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课苏轼词两首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1)故垒.( ) (2)酹.江月( ) (3)狼狈.( )

(4)何妨.( ) (5)吟.啸( ) (6)樯橹

..( )

(7)萧瑟.( ) (8)纶.巾( ) (9)料峭.( )

答案(1)lěi(2)lèi(3)bèi(4)fánɡ(5)yín

(6)qiánɡ lǔ(7)sè(8)guān(9)qiào

2.古今异义

(1)千古风流

..人物

古义:

今义: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2)多情

..应笑我

古义:

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3)回首向来

..萧瑟处

古义:

今义:从来,一向。

答案(1)杰出的。(2)多愁善感。(3)刚才。

3.一词多义

(1)道?????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大道.

之行也 道.

芷阳间行 从此道.

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2)如????

? 人生如.梦 坐须臾,沛公起如.

厕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任????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王甚任.

(4)且????

?

何妨吟啸且.徐行 誓不相隔卿,且.

暂还家去 若属皆且.

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答案 (1)动词,说 名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动词,取道 名词,道路 (2)动词,好像 动词,到……去,往 动词,及,比得上 (3)副词,任凭 名词,任务,责任 动词,信任 (4)连词,词义为“又……又……”“一面……,一面……” 副词,暂且 副词,将,将要 副词,尚且,还 连词,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况且”

1.整体感知《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02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03雄姿英发、樯答案□01大江、故垒、乱石、惊涛□

04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橹灰飞烟灭□

2.《定风波》一词中哪几句体现了序中内容?试完成下表。

02何妨吟啸且徐行□03山头斜照却相迎

答案□01莫听穿林打叶声□

3.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

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证明。

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

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

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

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抒发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答案 D

解析D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4.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突兀而起,“莫听穿林打叶声”,作者从正面写雨,一个“打”字,证明雨下得很大,首句就给读者营构了一个突然而至的不利环境。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这首词全篇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东坡词独特的审美风格。

D.“也无风雨也无晴”中的“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答案 A

解析作者没有“正面写雨”,而是侧面写雨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

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

凭吊

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

D.料峭

..春风吹酒醒料峭:十分寒冷

答案 D

解析料峭:微冷。

2.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

A.不出,火且.尽

B.磐石方且.厚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答案 B

解析B项与例句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副词,将要。C项,副词,将近。D项,副词,而且;况且。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D.问君西.游何时还

答案 C

解析C项,“雪”,比喻浪花,是比喻用法。其他都是名词作状语,东:向东;灰:像灰一样;西:向西。

4.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答案 B

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代指曹操的水军,其他三项是比喻。

二、精段鉴赏

(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5~6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5.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赤壁图景?文中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写出了一幅宏伟开阔、雄起壮丽的赤壁景色。“乱”写出了险怪,“穿”写出了高峭,“惊”写出了汹涌,“拍”描写了水石相搏的情状,“卷”写出了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奇景,声音色彩姿态,无不逼真。这几个词大刀阔斧横画纵抹,描绘出一幅奇险雄伟的画面,并暗写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豪杰的雄姿,表现了诗人的豪迈奋发,足

显苏词的豪迈风格。

6.这首词主要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借景抒情的手法。词人立足万里长江岸上,面对着古战场,倾慕周瑜伟业,慨叹自己一事无成,创造出一种开阔深沉、壮丽奇险的意境,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

解析上片写了作者眼前所见长江之景的开阔与壮丽,下片写了当年周瑜建功立业的场景,应为借景抒情,结合词人经历可知,抒发了作者渴望建立雄功伟业而不得的抑郁之情。

(二)阅读《定风波》,完成7~8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试作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塑造了一位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需在诗词中找出表现人物行为、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人生追求和内心世界的句子,抓住其中关键词分析概括即可。如吟啸徐行、不畏风雨、乐观旷达的形象特点。

