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学年论文

题目: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

对其《无题》诗的影响学院:文史学院

专业:汉语言文学

年级: 2008级

学生姓名:马俊林

学号: 200851010224 指导教师:马世年

论李商隐的身世和爱情对其《无题》诗的影响

学生姓名:马俊林指导教师:马世年

[内容摘要] 政治追求的失意和人生际遇的坎坷,情感长期郁积的伤痕累累和灵魂无以聊赖的感伤情节,形成了李商隐忧郁悲美的创作倾向,他把最真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的感受融入到了他的诗歌之中,从而那凄美而婉丽的《无题》诗便惊采绝艳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李商隐;身世;感伤;爱情;《无题》诗

中国古典诗坛上的一位传奇色彩人物——李商隐,是颓败黯淡的晚唐中的一颗有泪之明珠,在晚唐诗潮流中闪耀着迷人的光彩。他以独辟一格的感伤诗风为唐代诗歌百花园里增添了一朵“奇葩”。李商隐的诗处处浸染着无端的悲思慨绪,隐含着一颗寥落、幽怨、缠绵悱恻而又似有某种追求的心理。他的诗是如同是艳丽抹上一层愁绪,于朦胧深处透出一丝光亮,感情的影子徘徊在诗行之中如烟似云,扑朔迷离,显露出他政治和人生追求上的失意和执意的矛盾心理。他只能把身世遭遇的不幸、爱情生活的不幸,乃至对唐朝廷命运的忧思转向对个人心灵的绝望倾诉,哀感凄艳,使他为之执着缠绵、郁结不解。

李商隐家庭的不幸,仕途的坎坷,爱情的悲苦,为《无题》诗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他用精巧的比喻,缠绵的意象,展示了他对人生独特的心灵感受和最真切的人生体验。作品情深而凄艳,内心沉积着对人生、政治、爱情的痛苦郁结,形成了意境朦胧,造诣精丽的诗风,创造性极为显著。在李商隐流传下来的六百多首诗中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是李商隐的独创,这类诗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其中有的可能别有寄寓,有的可能以爱情本身为依托。情思婉转沉郁,辞藻典雅精丽。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名为“无题”。基本可以确定诗人写作时用《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另外,还有许多有题的诗也也因归为无题诗,理由是这些诗的题目是从诗的首句中取前几个字为题,如《锦瑟》、《碧城》、《玉山》、《昨日》、《日射》等,也有的诗题与内容毫无关系,如《为有》、《一片》等。如果以这样的标准来看,《李商隐诗集》中可以归入无题诗的就有近百首之多。但不论哪一类,或以爱情为主题,或以人生为主题,或以政治为主题,细细品味都有极高的的美学价值。瑰丽的的语言风格,感伤的精神气质,朦胧的诗歌意境,千百年来有多少读者为之共鸣。

一、沉沦的身世和失意的政治生活孕育了《无题》诗的感伤色彩。

李商隐(约812年—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生于河南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在《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22首被收录,位列第

4。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

在李商隐10岁前后,他的父亲在浙江幕府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回到了河南故乡,生活贫困,要靠亲戚接济。在家中李商隐是长子,因此也就同时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孤儿寡母“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虽在故乡,却如同外来的逃荒者。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面对生活的窘迫他想努力承担起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责任,他渴望早日步入仕途,以光宗耀祖。然而早年的经历使他养成忧郁、敏感、清高的性格,这些特征大量地从他的诗文中流露出来。“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①。诗中所言并不仅仅限于爱情的虚幻杳渺,举凡他人生、仕途,种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祈望追求,都近似于诗中缩写情境。

文宗开成二年(837),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资格。在此之前,他已经失败过多次。与大多数缺乏权势背景的考生一样,李商隐并不指望一举成功。然而,随着失败次数的增多,他渐渐开始不满。他将没有录取他的考官比喻成阻挠他成功的小人,“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李商隐考中进士的当年(开成二年,837)年末,令狐楚病逝。在参与料理令狐楚的丧事后不久,李商隐应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聘请,去泾州②作了王茂元的幕僚。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甚至将女儿嫁给了他。从李商隐后来的经历中可以看出,这桩婚姻将其拖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中。

李商隐的尴尬处境在于:王茂元与李德裕交好,被视为“李党”的成员;而令狐楚父子属于“牛党”。因此,他的行为就被很轻易地被解读为对刚刚去世的老师和恩主的背叛。然而更加让他纠结不堪的是他以后的试图生活。由于晚唐皇帝的不断更换,牛李两党的权势也在不断变换。于是李商隐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朋党倾扎德漩涡之中,一直沉沦下僚,30年中有20年辗转于各处幕府,远离家庭漂泊异地。政治上受猜忌和歧视,人格也受到了极大的诬毁。这巨大的精神压抑和心灵创伤使李商隐获得了刻骨铭心的悲剧体验,积郁了浓浓的一腔悲愤,为其无题诗的感伤意境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如李商隐在《为有》中所写“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表明了他一生落魄不得志的原因,不是没有才能或是有才能得不到赏识,而是卷入党争之中成为受害者的悲惨遭遇,也因此李商隐的诗既有着阴柔之美而又自有劲骨,阳刚之外却显得悱恻多情,形成了富于个性的特色。

从史料看,李商隐在京城的生存是艰难而屈辱的,甚至是危险的。因而,潜意识中京城就成了痛苦记忆的符号。他在长安求仕期间曾经有过屡次应试屡次失败的挫折体验。其中几次重要应试中的惨痛经历,更是在李商隐心中留下了痛苦印记。开成三年,应试博学宏词科,李商隐寄予厚望,以期通过考试后获得官职。然而复审时被人目为品德“不堪”而遭斥未中,这是对他政治上的一次最严重打

击。

满怀希望却意外被驳,致使他心情极为沮丧,甚至产生了对自己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第二年(开成四年)李商隐再应吏部“释谒”入选,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但席未暇暖即被外调为位低事杂的弘农县尉,这无疑又是一次莫名的贬斥。这在《别薛岩宾》中有所流露,“桂树乖真隐,芸香是小惩,清规天以况,且用玉壶冰”,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一朝入选一朝被贬的那种仕途沉沦的愤慨。即使在小小的县尉任上,诗人既要拜迎层层长官,又要做违背心愿的奴役百姓之事,心情的怫郁更是无以复加。不久,诗人因“活狱”而开罪于上司,愤然“乞假”回京。会昌二年,李商隐再次应吏部试而入选秘书省,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然而心情却未见得愉悦。这时的诗人在官场几度沉沦,颇有了几分沧桑感,此次重入秘省心情是复杂的:“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感叹自己就如同那飘转的蓬草难以自主命运。确实如此,他再一次地被命运捉弄了。供职不久老母去逝,他必须离职守孝三年。可见,李商隐一生最为得意的“三干有司,两被公选”的经历留给他更多的是痛苦记忆。虽然他想要在“君前剖心肝,叩头出鲜血,滂沱污紫宸”,然而“君前”的长安却是险恶的政治斗争中心,朋党倾轧,宦官乱政,使“九重黯正隔”,诗人一腔热血化作“涕泗空沾唇”。尽管仕途如此坎坷,李商隐并没有放弃他在政治理想方面的追求,这也可以用他具有多义性的那句诗来解释,即“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不仅仅是对他既悲观又坚定,既痛苦又缠绵的爱情写照,而正是这种仿佛绝望的悲哀痛苦中也透露出了他对政治理想的坚韧执著,充分体现了他“欲回天地”的不懈追求。

