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八年级三峡学典

语文八年级三峡学典

人教版八上
参考答案
第1课、新闻两则
学习探究:1.①jiān;②kuì;③xiù。2.①遏;②绥;③塞。3.C。4.①抑止着呼吸,聚精会神地看。②形容气势雄伟盛大的样子。5.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主体:从“二十日起”到结尾,分为三层。6.明确具体地交代时间,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特点。7.C。8.在记叙中穿插说明。
当堂演练:1.主体。2.(1)--(4);(5)--(11);写东路军的渡江及作战情况。3.“余部”是军事术语,指还未渡江的部队;“然”是文言词,“然而、可是”的意思。准确简明。4.占领、控制、封锁。5.如《战争与和平》托尔斯泰等,只要是描写战争的作品即可。
拓展延伸:(一)1.海尔—波普彗星千载难;“世纪幽会”漠河上空。2.第1段;第2到第5段;第3段;第5段。3.C。4.对日全食的“观测”。5.略6.这既是千载难逢的宇宙奇景,又是研究太阳对地球磁场、电离层影响的良机。(二)1.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 2.第1句话为导语部分,其余为主体部分。3.说明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很多。

第2课
学习探究:1.A。2.项羽;马援;刘邦;韩信。3.①撑;②蹿;③抹;④措。4.①盘算;②受伤。5.由远到近由粗到细 抓住精明强干,特别有精神、敏锐、机智,英勇果敢的特点。6.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自信,自尊。7.不能去掉。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
当堂演练:1.绕;咬;穿;挂。2.计杀鬼子。3.老当益壮,爱憎分明,智勇双全等。4.装钩子、采莲蓬、诱敌人、杀鬼子。5.为后文写计杀鬼子、鬼子上当的情节埋伏笔。6.景物描写。第一处,渲染气氛,预示着将有一场战斗发生。第二处,烘托获胜时老头子的高兴心情。
拓展延伸:(一)1.是水养活了苇草,人们依靠苇生活,这里到处是苇,人和苇结合得那么紧。人好像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2.简洁;表现了采蒲台人对敌人的恨。 3.有对敌人的恨,有对同志对乡亲对亲人的爱,还有她们应付敌人的聪明智慧,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敬佩、尊敬之情。 4.句中的“血”含义不同:第一个是指英雄的鲜血在冰上凝固了,第二个是指英雄虽然牺牲了,但他的意志是坚定的,是不可摧毁的,是永远留在人民心里的。他的死震撼了每个人。5.略。(二)仿写略,只要进行景物描写,恰当即可。

第3课
学习探究:1.砾、竭、拂、chuāi、chàn、jū。2.A.精疲力竭

;B.永垂不朽;C.瓦砾;D.屏障。3.答案略,组词准确恰当即可。4.跪、画、吻。5.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冒着生命危险掩埋烈士;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6.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7.最后一段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是在血与火的战争中凝结而成的,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是人类永恒的、最美好的感情。
当堂演练:1.A。2.“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或“它将永远燃着”或“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3.不能删去,因为“惟一”强调了“珍爱”的独一无二,如果删去,则无法表现蜡烛的珍贵性。4.“火焰”象征着人类抵抗侵略的无畏勇气,象征着人民对战士的深沉的爱。5.动词:跪、蹲。形容词:肃立、庄严。
拓展延伸:1. C。2.①蜡烛的秘密被暴露,秘密情报站遭破坏。②她们一家三口的生命将告结束。3. ①你可以不用蜡烛。②粗暴(或:凶狠、凶恶)4.①夸张和比喻。紧张(或:担忧,惧怕)憎恨(或:仇恨)②A。5. ① 取出油灯,吹熄烛蜡;② 推说睡觉,拿走蜡烛。6. 机智? 勇敢(或:英勇,勇于牺牲)镇定(或:沉着)。

第4课
学习探究:1.绸、琉、曦、箧、huǎng、piē、zāng、zhuì。2.法、《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3.A。4.①文明人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何来“文明”?野蛮人饱受文明人的欺压与凌辱。两相对照,自诩为文明人的英法联军何来“文明”?类似反语的用法,是雨果对侵略者的愤怒谴责。②这正是雨果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不是人民,而是治人者——政府。鲜明的立场,表现了雨果是人民的雨果。③好一个“我证实”,其凛然之气、无畏的精神,让人折服。5.雨果在强盗统治的国家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烧毁圆明园一事写给巴特勒这封信,他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公开抗议本国政府的强盗行径,愤怒谴责侵略者的残暴行为,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作为一名法国人,他不计得失,珍视文明,有着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博大的胸怀。6.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以全球眼光,肯定其艺术价值在世界的地位。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圆明园的艺术性质和成

就:(1)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2)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3)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然后,具体讲述园中之物。由概括到具体到再概括,讲圆明园是怎样的一座园林。依次说了建筑材料、建筑、陈设、装饰、园林景观。然后讲耗费劳动之巨。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7.答案略,准确恰当即可。
当堂演练:1.B。2.荡然无存。3.①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②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4.圆明园;那儿。5.C。6.C。
拓展延伸:1.cuì、lǒng、cán、chàn。2、在前四段找,答案略。3.因为她仍然期待着母亲的归来。4.小女孩天真纯洁的乞求让人们看到了人性中熠熠闪光的部分,它能让疯狂残忍的暴力丧失杀伤力。(或:让死难者找回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让暴力者看到了自己的丑恶和渺小。)5.暴力可以摧残人的躯体,却消灭不了人的精神,消灭不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6.如环境恶化、资源减少、家园被毁、民不聊生等。7.答案略,恰当即可。

