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等九校高三(下)联考生物试卷

(3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单糖形式存在

C. 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

D. 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

2.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

B. 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

C.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生成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

D.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H2O的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3.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

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SY14的诞生表明人工创造了新物种

B. 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

C. 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 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

4.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C.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 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5.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

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此病很可能是隐形遗传病

C. 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D. 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6.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植物光合日变化曲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即存在

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种猕猴桃净光合作用(Pn)与测定时间的关系曲线,大约8:00以前净光合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的______导致。

(2)研究发现,果树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大多呈双峰型,叶片的光合能力的强弱与叶龄有密切关系。图2表示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展叶初期,叶片结构发育不全,导致叶的______,且叶肉细胞中______,导致Pn较低。由图2推测,当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

(3)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8.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

冲动。图一是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图二是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一中a线段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______Mv;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______传导(填双向或单向),兴奋在图二反射弧中______传导(填双向或单向)。

(2)图二中的1表示______,该结构由______(细胞器)形成。

(3)假如图二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作用,此时突触后膜电位______(填有或无)变化;这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的控制。

9.一种鹦鹉中羽毛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黄色素的生成,显性基因B指导蓝色

素的生成,黄色素和蓝色素共存时羽毛显示为绿色,无色素是显示为白色。一只绿色的鹦鹉和一只黄色的鹦鹉杂交后,后代(F1)表现型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12:4:13:4.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杂交的绿色鹦鹉和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2)上述杂交后代的结果能否说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______,理由是______。

(3)若让F1中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随机交配得F2,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4)假设鹦鹉另一对相对性状无尾(M)对有尾(m)是显性。现用普通有尾鹦鹉杂交产生的受精卵来孵化小鹦鹉,在孵化早期,向卵内注射少量的胰岛素,孵化的鹦鹉表现为无尾性状。无尾性状是胰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只影响胚胎发育的结果?请你写出探究的思路(不要求写结果)______。

(5)上述涉及的是单个基因对生物性状的控制,事实上,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______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10.南极自然环境是地球仅有的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Crooked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该湖

的主要食物以及这些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______。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

(2)图中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共同的流向有______、______。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______。

(3)与鄱阳湖相比,Crooked湖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原因是______。

( 4 )假设该湖中存在某一条食物链,那么能量在两种相邻的生物间的传递效率一定在10%-20%之间吗?为什么?______。

11.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的真菌,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用途。

(1)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除考虑各种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至少写两个),并进行______灭菌。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和______。从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______培养基。

(3)将接种后的平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时需倒置,原因是______。

(4)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中,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台盼蓝染液(体积忽略不计)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体积为0.1mm3)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理论上______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______,才能达到每毫升4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12.生物技术已经渗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

(1)哺乳动物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技术是遗传学研究的新手段,该项技术为研究隐性基因功能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模型。如图表示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获取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的方法。请分析回答。

①方法一中,研究人员需对实验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______,在体

外选用特制的培养液培养至______期,并从______中分离、筛选出胚胎干细胞。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称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

②采用方法二可获得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______。研究

人员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M中的______原核,再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分离和筛选。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______的特点。

(2)在转基因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地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______的生物上,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受体鱼一般培育为______(填二倍体或三倍体)。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均以碳链为基本骨架,A正确;

B、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形式存在,B错误;

C、磷脂、核酸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中均有C、H、O、N,C正确;

D、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而发生变性,D正确。

故选:B。

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

(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

(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

(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几种重要化合物及其元素组成,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C

【解析】

解:A、植物细胞中O2在类囊体膜上产生,在线粒体内膜利用,A正确;

B、植物细胞中CO2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利用,B正确;

C、核糖体中发生氨基酸脱水缩合可产生水,但核糖体没有膜结构,C错误;

D、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消耗H2O,第三阶段生成H2O,均发生在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线粒体,D正确。

故选:C。

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 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

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

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

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流程图分析,表格比较,典型练习分析强化学生的理解.

3.【答案】B

【解析】

解:A、SY14所含遗传信息与天然酿酒酵母相同,因此并不是新物种,A错误;

B、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是由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的,因此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B正确;

C、DNA中具有多个基因,因此SY14的染色体DNA有多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错误;

D、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呈线性排列,D错误。

故选:B。

1、基因的概念: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紧扣题干信息“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酵母菌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答题。

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与DNA、基因与染色体之间的关系,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4.【答案】C

【解析】

解:A、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但不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A错误;

B、基因突变是指基因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B错误;

C、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无法进行基因交流,但不存在生殖隔离,C正确;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

故选:C。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

要条件。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基因突变的概念,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D

【解析】

解:A、由于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没有明显差别,所以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

B、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说明是隐性遗传病,B正确;

C、由于此病在羊群中总发病率为2.45%,而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所以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C正确;

D、虽然此病无法医治而导致死亡,但存在杂合体,所以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不会降为0,D

错误。

故选:D。

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是基因频率及相关计算和遗传病的相关内容,梳理相关知识点,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

