭文、《易经》《周礼》《世本》《国语》《孟子》《考工记》《管子》《庄子》《吕氏春秋》到汉代许慎、郑玄等,上千年间,有关古代农具的记载(据我个人浅见),没有一句话提到什么“石锄、石犁”等完全石制的所谓“新石器”农具。

华夏远古农具名的用字,在东汉《说文》里面,部首多为木、禾、耒、金。这有充分的道理(1)远古农具多为木制,既便是复式农具也离不了木;用人机工程学观点来解释古代的徒手木石工具现象,那就是与使用者身体结构尺寸相适应的(粗细、长短)木棍棒类器具,便于人体发力劳作;而相同尺寸的石头工具(如果能打制或磨制出来的话)则很笨重,人的体力不便于连续操作;人的力量能挥动的石头,尺寸又不适合手拿垦土使用。所以,耕作农具以木制为多;或者木柄石刃。(2)农具离不开农作物“禾”,所以农具名称用字又从“禾”;农具从“耒”部也从“禾”部,这反映出远古时代汉字的初创阶段,有的部落用“耒”造农具字,有的部落用“禾”造农具字,在后续的中华民族大融合里,两部的农具用字兼收并蓄。类似的情况,还反映在表示陶器的汉字部,有“缶”部字,也有“瓦”部字。(3)许多农具是由古农具“耒”发展而来,“耒”是农具的鼻祖;这从汉字的“耒”部造字可以得到证明。(4)金属(主要指铁器)发明之后,农具的刃部才大都利用铁制,“金”部的字出现较晚,在春秋战国以后。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势在必行 农耕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根之所在,其中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的发展历程,它们代表着一个地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作为农业文明的主体,蕴含着厚重而又丰富的农耕文化。 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中国的传统农业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主要是由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的技术体系,并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我国广袤的地域多样性、民俗多元性形成了中国农耕文化的多样性,而其秉承的协调和谐的三才观(即天、地、人在农业生产中的辩证关系)、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即“不违农时”和“用养结合”)、辨土肥田的地力观(即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种养三宜的物性观(“物宜”“时宜”和“地宜”)、变废为宝的循环观(即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产系统内部物质良性循环)、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即积粮以备荒)更是及大地丰富了中国农耕文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迅猛提升,农村发展日新月异,在我们这一代人跨入机械化、电子化和信息化全新时代的同时,也亲手送别了穿越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农耕社会。因此,开发利用好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与自然遗产资源,收集整理古旧农耕器具和传统手工艺制作器具、实物及其技艺资料,建设存放、保护、展览博物馆是传承农耕文化的需要,是启迪教育后人的需要,是有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需要,是现代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 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等)在现代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在农村和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农业生产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在保持地域特色、传承地方文化传统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有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传统农业中有许多好的东西,是当地劳动人民依据自身的自然资源和物种间的关系,运用本土的、独特的、独创的耕作技术和实践经验,经过世代不懈的努力形成并传承下来的生态平衡系统和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毫无疑问就是先民给我们留下的具有重要传承价值的遗产,是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资源。 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除虫剂、除草剂等化学品,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伤害了大量有益生物,破坏了