第5课
学习探究:1.miù、cuì、wān、huǎng、yì、chōng。2.霄、哀、绝、憬。3.①杀害(多指大量地)。②容易忘事。③向往。④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4.涌来。5.本文以1941年10月21日纳粹在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的一次大屠杀为主线,记述了1988年10月21日作者在克拉库耶伐次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的残酷历史,控诉了法西斯侵略者的罪行,表达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主题。6.作者按照参加纪念活动的先后顺序和自己的行踪来安排文章结构。正文前有一段引子,起到点睛的作用;然后依次是:来到纪念地——看纪念演出——参加座谈会——参观纪念馆。7.这里不厌其烦地列举出死者的身份,表达了作者对被残杀者的深切同情和对法西斯强盗的愤怒控诉。
当堂演练:1.①重新显露。②侥幸地活下来。2.作者从选材上体现写作意图:要消灭战争,保卫和平,所以选择了中国作家、西德作家、日本作家等有代表性的作家发言。3.黑色是最不明亮的颜色,而在这里“黑色”都“太明亮了”。作者以一种对比的方法来表现那场屠杀的惨无人道以及对那场屠杀的发动者的憎恨和对受害者的同情。全句的意思:灾难、悲哀在这儿也太突出了。4.西德作家是真诚的忏悔,日本作家是自私的狡辩。5.大家因为明赫白的态度非常诚恳,握手表示对他的

谅解、宽恕和尊重。6.我们不能忽视,至今还有人不愿正视历史,仍为侵略辩护,这是潜伏的新的危险。
拓展延伸:1.悲壮、凄美;自豪。2.小姑娘、藏羚羊、9·11受害者;纳粹法西斯、盗猎者、恐怖分子。3.杀人者的手僵在了半空中;手中的枪落在了地上。4.首尾呼应。5.略

第6课
学习探究:1.①hài ②sǒng ③shuāng 2.①惮 ②掳 ③澈 ④霹3.①淌(流淌)② 敞(敞开) ③躺下来(躺下来)4.①粗拙:粗糙低劣。②诘问:追问,责问,质问。5. A、交待“阿长”的来历;B、阿长喜欢切切察察地议论别人C、她夏天的睡态不雅观;D、她懂得许多规矩;E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F讲“长毛”的故事;G、给“我”买《山海经》。6.鲁迅在写长妈妈时就既有简笔,又有繁笔。第二部分写“厌”长妈妈时略写了她的罗嗦和对“我”的管制,而详写了她的睡相;这一部分写“烦”长妈妈时略写了长妈妈所教的生活中的一般“道理”,而详写了过年的“规矩”;第三部分写“敬”长妈妈时,虽两件事都用了繁笔,但第二件“《山海经》事件”写得更为详尽。由于详略得当,文章就显得错落有致,人物也显得血肉丰满。而详写买《山海经》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7.她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好事、很不幸,而又心地善良、热情朴实的人。8.略
当堂演练: 1.表现了“我”接到《山海经》时的震惊和感激之情。2.“然而我有一时也对她发生过空前的敬意。”3.“哥儿”的称呼,有地方特色,但更透着阿长对我的亲热、疼爱之情。“三哼经”的说法非常传神地展现了阿长虽然不识字没文化但淳朴、热心、关爱孩子的形象特征,非常吻合人物的特点。4.前后照应。①段写阿长过问《山海经》,“我”不以为然;⑤段写阿长为我买到《山海经》,“我”对她产生敬意。5.为了突出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赞美阿长的真诚、善良、能干和乐于助人,表达“我”对阿长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拓展延伸:1.千里冰封,万里雪飘。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侧面烘托了老妇人境遇的悲惨。3.老妇人赤脚走在冰天雪地,众人无动于衷;年轻人脱下自己的鞋袜为老人穿上。4.作用:写众人麻木不仁、自私冷漠的表现,从反面衬托了年轻男子具有一颗仁爱善良、乐于牺牲自我、用实际行动帮助别人的美好的心。5.两种描写方法: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呆呆”:传神地写出了年

轻人看到老妇人可怜的样子时惊讶、愕然的神态,表现了男孩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体现了他的善良和仁爱。6.精彩的描写:(略)能用生动的神态、动作、语言或者心理描写写出众人的尴尬、惭愧即可。7.标题:《只是一个普通人》《天使》《圣人》《冬天里的春天》等。

