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灯频闪效应的危害与鉴别方法

节能灯频闪效应的危害与鉴别方法

节能灯频闪效应的危害与鉴别方法
节能灯频闪效应的危害与鉴别方法

节能灯频闪效应的危害与鉴别方法

青岛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室

华贝尔微电子高频光源事业部

韩俭荣

关键词:节能灯频闪频闪效应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电光源产生频闪效应的技术机理,和电光源频闪效应危害的表现形式。介绍了直观鉴别节能灯频闪效应的方法。希望能引导消费者,科学正确地推广应用节能灯,构建绿色照明环境。

正确认识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危害性,对于科学推广应用节能灯,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就如何直观鉴别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危害性,介绍一点简单易行的方法,供业界参考。

一、电光源产生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基本技术机理介绍

鉴别和评价电光源频闪与频闪效应,要涉及到一些电光源产生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基本技术机理。对于销售和使用节能灯者来说,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

因此,本文先介绍一些电光源产生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基本技术机理方面的入门知识。以期对鉴别评价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基本原理,能有一个科学正确的理解。

(一)、电光源的频闪与频闪效应

频闪与频闪效应是表征电光源,光通量的波动深度和由此产生的危害效应(称为频闪效应)大小的两个互为因果的物理量。

1、频闪:是指电光源光通量波动的深度。光通量波动深度越大,频闪越严重。电光源光通量波动深度大小,与电光源的技术品质有直接关系。

电光源光通量波动深度大小,通常用百分数来描述。

现阶段,己广泛应用的电光源中,如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26mm)直管日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光通量的波动深度,高达55%――65%,频闪效应危害严重。如市场上的部分技术品质较差的节能灯,仍然存在高达2O-3O%的频闪深度,频闪效应危害仍然较严重。

2、频闪效应:是指电光源由光通量的波动而产生的危害效应,即频闪产生的危害效应。电光源频闪越严重,频闪效应危害越严重。

(二)、电光源频闪效应危害的表现

1、引发工伤事故:在电光源的频闪频率,与运动(旋转)物体的速度(转速)成整倍数关系时。运动(旋转)物体的运动(旋转)状态,就会产生静止、倒转、运动(旋转)速度缓慢,以及上述三种状态,周期性重复的错误视觉,引发工伤事故。

z例如:制衣行业的缝纫机操作工,将高速上下运动的针头,错觉为静止状态,不慎将手指扎伤。

z例如:机加工行业机床操作工,对正向旋转的车刀,错觉为倒转。而进行紧急换向操作,损坏工件、刀具,甚者造成人员伤亡。

z例如,在机械行业中,吊车操作工,对吊车与吊勾的运动状态产生运动速度缓慢、瞬间静止等错误视觉。产生定位困难,造成操作失误,引发事故。

z例如,在机械行业中,生产操作人员对生产设备的飞轮、皮带轮的转速。产生转动缓慢、倒转等错误视觉。导致误操作,引发事故。

2、造成生产效率低下:频闪效应会引发视觉神经疲劳、偏头痛。特别是机械行业己普遍应用的高压汞(钠)灯。轻工、食品、印刷、电子、纺织等行业,普遍应用的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26mm)直管日光灯。频闪效应危害严重,造成生产效率低下。

例如,流水线上的插件操作工,容易因视觉疲劳、眼花,引起偏头痛,产生定位困难等情形。

3、对成长中的青少年伤害眼睛、形成近视:在我国80年代以后,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26mm)直管日光灯,普遍应用于家庭、学校、图书馆等。因照明环境频闪效应危害严重,成长中的中小学生受害极大,视力下降明显,近视眼显着增多。

(三)、电光源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

电光源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技术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并且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技术机理比较复杂。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1、电光源驱动电功率频率低:在现阶段,己普遍应用的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26mm)直管日光灯。均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功率,直接驱动电光源的发光体放电发光。其放电发光体必然会产生频率为50Hz*2=100Hz,呈正弦

波规律波动光通量。

2、电光源驱动电功率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50Hz*2=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3、电光源技术性能落后:在现阶段,己普遍应用的高压汞灯、高压钠灯、电感镇流器驱动的T8(26mm)直管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二、消除电光源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根本技术对策

消除电光源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根本技术对策,是提高驱动电光源发光体放电发光的驱动电功率频率,使其达到40KHz以上。

相对于节能灯而言,消除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技术措施,是提高电子镇流器,交流-直流-交流(AC-DC-AC)变换频率。

经科学计算,并经实际应用验证:电子镇流器交流-直流-交流(AC-DC-AC)变换频率,达到40千周(KHz)以上〔CE认证规定40千周(KHz)〕时。节能灯的频闪深度,可限制在5%以下。节能灯发出的光通量,在人的视觉中会形成平滑稳定效应,不再产生频闪效应危害。

三、鉴别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方法

(一)、鉴别与评价工具

直观鉴别与评价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的工具,通常采用频闪检测专用陀螺。

(二)、鉴别与评价标准

鉴别与评价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是以太阳光为标准的。太阳光的光通量是平滑稳定的,没有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

节能灯的光通量平滑稳定度,越接近太阳光,节能灯的频闪深度越小,频闪效应危害越小。

(三)、鉴别与评价方法

1、先在太阳光底下选定一个平面,将专用检测陀螺放在平面上旋转。专用检测陀螺上的图案,是多道黑白相间的光环。在旋转的全过程中,陀螺上的图案,并不随着旋转的速度而发生变化,而是稳定固定。

