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六年级第14课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14课四季之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个性化写作成为新时期作文的主旋律,古语日:“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不同的人,即使是对同一事物,感受也不尽相同,而写作也应各具特色。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调动学生展示个性的积极性,并努力创设学生个性发展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写景作文的一般结构,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2、能力目标: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在欣赏图片和与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表达自己对四季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培养全方位、多视角地观察能力,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景物,能按一定顺序、有重点地具体描写四季的景色。

教学难点:

巧妙构思,从独特角度进行习作,写出自己的个性。

教学流程:

一.课前游戏: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有意思的,许多文字游戏也由此而诞生,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

十加两笔共可以组成九个姓氏,你能一下子全写出来吗?

公布答案:

丰王井韦支车牛计木

师总结:文字游戏考验我们平时的积累和活学活用,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多多留心,多多积累。

二.谈话导入:

师导语:

同学们,一年四季之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喜欢它?说出你理由。(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总结:

一年岁月,四季更替。春天是欣欣向荣的,一切景物在春风中萌发生机;夏季是热情的,在骄阳的沐浴下万物惊羡迷人身姿;秋天的景色是迷人的,象征着丰收和繁荣,意味着欢乐和富强;冬天是凄美的,在圣洁的白色中尽展独特的风光。四季风景,淋漓尽致,让我们走近四季去观察、去感受……(板书:四季之歌)

三.积累语言:

(一)描写四季的词语:

你能一下子说出五个以上的词语吗?

春()()()()()()

夏()()()()()()

秋()()()()()()

冬()()()()()()

(二)描写四季的句子:

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句子,边读边想象每个句子所描绘出的画面。(指名读,每人读一句,轮读)

1、春姑娘乘着清风,带着温暖翩翩而来,她张开双臂,舞动着纤细的手,把碧绿洒满大地,把百花插上枝头。

2、正是初春,李子树上已吐出米粒大的嫩黄芽苞,在春阳下仿佛刷刷地在伸展。

3、暖融融的雨丝好像一串串的珍珠,又好像春姑娘的鞭子,抽打着冬天的阴影,驱赶着料峭的寒意。

4、那一簇簇的小草顶破了地面,悄悄地探出了嫩绿的脑袋,神气地立在地面上。

1、初夏,石棉花渐渐开放了,绿叶衬红花,美丽极了。远望,它像一片烘烘燃烧的烈火,又像黄昏升起的红艳艳的晚霞。

2、夏天来了,窗外的树影日浓,渐渐变成一块阴凉,密密实实地遮盖住院子里的小石桌。

3、五月底六月初,天气开始炎热,树林早已由青翠变为深绿,进入它们生命最旺盛的季节。

4、夏天,皂荚树叶子长得郁郁葱葱,遮天蔽日,像一位顶天立地的巨人屹立在大地上。

1、秋天带着一身金黄、迈着轻盈的脚步,悄悄地来到了人间。

2、秋光绚丽,金风送爽,如海的高粱举起火把,无边的大豆摇响铜铃。

3、天气渐渐清凉了。那往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桔黄的颜色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攒出头来,还有几朵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抖颤,这一些景色,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

1、“呼——呼——”,狂风呼啸,大树在狂风中摇晃,一条条树枝就像一条条狂舞的皮鞭在空中抽打着。

2、松树苍翠地站在白皑皑的雪地里,随着凛冽的西北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厉刺耳的呼啸,像是有意在蔑视冬天。

3、刚到下午4点多,太阳就已经收起它那淡淡的光,好像也怕冷似的,躲进了像棉胎一样厚的云层里。

4、几株老梅树竟然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

读了这些句子,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学生发现: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人)

(三)描写四季的古诗词(引入资料印发)

读读下面的古诗名句,看看你知道哪些诗句,试着背一背。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花——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春水——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光——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景——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春游——东风知我欲山,吹断檐间积雨声。

春思——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春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春梦——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

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

春归——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描写夏天的古诗和描写夏天的名句

夏颂——纳清风台榭开怀,傍流水亭轩赏心。

夏初——槐柳成阴雨洗尘,樱桃乳酪并尝新。

夏热——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夏景——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夏水——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夏夜——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夏雨——风声撼山翻怒涛,雨点飞空射强弩。

夏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夏蝉——垂缍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夏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夏节——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桂绿云鬟。

夏思——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夏游——松风涧水杂清音,空山如弄琴。

夏趣——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描写秋天的古诗和描写秋天的名句

秋雨——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秋夜——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日明中。秋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秋叶——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秋色——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秋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秋思——故人万里无消息,便拟江头问断鸿。秋愁——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

