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习题库试题及答案

2014级机械《大学物理》习题库

1.以下四种运动形式中,a

保持不变的运动是 [ D ]

(A) 单摆的运动 (B) 匀速率圆周运动

(C) 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 (D) 抛体运动

2.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r x y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D ]

(A) d d r t (B) d d r t (C) d d r t (D) 3.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

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B ]

(A) 2/R T π ,2/R T π (B) 0 ,2/R T π

(C) 0 , 0 (D) 2/R T π , 0.

4.某人骑自行车以速率v 向西行驶,今有风以相同速率从北偏东30°方向

吹来,试问人感到风从哪个方向吹来[ C ]

(A) 北偏东30° (B) 南偏东30°

(C) 北偏西30° (D) 西偏南30°

5.对于沿曲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几种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 B ]

(A) 切向加速度必不为零

(B) 法向加速度必不为零(拐点处除外)

(C) 由于速度沿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必为零,因此法向加速度必为零

(D) 若物体作匀速率运动,其总加速度必为零

6.下列说法哪一条正确[ D ]

(A) 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运动方向也不变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不管加速度如何,平均速率表达式总可以写成(v 1、v 2 分别为初、末

速率) 122

v v v +=

(D) 运动物体速率不变时,速度可以变化。

7.质点作曲线运动,r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

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D ] (1) d d v a t =, (2) d d r v t =, (3) d d S v t =, (4) d d t v a t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8.如图所示,假设物体沿着竖直面上圆弧形轨道下滑,轨道是光滑的,在从A 至C 的下滑过程中,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D ]

(A) 它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B) 它的速率均匀增加 (C) 它的合外力大小变化,方向永远指向圆心

(D) 轨道支持力的大小不断增加 9.某质点作直线运动的运动学方程为x =3t -5t 3 + 6 (SI),则该质点作

[ D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 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 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10.一个圆锥摆的摆线长为l ,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恒为θ,如图所示。

则摆锤转动的周期为[ D ]

(C) 22

A R

11图

11.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的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为

()34i j +,粒子B 的速度为()27i j -。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粒子A 的速度为()74i j - ,此时粒子B 的速度等于[ A ]

(A) 5i j - (B) 34i j - (C)25i j + (D) 8i j +

12.质量为20 g 的子弹沿X 轴正向以 500 m/s 的速率射入一木块后,与木

块一起仍沿X 轴正向以50 m/s 的速率前进,在此过程中木块所受冲量的大小为[ A ]

(A) 9 N·s (B) -9 N·s (C)10 N·s (D) -10 N·s

13.对于一个物体系来说,在下列的哪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 C ]

(A) 合外力为0 (B) 合外力不作功

(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14.一炮弹由于特殊原因在水平飞行过程中,突然炸裂成两块,其中一块作自由下落,则另一块着地点(飞行过程中阻力不计)[ A ]

(A) 比原来更远 (B) 比原来更近

(C) 仍和原来一样远 (D) 条件不足,不能判定

15.质量为m 的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返回地球时,可认为该飞船只在

地球的引力场中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当它从距地球中心1R 处下降到2R 处时,飞船增加的动能应等于[ C ] (A)2GMm R (B) 22GMm R (C) 1212R R GMm R R - (D) 122212

R R GMm R R - 16.一水平放置的轻弹簧,劲度系数为k ,其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滑块A ,A 旁又有一质量相同的滑块B ,如图所示。设两滑块与桌面间

无摩擦。若用外力将A 、B 一起推压使弹簧压缩量为d 而静止,然后撤消外力,则B 离开时的速度为[ B ]

(A) 0 (B)d

(C)

17.一特殊的轻弹簧,弹性力3F kx =-,k 为一常量系数,x 为伸长(或压缩)量。现将弹簧水平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端固定,一端与质量为m 的

滑块相连而处于自然长度状态。今沿弹簧长度方向给滑块一个冲量,使其

获得一速度v ,压缩弹簧,则弹簧被压缩的最大长度为[ D ] (A) m v k (B) m v k (C)2144()mv k (D) 2142()mv k

18.一质点在几个外力同时作用下运动时,下述哪种说法正确[ C ]

(A)质点的动量改变时,质点的动能一定改变

(B)质点的动能不变时,质点的动量也一定不变

(C)外力的冲量是零,外力的功一定为零

(D)外力的功为零,外力的冲量一定为零

19.质点的质量为m ,置于光滑球面的顶点A 处(球面固定不动),如图所

示。当它由静止开始下滑到球面上B 点时,它的加速度的大小为[ D ]

(A)2(1cos )a g θ=- (B) sin a g θ=

(C) a g =

(D) 22224(1cos )sin a g g θθ=-+ 20.一子弹以水平速度v 0射入一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后,随木块一

起运动。对于这一过程正确的分析是[ B ]

(A)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子弹、木块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的动量守恒

(C) 子弹所受的冲量等于木块所受的冲量

(D) 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21.如图所示。一斜面固定在卡车上,一物

块置于该斜面上。在卡车沿水平方向加速起动的

过程中,物块在斜面上无相对滑动. 此时斜面上

θ A B

摩擦力对物块的冲量的方向[ D ]

(A) 是水平向前的 (B) 只可能沿斜面向上

(C) 只可能沿斜面向下(D) 沿斜面向上或向下均有可能

22.A 、B 二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A 和k B ,其质量均忽略不计。今将二弹簧连接起来并竖直悬挂,如图所示。当系统静止时,二弹簧的弹性势能E PA 与E PB 之比为[ C ] (A)

pA A pB B E k E k = (B) 22pA A pB B E k E k = (C) pA

B pB A E k E k = (D) 22pA B pB A

E k E k = 23.质量分别为m 1、m 2的两个物体用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相联,放在水

平光滑桌面上,如图所示。当两物体相距x 时,系统由静止释放。已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x 0,则当物体相距x 0时,m 1的速度大小为[ D ] (A) 120)(m x x k - (B) 22

0)(m x x k - (C) 2120)(m m x x k +- (D) )()(2112

02m m m x x km +- 2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D ]

(A)2x v =

(B) 2x v =23x kT v m = (D) 2x kT v m

= 25.温度、压强相同的氦气和氧气,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ε和平均平动动能w 有如下关系:[ C ] (A) ε和w 都相等 (B) ε相等,而w 不相等 (C) w 相等,而ε不相等 (D) ε和w 都不相等

26.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V 1/V 2=1/2 ,则其内能之比E 1/E 2为:[ C ]

(A) 3 / 10 (B) 1 / 2 (C) 5 / 6 (D) 5 / 3

25图

27.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其体积变为原来的三倍,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为原来的6倍时,则压强变为原来的:( B )

(A)9倍 (B)2倍 (C)3倍 (D)4倍

28.设图示的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在相同温度下氧气和氢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令2o ()p v 和2

H ()p v 分别表示氧气和氢气的最概然速率,则:[ B ] (A)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

o H ())4p p v v = (B) 图中a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

o H ()()14p p v v = (C)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

o H ()()14p p v v = (D) 图中b表示氧气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22

o H ())4p p v v =

29.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氢气(可视作理想气体),当温度不变而压强增大一倍时,氢气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

