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饮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

报】

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开展情况汇报(篇八)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按照会议安排,我受省人民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汇报我省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情况及成效长江是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多年来,省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水源涵养保护工作,坚持经济社会发展以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确保了四川省长江水源涵养功能总体健康。

(一)加强植被保护与建设,促进山川秀美从1998年起,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植被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促进了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一是持续加强森林建设与保护。全省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十年来累计营造林6470万亩,抚育森林3800万亩,改造低产低效林900万亩;

深入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组织实施天然林保护、长防林(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等重点工程,严格控制森林采伐,有效管护林地2400万公顷,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88.8万公顷;

西部大开发10年多来,四川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777.4万亩,占全国总量的6.9%;全面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木材年均采伐量600万立方米,大大低于国家控制指标,森林火灾损失率连年控制在0.2‰以下,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连年控制在0.7‰以下,乱砍滥伐等违法犯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已呈现出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生态状况持续改善的良好势头,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有效发挥。全省国土绿化覆盖率达到62%,森林覆盖率达到35.3%、十年来提高近10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16. 8亿立方米,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双增长”;

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减少土壤侵蚀9672万吨、涵养水源700亿吨,境内输入长江的泥沙减少了46%;

累计增加生物量 6.18亿吨,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年吸收二氧化碳2.05亿吨,生态服务价值超过1.6万亿元,居全国首位。

二是积极改善湿地荒漠生态。我省湿地总面积421万公顷,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53个,保护面积343万公顷;

分别建立国际、国家重要湿地1处、4处,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9个、7个。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工程14项,天然湿地恢复15万余亩,一些重要和脆弱湿地的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启动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和防沙治沙工程试点,治理岩溶区1000平方公里,沙化土地24.8

万余亩;

完成地震灾区植被恢复460万亩,大熊猫栖息地恢复160.5万亩。

三是强化草原生态保护。扎实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已累计争取国家投入23.5亿元,开展退牧还草工程建设1.13亿亩;

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已争取中央投入20.86亿元,实施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亿亩、牧草良种补贴860万亩;

建设人工饲草地180余万亩,减轻天然草原承载压力,牧区草原超载率由2007年的41.7%下降到29%。全省天然草原持续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草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全省共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167个,其中省级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91个、总面积57956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1.93%。这些自然保护区均含有森林草地生态系统或湿地生态系统,对有效保护长江水源涵养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土壤保护,提高水土保持能力一是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守耕地红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用地行为,确保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提高。到**年底,全省耕地保有量达673.39万公顷,基本农田实际保护面积保持在522.70万公顷。

二是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以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治为手段,加快建设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

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截止**年底,我省共计实施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839个,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22.6万亩。

三是实施“金土地工程”。全省积极开展以“金土地工程”为主要载体、以对田、水、路、林、村等进行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整治工作,**—**年实施完成土地整治项目2570个,整治土地1523.80万亩,新增耕地184.34万亩。“金土地工程”的实施,增加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也达到了保护土壤和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四是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计划从**年至**年的8年时间内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86亿立方米;

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69万亩;

新增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建设水利现代化灌区示范区30万亩,大幅提高农业发展的水利化水平,相当于再造了一个都江堰灌区。截止**年底,已完成投资257亿元,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38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90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08万亩,分别占规划数的49%、44%、27%、82%。

五是扎实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自1989年国家实施“长治”(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以来,我省坚持将治理和修复相结合、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实施“长治”工程、国债水保、省重点水保及生态修复等工程治理,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有效协调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1998—**年,我省水土保持总投入28.1亿多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4万平方公里,完成生态修复面

积800多平方公里,累计治理小流域2247条,建设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30万处,改善灌溉面积460万亩,发展经果林435.8万亩。治理区逐步走上生态、经济、社会协调统一、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子;

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流域水土流失趋势已经发生由增到减的历史性转折;

全省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资源破坏大于治理的被动局面在总体上得到扭转。

(三)加强水源保护,提高水质质量我省紧紧围绕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关于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流域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强化环境管理,全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分别划定城镇、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246个、3472个。强化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积极开展重点地区地下水监测工作,监测区涉及成都、德阳,监控面积6473平方公里。**年主要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持续改善,五分之四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13个市(州)监测的在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全部达标,全省49个县级以上城市的71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4.3%。

二是提高工业污染防治水平。坚持把水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从严核定水功能区纳污红线,严格准入门槛。强化工业园区环境监管,积极发展园区循环经济,推动园区积极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推动产业升级改造,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年底全面超额完成国家当年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全部433户企业均已通过验收。

三是全面提高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污水处理厂等处理设施建设,加大配套管网建设力度,完善污水处理标准规范体系。除三州外,全省已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都建有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目标,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成都污水处理率为91.1%,其它设区城市为77.6%,县级市及县城为76.7%。

四是进一步强化小流域综合治理。成都市对9条黑臭小流域实施限期治理,推进中心城区下河排污口和全域黑臭水体整治;

绵阳市政府印发了《三江流域水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工作方案》;

泸州市编制了《濑溪河流域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方案》;

达州市出台了《州河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南充等市也分别开展了市域内河流污染治理。