秋兴——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秋怀——出门未免流年叹,又见湖边木叶飞。秋梦——清梦初回秋夜阑,床前耿耿一灯残。秋忆——砧杵敲残深巷月,梧桐摇落故园秋。秋悟——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秋味——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描写冬天的古诗和描写冬天的名句

冬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梅——不是一番寒彻骨,争得梅花赴鼻香。冬景——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冬风——飘飘送下遥天雪,飒飒吹干旅命烟。冬天——琥珀珠海黏行处雪,棕榈帚扫卧来云。冬思——岁寒,然后知柏之后凋。

冬狩——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末狼。冬愁——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冬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冬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四.具体指导:

(一)实践活动;

师导语:

上课前老师让大家搜集了有关四季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大家都准备好了吗?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展示自己的成果吧!

(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结合刚才的积累材料,说说自己喜欢哪些句子,古诗文,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老师指导:

师导语:大自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在他神奇画笔的描绘下,雨雪云雾,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甚至人们生活的一些环境,无不向人们展示着一种美,使人们触景生情,或赞扬、或感叹,并想用语言文字将这美景及瞬间的感情记录下来,这便是写景作文的内在动力。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地、生动的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任务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的记叙文,它是小学生经常练习并要掌握其方法的重要作文类型之一。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些有关写景作文的知识。

1.立足于观察

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尤其对于写景作文,离开了细致准确的观察,是绝对写不好的。观察必须确立好立足点。立足点可以是固定的(空间方位),也可以是变换的(移步换景)。但无论怎样必须层次清楚,文章的思路也就清楚了。

2.抓住特征

写景物,要善于抓住在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里的景物颜色、形态、声响、变化等方面的特征,不能生搬硬套,春天就是春光明媚,秋天就是秋高气爽。这样,你笔下的景象就会生动起来。

3.要层次分明

层次就是文章的内容顺序,也即表达顺序。一般来说,写景文章有如下几种顺序。

(1)空间方位顺序。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

(2)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春夏秋冬早午晚)。

(3)地点转换顺序。也称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顺序。

4.要动静结合

所谓动静结合,就是指描写景色时,不仅要写出景色的静态,而且要写出它的动态,使他们很和谐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只有这样、你笔下的景色才能活起来,才能使读者的印象更深刻。

5.要抒发感情

任何景物都是客观存在的,但这种客观存在的景物却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我们写景要写自己热爱的景色,表达一定的主题思想,要表达出对自然的热爱,这就是借景抒情。

6.要文辞优美

自然景色是美丽的,令人陶醉的。因此,我们在写景色时,一定要文辞优美,语气生动形象,恰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方法。这样,文章才会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听完老师的讲解,学生和伙伴说一说自己想写的内容,注意用上老师讲的知识。)

(三)写景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师导语:下面我们就结合例文谈谈写景应注意哪些问题。请同学们默读教材中的两篇例文,然后说说你的收获。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老师帮学生总结:

1.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五.动笔习作:

师导语:

“四季”有时不仅只是一种时间的更替和变迁。在某些人眼中是一种态度和感受:“对待同志要像春天一样温暖, 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 对待错误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你有什么新的理解角度、组材角度吗?

古往今来,已有太多的文学大家、诗人写过有关四季的诗词歌赋,精典美文,今天,老师希望大家能写出自己的特色来,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让我们用自己手中的笔,赋予四季崭新的生命,请你以《四季之歌》为题目写一篇习作。六.习作讲评:

自己评今天我记住了一些好诗句,如:

我还欣赏了许多美丽的图片,让我对()季更喜欢了。

我对自己谱写的《四季之歌》的评价是:不错!学以致用。()

还可以吧!尽力了。()

还有写遗憾!()

同伴评读读伙伴的文章,实事求是地评价一下,看看每一项可以给他几颗星。

1、他的文章让我爱看,从中还学到了不少好的描写方法。()

2、他的文章中有许多好词句,我要记一记。()

3、他的选材(构思)很有创意,我要向他学习。()

板书设计:

四季之歌

——写景作文

要立足于观察——抓住重点具体描写。

要抓住特征——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

写景六要素要层次分明——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地点转换顺序要动静结合——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

要抒发感情——感受融入其中,表达真情实感

要文辞优美——修辞方法、前人的诗词歌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非常好

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 (2019年5月版)