解:A、图Ⅰ过程人口数量在环境容纳量之下,而图Ⅱ中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出现超过环境容纳量,但随后又恢复到容纳量之下,图Ⅲ中人口数量增多已使环境遭到破坏,结果使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按理想程度排列,三种顺序为Ⅰ、Ⅱ、Ⅲ,A正确;

B、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在平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所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B正确;

C、现在人口数量增多,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C正确;

D、虽然人类既能改造环境,但人口数量要在环境容量之内,否则会破坏环境,使环境容纳量下降,D错误。

故选:D。

分析曲线图:Ⅰ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但最终到达平衡状态,且人口数量总是低于环境容量;Ⅱ和Ⅲ曲线中,开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逐渐增长,且能超过环境容量,但最终还会下降到环境容量之下。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变化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通过图形分析种群数量与环境容纳量关系。

7.【答案】光照强度增加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叶绿体少(或基粒少或色素含量少或光合作用酶量少或酶的活性低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解析】

解:(1)据图1分析可知,8:00以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增加。

(2)图2中,幼叶在展叶初期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而且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少,色素和酶的数量减少,导致Pn较低。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而且没的活性降低,导致Pn下降。

(3)要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需要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故答案为:

(1)光照强度增加(或温度升高)

(2)叶面积小,受光面积小叶绿体少(或基粒少或色素含量少或光合作用酶量少或酶的活性低叶龄高时,叶片衰老,叶肉细胞中大部分叶绿素分解

(3)取等质量的成熟叶和衰老叶研磨得到色素的提取液,然后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分析比较滤纸条上叶绿素带的宽度;结果是衰老叶片得到的叶绿素带比成熟叶片叶绿素带窄

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

的和曲线的分析和应用。

8.【答案】钾离子的外流0 双向单向突触小泡高尔基体抑制有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解析】

解:(1)图一中a线段表示静息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钾离子的外流;b点膜两侧的电位差为

0mV;神经冲动在离体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方式是双向的;兴奋在图二反射弧中由于存在突触结构,兴奋传递方向是单向的。

(2)图二中的1表示突触小泡,该结构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3)假如图二丙中的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后,如果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是对这个刺激不作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抑制作用,此时突触后膜电位有变化;这也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高级中枢的控制。

故答案为:(1)钾离子的外流0 双向单向

(2)突触小泡高尔基体

(3)抑制有高级中枢(或大脑皮层)

1、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速度快;兴

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化学信号,存在时间上的延搁,速度较慢。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2、由图一可知,a线段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之前的膜电位,为静息电位。b点为动作电位,膜两侧的电位差为0mV.此时Na+内流。图二中的甲是反射弧,乙是突触,丙是X、Y两个突触小体与突触后膜形成的突触结构。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及兴奋的传递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

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9.【答案】AaBb、Aabb 是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3:1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24:3:8:1 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基因与环境

【解析】

解:(1)据分析可知,作为杂交的绿色鹦鹉和黄色鹦鹉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

(2)由于上述杂交后代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3:1,能说明这两对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F1中表现型为绿色的鹦鹉(AABb

、AaBb),两对基因分别考虑,即AA 、Aa产生A

、a配子,随机交配后代aa 为,A_

为,A_:aa=8:1,Bb随机交配后代为B_:bb=3:1,F2中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绿色:蓝色:黄色:白色=(8:1)×(3:1)=24:3:8:1。

(4)无尾性状若是胰岛素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则是可遗传变异,无尾性状若是胰岛素只影响

胚胎发育的结果,则是不可遗传变异,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

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判断无尾性状是可遗传变异还是不可遗传变异。

(5)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它是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

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地控制着生物的性状。

故答案为:

(1)AaBb、Aabb

(2)是 F1中两对性状的分离比分别为3:1和1:1,F1中四种性状的分离比为3:1:3:1

(3)绿色:蓝色:黄色:白色=24:3:8:1

(4)让注射胰岛素后产生的无尾鹦鹉,成熟后,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所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孵化(不注射胰岛素),观察后代性状的表现

(5)基因与环境

据题意可知:A_bb为黄色,aaB_为蓝色,A_B_为绿色,aabb为白色,一只绿色的鹦鹉(A_B_)和一只黄色的鹦鹉(A_bb)杂交后,后代(F1)有白色aabb,则亲本为AaBb、Aabb。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0.【答案】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较低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不一定;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解析】

解:(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含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图中各营养级生物同化的能量共同的流向有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的位置进行光合作用,由此可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作用是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3)与鄱阳湖相比,Crooked湖的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因此其自我调节能力较低。

( 4 )假设该湖中存在某一条食物链,那么能量在两种相邻的生物间的传递效率不一定在

10%-20%之间,原因是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故答案为: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被分解者利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3)较低组分少,营养结构简单

(4)不一定;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大约是10%-20%,每个营养级可能含有多个种群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无机环境);(2)生产者(自养型):主要是绿色植物,还有少数化能合成型生物;(3)消费者(异养型):主要是动物,还有营寄生生活的微生物;(4)分解者(异养型):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细菌和真菌,还有少数动物。

2、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

分解释放的能量。

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各组成成分的功能;识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1.【答案】温度、pH、氧气、无菌等高压蒸汽(湿热)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无80

