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电阻、二极管成型操作要求

一、根据元器件清单或样机对需要成型的元器件确认:

1、元器件型号、规格;

2、成型形式(卧式或立式);

3、跨距;

二、成型操作

1、卧式成型:

①根据确认的跨距,调整轴向成型机,注意:调整关键是切断引脚的

旋转刀片须紧贴靠板,折弯处应离成型元件端面1mm以上。

无法使用轴向成型机的元件,可选用相应模具手工成型;

②对成型后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

③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卧式成型操作;过程中和结

束时应抽样验证。

④若切断的元器件引脚不平整(如带毛刺)时,需调整设备(如靠板

偏心、刀片钝等)。

2、立式成型:

①参照样机或样件,手工进行立式成型,二极管立式成型应注意弯曲

端极性;

②弯曲端起始弯曲处离该端面应大于2mm,(特殊情况允许1mm)弯

曲部位应呈弧形;

③立式成型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插装

后弯曲一端的引脚超出PCB板焊盘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3mm;

④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立式成型;过程中和结束时

应抽样验证。

3、注意:

①操作者手上不得有油或污渍,成型用工具、器械要清洁,成型时形

成的切屑要及时清理;

②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操作应连续一次性完成,不得在过程中

穿插成型其它型号、规格的元件;

③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后放在同一容器内,不可与其它型号、

规格的元件混放。

三、成型作业结束,清洁工作场地及设备。

线材生产操作要求

一、裁线、剥线

1、根据生产单,设计文件或样件要求,确认:

a)线材型号、规格、颜色

b)裁线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实际裁线长度的误差为±5mm)

c)形式(全剥或半剥)

d)剥头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剥头长度为3—4mm)

2、依据以上确认的内容,调试剥线机参数,并进行试裁、试剥。

3、对试裁的首件长度、剥头形式、剥头长度进行确认。

4、首件经确认无误后,可进行连续操作,无特殊要求时,每年100根为

一捆扎单元,将线材理顺齐后,用不掉色的橡皮筋捆扎,整齐摆放转

入下道工序。

5、每连续生产工艺1000根时,应取其最后一根对线长、剥头形式、剥头

长度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查找原因,重新从第2项开始。

6、无特殊情况,剥线机加工的线材必须是机器设备允许的规格种类,材

质主要是铜材、铝材,其它如铁质线材及并线不得在剥线机上加工。

7、操作完毕后将剩余线材整理盘好顺序回库,剥下护套头收集到专用箱

内。

8、操作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解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进入《反映问题的

渠道》。

二、线头浸锡

1、捻紧每根需浸锡的线头。

2、将需浸锡的线头浸过助为焊剂后,无铅锡275℃±5℃,外包皮线材不

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锡1~3秒,外包皮线材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

锡时间为3~5秒。

3、浸过锡的线扎,应沾锡均匀,线头不散,线头间不连锡,绝缘层无污

染。

4、用不掉色的橡胶圈困扎的成扎线扎整齐摆放,转入下道工序。

5、原则上浸过锡的线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且存放时要防潮、防阳光

(紫外线)、防氧化。

三、特殊线束生产

1、对超长、超长剥、超粗线束生产(符合其中一项)一般采用手工操作

超长剥:指剥头长度超过设备最大允差;

超粗:线束外包皮直径超过Φ3,线径面积超过1.2㎜2;

2、对上述“三超”线束的裁切用人工丈量长度或单层绕板等方法,使用

剪刀、斜口钳分割,剥线用手工剥线钳、平剥钳完成。

3、捻线:采用机器捻线、手工捻线方法,在外包皮直径>Φ2.4㎜,且捻

线长度>10㎜时,采用下垫平板的搓线方法。

端子合格压接及其判定

介绍

1. 压接高度过小

2. 压接高度过大

3. &

4. 绝缘压接过小或过大

5. 松散的线芯

6. 剥线长度过短

7. 线缆插入过深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

9. 压接过于靠前10. 喇叭口过小11. 喇叭口过大12. 尾料过长13. 弹性片弯曲准则

介绍

您已经阅读了所有的连接器目录,找到了满足您的所有设计标准并完全适于您的应用的连接器。正确的额定电流、额定电压、电路大小、接合力、线规能力、结构、端接方法和安全特征,例如正向锁定、完全独立的触点、极性和代理商资格等要求得到满足,那么简而言之就是您找到了完美的连接器。

但是还没有完全到长出一口气的时候,特别是如果您选择的连接器使用压接系统。虽然这可能是最快、最可靠和牢固的端接方法之一,如果端子没有正确地压接在线缆上,您会忘记在选择正确的连接器上付出的所有辛苦努力。虽然有13个常见的压接问题会降低您的产品的可靠性,但是仅需一些小的知识和预先规划就可以简单地避免这些问题。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压接高度是指导体压接区在压接后的横截面高度,它是良好压接最重要的特征。连接器制造商提供了为端子设计的每种线缆尺寸的压接高度。给定线缆的正确压接高度范围或公差可能小达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过大的压接高度无法正确压缩线芯,引起压接区过大的无效空隙,因为线芯和端子金属之间没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光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求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3. &

4. 绝缘压接区过小或过大(图III和图IV)

由于绝缘类型和厚度的多样性,连接器制造商一般不会提供绝缘层的压接高度。绝缘压接为导体压接区提供应力释放,这样在线缆弯曲时不会使线芯折断。过小的绝缘压接区会使绝缘压接区中的金属应力过大,削弱其应力释放功能。

大多数类型的压接工具可以独立于导体压接高度而调节绝缘压接高度。正确的调节使得端子夹紧绝缘层至少180度,并且不会刺穿绝缘层。在端子的绝缘压接件的外径与线缆绝缘层的外径接近相同时,最好的方法是IDT技术。

5. 松散的线芯

松散的线芯(图V)是导致压接问题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如果所有线芯没有完全封闭于导体压接区,压接件的强度和电流负载能力都会大幅降低。要获得良好的压接,您必须满足连接器制造商指定的压接高度。如果并非所有线芯都对压接高度以及压接强度起到作用,那么压接件的性能将无法达到规定要求。一般来说,松散线芯的问题是很容易解决的,只需重新收拢线缆成束,然后插入进行压接的端子中。如果从线缆上剥下绝缘层是单独的操作过程,在处理或集束

过程中可能会不小心将线芯分离。使用?剥线并保持?工艺去除绝缘层,这样绝缘套并没有完全从线缆上去除,直至准备用端子压接在线缆上,有助于最大限度减小线芯松散问题问题。

6. 剥线长度过短

如果剥线长度过短,或者线缆没有完全插入导体压接区,端接可能不能达到规定的拉拔力,因为线缆与端子之间的金属间接触减少了。如(图VI), 所示,线缆的剥线长度过短(注意绝缘层处于正确位置),伸出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无法获得要求的一个线缆外径。解决方法很简单:增大剥线设备的剥线长度至该端子的规定值。

7. 线缆插入过深

与过短的剥线长度相关的另一个压接问题,出现在线缆插入压接区过深的情况下。如(图VII)所示,绝缘层向前过深地插入绝缘压接区,导体伸出至过渡区。在实际应用中,这可能引起三种失效模式。其中两种是由于导体压接区中金属间接触减少,使得额定电流和线缆拉拔力降低。金属与塑料的接触没有金属间接触牢固,而且它不导电。

第三种失效模式在连接器接合时可能出现。如果线缆伸出至过渡区过深,插针端子的尖端碰撞上线缆,可能会阻止连接器完全就位,或者可能导致插针或插孔端子弯曲。这种情况称为?端子碰撞?。

在极端情况下,即使端子在外壳内完全就位,但是会被推出外壳背部。要解决这个问题,确认没有使用过大的力将线缆插入压接机而使之越过压接机的线缆止口,或者调节线缆止口的位置使之正确地轴向定位已剥皮的线缆。

