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教学大纲

一、实训教学要求

1、钳工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实训课,是

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及划线、锯、锉、錾、钻孔、攻套螺纹、刮削、装配测量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加深训练难度,进行锉配、钻孔等训练,养成安全文明的操作习惯。

2、实训围绕钳工的训练要求,结合考核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各技能训练,达到钳工技能水平。

二、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钳工实训,要求学生在掌握钳工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钳工加工的原理知识,能独立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和机构安装。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汽车维修操作技能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维护与维修中的重要性。

5.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初级水平。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训练,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五、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采用实际操作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形式。

六、课时分配表(76学时)

钳工教学计划

一、入门知识(第一、二周、8课时)

1、介绍钳工工作范围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2、组织参观

3、了解钳工实习场所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具。

4、学生应遵守实习场所规则和安全、文明生产。

5、分配学生实训位置,并进行台虎钳的拆装和保养。

6、工具,量具的认识及使用。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第一次进钳工实训场所,有好奇心,思想行动活跃,特别在休息时在实习场所内随意乱动设备容易照成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实习纪律,反复强调。

2、钳工常用工、量具等介绍,可事先准备足够的实物样品和历届学生的实习样品做展示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有比较性,通过参加学习应了解钳工常用设备。

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第三周、4课时)

1、明确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区别。

2、掌握基准的选择与应用正确使用一般划线的工具,特别是高度尺的读识用。

3、零件的清理及划线表面的涂色。

4、掌握基本线条的划线方法和在线条上正确冲点。

5、划线要求:线条清晰、粗细均匀,尺寸误差不超过±0.3mm。教学建议:

1、教学的重点是正确使用划线工具和划线方法,保证划线的

尺寸准确,,线条细而清楚,冲点、落点准确,深浅均匀。

2、在实训划线时,为熟悉各图形的作图方法,可要求学生在课前作一次纸上练习。

三、锉削基本功训练(第四、五周、8课时)

1、掌握正确的锉削姿势和工件的合理装夹。

2、锉刀的正确选择和保养,锉刀柄的正确装拆。

3、掌握量具的使用方法

(游标卡尺、千分尺、刀口角尺)和维护保养。

4、掌握锉削平面度和垂直度的动作要领和检验方法,误差不超过0.05毫米。

5、掌握锉削尺寸及检测方法,公差不超过±0.05毫米。

6、掌握锉削角度及检测方法,误差不超过±5′,并会使用0~320o万能角尺。

7、会锉削各种形状的曲面。

8、了解锉削时安全生产知识并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教学建议:

1、锉削时间较长,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教师根据实际情

况随时调整教学秩序,以提高学生兴趣。

2、严格管理学生正确使用工具、量具,工具、量具应分开放,量具应轻拿轻放,并宣布损坏工具、量具的有关赔偿措施。

四、锯割(第六、七周、8课时)

1、能正确选用锯条,并能正确安装。

2、掌握正确的锯割方法和姿势,以及工件的装夹。

3、掌握锯割时锯缝产生歪斜的有关因素。

4、掌握锯条折断原因和防止方法。

5、了解锯割各种板料、管子和型钢的方法。

6、了解锯割时的安全生产知识并养成文明生产习惯。

教学建议

1、检查学生锯条是否装反。

2、折锯条时特别强调安全,不得敲的方法。

五、孔加工(第八、九周、8课时)

1、钻床的正确操作和调整。

2、钻头和工件的正确装夹。

3、正确掌握各种孔加工方法,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

4、能正确刃磨标准麻花钻。

5、掌握孔加工时切削液的选择。

6、能对孔加工的质量进行检查,并会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

7、明确孔加工时的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要求。

教学建议:

1、钻头的刃磨技能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之一。做到刃磨的

姿势动作及钻头的几何角度的正确。

2、钻、锪、铰孔与钻头刃磨课题可分组交叉轮换进行。

六、錾削(第十周、4课时)

1、掌握正确的錾削姿势和工件的装夹方法。

2、掌握錾子的切削角度对錾削的影响。

3、用阔錾錾削100×100平方毫米的平面、平面度小于等1 毫米、平行度小于等于2毫米、尺寸公差小于2毫米、垂直度小于等于0.5毫米。

4、会用錾子在铁钻上和台虎钳上錾切板料。

5、用油槽錾錾削各种油槽,达到粗细均匀,圆弧槽面光滑。

6、掌握錾子的刃磨和热处理方法。

7、明确和遵守錾削时的文明生产和安全生产要求。

教学建议:

1、在操作姿势教学中,必须边讲边示范。

2、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可以组织相互观摩,对别人的姿势

直观地进行比较分析,以利相互提高。

七、螺纹加工(第十二、十三周8课时)

1 、掌握攻螺纹底孔直径和套螺纹圆杆直径的确定方法;

2、掌握攻、套螺纹的方法;

3、熟悉丝锥折断和攻螺纹中常见问题的产生原因和防止方法;

4、安全文明生产。

八、复合作业(第十四周、4课时)

1、对实习件进行划线锉削锯割钻锪铰攻丝等综合操作。

2、锉削达到尺寸公差小于等于0.08毫米、垂直度小于等于0.04毫米、表面粗糙度Ra小于等于1.6微米。

3、钻孔中心距的尺寸精度公差小于等于±0.2毫米之内。

九、锉配(第十五周、4课时)

