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死的各种观点

生死的各种观点

生死的各种观点
生死的各种观点

总按:所谓“轮回路险,生死事大”,不可不察,本连载笔记探讨生死问题,博采各家之言,虽不成篇,亦可供同道参考,友好交流。

解除永世沉沦之恐怖

按:本篇摘自《世界人生哲学金库》之“人生真谛篇”,该书由施忠连主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

人生哲学的永恒课题

在《哈姆雷特》这部不朽名剧中,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苦苦追问生存和死亡问题。他没有沉溺于对生死本质的苦思冥想,而是将主要兴趣集中于探讨人们对待生死的态度问题,……既然死亡可以使人从生存困境中得到永恒的解脱,我们为什么还要在人世苟且偷生?……《一报还一报》中……“死了,到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去,长眠在阴寒的囚牢里发霉腐烂,让这有知觉有温暖的、活跃的生命化为泥土;一个追求着欢乐的灵魂,沐浴在火焰一样的热流里,或者幽禁在寒气砭骨的冰山,被无形的狂飙吞卷着,上下八方肆意狂吹;也许还有比一切无稽的想象所能臆测的更大的惨痛,那太可怕了!只要活在世上,无论衰老、疾痛、穷困和监禁给人怎样的烦恼和苦难,比起死的恐怖来,这也像天堂一样幸福。”

德国生命哲学家齐美尔指出:“我们如何理解生命?如何理解死亡?这是同一基本态度的两个方面。”

未知生,焉知死:悬置死亡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程颐……发挥道:“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

后世儒家遵循孔子的教诲,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立德、立功、立言”,用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很少对死亡问题作正面阐述。与此相应,在中国传统中,人们用驾崩、殒没、溘世、过世、仙逝、永别、就义、殉难、自尽等许多词来委婉地称呼各种死亡,死亡在现实生活中最终成了一个禁忌的话题。

伊壁鸠鲁教导人们说:“当我们存在时,死亡不存在;死亡存在时,我们已不存在了”……人生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追求快乐、幸福的生活,死亡对于人而言根本不是一个问题。

帕斯卡尔……指出:“不去想它,然后坦然自若地接受——这是对付死亡最好的方法。”

斯宾诺莎……看来,“自由的人绝少思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

是生的沉思”。

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弗洛伊德把生和死界定为人的两种本能,其中生存本能力图将生命的物质合成一个有机统一体;而死亡本能则表现为一种破坏力量,它试图瓦解生存,使生命的物质重返无机状态。……这一理论印证了上帝耶和华对亚当的训导: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王阳明曾说过:“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

诚如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所说:没有死的意志就没有生的意志。

亚里士多德说,所有的人都是会死的;晋朝诗人陶渊明说: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的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会毁灭。”……卢梭……

中国兵法……“置之死地而后生”……

叔本华……断言:“人类因为具备理性,必然产生对死亡的恐惧……由于对死亡的认识所带来的反省致使人类获得形而上学的见解,并由此得到一种慰藉。所有的宗教和哲学体系,主要针对这种目的而发,以帮助人们培养反省的理性,作为对死亡观念的解毒剂。”

雅斯贝尔斯和萨特都相信,只有人才是知道自己是在不断走向死亡的存在,死亡的终极性决定了每一个人的生命总是处于未完成状态,暗示了人类在世界上的悲惨境遇。

海德格尔把死亡问题放入人的整个生存状态中去考察……强调了死亡和死亡意识的个体性。……唯有死亡才把单个人从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唯有对自身死亡的意识才能使这个人回归自我。在对死亡的意识中,在“畏死”的生存状态中,人体验到了自己的有限性和历史性。……“只有自由地为死而在,才给此在(人)以绝对目标并将存在推入其有限中。”因为只有对死亡的清醒意识才能使自己体会到生存的时间性、真实性与独一无二性,才能迫使自己珍惜生活并积极地筹划生活,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断克服生存中的盲目性,最终体现生存的方向性,从而赋予整个个体生命以独特的意义和价值。……不知道死,就不知道生。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1#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0:39:00

生存的痛苦与死亡的“大欢喜”

古印度的婆罗门教认为,人生是无穷无尽的苦难。……婆罗门教乐死轻生的态度对后来佛教的生死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根据佛教的教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阴盛苦。

西方基督教虽然重生,强调人在现实生活中要行善积德,但是死亡对于行善积德的人具有一种积极而美好的意义。

维特根斯坦……提出:“人类灵魂在时间上的不朽,也就是说死后的永恒的生命,不仅是无法保证的,而且这种假定本身首先对于人们常常用来借以达到的那种东西来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我将永远活下去,这一点是否能把谜解开呢?这种永恒的生命不是同我们现在的生命一样是个谜吗?”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

罗素……说,人的生命如同一条小溪,起初水流很小,被两岸夹住,快速地向前奔流,越过峭壁,淌过峡谷,逐渐汇成一条大河。这是两岸渐趋开阔,水流也慢慢平稳,最后与远处的大海互相融合,毫无痛苦地结束了自己的存在。

歌德的《游子夜歌》……“群峰一片沉寂,树梢微风敛迹。林中栖鸟缄默。稍待你也安息。”

叔本华……认为,生存的痛苦和空虚明显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生存的全部形式中,时间和空间本身是无限的,而个人拥有的时间和空间极其有限;第二,现实唯一的生存方式,只是所谓“刹那的现在”的现象;第三,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凭的,个体的生命不能单独存在;第四,世上没有常驻的东西,一切都在不停地流转、变化;第五,人类的欲望是得陇而望蜀,永远无法满足;第六,人类的努力经常遇到障碍,失败的概率要比成功的概率大得多。……回归自然就像浪迹天涯的游子回到久别的故园,就像森林中迷路的孩子回到母亲温暖的怀抱。

生则乐生,死则乐死

儒家对待生死的态度:惜生哀死。……道家在生死问题上保持平常心,以一种彻底自然主义的态度对待生和死,应该说达到了生死的最高境界。

鲁迅……“从幼到壮到老到死,都应欢欢喜喜的过去。”

中国古人总结出了人生中四件最让人高兴的事情: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一方面,死亡作为人的最终归宿,作为已衰败的生命的解脱和休息,本身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另一方面,快乐包涵于各种各样的死亡之中:寿终正寝是一种快乐,杀身成仁也是一种快乐,欲望满足后死去是一种快乐,长期生病后死去也是一种快乐。一个人在无所贪恋、无所挂碍、无所恐惧的心境中死去,这是

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毕加索……“死亡是一种美”……

虽死犹生与虽生犹死

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杨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在短暂的有生之年尽情地享乐;而死亡本身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使生命变为腐骨,抹杀了贵贱贤愚之间的差异。……“好死不如赖活着”……

人的生死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而且更是一种区别于其他动物生死的社会现象。所以应该把生死的意义和价值问题放到个体与他人、个体与集体、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去考察,而不应把生命的意义局限于死亡前的感官享受和时间延续上。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把人生比做一出戏剧,“问题不在演出了多久,而在演得有多好。”

生则弘道,死则殉道。……“虽九死而无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个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应该追求真理、追求善的生活、追求美好的事物。

费希特说:“我是真理的献身者,我为它服务;我必须为它承受一切,敢说敢做,忍受痛苦。要是我为真理而受到迫害,遭到仇视,要是我为真理而死于职守,我这样做又有什么特别的呢?我所做的不是我完全应当做的吗?”

在西方文化中,真善美作为理念是超时空、超越于家庭、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之上的,是普遍而永恒的;而中国人所强调的家庭的、国家或民族的利益则要随着时间和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是经验的、相对的。

生存和死亡的四种境界

冯友兰……归纳出了人可能有的四种生死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生死的自然境界是指……对生死的法则也没有理性的认识,……顺乎人的本性或顺乎个人的、社会的风俗习惯而行的,……“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自然境界中的人对于死亡并不事先注意并忧心忡忡。……一切都顺乎自然,“不知悦生,不治恶死”。

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在了解了死以后就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死亡恐惧。据历史记载:“齐景公游于东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奈何去此堂堂之国而死乎。’”……冯友兰总结出了功利境界中的人对付死亡的四种办法。……追求长生不死……求立名……利用有生之年及时行乐……相信灵魂不死。

道德境界中的人把生存实践看作是尽责尽职,而把死亡看作是尽责尽职的结

束。《礼记•檀弓》记载了子张的临死之言:“君子曰终,小人曰死。”……道德境界中的人对生死的态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天地境界中的人都能够清醒地意识到,人来于宇宙,最终也要归于宇宙,生和死都是宇宙的变化在人身上的表现,合乎宇宙的大道。因此他们彻底抛弃了生死念头,对他们而言,无所谓乐生不乐生,也无所谓怕死不怕死,因为生死被他们置之度外了。

2#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0:43:00

中西生死哲学

按:《中西生死哲学》系由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之冯沪祥博士“生活哲学二种”之一,另一为《两性之哲学》。

中西生死哲学格言

不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子夏,《论语》)

仁人志士,无存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孔子,《论语》)

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篇》)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篇》)

大哉,死乎!君子忽焉,小人休焉。(荀子,《大略篇》)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老子,《道德经》)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道德经》)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大宗师》)

熟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为友矣。(庄子,《大宗师》)

有生者必有死,有始者必有终,自然之道也。(杨雄,《法言,君子》)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整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则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朱子,《语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正气歌》)

病中磨练功夫、常快活,便是功夫。(王阳明,《传习录》)

集义不必怕鬼。(王阳明,《传习录》)

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憨山大师,《梦游集》)

生之与死,成之与败,皆理势之必有,相为圆转而不可测者也。(王船山,《读通鉴论》)

我不肯屈义而屈服于任何人,我不怕死,宁死不屈!(苏格拉底,柏拉图《自辩篇》)

哲学是死亡的练习。(柏拉图,《斐多篇》)

我们应该尽力使我们自己不朽。(亚里士多德,《论灵魂》)

想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久。(康德,《实用人体学》)

