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模式

罗龙实验小学课堂教学模式讲座时间:二零一四年十月三十一日主讲人:钟莉地点:五楼阶梯教室

一、教学模式简介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模式的结构

尽管人们对教学模式的概念不一,但对教学模式结构的认识趋向一致,通常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

1、理论基础。教学模式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具有所赖以建立的系统教学理论或思想,即建立各个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这种模式的理论依据是其深层次内隐的灵魂和本质,它是模式的内在规定性和本质特征。

2、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能达成的教学目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和创立,在教学模式的结构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任何教学模式都将推动其存在的意义。下辈是由于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的这种极强的内在统一性,决定了不同教学模式的个性。

3、操作程序。把完成教学目标的步骤和过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达成教学目标的特定操作程序和工作步骤。但也要明确,教学程序只能是基本的和相对稳定的,而不是僵化和一成不变的,不应该把教学模式的相对稳定性当作束缚教学活力的教条。所谓的“教学有法,教学无定法”指的就是这样的意思。

4、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手段、环境、时间、空间等,也可称为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任何教学模式的存在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只有在这些条件得以具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进行优化组合,形成最佳方案时,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

5、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每种教学般都有自己的评价方法和标准。教学模式的目标、程序和条件不同,评价的方法和标准也就不同。

上述几个因素在一个教学模式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一样,具有不同的功能,各因素之间不同形式的、有规律的联系形态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理论基础是教学模式得以建立的思想基础和依据,它对其他因素起着决定的导向作用;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引导和制约着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是这些因素得以发挥作用的指针,尤其规定着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操作程序是教学模式实施的环节和步骤;教学条件是教学模式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教学评价能够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帮助我们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从而对教学操作和师生活动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或重组,进行反馈和监控,确保教学模式能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功能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指向性。由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对任何教学过程都适用的普遍有效的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好的教学模式。最理想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情况下达到特定目标的紧有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教学模式时,必须注意不同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性能,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2、操作性。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化了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反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

3、完整性。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所以它有一套完整的结构和一系列的运行要求,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

4、稳定性。教学模式是大量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的,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教学活动带有普遍性的规律。一般情况下,教学模式并不具体析学科内容,所的程序对教学普遍的参照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5、灵活性。教学模式内在地体现了某种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是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浓缩化、简约化、操作化的体现,并非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因而,教学模式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进行运用和操作时,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现有教学条件和师生组合的具体情况,进行变通和调整,以体现对学科特点的主动适应。

(二)教学模式的作用

1、中介作用。教学模式的中介作用是指教学模式能为各学科老汉提供具有一定理论依据的、模式化的教学法体系,为老师在仅凭经验和感觉进行教学与重视教学的提高和反思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教学模式的这种中介作用,与其既是来源于实践,日时一定的具体教学活动方式进行优选、概括、加工的结果,是为某一类教学及其所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相对稳定的操作框架结构,这种结构具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和理论依据,已经具有理论层面的意义;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又是某种理论的简约化表现方式,它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象征性的符号、图示和关系的解释,来反映它所依据的教学理论的基本牲,使人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比抽象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程序性框架,便于们对某一教学理论的理解,也为这种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提供了较为完备的、可操作的实施程序。所以说,教学模式又是抽象理论得以发挥其实践功能中间环节,是教学理论得以走各具体教学实践,指导教师教学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检验的中介环节。

2、方法论意义。教学模式的研究是教学研究方法论上的一种革新。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研究上习惯于采取单一刻板的思维方式,比较重视用分析的方法对教学的各个部分进行研究,而忽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或关系;或习惯于停留于对各部分关系的抽象的辩证理解上,而缺乏作为教学活动的特色和可操作性。教学模式的研究指导人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探讨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同时,对加强教学设计、研究教学过程的优化组合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教学模式选择和运用的基本原则

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在教学活动中如何选择和综合运用教学模式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原则问题。

(一)教学模式的选择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特定的目标、功能、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世界上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优教学模式。任何教学模式决是要依据一定的条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所要探讨的不是去评定哪一种模式最佳,而是要理解某种教学模式的某些侧面针对某一目的可以取得哪些效果。总之,我们应该从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教学模式,具体应考虑以下因素。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具体化。对于教师来说,每一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都可能是具体而不同的,而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指向特定教学目标的。同样是培养学生认知能力,根据布卢姆的认知教学目标分类,也有不同的层次: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

