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转]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转]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转]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转]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转] 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一谈到太极拳.都会谈到“内气”。“内气”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总其所述,在武术及养生方面涉及到的“气”只有两种:一种是呼吸系统吐纳的“空气”,另一种是祖国医学谈及的运行于人体内部的“营气”与“卫气”。现代人体科学证明,人体内部,除了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外,其余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进入空气。那么,在太极拳中谈到的充斥于人体四肢及全身肌肤的“气”.只能是中医及传统气功中论述的“气”。这种气.其实是人们在慢动作中.运用大脑意识(又叫意念)调节全身及四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流动感,是在大脑支配下人体经络及神经有规律传导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上面所说的“内气“。当然.这种“内气”在锻炼时,要与呼吸的“气”相配合。更确切地说,太极拳的“内气”其实就是在大脑意识调节下,身体和四肢配合呼吸缓慢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气感”。“内气”的表现一.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由于长时间的有规律运动.长时间的放松及经络、神经有规律传导.会在人体肌肤中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导路线。当这个路线遍及全身的时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气路”。此时人体在普通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硬劲、僵劲.就会被消化。这种经络与神经在全身的传导,会明显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使传导路线中的毛细血管打开。特别是在

“气“达四梢的时候,人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开放.十指乃至手

掌就会发麻、发胀、发

红。二、小腹沉实由于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

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三、呼吸缓慢并加深加长由于长时间气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长,特别是在定式时,呼气缓慢且深长。四、产生腹鸣由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合而鼓荡.使腹腔运动加大.尽而促进肠的蠕动,产生肠鸣。

五、口生津液、下腹排气由于舌顶上腭,缓慢调息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会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气。。六、

腰眼发热由于腰脊旋转,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即拳论中提到的:“两肾如滚汤。”

七、流动感由于长时间的意念导引.会使身体有一种沉实的感觉。由于动作节节贯穿的运行,使意念所到之处,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

练拳者出现以上现象;说明已经产生了内气,并且内气已开始在体内运转,反之.如果虽经长期锻炼却没有以上感觉,说明内气没有打通.就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法。获得气感的十二项要领拳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胯放松。

气贴脊背,节节贯穿: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运劲平稳,定式深沉;阴阳开合,虚实分明。几百年来,

太极拳的先哲及大师们对太极拳的各种练习方法及要领有

太多的论述,十分精辟,十分宝贵。但是,实践证明,以上十二个原则.则是练拳入门必须遵守的。也就是说,如果不遵守以上练拳原则.就不会产生气感,没有产生气感就不会入门。如果没有以上的原则和体会,不论练拳时间多长,动作多么舒展.拳路多么华丽.也仅是太极操而已,就失去了太极拳在养生及技击方面的特点及威力。虚灵顶劲:头项竖直.百会穴虚虚领起,舌顶上腭,下颌里收.嘴唇轻闭。有领起全身和竖直定位的感觉。气沉丹田:全身放松,脊椎竖直,胯弯向后弯曲与竖直的脊椎成90。。在虚灵顶劲的前提下,从颈到肩到脊椎节节松开下沉.胸膈下降.使内脏自然下垂,胸空腹实,小腹松沉。沉肩坠肘:在顶劲领起的同时,双肩放松.自然下沉。双肩下沉.才会使双肋下沉,即“束肋”。只有”束肋”才会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同时在拳路运行中.肩关节只起内劲的传递作用,绝对要避免架肩耸肩。架肩耸肩会使内气传导中断.形成突出的“点”,在技击中极易被对方捉住。练拳中,肩关节和腕关节全部放松.双肘就会自然下垂。坠肘不但利于内气下沉传导,更重要的是,在技击中不会亮出双肋而易于防御.同时坠肘是”按”劲发力的必要动作。腰胯放松:首先是胯弯要放松.只有胯弯放松并向后微屈.才能使小腹下垂,才能真正地气沉丹田。同时,项劲领起,胯弯放松,丹田气下沉,腰部就会

自然松开。全身才会如拳经所云的“对拔拉长”.才会有所谓

的“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只有腰脊完全放松,才会有以腰

为轴的螺旋缠丝。拳经还说“有不得机不得势之处,于腰胯求之”,也就是说.只要腰胯没有放松.不论拳路与推手,就会既不得机又不得势.可见.腰胯放松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气贴脊背:练太极拳的人,大都十分注重“气沉丹田”,岂不

知太极拳谱强调“腰是第一主宰”,而“气沉丹田”则是第一辅助。“气贴脊背”是练好太极拳极为重要的原则。太极拳《十三势歌》中提到“命意源头在腰隙”“刻刻留意在腰间”。武禹襄云,“牵动来往气贴脊”“力由脊发”“敛入脊骨”“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轴”。可见腰的作用在太极功夫中是多么重要。可是,很多练太极拳者并不注重这一点,更不会运用腰劲。这是众多练拳者不得机不得势之处.也是众多练拳者始终练不出气感的主要原因。气贴脊背其实就是”意”注腰脊.即每个动作,都

要以腰为轴,通过腰脊的旋转去带动全身的动作。陈氏太极拳的大理论家陈鑫在太极拳论中指出,“中气贯脊中”、“若问此中真消息,须寻脊背骨节中”。在这里陈鑫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气贴脊背的方法.就是“须寻脊背骨节中”。这里陈鑫给出

了练习陈氏太极拳的三大要领:气要沉入丹田:意要灌注腰隙:劲要通过脊背骨节运行至四肢百骸。节节贯穿:节节贯穿就是以腰为发动机.使腰劲通过脊柱一节一节旋转地传到四肢。这个传导过程,正是缠丝劲运转的过程.也是气

达四梢、力达四梢的过程。以腰为轴.节节贯穿.正是先以身领手.再以手领身地使内劲由内到外,再由外到内,一进一出的运行路线。以意领气:既然太极拳的气是在意念指导下与呼吸相配合,对经络及神经的调节运动.那么,意念就成了练习太极拳的关键。陈鑫在太极拳论中指出.“运化全在一心中,”“运用在心,此是真诀…’打拳心是主””一心为主,而五官百合无不听命”。这里的“心”就是指的大脑意念。近代陈式太极拳大师顾留馨把太极拳称为“意识体操”。陈式太极拳拳谱中记载:”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多数刚学太极拳者,都在追求如何运气,都在想象丹田会产生一种气流而流遍全身.这正好误入歧途。其实,练拳只要把意念灌注到每个动作中.全身放松,以意念引领动作.节节贯穿地螺旋运行.久而久之.气感自会产生。以气运身:所谓“以气运身”,其实就是在意念引领下.调动神经及经络随身体的螺旋缠丝劲缓缓从腰放射到全身的各个角落.遵守“腰、肩、肘、手”的传递原则.将气感运达“四梢”.特别要到边到沿。拳论指出.“气要运到十个手指头“。运劲平稳:不少太极拳练习者,为了表示”柔”和“圈”.特意放大了肩、胸、腰、胯的扭转,使肩摇摆抽动,腰左拧右吊.结果形成了“过”.拳路打成了拧腰吊胯。这正是拳师们指出的“妄动“。妄动会形成“提…’拔“”抽”“撤”.违背了拳谱中的“无提拔之意,无抽撤之行”的原则,也形成了“断劲”和各部位的“死角“,进

而“气”难通.劲不圆。由于拧腰吊胯使身体重力分配不均,

还会使膝关节疼痛。所以.运劲中,一定要遵守“无过不及”

的要领,使各部位骨骼及肌肉既不能走过,也不能欠缺.要平稳运行。定式深沉:“气沉丹田”“牵动往来气贴脊”,最明显的就是体现在“定式下沉”中。每一式的定势下沉都会使

气从肩沿脊柱到肋到丹田逐级下降。“定式深沉”充分地锻炼

了中气的运行,是练气的重要方法。所以.定式时.顶劲要领起.中气要随脊柱灌足,并逐级下降,要缓慢呼气,使气沉到底,甚至要沉到涌泉穴(脚心)。只有这样才会使拳路显

得外柔内刚深沉有力,久而久之.才能练出内劲和沉劲。而且,决不可在没有定式沉气时就开始下一个动作,或者定式不深不沉.就轻轻飘过。阴阳开合:太极拳的阴阳开合,其实就是行拳中刚柔轻重互为转化的劲力.就是动作的动静、高低、收放、刚柔、虚实的具体表现形式。陈鑫讲到:“练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在互为其根而已。””动则生阳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根.果能识得环中趣.转战随意见天真。”所谓识阴阳,其实就是在拳路中要懂得动静、高低、收放、刚柔的准确运用。“互为根”就是相互