这种黑白相间,并且稳定固定光环图案、色彩现象,表明太阳光没有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

2、在室内选定一个平面,在上方垂直吊挂一盏高压汞灯,多只不同厂家牌号的节能灯,并将节能灯编号。对高压汞灯和多只不同厂家牌号的节能灯,实施独立的开关控制。

3、点亮高压汞灯,将专用检测陀螺,放在高压汞灯下旋转。专用检测陀螺会产生多道色彩不同的光环,并且各道光环,会随着陀螺旋转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旋转方向、旋转速度、色彩的随机变化。

这种图案、色彩的丰富变化现象,表明高压汞灯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非常严重。

4、分别点亮节能灯,分别旋转专用检测陀螺。专用检测陀螺的图案、色彩,会分别产生下列变化的现象。

A:如果:专用检测陀螺只产生一道黑白相间的光环,并且黑白相间的光环,随着陀螺旋转速度的变化。其旋转方向、旋转速度、色彩均不变化,稳定固定,近似于在太阳光底下的效果。

这种图案、色彩现象,表明这只节能灯,没有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

B:如果:专用检测陀螺产生多道色彩不同的光环,并且各道光环,会随着陀螺旋转速度的变化,表现出旋转方向、旋转速度、色彩的随机变化,仅仅是色彩颜色较淡。

这种颜色较淡的图案、色彩变化现象,表明节能灯仍产生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

在仍然产生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的节能灯中。色彩颜色相对较浓的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相对严重些。色彩颜色相对较淡的节能灯,频闪与频闪效应危害相对轻一些。

下期介绍:节能灯系列专题的科学选购篇中“科学理解节能灯的故障率与寿命”

本文由青岛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作室、华贝尔微电子高频光源事业部联系电话:1360 630 6833 0532-8876 0830

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题目: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危害课程名称:《生命科学基础》 作者:张茜茜 系别:物理系物本1102班 学号: 评阅成绩:____ 摘要:近几十年来,大规模的人类活动以及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使大气组成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大量温室气体正在大气下层集聚,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很可能会导致全球气候明显变暖,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30C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关键词:温室效应生态环境温室气体影响 引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气候日益变暖,如今已成为世界十大环境问题之首。我国是全球气候变暖特征最显着的国家之一,科学家预计,未来20年到100年我

国气温还将继续升高。根据我国百余位科学家共同编制的《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科学报告,近百年来,我国的气候变化和全球趋势基本一致,平均气温升高了 0.5-0.8摄氏度,与全球平均增温幅度相近,并且出现了两个明显的“暖期”: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及80年代以后。1950年以来,无论是年平均气温还是冬季气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明显的变暖趋势。特别是2006年,我国平均气温达到9.92摄氏度,成为1951年以来创纪录的“暖年” 一、温室效应的产生机理 温室效应是指透光覆盖物对保护小气候的增温保暖作用。其增温原理是: ①少量减少太阳辐射收入,但大量阻挡地面向上散发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使保护地辐射收支更倾向于收入大于支出。 ②覆盖物能阻断地面向上(昼间)的乱流热输入,使保护地增温。 大气温室效应是指大气物质对近地气层的增温作用,其增温原理与上述原理相似,即随着大气中CO 等增温物质的增多,使得能够更多地阻挡地面和近地气层向宇宙 2 空间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从而使地球气候变暖。其可能的积极作用是使部分干旱区雨量增多,高纬度农业区热量状况改差,但更主要的是负面影晌,就是热带和温带的旱、涝灾害发生频繁,以及冰山熔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三角洲被淹没。因此,减少大气增温物质的排放量是人类刻不容缓的义务。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 电流的热效应》练习题(含答案)

三、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 知识点1 电热器 1. 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工作的;在电饭锅、电熨斗、洗衣机中,不属于电热器 的是. 2. 下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 3. 电流的热效应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下列情况中不 属于防止电热危害的是( ) A.电视机的后盖有许多孔 B.家电长时间停用,隔段时间应通电一次 C.电动机外壳有许多散热片 D.电脑主板的CPU 上有小风扇 4. 如果电视机、电烙铁和电风扇上都标有“220 V 60 W”的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 工作相同时间,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消耗的电能一样多 B.电流做的功一样多 C.产生的热量一样多 D.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 知识点2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5. 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 置,这是用来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 ) A.导体电阻的关系 B.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关系 C.导体长度的关系 D.通电时间的关系 6. 如图是小明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因素”的 部分实验装置图.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段完 全相同的液柱从同一高度上升到图示位置, 可知电阻产生热量多,由此可以 说明: . 7. 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导