8. "香蕉" (过度弯曲) 端子

最形象的压接问题之一称为"香蕉"压接(图VIII),因为压接端子呈香蕉形状。这使得端子很难

这个小销位于压接机中,在压接区压接在线缆上时接触端子的接合区。在压接过程中,端子一端的大量金属(在压接区中)移动。如此大的作用力趋向于强迫端子的前部上翘,除非被适当的"限制销"所限制。

9. 压接过于靠前

比较明显的一个压接问题是过渡区的局部被损坏,如(图IX)所示。在图示的端子中,竖直的突起部分是称为"端子止口"的设计特征。其功能是防止端子过深地插入外壳。如果止口被完全损毁,实际端子会被推向一直穿过外壳。

解决方法比较简单。引起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端子和金属条(当你从制造商处收到货时端子所连接的金属条)相对于压接机的位置不正确。只需放松可互换工具的基板,然后重新对准压接机,即可解决问题。

10. 喇叭口过小

喇叭口(图X)的正确尺寸是接近端子材料厚度的2倍。例如,如果端子由厚度为.008"的材料制成,喇叭口应当约为.016"。虽然几千分之一英吋的偏差不会在本质上影响端子的性能,如果缺少喇叭口,或者小于端子材料厚度,会有割断线芯的危险。保留的线芯减少会降低端接强度。要校正该问题,确认压接设备上的冲头和砧座正确对准。

11. 喇叭口过大

如果喇叭口过大也会出现问题(图XI),因为这会减小端子压接区与线缆接触的总面积。线缆与端子的接触面越小,线缆拉拔力越小。如果压接高度正确,那么可能是由于工具磨损引起的问题,应当予以更换。

12. 尾料过长

在压接过程中,尾料从端子上裁切下来。如果保留的尾料过长(图XII),就会出现问题。当端子插入外壳中时,过长的金属尾料会伸出至连接器的后部,在施加较高的电压时引起连接器的相邻触点之间的电弧。如果端子前部的尾料过长,会干涉连接器的接合和引起"端子碰撞"。解决方法比较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基板,使端子在压接机中正确居中。端子没有正确居中的另一个标志是喇叭口没有正确成形。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喇叭口与尾料的工具具有空间关系。

13. 倒钩弯曲

尽管倒钩弯曲并不一定是不正确的压接过程产生的,但是连接器还是会失效。倒钩(图XIII)可能向内或向外过度弯曲,这会影响端子完全锁入塑料外壳的能力。倒钩的损害可能是由于端子从卷轴上展开时,压接机的转轴固定器上的摩擦轮过紧,也可能是端子压接在线缆上之后的搬运引起的。通常已端接的线缆会捆扎成束,库存或运输至工厂的另一个地点。在捆扎过程中,或者每根已端接的线缆从线束中取出时,倒钩也可能会弯曲。

如果是在压接机上出现损坏,那么需要调节摩擦轮的松紧度,只需保持端子卷轴不会由于其自重而展开即可。如果问题出在捆扎过程,需要采用更小的线束或改进搬运程序。

圖A

圖B

圖I

圖II

圖III

圖IV

圖V 圖VI

圖VII

圖VIII

圖IX

圖X

圖XI

圖XII

圖XIII

FFC薄膜電纜壓接示意圖

端子和接插件生产操作要求

一、端子压接

1.根据生产单、设计文件或样件要求,确认端子型号及所需用的已剥好

的线材型号、规格、颜色、长度。

2.调试端子压接机,进行试压接,保证短耳全包芯线,长耳全包线束包

皮,并确认压接后试件端子与线材结合牢固,不松动,不脱落后方可

进行连续操作;确认的标准是线束和端子拉力≥10Kg。

3.每连续压接1000根时,应取其最后一根进行端子拉拔力试验。如试验

不合格,查找原因,重新从第2项开始。

4.压着端子后的成捆线扎整齐摆放,转入下道工序。

5.在端子压接时,应注意如下事项:

a)端子外耳过长过短和线束包皮不配套,造成只包一部分或外耳搭头

b)金属线头分叉,使内耳包好后有散丝

c)剥头长度不合适或送线不准,使内耳压到外包皮

d)原则上端子压接只适用多股外包胶质塑材的压接,单股导线在手工

压接后需再焊接

6.出现解决不了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进入《反映问题的渠道》。

二、手工压接端子

1.特殊无模具的端子,焊片采用手工压接,压接时要选好手工压钳的对

应合适卡槽,放置好端子,插入线束,必要时双手握力压紧,抽出后

要检查压接牢固程度。

2.手工压接屏蔽导线,根据工艺要求,在屏蔽层上挑孔拉出导线(应带

护导),屏蔽层绞紧,前端搪锡,护导线加工按正常压接,焊接工艺进

3.连排线、同轴线、高压隔缘线、薄膜线的加工按工艺指导进行。

三、插装插头

1、根据生产单,设计文件或样件,确认:

a)插头型号、规格、颜色。

b)所用线材的型号、规格、颜色、线长及线材上的端子。

c)线材插装时,特别要注意线材颜色与孔位的对应。

2、依据以上确认的内容,试插装已压好端子的线材,要求插装孔位正确,

端子卡位正确,不脱落。

3、对试件进行确认:要求插装孔位正确,端子卡位正确,手拉线材稍许

加,端子及线材不脱落,符合要求手,可连续操作的。

4、无特殊要求时,每100件接插件为一捆扎单元,理顺理齐后用不掉色

的橡皮筋捆扎,整齐摆放,转入下道工序。

5、每5扎抽检一扎进行验证,内容同第3项。如验证不合格,则对已生

产的产品全部逐个验证。

四、各工序作业完毕清洁工作场地和设备。

插件操作要求

一、根据元器件清单或样机,确认本工位的元器件种类、型号、规格及其元器

件盒上的标定,检查同一插件批次的PCB外型宽度,将相同宽度的集中在一起插件并通知剪脚工序。

二、熟悉本工位所插装的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位置(标定)及插装孔位,对于

空位孔、工艺孔,必要时在PCB焊接面贴美纹带。

三、各工位插装好元器件的首件线路板需与样机比对确认,首件确认无误后可

连续进行插件操作的。

四、元器件应插装到位,无歪斜、跳起、错插、漏插现象,有极性的元器件不

得反插。

五、在无特殊要求时,元器件插件应紧贴PCB板,以加强防震和牢固度。在工

艺要求元器件悬空式插件,立改卧式,垂直式、埋头式、限制高度式、支架固定式,插件要特别注意工艺具体要求。

六、插件收尾时,对所缺材料应及时通知元器件库房管理员补发,对于无法及

时补发的缺件,应集中在最后的数块线路板上,并在其上做缺件标记了。

七、插件收尾阶段,仍应保持正常的插件秩序,不得随意越位帮忙,以杜绝错

插、漏插、责任不清的现象。

八、插件结束后将多余材料分品种、型号、规格交元器件库房管理员入库。

九、清洁作业场地。

焊接操作要求

一、开启锡炉开关,温度一般无铅焊为275℃±5℃,对锡炉进行加热。

二、用水银温度计监测锡炉温度,确认温度已达到275℃±5℃,方可进行焊接

操作。(可根据具体板材及焊点质量,调整锡炉温度)

三、确认助焊剂喷雾机喷雾均匀,调整喷雾机档板宽度略大于PCB宽度(约

+20mm)。

四、用不锈钢夹夹住已插元器件的线路板,通过助焊剂喷雾机喷口,使线路板

均匀涂覆助焊剂。

五、及时刮除锡炉表面上的氧化层,以保证焊点质量。

六、将待焊的线路板以30度角进入锡面后,逐渐变为水平方向进行浸锡,3—5

秒后,线路板以30度角离开锡面,整过程不锈钢夹不得抖动,以防器件受振掉入锡炉内。(注意:浸锡过程中,浸锡深度不得超过线路板的二分之一厚度处,防止锡液溢在元器件板面上)。