8.“一蓑烟雨任平生”中的“任”字历来为人称道,试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任”此处是“听任”“任由”的意思,“任”字写出了词人面对自然和人生风雨时乐观自信、飘逸豁达的态度,也表现了词人不为现实所束缚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词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解答炼字题,首先要结合具体词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然后分析该字在表达技巧、抒发情感或表现主旨以及表达效果等方面的作用。就本题而言,“任”字应为“听任”之意,它体现了词人面对“烟雨”所表现出的一种人生态度。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优案1(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5课苏轼词两首 课时优案1 1.读准字音 (1)故垒.( ) (2)酹.江月( ) (3)狼狈.( ) (4)何妨.( ) (5)吟.啸( ) (6)樯橹 ..( ) (7)萧瑟.( ) (8)纶.巾( ) (9)料峭.( ) 答案(1)lěi(2)lèi(3)bèi(4)fánɡ(5)yín (6)qiánɡ lǔ(7)sè(8)guān(9)qiào 2.古今异义 (1)千古风流 ..人物 古义: 今义:指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指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轻浮放荡。 (2)多情 ..应笑我 古义: 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3)回首向来 ..萧瑟处 古义: 今义:从来,一向。 答案(1)杰出的。(2)多愁善感。(3)刚才。 3.一词多义

(1)道?????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大道. 之行也 道. 芷阳间行 从此道. 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2)如???? ? 人生如.梦 坐须臾,沛公起如. 厕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3)任???? ? 一蓑烟雨任.平生 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王甚任. 之 (4)且???? ? 何妨吟啸且.徐行 誓不相隔卿,且. 暂还家去 若属皆且. 为所虏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且. 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答案 (1)动词,说 名词,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动词,取道 名词,道路 (2)动词,好像 动词,到……去,往 动词,及,比得上 (3)副词,任凭 名词,任务,责任 动词,信任 (4)连词,词义为“又……又……”“一面……,一面……” 副词,暂且 副词,将,将要 副词,尚且,还 连词,表递进,相当于“而且”“况且” 1.整体感知《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的内容,填写下面的表格。

苏轼词两首练习答案讲课稿

《苏轼词两首》 第一部分 课内知识 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故垒 (lěi) 吟啸.(xiào) 衰.落(shuāi) 怀瑾握瑜. (yú) .涤纶.(lún) 谪.居(zhé) 羽扇纶.巾(g uān) C .间.隔(jiàn) 蓑. 衣(suō) 应和.(hè) 狼狈.为奸(bèi) D .萧瑟.(sè) 刹.那(chà) 书卷.(juàn) 料峭.春风(qiào) 2.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B ) C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3( A ) ..人物 风流:放荡不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C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D .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4.下列语句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人物:杰出的人物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惊涛:令人吃惊的波浪(汹涌澎湃) C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故国:旧地,指古战场 D .已而遂晴,故作此 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5.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乱石穿. 空,惊涛拍岸 穿:直指 B.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何妨吟啸且徐.行 徐:缓慢 . 平生 任:担负(任凭)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 . 参差..十万人家 参差:形容楼阁、房屋高低不齐 B . 乘. 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乘:趁着。 樯.橹灰飞烟灭 樯:一种摇船的桨(桅杆) D . 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7.比较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B ) 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③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④暮去朝来颜色故 A .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 .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 ) A .回首向来..萧瑟处 B .千古风流..人物 C .便纵有千种风情.. (A 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 项,古义:杰出的;今义:轻浮放荡的。C 项,古义:指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深情;今义:①情怀,意趣;②景象,情况;③风土人情。) 9. A ) ..萧瑟处 B .一蓑烟雨任平生.. C .一时多少豪杰.. D .惊涛..拍岸 10.对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 A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比喻) C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比喻)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借代) 12.从词的风格特点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不同类的一项是( A ) B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C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D .杨柳岸晓风残月。 13 B ) A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C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D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4.列各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B ) A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这里词人自感苍老,同年方气盛卓有建树的周公瑾恰成对照。 ,“羽扇”代指诸葛亮,和周瑜一起火攻曹操,有儒将风度。 C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D .“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15 A ) B .以美人衬英雄,更能表现周瑜潇洒的风姿。