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之前,首先明确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

2、教学内容的性质。

教学内容是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之一,每一种模式都对课程设计的方法和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语文教学的每一篇作品并不仅仅是传递知识信息,还蕴含着情感因素。通过语文教学采用情境——陶冶的教学模式就比较适当。而物理、数学等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就可以采用结构发现教学模式。

3、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不同的教学模式适用的范围和对象都有所不同,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

4、老师的特点。

因为每种教学模式都是由老师来运用的,因此,在选择教学模式时,教师本身的特点也就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比如,同是语文教师,如果他是一个富有感染力的人,又具备良好的嗓音和朗读技巧,采用情境——陶冶教学模式则能发挥教师自身的这些特点。如果教师具有浓厚的常识和较强的启发诱导能力,则更适宜采用自学——辅导教学模式。

5、教学所具备的物质条件。

在很多情况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比如,采用程序教学就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机器,采用计算机支持的合作教学就必须普遍具备计算机设备及相应的网络条件。

6、教学时间。

有的教学模式能较好地实现老汉目标,却需要较多的教学时间。中小学的教学往往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当受到老汉时间的限制时,老师就不得不放弃这种教学模式。

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权衡利弊,“择其善者而用之。”(二)教学模式的运用。

教师在具体运用教学模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建立在反映现代教学理念的科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

指导思想是教学模式的灵魂,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把握了模式背后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否则,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新模式,只能是盲目的模仿和机械的套用。如果我们仍然把学生看作是知识的窗口,以知识的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那么即使采用了恰当的教学模式,还是会导致学生呆读死记,只不过是变“老师灌”为“书本灌”,背离了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的初衷。

2、要从整体把握,做到形神兼备。

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一定的指导思想、目标、程序、策略和评价等要素构成的,其本身都具有一套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各种教学模式实际上就是各种指定的、相对完整的教学系统。在运用时,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既透彻地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地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礼教学模式的完整性,唯“形似”而不顾其“神似”,放弃理论学习面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毫无益处。

3、要从实际出发,有所发展和创新。

教学模式给教学实践提供了范例,本身又有一套实施的操作程序,因此,具有可模仿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教师不能盲目照搬和机械套用。实践中具体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目标、内容性质和学生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教学模式对教学活动只能做大体的规则。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其实是在原有模式基础上,针对具体实践的一次超越和创造。教师要能做到有模式但不为模式所限;遵循模式但不为模式所拘泥;模仿中求创造,运用中示发展。

4、优化组合,变通运用。

首先,实际教学过程是具体而复杂的,教学内容是多样而丰富的,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多方面的。企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选择和交替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并使它们有效地配合,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教学模式跃然有着相对固定的程序和阶段它们的划分不是绝对的,在实际运用中教师往往需要灵活掌握、变通使用。杜威提出的教学模式包括情境、问题、假设、推断和验证五个阶段,但在杜威看业,这五个阶段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应儿童的智力水平和当时对情境反应的情形而定。