[ C ] (A) Z 和λ都增大一倍 (B) Z 和λ都减为原来的一半 (C) Z 增大一倍而λ减为原来的一半 (D) Z 减为原来的一半而λ增大一倍

30.容积恒定的容器内盛有一定量某种理想气体,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自由程为0λ,平均碰撞频率为0Z ,若气体的热力学温度降低为原来的1/4倍,则此时分子平均自由程λ和平均碰撞频率Z 分别为:[ B ] (A) 0λλ=,0Z Z = (B) 0λλ=,012

Z Z =

f (v ) O 45题图

(C)

02λλ=,02Z Z = (D) λ=,012

Z Z =

31.氧气和氦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分别为1ω和2ω,它们的分子数密度分别为n 1和n 2,若它们的压强不同,但温度相同,则:( A ) (A)12ωω= ,n 1≠n 2 (B) 12ωω≠,n 1=n 2 (C)12ωω≠ ,n 1≠n 2 (D) 12ωω=,n 1=n 2

32.用气体分子运动论的观点说明气体压强的微观本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压强是气体分子间频繁碰撞的结果

(B)压强是大量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的平均效果

(C)压强是由气体的重量产生的

(D)压强是由气体的重量产生的

3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可以:( D )

(A)保持压强和温度不变同时减小体积

(B)保持体积和温度不变同时增大压强

(C)保持体积不变同时增大压强降低温度

(D)保持温度不变同时增大体积降低压强

34.当双原子气体的分子结构为非刚性时,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A )

(A)7kT/2 (B)6kT/2

(C)5kT/2 (D)3kT/2

35.两容器分别盛有两种不同的双原子理想气体,若它们的压强和体积相同,则两气体:( A )

(A)内能一定相同

(B)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温度可能不同

(C)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质量可能不同

(D) 内能不等,因为它们的分子数可能不同

36.关于最概然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最概然速率就是分子速率分布中的最大速率

(B)最概然速率是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f(v)取最大值所对应的速率

(C)速率等于最概然速率的分子数最多

(D)最概然速率就是压强最大时分子的速率。

3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A)玻璃是晶体,它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的物理性质;

(C)荷叶上的小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使液面收缩的结果;

(D)形成液体表面张力的原因是由于液体表现层的分子分布比内部密。

38.在两片质料不同的均匀薄片上涂一层很薄的石蜡,然后用烧热的钢针尖端分别接触两片的中心,结果薄片a上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薄片b上熔化的石蜡呈椭圆形.由此可以断定[ B]

(A)a一定是晶体(B)b一定是晶体

(C)a一定不是晶体(D)b一定不是单晶体

39.如图所示,一块密度、厚度均匀的长方体被测样品,长AB为宽CD的

2倍,若用多用电表沿两对称轴测其电阻,所得阻值均为R.则这块样品是[ C]

(A )金属 (B )多晶体

(C )单晶体 (D )非晶体

理想气体从同一状态出发,分别经绝热、等压、等温三种膨胀过程,则内能增加的过程是:( B )

(A) 绝热过程 (B) 等压过程 (C) 等温过程 (D) 无法判断

41.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绝热地向真空自由膨胀,则气体内能将:( C )

(A) 减少 (B) 增大 (C) 不变 (D) 不能确定

4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等容升压过程,设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量为U ?,气体作功为A ,外界对气体传递的热量为Q ,则:( D )

(A) U ?<0,A <0 (B) U ?>0,A >0

(C) U ?<0,A =0 (D) U ?>0,A =0

二、填空题

1.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a x =-,式中x 的单位为m , a

的单位为m/s 2,设0x =时, 104m s v -=?。则该质点的速度v 与位置的坐标x 之

间的关系为016222=-+v x 。

2.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有如下关系:cos t x Ae t βω-= (SI)(A 、βω皆为常数),(1) 任意时刻t质点的加速度

a =()[]

ωt βωωt ωβAe

β t sin 2cos 22+--___;(2) 质点通过原点的时刻t =_()ωπ/1221+n (n = 0, 1, 2,…) . 3.一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学方程为2x t =和2192y t =- ,

(SI),则在第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v s m /32.6;2秒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v ____s m /25.8_________。

4.已知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24t r = i +(2t +3)j (SI),则该质点的轨道

方程为_()2

3-=y x ____。 5.一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运动学方程为2x t =和2192y t =-(SI),

则在第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v _____s m /32.6__,2秒末的瞬时速度大小=2v _______s m /25.8______。

6.当一列火车以10 m/s 的速率向东行驶时,若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

的雨滴在列车的窗子上形成的雨迹偏离竖直方向30°,则雨滴相对于地面的速率是__s m /3.17________;相对于列车的速率是__s m /20________。

7.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运动,近地点为A ,远地点为B 。A 、B 两点距地心分别为r 1 、r 2 。设卫星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M ,万有引力

常量为G 。则卫星在A 、B 两点处的万有引力势能之差

E PB -E PA =__211

2r r r r GMm -___;卫星在A 、B 两点的动能之

差E PB -E PA =__212

1r r r r GMm -_。

8.一颗子弹在枪筒里前进时所受的合力大小为5

4104003

F t ?=- (SI),子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率为300 m/s 。假设子弹离开枪口时合力刚好为零,则:

(1)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用的时间t =_s 003.0; ;

(2)子弹在枪筒中所受力的冲量I =___s N ?6.0_,

(3)子弹的质量m =__g 2_。

9.地球的质量为m ,太阳的质量为M ,地心与日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轨道角动量为L =__GMR m __。

10.在v t --图中所示的三条直线都表示同

一类型的运动:

(1) Ⅰ、Ⅱ、Ⅲ三条直线表示的是

_匀加速直线运动;

B 7图

(2) _Ⅰ___直线所表示的运动的加速度最大。

11.一质点从静止出发沿半径1m R =的圆周运动,其角加速度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是2126t t α=-(SI), 则质点的角速 = 2334t t -;切向加速度t a =_t t 6122

-__。

12.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其路程S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为

212s bt ct =- (SI) ,式中b 、c 为大于零的常量,且2

b R

c >.则此质点运动的

切向加速度t a = c -;法向加速度n a =___()R ct b 2

-_。

13.一质量为m 的物体,原来以速率v 向北运动,它突然受到外力打

击,变为向西运动,速率仍为v ,则外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方向为_指向正西南或南偏西45°。 14.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1kg m =的物体,在恒力(1)F x i =+ (SI)

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则在位移为x 1到x 2内,力F 做的功为

2

2212122x x x x ????

+-+ ? ?????

