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长春市十一高中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满分90分,测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1分)

1.下图示某海岛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

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过程

B.珊瑚礁体积增加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

C.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

D.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增加导致珊瑚礁体积下降

2.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

A.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稳定性随时间的变化

B.生态系统中能量随营养级的变化

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2含量的变化

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①为了解决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源问题,卡尔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

②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③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标志重捕法

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一演绎法

⑤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概念模型

⑥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沾蘸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浸泡法则正好相反

⑦调查人群中某遗传病发病率时,最好要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⑧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

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

4.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反映了该生态系统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功能

B.①和②、②和③之间存在信息交流,①和③之间则没有

C.如按最高传递效率计算,③通过该营养结构获得的能量大于①所

同化能量的1/25

D.若图中②由于某种原因而灭绝,则③的数量一定会减少

5.下图是探究温度对水螅种群增长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培养过程中,水螅的种群密度随温度

的升高而逐渐增大

B.在30℃时水螅种群呈“S”型增长,种群

增长速率在15天左右最大

C.在10℃、20℃时水螅种群呈“J”型增长,

且20℃时种群增长速率较大

D.实验结果表明,20℃左右培养水螅是获得较大种群数量的良好温度

6.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这样有利于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d后出现糖尿病的症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血糖含量恢复正常。为了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8.下表是对某水生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E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Pn表示生物体贮存的能量(Pn=Pg-R)22

Pg Pn R

A 15.9 2.8 13.1

B 870.7 369.4 501.3

C 0.9 0.3 0.6

D 141 61.9 79.1

E 211.5 20.1 191.4

下列分析错误

..的()

A.能量流动是从B所处的营养级开始的

B.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从第三营养级传递到第四营养级的效率是5.7%

C.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变

D.若D的种群数量下降,则种群数量增加的是B

9.为了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投放一定量的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通常全部被吃掉)。分批移走水蚤,移走水蚤的总量即水蚤的收获量。水蚤收获量/藻类投放量为能量转化效率。移走比率(每批移出水蚤数占总数的比率)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曲线①②分别表示移走的是成年水蚤、幼年水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是在生态系统层次上进

行的

B.水蚤收获量总是小于藻类投放量,主要原因是种内斗

争引起水蚤个体的死亡

C.移走成年个体的能量转化效率高,主要原因是移走成

年个体使种群趋向增长型

D.该实验对能量转化效率的研究不能表明能量沿食物链

的流动是逐级递减的

10.右图曲线a、b表示两类生物种群密度与存活率之间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的种群个体一般体型较大,营养级较高

B.依据曲线b,人工养蜂时种群密度中等最好

D.种群密度为d时,曲线b代表的种群个体间竞争最剧烈

11.如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

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

捕获的兔中,未标记的有60只、标记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

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12.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着多种多样的信息,下列属于化学信息的是()

A.丹顶鹤雌雄求偶时双双起舞B.蜜蜂释放告警外激素

C.蜘蛛网的振动频率D.萤火虫发出的光

13.下列关于细胞免疫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细胞免疫主要在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发挥作用

②由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形成抗原—MHC复合体

③T细胞、B细胞都识别抗原—MHC复合体

④一部分效应T细胞可分化为记忆细胞

⑤效应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并使之裂解

⑥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

A.②⑤ B.②③ C.③④ D.③⑤

14.右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

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细胞内液Ⅳ组织液

B. Ⅰ突触Ⅱ突触前膜Ⅲ突触后膜Ⅳ突触小泡

C. Ⅰ核酸Ⅱ核糖核酸Ⅲ脱氧核糖核酸Ⅳ信使RNA

D. Ⅰ神经元Ⅱ突起Ⅲ细胞体Ⅳ轴突

15.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极端炎热的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

B.人体大量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排尿量减少

C.机体通过反馈调节的方式使血液中激素水平维持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离子含量无关

16.如图为一个由池塘及周围陆地构成的生态系统。若取其中各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先后顺序是()

A.W、M、Bs、C、D B.W、M、Bs、D、C

C.D、C、Bs、M、W D.M、W、Bs、C、D

17.将甲、乙两种植物混种,若设定甲植物播种数∶乙植物播种数=N,甲植物收获种子数∶乙植物收获种子数=M,收获的两种植物种子再全部播种,如此连续种植若干年,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曲线a b段的产生可能与两种植物种植环境相对稳定有关

B.曲线上c点对应的年份两种植物的竞争力基本相当

D.随着时间的推移,乙种植物可能在生存斗争中遭淘汰

18.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

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

19.下图表示一段离体神经纤维的S点受到刺激而兴奋

时局部电流和神经兴奋的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20.一种口服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口服这种药物后到达它的作用部位至少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A.0

B.2

C.4

D.6

21.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

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

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

有标志重捕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22.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对任何病毒起免疫作用

④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⑤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⑥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⑥

B.②⑤

C.③⑤

D.①④

23.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可能会出现()

A.体温升高、耗氧量减少

B.引起机体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细胞代谢速率加快

D.体温下降、耗氧量增加

24.酿脓链球菌反复感染人体可引起风湿性心脏病,其主要原因是()

A.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丧失

B.外来抗原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组织

C.抗体与自身组织发生反应,引起自身免疫病

D.外来抗原与自身某些组织细胞有共同的或相似的抗原

25.酷暑季节,室外工作人员应多喝()

A.盐汽水 B.核酸型饮料 C.蛋白型饮料 D.纯净水

26.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

B.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失调与外界环境无关

C.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D.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

27.右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快、历时短

C.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28.对“草→昆虫→蜘蛛→鸟”这一食物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有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

B. 有3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

C. 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

D. 蜘蛛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

29.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

B.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C.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D.突触处实现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30.一场大风将玉米吹倒,两天后部分玉米又恢复了直立生长,造成这一现象的外部因素是()

A.单侧光

B.重力

C.水分

D. CO2和温度

31.图所示是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不透水,箭头表示单侧光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32.下列实例中,依据其利用的生物学原理在本质上的区别进行分类,最合理的是()①摘去棉花的顶芽,促进产量的提高②给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③在未成熟的香蕉上喷洒少量低浓度乙烯,促进其尽快成熟④马戏团训练小狗表演杂技A.①③与②④B.②与①③④C.②③与①④D.①②③与④

33.下图是农业生态系统的一种结构模式,有关分析中正确

的一项是()