总之时世、家世、仕途多方面原因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的内向型性格与心态。秉赋的才情、悲剧性和内向型的性格,使他心灵善感,而且感情异常丰富细腻。国事家事,春去秋来,人情世态,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突出。种种不幸加深着他内心的沉痛,崇高美的事物在不断变化中的消沉、幻灭,引起了他的关切、彷徨和探索,这无疑是形成《无题》诗感伤色彩的重要原因。

二、爱情的悲剧是李商隐《无题》诗朦胧的灵魂。

李商隐无题诗的魅力,在于他诗中的爱情表现他那种无望,那种咫尺天涯的绝望,使他的诗充满了感伤色彩。爱情,成了商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他以爱情诗名世。他的爱情诗绝无逢场作戏以至玩弄异性的轻佻成分。他这方面的境界甚至远高出他的前辈李白、白居易,同辈杜牧、温庭筠等风流名士。他更近于希腊酒神悲剧形象和文艺复兴时期以人为本至情至性的健康主张与风格。他对人类爱情的那种微妙复杂的心灵密码的揭示乃是空前的,完全不同于李白的“相见情已深,未语心可知”,也不同于杜甫的“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他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这个名字,已然就是爱情的代名词,他的诗,更是情诗中的瑰宝,人间真爱不朽的记忆。毛泽东向来长于以政治历史的眼光阅读古书,他读李商隐,爱不释手,

引为知音,对无题诗圈阅甚多。他不愧为爱情诗坛的泰斗。然而,李商隐这情天独厚的爱情诗与他的爱情难以实现、受过创伤深重的爱情悲剧莫无深切的关系,这更增添了商隐一生悲苦命运。

李商隐在初娶丧偶以后,又经历了两次刻骨铭心的而又没有结果的爱情,这两次对他的感情上的打击和心灵上的伤残,是非常强烈而且深刻的,对他的感伤气质进一步深化无疑具有深刻的影响。他把这两段感情经历熔铸成哀感顽艳《燕台诗四首》和朴拙生涩的《柳枝五首并序》。《燕台诗四首》可以推断诗人与一歌妓恋爱。他们相识在春天,其后女方远去,不复见面,他夏天曾去“石城”寻访她,可是未见。她已嫁到了南方,“几夜瘴花开木棉”,秋天他曾经寄尺素书与双耳珰给对方,冬季是其人仍在南方,而已经新寡。可见诗人在四季中无不沉醉对她相思之苦。“春之困近乎幽,夏之泄近乎忆,秋之悲近乎怨,冬之闭邻于断。”③,诗人在“幽忆怨断”中结束了这段哀惋凄伤的悲剧爱情。

李商隐与柳枝的不了爱情,更是让他遗恨终身。张采田④说:“柳枝是义山第一知己。”⑤柳枝在惊采绝艳的《燕台诗》感染下,大胆主动托商隐的兄长让山传递少女纯真爱慕之情信息,与商隐见面,并当面约商隐三天后在她洗裙的水边相会“以博山香”⑥。不巧,商隐一位约好同去长安的朋友开玩笑地拿着他的行李先走了,致使商隐没有能留下和柳枝如约相会。不久,柳枝被东边的一位节度使强娶去,往武昌后又沦入风尘,造成了商隐终生的憾事,内疚之心一生未能忘怀,愁思固结不解。“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本是丁香树,春条结始生”,“东陵虽五色,不忍值牙香”,“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武昌若有山头石,为拂苍苔检泪痕”,“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冯浩说:“词意沉痛,非徒感闲情也。”这一不了情的爱情对造成诗人心灵的创伤是多么的剧烈。

后来李商隐在玉阳山学道期间,与女冠宋阳华的一段道俗之恋,给商隐的诗歌点缀了几分悲剧的芬芳。“已闻佩响知腰细,更辨弦声觉指纤”,他们如此炽热纯熟的恋情,到头来却落得个让诗人痛苦无望的幻想,相见有如镜中花,遥不可及。“一春梦雨常瓢瓦,尽日灵风不满旗”⑦,“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瓢灯独自归”,“轻身灭影何可望,粉蛾帖死屏风上”,两情如此不易通。只能留给诗人无限的相思之苦和刻骨铭心的伤痛,“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若教春有意,惟遣一枝芳,我意殊春意,先春已断肠”,“云浆未饮结成冰”⑧,更让人感他的悲剧的是他还做“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努力。李商隐与宋阳华在封建礼教的“道俗不婚”重压下相狎相恋,忧畏重重,无果而终,这种遇合良难的爱情使得诗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悲苦与哀伤,爱情的欢乐与痛苦,艰辛与珍贵,不幸与崇高,失意与酸楚,在商隐的爱情诗里表现得缠绵悱恻,哀怨动人,爱情因它的永远不可得而显得更加具有悲剧的美感。商隐

这段缥缈的海市蜃楼般的爱情唱出了他感伤的小插曲。

李商隐历尽爱情的沧桑后,终于与王茂元之女结成鸾凤,以为终于有了温暖的归宿了。可好景不长,在王茂元死后,从此开始了他驱南走北的幕僚生活,又一次的遭受与相濡以沫的妻子的离多聚少之苦,常常与妻子两地分栖。“三年苦雾巴江水”、“三年从事亚夫营”、“三年已制思乡泪”、“江海三年客”,这些都道出了他远隔亲人数千里,羁旅之苦。李商隐夫妻还没来得及享受天伦之乐,王氏盛因年病奄然离去,对李商隐更是雪上加霜,痛加思痛,痛失患难与共十四年的爱侣,无疑在李商隐一生无数打击中是受创最巨的。这给李商隐的感伤史上又刻入了沉痛的一页。更让他抱恨的是他还未能来得及见上这一位贤淑聪慧、美丽情深、辛劳抚养子女、操劳家事的妻子一面,就与妻子阴阳相离了,这时的他从身体到精神上都受到了极大地打击,似乎一下子就变得衰老了。“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难”、“残”、“尽”、“干”、“改”、“寒”极力突出了李商隐对爱情绝望无助的哀痛和凄凉萧瑟的感伤。自遭此变故后,他沉沦在妻子的哀悼中不能自拔,形销骨立,生意凋丧,“梧桐半死,才有述哀,灵光独存,且兼多病”,“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可见他内心的创伤是不可言喻的。之后,在梓州幕中,柳仲郢很同情他的境遇,准备在使府的乐籍中选一位色艺双全张懿仙做他的侍妾,他婉言谢绝了“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可见他对王氏的深挚感情,同时还作悼念词《李夫人三首》深情怀念亡妻。这一失妻之痛一直到李商隐的晚年也无法消除,在他的《锦瑟》中就这样的思忆青春年华之事,断弦丧妻,“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曾经为妻子日夜哀鸣“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也梦幻妻子日夜哭泣祈求回阳相见“沧海月明珠有泪”,可一切氤氲为烟无法寻觅“蓝田日暖玉生烟”。商隐在他的亡妻中弹出了凄惋入神、感伤入骨之声。