方案-浅谈《尚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

浅谈《尚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 '\r\n 关键词:《尚书》;文献;历史地 ; 地理\xa0 论文摘要:《尚书》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关系密切,文章通过梳理其中与农业地理学相关的内容,从宜农作物的选择促成了土地对于人口的承载、农事活动的频繁反映出先民对于土地的开发、农业 的 带动了 文明的进步三方面内容阐述了《尚书》之于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的继承之功与发轫之功。\xa0 0引言\xa0 \xa0\xa0\xa0\xa0《尚书》这部中国最早的历史资料汇编,在其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一些中国传统农业地理学的记载,在以往的研究中,多着重于文字的训话、篇章的分合、真伪的鉴定这些内容,而对于其有着积极的科学意义的农业地理学内容则视而不见。应该说,在《尚书》一书 的前后,正是中国传统农业大发展的特殊时期,在传统农业经历了由茹毛饮血、刀耕火褥到畜力牵引、精耕细作的转换过程中,《尚书》各篇由于不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这些文字对于了解当时的农业地理情况提供了极大的便利。\xa0 1宜农作物的选择促成了土地对于人口的承载\xa0 \xa0\xa0\xa0\xa0中国原始农业从其产生之初就以种植业为解决生产问题的根本大计。在长期的采集过程中,古人通过千挑万选,对适宜作为农作物的野生植物选择和驯化,逐渐培育出基本的宜农作物。从“尝百草”、“播五谷”到“种米粟”,“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充满了神奇的故事趣味和艰难的曲折风险。宜农作物的选择促成了有限开垦的土地对于不断繁衍的人口的承载。\xa0 1.1基本生存所需的宜农作物的记载\xa0 \xa0\xa0\xa0\xa0在有限的土地上承载足够多的人口,首先就涉及到宜农作物的选择,其产量和质量就是关键的因素。《尚书》中所涉及到的“百谷”主要有谷、禾、翟、秸、柜、米、黍、粟等以及加工之后产生的模(\xa0qin)、食、粮、玉食等。例:\xa0 \xa0\xa0\xa0\xa0百谷(3):谷类总称;《尧典》篇有:“播时百谷”;《洪范》篇有:“百谷用成”、“百谷用不成”。谷:庄稼总称;《吕刑》篇有:“农殖嘉谷;百谷”。\xa0 \xa0\xa0\xa0\xa0禾(2):庄稼的总称;《金滕》篇有:“禾尽堰,大木斯拔,邦人大恐”、“王出郊,天乃雨,反风,禾则尽起”。\xa0 \xa0\xa0\xa0\xa0翟(2):谷物名;《盘庚上》篇有:“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由亩,越其罔有黍翟;,《酒浩》篇有:“妹土嗣尔股肪纯,其艺黍翟,奔走事厥考厥长。\xa0 \xa0\xa0\xa0\xa0米(2):谷米;,其中《禹贡》篇有:“四百里粟,五百里米”。另《益樱》篇有“藻、火、粉、米、漏,敝"稀、绣”。\xa0 \xa0\xa0\xa0\xa0黍(2):谷物名;《盘庚上》篇有:“乃不畏戎毒于远迩,惰农自安,不昏作劳,不服田亩,越其罔有黍稠;,《酒浩》篇有:“妹土嗣尔股肪纯,其艺黍翟,奔走事厥考厥长”。\xa0 \xa0\xa0\xa0\xa0粟(1):谷子;《禹贡》篇有:“四百里粟,五百里米”。\xa0

第三次农业革命

第三次农业革命 新石器时代,人类发明了农业。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这场革命可以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观察和熟悉了某些植物的生长规律,慢慢懂得了如何栽培农作物。世界各地区的人民,在采集经济的基础上,积累了经验,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农业。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差异,农业出现的时间很不一致,大约为从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3500年。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积累和进步,地球上人口数量越来越大,人类开始使用工具、运用科技开始了第二次农业革命。这一次农业革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发展的,这使得农业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投入农业的人力大大减少,使得农业可以支撑起人类数量的急剧膨胀。目前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已经完成,绝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了现代都市中,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弊端也开始越来越凸显。现代农业已经不再是原始时期伐木毁林的水平,未来农业的走势将决定未来人类的生存方式。所以如何改进传统农业、增加食品生产成为一个摆在人类面前的重要议题。在现今的技术水平下,要满足70亿人的粮食需求,我们需要像南美那样大面积的耕地。到了2050年,地球上将会增加30亿人,那时,我们又将需要另外的一块像巴西那样大的土地

来满足人类的粮食需要。可是我们不可能拥有那么多的耕地。现在地球上的可耕地已经有80%被人类使用,而人类的农业行为是伴随着巨大的代价的。我们用尽了70%的淡水资源以及20%的化石燃料来生产作物。此外,我们还大量的使用化肥、杀虫剂以及除草剂,其直接后果是土壤本身的肥料随径流而流失,并因此而产生了许多的不可耕地。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灭杀了原先生长在那些地方的植被,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为何新奥尔良地区在过去短短的几十年之内会三次遭遇“千年一遇”的洪灾。 当传统的土地已经难以挖掘更多潜力时,人们不由得将目光对准了空中。有科学家提出,可以将庄稼种到空中去——建造摩天大楼,令其变身为垂直农场。 第三次农业革命--垂直农业概念是有哥伦比亚大学的迪克森·戴斯珀米尔教授提出的,并在2009年TED大会时发表演讲,阐述了“垂直农业”的概念。戴斯珀米尔提出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构想,“假如我们可以实现无土栽培呢?”。我们现在其实已经懂得这样的技术,那就是应用溶液培养法、气栽法以及滴灌技术。在二战的时候,我们就是用这样的办法在南太平洋种植作物的。可是,打那以后我们似乎忽然间完全忘记了这一技术。戴斯珀米尔希望能够投资2亿美元,建造一座30层楼高的摩天大楼,种植和饲养足够5万人食用