A.农作物和人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人和畜禽所处的营养级肯定是不同的

C.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的积累

34.用电刺激离体蛙心的某条神经能使心跳变

缓,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本实验提示

( )

A.电流通过神经传导

B.神经与心肌收缩没有关联

C.神经通过放电使心跳变慢

D.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使心跳变慢

35.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其促进作用一定不相同

B.根的向重力生长与顶端优势都体现了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生长这一特点

C.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与成熟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可以通过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来防止落花落果

D.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都是由特定的器官产生的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36.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曾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中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演替阶段群落类型植物种类数/种

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1草丛3400

2针叶林52121

3针、阔叶混交林672417

4常绿阔叶林1063116

A.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B.与针叶林相比,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简单,丰富度低

C.该地能恢复到第四阶段说明人类活动未影响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D.常绿阔叶林得以恢复的原因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

37.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

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38.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活才可

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多少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

A.2.1×108

B.2.8×108

C.1.05×108

D.无法统计

39.人体出现组织水肿的原因可能是()

①血浆蛋白含量过少②血液中尿素含量过高③血糖含量过高④淋巴循环受阻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0.种群的数量特征有()

①出生率和死亡率②迁入率和迁出率③种群密度④年龄组成⑤性别比例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 D.②③

41.近几年国家投入巨资植树造林,大大提高了植被的覆盖率,在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绝大多数的人工林,远看一片绿,近看一片黄(地表植被极少)。有些专家指出:大面积的人工林,树多了但森林生态功能却衰退了,是表面绿化,是“绿色沙漠”。下列对“绿色沙漠”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结构单一,垂直分层现象不明显

B.该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强

C.动植物种类稀少,生物多样性水平极低,易遭病虫害

D.单一树种因树龄、高矮接近,生长密集,导致地表植被缺乏,易发生水土流失

4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图中A所固定的能量是B、C的能量之和

B.若C增加1 kg,则需要消耗A约41.6kg

C.B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定多于C的个体数量

D.若B的数量越多,则C获得的能量越少

43.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B.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生物的任何生命活动都是建立在信息传递的基础上的

44.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推导正确的是()A.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B.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

C.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只可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D.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45.如图中①是对燕麦胚芽鞘所做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接着进行②③④所示的实验,则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是()

A.向B侧弯曲、向A侧弯曲、向A侧弯曲 B.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向B侧弯曲C.向A侧弯曲、直立生长、向A侧弯曲 D.向B侧弯曲、直立生长、向B侧弯曲46.下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

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

C.该食物网一共包含8条食物链

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

47.两个不同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

其结构和功能的曲线变化情况如图,由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则B点左移

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右移

D.乙生态系统B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48.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

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年后

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C.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D.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49.下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图中各种类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表面,海星、石鳖和石槭则在岩石表面来回爬动找寻食物。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

B.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种类是海星和荔枝螺

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增加

D.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石鳖、石槭数量减少

50.下列各选项与所给图示不.相符的是()

A.若X表示种群数量,a可能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

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a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

C.若X表示T细胞数量,b可能代表HIV数量

D.若X表示垂体,则a可能代表甲状腺、b可能代表下丘脑。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

51.1957年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对某生态系统进行了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注:能量单位:102kJ/m2/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中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

表中的,该表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是。

(2)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

是,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

输出水平,则若干年后该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是

(填发展、稳定、退化)。

(3)根据表中相关信息,在下图虚框中用文字补充完成能量流经丙种群的情况。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3/8的部分直接供给丙,则丙能量增加MkJ ,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kJ (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52.请根

(1)一种叫做水葫芦的水生植物进入我国江海湖泊生长,

短短两年时间将云南滇池水面几乎全部占据,造成旅游、

水产多方面损失。图中曲线________符合水葫芦的疯狂蔓

延,表现了达尔文进化观点中所说的生物________的特性。

(2)用达尔文进化观点分析,图中带阴影的部分表示

________________。曲线中表现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种内斗争表现最为剧烈的时段是________。在对青霉菌进行发酵培养时,提取青霉素的最佳时间点应在________ (3)人们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应把握在

e 点时进行,因为此时________

53.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内信息传递和调节的问题。下图表示人体神经系统对排尿的控制,其中尿道内、外括约肌都是一种环形肌肉,逼尿肌分布于膀胱壁。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的哪一部分?_______________。

(2)当膀胱充盈后,人会产生尿意,请用箭头和图中必要文字、字母表示产生尿意的神经传导途径: 。

(3)当尿液进入尿道后,尿道感受器兴奋,兴奋传入初级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这是一种 (填“正反馈”或“负反馈”)调节。

(4)正常情况下,人的尿量和排尿时机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会 ,刺激 (结构名称)渗透压感受器,使人产生渴感,通过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54.为观察生态系统稳定性,设计4个密闭、

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观测后,发现甲瓶是最稳定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注:“+”表示有;“-”表示无。

根据观测结果,得出结论:(1) ;

(2) 。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从生物种数较少开始的,所以是次生演替,A 正确;珊瑚礁体积增加可以为鱼类生存提供了更复杂的空间,B 正确;图中曲线显示演替过程中鱼类丰(富)度逐渐增加并趋向稳定,C 正确;图中曲线显示珊瑚礁体积下降的同时,鱼类种类也在下降,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 【答案】A

【解析】生态系统中能量随营养级的变化是逐级递减,B 错;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是正比例函数,C 错;在适宜条件下光合速率随CO 2含量的变化是低浓度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一定浓度CO 2时才能进行光合作用,达到CO 2饱和点后,光合速率不在增加,D 错。故本题选A 。

3.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研究,解决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气来源问题,①正确;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不能有主观因素,故②正确;土壤中小动物个体微小,活动能力弱,用取样器取样法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③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到了假说演绎法,即实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故④正确;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叶绿体的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⑤错误;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故⑥错误;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⑦错误;数学模型中曲线图比数学方程式更能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增长趋势,⑧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学研究方法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曲线可知,温度为20℃的种群数量比10、30℃的种群数量高,故A错、D 正确;当温度为30℃时,15天种群的数量最大,因此增长率最快时在K/2处,大约是第7天左右,故B错;温度为20℃的种群数量为J型曲线,10、30℃的种群数量为S型曲线,故C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扦插时由于插枝未生根,不能吸收水分,因此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而保留芽和幼叶是为了使芽和幼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枝条尽快生根。