转化的意思。左右、高低、动静、收放、刚柔,本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互为依存的条件。同时,前一个的尾.就是后一个的头,即前一个的结束就是下一个的开始。所以,拳要打得好,就要充分体现其动静、高低、收放、刚

柔的演变,特别是它们的相互转化。”收”要卷得紧,“发”要放得开。“开”要宽松舒展,“合”要紧凑含蓄。只有充分地体现“阴阳”、“开合”,才能使拳路节奏明显,气意鼓荡,劲力充沛。虚实分明:打太极拳,要在阴阳开合的基础上,充分体现虚实。所谓虚实,就是在开合的动作中,人体重力和劲力的不同分配。动作中,支撑重力的主要部位为实,次要部位就为虚。劲力的刚劲方向为实,柔化方向就为虚。拳路中,随缠丝劲的运行,虚实总在不停地变化,每一个定式.都有不同的虚实。太极拳谱要求“意气须换的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需留意也…。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此一虚一实”。太极拳套路中虚实分明.其实就是锻炼人们对重力和劲力的控制及分配能力。“意气须换的灵”,就是重力和劲力要在意识的支配下.灵活地变换。根据套路或推手的需要.时重时轻、时刚时柔、时有时无.彼虚我实.彼实我虚,形成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高级境界。故而,陈鑫在太极拳论中指出.“开合虚实即为拳”“屈伸来往.收放擒纵,不过一开一合与一虚一实焉已耳”。太极拳中的虚实.在推手及技击中显得十分重要,往往瞬间的劲力虚实轻重变化.就决定了“背顺”与“胜负“。“内气”的锻炼顺序太极拳内气的掌握方法.归结起来无非三个字:“懂”“练”“悟”。如果对拳路的运行路线不懂,或一知半解,就很难正确入门,更谈不上成功.甚至还会误入歧途。所以,要练好太极拳,首先

是要懂得拳理.懂得劲路,懂得行拳路线。但是,尽管读了很多太极拳的书,或经过老师指点,已经懂得了其中道理,若不去苦练.还会化为乌有。这里的“练”,即为拳书中所说的“恒”,是持之以恒的意思。拳书中说:“能恒则成,不恒则败。”因为,若要改变肢体原有的运动习惯,建立新的运动习惯,并非一朝一夕,要经过长期锻炼。不但要练,而且要按照拳理要求去练。这样就要经过一个非常吃力和辛苦的过程。不少人在练拳的时候.不愿吃苦,以为懂了就是会了,在动作上大打折扣.避重就轻.比比划划,节省路线.说到做不到,结果虽久练而无形似,更无神似.最终不能成功。练内气,除了“懂”和“练”,还要“悟”。太极拳理博大精深,含蓄深沉。但是,自古人创拳以来大多以口授为主.传至近代才有文字记载,更谈不上音像实录.所以,其中深刻的内涵,很难完全确切表达。即使学者能全面接触拳理.但各自理解体会不同.也会事倍功半。因此,“悟”就显得特别重要。太极拳讲究以意练气.这个意,本身就是一种感悟。同时.太极拳动作复杂,对动作的要求既多又广既锻炼肌体.又锻炼经络与神经。所以.离开自我的感悟和深入的研究,很难运用自如。所谓“悟”.既是在练拳的过程中,根据拳理的要求细细琢磨、一点一滴地去追求、去理解、去自我矫正,又是在慢慢的体会中不断总结各部位的要求及感觉,在找劲中懂劲。练习太极拳要按照体能顺序,经过五个阶段:即

“架”“意”“劲”“气”“灵”。一、架这个阶段.从初学开始,就要认认真真地学好每一个动作,认认真真地盘架子。高低、上下、虚实、大小、路线,都要按照拳路的要求一丝不苟做到位。通过此阶段练习,使腿劲、腰劲、臂力都有显著提高.使腿劲、腰劲、臂力都适应太极拳套路的缓慢、旋转、发力要求。练习太极拳,若腿劲、腰劲、臂力练不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前面所讲的诸多要求,像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定式下沉、裆走下弧等等。如果这些基本要求都做不到,更深的要求就无从谈起。

二.意在拳架成熟之后.重点要转向练“意”。陈鑫在拳谱中指出:“意者吾心之意思也,心之所发谓之意。”练意.要特别注重摈弃杂念,意念集中。首先要平心静气,绝不可心猿意马。“意念集中”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要反复锻炼。拳谱云:”如人平心静气则手法身法自然端正。”此时,要从第一阶段的注重架势转向注重练拳路线。一动一静,都要意念集中.要用心琢磨.检查身体各部位是否符合拳理要求,每一个定式是否做到了“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胯放松”,每一个动式是否做到了“命意源头在腰隙”,是否做到了”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是否做到了”节节贯穿”;每一个虚实变换是否做到了“裆走下弧”;如果没有做到,如何调动意念去调整动作。太极名家顾留馨大师曾提出,太极拳是“意识体操”。实际上,动作的调整.主

要是意念的调整.拳路的贯通主要是意念的贯通.拳路的提高,主要是意念集中度的提高。这个阶段,每天都要单独练习缠丝功,而且要在意念的引领下去练,身体各部位就会自然进入状态,打起拳来.劲路就比较容易掌握。此阶段,每天坚持练拳路.如果没有偏差.就能做到陈鑫在拳谱中指出的”意发于心传于手,极有意至极有精神”。三、劲太极拳首先是一种拳,是拳就要讲劲。只不过太极拳的劲.不是僵劲、拙劲、直劲,而是柔劲、化劲、掤劲、粘劲、随劲,总之是旋转中的螺旋缠丝劲。陈鑫提出“太极拳缠丝法也”。所以正确掌握了行拳路线之后,就要在意念的带领下,按照行拳路线反复盘架子.下大功夫练好缠丝劲。久而久之,全身就会贯通一致,就会“周身一家”,就会“一动无有不动”,就会“浑身俱是缠丝劲”,就会“其劲发于动,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更重要的是.这个阶段.还会练出虚实转换,会使“阴阳互为其根”.会练出“气贴脊背”、会练出“刚柔相济”。太极拳在推手中的“掤、捋、挤、按、采、捌、肘、靠”八个劲力.都要在这个阶段练出来。同时.在练劲的阶段.要在意念的统领下.逐步收小缠丝劲的圈,正所谓“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无圈”。逐步地把动力的原点收至腰间命门穴。此时.意注“命门”,稍有转动,就会带动全身同时旋转.即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所谓“出肾入肾”。只有这样,才能使内劲换得灵.换得快,才能“阴阳互为其根”,才能使“两

肾似滚烫”。这个阶段,坚持了“命源意头在腰隙”的练拳原则,因为意注腰隙.就会使意念集中而全身放松,因为全身放松会使重力下降:因为重力下降会使裆口圆撑,大腿外翻,进而开裆开胯.因为重力下降和开裆开胯,就会使气沉丹田:因为重力下降就会使裆走下弧:因为腰脊旋转.脊柱会自然挺直;因为脊柱挺直和全身放松.会使胸膈下沉呼吸加深。同时.由于注重腰脊旋转.会带动缠丝圈越收越紧.使大圈变小圈,小圈变无圈。由于大圈变小圈,不仅使腰似轴承.而且肩、肘、腕皆似轴承,所以全身旋转度加大.遇到对抗,对方就更难以掌握自己的劲路。此阶段的主要表现是:拳路柔顺紧凑、一气哈成,缠丝劲顺滑连贯.神意内敛,形神兼备;体内命门发热,丹田内转.周身合一。四、气全身劲路通顺之后,就要练好气。由于在上一阶段注重了意的源头一一“腰隙”的锻炼.以命门穴为核心的两腰眼不断调节虚实.进而带动小腹不断随动。如此久练,会使小腹充实而内转.此时.就出现了“丹田内转”。这个丹田内转与动作相配合,人们常常会觉得丹田气在运动,而且运到了四肢百骸。到了这个阶段.练拳者会将意念聚集于丹田,并以丹田内转为核心去带动周身的缠丝劲。练到此时.才会觉得“气”上身了。这时,练拳者要随着这个感觉苦练下去。直到觉得气感随着意念在全身迅速流动,无处不到。而且,真正地去掉了全身的犟劲,会觉得意到哪里.气就到哪里.整