[史前农业革命的主要农具是木石复合器] 木石

【内容摘要】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史前“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和耜。“农业革命”时期,农具的种类分为农耕用具、收割用具和加工用具三类。农耕类有耒、耜、锄、铲等;收割类有刀、至、镰、柌等;加工类有杵、臼、柫等,有些是木制,有些是石制,而大多演化为木石复合工具。在石器时代遗址中已发现了一批留存在远古土层中的木制农具的痕迹,而且,近年来出土了远古农具耒耜等考古实物。民族学调查也为研究远古农具耒耜等提供了许多旁证资料。考古发掘出的磨制石器刀、斧和斤(斫、斨),大多装有木柄,是古代狩猎、格斗、切割的武器,又是伐木、砍柴、斨材的工具;到“农业革命”时期,加工木石复合农具是磨制石器最基本的功能类型。此外,先民还发明了木石复合的汲水灌溉农具——桔槔等。因此,过去所谓“石器时代”(Stone Age)应该修正为“木石器时代”(Wood- Stone Age)。 【关键词】农业革命;木石复合农具;耒耜;臿;杵臼;桔槔;斧;斤;犁。 【作者简介】陈明远,人文学者,现居北京。 金岷彬,旅美学者,主要从事文化史比较研究,现居美国普林斯顿。 在人类历史上,农业的起源是漫长的、渐进的过程。原始农业的出现,起初仅作为采集、渔猎活动的补充而已,在先民生活中,并不占有非常突出的经济地位。后来木石复合农具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柴尔德和布雷伍德把史前农业的发明称为“农业革命”,首先指出农业在史前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1],然而这个“农业革命”不是一下子产生的突发事件,而是由量变到质变的长期积累。后人在考古与历史研究中才把“农业革命”与“新石器”两个不同的事件加以联系。由此产生一个重要问题最初的农具究竟跟石器有多大关联?远古农业常用的专门的“农具”究竟是怎样的? 农业革命常用的农具是木石复合器。史前农具的基本形式,通常主体部分是木制、以木柄装上轻便的石质或骨质刃口(后代定型时主要是铁片头),不可能整体都由石质构成。 按照王国维先生提倡的二重证据法,可将古文献记载(纸上之材料)与考古发掘的文物(地下之新材料)两相印证。先看古文献关于农业起源所使用农具的记载。 一、古文献记载最初农具是木制 耒和耜(吕) 据史料记载,华夏农业起源时期,主要的农具,是耒(lěi)和耜(sì,原文“吕”),并非别的;只有耒耜的发明,才开创了我国几千年来的农耕文化。 耒,象形字,是远古的一种翻土农具,形状像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尖头,用以松土。 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形,像一具直立的叉子,上端是直杆,下端分为两叉,旁边还有一只“手”。甲骨文里还有一个“耤(ji)”字,左边是一把“耒”,右边一个人形,上部有“手”,下部表现“足”的符号,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

中华农耕文化及现实意义

中华农耕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唐珂 一、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 农耕文化就是建立在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即指传统农业基础之上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典章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风俗、文化、习惯等意识形态总和,它所反映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其本质内容。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泱泱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农业考古资料证明,我们的中华先祖,历经远古漫长的混沌蛮荒时期,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由于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野生动植物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于是原始农业应运而生,以前单纯依赖采集与狩猎的生活发生改变,随着种植与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聚族而居,人口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村落和社区,继而出现了城市和国家,最终拜托蒙昧落后的状态走向文明。从刀耕火种到男耕女织,从精耕细作到现代农业,农耕文化资源与原始社会,在漫长的农耕历程中,华夏民族在这片热土上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苦探索,在世世代代的传承发展中孕育出精彩纷呈、灿若星河的中华文化。 农耕活动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发展和延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中,炎黄子孙植五谷,饲六畜,农桑并举,耕织结合,形成了渔樵耕读、富国祖民的优良传统,创造了上下五千年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奠定了万代基业。比如稻作文明起源地之一的河姆渡文化、粟作文明起源地半坡文化、商代的协田耕作方式、汉代的耕作发明二牛抬杠、魏晋旱地耕作模式耕耙糖、唐宋水田耕作典范耕耙粆和明清的生态农业——农、桑、牧、渔等等,这些农耕活动不仅揭示出中华民族在作物育种和耕作方面为人类做出的特殊贡献,而且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夯实了基础。事实表明,农业是社会进步的阶梯,农业生产的不断演进促进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联系,农业发展过程中孕育和产生了文化,文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没有农业,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农耕文化门类众多,包括古代农学思想、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技术文化、农业生产民俗、治水文化、物候与节气文化、节庆文化、农业生态文化、农产品加工文化、茶文化、渔文化、蚕桑文化、畜牧文化、饮食文化、酿酒文化、服饰文化、民间艺术、农民艺术、农业文化遗产、涉农诗词歌赋等等。农耕文化作为一种生产方式、思想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其本身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大地众多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涉及人们发明和创作的工具、器物和艺术品,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科技、法律、宗教、民俗等诸多领域。据此证明,农耕文化与中华文化渊源极深,农耕文化支撑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农耕文化是中华文化之母,是中华