我之使命就是论证真理……我为真理而死于职责。(康德,《实用人体学》)任何人都要死,自然的死亡是一种绝对的法律,但这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法律。(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

我们无所惧于死亡,正如太阳无所谓于黑夜一样。(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之世界》)

你们有成就之死,即对于生者是一个刺激和一个期许。(尼采,《查理图斯特拉如是说》)

学习如何去生,和学习如何去死,实际上是一回事。(雅斯贝尔斯,《哲学,序言》)

3#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3:41:00

自序

柏拉图曾经明白强调,人生目的在求真善美,但永恒的真善美,只有在死亡之后,……康德……认为灵魂不死虽然“没有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与必要性”。

“临终关怀”……如何“生有尊严,死也有尊严”……芝加哥大学萝丝教授的名著《生死学》已经成为经典之作。她认为,死亡也是人生的一种“成长”,更具积极性与建设性。她经过临床统计的心得,将临终心理分成五阶段(“否认”、“愤怒”、“磋商”、“忧郁”、“接受”),更已成为心理辅导终极关怀的重要根据。

第一章生死之际的教育意义

第一节面对生死的正面意义:“回应挑战”与“终极成长”

艾略特……曾强调:“死亡教育和性教育是同样重要的大事。”

死亡如生死学家萝丝所说:“死如同生一样,是人类存在、成长及发展的一部分。……它是我们生命整体的一部分,它赋予人类存在的意义。它给我们今生的时间规定界线,催迫我们在我们能够使用的那段时间里,作一番创造性的事

业。……因此,从正面的积极意义来看,死亡的意义可说就是‘成长的最后阶段’,也就是说:‘你是什么,以及你所作为的一切,都在你的死亡中达到了最高潮。’”

汤恩比……强调“死亡的哀苦是一种双人的感受,双人的事件”。

萝丝……分析:“如果你能开始把死亡看做你生命旅程中的一位无形而友好的伴侣——它温和地提醒你,不要等到明天才去做你想做的事——那么你就能学习着‘活’你的生命,而不只是通过它。”

萝丝……指出“我们所认识的最美好的人,乃是那些遭过失败,受过痛苦,经历过奋斗,遭受过损失,以及从苦难的深处找到他们的路子的人。这些人对于生命具有了解与敏感,因而待人接物,充满了同情,温柔和深切的爱。美好的人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第二节帮助临终者精神平复

萝丝……在成名作《论濒临死亡与死亡》中所说:“在我们的研究里,我们发现濒死病人经过五个连续阶段的反应,而否认(deny)就是第一个。这种反应是有重要功用的,因为它可使病人镇静自己而且随着时间动用其他比较不根本的防御。否认甚至会导致愤怒(anger):‘为什么是我?’愤怒接着就是磋商(bargaining),这常是一种无形的战争以延缓死亡宣告的执行。磋商期过后病人常沉入深度的忧郁(depression)。这阶段也有积极的一面,因为病人正在衡量死亡的恐怖代价,同时准备去接受一切及他所爱之人的丧失。第五也是最后的时期就是接受(acceptance),这是病人屈服于他的死亡宣告。”

首先,第一项,对于“是否”应告诉病人的问题,根据两位学者专家的调查,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希望知道真相,多少本人的主观意愿,都需要能知道真相,不希望被蒙在鼓里。

第二,对于第二项“如何告诉病人”,应该注意的是,要用充满同情、体谅、支持的态度,缓缓告知,不是以冷冰冰、很突兀的态度。

根据萝丝教授看法:“当病人病的很厉害的时候,他常常被认为是没有表示意见的权利的人。通常,病人是否住院、何时住院或住在何处等等,是由别人决定的。我们很少记着病人也有感觉,也有愿望及意见,而且——最重要的——有说话被听的权利。”

用卡洛的两句话来总结:“应该坦白而不悲观,诚实而不否定。”

萝丝……分析:“病人之能够将其现在的情境纳入某种有意义的生活典型,即是Allport所描述的“具有统一作用之人生哲学”……它可能是属于宗教性的,也可能不是属于宗教性的,但无论如何,它必须是一个意义与责任的体系,可以将生命中主要的活动纳入其中。”……“如果你相信,有一个善、光、和力量的源头,它比我们个人更伟大,而又内在于我们每一个人之内,如果你相信,每一个自我具有一种超越肉体之有限性的存在,并能帮助那更伟大的力量,则你会觉

得更舒服,也更有精神。”……“为能得到内心的和平,我们必须有一种历史感——你是过去一切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未来一切的一部分。因此你并不孤独;现在你必须迫切地感觉道:不可任意浪费你的时间。你要珍惜它,才使每一个日子能够带给你新的成长,新的识见,与新的自觉。”

卡洛说:“死亡就像一座大山,每个人从不同途径,迈向这座山,但最后都走向这座山。”……重要的是走向这座山时,怎样能够有人相陪,能够心情平静,能够有尊严,不只是身体上的有形尊严,更重要的是精神上、心理上有尊严,让他觉得没有被抛弃。

第三节帮助家属心灵重建

根据卡洛分析,家属们的心路历程,通常有四个阶段,前述两极化的反应,是当下的反应,后述则是在确定亲人往生之后的心情。

第一阶段是“因为忙累而麻木”……

第二个阶段,就是“因为回忆而悲痛”……

第三个阶段,卡洛称为“隐退期”,开始自我调整、开始“隐退”……

第四阶段……“调适期”……

萝丝再次提醒世人:“当一个亲人死亡时,我们有两条路可走——生活在哀伤,不安及隐藏的罪恶感中;或是面对这些感觉,克服它们,接受死亡,并投入生活。……当我们失掉我们所爱的人时,我们不要失掉爱人的能力。我们能够从悲哀中获得成长。”

第四节如何帮助儿童了解生死

第一是:“别建立无所不知的形象”。

第二是:“避免用过度专业化的解释”。

第三是:“别尽说恐怖的细节”。

第四是:“对孩子特别关心的问题,要细细说明”。

第五是:对小孩的教导,“要敏锐而带感情,但不要感伤或矫情”。

第六是:“要注意孩子问题的真正意思”。

第七是:避免“妄自猜测并先入为主”,也就是不要预设立场。

第八是:“以小孩能了解的程度来讨论”。

第九是:“鼓励小孩主动讲出心中的话,别只顾着自己说话”。

第十是:“用第三人称加以纠正”。

4#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15:32:00

第二章西方文学的生死观

第一,从写实主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很完整的看到主角面临死亡之前的各种情境及其心境……

第二,从人道主义的作品中,可以发掘很多临终者的心态。

第三,从存在主义的作品中,同样可以看出临终者对生命的感触。

根据这些重要议题,本文特选出十八个文豪的作品,并申论其对生死的代表性观点。

首先,第一……纪伯伦……《先知》……“死亡不足为虑”,因为“死亡只不过是人类和上帝及大自然,建立更为完美的新关系开端而已。”……“你要知道死亡的秘密,除非你到生活里面去找,否则你怎么可能发现?”……“死亡除了是赤裸的融入风中,和融入阳光之外,别的还是什么?”……“死亡的意义,除了解除气息的贫乏,好让它得以崛起与扩张,毫无阻碍的追求上帝之外,别的还是什么?”

第二……卡洛改写自佛经的寓言……“死亡既然无可避免,人人都会面对,大可不必哀伤”;……如《旧约约伯记》中便说:“人为妇人所生,生命苦短,而烦恼特多;它来如花开,去如花萎,无常迅速,逝如光影。”……《金刚经》中也有类似的讲法:“如梦如幻。”……“纵然人生百岁,即使活得再久,最后也将离别亲友,离开此世此生。”

第三……别尔嘉耶夫……《人的命运》……“人如果永生不死,那生命便没有意义可言。”……“人生在世所以会有意义,就是因为有死亡这件事,假如人间没有死,人生的意义就消失了。人的道德经验意义,统贯他整个一生,主要是他处身于一个知道有死的地位。”……这也正是孔子所说“仁人志士,有杀身以成仁”,正因为“杀身”,本身具有高难度,才更能突显“成仁”的可贵性。

第四……李怀特……寓言……老人反而说:“是死神吗?那我可以给你,因为你很公平,无论是富人、穷人、好人或坏人,你都是公平相待,一视同仁。”……死神回答:“我不分贫富、贵贱、老少、美丑、病与不病”,通通用平等方法相对待,反而是真正的公平者……

第五……塞万提斯……《唐吉诃德》……唐吉诃德在病床上,自己承认:“过去因为运气不好,经常看一些低级趣味的武侠小说,所以使得我判断晦暗不明;但如今我已经看清楚这种荒唐与虚妄。”……他提醒人们,在仍然来得及的时候,应该多看一些启示心灵的好书,否则临终会与他同样,后悔也来不及。……他要让世人了解,尽管他生前疯疯癫癫,但他这一生并没有糟糕到疯人的程度。……由此可知,孔子所说:“君子疾乎殁世而不闻也。”

第六……托尔斯泰……《伊凡之死》……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没有经过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应该更进一步改成:“没有经过死亡阴影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原来的自我又开始问:“那你要怎么活下去呢?”另

一个深受肉体痛苦的自我则回答:“我要像以前一样,健健康康、很愉快的活下去。”……他看到死亡的地方有光明,心里大声的惊叹:“啊!原来如此!那真快乐!”

