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的性质

1.2 轴对称的性质(一)

一、课标要求:

通过具体实例认识轴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1、知道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知道“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对称轴是对称

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等性质。

2、会画已知点关于已知直线的对称点,会画已知线段的对称线段,会画已知三角

形的对称三角形。

3、经历探索轴对称的性质的活动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准确理解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的基本性质并会简单应用这个基本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

题。

四、设计思路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让学生在经历画点、折纸、扎孔等操作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基本特征,并使学生清晰地观察到点和折痕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对应线段之间的大小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然后由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说明图形的对称归根到底是点的对称,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观察到对称的线段和对称的三角形与折痕的关系;最后让学生能从图形中直观地、自主地探索得到轴对称图形的两条基本性质。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氛围,激发求知的欲望

情境一:提出问题――――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会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和成轴对称的两图形上的一些对称点。试问: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哪些

性质呢?它们的大小和位置有什么关系?

【设计说明: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从以前看过的图形中找出新的东西,激发学习兴趣;在解决问题中的过程中,创设学生们互相讨论,合作交流的氛围。】

情境二:(给出一些图形图形)同学们,你们看这些图形美吗?为什么我们看这些图形会感觉特别的美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它们美的奥秘。

【设计说明:从美开始入手,提高孩子鉴赏美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们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 展开活动,点燃探究新知的热情

活动一操作“画点、折纸、扎孔”。

【设计说明:这里其实就是课本中第10页的“画点、折纸、扎孔”操作,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动手操作,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归纳得出相应的结论,努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清道理:即折痕为什么垂直平分?课本中从轴对称的特性-----重合出发。给了有根有据的说明,这有利于加强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有条理地说理和表达的训练。】活动二继续进行“画点、折纸、扎孔”的操作活动,自主探索成轴对称的线段、三角形的

性质。

【设计说明: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由“学数学”向“做数学”过渡,重在提高学生“做数学”

的兴趣和能力。】

问题1 图1-8(2)中,线段与有什么关系? 与呢?线段与有什么关系? 与呢?说说

你的理由。

问题2 图1-8(2)中, 与有什么关系? 与呢? 与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问题3 轴对称有哪些性质?

【设计说明:连续不断的提问使问题不断的深化,促使学生不断的思考,点燃学生探究的热情,让学生感受教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自信,合理的进行思考和讨论是解决这一串问题的关键。】

(三) 例题示范,加速新知的领悟进程

例题1 用针扎重叠的纸得到下面关于成轴对称的两个图案: (1) 找出它的两对对称点,两条对称线段;

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你找到的对称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