浅析近代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

近代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与需求初探 [摘要]本文从现代化的视角提出农业技术创新体系三元结构理论,并用它分析近代中国农业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变迁之间的关系。重点探讨了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所引发的农业技术需求对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技术创新;三元结构;技术需求 Moderniz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A Tripartite-structur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A Brief Discussion on Relations Betwee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 a model of tripartite-structure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is made to analysi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circumstances. It argues that the requirement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voked by the variance of the societ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 Key Words: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innovation;tripartite-structure;requirement of technology 一、引言 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是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创新的路径是由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进程决定的。因此,要分析近代以来的中国农业技术创新或农 1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总论

中国传统农业技术总论 中国传统农学将农业简单地定义为种庄稼。“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吕氏春秋·审时》)。也就是说,从事农业生产离不开稼、人、地、天四个因素。中国传统农学的成就,也主要体现在这四个方面。 一稼,即农业生物 二人,即农业生产者 三地,即土地和土壤 四天,即农业气候,也指农业生物的各种特性 一稼 稼,即作物。中国是世界少数的几个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们已先后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河北武安磁山、湖南醴县彭头山、湖南道县玉蟾寺、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南舞阳等地发现了众多的农业文化遗址,其中有的年代已接近万年以前。从出土遗物来看,当时北方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粟、稷、黍、菽、麦、麻等,南方主要种植的是水稻。中国分别是粟、菽、稻、桑、茶等许多作物的起源地之一。作为世界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对于世界农业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朝鲜和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的栽培稻种即来自中国。又如今天世界上许多种语言中都还保留了大豆“菽”和“茶”的读音,这又表明中国是大豆和茶的故乡。 【一】五谷 中国有着丰富的农作物资源。传说神农播“百谷”,说明当时的作物种类有数以百种之多。但后来又出现了“五谷”、“六谷”和“九谷”的说法。其中“五谷”说最为流行,“五谷”之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解释却有不同,一说是黍、稷、(大、小)麦、菽(大、小豆)、稻;一说是黍、稷、麦、菽、麻。这二种说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稻麻的有无,之所以出现分歧,是因为当时的作物并不止于五种,“六谷”、“九谷”说的存在就是一个明证,同时也可能与解释者的经验有关。“五谷”说之所以盛行,显然是受到五行思想的影响所致。因此,笼统地说来,五谷指的就是几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五谷的概念形成之后虽然相沿了两千多年,但这几种粮食作物在全国的粮食供应中所处的地位却因时而异。五谷中的粟、黍等作物,由于具有耐旱、耐瘠薄,生长期短等特性,因而在北方旱地原始栽培情况下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至春秋、战国时期,菽所具有的“保岁易为”特征被人发现,菽也与粟一道成了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粮食。与此同时,人们发现宿麦(冬麦)能利用晚秋和早春的生长季

