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哲学教研室

2010年10月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5)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6)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28)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39)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52)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58)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4)

附录一:实践教学要求及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 (70)

附录二:练习参考答案 (71)

绪论—1 —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

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

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

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

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

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

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

()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

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

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

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 2 —绪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

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

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

C.唯物论D.辩证法

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

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

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启蒙思想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绪论—3 —

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

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

4、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

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

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涵盖的领域有:()

A.政治和经济B.文化和军事

C.哲学和历史D.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

C.巴黎公社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

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

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

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

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

— 4 —绪论

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

材料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A.黑格尔B.费尔巴哈

C.马克思D.恩格斯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的本质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D.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

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

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

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6、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

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

A.客观实在性B.多样性

— 6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C.运动属性D.时空属性

9、“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这种物质观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C.唯心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10、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

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12、鲁迅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一只眼,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来自人的思维活动

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D.归根到底来自客观物质世界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B.运动性

C.物质性D.客观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15、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16、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

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

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7 —

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是统一的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D.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

18、“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C.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

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A.运动B.实践

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

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

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

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22、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生产实践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艺术创作活动

23、“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8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6、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2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

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

C.事物的绝对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新事物:()

A.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B.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

C.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30、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是:()

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

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

31、人们常说要注意发挥“后发优势”,这里的“后发”与“优势”的关系是:

()A.后发是绝对的优势B.后发都能成为优势

C.在一定条件下后发才能成为优势D.后发只能是劣势

3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C.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33、下列有关矛盾的观点中,错误的观点是:()

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

D.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之争是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

3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35、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

C.质量互变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9 —

36、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7、黑格尔曾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不畏困难勤奋努力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3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

C.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D.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

39、条件对事物发展:()

A.起决定作用B.不起任何作用

C.起促进或延缓作用D.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4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4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

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

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包含的哲理是:

()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和准备B.事物都是联系的

C.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要说明的是:()

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10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4、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

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

45、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

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

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

4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方面指的是:()

A,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代表旧的方面D.事物中决定其性质的方面

47、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B.完全抛弃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48、决定事物性质的是:()

A.主要矛盾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C.非主要矛盾D.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49、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有:()

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

5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

A.可能离不开现实B.部分离不开整体

C.结果离不开原因D.现实离不开本质

5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

A.规律是客观的B.规律是可知的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所作为的5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

A.自然规律的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

B.自然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地活动来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

D.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是难以捉摸的

53、“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句话更好地说明了:()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决定物质

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1 —

54、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

5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56、中国有句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说明:()

A.意识具有主观性B.意识是人随意创造的

C.意识不受认识对象的制约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5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的错误在于:()

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

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

58、物质和意识关系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反作用于物质

B.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5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是:()

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

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

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地对立起来B.把物质与运动对立起来

C.把运动与静止对立起来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2、意识的本质是:()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12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普遍联系B.实践

C.物质第一性D.永恒发展

5、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

A.世界是否联系和发展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的问题

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C.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7、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

A.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矛盾转化创造条件

B.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

C.使对立的双方相互联结形成矛盾统一体

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8、下列观点中,哪些是唯物主义都具有的观点:()

A.物质决定意识B.世界是可知的

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于:()

A.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和愿望

B.任何个人的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都等于零

C.社会发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

D.个人的意志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10、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庭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里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些事实说明了()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

11.矛盾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

B.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

C.在一个具体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

D.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 —

1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

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

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5、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的有:()

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

C.新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

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矛盾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D.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17、“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所包含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B.切忌“一刀切”

C.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8、辩证否定观认为:()

A.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19、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有:()

A.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B.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C.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20、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

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

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14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2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D.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2、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23、下列表述,能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

A.量体裁衣,对症下药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乐极生悲,物极必反

2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

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

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C.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

3、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

1、世界观就是哲学。

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不可知论。

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4、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7、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9、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

10、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因而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

1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2、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5 —

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2、什么是重点论?什么是两点论?二者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其方法论意义。

3、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4、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有的国家面临完全被淹没的危险。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应尽的责任。

中国古人说过:?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请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

5、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常言道:?滴水石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试阐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

6、大跃进时期,人们提出过许多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胆量等于产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结果大跃进成了大衰退。

永动机的设想很好,但却始终没有人将它做出来。

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7、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16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识论是研究:()

A.世界是什么的学说B.世界是怎样的学说

C.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论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唯物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

3、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的是:()

A.费尔巴哈哲学B.黑格尔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D.康德哲学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