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两瓶煤油 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A 中的金属 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烧瓶B 中的金属 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两瓶煤油中 的温度计可以显示煤油的温度. (1) 实验中,两个烧瓶中煤油的 和 初温应相等. (2)小红问小明:“打开水龙头就可以得到水, 为什么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 因为煤油的热值比较大 C.因为煤油的密度比较小 D.因为煤油的比热容比较小 (3)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烧瓶B 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得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 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 ,产生的热量越多. (4)如果要继续探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除图中器材外,还必须添加的 一种器材是 . 知识点3 焦耳定律的应用分析与计算 8. 热熔胶在室温下为固体,加热会变为较强粘性 的液体,冷却后,将物体牢牢地粘在一起,如 图所示是热熔胶枪的外形,在枪嘴内有电热丝 电热丝的电阻是1 000Ω,通过的电流是0. 2 A 时,1 min 产生的热量是 J. 9. 电烙铁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烙铁的导线却没有明显发热,这主要是因为 ( )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导线散热比电烙铁快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烙铁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烙铁的电阻 10. 电阻R 1与R 2阻值之比是2: 3,把它们串联后接入电路,则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R 1、 R 2产生的热量之比是( ) A.2: 3 B.3: 2 C.9: 4 D.4: 9 11. R 1、R 2分别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电路,R 1=2R 2,电源电压均为U.图甲电路中 R 1、R 2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为Q 甲1、Q 甲2,则Q 甲1: Q 甲2 = ;图乙电路中R 1、R 2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分别为Q 乙1、Q 乙2,则Q 乙1: Q 乙2= . 12. 在家庭电路中,导线相互连接处往往比别处更容易发热,老化更快.请你解释产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

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REFORMATION &STRATEGY 2008.9 泡沫(Bubble)一词在经济领域中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一定时期内偏离其真实价值的现象。1987年出版的《Palgrave 经济学大辞典》中引用了著名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Charles P.Kindleberg)对泡沫经济所做的定义:“泡沫状态这个名词,可以不严格地定义为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奉立城,2007)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经济领域中的泡沫经济是一种价格现象,是指某种或者一系列资产的市场价格在短期内脱离其实际价值迅速上涨的经济现象,是一种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灭,就会导致金融危机和社会震荡。 一、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 (一)虚拟资本和虚拟经济的产生虚拟资本是泡沫经济的主要载体,是指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能给持有者带来一定收入的资本。如银行券、债券、股票、期货、期权等。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逐步完善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虽然它的存在是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的,但其价格的变动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所以其价格往往会与实体资本价值变动相背离。而虚拟经济是伴随着虚拟资本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实体资本被虚拟化为虚拟资本的同时,与实际经济相对应的虚拟经济就产生了。虚拟经济是关于虚拟资本运行的经济,其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融资工具,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结构调整和 重组,从而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又有负效应,当虚拟经济的发展脱离了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盲目发展、过度膨胀,就会引发泡沫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诸如股票这类的虚拟资本往往会成为泡沫经济的载体,历史上很多泡沫事件的载体也主要是股票,但并不是说泡沫经济的所有载体都是股票。历史上,房地产、古董、甚至鲜花等等具有稀缺性的物品都成为过载体,这可以用以下将要提到的投机需求来解释。 (二)羊群效应 社会需求基本上可以分为真实需求和投机需求两类。真实需求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消费或再生产,而投机需求的目的则是为了获得买与卖之间的差价,从而牟取利润。与真实需求相比,投机需求具有交易成本低、资金占用时间短、可导致巨大的财富转移效应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投机需求与泡沫经济有着 2008年第9期改革与战略 NO.9,2008第24卷(总第181期) REFORMATION &STRATEGY (Cumulatively,NO.181) 泡沫经济的成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汪慧玲,韩珠珠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文章通过对虚拟经济、羊群效应和资金流动性过剩这三种经济现象的分析,揭示了泡沫经济的生成机理及危害,并提出对泡沫经济的防范、治理要采取宏观政策调控和微观心理引导双管齐下的策略,防范金融风险,保持宏观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泡沫经济;虚拟经济;羊群效应;货币政策[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08)09-0032-03 On the Forming Mechanism of Bubble Economy and Its Countermeasure Wang Huiling ,Han Zhuzhu (College of Economics,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Gansu 730000) Abstract:This paper reveals the forming mechanism and damage of bubble economy by analyzing three kinds of economy phenomenon: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 and capital liquidity surplus;it is pointed out that macroeconomic control policy and micro psychology guiding should be adopted to avoid and govern bubble economy so as to avoid financial risk and keep macroeconomic development healthy and stable. Key words :bubble economy;virtual economy;herd behavior;monetary policy [作者简介]汪慧玲(1963-),女,甘肃民勤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数量经济学;韩珠珠(1983-), 女,山西长治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量经济学。32