。 15.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m 的小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为 k g m 22

2。(重力加速度

为g )

16.如图所示,一个小物体A 靠在一辆小车的竖直 前壁上,A 和车壁间静摩擦系数是s μ,若要使物体A 不致掉下来,小车的加速度的最小值应为a = s g μ。 17.一质量为m 的小球A ,在距离地面某一高度处以速度v 水平抛出,触地后反跳。在抛出t 秒后小球A 跳回原高度,速度

仍沿水平方向,速度大小也与抛出时相同,如图。则 小球A 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地面给它的冲量的方向

为___垂直地面向上__,冲量的大小为 _mgt __

a

A 16图

A A v

17图

18. 一质量为1 kg 的物体,置于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之间的静摩擦系数00.20μ=,滑动摩擦系数0.16μ=,现对物体施一水平拉力0.96F t =+ (SI),(29.8m s g =)则2秒末物体的速度大小v = 0.89 m/s 。

19.某质点在力(56)F x i =+ (SI)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在从0x =移动到10m x =的过程中,力F 所做的功为_350J ____。

20. 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v —t 曲线如图所示,如t =0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t = s 时,质点在x 轴上的位置为2m

2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4cos23sin 2(m)r ti tj π=+ ,则任意时刻质点的速度为8sin 26cos2(m/s)v ti tj ππ=-+ ;任意时刻质点的加速度为

2216cos212sin 2(m/s )a ti tj ππ=--

22.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54s t t =+-(SI ),则物体

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2s t =。

23.一物体从某高度以0v 的速度水平抛出,已知它落地时的速度为t v ,

那么它运动的时间是t =。 2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保持温度T 不变的情况下,使压强由P 1增

大到P 2,则单位体积内分子数的增量为 (P 2-P 1)/kT

25、一个具有活塞的圆柱形容器中贮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温度为T ,若将活塞压缩并加热气体,使气体的体积减少一半,温度升高到2T ,则气体压强增量为ΔP=3P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增量为ΔE K =3kT/2。

26、当气体的温度变为原来的4倍时,则方均根速率变为原来的2倍。

27.在温度为127

℃,1mol 氧气中具有分子平动总动能为4986J ,分子

转动总动能为3324J 。 _。

-

28.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的下列平均值x v =_0,2x v =__ kT /m ____。

29.1 mol 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贮于一氧气瓶中,温度为27℃,这瓶氧气的内能为×10 3 J ;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10-21___

J;分子的平均总动能为×10-21______J。(摩尔气体常量 R = J ·mol -1·K -1 玻尔兹曼常量 k = ×10-23J·K -1)

30.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视作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温度

为T ,则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32kT ,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52

kT ,该瓶氢气的内能为52MRT μ。 31.三个容器内分别贮有1 mol 氦(He)、 1 mol 氢(H 2)和1 mol 氨

(NH 3)(均视为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若它们的温度都升高1 K ,则三种气

体的内能的增加值分别为:氦:△E = _;氢:△E = _;氨:△E = 。

32.现有两条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1)和

(2),如图所示。若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同一种气体

处于不同的温度下的速率分布,则曲线_(2)_表示

气体的温度较高。若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同一温度下

的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布,则曲线_(1) ____表示

的是氧气的速率分布。 33.已知f (v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 为

总分子数,则:(1) 速率v > 100 m ·s -1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的表达式为_?∞100

d )(v v f ___;(2) 速率v > 100 m ·s -1的分子数的表达式为_?∞

100d )(v v Nf __。

34.图示的曲线分别表示了氢气和氦气在同一温度下的分子速率的分

布情况。由图可知,氦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_1000m/s __,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为_10002?_ m/s __。

(m/s) f (v )

O

题34图

(v O 题32图

35.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气体密度随温度T 而变化,在等温过程中,气体密度随压强P 而变化。

36.热力学系统的内能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要改变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可以通过对热力学系统做功、传递热量来达到目的。

37.一定量的双原子理想气体从压强为1×105帕,体积为10升的初态

等压膨胀到末态,在此过程中对外作功200J ,则该过程中气体吸热Q =700J ;气体的体积变为12升。

解: 双原子分子气体5i =, 2722p i C R R νν+=

= 2

121d ()V V A P V P V V ==-? 升1210123312=?=+

=-m P

A V V 三、计算题 1.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水平射入沙土中,设子弹所受阻力与速

度反向,大小与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忽略子弹的重力,求:

(1) 子弹射入沙土后,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式;

(2) 子弹进入沙土的最大深度。

解:(1) 子弹进入沙土后受力为-Kv ,由牛顿定律:

d d v Kv m t

-= d d K v t m v -=, 00d d t v v K v t m

v -=??

m Kt /0e -=v v (2) 求最大深度

d d x

v t

= 0d d Kt m x v e t -?= 000d d x t Kt x v e t -=?? ; ∴

)e 1()/(/0m Kt K m x --=v K

m x /0max v = 2.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2(4)(4)r t t i t j =++-,式中r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 求:

(1) 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

(2) 0t =及3s t =时,质点的位矢;

(3)由0t =到3s t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

(4)0t =及3s t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根据质点的运动方程可知:24x t t =+ 4y t =-

得质点的轨迹方程为:21232x y y =-+

(2)0t =时质点位矢 4r j =(m )

3s t =时质点位矢 211r i j =+(m )

(3)3s 内的质点位移 213r i j ?=-(m )

3s 内的质点平均速度 121

371(m s )3r i j

v i j t -?-===-??

(4)由运动方程可得:d (42)1d r

v t i j t ==+-;d 2d v

a i t ==

所以有:0t =时质点速度 0-141(m s )v i j =-?

加速度 0-22(m s )a i =?

3s t =时质点速度 -13101(m s )v i j =-?

加速度 -232(m s )a i =?

3.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3362x t t =+-,式中x 的

单位m ,t 的单位为s 。求

(1)质点在运动开始后内的位移;

(2)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 5.0s t =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解(1)质点在内位移的大小

2350[(36525)3]m 100m x x x ?=-=+?-?-=-

(2)由 0dx dt =得知质点速度0v =的时刻为 2.0s A t = 则 1208.0m x x x =-=

252108m x x x =-=-

所以,质点在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12116m s x x =+=

(3) 5.0s t =时 2-1d 12690m s d x v t t t

==-=-? 2-22d 121248m s d x a t t

==-=-? 4.质量为m 的钢球系在长为l 的绳子的一端,另一端固定在O 点。现把绳子拉到水平位置后将球由静止释放,球在最低点和一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 的钢块发生完全弹性碰撞,求碰后钢球回弹的高度。

解:(1)m 下摆的过程,m —地球系统机械能守恒。以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建立方程

202

1mv mgl = ①

得 gl v 20= ②

(2)m —'m 完全弹性碰撞的过程:m —'m 系统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方程:设钢球和钢块碰后速度大小分别为v 和V ,并设小球碰后反弹, 动量守恒 V m mv mv '0+-= ③

动能守恒 2220'2

12121V m mv mv += ④ 由③、④式得钢球碰后的速度为

0''v m m m m v +-= (3)m 回弹的过程:m —地球系统机械能守恒。

方程:设碰后钢球回弹的高度为h

mgh mv =221

得 l m m m m h 2)''(

+-=

5.设一颗质量为103kg 的地球卫星,以半径103km 沿圆形轨道运动.由于微小阻力,使其轨道半径收缩到103km .试计算:(1)速率的变化;(2)动能和势能的变化;(3)机械能的变化。(地球的质量24E 5.9810kg M =?,万有引力系数-112-26.6710N m kg G =???)