总之,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只有坚持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从整体着眼,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融会贯通地理解和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才能符合教学的复杂性和动态性的要求。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及案例 抚顺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宁宝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据此,我们结合教学实践,确定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 基本过程:引发问题——组织探究——作出解释——运用深化 该模式实施欲体现的特点:创景激疑,独思共议,解惑识质,实践升华。 模式过程说明: 一、引发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能去主动探究。引发问题,就是教师要根据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联系学生的知识水平、身边的生活实际,创设一种易于学生迅速进入状态的模拟情景,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一系列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杂乱的,有的是已经学习过的,有的是与本节课学习相关的,有的可能是后续学习才能解决的,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进行梳理,提出要探究的主要问题。 二、组织探究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被动盛装知识的容器。外在的知识、思想、方法只有通过学生实践、亲历,才能内化于学生脑海之中。组织探究,就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班级授课制的特点,在教师组织、引导下,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全班的同学及老师进行探讨交流,澄清认识。探究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出个人见解,暂缓评价正误、优缺。 三、作出解释 “会学”是必要的,而“学会”是必须的。作出解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通过感知获取的直观认识条理化,抓住其本质属性,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融入已有认知结构中。简单地说,就是源于学生,高于学生,既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中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又要让学生清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分化点、生长点)。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 国外的教学模式 1.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 3. 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 4.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5. 加涅的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6. 塔巴的归纳教学模式 7.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8. 布鲁纳等人的探索发现式教学模式 9.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模式10. 约翰逊兄弟的合作教学模式 几种典型的教学模式概念 国内的教学模式(1) 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对教育过程组织方式做的简要表述。从大到小,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分三个层次来研究教育模式:宏观模式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构建的国家或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战略模式;中观模式是指由学校根据本校特点构建的办学模式;微观模式是教师根据某一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的教学模式。 国内的教学模式(2)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 该教学模式包含以下几个要素:①指导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等)。②主题:是教学活动进行的线索,主导着教学模式的形成。③教学程序:是完成教学活动的具体过程,也使得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另外还有几个隐含的因素:④目标:任何教学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目标,使主题具体化,也是主题或教学活动前进的方向。⑤策略:不同的教学模式会采取不同的手段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完成目标。⑥内容:不同的教学模式有适合自己的课程设计方法。⑦评价:不同的教学模式因其主题、目标、程序等因素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教学模式的大致分类 1. 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2. 个性教学模式 3. 合作教学模式 4. 行为控制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是运用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呈现、传递、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几种教学模式 1. WebQuest(基于资源的研究学习模式) 2. MiniQuest 3. “情境(问题)探究”模式 4. 基于专题学习网站共建的任务驱动型学习模式 5. 抛锚式教学模式 6. 基于英特网的校际远程协作学习模式 W ebQuest WebQuest是一种“专题调查”活动,在这类活动中,部分或所有与学习者互相作用的信息均来自互联网上的资源。根据这一意思我们可以把它译为“网络专题调查”。 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Bernie Dodge)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Web”是“网络”的意思,“Quest”是“寻求”、“调查”的意思。 根据完成时间的长短,WebQuest可以分为短周期和长周期两种。 1. 短周期的WebQuest一般一至三课时完成,其教学目标是获取与整合知识,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新信息并最终形成对这些信息的意识。 2. 长周期的WebQuest一般耗时一个星期至一个月,其教学目标是拓展与提炼知识,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知识体”,学会迁移,并能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对知识的理解。 组成:一个WebQuest必须包括绪言(Introduction)、任务(Task)、过程(Process)、资源

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及教学模式探究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 如何开展课堂教学及教学模式探究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育工作者要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超越效率的局限,回归人的本质。叶圣陶曾经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农业有它自身的特点,有属于它自身的内在力量——对于这种内在力量,外部环境不能彻底改变它,只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满足它。尽管效率是美好的,但它并不能决定一切,一味地追求教学的显性效果并不可取。课堂教学需要一场新的转型,以超越效率的局限,还原学习境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站在长远、终身且面向未来的立场去培养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的悲剧发生。 一、明确身份与做法 在当前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是深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课程评价改革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学生的核心素养在课程学习中养成,教师则是核心素养实施的主体。 首先,教师应具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意识,有真正做好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意愿,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提高,使核心素养的课程理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形成、完善。 其次,教师应适时调整课程结构,根据不同素养对校本课程进行合并、归类,积极开发素养型课程,提供学生多样选择的可能,进而满足学生的差异性需要,促进知识、能力

转化为素养,并促进素养的进阶、提升,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再次,推进学科融合。以学生的素养不断提升为目标,打破学科界限、融通各学科知识,贯通价值观、思维力和创造力,形成自我修养、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终身学习能力与习惯,培养跨学科、跨领域人才成长的核心素养。 最后,教师要把先进的课程理念落实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教师转变过去单一的教学行为,应主动探索多级课程管理体系。 教师是课堂改革实践者。素养教学之一是教学即研究。教师与学生合作研究学科及生活;教师研究学生的思想,让教学引导学生研究;教师帮助学生做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使课程与社会结合,由此才能真正发挥教育作用——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师在明确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改进教学,变更课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行为应表现为:首先,重塑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创造的启发者。教师的教可能只是一个点拨、引导、提升、点评,是不教之教的过程。 其次,教师优化学习过程,通过课堂“设疑---质疑---解疑”,使学生“想学---会学---学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最后,整合学科课程。教师应该打破学科知识过死、过