1、在锉配工作中能正确选用锉刀和进行必要的修磨处理。

2、能进行各种形状的正确划线。

3、配合精度不低于H9/h8。

4、能正确使用和保养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

十、钳工零件的制作(第十六周~第20周、20课时)

1、能分析零件的加工工艺,并能熟悉零件图。

2、能正确选用工具、量具和设备

3、按规定的工时定额完成工作。

4、按零件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5、合理组织生产,并养成文明生产习惯。(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 [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钳工技能训练 机电一体化专业 80学时(4周*20节) 前修学习领域: 《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械基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后续学习领域: 《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企业实习》、《产品检测岗位综合训练》、《顶岗 实习》 1. 课程性质及要求:(核心课程) 课程性质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为培养 机 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主要内容包括:机械 设备拆卸、维修、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机修钳工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操 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同时还介绍了设备零、部件测绘的步骤和方法。学完该 课程学生具备了钳工操作员的基本能力。 课程要求 1. 2. 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具有简单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 掌握手工绘图; 具有常规量具检测零件质量的能力: 1.1.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获得中职教师资格证(专任教师); 熟练掌握钳工操作和编程技能; 具有钳工加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 2. 学习U 标: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零件加工任务引领的项U 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 零件加工与修配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和锂配能力,达 到企业对钳工种用工独立操作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应达到如下要 求: 课程名称: 适用专 础》、

钳工短期培训方案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 装配钳工培训方案 安徽金寨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 2016年3月

目录 一、培训目标与规格 (1) 二、培训对象和培训时间 (1) 三、培训要求 (1) 四、培训内容 (2) 五、培训方式 (3) 六、教学时间安排表 (3) 七、保障措施 (4) (一)教师保障 (4) (二)实训实习保障 (4) (三)后勤保障 (4)

一、培训目标与规格 培养具有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精神,有一定的钳工技术基础知识,以拥有扎实的钳工实践技能为特色,可以作为机电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通过短期培训,学员将达到以下培训目标并取得中级机修钳工证书: 1、了解钳工在机械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作用和主要工作任务。 2、掌握钳工工艺基础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基本技能及工艺规程。 3、掌握与钳工加工工艺中涉及到的机械制图、金属材料、公差与配合、机械基础等相关专业理论。 4、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及钳工应掌握的一般机加工方法。 5、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服从意识和敬业精神;养成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 二、培训对象和培训时间 培训对象:农村回乡青年、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城镇特困人员、村干部、农机技术人员、务农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希望从事钳工工作的社会从业人员。 培训时间:1个月 三、培训要求 1、培训学员要严格遵守各种设备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及文明生产要求; 2、培训学员要正确使用各种工、夹、量、刃具; 3、培训学员要按时完成每天的培训任务。 四、培训内容

五、培训方式 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理论课程在本校实训教室上课,技能训练在本校钳工实训室训练,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天上午8:00——11:30和下午14:30——17:30。 考核分为理论和技能两部分考核,考核通过可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理论考试不及格可参加一次补考。 六、教学安排 (学时计算:每天6个学时,一个月共168学时,中间两天休息)七、保障措施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技能训练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教学大纲 一、实训教学要求 1、钳工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实训课,是 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及划线、锯、锉、錾、钻孔、攻套螺纹、刮削、装配测量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加深训练难度,进行锉配、钻孔等训练,养成安全文明的操作习惯。 2、实训围绕钳工的训练要求,结合考核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各技能训练,达到钳工技能水平。 二、实训教学目标 通过钳工实训,要求学生在掌握钳工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钳工加工的原理知识,能独立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和机构安装。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汽车维修操作技能打好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维护与维修中的重要性。 5.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初级水平。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训练,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使学生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五、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采用实际操作与课堂授课相结合的形式。 六、课时分配表(76学时)

钳工教学计划 一、入门知识(第一、二周、8课时) 1、介绍钳工工作范围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2、组织参观 3、了解钳工实习场所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具。 4、学生应遵守实习场所规则和安全、文明生产。 5、分配学生实训位置,并进行台虎钳的拆装和保养。 6、工具,量具的认识及使用。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第一次进钳工实训场所,有好奇心,思想行动活跃,特别在休息时在实习场所内随意乱动设备容易照成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实习纪律,反复强调。 2、钳工常用工、量具等介绍,可事先准备足够的实物样品和历届学生的实习样品做展示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有比较性,通过参加学习应了解钳工常用设备。 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第三周、4课时) 1、明确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区别。 2、掌握基准的选择与应用正确使用一般划线的工具,特别是高度尺的读识用。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案第五版Word版

绪论 共1课时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让学生了解钳工的特点和在工种中的地位及作用 让学生了解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 掌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教学重点: 钳工的地位与作用及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教学难点: 钳工的地位与作用、学生对课程重要性的理解及学习好 本课程信心的建立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 相应的工具、挂图、模型 教学内容及步骤: 〈引入新课〉 由简单的自我介绍引入