苏轼词两首

《江城子密州出猎》 《水调歌头中秋》教学设计 一、导入 空明澄澈时,他与好友,庭下散步,吟出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达观; 中秋月圆时,他与亲人天各一方,唱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 倾城出猎时,他诵出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 (媒体出示导入文字) 他就是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苏轼。这节课我们复习他被贬密州时的两首词《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中秋》,让我们一起走近苏轼。 (媒体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解词意,疏通文意。(重点) 2.品味粗犷、豪放的语言风格。(重点) 3.理解词人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感。(重点) 4.通过扩展阅读试着走近诗人,学会评价诗人。(难点)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记一记) (学生互相提问,学生自愿展示,男女生擂台赛) 1.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都是豪放派词人。 2.时代背景: 苏轼,才华横溢,平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自动请求外任,被贬杭州,后宋神宗熙宁七年,东坡任密州知州,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出猎词。 次年,即丙辰中秋节,当时作者41岁,政治上不得意,他的弟弟苏辙也被贬济南,此时兄弟二人已有六七年未见,思亲之情油然而生,写下《水调歌头中秋》。3.学生有感情地背诵两首词。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水调歌头中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唯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两首词的艺术特色;学习作为豪放词派杰作的两首词在词风上的特点。 2.学习怀古诗把写景、咏史、抒情结合在一起,情景交融的写法。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难点】 1.理解作品思想内容,体会旷达渺远的意境和作者豁达的情怀。 2.体会词中包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任务一:认真阅读注释,完成以下填空。 1.“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蛾眉共比高。”一诗中“三父子”即文学史上著名的“三苏”,即、、。 苏轼(1037—1101),字,号,四川眉山人。苏轼是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其文明白畅达,为“”之一。其诗清新豪爽,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与合称“”,对后代很有影响。书擅长行、楷,既取法前人,又自创新意,与、、并称“宋四家”。可以说,他的诗、词、文所表现的豪放气概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2.《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时因“”被贬黄州。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以抒发自己的怀抱。《定风波》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是一首之作。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这首词及小序虽然着力表现了吟啸徐行、任凭雨打的超然自得的人生境界,实际上潇潇春雨和料峭春风使苏轼得了一场病。但苏轼不提病事,而直写胸襟。 3.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羽扇纶.巾()樯橹 ..()()一尊还酹.江月() 同行.()吟啸.()一蓑.烟雨()料峭.() 4.解释下列词语: 风流人物:故垒:雄姿英发: 樯橹:一尊:酹:已而: 向来:芒鞋:吟啸:料峭:

(完整版)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编号:gswhywbx4----004 文华高中高二语文必修四 《苏轼词两首》导学案(教师版) 编制人:董华山审核人:陈海霞编制时间:2015/6/26 学习目标 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两首词的写作背景。 2、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3、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领略苏轼豪迈的词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理解两首词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意义,体会并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和合作探究法相结合 学习过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苏轼(1036 一1101):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嘉佑进士。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推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处地方官。又因作诗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旧党当权,召还为翰林学士;新党再度秉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苏轼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散文堪称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晓畅,代表作有《赤壁赋》《石钟山记》《喜雨亭记》等。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名诗有《题西林壁》《饮湖上初晴后雨》《惠崇春江晚景》《书李世南所画秋景》等。其词属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名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中秋》等。苏轼擅长书画,善写行书、楷书,善作枯木怪石,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书画四大家”,有名画《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苏轼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注重提携后人,有出自其门下的“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苏轼对词的革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苏轼的词现存三百四十多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苏轼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柔靡纤细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对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南宋的陆游、辛弃疾,金代的元好问,明代的袁宏道,清代的查慎行等,都明显受到他的影响。