身仿佛一个气袋、水袋.身体的任何部位,都会要柔就柔要刚即刚,刚来我柔,柔去我刚:意到哪里.气到哪里:气到哪里.劲到哪里:气劲合一,运用自如,真正达到“挨着何处何处击”的境界。这时,才是练“气”的成功。五、灵太极拳之所以稍一搭手就能将人发出.主要是依靠四个要素:反应能力、支点、惯性和重力加速度。对方来力时,首先要抽取对方力的支点.再加以旋转,顺着对方力的惯性,向着对方力的方向加力。对方的力因为没了支点,再加上惯性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就会将对方摔出,即”四两拨千斤”。这里的抽取对方力的支点、顺着对方力的方向加力.主要依靠反应能力.这个反应能力就是“灵”。首先是要感觉灵(听劲),一接触.就能感知对方来力的方向和大小;接下来是劲换得灵.要能及时抽去对方加于自己身上的力点(化劲):三是转得灵,要通过缠丝劲的旋转,始终使对方的力置于自己劲的旋转切线上。此时对方如果不懂或不会及时改变力的方向.就会顺着自己力的惯性.跌出。如果对方及时感到作用力没了支点而向回抽撤.我亦能凭灵敏的感觉迅速跟进,给对方回撤的力施以加速度,使对方由回撤变成回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灵”。在太极拳交手之中,还有“拿法”.就是通过反关节旋转制服对方。这仍要靠“灵”。双方对阵,自己要在对方察觉你的力旋转方向之前就完成反关节的擒拿,不然,就会被别人抢先改变劲力的路线而受制于人。练

拳过程中.在具备了前四层功夫之后.就具备了“周身轻灵“的基础。此时,要在练拳路的同时全力投入推手锻炼.依此练出“听”劲、“化”劲和“灵”劲。“灵”劲的锻炼.非一日一年之功,要常年坚持,太极拳博大精深,内涵极广。非—人一事一论能概括的。况—人一身一太极,虽功成者甚多,但各有千秋。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

太极拳内劲与人体筋骨结构变化(多读、常思、渗透、体悟——王术忠) 一、对太极拳内劲的初步认识 太极拳内劲的形成,在开始修炼阶段要通过放松等手段,结合意念、内气等因素综合磨炼而成。内劲的形成,是因为人体的筋骨、肌肉等结构产生了一系列变化,这种微小的变化不易被察觉所以许多人就误以为内劲仅仅是一种用力的感觉,而忽略了内劲的产生是人体结构微观上发生变化的结果。 让我们来了解下人体结构在内劲形成过程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什么是太极拳的内劲呢?可以肯定地说,内劲是一种肌肉力。任何人体的劲力是离不开肌肉力而无故产生出来的,不管你有多少内气,或用了多少意念,只要你移动身体,就必须用肌肉力。那么为什么自古以来太极拳的先辈们就直教导我们要练气,要用意不用力呢?其实这是练功的过程,练气或练意,都是为了更好地用力,更好地利用人体的肌肉力。这就是太极拳创造出来的奥秘,练太极拳就是要从练气、练意开始。很显然,内劲一定是肌肉力在“气”和“意”的配合下,所形成的一种新的肌肉用力的配合方式,民间常把这种力叫作“丹田力”。陈式太极拳中就有通过丹田内气的运转来练习太极拳的内劲的。但是也有其他的训练方式,比如杨式太极拳有的就是利用意念身体上的各种气圈、气球等来进行内劲的训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练出内劲,就可以形成肌肉新的用力配台方式呢?原来,意识通过人的神经和内气,可达到调整矶肉的目的,肌肉的不同协调变化,就产生了各种的勤力。在这里,最重要的就是意识或意念,通过特定的意识,可以使肌肉产生某种变化。 然而单单认识到这点是很不够的,因为人们会产生一种假象,以为在太极拳运动的过程中,只有意识的参与,才能有内劲的产生,圆此练拳.用拳都不能离开意念,没有意念就没有内劲。而真实的情况是,内劲一旦形成,已经随时可以出现,就说明肌肉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这时就再无需什么意念和所谓的导引内气来生成内劲了。 二、对太极拳内劲的机体结构认识 那么,当内劲已经随时可以出现时,肌肉产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当今人们可能很想通过现代的生理学或解剖学来看到这样的变化,但是很可惜,目前的生理学或解剖学还不具备准确破解这种现象的能力。但是我们如果用构建于中国传统的医学与武术理论体系之上的经络理论,不必借助各种的仪器,而是直接通过对人体自身进行各种试验与观寮来解释这些内劲,将有可能得到比较台理的认识。 譬如:太极拳中最重要的一种肌肉用力方式就是“节节贯穿”,很多技术都是建立在这“节节贯穿”之中的,这是老一辈武术家自身人体试验的总结。这“节节贯穿”是如何贯穿的呢?很多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的肢体像老蛇那样蠕动,就是节节贯穿了。很明显,这种认识只着眼于最易观察到的大块肌肉群所做的同种运动,因此是很粗糙的。实际上,“节节贯穿”最重要的特征是,整个人体的各个肌群,在进行很精细的肌肉运动,因此必须存在一种精确的肌肉结构,能在同时间里互相联系互相挤调作用。 这种能使身体在不同的各种情况下随时做到“节节贯穿”的肌肉结构是什么呢?是全身肌肉在通过锻炼后产生的条有明确线路,能明确感受到的筋状感肌肉,民间就称之为“筋”。在有些拳种的理论中,也说到“筋”的出现。但是据说这种“筋”是看得见的,而且很大,很粗,那么这肯定不是我这里所说的“筋”了。太极拳练出的这种“筋”,是与经络的走向有关的.它的“筋”路。很多与经络的路线差不多,就是说经络参与了这种“筋”的产生(如图1所示,身体两条的“筋”的路线圈)。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理论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理论 1、“三合一拳架” 什么是孙式太极拳的“三合一”,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下吧! “三合一”是拳架、推手、散手三合一,也就是说跳架子就是推手,就是散手,在跳架子时也就同时练了推手和散手。 我在练习中发现拳架的每一式都是推手或散手的精华用法。因此,我认为,练拳架时勤加体会,天长日久,必有感受,在推手和散手时自然就会运用出来。 孙式太极拳的所有的动作和拳架,都是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的。 准确地说,就是每一个动作都是武术技击的精华全息元,也就是每一个动作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性用法。 所以说,初学者应该学一些具体用法,但必须明白,绝对不能仅仅限于这几个用法,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应该突破具体用法而达到对全息元的理解,这样,才能理解为什么“无限胜有限,无招胜有招”、“无胜于有”。 2、“孙式太极拳修炼的三原则” 要练好孙式太极拳,必须把握“三原则”,一是高度协调,在孙式太极拳训练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动作,都要全身高度协调,而且身体和心灵也要高度协调。 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过程中,最主要的运动方法就是要锻炼自己身体的协调性。 一旦调性达到高水平,那就会出现德国当代著名学者哈肯的《协同论》中所说的“协调产生新的力量”,在孙式太极拳的修炼中才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整劲力量。 二是和合凝聚,和合凝聚是一种感觉,从一开始,练习者就应该把握这一点,所有的动作都必须体现和合凝聚。 和即和谐,合即合作,凝聚是力量、感觉、精气神,都要有一种凝聚在一起的感受,绝对不能分散,特别是感觉不能分散。 三是向内收敛,收敛和分散是对立的,所有的动作都产生一种感觉,向内收敛,而不是向外发散。 协调、凝聚、收敛,我认为这就是修炼中国各种功夫,特别是孙式太极拳功夫的根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练成功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1、重视拳架的锻炼 拳架是太极拳功夫的基础,是太极拳的本。所以强调拳先打低架,也就是拳走低架,裆走下弧。因为拳架里有丰富的内涵。 它包括人体整体素质训练的多种要素,如力量、耐力、灵敏、速度、松柔、丹功、意念力、智力、胆量、精神、技巧等多方面的训练。这些方面的训练内涵是其他锻炼项目(如推手、器械)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说,在学习拳架的同时,我们还需要锻炼自身的综合素质。 练架子是长功力的过程,是练“知己”功夫的过程,是推手中不能施展,而在拳架中淋漓尽致地施展,器械锻炼中,各种拿法以及各种手法难以得到锻炼,所以,每天安照要求尽可能地多打几遍拳。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2、单式训练 实质上是发劲锻炼。如果练拳着眼于护身、交手,必须进行单式练习。主要是从拳架中拆出一些认为最实用,最善于施用的招法。这样会很苦、很累,但功力会提高很快。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3、练推手 双方切磋,练推手其实就是听劲、喂劲、化劲、发劲诸手法的练习,切磋各种太极劲力彼此相生相克的关系,从而锻炼知彼

