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数学上) 第一讲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c

(四年级数学上) 第一讲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c

(四年级数学上) 第一讲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c
(四年级数学上) 第一讲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c

第一讲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一)(四年级数学上)

几何中的计数问题包括:数线段、数角、数长方形、数正方形、数三角形、数综合图形等.通过这一讲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养成按照一定顺序去观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逐步学会通过观察、思考探寻事物规律的能力.

一、数线段

我们把直线上两点间的部分称为线段,这两个点称为线段的端点.线段是组成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等最基本的元素.因此,观察图形中的线段,探寻线段与线段之间、线段与其他图形之间的联系,对于了解图形、分析图形是很重要的.

例1 数一数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条线段.

分析要想使数出的每一个图形中线段的总条数,不重复、不遗漏,就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观察、去数.这样才不至于杂乱无章、毫无头绪.我们可以按照两种顺序或两种规律去数.

第一种:按照线段的端点顺序去数,如上图(1)中,线段最左边的端点是A,即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两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一条,所以上图(1)中共有线段2+1=3条.同样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观察图(2)中,以A为左端点的线段有AB、AC、AD三条,以B为左端点的线段有BC、BD两条,以C为左端点的线段有CD一条.所以上页图(2)中共有线段为3+2+1=6条.

第二种: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去数.所谓基本线段是指一条大线段中若有n个分点,则这条大线段就被这n个分点分成n+1条小线段,这每条小线段称为基本线段.如上页图(2)中,线段AD上有两个分点B、C,这时分点B、C 把AD分成AB、BC、CD三条基本线段,那么线段AD总共有多少条线段?首先有三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是:AC、BD二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是AD这样一条.所以线段AD上总共有线段3+2+1=6条,又如上页图(3)中线段AE上有三个分点B、C、D,这样分点B、C、D把线段AE分为AB、BC、CD、DE四条基本线段,那么线段AE上总共有多少条线段?按照基本线段多少的顺序是:首先有4条基本线段,其次是包含有二条基本线段的有3条,然后是包含有三条基本线段的有2条,最后是包含有4条基本线段的有一条,所以线段AE上总共有线段是4+3+2+1=10条.

解:①2+1=3(条).

② 3+2+1=6(条).

③ 4+3+2+1=10(条).

小结:上述三例说明:要想不重复、不遗漏地数出所有线段,必须按照一定顺序有规律的去数,这个规律就是:线段的总条数等于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自然数的和,最大的加数是基本线段的条数.

二、数角

例2 数出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在∠AOB内有三条角分线OC1、OC2、OC3,∠AOB被这三条角分线分成4个基本角,那么∠AOB内总共有多少个角呢?首先有这4个基本角,其次是包含有2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3个(即∠AOC2、∠C1OC3、∠C2OB),然后是包含有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2个(即∠AOC3、∠C1OB),最后是包含有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个(即∠AOB),所以∠AOB内总共有角:

4+3+2+1=10(个).

解:4+3+2+1=10(个).

小结:数角的方法可以采用例1数线段的方法来数,就是角的总数等于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最大的加数是基本角的个数(或角分线的条数加1).

例3 数一数右图中总共有多少个角?

解:因为∠AOB内角分线OC1、OC2…OC9共有9条,即9+1=10个基本角.

所以总共有角:10+9+8+…+4+3+2+1=55(个).

三、数三角形

例4 如右图中,各个图形内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可以采用类似

例1数线段的两种方法来数,如图(2):

第一种方法:先数以AB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

△ABD、△ABE、△ABF、△ABC四个三角形.

再数以AD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

△ADE、△ADF、△ADC三个三角形.

以AE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

△AEF、△AEC二个三角形.

最后以AF为一条边的三角形共有△AFC一个三角形.

所以三角形的个数总共有4+3+2+1=10.

第二种方法:先数图中基本小三角形共有:

△ABD、△ADE、△AEF、△AFC四个三角形.

再数由两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三角形共有:

△ABE、△ADF、△AEC三个三角形,

以三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三角形共有:

△ABF、△ADC二个三角形,

最后数以四个小三角形组合在一起的只有△ABC一个.

所以图中三角形的个数总共有:4+3+2+1=10(个).

解:①3+2+1=6(个)

② 4+3+2+1=10(个).

答:图(1)及图(2)中各有三角形分别是6个和10个.

小结:计算三角形的总数也等于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自然数的和,其中最大的加数就是基本小三角形(或三角形一边上的分点数加1,也就是三角形这边上分成的基本线段的条数).

例5 如右图中,数一数共有多少条线段?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在数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上几例总结的规律,明确数什么?