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3.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4.超越课堂,走进社会生活。 要孩子懂得: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语文学习应该在课堂上,但绝对不是只靠课堂就能学好的,生活也是语文学习的课堂,语文学习还要在广阔的天地中,引导孩子睁开惊奇的眼睛面对世界,去直面精彩纷呈的生活场景,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去逛书店、旅游、看展览、做采访、搞调查、看焦点访谈;讨论下岗分流、西部开发、腐败现象、庸俗文化……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懂得我们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里,生活在多变的信息社会中,感受人世间的爱与恨,美与丑。 5. 写好作文。

部编版六年级语第一学期文期末调研卷二

部编版六年级语第一学期文期末调研卷二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多音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迫(pǎi)击炮里应(yīng)外合垂死挣(zhèng)扎 B.牲畜(chù) 哄(hōng)堂大笑脉(mài)脉含情 C.咽(yān)喉淡薄(báo)名利翻箱倒(dǎo)柜 D.朝(cháo)廷从轻发落(luò) 证据确凿(záo) 2.梁山好汉在聚义厅进行武艺表演,出场顺序是按照姓名的音序排列的。下列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A.花荣林冲时迁张顺 B.张顺花荣林冲时迁 C.花荣时迁林冲张顺 D.张顺时迁林冲花荣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天崖海角戛然而止争论不休 B.津津有味甜言密语寂静无人 C.身临其境掩面叹息青面僚牙 D.稚气未脱开山鼻祖司空见惯 4.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见微知著.( ) A. 显著。 B.显出。 C.著作。 (2)万象更.新( ) A.改变,改换。B.经历。C.旧时一夜分五更。 (3)死得其所.( ) A.处所,地方。B.放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C.量词。 (4)因.材施教( ) A. 缘故,原因。B. 凭借,根据。C.因为,由于。 5、下列词语中,按词语的感情色彩分类不当的一组是() A视死如归慷慨激昂锲而不舍 B 游手好闲娟秀端庄行善积德 C自以为是孤陋寡闻轻于鸿毛 D 无边无涯呐喊助威迫不及待 6、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B.波莉阿姨已经陷入了无言的深愁,她那灰色的头发几乎都变白了。 C.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D.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二、按要求答题。(37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qīn xí nuó yí cán bào shén cǎi yì yì ( ) ( ) ( ) ( ) dān ge yòu zhì lǐng yù wú dú yǒu ǒu ( ) ( ) ( ) ( ) 2.组词。(4分) 拌()避()诞()稠() 绊()僻()蜒()绸() 3.选词提空。(4分) 消失消逝 (1)太阳的光线正在无可挽回地(),一派荒凉。 (2)小猫咪怎么会突然()不见了呢? 惊慌惊惶 (1)我感到母亲()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入怀中。 (2)听到门外皮鞋的响声,小偷不由得()起来。 4.按要求写句子。(4分) (1)阳光地洒满的树林。(扩充句子) (2)他不去公园玩。他要把作业做完。(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3)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改为反问句) (4)妈妈对我说:“今晚我加班,你和爸爸先吃饭,不要等我。”(改为向第三者转述) 5.背诵与运用。(8分) (1)随风潜入夜,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期末检测卷 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8分) 登山队员们心中fèi ténɡ()了,他们惊喜地看到,在长满tái xiǎn()的xuán yá()上,一个个色彩鲜艳的bāo lěi()犹如一位位xiūsè()的chánɡé()仙子,在páo xiào()的山风中翩翩起舞……这是大自然kānɡkǎi()赠予奋斗者的礼物! (二)用“”选出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1.夏天,柏.(bái bó)油路被太阳晒得软绵绵的,路旁的农作.(zuōzuò)物都垂下了头。 2.看到好不容易才打到的猎物掉进了高山深涧.(jiān jiàn),年强的猎人显得十分沮.(jǔjū)丧。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4分) A.飞弛衣裳天奈之音余音绕粱 B.爆布纯熟轻歌慢舞画龙点晴 C.伶俐萍藻粉末登场字正腔园 D.批阅袖筒曲终人散有板有眼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8分) (1)改变语序,意思不变: (2)仿写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古诗文的意思。(4分) 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一个词语,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4分) 温暖的阳光温暖的怀抱温暖的目光温暖的记忆 4.改成陈述句。(2分)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5.“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A.比喻 B.对比 C.对偶 D.排比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最新版】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多读一些文辞优美、气魄宏大的散文,对提高理解能力很有帮助,比如《鲁迅文集》,《读者》杂志对培养这些能力和素养都很有帮助。 博览群书不但是孩子语文素养的基本功之一,而且是孩子成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丰富的知识是创造力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也是见识增长,智慧来源的途径之一。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培养孩子阅读经典名著要从小引导,循序渐进。譬如,在小学阶段可以让孩子阅读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环画,小学高年级可以让孩子阅读一些专门给少年儿童看的名著简写版。进入初中,就应该接触原著。我们建议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阅读的课外书最低应该在500本之上,最好在1000本以上。其中包括100本以上各行各业的人物传记,来奠定孩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同时要注意不但要阅读,而且要写读书笔记或者书评。 2. 背诵经典。 背诵经典文章、名言佳句也是培养孩子语言素养基本功之一,中学毕业孩子如果能背诵150首古今诗词,25首白话诗歌,40篇精美的文言散文(每篇三五百字),10篇精美的现代白话文(每篇800到1000多字),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那么,他的语文功底应该是不错的。如果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间——16岁之前,让孩子记诵大量的语言精华,那么,这个孩子从小就奠定了坚实的语文根底。 如果不能在孩子们阅读背诵的“童子功”季节引导他们走向阅读的海阔天空,让他们在书中与历史对话,与高尚交流,与智慧撞击,从而打下沉实、厚重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的基础,将来孩子就很难成为高尚的、文明的,具有创造性的现代人。