李商隐在他种种爱情一次次地幻灭中,谱写了他凄艳的《无题》诗,它那哀怨伤感的主题,婉转曲折的表现手法,浓艳华赡的语言,朦胧恍惚的意境,明丽凄冷的色彩,感伤忧怨的情调,堪称独一无二的绝世诗篇。清代朱鹤龄⑨对《无题》诗评注:“窥帘留枕,春心之摇荡极矣。迨乎香销梦断,思尽泪干,情焰炽然,终归灰灭,不知有情之皆幻也,不得但以艳语目之。”⑩

综上所述,李商隐毕生饱尝了身世坎坷的沉沦不堪和爱情破灭的沧海桑田,把他最真切的人生体验和心灵的感受融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把他一生中的伤时之感、迟暮之叹、沉沦之怨、离别之恨化作别具一格的《无题》诗。用他悲泣的一生铸写他诗歌的一生,以一种独特的感伤风格成为诗坛的一代骄子。

①刘学锴,李翰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177-178页。

②今甘肃泾川县。

③冯浩笺引,转引刘学锴、余恕诚《李商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第18页。

④张采田(1876-1945)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名尔田,字孟劬。清末官候补知县。著有《玉溪生年谱会笺》等。

⑤张采田评《柳枝五首序》,转引《相见时难别亦难》,黄世中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2,8,第25页。

⑥“以博山香”,博山香和香炉是男女炽热爱情的象征物。

⑦聂石樵、王汝弼笺注《玉溪生诗醇》,中华书局,2008,276页。

⑧刘学锴、李翰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75-185页。

⑨朱鹤龄(1606-1683)字长孺,江苏吴江人。颖敏嗜学,尝笺注杜甫、李商隐诗,盛行於世。

⑩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转引刘学锴,《李商隐传论》(下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页。

[参考文献]

1. 刘学锴、余恕诚(选注):《李商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3年版。

2. 朱鹤龄:《李义山诗集笺注》,转引刘学锴:《李商隐传论》,安徽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3. 刘学锴、李翰:《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 聂石樵、王汝弼(笺注):《玉溪生诗醇》,中华书局。2008年版。

5. 王永宽、尚立仁:《李商隐与中晚唐文学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6. 叶萌:《唐诗的解读》,国家图书出版社,2009年版。

Li shang-yin’s life and love

of eight-line poems on its the effect

Ma junlin

[Content abstract] Political pursuit of the disappointment and life experience bumpy, emotional scars and long-term smouldering soul without LiaoLai sentimental plot, formed li shangyin melancholy Lamentations beautiful creation tendency, he put the true life experience and feeling in the heart of his poetry in, thus the poignance and the WanLi eight-line poems was surprised to pick off unfolds the colourful.

[keywords]Li shangyin; Story; Sentimental; Love; Eight-line poems

说明:1.成绩评定均采用五级分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2. 评语内容包括:学术价值、实际意义、达到水平、学术观点及论证有无错误等。

李商隐爱情诗

1 / 15 xx的xx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xx的生平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xx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 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

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从大中元年至九年,先后三次赴桂州(今广西桂林)、徐州、梓州(今四川三台)随人作幕僚,悒悒不得志。大中五年去梓州 2 / 15 幕府前,妻王氏病故,更使他精神上蒙受沉重打击。居东川时,常抑郁不欢,顶礼佛教,甚至想出家为僧。大中九年冬,梓州幕府罢,李商隐返归长安。次年任盐铁推官,一度游江南。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李商隐病逝。二、xxxx的基本内容 李商隐的爱情诗,有些抒情对象是很明显的,甚至有些是诗人自己直接点明的;有些并未点明,作者可能有某种难言之隐,故意用“无题”或以篇首二字为题,以求隐晦。李商隐的爱情诗格调凄美,感情真挚,主要表现男女主人公爱情实现的艰难,异地相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浅谈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本文是关于李商隐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摘要:李商隐的爱情诗是最为人传诵的,他的爱情诗感情真挚,格调高尚,意境凄美,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扑朔迷离,情意绵绵,富有朦胧美和纯情之美,凄艳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善于用典,以深化诗歌的主题。总之,李商隐的爱情诗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登上了爱情诗的顶峰。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之美、凄艳之美、纯情之美多用比兴、象征手法善于用典。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

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 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以 下几方面: (二)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 一、漂浮迷离的意境和富丽华艳的辞藻,使他的爱情诗呈现出一种朦胧之美。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首先表现在主题的多义性上。从他的作品的题目上就可以感觉到这种独有的魅力。他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爱情诗均以“无题”或首句头二字及句中任意二字命名,其实均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浅谈李商隐诗歌的特点 内容摘要:李商隐的诗歌历来人们所争议,特别是《锦瑟》一诗,到现在依然没有一种说法能为绝大多学者所接受,究其成因,因其诗歌中运用了多种手法,形成了朦胧难解的诗风。本文将从意象、用典、非逻辑结构等方面作一些思考。 关键词:李商隐朦胧诗风特点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3选用了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两首诗。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增加了《马嵬(其二)》一诗。由此可见,李商隐的诗歌越来越为人们所喜欢,其诗歌价值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但是,李商隐的诗歌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争议。元代诗人元好问曾在其《论诗三十首(其十二)》这样写道:“望帝春心托杜鹃,佳人锦瑟怨华年。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那么,李商隐的诗歌总体上有哪些特点呢? 一、心灵化了的意象 中国诗文历来讲求“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物与志、情与景通过什么来整合在一起呢?意象。“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很多诗人在写诗时都要通过一定的意象表达一定的情感。可以说,没有一首真正的咏物、咏史、