光源的闪烁效应及闪烁的测量方法

光源的闪烁效应及闪烁的测量方法 来源:网络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源闪烁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光源闪烁及闪烁效应的各种危害。阐述了闪烁的评价方法和测量手段,最后测量了几种典型光源的闪烁强度,其数据及分析结果可以作为健康照明中的参考。 关键词:闪烁频闪效应波动深度瞬态光度计 一.概述 1.闪烁的基本概念 人们发现,长期在日光灯下看书会感到不舒服,虽然其光亮度与白天无异。这是为什么呢?经过研究,原来这是因为日光灯的光强是随时间变化所致。也就是光源的闪烁所致。 那什么是光源闪烁呢?光源闪烁就是光源发出的光随时间呈快速、重复的变化,使得光源跳动和不稳定。当然人的肉眼并不能很容易地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这主要取决于闪烁的频率。一般地,在闪烁频率50Hz以下,人眼都能觉察到光源的闪烁。而在8.8Hz时,人眼是最敏感的。同时,能被觉察的最大闪烁频率(临界闪烁频率)是随着光源发出的光强而变化的,随着光强增大临界闪烁频率也增大,当光强达到最大后逐渐减小后,临界闪烁频率也相应减小。当光强以大于50Hz的频率变化时,大多数人就分辨不出光源是否在闪烁了,此时的光源就发出稳定、连续的光,因为这时人眼的反映已经跟不上光源的变化了。例如,人眼就觉察不到每秒100次闪烁(100Hz)的荧光灯的闪烁现象。 光源闪烁可以通过频闪效应被证实。有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一个物体很快速地运动或转动时,它们看起来好像运动得比他们实际的速率要慢,甚至当物体运动或转动频率跟光源闪烁频率相同(或是整数倍关系)时,物体好像静止不动。这就是频闪光产生的原因,它是一种我们在日常的照明中不希望发生的现象。事实上,由于频闪效应,人们产生错觉,而把一些快速运转的设备看成是缓慢运转着甚至是静止的是非常危险的。 光源闪烁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A、照明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频闪以及由于电源电压波动引起的光源闪烁; B、照明非周期性闪烁:如交流荧光灯的启动闪烁,各种故障闪烁; C、显示设备闪烁:如电视机、计算机、电子游戏机,广告屏等扫描显示引起的闪烁; D、艺术灯光闪烁:如霓虹灯,彩灯和镭射等闪烁。 2.光源闪烁产生的原因 光源闪烁实质上是从电压变动——光通量波动——眼睛到人脑这个反应链的主观感受。产生频闪的技术机理,既有供电电源的因素,也有电光源性能的因素,以及照明设计不合理的因素等等。下面仅就常用电光源技术性能的角度,进行概括性技术分析。 A、光源供电频率低。白炽灯、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在现阶段,绝大多数由50Hz工频正弦交流电,直接向电光源的发光体供电。其频闪频率为50Hz*2=100Hz,并且呈正弦波规律波动。 B、光源电压波动大。我国现阶段工频交流电源,瞬时电压值波动幅度在10%~20%之间,大大加重了频率为100Hz,呈正弦波规律波动的频闪深度。 C、电光源性能。白炽灯为灯丝直接加热发光的热辐射性光源,发光体的发光功率,必然随供电电源的频率,呈正弦波规律波动。高压汞(钠)灯,直管型(电感式)日光灯,虽然是气体放电发光的电光源。但由于其启动与点燃均采用电感式镇流器(不具备AC-DC-AC 变频功能)。所以,气体放电发光体的放电功率,必然也随供电电源的频率波动而波动。 电压变动产生的影响,可以用视觉敏感系数曲线和闪变电压限值曲线两个概念来量化。 可以被人眼感知的光源闪烁,可以通过统计的方法来测得人眼的对光源闪烁的感觉特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 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 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 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 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 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 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 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 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K12学习】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知识点苏科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热器电流的热效应》知 识点苏科版 知识点 定义: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影响因素: 与通电的时间、电流、电阻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公式: Q=I2Rt Q==UIT 式中:I—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安培;R——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t——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单位是秒;Q ——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单位是焦。 电流的化学效应: 定义: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 原理:主要是电流中的带电粒子参与而使得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往往是这个物质得到了电子,那个物质失去了电子而产生了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反

应。而电流的作用使得某些原来需要更加苛刻的条件才发生的反应发生了,并使某些反应过程可逆了。 课后习题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要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电流的。电热器就是利用电流的来进行工作的,电热器工作时,将能转化为能。 .将阻值为4Ω的电热丝接入电路中,通过的电流为1A,在0.5in内产生的热量是j。 .一种家用电熨斗的规格为“220V800”。这种电熨斗内部电热丝的电阻是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10in产生j的热量。 .一台热水器接在220V的电路上,半小时内放出的热量为1.584×106j,热水器内电热丝的电阻是Ω。 .阻值为R的电阻丝接到电压不变的电源中,4in可使一杯水烧开,现换用阻值为10R的电阻丝,再接到此电源上,in可使同样的一杯水烧开。 .某电热杯中有甲、乙两根电热丝,只将甲电热丝接到电源上时,烧开一杯水需要12in,只将乙电热丝接到电源上时,烧开同样的一杯水需18in,若将它们串联接到电源上时,烧开同样的一杯水需in。若将甲、乙并联起来接到电源上时,烧开同样的一杯水需要in。 .关于电热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