部编版六年级第一学期综合实践课计划

小学2013学年上学期六年(3)班综合实践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番禺区教育局和石楼镇教育指导中心关于开展综合实践学科教学要求的精神,结合学校特色,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素质教育,特制定本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二、结合实际,制定主题 活动主题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进行设计。本学期将开展两个专题活动。结合本学期的语文科教学,初步计划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两个专题活动开展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 1、节俭------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节俭生活主题) 2、走进诗歌的王国 第一个主题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开展的,主要是因为班里出现了攀比、浪费现象,所以特开展这项活动;第二个活动是结合语文科的综合性学习开展的。 二、结合生活,趣味活跃 “节俭------不可丢掉的传家宝”这一主题活动,为了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我准备开展以下课型:1、主题生成课:结合同月牙1日“世界节俭日”开展关于节俭的话题,列举几个关于生活奢侈的例子,引发了学生对于节俭和低调的思考,从而制定了这个主题;2、方法指导课:指导学生通过列表调查自己家里每月的支出情况;3、

中期交流课:各个小组开展调查情况交流,然后在选出本组的其中一名成员在全班交流,然后慢慢地讨论到节俭的问题;4、成果汇报课:学生在活动结束后,写一篇关于如何节俭、反对浪费的文章,并在班里交流展示。 “走进诗歌的王国”主题活动可以开展下列课型:1、主题生成课:通过汉字图片、诗歌资料等素材把学生引进诗歌的世界,激发探索诗歌、了解诗歌的兴趣;2、方案设计课:设计活动开展计划;3、中期交流课:交流自己在活动中搜集到的各类型的诗歌或诗人等进行交流。4、交流评比课:诗歌知识比赛;5、成果设计课和成果展示课:做一本诗集、写两首诗,赏析一首诗,进行评比,并在展示台展示。 三、时间安排: 9月―――10月:不可丢掉的传家宝(6-8节) 11月――12月:遨游汉字王国(10-12节) 2014年9月10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4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óu yuàn tiào wànɡ qǐ yuán yōnɡ dài wǎ lán làn yònɡ cì wèi dànɡ yànɡ 2.下列四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是( )。(2分) A.勾勒.(lèi) 小丘.(qiū) 摇曳.(yè) 孕.育(yùn) B.磅礴.(bó) 诞.生(dàn) 豫皖.苏(wǎn) 颠簸.(bó) C.拘束.(sù) 辐.射(fú) 后妃.(fēi) 废墟.(xū) D.祭奠.(diàn) 蜷.缩(quán) 铁轨.(ɡuǐ) 曝.书画(pù) 3.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6分) 暴露无( ) 技高一( ) 全神( )注惟妙惟( ) ( )风凛凛粉身碎( ) 忘( )所以心惊肉( ) (1)走在华山玻璃栈道上,看着脚下的万丈深渊,我感到_________。 (2)看到自己的成绩时,他高兴得有点_________。 (3)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真是_________。 (4)观众们_________地观看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练习。(8分) (1)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改成陈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改为转述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故事再美好,到最后( )会结束。(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分) (4)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必背课文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 1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道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3 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语文园地一日积月累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第二单元 5 七律·长征 作者: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语文园地二日积月累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第三单元 语文园地三日积月累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读准字音 渲.染(xuàn) 迂.回(yū) 羞涩.(sè) 勾勒.(lè) 参差 ..(cēn cī) 妩.媚(wǔ) 苍穹.(qiónɡ) 馥.郁(fù) 旖旎 ..(yǐ nǐ) 写对字形 蹄:足字旁最后一笔为提。 微:中间“山”字头下面的横不要漏掉。 薄:上下结构,“艹”覆盖住下部。 多音字 蒙 méng(启蒙) 宿sù(住宿) mēng(发蒙) xiù(星宿) měng(蒙古) xiǔ(一宿) 好hǎo (友好) 勒 lè(勾勒) hào(好客) lēi(勒紧) 同音字 蹄(马蹄) 稍(稍后) 鹊(喜鹊) 啼(啼叫) 梢(树梢) 雀(鸟雀) 形近字 裳(衣裳) 缀(点缀) 陈(陈述)