怎么数?这样两个问题.数:就是要数出图中基本线段(基本三角形)的条数,算:就是以基本线段(基本三角形)条数为最大加数的从1开始的连续几个自然数的和.

①要数多少条线段:先看线段AB、AD、AE、AF、AC、上各有2个分点,各分成3条基本线段,再看BC、MN、GH这3条线段上各有3个分点,各分成4条基本线段.所以图中总共有线段是:

(3+2+1)×5+(4+3+2+1)×3=30+30=60(条).

②要数有多少个三角形,先看在△AGH中,在GH上有3个分点,分成基本小三角形有4个.所以在△AGH中共有三角形4+3+2+1=10(个).在△AMN与△ABC 中,三角形有同样的个数,所以在△ABC中三角形个数总共:

(4+3+2+1)×3=10×3=30(个).

解:①在△ABC中共有线段是:

(3+2+1)×5+(4+3+2+1)×3=30+30=60(条)

②在△ABC中共有三角形是:

(4+3+2+1)×3=10×3=30(个).

例6 如右图中,共有多少个角?

分析本题虽然与上几例有区别,但仍可以采用上几例所总结的规律去解决.

∠1、∠2、∠3、∠4我们可视为4个基本角,由2个基本角组成的有:∠1

与∠2、∠2与∠3、∠3与∠4、∠4与∠1,共4个角.由3个基本角组成的角有:∠1、∠2与∠3;∠2、∠3与∠4;∠3、∠4与∠1;∠4、∠1与∠2,共4个角,由4个基本角组成的角只有一个.

所以图中总共有角是:4×3+1=13(个).

解:所以图中共有角是:4×3+1=13(个).

小结:由本题可以推出一般情况:若周角中含有n个基本角,那么它上面角的总数是 n(n-1)+1.

四、数长方形

例1如下图,数一数下列各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图(Ⅰ)中长方形的个数与AB边上所分成的线段的条数有关,每一条线段对应一个长方形,所以长方形的个数等于AB边上线段的条数,即长方形个数为:

4+3+2+1=10(个).

图(Ⅱ)中AB边上共有线段4+3+2+1=10条. BC边上共有线段:2+1=3(条),把AB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BC边上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Ⅱ)中共有长方形为:

(4+3+2+1)×(2+1)=10×3=30(个).

图(Ⅲ)中,依据计算图(Ⅱ)中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可得长方形个数为:(4+3+2+1)×(3+2+1)=60(个).

解:图(Ⅰ)中长方形个数为4+3+2+1=10(个).

图(Ⅱ)中长方形个数为:

(4+3+2+1)×(2+1)=10×3=30(个).

图(Ⅲ)中长方形个数为:

(4+3+2+1)×(3+2+1)=10×6=60(个).

小结: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类似图Ⅲ的任一个长方形一边上有m条基本线段,另一边上有n条基本线段,这时长方形的总数为:

(1+2+3+…+m)×(1+2+3+…+n).

例2 如右图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解:AB边上分成的线段有:

5+4+3+2+1=15.

BC边上分成的线段有:

3+2+1=6.

所以共有长方形:

(5+4+3+2+1)×(3+2+1)=15×6=90(个).

图形计数(一)

一、 数线段

例1. 数出下列每条线段上线段的总条数。

① ②

诀窍为: 例2.图中共有几条线段,你能准确数出来吗?

3.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二、数三角形

例1.右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例2.下图中共有( )个三角形。 例3.下图中共有( )条射线。

A B A

B D E F G

C A B C

D

E A 19 … A 21 A 20 A 4

A 3

A 2 A 1

三、数长方形

例1.下图中共有( )个长方形。 例2.下图中共有( )个长方形,你能总

结规律吗?

数长方形诀窍是: 方法拓展

1.在一次联欢会上,有六位同学参与表演,每两人合唱一首歌,联欢会上他们共

唱多少首歌?

2. 某人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飞机,火车,汽车或轮船。飞机每日三班,火车

每日三班,汽车每日十班,轮船每日五班。那么此人选择旅行方式有几种?

3. 王老师从10篇作文中选取两篇共有多少种选法?

4.小亮有6本故事书、3本童话本、4本作文书,他想送一本书给小强。共有多

少种选择?

5.把钥匙和7把锁,但是被放乱了。不知道哪把钥匙配哪把锁,最多要试几次就

能把锁和钥匙搭配起来?