探索新型教学模式

“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打造和谐高效课堂” 课题实施方案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一)课题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 (1)全面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模式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教材的编排体系呈现多样化,版面设计内容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日渐浓厚;学生在课堂活泼多了,变得敢于举手,敢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但目前仍有很多教师受“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摆脱不了知识教学的概念化、系统化,“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依然存在。在课堂上,师生做了很多的“无效劳动”。总体来说,在实施新课改后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并不容乐观。特别是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整体效益上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层次改革已成为教育发展的需要。 (2)有效课堂能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它是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3)《新课程标准》指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则是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新理念。它的提出,旨在改变以往忽视学生发展,只顾单纯知识传授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全体学生进步发展为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使学生全面、主动、生动的发展。 (4)把课堂的有效性作为课题来研究,既适应世界学习方式转变的发展趋势,也是学校进行新一轮课改的必然和需要。 2.应用价值 (1)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不仅为学生高效率学习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基本要求。 (2)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够让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效,营造一种教师乐教,学生乐学,轻负高效的教学氛围,从而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3)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思路的创新,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 (4)有效课堂的建立能彻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c15064463.html,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与借鉴 作者:白景永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34期 摘要与国内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国外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突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过程。国外高校课堂教学以学习为中心,以指导学生如何获取知识为目的,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等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关键词教学模式借鉴 中图分类号:G649.21 文献标识码:A 国外(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较为灵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突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提出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以学生兴趣为基础,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课堂教学的重点不再是老师的教而是学生的学,围绕学生怎样学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导向功能和导学能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老师的自主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协调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1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解和认同 1.1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国外高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集中体现在课程教学大纲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结果的测评上。美国的大学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就教学模式而言,不同类型的大学,由于人才培养目标不同,课堂教学模式也不同,比如密执根社区学院,网络教学是该学院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四年制的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多采用面对面(face to face)的教学模式。但无论是以教师讲解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制),还是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案例教学模式、模拟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1.2以教师为主导,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国外高校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导学的组织和实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教师导学的组织主要以自编教学内容、自拟讨论话题、推荐学习书目为主,教师导学的实施主要以领域研究(field research)、两两对话(pair work)和小组讨论(seminar)为主。为了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阅读相关书籍,才能接受老师的检查、参与小组讨论。因此,在国外高校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和任务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和组织者;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老师“教会”的,而是自己“学会”的,真正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完整版)教学模式的种类

教学模式的种类 由于教学实践依据的教学思想或理论不同,教学实践的形式就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模式。 关于教学模式的种类,国内外不同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 一、从理论根源区分 乔以斯和韦尔依据教学模式的理论根源,归纳出4种教学模式: 第一种是社会互动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模式的依据是社会互动理论,强调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影响和社会联系。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 杜威和塞林的小组探索模式, 奥利弗和夏沃尔的法理学教学模式, 马歇尔和考科斯的相互探索模式等。 第二种是信息加工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信息加工理论,把教学看做是一种创造性的信息加工过程,依据计算机、工人智能的运行规程确定教学的程序。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 施沃德的科学探索教学模式, 布鲁纳的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皮亚杰和西格尔的认知发展教学模式, 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等。 第三种是个人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个别化教学的理论与人本主义的教学思想,强调个人有教学中的主观能动性,坚持个别化教学。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有: 罗杰斯的无指导者教学模式, 格拉斯尔的教室集会教学模式等。 第四种是行为修正教学模式。 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的依据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它把教学看做是一种行为不断修正的过程。 属于这种类型的教学模式主要 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教学模式。 按照乔以斯和韦尔的分法, 在我国近年出现的一些依据不同思想或理论而建 立的教学模式有:依据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而建立的“结构一定向”教学模式,依据“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而建立的“学导式”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 依据课程论和教学过程理论而建立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模式, 依据认知心理学而建立的“四阶段式”课堂教学模式等等。

