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二)(20200920232539)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二)(20200920232539)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二)(20200920232539)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二)(20200920232539)

专业技术人员沟通与协调能力的提升(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悦

一、专业技术人员的组织沟通

(一)会议沟通

1.会议的概念与分类

(1 )什么是会议

会议是有组织、有领导地商议事情的集会,一些无领导、无组织、无目的的聚合议论、

闲聊,则不能称之为会议?

(2 )形成会议的主要条件

有明确的指导思想、预期目标、具体议题;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有主持人和参加人

员。

(3 )会议的类型

①按照会议的组织形式分:常务办公会议,办公扩大会议,员工大会或员工代表大会;

②按会议的内容性质分:研讨会议,培训会议,社团会议,展览会议。

2.高效会议的组织

(1 )会前准备工作

1)明确会议的必要性; 2 )确定会议议题与目标; 3 )确定会议场所;3 )安排

会议时间;4 )确定与会人员;5 )制定会议议程:按照轻重缓急安排事项的处理顺序,将每一个议题的处理时间明确标示出来; 6 )发放会议举办通知。

(2 )会议现场的组织控制

有效控制会议议题和议程,合理控制与会人员的行为,加强对会议的组织协调。

(3 )做好会后工作

整理会议纪要,报道会议消息,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二)书面沟通

1.书面沟通概说

(1 )书面沟通的含义

书面沟通是人们按照社会交往规则而进行的文书性写作活动

(2 )书面沟通的特点

①应时一按时代的规则写作;

②应人一按对象的需求写作;

③应事一为解决问题而写作。

(3 )书面沟通的种类

行政公文,计划类文书,报告类文书,法律性文书,新闻性文书,日常事务类文书。

2.书面沟通的基本要求

制发文书要符合身份,书面沟通要符合法律法规,按照逻辑顺序安排文体结构。

(三)组织中的人际沟通

1?上级一下属人际沟通

(PPT11 )上级沟通行为模式类型的辨别:一个明智的沟通者,应当对自己和沟通对

象都有一个事先的了解和判断,以使自己主动采用合适而有效的方式与对方沟通。

(1 )支配一温和型:理想的上一下级人际沟通行为模式。

①在组织中,一个支配一温和型的领导,往往以任务的完成和问题的解决为关注焦点,

注意调动组织中的所有成员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试图发挥每一个成员的潜力。

②一个支配一温和型的领导,是一个在下属心目中温和而坚决、友好而强有力的领导。

2.下属一上级人际沟通:面对不同类型上级的沟通准则

(1 )与支配一敌意型上级的沟通准则

①尊敬,但不要表现出对其权力构成威胁的迹象;

②概括表达自己的理解时,谨慎措辞;如有可能,将自己所理解的付诸文字,并注意

表述的得体谦卑;

③愿意让他居功;将结果与上级的权力和形象挂钩;

④使他了解你工作中的最新情况;

⑤适度开放,表现你直率、坚定的形象。

(2 )与顺从一敌意型上级的沟通准则

①不要过于咄咄逼人而对上级的安全感造成威胁;

②不要过于热衷于社交和显得太活跃;

③通过实际的行动赢得信任(而不是夸夸其谈);

④不要在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上造成过于急速的变化;

⑤将结果与其安全感的需求(如单位运作、顺利完成上级任务等)结合起来。

(3 )与顺从一温和型上级的沟通准则

①对与上级漫无目标的沟通行为不予控制;

②将结果与上级的受欢迎度及认可度结合起来;

③帮助他管理,实行进度督查;

④提议和报告始终简洁明了;

⑤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社交。

(4 )与支配一温和型上级的沟通准则

①强调任务目标的实现;

②坦诚、直率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

③对异议坦然接受。

(5 )支配一温和型:理想的下一上级人际沟通行为模式

①在态度上确立自己支配一温和型的沟通行为模式;

②在具体的沟通活动中注意基本的沟通技巧。

3.同级之间的人际沟通

(1 )不同沟通行为模式对待同级关系的态度

1)支配一敌意型对于同级关系的看法

通常很了解同级之间的权力状况,并且不满意于这种状况,试图获得对同级的控制权。

2)顺从一敌意型对于同级关系的态度

①针对同样属于顺从一敌意型的沟通对象,其评价多为“懵懂,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并认为由于他们缺乏能力和技术,和这种同级共事是很危险的事情。

②针对顺从一温和型的漫谈和无目标,他(她)会以“不安分的”、“拒绝严格按章

办事”来评价同事,并同样将与这种同级共事视作是有很大风险的事情。

③针对支配一敌意型和支配一温和型的同事,其通常会认为对方是“能干”而“有野

心”的。

3)顺从一温和型行为模式对同级关系的态度

通常对权力并无太大兴趣,重要的是大家和睦相处。

4)支配一温和型行为模式对同级关系的态度

不将同级视为有威胁的竞争者,也不视其为亲密朋友;他们的目标指向合作一问题解决和目标实现。他们希望通过共同配合和努力来完成任务,并使每个人的优势都得到发挥。

5 )与支配一敌意型行为特点的同事争夺控制权;对顺从一敌意型行为特点同事的犹豫观望提出警告;对顺从一温和型行为特点同事的散漫及盲目乐观加以引导

二、专业技术人员的大众媒体沟通

(一)以合作心态对待媒体

1.媒体是我们的“工作伙伴”