七、焊接质量要求:焊点光亮无虚焊、无漏焊,板面无明显污染。

八、焊接好的线路板冷却后背对背整齐摆放在周转箱内。

九、剪脚后进行二次焊,重复第四—八项,二次焊后的产品转入下道工序。

十、对于条状PCB,且长度超过锡炉对角长度时,可双手持不锈钢夹,使PCB

弯曲成圆弧状,条状PCB和锡面相切,双手平移并转动进行焊接。

十一、发现插件中错插、漏插、歪斜等不良现象时应及时告知插件线检查工位。

十二、设备如出现不可解决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进入《反映问题的渠道》。

十三、焊接工作全部结束后,及时关断锡炉、喷雾机电源,清洁设备及工作场地。

十四、全过程注意人身安全,防止烫伤。

剪脚操作要求

一、检查PCB板尺寸

检查同一批次、型号的PCB宽度,将相同宽度的PCB集中在一起进行剪脚;

二、刀片的装卸

在关断电源状态下,装、卸刀片。在装配刀片时,用钢丝刷刷干净法兰盘上的切屑,并用手转动刀片使之完全贴紧后上固定螺丝(螺丝上紧后高度不得超过刀片平面);调节导轨高度,使剪脚后引脚高度为1.1mm—1.5mm (如引脚高度有特殊要求时,再按特殊要求调节刀片高度或导轨高度);

三、导轨平面性调整

导轨与刀片平面性调整,是将双导轨调整到最小宽度,放松固定螺丝,在刀片上PCB进口处垫70g复印纸壹张(宽度15 mm)在PCB板出口垫三层70g复印纸壹张(宽度15 mm),然后上紧导轨固定螺丝,完成平行性、平面性调整;

四、导轨宽度调整

剪脚前,根据线路板的宽度,调整导轨宽度,调整顺序为PCB板出口处先定宽窄,再微调PCB板进口处宽窄(对双螺杆、链条传动铣脚机),双导轨槽宽=PCB宽度+(0.6----1mm);

五、剪脚操作前准备

进行检查,挑出有未焊元件,有特大锡团(Φ≥5mm),有特粗元件脚(Φ≥1mm)的PCB板,如有上述三种情况之一者,不得进行剪脚;

六、操作程序

开启电源,在刀片转速达到最快并稳定后,将PCB板放入导轨内匀速、缓慢地推动剪脚机把手,推到底时,退回把手,放入下一块待剪PCB连续操作;同规格PCB最后一块,应在其后放上已剪好脚的同宽度PCB板作为载体,推动把手到底,然后关闭电源,刀片不转动(停止)时,用手退回PCB板;

七、剪脚异常情况处理

1)噪声大和异响:检查电源线路和开关;设备底脚稳定状况;马达的固

定和皮带松紧;导轨固定的松紧;

2)剪脚忽长忽短:主要原因是板宽度变化;板下锡团过大让刀;导轨在

长时使用后,导轨位置变化;推把手的速度忽快忽慢;

3)PCB板突然推不动:板面有大锡团;推进速度过快使刀片转速下降;

刀片刀口磨损要换新刀片;较粗元件脚斜插并和锡团连接使切削面增

大等原因;

处理方法:关闭电源,等刀片不转时,用手退回该PCB板,查明原因并纠正后将该PCB板掉头放入导轨槽,开启电源,等刀片转速达到最高速时,更缓慢一些推动把手,即可完成剪脚;

八、日常维护

剪脚机(铣平机)的日常维护:在关闭电源状态下,用铜丝刷清除刀片表面、导轨槽、导轨丝杆、链条、链齿及平面上的切屑,清除废脚盒里切屑,在丝杆、链条、链齿上加30#机油(一周一次),在导轨槽上加“除锈润滑剂”或石蜡(一周一至二次);每月检查一次马达及皮带松紧;

九、剪脚机安全规定

严禁不安装保护板就进行操作;

●严禁在保护板上堆放PCB;

●严禁用手或活动工具推PCB操作;

●严禁在刀片运转时,将手伸进机器内取、放、推PCB板;

●严禁非操作人员和未经专项培训人员使用剪脚机;

●清除剪脚机周围障碍,使剪脚机操作时不受妨碍;

补焊操作要求

一、处理不良焊点及歪斜的元器件:

1.对虚焊、漏焊、连焊、拉尖的焊点进行补焊处理。

2.对未紧贴板面的插座进行补焊纠正处理。

3.对严重跳起、歪斜的元器件进行补焊纠正处理。

4.对缺插、错插的元器件进行插装、纠正、焊接处理。

5.对不允许沾锡的焊盘(或焊孔)进行除锡处理。

二、剪除超长的引脚(无特殊要求时,引脚高度为1.1—1.5)

三、清除线路板两面的锡珠、焊渣。

四、摆放:补焊后的线路板应背对背整齐摆放在周转箱内,并明示该箱内产品

补焊已完成。

五、补焊作业结束,清洁工作场地。

成品外观检查操作要求

一、检查内容及要求

1.线路板

1)产品型号:与生产单的要求相符。

2)元器件:插装到位,排列整齐,无明显歪斜,跳起,无漏插、错插。

3)焊点质量:无虚焊、无漏焊、无连焊、无拉尖。

4)引脚高度:无特殊要求时,引脚高度为1.1—1.5mm。

5)板面:无损伤,两面无明显污染,无锡珠、无焊渣。

6)标贴:齐套,内容正确,表面平整无损坏、无污染;粘贴牢固。

2.带外壳的成品

1)产品型号:与生产单要求相符,标贴内容正确,粘贴位置正确、牢

固,不歪斜。

2)壳体:壳体型号、规格、颜色正确,表面无损伤,无污染,无明显

划痕、斑点、杂色。

3)线材、接插件:型号、规格、线位正确,表面无损伤、无污染。

4)装配:不缺件(如堵头、插头等),上下盖方向正确,合缝处缝隙

均匀,灌胶外露部分无严重超高或超低。

5)若让步放行的,需有相关人员确认的文字档案(如业务等)

二、检查记录填写及时、完整、准确。

三、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分别整齐摆放在各自有明显标识的周转箱内。

切记:不得混放。

产品清洁操作要求

一、无外壳封装成品线路板:

1.用竹签(或其它非金属物)、刷子清除线路板两面残留的锡球、焊渣、

灰尘;

2.用刷子沾少许洗板水清除线路板两面明显的污染斑迹,洗板水不得流

入未密封的元器件内部(如变压器等);

3.清洁过程不得损伤板材及元器件,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4.清洁后的成品应整齐摆放在明示产品型号的周转箱内,不同型号的产

品不得混放;

二、塑壳封装成品:

1.用软布清除塑壳表面的灰尘;

2.用软布沾少许牙膏、洒精擦拭塑壳表面,清除污垢;

3.清洁过程不得损伤、划伤壳体表面,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4.清洁后的成品应整齐摆放在明示产品型号的周转箱内,不同型号的产品

不得混放;

三、金属壳封装成品:

1.用软布清除金属壳表面的灰尘;

2.用非金属片清除壳体表面及外露线材、插头(座)表面的胶斑;

3.用软布沾少许牙膏、酒精擦拭金属壳表面,清除污垢;

4.清洁过程不得损伤、划伤壳体表面,不得造成二次污染;

5.清洁后的成品应整齐摆放在明示产品型号的周转箱内,不同型号的产品

不得混放;

四、清洁操作结束,清洁工作场地。

标签粘贴操作要求

一、确认:

1.产品型号;

2.标签种类与粘贴位置;

3.各标签内容与该型号产品要求一致;

二、粘贴:

1.各标签粘贴在其相应的位置;

2.粘贴应平整、不歪斜、不翘起、标贴表面无损伤、无污染;

3.不得少贴或多贴;

4.粘贴过程中不得造成产品表面的污染;

三、带有认证内容的标签不得丢失,损坏的标签须在元件库以坏换新,并办理

相关手续。

四、粘贴完整的产品整齐摆放在有明示该产品型号的周转箱内,不同型号的产

品不得混放。

包装操作要求

一、确认

1、待包装产品为终检合格的成品;