解:(1)卫星轨道变化时速率的变化

卫星的圆周运动方程:卫星所受的地球引力提供其作圆周运动的向心 力.设卫星质量为m ,地球质量为E M ,则

R v m R

mM G 22E = 由此得卫星的速率

R

GM v E = 速率的变化:

1

E 2E 12R GM R GM v v v -=-=? 将km 1050.632?=R ,km 1000.831?=R 及有关数据代入得

m/s 107.72?=?v

(2)卫星轨道变化时动能和势能的变化

动能 )(

2121E 2k R GmM mv E == 动能的变化 J 1087.2)(

21101E 2E k ?=-=?R GM R GM m E 势能 E p k 2GmM E E R

=-=- 势能的变化 10p k 2 5.7410J E E =--?=??

6. 如图所示,有两个长方形的物体A 和B 紧靠着静止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已知m A =2 kg ,m B =3 kg 。现有一质量m =100 g 的子弹以速率 v 0=800 m/s 水平射入长方体A ,经t = s ,又射入长方体B ,最后停留在长

方体B 内未射出。设子弹射入A 时所受的摩擦力为F= 3×103 N ,求:

(1) 子弹在射入A 的过程中,B 受到A 的作用力的大小。

(2) 当子弹留在B 中时,A 和B

的速度大小。

解:子弹射入A

未进入B 以前,A 、B 共同作加速运动。(水平方向物体A 所受到的作用力只有与子弹间的摩擦力。)

()A B F m m a =+,

2600m/s ()

A B F a m m ==+ B 受到A 的作用力大小: 31.810N B N m a ==?

方向向右

A 在时间t 内作匀加速运动,t 秒末的速度

A v at =

当子弹射入B 时,B 将加速而A 则以v A 的速度继续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6m/s A v at ==

取A 、B 和子弹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子弹留在B 中后有

B B A A m m m m v v v )(0++=

m/s 220=+-=B A A B m m m m v v v

7. 一炮弹发射后在其运行轨道上的最高点h =处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块。其中一块在爆炸后1秒钟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设此处与发射点的距离S 1=1000 m ,问另一块落地点与发射地点间的距离是多少(空气

阻力不计,g =9.8 m/s 2)

解:因第一块爆炸后落在其正下方的地面上,说明它的速度方向是沿竖直方向的。

第一块在爆炸后落到地面的时间为t '。

根据 211''2

h v t gt =+

解得v 1=14.7 m/s , 竖直向下。

取y 轴正向向上, 有114.7m/s y v =-

设炮弹到最高点时(0y v =),经历的时间为t ,则有:

1x S v t = ①; 212

h gt = ② 由①、②得:2s t =, 500m/s x v =

以2v 表示爆炸后第二块的速度,则爆炸时的动量守恒关系如图所示。 水平方向有:212x x mv mv = ③ 竖直方向有:2111022y y y mv mv mv +== ④ 解得: 221000m/s x x v v ==, 2114.7m/s y y v v =-=

再由斜抛公式 222x x S v t =+ ⑤

2222212

y y h v t gt =+- ⑥

v

B

落地时20y =,可得: 24s t = , 21s t =-(舍去)

故 25000m x =

8. 一质量为20kg 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沿x 轴作直线运动,已知8030F t =+,式中F 的单位为N ,t 的单位为s 。在0t =时,质点位于010m x =处,其速度-1012m s v =?,求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 解:因d d v a t =,在直线运动中,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有 d 8030d v t m

t += 依据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积分得

0d (4.0 1.5)d v t

v o v t t =+??

2112 1.5 4.0(m s )v t t -=++?

又因d d x v t

=,并由质点运动的初始条件,积分得 0

2d (12 1.5 4.0)d x t x o x t t t =++?? 23341012(m)43

x t t t =+++

9. 质量2kg m =的物体沿x 轴作直线运动,所受合外2106F x =+(SI)。如果在0x =处时速度00v =;试求该物体运动到4m x =处时速度的大小。

解:用动能定理,对物体:

44220010d (106)d 2mv F x x x -==+?? 2311022

mv x x =+ 当4m x =时,解得13m/s v =

10.储有1 mol 氧气,容积为1 m 3的容器以110m s v -=?的速度运动。设容器突然停止,其中氧气的80%的机械运动动能转化为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问气体的温度及压强各升高了多少(氧气分子视为刚性分子,普适气体常量R = J ·mol 1·K 1 )

大学物理学上下册公式(整合版)

大学物理公式集1 1概念(定义和相关公式) 1.位置矢量:r ,其在直角坐标系中:k z j y i x r ++=;222z y x r ++=角位置:θ 2.速度:dt r d V = 平均速度:t r V ??= 速率:dt ds V = (τ V V =)角速度: dt d θω= 角速度与速度的关系:V=rω 3.加速度:dt V d a =或 2 2dt r d a = 平均加速度:t V a ??= 角加速度:dt d ωβ= 在自然坐标系中n a a a n +=ττ其中dt dV a = τ(=rβ),r V n a 2 = (=r 2 ω) 4.力:F =ma (或F = dt p d ) 力矩:F r M ?=(大小:M=rFcos θ方向:右手螺旋 法则) 5.动量:V m p =,角动量:V m r L ?=(大小:L=rmvsin θ方向:右手螺旋法则) 6.冲量:? = dt F I (=F Δt);功:? ?= r d F A (气体对外做功:A=∫PdV ) 7.动能:mV 2/2 8.势能:A 保= – ΔE p 不同相互作用力势 能形式不同且零点选择不同其形式 不同,在默认势能零点的情况下: 机械能:E=E K +E P 9.热量:CRT M Q μ =其中:摩尔热容 量C 与过程有关,等容热容量C v 与等压热容量C p 之间的关系为:C p = C v +R 10. 压强:ωn tS I S F P 3 2= ?== 11. 分子平均平动能:kT 23=ω;理想气体内能:RT s r t M E )2(2 ++=μ 1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dV dN V f =)((意义:在V 附近单位速度间隔内的分子 数所占比率) 13. 平均速率:πμ RT N dN dV V Vf V V 80 )(= = ? ?∞ mg(重力) → mgh -kx (弹性力) → kx 2/2 F= r r Mm G ?2 - (万有引力) →r Mm G - =E p r r Qq ?420πε(静电力) →r Qq 04πε

最新劳动合同法试题含答案

劳动合同法试题含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 ( 每题 2 分) 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 A A. 书面劳动合同 B. 口头劳动合同 C. 书面或者口头劳动合同 2.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未在用工的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与劳动者约定的劳动报酬不明确的,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支付标准是。 C A. 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 同未规定的,按最低工资标准 支付 B. 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 同未规定的,按本单位同岗位 劳动者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 C.按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 3.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类型有。ABC A.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 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ABC A.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 B. 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 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 C.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 一项、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5.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C

