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其主要推理过程及结论。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及其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正确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理解由真实实验推广到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体会分析归纳、推理总结的思维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物理学史的简介,对学生进行严密的科学态度教育,让学生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真理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难点:力和运动的关系,惯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推小车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观察到一些现象:我们推车时,给车施加推力,车就运动,而且推力越大车运动越快;不给车推力,车就停止。

出示图片:运动的汽车

但有时我们又观察到:让车达到一定速度后,即使不再给车施力,车还会运动。那么力和运动有关系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历史回顾

1.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

在探究运动原因的“侦探小说”里,这正是由明显的线索引出错误判断的案例,而且这个“错案”维持了很久。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出示图片:伽利略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阻力。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出示图片:现代人所做伽利略斜面实验的频闪照片。

让一个小球沿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运动,小球将“冲”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到达原来的高度。

出示动画:伽利略理想实验

如果第二个斜面倾角减小,小球仍将到达原来的高度,但是运动的距离更长。

当斜面最终变为水平面时,小球要到达原有高度将永远运动下去。

这个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思考讨论:为什么说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第一:阻力不可能完全消除;第二:斜面也不可能做得无限长。所以,伽利略的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说明:虽然这个实验无法实现,但是,伽利略在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推理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了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的方法。

伽利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儿也研究了这个问题。

出示图片:法国科学家笛卡儿

他认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针对练习:

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三)牛顿第一定律

在伽利略和笛卡儿工作的基础上,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1)物体这种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2)惯性不是外界强加给它的,是物体固有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动状态,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思考1:牛顿第一定律可不可以直接用实验来验证?为什么?

参考答案:牛顿第一定律所描述的物体不受外力的状态,只是一种理想化状态,所以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思考2:什么时候可以看作不受力?并举例说明。

当物体受力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可以看作物体不受力。

(四)惯性与质量

1.惯性的表现

(1)在不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出示视频:惯性现象

(2)在受力条件下,惯性表现为阻止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出示图片:推小车和汽车图片

让大小不同的车由静止获得同样的速度,需要的力就不同,质量大的汽车需要的力大。

出示图片:大小不同的沙袋

让摆动的大沙袋停下来就比让摆动的小沙袋停下来费力得多。

思考讨论:从牛顿第一定律得知,物体都要保持它们原有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也可以说,它们都具有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能力”,即都具有惯性。那么,怎样描述惯性的大小呢?

参考答案:不同物体维持其原有运动状态的“能力”不同,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

2.惯性与质量

(1)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2)惯性是一切物体所固有的一种属性。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所处位置等外部条件无关。

(3)质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

kg。

课堂练习

1.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状态或状态的性质,叫作惯性,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物体的。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静止;质量。

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

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

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行驶的公共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都要向前倾倒,说明乘客受到惯性力的作用B.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C.惯性的大小仅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答案:C

4.公交车辆有广播提示语:“车辆转弯,请抓好扶手”,是为了避免转弯时乘客()A.向前倾倒

B.向后倾倒

C.向弯道的内侧倾倒

D.向弯道的外侧倾倒

答案:D

5.一列火车减速进站,最后停在站台上。火车在减速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车的惯性越来越小

B.火车的惯性一直不变

C.火车停止时惯性为零

D.火车的惯性不断增大

答案:B

拓展提高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这个规定的实施是保障交通安全的有效措施之一。请你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写出制

定这一规定的两条科学依据:_______________。

答案:物体的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遇到紧急的情况下操作更加困难;

物体的质量大,则物体在相等的速度时的动能大,汽车的刹车片与车轮之间的最大摩擦力是一定的,汽车的动能越大则刹车的时间越长,位移越大,遇到紧急的情况刹车的距离更大,更容易引起交通事故。

2.牙医建议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能有效预防各种口腔疾病。生活中人们常常刷牙后,用力甩一甩牙刷后放回牙刷杯中。关于用力甩牙刷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用力甩牙刷使牙刷运动和停止,说明牙刷的运动状态要靠力来维持;

B.刷毛间的水被甩出去是因为刷毛太细太光滑,没有摩擦力造成的;

C.仅仅是个人习惯没有科学依据;

D.甩牙刷时,在突然运动和突然停止瞬间,刷毛之间的水由于惯性继续运动,导致水、刷毛分离,有利于保持刷毛干燥,从而有利于口腔健康。

答案:D

三、课堂小结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四、板书设计

(一)历史回顾

1.亚里斯多德观点: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实验+推理帮助我们找到了解决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的方法

(三)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叫作惯性定律。

(四)惯性与质量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小惯性越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