五是提升流域风险防范水平。强化环境监察能力、水质监测能力和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强在线监控建设和运管,强化日常环境执法监察,提升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全省21个污染源监控中心基本建成,38个监测站达到国家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了甘孜州和50个县(市、区)污染源监控中心建设,11个市(州)成立了环境应急管理机构。

通过努力,我省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得到维护和改善。**年全省139个河流监测断面达标率为71.2%,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五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干流达标率68.1%,支流达标率72.8%;32条重点小流域达标率62.5%;

岷江、沱江水质达标率逐年提升。

(四)加强综合管理,夯实保护基础一是科学编制水源涵养保护相关规划。为加强长江水源涵养保护,我省结合实际情况,近年来先后制定实施了《四川省生态功能区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年)四川省实施方案》、《甘孜高寒草地生态修复规划》、《四川省水土保持规划》、《四川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规划纲要》,以及主要江河及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森林资源增长、湿地保护、荒漠化治理等相关专项规划。这些规划明确了我省推进生态建设、加强长江水源涵养保护的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统筹安排水环境及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确保《条例》的规定落到实处。

二是将“生态优先”原则贯穿资源利用全过程。首先,坚持科学规划。在土地利用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中分别划定限制建设区、开采区和禁止建设区、开采区。其次,加强用途管制,对长江水源涵养区域内的项目,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严格进行用地预审,从严控制用地规模,对存在污染可能的项目,要求必须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听证程序。再次,合理配置城镇建设用地。科学规划城镇规模,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比例和布局,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留足生态建设用地空间。对高污染、高耗能等禁止供地项目一律不予供地。保证林地、草地等基础性生态用地的数量,加强管护,充分发挥其生态作

用。我省新一轮土地规划中确定耕地、林地、牧草地等具有生态功能的土地面积要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最后,建立矿产资源开发新模式。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科学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产资源开发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促进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大降低了矿业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农村生态细胞建设,强化乡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有65个乡镇通过了国家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建成149个省级生态乡镇。**年,我省被列入了第三批中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省。

四是加强地质灾害防治。近年来,省政府积极筹措了50多亿元资金,着力抓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工程防治和应急体系建设。**年至今,已组织实施了近2700项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和3151项应急排危除险工程,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对植被、土壤、水源等生态系统的破坏。

五是强化地质环境保护。一方面,加强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开展了137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项目工作,明显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出台《四川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从源头减少新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我省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正向纵深推进,已完成12个市(州)主要农业区约12万平方公里

的农业地质调查;

《“矿山复绿”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

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有序开展,必将有效减少长江流域攀枝花、泸州等工矿大市因工矿废弃地造成的水土流失。

六是加大土地矿产资源违法案件查处力度。近5年,全省共立案查处土地案件7512件,面积6066公顷(耕地2713公顷),拆除构建筑物437万平方米,没收构建筑物446万平方米,收回土地1052公顷,罚没款43504万元;

共立案查处矿山违法案件1078件。**年以来实现了全域覆盖的矿产卫片执法,进一步强化了对非法采矿、挖沙采石等的打击力度,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一)自然灾害对长江水源涵养保护破坏严重我省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呈现灾点多、分布广、成灾快、频率高、灾情重的特点,地质灾害隐患数量居全国之首;

同时地震、洪涝等重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草原鼠虫害年危害面积居高不下,年均在6000万亩左右。灾害造成森林植被和地表土壤破坏,加剧了草地退化,区域内水土流失加剧,长江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作屡受重创。

(二)局部区域地表植被退化问题仍然突出林地退化及沙化石漠化现象依然存在。全省尚有5600余万亩中幼龄林需要抚育,近4000万亩低产低效林亟待改造,有96.9万公顷宜林荒山亟待造林绿化,大于25度的坡耕地43.7万公顷亟待退耕还林;

还有91.4万公顷沙化土地、73.2万公顷石漠化土地亟待治理;

西部高寒山区和干旱干热河谷荒漠化治理难度大;

局部草原退化严重,退化草地面积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4%。

(三)地质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我省矿山数量居全国之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极为突出。闭坑无主矿山、国有矿山等历史形成的地形地貌景观“复绿”任务艰巨,矿山破坏土地、因矿山开采疏干地下水影响农户、社区饮水困难等问题较多,矿山地质灾害潜在威胁很大。地区石漠化状况日趋明显;

部分地区土壤镉、铅等重金属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土地利用的环境承载力状况不容乐观。

(四)局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作为传统农业大省,农村面源污染已成为污染水环境、影响水源保护的重要因素,但相关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非常滞后,治理难度较大。特别是地处江河源头的川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处于空白,极不利于上游水源涵养保护。

(五)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不足我省生态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发展不平衡,位于长江源头的川西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投入长期严重不足,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能力薄弱,环境监测监管机构人员不足,队伍素质亟待提高,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各项支撑保障体系不健全。

三、下一步工作(一)加强植被恢复和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震损和陡坡耕地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继续实施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加强灾区主要江河流域生态敏感和脆弱区生态修

复。恢复受损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其他草地植被覆盖度,构建以森林植被为主、林草结合的水源涵养生态保护体系。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水库除险加固,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和泥沙入河入库。提高自然保护区和湿地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管理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一是认真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耕地保护数量管控、质量管理和生态管护“三位一体”,确保我省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完善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切实增强考核约束力。二是强化管控性保护,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推进建设性保护,积极开展以农田整理为重点的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推进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三)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步伐优先对水土流失严重区域和生态脆弱区、水源涵养区等进行综合治理,努力构建科学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