咏怀的诗是不表现作者的心灵和人格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而显现出来了。”“艺术内容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从感性事物,从自然取来的;或者说,纵使内容是心灵性的,这种心灵性的东西也必须借外在现实的形象,才能掌握住,才能表现出来。”(《美学》第一卷)那么,李商隐所运用的意象和其他诗人有什么不同呢?这就在于他把自己的所有感情、甚至灵魂都注入到诗歌的意象中去,使它们带上诗人自己强烈的个人情感的色彩,使意象与诗人融为一体,成为诗人的化身,使人分不出谁是物,谁是“我”。象李商隐所用的柳、梅、花、雨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无一不是被作者心灵化了的,读者读后也不能确定这些是普通的柳、梅、花、雨: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赠柳》) 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十一月中旬见梅花》) 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李花》) 红楼融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李商隐的诗歌中所用的意象,现实生活中常见的这些物象尚且让人捉摸不透,另一类富有非现实色彩的意象,其所确指更是扑朔迷离,如珠泪、玉烟、蓬山、青鸟、彩凤、灵犀、瑶台等等: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无题》) 李商隐把自己内心的种种情感加之于某种意象,诗人再把这种意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点 教师教育学院 07小教中文1班柯听挺 8号 摘要李商隐的诗在晚唐诗坛上可称得上是独树一帜,他的爱情诗尤其为人所称道。这类爱情诗,将爱情的缠绵、相思的苦痛和失恋的悲伤描写得淋漓尽致。他的爱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结构上有曲折深婉的特点;二是对六朝诗风合理地承袭,如绮美的意象、精致清丽的语言、柔婉的情韵、朦胧的意境、流畅的音律等;三是大量使用典故进行叙事、抒情、寄慨。总体来说,他的爱情诗给人以丰富的美感,情思婉转,寄意深微,诗意隽永,耐人吟诵。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点 晚唐社会混乱,政局逐渐走向崩溃,影响到晚唐诗歌,所表现的是一种带有感伤情绪的美。李商隐是唐诗发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他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卓然成为大家。李商隐现存诗六百余首,大体可分为咏怀诗、咏物诗、咏史诗和无题诗四类。在有题而仍属无题的诗作中,有一部分是爱情诗,如《为有》、《日射》、《一片》、《昨日》以及《碧城》三首等。无题诗是李商隐最为人传诵的作品,寄情深微,意蕴幽隐,富有朦胧婉曲之美。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特色的作品,是他的七言律绝,其中又以《无题》诸作(多为七言近体)堪称典型。诗以“无题”命篇,是李商隐的创造。这类诗作并非成于一时一地,多数描写爱情,其内容或因不便明言,或因难用一个恰当的题目表现,所以命为“无题”。其中有些可能别有寄寓,也可能有恋爱本事以为依托。 总体看来,李商隐的爱情诗深远细致,能把恋爱中的细微复杂的感情精确的表现出来,同时诗歌的意境优美,含蓄朦胧,内涵丰富,感情真挚,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隐约其人,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一种朦胧惝恍的审美感受。对李商隐爱情诗进行赏析得出它们的艺术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李商隐的爱情诗在结构上有曲折深婉、回环往复的特点。他的诗比起盛、中唐诗人来结构要收敛细密。盛、中唐诗的结构是平行或递进式的,一层一个视镜,一层一个意蕴,境界开阔舒展,如高山远眺,而李商隐的诗却迂回曲折,全诗往往吟咏的是一种情绪,而在不同角度上叠加重复,犹如人在深谷徘徊,缠绵无休。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一二句点出别离之苦,以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烘托愁绪,三四句写相思不断,又以春蚕丝尽蜡炬泪干写心情的灰暗失望和纠缠固结,五六句再写相思之苦,以镜中白发、夜月寒光来映衬两地别愁的萧瑟,七八句再借青鸟传书的典故,寄托自己的希望,却又以蓬山暗喻人神阻隔,终于只能通音信而不能见面,增添了一层愁苦,全诗回环起伏,紧紧围绕着别愁离恨来制造浓郁的伤感气氛。而《促漏》一诗:“促漏遥钟动静阁,报章重叠杳难分。舞鸾镜匣收残黛,睡鸭香炉换夕熏。归去定知还向月,梦来何处更为云。南塘渐暖蒲堪结,两两鸳鸯护水纹。”全诗从静夜钟漏声写起,在朦胧中将读者牵入一个幽渺隐秘而宁静的世界,这里闪烁着秾艳而凄凉的色泽和气息,给人以虚幻和神秘的感觉。而后点出一场幽会已经过去,归去之人却仍在月下徘徊难眠,来日悠悠,更不知这样的云雨幻梦在何处重现。最后画面转为明亮,写南堂中蒲草结,鸳鸯游,水波荡漾,更令人触目伤心。诗歌一层又一层地渲染,首尾回应,烘托出寂寞和孤单之情。 另外可以感受到李诗结构曲折深婉较为典型的如《春雨》诗:“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诗中呈露的是一种幽渺迷忽的相思之情。头一二句描写作者为思情所困,和衣独卧,寂寥惆怅。三四句则由人去楼空、隔雨相望的冷寂,一下进到求访所思却无获而归的失落。五六句跳至对所思对象悲情触发的设想,再折回到自己梦境依稀

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

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 抒情诗是诗歌的一种,这种诗以集中抒发诗人在生活中激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为特征,主要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反映生活,因此不去详细叙述生活事件的过程,一般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不具体描写人物和景物。抒情诗的特点是侧重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优秀的抒情诗则往往激荡着时代的旋律。抒情诗因为其内容的不同分为颂歌、情歌、哀歌、挽歌、牧歌等。抒情诗以表现主观感情、抒怀咏志为主,它通过抒发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来反映社会生活,对客观事物的再现要服从于主观内心世界的表现。它不具体刻画人物,不展开故事情节。抒情诗中情与景占据了大半壁江山。但即使同为写景抒情诗,其表现手法与艺术形式也是各有千秋。有的以景载情,有的触景生情,有的以景蕴情。抒情诗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主流,从《诗经》《楚辞》到李白、杜甫、李商隐等人的绝大多数诗歌都是抒情诗,叙事诗和说理诗影响力都不及抒情诗。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带来的:李商隐的抒情诗合集【五首】,欢迎大家阅读。

锦瑟 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霜月 唐代: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忆梅 唐代:李商隐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无题·重帏深下莫愁堂

唐代:李商隐 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晚晴 唐代: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李商隐的六首爱情古诗词,道尽爱情心酸事!

李商隐的六首爱情古诗词,道尽爱情心酸事! 一听李商隐这三个字,大家应该都不会感到陌生,因为以前我们可在书本里学过不少李商隐的诗词呢!哪怕不是在书本里,李商隐的诗词也很受人喜爱,因为他是为数不多的不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写的诗词文学价值都很高,影响了整个晚唐甚至唐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李商隐的六首经典的爱情古诗词,看看你会被他的哪一首爱情诗词所触动!这是李商隐比较难懂的一首诗词,看上去结构松散,难以建立联系,跳跃性也很强,但是后人觉得这是作者写来怀念妻子的一首诗词。他的妻子十分尊重他,一路走来,尽管他的仕途坎坷,但是妻子仍然不离不弃,他也对他的妻子非常尊重,甚至是怜爱有加。可是他的妻子早逝,他悲痛万分,所以写下了很多关于妻子的诗词。这首诗首先写的是吹笙的场景,用暗示的手法,烘托了当时凄凉的景象。接着写吹笙的内容,让他想起了和妻子美好和谐的生活,心里既温暖又难受。如今妻子已经早逝,一切都物是人非了。最后写的是诗人的梦想和执着,用了两个典故,表明了自己对爱情的执着,感人至深。这首诗写的是一对宦家夫妇的怨情。开头几句写了丈夫既富又贵,妻子年轻貌美,两人相爱至深,可是心底里还是有一些怨。妻子怨丈夫早早就要起来上朝,留她独自一人独守空房。而丈夫其实也不愿丢下她一人,让她一人忍