〈讲授新课〉 绪论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机械技术工种的分类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 机械产品的生产过程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储存、生产技术准备、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热处理、零部件装配、产品测试检验、涂装待运等工作。 机械技术工种的分类: 机械技术工人可分为:铸工、锻工、焊工、热处理、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的工种。 钳工的概念、特点、地位和作用 概念: 钳工是使用钳工工具按照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理、装配的工种。 特点: 灵活性强、工作范围广、技艺性强、操作者的技能水平直接决定加工质量。 地位和作用: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钳工工种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 钳工工作的基本内容有: 划线、錾削、锯削、挫削、钻孔、扩孔、锪孔、铰孔、攻螺纹与套螺纹、矫正与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正确的使用和维护保养常用设备,懂得常用工具、量具、夹具的结构,熟练掌握其使用、调整和维护保养的方法; 掌握钳工工作中的基本操作技能及相关理论知识,并能合理选择切削用量;能根据工件的技术要求编制加工工艺。能文明生产; 熟悉掌握常用典型结构的装配工艺过程,理解尺寸链的概念,掌握尺寸链的基本解法,理解定位、夹紧的概念; 懂得机床维修的一般知识。 〈巩固练习〉 让学生再看一遍绪论部分的内容 〈课堂小结〉 对学好本课程的要求: 明确学习目的,要有学好本课程的信心; 作风认真严肃,决不敷衍了事。

新钳工技能教学大纲

《汽车钳工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系别汽车工程系 专业汽修专业 课程汽车钳工实训 审定汽修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时间 2013年2月

《汽车钳工实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非机类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训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非机类相关专业工作所必备的机械常识和钳工技能,为学生学习后续主要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培养非机类专业学生解决涉及机械方面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钳工操作技能是汽车维修工各项操作技能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机相结合侧重于实践,突出了汽车维修工所应具备的初级钳工基本技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吃苦精神,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培养并可明显提高学生今后学习主要专业实训课的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钳工常用工、量、刃具的选择和正确使用方法;了解钳工的基本工艺分析方法,能按图完成简单零件的钳工制作;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一般常识,会拆装维修简单的机械部件,能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钳工基本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汽修机械方面的技术问题。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帮助学生了解机械技术常用的认知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提高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树立安全生产、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等职业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钳工常用的设备; 2.掌握钳工常用的工具、量具的使用识读和保养的方法; 3.掌握钳工各项基本技能的操作方法; 4.正确制定简单工件加工步骤,圆满完成简单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和维修保养。 (二)能力目标 1.了解钳工常用工具、量具的名称、规格、用途和使用方法,在操作时能正确选择不同的工量具;

装配钳工(高级技师)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高技能人才培训计划与培训大纲 (一)、装配钳工高级技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很高的装配钳工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高难度、高精度工件的前加工特点及解决方法,能胜任设备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编程知识,会分析各种机床加工误差的来源,并了解C AD、PC等先进的新技术及其应用。 1、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装配钳工高级技师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有很高的读图能力和拆画零件图的能力;掌握较复杂机床夹具的设计、精密、大型、稀有设备装配工艺的编写,掌握机床液压系统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方法;了解数控机床原理及编程知识;熟悉表面加工质量分析、噪声检验等;了解C AD、P C等先进的新技术及其应用,并具备专业英语基础。 2、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装配钳工高级技师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悉掌握较复杂机床夹具的设计与制造,精密、大型、稀有设备装配工艺的编写,掌握设备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技能,能够承担数控机床编程和操作工作。 二、培训对象 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规定,参加培训职业资格高级技师的人员,必须是从事本专业或准备从事本专业的人员,且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才能参加相应职业等级的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考试。 ①、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到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的在岗职工。 ②、取得相关专业助理级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三年以上的在岗职工。

三、教学要求 1、装配钳工理论知识教学要求 1)基础知识 2)工艺准备 3)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4)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 5)装配质量检验 6)新技术应用 7)专业英语基础 2、操作技能要求 1)机床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故障排除,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2)装配质量检验 四、教学计划安排 总课时数:32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160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160课时

最新钳工培训计划及大纲资料

钳工 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钳工教学大纲 一、实训教学要求 1、钳工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实训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及划线、锯、锉、錾、钻孔、攻套螺纹、刮削、装配测量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加深训练难度,进行锉配、钻孔等训练,养成安全文明的操作习惯。 2、实习围绕钳工的训练要求,结合考核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各技能训练,达到钳工技能水平。 二、实习教学目标 通过钳工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钳工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钳工加工的原理知识,能独立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和编写,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机构安装。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操作技能打的基础。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制。 5.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维护与维修中的重要性。

6.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水平。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训练,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使培训对象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钳工教学计划 一、入门知识 1、介绍钳工工作范围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钳工实习场所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具。 3、学生应遵守实习场所规则和安全、文明生产。 4、分配学生实习位置,并进行台虎钳的拆装和保养。 5、组织参观。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第一次进实习场所,有好奇心,思想行动活跃,特别在休息时在实习场所内随意乱动设备容易照成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实习纪律,反复强调。 2、钳工常用工、量具等介绍,可事先准备足够的实物样品和历届学生的实习样品做展示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有比较性,通过参加学习应了解钳工常用设备。 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 1、明确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区别。 2、掌握基准的选择与应用正确使用一般划线的工具,特别是高度尺的读识用。 3、零件的清理及划线表面的涂色。 4、掌握基本线条的划线方法和在线条上正确冲点。 5、划线要求:线条清晰、粗细均匀,尺寸误差不超过±0.3mm。 教学建议:

钳工培训计划

钳工 培训教学计划与大纲 1 钳工教学大纲 一、实训教学要求 1、钳工实训课是机械类专业通用的一门基础技能实训课,是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 技能,熟悉钳工基本知识的重要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工量具的正确使用及划线、锯、锉、 錾、钻孔、攻套螺纹、刮削、装配测量等基本技能,并逐渐加深训练难度,进行锉配、钻孔 等训练,养成安全文明的操作习惯。 2、实习围绕钳工的训练要求,结合考核零件的加工工艺,提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各技能 训练,达到钳工技能水平。 二、实习教学目标 通过钳工实习,要求学生在掌握钳工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钳 工加工的原理知识,能独立完成零件工艺分析和编写,完成零件的加工和机构安装。以利于 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更高级的操作技能打 的基础。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 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制。 5.了解钳工的实质、特点以及在机械装配、维护与维修中的重要性。 2 6.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水平。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训练,在基本功上下功夫,使培训 对象通过培训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3 钳工教学计划 一、入门知识 1、介绍钳工工作范围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2、了解钳工实习场所设备和本工种操作中常用的工、量具。 3、学生应遵守实习场所规 则和安全、文明生产。 4、分配学生实习位置,并进行台虎钳的拆装和保养。 5、组织参观。 教学建议: 1、由于学生第一次进实习场所,有好奇心,思想行动活跃,特别在休息时在实习场所内 随意乱动设备容易照成事故,因此必须制定实习纪律,反复强调。 2、钳工常用工、量具等介绍,可事先准备足够的实物样品和历届学生的实习样品做展示 用,以提高学生兴趣和有比较性,通过参加学习应了解钳工常用设备。 二、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 1、明确平面划线和立体划线的区别。 2、掌握基准的选择与应用正确使用一般划线的工具,特别是高度尺的读识用。 3、零件的清理及划线表面的涂色。 4、掌握基本线条的划线方法和在线条上正确冲点。 5、划线要求:线条清晰、粗细均匀,尺寸误差不超过±0.3mm。教学建议: 4 1、教学的重点是正确使用划线工具和划线方法,保证划线的尺寸准确,,线条细而清楚, 冲点、落点准确,深浅均匀。 2、在实习划线时,为熟悉各图形的作图方法,可要求学生在课前作一次纸上练习。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练习题资料讲解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练习题1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钳工是起源最早、技术性最强的工种之一,其主要任务为_________、 ___________和装配。 2、钳工常用的设备有_______、_______砂轮机、_______立转等。 3、台虎钳是用来夹持工件的通用夹具,其规格是用_____________表示。 4、台钻是一种小型钻床,一般用来钻直径______以下的孔,其规格是指所 钻孔的_____________。 5、划线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两种。 6、常用的划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长划规等,__________ 划规用于粗糙毛坯表面的划线。 7、划线前的准备工作有___________、工件涂色、_____________。 8、常用的涂色涂料有_________、________等_________常用于涂已加工表 面。 9、划线基准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度头规格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样冲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 1、台虎钳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2、钳口上的交叉网纹是防止工件滑动,使装夹可靠为目的 的。() 3、在台虎钳上强力作业时,力的方向应朝活动钳身。() 4、磨削时,操作者为便于工作应站在砂轮机的侧面或对面。 () 5、台钻由于最低转速较高,故不适于锪孔、铰孔。() 6、划线可以明确工件加工界限,故可以作为工件的完工尺

装配钳工培训教学计划

装配钳工培训教学计划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教学计划 课程名称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一、培养目标 使学生熟悉高级钳工的基础知识,掌握装配钳工中固定联接的装配、传动机构的装配、轴承和轴组的装配等高级钳工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生产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能独立操作,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高级钳工水平。 二、教学要求 由具备资格的教师任教,并应有足够的教学场地、设备和器材等条件。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实物展示等教学方法,注重学员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课时总数 60课时 四、授课内容 单元一钳工概述(4学时) 1、钳工种类 2、钳工的主要工作任务及重要性 3、钳工常用设备 5、安全文明生产常识 单元二装配基础知识(8学时) 1、装配工艺概述 2、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3、装配尺寸链和装配方法 单元三固定联接的装配(12学时) 1、螺纹联接的装配 2、键联接的装配 3、销联接的装配 4、过盈联接的装配 单元四传动机构的装配(16学时) 1、带传动机构的装配 2、链传动机构的装配 3、齿轮传动机构的装配 4、蜗杆传动机构的装配

5、螺纹传动机构的装配 6、液压传动装置的装配 单元五轴承和轴组的装配(10学时) 1、滑动轴承的装配 2、滚动轴承的装配 3、轴组的装配 单元六机械装置的润滑与密封(6学时) 1、机械装置的润滑 2、机械装置的密封与防护 单元七其他相关知识(4学时) 1、工艺规程的编制 2、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 3、时间定额及其组成 4、生产技术管理知识