建立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办法;

积极推进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生态安全型小流域建设,统筹搞好水土流失防治、面源污染控制和水源区保护。

(四)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一是全面实施有关规划。加快推进主要江河及重点小流域水污染防治、耕地保护、国土整治、水土保持、森林资源增长、湿地保护等水源涵养相关生态保护规划的启动实施。

二是大力推进生态保护重点工程建设。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工

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防沙治沙工程、草原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自然保护区规范化建设工程、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等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工程。

三是继续推进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流域分区保护战略;

实行严格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

加强重点河流水库水污染防治和各类污染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

加快重点流域沿江乡镇生活污染处理设施建设;

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有序开发水能资源,严格水能开发项目生态环境准入条件。

(五)提高监测监管能力一是加强生态环境调查与监测能力和信息网络建设,初步建立较完备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调查监测网络。

二是加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有效减少灾害和重特大环境安全突发事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害。

三是加强执法监管能力建设,大力推进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队伍、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省、市(州)、县(市、区)三级生态环境执法基础。

(六)建立健全水源涵养生态补偿机制扩大森林、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实施范围,逐步提高补偿标准。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加大对大江大河上游重要生态功能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积极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湿地、自然保护区补偿、碳汇交易研究试点。改善能源结构,

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探索建立资源开发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行水源涵养生态补偿,建立健全水源涵养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2019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2019政府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根据会议安排,我就☆县2018年安全生产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主要做法 今年以来,我县着力从源头管控、机制创新、长效监管等方面入手,强化监管执法,着力整改隐患,狠抓打非治违,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起,死亡☆人(道路交通☆起、死亡☆人,建筑施工☆起、死亡☆人),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主要做法体现为“三个三”(即:三化联动、三项整治、三个加法): (一)实施“三化联动”,筑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一是高位推动常态化。今年以来,县委、政府先后☆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着力解决全县安全监管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在国家省市“两会”、汛期、国庆等重要时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亲自带队到重点单位、重点领域和重点部位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形成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二是安全责任链条化。年初与各乡镇和县安委会成员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由县委书记、县长负总责,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链条。三是督查考核严厉化。制定印发了《安全生产工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办法》,细化了考核工作措施,推动实行了“安全生产季度考核”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政府综合督查工作,特别针对我县煤矿安全重点工作严格实行“月督查月通报”制度,今年共对包保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负责人提请县政府领导进行了☆次约谈,以严格督导考核倒逼安全责任落实。 (二)推进“三项整治”,聚焦安全生产顽症痼疾。一是大力开展“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印发《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百日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深入各行业领域开展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累计检查企业☆家次,排查出一般隐患☆项,惩治典型违法行为☆起,取缔违法企业☆家,停业整顿☆家,暂扣营业执照☆家。二是深入推进“1+8”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集中力量对全县☆个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和薄弱环节进行再排查、再清理、再整治;同时持续强化综合督查,由县监察委牵头成立了专项工作督查组,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并对相关督导检查情况予以通报。三是重拳推进“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检查直管行业企业☆家次,查处一般事故隐患☆项,下发各类行政执法文书☆份,查处违法违规企业☆家次,实施暂时停业停产☆家,行政处罚罚款☆万元,行政处罚金额与同期相比增长☆%。 (三)做好“三个加法”,健全安全检查长效机制。以转变监管方式,提高

肇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肇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调整方案 可研材料 肇庆市环境保护局 2018年5月18日

一、项目背景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干流中下游。全市行政区域总面积148.91万公顷,辖端州、鼎湖、高要3个区和广宁、德庆、封开、怀集4个县,代管四会1个县级市,另设肇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肇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于1999年经《关于肇庆市生活 (粤府函[1999]4841号)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批复》 批准颁布实施,全市共划定19个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其中,西江三榕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北江大旺区白沙饮用水源保护区和绥江马房水厂饮用水源保护区分别经粤府函[2008]147号、粤府函[2011]252号和粤府函[2013]158号进行了调整。2015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部分市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5]17号),肇庆市划定了62个乡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截止目前,肇庆市共有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81个,其中区县级11个,乡镇级70个。现行肇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划是依据当时的城市供水水源格局和法律法规划定,对肇庆市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肇庆市部分区县因供水规划调整、供水格局发生变化、取水口迁移、现状水量水质无法满足要求、现行区划方案不符合国家和省技术规范