受寂寞,可是谁叫自己是一个金龟婿呢?所以难春宵,这是丈夫的烦恼,也是妻子的烦恼。整一首诗含蓄深沉又富有变化,字面的意思比较明了,但是细细读起来,却觉得情趣横生。作者的这首诗语言委婉,可是极富感染力啊。这是作者的妻子死后,作者所做的一首诗词。据说作者李商隐和他的妻子十分恩爱,可惜妻子早逝,李商隐只能睹物思人。这首诗词虽然通篇都在说一种乐器——锦瑟,但是这应该是妻子最爱的一种乐器,所以是一首悼亡诗。这首诗是李商隐的经典之作,但同时也是最难的一首诗。对于这首诗众所纷纭,有人说这是写给一名叫“锦瑟”的侍女的爱情诗,也有人说这是一首悼念亡妻的诗,很多人觉得后面的这一种说法比较靠谱。在当时那个年代,李商隐其实算是比较专情的一个人,在他的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得出了。这首诗是李商隐寄给妻子的一首诗。当时候李商隐被贬,在去上任的途中,路过巴蜀之地,然后想起了自己的妻子,就触景生情作了这首诗。这首诗笼罩着悲伤的气氛。妻子曾经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回家,其实他也不知道,他只是盼着能够早点和妻子团聚。李商隐一生中都是不幸的,他刚步入仕途的时候,就卷入了纷争之中,然后多次被贬,一开始他还是挺乐观的,但是他这种乐观的精神慢慢被磨难给消磨掉了。这首写给妻子的诗,可以看得出他思念妻子的心情,也可以知道当时他和妻子见面的次数其实是很少的。全诗写得非常好,虽然语言平淡,但是

李商隐爱情诗艺术特色

xxxx学报1999年第4期 xxxx艺术特色 xx (xxxx师范学校邮编224200) 内容提要: 李商隐的爱情诗,蕴藉含蓄,意境深远,用典工切,写情细腻,巧用比喻,意象绵密,贯穿着一种执着不移的深厚感情,经得起反复咀嚼和玩索。 关键词: xxxx艺术特色 爱情,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诗人在这方面刻意求新,写下了许多爱情诗。李商隐的爱情诗,以其新奇的浪漫情调,巧妙的比喻,内在的抒情性,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爱情诗,有的不乏地老天荒的凄恻和前尘梦影的苍茫的深刻描绘,有的着重铸造美的意境,刻画相思相忆的婉转风情,写人则“灵犀一点”,写物则“珠箔飘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李商隐在爱情诗中反复咏叹那种深沉的相思苦痛,渲染浓郁的悲剧气氛,表达了在重压下难以实现而又苦苦追求的理想,对美好事物消失而产生的憾恨以及无所依托的悲哀。这种悲剧性的调子之所以成为李商隐诗中反复咏叹的主题,一方面固然同他爱情生活的不幸遭遇有关,另一方面,这些长期郁积在诗人胸中的思想感情,包含了诗人在政治、社会方面的体验和感受,在那些含蓄隐晦的清词丽句中,分明含有某种更深一层的人生态度和情绪,从而使诗成为袁现诗人身世和情怀的一种象征,甚至表现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李商隐也曾渴望唐王朝的“中兴”,以“安危须共主君忧”为己任,然而理想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在他爱情相思的歌唱里,便时常出现这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情调。反过来说,他或者借爱情相思的题材,寄托政治上的失意之感。于是,爱情的咏叹与人生的感怀,在诗中得到了和谐的一致。这些诗作为晚唐的一种时代情绪、社会心理,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特殊的社会意义。

李商隐的爱情诗全集大全《无题》名句摘抄-1

李商隐的爱情诗全集大全《无题》名句摘抄 1、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锦瑟》 4、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李商隐《无题六首其三》 5、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李商隐《北青萝》 6、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李商隐《无题二

首》

7、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 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无题》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 10、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李商隐《无题》 11、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李商隐《晚晴》 12、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1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15、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舒卷开合任天真——李商隐 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 17、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18、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1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初探

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初探 摘要李商隐的无题诗一般都是爱情诗,它们在抒写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着于缠绵、苦闷与悲愤等方面,达到了很高的抒情艺术水平。本文就李商隐无题诗的语言特色“隐”、“秀”、“凄”、“艳”,作一初步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李商隐无题诗语言特色诗词 一、“隐” 即“重旨”、“复义”,是指诗词含有双重或多重意义。纵观李商隐的诗词,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特别是要借物象来显示心象,这样,靠一般的、比较明显的比喻就不足以充分而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运用象征性的表现手法,进而将象征与比兴融合起来。他的无题诗运用这种以比兴象征托寓的手法最为纯熟。如《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享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主要的原因是它用典较多,内容太深,以致含义模糊,举居中的颔联和颈联为例: 颔联用了两个典故:庄周梦蝶与望帝化鹃。“庄生”句:是写瑟声之如梦似幻,令人迷惘,诗人又非常思念妻子,于是,便像庄周梦幻为蝴蝶那样,弄不清是自己梦见妻子,还是妻子梦见自己,恍恍惚惚,度日如年。纵观李商隐的一生,想为国事“君前剖心肝”,但“九重黯已隔”;想追求深挚的友谊,却“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他的种种理想无疑都是没有达成的,也只好将自己的雄心壮志及伤时忧国、感伤身世之情,均托于哀怨凄断的诗歌中,如望帝之化鹃以自抒人生悲慨。 再看颈联,“沧海”句:写瑟声之清寥悲苦,诗人联想到王氏死后,自己也就会形单影只,不禁泪水长流,“月明”便暗示泪珠大滴而圆莹。另外,诗人出身在一个“内无强近,外乏因依”的寒素之家,早岁丧父,在沦贱艰虞的处境中挣扎奋斗,时时感到一身之孤孑。再联想到自己年轻时的热望和追求,一生的努力奋斗,现在只剩下飘渺迷离而又刻骨铭心的怀思了。这又可以看作是他的迷惘幻灭之慨。 这两联都可以做如上多方面的阐释,因此展现了蕴藉含蓄的旨意,让读者深感诗词意境迷茫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商隐语言运用之高超。 二、“秀”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论文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毕业论文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On the imagery of Li Shangyin's love poems 目录 内容摘要┈┈┈┈┈┈┈┈┈┈┈┈┈┈┈┈┈┈┈┈┈┈┈┈┈┈┈┈第1页 关键词┈┈┈┈┈┈┈┈┈┈┈┈┈┈┈┈┈┈┈┈┈┈┈┈┈┈┈┈┈第1页 一、意象的丰富性┈┈┈┈┈┈┈┈┈┈┈┈┈┈┈┈┈┈┈┈┈┈┈第2页 1.朦胧意象┈┈┈┈┈┈┈┈┈┈┈┈┈┈┈┈┈┈┈┈┈┈┈┈┈第2页 2.动物意象┈┈┈┈┈┈┈┈┈┈┈┈┈┈┈┈┈┈┈┈┈┈┈┈┈第2页 3.典故意象┈┈┈┈┈┈┈┈┈┈┈┈┈┈┈┈┈┈┈┈┈┈┈┈┈第3页 二、意象的感伤美┈┈┈┈┈┈┈┈┈┈┈┈┈┈┈┈┈┈┈┈┈┈┈第4页 三、意象的朦胧美┈┈┈┈┈┈┈┈┈┈┈┈┈┈┈┈┈┈┈┈┈┈┈第4页 参考文献┈┈┈┈┈┈┈┈┈┈┈┈┈┈┈┈┈┈┈┈┈┈┈┈┈┈┈┈第6页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王玉霞 摘要:李商隐的诗歌深情绵邈、朦胧幽微,在中国诗歌史上独树一帜。这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独特的诗歌意象。他的爱情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寄托了感伤的情绪来表现内心世界,达到诗歌意境的独特美。作为诗歌的主要构成部件——意象,其特征就是主观与客观的相结合。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意象更主要的在于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表现诗人的心灵世界。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李商隐爱情诗意象的丰富性、感伤美和朦胧美,说明李商隐爱情诗的悲剧之美,以及李商隐爱情诗歌在唐诗中的地位及对后世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 李商隐是晚唐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诗人,他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尤其是他的爱情诗最为突出,其爱情诗即可画出两情缠绵,指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