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 2014-04-10 18:05 来源:证劵投资论文有 108人参与在线咨询 一、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成因 (一)理论原因 基金业目前是证券市场上较为理性的机构投资者,因此中国基金业的羊群行为主要还是来自于理性羊群效应。基于理性羊群行为的研究模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信息串联模型、基于委托—代理关系模型、收益外部性模型。1999年Wermers对这些理论模型进行了归纳,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经理人对自己的名声很看重,他们在决策时会忽视自己所拥有的信息,反而会跟随大多数的投资者采取行动;二是不同的投资经理可能从之前的具有更多信息的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获得同样的私人信息,从而导致他们的投资行为趋于相同;三是不同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表现出趋同性,可能是因为都得到相同或相关的私人信息,或者都采用同样的指标来进行分析等;四是不同机构投资者可能具有相同的风险偏好从而导致一致的投资行为。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之所以产生羊群效应,一方面是由于上述理论因素,更主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特有原因。 (二)中国所特有原因 第一,中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完全和监管制度不完善。缺乏充分有效的投资信息,使得投资者倾向于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另外在中国的基金行业,由于与投资基金有关的法律制度不是很健全,很多投基金会投向高成长的国有企业,以期获得高额的报酬。这两点也有助于羊群效应的发生。第二,股票市场“高收益股短缺”以及股市的“高投机性”现象。中国股票市场的上市公司主要是国有企业,使得一些高成长性、收益较好的国有企业备受投资基金)的亲睐,从而助长了羊群行为。第三,大多基金投资者持有短期投资理念。中国的投资者都很想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利,而不会把投资基金当作长期获利的工具。一旦投资基金投资失败,各投资主体的短期持有心理又立马高涨,他们会要求基金公司还他们一个公道,迫于公司形象、舆论媒体的压力,基金公司会改变原有的投资策略,跟随主流的投资策略,造成一定程度的羊群行为。第四,中国的证券市场缺乏卖空机制。卖空机制能对冲在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风险,从而保证在一定风险水平上有高的收益。但是缺乏卖空机制,限制了投资基金的操作空间,致使投资基金在证券市场上选择相同的投资策略,导致了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发生。 二、证券投资基金羊群效应的解决对策 (一)加快发展金融衍生工具市场,丰富基金投资品种 尽管金融衍生工具给了投资基金更多的投资选择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冲风险,避免投资策略的趋同性,尽量减少羊群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但是中国现在发展金融衍生工具的制度基础不够健全,还有待完善。 (二)加大投资基金监管和信息披露的完善工作 加强基金监管有助于维护宏观经济、金融的稳定、提高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保障投资者的利益。监管主体应该主要从基金发行、基金日常运作、基金公司的审批几个方面来实施。信息对于进行投资决策时至关重要,对信息披露的严格要求,能够督促基金管理公司向公众提供真实、有效信息。

频闪的危害有哪些

频闪的危害有哪些 1、用眼疲劳、视力下降 照明灯具的光闪烁,往往会影响到人类的工作效率。在研究闪烁对人们疲劳程度的影响时发现,可见闪烁造成的精神疲劳都很小,而造成人体疲劳的主要因素是工作内容;非可见闪烁可以影响眼球的运动轨迹,影响阅读并导致视力下降。和Wilkins等人的研究均表明在频率更高的闪烁光源下进行视觉相关作业性能会比低频光源表现的更好。 2、光敏性癫痫或闪烁光诱导的癫痫 而Fisher通过测量人体对光刺激的不寻常脑电波得出光敏性癫痫在5岁到24岁人群中发病率大约在0.01%—0.025%,当癫痫患者在闪烁光源刺激下有2%到14%的几率诱发急促癫痫症状。美国癫痫工作基金会指出影响光敏性癫痫症状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闪烁频率、光强、调制深度、光谱成分以及一些视觉神经系统相关因素。 3、频闪造成的视觉暂留效 Bullough等人采用一系列波形和频率研究固态光源的频闪效应,发现驱动的调制深度、频率、占空比以及波形对频闪效应的可见性有影响。 同时,行业专家也一致认为频闪效应的危害主要是这种视觉伪像会带来一系列问题,SafetyatWork中提到,虽然人眼识别不到的一些灯光频闪,但是会让视野内飞快旋转的机器出现视觉上变慢或者静止的假象,这种现象是非常危险的,极易造成事故。 4、头痛、恶心、视觉紊乱等生理问题 美国头痛学会指出许多偏头疼患者对光线更敏感,尤其是眩光,带闪烁的明亮光源能引起偏头痛,并且低频闪烁比高频闪烁更严重;一些闪烁的荧光灯或者电视屏幕都会引起类似偏头痛的症状,许多研究也表明对于这些闪烁诱发的偏头痛患者,他们的脑电反应化(EEG)通常会跟那些没有偏头痛的不一样。但是,究竟是闪烁光源的那些因素导致的生理不适,还没有得出确切结论。 https://www.doczj.com/doc/0214208310.html,/

温室效应及危害

温室效应及危害 什么是温室效应?有什么危害?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生活中我们可以见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来做温室,是让太阳光能够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 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 1) 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

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几个著名的国际大城市: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 温室效应是怎么来的?我们能做什么? 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人类活动和大自然还排放其他温室气体,它们是: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陆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 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们尽量节约用电(因为发电烧煤〕,少开汽车。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乱砍滥伐森林,不让海洋受到污染以保护浮游生物的生存。我们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节约纸张(造纸用木材〕,不践踏草坪等等行动来保护绿色植物,使它们多吸收二氧化碳来帮助减缓温室效应。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流的热效应》知识点复习沪教版

九年级物理下册《电流的热效应》知识 点复习沪教版 知识点 1、定义: 当电流通过电阻时,电流作功而消耗电能,产生了热量,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影响因素: 与通电的时间、电流、电阻有关,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公式: Q=I2Rt Q==UIT 式中:I—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安培;R——导体的电阻,单位是欧姆;t——电流通过导体的时间,单位是秒;Q ——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单位是焦。 电流的化学效应 1、定义:电流通过导电的液体会使液体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新的物质。电流的这种效果叫做电流的化学效应。 2、原理:主要是电流中的带电粒子参与而使得物质发