等原因,原划定的部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已无法适应当前饮用水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根据《广东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加强和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优化调整工作的通知》(粤环函[2018]672号),如存在供水规划调整、取水口迁移、供水格局改变、汇水条件发生变化、现行区划方案明显不符合国家和省相关技术规范等情形,确有必要调整的,须经充分研究论证后,以市域为单位进行整体系统调整。鉴于此,为进一步保障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保障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规范化、水源保护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肇庆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开展了肇庆市饮用水水水源保护区调整可行性研究工作,结合肇庆市供水格局现状及规划情况,在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安全及水量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制定《肇庆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方案》。 二、肇庆市现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肇庆市经广东省政府批准划定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有19个,其中地表水源保护区17个(粤府函[1999]4841号文批准,粤府函[2008]147号、粤府函[2011]252号和粤府函[2013]158号调整),包括西江三榕水厂、西江狮山水厂、西江后沥水厂、西江南岸水厂、西江东区水厂、北江西北江水厂、绥江马房水厂、绥江贞山水厂和四会水厂、龙江龙湾水厂、西门坑河、南街河艮岗、绥江东乡、绥江首约、西江德庆县水厂、贺江封开县自来水厂和河南水厂、绥江怀集县城区、北江大旺区白沙等17个河流型水源地,九坑河水库、大坑口水库等2个湖库型水源地。经粤

[工作汇报]全市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工作汇报]全市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全市贫困村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情况报告 XX市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605个村(居),总人口万。全市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28处,受益群众万人。其中,千吨万人以上联网供水站16处,实现供水287个行政村、万人;单村集中供水站312处,覆盖供水人口万人。 76个省市级贫困村全部实现通自来水,全市自来水入村率达到99%。 1、加强组织领导。全市成立了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水利、发改、财政、国土、卫生、环保、审计、供电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多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水利局成立了扶贫工作小组,将贫困村的饮水安全工作目标任务细化分解,确保了贫困村群众的饮水安全。 2、科学规划设计。聘请具有设计资质的单位对全市农村饮水工程进行规划设计,综合考量饮水类型、分布、经济条件、水源条件和地形条件,以优质水源为依托,合理布局区域供水设施,尽可能实现“单村变联网、小网变大网”规模化供水,提升供水水质。特别是在解决贫困村饮水安全方面,把涉水资金和项目向贫困村倾斜。组织人员对全市15个镇街区的76个省市级贫困村,逐一进行了走访调研,摸清了贫困村在饮水安全方面急需解决的有关问题等基本情况,修订完善了帮扶实施方案和计划,逐步推进实施。通过移民帮扶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提质增效项目,加大对贫困村饮水安全建设的帮扶力度。 3、争取项目资金。全市开展扶贫工作以来,市水利局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重点对76个省市级贫困村倾斜,解决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的问题。20XX年,借助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总投资300多万元,为五个省级贫困村和三个泰安市级贫困村,建设供水管网,通过联网扩网、改建村内管网等方式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项目完成后,集中供水管道到达贫困村村头,实现全时段供水。同时,积极协调和整合移民帮扶资金,争取上级资金200多万元对部分库区移民村的村内自来水管网工程进行改造,对老城、石横、湖屯等部分饮水困难的山区村,开展打井、更换隐患的主管道等工程措施,实现安全供水,进一步提升全市贫困村的供水保证率。 4、严把工程质量。坚持把饮水工程建设质量作为“百年大计”,严把三大关口,精心组织实施。水源选定关。每处水源的选定,都组织水利专家充分论证,并进行水质化验,确保达到国家饮用水标准。制度落实关。按照“四制”要求,实行了项目法人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策划和实施全程负责,并承担投资风险;实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时间:2014-08-07 22:5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73次 一、基本情况 罗坑镇新塘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XX区罗坑镇新塘村,距XX城区约60公里,工程规模279.98吨/日,工程投资76.85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60.45万元,市级以下自筹16.4万元,工程于2011年12月完工并全部实现通水到户,解决233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际受益人口达2500人,工程建成后由罗坑镇新塘村村委会负责管理,并做为附近罗坑镇政府所在地罗坑街的备用水源。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责任,加强领导。 罗坑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罗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镇农办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实行分工负责,专班运作。并确定工程项目法人、挂钩领导、行政负责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受益村村民代表。镇政府出台了《罗坑镇新塘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并与新塘村委签定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把项目纳入村农村经济工作目标年度考核。由此,全镇形成了上下联动、各方参与、齐抓共管、运转协调的工作机制,为项目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建章立制,加强建后管理。 围绕“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目标,切实加强工程建后管理,确保工程长期发辉效益,管理单位建立了工程技术档案和工程巡查、维修管护、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一是落实管理制度。管理单位制定了《罗坑镇新塘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办法》,镇政府与管理单位签定了工程管护责任书,新塘村委会根据管理办法聘请3名有管理经验的当地村民长期负责工程的管理和维修,并与管理人员签定工程管护责任书和聘用合同书,确保工程管护责任到人。二是落实计量水价制度。工程全面推行用水计量和“抄表到户、一票收费”的末端水价制度,村委会召集受益户代表和相关部门人员召开供水价格听证会,结合工程运行费用和当地村民实际承受能力,合理确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作者:————————————————————————————————日期: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年7月1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卫生部、建设部、水利部、地质矿产部)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发展,必须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所有集中式供水的饮用水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的污染防治管理。 第三条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一般划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可增设准保护区。各级保护区应有明确的地理界线。 第四条饮用水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均应规定明确的水质标准并限期达标。 第五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应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跨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治理应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 第六条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其上游地区不得影响下游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 第二章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防护 第七条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包括一定的水域和陆域,其范围应按照不同水域特点进行水质定量预测并考虑当地具体条件加以确定,保证在规划设计的水文条件和污染负荷下,供应规划水量时,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相应的标准。 第八条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划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标准,并须符合国家规定的《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第九条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外划定一定水域和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根据需要可在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外划定一定的水域及陆域作为饮用水地表水源准保护区。准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保证二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禁止一切破坏水环境生态平衡的活动以及破坏水源林、护岸林、与水源保护相关植被的活动。 二、禁止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 三、运输有毒有害物质、油类、粪便的船舶和车辆一般不准进入保护区,必须进入者应事先申请并经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并设置防渗、防溢、防漏设施。 四、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不得滥用化肥,不得使用炸药、毒品捕杀鱼类。 第十二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2019年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014年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在上级“清剿火患”统一安排布置下,我场认真贯彻各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根据上级组织文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狠抓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工作中各项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现将2014年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积极做好消防安全宣传工作。只有思想上重视起来,安全行为才有保障。我单位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的宣传,坚持每月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例会,分析存在问题,讨论处理措施,布置预防工作。单位领导在每次会议上都反复强调,要求大家小心谨慎,预防为主。要求职工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将消防安全宣传深入人心。 二、开展专项行动,大力整治内部安全隐患。坚持预防为主、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工作方针,对人影办弹药库房每月开展防火安全自查活动,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并对灭火器进行检修和添置,做到防火设施齐备和性能良好;对单位内电源线路进行了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电线老化、电路布置混乱、连接不规范的问题进行了整改。 三、狠抓人影安全管理。人影工作是我单位一切工作的中心,在人影作业过程中,重在安全管理。首先,积极落实《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办法》等有关规章要求,牢固树立人影工作安全第一的意识,克服麻痹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各项规定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其次,落实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弹管理等安全措施。弹药都统一放置在专用仓库,无乱置乱放现象。年初对人影作业高炮进行了例行年检,全面排查安全隐患问题。 四、今后一段时期的消防工作重点。按照上级部门关于开展“清剿火患”战役工作方案的具体要求,迅速行动,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加强对火灾隐患易发点的专项整治,确保不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制定消防安全工作方案,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建立健全内部消防安全管理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火灾隐患。继续加强消防宣传工作,把消防安全的宣传活动融入到具体的日常工作当中,增强法律意识,树立防范观念,达到人人关心防火,人人重视防火的工作环境,全面提高我场全体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全面防控,确保不出重特大安全事故。 1