精选高中语文第2单元5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身处逆境忘得失,心怀天下志难酬 一、基础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竹杖.(zhàng)还酹.(lèi)樯.橹(qiáng) B.萧瑟.(sè) 料峭.(qiào) 蓑.衣(suō) C.纶.巾(lún) 狼狈.(bèi) 吟啸.(xiào) D.绚.丽(xuàn) 珠玑.(jī) 公瑾.(jǐn) 答案:C 解析:C项,“纶”应读“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俏丽讥诮积毁消骨料峭春风 B.樯橹啬薇妃嫔媵嫱铜墙铁壁 C.赤壁避难珠连壁合坚僻清野 D.咨询谈资雄姿英发恣行无忌 答案:D 解析:A项,消—销。B项,啬—蔷。C项,珠连壁合—珠联璧合,僻—壁。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B.料峭 ..春风吹酒醒 料峭:温暖。 C.回首向来萧瑟 ..处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D.樯橹 ..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答案:B 解析:B项,“料峭”形容微寒(多指春寒)。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 ..萧瑟处B.一蓑烟雨任平生 .. C.一时多少豪杰 ..拍岸 ..D.惊涛 答案:A 解析:A项,古义:刚才;今义:一向,从来。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何妨吟啸且徐行(2)一蓑烟雨任平生(3)也无风雨也无晴(4)千古风流人物(5)一时多少豪杰 二、阅读鉴赏 (一)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6~7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下列对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内容的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描写周郎埋下伏笔,营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片。 D.“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了周郎少年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答案:D 解析:D项,“小乔初嫁”是侧面描写。 7.下片着力塑造周瑜,为何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说明周瑜当时年轻有为,才华横溢。②以美人衬托英雄,更显周瑜潇洒的风姿。 ③着力表现周瑜风流倜傥的儒将风采。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8.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写雨中情形,词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 B.词末句的“归去”取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照应上片的“一蓑烟雨”句,表达

最新苏轼词两首原文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2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3,余独不觉,已而4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5,何妨吟啸6且徐行。竹杖芒鞋7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8。料峭9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10却相迎。回首向来11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2。 译文 1、《念奴娇》: 长江朝东流去,千百年来,所有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滚滚的波浪冲洗掉了。那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陡峭不平的石壁插入天空,惊人的巨浪拍打着江岸,卷起千堆雪似的层层浪花。祖国的江山啊,那一时期该有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周公瑾,小乔刚刚嫁了过来,周公瑾姿态雄峻。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无数战船在浓烟烈火中烧成灰烬。神游于故国(三国)战场,该笑我太多愁伤感了,以致过早地生出白发。人的一生就象做了一场大梦,还是把一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和我同饮共醉吧! 2、《定风波》: 不要听风穿树林,树叶带来风雨之声,这一切无所谓,我依然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徐行。穿着草鞋,拄着竹仗,比骑马坐车更加一身轻松。谁怕风风雨雨?我漠视这些,一生任凭烟雨迷蒙,与我同行。冷冷的春风又把我吹醒,微微感到有些寒冷。斜阳的山头却来迎接我。回头望去,我来时淋雨的地方,一片萧条,归去时又一片平静,也没有什么风雨,也无晴。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长子。公元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累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曾通判杭州,知密州、徐州、湖州、颖州等。公元1080年(元丰三年)以谤新法贬谪黄州。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宋徽宗立,赦还。卒于常州。追谥文忠。博学多才,善文,工诗词,书画俱佳。于词“豪放,不喜剪裁以就声律”,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

高中语文第5课苏轼词两首课时作业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苏轼词两首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诗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B.羽扇伦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D.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解析A项“浪涛尽”应为“浪淘尽”;B项“羽扇伦巾”应为“羽扇纶巾”;D项“无情”应为“无晴”。 答案 C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浪淘 ..(有功业)人物。 ..(冲刷)尽,千古风流 B.谈笑间,樯橹 ..(桅杆和摇船的工具)灰飞烟灭。 C.料峭 ..(十分寒冷)春风吹酒醒。 D.回首向来萧瑟 ..(凄凉)处。 解析B项应是代指曹操水军;C项应是微冷;D项应是风吹雨落的声音。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国神游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B.远芳侵古道道 ..狭草木长 C.风雨不动安如.山天阶夜色凉如.水 D.一任.群芳妒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析A项分别为形容词,旧的;名词,原因。B项均为名词,道路;C项均为动词,好像;D项均为副词,任凭。 答案 A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 A.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不出,火且.尽 解析例句和B项都是连词,一面……一面。A项为副词,尚且,还;C项为副词,将,将近;D项为副词,将要。 答案 B

5.从修辞手法上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B项“樯橹”是借代,其他三项是比喻。 答案 B 6.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B.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解析D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答案 D 7.对《定风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B.“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C.“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属寻常,毫无差别,要尽情享受人生。 D.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解析C项“要尽情享受人生”错误,词人的意思是: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