小练习: 1.数一数,右图中有( )条线段。

3. 数一数,右图中有( )个三角形。

①数一数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A B C D A B C

D

②数一数,右图中有()个角。

③数一数,下图中有()个长方形。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姓名: 1、竖式计算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11×11 80÷40= 94÷20= 246÷60= 360÷30= 127÷21=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99×99 263÷27= 602÷31= 487÷18= 961÷19= 108÷18= 2、脱式计算 360÷(12+6)×5 360÷[(12+6)×5] 459×(76-50) 3、简便计算 35×2×5 ( 60×25 ) ×4 ( 125×5 ) ×8 ( 3×4 ) ×5×6

1、竖式计算 164÷20= 210÷70= 780÷60= 460÷80= 302÷48= 208×24= 437×28= 26×137= 82×403= 624×78 846÷18= 728÷13= 900÷60= 900÷12= 218÷42= 253×56= 503×32= 45×240= 336÷21= 858÷39= 2、脱式计算 120÷[(8+4)×2] 400÷(51-46)×8 (227+26)÷11 3、简便计算 36×3 58+39+42+61 39×101 35×68+68+68×64

85×82+82×15 (125×25)×4 167+289+33 25×41 第三组 1、竖式计算 552÷69= 536÷8= 315÷9= 216÷3= 312÷4= 48×23= 603×34= 72×124= 25×112= 46×589 150×40= 77×209= 26×137= 82×403= 503×32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44×25 2、脱式计算 400÷[(51-46)×8] (105×12-635)÷25 120÷(8+4)×2 3、简便计算 25×37×4 (125×12)×8 27×45+27×55 13×102

小学数学《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二)》练习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几何中的计数问题(二)》练习题(含答案) 一、数长方形 例1如下图,数一数下列各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分析图(Ⅰ)中长方形的个数与AB边上所分成的线段的条数有关,每一条线段对应一个长方形,所以长方形的个数等于AB边上线段的条数,即长方形个数为: 4+3+2+1=10(个). 图(Ⅱ)中AB边上共有线段4+3+2+1=10条. BC边上共有线段:2+1=3(条),把AB上的每一条线段作为长,BC边上每一条线段作为宽,每一个长配一个宽,就组成一个长方形,所以图(Ⅱ)中共有长方形为: (4+3+2+1)×(2+1)=10×3=30(个). 图(Ⅲ)中,依据计算图(Ⅱ)中长方形个数的方法:可得长方形个数为:(4+3+2+1)×(3+2+1)=60(个). 解:图(Ⅰ)中长方形个数为4+3+2+1=10(个). 图(Ⅱ)中长方形个数为: (4+3+2+1)×(2+1)=10×3=30(个). 图(Ⅲ)中长方形个数为: (4+3+2+1)×(3+2+1)=10×6=60(个). 小结:一般情况下,如果有类似图Ⅲ的任一个长方形一边上有n-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的两个端点),另一边上有m-1个分点(不包括这条边上的两个端点),通过这些点分别作对边的平行线且与另一边相交,这两组平行线将长方形分为许多长方形,这时长方形的总数为: (1+2+3+…+m)×(1+2+3+…+n). 例2 如右图数一数图中长方形的个数.

解:AB边上分成的线段有: 5+4+3+2+1=15. BC边上分成的线段有: 3+2+1=6. 所以共有长方形: (5+4+3+2+1)×(3+2+1)=15×6=90(个). 二、数正方形 例3 数一数下页各个图中所有正方形的个数.(每个小方格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分析图Ⅰ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 2×2=4(个),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 1×1=1(个). 所以,正方形总数为1×1+2×2=1+4=5(个). 图Ⅱ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3×3=9(个); 边长为2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2×2=4(个); 边长为3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1×1=1(个). 所以,正方形的总数为:1×1+2×2+3×3=14(个). 图Ⅲ中,边长为1个长度单位的正方形有: 4×4=16(个);

高斯小学奥数五年级上册含答案_第12讲_几何计数

第十二讲几何计数 漫画,共一格一群古代的人在田地中劳作,田地中阡陌交错。旁边文字描述: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分割田地大概有 3 条横线、 4 条竖线左右,可适当增减。人的耕作情况要符合西周时的实际情况, 比如不能有拖拉机,不能有牛耕。 后面给出问题:在图中,有多少个“井”字?