钳工技能训练大纲

钳工工艺与钳工技能训练教学大纲 适用:机电、机械类专业 学制:三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机械、机电专业的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其内容包括:錾削、锉削、锯割、钻孔、锪孔、铰孔、攻丝、套丝、锉配、刮削、研磨、校正、弯曲铆接、粘接等。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全面掌握中级钳工所需要的工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钳工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加工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钳工基本知识和钳工工艺理论; 3、掌握常用钳工工具、量具、设备的使用方法; 4、掌握中等复杂零件钳工加工工艺的编制; 5、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养成安全操作、文明生产的职业习惯; 6、工艺理论和操作技能达到中级水平。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入门知识 教学要求: 1、了解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工作任务; 2、了解钳工的学习方法; 3、了解钳工实习场地设备和常用工量刃具; 4、了解实习场地的规章制度及安全文明要求。 (二)锯割入门 教学要求: 1、掌握手锯的构造; 2、掌握锯条的选用和安装方法; 3、掌握正确的锯割操作姿势,并能达到一定的锯割精度; 4、熟悉锯条折断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5、初步掌握钢皮尺、高度游标卡尺的使用; 6、做到安全和文明操作。 (三)锉削入门 教学要求:

1、掌握锉刀的种类、构造、选用方法。 2、掌握平面锉削时站立的姿势和动作; 3、初步掌握锉削时两手用力的方法; 4、初步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的使用; 5、掌握锉刀的保养和锉削时的安全文明知识。 6、掌握刀口尺、刀口角尺、游标卡尺、塞尺的保养方法。 (四)錾削入门 教学要求: 1、正确掌握錾子和手锤的握法及锤击动作; 2、錾削的姿势、动作达到初步正确、协调自然; 3、了解錾削时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要求。 (五)钻孔 教学要求: 1、掌握本工作场地台钻(或立钻)的规格、性能及使用方法; 2、掌握钻床的传动系统; 3、掌握钻床附具的结构特点和使用方法; 4、掌握钻孔时工件的几种基本装夹方法; 5、掌握划线钻孔的方法,并能进行一般孔的钻削加工; 6、掌握钻削时的安全知识和文明生产要求。 (六)錾、锯、锉、钻孔综合练习 教学要求: 1、掌握简单零件錾、锯、锉加工工艺; 2、提高錾、锯、锉加工精度和熟练程度。 3、熟练游标卡尺、刀口角尺、刀口尺、高度游标卡尺、塞尺的使用。(七)长方体及孔加工 教学要求: 1、掌握长方体工件的加工工艺; 2、进一步提高锯割、锉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3、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八)攻丝 教学要求: 1、掌握攻螺纹时底孔直径的确定方法; 2、掌握攻螺纹的方法; 3、熟悉丝锥折断的原因和防止方法。 4、了解攻螺纹时常见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练习题

项目一入门指导 1-1试述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工作任务。 答:钳工在工业生产中的工作任务是:使用钳工工具、钻床等,按技术要求对工件进行加工、修整和装配。它的基本工作内容包括:划线,錾削,锯削,锉削,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和套螺纹,矫正和弯曲,铆接,刮削,研磨,技术测量,简单的热处理等,并能对部件或机器进行装配、调试、维修等。 1-2试述钳工实习场地的主要设备和本工种常用的工、夹、量具及其使用场合。 答:(本题能分别列举几种即可)钳工实习场地的主要设备有: 钳台——主要作用是安装台虎钳 台虎钳——专门夹持工件 砂轮机——磨削各种刀具或工具 钻床——加工孔 常用的工具有: 划线平台——用来安放工件和划线工具,并在其工作面上完成划线过程 划针——直接在工件上划线 手锯——锯削的工具 锉刀——锉削的工具 钻头——钻孔的工具 常用的夹具有: 手虎钳、平口虎钳——钻孔时夹持较小工件 V形架——夹持圆形工件 常用的量具有: 钢直尺——简单的测量工具和划直线的导向工具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深度 高度游标卡尺——测量高度并可直接用量爪划线 90°角尺——可作为划垂直线及平行线的导向工具,还可找正工件在划线平板上 的垂直位置,并可检查两垂直面的垂直度或单个平面的平面度万能角度尺等——测量角度 1-3参观钳工实习车间,熟悉场地环境,强化安全文明生产意识。参观钳工实习作业或产品,培养爱岗敬业的思想。 建议:到大型或先进企业参观,感受现代机械制造业的设备、技术、管理等,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积极性。 1-4在教师指导下,对台式钻床进行空运转操作练习。 提示:一定要时时刻刻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教师在充分示范之后才可让学生操作。