人教版必修4苏轼词两首语文同步练习题

.. . .. .. . . . . . . . . . . . . . . . 必修四苏轼两首词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成于唐代,五代十国后开始兴盛,至宋代达到顶 峰。词在形式上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B .苏轼这两首词选自《东坡乐府笺》,其中“乐府”本是音乐行政机关,后来成为 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此处是词的别称。 C .公瑾,是周瑜的字。古人一诞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一般说来,古人的名 和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 D .周郎,是对周瑜的称呼。因为周瑜 24 岁时担任中郎将,故人们称他为“周郎”。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樯橹(qiáng)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B .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 .针砭(biǎn) 粗糙(cāo) 故垒(lěi) 创伤(chuāng) D .萧瑟(sè) 刹那(chà) 衰落(shuāi) 早生华发(fā) 3.下列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3 分) A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B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 C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D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4.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3 分) A .故垒西边 B .已而遂晴,故作此 C. 故国神游 D. 故人西辞黄鹤楼 5.下列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穿空:直插云霄 B .一尊还酹江月 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 .料峭春风吹酒醒 料峭:微带暖意 D .回首向来萧瑟处 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6.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风流:放荡不羁 B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樯橹:代指曹操的水军 C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华发:花白的头发 D .何妨吟啸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七

2019年精选高中必修四语文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二十七 第1题【单选题】 从词的流派看,下列词句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D、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下面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樯橹(qiáng)酹(lèi)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 B、笺注(qiān)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 C、针砭(biǎn)粗糙(cāo)差别(chā)创伤(chuāng) 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万箭攒心(cuán)【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正确的一项( ) A、“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B、“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即今天的中原地区。 C、“樯橹灰飞烟灭”运用了拟人修辞格。 D、“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答案】: 【解析】:

优秀教案苏轼词两首·定风波

5.定风波 教学目标: 1.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2.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3.立体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重点: 学习诵读古诗文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通过诵读感受苏轼豁达豪迈的精神之美。 2.多角度全面地认识苏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代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当年,苏轼官至翰林学士时,问自己的幕僚说:“我的词跟柳永的词这么样?”对方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女孩,手执红牙板,吟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的词,必须要找关西大汉,怀抱铜琵琶,手绰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为什么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只有女孩才能把那种韵味唱出来,而苏轼“大江东去”就必须找关西大汉唱呢? 不同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在诵读时就要注意采用适当的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做一趟关西大汉,通过诵读来学习苏轼的另一佳作《定风波》。希望可以打破时空限制跟苏轼达到心灵相通。 二、请同学们看教材注释一以及题记,了解《定风波》的写作背景。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官)至黄州。同学们想一想:被贬官的人的心情如何?有一天,他出访友人,天公不作美,却在沙湖道中(遇雨),没有雨具,大家极为(狼狈),只有他独(不觉),同学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苏轼这个人真是……大家带者省略号,放声朗读《定风波》 三、研读课文 阅读本首词,思考问题 1.这首词中,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词句简要回答。 明确: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形象。 2.有人评价此词是“于简朴中见深意”,请联系全词,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词中记叙了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描写了“春风”“山头斜照”等雨后天晴的平常自然之景,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课时分层作业5苏轼词两首新人教版必修4练习

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课时分层作业5苏轼词两首新人教版必 修4练习 一、基础运用层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国 ..神游故国:古战场 B.卷起千堆雪.雪:比喻浪花 C.一蓑烟雨 ..任平生烟雨:沙湖道中雨 D.回首向来萧瑟 ..处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C[C项,这里指由眼前的风雨上升到人生中的风雨。] 2.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导学号:11162040】以苏东坡之才,治国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树,他任杭州太守时的政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诗人气质了,禁不住________________,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________________,但他的五尺之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都照例不受欢迎。 ①有感便发,不平则鸣②不平则鸣,有感便发③流芳百世,冠绝一时④冠绝一时,流芳百世⑤却容不了当权派⑥却见容不了当权派⑦无论是同党秉政,还是政敌当道⑧无论是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 A.①④⑥⑧B.②③⑤⑧ C.①④⑤⑦D.②④⑤⑦ A[要根据句间关系和句子的主语来确定句子顺序。] 3.下列各项与其他三项所用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B[B项为借代,其余为比喻。] 4.下面对于宋词这种文学形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11162041】A.词,又称“长短句”“诗馀”“琴趣”“乐府”,配上音乐可以歌唱。兴于中唐,