的功夫。 在太极推手中,“知己知彼”是取胜的关键所在。 提高触觉灵敏度,努力扩大自身引化来力的空间,尽可能将来力引向“强弩之末”的境地。练推手要从吃亏入手,着重提高化解来力的功夫,在这个基础上,再练习发劲。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4、器械训练 主要是锻炼臂力、腕力、腿力、腰力以增强自身功力,它是拳架功力的补充。 太极拳基本功训练方法5、内功的训练 (即:意、气、力的训练) 意 首先是意念,每个式子,每个动作都加上意念,全神贯注,每个动作运行之中都想前面有各种阻力,叫做有敌情观念,也叫有功防意识。(也是我师傅常讲的一人玩二人)。 气 在打太极拳的过程中,要全面发挥人体的呼吸功能,在进行肺呼吸的同时,要重视丹田呼吸(即:腹式呼吸),以便有利于调节和发挥人体潜在的多种功能。 力 丹田力其实就是腰力,丹田的旋转滚动,带动四肢,带动整体运动。丹田运动时人体的调整有特殊的功效。 这三个方面的锻炼,是太极拳内功锻炼的三个重要部分。关键部位,贯穿于上面各种外功,内功的锻炼之中,万不可轻视。 提高功力,不管是外力还是内劲,都要做到外力和内劲的结

杨氏太极拳名家实战用法

2008-07-31 13:20 起势实战用法(口诀: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在凝) 1、杨澄甫: 此为预备动作之姿势,……尤要精神内因。气沉丹田,一任自然,不可牵强,守我之静,以待人之动,则内外合一,体用兼全。人皆于此势易为忽略,殊不知练法用法,俱根本于此。 2、牛春明: 预备动作,灵活运用。 两臂上提是掤劲,即用掤劲接住(粘住)以待势反击,下落是采劲,采敌来力,化力借用,有四两拨千斤之用。 3、李雅轩传授陈龙骧李敏弟: 起势以安静心神,养其虚灵之气,以备对方不测之来手,周身各部都可相机而动,切勿轻视之。 4、崔毅士传授崔仲三: 用法(1):对方双手死握我双腕下压,我顺势向下沉肩,缷对方之力。趁着对方回抽瞬间,我力发于肢,提髋紧腰,双臂向前提起送出,破坏对方重心,使之向后倾倒。 用法(2):再如对方双掌向我迎面扑来,或如对方双掌抓我双肩,我以双肩虎口向上接应对方双肘或双臂下侧,将对方向后掀起,随之用双掌攻击对方胸部。 用法(3):对方正手或反手握我双腕,我松腰沉髋,沉肩垂肘,以挑掌动作结合弧形路线,赂内引进化解;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脚跟拔起,力量落空。 用法(4):结合上势动作,我虽已破坏对方重心,但未解脱,此时,我即刻向下、向两侧分掌,使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在对方想撤手变化之时,我随之放长击远,双掌向对方胸部推按,以脚、脚、腰之力将对方推出。 用法(5):我双手进攻对方胸部,对方处于被动局面,对方由内外分拨我双掌时,我即时松肩肘,双手拿住对方双腕,迅速下落使之身体重心前倾,趁对方身体前倾时,起腿以膝关节顶撞对方。

发表于2008-08-01 09:18 揽雀尾(掤、捋、挤、按)实战用法(口诀:掤捋挤按雀尾生) (一)左掤右掤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体用全书》上说:“敌人对面用左手击我胸部,我……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掤去。”这里的掤法是向前向上转腰横出,用的是横劲。 掤手是杨式拳的总手之一,也是推手中的接手。意念在腕的上缘,打手时一般以腕部与人相接,劲点也在腕的上缘。掤手在杨式太极拳中使用最多,也最有效。 2、杨振铎: 左掤:设对方以右掌或拳向我击来,我即将左臂提起,用掤劲(粘劲)将对方之臂架起,使其不得接近我胸,如果以腰带臂,使臂、手齐向外翻,变掌心向外,即可将对方之臂握住,利用采劲将其力引化至一侧,使其落空,失去重心,必为我制。 右掤(双手掤):设对方以左掌向我击来,我急上右腿,以右臂置对方左臂近肘处,并以左手掌心侧向外,接住对方腕部,握住对方手腕,再以右臂向上掤起,而左手在下面用采的手法向下采,再加以按劲,此时就会使对方两臂之间的肘部处于上提、下压被撅之势,轻则被动双脚离地,重则定被撅断臂。 3、郑曼青传授黄性贤: 实战中,如右手抓住对方右手腕,则上左步,此时有两种击法; 用法(1):如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下,则用左小臂横劲对方胸腋部; 用法(2):如果自己左手在对方手臂上,则用左手臂掤对方臂部及胸口。 4、董英杰传授董虎岭: 对方从右侧面左拳打我胁部,我速向右转身,同时右手抬起将其拨开。对方继续用右手击我胸部,我左手提起将其掤开,同时左脚横迈一步,弓腿,两腿坐实。避过对方攻势后,我右手从下往内绕一小圈,转到对方胸部,右脚上步弓腿,全身整劲向其掤去。 (二)捋式的实战用法 1、杨振基: 《太极拳体用全书》上说:“设敌人用左手击我侧肋部……速将我右腕肘间,侧贴彼肘节上,侧仰左腕,以腕背粘彼之腕背臂上……内向胸前、左侧捋来”。捋是拖腕捋肘,施用时,顺对方的来力,向里引进,使对方力量落空,即转腰将对方向一侧捋出。 捋对方的手臂时要管住对方的腕、肘关节。杨式太极拳在推手中有一条重要原则是管活的,不管死的。意思是管住了对方身上活动的关节,则对方转动不灵,不易走化。就手臂而言,腕和肘是活动的关节,捋对方时,管住了这两个关节,就容易拿住对方。 捋式右手意念在手掌,劲点在掌下缘。左手意念在手背,劲点在手背或虎口处。实施捋法时,注意与对方“贴随”,因为捋时左手是用手背粘人,必须与对方贴住。才能随对方的变化而变化。粘连贴随这里重点突出“贴随”二字。

[转]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转] 太极拳的“内气”表现及练习方法 一谈到太极拳.都会谈到“内气”。“内气”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总其所述,在武术及养生方面涉及到的“气”只有两种:一种是呼吸系统吐纳的“空气”,另一种是祖国医学谈及的运行于人体内部的“营气”与“卫气”。现代人体科学证明,人体内部,除了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外,其余的任何部位都不可能进入空气。那么,在太极拳中谈到的充斥于人体四肢及全身肌肤的“气”.只能是中医及传统气功中论述的“气”。这种气.其实是人们在慢动作中.运用大脑意识(又叫意念)调节全身及四肢运动所产生的一种流动感,是在大脑支配下人体经络及神经有规律传导时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就是上面所说的“内气“。当然.这种“内气”在锻炼时,要与呼吸的“气”相配合。更确切地说,太极拳的“内气”其实就是在大脑意识调节下,身体和四肢配合呼吸缓慢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气感”。“内气”的表现一.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由于长时间的有规律运动.长时间的放松及经络、神经有规律传导.会在人体肌肤中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导路线。当这个路线遍及全身的时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气路”。此时人体在普通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硬劲、僵劲.就会被消化。这种经络与神经在全身的传导,会明显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使传导路线中的毛细血管打开。特别是在