第七……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亚历山大大帝呜呼哀哉了,亚历山大也被埋葬了,最后复归尘土了,一切归于泥土了。”……如同《红楼梦》中,空空道人所吟唱的《好了歌》:“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

第八……海明威……《战地钟声》……“我要做的事,一个做就够了,有你在,我做不好,只要你走,我也能走,难道你看不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吗?无论是谁,只要有一个活,就会有两个活!”……“我已经有过这么一段好运,已经过了像父亲和祖父般美好的生活,虽然寿命没有他们的长,但这几天的时光,因为爱情而过了跟其他人一样这么美好的生活,既然这么幸运,就没什么牢骚可发。”……临终前他对自己说:“你现在可以从容就义了。”

第九……惠特曼……《自我之歌》……“人生之所以不会因为死亡而绝断,因为人类的肉体可以复归大自然的宇宙,从而铸造未来的生命,永远没有穷尽的往复循环。”……“我将我自己遗赠泥土,使我得从我爱的草叶成长,化为泥土而护花;假如你再需要我,就到你的皮鞋底下来找我;如果你一下子不能找到我,也不必气馁,在一个地方走失的我,可以再到另一个地方来找我,因为我会停在某一个地方等你。”

第十……伯格曼……《第七印》……有一个骑士,居然勇敢地向死神挑战,他要求跟死神下西洋棋,如果他输了,就甘心让死神抓去;但如果赢了,死神就应放他生路。……这种求生的意志与毅力,纵然未能成功,却代表已尽力……

第十一……马克吐温……“就一个已经过世的人来讲,与其用挂有漂亮名牌的漂亮棺材,不如用爽快怡人的品格。”……《荒漠甘泉》中有句名言:“再好的大理石墓碑,也会风化毁损,只有把名字刻在人心中,才是永恒之道。”

第十二……史坦贝克……《愤怒的葡萄》……“这个老人刚刚活了一生,刚刚为生而死,他为了生活奔波而过世,但‘凡是生活的,都是神圣的’、‘凡是生命,都是神圣的’。现在我们就把他隐藏起来,让他去做他的工作吧!”

第十三……契诃夫……《伤心》……“我今有苦向谁诉?”……“我的心情,就好比你有一匹小马,你是这匹小马的母亲,如果突然之间这匹小马死了,你是不是也会很伤心?”

第十四……莎士比亚……《商籁七十一》……“请别为我悲伤,当我死亡,你必然听到阴沉的丧钟鸣响,警告世人说,我已经逃出这可厌的世界与这可厌的蛆虫,……假如想我使你感到苦恼,我宁愿被你的甜蜜思想遗忘。”……“当你读到这道哀诗时,也许我已经混同土壤,那就不要再念着我可怜的名字,且让你的爱心和我的生命一同埋葬,以免聪明的人看穿你的悲伤,而在我走后拿它来出你的洋相。”

第十五……福楼拜……《包法利夫人》……在西方所有文学著作中,公认《包

法利夫人》是对自杀临终者的痛苦过程与景象描写最为详实生动的作品;俄国托尔斯泰文学作品《伊凡之死》则是对临终病人的心理,描写得最精辟。……企图自杀的人,往往会期望快点进入很舒服的长眠,但事实却总是演变成更加痛苦,对家人来说更像是一场噩梦。……绝对不应任性自杀。

第十六……卡洛引述梅尧臣诗《忆吴江晚泊》……“念昔西归时,晚泊吴江口;回堤逆清风,淡月生古柳;夕鸟独远来,渔舟犹在后;当时谁与同,涕忆泉下妇。”……美国作家路易斯也在一篇悼念亡妻的文中提到:“爱情虽然并不是男人生活的全部,但是在悲伤回想的那时刻,那真的是全部。”

第十七……戴诺……有一老者,他人之子上战场,他纵谈战争之伟大与光荣,最后别人问及他自己的儿子,他竟悲恸非常,难以自持。……在戴弗瑞斯的《羔羊之血》中,一位悲伤的父亲忆念亡女,写道:“有些诗很长,有些诗很短,它是一首短诗,可是它仍然是首诗。”

第十八……三岛由纪夫……《忧国》……文中所写死亡的凄美与悲壮,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典型象征。

5#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1 20:09:00

第三章世界宗教的生死观

第一节宗教组成的十要素

第一,是具有开创性人格的“教主”。

第二,是基本的“圣典”。

第三,是“终极关怀”。

第四,是“终极真实”。

第五,是“终极目标”。

第六,是“终极奉献”。

第七,是“解脱的进路”。

第八,是“世界观”。

第九,是“人生观”。

第十,是“精神共同体”。

第二节基督教的生死观

第一,“原罪”的观点。第二,是“复活”的观念。第三,是“永生”的信念。第四,是“奉献”的人生观。第五,是“受造”的世界观。

第三节印度教的生死观

印度教的基本教义来自《四韦陀经》、《奥义书》和《薄伽梵歌》等,既求世间福报,又重灵性解脱,已有因果轮回观念,信徒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婆罗门将人生规划为四个阶段:第一是学生时期,即净行期,以学习圣典为主;第二是家居期,居家结婚生子,尽家长的义务;第三是林栖期,在森林里隐居、苦修禅定;第四是遁世期,完全放弃世俗生活,游历各方,随处化缘。

第四节佛教的生死观

佛教有苦、集、灭、道“四圣谛”之说。苦海无边背后,系无明妄动,有“十二因缘”,当依“三学”、“八正道”而自度度人。星云法师对死有六种比喻:一是“死如出狱”;二是“死如再生”;三是“死如毕业”;四是“死如搬家”;五是“死如换衣”;六是“死如新陈代谢”。憨山大师曾说:“非于生死外,别有佛法;非于佛法外,别有生死。”

第五节回教的生死观

第一,根据回教的死亡观念,《古兰经》第三章第139节宣称:“生命的期限是上帝规定的,所以死亡是归依于上帝的意旨,他的到来,也必须经过上帝的允许。”

第二,死亡的目的,在于有个缓刑期限,在这个期限里,上帝对他们进行考验。

第三,回教对于死亡的看法,认为灵魂来自于上帝的精神,这种精神到最后,还是会回归上帝,回到上帝之后,下一个生命就会是另一个水准。

第四,人是由肉身与灵魂结合组成的,在人的肉身形体中,吹进了上帝之灵,而肉身和灵的结合,是由精神生命来完成。

第五,回教相信:在最后的审判日,每个人将依自身的确切评价,而获得报偿。

第六,回教徒相信,促使一个行为完成,其动机与意图非常重要。

第七,上帝接受那些因无知而犯罪的人,或者是犯罪之后,马上忏悔的人。

回教有“基督幻影说”,见于《古兰经》第四章第156节——“他们说我们杀死了安拉的使者耶稣,但是他们并没有杀死他,也没有把他钉在十字架上,只是对他们显出那样而已。”

6#

回复

7#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2 9:58:00

凯华兄好,这些笔记是我一项研究工作的准备,随时补充,到完工应还有不少。

天涯潜水多年,杂谈泥沙俱下,茶社也不安宁,此处倒集聚了一些同道,有望建成一片学术净土,故而特来投奔,哈哈。

8#

回复

9#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2 11:20:00

第四章西方哲学的生死观

第一节希腊先苏哲学

第一位为泰勒斯,他认为万物都充满神灵,生死也在万物中流转,因而不必恐惧,不必顾忌。

第二位为赫拉克利特,他说:“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始终都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

第三位为毕达哥拉斯,他相信灵魂转生和因果报应,认为只有透过哲学省思,才能净化灵魂,避免转世沦为动物。

第四位为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死亡是自然之身的解体”,应不惊不怖;一味患得患失,反而虽生犹死。

第二节希腊哲学

第五位应分析的为苏格拉底,他认为“男子汉应该在平静中死去”,“我现在去死,你们去活,但谁的去路好,只有神知道。”其生死观要点有四:(1)“未经过反省的生活,是不值得活的。”(2)“追求好的生活,远过于生活。”(3)“对于死亡本性,我不自命知之。”(4)“死可能比生更好。”

第六位应分析的是柏拉图,他认为灵魂是能够推动自己运动的东西,“死亡是不死的灵魂,离开肉体牢狱,而获得释放,重新进入理念世界”。其生死观要

点有三:(1)“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2)“哲学是死亡的练习。”(3)“灵魂不死,可以证明。”

第七位应分析的是亚里士多德,他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其生死观大抵针对其师提出异议:(1)“整个灵魂在人死后,继续存在是不可能的。”(2)“神圣理性不死。”(3)“我们应尽力过理性生活,使自己不朽。”(4)“死亡是可怕的,但可以用勇气和美德克服。”

第八位应介绍伊壁鸠鲁,他的生死观要点有三:(1)哲学是“治疗灵魂的药剂”。(2)“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3)“贤者既不畏惧死亡,也不厌恶生存。”

第三节近代西方哲学

第九项要分析的是欧洲理性主义,其中有三人为主要代表:首先是笛卡尔,他认为“我们的灵魂比身体更恒久”,“当身体器官崩解时,它本身就整个从身体撤出了”。其次是斯宾诺莎,他也认为“人的心灵,不可能随身体而完全消灭”,“自由人的智慧,不是沉思于死,而是在沉思生”,“他不受怕死的情绪所支配,而直接地要求善”,如此必定能进入神的氛围,包含在神内。最后是莱布尼茨,他认为宇宙万物,预定和谐,所谓死亡,只是灵魂从一个形体逐步进入另一个形体,因而不可能完全毁灭。

第十位要详论的是康德,他是西方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伟大人物,其生死观可分论如下:(1)灵魂不死,虽无逻辑的确定性,却有道德的确定性。(2)反对自杀,因其并非“普遍的自然律”。(3)“想得越多,做得越多,你就活得越长久。”

第十一位应评论黑格尔,他认为“死亡是对上帝之爱的最高行为”。其生死观要点是:(1)“死亡是一种扬弃。”(2)生命是意识的自然肯定,死亡是意识的自然否定,“透过死亡,上帝使世界和谐起来了,使他本身永恒地同他本身和谐”。(3)凡是开创新世界的英雄的死,都是悲剧性的。

第四节当代西方哲学家

第十二位要评论的是尼采,他希望成为“超人”,既能超脱生死,克服人生苦难,也能同情万物,最终回归大地,“当你们死,你们的精神和道德,当辉煌得如同落霞之环照耀着世界,否则你们的死是失败的。”