英国对近代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

?研究综述? 英国对近代农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研究 文礼朋 近代英国农业史一直是英国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不断地有新的论文和著作问世,观点也是不断推陈出新,经常出现所谓修正派,然后又对修正派进行新的修正。在国内,近代英国农业史也一直是学术界研讨的重大问题,人们一直希望从英国近代农业史中得到一些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史启示。本文拟分成几个专题,按时间的顺序对外国学者的各个时期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简要的学术史的回顾,以方便国内学术界对近代英国农业史的研究。 关于16、17世纪英国农民土地产权与农业结构的争论 在20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史学界展开了一场国际性的学术大辩论,被称之为“布伦纳辩论”。美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布伦纳认为,由于在中古晚期农奴解放的过程中,英国农民(维兰)在获得人身自由的时候,没有能够把他们的习惯租地转化为自由持有地,结果是在16、17世纪的英国农村大变革中,地主通过各种手段剥夺了习惯佃农的租佃土地,把它交给大规模经营的租地农场主,使得英国形成了以资本主义雇佣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结构,导致了英国农业的大发展,使得英国同荷兰一道摆脱了同一时期降临在其他欧洲国家的马尔萨斯危机。与此相对,法国农民在农奴解放的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土地的控制权,由于法国专制君主对农民的保护,16、17世纪的法国贵族无法实施英国贵族那样的排挤农民的圈地,从而使得法国成为一个以小农经营为主体的国家。法国农民的这种幸运,带来的却是法国农业的落后。因为在布伦纳看来,小农的经营模式难以促进农业发展,最终又导致农民的贫困①。 布伦纳关于16、17世纪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看法主要是受到了托尼的影响。在托尼的名著《16世纪的农业问题》一书中,托尼收集了许多庄园调查材料,从中发现了许多中古以来习惯佃户大规模减少的情况,根据这种状况,托尼认为当时的英国出现了大规模排挤小农的现象,农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了很大发展②。 ①②阿什顿、菲尔平主编: 《布伦纳辩论》(T.H.Aston and C.H. E.Philpin ,eds ,T he B renner Debate ),剑桥1985年版,第47-63页。 托尼:《16世纪的农业问题》(R.H.Tawney ,T he A g rarian Problem in t he S i x teent h Cent ury ),纽约1967年版,第1、57- 72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新中国成立以来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研究综述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史学界对于近现代农业问题的研究基本上经历了曲折 发展和蓬勃发展两个阶段。研究领域侧重于近现代农业经济、农业科技等方面。 今后学界应当将中国农业历史和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对全球化背景下近现代农 业与农村变迁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近现代;中国;农业;综述 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受到关注的问题。考察 过去的100多年中,中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是作为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一部 分内容来进行的。本文主要以中国大陆相关研究为基础,回顾建国60年以来史 学界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农业问题的研究状况,勾勒出近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的基 本轮廓,为当前深入研究近现代三农问题提供一些学术背景资料。 一、近现代农业问题研究的状况 (一)曲折发展时期(1949-1990) 建国初期,史学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掀起了对中国社会形态、社会性 质等问题讨论的热潮,深入探讨中国古史分期、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封建土地 制度、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农民战争史等问题。对于晚清民国时期的 农业问题研究较少,成果主要有严中平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李 文治、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1-3辑)等资料集;关于晚清民国时 期农业的专著和论文比较少。这一时期由于政治史范式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关于 历史研究多样化的基本精神被忽视了,近现代农业问题的研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1978-1990年,随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事业的全面展开,史学界对于近现代的农业问题研究呈现出发展的态势。史学界有部分学者开始就中国近代农业的发展 与不发展展开研究和讨论。论文主要有:《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和《近代农业 的困境及其根源》,分别论述近代农田单产下降、农业不发展及原因。《中国近 代农业生产力的考察》认为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力有所发展,生产方法也有所改变,发展很慢但基本上能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还有部分学者对近代农业改良进行探讨,并肯定了近代农业的发展。论文主要有:《从清末到民国的农业推广》、 《新中国成立前半个多世纪我国作物育种事业概述》、《我国近代稻作育种事业 述评》、《近代小麦良种选育》,分别对中国近代农作物推广,良种选育进行论述。《清末民初我国农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和《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国农业近 代化》对近代农业教育进行了梳理。这一时期的专著有:郑庆平、岳琛的《中国 近代农业经济史概论》,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这些著作对民国时 期农业改良和农事试验机构的情况有所涉及。郭文韬、曹隆恭的《中国近代农业 科技史》对民国时期的农业教育、农业试验场、农作物改良、农具改良、农田水 利和农业推广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 这一时期地方性的农业史专著主要有:《广西农业经济史稿》和《广西农业 经济史》。 (二)蓬勃发展时期(1990-2009年) 90年代以来,史学界对近现代中国农业问题普遍关注,近20年的时间内出 版的相关的著作超过60种,公开发表的论文更是数量丰富。有关注全国范围的 宏观农业情况,也有重视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的微观农业情况。一批关于农业政策、农业近代化、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改良和推广的学术成果陆续问世。近现代