A.1 个月 B.6 个月 C.1 年 6.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下列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AC A. 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B. 劳动纪律 C. 社会保险 7.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 不得超过,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个月,劳动合同 期限不满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A A.1 个月 B.2 个月 C.3 个月 8.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二款,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在约定试用期时 A A.可以多次约定试用期 B.只有在与劳动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一段时间后又重新雇佣时才可以重新约定试用 期 C.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9.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下列关于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说法正确的是 A A.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 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B.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社会平均工资 C.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平均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10.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的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B A.3 个月 B.6 个月 C.12 个月 11.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下列关于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中解除劳 动合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A.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 B.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不需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完整版)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纲要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基本要求: 1、 熟悉掌握描述质点运动的四个物理量——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会处理两类问题:(1)已知运动方程求速度和加速度;(2)已知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和运动方程。 2、 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二、内容提要: 1、 位置矢量: z y x ++= 位置矢量大小: 2 22z y x ++= 2、 运动方程:位置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t z t y t x t )()()()(++= 3、 位移?: z y x ?+?+?=? 无限小位移:k dz j dy i dx r d ++= 4、 速度: dt dz dt dy dt dx ++= 5、 加速度:瞬时加速度: k dt z d j dt y d i dt x d k dt dv j dt dv i dt dv a z y x 222222++=++= 6、 圆周运动: 角位置θ 角位移θ? 角速度dt d θω= 角加速度22dt d dt d θ ωα== 在自然坐标系中:t n t n e dt dv e r v a a +=+=2 三、 解题思路与方法: 质点运动学的第一类问题:已知运动方程通过求导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它沿各坐标轴的分量;

质点运动学的第二类问题:首先根据已知加速度作为时间和坐标的函数关系和必要的初始条件,通过积分的方法求速度和运动方程,积分时应注意上下限的确定。 第二章 牛顿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 2、 熟练掌握应用牛顿定律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能以微积分为工具,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简单动力学问题。 二、 内容提要: 1、 牛顿第二定律: a m F = 指合外力 a 合外力产生的加速度 在直角坐标系中: x x ma F = y y ma F = z z ma F = 在曲线运动中应用自然坐标系: r v m ma F n n 2 == dt dv m ma F t t == 三、 力学中常见的几种力 1、 重力: mg 2、 弹性力: 弹簧中的弹性力kx F -= 弹性力与位移成反向 3、 摩擦力:摩擦力指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接触面上有滑动或相对滑动趋势产生的一种阻碍相对滑动的力,其方向总是与相对滑动或相对滑动的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大小: N f F F μ= 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为:N m f F F 00μ= 0μ静摩擦系数大于滑动摩擦系数μ 第三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一、 基本要求: 1、 理解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2、 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作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 3、 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并能熟练应用。 4、 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二、 内容提要 (一) 冲量

大学物理A期末复习

2016大学物理(64学时)期末复习 复习一、刚体部分 内容提要 转动惯量:离散系统,∑=2i i r m J 连续系统,?=dm r J 2 平行轴定理:2md J J C +=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ωJ L = 刚体定轴转动的转动定律:dt dL J M = =α 刚体定轴转动的角动量定理:021 L L Mdt t t -=? 力矩的功:?=θMd W 力矩的功率:ωM dt dW P == 转动动能:22 1 ωJ E k = 刚体定轴转动的动能定理:2 22 1210 ωωθθθJ J Md -= ? 一、选择题 1.( )两个匀质圆盘A 、B 的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且B A ρρ>,质量和厚度相同.两圆盘的旋转轴均通过盘心并垂直于盘面,则它们的转动惯量的关系是: A 、B A J J < B 、B A J J = C 、B A J J > D 、不能判断 2.( )一力矩M 作用于飞轮上,飞轮的角加速度为1β,如撤去这一力矩,飞轮的角加速度为2β-,则该飞轮的转动惯量为: A 、 1 βM B 、 2 βM D 、2 1ββ-M 3. ( )A 与B 是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球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绳子拴着, B 球用

橡皮筋拴着,把它们拉到水平位置,放手后两小球到达竖直位置时,绳子与橡皮筋长度相等,则此时两球的线速度 A 、 B A V V > B 、B A V V < C 、B A V V = D 、无法判断 4.( )用一条皮带将两个轮子A 和B 连接起来,轮与皮带 间无相对滑动, B 轮的半径是A 轮半径的3倍.如果两轮具有 相同的角动量,则A 与B 两轮转动惯量的比值为: A 、3:1 B 、9:1 C 、1:3 D 、1:9 5.( )某滑冰者转动的角速度原为0ω,转动惯量为0J ,当他收拢双臂后,转动惯量减少了41.这时他转动的角速度为: B 、410ω C 、4 30ω D 、45 0ω 6.银河系有一可视为球体的天体,由于引力凝聚,体积不断收缩。设它经过一万年体积收缩了%1,而质量保持不变.则它的自转周期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不能判断 7.( )一子弹水平射入一木棒后一同上摆.在上摆的过程中,以子弹和木棒为系统,则总角动量、总动量及总机械能是否守恒结论是: A 、三量均不守恒 B 、三量均守恒 C 、只有总机械能守恒 D 、只有总动量不守恒 8.( )长为L 的均匀细杆OM 绕水平O 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今使细杆从水平位置开始自由下摆,在细杆摆动到铅直位置的过程中,其角速度ω,角加速度β如何变化 A 、ω增大,β减小 B 、ω减小,β减小 C 、ω增大,β增大 D 、ω减小,β增大 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运动,地球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卫星的动量P ,角动量L 及卫星与地球所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 E 是否守恒 A 、P 不守恒,L 不守恒,E 不守恒 B 、P 守恒,L 不守恒,E 不守恒 C 、P 不守恒,L 守恒,E 守恒 D 、P 守恒,L 守恒, E 守恒 E 、P 不守恒,L 守恒,E 不守恒 10. ( )如图2所示,A 和B 为两个相同绕着轻绳的 图1

劳动法练习题及答案

劳动法学练习题及答案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发布技术工种人员招聘广告时,在应聘人员应具备的条件中须注明C A.民族 B.籍贯 C.职业资格要求 D.婚姻状况 2、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国家实行的就业制度是B A.先招收再培训 B.先培训后上岗 C.先招收再培训后上岗 D.边培训边上岗 3、我国广义劳动法是指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B.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 C.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D.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4、下列劳动关系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是 C A.国家机关与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 B.工会与其工作人员的劳动关系 C.企业职工夜校与其教师的劳动关系 D.学校与其教师的劳动关系 5、1948年8月中国第六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的《关于中国职工运动当前任务的决议》,建议必须保障职工最低工资,以能(C) A.维持本人生活 B.维持本人在内的一个半人的生活 C.维持本人在内的两个人的生活 D.维持本人在内的两个半人的生活 6、集体合同期限为 C A.1年 B.1~2年 C.1~3年 D.1~4年 7、新中国第一部工会立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颁布的时间是A A.1950年6月29日 B.1951年6月29日 C. 1953年6月29日 D.1956年6月29日 8、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A A.同时产生,同时丧失 B.同时产生,不同时丧失 C.不同时产生,不同时丧失 D.不同时产生,同时丧失 9、除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外,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提前通知用人单位,提前通知的时间为B A.15日 B.30日 C.45日 D.60日 10、我国《劳动法》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和每月延长工作时间不超过36小时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 C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11、具体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机构是 C A.全国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B.行业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D.职业技能鉴定专业专评小组 12、建立基层工会的批准机构是 B A.基层党委 B.上一级工会 C.基层民政部门 D.基层人民政府 13、根据国务院规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统筹基金的最高支付限额,原则上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D A.1倍左右 B.2倍左右 C.3倍左右 D. 4倍左右 14、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D A.劳动合同期限和工作内容 B.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收取业余培训费 C.违反操作规程发生伤亡事故,后果自负 D.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 15、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是B A.劳动法律规范 B.劳动关系 C.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D. 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关系 16、职工由于下列情形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是 A A.在紧急情况下,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避免发生重大事故,致使本人遭受伤害 B.患高血压的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区域内从事工作因突发脑溢血病而死亡