第十三位要评论雅斯贝尔斯,他说:“从事哲学即是学习死亡。”他认为哲学源于震惊,有四种边缘处境最令人震惊,其中第一个就是“死亡”,其次是“苦难”、“斗争”和“罪过”。面对死亡,看破重重人生幻景,抓紧“当下现在”,并以使命感超越“存在”,放眼未来,才能真诚地活出生命意义。

第十四位应分析海德格尔,他认为人被抛到世间,向死而在,人生观即人死观,“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

第十五位应分析萨特,他认为“人是绝对的自由,人就是自由”,因而“我不是为将去死而自由,而是一个要死的自由人”,死亡是“一个偶然的事实”,是对生存的否定,是“人类生活的结局”。

第十六位要评论的是怀特海,他信奉过程即实在,认为“人的不死,是实现生来的价值不死”,亦即人在奋斗过程中,开创各种价值,这种价值不死,即象征人本身的不死。至于宗教,他强调:“如果你从未孤寂过,你就从未真正懂得宗教。”

第十七位要评论的是罗素,他排斥形而上学,认定“对永生的信仰,无论如何不可能获得科学的支持”,“如果因为我们不免一死而恐惧、而悲叹,在这上面耗费时间,是徒劳无益的。”他甚至说:“让死亡的恐怖缠住心情,是一种奴役。”他主张“把一些不朽的东西,投入到人生”。

第十八位要分析的是马克思,他认为只有为全人类的利益而献身,才能成为人人敬仰的伟大人物,人的一生应该是为克服异化劳动,克服人压迫人的社会关系而战斗的一生,“到了一定年龄,因为什么而去见上帝,完全是无关紧要的。”

10#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2 15:19:00

第五章儒家的生死观

第一节孔子对生死的看法

以下见解,不尽是孔子所言,但见诸典籍,可资为鉴:(1)“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未知生,焉知死。”(3)“天丧予!天丧予!”(4)“祭神如神在。”(5)“敬鬼神而远之。”(6)“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

第二节孟子对生死的看法

有要点如下:(1)“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2)“浩然正气,配义与道。”(3)“充实之谓美,美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第三节荀子的生死观

有要点如下:(1)破除心理作用。“凡人之有鬼也,必以其感忽之间疑玄

之时正之。”(2)破除对天迷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3)祭祀只是文教。“其在君子,以为人道也;其在百姓,以为鬼事也。”(4)破除看相迷信。“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第四节易经的生死观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易经生死观要点如下:(1)居安思危,其有忧患乎?(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3)各正性命,保合太和。(4)乐天知命,知死生之说。

第五节朱子的生死观

1.反对佛教轮回说。“释氏却谓人死为鬼,鬼复为人。如此则天地间常只是许多人来来往往,更不由造化生生,必无是理。”

2.质疑神仙长生之说。“人言仙人不死,不是不死,但只是渐渐消融了不觉耳。”

3.部分肯定鬼魂之说。“是他气未尽,故凭依如此;又有乍死后气未消尽,是他当初禀得气盛,故如此,然经久亦消了。”

4.谈命与看命说。“只是他由天命,然亦由人事。才有此事,得人去理会便了。”

总论:“人受天所赋许多道理,自然完具无欠缺。须尽得这道理无欠缺,到那死时,乃是生理已尽,安于死而无愧。”(《语类》卷39)

第六节王阳明的生死观

1.论死生之道。“知昼夜,即知死生。”(此类萨特存在与虚无之论。——燕庐主人注)

2.病中磨练功夫。“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常快活,便是功夫。”

3.志士仁人看穿生死。“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行无碍,方是尽性至命之学。”“若违了天理,便与禽兽无异。便偷生在世上百千年,也不过做了千百年的禽兽。”

4.集义不必怕鬼。“天地与我同体,鬼神与我同体”,“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祸福?”“有迷之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

11#

回复

作者:燕庐回复日期:2010-7-2 19:37:00

第六章道家的生死观

第一节老子的生死观

1.“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夫物芸芸,复归齐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终身不殆。”

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5.“置之死地而后生”,“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6.“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第二节庄子的生死观

1.“死生,命也”,“事之变也,命之行也”。

2.“死也,生之始;生也,死之徒,孰其纪?”“死生有待耶?皆有所一体。”

3.“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纵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遏也。”“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俟我已老,息我以死。夫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4.“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5.“至人神矣”,“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6.“生死修短,岂能强求?予恶乎知悦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

7.“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第三节道教的生死观

首先看道教经典的生死观。《太平经》追求公平正义,又兴阴阳五行“灾异”说和因果报应“承负”说。《老子想尔注》神化老子与道,弘扬生道,宣讲道术。《抱朴子》则倡行气、导引之道,追求守一存真而通神。

其次看道教命理术数。陈希夷、邵康节和徐子平三家最著,形成了“紫微斗

数、铁板神算、四柱八字”等术数之学。

最后看道教民间信仰。为趋吉避凶、趋生避死,民间信道教神灵者很多,玉皇到城隍,关公到妈祖,都香火极盛。

第七章佛家的生死观

第一节人的来源与归宿,讲六道轮回,人从中阴而来,往中阴而去。

第二节人的定位,讲人身难得,善恶有报,宜脱轮回,往生极乐。

第三节临终者应做的往生方法,老实念佛,求生净土。

第四节往生后亲人应有的戒律,助念,勿扰。

第五节如何帮助往生者的灵魂,“或慰悬幡盖及燃油灯,或转读尊经,或供养佛像及诸圣像,乃至念佛菩萨及辟支佛名字……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第六节灵魂往生后的情形,带业求生,坚定信心,心佛不二,得度中阴。

第七节从佛经故事看生死轮回,一言以蔽之,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注:《中西生死哲学》一书笔记至此结束。

12#

回复

作者:吾道以一贯之回复日期:2010-7-3 2:49:00

生死为一。

道生一。

13#

回复

作者:生字格回复日期:2010-7-3 15:43:00

安乐死 ^_^

安乐死 ^_^

前面好像有一个《人生的价值》,是关于死亡的^_^

今天有一则报道说,一个人花了3000美元,实行了安乐死,并且还进行了直播。死者说,要引起人们关于安乐死的思考 ^_^

1.动物都不愿意死

2.动物没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3.死亡总是痛苦的

4.死亡是自然的规律,人总是要死亡的。

5.一定有这样的时候,一个人应当选择死亡。例如:

袁崇焕,千刀万剐而死。他应当更加愿意安乐死。

那就是说,人确实存在那样的时候,在特殊的情况下,安乐死更加符合他的心愿。

6.所以,人应当具有选择死亡的权利

7.动物从来不能选择死亡。只有动物发展到人的时候,当文明达到了一定高度的时候,人们对生命具有了科学的认识的时候,人类才有能力选择死亡。这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8.这个进步不亚于历史上的任何一次大的文明进化。

9

有能力选择死亡是文明社会的标志

10、痛苦

当人认识到自己的生命没有了意义的时候,他的生命的唯一的意义在于痛苦,躲避死亡的痛苦。

这个时候只要具有无痛死亡能够变成现实,那么,他的生命就确实的没有了一点意义了。所以他的生命的有意义唯在于死亡痛苦而已。

而人类文明的发展竟然阻止人们对于痛苦的避免,那就是文明的悲哀了。

11.所谓人死为大。任何人不能妨碍人的这样一个权利。

12.死亡的人性化。就是死刑犯,还要进行所谓的注射死刑,现在动物保护法还要对动物进行人性的保护,那么,人类自己的死亡,应当具有更加人性化的规则。

^_^

安乐死的生物学原理很简单,植物的死亡没有痛苦,因为植物没有神经系统。那么动物的痛苦是神经的功能。神经在麻醉的情况下,是没有痛苦的。麻醉手术就是这个原理。那么安乐死在技术上是非常简单的事情。

^_^

14#

回复

作者:生字格回复日期:2010-7-3 15:58:00

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

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你不要去哲学那里去找。没有哲学家

生命结束后的状态-- 西方心理学家谈中国哲学中的“生死观”

https://www.doczj.com/doc/0c19194946.html,/ 生命结束之后的状态 文 | Barbara Hannah 有两个特别的原因促使我不自量力选作讲演主题的这个题目。第一个原因可以在《回忆、梦、思考》这本书里找到答案。荣格在这本书里说:“为了形成有关死后的存在的观念,或制造有关它的某种形象,人应该能够说他已尽其所能了——甚至即使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一生失败了时仍然一样。不去这样做是一种致命的重大损失。因为摆在人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世代相传的人性承继的问题:它是一种充满神秘生命的原型,它总是竭力加入我们的个体生命以使其完整。” 第二个我不得不这样做的原因,是出于我自己所做的梦。大约两年前,我梦见自已穿过了号码是3或是9的一道门。它给我一种神秘之感,我慢慢开始怀疑这是否就是死亡,这时我又听见有人叫我经过这同一道门返回去,因为我已获准返回人世以便写出我所知道的有关死后的存在的一切,仿佛我已在那个世界真的呆过短时间的一阵似的。 做过这个梦的那天晚上,我们与肯尼迪先生和布鲁克斯先生共进晚餐,前者出了个题目让我写成一本书。这个梦和外界事情的共时性使我认真考虑了肯尼迪先生的建议。但是由于,或更准确地说,那梦叫我写一本我所知晓的有关彼岸世界的书——再加上我刚才引用的荣格的话——这种情形一直使我无法平静下来,因此,当玛丽-路易斯·冯·弗兰茨博上建议我为庆祝哈定博士的大寿而就这个题目写篇东西时,我便立刻意识到我必须斗胆一试,即使我不能不承认我自己的一生是失败的一生时仍须如此。 但是当我就这个题目进行积极想象时,我听见有声音对我说我的确不妨一试,但问题在于我能否为我所要说的话找到作为基础的材料。这种做法在我遇到棘手的任务时往往已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对许多材料想了很久,但没有一种一开始就使我感到满意的,只有理查德·威廉的文章《论中国人的死亡与再生观》例外。 上述的这篇文章,并不是中文的古文原文,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威廉本人根据中国人从多方面对死亡和再生的观察所形成的观点进行的综合。其中最重要的一点看来是他们的三大宗教——道教、儒教和佛教——全都看法一致;不过我却不得不出乎意料地承认,在这三大宗教中,儒教看来最接近我们西方人的观点。这的确是因为且也众所周知,佛教所关心的,是一长系列的再生轮回,其最高目的是涅磐,达到这种境界的个人终于经历完其一切劫难(羯磨)并永远融汇进一种永恒的、不是作为人而存在的极乐世界之中。道教同样似乎绝少关心个人的终极命运或个人能活多大的寿数,只有儒教才更高地重视意识和人的生命。因而便间接地显出重视个人在彼岸世界的续存问题。