2、该成品的型号、待包装的数量,该产品是否有有配套用的备件、配件、

配线、检测报告等;

3、所用包装物符合规定要求;

4、包装物上所贴不同客户的不同出货标签及合格证上填写的内容应准确、

完整;如是快递,在标签和合格证上应加贴封箱胶带;

二、白纸盒包装

1.确认白纸盒表面标注的输入电压值应与该成品的输入电压相同;

2.每只白纸盒只封装壹只成品,封口应整齐,表面无破损、无污染;

3.严禁未装成品的白纸盒进入最后包装;

4.包装结束,确认包装后的数量与要求包装成品的数量相符,不得少装呀

多装;

5.不同型号的成品不得混装;

1.将白纸盒包装的成品整齐排放在长条纸盒内;

2.未经白纸盒包装的成品整齐排放在长条纸盒内,层间加隔板;

3.确认该长条纸盒内装入的成品数量为规定数量后,用胶带封口,要求封

口处胶带平整;

4.在长条纸盒上表面右上角贴出货标签(合格证),要求平整不歪斜;

5.同一长条纸盒内只能是同一型号的成品;装入的成品不满一长条纸盒时,

必须用填充物填满长条纸盒,以防盒内的成品撞动;

6.特殊情况下,同一长条纸盒多型号成品拼装时,盒内各型号成品必须能

明显区分开,但盒外上表面必须有各型号的标识;

7.如长条纸盒为最终包装物同,同批给同一客户的成品、多只长条纸盒包

装必须在长条纸盒上表面标注箱号,整齐摆放在同一处;

8.包装结束,确认包装总数与要求的待包装总数相符,不得少装或多装;

四、大纸箱包装

1.将每四只已封口、贴有出货标签(合格证)的同一型号成品的长条纸盒

装入大纸箱内,用胶带呈工字型封口,封口处胶带应平整;

2.不足四只长条纸盒成品的大纸箱,应用填充物填满大纸箱;

3.在大纸箱正面右上角贴出货标签(合格证),要求平整、不歪斜;

4.每一大纸盒内只能装有同一型号的成品;

5.特殊情况需拼装不同型号的成品时,大纸盒正面必须有各成品型号的标

识;

6.大纸箱外表面须填写的内容应填写准确、完整、字迹清晰、工整;

7.同批多只大纸箱包装给同一客户的成品必须在大纸箱正面同一位置标明

箱号,整齐摆放在同一处;

8.包装结束,确认包装总数与要求的待包装总数相符,不得少装或多装;

接线端子压接

一、应充分了解所要操作的冷压端子,熟悉其操作方法,以保证正确操作;对不具备防误操作的冷压端子,应采用色码或标记予以标识,或在连接前合适型号是否对应,并保证相互连接时正确定位;应特别注意防止带针插座的误插合,否则将损坏冷压端子,并导致意外电接触;应确保冷压端子连接到位,在不易检查的特殊场合,应在相应的操作规程中做出详细的规定,并可通过窥镜进行检查。 二、冷压端子端接时,应严格按照相应的端接规范或要求进行端接和检查,并按对应的节点序号端接。选用的电缆导线间的最大绝缘层厚度应与接触件间距匹配,电缆线芯应与接触件接线端匹配,当接触件间跨、并线处理。 三、焊接时应根据裸线直径来选择相应功率的电烙铁,每个接触件的焊接时间一般不超过5S,应注意不要让焊剂渗入绝缘体,以免造成产品绝缘电阻下降。 四、冷压端子处于分离状态应分别装上保护帽或采取其他防尘措施;如果冷压端子连接后长期不分离,可在插头和插座之间打上保险。 五、清洗冷压接线端子时,可使用蘸着无水乙醇的绸布进行,晾干后使用。不允许使用可能对连接器产生有害影响的丙酮等化学溶剂。 六、冷压端子连接或分离时,应尽量使插头和插座的轴心线重合,并且要扶正电缆,避免插头受到切向力的作用,防止电缆下垂导致连接器的损坏。 七、冷压端子在未正确连接或完全锁紧前,禁止通电。

八、在冷压端子的固定、线束的夹紧等场合,使用螺纹连接时应有防松装置(防松螺钉、防松圈、保险丝等)。 九、验收和检测冷压端子时,应按产品有关标准和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验收和检验已使用过的电连接器,应在产品有关标准和使用说明书的基础上降低要求进行,使用的工装冷压端子应完好无损,性能合格;探针应符合标准要求,否则易造成插孔损伤。 操作方法 1.1剥去导线的绝缘层 1.1.1使用工具 剥线钳,电工刀,螺丝刀,卷尺。 1.1.2技术要求 剥去导线(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害线芯,并使导线线芯金属裸露。绝缘层剥去的长度应符合图1~图3的要求,使用笼式端子免冷压端子时绝缘层剥去的长度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不知道剥线长度时,先把专用螺丝刀插入冷压端子的工艺方孔中,使冷压端子弹簧孔张开,把电线插到冷压端子圆孔最深处(遇到阻力为止),取出专用螺丝刀,插入专用螺丝刀,取出导线,此时导线压痕距离导线端头的长度即为该冷压端子端线长度。 1.1.3检验方法

欧式管形端子压接接线工艺作业指导书

欧式管形端子压接连线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导线截面积0.5mm2~10mm2铜质导线、低烟无卤导线、耐高温导线的欧式管形端子的连接。 1.操作方法 1.1剥去导线的绝缘层 1.1.1使用工具:剥线钳,卷尺。(图1-图3) 图1 确定导线的剥线长度,按照钳口处的刻度,调节橘色滑块 注意:剥线长度的正确,直接影响到接线质量,后果相当严重! 图2

●通过调节上部的橘色滑块,对应不同导线的绝缘皮厚度 注意:如果位置不正确,将无法剥除绝缘皮,或损坏导线 图3 ●将导线一端顶至橘色滑块,按动手柄,剥线就能够顺利完成 1.1.2技术要求: 剥去导线(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害线芯,并使导线线芯金属裸露。如(图4);剥线长度以端子型号为准。 图4 1.1.3检验方法: 采用笼式端子接线时,应保证导线绝缘层要进入端子的圆孔中:4mm2

及以下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3-5mm,6-10mm2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5-7mm。使用卷尺目测。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要求剥线长度正确。卷尺目测。(图5) 图5 1.2清洁接触面: 在接线端子与导线插装之前,将剥开的线芯和接线端子仔细清理干净,要求裸露导线光洁无非导电物和异物,接线端子内部清洁。检验方法为目测。 1.3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 剥开的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时,将所有的线芯全部插入端子中。检验方法为目测。 1.4接线端子冷压接: 将管形端子压接到导线上,需要专用压线钳压接(OPT SN-06WF,SN-10WF 图6)。检验方法均为目测。

图6 1.4.1导线的截面要与接线端子的规格相符。 1.4.2使用压接工具的钳口要与导线截面相符,压线钳必须在有效期内。 1.4.3压接部位在接线端子套的中部,压接部位要求正确。(图7) 图7 1.4.4使用无限位装置的压接工具,必须把工具手柄压到底,以达到 机械性能。压好好管形端子如图8.