【解析】

解:(1)用培养基培养微生物时,除考虑各种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温度、pH、氧气、无菌等和

渗透压等条件;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

(2)接种微生物常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从物理状态来看,应属于固体培养基。(3)将接种后的平板置于培养箱中培养时需倒置,目的是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4)在对酵母菌的扩大培养过程中,为监测酵母的活细胞密度,将发酵液稀释1000倍后,经台盼蓝染液(体积忽略不计)染色,用2516型血细胞计数板(体积为0.1mm3)计数5个中格中的细胞数,假设5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数为X,

则,解得X为80,因此理论上无色细胞的个数应不少于80,才能达到每毫升4×109个活细胞的预期密度。

故答案为:

(1)温度、pH、氧气、无菌等高压蒸汽(湿热)

(2)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固体

(3)防止皿盖上凝结的水珠落入培养皿造成污染

(4)无 80

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酸性,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消毒和灭菌

3、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及种类;识记无菌技术及实例;识记计数微生物的方法,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卵母细胞囊胚内细胞团卵细胞膜反应雌发育的全能性特定缺陷三倍体

【解析】

解:(1)①对实验小鼠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从而获得更多的卵母细胞;方法一中,

在体外选用特制的培养液培养至囊胚期,并从内细胞团中分离、筛选出胚胎干细胞。采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称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②受精阶段,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二道屏障是卵细胞膜反应。要想获得单倍体胚胎干细胞,需

用特定方法去除细胞M中的雌原核,再对处理后的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培养、分离和筛选。胚胎干细胞在功能上具有发育的全能性。

(2)在转基因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地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把重组DNA的转移限制在遗传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如转生长激素基因鱼,受体鱼一般培育为

三倍体,原因是三倍体鱼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正常繁殖后代,因此可防止基因污染。故答案为:

(1)①卵母细胞囊胚内细胞团

②卵细胞膜反应雌发育的全能性

(2)特定缺陷三倍体

1、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

①主要方法是: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其超数排卵,然后,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②第二种方法:从已屠宰母畜的卵巢中采集卵母细胞或直接从活体动物的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2、受精过程为:顶体反应→穿越放射冠→穿越透明带(透明带反应)→卵细胞膜反应(卵黄膜封闭作用)→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并释放第二极体→雌雄原核的形成、核膜消失,雌、雄原

核融合形成合子→第一次卵裂开始。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题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以及答案解析(全国3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 生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 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 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6分)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 3.(6分)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 4.(6分)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 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 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6分)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6分)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7~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 7.(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 (2)农作物吸收氮元素的主要形式有铵态氮(NH4+)和硝态氮(NO3﹣)。已知作物甲对同一种营养液(以硝酸铵为唯一氮源)中NH4+和NO3﹣的吸收具有偏好性(NH4+和NO3﹣同时存在时,对一种离子的吸收量大于另一种)。请设计实验对这种偏好性进行验证,要求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 8.(11分)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某研究小组取若干只实验小鼠分成四组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及处理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防微杜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对立统一规律的原理 B、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 C、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规律的原理 【答案】B 【解析】“防微杜渐”比喻要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质量互变规律揭示的是事物、现象由于内部矛盾所引起的发展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互相转化而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意义体现在,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杜渐,不要让坏的思想由小变大,最终酿成大错。故本题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主送机关名称可以使用全称、规范化简称或同类机关统称 B、如主送机关名称过多而使公文首页不能显示正文时,应将主送机关名称移至版记中的主题词之下、抄送之上 C、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样,具有同等效力 D、若只有一个附件可使用“附件附后”的标识方法 【答案】ABC 【解析】主送机关又称抬头、上款,指对公文负有主办或答复责任的机关。主送机关名称应使用全称,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或规范化简称,如“国务院”,或同类机关的统称,如“部属各高等院校”,。附件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正文具有同等效力。附件说明应使用“附件:×××”的标识方法,不可使用“附件附后”、“附件四份”等标注方法。 3、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可以缺少的一部分是()。 A、标题 B、正文 C、主送机关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15题) 1、抚州广昌被誉为“莲子之乡”,莲子食用部分主要来自于莲子胚结构中哪部分() A.胚芽 B.胚根 C.子叶 D.胚轴 2、“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诗经央视《经典咏流传》播出后,广为传唱。诗中的“苔花”描述的是苔藓植物,其不具有的结构是 A.花 B.茎 C.叶 D.孢子 3、 2018年5月,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成功。干细胞被医学界称为“万能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它能再生成人体的其他种类细胞,这体现了细胞的 A.分裂能力 B.分化能力 C.增殖能力 D.免疫能力 4、如图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在观察中,若要在同一台显微镜上看到细胞放大倍数最大,镜头组合应该选() A.③和①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5、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对其中某一食物链表示正确的是( ) A.草→兔→狐 B.光→草→兔 C.兔→狐→细菌 D.兔→草→狐 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述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水 B.阳光 C.温度 D.空气 7、洋葱被称为“蔬菜皇后”,其营养物质丰富,对癌症、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洋葱根尖吸收水分主要发生在什么地方() A.成熟区 B.分生区 C.根冠 D.伸长区 8、如图是植物根尖细胞相关知识的概念图,其中甲、乙表示结构,a、b表示功能,①表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表示保护支持 B.b表示控制物质进出 C.甲表示线粒体 D.乙表示细胞质 9、下列与泡制豆芽无关的条件是() A.适宜的温度 B.适宜的光照 C.充足的空气 D.适宜的水分 10、下面是某合作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有关“花和果实”时所做的记录,你看看其中有无错误,若有,请将错误的一项找出来() A.花粉萌发形成的花粉管内有卵细胞 B.柱头、花柱和子房合称为雌蕊 C.西瓜的食用部分由子房壁发育而来 D.桃花的子房内只有一个胚珠 11、与高等植物水稻相比,草履虫是仅有一个细胞的“袖珍”生物,但也能进行独立的生活。下列有关草履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这体现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B.草履虫可以自己制造有机物维持生存 C.草履虫既属于细胞层次也属于个体层次 D.草履虫可以吞噬细菌,净化污水