认知法

认知法 一、定义: 认知法又称认知-符号法(Cognitive-Code Approach),产生于60年代的美国,代表人物是卡鲁尔、布鲁纳。它强调人能够进行感知、记忆、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智能活动,它符合现代外语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特点,因此受到不少人的推崇。关于认知法的理论来源,尚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来自于某一派的理论,而是几种理论的汇合,例如,60 年代初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JeanP iaget )创立的“发生认知论”及另一位心理学家布鲁纳(J. S . B runer)提出的“基本结构”和“学习者为中心”的理论对其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皮亚杰认为,掌握新知识是一种智力活动,而每种智力活动都包含一定的认知结构。无论是接受刺激还是对刺激作出反应都是受认知结构支配的。布鲁纳的“基本结构”即指概念、基本原理、规则等,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掌握。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更易于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在记忆中长期保持所学的知识。随后,乔姆斯基(NoamChom sky)提出,语言学习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掌握规则、记忆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人们可以利用有限的规则创造出无限的句子。而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D. P. A u subel)也提出了“有意义学习理论”,即认知学习,它与机械性实习中的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不同,它强调学生对所学基本规则和概念理解,了解其内在联系, 促进记忆, 认识是学习的开始, 并以理解为目的。他反对外语学习中的模仿的操练, 主张在理解基础之上的操练, 受到了上述几种思潮的影响, 认知法认为,成千人学习外语与幼儿学习母语相比,有不同的特点:1.缺乏幼儿学习母语的语言环境,是在人为的语言环境(教室)中学习的;2.学生是在掌握了母语的基础上学习外语的;3.学习是自觉的、有意识、有组织的。根据这些特点,把外语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语言的理解(comprehension)、语言能力(competence)、语言运用(performance)。 二、认知教学法产生的理论基础 1. 语言学基础是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理论,他提出一个“语言习得机制”假说来解释语言学习过程,区分了语言能力和语言行为。语言是受规律支配的符号体系,人类学习语言绝不是单纯地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的运用过程。人类能借助有限的规律,推导、转换、生成无限的句子。 2. 让·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是:知识是怎样通过人们的思维和心理活动最终形成和发展的。他还提出了适应外部世界的两大主要方法:“同化”和“顺应”。感知外部世界与原有认知相同,新信息就可以同原有的结构同化;头脑内部的结构需要进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知识。 3. 杰罗姆·布鲁纳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即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是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 4.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3个认知学习过程。他指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含着3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

煤山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及过程性评价办法 八环节 ?(一)课前预习 ? 1、任务布置:布置学生预习的目标要求、预习内容以及预习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 2、检查评价: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全程助学);并打出评价分.要求□+□,其中前面这个□针对全程助学上交及时 打分,总分4分;后面这个□针对完成全程助学课前预习作业的 质量,总分6分,共计10分。 ?(二)互助学习1 ?要求学生订正、交流课前预习作业,要求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切忌对答案。老师巡视课堂,了解学情,指导学习,并对每个小 组参与情况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的重点是归纳知识点,典型题目的思路分析,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的参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没有听懂可向老师提 出质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或思考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五)互助学习2 ?每个小组完成之后,针对刚才做的题目或问题,组内开展互助交流,要求A生教B生或C生,或B生教C生,可一起互教互学,可让组内某生进行板书。老师巡视课堂,对每个小组参与情况进 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六)成果展示: ?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它同学认真倾听,C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6分,B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 4分,A生展示正确了,该小组分为2分。不正确的酌情给分,教 师随时作点评,灵活机动给回答学生加分,关键在于激励学生, 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七)检测反馈: ?精选题目若干,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若当堂反 馈时间紧,可收卷后在课后批改,并评价打分。 ?(八)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反思,并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提炼,布置作业,酌情加分。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网络教学模式探索