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标准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1.1 前言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1.2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1.3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1.4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 1.4.4 裂隙水 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 1.4.5 岩溶水 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 1.4.6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1.4.7 承压水 承压水,是指充满于上下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具有承压性质的地下水。 1.4.8 浅层水 浅层水指与当地降水、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 1.5 基本要求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范围包括向城市自来水厂直接提供水源的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的取水水域和密切相关的陆域,以及海水淡化厂取海水的海域。 跨地区的河流、湖泊、水库、输水渠道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上下游兼顾、共同协调,制定出入境的水质和水量要求,其保护区的划分应与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按照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其上游地区必须保证达到出境水质要求,并应保证下游有合理水量。其上游地区排污不得影响下游(或相邻)地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对水质标准的要求。 根据水源地环境特征和水源地的重要性,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是指地下水水源地的地表分区,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必要时也可在二级保护区范围外设置准保护区,准保护区范围为地下水水源的补给、径流区(承压含水层单指补给区)。 关于水质标准的要求,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水质基本项目限值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地面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我镇从XX年9月份以来,按照县部署,在镇内全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设,现将此项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镇地处仙游县城南郊,总面积86.8平方公里,人口6.71万,辖19个行政村。长期以来,全镇群众饮用水大多数采用没有处理的地下水、地表水及山泉水,水质、水量根本得不到保障,严重影响群众身体健康。自XX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被列入民生工程以来,我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基本上让全镇干群饮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XX年至XX年,全镇各村完成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建设,共铺设管道长度466.1km ,新入户11833户,解决不安全饮水32332人,总投资996.4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585.065万元,村级自筹411.415万元。 2、XX年至XX年,中央增投项目赖店农村及学校饮水安全工程,新建500T清水池一座,铺设主管网5130米,建成玉山、山尾等12个村14个分散式小型供水工程,建成前埔、象岭等15所小学小型供水工程,总投资675万元。 3、今年利用中央增投项目结余资金约200万,对部分

村及集镇区自来水管道进行改造,目前设计已完成,正准备招投标。 二、经验和做法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列入为民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做到“四有”确保工程顺利进展,即有专门的领导机构;有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方案;有明确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有专门的技术指导小组和工作督查小组。 2、政策引导,多方筹资。饮水安全项目涉及面广,投资额大,筹资方式需多元化,多样化。我镇鼓励各村把财政补助的政策资金作为引导,积极采取市场运作、分类推动的办法多方位筹资。一股份合资。如龙兴村在补助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动村民股份制合作建供水工程,吸引受益群众共同建好、管好饮水工程。二是社会引资。如玉墩、留仙、溪埔供水工程建设在自筹和补助资金缺乏的情况下,积极向其他部门争取资金补助进行建设。三是群众自筹。饮水安全项目建设作为村民公益事业,由村委会、村老协会等牵头,发动群众自筹资金,部分受益群众还自愿投工投劳参与建设,以及发动社会能人捐资建设等。 3、严格管理,确保质量。饮水安全关键在于水源安全和饮水工程的质量安全。为确保饮水安全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我镇严格按《仙游县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实施方案编制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有关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法律法规列表