几何计数,同学们一看这一讲的名字就知道了,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专门数几何图形的 个数.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这类问题很简单,数数嘛,一个一个数就能数清楚了,而且图都画好了,一边看图一边数,肯定不会数错的.真的是这么简单吗?数图形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学完这一讲后,大家就知道答案了. 三角形应该是很简单的几何图形了,我们先从三角形数起吧. 例题1下列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对于一般的几何计数问题,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是枚举法,但注意枚举不是漫无 目的的举例,一定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枚举, 并注意寻找规律?那么,本题应该按照怎 样的顺序去枚举呢? 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例题2 ?右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分析」对于这道题目,我们也首先想到枚举法. 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去枚举呢?你能发现 其中的规律吗? 练习2:.请数出这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下面我们来学习数正方形和长方形,同学们要学会在观察、思考、分析中总结归纳出解 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例题3.下列图形中,分别有多少个正方形? 「分析」同上一题,在枚举的时候要注意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不漏. 围棋棋盘是由19条横线和19条竖线组成的正方形方阵,其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例题4.在右图中(下列各小题中,长方形均包括正方形) (1 )一共有多少个长方形? (2)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3)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4)两个五角星都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5)至少包含一个五角星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6)两个五角星都不包含的长方形共多少个?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1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645÷32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840÷35 630÷31 961÷19 765÷74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125+75+320 128+89+72 3 153+38+162 57+288+143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158+395+105 822+197+78 75+34+125+366 578+143+22+57 129+235+171+165

163+32+137+26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25×125)×(8×4)38×125×8×3 5×289×2

125×5×8×2 9×8×125 43×25×4 125×50×2 42×125×8 60×25×4 125×5×8 25×17×4 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 24×125 125×56 125×72 48×125 125 ×64 25×36 25×32

小学奥数 几何计数 专题

1.掌握计数常用方法; 2.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一、几何计数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 1223(2)2 n n n ++++= ++……个部分;n 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 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成3n(n-1)+2部分;n 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几何计数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题精讲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共用了多少根小 棍?(4级) 【例 2】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 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4级) 【巩固】用三根火柴可拼成一个小“△”,若用108根火柴拼成如图所示形状的大三角形,请你数一数共有多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应用题练习+计算题500+道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延伸阅读: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典型应用题练习) 135×45108×2554×31247×210138×54126×89 203×32312×25437×2882×403 208×2436×137406×23460×23305×56624×78 46×589353×5645×240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918÷27888÷37645÷32432÷46 966÷23731÷79980÷28828÷36 689÷34618÷88372÷45294÷29328÷42395÷56 765÷74840÷35630÷31961÷19 三、简便计算(延伸阅读: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简便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58+39+42+61=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163+32+137+268= 158+395+105= 822+197+78=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15×25)×4=38×25×4=35×2×5= (60×25)×4=(125×5)×8=25×17×4=(25×125)×(8×4)= 38×125×8×3=5×289×2=125×5×8×2=9×8×125=

43×25×4=125×50×2=42×125×8=60×25×4= 125×5×8=25×17×4=37×8×125=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24×125125×56125×72125×1648×125 125 ×6425×3625×3225×16 25×2425×28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 7×48+7×52= 35×37+65×37= 85×82+82×15= 25×97+25×3= 76×25+25×24= 16×17+16×23= 27×36+27×64= 73×36+36×27= 64×23+36×23= 43×36+57×36= 19×67+19×33= 57×35+43×35= 18×72+72×182= 46×46+46×54= 31×69+31×31 34×13-34 ×3= 5.乘法分配律(二): 38×99+38 75× 299+75 102×99+102 39+9×39 99×128 +128 27+99×27 34+199×3435×99+35 6.乘法分配律(三): 125×(8+80 )= (80+4)×25=8×(125+9)= (20+4)×25= 32 ×(200+3)= (125+17)×8= (100+2)×99= 102×(100-1)= 25×(40+4)= (25+100)×4= 99×(100+1)= (125+40)×8= (125+25)×8= 99 ×(100+7)= 8 ×(125+7)= (30+25) ×4= 7.乘法分配律(四): 46×10248×10199×46102×42103×31 107×16108×15125×88 88×102102×9939×10125×4148×101 201 ×24302×43102×13

几何计数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几何图形计数(1) 一、线段计数 1、 (1) A B C (2) A B C D E F 2、正方形边长是a,六个叠在一起组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如果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叠在一起,周长是多少? 二、角的计数 1、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2、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A C 1 C 2 …… C 9 O B 3、下图中有多少个角?