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探索

摘要: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成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的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解决成人学生工学矛盾的 问题以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普通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优势,积极探索如何实施网络教学模式,为学生学习提供一种更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网络教学 一、普通高校传统成人教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集中面授教学,课时有限,教与学不能做到有效统一 传统成人教育大多是业余教育,采用面授方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集中式学习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在有限的学时中,教师只能讲授课本中的要点、难点,无法系统论述,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较弱,成人学生只能依靠自学来掌握全面知识,而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文化程度各异,这些都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由于面授时间较少,师生之间的接触机会必然减少,学生在自学中遇到难题得不到及时解答,必然影响其学习质量。(二)工学矛盾突出,传统教学模式制约成人学生学习的需求 成人学生大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在年龄、阅历、社会处境、自身学习条件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工学矛盾不可避免地成为成人学生学习的障碍,制约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因此,实施网络教学模式可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限制,是解决工学矛盾的最佳选择。

二、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实施网络教学模式的意义和作用 (一)网络教学为培养知识经济、信息时代所需人才的信息能力提供了崭新的手段和途径 网络教学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了技术进步的功能,使教师从学生中分离、学生从学习集体中分离成为可能,而且使得教育过程能够得以继续并取得成功。在网络教学方式中,学生将取代老师作为教学的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可以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多的是引导和帮助。借助计算机网络,学校可以模拟和构造出各种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进行尝试,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相结合,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沟通更加方便、快捷,交流的方式更加丰富多样。因此,网络教学的发展是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会逐渐成为主流的教育方式。 (二)网络教学拓展了教育空间,突破了教育时间的限制,使教与学做到有效统一 网络教学不再使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室,取而代之的是虚拟的教学中心,借助于计算机网络,各种各样的教学资源对外开放,成人学生不用亲自来校学习,可选择合适的时间以自己喜欢的进度学习,而教师可以约定时间,来进行课程的讲解和小组讨论。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学习才不会忙于应付考试,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工作和社会实践当中。 (三)网络教学将有效推动学习化社会的形成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理清思路)

介绍:教学模式是教育学中知识中的重点部分,也是考试的热点,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程序和操作体系。 教学模式特点以及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也是高频出题点,下面做一一介绍 一教学模式的特点: 1简略性 2针对性 3操作性 4灵活性 5稳定性 6完整性 7中介性 二教学模式结构 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结构 (1)理论依据 (2)教学目标 (3)操作程序或步骤(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4)实现条件

(5)教学评价 (二)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 一程序教学 1代表人:斯金纳。 在运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推广和发展的,以程序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为基础进行的教学模式。(这里的“程序”代替了教师,程序通过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顺序的特定行为,使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去行动 2理论基础: 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新行为主义者在学习理论上以联结主义的原理来阐明学习。他们认为学习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而形成的一种操作性行为 3教学目标: 目标在于交给学习者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或外部的行为方式。 4操作程序: 程序教学将学习内容划分一个个连续性的小项目。在学习中每呈现一个项目学习内容都要求学生采取用填充或书写答案的方式作答。学生如果打错,教学机器就会立即呈现正确的答案及时纠正错误,然后进行下一步学习。

5教学要遵守的原则: (1)小步子原则 (2)积极反应原则 (3)及时确认原则 (4)自定步调原则 6实现条件: 程序教学作为一种个别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程序教学的关键是对于学习效果的及时反馈以及强化,但是大量的,及时的,渐进性的强化在课堂教学中难以实现,因此(斯金纳主张使用“机器教学”和编制“程序教材”) 7教学评价: 优点: 程序教学在效果评价上主要以类似于各个小步子上的问题来测查学生反应的正确率,这种评价方式更能反映学生对事实知识的记忆和简单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独立的学习,能适应个别差异,由于采用小步子方法,复杂课题化难为易 缺点: 严格规定了学生前进的小步子,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发现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通常是两种以上方法策略的组合运用。 简而言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 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需要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表现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既是教学理论的应用,对教学实践起直接指导作用,又是教学实践的理论化、简约化概括,可以丰富和发展教学理论。 1.操作性 教学模式是一种具体化、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思想或理论,它把某种教学理论或活动方式中最核心的部分用简化的形式反映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抽象的理论具体得多的教学行为框架,教学模式比较清晰地呈现了教学程序,具体地规定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方便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章可循,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和运用,这是教学模式区别于一般教学理论的重要特点。 2.简约性 教学模式的另一个特点就是简约化了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活动模式,大都以精练的语言、象征性的图式或明确的符号表达出来。一般说来,会用教学不同阶段的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者用流程图、框图来表达教学步骤间的逻辑关系和教学流程等。这些都能使复杂多样的教学