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往往是这个物质得到了电子,那个物质失去了电子而产生了的变化。最典型的就是氧化还原反应。而电流的作用使得某些原来需要更加苛刻的条才发生的反应发生了,并使某些反应过程可逆了。 后练习 1电炉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接的输电线却不热,这是因为 A通过电炉上的电流比通过输电线上的电流大 B电炉丝的电阻比电线的电阻大得多 电炉丝金属的比热容与输电线的比热容不同 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道理 精析:这个现象运用焦耳定律容易解释由于电炉丝与铜导线是串联的,所以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焦耳定律Q=I2Rt,电炉丝的电阻比铜导线的电阻大得多,因此电炉丝上产生的热量比铜导线上多得多,所以我们看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导线却不怎么热 解:本题答案应选B 点评: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关键是准确地选用原理,要从题意中挖掘条,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物理原理 2一台直流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0Ω,接在12V电源上时,通过的电流为2A,这台电动机工作in产生多少机械

应对与化解突发事件公众心理恐慌的对策(下)

应对与化解突发事件公众心理恐慌的对策(下)二、公众心理恐慌的原因及其分析 (二)公众心理恐慌的分析 从刚才给大家提到的这七个方面,我们来做进一步的梳理和分析。第一个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与转型当中的社会问题。在这个阶段,很容易出现信任危机,信是信息的信,任是任务的任。信任危机。我们来看这个转型时期,心理恐慌,从本质的角度来讲的话,最主要的是什么?是心理安全。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恐慌呢?就是不安全了,通俗地讲,就是一种信用,在宏观层面中产生的信任危机。 比如说有的干部,可能都很清楚,政法系统原来的领导成了最大的老虎之一了;还有部队以前的首长,现在成为阶下囚了;以及在核心部门的领导,也是身陷囹圄。 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些老虎,还有一些小老虎,还有一些苍蝇,纷纷落马,它折射了一个背景,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既反映出我们党反腐的决心,也反映出比较客观的一面,其他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也有类似的贪腐问题,在一定程度,这个问题非常突出。对于公众来讲,原来所信任的人,原来所信任的政府和自己实际的感受,尤其是在实际的接触过程中,产生了很强的反差,这个反差要注意它的时代性的特点,在这个过程当中,出现了对官员,对我们的公共部门,对一些国有企业“人肉”,还有其他的仇视问题。 我们这里要注意一个时代的背景,这个时代性,就是我们有一个问题需要去好好研究,就是在我们整个的转型过程中,我们很多的情况之下,在我们的心理上,是并不适应的。做一项工作,我们经常要去热热身,其实还要注意,我们做很多工作还要暖暖心,要暖心。实际上我们作为人要感性,人有心理方面的需求。在转型的过程中,有人致富了,而很多人没有挣到太多的财富,还有的人,在转型过程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遇到一些瓶颈和困难,收入低,当然这是他非常显著的一点,仅仅是一个点而已。给很多人一个印象,就是我们贫富差距的扩大。客观地讲,我们的基尼系数在增大,在一段时间之内,这种信任感,在这种背景之下,它是出现心理安全问题,甚至是在某些情况下出现心理恐慌的一个社会背景,一个时代背景,所以说它有时代性的特点。 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二个方面,还有政府自身的行为能力。在转型过程当中,我们政府自身的行为能力,我们对整个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在这个宏观的背景之下,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方式,面临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管理方式的挑战。同时传统的技术条件,比如

通过摄像机看CRT屏幕为什么会闪烁

通过摄像机看CRT屏幕为什么会闪烁? 刷新频率: 对于CRT来讲,屏幕上的图形图像是由一个个因电子束击打而发光的荧光点组成,由于显像管内荧光粉受到电子束击打后发光的时间很短,所以电子束必须不断击打荧光粉使其持续发光。电子枪从屏幕的左上角的第一行(行的多少根据显示器当时的分辨率所决定,比如800X600分辨率下,电子枪就要扫描600行)开始,从左至右逐行扫描,第一行扫描完后再从第二行的最左端开始至第二行的最右端,一直到扫描完整个屏幕后再从屏幕的左上角开始,这时就完成了一次对屏幕的刷新,周而复始。这样我们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显示器的分辨率越高,其所能达到的刷新率最大值就越低。一般来讲,屏幕的刷新率要达到75HZ以上,人眼才不易感觉出屏幕的闪烁,CRT显示器的刷新率是由其行频和当时的分辨率决定的,行频越高,同一分辨率下的刷新率就越高;而行频一定的情况下,分辨率越高则它所能达到的刷新率越低。 对于LCD来说则不存在刷新率的问题,它根本就不需要刷新。因为LCD中每个像素都在持续不断地发光,直到不发光的电压改变并被送到控制器中,所以LCD不会有“不断充放电”而引起的闪烁现象。 刷新率对人的影响: 一般来说,每秒30幅左右或更高的运动图像会被人眼认为是连续的,所以人眼其实只需要30Hz以上的刷新率,很多电影都是每秒24帧的。更高的帧速会使图像更显连续和稳定,达到每秒50帧以上的话,人眼就感觉不到明显的差别了。显卡默认的刷新率是60Hz,这样对于运动图像来说已经足够了(挑剔的FPS玩家可能还不够)。但由于CRT显示器的瞬时发光原理,在60Hz下还是会觉得闪烁,对眼睛有伤害,因此为了保护眼睛,刷新率还是设得越高越好。 对于传统显示器来讲,刷新频率越低,图像闪烁和抖动的就越厉害,眼睛疲劳得就越快。有时会引起眼睛酸痛,头晕目眩等症状。因为60Hz正好与日光灯的刷新频率相近,所以当显示器处于60Hz的刷新频率时会产生令人难受的频闪效应。而当采用70Hz以上的刷新频率时可基本消除闪烁。因此,70Hz的刷新频率是在显示器稳定工作时的最低要求。 此外还有一个常见的显示器性能参数是行频,即水平扫描频率,是指电子枪每秒在屏幕上扫描过的水平点数,以KHz为单位。它的值也是越大越好,至少要达到50KHz。 透过电视屏幕看拍摄的CRT显示器为什么会闪烁? 电视机和电视屏幕在工作时都是利用视觉的暂留作用,图像是一幅一幅放出来的,每一幅出来以后要黑一下。因为间隔时间短,所以我们在看电视或电脑屏幕时并没有闪的感觉。但是如果用摄像机拍摄时,由于拍摄时也时一幅一幅的拍入的。首先,摄像机拍摄电脑画面,然后电视机播放电脑画面。拍摄是一幅一幅图片连续拍摄的,播放也是一幅一幅图片连续播放的。人眼看播放感觉是连续的是利用了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这里一拍一播涉及到三个个频率两个同步问题:一是拍摄频率与电脑刷新频率,二是播放频率和拍摄频率。如果有一个频率不匹配,那么播放起来,都会出现闪烁现象,或者闪烁条定向滚动现象。这既不是显示器的问题,不是摄像机的问题,也不是电视机的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扫描频率匹配。如何匹配法? ---让摄像机的拍摄频率小于电脑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拍摄,就不会闪烁,反之,如果摄像机的拍摄频率高于显示器的刷新频率,闪烁就会出现,高出越多,闪烁越厉害。人眼(摄像机)刷新率24~30Hz低于显示