“气“达四梢的时候,人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开放.十指乃至手 掌就会发麻、发胀、发 红。二、小腹沉实由于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 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三、呼吸缓慢并加深加长由于长时间气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长,特别是在定式时,呼气缓慢且深长。四、产生腹鸣由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合而鼓荡.使腹腔运动加大.尽而促进肠的蠕动,产生肠鸣。 五、口生津液、下腹排气由于舌顶上腭,缓慢调息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会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气。。六、 腰眼发热由于腰脊旋转,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即拳论中提到的:“两肾如滚汤。” 七、流动感由于长时间的意念导引.会使身体有一种沉实的感觉。由于动作节节贯穿的运行,使意念所到之处,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 练拳者出现以上现象;说明已经产生了内气,并且内气已开始在体内运转,反之.如果虽经长期锻炼却没有以上感觉,说明内气没有打通.就要及时调整锻炼方法。获得气感的十二项要领拳歌:虚灵顶劲,气沉丹田;沉肩坠肘,腰胯放松。 气贴脊背,节节贯穿:以意领气,以气运身。 运劲平稳,定式深沉;阴阳开合,虚实分明。几百年来,

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

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孙式太极拳抻筋拔骨功动作练习步骤》的内容,具体内容:孙式太极拳里面有一个动作叫做抻筋拔骨功,这个动作练习起来会比较的复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第一动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孙式太极拳里面有一个动作叫做抻筋拔骨功,这个动作练习起来会比较的复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阅读! 第一动 1.两脚站立,两臂手心向下向两侧平举,尽量伸展。特别是用肩部向两侧缓缓伸展,一边深呼吸,一边伸,尽可能伸去。到受不了时再松下来。两臂仍平举。 两脚用脚尖脚跟转动向两侧同时开步,直到比肩宽一些停住。两脚尖外展成外八形。宽度与自己肩宽相等或稍宽即可。两脚尖朝外成外八字。两腿微曲不可过于下蹲。 2.两臂上举手心向上朝天,上举之手臂和和两腿成一样的角度。成X型。身子由双臂带动向后弯腰,头向后仰看天再看身后。形同伸懒腰。尽量伸展。只到完全不能再伸时再回复原形站立。可反复做多次。所有动作都要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鄂闭口扣齿。 第二动 1.由沙地立竿开始,两脚以脚尖和脚跟旋转而成开步,两脚向外成外八字。两膝微曲,两手在小肚前提起内翻手心向上,紧握手成拳,向腰两侧

拉到成抱拳。抽紧两肋腹式丹田呼吸。两肩尽力向后拉抻。至不能忍受时再松下来。两手变拳为掌,立掌曲腕,五指向上,掌心向前。 2. 由上动开始,两手立掌自腰间缓缓向前推出,五指分开。两臂高与肩平。手心向前。然后两臂向两侧分开,伸直后手心仍向两侧立掌,平直向两边抻拉。尽力抻拉。直至不能忍受再松下来。抽紧两肋气沉丹田腹式呼吸舌顶上颚闭口扣齿。 3. 慢慢放下两臂至两腿两侧,翻手变掌,掌心向上,再握拳重复动作。第三动 1. 接第二动之开步,两脚不动,双手抱拳在腰间向后抻拉结束后,反曲两掌,五指向下,手心向前,缓缓向前推出。尽力抻拉。 2. 向里曲腕,双手中指与大拇指捏紧成钩手。双手钩尖朝上。尽力抻拉。 3. 双臂内旋使双手钩尖朝下,向前用钩尽力抻拉。 4. 分开两臂缓缓向身两边打开,钩尖朝下,至双臂在身两边平举时,尽力曲腕同时尽力抻拉双肩。同时用腹式呼吸,抽紧双肋。只至不能忍受为止再缓缓松下。 5. 平举双钩反手向后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尽力反手至不能忍受再由原路缓缓旋回,平举双钩,钩尖朝下,再抻拉。 6. 打开双钩,手心旋至向上,五指尽量伸直打开,向身两边尽力抻拉双肩双手。配合腹式呼吸抽紧双肋。至不能忍受为止。缓缓松下来。双臂伸直不弯内旋成手心向下再向身两側抻拉,至不能忍受再松下缓缓直臂垂落双手于身前,再重复。

很经典的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太极拳的完整修炼及正确方法 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直击窍要 赵建宇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三)练习太极拳的练习方法 二、基本缠丝功是练好太极拳的根基 三、基本缠丝功法歌 第二章:太极拳法 第三章:例举技法 第四章:推荐太极拳理论 第一章:明理篇 一、明确目的 (一)、练习太极拳的作用 练习太极拳能起到什么作用?能达到什么目的?汇总起来分三个方面: 1、起到健全心理健康的作用,陶冶情操。通过练习太极拳的松、柔、轻、缓和刚柔相济,可以化去人们心理上因繁忙复杂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浮躁、郁闷、傲慢、恐惧、轻率、鲁莽等等不良情绪。练习太极拳讲究的是平衡的道理,心平气和,平衡中有起伏,起伏之中保持平和,即中庸之道。太极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意识体操,但它不是简单的体操,它是先有意识(主要是练意识),后有动作,用意识去指挥动作的运动,这里面处处富含哲理,妙趣横生;太极拳是拳术、也是艺术,练起来如行云流水,如波涛跌宕起伏,具有很雅致的欣赏价值,所以通过太极拳的长期锻炼可以达到净化心灵、陶冶情操的效果。 2、全面增强体质。通过太极拳这种运动方式可以全面提升体质,因为太极拳的要求是由里到外,一动全动;自下而上,由上而下,节节贯串,意念不动,外形寂然不动;意念、内劲一动,外形随之而动,而且要符合阴阳平衡的哲理,从而调动了身体所有机能参与锻炼;因此对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起到了良好的改善作用,有病的起到了治疗作用,无病的起到了增强体质的作用;肥胖的可以减少脂肪;瘦弱的可以使体格、肌肉健壮;可以增强骨骼的抗压、抗折性能;提高关节的活动性能和韧带的延展性;增强了腿部力量,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尤其是抗感冒等抵抗力的提高尤为明显。(请参阅我的“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一文) 3、武术技击作用更巧妙。太极拳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静制动,后发先至;舍己从人,“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引进落空合即出,四两拨千斤;物来顺应,沾着不离,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二)、练习太极拳的目标 练习太极拳无论是技击还是健身都是让身体的机能达到空松圆活,化僵为柔,达到积柔成刚的目的。人在婴儿时期肢体是柔软的,但没有搏斗、生产能力。当人们有了生产、搏斗等生存能力后,肢体、劲力又变得僵硬,随着岁月的增长,

太极内劲的培养方法

太极内劲的培养方法 很多学太极拳的朋友,在没有练出内劲之前,就开始练习发力,猛蹬地、猛转腰,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衣服被抖动起来,看起来潇洒极了,殊不知这其实根本不是太极内劲,相反只会越练越僵。 关于力和劲的问题我不想再讨论了,刨根问底的来区分两者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在这里把内劲的特点阐述一下,共大家参考: 1. 内劲是活的。内劲在体内时流动的,变化的。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的筋骨节节贯穿的运动形式,而局部肌肉持续紧张所产生的力是死的,没有阴阳变化,不是全阴就是全阳。 2. 内劲催发时全身的骨节是向外松张的。这和常人发力时全身拘紧的状态恰恰相反。 3. 内劲是一波三折的。即所谓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会自断其根。 4. 内劲是隐于内的。内劲的运转很少依赖于外形的变化,是一种内在的传导,如果练习者在过分的拧腰旋胯中去追求内劲,方向显然是错了。 5. 内劲可在任何部位透发出来。这仍然是因为其独特的传导特性所铸就的,而普通的肌肉发力会严重受制于发力的角度、力量,以及肌肉分布位置等因素。 6. 内劲的整体性。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所谓的“整体”,并不是指“同时做相同的事情”,而是“同时做不同的事情”,而当这些“不同的事情”能够协同起来的时候,“整体”便产生了!“同时做相同的事情”便是僵、硬,“同时做不同的事情”便是活、松、柔。例如鞭子,如果每一节“同时做相同的事情”,那就成了一根硬棍儿,静则“懈”,动则成“僵”,便毫无阴阳可言了。 在了解了内劲的六个特点后,我们总结一下,应该如何培养内劲: 1. 练拳时要慢,悉心体会每一骨节的“动”,一定要“顺序”而动,该哪节动时哪节要动,其它的节要等待,不要动; 2. 太极拳的操作要“全凭心意用功夫”,心越静、越细,对骨节的操作才会逐渐精准起来,从而逐步达到“节节贯穿”的要求; 3. 静功的练习。太极静功讲究“静中求动”,如在站桩时,从心意上操作周身骨节不断的对拉拔长、向外延伸,忽略肌肉的存在,体会筋骨自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