钳工实训教学计划

《钳工实习》教学大纲 一、实习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性质:钳工实习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重要实训课,能够培养学生钳工操 作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初步具备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良好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任务:通过实训,使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为今后机械设备的安装和检修,保证 各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打下扎实的基础。 要求: 1.了解钳工的工作范围及安全技术。 2.了解钳工常用的设备构造,使用方法及安全操作规程。 3.初步掌握钳工主要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正确使用钳工的常用工具、 量具。 4、能够按图样要求独立加工简单零件。 二、时间分配: 本实习共1周,具体课时安排可参照下表: 三、实训内容: 项目一、钳工工艺理论及安全操作规程 介绍钳工技能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介绍钳工常用设备、量具和工具极其特点;介绍钳工 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重点:介绍钳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项目二、划线 划线的概念;作用和基本步骤;常用划线工具的正确使用;划线基准的选择;平面划线 和简单零件的立体划线方法。 重点:常用划线工具的正确使用;平面划线和简单零件的立体划线方法项目三、锯削 锯条的种类和选择方法;锯割方法和常用型材的下料方法;锯条损坏和拆断的原因。 重点:锯割方法和常用型材的下料方法;锯条损坏和拆断的原因项目四、錾削 錾削的基本概念与錾削的工具的种类;用途和操作要领;平面錾削、板料錾削。 重点:平面錾削、板料錾削方法;项目五、锉削 锉削的概念;锉刀的种类、规格和用途;锉刀的选择及操作;掌握平面、曲面的锉削方 法。 重点:握平面、曲面的锉削方法项目六、钻孔 钻孔的基本知识及设备;麻花钻的几何形状和各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麻花钻的钻 孔方法;钻床的使用安全操作规程。 重点:麻花钻的刃磨和钻孔方法项目七、攻螺纹和套螺纹 螺纹的形成,各部分名称;丝锥,板牙的构造,规格和用途;攻螺纹,套螺纹的操作方 法 重点:攻螺纹,套螺纹的操作方法项目八小结及成绩评定 对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劳动态度、劳动纪律,操作技能,基本知识等方面的收获和存在 问题进行总结讲评,按照相关规定给予成绩评定,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 《钳工实习》教学实施性 教学计划 一、钳工实习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1、实习是一门必修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接触以机械制造生产为主,使 学生学习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一体化等实践知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从事机械工程工作准备 必要的机械制造知识,着重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加强技能教育,使学生成为既懂理论 又能动手的全能型人才。

《钳工技能训练》实训教案

钳工技能训练教案

测微螺杆 微 分 筒 粗 调 旋 扭 尺 架 测砧 固 定刻 度 微 调 旋 扭 止 动旋扭 护油,平放在合内。以防生锈或弯曲。 五,实战演练 请同学们把自己自己桌上摆放的零件一边测量,一边绘制,并标注尺寸。 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绘制完成后小组间互换打分及评价。 教师做简要评价及核实。 知识链接 二 千分尺一,千分尺;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是一种比较精密 的测量量具,其测量精确度比游标卡尺高。普通千分尺 的测量精确度(分度值)为0.01mm,因此常用来测量加工 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尺寸。 二,结构 常用的千分尺的结构形状如图所示。由尺架和微分筒组 成,尺架左面有测砧,右端有固定套筒,外有一微分筒, 由测微螺杆旋转带动其前进或后退。 三,千分尺的原理 千分尺测微螺杆右端螺纹的螺距为0.5mm。当微分筒转 一周时,测微螺杆就推进0.5mm。固定套筒上的刻度间 隔也是0.5mm,微分筒圆周上共刻50格,因此当微分 筒转一格时,测微螺杆就推进了: 0.5mm÷50=0.01mm 即这种千分尺的分度值为0.01mm。由于还能再估读 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故又名千分尺(每把尺以 25mm的量程为节点). 四,千分尺的读数 读数的最后一位数字0,表示精确度,不能省略。 最终结果=4.5+0.250=4.750mm 方法; 1、先读固定刻度 2、再读半刻度,若半刻度线已露出,记作0.5mm;若 半刻度线未露出,记作0.0mm; 3、再读可动刻度(注意估读)。记作n×0.01mm; 4、最终读数结果为=固定刻度+半刻度+可动刻度 老师讲授 按组分发千 分尺模型, 让学生具体 观看千分尺 的结构形状 老师讲授 学生总结 举例练习 实战动手测 量实体。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及答案

《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理论知识试卷 使用教材:《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试题范围:全册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版式:第3版 学校名称:定西工贸中专出题者:谢鹏飞 一、单项选择题 1.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不正确的是( )。 A、优化工作环境 B、工作结束后再清除油污 C、随时清除油污和积水 D、整洁的工作环境可以振奋职工精神 2.錾削时,当发现手锤的木柄上沾有油应采取( )。 A、不用管 B、及时擦去 C、在木柄上包上布 D、带上手套 3.一般情况下采用远起锯较好,因为远起锯锯齿是( )切入材料,锯齿不易卡住。 A、较快 B、缓慢 C、全部 D、逐步 4.对于薄壁管子的锯削应该( )。 A、分几个方向锯下 B、快速的锯下 C、从开始连续锯到结束 D、缓慢的锯下 5.新锉刀要先使用一面,( )再使用另一面。 A、保养后 B、锉削较软材料 C、锉削较硬材料 D、用钝后 6.锉削内圆弧面时,锉刀要完成的动作是( )。 A、前进运动和锉刀绕工件圆弧中心的转动 B、前进运动和随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 C、前进运动和绕锉刀中心线转动 D、前进运动、随圆弧面向左或向右移动和绕锉刀中心线转动 7.麻花钻的两个螺旋槽表面就是( )。 A、主后刀面 B、副后刀面 C、前刀面 D、切削平面 8.钻孔一般属于( )。 A、精加工 B、半精加工 C、粗加工 D、半精加工和精加工