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12.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 A.精耕细作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D.铁犁牛耕 12.D最能代表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是封建社会时期的农业,B是原始农业,所以排除。A 是耕作的特点,不是耕作方式。C是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即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简单分工。D才是耕作方式。 13.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世宝典”的是 A.《本草纲目》B.《伤寒杂病论》C.《黄帝内经》D.《千金方》13.B 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中医专著《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了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被后世医家誉为“万世宝典”。 14.“凡京奏,禁中称文书,必发阁臣票拟。阁票用本、纸、小帖、墨字,内照票拟,或皇上御笔,或宦官代书,具即在文书上面用朱字。阁票如有未合上意,上加笔削或发下改票,阁臣随即封上,间有执正强争,也多曲折。”上述现象最早出现于 A.唐朝B.北宋C.明朝D.清朝 14.C 阁臣、票拟,这是与内阁相关的词语。内阁制正式形成于明朝永乐帝时期。15.乾隆年间的一首《竹枝词》写道:“呼郎早趁大冈墟,妾理蚕缫已满车;记问洋船曾到几,近来丝价竞何如”该情景应出现在 A.天津地区B.上海地区C.苏杭地区D.珠三角地区15.D 注意乾隆年间和洋船这两个信息,当时清王朝推行对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口对外开放,所以上述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广州所在的珠三角地区。 16.“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上述材料要表达的是 A.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16.A 仔细阅读材料,材料所要表述的意思是:史学离不开史料,理论离不开史料,必须经过一番史料的搜求,才能提出进一步的理论。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项。 17.图9中的现象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图9 侵略者坐在清朝皇帝宝座上 17.D 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侵略者均没有打进北京城。第二次鸦片战争打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打进北京城,占领紫禁城,联军司令部在此办公。18.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上述认识的得出,主要是由于李大钊 A.最早举起社会主义大旗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18.B 李大钊认识到十月革命的性质是社会主义革命,并大力宣扬之,说明他已受马克思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_英国式道路_及其新发展_张新光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马克思和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如何占领农村这一重大历史变革过程时,分别把三种不同的农业资本主义演进形式称之为“英国式道路”、“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但长期以来,理论界和学术界不断地对由大土地所有者、租佃资本家、农业雇佣工人构成的英国式“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的普世价值提出质疑,进而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性和普适性。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德国和俄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就曾有人提出:“用不着有丝毫怀疑,农业的每一部门在中小生产内就如同在大生产内一样可以同样合理地经营,而且甚至和工业的发展相反,农业中集约耕作就使小经营较大经营有极大的优越性。……在农业的发展中并没有走向大生产的倾向,恰恰相反,在农业发展的范围以内,大生产并不常是较高的生 产形式。”[1](p14) 他们由此认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积累 规律的理论“对于工业的发展是毫无疑义的,但对于农业的发展就不然”。[1](p15)这场争论一直延续到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在西方经济史学界展开了两次国际性的学 术大讨论,被称之为“布伦纳辩论”。[2](p47-63)我国也有不少 学者认为:“英国式道路是以圈地为主要形式,以暴力手段剥夺农民为主要特征。它不顾以往的成规而牺牲自耕农的利益,甚至超越自由农民的土地占有制而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势必伴随着大批农民被排挤、被驱逐的暴力史和农民日益走向贫困化的血泪史。” [3] 其实,这种认识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资本主 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述,也不符合当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事实。本文试图重新认识和把握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英国式道路”的实质内涵及其新的变化, [摘要]改造小农经济是世界各国在转型期共同面对的一个实践难题。英国作为世界上最早确立农业 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行国,自耕农的消亡是一个受到多种综合因素作用的经济淘汰和转化过程,除了圈地运动之外,囤购土地、国家立法、对外战争、大工业的冲击、人口结构以及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等因素也都产生过重要影响。英国农业革命的成功得益于土地所有权的重大变革,“圈地运动”的实质是把分散的地块合并起来,并把公有的田地分为彼此完全独立的密集大地产,而以资本主义雇佣制大农场为主要特征的“英国式道路”则是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当代英国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是自营农场占主导地位,农业的资本化、企业化经营势必造成大农场排挤小农场的现象,农业资本参与利润率平均化的规律与国家保护农业政策是并行不悖的。[关键词]农业资本主义;英国式道路;小农制;现代农业;雇佣制大农场;自营农场[中图分类号]D0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79(2008)06-0075-04 (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张新光 收稿日期:2008-07-05 作者简介:张新光(1964-),男,河南邓州人,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资 本论》和“三农”问题研究。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英国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马克思主义在当代

农耕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众所周知,中华,自汉朝以来就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并且与佛教,道教等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而形成独特一个的东方文化中心,而在这种文化的背后,则是深入到普罗大众骨髓里面的农耕文化。那么,农耕文化究竟给我们中国带来了什么呢? 笔者认为:这种文化对古老的中华文明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它,让中华文明兴盛了两千多年;同样,也是它,为我们注入了注定要经历痛楚的基因,使我们在耻辱中走向现代化,继续容纳新的血液,焕发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一》 自汉代伊始,以儒学为中心的农耕文化就深深地影响到国人心中。那时,每隔一个百年左右的时期,国家就会面临战乱不断,人民一方面要战胜战乱以获得安宁,另一方面,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统治阶级要需要平定战乱,巩固统治,发展经济。由此,一种极度需要安定,平静的思想在人民中蔓延开来。 恰好这时,佛教传入中国并且不断被广大民众接受,道教产生。于是,在统治阶级的引导或控制下,以佛道儒为主的思想就不断融合,一方面推动文化的传播,人民素质也不断提高,反过来也推动农耕经济与文化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而且,由于这种以尊礼爱幼,追求安定生活的思想极为有利于地主阶级的统治,所以,在以后的历代中,无论朝代怎么更换,这种文化传承都未断绝,这也是为何中华文明强于西方文明一千多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在唐代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相对比较开明,对文化的