萧红的生死场赏析

萧红的生死场赏析

《生死场》共十七章,书中并没有作者集中笔力刻划的主人公,着墨较多的是二里半.王婆和金枝三户劳动人家的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着重写了月英、五姑姑的姐姐等几个女人的悲惨遭遇。 前十章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哈尔滨附近的一个村庄“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生活。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生活却包藏着血和泪的重压。这些被弃置在荒漠大地的人们,对于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但是总摆脱不了穷困的蹂躏和愚昧的捉弄:月英因生病被丈夫折磨致死;年轻的媳妇因难产和受虐待而丧生;王婆因耐不住生活的痛苦而服毒自尽;而金枝的孩子因为丈夫一时气愤而被摔死......他们生活得草率而艰难,同时作品也表现了他们对于这种生活的愤恨与不平。农民们终于在赵三和李青三等人的带动下,组织了“镰刀会”进行了一次自发的反抗地租加价的斗争,斗争虽未正式行动即失败了,然而这次事件所激起的火星,却深深地埋藏在人们心里。 作品的后七章,后七章描写“九.一八”事变之后农民历起抗日的经过和情形。“九.一八”事变后,亡国的现实促使人们从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原来那些似乎浑浑噩噩地生活着的农民们,猛然增加了民族意识,眼光开始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萧红在这部共17章8万字小说里,不仅写了奴隶的悲剧及其抗争,但她的更多地投身在奴隶之奴隶-农村贫苦妇女身上,通过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体验――生(生育)与死(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来反映对于生的坚强及对于死的挣扎的。 《生死场》本文描述了善良无辜的乡村妇女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受尽摧残与折磨后再默默地死的那种无限轮回,着力表现了女性的身体之畸,她们作为男人泄欲的对象和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就是她们的生活状况。首先,萧红是以身体的“畸”变来展现乡村女性可悲的生存状态的,《生死场》前十章中充溢着受病痛折磨所致的身体变形与死亡的毁形的种种可怕之处.月英是“从前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她是如此温和,从不听她高声笑过,或是高声吵嚷,生就的一对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她在瘫痪之后却受尽丈夫的折磨,变成了可怕的怪物:身体的下半部分浸泡在粪便里,腐烂而充满着蛆―― “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其次,《生死场》中对“生”与“死”的描写是纯粹动物性的,绝没有一点抽象意义上的观念,它完全是纯身体感受的,“生”就是女人的生育,它并不伟大,也没有一般传统话语所描写的“伟大”与“崇高”。“生”就是生活与生育,它与“死”一样是女性必须面对的可怖事实,在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面前,年轻的生命一个个倒下去。 “这庄上的谁家养小孩,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我就去拿着钩子,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把孩子从娘的肚里硬撑出来。孩子死不算一回事。”(王婆语) 在同一个阶级中,相对于男人而言,女性处在何等残酷的地位,如果乡村雇农的生存境遇如同奴隶一般的话,那么乡村妇女的生存境遇就是“奴隶的奴隶”。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民族造成的伤害,在《生死场》中是以男性父权专制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在小说中,当日本人刚开始在村庄里寻女人时,王婆还有点诧异:“怎么也带女人吗?......女人也要捉去枪毙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h1 -- -- 本站首页 免费课件 免费试题 整册教案 教育资讯 计划总结 英语角 幼儿教育 文书写作 海量教案 免费论文

网站地图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语文科数学科英语科政治科物理科化学科地理科历史科生物科中考备战高考备战高考试题中考试题教学论文作文园地

教学论文 经济论文 理工论文 管理论文 法律论文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教学论文教育综合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分析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关于其基本内容的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当前,大学生的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文章以笔者对生死观和生命教育的理解为基础,并结合当代大学生生死观的实际情况,将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为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生命观教育信仰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生生死观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生死观涉及人生诸多问题的根本,其基本内容是什么,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根据自身对生命观和死亡观的理解,将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内容概括如下:以生命三重性为内容的生命观教育,以死亡教育为基础的信仰教育,以责任感为准绳的事业观教育,以幸福感为支撑的情感教育,以人生态度为导向的挫折教育。一、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所谓生死观教育,是指以对死亡之自然性与人文性的双重认识为基础,提升对生命本质及其多重性的理解,从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进一步超越死亡,提升生命的品质,获得更多的人生幸福。它是整个生命教育的关键与核心。而进行以生命三重性为主导的生命观教育则是当代大学生生死观教育的基点。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动物的区别主要在于,人的生命有三重性甚至多重性,主要包括血缘性生理生命(肉体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其中,生命的后两重性才是人之生命的本质,也是人文生命的内涵。由于人的生理生命是人的生命存在的前提,我们必须充分尊重我们的生理生命,同时,更要重视以人际性社会生命和超越性精神生命为主的人文生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样认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特别强调人文生命的重要性。因此,我们的生命观应该是对生理生命、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完整认识,帮助大学生建构起科学的生命观念,努力创造人的人际生命和精神生命,在此基础上探寻生命价值、人生

从_重生轻死_到_生死齐一_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中国哲学? 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 3———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 海 波 死亡是人类自身最大的困惑,是古今中外所有宗教、文化所不能回避的问题。中华文化和世界上大多数文化一样,在其发展中形成死亡禁忌的传统。早在西周时期,“悦生恶死”的观念已经积淀到国人的死亡心理中;先秦儒家则承接传统以生观死,形成“重生轻死”的伦理色彩浓厚的实用主义死亡观。但是,这种思维模式受到同期道家颇具颠覆性的挑战和冲击。道家扩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视域,提升了中国人思考死亡的哲学维度,其死亡观富有超越性。道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入手探究生死问题,突破只重视死亡社会属性的误区,把看视死亡的视角还原到死亡的自然属性,由死亡揭示生之价值,提出“生死齐一”,直指生命的超越性,从而在消解死亡的终结意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探索。 一 道家死亡观的产生与形成既源于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同时也和当时的社会状况息息相关。同处西周末年,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状,孔子和老子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迥然不同,人生向度定位在不同的生死视域,由此得出大相径庭的死亡观。 孔子认为,挽救社会的惟一途径是唤醒人的道德自觉,回复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上下有序的礼制时代。这一出发点注定儒家继承传统,以社会人生为生死视域,以生观死,重生轻死,对死亡的关注和探讨都围绕伦理教化这一核心目的。老子则立足于诸侯纷争的表象之外,从“道”的角度思考人生和政治的原则,看重人自身的存在价值,不把现有的伦理秩序当作价值目标。道家杨朱学派即以 此为理论基点高扬生命至上的大旗,把“贵生”作为生死存亡的根本。①庄子是对生死问题论述最多 的中国古代哲学家,战火纷飞、命若蝼蚁的外在景象促使庄子在人生向度思考得更加深入。他继承老子的自然主义道论,由探求生死奥秘入手追寻一种合乎社会终极本质的自由,从浩渺宇宙、万物一体的广大视角俯瞰人生。庄子提出生死本质与人生归宿问题,②在不断探索中完成了道家死亡观体系的建构。 道家死亡观开中国文化中抬高死亡地位之先河。老庄时代,国人“悦生恶死”的意识基本定型,人死为鬼的观念以及由此而来的祭祖习俗积淀成华夏民族的死亡心理,生死的截然区分根深蒂固。儒 3 本文为陕西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编号06JK013)。 ① 道家杨朱学派以 “贵生”、“重生”为原则,认为“贵生”是评价行动得失其情的标准,也是生死存亡的根本: “由贵生动则得其情,不由贵生动则失其情矣。此二者,生死存亡之本也。”(参见《吕氏春秋?仲春纪》)② 《庄子?天下》曰:“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通常认为《庄子》一书的“杂篇”是后人所作,但因其表达的仍是道家思想,故此引用。 ? 07?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及现代价值探析 生死问题是人类的永恒主题,也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中国传统生死观有其深厚的社会依据和哲学基础。对生命的关切、对死亡的独到理解、对生死与人生价值实现的关注构成了中国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本文通过对传统生死观的伦理内蕴进行挖掘,认为传统生死观中所蕴涵的尊重生命、善待死亡、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对现代人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领悟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建立健康和谐的生命观、生活观、人生观都具有巨大的启发意义。 当代人们的生活世界,由于社会变化迅速,往往还没有明白此时的生活状态,生活就又发生了新的变化,常常使人无所适从,那些缺失自信的人常觉得自己无能、渺小,犹如蜉蝣寄生、沧海一粟。 每个人皆有自己的个性、好恶、企盼和求索。但是世间人流如潮,或被磨平棱角、挫伤锐消解雄心,或被单调重复的工作与生活所淹没,被自我的创造物所淹没,被消费浪潮所淹没。被迫服从潮流、服从环境、服从他人,个人渺小之感自然产生,生活变得没有意义。人们生活匆忙、工作紧张,无暇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问题,不知为什么活,也不知道活着是为了什么,涌现出强烈的人生虚无感、幻灭感和无助感。并且物质的极大丰