实践经验理论化,又有利于形成比抽象的理论更具体、简明的操作框架,从而便于教师理解、运用,也易于交流、传播。 3.指向性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是围绕着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的,而且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适用于所有教学过程的万能模式,也谈不上哪一种教学模式是最佳教学模式,只存在一定情况下能达到特定目标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因此,使用教学模式需要有鉴别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的能力,以便选用与特殊的目标相适应的特定模式。例如,发现式教学模式较适用于数理科教学,却不适用于文科教学;操练式教学模式利于知识技能训练,而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却并不合适。因此,需要特别注意教学模式的指向性。 4.整体性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整体,本身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结构和机制,体现着理论上的自圆其说和过程上的有始有终。理论上的忽视或教学过程的缺失,都只能降低教学效果而不能发挥教学模式的应有功能。因此,在运用时,必须整体把握,既透彻了解其理论原理,又切实掌握其方式方法。那种无视教学模式的整体性,放弃理论学习而简单套用其程序步骤的做法,对提高教学水平有害无益。5.更新性 虽然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其基本结构便保持相对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该教学模式就从此不变了。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而日臻完善的。教学模式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系统,有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不断变革与改革,正是其得以具有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有意义接受学习教学模式

认知主义教学法

专题五认知主义教学法 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结合而成的听说法从其协调性和客观性都是相当完美的,但是由于它只重结构,不管意义而陷入困境,而且很快受到多方力量的置疑而举步维艰。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不管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还是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都诱导新的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在这种背景下,以认知主义心理学和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为理论基础的认知法出现在外语教学的历史舞台。 学习语言的行为与动物行为相提并论,否认人的智力和能动性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造成教学效果不如人意。20世纪60年代后期,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皮亚杰、片鲁尔等人的认知理论成为语言学界倍受注目的学派。他们把学习语言的活动看成是一种规则支配的创造性活动,人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在外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认知法主张的“有意义学习”与听说法的“反复操练”相比,具有明显的进步。这是外语教学法对人的智力、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认识上的理性回归,是对听说法的反动。可见,外语教学法在不断发展,追求科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语言学、教育学以及人的发展等多种理论和力量的影响形成了这种“钟摆运动”特征,其实质是外语教学方法时代在追寻“科学”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种新理论所作出的选择和改进,是一种在对原来教学法理论的否定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一种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 一、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形成 认知这个术语来自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家重视感知、理解、逻辑思维等智力活动在获得知识中的积极作用,试图把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用于外语教学。它作为听说法的对立面出现。 1. 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与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 1957年,乔姆斯基(Noam Chomsky)出版了第一部著作《句法结构》,本书正式提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此后连续出版了《句法理论要略》(1965),《笛卡儿语言学》(1966),《语言和心理》,这些作品的出版问世,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转换生成语法认为语言是受规则支配的体系,人具有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和语言能力。人类使用语言不是靠机械模仿和记忆,而是通过理解掌握语言规则,举一反三地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其语言理论之核心即语言的规则系统和儿童的语言习得机制。转换生成语法作为一种理论模式在许多方面与结构主义相对立。因此,建立在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基础上的认知教学法是听说法相对立的产物。 乔姆斯基对结构主义理论作了全盘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的最严厉的批判。乔姆斯基反对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类后天经过反复刺激一反应形成的习惯的产物,认为语言是人类先天所具有的能力,是人生下来大脑中就固有的能力,即主张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认知法在语言学习“天赋观念论”的基础上形成。 2. 认知理论与认知法的产生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伊(Jean Piaget)是认知主义心理学代表。他认为对知识的掌握是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分析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也就是按照什么样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组织你的教学活动进程,它是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集中体现。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所以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比较深层次的改革,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则不一定会触动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这类根本性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构成的,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下还要多增加一个要素,这就是教学媒体。既然是一个教学系统,从系统论的观点考虑,几个要素就不是简单地、孤立地拼凑在一起,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教学模式正是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是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灌输给学生。老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地位。在这样一个模式下,老师是主动的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即灌输对象,媒体是辅助老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不管是文科、理科,是数理化还是语文、历史、地理,只要是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其中的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就必定具有这种稳定的结构形式。 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它是解放初期从苏联传来的。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它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很好地体现出来。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病,并不在于主张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在于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任意夸大并绝对化。 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主导作用(或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更是如此。所以新型教学模式的建构决不应忽视这一方面而走到另一个极端,片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完全让学生自由去探索,忽视教师(甚至也忽视教材)的作用。 考虑到几十年来毕竟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统治课堂,由教师主宰整个教学活动进程而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已成为传统教学的习惯与常规,因此,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环境中教与学活动各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体的飞跃, 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这时的教育模式主要是"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第二次飞跃是从手写到印刷。这时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课堂教学"模式。如今,媒体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体向电子媒体的飞跃。由于电子媒体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设想,什么"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设想各自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尤其是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学生中心论"与我国的国情还有相当大的距离。面对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一蹴而就地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在这里,笔者提出"节目主持人"的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我国的教学改革,素质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课堂教学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此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一、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 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的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其特点是教师口授、板书,学生耳听、笔记。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及时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媒体是教的工具,教材是教的内容,教学大纲是教的大纲,教学计划是教的计划,学生的成绩是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映,课堂作为教学的主要环境则是提供给教师表演的舞台。一句话,整个教学活动和教学结构都是围着教师转的。很显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技巧和教学艺术性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应试教育条件下表现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理论根据就是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其优点是明显的,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教学过程的调控,对教学环境的要求比较低,教学效率比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对学生成长所起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课堂教学本身。当