大学物理第三版下册答案(供参考)

习题八 8-1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8-1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2 2 2 0) 3 3 ( π4 1 30 cos π4 1 2 a q q a q' = ? ε ε 解得q q 3 3 - =' (2)与三角形边长无关. 题8-1图题8-2图 8-7 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半圆环,电荷线密度为λ,求环心处O点的场强. 解: 如8-7图在圆上取? Rd dl= 题8-7图 ? λ λd d d R l q= =,它在O点产生场强大小为

2 0π4d d R R E ε? λ= 方向沿半径向外 则 ??ελ ?d sin π4sin d d 0R E E x = = ??ελ ?πd cos π4)cos(d d 0R E E y -= -= 积分R R E x 000 π2d sin π4ελ ??ελπ == ? 0d cos π400 =-=? ??ελ π R E y ∴ R E E x 0π2ελ = =,方向沿x 轴正向. 8-11 半径为1R 和2R (2R >1R )的两无限长同轴圆柱面,单位长度上分别带有电量λ和-λ,试求:(1)r <1R ;(2) 1R <r <2R ;(3) r >2R 处各点的场强. 解: 高斯定理0 d ε∑? = ?q S E s 取同轴圆柱形高斯面,侧面积rl S π2= 则 rl E S E S π2d =?? 对(1) 1R r < 0,0==∑E q (2) 21R r R << λl q =∑ ∴ r E 0π2ελ = 沿径向向外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大学物理上册答案详解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r ?是位移的模,?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 r ?12r r -=,1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t d d r ==v t s d d .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 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 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题1—1图 (3)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 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 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 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 y x +,然后根据v =t r d d ,及a =22d d t r 而 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2 2 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 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2 22 222 2 22 2 22d d d d d d d d ? ?? ? ??+???? ??=+=? ? ? ??+??? ??=+=t y t x a a a t y t x v v v y x y x 而前一种方法的错误可能有两点,其一是概念上的错误,即误把速度、加速度定义作 22d d d d t r a t r v ==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最终版

专业技术人员权益保护教程 ——劳动法保障部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权利主体适用于《劳动法》的有( ) A.国家机关公务员 B.大型企业国务院稽查特派员 C.电脑公司硬件组装员 D.家庭保姆 2.恒大公司安排工人刘路春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该公司应支付其不低于原工资报酬的( ) A.150% B.200% C.300% D.400% 3.某女职工生下一对双胞胎,其产假应不少于( ) A.75天 B.90天 C.105天 D.120天 4.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 A、用人单位 B、事业单位 C、企业 D、团体 5.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的是()。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期限 D、试用期条款 6.最低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条件下,由()支付的保障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最低劳动报酬。 A、政府社会保障部门 B、所在用人单位 C、所在地地方政府 D、国务院社保部门 7.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是( ) A.出版社向作者支付稿酬 B.企业支付给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C.甲企业支付给乙企业的零件加工费 D.国家机关支付给公务员的工资 8.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具体作法可以是( ) A.以法定货币支付B.以实物代替货币支付 C.以货币和实物一并支付D.以货币和企业债券一并支付 9.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用人单位可以依法采取的处理方式是( ) A.解除合同B.终止合同 C.变更合同D.续订合同 10.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在补足低于标准部分的同时,另外支付相当于低于部分一定比例的经济补偿金,具体比例是( ) A.20%B.25% C.50%D.100% 11.万隆公司安排职工李帅在国庆节期间上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李帅应该获得的工资为不低于其标准工资报酬的( ) A.150%B.200%

大学物理公式大全下册

电磁学 1.定义: ①E 和B : F =q(E +V ×B )洛仑兹公式 ②电势:? ∞ ?= r r d E U 电势差:?-+ ?=l d E U 电动势:? + - ?= l d K ε(q F K 非静电 =) ③电通量:???=S d E e φ磁通量:???=S d B B φ磁通链: ΦB =N φB 单位:韦伯(Wb ) 磁矩:m =I S =IS n ? ④电偶极矩:p =q l ⑤电容:C=q/U 单位:法拉(F ) *自感:L=Ψ/I 单位:亨利(H ) *互感:M=Ψ21/I 1=Ψ12/I 2 单位:亨利(H ) ⑥电流:I = dt dq ; *位移电流:I D =ε 0dt d e φ 单位:安培(A ) ⑦*能流密度: B E S ?= μ 1 2.实验定律 ①库仑定律:0 204r r Qq F πε= ②毕奥—沙伐尔定律:204?r r l Id B d πμ?= ③安培定律:d F =I l d ×B ④电磁感应定律:ε感= –dt d B φ 动生电动势:?+ -??= l d B V )(ε 感生电动势:? - + ?=l d E i ε(E i 为感生电场) *⑤欧姆定律:U=IR (E =ρj )其中ρ为电导率 3.*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 电场的高斯定理:?? =?0 εq S d E ??=?0 εq S d E 静 (E 静是有源场) ??=?0S d E 感 (E 感是无源场) 磁场的高斯定理:??=?0S d B ??=?0S d B (B 稳是无源场) E =F /q 0 单位:N/C =V/m B=F max /qv ;方向,小磁针指向(S →N );单位:特斯拉(T )=104高斯(G ) Θ ⊕ -q l

赵近芳版《大学物理学上册》课后答案

1 习题解答 习题一 1-1 |r ?|与r ? 有无不同? t d d r 和 t d d r 有无不同? t d d v 和 t d d v 有无不同?其不同在哪里?试举例说明. 解:(1) r ?是位移的模,? r 是位矢的模的增量,即r ?1 2r r -=,1 2r r r -=?; (2) t d d r 是速度的模,即 t d d r = =v t s d d .t r d d 只是速度在径向上的分量. ∵有r r ?r =(式中r ?叫做单位矢),则t ?r ?t r t d d d d d d r r r += 式中t r d d 就是速度径向上的分量, ∴ t r t d d d d 与 r 不同如题1-1图所示 . 题1-1图 (3) 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模,即t v a d d = , t v d d 是加速度a 在切向上的分量. ∵有ττ (v =v 表轨道节线方向单位矢) ,所以 t v t v t v d d d d d d ττ += 式中dt dv 就是加速度的切向分量. (t t r d ?d d ?d τ 与的运算较复杂,超出教材规定,故不予讨论) 1-2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出r =2 2y x +,然后根据v = t r d d ,及a = 2 2d d t r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2 2d d d d ?? ? ??+??? ??t y t x 及a = 2 22222d d d d ??? ? ??+???? ??t y t x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为什么?两者差别何在? 解:后一种方法正确.因为速度与加速度都是矢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j y i x r +=, j t y i t x t r a j t y i t x t r v 222222d d d d d d d d d d d d +==+==∴ 故它们的模即为