棠(海棠) 辍(辍学) 栋(栋梁) 微(微笑) 稻(稻子)恍(恍惚) 薇(蔷薇) 蹈(舞蹈) 胱(膀胱) 词语积累 翠色欲流静立不动襟飘带舞 细雨迷蒙昏昏欲睡硕大无朋 心驰神往顾影自怜 近义词 照耀—照射朦胧—模糊遮掩—遮蔽 反义词 洒脱—拘束朦胧—清楚笨拙—伶俐 仿写句子 1.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仿写:这个女孩子既年轻又漂亮,既温柔又善良。 2.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硕大的叶子宽宽的,圆圆的,恰如一把雨中的绿纸伞。 3.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仿写:信仰是火,点亮希望之灯;信仰是灯,照亮夜行的路;信仰是路,引你走向成功。 重点句段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表达了作者对美丽景色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仿写比喻句: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就像一座彩桥架在上空。 2.(1)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2)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这两句话声情并茂,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静立不动的骏马和大牛,说成好像在回味草原的无限乐趣,把河比喻成明如玻璃的带子等,在写景中融入了想象,使草原的美丽景象呈现在我们眼前。 3.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探”“窥”二字赋予丁香花以人的情态,使丁香花更显俏皮活泼,生机勃勃。将小花比喻成星星,形象地写出了丁香花小巧、繁密、耀眼的特点。 4.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这句话写出了雨中丁香的美丽,为我们展现了雨中丁香格外妩媚的特点,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紫丁香和白丁香既有独立的美,又交相呼应的画面。 5.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解不开的愁怨。 (2)“丁香结”引发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既然人生难免遇到困难,那不妨用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积极解决问题,并把它看作一种人生的味道。 感知课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目录word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目录_【精品】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课文目录 2019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目录(2019 年5 月版)六上第一单元草原丁香结古诗词三首宿建德江/(唐)孟浩然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4※. 花之歌习作变形记(自述)语文园地一

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过故人庄/(唐)孟浩然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8※.灯光口语交际演讲习作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竹节人10.宇宙生命之谜11※.故宫博物院1 习作让生活更美好语文园地三春日/(宋)朱熹1桥1穷人14※.在柏林口语交际请你支持我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语文园地四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1夏天里的成长1盼习作例文爸爸的计划小站习作围绕中心意思写1古诗三首浪淘沙/(唐)刘禹锡江南春/(唐)杜牧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只有一个地球19※.三黑和土地20※.青山不老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习作学写倡议书

第七单元第八单元语文园地六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2月光曲23※.京剧趣谈口语交际聊聊书法习作我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七2少年闰土2好的故事26※.我的伯父鲁迅先生2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习作有你,真好语文园地八语文学习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大量阅读。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 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低年级,推荐给他们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来读;在中高年级,推荐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着,文学名着,名人传记等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多种书籍来读,并且取消种种人为的限制,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理解能力是一种语文素养,它不会像识记能力那样易于形成,需要耐心长期积累。坚持阅读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有效途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知识点总结