从人生际遇看李商隐的爱情诗

2010年8月学术交流Aug ,2010 总第197期第8期Academic Exchange Serial No.197No.8 [收稿日期] 2010-02-08[作者简介]马跃(1974-),男(满族),辽宁东港人,副教授,文学硕士,从事中国古典文学、满族民间文学与民俗文化研究。 从人生际遇看李商隐的爱情诗 马 跃 (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哈尔滨150027) [摘要]李商隐在政治生涯中是个失败者,这又导致了他人生道路的坎坷多艰。他的大半生 都沉沦在枯燥无聊的幕府生活中,到处辗转漂泊,为他人做“嫁衣”耗尽了大量的心血。他的爱情生活有乐也有苦, 且苦多于乐。现实的苦闷与失败和对理想的追求与憧憬构成了李商隐诗歌的主旋律。他的苦难遭际和非凡天赋的有机结合熔铸成一篇篇至情至性的诗章,他的爱情诗真挚而缠绵,热烈而深沉,朦胧而曲折,交织着他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求而不得的失望以至绝望的种种复杂的感情。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人生际遇[中图分类号] I207.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8284(2010)08-0153-03李商隐生活的年代正是李唐王朝江河日下,社会动荡不安,政治窳败的晚唐前期。他在这样的环境中郁郁不得志,面对仕途、爱情、名利总是十分矛盾而难以割舍。经历了少年的磨难、青年的坎坷、中年的忧患,但他从未向命运低头, 一直全力抗争。如果李商隐的一生仅仅遭逢了政治生活的种种磨难,那么他的诗歌也不会如此朦胧凄凉哀感顽艳,他还遭遇了感情生活的种种波折。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留下了无尽的相思之苦;有了令人神醉的新婚生活,不久又遭爱妻亡故……这一切都使他的爱情诗蒙上了凄迷感伤的色彩, 迸溢出肝肠寸断的炽热情怀。他的爱情诗主要是无题诗,这可以说是他的首创。无题诗除少数篇章外,绝大多数都是描写男女恋情的。这些诗情致缠绵,有百宝流苏的绮丽, 有千丝织网的细密,有行云流水的空明,使读者回肠荡气,不能自己。据此,人们常把他的爱情诗和无题诗联系起来诠释和研究。这类作品大都是写缠绵悱恻的爱情和离别相思的苦痛, 这和他失意沉沦的身世遭遇不无关系。自身的诗意遭遇使他对现实生活中青年男女失意的爱情有特别深切的体验,而当他在诗歌中抒写这种失意的爱情时, 也就有可能融入自己的某些身世之感。一 李商隐诗中的思想感情高度概括而又深刻细腻地表现出晚唐绝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思想状态,深刻地反映出 当时社会的主流和本质。晚唐衰败不堪的动乱社会在敏感的诗人心中已投下深沉的阴影,政治上又屡遭打击,使他一生事业一无所成。面对无力回天的困境,他企图逃遁到情感世界中去,可是爱情也不尽如人意,他试图追求一种自由的爱情,可最终无法战胜强大的封建势力,痴情的初恋被迫中断;他娶了位情投意合的夫人,可夫人又偏偏早逝,种种打击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哀伤凄苦之中。时代政治、爱情等诸多因素让诗人更加忧伤、痛苦徘徊,政治讽喻诗无法完全派遣这种哀愁,于是爱情诗成了他的发泄口,他缓缓地咀嚼这种痛苦,一唱三叹、感伤成了诗中的基调。身处封建社会的晚期,心理深层意识中表现出一种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意绪,体现在以爱情为主题的词中便充满了无可排遣的哀愁。 李商隐的悲慨心态为他的诗美创作营造了一种凄幻朦胧的氛围,婉转缠绵耐人寻味的境界主要表现在以无题诗为主的爱情诗方面。他的爱情观和女性观是比较进步的, 他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以一种纯情的而不是色欲的角度来写爱情写女性。他的人生遭遇使其悲慨的心态融入于爱情诗歌当中,使他的爱情诗展现出伤感的色彩。由于他以心写诗,融情于诗,所以他的这种伤感色彩更加真挚感人:营造了一种孤凄冷寞、 凄幻迷离的氛围,传达出难以名状的悲凉意绪。如 《无题》(四首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 · 351·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内容提要]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其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作立意高超、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寄托深远,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的爱情诗歌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其爱情诗的朦胧美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意象的朦胧,意境的朦胧,意旨的朦胧。其爱情诗的朦胧美在表现方法上有三方面的特征:象征比兴手法的创造性运用;多角度多层次地对环境进行渲染烘托,用暗示的方法处理意象塑出情感形象;大量用典特别是选用带有迷离浪漫色彩的有关神仙的典故。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朦胧美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朦胧美 一、李商隐及其爱情诗简介 李商隐是我国唐代后期一位有重要成就的杰出诗人,与杜牧齐名,世称“小李杜”。李商隐初学古文,受牛党令狐楚赏识,入其幕府,并从学骈文。开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进士。次年入属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府,王爱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党排挤,辗转于各藩镇幕府,终身不得志。李商隐诗现存约600首。他的诗歌渊源上可追溯到楚大夫屈原,下及盛唐的李、杜,并继承了中唐李贺开创的唯美派诗风,以精巧的构思、含蓄的意韵、华美的辞藻登上了唐诗抒情艺术新的高峰,代表了晚唐的最高成就。李商隐是一位饱经仕途坎坷和生活磨难的诗人,因此,他的诗作内容广博、含义深刻,其中尤以爱情诗最为后人传诵,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李商隐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专事爱情诗创作的诗人,对同时代的温庭筠、韦庄及后世的西昆体诗人,婉约派词人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许多描写爱情的佳句,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等已经成为抒发真挚情感的千古绝唱,而且,又因为这些诗句含蓄、多义的特点,使它们又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辖限,成为感悟人生的至理名言。在唐诗丛香国中,爱情诗是一国芳馨别具的奇葩。而李商隐的爱情诗,则是这国奇葩中最引人注目的一朵。他以全新的热情,极度的关切,深入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层,去探索、体味,去认识、感受,把男女之情作为自己主要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的重要题材。他一生共写了一百多首爱情诗(包括有寄托的诗),几乎占了他作品的五分之一。仅从数量上看,他就是我国第一个大量爱情诗的诗人。 当然创作数量的多少,并不是判定作品好坏的标准,真正使他登上爱情诗领域顶峰的,应当是他爱情诗那独特的艺术个性。 他的爱情诗的特色都以抒写内心感受与渲染氛围为主,诗的意象都密度大而富于跳跃性,喜用象征、暗示和借代。李商隐因入“牛李”党争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虽然一生不懈探索追求,可前途依然渺茫,这使得他的性格始终抑郁沉重。他有感于自身,有感于世事,心中徘徊,转辗反侧,有难言之隐;他欲说还休,委婉其情,曲折其意,隐晦其事。这反映到他的爱情诗创作中去便是喜欢用象征性的朦胧境界来表达朦胧的情思。李商隐把朦胧意境作为一种美的诗歌境界来刻意追求,而且他那种缥缈朦胧的情思也确实适宜用这种意境来表现。可以说,意境的朦胧,正是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个性,朦胧是模糊,就象雾中花,水中月一样,若隐若现,给人一种虚无缥渺的独特的美感。 朦胧美并非李商隐的独创,早在他一千多年前出现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构成的一片苍茫迷离的境界,那位若隐若现,可望不可及的“伊人”形象,以及早他六百多年的曹植笔下那位若远若近,似有似无的洛水女神,都富于朦胧美。但是,当时人们并未把它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来认识,更没有哪一样诗人把它作为自己的创作追求。李商隐的贡献在于,他吸取了前人的经验,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创作上更有意识地追求这种美学