发展于五代,极盛于宋代,形成了豪放派、婉约派两个主要流派。 B.词始于民间,盛于宋代。柳永拓宽了词的形式与内容,苏轼更是无事不可入词,并开创了豪放一派。 C.词是杂言体,即所谓长短句,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有四字句、五字句、七字句等。 D.绝大部分的词是分段落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不分段的叫单调,两段的叫双调,三段、四段的叫三叠、四叠。 C[“这是由作者表达的内容决定的”表述有误,不是依内容决定的,而是依词牌的要求决定的。]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导学号:11162042】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片中写出周瑜儒将风度和运筹帷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6.依据下面的句子,再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导学号:11162043】面对赤壁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续写内容首先要注意选取古代文学家,句式要依据“面对赤壁战场,苏轼感慨万千,唱出大江东去”。 【答案】(示例)依据历史记载杜牧借古讽今吟成《阿房宫赋》历尽人世辛酸司马迁忍辱负重著就史家绝唱 7.我们学习古典诗词,我们徜徉在诗词长廊中,感受魏晋风骨,领略大唐气象……我们鉴赏诗词,解读人品,体验真情。请以古代诗词为内容仿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与例句构成排比。 例句:苏轼在赤鼻矶头的浪涛前,慷慨高歌,用豪放解读了如梦的人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优质教学设计8:第5课 苏轼词两首教案

苏轼词两首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苏词的豪放风格。 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诵读、背诵 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联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1、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2、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三分钟播放《滚滚长江东逝水》。 刚才我所播放的歌曲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它是《三国演义》的片头曲。在前奏部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战争前的鼓角争鸣,这样的歌曲我们自然而然就联想到三国这个充满纷争的时代,是个乱世。但乱世容易产生英雄,也因此就留下了很多英雄事迹可以让后来人来品评。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开讲以来最为火热的,也是对三国人物的一个品评——《易中天品三国》。那么大家来读一下这几个诗句,看一下这些诗句所品评的具体是哪些英雄人物呢? 展示: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写弛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你们最欣赏哪一位英雄呢?(学生自由发言)(张飞:勇猛豪爽、天真鲁莽;赵云:忠肝义胆、武艺超群;黄忠:老当益壮、献身精神;周瑜:年轻有为、足智多谋)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英雄,而苏轼最欣赏的又是谁呢?(周瑜)三国时代涌现出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为什么苏轼偏偏就对周瑜情有独钟呢?(板书:为何独爱周瑜?)现在就让我们开声来朗读,在文章中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朗读环节 1、全班齐读。 朗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称做是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课文第42页有这么一句话:“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意思就是说像这类豪放派的文章应该读得高亢激昂、铿锵有力。 2、名家范读。 节奏感很强:四字句2/2;五字句2/3;六字句2/4。 经过刚才的朗读,大家所感受到的这首词的基本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呢?(豪放) 这就是我们对这首词的初步感知了。而苏轼是如何体现出这股豪放的,我们后头见分晓。(板书:如何体现豪放的精神?) 三、题目 “念奴娇”为词牌名,念奴是唐代一个很著名的歌妓,调因此而得名。题目是“赤壁怀古”,告诉我们这首词的主要内容是苏东坡在赤壁这个地方游览的时候,触景生情,进行怀古,缅怀古人。(板书:勾画美景————缅怀古人) 苏轼是如何安排这两块内容的?我们接着往下看。 四、写景片段分析 1、学生齐读文章的写景片段(上阙)

必修4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必修4必修四第二单元第6课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测试题 2019.9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认为爱好或玩乐亦有高下之分:有人嗜麻将,有人好围棋,有人喜读书,高下则大异;同是集邮,有人为了艺术,有人却为了赚钱,相去也甚远。 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或者是否从中领悟到了什么?请联系现实生活,以“生活中的爱好”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孔子) ○多个朋友开条路,得罪个人找堵墙。(中国俗语)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歌词) ○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荀况) ○选择朋友一定要谨慎!地道的自私自利,会戴上友谊的假面具,却又设好陷阱来坑你。(克雷洛夫)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一定要谨慎择友。也有人想,应当广泛地结交朋友。请以“广交朋友与谨慎择友”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黑字的字形、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纶(lún)巾酹(lè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B. 纶(lǔ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催(cuí) C. 纶(guān)巾酹(lēi)酒樵(qiáo)悴崩摧(cuī) D. 纶(guān)巾酹(lèi)酒憔(qiáo)悴崩摧(cuī) 4,“故垒西边”句中的“故”当“旧”讲。下列各句中的“故”和它意义相同的是()