一级保护 区第五十八条禁止在饮用水 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 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 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与供水设 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 者关闭。 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 区内从事网箱养殖、旅游、游 泳、垂钓或者其他可能污染饮用 水水体的活动。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 设项目; 禁止向水域排放污水,已设置的排污口必须拆 除; 不得设置与供水需要无关的码头,禁止停靠船 舶; 禁止堆置和存放工业废渣、城市垃圾、粪便 和其他废弃物; 禁止设置油库; 禁止从事种植、放养畜禽和网箱养殖活动;禁止 可能污染水源的旅游活动和其他活动。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内 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 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 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 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 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 过本区; 禁止建设油库; 禁止建立墓地。 第二十二条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 区的保护,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第 二十条对应的内容不是保护措施,而是排污 许可制度,对应的保护措施是第五十八条) 的规定执行。 二级保护区第五十九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排 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已建成的 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者关 闭。 在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 从事网箱养殖、旅游等活动的, 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措施,防止污 染饮用水水体。 第十一条饮用水地表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 内必须分别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 目 原有排污口依法拆除或者关闭; 禁止设立装卸垃圾、粪便、油类和有毒物品 的码头。 第十九条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 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二、二级保护区内 (一)对于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 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 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 其它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 理,转产或搬迁; 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 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 限期搬迁; 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 第二十三条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 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建设项目。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超过国家规定的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 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 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 区内设立装卸垃圾、油类及其他有毒有害物 品的码头。

“安全生产”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安全生产月”活动情况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部门《关于开展2015年“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按照管理处、总包部、公司及项目安排,结合项目生产实际,紧紧围绕“加强安全法制、保障安全生产”的活 动题,扎实开展了2015年“六月安全生产月”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了项目员工的安全意识,促进了项目安全文化建设,为下一步安全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现将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格部署 项目部在收到关于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后,项目部领导高度重视,迅速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召开会议,决定成立安全生产月活动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书、记副经理任副组长,下设活动办公室,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活动实施方案,严格部署,明确分工责任。2015年6月5日,由项目安保部组织,项目管理人员、施工队负责人、工班长及主要工序责任人参与,召开了项目部2015年度“安全生产月”活动动员大会,宣传了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提出了活动的安排与要求,明确了任务与责任。 二、宣传培训,形式多样 第一,深入宣传。由安质部组成咨询小组,地点设在安保部办公室,开展安全咨询日活动。施工现场悬挂安全生产标语,向施工人员发放安全生产手册,咨询小组全天为施工人员解答安全生产知识疑问。 第二,事故警示教育。组织观看《生命不能重来》、《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盘点(2015版)》、《依法治安的法律重器》以及《隐患直击》等宣传片;观看典型事故案例视频、图片,通报了2014年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反

思事故原因,汲取教训;以ppt的形式展示施工队进场至今施工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后期施工安全生产中的要求。 第三,知识竞赛。在全体管理人员中以试卷形式,开展安全竞赛活动;组织作业人员进行安全竞赛游戏,充分调动了全员的积极性, 尤其是让广大作业人员更加理解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第四,专家讲座。邀请专家为农民工进行安全培训、安全法制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 三、落实整改,加强防范 针对隐患,落实整改。活动领导小组分组深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结合现场实际,向施工人员宣传安全生产知识,特别是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对存在的安全文明施工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现场可以整改的要求现场立即处理,需要整改时间的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在整改时间内完成整改并复查合格。整个安全生产月期间,组成措施到位,并未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 结合实际,加强防范。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和商洛市天气情况及管理处相关文件要求进行了防洪防汛应急预案演练、交通安全应急预案演练。依照商洛市历史天气,后面将面临几个月的高温天气,项目部组织人员对项目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区、库房等火灾易发地点进行了重点布置,对现场消防设施进行了改进。同时要求施工队做好夏季高温保障急救措施,准备好医用品和救护用品以及防洪防汛措施。 四、体会 通过开展安全月活动,对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及时的进行了落实和整改,广泛的宣传了“加强安全法制、保障安全生产”这一主题,提高了全体人员的安

国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前言 为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管理,科学、合理地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有针对性地制定预防和控制饮用水源污染对策提供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的要求,制定本技术规范。 本标准规定了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文件的编制 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01月09日发布。 本标准自2007年02月0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 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基本方法。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集中式(包括备用和规划的水源地)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农村及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可参照本技术规范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技术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49-200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93 地下水质量标准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1.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国家为保护水源洁净而划定的加以特殊保护、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定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地表水源保护区和地下水源保护区。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可分为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1.4.2 潮汐河段 潮汐是海水受月球吸引力作用,出现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并产生涨潮流和落潮流。涨潮时潮水溯流而上,使河水水位升高,并出现溯河流;落潮时则使河水水位回落,并出现顺河流,通常把河流中受潮汐影响明显的河段称为潮汐河段。 1.4.3 孔隙水 孔隙水是存在于土层或岩层孔隙中的地下水。它主要分布于松散的沉积层中,也存在于半胶结的碎屑沉积岩中。 1.4.4 裂隙水 裂隙水存在于岩层裂隙中的地下水。根据岩层含水裂隙的产状,裂隙水一般可分为风化带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及脉状裂隙水三种类型。 1.4.5 岩溶水 岩溶水原称“喀斯特水”,是存在于可溶性岩层的溶蚀空隙(如溶洞、溶隙、溶孔等)中的地下水。 1.4.6 潜水 指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地下水。潜水的自由水面称潜水面,潜水面相对于基准的高程称潜水位,地面至潜水面间的距离为潜水埋藏深度。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讲话