六年级(上)语文讲义 1、《草原》 生字 毯【】( )陈【】( ) 裳【】( )虹【】( ) 蹄【】( )腐【】( ) 羞【】( )涩【】( ) 微【】( ) 成语积累 1、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2、颜色青翠,似乎在流动,富有生机。() 3、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多音字 好【】( )【】( ) 勒【】( )【】( ) 裳【】( )【】( ) 解析课文 1.本课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北京人,作家。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代表作剧本《茶馆》、《龙须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骆驼祥子》。 2.文章选自《内蒙风光》。全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描绘了三幅动人的画面: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读了让人深切地感受到内蒙古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 3.中心思想: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诗的意思是: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舍得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夕阳下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既是全文的中心句,也是作家情感的集中体现,点明了蒙汉两族团结情深的中心,同时给读者以回味的余地。 2、《丁香结》

生字 缀【】( )幽【】( ) 雅【】( )案【】( ) 拙【】( )薄【】( ) 糊【】( )恍【】( ) 成语积累 1、形容枯燥,一点兴趣和意味也没有。() 多音字 糊【】( )【】( ) 【】( ) 几【】( )【】( ) 解析课文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笔名另有丰华、任小哲等。中共党员,原籍河南省唐河县,生于北京,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自读课文,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赋予了丁香怎样的情感? 作者从长环境:城里街旁、宅院里、城外校园等。颜色:白色、紫色。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形状:“十字小白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赋予丁香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情感。 2.默读1至3自然段,思考:作者写了哪里的丁香花? 作者写了城里、城外、斗室外以及雨中的丁香。 3.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4.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丁香结”的本义是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象征意义是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课文主题 作者描写了城里街道旁、宅院里、城外校园里、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态,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由物及情,最后写到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有的不顺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套试卷

一、填空。(20分) 1、75毫升=( )升 2.65立方米=( )立方分米 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2、( )∶20= 50 ( ) =0.4=( )%=( )成 3、16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4、一个三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精确到百分位约是54.80,这个数最大是( ),最小是( )。 5、从( )统计图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6、若8a=3b(a、b均不为0)那么b:a=( ):( )。 7、把一张边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形纸筒。它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8、找规律:1,3,2,6,4,( ),( ),12,16,…… 9、分数单位是 7 1 的最大真分数是( ),它至少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成了假分数。 10、希望小学六年级(2)班10位同学跳远成绩如下表: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众数又是(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在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 )。 A 、5.00 B 、500 C 、0.05 2、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 A 、20:21 B 、1:20 C 、1:21 3、下列各数中能化成有限小数的是( )。 A 、 123 B 、21 1 C 、65 4、在一块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厚纸板里,剪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图形 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 、80 B 、16 C 、64 5、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 )。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6、在任意的37个人中,至少有( )人的属相相同。 A 、2 B 、4 C 、6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 ) 2、不 相 交 的 两 条 直 线 叫 平 行 线。 ( ) 3、从8时45分到9时9分,分针旋转的角度是144。 ( ) 4、27是27的倍数,27是27的约数。 ( ) 四、计算(28分) 1、直接写出得数。(4分) 8.1÷0.03= 53+3= 165×15 8= 97-31 = 98×24 9 = 134-18= 1.5×4= 7.45+8.55= 2、解方程、解比例。(6分) χ+4 1 χ=20 4χ-6=38 2:7=16:χ 3、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8分) (1)3.07×99+3.07 (2)43+61-8 3 (3)7.93+0.64+0.07+0.36 (4)(7.9-3.06÷0.68)×1.5 (5)5.37-1.47-3.53 (6)105×(31+5 1 )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word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目录_2019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课文目录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目录部编版六年级次下册教材目录(送审版)第一单元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十五夜望月/(唐)王建4※.藏戏习作家乡的风俗语文园地一游子吟/(唐)孟郊鲁滨孙漂流记(梗概+节选)6※.骑鹅旅行记(节选)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写作品梗概语文园地二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匆匆那个星期天习作例文别了,国语课小桥流水人家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语文园地三《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过零丁洋(宋)文天祥10.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石灰吟/(明)于谦竹石/(清)郑燮1十六年前的回忆1为人民服务1金色的鱼钩口语交际即兴发言习作心愿语文园地四1文言文二则第二单元六下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