第一,新闻媒体可以通过其广阔的传播覆盖面,向公众传递党和政府以及各行各业的

有关信息,唤起公众对决策内容和各类信息的关注和参与,减少公众对事件真相及有关决策

的误解和抵触。

第二,新闻媒体通过提供真相,反映情况,可以促使决策层更加了解真实情况,特别

是当某些政府机构或部门欺上瞒下、官僚主义等原因而造成信息流失或失真时,新闻媒体通过行使其舆论监督功能,打破消息封锁和撕破谎言,就可能唤起上级领导对有关问题的关注,从而加快某一问题的解决。

第三,新闻传播机构拥有专业性的人员队伍和技术设备,它的时效性、客观性等职业

特性所带来的社会信任度,比之当事单位自身的传播,具有更有效的说服力。

第四,新闻媒介可以运用自己独特的表现方法,把传播者传统的组织传递方式转化为生动逼真、感染力强的传播手段,从而让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传播者的政策法规和处置措施。

2.与媒体沟通的原则

(1 )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尊重记者的工作责任和职业特性

①尊重记者维护事实真实的立场和维护社会良性发展的责任心

②了解记者关注的新闻点

1)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

2)当事方不让报道或对报道有争议的内容;

3)与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情;

4)拓展公众想象空间的话题等。

③尊重媒体的立场和新闻策划

(2 )接受采访是最好的媒体沟通方式

1)以时效性抓住媒体的眼球;

2)新闻的时效性决定新闻发布的若干时态法则;

①新闻发布要写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向记者报告特定的时间,最好精确到“X时

X分”,突出事实的“现在进行时”;

②新闻发布的事实时序不能颠倒,否则就会歪曲事实的因果关系,改变事实的性质。

叙述事实可以运用倒叙或插叙,但不能违反事实因果关系的顺时态;

③要把事实发生或发现与新闻发布的“时间差”缩小到最低程度,时间差越小,新闻

发布的时效性就越高。

④要注意纸质媒介的截稿时间。比如报纸,日报的截稿时间是晚上12点,晚报的截稿时间为上午10点,电视新闻的截稿时间是在下午6点。

3)用事实与细节给记者“喂料”;

4)用新闻语言与媒体共鸣。

(3 )真实坦诚

1)永远讲真话

真话才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度,才能体现受访者坦诚开放的形象。

2)采用前门策略

3)通过提供事实材料显示坦诚态度

(4 )建立长期的友谊与合作

1)建立媒体档案;

2)给记者留下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3)开通与媒体沟通的多种渠道。

(5 )与媒体沟通信息的不同方式

1)新闻通稿,由当事单位拟定好的对某一事件的报道,供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使用。

只发新闻稿就不用回答记者提问,避免了回答难以回答的问题。

2)新闻发布会(广义):从广义上来讲,各类组织就重大事项向社会公布消息、发

表意见并接受记者提冋的信息发布活动。具体又分为:

①新闻发布会(狭义):以新闻发言人公布事件和意见为主,不安排记者提问;

②记者招待会:以记者提问、新闻发言人回答为主要内容;

③媒体吹风会(背景吹风会):对即将举行的活动、会议、各种计划或将要发生的事

变提前向记者透露某些信息;

④媒体见面会:由国内外高层首脑或杰出知名人士接见记者,并应邀发表简短讲话、

回答记者提冋。

3)接受记者的采访,通过接受媒体的集体采访、单独采访(专访),来发布解释有

关事件的新闻。

3.不同情境下与媒体沟通的方法

(1 )突发事件中与媒体的沟通

1)抢第一时间发布信息

在事件刚刚发生、外界还不知道有关信息时,当事方就发布第一批信息,成为权威的

“消息源”,而且要尽量把最主要的信息、立场提供给媒体,让记者抢发的第一篇稿子就是出自当事方发布的新闻稿,或者其中重要的内容就是出自当事方提供的信息。

2)尽量为媒体的采访提供方便

明确接待记者的人员安排,认定对外发布信息的责任部门和人员,掌握接待记者的程

对一些有延续性的突发事件,要设立新闻中心,并及时向记者提供情况和采访方便。

3)把握好事件刚发生时的传播要点

第一,告知公众事件已经发生;第二,对于受害者我们深表同情和关注;第三,我们正全力以赴采取措施。

4)关键问题的回应须慎之又慎

5)不断更新传播内容

6)控制不良、不实信息的扩散

及时发现谣言,准确做出判断;抓住要害,组织驳斥;要尽量避免重复谣言本身,以防公众只获取信息中的谣言片段而强化对谣言的信任;根据当时谣言的传播情况来决定辟谣

的传播面。

(2 )负面事件中与媒体的沟通

正视事件,表明态度;第一个宣布坏消息;严肃查处,堵塞漏洞;向媒体提供正面因素或者是富有人情味的故事。

(3 )如何面对媒体的不实报道

①冷静应对;

②分析事件:从哪些角度来指出?除了正面回应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选择?

③与合适的人进行沟通

先与记者本人进行沟通;再逐级联系;联系其他媒体;直接影响公众

④乱选择诉求

要求撤销或更正;要求刊登后续报道;要求道歉;要求存档;要求亲自阐述己方的立场和观点。

(二)与记者的现场沟通

1.接受采访前的准备

(1 )了解媒体

前来采访的媒体的有关情况;前来采访的记者的个人情况。

(2 )确定传播的目的和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