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四川银典房地产培训中心

成都市第12期物业服务(项目经理)毕业论文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作者:刘远春

学号: 075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业管理逐渐形成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业态。随着业主群体日趋多元化,政府对行业的调控日趋完善,物业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物管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要生存就必须发展自己,使自己成长起来,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构建和谐物管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物业管理标准化企业发展和谐物管

目录

一、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 (4)

二、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4)

三、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我司成长的重要性 (4)

四、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和谐物管构建的重要保障 (5)

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

一、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目的

纵观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史,历经了三十年的磨砺,从最初的简单的英式模式的复制,到今天的物业管理自主创新,从最初的沿海发达城市到今天的举国各地象雨后春笋遍地开花。是这三十年来多少物业人呕心沥血总结经验与历经失败沉淀下来的精髓。从粗旷型到精细型,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无不溶入了物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成为主导。

二、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意义

现代物业发展的趋势,将会是一场残酷的良性竞争,始终逃脱不了自然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勇者追,智者胜”。各类与物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行业的各类规范性条文陆续形成,以前那些物业管理企业靠钻法律、法规的空子,谋取不义之财的梦想必将终结。加之现在的用工成本的提高和福利待遇的完善,很多以前打擦边球的物业管理企业将会面临着重新洗牌,淘汰出局的命运。

要立于潮头,必定是在物业管理行业中刷新记录最快、最多的智者。认清形势,洞悉先机,改革与创新并进,是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的有利保障。

三、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我司成长的重要性

现就结合我们成都新世界河畔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成长,浅谈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一个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壮大,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提升企业的美誉度是多么的功不可没。

公司自成立以来,致力于物业管理名牌的树立,借鉴香港的物业管理,结合公司的企业文化,融合成都物业管理的行业环境,在企业物业管理服务上,秉承

“人才专业化、制度规范化、执行效率化、信息公开化”的四化理念,诠释了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物业管理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1、人才专业化;万业始于人,人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者,人才是某些方面有特殊专长的,会带来很高价值反馈的佼佼者。所以,公司在人才启用上,是非常看重专业技能的。一只羊领导一群狼,假以时日,就会呈现出像羊一样的一群狼;一只狼领导一群羊,假以时日,就呈现出像狼一样的一群羊。领导影响力,导致了结果的不可能性变成了可能。上至企业老总、企业经理等,中高层管理者,个个都是阅历颇丰的物业管理资深的职业经理人。他们所体现出来的沉着、干练、雷厉风行的作风,深深感染着、影响着整个团队,最终融入到整个团队中去。

2、制度规范化;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成立以来就制定了一套非常精细化的管理制度,将复杂的程序条理化,将繁琐的操作简单化。加上引进《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操作规范》,更加明确了各个工作环节的行为规范和操作便捷,非常易学易操作,大大提高了培训上岗的时间。任何工作记录非常完善,可以溯源,可以查阅结果。很快、很准、很方便的就能把好脉、开对方、下对药、治好病,大大提高了物业品质,减轻了监督、检查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为其他的工作赢得了时间、留出了空间。

3、执行效率化;言必行、行必果;任何一个指令和信息的处理都会进入一个高效的处理流程,正确的结果导向和快捷的复命制度。如果出现异常“首问责任”机制程序启动,在追责的同时帮助解决问题,防止问题扩大,将错误的结果导向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为此也将作为员工学习、培训的鲜活实例,引以为戒,防止重蹈覆辙。科学的技术手段,也给管理中的执行效率注入了一支强心针。我

园区的监控网络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只要登录互联网,就可以在有网络的地方实时监控园区的情况,遥控指挥、监控现场工作。电力监控系统,BA控制系统就可以随时掌握能耗情况,轻轻的一点鼠标,既简化了东奔西跑的人工,又为节能降耗立下汗马功劳。也防止了安全隐患因巡查不到位的发生机率。以前多人完成的工作,一人就能很轻松的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物业管理的发展,必定将呈现出以劳动密集型粗放式产业升级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经济密集型转移的趋势。

