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谈

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谈

新课改下的创新教学谈

作者:张欣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6期

借新课程、新课标试行推广之契机,作为教师应该正确透视、把握新课程标准,提倡创新教学,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为他们的探索性、研究性学习插上想象的翅膀,培养他们自己扑捉“灵感”的方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特征,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仅以自己的教学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优化课堂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本,创设自主、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并在整个过程中以饱满的激情激活课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学生当作是和自己平等的人来看待。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和关心学生,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才能建立起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应让学生发问、怀疑,甚至对教师的见解提出质疑,决不强迫学生盲目服从教师的见解,消除他们在课堂上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心情轻松愉快地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点,大胆想象,从而具备创新的基本素质。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才能无拘无束地学习,才敢大胆地思考,大胆地去创新,学会的才敢说一说,不懂的才敢问一问,有不同的意见才敢争一争、议一议,也才能真正体现出主人的姿态。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的核心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强化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件主要来自于教师的调动,教师只有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励起学生的干劲,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才能使之处于“我要学”的最佳探究学习状态。三、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引导者和协作者传统教学中,老师是主宰。上课时教师满堂灌,学生埋头记,课后死命背——可结果,老师苦不堪言,学生满肚苦水,收效甚微!事实上,学生应当成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创新学习应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究、质疑、问难中学,应当是新课改过程中教师的首要职责。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还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引导”,即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导学生开展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习活动。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为

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充分反映他们思维活动的活跃程度,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涉及到激活思维,而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才会有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发展性评价

在对学生的思维活动进行评价时,首先应坚持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创新能力为本。学生新颖的思维结果,如果教师不能论证其结果的正确性,教师应坚持无过错原则,摆脱思维定势,竭力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其次,积极的学习评价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自尊心,他们都希望自己学习的成功能得到别人的承认和肯定。因此。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应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一位成功者,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激励学生创新的欲望。

第三,评价方式应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式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