A.能动的反映论B.直观的反映论

C.经验论D.先验论

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涵义的是:()

A.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B.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客体是外部自然界D.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7、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

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

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7 —

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与反思的关系

C.实践与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

D.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1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B.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1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的是:()

A.自然科学是人的主观智慧所构造出来的知识体系

B.认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

C.一切知识都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

D.圣人是生而知之的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

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14、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15、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是:()

A.目的性B.计划性

C.创造性D.摹写性

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

—18 —第二章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7、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

A.可知论B.唯物论

C.辩证法D.唯心论

18、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

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

19、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A.理性认识包含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上升为理性认识

20、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可知论B.不可知论

C.唯理论D.经验论

21、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理论B.经验论

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

22、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 ( ) 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23、霍尔巴赫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起源于感觉,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他说:“只有物质才能对我们的感官起作用,没有感官就不可能有任何东西被我们所认识”。“经验要求人们活动,理性要求人们思考”。“认真思考过的经验则把我们引向理性,而理性是不能欺骗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推知我们期待它们发生的结果。”撇开他的机械主义的缺陷,就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其观点是:()A.唯物主义经验论B.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

C.唯物主义唯理论D.唯心主义经验论

24、人们常常不是先掌握了全部的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凭借少量的事实的启发,通过创造性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幻想”,实现对这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这种观点是:()

(完整word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试题库

绪论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C A.工业手工业的发展 B.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2、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 )B A.实事求是的精神 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C.远大而崇高的革命理想 D.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B.可知论和唯物辩证法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认识论 4、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理论品质是( ) 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5、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致力于实现 ( ) C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B.共产主义社会 C.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7、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前人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B A.辩证分析方法 B. 剩余价值学说 C.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D.社会主义学说 8、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的标准。C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反映论和先验论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9、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D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B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1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B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和谐是什么呢?《说文》解释:和,相应也。《尔雅》解释:谐,和也。可以这样说,和谐二字简洁、生动而又朴实无华地反映了中国人心灵深处对于人、社会与自然最深刻的理解,是对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最精辟的诠释。那什么又是和谐社会呢?和谐社会简而言之就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而又充满活力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和谐社会”一词,现已成为当前国内政治主题词之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而言,“家和万事兴”,安宁有序的工作生活,诚信公平的社会风气与丰富健康的文化娱乐就是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所以,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执政党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目标,同样也是每个公民的应尽职责,更是新时期农业系统中的每一位成员理所担当的光荣义务。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一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善于对最鲜活的实践经验作出理论概括,善于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科学,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日起,其生命力最深刻的根源和动力就只存在于实践之中。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走向复兴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源泉。这一伟大实践中不断涌现的各种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养分。我们要善于从多彩的实践活动中、从火热的社会生活中、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营养,善于把基层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科学理论的内涵。正确的理论不仅来自于实践,而且接受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我们既要从实践发展的需要出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进行准确的把握和运用,又要结合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题库

21、只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才能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21、答:错误。(3分)(1)辩证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和外国的,应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而不是彻底否定。(3分)(2)借口解放思想,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提出彻底否定传统文化,在理论上是否定一切,从而否定发展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中是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崇洋媚外思想。(2分) 2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22、答:错误。(3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还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1分)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分) 23、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也成了商品。 23、答:错误。(3分)劳动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劳动力的使用,能够成为商品的只能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3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向工人购买的是劳动力。(2分) 21、唯物主义都认为意识具有能动性。错误。(3分)唯物主义一般都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但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认为这种反映具有能动性。(3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或机械唯物主义一般会否认这种能动性。(2分) 22、人的现实本质是由他/她的选择决定的。错误。(3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是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体系。(3分)人的选择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一定的社会关系条件的限制,所以人的选择并不能决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2分) 23、剩余价值不产生在流通领域中。正确。(3分)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3分)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产生剩余价值,但可以实现剩余价值。(2分) 2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错误。(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不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存在于整体之中,且只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才能存在。不能把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同。(2) 22、真理没有阶级性。正确。(3分)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3分)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2分) 2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劳动。错误。(3分)按照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理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乃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全)

————————————————————————————————作者:————————————————————————————————日期:

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三个理论来源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和法英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罗伯特·欧文)合理成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物质定义及其意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存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的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本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成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a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这就是说,事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处于运动之中b 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的状态c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简述实践的特点及基本形式特点: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试用世界物质统一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社会运动也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任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a.联系具有客观性。b.联系具有普遍性。c.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的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发展的原因:内在矛盾性)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取得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留给我们的大量精神财富,连同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继承和发展的实践中创造的理论成果,构成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思想宝库。它涉及的众多学科门类所形成的知识海洋,无论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还是在人类文明继续发展进步的新时代,都当之无愧地称得上博大精深。 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称,其前身