第7课
学习探究: 1. ①差:(chāi)出差;(cī)参差;(chà)差别 ②丧:(sāng)丧事;(sàng)垂头丧气 2.①zhà栅栏 shān删除 shān姗姗来迟 ②sù 簌簌 lài天籁 lài癞蛤蟆。3.示例:①踌躇(犹豫)②颓唐(沮丧)③惦记(牵挂)。4.书籍的“籍”是“竹字”头,表示与竹简有关,古代的书籍是用竹简木帛写的;而狼藉的“藉”是“草字头”,原意是指草杂乱无章的样子。5.以“背影”为线索。6. 难忘背影、刻画背影、再现背影、思念背影7.朴质真实的父子情。8. 通过质朴的叙述来抒情,采用简朴的语言来行文,却于平淡之中见神奇,质朴之中见真情。
当堂演练:1. ①外貌描写 ②动作描写。作用:这些描写表现了父亲穿着的普通、体态的肥胖、动作的艰难与不协调,而正是这看起来并不好看的背影,因为表达着父亲的爱子情深,所以令人感动。 2. ①“赶紧”一词,表现了“我”在读懂父爱之后对父亲的体谅感激之情。②“一股脑儿”写出了父亲把“全部的橘子”都给了“我”的细节,表明父亲对我的爱是全身心的,毫无保留的。 ③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为儿子买好了橘子之后轻松、满意的心态,浓浓父爱尽藏于点滴细节中。3.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4.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时。家道中落,境况凄凉,想到父亲赋闲的悲哀、祖母去世的悲伤,体谅到父亲责任在肩的压力,感受到重压下父爱的珍贵,年轻的我在一瞬间真正长大了、成熟了、感动了,因为感动、成长而流下的眼泪弥足珍贵。5.一个“找”字,传神地写出了儿子读懂父亲以后,难舍父亲、用目光追寻父亲的背影的情感,读来真切自然。
拓展延伸:1.①嫌母亲粗鲁而发火;③母亲担心孩子会不小心从床上掉下来 2.纯朴、善良、生活节俭,有些粗鲁,有些爱在邻居面前夸耀,在孩子面前有些低三下四,有些懦弱,非常细心,对孩子的关爱无微不至等。3. ①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受儿子呵斥后懊悔、不安和极度小心的心情。②这一形容心情的词用于形容表情,形象地刻画了母亲的满足感。4.修改后不好。①原句意在指明文中所写的不仅是个人经历,可能你、我、他都曾有过对父母

不尊重的行为,都曾有过和文中孩子类似的情感经历。②作者特意在文章末尾点明写作目的,教育所有的孩子们,要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体谅父母生活的不易,要尊重父母,关心父母,回报父母。改后则显得很有局限性,削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第8课
学习探究:1.① (kǎn) ② ( gān gà)③ (kāi ) ④ (júe) ⑤ (nián ) ⑥ ( qiāo )。2.①凹:略②凼:略3略 4.①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②筹划:想办法,定计划。5.内容概括:父亲用大半辈子的时间和心血造台阶,高高的台阶带给父亲的却是衰老和失落。6.父亲造好台阶但嫌老屋的台阶低→为造新台阶作准备→造新台阶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新台阶造好了,父亲反而不适应了。7.父亲的准备是十分漫长的。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 年、编草鞋。冬天,晚稻收仓了,春花也种下地,父亲穿着草鞋去山里砍柴。他砍柴一为家烧,二为卖钱,一元一担。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
当堂演练:1. nián chan 2.浮、飘、挑、滚3.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营造了一种如梦似幻的情境,通过环境描写侧面烘托了父亲在追梦过程中心情的愉悦。4.这里的细节描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不美的黄泥写得像“玉米面”似的具有味觉的清香,”红中透着白”的色彩带给人一种明亮的感觉,“水泡亮亮的,红得很耀眼”写出了一种温暖的质感……一切景语皆情语,父亲脚下的黄泥带给了他多么美好的关于台阶的幻想啊。5. 台阶造好了,梦想实现了,地位提高了,父亲应该感到非常骄傲、非常自豪,但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谦卑了一辈子,恭顺了一辈子,内敛了一辈子,一旦要表现出自豪的样子,他反而显得不自然了,所以不知如何是好——这正体现了父亲的质朴、谦逊、可爱、可敬。6.从上往下跳时,先一级一级地连跳三下,逐渐减少;从下往上跳时,也是先一级一级地连跳三下,再两次跳完,最后一次就跳完了三级台阶,表明我的童年是与青石板分不开的,我在青石板上悄悄地长大了。7.深意:欲速则不达,不要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8.先;后来;再后来;后来;再后来。
拓展延伸:1.沧桑,苦涩、馨香 2.①父亲也有如草药一样的沧桑经历。②父亲积累了为人处事的药方。③父亲养成了用药治人的能力3.《药香如蝶》更好,新奇形象的题目,别有情趣

,诱人一读。4.指人生中的种种善意的劝谏、痛苦的磨砺等。5.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的角度写嗅觉,突出了药的芬芳怡人、于人有益。

第9课
学习探究:1. ①pì;②yǔ;③qiǎng。2. ①滞;②翳;③嵌;④作。3.①以“帝”为声旁:缔:取缔;谛:谛听;蒂:并蒂; ②以“辟”为声旁:僻:偏僻;避:躲避;癖:癖好1.三轮车车夫2.他的处境很艰难。比如:没有什么亲人——无依无靠;另一只眼是田螺眼——身体有缺陷;乘客不愿坐他的车——生意冷清,谋生艰难;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败的小屋——住处简陋、破败;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药总不见效。——身体虚弱,无人关心。3.“我”是一个普通的女子;经常坐老王的车。4.因病而死。
当堂演练:1.①句更好。“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2.①老王愿意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并且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②老王送我先生上医院,不肯收车费;收了之后还体谅我们,怕我们手头没有钱了。3.这句话运用了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细致入微地表现了老王对作者一家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关心和体谅,非常真实地再现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苦人”老王保存在心底深处的那一份善良、纯朴的美好情怀,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善良者形象。4.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突出老王极差的健康状态,暗示他不久于人世。5.指老王身体非常瘦弱的状态。文中通过使用这个词语,夸张地描绘出老因病而身体极差、行动不灵活、体态僵直的状态。6.老王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拿鸡蛋来给我,报答我对他的关照,令我非常感动,这份情谊是无法用鸡蛋的数目来衡量的。
拓展延伸:1.巧妙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车夫艰难前行的姿态比喻为一张弓,形象地刻画了车夫在生活的重压下努力前进的姿态,读来令人动容。3.景物描写;一切景遗皆情语,侧面烘托了“我”因为受到车夫的启迪以后愉悦的心情。4.“坐上三轮车时,我的心情灰暗到极点”。5. “风雨”只生活中的种种挫折、磨难、痛苦和打击。“口哨”指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淡泊向上的人生境界。