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讲话 同志们: 县政府召开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精神,特别是贯彻落实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改善民生的工作部署,要利用2-3年时间完成全县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年内解决荣兴等5个乡镇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的有关要求,总结前一个时期工作,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一、充分认识全县安全饮水工作紧迫性和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的重要性 我县农村大规模改水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20多年的建设,解决了农村饮水问题,从吃小井水、泡子水、土井水到绝大多数村屯吃上了自来水,从根本上改变了世世代代吃不干净水的局面,全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归功于各级党委和政府把民生问题当作头等大事,在解决群众饮水问题上,舍得投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要求和县政府提出的3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的要求,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县农村总人口为万人,集中供水受益人口为万人,全县农村供水普及率为 %,饮水安全和

基本安全人口为万人,饮用不达标水人口为77389人,其中饮用氟超标水30158人、苦咸水21477人、其他超标水25754人;饮用水量不达标为59462人,全县饮水安全普及率 %,可以说全县饮水安全工作任务非常重。 当前,全县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二是自来水工程设备老化,水质、水量得不到保证。从1980年至今,我县农村人口饮用自来水问题基本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质不好、水量不足、持续供水能力差、管道老化。以前改水工作任务是从吃坑水、土井水变为吃自来水,这次是让全县农工吃上安全水、放心水,达到规定标准的用水量。三是设计不合理。上世纪80年代改水,由于大家都没有经验,管径设计不合理,管材选用不科学,再加上输水时间长,现在不敢加压,造成吃水困难。四是投入大。解决全县饮水安全问题初步预算为4699万元,仅靠县、乡财力解决这个问题难度非常大。五是管理体制落后、机制不活。国营事业单位铁饭碗,收费欠账不断增加,职工没有危机感,服务不到位。投入机制单一,国家、省、市、县、乡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给钱就停,没有长远打算。 总的说,我县饮水安全工作既有机遇,又有现实的困难。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这是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问题,要确保全县人民喝上放心水。

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

**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市检查指导工作,并衷心感谢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面,我就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以简要汇报。 ***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过渡地带,辖*乡*镇,*个行政村,市属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是全省的贫水区和地方病高发区。多年来,我市一直高度重视饮水安全工作,不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年底,我市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处,解决了*万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占全市农村人口的*%。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了规划和建设力度,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促进全市饮水安全工程深入推进。 一、超前运作,精心筹备,抢占机遇制高点 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扎实开展,我市本着早谋划、早启动、早实施的原则,精心组织,有序推进,切实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一是领导重视。市委、市政府把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由主管副市长为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形成了领导亲自抓、部门配合抓,各级、各部

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为了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市政府与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书,同时要求发改、水务、财政、国土等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全方位推动了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开展。二是实地踏查。今年,我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总投*万元,计划解决*个村屯*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年初,我市组织人员对项目区进行了调查摸底,将饮水情况按类型、程度、人数等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存档备案,并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市*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做好工程设计、全面落实工程项目奠定了基础。三是有序推进。我市于*月*日召开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确认会,明确了相关单位、乡镇及村屯的工作职责。在政府常务会上,传达了水利部陈雷部长在全国饮水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下发了《***市**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推进方案》,确定了项目受益乡村、学校的责任人,明确了工程各个时间节点和工程时限。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投资*万元,占计划的*%。已完成水源井*眼,占计划的*%,铺设自来水管长度*公里,占计划的*%,国家和省投资金已到位,正在按工程施工进度拨付工程款。水质检测中心化验室及办公场所已建设完成,正在按省厅规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二、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促进饮水安全工作统筹发展 年初以来,我市以全面完成“*规划”为目标,坚持“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和“先急后缓,先重后

关于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安全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34073 关于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Report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ire safety work

关于消防安全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根据大林公司安字[20nn]68号《大石头林业有限公司关于下发《春季安全生产消防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要求,按照公司的整体工作部署,我们立足本单位实际,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消防专项检查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春防工作当前,林场的头等大事,就是春季森林防火工作,今春的气温回升快,给春防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我们划分了场级领导包片责任区,要求每位场领导在春防期间要经常深入责任区,检查森防工作,强化领导值班制度,采取了当班领导签字的措施,增强了值班领导的责任感,严格请假制度,对林场机关工作人员和后勤人员要求,在春防期间只要晴天,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一律不休息,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准备好扑火的服装,一旦发生火警能第一时间,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火常严抓火源管理。我场在各个入山道口分别设立了森防检查哨、卡、站,进入森防戒严期后,林场领导和机关人员全员上岗深入一线,在入山道口检查,从早5点30分开始上岗检查,通过这一措施,减少了漏登、漏检、漏教育现象发生,有效的控制了火源入山。对林场内的沟系开发人员签定了用火协议,要求各沟的看守房四周开出20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并对看守人员经常做防火安全教育,在戒严期要求停止一切用火,为防止有死角,我们在戒严期内,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模板) 一、水源地概况 ***水库位于***,距县城中心约1公里,属地表水,湖库型水源,为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库建成后,服务人口约2万人,日均供水量1.2万立方米/天。 二、划分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三)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 (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 (六)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七)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GJ3020-1993) *** 三、划分方案 ***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为一级、二级保护区,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其中一、二级保护区面积分别为1.18平方公里和9.14平方公里。取水点位于***,地理坐标为东经107°1′19.58″,北纬27°48′44.04″。 一级保护区(编号:X-Ⅰ) 以取水口处北侧500米1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一线至102号点,往东南沿道路经103号点至漆树沟北104号点, 往西南至105号点,往南经