单元学弈两小儿辩日1表里的生物1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1150 年后,我们这样上学口语交际辩论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语文园地五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回忆往事依依惜别古诗词诵读1 采薇(节选)/《诗经·小雅》2 春夜喜雨/(唐)杜甫3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7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9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10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第六单元语文学习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对于学好语文,提供以下几点建议除了字、词、句、章等基础的识记知识掌握之外,还要做好以下几点大量阅读。 博览群书是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之一,甚至可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 大量的课外阅读是提高孩子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美国心理学家克拉森的心理实验研究表明,学生充满兴趣的课外阅读对提高他们写作能力的作用,远远大于机械的写作训练。 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几乎都是特别喜欢课外书。这些孩子往往有很多的积累语词的积累、素材的积累、情感的积累等。这样的孩子在写作上往往有突出的构思、神奇的用词,在阅读理解方面有杰出的见地,在说话方面有超出他人的见识等。总之,他们由于见多识广而语文根底厚实。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练习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练习 一、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神采奕奕蜂拥而至栩栩如生销声匿迹 1.春天来了,小树林里鸟语花香;冬天来了,一切都()了,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2.李奶奶虽然70岁了,但她依然()。 3.戏台还没搭好,来看戏的村民们已()。 4.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墙,墙上画了九条()的龙。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括号内。 美德是李绅《悯农》“谁知盘中餐,”的节俭; 美德是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的感恩;美德是《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的爱国。 三、文学常识填空。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出自________(书名) 2.我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西游记》、《水浒传》、________、________。 3.李白是______代的诗人,他的诗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销声匿迹 2.神采奕奕 3.蜂拥而至 4.栩栩如生 二、粒粒皆辛苦报得三春晖家祭无忘告乃翁 三、 1.《论语》 2.《三国演义》《红楼梦》 3.唐《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练习2 一、下列选项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窥视茂盛模糊参差不齐 B. 分辩潇洒屋檐照耀 C. 芭蕉愁怨衣襟花蕾 D. 浑浊眼帘张望一泻千里 二、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云彩和田野是一对情侣,我是它们之间传情的信使。________ (2)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烧毁你的一切。________ (3)雷声隆隆闪似剑,为我鸣锣开道。________ ________ (4)我是大海的叹息,是天空的泪水,是田野的微笑。________ 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专题训练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每天一练 一、将下列诗题与作者用直线连起来(6分) 《游园不值》白居易 《忆江南》苏轼 《春日》杜牧 《泊船瓜洲》王安石 《题西林壁》朱熹 《清明》叶绍翁 二、填植物,补充诗句(8分)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2、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满皇都。 3、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4、停车坐爱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混芳尘。 6、小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7、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8、羌笛何须怨,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下列划线俗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1分 A、本来要解决的问题不大,谁知他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也谈不拢。 B、不是冤家不聚头,我和我的同桌每天都要经历几次争吵。 C、我一看这道题,顿时傻眼了,这时下课铃响了,我不管三七二十一,胡乱写了个答案,交了试卷。 D、李兵指着宝刚说:“你不要光说他的不是,我看你的问题很严重,比起他来,你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四、请为上联“梨花院落溶溶月”选出下联(1分) A、柳絮池塘淡淡风 B、榆荚临窗片片雪 C、带水芙蓉点点雨 D、丁香初绽悠悠云 五、你能填出多少主人公?(8分) 入木三分()七擒七纵()三顾茅庐() 才高八斗()乐不思蜀()四面楚歌() 多多益善()纸上谈兵()高山流水() 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 酌酒花间,磨针石上;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一、读下列诗句,判断写的是哪个季节(5分)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二、读下列诗句,判断写的是那个节日(5分) 1、故乡今夜思千里,双鬓明朝又一年() 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5、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三、我是小小百科家(15分) 1、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突出贡献。 2、()是我国创办私人学校的第一人。 3、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它与()并称“乐府双璧”;我国古代现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4、莫扎特是()国的作曲家,童年被誉为“”,作品有()等。 5、奥运会起源于()(填国家),第一届奥运会在()(填城市)举办。 四、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组是()4分 A、改善——生活环境体质关系 B、交流——思想经验文化物质 C、保存——实力古迹物品信息 D、发扬——传统作用民主威力 五、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改正(4分) 阴谋鬼计实事求是能言善辩谈笑风声 变本加利废寝忘食门庭若市不记其数 六、看拼音,写汉字(6分) ()疑()润 xián()接zī()势 ()菜()询