7.【答案】C

【解析】为了排除实验中所用溶剂的干扰,因此实验中要增加对照组,即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8. 【答案】C

9. 【答案】C

10. 【答案】D

11.【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该种群增长曲线为S型增长。设第三年种群数量为X,根据标志重捕法,50/X=20/(60+20),X=200,第三年种群增长率最高,这时种群数量为K/2,故K=400,D 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12.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丹顶鹤雌雄求偶时双双起舞属于行为信息,蜜蜂释放告警外激素属于化学信息;蜘蛛网的振动频率、萤火虫发出的光属于物理信息,所以B符合题目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

13.【答案】C

【解析】细胞免疫主要在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内部时发挥作用,由巨噬细胞处理抗原,形成抗原—MHC复合体,被T细胞识别,效应T细胞可识别被感染的细胞并使之裂解,记忆T细胞接受同一种抗原再次刺激时,会迅速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所以③④错误。

14. 【答案】B

【解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15. 【答案】D

【解析】

16.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水生植物细胞液浓度较低,陆生植物细胞液相对较高,但松树林生活的环境是裸露的矿质土壤、砂等地,松树林的细胞液浓度最高,所以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与质壁分离相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运用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7.【答案】D

【解析】略

1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图中共含有八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故A错误。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故B错误。因为能量的逐级递减,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桉树和合欢树所含的能量最多,故C错误。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1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细胞膜外表现为正电位,膜内表现为负电位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刺激时,该受刺激的部位就发生一次很快的电位变化,膜外由正变负,膜内由负变正但未受刺激的部位仍保持原状,于是受刺激部位就和邻近的未受刺激部位形成了电位差,就有了电荷的移动,形成局部电流该电流在膜外由未受刺激部位流向受刺激部位,在膜内由受刺激部位流向未受刺激部位,从而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然后向2端依次传导,这样循环下去,故C正确。

考点:本题旨在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对知识的横向联系要求较高。

2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分析:止痛药物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却能在一段时间内阻断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说明药物吸收后作用于突触间隙,即到达组织液即可,那么从消化道到组织液先通过小肠壁两层膜,再进入血管两层膜,再出血管两层膜,所以一共至少通过6层膜,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神经冲动向感觉中枢的传导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1.【答案】B

【解析】甲为出生率和迁入率,乙为死亡率和迁出率,故A错误;年龄组成的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成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故C错误;取样器取样法是调查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一种方法,故D错误。

22. 【答案】B

【解析】过敏反应是由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过敏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抗体具有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

23.【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细胞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细胞代谢速率,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时,耗氧量增加,产热增加,体温上升,故A错。通过反馈调节,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以减少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B错。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故C正确。体温上升,故D错。

考点:本题考查甲状腺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

24.【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A错误,抗原来自自身,BD错误,本题选C。

考点:免疫调节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难度不大,只要记住相关的知识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解析】酷暑季节,人体不仅丢失水分也丢失盐分,在补充水的同时也补充盐分,所以A 正确。

26.【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维持体内环境稳态,需要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直接参与,还需要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稳态有利于参与其调节的器官保持机能正常,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与外界环境有关,当外界环境变化超出人体调节能力的时候,内环境稳态就处于失调状态。

考点:考查内环境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7.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甲图经历了次生演替,①、②处虽然丰富度相同,但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故A 错误;乙图为初生演替,比次生演替速度快,故B正确;火灾后的森林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故C正确;若气候适宜,演替的最终阶段可以是森林阶段,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8.【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食物链的有关内容。“草→昆虫→蜘蛛→鸟”这一食物链有4个营养级,1个次级消费者,3个消费者,蜘蛛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ABC错,D正确。29.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兴奋在突触中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通常是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前膜先兴奋然后后膜再兴奋或抑制,有时间延搁,单向传递,所以C选项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30. 【答案】B

【解析】“部分玉米恢复了直立生长”是部分玉米受到重力的单向刺激,表现出的茎的背地生长的特性。

31.【答案】B

【解析】略

试题分析:甲中锡箔纸和丁中云母片使生长素都不能在尖端横向运输,都只能直立生长。乙中锡箔套套在尖端下部,丙中云母片也插在尖端下部,两种情况都不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答案:B。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高考要求B级。

点评:要求学生有一定综合分析能力。要知道向光性的原理,明白横向运输在尖端,生长在尖端下部。

难度一般

32. 【答案】D

33.【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农作物;该生态系统中人和畜禽均处于第二营养级;分解者的有效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能量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刺激心脏神经会使心跳减慢,但不能说明电流通过神经传导,但能说明神经与心肌收缩有关联,故A、B错误。由图可知将供体心脏的吸取浸泡液放入受体心脏后受体心脏心跳减慢,说明神经通过释放化学物质而不是通过电使心跳变慢,故C错误,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液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分析能力。35.【答案】B

3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在原有生物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故A正确;与针叶林相比,草丛的植物种类少,而动物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植物,因此草丛中的动物分层现象简单,物种丰富度低,故B正确;人类活动能影响群落的演替,故C错;森林的恢复与土壤条件、植物的种子等的保留有关,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7.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在a点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会引发局部电流,使乙电流表左接触点先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偏转;当局部电流流过后,左接触点恢复外正内负,右接触点变为外负内正,电流表再次偏转,共偏转两次。甲电流表基本同理,共偏转两次。错误。

B.有三个完整突触,d所在的神经元向右侧的突触没有突触后膜;错误。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使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可以引发甲所在的突触释放递质,引起f所在神经元兴奋,则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正确。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会测到电位变化,因为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可以双向传导的,只有在突触部分才会用于只有突触前膜释放递质而单向传递;错误。

考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的考查了神经调节,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

38.【答案】C

39. 【答案】C

【解析】血浆蛋白含量过少、淋巴循环受阻,均会导致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40.【答案】B

试题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选B

41.【答案】B

【解析】人工林由于其动植物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故自我调节能力差,其抵抗力稳定性比自然林弱。

42. 【答案】B

【解析】A固定的能量大于B和C的能量之和;C增加1kg,则消耗A的量为1250/30=41.6kg;B 营养级的数量不一定多于C。

43. 【答案】D

44,【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种现象属于自身免疫病,故A错误;自身晶状体蛋白一般不会进入血液,因此正常人不会产生这种蛋白质的相应抗体,故B正确;晶状体蛋白进入血液中后,可引起自身免疫病,属于特异性免疫,故C错误;只有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失调有关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5.【答案】B