控制相对比较宽松,因此,此时的农耕文化不断地吸收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和外来文化,唐代的皇帝的血统与对待北方少数民族与外来民族的开明政策便是最好的例子,“天可汗”称呼之空前绝后,更是说明了这一点。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农耕文化不断与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融合,促成自身文化的不断繁荣,唐代的突出成就说明了这一点,而且,汉代组建了大一统时期的第一支彪悍的骑兵,唐代组建了中国第二支彪悍的骑兵,而且在安史之乱前夕,发生在西域的那场与阿拉伯军队的激战,说明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是如何凶悍,虽然最终未能取胜。军队战斗力的形成是以雄厚的经济与充满朝气蓬勃的文化为依托的,不然,任再强势,也无法持久。因此,历届王朝末期的衰落,实际上是农耕文化在这阶段的衰落。 因此,农耕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可以这样说,没有农耕文化,就没有两千多年灿烂的中华文明。 《二》 但这种农耕文化自形成之日起,便带有一种难以出去的缺陷,可以说:是这种缺陷,让中华文化自明代以后不复昔日荣耀,也让中国经历百年的耻辱,痛苦的近代化。 首先,统治阶级过多干预文化的进程。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大一统为核心的封建帝国,帝国内高度集权,而且皇权总是在不断的强化中,这决定了文化核心——儒家文化必须要受到统治阶级的严格束缚,即使是吸收外来文化,也必须要保证能够不对其构成威胁,久而久之,就形成官僚体制下的封闭的文化,难以长期保持不断更新,以

第三章 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三章近代中国农业发展概况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重视。李嘉图曾经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两者的结合造就了最初的财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的积累又为工业提供了第一桶金1,哺育了工业的发展。工业发展起来后,工业才为农业的发展的提供各种农业资料,如工具、化肥,反哺了农业发展和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彼此转化的过程,各国情况不一样。中国从建国以来确立重工业发展战略,到2003年才基本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花了半个多世纪,农村基本上就是中国其他经济改革成本的转嫁领域,自然就引发了“三农”问题,至今仍然没有得到解决。本章就历史上中国农业发展、政策变化的过程,以及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三农”问题的由来及其解决方式作一简单的介绍和讲解, 一、中国传统农业的简单回顾 根据科学研究,大多数人都认为人类最初发源于非洲,然后向外扩散,形成了当今全球的人类分布。在此扩散过程中,最初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几大河流的冲积平原上形成了四大文明古国,以农业为核心发展起来,但随后的发展过程,这些文明古国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等级结构,由此导致该社会的经济发展很难越出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之外,出现了长时间的社会发展内卷化趋势,无法依靠自身的优势过渡到工业社会,反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走向衰落或消亡。为什么会这样呢?不同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如以中国和西方对比而言,比较典型的有如下六种观点:韦伯的宗教决定论2、布罗代尔的技术决定论3、彭慕兰的资源决定论4、沃勒斯坦的国际剥削论5、麦戈伊的文化决定论6、诺斯的制度决定论7。如此错综复杂的解答,至今仍然没有得到令人一致认同的答案。对此,我们就从中国农业发展过程入手,看看中国农业为什么在发展到顶峰之后,没有转入工业的发展。 1.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 中国农业的发展最初可以追述到女巫时代,随着家内劳动的女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发现农业后,人类逐步脱离了以狩猎为主的游离生活,过渡到母系氏族,在水草丰盛的地区定居下来,开始了稳定的农耕生活,农业产生(伏羲),到神农确立。 随着农业从狩猎中分离,人们的生活不再像以前那样游离不定,完全受制于自然环境。从战国到隋,中国传统农业在北方形成,当时的亩产量也由战国中晚期的216市斤提高到西汉末年的264市斤。隋朝到元代,随着北方民族大量南迁,传统农业也由北向南传播,到元时,农业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此时,农业亩产量有了明显提高,仅在宋朝时便达到了309市斤左右。明清时期传统农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和日趋完善,农业产量也由明朝的亩产量平均346市斤,提高到清中叶的367市斤8上下,产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伴随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由于能够为工业等提供不断增加的原料,到明朝中后期开始在苏浙一带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2.农业税制的沿革 随着农业发展、人们定居,和受到自然、地区等因素的约束,政府对农业的政策也逐步发展起来。到西周时,出现了“食府”,专门针对贫困人员的赊借制度,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1各国实行资本积累的方式不一样的。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大多在资本主义起步时,采用海外殖民、贩卖人口、土地改革等方式取得第一桶金;而对于广大后发展国家来说,他们基本只能依靠农业积累来完成。 2[德]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发展动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高等教育出版社 6[英]威廉·麦戈伊:《文明的五个纪元——以五个文盲划分世界历史》,山东书画出版社2004年。 7[美]道格拉斯·C·诺斯等:《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99年。 8亩产数字来自吴慧的《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195页,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隐性农业革命》的读书笔记 中国的人口压力是如此沉重,要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需要的是一种新型的农业革命,而中国农业在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变化堪称一场隐性革命。 这场中国农业的隐性革命,其主要动力来自农业外,即主要来自非农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费转型和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农产品消费结构以及连带的农业生产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向。这意味着全人口在食物消费上的结构性转化,即从以粮食为主的消费型转到粮—肉、鱼并重的消费型。而种植业内部,更有另一个结构性的转化,即从“以粮为纲”到粮—菜、果兼重型。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样的结构性转化,持续上升的大规模非农就业、持续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长以及持续转型的食物消费和农业结构,也导致了务农人数的显著下降,而这样的下降又正好与农业向相对高价值和高劳动需求产品转型同步,其结果将是农业劳动人员人均劳动以及收入的提高。 农业向高值农产品的转向赋予农业人员较高的人均GDP,主要不是体现于绝对产量的上升,而是体现于产值的上升。 在向高值农产品转化的趋势下,部分农民获益于相对高值的“新农业”,诸如新型种养结合或拱棚蔬菜的农户。在中国,从事新农业的农户也许已经占到1/3的比例。他们得