太极拳实战技法浅解 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中国传统儒、道哲学中的太极、阴阳辩证理念为核心思想,集颐养性情、强身健体、技击对抗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结合易学的阴阳五行之变化,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形成的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汉族传统拳术。 1949年后,被国家体委统一改编作为强身健体之体操运动、表演、体育比赛用途。中国改革开放后,部分还原本来面貌;从而再分为比武用的太极拳、体操运动用的太极操和太极推手。传统太极拳门派众多,常见的太极拳流派有陈式、杨式、武式、吴式、孙式、和式等派别,各派既有传承关系,相互借鉴,也各有自己的特点,呈百花齐放之态。由于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因此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 严昭法2012年 欲掌握太极拳实战技法要领,须有一年以上拳龄,会练整套拳架,在动作标准、熟练、规范的基础上,懂得多用意念,少用硬力,手脚能分虚实。此外,还需要多琢磨动作分解,体会招法的综合运用。技击动作运用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一招多用,一个动作有多种用法,要根据双方当时所处态势,目视或凭手上感觉(听劲),掌握对方袭我的意图,灵活变招。本文列举太极拳各式手法、技法、劲法运用的若干例子,供初学者参考,逐个体会,合理发挥。先慢练,接手要轻,定步是练腰胯,先练大圈,把腰胯拉松拉长,熟练后,圈子才会越练越小,速度反应就圆活连贯,才能轻灵得体,得心应手,做到意到劲到,使对方来不及考虑,已被封住或击出。 一、太极起势

对方两手向我胸前推来,我即双手向上前掤,两臂舒展,中指领劲,以脚底的沉劲经腰胯贯串至腕关节向上向前抖弹,用崩劲、抖弹劲,使对方仰面弹出。 二、下按式 对方两手向我腹部推来,我即垂肘沉胯,双臂下按,掌心斜向前,将对方双臂封住朝前下按,使对方即刻倒地。亦可腰椎后收,带动两胯及小腹里收的同时,两臂向下,掌指卡住对方指背下采,使对方在我脚前倒地。 三、揽雀尾左掤式 左棚式有正面掤,也有侧掤,同样使用。但正掤以挡和击胸、托颈为主,侧掤以扣脚斜掤为主,如对方用右拳向我胸腹袭击,我即用右手采住对方手腕下带,出左脚扣其脚跟,或踩其脚背,同时出左臂掤击对方胸部,或扣左脚,左手斜掤对方颈部和腋下,使对方无法动弹,斜向倒地。 四、右掤式 对方向我右侧用左手击我胸部,我即右转,用右手臂由下往上掤挡,掌心斜向上,左手紧跟其后,掌心斜向下,两手前后相距一掌,这是外形,实际我用右手封托住对方手肘,左手抓住对方手腕,有杠杆上抬之势,略带擒拿封住对方,使其无法动弹。 五、捋式 对方必用力争脱,我以腰带臂向左下划弧,将其肘关节反扭,并以右掌根连同小臂往左下捋挫之,使对方侧向倒地。 六、挤式 对方欲松化回抽左臂,我即右手转腕,变手背转向对方,并用左手上前搭附其右手腕处,以双臂之劲向前挤推,视当时情况,可正挤、横挤、往上挤、向下挤,把对方挤倒在地。 七、按式

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

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 李国华 孙式小架太极拳为杨有俊老师在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的基础上,根据中医阴阳五行、人体经络理论,结合师承、家传和个人数十年习武、授拳、点穴、为人治病的实践经验精心编排的太极拳。流传于镇江、苏州、南通、泰安、徐州、广州等地。正宗传人有谈万麟、史超、李振华、邱军、包信春等。 杨有俊(1924~2008年)河南商丘人,出身于武术世家,为民国武术家“盖黄河”吴志超入室弟子,兼从王元志、王永年等名师学习,深得武术内、外家之精髓。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经岳父名医刘玉山介绍,得缘与太极大家张祚玉先生游,尽得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之真传。一生嗜武,精勤不懈,研摩参悟,终臻化境。编有孙式小架太极拳、太极形意八卦九宫缠丝掌、太极形意八卦对练套路等,编著《孙太极套路(小架)》、《孙式小架太极拳与养生》等。诚为当代难得的太极大家。 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系太极宗师孙禄堂晚年集太极、形意、八卦于一炉所造之拳。以“进退相随、虚实转换、动作敏捷圆活,犹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每左右转身以开合相接(尤志心语)”为特点,其卍字手型为太极拳中独有。该拳重螺旋内劲,行拳时全身处处上弦,立身中正,处处注重平直圆。该拳由孙禄堂在镇江秘传一代儒医陈建侯,再传于张祚玉。再后有周德良、陈九皋、孔小安等传其拳。是镇江人值得骄傲的武术瑰宝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孙式小架太极拳是孙氏太极三十六手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极具技击和养生功能。 现浅谈孙式小架太极拳养生。 一、练习该拳的准备运动方法,可以强健筋骨、肌肉,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孙式小架 太极拳有一整套完备的准备运动方法,它包括肩、肘、腕、胯、膝、踝的运动,即通过一定方向的转动,使这项部位的肌腱、韧带、筋膜、关节囊、滑膜等结缔组织得到有效的拉伸和运动,从而使这些部位的筋骨得以强健,确保行拳时这些部位的筋骨皮,自如而有弹力,不易发生扭伤,使学习该拳的身体基础得到保证。这是因为人体有一个贯通全身的筋系统,上述部位是这个系统中的节点所在,对它们的锻炼,起着连接周身筋经的作用,全身的气血得到有效畅通,使以波动和震荡的方式在筋组织中传导的力,传导更加顺畅,及时向下一肢节传递和延伸,从而完成力的传达。这便是传统武术中所谓“外炼筋骨皮”。其实如果将上述训练方法的速度减慢到可与腹式呼吸相配合,进行练习,也完全可以起到“内炼一口气”的作用。这些部位的强健,增强了人体肌肉力量和神经传导系统的平衡能力,可避免不必要的跌伤。 二、身、手、步法的运动变化,带动手、足三阴三阳和任督而脉的贯通和气血运行, 起到提高脏腑功能和强身健体的作用。该拳手法多而变化丰富,如招式中有双剪手、车轮手、十字手、开合手等,手型有剪刀手、龙招手、叼手、卍字手等,拳型有金刚拳、豹拳等,毕竟是集太极、形意、八卦之长的拳种,手法多变可想而知。其中尤以卍字手最具特色,为他式太极拳所无,其精妙变化,正是“四两拨千斤”,被誉为“王手”。手法运动的丰富变化,促进了手三阳、三阴经的和谐运动,促进了心、肺、小肠、大肠、三焦的强健。步法有丁八步、半弓步、内扣步等等,步法的运动变换,促进了足三阴、三阳经的通达和谐,使肝、胆、脾、肾、胃、膀胱功能得到加强。身、手、步的协调运动变化,使人身十二经络、任、督二脉及全身经络得到促进,从而带动五脏六腑的康健、和谐,起到却病延年的功效。大家知道,人体有一个经络系统,它是联结脏腑和各经络肢节,沟通内外、运行气血的通道,脏腑通过经络把人体诸窍连成一个整体。脏腑的病变,通过经络,把信息传导与四梢、体表。气血是人体生命的动力和源泉,血来源于气,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