【高考真题】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 全国卷二(含解析)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6分)(2019?新课标Ⅱ)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6分)(2019?新课标Ⅱ)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6分)(2019?新课标Ⅱ)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 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 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6分)(2019?新课标Ⅱ)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5.(6分)(2019?新课标Ⅱ)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2019-2020学年六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数学试题(四)(人教版)

20 () 5 3123X 4 3 ::==?76 92=÷2 3 85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单元形成性检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四)供上完第四单元用 命题人:杨娟 审题人:刘聚波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仔细填空。(每空1分,共 21分) 1.9∶( )=( )÷15==18∶( )= 2.已知5A =4B ,那么A ∶B =( )∶( )。如果x:3=7:y,则xy= ( )。 3. 8∶2 =24∶( ) 1.5∶3=( )∶3.4 4.一个数与它的倒数成( )比例。 5. 在比例35:10=21:6中,如果将第一个比的后项增加30,第二个比的后项应该加上( )才能使比例成立。 6.甲数的54相当于乙数的32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7.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是 ,那么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 )千米;如果实际距离是450千米,那么在图上要画( )厘米;把这个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8.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 )。 9.如果m:n=a,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当n 一定时,m 和a 成( )比例关系,当m 一定时,a 和n 成( )比例关系。 10.把一个长方形的长是3cm,宽是2cm,把它按3:1的比放大后,所得到的图形周长是( ),面积( )。 二、用心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 ,错误的画“×” )共5分。 1.每本书的单价一定,本数和总价成正比例。 ( ) 2. 出勤率一定,出勤的人数与未出勤的人数成正比例。 ( ) 上同3.零件总数一定,已生产的零件和还要生产的零件个数成反比例。( ) 4.一个正方形按4:1放大后,面积扩大为原来的16倍。 ( ) 5.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 ) 三、慎重选择。( 共10分) 1. 与 24 ∶ 26 能组成比例的是( )。 A. 16 ∶ 14 B. 13 ∶ 12 C. 12 ∶ 13 2.北京到上海的距离大约是12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间的距离是20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6000000 B.60:1 C. 6000000:1 3.圆的面积与( )成正比例关系。 A.半径 B.半径的平方 C. 圆周率 4.一个长4cm ,宽2cm 的长方形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cm2。 A 、32 B 、72 C 、128 5.甲数比乙数多80%,乙数与甲数的比是( )。 A.5∶4 B.4∶5 C.9∶5 D.5∶9 四、细心计算。(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8分) 3.42+5.58= 247-99= 0.4×25= 8.4÷0.7= 4.3 × 5×0.2= 8.7-(3.9+1.7)= 2、解比例(共12分) 7:x = 4.8:9.6 38 :x=5%:0.6 7 0.499.8 =16 x 装 订 g 线 座位号 姓名 级班 校学

最新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 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1)(4)0}A x x x =--≤, 5 {|0}2 x B x x -=≤-,则A B =I ( ) A .{|12}x x ≤≤ B .{|12}x x ≤< C .{|24}x x ≤≤ D .{|24}x x <≤ 【答案】D 【解析】依题意[](]1,4,2,5A B ==,故(] 2,4A B ?=. 2.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若12a =,且1324,,2a a a 成等差数列,则5a =( ) A .2 B .2或32 C .2或-32 D .-1 【答案】B 【解析】根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性质,列出方程可得q 的值,可得5a 的值. 【详解】 解:设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q (q 0≠), Q 1324,,2a a a 成等差数列, 321224a a a ∴=+,10a ≠Q , 220q q ∴--=,解得:q=2q=-1或, 451a =a q ∴,5a =232或,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及性质,熟悉其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3.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③若直线,,a b c 满足a b b c ⊥∥,,则a c ⊥;④若直线1l ,2l 是异面直线,则与1l ,2l 都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答案】B