【解析】单侧光照射使生长素横向运输,所以A中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且旋转和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在琼脂块中运输,所以②③④中燕麦胚芽鞘的生长情况依次均向B侧弯曲。46.【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此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甲和戊是生产者;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越少,图中含有辛的食物链中,最长的一条是甲→丙→乙→丁→辛,所以此食物链中辛获得的能量最少;该食物网一共包含8条食物链;图中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除了丁和辛外,还要乙和丁、乙和丙。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

点评:本题结合食物网,考查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能力,属于中等难度题。

47.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干扰后,甲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所需要的时间长,波动范围大,说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低,乙的抵抗力稳定性高,A正确;若乙的干扰提前,B点也会提前,故B正确;若甲的干扰强度增大,则恢复所需要的时间延长,C点右移,C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恢复原状后不一定有新物种产生,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8.【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种植植物与不干预相比,生物数量及种类都明显提高,因此移栽植物会提高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A错误;群落演替过程达到相对稳定阶段后不会再继续加剧,B错误。边坡甲实验时没有移栽乔木,但也有可能发生群落的演替自然长出乔木,C错误;种植植物后小型土壤动物的明显增多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稳定性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运用、把握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

49. 【答案】C

【解析】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生物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死亡后,这部分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表面,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解题时需注意的是,海星去除后,对其他生物也有影响,但不如对藤壶的影响大,因为藤壶为海星提供的食物最多。若没有图中数字比例,是不能作出上述判断的。

50.【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迁入率和出生率能增加种群数量,故A正确;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B正确;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故C正确;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当血浆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时,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和下丘脑的功能,故D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种群的数量变化等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

51.【答案】(1)乙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11.3% 发展(3)上面的虚线框内填:呼吸散失下面的虚线框内填:遗体残骸(4)10M

【解析】

试题分析:(1)据表格分析:位于能量金字塔最底层的营养级是生产者,为乙营养级,因为乙同化量最大。该表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据表格分析,按照能量传递逐级递减,第二营养级是丁,第三营养级是甲,故能量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5.9/141.0=11.3%。该生态系统能量输入为870.7,输出为13.1+501.3+0.6+191.4=706.4,输入大于输出,故该生态系统会发展。(3)丙为最高营养级,能量流经该营养级时,有以下几个去向:用于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体内有机物;随着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4)丙能量增加MkJ,按照最高传递效率20%计算,结合题意,设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W,可得方程式:3/8W×20%+5/8W×20%20%=W。解得X=10M。

考点: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52. 【答案】(1)Ⅰ过度繁殖(2)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或环境阻力,生存

压力)b~c c(3)种群数量的恢复能力最强

【解析】外来物种到了一个新的地区后,因为环境比较优越,生长曲线呈“J”型,外来物种入侵是人为破坏生物多样性的方式之一。曲线Ⅱ表示群落的生物先增多后减少,a~b段为

增长时期,b~c段为稳定期,个体较多,竞争激烈。

53.【答案】(1)效应器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3)正反馈(4)升高下丘脑

【解析】

试题分析:(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尿道内、外括约肌、膀胱逼尿肌等都属于效应器部分。(2)当膀胱充盈后,产生刺激,由膀胱壁感受器→c→脊髓腰骶段(或初级排尿中枢)→a→大脑皮层,从而产生尿意。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特点是速度快。所以在整个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c神经纤维膜外形成向左方向的局部电流。(3)由于是兴奋后,排尿中枢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所以是正反馈。(4)脑是高级中枢,脊髓是低级中枢,所以受到惊吓后尿失禁,说明脑对脊髓的反射活动失去了控制。此时人的血压也会升高。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的,因此当某人在车祸中下丘脑受到暂时性损伤,会因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而出现多尿症状。

考点:本题考查生物的信息传递以及神经调节、水分调节等多方面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54.【答案】(1)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太阳能)(2)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解析】乙瓶无光照,藻类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停止生长繁殖,种群密度会逐渐减小。甲瓶和丙瓶比较,多了泥沙,则此生态系统中分解者较多,有机物可被有效分解,故丙瓶中有机物更多。丁瓶和甲瓶相比,多了小鱼这一消费者,氧气含量会相对较少。以上的四个小生态系统各有不同,但综合起来说明了生态系统如何保持稳定性的问题,所以归纳结论的时候要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一角度入手,即一个生态系统各种成分要齐备,特别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同时它的结构和功能要保持相对稳定。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题试题 第Ⅰ卷(共50分) 一、选择题:(2分×25=50分)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既有较严格的分工,也有一定的协作、联系。下列免疫细胞最能体现两者紧密关系的是 A.抗体B.淋巴因子C.溶菌酶D.吞噬细胞 2.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酶促反应加快B.渗透压下降C.细胞代谢异常D.血糖含量偏高 3.下列有关水盐平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引起渴觉的神经冲动最初来自下丘脑B.组织液与细胞内液维持K+浓度相等 C.末被吸收的钾经尿液排出体外D.血钠升高能刺激肾上腺分泌醛固酮4.能与肾上腺素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发生协同作用的激素是 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甲状腺激素④抗利尿激素⑤醛固酮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⑤ 5.人在感觉寒冷时,会不由自主地出现“寒战”现象,此反射的效应器是 A.骨骼肌B.立毛肌C.血管平滑肌D.皮肤毛细血管 6.紫茉蓝的叶片有绿色、白色、花斑三种类型;花色由一对核基因R、r控制,基因型RR为红色,Rr为粉红色,rr为白色,根据图上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个体自交,后代全部为花斑叶 B.③个体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 C.②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D.花色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