大学物理A期末试卷

课程名称 大学物理A 成绩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 1.某质点的运动方程为3356x t t =-+(SI ),则该质点做 ( ) (A)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B)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C)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正方向 (D)变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沿x 轴负方向 2.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v ,某一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 ) (A)v v = ,v v ≠ (B)v v ≠ ,v v = (C)v v ≠ ,v v ≠ (D)v v = ,v v = 3.飞轮做加速转动时,轮边缘上一点的运动学方程为s=0.1t 3(SI)。飞轮半径为2m 。当此点的速率为v=30m/s 时,其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分别为 ( ) (A) 6m/s 2,450m/s 2, (B) 6m/s 2,90m/s 2, (C)3m/s 2,90m/s 2, (D)3m/s 2,450m/s 2, 4.质量为1kg 的弹性小球以20m/s 的速度垂直落向地面,又以10m/s 的速度弹回,设小球与地面的接触时间为0.1s ,则碰撞过程中小球对地面的平均冲力大小为 ( ) (A)30N (B)10N (C)300N , (D)100N 5.质点系内力可以改变: ( ) (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能 (C)系统的总动量, (D)系统的总角动量 6.如图所示,一摆由质量均为m 的杆与圆盘构成,杆长等于圆盘直径D 的2倍,则摆对通过O 点并与圆盘平面垂直轴的转动惯量为 ( ) (A)17724 mD 2 (B)174 mD 2 (C)17524 mD 2 (D)176 mD 2 7. 几个力同时作用在一个具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如果这几个的矢量和为零,则此刚体 ( )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学试题及答案

《劳动法与劳动关系》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 2、依我国目前法律的规定,下列哪一项保险劳动者无须负担社会保险费?() A.基本养老保险 B.工伤保险 C.失业保险 D.医疗保险 3、在下列哪种情形下,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A.试用期内 B.熟练期间 C.见习期内 D.医疗期内 4、在下列哪一种情形下,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A.在试用期内 B.在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的情况下 C.在劳动者患病的情况下 D.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 5、发生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什么程序后才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协商B.调解 C.仲裁D.和解 6、下列哪一事项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由劳动法调整?() A.丁公司为其职工购房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B.汪某因身高不足1.70米而被乙厂招聘职工时拒绝录用,汪某欲告乙厂 C.甲厂职工陈某操作机器时不慎将参观的客户蒋某致伤,蒋某要求陈某赔偿 D.丙公司与劳务输出公司就30名外派劳务人员达成的协议 7、用人单位招用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给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按以下哪种方式处理()。 A.用人单位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B.用人单位不承担赔偿责任,由劳动者承担直接赔偿责任 C.劳动者对直接经济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D.先由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不足部分由用人单位承担 8、以下关于工资支付的表述中哪项的表述是错误的()。 A.工资必须以货币形式发放,不得以实物或者有价证券代替货币发放 B.工资应当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C.在劳动者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D.在劳动者未完成劳动合同约定的定额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9、李某与企业签订了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履行了3年后双方经协商解除了劳动合同。有关该事件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 A.由李某提出解除合同的,解除时企业应依法给予李某经济补偿金

大学物理(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作业题 P21 1.1; 1.2; 1.4; 1.9 质点沿x 轴运动,其加速度和位置的关系为 a =2+62 x ,a 的单位为2 s m -?,x 的单 位为 m. 质点在x =0处,速度为101 s m -?,试求质点在任何坐标处的速度值. 解: ∵ x v v t x x v t v a d d d d d d d d === 分离变量: x x adx d )62(d 2 +==υυ 两边积分得 c x x v ++=32 2221 由题知,0=x 时,100 =v ,∴50=c ∴ 1 3s m 252-?++=x x v 1.10已知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 =4+3t 2 s m -?,开始运动时,x =5 m , v =0, 求该质点在t =10s 时的速度和位置. 解:∵ t t v a 34d d +== 分离变量,得 t t v d )34(d += 积分,得 1 223 4c t t v ++= 由题知,0=t ,00 =v ,∴01=c 故 2234t t v + = 又因为 2 234d d t t t x v +== 分离变量, t t t x d )23 4(d 2+= 积分得 2 3221 2c t t x ++= 由题知 0=t ,50 =x ,∴52=c 故 52123 2++ =t t x 所以s 10=t 时 m 70551021 102s m 1901023 10432101210=+?+?=?=?+ ?=-x v 1.11 一质点沿半径为1 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 θ=2+33 t ,θ式中以弧度计,t 以秒

劳动法试题和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 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 (B.劳动关系) A. 劳动经济关系 B.劳动关系 C 劳动合作关系 D.社 会保障关系 2、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而劳动合同,应 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B.二倍 )的工资。 A. 、一倍 B.二倍 C.三倍 D 、四倍 3、 劳动合同关系的双方为(A. ) A.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B. 工会与企业 C.劳动者与劳动行政部门 D.工会与劳动行政部门 4、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左,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时间是 (B.用工之日 )A.劳动部门审批通过之日 B.用工之日 C. 依法订立劳动合同之日 D.提交公证之日 5、 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D.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 6、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左,劳动者依法退休后享受基本养老金的前提是连续缴费 满(C. 15 年)A. 5 年 B. 10 年 C. 15 年 D. 20 年 7、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泄,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用人 单位应当按照以下哪项标准支付给劳动者工资报酬 (C.不低于工资200%的工 置就业 3、 特姝和困难群体具体包括(B.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 4、 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左,童工是指(B.未满16周岁就业的未成年人) 5、 现在我国实行由企业直接面向社会招用工人的招工制度,与之相对应的是 (A.劳动合同制) 6、 在我国,招收外国劳动者的年龄条件为(A ) A.年满18周岁 7、 外国人(包括港澳台人)在我国就业必须办理(D.就业证) 8、 劳动合同的内容具有(B.强制性) 1、 每周应工作的天数叫 (B.工作周) 2、 ( C 、工作时间)作为法律范畴,既包括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 也包括劳动者某些非实际工作时间。 3、 ( D )制度下不存在加班加点情形。 A. 标准工作日 B.缩短工作日 C.计件工作时间 D.不定时工 作日 4、 在一个工作日内给予劳动者作为休息和用膳的时间叫(C.休息时间) 资报酬) 8、《劳动法》是法律体系中的(A.基本法) A.基本法 B.根本法 C.下位法 1、 根据国际通用的就业标准,不属于就业人员的有 A.退休人员 B.有职业但临时没工作的人 体经营者 2、 目前我国劳动就业的形式不包括(A ) A ?、自驾游 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 C 、 D.上位法 (A.退休人员) C 雇主 自谋职业 D 、 D.个 国家安

劳动法试题及标准答案(共六套)