【解析】利用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逐一分析判断得解. 【详解】 ①为假命题.可举反例,如a ,b ,c 三条直线两两垂直; 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是真命题; ③若直线,,a b c 满足a b b c ⊥∥,,则a c ⊥,是真命题; ④是假命题,如图甲所示,c ,d 与异面直线1l ,2l 交于四个点,此时c ,d 异面,一定不会平行;当点B 在直线1l 上运动(其余三点不动),会出现点A 与点B 重合的情形,如图乙所示,此时c ,d 共面且相交.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空间直线的位置关系,意在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能力. 4.在ABC V 中,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2 cos 22C a b a +=,则ABC V 的形状一定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 形 【答案】A 【解析】利用平方化倍角公式和边化角公式化简2 cos 22C a b a +=得到sin cos sin A C B =,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化简得到cos sin 0A C =,即可确定 ABC V 的形状. 【详解】 2 2cos 2a b a C +=Q

2021届江苏省抚州市临川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最新】江苏省抚州市临川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A B.B C.C D.D 2.下列哪种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 A.CO2B.N2 C.NO2D.O2 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4.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2.5g药品,在称量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此时应该()A.加砝码B.加药品C.减少药品D.调节左右螺丝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A. B.

C. D. 6.下列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③属于同种元素B.①和④表示的元素是金属元素 C.②和③化学性质相似D.①和②表示的是阳离子 7.构成冰的分子与构成水蒸气的分子具有( ) A.相同的物理性质B.不同的性质 C.相同的化学性质D.不同的化学性质 8.在室温时,将1g葡萄糖放入100 g水中,充分搅拌后,配成水溶液。则在此过程中,葡萄糖分子的下列哪种性质会发生改变( )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总数目 C.分子间的间隔 D.分子中原子的数目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C.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10.a和b为质量相等的两份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分别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B.C.

2019高三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doc

2019-2020 年高三 11 月联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命题校:北京市第二十一中学2014 年 11 月本试卷共12 页,80 分,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第Ⅰ卷 , 选择题部分 ,1-30题,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 ... 1. 在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细胞呼吸的原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及时为板结的土壤松土透气能保证根细胞的正常呼吸 B.慢跑促进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使细胞产生较多能量 C.皮肤破损较深的患者,应及时到医院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 D.透气性好的“创可贴”可保证人体细胞的有氧呼吸 ... 2. 右图所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情况。下列不正确的是 A. a→b可表示 DNA 分子复制 B.b→c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 C.c→d可表示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d→e可表示有丝分裂间期过程 3.研究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且这些细胞可以转变为心 ... 脏和神经细胞。下列与此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诱导后的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B. 人体表皮细胞具有全能性 C. 该研究说明细胞分化是可以逆转的 D. 该研究可以为治疗心血管绝症提供帮助 ... 4. 下列有关细胞凋亡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细胞皱缩、核染色质固缩表明细胞处于衰老状态 B.图示过程只发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 C.吞噬细胞吞噬凋亡小体与溶酶体有关 D.细胞凋亡是由遗传物质控制的,与细胞坏死有明显区别 5.下列基因的遗传无法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是 A. 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B.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C. 一对性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D. 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6. 有关黄色圆粒豌豆(YyRr )自交的表述,正确的是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地理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2014届九年级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东、西半球的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国际上尚无划分为东、西半球的标准 B.国际上习惯用20°E和160°W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国际上习惯用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国际上习惯用0°和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 A.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 麦哲伦环球航行 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下列地点,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A.23.5°N B.30°S C.23.5°S D.赤道 4、下列地点中,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5、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80° D.南极点 6、下面四幅图中,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7. 本初子午线是() A.地球上的零度纬线,即赤道 B.东西经线的分界线 C.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国际日期的变更线 8. 纬度的变化范围是() A.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 B. 从东向西逐渐增大 C. 从南向北逐渐增大 D. 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 9、下列节日中,永修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元旦 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 B.23.5°S—夏至日 11、某地图的图上一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二千米,该图的比例尺是() A、二十分之一 B、二万分之一 C、二十万分之一 D、二百万分之一 12、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四面窗户都朝向北方的房子,你认为应该建在()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北回归线 13、下列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月食现象④地球卫星照片⑤日出日落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 14、一个大洲的自述“我在各洲中排名第二,与大哥仅一河之隔,地形以高原为主,在我的胸膛流淌着世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诊试卷 含解析

2019-2020年高三生物一诊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种具有生命活性的酶都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 B.细胞核与细胞质在结构上没有联系,但在功能上密切相关 C.松鼠细胞和松树细胞共有的双层膜细胞结构是线粒体和细胞核 D.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差异是有无核膜,细胞质基本相同 2.人体不同细胞的寿命和分裂能力不同(见表).请分析表中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细胞的寿命与分裂能力无关 B.细胞的寿命与他们承担的功能有关 C.神经细胞和白细胞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D.寿命长的细跑比寿命短的细胞更容易癌变 3.如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雌性哺乳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A.此细胞继续分裂将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B.此细胞继续分裂细胞内将出现两个染色体组 C.此细胞继续分裂可能得到1个或2个极体

D.此细胞中基因a一定是由基因A突变产生 4.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准确切割的技术,通过设计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步切割(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s9蛋白在核糖体中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方式为A﹣U,C﹣G C.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若α链剪切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AGGUCUUAG…5.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HIV的遗传物质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B.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免疫系统导致自身免疫病 C.HIV浸染人体后,能通过检测相应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D.HIV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二、非选择题 6.某科研人员将绿色的小麦叶片放在温度适宜的密闭容器内,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测定该容器内氧气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分析回答: (1)A点叶肉细胞合成ATP的场所是.若在C点时向容器中放入装有NaOH 水溶液的烧杯,叶绿体内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2)在5﹣15min内,叶片净光合速率(真正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变化的趋势是,造成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如果小麦叶片的呼吸速率始终不变,则在5﹣15min内小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平均速率(以氧气产生量表示)是×10﹣7mol/min.