益于单位土地的进一步劳动密集化和资本密集化,可以凭借更小面积的农场达到全就业的状态,并且获得成比例或更高的劳动报酬,由此提高收入。 当前中国农业的劳动力,即使减掉一半,中国的农业仍将以小规模、相对密集的经营为主,并且未来也仍将依赖小农场。 中国农业的出路不在大农场而在于新时代的小农经济,在于使用市场机制和激发农民通过市场牟利的积极性,让农民自愿成立独立的合作组织或其他类型的利益团体,疏导市场信息,组织、指导生产和销售,并从有谈判权力的位置来利用市场,而不是单独且脆弱的受人摆布,从而农民和代表农民利益的团体,在与商人和公司交易时,才有可能达成平等交易的关系。

中国传统农业成就和精华—水稻栽培

中国传统农业成就和精华—水稻栽培 水稻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据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估计,当时在粮食供应中,水稻十分之七,居绝对优势,大、小麦、黍、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也就是说,中国绝大部分人口是依靠稻米来养活的,可见稻米对于中国的贡献。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在这里,历史上不仅有野生稻的记载,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野生稻的分布,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民发现了80余处的新石器时代的稻作遗存,时间从1万年前到4,5千年前不等,而且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稻作遗存的数量还在增加,年代还有不断推前的趋势。水稻虽然起源很早,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它却名不见经传,甚至它被排除在“五谷”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产水稻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长期处在一种较为落后的状态,稻作技术也比较原始,史书中往往把它概括为“火耕水耨”。所谓“火耕水耨”就是先用火把田中的杂草烧掉,然后再种上稻,当稻苗和杂草同时长出来的时候,便放进水去,由于在淹水的条件下,稻还能正常生长,而杂草却难以生存。这种稻作技术虽然原始,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这一特性。水稻的系统发育是生长在积水的沼泽地,它的根系有裂生通气组织,是沼泽地植物特有的通气组织,也即从茎叶输送空气到根部的通

路。如淹水过深而致呼吸发生阻碍时,还有进行气体交换的作用。又,根在幼嫩时营水分养分的吸收作用,老化后细胞壁厚化,只营通导作用,可防止体内氧气的散失。另外,在主茎和分蘖节的地上部茎节平时不会生不定根,似是而非在湿度过大或积水浸淹下,地上部茎节也会生根,潜在叶鞘基部裂缝穿出外面,进行吸收作用。加上水稻节间有随着水层加深而伸长的特性,都是灌水能淹死杂草而无伤于稻苗的生物学依据。火耕水耨虽然成功地利用了稻和草在淹水条件下的不同反映,达到除草的目的,但却是一种较为落后的稻作技术,它适合于地广人稀,劳力缺乏时使用。但唐宋以后,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人口的增加,火耕水耨便被精耕细作所代替。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主要包括以耕、耙、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水田耕作和旱地耕作在很多方面是可能通用的,不过适应南方稻田的特点,耕作工具上有些改进。如南方稻田和北方旱地相比,一般面积较小,原来的直辕犁使用起来就显得不灵活,于是在唐代出现了江东犁。江东犁是一种曲辕犁,它小巧灵活,能适应小块土地耕作时经常拐弯的需要。又如水稻是在水中生长,水层的深浅对水稻的生长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于是要求田面平整,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水平深浅一致,而每块稻田面积偏小,除了因自然原因以外,还在于小块稻田便于平整。为了平整田面,

毛概2018版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 (1)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历史产物。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革命时代。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 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2)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3)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入与传播;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准备 了思想理论条件。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的个人因素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主观 条件。 ●如何把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 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 作的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它们有 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学习 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如何科学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三、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二章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一、1948 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内 容,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 命。 (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 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3)由于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 妥协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新民主 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必须由无产阶级充当领导者。 (4)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是通过自己的政党来实现的;无产阶级只有在其党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