国外三种教育模式

国外三种职业教育模式比较及对我国职教的启示 一、引言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决定文件精神,全国各地正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欧美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校企合作等方面,均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其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要想有大发展,必须转变教育观念,重新构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结合的长效机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探索职业教育校企结合机制中政府的作用,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政府协同的三方联动机制,积极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职教模式。 二、国外三种职教培养模式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使教学有足够的物质保证。这种模式对德

国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产品的高质量,以及保持其经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以美国(社区学院)、加拿大为代表的CBE模式 “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产生于二战后。现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等北美职业教育中,也是当今一种较为先进的职业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首先由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其科学性体现在它打破了以传统的公共课、基础课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岗位群所需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保证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 澳大利亚TAFE体系是完全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之上的教育和办学体系。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的全称是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它是澳大利亚一种独特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是澳义务教育后最大的教育与培训组织,国家职业教育和培训(VET)的主要提供者。 TAFE相当于中国的职业学校、技校、中专和高等专科学校的综合体。TAFE学院前身是技术学院,澳大利亚最早的技术学院距今已有100年历史。直至1973年,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成立了技术与继续教育委员

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

?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五个因素,并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灵活性等特点和中介性、方法论等功能。 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五个因素1理论依据 教学模式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的反映是一定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行为规范。不同的教育观往往提出不同的教学模式。 ?2教学目标 ?任何教学模式都指向和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教学目标处 于核心地位并对构成教学模式的其他因素起着制约作用它决定着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和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组合关系也是教学评价的标准和尺度。 ?3操作程序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 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 ?4实现条件 ?是指能使教学模式发挥效力的各种条件因素如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 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等等。 ?5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各种教学模式所特有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评价方法 和标准等。 教学思想与教学模式的关系 ?一、教学思想决定教学模式。 ?二、没有思想,只学模式,是僵化的机械性活动。

?三、模式可以规范思想,强化人们思想的转变。 ?四、无固定模式的模式是最高一级的模式。 模式不能万能,但思想确是万能的。带着思想去上课,比带着模式去上课更有底气和张力。带着包含有先进的教学思想、现代的教学理念,渊博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教学方法等要件的“思想”去上课,可以左右逢源、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由单一的教学模式向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避免千人一面。 教有法,而无定法。“无定法”的前提是“有法”,当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法”的精神实质之后,才有可能抛开一个个“个体的法”,融会贯通于“多法”,进而形成一种并非是具体方法的万能的“思想方法”,这时的课堂教学,是无法胜有法的“因材施法”。我们英语学科要做到一科多模,一模多法。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水平,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实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升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点,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注重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动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动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合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