A. 故作不良计 B. 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 C. 池鱼思故渊 D. 故国神游 5,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句子是( ) A.女为人臣子 B.畔主背亲 C.驾赤虬,持一版 D.复举剑拟之 E臣愿奉璧西入秦F拜书送于庭 6,下列划线的词语中不是古今异义的是:( ) A、绝不饮食 B、答其善意 C、请指示王 D、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E、衡下车 7,下面划线的词语用法不同的是() A宁许以负秦曲 B 反欲斗两主 C 空以身膏草野 D 恒从小奚奴 8,指出下列划线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 A、会论虞常会武等至匈奴 B、引赵使者蔺相如虞常果引张胜 C、君因我降欲因此时降武 D、尚可得乎赵王使使视廉颇尚可用否? 9,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与例句划线的词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天雨雪。

《第5课 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5课苏轼词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樯.橹(qiánɡ)酹.酒(lèi) 擂.台(lèi) 羽扇纶.巾(lún) B.蓑.衣(suō) 料峭.(qiào) 萧瑟.(sè) 拾.级而上(shè) C.埋.怨(mán) 着.陆(zhuó) 挟.持(xié) 洗洗涮涮.(shuā) D.粳.米(ɡěnɡ) 泊.车(bó) 星宿.(xiù) 引吭.高歌(hánɡ) 答案 B 解析A项,羽扇纶(ɡuān)巾;C项,洗洗涮涮(shuàn);D项,粳(jīnɡ)米。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 ..人物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的,英俊杰出的 B.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 樯橹:桅杆 C.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 ..且徐行 吟啸:吟咏长啸 D.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轻:不仅有轻便之意,也有“无官一身轻”的感觉 答案 B 解析B项,“樯橹”本义是桅杆和船桨,在词中借指曹操的水军。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B.樯橹灰.飞烟灭 C.卷起千堆雪.D.都门帐.饮无绪 答案 C

解析A、B、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无活用现象。 4.下列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句写长江,给人以雄奇壮丽之感,既写江景,又点明怀古,从大处落笔,气势磅礴,感情饱满。 B.“浪淘尽”三字,把滚滚东流的长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也蕴含了“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三句,从形、声、色三方面勾画了古战场的雄奇壮丽。 D.这首词在“怀古”的基础上“伤今”,词作最后回到现实,抒发自我的感伤,感情沉郁而又悲慨。 答案 B 解析“浪淘尽”三字,没有蕴含“是非成败转头空”的意思,这是为下文“怀古”作铺垫,以表明作者对古人的追怀。 5.下列对《定风波》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即景抒情,语言自然流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B.这首词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作者苦乐随缘、开朗乐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 C.上片前两句是作者的人生写照,也是全词的主题,以下情感都是由此而发。 D.“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两句,表现了作者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对仕途风浪无所畏惧的精神。 答案 D 解析表现的应是作者坦然面对人生风雨、淡然处世的态度。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分成两段,称为“双调”,有的分为三段、四段,称为“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片”“下片”或“上阕”“下阕”。 B.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词坛名家的词风大体上可归于婉约派。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大都婉丽柔

第5课苏轼词两首

第5课苏轼词两首 你从北宋走来,带着风雨,挟着你的诗文;你从古代走来,携着沧桑,印着你的超然。你让后人景仰,让后人敬慕,你的为人、你的诗文、你的品行,亦将永恒后世。你用豁达乐观的态度化解掉人生路途中的坎坷磨难,你用如椽大笔写出了千古第一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你用豪情抒发了“千古文人的英雄梦”。