临川行政地图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临川行政地图 篇一:江西临川 江西临川 前言 江西临川,现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但一般意义(临川行政地图)上临川就指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建县始于东汉和帝永元八年(公元96年),至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有临汝二水,遂名临汝县。公元237年,以豫章郡东部置临川郡,属扬州,临汝县属临川郡,郡治在临汝(今抚州市)。隋文帝开元九年(公元589年)灭陈,实现全国统一,废郡扩州,平陈总管扬武通奉命安抚临川郡一带,将临川郡改为抚州。其后历代行政区划变更频繁,名称多在抚州与临川中变更。现抚州市辖原抚州地区的南城、黎川、南丰、崇仁、乐安、宜黄、金溪、资溪、东乡、广昌和新设立的临川区。纵观历史,古临川治属相当于现在抚州市的绝大部分,并囊括了庐陵、豫章、瓯闽部分。东连吴越,西接潇湘,南控闽粤,北襟江湖,横跨吴、越、楚三地,为古代通往闽粤沿海地区的要冲。荆楚、吴越文化交汇于此,中原、闽粤文

化滋润其中。魏晋以来,特别是两宋以后,临川古郡,抚河两岸,名人辈出,文事昌盛,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誉称。本文将从人物、宗教、文化、地理、风俗、方言等方面对临川作一简要介召。 人物 “临川才子”是“临川文化”的得意之笔。自古以来,临川才子之多向为世人瞩目。“临川文化”区内乐安流坑“千年古村”的“子男双封爵,文武两状元,参政代天子,师保五六人,一门十进士,两朝四尚书,进士五十二,知县四十多,乡举百六余,会解监元群,乡贤祀十二,秀才如繁星”的记述,就是临川才子大量涌现的生动写照。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乐史、饶节、谢逸、谢过、李觏、吴澄、纪大奎、李瑞清、谭纶、陈自明、危素、蔡上翔、吴与弼、罗汝芳、陈彭年、危亦林、邓茂七、徐奋鹏、陈际泰、罗万藻、章世纯、艾南英、黄爵兹、欧阳竟无等等,就是临川(抚州)古代才子群体中的佼佼者。 抚州不仅文化名人多,而且档次高,成就大。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鸿儒100多人。《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共收录了1296人,其中抚州籍名家317人,几乎占三分之一。“宋词四开祖,临川有二晏”,“唐宋八大家,曾巩、王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教师版)