富刺激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去求这求那,这就有了两种可能:或者没有求到,于是顿时感觉活得没有意思;要么自己求的东西得到了,可是,迅即发现得到的这些东西不过尔尔,也填充不了人生的空白。当然,还有人则根本不知自己要什么,到手的东西又有何意义?不知自己想干什么,也不知自己干什么是为了什么?一切生活到手及没到手的状态都消失意义,并进一步潜入到生命的层次,使人之生命的价值感也随之消失,这就形成了人类生存的危机。 我们知道,人生是由量大部分构成:一为“生”,二为“死”。现实中的人往往只关注当下现实的生活过程,而忽略了人生的终点——死亡;或者人们内心深处就有一种恐惧死亡的心理,从某正抗拒死亡的心理状态中派生出极力忘却死亡的人生观念。 现代社会人生价值缺失问题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可以找到十分丰富的对治措施。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中人生价值的实现过程就是努力达到“天人合一”的过程,具体讲就是传统生死观念各个流派,特备是儒、释、道三家都在人自然生命的基础上挺立起更高层次的精神生命,以此引领人生的价值方向,起到防止人的生活物化与意义世界缺失的巨大作用。 在中国传统生死观众人生价值的最终关注从来没有停留在物质生活的满足这一事实世界,而是极力阐释了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无论是道德人格的挺立,还是精神自由的实现,亦或者是佛性的展露都是在超越人的物质生活之上为人生安置了终极价

萧红的生死场赏析

《生死场》共十七章,书中并没有作者集中笔力刻划的主人公,着墨较多的是二里半.王婆和金枝三户劳动人家的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着重写了月英、五姑姑的姐姐等几个女人的悲惨遭遇。 前十章描写的是“九.一八”事变前附近的一个村庄“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的生活。这些看似极为普通的生活却包藏着血和泪的重压。这些被弃置在荒漠的人们,对于生活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但是总摆脱不了穷困的蹂躏和愚昧的捉弄:月英因生病被丈夫折磨致死;年轻的媳妇因难产和受虐待而丧生;王婆因耐不住生活的痛苦而服毒自尽;而金枝的孩子因为丈夫一时气愤而被摔死......他们生活得草率而艰难,同时作品也表现了他们对于这种生活的愤恨与不平。农民们终于在三和青三等人的带动下,组织了“镰刀会”进行了一次自发的反抗地租加价的斗争,斗争虽未正式行动即失败了,然而这次事件所激起的火星,却深深地埋藏在人们心里。 作品的后七章,后七章描写“九.一八”事变之后农民历起抗日的经过和情形。“九.一八”事变后,亡国的现实促使人们从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原来那些似乎浑浑噩噩地生活着的农民们,猛然增加了民族意识,眼光开始转向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萧红在这部共17章8万字小说里,不仅写了奴隶的悲剧及其抗争,但她的更多地投身在奴隶之奴隶-农村贫苦妇女身上,通过与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两种体验――生(生育)与死(由疾病、虐待和自残导致的死亡)来反映对于生的坚强及对于死的挣扎的。 《生死场》本文描述了善良无辜的乡村妇女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受尽摧残与折磨后再默默地死的那种无限轮回,着力表现了女性的身体之畸,她们作为男人泄欲的对象和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就是她们的生活状况。首先,萧红是以身体的“畸”变来展现乡村女性可悲的生存状态的,《生死场》前十章中充溢着受病痛折磨所致的身体变形与死亡的毁形的种种可怕之处.月英是“从前打渔村最美丽的女人”,“她是如此温和,从不听她高声笑过,或是高声吵嚷,生就的一对多情的眼睛,每个人接触她的眼光,好比落到绵绒中那样愉快和温暖。”她在瘫痪之后却受尽丈夫的折磨,变成了可怕的怪物:身体的下半部分浸泡在粪便里,腐烂而充满着蛆―― “她的眼睛,白眼珠完全变绿,整齐的一排前齿也完全变绿,她的头发烧焦了似的,紧贴住头皮。她像一头患病的猫儿,孤独而无望。”其次,《生死场》中对“生”与“死”的描写是纯粹动物性的,绝没有一点抽象意义上的观念,它完全是纯身体感受的,“生”就是女人的生育,它并不伟大,也没有一般传统话语所描写的“伟大”与“崇高”。“生”就是生活与生育,它与“死”一样是女性必须面对的可怖事实,在无节制、无保障的生育面前,年轻的生命一个个倒下去。 “这庄上的谁家养小孩,一遇到孩子不能养下来,我就去拿着钩子,也许用那个掘菜的刀子,把孩子从娘的肚里硬撑出来。孩子死不算一回事。”(王婆语)在同一个阶级中,相对于男人而言,女性处在何等残酷的地位,如果乡村雇农的生存境遇如同奴隶一般的话,那么乡村妇女的生存境遇就是“奴隶的奴隶”。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给民族造成的伤害,在《生死场》中是以男性父权专制给女性带来的伤害为具体表现形式的。在小说中,当日本人刚开始在村庄里寻女人时,王婆还有点诧异:“怎么也带女人吗?......女人也要捉去枪毙吗?”还有点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而当一个中国警察说,“谁希罕她,一个婆老子!”时,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小说写道:“中国人都笑了!日本人也盲笑。”在中国男人和日本男人这共同的笑声中,女人“和猪一般被他们牵走......还没走出栏

2019年以生死观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2019 年以生死观为主题的作文范文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 在诸子百家中,儒家与道家的生死观各不相同,儒家强调“舍生而取义”,道家强调:“道法自然之逍遥”。人的一生都在奔波忙碌、人情 是非中度过的,在这匆忙的过程中,对于即将逝去的年华,每个人都心 生畏惧。 生与死,是人生起止的两个端点。人生是一条不归路,当你走到 终点是,才会去想起途中的挫折、失败和遗憾,只有正确的了解生命 的意义,才能够正确面对生存和死亡。 纵古观今,多少英雄豪杰精忠报国、战死沙场。又有多少文人义 士弃笔从戎、杀身成仁。真正懂得生命奥秘的人,从来不觉得拥有的 生命有多么可喜,也不会感觉死亡来临又多么可怕。 懂得生死的人从不问自己从哪里来,也不担心到哪里去。对待生死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屈原生活在楚国,正是战国乱世之中,国家被攻占,自己一人流落在外,但他知道,国家已经万劫不复了,而生命最好的终 结就是与这一同去。于是屈原投江自尽,屈原的死即是一种殉国,也是 一种无奈。而他留给人们的,是他的不朽之作——《离骚》。屈原是为他 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没有实现而死的,死得其所。

死结固然值得赞美,但苟活也未必可耻。司马迁的志向,全然写进了他的《报任安书》,自己受了宫刑,却忍辱负重,周游列国、遍访名家,最终完成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记》。被鲁迅先生 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而这,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固有 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这就是他对待生死的态度吧。 真正看透生死的人,心里能够宁静淡泊,才能够对于生死有不同 的看法。在生命中,每个人对生命的解读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相同,每个人都可以以不同的形式活下去。 我想,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态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只有当生死 的大难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听到古人穿过历史沧桑传来的回音,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人若 如此,则此生无憾了。 作文人生总会遭遇不幸 400 字 世间本无阴影,如果有的话,是你自己遮住了太阳。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东西方思维模式比较之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 ————中西生死观的比较 东西方思维模式的内容丰富,本文将对其中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即中西生死观进行比较分析。生死观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目的还是手段,是权利还是义务,是快乐还是痛苦等,其次是如何对待死亡,是直面死亡还是惧怕死亡,是把死亡当作人生的必然,还是对人的惩罚。研究中西生死观的比较对于我们拓宽在生死问题上的视野有极大的作用,有利于我们对传统生死观的扬弃,也有利于我们引进西方的优秀思想,为我所用。 一、中西生死观的共同点:重生敬死 中西方虽然有着很大的文化历史差异,但在生死观上却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二者都重视生的价值,人们都期望能够好好活着,延年益寿。二者也都很敬畏死亡,把人生彼岸看作是一个神秘而充满希望的地方,对死寄予最后的希望。 1.重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西方的生死观都重生,爱惜人的生命。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可以看出,他重视的是人而不是鬼神。重的是生,而不是死。道家学派把重生理论发挥到了极致。早期道家学者厌恶世人为名为利为权势而进行的复仇,提倡一种重生至上主义。中国古代还有着很多渴望长生不死的迷信做法,如修炼、求长生不老药等。这些寻求长生的做法,都体现了人们对生的重视,对生的渴望。 西方思想家也重生,他们注重人生的幸福,注重合理的,高效率的,充分的享受人生。 在《荷马史诗》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阿喀琉斯是死后说:“我宁愿在人间当一个帮工,也不愿在阴间当冥王。”因为在他看来人世问是幸福的,有战争,有荣誉,有美色,什么样的欲望都可以去追求,在阴间,什么都没有。在伟大的死和平凡的生中他选择了平凡的生。自由主义幸福论者特别强调肉体的无痛苦

中国哲学智慧论文之庄子的生死观

庄子的生死观 摘要:生死问题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人类值得思考的问题。《庄子》中详细地阐述了对于生死的看法,表现了庄子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与超越自然的态度。这种超脱生死的态度对于现代人认识生死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自然、意义 正文: 庄子对于生死是从道和气化的角度来考察,生死相通,是万物变化的一种,因此他用一种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而无怨恨和不舍之情。庄子是诸子百家中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人们把孔子称为“圣人”,却把庄子却称为“神人”。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就是道家的化身。《庄子·列御寇》篇记录了庄子将死前的一段话: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廓,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济送,吾葬具岂不备耶,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鸟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鸟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生死变迁在一般人眼中是相当严重的大问题,但在庄子看来却淡似春梦,了然无痕。他对于死生看得如此轻淡,所以对于自己的妻子之死,可以“箕踞鼓盆而歌了”。在《大宗师》中,庄子描述了子来对生死的态度: “父母于子,东南西北,唯命之从。阴阳于人,不翅于