7.下列有关植物叶绿体的成分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吸收光的色素位于基粒上,转化光能的色素位于基质中 B .得到电子后的某些叶绿素a 即成为强氧化剂,能使NADPH 转变成NADP + C .分解水的部位在基粒,分解ATP 和NADPH 的部位在基质 D .光能转化为电能后,能使某些叶绿素b 不断得到电子和失去电子 8.右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下列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B .抗原也可以直接作用细胞⑤和④ C .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细胞② D .阶段Ⅳ、Ⅴ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 9.用小鼠做实验,研究一种疫苗对预防感染的有效性。 下图为该实验的某些关键步骤,其中需要在相同条 件下同时进行的是 A .a, c B .a, d C .b, c D .b, d 10.右图为Ⅰ、Ⅱ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和CO 2浓度的关系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 的是 ①在曲线OA 段,两种植物光合速率的限制 因素是CO2浓度 ②在E —F 光强范围内,影响两种植物光合 速率的因素只有CO 2浓度 ③影响植物Ⅱ出现C 、D 两点差异的主要因素是CO 2浓度 ④植物Ⅰ可能是C 4植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小明有一次因故没吃早饭就上学去了,但到第四节课时他仍然能精神饱满地认真听讲和学习。 关于他此时体内血糖调节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分解生成葡萄糖 B .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分解 C .下丘脑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岛素 D .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 病毒 甲组小鼠 a 疫苗 乙组小鼠 d b c

2018-2019高二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项选择: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和核苷酸 A.①②⑤B.②③⑦C.③④⑥D.③④⑤ 2.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蛋白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C.③过积发酵瓶中留1/3的空间可防止发酵时培养液溢出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并适当提高温度 3.果汁生产中果胶酶能提高出汁率和澄清度。为了节约成本, 某工作人员在适宜的温度和pH下,利用苹果汁和一定浓 度的果胶酶溶液探究果胶酶的最适用量,实验结果如图。 对实验失误可能的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都合理的是() A.酶促反应时间不合理;延长反应时间 B.苹果汁的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 C.果胶酶用量不合理;增加用量 D.果胶酶体积梯度不合理;增大体积梯度 4.2018年3月,我国科学家宣布首次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地将人亨廷顿舞蹈症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成功培育出亨廷顿舞蹈症的模型猪,为治疗人类神经细胞功能 退行性疾病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源基因插入猪成纤维细胞中,其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变异 B.以猪成纤维细胞作为受体细胞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全能性 C.模型猪的培育涉及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 D.模型猪为老年痴呆等疾病的病理研究、药物研发提供试验材料 5.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脑血管中有一种特殊的β-淀粉样蛋白体,它的逐渐积累可能导致神经元损伤和免疫功能下降,某些基因的突变会导致β-淀粉样蛋白体的产生和积累。下列技术不能用于老年痴呆症治疗的是() A.胚胎移植技术 B.胚胎干细胞技术 C.单克隆抗体技术 D.基因治疗技术 6.以下技术与应用匹配不正确 ...的是() A.核移植技术——培养鲤鲫核质杂交鱼 B.干细胞技术——提供用于移植的细胞或器官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感想总结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感想总结 :临近中期考试,同学们对这次考试有什么期望呢?有没有认真复习高二年级的课程呢?下面是高二生物期中考试感想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复习高二生物,欢迎同学们点击参考! 期中考试考完了,还没等成绩出来,我已经预料到了这次考试的惨败,我认为让这次考试惨败和这几点有关: 1、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 2、考试时心理状态不佳,非常紧张 3、考试时精神状态异常不好,没精打采,根本没有心思考试,只想赶快把题做完,结束考试 4、在考试的时候有部分题目不会做,放在了后面来做,结果后面没有了时间,也忘记了还有这些剩余的题目 成绩次日就下来了,结果非常令人惊讶,简直不可思议,卷子错误连篇,叉叉随处可见,上次期末222名,这次中期考试竟然409名,直线下降187名,接近翻番,如果在后半期还是这样的状态,留在宏志班是没有希望、完全不可能的,因为在我后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人想到宏志班来,而我在后退,他们在前进,所以我在后半期一定要努力,做到这几点:1、每天所有的课余时间均拿来学习、做作业、看书,上厕所除外。 2、提高每次作业质量,包括语文、生物、英语等其它科目,

尽自己的力量完成会做的题目。 3、做作业认真审题,遇到选择题、填空题不乱写乱填,坚决做到先审题再思考最后再答题,不盲目的猜。 4、回家在没有必要的情况下,不使用电脑,在有关学习的情况下才使用电脑 5、上课不和同桌及其周围的人讲话,在上课时不理睬与课堂无关的谈论、事件 6、上课尽量精力集中,不发呆、坐飞机 7、不在上课的时候睡觉,特别是生物课的时候 8、不在上课时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例如在生物课上做其它科目的作业之类 9、改变我自暴自弃、破管子破摔的观念 这9点,我一定要在这在校的四十多天中坚持下去,争取考到前200名,留到这个集体,时间已经不多了,难道在这剩余的四十多天中,我都不能坚持么?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告诉我们要学会反思,找到自己的问题,然后改正,否则期中考试也就失去的它真正的意义。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doc

2016-2017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答案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注释) 1、如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的结构,数字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2、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有机物 B.细胞分裂素的产生部位和作用部位可以不同 C.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不同器官的影响可能不同 D.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 3、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作物的除草剂,其原理与下列叙述相似的一项是() A.用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 B.修剪制造植物盆景 C.除去种子后的子房停止发育 D.雪松保持塔形 4、在人和动物体内有特殊腺体和细胞分泌的物质,能起到化学信号的作用。请根据图分析(图中A代表下丘脑神经细胞,B代表垂体细胞,D代表血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分泌的物质作用于B,进而提高机体耗氧率和兴奋性,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促甲状腺激素

B.若A分泌的物质进入血液后,最终调节C细胞对水的重吸收,则A分泌的物质名称是抗利尿激素 C.E作用于B,对应的E细胞末端处发生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D.如果A突触小体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只可导致突触后膜神经元产生兴奋 5、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与呼吸、体温恒定、水盐平衡等的调节控制有关 B.淋巴细胞主要存在于血浆、淋巴中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水平随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而升高 D.突触间隙的液体中也含有少量蛋白质 6、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在( ) A.大脑两半球 B.大脑皮层 C.小脑 D.中枢神经系统 7、高处坠落造成人高位截瘫(颈椎损害),以下四种表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大小便失禁 B.触觉完全丧失 C.躯干冷温觉丧失 D.躯干痛觉丧失 8、注射肉毒杆菌除皱是由加拿大皮肤科医师发明的目前最常用的新型除皱技术之一。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已知的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麻痹肌肉从而达到除皱效果。这种毒素可以影响兴奋传递中的结构是( ) A.突触前膜 B.突触间隙 C.突触后膜 D.受体 9、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①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的大小与极性不同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去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极化状态 C.图④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处于复极化过程,乙电极处的膜处于反极化状态 D.图⑤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均处于极化状态