李商隐爱情诗

李商隐的爱情诗 唐代诗人李商隐无疑是中国古代的天才诗人之一。他的爱情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艺术奇葩。在这些优秀的诗篇中,李商隐以极大的热情,全新的观念深入到了男女感情世界的最深处,着力抒写主人公的相思之苦、相见之难,写得细腻而真挚,极大地丰富了古典爱情诗的题材和审美情趣,在中国诗歌史上放射出了独具魅力的光彩。本文力求通过对李商隐爱情诗的具体分析,达到作者窥视中国古代爱情诗的真实内涵之最终目的。 一、李商隐的生平 李商隐(约813~约858),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渓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今属河南)。9岁父死,奉丧侍母归郑州。 文宗大和三年 (829),李商隐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开成二年冬,令狐楚病死,诗人失去凭依,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了他的女儿。当时唐王朝内部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大官僚集团的斗争,正进入白热化阶段。令狐楚父子属牛党,王茂元则接近李党。李商隐转依王茂元门下,在他本人虽并无党派门户之见,而令狐□及牛党中人却认为他“背恩”、“无行”(《旧唐书·李商隐传》),极力加以排摈。从此他陷入朋党相争的峡谷,成了政争的牺牲品。这年春天,他参与博学宏词科考试,先为考官所取,复审时却被中书省内有势力的人除了名。次年始释褐为秘书省校书郎,后调任弘农县尉,又因“活狱”事忤触上司,几乎罢官。开成五年冬,辞尉职,求他调,到会昌。 两年以后,书判拔萃,李商隐重入秘书省为正字。不久又因母丧居家。会昌五年冬服满后返职。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令狐□做了宰相,李商隐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论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发表时间:2010-07-23T13:11:26.9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4月第1期作者:闫宏燕[导读] 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学院中文汉语言,辽宁兴城 125105) 摘要:晚唐诗人李商隐是中国古代诗人中刻意追求意象的杰出代表。李商隐的爱情诗执著深沉、缠绵缱绻,其爱情诗的创作是同诗歌的朦胧意境和悲剧气氛相适应的,旨意隐秘、绮丽精工。李商隐创作的意象类型多种多样,在其爱情诗中主要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凄婉艳丽、纷繁复杂、超越时空的独特风格,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李商隐;爱情诗;意象;意象特征 中图分类号: I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058-01 古来情语爱迷离是晚唐诗人李商隐爱情诗最显著的特点。李商隐的爱情诗既刻画出两情缠绵缱绻、执着深沉、纯净悠远的意境,同时又由于社会的种种不幸以及个人浓重的身世之悲,爱情诗又打上了时代感伤的烙印。诗人往往不愿直接表达感受而闪烁其词,他善于把爱情生活中最难抒写的感情借用一系列的意象或隐比符号来表达,同时运用了大量的隐喻和比兴手法,隐约其义,忽断忽续,或彼或此,使人产生朦胧的审美感受,从而呈现出一种深刻的迷惘惆怅、刻骨寂寥悲剧色彩。这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 所谓“意象”,即内在之意诉诸外在之象,象者所以存意。换言之,象是意的载体和表现符号,意是象的内涵所指向的对象,“意象”一词的产生及其内涵的延进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唐,“意象”的审美内涵趋于相对稳定,意象之论进入诗、书、画等不同艺术门类。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善于运用朦胧意象、动物意象、景物意象和典故意象来营造意境,以表现自己真挚深沉的爱情。 1.朦胧意象 诗贵朦胧,诗贵含蓄。李商隐的爱情诗十分注重创造一种怅惘迷离、冷隽含蓄的朦胧意象,诗意含而不现,蕴意深广,从而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和遐思,千回百转,回味不穷。这正是李商隐爱情诗之所以能深深吸引人的重要原因。李商隐运用象征等表现手法,将比喻与象征融合起来,塑造了很多朦胧意象。李商隐的诗歌,由于在内容上侧重表达人生体验与感受,在艺术上追求心象与物象的统一,所以借题抒怀,寄托身世,便成为他创作中一种自觉的追求。而且,他所要抒写的体验与感受,往往比较深细隐微。要借物象来表现心象,靠一般较为明显的比喻往往不足以充分有效地表达。因此,他常常需要运用一些朦胧意象来传达意境。李商隐的爱情诗正是运用大量的朦胧意象来寄寓诗人的美好爱情。比兴、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使得诗歌内容的蕴涵和诗歌意象的暗示性大大增强,诗境的朦胧程度也大大增加了,阅读的难度也随之加大,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耐读性。 2.动物意象 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他还善于通过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感情,创造了很多生动的动物意象来表现诗歌的内容和蕴涵。譬如《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生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说春蚕到死才停止抽丝,蜡炬燃尽方停流烛泪。句中的“春蚕”意象比喻对所爱者至死不渝的挚爱思念,以及终生不已的别离之恨。这里,烛泪难止,蚕丝不尽,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痴情苦意和对爱人无限的相思之情,春蚕吐丝结茧,昼夜不止,直到生命的休止。而燃烧的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用自己的烛泪化作了光明。“丝”字是“思”的谐音,象征着诗人的刻骨相思之情。“泪”字则生动贴切地写出了诗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情境。