105、106、107号点至1245米高程山108号点,转西经大官山至大形地109号点,往北经***水库大坝与1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1.18平方公里。 二级保护区(编号:X-Ⅱ) 以***水库大坝北约700米201号点为起点,往东北沿山脊线至大垭口东202号点,往东至1300.5米高程山203号点,往东北沿集雨范围至坪子头204号点,往东南沿山脊线抵1613.5米高程山205号点,往南至马家田206号点,转西沿集雨范围线至王家大坡207号点,往南至羊角老208号点,往西经郭家大坡沿集雨线至大形地209号点,往北沿铁路东至201号点闭合。总面积约9.14平方公里。 保护区拐点及界限详见附表和附图。 四、拐点坐标

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饮水安全工程工作总结 篇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工作总结报告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工作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略二、工程 质量与进度 XX 年度**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程序化、规范化管理, 从而保证了施工质量,少走了许多弯路,基本上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根据合同,人饮办 将该工程建设的主要工序划分如下图所示: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工序流程图水源点确定→源水水质化验→沉井(大口井)放样清基→沉井(大口井)砌(浇)筑→测量定位、放样**池(高位水池)→**池浇筑→泵房建设→管线敷设安装→水泵安装→通水试验 →县级初验→省市终验在上述每一道工序结束后,由施工单位提出检验申请,工程技 术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合格后才准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由于实施施工中的不确 定因素很多,如开挖深度、土石类别、管线走向以及征(占)用群众土地等,给有关施工单 位增加了施工难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到目前为止,所有中标施工单位均完成 了主体工程的施工,水质水量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篇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工作典型材料 时间:XX-08-07 22:55来源:未知作者:箫声点击:173次 一、基本情况 罗坑镇新塘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位于XX区罗坑镇新塘村,距XX城区约60公里,工程规模吨/日,工程投资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万元,市级以下自筹万元,工程于XX 年12月完工并全部实现通水到户,解决2333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际受益人口达2500人,工程建成后由罗坑镇新塘村村委会负责管理,并做为附近罗坑镇政府所在地罗坑街的备用水源。 二、主要做法 (一)落实责任,加强领导。 罗坑镇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罗坑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在镇农办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办公室,实行分工负责,专班运作。并确定工程项目法人、挂钩领导、行政负责人、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受益村村民代表。镇政府出台了《罗坑镇新塘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意见》,并与新塘村委签定项目建设目标责任书,把项目纳入村农村经济工作目

安全质量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安全质量情况工作总结 本项目在上级有关单位的领导及支持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方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以实现项目、公司安全生产目标为核心,以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及措施为途径,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项目安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项目营造了一个安定、和谐的施工环境,确保了施工安全顺利进行。现就安全质量工作总结如下: 1、安全质量工作综合开展情况 1.1安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情况 1.1.1安全质量生产组织机构保证 开工以来,项目部就按照“抓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安全总监总体负责和分管领导、部室负责人组成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1.1.2工作保证 安质部代表项目部行使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目前项目部有专职安全员1人、质检员2人,各班组设置了兼职安全员及群众安全员负责工序过程的安全监控和管理,从工序过程上加强了安全控制。 1.1.3、制度及措施保证 为确保安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安质环保部编制了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各项安全质量规章制度及措施(其中安全管理实施细则26

个,质量管理制度19个),并严格按照制度及措施执行,落实到了现场,贯彻执行到了工班组。为项目安全生产及质量控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1.2安全质量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 项目部本着“一岗双责,岗岗有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以项目经理牵头,项目安全总监全面负责安全工作,下属部门安质部具体负责安全生产的落实。各职能部门、各作业队按照‘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落实情况如下: 1.2.1与项目部5部2室签订了安全质量责任书7份,同项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及岗位人员签定了安全质量承诺书32份,作业人员递交安全质量责任承诺卡30份。 1.2.2项目领导及工程部、安质部、办公室、物机部等相关人员组成了安全责任履职考核领导小组,每季度考核一次,考核对象为项目各级管理人员,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坚决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 1.3现场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情况 1.3.1树立质量管控目标 (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工程竣工交验合格率100%; (2)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争创省市级优质工程。 1.3.2、专职质检人员配备齐全 设有专职质量管理人员:王玉玺、张秀文作为本项目质检员,并取得相应证件。 1.3.3工程质量日常检查开展 为加强过程控制,项目部除每月20日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副经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