高二生物下学期期中试题 (5)

爱德外国语学校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28题,共5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A.有无细胞壁 B.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C.有无细胞质 D.有无细胞膜 2. 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凋亡对机体是有害的 B.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 C.衰老的细胞呼吸变慢 D.细胞分化的过程是不可逆的 3.某成年女子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她的那种细胞可能不含色盲基因 A.卵细胞 B.肝脏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4. 下列物质中,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C.臭氧 D.一氧化碳 5.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可以通过提供能量来提高反应速率 B.ATP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核糖、磷酸和腺嘌呤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既没有酶也没有产生ATP D.所有的酶促反应均需ATP水解提供能量 6.下图表示有关生物大分子的简要概念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B为葡萄糖,则C在动物细胞中可能为乳糖 B.若C为RNA,则B为核糖核苷酸,A为C、H、O、N C.若C具有信息传递、运输、催化等功能,则B可能为氨基酸 D.若B为脱氧核苷酸,则C可能存在于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核糖体中 7.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A 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 8.能分泌生长激素的腺体是 A.下丘脑 B.甲状腺 C.垂体 D.性腺 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在一个由200只纯合长翅果蝇、400只杂合长翅果蝇和400

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含答案及解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生产酒精阶段要控制的必要条件分别是 ( ) A .玉米粉和有氧 B.大豆粉和有氧 C .玉米粉和无氧________ D.大豆粉和无氧 2. 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质量高,产量多的理想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 ) A .温度控制 B .溶氧控制 C . pH 控制 D .酶的控制 3. 下列产醋最多的措施是( ) A. 往果酒中加入食醋,并通气 B. 往果酒中加入变酸的酒表面的菌膜,并通气 C. 将果酒暴露在空气中____________________ D. 往果酒中加入冲洗葡萄的水,并通气 4. 以下四种微生物都参与豆腐的发酵,从代谢类型上考虑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有明显区别( ) A .青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酵母 C .曲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毛霉 5. 关于酵母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 B.酵母菌主要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C.酵母菌只在酒精发酵中发挥作用 _________ D.酵母菌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不能生存

6. 下列关于果醋的制作错误的是( ) A. 果醋的制作需要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菌,所以在制作过程中需通入氧气 B. 醋酸菌是一种嗜温菌,温度要求较高,一般在45 ℃左右 C. 醋酸菌能将果酒变成果醋 D. 当氧气、糖原充足时,醋酸菌可将葡萄中的糖分分解为醋酸 7. 乳酸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 A. 碳源供应太充足 B. 细胞会失水 C. 改变了乳酸菌生长环境的pH值 D. 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 8. 三种微生物,下表I、Ⅱ、、Ⅲ 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 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I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 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D.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9. 涂布平板操作需要用到() A. 接种环、滴管、酒精灯 B. 接种环、移液管、酒精灯 C. 涂布器、移液管、酒精灯 D. 涂布器、接种环、酒精灯 10. 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 A. 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 B. 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C.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高二生物(选修一全册)期中考试试题(含答案)

2015—2016 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 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时,投放的适宜原料和在产生酒精阶段要控制的 必要条件分别是 A.玉米粉和有氧B.大豆粉和有氧 C.玉米粉和无氧D.大豆粉和无氧 2.在制作馒头时,可采用小苏打或者通过酵母菌发酵的方法使馒头松软, 请问这两种方法中,馒头中的营养和所含有的能量情况相比较最可能的是 A.后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B.后者所含营养单一、能量少 C.前者所含营养丰富、能量少D.两者所含营养和能量相同 3.加酶洗衣粉能够除去衣物上的奶渍和血渍,主要是因为它含有 A.脂肪酶B.蛋白酶C.淀粉酶D.氧化酶 4. 在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取玫瑰乳浊液提纯过程中,先后使用NaCl、无水Na2SO4,其作用分别是 A .分层、吸水B.溶解、吸水C.吸水、分层D.分层、萃取 5. 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 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 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作用的主要是毛霉 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食醋制作一般程序是先生成乙醇,再将乙醇转化成乙酸 B.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亚硝酸,还有少量的 乳酸 C.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天平称量法 D.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 萘基乙二胺偶联成橘黄色化合物

7. 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果酒时瓶口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制作腐乳时,加盐腌制可使豆腐块变硬且能抑制杂菌生长C.变 酸的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D.用传统的发酵技术制葡萄酒必须添加酵母菌菌种 8.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灭菌是指彻底杀灭微生物使其永远丧失生 长繁殖的能力。消毒仅指杀死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 物体基本无害。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养皿⑥接种环⑦培养 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 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 C.①②③④⑤⑥⑧D.以上全部 9. 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培养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pH、温度和渗透压等条件 B.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 皿进行消毒 C.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 的稀释度 D.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灭菌处理后才能丢弃 10.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不用做任何处理 B.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 C.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11.中生物学实验中,在接种时不进行严格无菌操作,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 的一项是()A.将少许干酵母加入到新 鲜的葡萄汁中B.将毛霉菌液接种在切成 小块的鲜豆腐上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期中试题(1-3章 附答案)