流行歌曲会成为一代之文学吗?不妨回到具体的学术语境。金、元以来不断有学者倡导历朝文学各有所胜之说,后经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论述而为人耳熟能详。历代文学各有胜擅之说,突破了文学史一直以诗文为尊的等级观念,以开放包容的审美眼光,揭示出不同时期文学体式丰富多彩、不断迭兴的本真面貌。王氏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深含着为元曲鸣不平以期唤起世人对其价值重估的焦虑。他感慨:“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遂使一代文献,郁堙沉晦者且数百年,愚甚惑焉。”于是将元曲与唐诗、宋词等并列,实有为曲争地位的心理动机。不错,正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理念构建的开放视野,为每个时代寻找代表性的文学样式预留了空间,也从理论上预设了流行歌曲为“一代之文学”的可能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以文体递嬗观念考察文学样式者代不乏人,王国维说到了点子上,有人的判断却出了错。明人卓人月《古今词统序》云:“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绞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卓人月才、学、识均属上乘,但他于明代民歌的评价不免有拔高之嫌,很少有人能接受唐诗、宋词、明歌并列的提法。远见卓识如卓人月,尚不免犯研究者的两大通病:一是没有拉开足够的心理距离,有意或无意拔高研究对象,不能恰如其分地公允评价,成为事实上的“武断的文化史家”;二是没有拉开足够的时间距离,不能跳出文化现场,“身在此山中”影响了视线与判断。卓人月的误判对今天的启示是:现在断言流行歌曲成为一代之文学是否过早,我们是否被现象所迷惑,是否拥有了足够广阔的学术视野,是否有过对文化现象足够的反省、批判与质疑,是否拥有王国维般广收博采成一家之言的学术能力? 以“一代之文学”衡之于流行歌曲的研究者,也许忽略了王国维这一提法的文化语境与真正用心。王国维写《宋元戏曲史》的年代,正是京剧舞台艺术如日中天之时,这一点与当下流行歌曲红遍大江南北如出一辙,但王国维并非为当时流行的、强势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寻找合法性证据(这一点与今天学者大不相同,我们太热衷于为现存事实提供学理支撑了),他有严格的学理尺度和独立的价值判断,表现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学术勇气:“明以后无足取,元曲为活文学,明清之曲,死文学也。”当国人在京剧艺术里如痴如醉之时,他的这番表态犹如空谷足音雄视古今,充满了文化自负与学术自信。再者,王国维论元曲独标其文字而非将其当作舞台艺术进行考察,这与其“仅爱读曲,不爱观剧”的人生喜好有关。今天戏曲学已演化为包括案头与场上在内的立体研究,王国维的研究方法自有值得商榷之处,但不得不佩服他对元曲文字震古铄今的价值发现。元曲自明万历年间就基本无人能唱,它的音乐、唱腔已淹灭不闻,其文字却熠熠生辉,在含蓄蕴藉风格之外另辟本色自然的审美向度。对尚活在舞台上的明清之曲,他抱以冷然的态度,因为文字并未带来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创造,至于京剧,已由作家中心转向演员中心,文字上更无足观了。 如此,王国维“一代之文学”的说法实则包含这样的内容:不管当下多流行,一时的影响多广泛,它必须作为“案头文本”接受审查——是否做出别样的艺术贡献,提供了不一样的审美价值?换句话说,流行歌曲如果要取代诗成为当代文学的代表性样式,它就必须接受成为文学经典的资格审查(娴熟的形象语言、原创性、认知能力等),并服从于文学中心主义的价值标码。 1.下列各项中,其内涵不属于作者所论“一代之文学”范畴的一项是() A.汉赋唐诗B.宋词明歌 C.楚辞元曲D.汉赋宋词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十中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临川十中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物理高三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0题为多选。) 1.足球运动员在射门时经常让球在前进时旋转,从而绕过前方的障碍物,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其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研究球旋转前进时可以将球看成质点 B .球在空中做抛体运动 C .球在空中受到重力和空气对它的力 D .在月球上也可踢出“香蕉球” 2.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经过无数人的协 作和努力,终于在2007年10月24日晚6点05分发射升空。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由地球飞向月球时,沿曲线从M 点向N 点飞行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探月卫星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的是 3.某星球与地球的质量比为a ,半径比为b ,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表面重力加 速度之比为 A .a/b B .a/b 2 C . ab 2 D .ab 4.如图所示,小球用两根轻质橡皮条悬吊着,且AO 呈水平状态,BO 跟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那么在剪断某一根橡皮条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情况是( ) A . 前断AO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是零 B . 前断AO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a=g tan α C . 剪断BO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是零 D .剪断BO 瞬间,小球加速度大小a=g cos α 5.如图,桌面高为h ,质量m 的小球从离桌面高H 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 阻力,假设桌面为参考平面,则小球落到地面前瞬间的机械能为 A .mgH B .mgh C .0 D. mg(H+h) 6.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这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 m ,那么从楼房阳台边缘到地面总高度是 A .1.2 m B .3.6 m C .6.0 m D .10.8 m