9.在板牙套入工件2~3牙后,应及时从( )方向用90°角尺进行检查,并不 断校正至要求。 A、前后 B、左右 C、前后、左右 D、上下、左右 10.总装配是将零件和( )结合成一台完整产品的过程。 A、部件 B、分组件 C、装配单元 D、零件 二、判断题 1.( )从业者要遵守国家法纪,但不必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工、卡、刀、量具要放在指定地点。 3.( )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沟槽及深度。 4.( )常用的錾子有扁錾、尖錾及油槽錾。 5.( )锉削时右手的压力要随锉刀的推动而逐渐增加,左手的压力要随锉刀的推动逐渐减小。 6.( )台式钻床是一种大型钻床,一般安装在工作台上。 7.( )当丝锥的切削部分全部进入工件后,就可以一直攻削至结束,不需要再倒转退屑。 8.( )起锯时,起锯角应在15°左右。 9.( )刮削后能使外锥内圆都保持良好的接触,有利于提高轴承的支撑刚性。 10.( )研磨场地湿度大会使工件加工表面锈蚀。 三、填空题 1.钳工是利用手工工具和钻床对工件进行、、的工种。 2.划线可分为和。 3.錾削时挥锤的方法分、和三种。 4.齿距按锯齿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5.起锯的方法有和。 6.按用途不同,锉刀可分为、和。 7.麻花钻是由、和三部分组成。 8.用板牙在圆杆或管子上切削加工外螺纹的方法称为。 9.按照用途不同,刮刀可分为和两大类。

钳工培训计划(中级)

中级钳工培训计划与教学大纲 1.培训目标 1.1 总体目标 培养具备以下条件的人员:具有机械制图的基本能力,具有设备机械部分安装、调试能力,熟悉各类轴承的装配、调试操作技能,能运用机修钳工基本技能独立完成一般设备的外观检查和普通车床的几何精度、负荷试验、工作精度的检验及一些特殊检查。 1.2 理论知识培训目标 依据《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中对中级机修钳工的理论知识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具有机械制图基本能力,能绘制简单的零件图和装配图,识读较复杂的零件图;掌握机械切削加工的基本原理;掌握设备机械部分安装、调试知识,各类轴承的装配、调试知识;掌握一般设备的外观检查和普通车床的几何精度、负荷试验、工作精度的检验及一些特殊检查的方法。 1.3操作技能培训目标 依据《机修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对中级机修钳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悉掌握钳工的一般操作技能,能够进行通用设备机械部分的安装、调试和检验工作。

2. 教学要求 2.1 理论知识要求 2.1.1 基础知识 2.1.2 作业前准备 2.1.3 作业实施 2.1.4 作业后检查 2.2 操作技能要求 2.2.1 作业实施 2.2.2 作业后检查 3. 教学计划安排总课时数:400课时。 理论知识授课:76课时。 理论知识复习:12课时。 操作技能授课:34课时。 操作技能练习:250课时。 机动课时:28课时。

中级机修钳工培训大纲 1. 课程任务和说明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中级机修钳工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完毕,培训对象能独立上岗,胜任中级机修钳工的各项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教学为基础,注意加强技能熟练程度的训练,使培训对象掌握知识和技能。 2. 课时分配 课时分配表 总课时数:400课时 3. 理论知识部分教学要求及内容 3.1 基础知识 3.1.1 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机械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审批稿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装配钳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机械设备或使用工装、工具,进行机械设备零件、组件或成品组合装配与调试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装配钳工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

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常用机械设备、辅助加工设备及相应的工装、工具的实际操作场所。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实用标准化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钳工技能训练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参考学时:80学时(4周*20节) 前修学习领域: 《常规量具零件质量检测》、《机械制图》、《钳工工艺学》、《机械基础》、《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后续学习领域: 《典型学习性工作岗位企业实习》、《产品检测岗位综合训练》、《顶岗实习》1.课程性质及要求:(核心课程) 1.1课程性质 《钳工技能训练》课程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一门核心课程,为培养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提供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主要容包括:机械设备拆卸、维修、装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机修钳工常用工、量具和设备的操作、使用和维护保养;同时还介绍了设备零、部件测绘的步骤和方法。学完该课程学生具备了钳工操作员的基本能力。 1.2课程要求 1.2.1对学生已有知识技能的要求: 能识读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 有一定的机械加工理论知识,具有简单机械加工工艺分析能力 掌握手工绘图; 具有常规量具检测零件质量的能力; 1.1.2对教师的资格要求: 获得中职教师(专任教师); 熟练掌握钳工操作和编程技能; 具有钳工加工实践经验和丰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 2.学习目标: 本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零件加工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使学生具备从事本职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需的钳工零件加工与修配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钳工零件加工工艺制定和锉配能力,达到企业对钳工种用工独立操作要求。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应达到如下要求: 2.1 知识目标

2.1.1 了解钳工零件加工、锉配特点,掌握零件加工工艺分析的主要容。 2.1.2 能熟练拟定钳工加工工艺路线,掌握钳工加工零件的定位与夹紧方案;锉刀选择等。 2.1.3 能掌握各类钳工典型零件的加工方法。 2.1.4 能掌握对零件尺寸和精度要求进行正确的测量与分析。 2.1.5 熟练掌握钳加工用的钻床、台虎钳日常维护和保养。 2.1.6 培养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安全文明生产的习惯。 2.2 能力目标 2.2.1 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制定加工工艺和选择工艺装备 2.2.2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加工合格的零件 2.2.3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工件质量检测 2.2.4能根据零件图的要求,进行技术文档的管理、总结及资料存档全过程 2.3 素质目标 2.3.1 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2.3.2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敬业乐业的工作作风。 2.3.3 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2.3.4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5 培养学生的交际和沟通能力。 2.3.6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3.1钳工操作与保养 钳工操作与保养是学习钳工的基础,通过演示,学生操作对钳工的锉配、钻孔、扩孔、锪孔、铰孔、划线、锯削、攻螺丝和套螺纹等钳工技能点进行训练,让学生了解钳工设备加工的工艺和熟练掌握钻床设备的操作;同时,在每次实际操作过程中对机床进行保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3.2模型样板加工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如果客户拿实际样板要求加工时,能按照样板测出实际的尺寸,绘出样板图样,并根据样板的实际要求确定加工工艺,以达到样板的公差要求,直至客户确认零件合格。 3.3、外轮廓零件加工 、外轮廓零件零件加工是模具制造专业钳工加工加工模式之一,是钳工加工的主要技能,当企业接到、外轮廓零件加工时,先对零件精度进行分析,确定