10第十章效应量和统计检验力-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

练习题 1.什么叫效应值?它在实际研究中有何作用? 2.Cohen d值是如何表达的?在单样本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样本t检验中,d值的公式是如何变化的? 3.统计量r2描述了什么?它在实际研究中有何作用? 4.从一个均值为40的正态总体中选择一个n=16的样本。对样本施测,处理后,评价处理效应的大小。 a.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8,计算Cohen d系数来评价一个样本均值为?x=42的样本的效应大小; b.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2,计算Cohen d系数来评价一个样本均值为?x=42的样本的效应大小; c.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8,计算Cohen d系数来评价一个样本均值为?x=48的样本的效应大小; d.假设总体的标准差为2,计算Cohen d系数来评价一个样本均值为?x=48的样本的效应大小; 5.五年级学生的阅读成绩测验形成了一个均值为60,标准差为10的正态分布。一个研究者想要评价一个新的阅读项目。他对五年级学生的样本进行这个项目的培训,然后测量他们的阅读成绩。 a.假设研究者使用了一个n=16的样本,得到的测验分数均值为?x=62。使用α=0.05的假设检验来确定项目是否有显著的作用。用Cohen d系数来测量效应大小; b.现在假设研究者使用了一个n=100的样本,得到的测验分数均值为?x=62。再使用假设检验来评价项目效果的显著性,计算Cohen d系数来测量效应大小; c.比较a和b得到的结果,解释样本大小怎样随机影响假设检验和Cohen d系数的。 6.从一个均值为100的总体中得到一个随机样本,对样本施测。处理后,样本均值为?x=104,样本方差为S2=400。 a.假定样本包括n=16名被试,计算Cohen d系数和r2测量处理效应大小; b.假定样本包括n=25名被试,计算Cohen d系数和r2测量处理效应大小; c.比较在a和b部分得到的结果,样本量是如何影响效应大小的? 7.下图是垂直一水平错觉的一个例子。尽管两条线是一样长的,垂直的线看起来更长。为了考察这个错觉,一个研究者准备了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中两条线都是10英尺长。给每个被试展示这个例子,告诉他们水平线有10英尺长,然后让他们估计垂直线的长度。一个n=25的样本,估计的平均值为?x=12.2英尺,标准差为S=1.00。 a.使用0.01水平的单侧假设检验证明样本中的个体显著高估了线段的真实长度。(注

电热专题,焦耳定律,电流的热效应,典型例题

电热专题 知识点.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正比,与通电的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做焦耳定律,公式为Q=I2Rt.焦耳定律是个实验定律,是电流热效应的定量反映.它描述的是电能通过电流做功转化为内能的多少,这个规律具有普遍意义. 专题一:焦耳定律(基础) 【例1】用焦耳定律公式Q=I2Rt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这个公式适用于() A.纯电阻性用电器,如白炽灯、电炉等 B.电动机、电风扇等家用电器 C.电解、蓄电池充电等 D.对任何用电器都适用 【例2】下列电器中,是主要利用焦耳定律来工作的是()A.洗衣机 B.电热水煲 C.电风扇 D.电视机 【例3】两个电阻R1和R2,且R1<R2,把它们接到同一电源上,要使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最多,就应该() A.只用R1B.只用R2C.R1和R2串联D.R1 和R2并联 【例4】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其原因是() A.导线的绝缘皮隔热 B.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 C.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 D.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 【例5】在相同时间内,电流通过电阻丝甲产生的热量比通过电阻丝乙