第10课
学习探究: 1.①xīxū ②jí ③huì ④yàn 2.①噩;②诘;③沛;④厥。3.①跋②(潦)③眉。4.①猝然:突然地,出乎意料的。②伎俩:手段;花招。信客从业的缘起→年轻人做信客的缘由→年轻信客做信客的经过→年轻信客是怎么不做信客的→信客的最终归宿。6.交代了信客职业路途的艰难和“诚信为先”的职业准则。7.

苦。8.①信客终年跋涉,非常劳苦。既要散发信、物,又要接收下次带出的信、物,还有额外工作,经常代写书信。有时还要为客死他乡的同乡办理后事,收拾遗物,汇报处置后事的情况。②信客收入微薄,生活贫苦。老信客干了一辈子,家里破烂灰暗,值钱的东西一无所有;终年奔波,胃病和风湿病成了职业病。他们是最困苦的旅行者。③信客蒙受怀疑、欺凌、憎恨,心灵痛苦。性格:诚信无私,任劳任怨,待人宽容,恪尽职守。
当堂演练:1.匆匆赶去、满脸戚容、委婉、安慰张罗、低眉顺眼、连声诺诺等。2.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宽容、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极力突出了妇女的不信任像利剑一样伤害着信客,而“浑身不自在”又从心理活动的角度写出了信客被冤枉后的无奈和悲哀,突出了信客的忍辱负重、宽容善良。4.议论。信客从事的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职业,但他们又是连接乡村和城市的桥梁,是连接游子和家乡的纽带,他们传递着生死祸福的讯息,连通着喜怒哀乐的情感,他们的身上承载着太多的悲喜和渴望。5.这位信客集善良、忠厚、、无私、宽容、理解、诚信等美德于一身,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真正值得信赖的信客。
拓展延伸:1.借钱男生:信守承诺,孝敬母亲。两个少年:坚守承诺,不畏困难。我的女友:不守诺言,畏惧困难。2.目的:①突出诚信的主题。②含蓄地批评成人的失信,不守诺言。③赞扬孩子的真诚守信。写作手法:对比(或衬托,或映衬)。3.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借钱男生兑现承诺后的喜悦、欣慰之情4.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5.略。6.态度:责备(或批评,或不满,或埋怨)看法:认同作者的态度(或否定作者的态度,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态度)[理由]①认同作者的态度。人应该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②否定作者的态度。应宽容地对待别人,不要过于苛责别人。③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态度。自己应信守诺言,但不必对别人求全责备。

第11课
学习探究:1. ①xiào;②dī;③xiáo。2. ①涨;②砌;③崇。3.示例:①矿(矿山);② 碑(石碑);③硬(硬度)。 4.①C;②A;③C。5.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中国石拱桥;石拱桥特点是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中国石拱桥特点是除具备石拱桥的特点外,还有分布广泛、大小不一、形式多样等特点。6.赵州桥和卢沟桥。两个例子不雷同,因为赵州桥是独拱石桥的

最突出的典型代表,而卢沟桥是联拱石桥的代表。类型不同,同时材料更加丰富。7..我国的石拱桥取得光辉的成就的原因:①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③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三个原因分别用“首先”;“ 其次”;“ 再其次”领起。三个原因不能颠倒位置,因为他们是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排列的。
当堂演练:1.①A;②B。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3.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以及自豪感。4.由整体到局部。5. 引用、列数字、打比方、作诠释。6. 不能换。因为“肩”准确地说明了小拱在大拱上的位置。“各”表示“各自”、“分别”,说明大拱每个肩上都有两个小拱,去掉则说明大拱上共有两个小拱,与原意不符。
拓展延伸:1.《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北京立交桥》是通讯(记叙文)。本题旨在请同学们区分这两篇文章的文体。尤其是《北京立交桥》的文体属记叙文,因为文章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叙述从1974年起,主要是1978年以来十年间北京立交桥的发展情况和巨大作用,描写了北京立交桥的多姿多态和它对市容的美化,表达了作者对首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的赞美之情。2.sè (塞责);sāī(塞子);sāī(要塞 )。3.②四座:建国门立交桥、西直门立交桥、三元桥、玉蜓桥。
4.节油养车的桥。—保障安全的桥。5.组成一个庞大的桥的系统。

第12课
学习探究:1.①shà;②yí;③zhuì。2.①瞻;②谐;③驻。3.形貌好看,漂亮。美在外形,美在交通,美在文化等等。4.①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②晓风残月:拂晓的清风和快落的月亮。5. ①摧毁;②显现;③谱出。6. ① 绘画的形式美,自身的结构美。②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一是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密密的芦苇丛中的石桥;二是江南乡间石桥 ;三是长桥;四是风雨桥。7.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8.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当堂演练:1. 桥,多么美!“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人家房屋,那是块面;流水,那是长线、曲线,线与块面组成了对比美;桥与流水相交,更富有形式上的变化,同时也是线与面之间的媒介,它是沟通线、面间形式转变的桥!
2.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形容极度的悲伤、愁苦或极度的欢乐。搏斗 :文