太极拳内劲功力训练法刘嗣传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 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 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 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化的配合是指对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按照武术技击动作的一定顺序和规格,同时起动同步运行,同时到达一定部位。太极拳的内劲,正是按照这一劲力原理,通过由内及外的训练培养出来的,它不同于外家拳由刚硬、直出、快猛、吐气开声等训练方式而获得的劲力。太极拳是由缓慢、轻松、柔和、曲旋,并通过走螺旋、划圆疑难、腕缠丝、胸腰伸长叠化而由内到外产生劲力。太极内劲特别注重内中意识的锻炼,主张“用意不用力”,意念神经的指导又有独特的运行路线,再配以肢体的圆运动,练就一种混圆一体的圆匀力场。活动在这个圆匀力场内的身体就是一个不凹不凸的太极体,且是应付一切外来侵入的变化无端的圆形体。时时慢练心悟,突出以柔化、借力、粘走化发的攻防意识,形成以棚、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主要特色的劲路,加以灵活多变的和、眼、身劲、步的同步习练,从而显示出太极拳独到的攻防技击特色。 太极拳内劲中的刚发,是在得机得势时,即“中实”之后的突发,这时内劲的来源是靠

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揭开太极拳内劲的神秘面纱 凡学过太极拳或读过太极拳文章的人,都知道有一个词最迷人,最神秘,使用频率也最高,这个词就是“内劲”!何为“内劲”?各家各派的解释都不同。 现在我们看看当代一些武术名家对“内劲”的论述。 “内气”在祖国医学理论中叫作“元气”、正气、经络中通行的气、“先天气”等,认为是从母胎中秉承下来的;在针灸和气功疗法中,至今沿用此说。武术家们把这种气叫做“中气”“内气”“内劲”等,认为练到有了此气出现并掌握此气,功夫才算“到家”(沈家祯、顾留馨《陈式太极拳》第5页,人民体育出版社,1963年12月第1版,1982年第4次印刷)。 何为“内劲”?神气合一而已。随着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炼虚合道,神气藕合为协同有序,内劲渐纯。故内劲是习者身心有序协调达致中和时,肌体产生的一种潜能。内劲无声、无嗅、无形无迹,无一定处所,惟有求中和以致神气合一,方可得之。(孙剑云《孙式太极拳诊真》第16页) 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能称为劲,弛时呼气为内劲,一张一弛轮换而行,一内一外互为其根,可见决无外劲脱离内劲,也无内劲脱离外劲。关键是起作用的是哪一种劲。用内劲作发劲的称为内家拳,用外劲作为发劲的称为外家拳。(王培生《太极拳的健身和技击作用》第150页) 此外,还有人认为“内劲”是“阴阳混合”之气,是一种“生物电”,甚至有人认为是“人体的特殊功能”。总之,说法各异,莫衷一是。要解开这个“秘”,首先必须对人体运动系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解剖学知识告诉我们,肌肉收缩产生动力,牵引骨杠杆,绕关节运动轴进行各种转动。在人体的复杂运动中,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肌肉为动力。肌肉在人体内分布极为广泛,全身肌肉约有500余块,其重量占体重的40%,四肢肌肉则占肌肉总重量的80%。肌肉的基本特征是收缩和放松。肌肉收缩和放松是由神经系统支配而产生的。肌肉收缩引起运动,是由肌肉附着在骨上的位置而决定的。关节周围的肌肉可单独收缩,也可以联合收缩,各式各样的活动就是肌肉以各种方式联合收缩的结果。 所以,我认为内劲就是一种力,一种肌肉力,内劲也可称为“内力”。祖国医学理论中叫作“元气”“内气”“中气”,俗称“气力”。这种气力,是人生而有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基本功法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在长期的演变中形成了很多流派。各式太极拳虽然各有其具体特征,但拳理相通,其特点、要领及对身体各部位姿势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致的。 太极拳的主要方法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分、云、推、搂等手法,栽、搬、拦、撇、打等拳法,蹬、分、拍、摆莲等腿法,进步、退步、侧行步等步法,无极、开合、升降、虚步等桩法,这些方法构成太极拳训练的基本功。练习太极拳基本功,能使太极拳技术得到比较全面的发展,提高动作规格的规范化,为进一步学习太极套路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基本技术 (一)手型 1.拳:五指卷屈,自然握拢,不要过紧,用力自然、舒展。 2.掌:五指自然伸直微分,虎口撑圆,掌心内凹。 3.勾:五指第一指节自然捏拢,屈腕。 (二)手法 1.棚:屈臂成弧形,横于体前肘关节下垂,掌心向内,高于肩平,力达前臂外侧。 2.捋:两臂稍屈,掌心斜相对,两掌由前向后划弧摆至腹前。 3.挤:一臂屈于胸前,另一手贴近屈臂手腕内侧,手心向前,两臂同时向前推出,两臂撑圆,高不过肩,力达前臂。 4.按:两臂由屈而伸,两手由后向前弧形推按,沉腕舒指,掌心向前,高不过肩,力达两掌。 5.打拳:拳从腰间内旋向前打出,力达拳面。拳眼向上为立拳,拳心向下为平拳。 6.栽拳:拳从上向前下打出,拳面斜向下,力达拳面。 7.贯拳:拳从侧下方向斜上方弧形横打,臂微屈,拳心斜向下,力达拳面。 8.撇拳:拳从上向前翻臂打出,拳心斜向上,高与头平,力达拳背。 9.分掌:两手由合抱向前后或左右分开,两臂微屈。 10.搂手:一掌由腹前经膝向外横搂,掌心向下。 11.推掌:掌从肩上或胸前向前推出,肘部放松微屈,掌心向前,指尖向上。 12.穿掌:掌沿另一手臂或大腿内侧伸出,指尖朝前。 13.云手:两掌在体前,依次由里向外向上交叉划立圈,低不过裆,高不过头。 14.架掌:屈臂上举,掌架于额前上方,掌心斜向外。 15.撑掌:两掌上下或左右分撑,对称用力。 16.压掌:拇指向内,掌心向下,横掌按压。 17.托掌:掌心向上,由下向上托举。 18.挑掌:由指尖向前过渡到指尖向上,侧立掌由下向上 挑起,高与眉齐。 (三)步型 1.弓步:两脚前后分开,前腿屈膝,大腿斜向地面,脚尖向前,膝与脚尖,上下相对,后腿自然伸直,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 2.虚步:后腿屈膝半蹲,脚尖斜向前,全脚着地,前腿稍屈,用前脚掌或脚跟着地。 3.仆步:一腿屈膝全蹲,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另一腿向体侧自然伸直,脚尖内扣,全脚着地。 4.半马步:前脚直向前微内扣,后脚横向外,两脚相距约三脚长,全脚着地。两腿屈蹲,大腿高于水平,重心偏于后腿。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及练习方法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迈步必跟,退步必撤,每转身必以开合动作相承接,因此有人叫它开合活步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的特点是迈步必跟,退步必撤 练习时要舒展圆活,进退相随、上下一致,无左右歪斜的形体,全套练之如行云流水,绵绵不断,全身放松,不僵不滞,进行中无起伏,要各式相连贯,要一气哈成。无论动作的虚实变化,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更不可有停顿的地方。 在练拳过程中始终要保持自然,要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万不可努气(拙力),由于中正平稳,所以才能不前俯不后仰,不左歪不右斜,这些在练拳以前,从思想上就应该注意。 孙式太极拳的练习,讲究自然协调,协调就要求我们周身各部位达到统一。 孙氏太极拳特点提要: 首先,孙氏太极拳所依据的最高理论指导是孙禄堂先生的“太极拳之名称”,该文揭示了太极拳的特质,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术的分水岭。由于孙氏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不是“太极拳论”,也不是“太极拳图说”,因此,孙氏太极拳的理论依据与陈杨武吴各家太极拳都不相同。这是孙氏太极拳极为重要的一个特质。 其次,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与其他各家的太极拳都

不同,孙禄堂先生明确指出无极式与太极式是拳术的基础,因此这不是一个可以忽略的现象。孙氏太极拳的创立要晚于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这时候孙氏太极拳在这个拳术的技术基础上的特立,反映出孙氏太极拳对太极拳技术基础的改造,所以孙氏太极拳一出现,就卓然独立,自成一家。 第三,孙氏太极拳的步式结构及其步法特征不同于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的步式架构以孙氏三体式为基础,步法特点是活步、身随步动、足下藏身、进步必跟、退步必撤。拳术之法大者有五:手眼身法步,其中最重要者是步法,步法是五法中之根本。孙氏太极拳步式、步法的特点反映出孙氏太极拳对太极拳的关键技术的改造。 第四,孙氏太极拳的身法特征不同于陈杨武吴几家太极拳,孙氏太极拳的身法特征是进退相随、舒展圆活、快慢间一、圜研相合。其身法融合进了孙氏八卦拳的特征。身法在拳中的作用是规定了劲力的特征,同样在这个极为重要的技术上孙氏太极拳不同于陈杨武吴各家太极拳,反映出孙氏太极拳对太极拳技术体系的改造。 第五,以开合手连接各式。这也是孙氏太极拳的一个特点,其周身劲路的运行特征尽合于此式中。 于是,研修孙氏太极拳者,就不得不问: 1、为什么孙氏太极拳的最高理论依据是“太极拳之名称”?为什么孙氏太极拳依据的理论与陈杨武吴各家皆不相同? 2、为什么孙氏太极拳的无极式、太极式要与陈杨武吴各家都不相同?