产生的热量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电阻一定大于乙的电阻 B.甲两端的电压一定大于乙两端的电压 C.甲中的电流一定大于乙中的电流 D.甲的实际功率一定大于乙的实际功率 【例6】用同种材料制成两段长度相等、横截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导体,甲比乙的横截面积大,如图所示.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通 电一段时间后,比较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正确的是 () A.甲导体的温度升高得多B.乙导体的温度升高得 多 C.甲、乙两导体升高的温度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例7】用同样粗细的镍铬合金制成甲、乙两种长度的电热丝(甲的长度大于乙的长度),如图所示,每根电热丝都放入一个盛有 相等质量水的相同容器内,若不计热损失,通电后水温升高 最快的容器是() 【例8】有甲、乙两只电炉,已知电炉电阻R甲>R乙,现将两只电炉分别接入电源电压为220V的电路中,在相同时间内,通过两 电炉的电阻丝的电流I甲______I乙,两电炉的电阻丝放出的热 量Q甲____Q乙.(均选填“>”、“<”或“=”) 【例9】一电热器电阻丝的电阻为120Ω,接在220V的电路中,要产生×105J的热量,需通电_____min.

浅谈生活中的羊群效应

浅谈生活中的“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的现象。现在,在管理学上,通常用它来描述企业的一些市场行为现象。 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有则幽默讲: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曾经有一只兔子听到“咕咚”声响,大叫“不好了,咕咚来了”,结果,动物们都恐慌地跟着跑起来。动物如此,人也不见的有多高明。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原因大街上有两个人在吵架,这根本不是什么大事,结果,人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甚至连后面的人也停下了脚步,努力地抬头向人群里观望……从2003年的“非典”时期的疯抢“板蓝根”到前段时间发生核泄露后的“盐荒”,从全民炒股到今天的房价问题,都真实的反映出“羊群效应”随处可见。 有学者曾经进行过一项有关从众心理的实验,结果发现在被测试的人群中仅有1/4~1/3的人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

如何有效测试LED灯的启动、上升和频闪效应

如何有效测试LED灯的启动、上升和频闪效应 由于LED固态照明产品具有的发光效率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等独特特性,因而越来越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但同时由于LED响应速度快,而且也不具备传统灯具的热惯性和余辉效应,所以深受电流波动的影响,电流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光通量的输出,光源闪烁就是光通量变化的外在体现,所以LED照明产品的闪烁问题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对此在2012年12月14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正式发布了第(EU)NO 1194/2012号条例《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第2009/125/EC号指令关于定向灯、LED灯及其相关设备的生态设计要求之实施细则》。对应2009年3月18日发布的欧盟委员会第(EC)NO 244/2009号条例《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第2005/32/EC号指令关于非定向家用灯的生态设计要求之实施细则》,至此欧盟对LED灯形成了完整的强制性生态设计要求。启动时间和上升时间作为功能要求的两个指标,在行业内越来越得到制造厂商的重视。 刚刚我们有说到LED照明产品的闪烁效应,但很多人不清楚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光源闪烁的实质是光通量的波动,实质光源在交流或脉冲直流的驱动下,光通量,照度或亮度随电流幅值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人眼到人脑对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观反应。通常闪烁按人的感受分为可见闪烁(Visible Flicker)和不可见闪烁(Invisible Flicker)。频率大于100Hz时,人眼感受不到闪烁现象,但仍会造成眼睛疲劳,头痛等,这就是颜闪效应,普遍认为500Hz以内都存在该效应。对此美国能源之星(ENERGY STAR lamps V1.0 draft 4在调光性能的要求中规定了闪烁需满足的条件,使用于所有灯具。 光源闪烁允许的范围是: 1、频率不小于120Hz; 2、120Hz-800Hz频率范围内,F1《0.001 X 频率 3、频率大于800Hz时,对F1无要求; 4、频率不确定时,PF《30%; 另外,紧凑型荧光灯光输出频率需在20-30KHz,或大于40KHz。

温室效应及其影响研究

浅析温室效应及其影响 摘要温室效应是目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本文介绍了温室效应的机理和温室气体的来源,分析了温室效应的主要生态影响,并探讨了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温室效应的控制除了要提高能效、减少使用化石燃料、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植被面积、减少沙漠化、控制人口增长和加强国际合作之外,还要推广应用燃料电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研究开发二氧化碳的新应用技术,达到变废为宝的目的。 关键词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控制对策 导言当今,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不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已意识到了其重要性,并且几乎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诸多的环境问题中,气候变暖问题是显著的问题之一。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大量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温室效应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增强。相对于水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和土壤污染,温室效应对全球环境的影响是缓慢的,不易明显察觉的,但是它将对世界社会政治稳定及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气候学者向近日聚会海牙的世界各国政要、科学家、工业家和环保主义者发出警告:在未来一百年内全球气温将升高1.5—6屯,海平面将升高15~95em,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恶劣,厄尔尼诺现象将更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数以亿计人们的生活。 1.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 1.1温室效应概念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周围辐射能量,通常高温物体向外发出短波辐射,而低温物体则发射长波辐射,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允许太阳辐射的短波部分通过,但是却阻挡地面的长波辐射,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和地表组成的这一系统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玻璃温室”,使地表始终维持着一定的温度,产生了适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的环境。我们将大气对地面的这种保护作用称为大气的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存在保存了地球的热量,使地球温度适宜人类生活。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