4、信息公开化;公司有一套完整的内部信息网络平台,借助互联网多渠道,快捷、方便的传递着各种资讯。

四、论物业管理标准化建设对和谐物管构建的重要性

当“四化”机能的有机结合,物业管理品质提升有了新高,具备了规范的企业标准与详尽的操作流程,也就意味着物业企业具有了做大做强的基础。然而,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质量的升华,最终有赖于业主需求的达成,也就是说,物业管理需要上台阶,上档次,必须围绕着业主的需求做文章。服务,随着业主的需求延伸,“以业主为圆心,业主的需求为半径画一个圆”,这就是万科物业公司为自己划定的服务范围。它的想法表达的是,业主的需求到哪里,物业管理服务的文章就作到哪里。物业管理的工作任务是,要完成对物和人的服务,这种服务和管理是具备一定特质的。在实践中,人们得出一个结论,物业管理需“尊重居者的生理和心灵需求”,这是物业工作追求的完美境界。

围绕业主的需求我们不妨进一步展开话题:

(一)生活的需求;人的需求大凡可分为生理的需求(基本生活需求)和精神的需求两大类。生理需求在居家生活中无非就是人们常说的“衣食住行”,“衣

食住行”除了家庭自身必备外,在一栋楼、一个住宅区恐怕就是物业管理要做的主要工作了。日常的园区秩序维护,装修管理,绿化养护,卫生保洁,设施设备维护等等,这些管理服务满足了人们的安全,舒适,方便等“衣食住行”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由于这些服务使物业得到了保值、增值。同样,一个优秀物业管理企业与一个糟糕的物业管理企业,在为业主提供这类满足生活需求的服务过程中,最大的区别便在于前者的服务是温馨,亲切,充满和谐的,而后者则是生硬,充满排斥和矛盾的。

(二)文化的需求;物业管理区别于一般的小区中介、家政服务的重点就在于,它担负着社区广泛的管理、协调的职能。因此,物业企业除了提供居住者“衣食住行”的便利服务外,它还应满足人的精神需求,特别是要满足人的愉悦感、成就感、归属感,这就需要文化的建设,需要还给业主自发参与园区管理的权利,从而才能真正达到一个区域环境的和谐。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环境,往往是具备长期文化积聚的。多年来,新世界在企业文化和社区文化的建设中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谓不惜工本。成立新世界义工队对巴中贫困村学的资助,义卖、义捐活动等公益事业,更有在园区内的大型业主联谊活动,都丰富了周围的和谐生活,满足了业主的文化需求和参与需求,更赢得了业主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物管企业的品牌赞誉。

我们在管理和服务中提升品质的过程,亦即创造园区和谐的过程。胡锦涛主席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课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他特别指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相的社会。这一重要论述,无疑非常适用于物业管理领域,也为物业企业如何建设和谐园区打开了广阔的思路。我们认为,物业管理在和谐社

会建设中履行着社区科学发展的重任,因为物业管理的终极目的是满足业主在园区居住的多种需求,形成居住有秩序的整合,环境的优化,人文的协调,使物管企业与全体业主达到社会效应、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的共赢。物业管理者总是想方设法提升服务的品质,而这提升品质的过程便变成了企业与业主不断寻求和谐的过程。

一一所谓和谐,简言之,即是配合得适当与匀称。在物业管理领域,“和谐”包括了园区邻里相处,业委会对业主的代表意义,业主与物管的融洽,业委会与物管的谋和,物管与开发商的沟通交涉,社区、物管之间的关系梳理等等,所有的配合奔向一个目标——和谐。

失去和谐,便失去了业主在园区生活幸福的根本,便失去了一大社会元素的稳定,也便失去了物管存在的理由。物业管理中能有的生产力来自“和谐”园区的建设,只有创造和谐才能激发业主的创造力,才能构筑起社区诚信的平台,重建邻里道德和家庭伦理,引导人们信守法律准则,从而维持社会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