中指斟酌选择欣赏美的角度。4.举四个例子具体而生动地说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5. 略。
拓展延伸:1.无可救药:本意是比喻差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这里是指形容对古镇的喜爱和痴迷。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2.寤寐思服,辗转反侧。3.式样更是纷繁,风格各异,种类繁多。4.一座南北走向,一座东西走向,两座桥成直角相连,任站哪一座桥边,均可透过桥洞看到另一座桥身,故有“桥里桥”之称。5 .水也是小镇的柔情。6.率真,美丽,纯朴。

第13课
学习探究:1.①zhēn;②xún;③chèn;④zhuó。2. ①壑;②庸;③俯仰;④嶙峋。3.C。4.D。5.标本,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6. 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主要有四个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7.①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②总分关系。③从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8.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主体部分按照有主到次的逻辑顺序来介绍。
当堂演练: 1.假山、池沼,树木;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看,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①要点:单调。②第一个“这”指代“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第二个“这”指代“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3.示例:盘曲嶙峋、珠光宝气我更喜欢后者。4.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引用。5.前者是直接描写鱼动,而后者是通过荷的动来描绘鱼的动,属于间接描写。 “鱼戏莲叶间”重点在“戏”,用来表达一种欢乐的景象。而“荷动知鱼散”中的“散”一字,则说明可能是描写离别分散的悲伤。
拓展延伸:1.因地制宜。2.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3.分类别,眉目清楚的说明了种类之多,风格各异。4.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

墙来。 5.③在造园讲究因地制宜;⑥无论建筑处理、山石堆叠、盆景配置等,都是工笔细描;⑦建筑物的巧妙安排。还可利用长廊云墙、曲桥漏窗等,构成各种画面,使空间更加扩大,层次分明。以上内容与课文相通。

第14课
学习探究: 1.①chǜ;②cuán;③pán 。2.①磬;②御;③缭。3.①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很远。②井然有序:形容正确而有序。③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的事物更美好。缀(zhuì)用针线缝合,连结,挂,装饰等。?辍(chuò)中止,停止。〈辍学〉掇(duō)用双手拿;拾取、采取。〈拾掇〉啜(chuò)喝;抽噎的样子。〈啜泣〉④磬(qìng)古代一种石制打击乐器。罄(qìng)尽、空;用尽。〈罄竹难书〉馨(xīn)芳香。特指散布很远的香气。〈馨香〉。4.又叫故宫,紫禁城;故宫博物院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5.空间方位顺序。中轴线、南、北、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文武殿、武英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及御花园。6 .总分总,太和殿。列出结构提纲:第一部分(1—2段)概括说明故宫的位置、名称、历史和在古代建筑群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第二部分(2—15段)具体介绍故宫的主要建筑特点。第三部分(16段)对故宫作总的概括,再次强调其艺术特点。
当堂演练:1.苏州园林。2.重重,层层,道道;这些叠词说明了故宫建筑的规模宏大而又井然有序。3.不能去掉,“最大最完整”体现了故宫的规模和历史价值。4.首尾呼应,分别起到了总领全文和总结全文的作用。5.略。
拓展延伸:1.圣母殿:绝在建筑技术高超、雕像巧夺天工。木雕盘龙:绝在木质的优良与工艺的精巧。鱼沼飞梁:绝在突破了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2.从句中“然而”与“最”两个词可以感受到作者不仅喜爱晋祠的优美山水,更是喜爱晋祠所具有的独特古代文化。3.因为晋祠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自然风景,二者浑然一体。4.A 。5.略。6.略。

第15课
学习探究:1.①píng;②yíng;③xī。2. ①屏(屏风);② 饼(饼干);③甁(瓶子)。3.①粗俗鄙陋。②恰当,恰如其分。③果真像这样;无益地耗费劳力。④味道;休息,在此有让人觉得有趣、悠闲、似观光消遣的意思。4.①称道;②缘故;③向往;④擅长。5.“屏者,障也”意思是:屏风,用作遮挡、阻隔的东西。6.第一层(1)引出说明对象,概括屏的特点;第二层(2—4)分别介绍了屏的作用,屏的类别,屏设置时应

注意的事项;第三层(5)总结全文,点明写作意图。7.总——分——总 逻辑顺序。
当堂演练:1.tuī;yǐ;qì。2.分类别。3.屏的设置,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4.“抱膝看屏山”出自张恨水的《金粉世家》,填的是“临江仙”的词牌,写女主人公在小楼参佛诵经,顿悟一生得失。5.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浣溪沙》秦观);送了栖鸦复暮钟,栏干生影曲屏东。(《浣溪沙》陈与义);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长恨歌》白居易)
拓展延伸:1.它可以驱走冬天的寒意和心灵的干旱,增添生活的色彩和趣味,带来生活的希冀和梦想。2.“把窗花看得很神圣”是说明村姑认为剪窗花可以展示自我心灵手巧的价值,事关日后的幸福。3.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的,就把梦想编织在窗纸上,例如需要吃的,就有了肥硕的麦穗,玉米等,需要花,就有了牡丹、菊花、玫瑰等。4.答案略。要有拟人或夸张的手法。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第16课
学习探究:1.méng、piān、wěi、zài、sù、yùn、nì、qiáo。2.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物候学:研究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的一门科学。3.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4.纬度差异,经度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5.①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②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③还可以利用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
当堂演练:1.时间顺序 ;2.荣枯、去来;3.①传语;②暗示;③唱歌。4.D 。5.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
拓展延伸:1.①我国的春天来得急速。②我国南北春季到来有早有晚。③我国的春季冷暖多变。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或千里冰封,万里雪飘。4.引用吴涛的《绝句》是为了说明“倒春寒”的现象,引用萧立的《春寒叹》是为了说明“倒春寒”造成的灾害。先讲现象,再讲灾害,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意同即可)5.不仅……而且…… 6.①句中的“脚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春天的到来,语言生动。②句中的“大约”表明西安每年进人春天的具体时间并不固定,粉合客