最新软母线压接作业指导书资料

1.11 软母线安装作业指导书 1.11.1适用范围 适用于500kV及以下变电所软母线及设备引连线施工。 1.11.2 编制依据 (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 (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1997 (3)《变电工程施工过程控制程序》(MP17) (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 /T5161.4-2002 (5)《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SDJ226-87 (6)《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3-90 (7)《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 1.11.3组织措施 1.11.3.1 人员组织 1.11.3.2 作业组划分 (1)软母线制作组:负责软母线挡距测量、瓷瓶串长度测量、导线下料长度计算和安装后的母线弧垂测量,并负责下料、压接。 (2)软母安装组:负责将制作好的母线搬运到位,瓷瓶、金具清点、检查和组装,并负责母线架设、弧垂调整、间隔棒安装及引流线、设备连线安装。1.11.3.3 人员职责 (1)安装总负责人:全面负责本次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并对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物资和文明施工负责。 (2)起重指挥:对整个软母安装中的起重机械、工器具准备检验、起重机指挥、并对整个软母吊装组立过程中的安全负责。

(3)技术员:负责现场技术交底,深入现场指导施工,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问题。对施工措施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 (4)质检员:熟悉图纸并掌握有关标准规范、程序文件。负责检查、监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检验工作。 (5)安环员:负责对整个软母制作及安装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监督。 (6)作业组长:负责本作业组内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对本作业组成员的安全监护。.配合质检,负责施工记录的填写。 (7)压接工:对压接过程质量及安全负责。并对液压设备的安全使用负责,压接好的产品进行自检。 1.11.4 作业人员资质要求 1.11.4.1 安装总负责人 (1)有较强的现场组织能力及管理经验; (2)从事本岗位工作6年以上,熟知工作程序,有能够对工程进度、安全、质量等方面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熟知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和国家标准规范及有关安全环境健康知识。 1.11.4.2 作业组长 (1)具有一定的电工、钳工、起重工、焊工基础知识; (2)从事本岗位工作5年以上,有独立工作能力; (3)熟悉本专业的生产技术和国家标准规范,掌握有关安全环境健康知识。 1.11.4.3 压接工 从事压接工作3年以上,并持有关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 1.11.4.4 技术员 (1)具有技术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2)从事施工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1.11.4.5 起重指挥 (1)具有一定的现场生产技术水平; (2)从事起重指挥工作3年以上,持有劳动主管部门颁发的起重指挥证; (3)熟悉本专业各种规程。 1.11.4.6 质检员

二次线作业工艺及端子压接判定

电阻、二极管成型操作要求 一、根据元器件清单或样机对需要成型的元器件确认: 1、元器件型号、规格; 2、成型形式(卧式或立式); 3、跨距; 二、成型操作 1、卧式成型: ①根据确认的跨距,调整轴向成型机,注意:调整关键是切断引脚的 旋转刀片须紧贴靠板,折弯处应离成型元件端面1mm以上。 无法使用轴向成型机的元件,可选用相应模具手工成型; ②对成型后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 ③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卧式成型操作;过程中和结 束时应抽样验证。 ④若切断的元器件引脚不平整(如带毛刺)时,需调整设备(如靠板 偏心、刀片钝等)。 2、立式成型: ①参照样机或样件,手工进行立式成型,二极管立式成型应注意弯曲 端极性; ②弯曲端起始弯曲处离该端面应大于2mm,(特殊情况允许1mm)弯 曲部位应呈弧形; ③立式成型的首件,可在线路板上该元件相应的孔位插装验证,插装 后弯曲一端的引脚超出PCB板焊盘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3mm; ④首件验证合格后,可连续进行该元件的立式成型;过程中和结束时 应抽样验证。 3、注意: ①操作者手上不得有油或污渍,成型用工具、器械要清洁,成型时形 成的切屑要及时清理; ②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操作应连续一次性完成,不得在过程中 穿插成型其它型号、规格的元件; ③同一型号、规格的元件成型后放在同一容器内,不可与其它型号、 规格的元件混放。 三、成型作业结束,清洁工作场地及设备。

线材生产操作要求 一、裁线、剥线 1、根据生产单,设计文件或样件要求,确认: a)线材型号、规格、颜色 b)裁线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实际裁线长度的误差为±5mm) c)形式(全剥或半剥) d)剥头长度(无特殊要求时,剥头长度为3—4mm) 2、依据以上确认的内容,调试剥线机参数,并进行试裁、试剥。 3、对试裁的首件长度、剥头形式、剥头长度进行确认。 4、首件经确认无误后,可进行连续操作,无特殊要求时,每年100根为 一捆扎单元,将线材理顺齐后,用不掉色的橡皮筋捆扎,整齐摆放转 入下道工序。 5、每连续生产工艺1000根时,应取其最后一根对线长、剥头形式、剥头 长度进行验证。如验证不合格,应查找原因,重新从第2项开始。 6、无特殊情况,剥线机加工的线材必须是机器设备允许的规格种类,材 质主要是铜材、铝材,其它如铁质线材及并线不得在剥线机上加工。 7、操作完毕后将剩余线材整理盘好顺序回库,剥下护套头收集到专用箱 内。 8、操作过程中出现解决不了解的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进入《反映问题的 渠道》。 二、线头浸锡 1、捻紧每根需浸锡的线头。 2、将需浸锡的线头浸过助为焊剂后,无铅锡275℃±5℃,外包皮线材不 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锡1~3秒,外包皮线材耐高温时,在锡炉内浸 锡时间为3~5秒。 3、浸过锡的线扎,应沾锡均匀,线头不散,线头间不连锡,绝缘层无污 染。 4、用不掉色的橡胶圈困扎的成扎线扎整齐摆放,转入下道工序。 5、原则上浸过锡的线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且存放时要防潮、防阳光 (紫外线)、防氧化。 三、特殊线束生产 1、对超长、超长剥、超粗线束生产(符合其中一项)一般采用手工操作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作者: ————————————————————————————————日期:

附件2: 《施工作业指导书》分析表 施工作业指导书名称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 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号SDXL-ZW-10 具体内容: 1.中国南网标准:耐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无具体规格型号,本工程导地线耐 张线夹、接续管、补修管规格型号如下。 名称规格耐张线夹/耐张管接续管补修管 导线钢芯铝绞线JL/LB1A-240/40 NY-240/40BG JY-240/40BG JX-240 地线钢芯铝绞线JLB23-70 NY-70BG JYT-70BG JX-70BG

乐东望楼站至乐东110kV站第二回线路新建工程导地线压接作业指导书 编码:SDXL-ZW-10 湖南鸿源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海南项目部 2013年06月

批准:日期: 审核: 日期:编写: 日期:

目录 1 工程概况、适用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编写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作业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4安全风险辨析与预控?错误!未定义书签。 5作业准备?错误!未定义书签。 6 作业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7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

molex端子压接,压着技术规范

介绍 首先,了解端子具有三个主要部分:插接区、过渡区和压接区(图A),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顾名思义,插接区是端子与另一半连接端子插接的部分。该部分由连接器设计师设计为与对接端子接合,并以一定的方式工作。如果压接过程中接合部变形,将会降低连接器的性能。 过渡区同样设计为在压接过程中不受影响。如果您改变了弹性片或端子止口的位置,同样将影响连接器的性能。 压接区是唯一设计受到压接工艺影响的部分。使用连接器制造商推荐的端接设备,夹紧压接区,从而牢固地与线缆连接。理想情况下,您将端子压接在线缆上的所有工作仅发生在压接区。 正确执行的压接示例参见图B。绝缘压接区压缩绝缘层,但不会刺穿。线芯(或线刷)伸出于导体压接区前部的距离至少等于线缆导体的直径。例如,18 AWG线缆应伸出至少.040"。在绝缘和导体压接区之间的部分可以看见绝缘层和导体。导体压接区在引入端和尾端呈喇叭形,而过渡区和接合区在压接工艺前后始终保持不变。 如果您的压接端子看起来和图B中的端子不同,可能是因为在压接工艺中出现了错误。这里是压接工艺中可能出现的13个最常见的问题,以及如何避免它们。

1. 压接高度过小 0.002"。在如此严格的规范下,检验压接机是否设置正确对于获得良好压接是非常重要的。 过小(图I)或过大(图II)的压接高度无法提供规定的压接强度(对线缆端子的保持力),会减 小线缆拉拔力和额定电流,一般情况下还会引起压接头在非正常的工作条件下性能降低。过小的 压接高度还会压断线芯或者折断导体压接区的金属。 2. 压接高度过大 有足够的金属间接触。 问题#1 & #2的解决方法很简单:调节压接机上的导体压接高度。在首次使用压接机进行工作时,使用图B, 中所示的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检验压接高度在规定范围内,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应按照要 的频度重新检查,以保持正确的压接高度。