陈氏太极拳内功心法整理

一代太极大师陈照奎先生曾说:“没功夫,技巧也是空的;功夫不出,什么技巧也不顶用,关键是出功夫。”这里讲的“功夫”就是内劲功力。从所周知太极拳除养生外,还具有较强的技击作用。技击正是靠内劲功力来达到其目的的。像张三丰祖师名垂千古,杨氏三代在近代威显武林,陈家沟也不乏继往开来之人,这都是靠内劲功力显名创派,提高知名度的。因此太极拳讲究功夫与技巧,功力是技术的基础,而技巧又是内劲功力发挥得恰到好处的保证。所以我们练习太极拳技击,必须培植内劲功力。如果训练内劲,达到具有随心所欲的高强功力,加之配合以无极和太极的神奇技巧,便是所向披靡的拳技。 太极拳内劲功力是考查一个拳手的必检之课,是衡量一个太极技击家功夫高低的重要标志。一个太极拳手必须精通一门(一式)太极拳,并融合多式太极拳或其他拳术之精华,互相吸收,方能成为高手。任何一位卓有成就的太极拳家不只熟悉一门拳术,他触类旁通,把其他拳术都溶合在自己的拳技中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机械地把他划归为哪一类太极拳。在练习太极拳时各自会形成一个独特风格,这样就产生出陈、杨、吴、武、孙等多式太极拳,还包括现在整理的赵堡太极及武当太极。太极拳的演变绝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们互相溶合渗透,吸收变通以至改造创新。正因为如此,太极拳的发明是历史文化(传统武术)积淀后,经智者、高手、贤哲们编创,把太极阴阳学说全面地结合于人身、肢体的运动。太极拳内劲在内不在外,它是在长期通过意识统率下,使呼吸与动作相结合锻炼,在精神意念贯注之中,体内形成的一种既沉重又轻灵,既刚硬又柔软的劲力。也就是说,太极拳的内劲是通过技击性专项训练,即在技击攻防意识的指挥下,配合呼吸,全身做各种调和有序动作,动作曲伸有一定方向和作用点、线,在不同情况下,能快能慢,空间路线可长可短(通常是走圆弧形),动作幅度可大可小体位或正或斜,均可整劲骤发。这种可刚可柔的太极内劲,练时运劲柔和,而发落到点则刚强。因此,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的内劲带有刚的一面,这是太极拳内劲质量的刚,不是硬、蛮、呆的无变化的拙力之刚,是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拳经》曰:“看似至柔,其实至刚,看似至刚,其实至柔。”此“刚”是随机随势迅速地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在刹那间迅如奔雷地爆发出来,这种力不是发后断劲的,而是变柔和之力继续运动。太极拳的这种内劲是在内力松柔的基础上,经过有规律的长期训练获得。当具有了一定的刚力基础,再把内劲功力过渡到动作自然、轻松的技巧之中。长时间的习练柔化运动,久而久之便练得棚劲弹力随心用,胸腰叠化随气行。我们再看看武术的一般劲力。它也是通过肢体的运动表现出来的一种力。这种力量也是在意识支配下,通过气息吐纳和肌肉舒缩有序化的配合而产生的。意识支配是指神经呼吸和肌肉的控制,有序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传授孙氏拳基本功练法 孙存周强调练基本功练要练的准确、坚实、明白。孙存周把基本功浓缩为无极式、三体式、劈拳、崩拳、单换掌、懒扎衣。孙存周说:“练技击有三个台阶,第一步是基本功,把基本功练通了,浑身都是拳。但到了这一步也还是个拳匠。还不能称师。第二步是知拍,与人对打,感应确切,应对自如,如是才出得来节奏。一般人不易做到,到了这一步可以称师。第三步是拳与性合,遇敌制胜,尽情尽性,喜怒哀乐因拳而出,皆能制敌,则可称家。如今能至是者极少。最终至木呐虚无,动静无兆,制敌于不觉中,如家严也。” 孙存周根据自己的切身实践认为,传统武术若得真传是完全不需要添加拳击练习的。也无需十年、八年才出门。孙存周认为形意拳比拳击更精简实用。孙存周自己的实践是仅随父亲苦练三年,便闯荡江湖,未遇敌手。孙存周认为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出在对基本功的掌握,孙存周还认为,很多名家、老师所以练、用脱节,平时练的东西,对抗时大多用不上。尤其是一些名家,把拳路都快练成杂技了,看起来很有功夫,但是一打起来,就全没了。一是对基本功掌握的不准确。二是实战练习少,距离感差,不知拍。三是体力不足。四是意不知毒。五是志不能坚。这些都与拳术练习的方法有关。因此,从这时起孙存周已开始深入系统地研究拳术的教学教法问题。提出“学习拳术,门派之见,实属万不可有。然选择拳术,首戒标奇立异。若二三其志,尤易误入歧途。但既经选择之后,尤应继循正轨,所谓探骊得珠,贵得其窍。坚持习练,持之以恒,不特真诠可得,且其成功亦指日可待。 孙家拳的劲是各派拳术中最锐利的,渗透力极强,当你还没有什么感觉时,里面已经受伤。孙存周教的拳架子更低,其鹰熊合演几乎是贴着地皮练,鹞子翻身的束身几乎是团成了一个球,但不能有低头、猫腰、撅屁股之嫌。八卦掌走转起来行如奔马,劲力也非常浑厚。若说孙式拳有明师,刘树林老师无疑是一位。刘树林是孙存周先生的弟子,因为现在练拳,孙式拳的要领依然无法做到,依然是事倍功半。练套路其实不是目的,练拳得有干货,所谓干货则是说得练真正的功夫,而不是花架子。刘树林老师推荐的入门功夫包括无极桩和马步云手,其次就是劈拳步和定步崩拳。主要是无极桩和马步云手,无极桩的目的是静心、活气血、训练头、颈、腰、跨、腿、脚等部位使其达到孙式拳的要求、进而达到心无所思、意无所动、浑浑噩噩、空空洞洞、一气浑然的境地。马步云手目的是训练整劲,使周身一体,要练到随手一拨一般人就能出去的地步,这种训练方法才是真正的练功夫,到了这一步就有了一定的功夫了,再开拳势必事半功倍,单纯太极拳套路练习,水分太大,难以出功夫。无极桩和马步云手练成了,方可进行劈拳步、定步崩拳和太极拳的训练。 孙氏太极拳的基本规矩如“九要”、“内开外合”以及“两肾相磨”都是来自孙禄堂先生对所习形意拳、八卦拳基本规矩的总结和提炼,关于“九要”的内容在孙禄堂先生的《形意拳学》和《八卦拳学》中皆有说明。关于“内开外合”在《拳意述真》“述李奎元先生言”一节中有相关论述。“两肾相磨”这个词虽然未在孙禄堂先生的著作中出现,但是其意及其状态在《八卦拳学》中有详细论述。孙氏太极拳中的虚实转换两肾相磨之理来自八卦拳。孙氏拳即是技巧更是功夫,尤其是对于初习者更是要从功夫做起。练功夫是枯燥和艰苦的,对于初学者练功夫要过五关,这五关就是酸、热、涨、沉、空。初练三体式,大腿奇酸难忍,最终抖动不止,每次犹如上刑。但要坚持,站到后来,手臂与大腿都奇酸难忍,说明对路。练三体式,开始是大腿酸,后来是手臂与大腿一起酸,说明你的劲力开始均匀。转八卦,则正好相反,开始是两膀发酸,到后来两膀与腿一起酸,说明你练对了。太极拳开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