⊙课内素材 豪放旷达的苏轼 作为文人,难免就喜欢在政治上毫不避讳地抒发己见。几乎就是才华同义词的苏轼也不例外,作为保守派的苏轼对王安石的变法维新更是狂炮猛轰。北宋神宗元丰二年,变法推行的第十个年头,面对苏轼犀利的批判,王安石终于坐不住了。苏轼因此被贬湖州,接着又遭逮捕,送到汴梁受审,史称“乌台诗案”。大量跟苏轼有交往的文人墨客都受到株连,就连已经逝去的苏轼的老师欧阳修及其家人也未幸免。苏轼本人更是遭受一百天的牢狱之苦。后来王安石变法失败辞世后,宋哲宗昭命苏轼代拟敕书,苏轼丝毫不以政见不同而在敕书里公报私仇,反倒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位政敌,文中有一段曰:“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

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这个给予王安石的评价,苏轼自己也是当之无愧的。东坡居士的这种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的精神实在令后人感动。 [运用角度]“大公无私”“高风亮节”“直面困难”“宽容与大度”“心态与人生”“乐观与豁达”等。 ⊙运用示例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乃是定律。然而,大风大浪并不能击垮每一座坚固的城池,暗云并不能遮挡每一束暖阳,秋风并不能黯淡每一寸春光。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挺直了腰板,凄风冷雨只能望而却步。于是,这风雨摇曳的世界便只能在他面前匍匐了。秋天的黄州,月洒寂寞梧桐,烟笼缥缈孤影。苏轼,这个注定半生寂寞的旷世奇才,尽管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尽管是“高处不胜寒”,尽管是“十年生死两茫茫”,“谁见幽人独往来”,相思之苦,贬谪之伤,寂寞梧桐,几重重压,他,东坡先生那个伟岸的身躯挺起了他高洁不屈的脊梁,那高山仰止的高大身躯挡住了脊背之后那一片凋敝的天空。于是,如梦的人生化作一樽江月,一蓑烟雨,历尽萧瑟,唱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铮铮誓言。于是,他手持铜鼓,高唱“大江东去”。 2.是什么让苏轼在政坛挥洒豪气?又是什么让苏轼离开政坛而释然豁达?才四十岁,你就自称“老夫”,你是埋怨政敌把持的长安城太小,所以甘愿自请出任地方太守。你的千百位侍从簇拥着你,头戴锦帽,身披貂裘,千骑横卷平冈,这是你一腔冲天豪气的宣泄。你要体验“沙场秋点兵”的满足感,这是你的豪情。但“乌台诗案”了结后,你被贬黄州,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你却“竹杖芒鞋轻胜马”,更有一份悠闲的自在,如此从容,气定神闲。你终于悟透一个道理:政坛就像一张赌台,要想摆脱无常的大喜大悲,只有一种选择,那就是拿得起,放得下。既如此,何不吟一首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在江海湖山中寄托一生呢?苏轼的拿得起是拥有时的聊发少年狂;苏轼的放得下是缺失时的释然一笑,欢畅豁达。 (选自十年高考优秀作文)

高中语文 苏轼词两首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5 苏轼词两首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垒./累.赘公瑾./谨.慎惊涛.拍岸/文韬.武略 B.歼.灭/纤.维樯.橹/蔷.薇吟啸.徐行/风雨萧.瑟 C.狼狈./疲惫.料峭./俊俏.羽扇纶.巾/冠.冕堂皇 D.蓑.衣/绳索.阻挠./妖娆.竹杖.芒鞋/重峦叠嶂. 思路解析:A项,lěi/léi,jǐn,tāo。B项,jiān/xiān,qiáng,xiào/xiāo。C项,bèi,qiào,guān。D项,suō/suǒ,náo/ráo,zhàng。 答案:C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穿:直指。 B.一尊还酹.江月酹:将酒洒在地上,以表示凭吊。 C.何妨吟啸且徐.行徐:缓慢。 D.一蓑烟雨任.平生任:担负。 思路解析:D项,任:听任、任凭。 答案:D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看,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B.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竞豪奢。 C.寄言纨绔与膏粱 ..,莫效此儿形状。 D.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借代修辞手法的使用。从所给的四个选项看,只有A项加点的词是比喻,其余都是借代。 答案:A 4.将下列诗词名句补写完整。 (1)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2016·江苏高考)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用“,”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坎坷身世的无限感慨,借酒抒情,思接古今,是全词余音袅袅的尾声。(3)苏轼在《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有对英雄人物的精彩描绘:曹操“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周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