是德国古典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所发生的一切变化的基础。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精神只是运动着的物质的最高形式。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们能够认识并正确运用客观规律。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中抽引出来的,实质上可以归结为以下3个规律:从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辩证法是关于一切运动最普遍的规律的科学。运动的根源在于矛盾。矛盾双方只存在于它们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之中。人们要认识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必须通过实践,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个别人的认识又是有限的,这个矛盾要在无穷无尽的、连绵不断的世代中解决。 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力。人们在发展生产力时也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即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为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性质随着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等等;所以每一个历史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从原始公社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是在现实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个人在历史上有一定作用,每个时代都需要而且能够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_百度文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 30小题,每题 1分,共 30.0分 1. 循环论的错误在于 ( A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特殊性 B 、夸大了事物运动的绝对性,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 、夸大了事物发展的反复性,否认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趋势 D 、夸大了新旧事物之间的连续性,否认了新旧事物之间的间断性【正确答案是】:C 2. 规律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 A 、主观性和个别性 B 、客观性和普遍性 C 、社会性和历史性 D 、稳定性和不变性 【正确答案是】:B 3. 认识的本质是 ( A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C 、主体头脑中固有的 D 、绝对观念在头脑中的显现

【正确答案是】:A 4. 有人认为,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可靠的,抽象的理论是不可靠的,这在认识论上犯了 ( A 、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B 、形而上学的错误 C 、经验论的错误 D 、唯理论的错误 【正确答案是】:C 5. 下列各项正确说明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的标准的是 (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实践中是否达到预想目的定是非 【正确答案是】:D 6. 社会意识是 ( A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教育活动过程 C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D 、社会的普遍交往过程

【正确答案是】:C 7.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 A 、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B 、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 、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D 、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正确答案是】:A 8. 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是一种承认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 ( A 、排斥了主体选择的作用 B 、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C 、把历史的发展看作自发的过程 D 、否认人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正确答案是】:B 9. 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 ( A 、唯一形式 B 、辅助形式 C 、必要形式 D 、基本形式 【正确答案是】:D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完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纲要 1、(1)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 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无产阶级 (3)马克思主义直接的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美国空想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及其基础 A、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致力于实现以劳动 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离异 C、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 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 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2、(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认识基础,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理论指导;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2)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3、(1)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2)马克思主义的意识观: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3)意识的起源: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 D、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B、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意义: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以实践、地点、条件为转移 4、实践的本质: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等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20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作业

交卷时间:2018-02-13 10:27:58 一、单选题 1.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A. 资本家用经济手段诱使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佣劳动者 B. 劳动者自愿脱离土地到城市做工,为资本家进行积累 C. 通过暴力手段迫使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把大量财富集中在资本家 手中 D. 资本家靠自身勤劳致富,兴办资本主义企业 \ 得分:5 知识点: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是()。 A. 自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B. 社会分工以及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C.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公有制 D. 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商品的二因素是()。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B. 使用价值和价值 C. 生产和消费

D.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的实现要靠()。 A. 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 B. 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C. 同一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 D. 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货币的本质是()。 A. 商品交换的媒介物 B. 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 价值的表现形式 D. 流通手段 得分:5 知识点: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6. 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 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2011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各题的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1项,并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写在题干的括号内。1×20=2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2.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 D.科学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的出现 C.十月革命的胜利 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 4.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是( ) A.物质范畴 B. 实践范畴 C.运动范畴 D.意识范畴 5.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同一性,另一个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斗争性 D.客观性 6.“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7.我国战国时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的这段话说明了() A.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B.规律的平等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D.规律的能动作用 8、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A.实验和工业 B.人的经验 C.科学理论 D.逻辑证明 9、“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10、一切真知都发源于()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客观事物 D.人的意识 11、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是否() A.被大多数人承认 B.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 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 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 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 A、伟大发展 B、伟大革命 C、伟大发现 D、伟大发明 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论文(正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在的各门具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思想,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读某个现实问题,要遵循三步走原则,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说第一步,认清这个现实问题的真实情况和本质属性;第二步,分析这个现实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第三步,找出解决这个现实问题的方法。 本文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从局部与整体、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规律的特殊性和量变质变规律的普遍性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学习和工作实践的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与工作实践