电气工艺安装与接线工艺设计规范

电器柜设计规范 1 元器件安装 1、1 前提:所有元器件应按制造厂规定的安装条件进行安装。 ? 适用条件 ? 需要的灭弧距离 ? 拆卸灭弧栅需要的空间等,对于手动开关的安装,必须保证开关的电弧对操作者不产生危险 1、2 组装前首先瞧明图纸及技术要求 1、3 检查产品型号、元器件型号、规格、数量等与图纸就是否相符 1、4 检查元器件有无损坏 1、5 必须按图安装(如果有图) 1、6 元器件组装顺序应从板前视,由左至右,由上至下 1、7 同一型号产品应保证组装一致性 1、8 面板、门板上的元件中心线的高度应符合规定 元件名称安装高度(m) 指示仪表、指示灯0、6-2、0 电能计量仪表0、6-1、8 控制开关、按钮0、6-2、0 紧急操作件0、8-1、6 组装产品应符合以下条件: ? 操作方便。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应受到空间的防碍,不应有触及带电体的可能。 ? 维修容易。能够较方便地更换元器件及维修连线。 ? 各种电气元件与装置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4、4 条的规定。 ? 保证一、二次线的安装距离。 1、9 组装所用紧固件及金属零部件均应有防护层,对螺钉过孔、边缘及表面的毛刺、尖锋应打磨平整后再涂敷导电膏。 1、10 对于螺栓的紧固应选择适当的工具,不得破坏紧固件的防护层,并注意相应的扭距。 1、11 主回路上面的元器件,一般电抗器,变压器需要接地,断路器不需要接地,下图中为电抗器接地。

1、12 对于发热元件(例如管形电阻、散热片等) 的安装应考虑其散热情况,安装距离应符合元件规定。额定功率为75W 及以上的管形电阻器应横装,不得垂直地面竖向安装。下图为错误接法

端子铆压标准规范

端子铆压内部控制标准规范 【目的】: 为确保本公司于生产过程中,端子压着能符合品质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本公司各类端子压着检验. 【职责】: 1.1 制造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1.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1.3 工艺课:依此标准要求,适时的调节 【标准】:参阅国标QCT:29106; 大众标准VW207;IPC167等标准 【日期】:本标准从2016.9.1起执行 本标准分为6个部分,适合公司内部使用 第一部分:端子的定义 第二部分:端子的种类 第三部分:端子的铆压标准 第四部分:端子的测量和判定标准 第五部分:铆接设备的要求和确认 第一部分:端子的定义

1.如下图,端子各部位的名称进行统一定义,以便于制程管理 第二部分:端子的种类 社内主要护套、端子组件采购品牌类型厂商执行标准 YAZAKI-7282**** YAZAKI-7283**** YAZAKI-7158**** 矢崎JIS YAZAKI-7116**** YAZAKI-7114**** YAZAKI-7157**** 8240**** 住友JIS 6098**** 98014-0200(MOLEX) 雷莫UL

Tyco 9643**** Tyco 1123**** 泰科UL Tyco 1379**** Tyco 60851*** AMP 1355328 AMP 9675*** 安普UL AMP 8289*** 620262(组件) KET TUV 12066681(组件) 德尔福TUV DJ615*** 鹤壁陈氏QC-T 417.5 DJ703*** DJ611*** 正耀QC-T 417.5 DJ702*** 第三部分:端子的铆压标准 【内容】: 1.端子正确铆压标准:端子的外模压着绝缘外被铆压部分须在端子内模与外模间距的1/2或 2/3的位置即可。 1.1.1.端子的内模压着导体后外露部分须超过0.2~2mm。 正确铆压如附图一: 0.2~2mm 1.2.端子不良铆压标准: 1.2.1.绝缘外被压着过长(即绝缘外被过于靠近导体压着部分或将绝缘外被直接压着于导 体压着部份),此种现象将造成铜丝易断落,如附图二:

冷压端子生产技术工艺及检验方法

冷压端子生产技术工艺及检验方法 1、剥去导线的绝缘层 1)准备工具:剥线钳,电工刀,螺丝刀,卷尺 2)技术要求:剥去导线(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害线芯,并使导线线芯金属裸露。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不知道剥线长度时,先把专用螺丝刀插入冷压端子的工艺方孔中,使冷压端子弹簧孔张开,把电线插到冷压端子圆孔最深处(遇到阻力为止),取出专用螺丝刀,插入专用螺丝刀,取出导线,此时导线压痕距离导线端头的长度即为该冷压端子端线长度。 3)检验方法:采用笼式端子接线时,应保证导线绝缘层要进入端子的圆孔中:4mm2及以下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3-5mm,6-10mm2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5-7mm.使用卷 2、清洁接触面

在冷压端子与导线插装之前,将剥开的线芯和冷压端子仔细清理干净,要求裸露导线光洁无非导电物和异物,冷压端子内部清洁;检验方法为目测。 3、线芯插入冷压端子套 剥开的线芯插入冷压端子套时,将所有的线芯全部插入端子中;检验方法为目测。 4、冷压端子冷压接将导线端子压接到导线上,需要专用压线钳压接。 1)导线的截面要与冷压端子的规格相符; 2)使用压接工具的钳口要与导线截面相符,压线钳必须在有限期内; 3)压接部位在冷压端子套的中部,压接部位要求正确; 4)采用V型钳口压接钳压接时,应使压痕在冷压端子套的下部;

5)使用无限位装置的压接工具时必须把工具手柄压到底,要求手柄完全压到底; 6)管状端子冷压端子压接完毕插入弹簧端子时,将管状端子截面大的一面与弹簧铜片相接触; 以上是美科达小编的分享,如果你还有更多的咨询可以到我们的官网、拨打电话、关注微信公众号、留下电话、在线咨询,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您的。 深圳市美科达电子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冷压接线端头及接头(亦称端子)、护套、接插件、冷压端头、接线片、裸端子、铜线耳、圆环端子、连接器等的设计开发和生产。主要产品:端子、冷压端子、接线端子、冷压接线端子、冷压裸端子、裸端子、铜端子、端头、冷压端头、接线端头、冷压接线端头、冷压裸端头、铜端头、裸端头、接头、冷压接头、接线接头、冷压接线接头、冷压裸接头、铜接头、裸接头、电缆接头、中间接头、线叉、线耳、线鼻子、接线耳、接线鼻、接线鼻子、开口鼻、开口接线鼻、开口铜接线鼻、铜线耳、铜鼻子、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天府大道南延线道路照明工程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作业指导书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单位:成都天府大道南延线电气工程项目部 编制日期:二〇一二年八月三十日

目录 1 干包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适用范围、特点........................................................................- 2 - 2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适用标准、规范....................................................................- 2 - 3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资源配置................................................................................- 3 - 3.1技术准备..........................................................................................................................- 3 - 3.2劳动力准备(以一个电缆头为准)..............................................................................- 3 - 3.4材料准备(以一个电缆VV22-0.6/1kV(4×25+16)的一个头为准).....................- 4 - 4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施工方法................................................................................- 5 - 4.1工艺流程..........................................................................................................................- 5 - 4.2准备工作..........................................................................................................................- 6 - 4.3电缆绝缘测试..................................................................................................................- 6 - 4.4剥除电缆护层..................................................................................................................- 6 - 4.5剥除铠钢带......................................................................................................................- 6 - 4.6焊地线 .............................................................................................................................- 7 - 4.7套电缆手套......................................................................................................................- 7 - 4.8压接接线端子..................................................................................................................- 8 - 4.8.1压接线芯接线端子.......................................................................................................- 8 - 4.8.2压接地线接线端子.......................................................................................................- 8 - 4.9贴相色带..........................................................................................................................- 9 - 4.10电缆与设备连接............................................................................................................- 9 - 4.12电缆标牌........................................................................................................................- 9 - 4.13竣工 ...............................................................................................................................- 9 - 5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质量保证措施........................................................................- 9 - 6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安全措施..............................................................................- 10 - 7 干包低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与安装的环保措施..............................................................................- 10 - 7.1施工期间噪声的防治措施............................................................................................- 10 - 7.2施工期间粉尘(扬尘)的污染防治措施 .........................................................................- 10 - 7.3废旧物的处理................................................................................................................- 10 - 7.4文明施工........................................................................................................................- 10 -