劳动法试题及答案(共六套) 劳动法试题(一)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关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有:() A.对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随时解除劳动合同 B.若出现法律、法规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可以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条件,该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解除、终止 C.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以某项工作或工程的时间长度为准,当某项工作或工程完成后,劳动合同自行终止 D.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双方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合同 2.下列有关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有: () A.依法签订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具有约束力 B.集体合同的草案应提交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通过 C.集体合同签订后应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审核备案 D.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3.下列选项有关劳动争议仲裁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就争议的解决有仲裁协议的,可以进行仲裁 B.仲裁是劳动争议解决的必经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解决劳动争议时可以依法进行调解,仲裁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 D.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不能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但履行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则可以仲裁 4.下列争议不适用《劳动法》的是() A.李某雇佣赵某照顾自己患病的母亲,李某与赵某就报酬发生争议 B.大学生刘某利用暑假时间到某公司勤工俭学,刘某就工资问题与公司发生争议 C.某企业工会主席与该企业就年休假问题发生争议 D.某公司股东与该公司就年终分红问题发生争议 张某去甲公司应聘,声称自己是法学硕士毕业,取得了司法考试资格证书,并将自己的证书复印件交给了招聘人员,该公司急需法律顾问,准备以高薪委任张某,并请其担任法律主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5.假设张某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很大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司法考试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 B.张某给企业造成了较大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C.该合同无效 D.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6.在哪些情形下,公司可以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合同() A.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B.张某因违反交通规则而被行政处罚的 C.张某在产期内,但其不能胜任工作,调整工作岗位仍然不能胜任 D.张某严重违反单位的劳动纪律的 7.张某作为甲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掌握了公司大量的商业秘密,张某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乙公司高薪聘请张某,张某就到乙公司上班,给甲公司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张某应当向甲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B.乙公司承担连带责任 C.乙公司承担全部赔偿责任之后,可以向张某追偿赔偿额的50% D.张某将甲公司的技术秘密泄露给乙公司,甲公司有权直接起诉乙公司和张某

大学物理(下)答案

大学物理学答案【下】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习题9 9.1选择题 (1) 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处各放置电荷Q,另两对角线各放置电荷q,若Q所受到合力为零, 则Q与q的关系为:() (A)Q=-23/2q (B) Q=23/2q (C) Q=-2q (D) Q=2q [答案:A] (2)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没有电荷; (B)若高斯面内没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为零; (C)若高斯面上的电场强度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定有电荷; (D)若高斯面内有电荷,则该面上的电场强度必定处处不为零。 [答案:D] (3) 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表面的面点荷密度为σ,则在距球面R处的电场强度() (A)σ/ε0 (B)σ/2ε0 (C)σ/4ε0 (D)σ/8ε0 [答案:C] (4) 在电场中的导体内部的()

(A)电场和电势均为零;(B)电场不为零,电势均为零; (C)电势和表面电势相等;(D)电势低于表面电势。 [答案:C] 9.2填空题 (1) 在静电场中,电势不变的区域,场强必定为 [答案:相同] (2) 一个点电荷q放在立方体中心,则穿过某一表面的电通量为若将点电荷由中心向外移动至无限远,则总通量将。 [答案:q/6ε0, 将为零] (3) 电介质在电容器中作用(a)——(b)——。 [答案:(a)提高电容器的容量;(b) 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4) 电量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球体内,则球内球外的静电能之比 [答案:5:6] 9.3 电量都是q的三个点电荷,分别放在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试问:(1)在这三角形的中心放一个什么样的电荷,就可以使这四个电荷都达到平衡(即每个电荷受其他三个电荷的库仑力之和都为零)?(2)这种平衡与三角形的边长有无关系? 解: 如题9.3图示 (1) 以A处点电荷为研究对象,由力平衡知:q'为负电荷 1q212cos30?=4πε0a24πε0qq'(2a)3 解得q'=-q 3

大学物理(上)知识总结

一 质 点 运 动 学 知识点: 1. 参考系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坐标系。 2. 位置矢量与运动方程 位置矢量(位矢):是从坐标原点引向质点所在的有向线段,用矢量r 表示。位矢用于确定质点在空间的位置。位矢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 k ?)t (z j ?)t (y i ?)t (x )t (r r ++== 称为运动方程。 位移矢量:是质点在时间△t 内的位置改变,即位移: )t (r )t t (r r -+=?? 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3. 速度与加速度 平均速度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即: t r v ?? = 速度,是质点位矢对时间的变化率: dt r d v = 平均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的路程:t s v ??= 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ds dt υ= 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dt v d a = 4. 法向加速度与切向加速度 加速度 τ?a n ?a dt v d a t n +==

法向加速度ρ =2 n v a ,方向沿半径指向曲率中心(圆心),反映速度方向的变化。 切向加速度dt dv a t =,方向沿轨道切线,反映速度大小的变化。 在圆周运动中,角量定义如下: 角速度 dt d θ= ω 角加速度 dt d ω= β 而R v ω=,22n R R v a ω==,β==R dt dv a t 5. 相对运动 对于两个相互作平动的参考系,有 'kk 'pk pk r r r +=,'kk 'pk pk v v v +=,'kk 'pk pk a a a += 重点: 1. 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 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 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 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与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难点: 1.法向和切向加速度 2.相对运动问题 二 功 和 能 知识点: 1. 功的定义 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有微小的位移d r (或写为ds ),则力作的功定义为力和位移的标积即 θθcos cos Fds r d F r d F dA ==?= 对质点在力作用下的有限运动,力作的功为 ? ?=b a r d F A 在直角坐标系中,此功可写为

大学物理A活页作业

练习1 质点运动学(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 1.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 j bt i at r 22 (其中a 、b 为常量), 则该质点作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一般曲线运动. [ ] 2.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 ,瞬时速率为 ,某一时间内的平均 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它们之间的关系必定有: (A )v v v,v (B )v v v,v (C )v v v,v (D )v v v,v [ ] 3.一质点沿直线运动,其运动学方程为x = 6 t -t 2 (SI),则在t 由0至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 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____,在t 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____. 4.一质点作直线运动,其坐标x 与时间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该质点在第 秒瞬时 速度为零;在第 秒至第 秒间速度与加速度同方向. 5. 有一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t 时刻的坐标为x = t 2 – 2 t 3 (SI) .试求: (1) 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 (2) 第2秒末的瞬时速度; (3) 第2秒内的路程. x (m) t (s) O

6. 什么是矢径矢径和对初始位置的位移矢量之间有何关系怎样选取坐标原点才能够使两者一致 练习2 质点动力学(一)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 1.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两滑块A 和B 通过一轻弹簧水平连结后置于水平桌面上,滑块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 ,系统在水平拉力F 作用下匀速 运动,如图所示.如突然撤消拉力,则刚撤消后瞬间,二者的加速度a A 和a B 分别为 (A) a A =0 , a B =0. (B) a A >0 , a B <0. (C) a A <0 , a B >0. (D) a A <0 , a B =0. [ ] 2. 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各一端.他们从同一高度由初速为零向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绳子的速率是乙相对绳子速率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 [ ] 3. 分别画出下面二种情况下,物体A 的受力图. (1) 物体A 放在木板B 上,被一起抛出作斜上抛运 动,A 始终位于B 的上面,不计空气阻力; A F x B A A B B C (1)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