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俟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我者,乃所以善我死也。” 对于生死,如同听从父母的命令一样,不敢有违抗之意。而是唯命从之,深刻了解生死的本质,因此庄子对于自己的妻子的死不是号啕大哭,而是骨盆而歌。庄子把贪恋生敬畏死的人比作晋国的丽姬,未进晋国时,哭得很伤心,等到了王宫后,和君王睡在一起,同进美食,才后悔当初不应该哭啼。所以说谁能知道死了的人不后悔当初的求生呢,死亡并不人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可怕,相反是一种解脱。庄子在《至乐》篇中让骷髅来选择复生与死亡,说明死是一种解脱,不必把生看的太美好,而把死看得一无是处。人的死是对世间烦琐之事的解脱,生前不能不管的,死后可以完全彻底地放下。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他的文章想象力丰富,充满了尖酸刻薄的讽刺和挖苦,嬉笑怒骂,可以说上穷碧落下黄泉,骂尽天下英雄,但是其实他的内心并不激烈。一生穷困潦倒,却能超越贫困乐在其中。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同时嘲讽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庄子这个人在乱世之中,天地之间遵循天道,顺应天理,可以说看破了生死,超越了名利,看透了一切,一切了然于心,直到人间名利生死。首先,庄子认为生未必

读萧红《生死场》有感

萧红生死场读后感 生死场讲述的是困难时期乡村人家的平凡生活到后来发生了悲剧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小乡村。小乡村里不仅景色美,人们的心灵也美,男人们早晨在一起割麦、种地,傍晚一起聚在屋里聊天,或者谈一些秘密,谈秘密就把屋门锁上,轻声谈。妇女们上午就在家做农活,不出门,傍晚亲朋好友来串门,就一起唠嗑儿。孩子们更是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上午结伴去玩耍,玩的地方很多,麦尝菜圃……全被他们霸占了。有时父母要求孩子帮着干农活,小孩们也很情愿,干起活来非常带劲。小乡村的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村中偶尔传出一些新闻:二里半的羊丢了、罗圈腿替麻面婆摘瓜被二里半训斥、赵三的“镰刀会”失败、赵三蹲进了牢房……偶尔还传来一些噩耗:王婆服毒、小金枝惨死。但事情过去也就算了,乡民们也没有惦记着。村里人就这样过着日子,哪怕庄稼全死完了或放弃农业这行了,人们也会再想办法维持生活。例如赵三在家里编了鸡笼到城里去卖,带着儿子平儿上街吆喝,眼看生意越来越好却又落败了,家里堆满了鸡笼,赵三别提多生气,可这事又过去了。十年后,乡村一仍其旧,洋鬼子兵来扫荡了,文章就在此进入悲剧。鬼子越来越猖狂,变的肆无忌惮,老赵三带着全村人民竭力反抗,平儿长大了,罗圈腿也是。但罗圈腿被滥杀无辜的鬼子残害了,他母亲也是。庄稼毁灭了,村民们饥寒交迫,金枝跑到城里去挣钱。日子愈来愈不好过,老弱病残的母亲让金枝去做尼姑,可尼姑院里的主持走了。李青山是“红枪会”的队长,“红枪会”失败后,李青山要逃到城里住了,二里半也跟着去,临行那天的二里半与自己唯一的羊告别,步履蹒跚着走了。 这是一个多么惨绝人寰的故事啊!原本好好的村庄被残忍的鬼子毁灭了。我对侵略者的仇恨加深了,当侵略者再次踏进我国领土时,我必定会勇往直前、奋勇抗敌、保卫祖国。现在的我只有发愤图强、努力学习,才能将自己的绵薄之力奉献给祖国。困难时期生活很艰难,再想想今日不愁吃、不愁穿,过着锦衣玉食生活的我们,就更应该同情困难时期的人们,就更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 《生死场》,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出自萧红,能得鲁迅为其写序言,胡风为其作读后记,这样的一本书,也许真的需要好好品读。 一本《生死场》,让我读到了人们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一股悲意贯穿始终。现实的残忍,悲凉,生活的无奈,艰辛,每多一分的苦难,就给我们的心里加上一分哀意。萧红用她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为我们展现了生活底层人们的煎熬。

儒家生死观

一、生死观的本体论前提:人固有一死,生死乃自然法则使然 二、积极的入世精神:人固有一死,但一息尚存,就当努力 三、生当鞠躬尽瘁,死则死得其所 四、四、生命诚可贵,做生活的强者 《中国古代社会传统死亡哲学》高洋 强昱,陈战国.超越死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死智慧[M]. 儒家死亡哲学倾向于道德哲学基础;道家死亡哲学注重于将个人生死融入到宇宙之中;佛家死亡哲学强调生死轮回,生死涅。 儒家的死亡哲学是建立在儒家“仁”、“义”、“礼”传统的伦理道德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道德哲学的色彩,对于中国传统死亡哲学影响深远。道家死亡哲学赞美死亡,但并不是厌恶生存,热恋死亡。它试图打开百姓狭隘的认识局限,冲破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让人们走出狭隘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以大道那样的眼光看待世界,以宇宙般的胸怀对待生死。佛教死亡哲学则是强调生死即涅槃与瞬间即永恒是,其实质上说的是不离生死而超越生死,不离时间而超越时间。传统佛教中,只有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脱离了生死轮回才能进入涅槃,只有离开了有限的时间才能进入永恒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端, 每个人不论是轰轰烈烈地度过一生, 还是平静地走完人生旅程, 最 后都要殊途同归地完成一次生命的终结。生与死是对立的统一。世间万物,有生有死, 但惟有人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对每个人而言的终极性。人永远追求永恒和绝对, 但在现实的局限性即人总有一死的前提下, 给人的无限性追求以彻底的摧毁。因此, 人对于人生意义、目标及种种终极性的追索都无不起源于生死问题的思考 人是什么?人即灵魂。人是可以思考可以互相交流的肉体,他有理性、可以规划、可以感知、有创新等各种能力。二元论认为,什么是死亡,死亡可能是心灵和肉体的分离,也许是伴随着躯体殒灭的永久分离。物理主义认为死亡是什么,灵魂这种额外的实体并不存在,心灵也只是肉体所拥有的一项特殊的能力,所以,心灵也就伴随着身体正常运作能力的毁灭而毁灭。死亡,简单地说:就是一系列功能的终结。 1人可能是肉体和其他某物的结合体,心灵.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的区别

从对死亡的态度看中西方文化现象 摘要:中西方文化中对待个体生命的态度及生死观存在着很大差异,不同的社会所影响人们对死亡的态度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死亡观解读中西方的文化现象,分别从精神生活,向死而生的态度以及自杀现象来浅述。 关键字:死亡观精神文化自杀向死而生 死亡是个无法逃避的话题,也不乏大量的学者从各个领域展开对其的研究,死亡是神秘的,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知道的人也再也不能回来。作为现象研究,死亡涉及的范围广泛。中西方对死亡的态度折射出了不同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现实。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西方重视“精神”的文化传统 中国人对死其实是怀着一种莫名的惶惑和恐惧的,因为对死亡的意义从未深究,不知道死亡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因此,面对亲人或朋友的死,他们的悲痛是一种彻底的绝望;相比之下,我们很少看见西方人在葬礼上毫无节制的痛哭,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不重感情,而是他们早已了解了人死后灵魂的归宿,在他们看来,死亡并不是生命最后的终结,而只是另一种形式的存在,这使得他们对亲人或朋友的离世表现得更加理性,他们的悲痛更多是来自于一种对分别的惋惜和伤感。 中国人似乎不如西方人重视精神生活,反而更看重实实在在的物质享受,生前如此,死后亦然。亲人去世,常会以焚纸的方式祭奠亡灵,寄托思念。不过烧的不是书信,而是纸钱、纸衣、纸车马等,不外乎是一些生前所需的吃喝穿用,仿佛人死之后已经无形无象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里也照样过着人间的世俗生活,照样需要人世间的荣华富贵。过去有钱人家死了人,还要把真东西拿去陪葬的,这一点,看看中国历代皇帝的豪华陵寝和无数随葬的珍宝就知道了。 可是,很少听说欧洲哪个国家的帝王陵墓修得如此富丽宏伟,或者是墓地里挖出了多少珍奇宝物。西方国家的墓园内草木茐茏,偶有一束鲜花散放在某个墓前,温馨而淡雅。每一座墓前都是一尊体现死者独特个性的雕塑,个个构思精湛,形神兼备,别具匠心,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徜徉其中,使人在艺术的感染下得到精神的陶冶和心灵的启迪。 二、西方“向死而生”的文化传统 “向死而生”是死亡本体论的建构,海德格尔认为,死即“向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或说是“向死而生”。海德格尔的观点是,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以向死存在的方式活着,就是说一直以“有死”或“能死”的方式活着。这种贯穿一切“活着”的死亡存在,先于任何形式的亡故。死亡所意指的结束,不是此在的在终极的存在,而是这个存在者的向终结的存在。向死而生指的不是活着的人与等候在生命尽头的死亡之间的一种外在关系,人们不是一步步走向还在远处尚未到场的死亡,而是在我们的“走向”本身中死亡已经在场;或

中国古代哲学对日本近代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对日本近代文化 的影响 徐水生 内容提要本文指出,中国古代哲学不仅对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了日本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几位日本近代文化精英,如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涩泽荣一、夏目漱石、汤川秀树等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吸收与改造,认为经过他们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某些思想对日本近代的哲学、经济、文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了日本近代化发展的精神动力之一。作者指出,探讨这一历史现象,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具育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国古代哲学在日本古代文化发展中起过重要作用,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中国古代哲学对日本近代文化有何积极影响呢?学术界对此探讨甚少。依据史 料,实事求是地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由东西文化融合而成的日本近代文化, 对于扬弃中国古代哲学,探索东方文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均大有裨益。本文将以 几位对日本近代文化做出重大贡献的日本哲学家、企业家、文学家和科学家为例, 对上述问题做一初步探讨。 一 由于属同一学科,中国古代哲学对日本近代哲学的影响是直接而又显著的。 西周、中江兆民、西田几多郎三人的哲学思想就颇具典型意义。 西周(1829一1897)被誉为“日本近代哲学之父”。他的主要历史贡献是, 将西方哲学(从哲学概论、哲学史到逻辑学、心理学、美学)系统地介绍到日本。