冷压接线端子压接工艺标准

文件制修订记录

一、适用范围 公司内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冷压接线端子的过程。 二、定义: 冷压接是借助较大的挤压力和金属间的位移,使连接器触脚或接线端子与导线间实现机械和电气连接。 三、导线加工工艺要求 1.绝缘导线加工要求 A.剪线:绝缘导线的剪裁长度应符合设计或工艺文件的要求,允许有5%~10%的正误差,不允许出现负误差,即不允许比图纸规定长度短。 B.剥线:剥线长度应根据芯线截面积和接线端子的形状来确定。在生产中,剥线长度应符合工艺文件(导线加工表)的要求。具体剥线长度参考下表1-1。 图1图2 表1-1 线耳规格适用导线剥线长度压力调节(输入气压 0.6mpa) 备注RNB1.25 -x 1015#20;1007号线需要 剥10mm折双使用 5mm 800KG压力压床 RNB2 - x 1015#14;1015#20号线 需要剥11mm折双使用 5~5.5mm,800KG压力压床 RNB3.5 -x 2.5~4mm 27~7.5mm 800KG压力压床 RNB5.5 -x 4 ~6mm2 7.5mm 5T压床最小压力 RNB8 - x 6~10mm2 8.5mm 5T压床最小压力 RNB14 – x 仿进口SC25-8 10~16mm2 11mm 5T压床偏左9档 如图2为 15档 RNB22 – x 仿进口SC35-10 16~25mm2 12.5~13mm 5T压床正中间偏12档剥线长度

尽量避免断股。如图3、图4、图5所示,为不合格剥线样品。图6为合格样品。 图3线芯被剥伤 图4绝缘层不齐 图5绝缘层有残余 图6绝缘层比较平整 1.1.1 导线的绝缘层不允许损伤,否则会降低其绝缘性能。线芯应无锈蚀、氧化发黑等现象。绝缘层损坏或芯线有锈蚀的导线不能使用。 1.1.2 C 、对于输入电源线加工,需要浸锡才能使用的导线,多股芯线剥头后应拧紧后再浸锡。 1.1.3 芯线浸锡层与绝缘层之间应留出1-2mm 间隙,以便于检查芯线的伤痕和断股,并防止绝缘层因过热而收缩或损坏。 多股导线脱去绝缘层后,芯线易松散开,因此必须进行拧头处理,以防止浸锡后线端直径太粗。拧 × × × √

电连接压接作业指导书

压接式电连接安装作业指导书 电连接采用压接型施工工艺,经近年来运行考验,此工艺能够减少检修工作量,对设备稳定和减少设备故障有极大促进作用。压接型电连接虽然好处较多,但施工安装工艺复杂,倘若压接不当将为今后设备运行埋下隐患,对此必须认真学习电连接压接工艺,熟练掌握各个环节工艺要求,确保电连接压接正确,工艺达标,实现内实外美。 一、电连接安装工艺: 1、电连接安装位置确定测量:进行现场勘测,确定安装电连接位置,并使用激光测量仪测量安装处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并在钢轨内沿做好标记。 2、确定安装电连接形状:根据现场测量承力索与接触线铅垂距离(结构高度)确定电连接安装形状:对于结构高度<1M,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C型安装;对于结构高度>1M, 电连接按照承力索与接触线呈S型安装。 3、电连接安装要求:登高作业人员将安全带系在承力索上,先用砂纸将承力索、接触线安装电连接位置的灰尘和氧化物打磨干净,并在安装位置涂抹电力复合脂。承力索、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应垂直安装,上下对齐;安装后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不应低于最近吊弦处的导高。股道电连接在任何温度下,均应垂直安装,且应在同一断面内。 4、电连接压接过程中技术标准及注意事项: 1)电连接线夹安装时,接触线、承力索、加强线、电连接线与线夹接触面进行表面氧化膜清洗,导线清洗长度不应小于连接长度的1.2倍,清洗后导线接触面需涂电力复合脂。 2)电连接线所用材质规格、线夹型号及安装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接头、压伤断股、散股现象,并预留因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位移长度。 3)电连接安装位置应区分不同锚段、不同温度要求,同一悬挂接触线、承力索间的电连接应垂直安装,接触线与承力索电连接线夹应在同一垂直面上,股道间电连接正常温度时应保证点连接线垂直于正线,施工偏差为±100mm。 4)电连接安装位置,横向电连接距悬挂点2m左右,股道电连接距悬挂点5m左右,线岔电连接距悬挂点10m 左右,施工偏差不大于±500mm。 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接触线高度应不低于最近吊弦处的悬挂高度,施工允许偏差0-3mm。 5)电连接线长度正确,弧度、弛度符合标准,在任何情况下均应满足带电距离要求。除股道电连接外,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均压接成“S”形电连接。 6)压接使用生产厂家提供专业压接工具,液压泵的压

YH端子压接规范-Rev03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1页共18页 编写:王静 校对: 审核: 批准: 版本修定记录 日期 版本号 章节号 更改内容 修订者 10.4.13 02 2.4 端子弯曲变形判断图示更新 王静 2.1 增加旗型端子的判定总则 刘少华 3.2.1 3.2.2 增加旗型端子压接截面分析判定依据 刘少华 5.1 增加旗型端子压接高度的测量方法 刘少华 11. 6.14 03 6 增加刺破式护套压接的标准及测量方法 刘少华 11.11.25 03 6.1.1 6.1.2 修改刺破式护套压接的标准 刘少华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2页共18页 前言: 本规范是对上海逸航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线束加工生产中压接工艺的要求和规范。 随着本公司汽车线束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客户对线束产品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压接作为线束产品生产加工中的主要及重要工位——压接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标准参考、引用TYCO、YAZAKI、MOLEX,JST等压接标准以及各大线束公司压接要求,结合公司实际情况而制定。 总则: 此规范适用于YH的线束压接工艺。 图纸上有特殊压接要求的按图纸执行,没有定义的则按此规范执行。

YH Crimping Specification 页数:第3页共18页目录 1. 定义 1.1 端子压接定义 1.2 相关术语和名词 2. 压接要求 2.1 芯线(导体)和塑线(绝缘体)压接接合处外观要求 2.2 喇叭口压接要求 2.3 余料切断要求 2.4 端子压接容易发生的变形及判断标准 2.5 有密封塞的端子压接要求 3. 压接截面要求 3.1 目的 3.2 压接截面分析判定 4. 压接参数要求 4.1 压接高度和宽度 4.2 压接后机械强度(拉拔力)参数 5. 相关测量及测试方法的说明 5.1 压接高度的测量方法 5.2 拉拔力的测试方法 5.3 摇摆测试 6. 关于刺破式连接器压接参数的要求及测量方法 6.1 压接参数的要求 6.2 测量方法

端子压接标准及检验规范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在生产过程中,端子压接能符合质量需求而制订此规范。 2. 范围: 此规范适用于各类端子压接检验。 3. 权责:
3.1 生产部:依此规范进行生产。 3.2 质量部:负责依此规范进行检验。 4. 内容: 4.1 端子压接部位名称:
拉力强度
F
C
ab
端子部位名称: 1.端子配合区;2.弹片;3.芯线观察区域;4.芯线压接部(IS)
5.喇叭口;6.绝缘皮观察区域;7. 绝缘皮压接部(WS);8. 连筋
C:压接高度(Crimp Height)
4.2 各部位压接规范标准: 1. 端子配合区----------沒有压伤、损伤、扭曲、变形 2. 弹片----------------沒有变形 3. 芯线观察窗口--------必须能看到电线的芯线,芯线露出范围为 0.2-1.0mm 4. 芯线压接部----------必须完全闭合并包含所有芯线,不可看到绝缘外皮 5. 喇叭口--------------后喇叭口必須可見,最佳尺寸范围为 0.1-0.4mm 6. 绝缘皮观察窗口------必须同時能看到芯線和绝缘外皮 7. 绝缘皮压接部--------必须压接紧密,电线不可有移动之情形 8. 连筋----------------连筋(端子与端子间连接的料带切除后,保留在端子上的剩余部分)不能 损伤电线绝缘层和密封塞,连筋最大长度不应超过 0.5mm。