任丘二中2012年高一生物期中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 ..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豆荚的绿色 2、豌豆在自然状况下是纯种的原因是() A.豌豆是自花传粉和闭花传粉授粉的植物B.豌豆是异花传粉的植物 C豌豆品种间的性状差异大D.豌豆是先开花后传粉 3、水稻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中的纯合体占总数的 A.25% B.50% C.75% D.100% 4、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5、一对有耳垂的父母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说明 A.有耳垂为显性性状B.无耳垂为显性性状 C.有耳垂为隐性性状D.不能说明问题 6、.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亲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 A.1 B.1/2 C.1/4 D.1/8 7、家兔的毛色黑色(A)对褐色(a)为显性。要判断一只黑毛兔的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选用与它交配的兔最好是 A.纯种黑毛兔B.褐毛兔C.杂种黑毛兔D.前3项 8、性染色体存在于() A.体细胞B.精子C.卵细胞D.以上都有 9、用矮杆晚熟(ddEE)水稻和高杆早熟(DDee)水稻杂交,这两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如果希望达到2000珠矮杆早熟纯种水稻,那么F2 在理论上要有()A.800珠B.1000珠C.1600珠D.32000珠 10、在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与矮茎杂交,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787∶277,上述实验 实质是 A.高茎基因对矮茎基因是显性B.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 C.控制高茎和矮茎的基因不在一条染色体上 D.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11、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只能产生一种表现型的是 A、BBSs×BBSs B、BbSs×bbSs C、BbSs×bbss D、BBss×bbSS 12.要观察植物细胞的细胞板结构,所选择的细胞应处于有丝分裂的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13.已知某动物的体细胞内含2N条染色体,那么该动物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染色体多少条 A.2N B.4N C.N D.3N 14.下列关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减数分裂包括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②、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③、着丝点在第一次分裂后期一分为二④、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染色体数减半,DNA数 不变 ⑤、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⑥、联会后染色体复制,形成四分体 ⑦、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第二次分裂的末期。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⑤D.⑥⑦ 15.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是 A.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B.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D.着丝点分裂,一个染色体变成两个染色体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通过期中考试,可以及时发现高二生物所学知识问题,弥补不足,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卷含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卷 本卷为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涂黑相应的字母代号。1-20题,每题1分,21-35题,每题2分。共50分。 1、油菜籽的含油量随世代选择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选择育种对高含油量油菜籽品种的产生所起的作用是 A.改变了控制产油的一对等位基因的总频率 B.淘汰部分表现型,使高含油量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大 C.定向诱导了控制高含油量基因的自由组合 D.改变了油菜籽的基因库,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2、下列对从某人体内的癌细胞、衰老细胞和凋亡细胞中提取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RNA都不相同 B.酶不都相同 C.核基因不都相同 D.蛋白质不都相同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杂合子自交的后代全是杂合子 B.两个杂合子交配后,后代必是杂合子 C.两个纯合子交配后,后代必是纯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4、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测交实验能了解到①F1的基因型②F1产生配子的种类③F1相关基因的结构④F1产生配子的比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让子代高茎豌豆全部自交,则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为 A.3∶1 B.9∶6 C.5∶1 D.1∶ 1 6、已知一玉米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周围虽生长有其它基因型的玉 米植株,但其子代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7、某牵牛花植株与一红花阔叶牵牛花植株(AaBb)杂交,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 =3:3:1:1,此牵牛花植株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A.Aabb、红花窄叶 B.aabb、白花窄叶 C.AaBb、红花阔叶 D.aaBB、白花阔叶8、基因型分别为AaBbCCDd和AABbCCdd的两种豌豆杂交,其子代中纯合体的比例为 A.1/4 B.1/16 C.1/8 D.0

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参考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40小题,共60分) 1.以下物质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肝糖原B.O2C.生长素D.唾液淀粉酶2.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即内环境,只有这个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细胞才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血浆中的蛋白质大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水肿 B.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C.神经递质和甲状腺激素均是在内环境中合成的 D.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3.人体的组织细胞间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那么毛细血管管壁细胞所生活的内环境是() A.淋巴和血浆B.血浆和组织液 C.淋巴和组织液D.血液和组织液 4.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示意图,⑤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③为组织细胞,物质交换关系为①→②→③→④ B.若③为肝细胞,饭后1h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C.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①处,而CO2的浓度相反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低于①处 5.下列对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可合成部分蛋白质B.细胞内液是多细胞动物的内环境C.内环境成分时刻在发生变化D.内环境稳态的调节主要是正反馈6.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B.胰岛B细胞受损出现尿糖 C.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液pH由7.42下降到7.38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7.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牙根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患者感觉不到疼痛,这是因为() A.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B.抑制神经中枢的兴奋 C.阻断了传出神经的兴奋传导D.抑制效应器的活动 8.下图是处于兴奋状态的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未兴奋部位电位呈“外正内负”是因为此时膜对Na+的通透性大 C.神经纤维兴奋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D.兴奋部位形成“内正外负”电位状态,是因为该部位Na+内流形成的9.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a、d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在a中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B.③内的神经递质只能经④释放再作用于⑥ C.兴奋由b传至c的过程中,①处膜外电流方向是b→c D.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d的兴奋 10.机体内部分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如图所示,其中 神经元c为抑制性神经元,它的存在保证了机体反

(完整版)高二上学期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邹平双语学校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中生物组创新试题 学区: 二学区 级部: 高二 姓名: 张珊珊 所教班级: G2.6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细胞外液的流动方向是( ) A . 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 B . 组织液→血浆→淋巴→血浆 C . 血浆→组织液→血浆→淋巴 D . 血浆→淋巴→血浆→组织液 2.水和无机盐的平衡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关于人体内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Na +来自饮食,主要通过肾脏排出 B . 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C . 大量出汗后应喝些淡盐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内液的正常渗透压 D . K +在维持细胞内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血钾含量过低会导致心肌自动节律异常 3.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下列激素与 靶细胞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 B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 C . 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 D . 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 4.下列属于条件反射的是( ) A . 望梅止渴 B . 膝跳反射 C . 缩手反射 D . 吮奶反射 5.下列有关细胞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突变导致的各种细胞癌变均可遗传 B . 石棉和黄曲霉素是不同类型的致癌因子 C . 癌变细胞内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减缓 D . 人体的免疫系统对癌变细胞具有清除作用 6.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鉴了某些生物的回 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是利用了生物的( ) A . 直接价值 B . 间接价值 C . 潜在价值 D . 生态功能 7.下列可以称为种群密度的是( ) A . 一定地区单位面积内的杂草数量 B . 一个池塘单位体积内的鲢鱼数量 C . 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的乔木数量 D . 一条河流中单位体积内的鱼数量 8.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 细胞,再由B 细胞呈递给T 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 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 . ①②④⑤ B . ①②⑤④ C . ①③⑤④ D . ①③④⑤ 9.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 . 胰岛素可以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C .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导致血糖浓度上升 D . 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肌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上升 10.如图表示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 过程Ⅰ属于体液免疫,过程Ⅱ属于细胞免疫 B . 吞噬细胞也参与图示免疫过程 C . 细胞a 只能为B 淋巴细胞,细胞b 只能为T 淋巴细胞 D . 细胞c 只能为浆细胞,细胞d 只能为效应T 细胞 11.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会导致呆小症 B . 激素到达作用部位,发挥完作用后会被立即分解 C . 胰岛素促进细胞对糖的氧化分解与细胞膜蛋白无关 D . 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体现了生物膜有流动性,但膜成分不会更新 1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B .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 .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 .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13.下列各项不属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的是( ) A . 内环境的稳态 B . 有利于生物种群的繁衍 C .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4.下列对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2016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60分) 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一切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 2、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如:心肌含水约79%而呈坚韧的形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对于这种差异的正确解释是: A.心肌细胞内自由水含量较高 B.心肌细胞内结合水含量较高 C.血液中全是结合水 D.血液中全是自由水 3、促进高等动物生殖器官发育的物质属于 A.核酸 B.糖类 C.蛋白质 D.脂质 4、两个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的氢来自 A.氨基 B.羧基 C.一个来自氨基和一个来自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5、下列哪项物质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 A.胰岛素 B.纤维素酶 C.RNA D.糖精