而在译介的过程中,西周始终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媒介。西周6岁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12岁进藩学“养老馆”,接受严格的汉学训练,遍读《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近思录》等重要典籍,20岁左右先后入大阪的松阴塾、冈山的冈山学校学习中国古代经典[1]。1862年至1865年西周在荷兰三年留学期间系统地钻研了孔德的实证主义和穆勒的功利主义,学习了西方的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西方的思想文化开阔了他的视野,改善了他的知识结构。然而,西周在创建日本近代哲学的过程中,并未抛弃以前所学的中国古代哲学知识,而是以中国古代哲学为媒介,来介绍西方近代哲学文化,融东西两种哲学为一体。西周认为,“东土谓之儒,西洋谓之斐卤苏比(”哲学“之日语音译——引者注),皆明天道而立人极,其实一也。”[2]在知识论上,西周提倡“大知”即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反对“小知”即知识的零碎性和片面性。他说:“小知即平常的知识,在有限程度上高于凡庸者,如同某人立于稠众密群之中,看之视野不超过前后左右。”“大知与此相反,如立于一高台之上观台下稠众,对于数万人可以一目了然,视野不受前后左右所限,行动亦得当。”[3]根据西周的《知说》篇所述,他的“大知”是以“文、数、史、地”为基本内容,以演绎和归纳为主要方法,以求得真理为最终目的。很明显,西周的知识论是以西方近代文化为参照系的,但西周所述的“大知”、“小知”概念及某些思想乃是取目庄子哲学。庄子曾曰:“小知不及大知”[4]“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5]。其中的联系显而易见。 西周把当时的新兴学科——心理学介绍给日本人民,其中借用了蕴涵着丰富哲学思想的中国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的某些概念和思维方法。西周指出,“心理之分解首别三大部,智、情、意是也。”“意,是人心之主,即为心诚之君主,而智为采纳之官(又曰报告官),情为宣达之官,采纳之官司入,宣达之官司出,共居心诚,辅相心君,以开其属府于此身国”[6]这种“智、情、意”的心理学理论虽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新知识,但其中的某些概念和思维方法与《黄帝内经》的医学哲学思想密切相关。《黄帝内经》的特点之一,就是将人体各部称为某某“官”,并强调这些“官”的有机联系和整体功能。西周的祖父、父亲均是传统医学的医生,通过他们,西周早年就接触到了《黄帝内经》之书并深受其影响。 西周认真地翻译了一批西方近代哲学范畴,他的翻译不是生硬地直译,而是融合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创译。如“哲学”范畴,英文原词为“philosphy”,意为“爱智”。西周先参照中国宋代哲学思想,将“philosphy”译成汉文“性理学”、“理学”、“穷理学”。随着对西方近代哲学认识的加深,西周觉以上译

构建正确生死观对和谐医患关系意义论文

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和谐医患关系的意义 【摘要】生死观是人们关于生死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最内在、最深层的价值观。医院作为经常面对生死的机构,构建正确的生死观对医患双方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生死的态度,医患双方既有区别,又具有统一性。本文在对生死观进行客观概述的基础上,对医患双方生死观的异同进行了剖析,从而揭示构建正确的生死观是一把开启和谐医患关系的钥匙。为医患双方如何面对生死指明方向,并为破解医改难题提供启示。 【关键词】生死观;和谐;医患关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075-02 【abstract】life-death view is a fundamental viewpoint on life and death, which reflects the deepest, internal values of a nation, a society, and a country. the hospital is an organization often facing life and death. to build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deat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oth doctors and patients. as for attitudes towards life and death,both parties have similarities as well as differences.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an objective overview of the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on life-death view are analyzed, which

生死观

如果说人生哲学是对人生切要问题的智慧反思,那么关于人之生死的问题就是其中的核心。对生死问题的反思,从中可能获得对生命存在意义的领悟。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关于生死的讨论,不乏智者与睿者,可以说中国哲学的两大派别--儒道两家,都是围绕人生价值这一核心著书立说的人生哲学。并且儒、道两家对“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都有着深沉的思考,且都有独到的见解,都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对中国人之生死观有着强有力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儒道两家对生死的理性思考也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对待生死问题上,儒家重生慎死,提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同时对死又持一种慷慨凛然、泰然处之的态度,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道家顺其自然的生活观,是不主张追求、而是珍惜、热爱生命的。 孔子在回答其弟子子路“死事如何”之问时说:“未知生,焉知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先哲们对生的看法。 对宇宙的思考最多的就是老子,老子认为“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儒家对宇宙的思考比较简单,儒家的宇宙观主要是“天人合一”的理想主义。 老子哲学并非单纯探讨有关宇宙客体的问题.而是更多地关注生命存在自身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其它问题,如生命的存在。笔者认为,老子对于个体生命之生,主要探讨了对待生命的态度这个至关重要问题。老子对人世间诸多问题的形而上思考,始终贯穿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终极指向。老子对待生命的态度也是在这条天地人的大法则的指引下。在人的生死问题上,他认为生死乃是自然变化的必然轨迹,视生死为一种很普遍很平常的“自然”现象。“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认为天地之所以能长久的存在于世,恰好是因为他们从不强求让自己永久的存在。他们从不要求世间万物给予回报,无私博大,无欲无求,这就是他们能够长久存在的原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里的“仁”不是儒家所推崇的仁爱,而是偏爱的意思。这句话是说天地对待万物都是平等的,无所谓好恶。圣人也是如此,他们对待百姓也是一视同仁,任凭百姓自作自息。他认为天地间的一切事物都依照自然的规律‘道’运行发展,其间并没有人类所具有的好恶感情或目的性的意图存在着。在这里老子击破了主宰之说,更重要的,他强调了天地间万物自然生长的状况。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在孔子看来,人生在世的所作所为要符合“仁”的原则,那么,当需要在生与死面前做出选择时,也应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做出取舍。所以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在于一味地贪生,而在于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仁道。儒家认为“天行有常”而人要“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以儒家会为了道而献身乃至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可载义,生可贵,义以立生,生可舍。为了实现“仁”的目的和理想,可以舍生忘死,视死如归。孔子还把“见危授命”视为“成人”必备的一种品德和素质,在孔子看来,见到利益便能想到义的要求,见到危险能够献出生命,长久处于贫困仍不忘记平日的诺言,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品德完备的人了。在生死关头,当生命和仁德“二者不可得兼”的时侯,决不能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而应当义无反顾,舍生取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精神,体现了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崇高气节。 说完了生,我们再来看看死。 死亡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对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状态算是死亡呢?

《生死场》读书笔记

《生死场》读书笔记 《生死场》是一部浸透着“悲凉”的小说,这种悲凉来自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现实的灾难性和艰巨性,更来自于人们对现实的沉重的心里反应。在黄土地里,贫苦无靠的农民身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都是背向蓝天,脸朝黄土,辛勤操劳,累弯了腰,累跛了腿,还是得不到温饱,受着饥饿和疾病的煎熬,在这种牛马不如的生活中,连生下来的孩子也是畸形的。 “九一八”事变后,宣称“王道”的日本军队的铁蹄,踏进了这个小小的村庄。受着地主阶级残酷压榨的广大农民身上,又直接地压上了一座帝国主义的大山。亲人被枪杀了,他们的邻人被掳走了,连鸡都抢得不剩一只了,村中的寡妇多起来了。就是这些受苦受难的农民,他们白天看着宣称“王道”的破旗,夜里秘密地组织起来。多灾多难的王婆倔强地站起来了,她在窗外给秘密团体站岗放哨。赵三成了义勇军的秘密宣传员,白天黑夜地走门串户。 东村的一个寡妇把孩子送回娘家投奔义勇军去了。就连那个胆小怕事、一辈子守着一只心爱的山羊过日子的跛足二里半,也告别了老山羊,跟着头领参加了义勇军。人民宣誓的日子,用悲怆的气氛,烘托出人民要求抗战到底的决心。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萧红在心灵的一隅,用生命贴近现实,以先觉者的悲凉笔触抒写人生苦难命运,展示人生的荒凉感。 《生死场》用了散文化的结构章法,书中写了季节的更换,年代的轮回,但时间的自然流转却没有提供为情节发展所需的因果关系,因而,那里的生活只是一个个各自相对独立的场景之间的空间组合。第一章“麦场”主要写二里半找羊,第二章“菜圃”写金枝与成业的恋爱,第三章“荒山”写月英的死和“镰刀会”。整个小说没有组织完整的故事情节,它采用的是一种散点空间单元,并通过时间转换的节奏把其连缀了起来。这种看似无组织的组织,无结构的结构,正是中国散文美学形散而神聚的精髓之所在。 鲁迅和胡风分别为《生死场》的第一版写了序言和后记。

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学生应该怎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建立于一个人对自然、人生、社会和精神的科学的、系统的、丰富的认识基础上,它不仅仅是认识问题,而且还包括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我们党把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科学、正确的世界观最具体、最生动、最集中的表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们一定要尊重客观,顺应潮流,与时俱进。客观就是世界,世界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能去认识它,去适应它,进而去改造它。要使自己适应客观,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而顺应潮流,就是要把握时代的主题。现在是努力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时期,这就是个潮流,我们如果不跟着这个潮流,那是根本的世界观出了问题。与时俱进,就是要永远不落后,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沿,这样我们才能看得更远。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

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 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邪路上去,甚至成为危害社会危害人民的罪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大学生应当追求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品格,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树立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们对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包括对价值的实质、构成、标准的认识,这些认识的不同,形成了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每个人都是在各自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形成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着各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能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合理的价值取向,对一个人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正面临着人生发展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时代要求我们要在学习生活各方面全方位面对和思考如何正确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我们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奉献,这些都是我们将来面向社会和生活所必须具有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品质。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从现在做起,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要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更要勇于实践,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培养、形成和提升自己崇高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