端子压接工序检验规范
4.3 端子各部位压接确认: 4.3.1 喇叭口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前后均有喇叭口 4.3.2 料带切断位置确认(参考)
后 方有喇叭口、前方无喇叭口 后方无喇叭口,易压伤芯线
4.3.3 电线位置确认 ○ 良好
△ 可接受
△ 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绝缘皮压接过短,此种不良现象将 绝缘皮压接过长,将造成铜丝易断落 芯线压接过短,此种现象易造 造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或接触不良,出现开路或瞬间开路。 成端子拉力不足,易脱落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 不可接受

导线与接线端子(接线桩)的连接方法

导线与接线端子(接线桩)的连接方法 1.线头与针孔接线桩的连接单股芯线与接线桩连接时,最好按要求的长度将线头折成双 股并排插人针孔,使压接螺钉顶紧在双股芯线的中间,如图3一6a所示。如果线头较粗,双股芯线插不进针孔,也可将单股芯线直接插人,但芯线在插人针孔前,应朝着针孔上方 稍微弯曲,以免压紧螺钉稍有松动线头就脱出,如图3一6b所示。 无论是单股芯线还是多股芯线,线头插人针孔时必须插到底,导线绝缘层不得插人孔内,针孔外的裸线头长度不得超过3 mmo凡是有两个压紧螺钉的,应先拧紧靠近孔口的一个,再拧紧靠近孔底的一个。 2.线头与螺打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单股芯线与螺钉平压式接线桩的连接,是利用半圆头、圆柱头或六角头螺钉加垫圈将线 头压紧完成连接的。对载流量较小的单股芯线,先将线头弯成压

接圈(俗称羊眼圈),再用螺钉压紧。为保证线 头与接线端子(接线桩)有足够的接触面积,日久不会松动或脱落,压接圈必须弯成圆形。单股芯线压接圈弯法如图3一7所示。 对于横截面不超过10 mm2的7股及以下多股芯线,应按图3一8所示方法弯制压接圈。首先把离绝缘层根部约1/2长的芯线重新绞紧,越紧越好,如图3一8a所示;

将绞紧部分的芯线,在离绝缘层根部1/3处向左外折角,然后弯曲圆弧,如图3一8b所示;当圆弧弯曲得将成圆圈(剩下1/4)时,应将余下的芯线向右外折角,然后使其成圆,捏平余下线端,使两端芯线平行,如图3一8c所示;把散开的芯线按2根、2根、3根分成三组,将第一组2根芯线扳起,垂直于芯线(要留出垫圈边宽,如图3 -8d所示);按七股芯线直线对接的自缠法加工,如图3 -8e所示。图3一8f是缠成后的七股芯线压接圈。对于横截面超过10mm2的七股以上软导线端头,应安装接线耳。 压接圈与接线端子(接线桩)连接的工艺要求是:压接圈和接线耳的弯曲方向与螺钉拧紧方向应一致;连接前应清除压接圈、接线耳和垫圈上的氧化层及污物,然后将压接圈或接线耳放在垫圈下面,用适当的力矩将螺钉拧紧,以保证接触良好。压接时不得将导线绝缘层压人垫圈内。

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

标题端子压接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NT01-018 版本: A/01 页数: 1/4 发行日期: 2014.07.01 1.目的:描述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过程,确保端子压接的质量。 2.范围:适用于生产车间端子压接工序的操作生产。 3.职责:生产部长,冲压工序质检员及与端子压接工序相关的人员均有将本指导书付诸实施的职责。 4.定义:无。 5.工作程序 5.1 员工依据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备齐所需的材料及工具; 5.2 校对所备材料和工具与生产指令及下线压接表的符合性; 5.3 选择相应的设备,配合维修工调试设备,进行资源点检,填写设备点检表; 5.4 完成首件产品的作业; 5.5 员工对自己加工首件产品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进行自检压接端子与相应工艺文件的符合 性及其强度,检验员检验合格,员工则继续进行生产操作,对于合线或者共压的产品进行拉力检验时,选择线径最大的拉力标准作为依据; 5.6 操作过程中,员工要随时目测外观; 5.7 作业结束时,质检员随同员工用目测和拉力试验机检查产品压接外观及拉力的符合性; 5.8 作业结束,检验员确认后将合格品转入冲压半成品合格区; 6.备注: 6.1.首件作业的合格产品应予以保存,直至本批次或本班次产品作业结束. 6.2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以下情况发生时,必须重新执行本指导书: a)更换操作员工;b)设备关闭后又开启;c)第二天生产前一天未完成的产品; 6.3 端子压接拉力强度的判定基准应符合如下要求: 6.3.1电线束端子与电线或合点(线)压接后拉力强度应不小于下表中的规定: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导体公称截面积mm2拉力值N ① 0.3~0.5 50 6.00~8.00 450 0.75~0.85 80 10.00 500 1.00~1.25 100 15.00~16.00 1500

接线端子冷压接作业指导书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导线截面积0.75mm2~10mm2铜质导线、低烟无卤导线、耐高温导线的压接端子的连接。 表1压线工具清单 工具名称工具型号导线截面(mm2)检定有效期检定标准 压线钳HS-03250.75~2.56个月参见附表3 压线钳HSC86-40.25~6.06个月参见附表3 1.操作方法 1.1剥去导线的绝缘层 1.1.1使用工具 剥线钳,电工刀,螺丝刀,卷尺。 1.1.2技术要求 剥去导线(电缆)绝缘层时,不得损害线芯,并使导线线芯金属裸露。绝缘层剥去的长度应符合图1~图3的要求,使用笼式端子免接线端子时绝缘层剥去的长度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不知道剥线长度时,先把专用螺丝刀插入接线端子的工艺方孔中,使接线端子弹簧孔张开,把电线插到接线端子圆孔最深处(遇到阻力为止),取出专用螺丝刀,插入专用螺丝刀,取出导线,此时导线压痕距离导线端头的长度即为该接线端子端线长度。 图1 图2 图3

附表1 端子规格(mm2)剥线长度(mm) 1.5(笼式)WAGO端子8~9 2.5(笼式)WAGO端子8~9 4(笼式)WAGO端子9~10 6(笼式)WAGO端子12~13 10(笼式)WAGO端子12~13 16(笼式)WAGO端子16~17 1.1.3检验方法 采用笼式端子接线时,应保证导线绝缘层要进入端子的圆孔中:4mm2及以下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3-5mm,6-10mm2导线的绝缘外皮要求进去5-7mm。使用卷尺目测。 非正面接线及其他笼式弹簧接线要求剥线长度正确。卷尺目测。 1.2清洁接触面 在接线端子与导线插装之前,将剥开的线芯和接线端子仔细清理干净,要求裸露导线光洁无非导电物和异物,接线端子内部清洁。检验方法为目测。 1.3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 剥开的线芯插入接线端子套时,将所有的线芯全部插入端子中。检验方法为目测。 1.4接线端子冷压接 将导线端子压接到导线上,需要专用压线钳压接。本节检验方法均为目测。 1.4.1导线的截面要与接线端子的规格相符。 1.4.2使用压接工具的钳口要与导线截面相符,压线钳必须在有限期内。 1.4.3压接部位在接线端子套的中部,压接部位要求正确。 1.4.4采用V型钳口压接钳压接时,应使压痕在接线端子套的下部,如图4-图6所示。压接 部位要求正确。 图4 图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