观事实,语言准确。7.①我国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由于气候过于干燥,就没有春天的物候现象出现。(意同即可)②由于地势高低的不同,春天到来的时间也不同。(意同即可)

第17课
学习探究:1.yǎn、náng pēī、chán chú、bīn、jǐ zhuī。2.繁衍:逐渐增多或增广;相安无事:相处没有冲突。造句略。3.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4.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克隆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
当堂演练:1.因为“多利”不是由母羊的卵细胞和公羊的精细胞受精的产物,而是“换核卵”一步步发展的结果。2.先给→得到卵之后→与此同时→手术完成之后→然后→到去年7月。3.时间顺序。4.动物体中执行特殊功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与受精卵一样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在能力。也就是说,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一样,也具有全能性。5.A 6. 我觉得不矛盾。克隆技术有利有弊,课文小标题“造福人类”是其“利”的一面,也就是“喜”的一面,这是主要方面。克隆技术越发展,尤其是“克隆人”也会给社会及人类带来负面影响,正如文中所说“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是其“弊”的方面,也就是“悲”的一面。7.要求想像合理。
拓展延伸1.野生物种对人类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①人类现有的农业须臾离不开野生植物。②大自然的生物基因库对于人类未来的农业革命有着重要意义。3.时间顺序、递进关系。4.举例子、作比较。5.如果能将这种野生小麦的基因与现有的驯化小麦基因适当地结合起来,则有可能培育出一种多年生的高产小麦新品种,从而改变人类千百年来传统的耕作方式,6.“绝大部分”在文中起到限定的作用,表示美国和加拿大的粮食作物大部分是从外国引进的,但也有少量的粮食作物是本国就有的。如果不用“绝大部分”这一限定词,则句子的含义就会发生变化,显得太绝对,不准确。

第18课
学习探究:1. chán chú 、zhě zhòu、jié、sù、gé、qī、yī、xī、guī、yǎn。2、解释下列词语。遗骸?:遗留下来的骨骸。 蟾蜍?:一种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褶皱?: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的弯曲。劫难:灾难。 致密:细致精密。 追溯?: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中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3.①地球遭受过撞击从而导致恐龙灭绝。推理过程略,表述清楚简洁

即可。②大陆是漂移的,地壳在进行缓慢而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推理过程略,表述清楚简洁即可。4.答案略。如打比方,列数字,举例子等,举例恰当即可。
当堂演练1.逻辑顺序(由果到因)2.“板块构造”理论。3.大陆在漂移。4.举例子。
拓展延伸:1.①海王星、电磁波、中微子的发现;②定律性知识;③说明“为什么”。2.①甲:牛顿;②乙:开普勒;③丙:哥白尼。3.无“标准答案”。写出科学家名字和其贡献即可。此题旨在鼓励学生关注科学知识,不要过分追究考生对科学家的贡献的表述是否严谨。4.无“标准答案”。按三层结构来表述,表达清楚、合理即可。

第19课
学习探究:1.üè、qī、fān、jiù。2.A.√ B.√ C.√ D.×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与前面的“心里”表意重复。3.略。4.略。5.略。
当堂演练:1.束手无策:形容遇到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无动于衷: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2.一种态度是人类必须干预“生物入侵者”,如果听任其发展,自然界物种的多样性会受到严重破坏,人类社会将会有巨大的经济损失。另一种态度是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失衡是暂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3.言之有理即可。
拓展延伸:(一)1.能不断向外和向内分裂出两种新细胞。2.它有足够的形成层和木质部。3.对比、结果、原因。4.举例子、列数字。(二)1.讽刺楚王,表明楚国的水土能使人学会偷盗。2.很多疾病是由不同比例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共同引起的。3.举例子;分类别。4.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阐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这些思想不仅适合解释物种的进化,也符合现代医学机体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5.否定态度;“然而,在某一具体疾病的发生中,遗传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是有很大的差别的。”6.举例略,只要表现文章语言的准确性特点,体会具体即可。

第20课
学习探究:1.yǎn、qǐ、sh uāi、yān、zhuì、āi、wèi、hú。2.日薄西山、绮丽。3.略4.①杂乱无章;②危如累卵;③锦上添花;④遗臭万年;⑤粗制滥造;⑥笨嘴拙舌。5.A。6.第二段首先用一句话概括,告诉我们日落的景象同样壮观、美丽、神秘而迷人。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一是太阳好像变大了,而且颜色深黄、殷红。二是它的外形,接近地平线时也像变成扁的了。三是有云时会看见灿烂的晚霞,无云时则会出现另一种美景: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