钳工技能训练组合件

湖南省娄底市高级技工学校 实习教学教案 教师姓名:刘联盟

组合件是指由两件以上所成的相配件,与对配件和嵌配件相比较,其结构形状要复杂些,加工难度要大些,在加工时,不仅要保证各单件的加工精度,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件能否顺利进,组装和装配后的技术要求。根据其结构形状的不同,可分拼块组合件和插销组合件两种。 相关工艺知识: 1、组合件的特点 ⑴拼块组合件 拼块组合件是指由多件进行拼配组合而成的相配件,在检查配合间隙时,任意调动其组成件的配合位置后,其配合间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仍能符合图样要求。在制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单件的加工精度,同时还要考虑到拼合后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能否组合成符合图要求的组合件。有时会出现单件的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都在公差范围内,但是组合后不符合图样要求。拼块组合件有明配和暗配之分。 ⑵插销组合件 插销组合件是指用定位心轴将各组成件连接在一起的相配件,在检查配合间隙时,定位心轴能顺利地插入各定位孔中,其配合间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能符合图样要求;且任意调动其组成件的配合位置后,定位心轴仍能顺利地插入各定位孔中,其配合间隙、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仍能符合图样要求。在制作时,不仅要考虑到单件的加工精度,还要考虑到定位心轴能否顺利地插入定位孔中,有时虽然两连接件定位孔的孔距都在公差范围内,但两连接件定位孔的孔距不相等,这就会出现定位心轴不顺利插入定位孔中,不能组装出符合图样要求的组合件。因此,对于插销组合件,定位孔的加工是一个关键。 课题一燕尾拼块组合件 一、实习工件图:

技术要求 1、正反翻边互换配合间隙≤0.04mm; 2、各锉削平面的平面度≤0.02mm; 3、各锉削面与基准B的垂直度≤0.02mm; 4、锐边去棱。 二、工艺分析: 1、通过实习工件图可知,该工件属于拼块组合件,且还是暗配件,配合时分成了三件,其中燕尾是由两件拼合而成。由于该工件不允许直接配锉,因此在加工时,必须认真控制好各加工件的尺寸误差,在进行尺寸换算时,应把配合间隙考虑进去,确保凹件的尺寸应比拼合后凸件大,保证分开后能配进去,但 不能超过配合间隙值。

钳工教学大纲

《钳工》课程教学大纲 培训单位: 课程负责人: 授课教师:(理论教师)、(实践教师) 一、课程概况 1、钳工是一门技术基础课,通过学习使学员能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机电一体化等实践知识,着重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加强技能教育,使学员成为既懂理论又能动手的全能型人才。 2、钳工教学以实践为主,学员应进行独立操作,在训练过程中有机地将基本工艺理论、基本工艺知识和基本工艺实践结合起来,同时重视学员工艺实践和创新技能的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钳工的特点和应用 2、着重了解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基本操作枝能,并能正确调整和使用钳工的简单设备、常用工具、工夹量具与安全技术 3、能独立操作,基准选得准确,步骤基本正确,选用划线工具基本合理,划线基本清晰。 三、钳工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节职业道德与权益维护 教学内容: 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开拓创新、团结协作,个人合法权益维护。 教学目的: 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增强爱岗敬业、文明礼貌、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意识,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何维护自身的权益。 第二节钳工概述: 教学内容: ⒈钳工加工的特点

⒉钳工的常用设备 ⒊钳工的基本操作方法 ⒋钳工的应用范围 ⒌钳工的安全操作技术 教学目的: 介绍钳工技能在工程中的重要性,介绍钳工常用设备、量具和工具极其特点;介绍钳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重点:介绍钳工安全操作技术规程 第三节:划线 教学内容: 1、划线的特点 2、划线的作用 3、划线的种类 4、划线的方法及步骤 教学目的: 要求学员能独立操作,基准选得准确,步骤正确,选用划线工具合理,划线基本清晰。 重点:1、划线基准的选择2、划线的找正与借料 第四节:锯削 教学内容: 1、锯削的特点 2、手锯的种类及构造 3、锯削方法 4、锯条损坏和工件产生废品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5、锯削的安全技术和文明生产 教学目的: ⒈学习锯条安装,安装锯条时,锯齿要朝前,不能反装。锯条安装松紧要适当,太松或太紧在锯削过种中锯条都容易折断,太松还会在锯削时锯缝容易歪斜,一般松紧程度以两个手指的力旋紧为止。 ⒉掌握锯削姿势与操作方法 ⒊圆棒锯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