2020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擦(cā) 戚(qī) 腻(nì) 匙(chí) 脉(mò) 栖(qī) (2)难写的字 眨:部首是“目”,右边是“乏”。 燃:左窄右宽,注意不要少写“然”右上角的点。 腻:左窄右宽,注意右边“贰”两短横在“弋”的下面。 褐:左窄右宽,部首是“衤”,不是“礻”。 盈:上边是“乃”+“又”,下边是“皿”。 (3)多音字 正{z?ēn ɡ(正月)z?èn ɡ(正好) 铺{p ù(店铺)p ū(铺盖) 咽{y àn (咽唾沫)y ān (咽喉)y è(呜咽) 脏{z ān ɡ(脏水)z àn ɡ(心脏) 纤{xi ān (纤细)qi àn (纤夫) 脉{m ò(脉脉)m ài (脉搏) 撒{s ǎ(播撒)s ā(撒网) 散{s ǎn (松散)s àn (解散)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腊月 展览 风筝 空竹 口琴 更新 鞭炮

除夕春联扫除年糕充足店铺开张对联年画通宵间断除非万不得已必定光景截然不同燃放亲戚拜年寺院轿车骆驼元宵张灯结彩一律彩绘广告分外糊涂搅和浓稠可靠猜想粉碎外套解释腊肉 (2)近义词 气象~景象开张~开业间断~中断 娴熟~熟练充足~充分规矩~规则 截然不同~迥然不同万象更新~焕然一新 万不得已~迫不得已合拢~合并沸腾~欢腾预备~准备搅和~搅拌浓稠~黏稠 松劲~松弛反抗~抗拒奇怪~稀奇 猜想~估计惊异~惊诧结果~结局 承认~认同糊糊涂涂~稀里糊涂 有声无力~有气无力日暮~黄昏迢迢~遥远皎皎~洁白终日~成天泣涕~眼泪 盈盈~清澈咆哮~怒吼涉水~蹚水 吞噬~吞没发誓~起誓雄浑~雄壮 布施~施舍鼻祖~始祖神秘~秘密 一无所有~身无分文哄堂大笑~哈哈大笑 别无所求~一无所求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部编版六年级第一学期《花之歌》

《花之歌》作者简介 纪伯伦:黎巴嫩裔美国诗人、画家,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与印度的泰戈尔齐名,被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两位巨人”。其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象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远大的理想,并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 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在体裁形式上多采用散文诗这一(散文诗属诗歌的一种)文学体裁,以第一人称“我”直接进行叙述言说、抒发观点,如同一位博学富于智慧的“先知”对世人进行谆谆的教诲与悉心的抚慰,这就使得他文学作品的叙述者“我”与纪伯伦这一创作者几乎融为一体。 《花之歌》写作背景 《花之歌》是《纪伯伦诗选》中的一首,诗人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文中尽显“纪伯伦风格”中的轻柔、凝练、隽秀与清新。诗人通过花语的清新流露,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图画中有诗意的浪漫,也有现实的真实,如“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开放;夏让我成长;秋令我昏昏睡去。”写出了花的成长与芬芳。 而“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就袒露出了花的凋谢命运,都说纪伯伦的诗有着哲理寓意深邃,从这就可以看出,诗人是用诗意的叙述和思考的敏

锐来书写人生的。 人生有开花就有结果,诗人看到这两点的同时,特别赞赏前者,末尾两节写出了花的积极乐观态度,诗人用辨证的眼光来看待生命,这就是诗人真正意图。 “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的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更加芬芳馥郁。” “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体现了诗人的伟大理想,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新版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及日积月累

古诗及日积月累 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代: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部编版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2019年秋季开始使用的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继续按照主题单元的机构进行编排,共编排了八个单元,27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9篇。八个主题分别是:“走进大自然”、“重温革命岁月”、“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走进小说”、“围绕中心意思习作”、“保护环境”“感悟艺术魅力”、“走进鲁迅”。每个单元包括单元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和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册“语文园地”共安排七次,“口语交际”四次,“习作”八次,每个单元都有,另外安排两次“书写提示”和一次“快乐读书吧” 二、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共45人,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具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书写习惯,语文基本功扎实,已经掌握了小学语文大部分基础知识;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分析理解一些浅显的文章,能围绕一个中心进行叙述和描写。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弱,书写、阅读,表达等当面比较欠缺,需要进行不同层次的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1.会写180个生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会使用字典、等工具书,具有独立识字能力。 2.能用钢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体会汉字的优美。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默读有一定的速度,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5.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词句的意思,体会表达效果。 6.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中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有自己的判断。

7.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8.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于25万字。 9.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10.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15篇 11.运用多种渠道进行阅读,扩展知识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12.学习观察事物,积累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学习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指导学生练好钢笔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15篇 (二)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五、教学措施 1.依据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详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做到教学有的放矢。 2.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运用灵活地教学方法和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3.教学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各种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运用语文,学用结合,提高语文素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