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在暗弧和亮弧上升的同时,西方天空会出现迷人的紫光。
当堂演练:1.增加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引出下一段对日落景象的描写。2.描写、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3.不能。虽然两个词都表示转折,但“可惜”含有惋惜和赞美之意,富于情感色彩,突出了“紫光”的美丽和迷人。4.过渡段、承上启下。5、略。6、略。
拓展延伸:1.①由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引起的。②由海洋发光细菌引起。③由海洋里躯体较大的发光生物所引起。2.①“火花型海发光”的特点:由无数白色的、浅绿色的或浅红色的闪光组成,放出的光就像一束四溅的火花,如“火雨”跌落,一拨紧接一拨。②“弥漫型海发光”的特点;发光细菌大量存在时,海面就会出现一片乳白色的光辉。③“闪光型海发光”的特点:一亮一暗,反复循环,如同闪光灯似的。3.因为颗粒很小的发光浮游生物,只有在海面有机械扰动或受到化学刺激时才发出鲜明的光。4.①影响船舶的安全航行。②可以预报天气。③便于渔民在夜间捕鱼。

第21课.
学习探究:1. ①yǎn;②yì;③qiān mò。2.①豁;②髫;③怡。3.①源:源头;②园:花园、果园等。4. ①古义:妻子、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②古义:不要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③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走投无路的境地。④古义:(更)不必说。不值得。今义:不够。5.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出一幅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幸福生活的画卷,以此来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6.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又全部消失,桃源似乎又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刘子骥“欣然规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这种层层设疑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7.此题的目的在于发挥想象,根据上下文补充若干细节,大体上把握作者的原意,作创造性复述。其方式可灵活掌握,可以先熟读成诵再作复述,也可以经过熟读粗知课文大意后,再复述故事。
当堂演练:(一)1.①全、都;②类;③整齐的样子。2.C。3.①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④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豁然开朗 5.渲染了神秘美丽的气氛,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写桃花

源的美好做铺垫。(二)1.世外桃源 ;2.桃花源人;渔人。3.介绍了秦末以来的历史。他们为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感叹惋惜,为桃花源外的人的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感叹、惋惜。4.这可见作者的剪裁功夫。村人问“今是何世”,渔人当答以“今是晋”;村人会接着问“秦之后即晋乎”,渔人再答曰:“否,秦之后尚有汉魏,魏之后方为晋。”作者不正面地详细叙述这一对话过程,却用总叙的方式把它浓缩在“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句话里。这种省略方式最能反映出陶渊明的语言风格。
拓展延伸:(一)1.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怡然自得,超凡脱俗的形象和诗人超然物外,热爱田园生活的志趣。2.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如果用“看”、“望”等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种忘机的天真意趣。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也是诗人无意中看见的景色,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在,诗人在这里悟出了自然界和人生的真谛。4.全诗以平易朴素的语言写景抒情叙理,形式和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将景、情、理交融于一体,描写了南山傍晚美景,抒发了归隐的悠然自得之情,既富于情趣,又饶有理趣。(二)1.⑴束缚,约束 ⑵停止 2. 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4.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意对即可)

第22课
学习探究:1.① 牍dú;②蕃fán;③濯zhuó;④亵xiè。2. ①这,只,香气、这里指高尚。②少。③劳:使……劳累 ④长枝蔓3. ⑴的。⑵表示舒缓语气。⑶表示舒缓语气。⑷表示强烈反问。⑸它(指桃花林的奇景)。4.《盘铭》:“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
5.本文描绘了作者居室的情景,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精神。 中心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6.室外景——环境之雅 室中人——交往之雅 室中事——情趣之雅。7.①采用衬托的手法,用菊花正衬,用牡丹反衬,突出莲的形象 ②直接描写莲花的形象 ③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直接赞美莲花。8.本文以双句为主,且绝大多数是对偶句,因而很多人认定它是骈体文,这似乎欠妥。骈体文的双句当用“四六句

”,不能用杂言;又要讲求声律,有“平接平,仄接仄”的规定,这些特点本文都不具备。 铭的基本特点可以用陆机说的“博约而温润”(《文赋》)这句话来概括。博,指内容广博;约,指文辞简约,概括性极强;温,气度温和,从容不迫;润,语调柔顺。铭之所以具有这些特点,是因为它讲的是为人处世的道理,其影响不止于题铭者本人及其同代人,还将传于后世。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曾将汉崔瑗所作《座右铭》写在自己的屋壁上。李善说:“铭以题勒示后,故博约温润。”此话有理。我们今天读《陋室铭》,也同样可以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当堂演练:(一)1.①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②灵异。③品德高尚。④博学的人。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3.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4.C。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二)1.对于菊花的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衬托莲花的高洁可爱。3.略 4.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拓展延伸:(一)1.①化:融和;② 所以,因此。2.D。3.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4.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例: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二)1.①说出 ②似,逼真(“相似”亦可)2.B。3.B。4.香远益清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 5.洁身自好;高洁(意思接近即可)

第23课
学习探究:1.①yí;②zhě;③rán;④qū;⑤jì;⑥xū。2.①编辑、通缉、舟楫、作揖。②戊戌、戍守、壬戌、兵戎。3.①“诎”同“屈”,弯曲。②“衡”同“横”,横着。③“简”同“拣”,挑选。④“甫”同“父”,男子的美称。4.①木头、树木;②奇异、零数;③雕刻、是;④表示并列、表示修饰、表示转折;⑤大约、可以。5.本文运用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笔法,细致地介绍核舟的形状和格局,描述舟中人物的情态,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6.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