6、组成纤维素、纤维素酶和决定纤维素酶的遗传物质三者的基本单位依次是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 C.氨基酸、氨基酸和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和DNA 7、有关溶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 B.溶酶体是“消化车间”,能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 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D.溶酶体能分解细胞内所有的物质 8、变形虫可吞噬整个细菌,这一事实说明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C.大分子可以透过细胞膜 D.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 9、将盛有一定浓度蔗糖溶液的透析袋口扎紧后浸于蒸馏水中,下图表示透析袋中蔗糖溶液浓度与时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10、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A.高尔基体和溶酶体 B.细胞膜和核膜 C.中心体和纺锤体 D.核糖体和内质网 11、在豌豆叶肉细胞和人表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是 A.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 D.线粒体、液泡、中心体和核糖体 12、下列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植物叶肉细胞 B.胚胎干细胞 C.口腔上皮细胞 D.神经细胞

高二期中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2.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掠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掠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掠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掠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掠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 灰掠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 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 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 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3.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 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 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得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 -2~?2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4.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5.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竞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6.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 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 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 7.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特异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8.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 ..的是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9.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移的习性。下列叙 述错误 ..的是 A.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B.减少芦苇和藻类后,输入该水生生态系统的能量维持不变 C.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可产生含氮化合物 10.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 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 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11.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激素外,CO2也是体液调节因子之一B.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纤维的支配C.机体水盐平衡的维持受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血糖浓度可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1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具有内分泌功能B.小肠上皮细胞与内、外环境均有物质交换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溶质发生障碍时,可导致小肠吸水减少 D.小肠黏膜中的一些细胞可通过被动运输将某种蛋白分泌到肠腔 14.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A.小鱼吃的小虾B.泥巴中的藻类C.吃小鱼的大鱼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15.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16.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实验中学—(上)高二级期中考试 生物 命题:高二生物备课组审定:高二生物备课组校对:高二生物备课组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9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每题2分,共60分) 1.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③表示种群的出生率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③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③③ 2.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不正确叙述是() 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一定属于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个体可能属于同一物种 B.某池塘中全部鱼是一个群落,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个种群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主要是由于食物种类的影响 D.群落是同一自然区域内种群的集合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计算所得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A.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 B.标志重捕法调查灰喜鹊种群密度时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C.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在分布较稀疏的地区取样 D.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统计方格内和在相邻两边上的菌体 5.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曲线乙)。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该图表示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在生存斗争中死亡的个体数量 C.若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的防治应在c点时 D.K值是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可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6.下列关于调查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活动能力弱,身体微小,常用取样器取样法 B.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都是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C.吸虫器可用于采集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 D.在对某种兔的种群密度的调查中,第一次捕获并标志46只,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有标志的是12只,则该种群的总数量约为96只 7.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中,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计数,统计发现血球计数板的小方格(2 mm×2 mm)内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为13个。假设盖玻片下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那么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个数约为() A.5.2×104B.3.25×105C.5.2×103D.3.25×104 8.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有答案)AqqqAq

学校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生物 命题人:审题人: 温馨提示: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监考老师将答题卷收回,试卷学生自己保留。 一、单项选择(60分,每题2分) 1.下列有关果酒、果醋的制作和腐乳制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果醋制作时需要的温度比果酒制作时需要的温度高 B.腐乳制作有多种微生物的参与,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霉 C.果酒制作时需要密封发酵,果醋制作时需要不断通入无菌空气 D.果酒制作时的菌种属于真核生物,而果醋制作时的菌种属于原核生物 2.如图装置可用于生物技术实践的相关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装置可先用于果酒的制作,后用于果醋的制作 B.利用装置甲制作腐乳时,应随着豆腐块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 C.用装置乙制作果酒时温度应控制在30℃左右,制作果醋时应适当降温 D.装置乙的排气口是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 3.下图是草莓酒制作的步骤,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②是对草莓进行灭菌处理 B.步骤⑤为加入酵母菌液或含酵母菌的凝胶珠 C.发酵过程中放气量先增加后减少 D.可利用重铬酸钾溶液检测是否有酒精产生 4.下列有关腐乳制作过程相关的操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为了有利于毛霉的生长,豆腐块应整齐排放,豆腐块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 B.加入胡椒、花椒、八角、桂皮、姜、辣椒等香辛料,调节口味 C.豆腐块装瓶时,为了避免影响口味,逐层加盐量应大致相等 D.装瓶时,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火焰,迅速用胶条密封保存 5.泡菜发酵利用的微生物主要是乳酸菌,而在发酵初期,水槽内经常有气泡产生,这些气泡产生的原因及成分分别是( ) A.乳酸菌是兼性厌氧型微生物,初期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 2 ;气体为CO 2 B.发酵初期活动强烈的是酵母菌,其利用氧产生CO 2 ;气体为CO 2 C.因腌制过程中的盐进入蔬菜使蔬菜体积缩小,气体被排出;气体为空气 D.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了热量,使坛内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排出;气体为空气 6.以下关于传统发酵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酿酒过程中密封的时间越长,酵母菌产生的酒精量就越多 B.酵母菌和醋酸菌所需的发酵底物、条件相同 C.制作腐乳时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 D.制作泡菜时,乳酸菌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和CO 2 7.下列关于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装瓶 B.发酵过程中始终要保持密封状态,泡菜坛盖边缘的水槽中要始终装满水 C.在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D.随着发酵进行,亚硝酸盐含量逐渐增加,用比色法可进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8.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D.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9.人们利用某些微生物制作食品时,需要分析微生物的特点,控制微生物的发酵条件。下列与此有关的各项内容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食品果酒果醋腐乳泡菜 主要微生物酵母菌醋酸菌毛霉醋酸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