2019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解析

2019高三生物一模试卷及解析 20192019学年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1.5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由双层膜构成,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D.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2.下列实例不能体现细胞膜结构特点的是 A.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 B.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并紧密接触 C.小肠细胞分泌消化酶 D.精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3.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正确的做法是 A.可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 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伸长区细胞中寻找 C.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反光镜或增大光圈以增加视野的亮度 D.若想进一步观察低倍镜视野中右下方的细胞,应先换上高倍镜,再将玻片朝右下方移动 4.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mRNA会不同 B.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物质交换的效率会增强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5.下列用显微镜观察的实验中,细胞不需要染色的是 A.观察DNA和R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 B.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C.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D.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 6.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所做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乙、丙三个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②乙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 ③丙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正常情况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基因型相同 ④以上各细胞可能取自同一器官,在发生时间上存在乙甲丙的顺序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7.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每种tRNA只转运一种氨基酸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 A上移动 8.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酶均在核糖体上合成 B.检测蛋白酶的催化作用可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反应物是否完全分解 C.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出的能量少部分转移到ATP中 D.在ATP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T代表三个高能磷酸键 9.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左移 D.己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右移,d点上移 10.常温下进行下列处理,没有显色反应的是 A.用派洛宁处理RNA B.用碘液处理淀粉溶液 C.在豆浆中加入双缩脲试剂 D.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班氏试剂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精品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精品 2020-12-12 【关键字】情况、增长、运行、发展、项目、制度、任务、反映、设置、管理、维护、服务、宣传、保障、促进、实施、中心 2017年部门预算 目录 第一部分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二、部门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2017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 一、2017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二、2017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第三部分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2017年部门预算表 一、收支预算总表 二、部门收入总表 三、部门支出总表 四、财政拨款收支总表 五、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六、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七、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八、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表 第四部分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概况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临川区委、区政府接待办公室是区委、区政府直属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完成区委、区政府各项接待工作,为公务活动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宣传临川、推介临川、促进临川经济社会发展。 二、部门2017年主要工作任务 临川区委、区政府接待办公室2017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完成区委、区政府各项接待工作,为我区公务活动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更好的宣传临川、推介临川、促进临川的经济社会发展。 三、部门基本情况 区接待办有预算单位1个,单位编制人数共20人,行政人员10人,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4人,全部补助事业人员6人。实有人数3人。 第二部分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接待办2017年部门预算 情况说明 一、2017年部门预算收支情况说明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17年区接待办收入预算总额为333.2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42.51万元,下降11.31%。其中:当年财政拨款收入318.48万元,占预算总额的95.57%;上年结转收入14.77万元,占预算总额的4.43%。 (二)支出预算情况 2017年区接待办支出预算总额为333.25万元,比上年预算数减少42.33万元,下降11.27 %。其中: 按支出项目类别划分:基本支出317.48万元,占支出预算总额的95.27 %,包括工资福利支出16.5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299.44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51万元;项目支出15.77万元,占支出预算总额的4.73%,包括商品和服务支出1万元、其他相关支出14.77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一中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3分)准备两组相同的牌,每组两张且大小相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分别是0,1,从每组牌中各摸出一张牌,两张牌的牌面数字和为1的概率为() A.B.C.D. 2.(3分)某商品经过两次连续提价,每件售价由原来的35元提到了55元.设平均每次提价的百分率为x,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A.55 (1+x)2=35B.35(1+x)2=55 C.55(1﹣x)2=35D.35(1﹣x)2=55 3.(3分)若5k+20<0,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4x﹣k=0的根的情况是()A.没有实数根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D.无法判断 4.(3分)对角线长分别为6和8的菱形ABCD如图所示,点O为对角线的交点,过点O 折叠菱形,使B,B′两点重合,MN是折痕.若B'M=1,则CN的长为() A.7B.6C.5D.4 5.(3分)如图,点O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OM∥AB交AD于点M,若OM =3,BC=10,则OB的长为() A.5B.4C.D. 6.(3分)如图,矩形ABOC的顶点A的坐标为(﹣4,5),D是OB的中点,E是OC上的

一点,当△ADE的周长最小时,点E的坐标是() A.(0,)B.(0,)C.(0,2)D.(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7.(3分)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x1=1,x2=2,则这个方程是.8.(3分)如图,矩形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连接DE和BF,分别取DE、BF的中点M、N,连接AM,CN,MN,若AB=2,BC=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9.(3分)在一个不透明的布袋中装有标着数字2,3,4,5的4个小球,这4个小球的材质、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摸出两个小球,这两个小球上的数字之积大于9的概率为 10.(3分)如图,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G处,点C落在点H处,已知∠DGH=30°,连接BG,则∠AGB=. 11.(3分)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 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B n的坐标是.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生物试题 1.下列有关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者都存在于蓝藻中B.三者都含有DNA C.三者都是ATP合成的场所D.三者的膜结构中都含有蛋白质 2.下列与真核生物细胞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染色质存在于细胞核中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 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内遗传物质的合成需要能量3.下列不利于人体散热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战栗B.皮肤血管舒张 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D.用酒精擦拭皮肤 4.若将n粒玉米种子置于黑暗中使其萌发,得到n株黄化苗。那么,与萌发前的这n粒干种子相比,这些黄化苗的有机物总量和呼吸强度表现为 A.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增强B.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增强 C.有机物总量减少,呼吸强度减弱D.有机物总量增加,呼吸强度减弱

5.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 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 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 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6.假设在特定环境中,某种动物基因型为BB和Bb的受精卵均可发育成个体,基因型为bb的受精卵全部死亡。现有基因型均为Bb的该动物1 000对(每对含有1个父本和1个母本),在这种环境中,若每对亲本只形成一个受精卵,则理论上该群体的子一代中BB、Bb、bb个体的数目依次为 A.250、500、0B.250、500、250 C.500、250、0D.750、250、0 29.(11分)氮元素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合理施用氮肥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内,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在细胞核中合成的含氮有机物是___________,叶绿体中含氮的光合色素是______________。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真题试卷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答案】C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故选C。 2、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安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A 【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对评价对象的现实状况、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题干所述“水平测试”是为了根据此成绩进行编班,属于诊断性评价。故选A。 3、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A、教学手段 B、教学方法 C、课程 D、管理体制 【答案】C

【解析】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也是我国现在教育改革的核心。故选C。 4、具体规定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关系的是()。 A、学制 B、培养目标 C、教育方针 D、课程计划 【答案】A 【解析】学制是狭义的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学年限以她们之间相互衔接关系。故选A。 5、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这 反映了制定教学目标应遵循()。 A、难度适中原则 B、可操作原则 C、全面性原则 D、全体性原则 【答案】D 【解析】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遵循全面性原则、全体性原则、可操作原则与难度适中原则。其中全体性原则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学生的整体水平,又要照顾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故选D。 6、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 A、《大学》 B、《中庸》 C、《学记》 D、《春秋》 【答案】C 【解析】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学记》。原文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故选C。 7、教育目的要回答的问题是()。 A、服务的方向 B、怎样培养人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怎样的人 【答案】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