“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7.略
当堂演练:(一)1.说明文;大苏泛赤壁。2.精湛技巧;大小;格局。3.奇巧。4例:①摹泛舟人悠闲神情;②美髯公怡情泛赤壁。(二)1. 相同、类似;极、很。2.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3.(1)靠近;比较;(2)上下;允许。4.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5.苏、黄神态:“苏、黄共阅一手卷……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巻底衣褶中”;佛印神态:“佛印绝类弥勒……左臂挂念珠倚之”。目的是突出雕刻者的精湛技艺。
拓展延伸:(一)1.①职业;②适逢(恰逢、正赶上);③离开。2.C 。3.暂且拿些你所制作的扇子来,我会替你开张起来的。4.父亲去世或“适父死”;扇子卖不出去或“所制不售”;在扇子上写字作画或“就判笔作行书草圣及枯木竹石”。(二)1.①从东面;②靠着 2.长度、宽度;城、寺、舟3.张继;《风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4.①说明层次清楚,有条理;②内容具体,紧扣中心;③描述细致、生动

第24课
学习探究:1. ①guān;②jǔ;③fèn;④wù。2.①盗窃、诀窍。②货物、贷款。③和睦、李逵。④矜持、吟唱。3.B。4.①古: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今:多作“大路”讲。②古:女子出嫁;今:回归、归来。 5.“大道”,可以理解为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大道之行也,是指执政者实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6.本文描绘了一幅大同社会的的蓝图,表达了作者对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神往。虽然这里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实际上理想化了上古原始社会的生活图景,而且只是作者头脑中空想的产物,但客观上曲折地反映了作者所处社会的广大人民的一种愿望,是对黑暗动乱的现实社会的一种反叛,有它的积极意义。7.第一层: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顿语气读,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内涵;“天下”三句当用分列语气读。第二层:本层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组,每组后当作一顿,要读出层次感。有些字有统领作用,如“故人不独……”中,“人”统领以下两句,“使老有所终……中,”使统领以下四句,其后均当作一顿。最后一组谈“货”“力”观念,此两字后亦当作一顿。读至“不必为己”,要作稍长停顿,收住这一层文字。第三层:“是故”用承上作结的语气读。“谋闭而不兴”中“闭”属下读。“而不闭”

一句后停顿可稍长。末句是全文结论,要读得字字分明语气肯定。
当堂演练:(一)1.①以……为亲;②职业。2.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与,通“举”,选拔。3.①(人们)憎恶财货被抛弃在地上的现象(而要去收贮它),却不是为了独自享用。②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4. 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二)1.第1句话为第一层;第2、3句话为第二层;第4句话为第三层。第二层的意思是:阐述“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2.略(要联系现实来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夜不闭户 (理解略)4.略(但要注意全面)
拓展延伸:(一)1.①杨氏②大穴③金珠锦绣珍异等物.2.穴中人;杨氏。3.D。4.这个人想到这里来,你们能容纳他吗?您亲自把他引来,那他一定是很人才能的人了。(二)1.fú,wèi。2.时岁荒民俭,有盗夜入其室,止于梁上。3.借教训子孙以告诫梁上君子应自勉,不要让坏习惯玷污了人的本性。4.机智、宽容。意近即可。5.梁上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第25课
学习探究 :1. ①dài。②zì。③yú。④yè。⑤yù。2.①戍shù,戍守;戌xū,壬戌;戎róng,戎马一生。②衰shuāi,衰老;哀āi,悲哀;衷zhōng,无动于衷。3.①造化:大自然。 ②荡胸:心胸摇荡。③决眦:眼角(几乎)要裂开。④惊心:使心惊。4.①莲叶②荷花③菊花④梨花⑤早莺⑥新燕。5.《望岳》描绘了泰山磅礴雄壮的景象,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诗人期望攀登绝顶的心情,热爱祖国江山的满腔豪情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春望》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写作者目睹眼前一片破败的景象,它表达了诗人感时恨别、念家悲己、忧国思家的感情。《石壕吏》通过作者亲眼所见和石壕吏趁夜捉人,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6.《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7.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当堂演练:(一)1.D(D应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2.C(上句是用虚笔,下句用的是实写)3.“割”字用的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4.从这两句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这正是杜甫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二)1.①越过②防守③完结④只。2.夜深了,说话声消失了,好象听到隐约的哭声。3.①有吏夜捉人 ②三男邺城戍 ③二男新战死 ④出入无完裙4.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拓展延伸:(一)1.五言律诗,时间、地点、人物。2.C(“何时”表现出诗人对这一刻的期盼之情)。3.D(不全都是想像之词,第一句是实写。) 4.C 。5.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二)1.C(A项“妻子”古指妻子儿女,今指男子配偶;B项“青春”文中指春天的美好景色,今指青年时期;D项“却”诗中指回头,今表转折,相当于“但是”;C项“放歌”古今均指放声歌唱的意思,故选C)2.⑴收复;⑵胡乱地。3通过神态、动作和心理描写来表现。如“涕泪满衣裳”的神态、“漫卷诗书”的动作、“喜欲狂”的心理,无一不真切地体现出诗人的“狂喜”之情。4.B(诗人喜极而泣,这是诗人感情的自然流露,恨真切,很感人,不是夸张)

第26课
学习探究: 1. ①quē;②xī;③sù;④yù;⑤tuān;⑥shù;⑦zhǔ;⑧āi。2. ①毫无; ②有时;③即使;④很;⑤接连不断;⑥所以。3.示例:①(自己)(自从);②(疾病)(疾速);③(断绝)(绝对);④(繁荣)(光荣);4.围绕山和水两个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欣赏、喜爱之情。5.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 ①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②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当堂演练:1.C 。2.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3.从正面、侧面两个方面,突出了三峡江水的迅疾。4.①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②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性得快。5.相同:都写出了三峡的险峻和幽长;不同,李白的诗,流露出诗人获得赦免之后的欣喜,而民歌则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拓展延伸:1. 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