因此,李商隐的爱情诗,即使读者不能理解其中深刻的含义,也会被诗中生动形象的动物意象所打动。 3.典故意象李商隐的爱情诗运用了大量的典故意象,而且往往能用得恰到好处,有如神来之笔。凡经史子集、神话传说等,在他的诗中一经使用,便赋予新的内涵,大大丰富了诗作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广采神话传说入诗,惯于用典,长于用典,是李商隐诗歌非常突出的特点。神话的特征就是奇特的想象。正因为神话是虚构的且富有奇特的想象,再加上李商隐善于隐晦自己的感情,所以更增加了诗的迷离特色。如《重过圣女祠》:“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这里的“萼绿华”、“杜兰香”、“玉郎”均为传说中的神仙。作者用萼绿华下降人间,并无固定的住所;杜兰香升天而去,只是不久前的事,来反衬圣女长期沦谪不归的处境。追忆往昔玉郎助之登仙籍和天阶采芝的情景,与今相对比,更突出了此时的怅惘落寞之情。诗中三处用神话典故,表面上意在突出圣女的心境,实咏女冠的生活遭遇。因为神话本身就引人产生奇特的想象,所以从诗中的“沦谪迟归”,不难想象这寄寓了作者的人生感受。 李商隐爱情诗中使用的所有典故,都经过精心的选择,他用这些典故来点染他的哀愁、彷徨、伤感等感情,既丰富了诗歌的思想内涵,又深化了诗歌主题。 4.对后世诗歌发展的影响 李商隐凭他深厚的诗歌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写出了大量的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感情真挚、情调缠绵、风格独特的爱情诗。这些爱情诗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鉴赏价值和历史价值,是唐代诗歌中的奇葩,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品。李商隐爱情诗中脍炙人口的,为历代广为传诵的是那些寄托痕迹似有似无的作品。这些爱情诗有着浓厚的悲剧色彩,基调凄婉,主题内涵多是抒写青年男女爱情生活中的离别与间阻、期待与失望、执著与缠绵、苦闷与悲愤。牵情寄恨,情真理至。李商隐这类诗悲剧色彩较浓,爱情虽间阻但不作绝望之辞,因此愈显凄美。 李商隐爱情诗的意象朦胧迷幻,这是李商隐爱情诗的主要艺术特点。自唐代以后,尤其是五代时期,李商隐的爱情诗对后世的情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① 参考文献: [1]刘学锴,余恕诚,黄世中.李商隐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吴言生.论李商隐的佛学意趣[J].文学遗产,1999(3)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汉语言N071张剑 【摘要】无题诗是李商隐的独创。它们大多以男女爱情相思为题材,情思婉转沉挚,辞藻典雅精丽。这些诗并非作于一时一地,亦无统一思想贯穿,多属于诗中之意不便明言或意绪复杂无法明言的情况,因而统名为“无题”。无题诗是李商隐诗歌中艺术成就较高、意境较深婉的部分。李商隐的无题诗往复、深幽曲折、朦胧迷离的意境美和深婉含蓄,沉郁舒缓的抒情方式在无题诗中体现无疑。他的无题诗所表达的主题极为复杂、模糊,更多是一种政治、恋情、人生等综合性的、复杂的内心情感体验。因而,对其艺术特色的分析就必须从诗歌的表现内容、艺术手法、艺术构思、意象等方面细究其要旨,展示其情其景,探寻其独特的意境美。 【关键词】无题诗;艺术特色;构思;意境;象征 【正文】李商隐是我国晚唐时期最为杰出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亦与温庭筠齐名。李商隐一生失意、落魄,少时曾勤奋苦读,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家国,但于青年时期卷入牛、李党争之中,落魄潦倒,报国无门。在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已是晚唐帝国衰败的时候,各种的社会茅盾相互交织,政治斗争异常激烈,加上他出身低微,虽有“欲回天地”的壮志雄心,但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矛盾交织使他壮志难酬,梦想幻灭。正是因为政治和人生的失意,李商隐写下了大量关注社会现实的感怀、咏物、咏史的诗作,抒发了那一时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与苦痛生涯,深刻地反映晚唐破败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同情人民的疾苦生活,极具现实主义意义。 诗歌自汉魏以来至盛唐时由李白、杜甫发展到顶峰。然而,李商隐的无题诗既继承了杜甫七律的锤炼谨严、沉郁顿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齐梁诗歌的浓艳色彩;既有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又形成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这些诗歌大都显得含蓄蕴籍、音调谐美、沉博艳丽,富有象征和暗示色彩,开拓了我国古代抒情诗歌的新领域,将唐代诗歌的抒情艺术推高一个新境界,形成他自己独特的意境。下面我试从表现内容、艺术手法、艺术构思、意象四个方面浅谈李商隐无题诗的艺术特色。 一、表现的内容——“哀乐循环无端”的感情境界。 有寄托还是无寄托?无题诗,所要表现的是一种“哀乐循环无端”①的感情境界。这种感情的境界,在诗人笔下是以悲剧性的爱情相思的形态呈现出来的,但又不必拘泥于爱情生活这一点上,亦可以旁通于人生的其他领域,诸如政治的失意、身世的沉沦、年华的消逝、家庭的不幸以至于整个国家和社会走向衰颓没落的悲剧性时代气氛,都能借以得到概括反映。要说有寄托,这也似乎可算作一种寄托,或者说得确切些,叫作寄托在有无之间,可以意会,却难以实指。无题诗之所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程度的朦胧感乃至晦涩感,成为千古不破的“诗谜”,原因就在这里;而它之能够吸引各个时代的人们去细加玩味,甚且在无法确定其所指意图的情况下,仍能感受其艺术上的巨大魅力,道理也在这里。 对于李商隐写爱情的无题诗,如“昨夜星辰昨夜风”、“凤尾香罗薄几重”等名篇,这些诗不一定是写具体的某件实事,但都表现出李商隐有真切的爱情体验,有专注的恋慕对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幽微曲折的感情世界。他不愧是写爱情诗的能手,每一首诗中都有刻骨的相思情语,引起当时人和后代人心灵共鸣的爱情誓言。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到相思了无益,末妨惘怅是清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