目前, 高等工程院校均开设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作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是现时代精神之精华。工程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特别是掌握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观察世界, 有助于正确分析和理解工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 提高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不仅使我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也让我学到了理论知识,更让我自己的思想觉悟提高了许多,分析和解决学习、工作等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下就简单分析其对我学习、工作的影响。 我是一名业余大学的学生,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我来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是停滞不前的,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先进的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发展着,完备者,不断以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结论丰富自己,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指导我们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就是因为它不是固定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学说,我们的学习也在与时俱进,正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着我们,让我们与时俱进,不断有新的知识让我们学习,指导着我们的学习。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我们是十二年寒窗苦读中,我们就是在慢慢积累着,等待着量变产生质变,在我们学习生涯中,我们时刻要求自己认真学习,为的就是高考,希望我们的质变能够引起量变,对待学习,我们要学会坚持,不松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去面对学习,好为将来的美好生活打下基础。 马克思主义再次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提供科学方法和理论指导。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给人智慧,使人智慧”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学习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所谓“授人以渔”,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武装我们头脑可以增强我们分析过去、改造未来的能力,独立地处理各种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所讲的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联系与发展,唯物辩证法等都对我们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我们以这些理论作前提,来进行日常的学习和工作可以避免走弯路、犯错误。比如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如果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就不难明白为什么没有第一类永动机,为什么诸亮的木牛流马是不可能存在的,为什么武侠小说中的力是不可能存在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培养我们思维创新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各部分都在启迪着人们在科学认识活动中探索未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物质基础,告诫人们在理论思考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从主观臆断的想当然出发,就要从物质第一性出发,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辩证法部分为人们的思维创新提供了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它告诫人们在思维创新过程中应该坚持矛盾分析方法,把握矛盾的特殊性及其特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认识论部分,为思维创新提供了必备的物质条件——认识的主体。要提高人们的理论思维和思维创新能力,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 (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 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济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多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这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形成提供了坚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多选)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作的《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5-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是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1)识记: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 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 ①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②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 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③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等方面与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④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

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 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指18世纪下半期至19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 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 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 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 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括

马思主义的鲜期特征: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①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③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④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5个)①内容与形式②本质与现象③原因与结果④必然与偶然⑤现实与可能为什么矛 盾的方法是根本方法?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矛盾分析方法。因此,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自觉坚持和正确运用对立统-规律是十分重要的。关于什么是底线思维,如何坚持培养提高底线思维?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发生质变的临界点。①要严守原则,不仅要划清底线,更要坚守底线,不能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②要以积极的态度研判风险、防患于未然,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变挑战为机遇,追求最佳结果;③坚持底线思维,要做到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价值的基本特性:①价值的主体性②价值的客观性③价值的多维性④价值的社会历史性。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劳动力价值的组成:①维护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①货币资本循环。 ②生产资本循环。③商定资本循环。新变化的表现①生产资料所有制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大学生就业问题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学院:动物科技学院 班级:动医1402班 姓名:石苓竹 学号: 20140201702

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 摘要:近几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们应该以联系的观点分析为何会出现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生就业就业形势严峻 曾几何时,大学生找工作时是人才市场上的“香饽饽”,可随着大学生数量的增加,如今这种优越感几近消失,面对就业问题眉头紧皱,近年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我们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多角度的看待这一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都是全国性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难点,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就业不足的困扰。在我国,随着知识经济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调整的展开和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特点问题和经济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化对知识经济发展条件下就业理论的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如今,社会经济条件已发生了巨大变化,马克思关于就业方面的理论体系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在知识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有关经济理论,并结合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创新就业理论,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有所不同,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开始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而近年来,我国大学生的数量几乎都是供过于求,大学生毕业后,几乎都不具备相关工作的胜任力。针对这一现状,我国现阶段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加速户籍改革以实现要素充分流动;二是大力发展教育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素质;三是强化市场就业保障以降低劳动力失业风险。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中,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事物是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

201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完整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间的关系问题 D、物质和空间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因为()。 A、实践主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B、实践具有客观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C、实践是个人日常生活的活动 D、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下列选项中,表示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是()。 A、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 C、注意分寸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邓小平指出:“(),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独立自主

D、求真务实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层次。 A、低级 B、中级 C、高级 D、中高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 将社会意识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是从()角度来划分的。 A、反映社会存在的程度和特点 B、对经济基础的关系 C、反映社会存在的方式 D、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从社会意识主体的范围来看,可以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B、资本家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C、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太阳辐射、气温、水分”等属于地理环境中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