三、三角形的计数 1、下图有多少个三角形? 2、下图有多少个三角形? 3、下图有多少线段?有多少三角形?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几何图形计数(2)4、下图有多少线段,多少个三角形?(1)

5、下图有多少线段?有多少三角形? 6、下图有多少个三角形? 7、下图中有多少三角形? 8、下图中有多少三角形?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几何图形计数(3) 四、长方形的计数 1、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2 3、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A C 1 …… C n-1 B D 1……D m-1 C 4、下图中有多少长方形中含有长方形a? 5、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6、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7、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几何图形计数(4) 五、平行四边形的计数 1、下图中有多少平行四边形? 2、下图中有多少平行四边形? 3、下图中有多少平行四边形? 六、梯形的计数 1、下图中有多少梯形? 解答:60 2、下图中有多少梯形? 3、下图中有多少梯形? 解答:60 4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几何图形计数(5) 七、正方形 1、数正方形 2、长6,宽5的网格里,有多少个正方形? 3、下图中有多少正方形? 4、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5、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四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200道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1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82×403126×89 203×32 1700÷40 336÷21138×49437×28437×28 735÷25 1080÷36 28×312 47×210 858÷39 918×27 888÷37 640÷32 432÷46 966÷23 7311÷79 850÷28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2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7×28159÷94 203×47 725÷74 568×9 370÷40 54×312 47×210 294÷29 689÷34 618÷88 1372÷45 338×26 717×26 328÷42 395÷56

234×46 613×48 320×25 440÷70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3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21÷48 598÷12 450÷251004÷24 350÷34 930÷32 864÷36 694×17 609÷87 9100÷240 5070÷39 7936÷26 289÷44 3200÷70 32×246 672÷42

771÷38 840÷56 13×450 670×90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4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231÷43 241÷23 341÷26 215×36 152÷14 25×291 117÷25 3842÷34 367÷24 463÷49 195×32 245×31 1117÷36 910÷65 16×270 136×15

325×65 52×315 57×158 36×215 四年级数学计算题5 学校:班级:学号:姓名:得分437×28457÷19 332×24 465÷49 35×126 235×12 321×19 321×16 1543÷42 960÷32 872÷19 786÷86 125×86 335×26 165×24 256×31

小学奥数-几何计数-专题

几何计数 知识框架图几何计 数8计数综合7-7 教学目标 .掌握计数常用方法;1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2. .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3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 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知识要点 一、几何计数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12个部分;n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2)(nn?n??????223……2成3n(n-1)+2部分;n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 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 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题精讲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 共用了多少根小棍?(4级) 【例 2】用3根等长的火柴可以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如图用这样的等边三角形拼合成一个更大的等边三角形.如果这个大等边三角形的每边由20根火柴组成,那么一共要用多少根火柴?(4

几何计数(一)

7-8-1几何计数(一) 教学目标 1.掌握计数常用方法; 2.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知识要点 一、几何计数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12232)2n n n ++++=++……个部分;n 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 (n -1)+2;n 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成3n (n -1)+2部分;n 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 (n -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 +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 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 +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 +(n -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 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 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 上的三角形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 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 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 个. 例题精讲 模块一、简单的几何计数 【例1】七个同样的圆如右图放置,它有_______条对称轴.

小学常见奥数专题28个

小学常见奥数专题28个 1.和差倍问题 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 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 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 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 较小数+差=较大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 ②(和+差)÷2=较大数 较大数-差=较小数 和-较大数=较小数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和-小数=大数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小数+差=大数 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 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 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4.植树问题 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

曲线上植树 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 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 棵距×段数=总长 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 5.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用计算器计算_苏教版

用计算器计算(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第1 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教学例1。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笔算乘法专项复习 一、口算。 90×70= 420÷60= 25×20= 18×4= 9×120= 130×5= 360÷40= 400×50= 303×20= 120×7= 240÷60= 620-180= 4500÷15= 560×20= 7200÷90= 900÷6= 2500+60= 210×30= 650÷50= 560÷80= 300+(11+49)= 720÷9+120= 90×9×0= 二、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126×97= 93×125= 17×204= 280×15=

77×510= 220×40= 160×60= 180×50= 305×54= 108×90= ※845×86= 三、估算: 518×77≈371×63≈69×188≈38×892≈ 603×21≈399×42≈538×48≈58×103≈ 58×59≈579×54≈489×85≈64×554≈ 73×437≈807×97≈86×463≈ 961×988≈ 四、脱式计算。. 410+145×10 180×4-560

78-250÷5 2300÷(103-78)(1800-274)÷14 5800-147×39 五、积的变化规律: 两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要乘(或除以)几。两个因数都变化时,因数变化的倍数相乘除,便是积的变化。 1.两位数乘三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根据62×16=992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62×160=620×1600=992÷16=620×()=9920 3.两个因数分别是25和5,积是(),如果把因数5改成50、500,积分别是()、()。 1,则积是,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两个数的积是240410。) ( 缩5A扩大倍,B ),当35.A×B=316,当A扩大倍,B不变,积是(

小学奥数的七大模块

奥数的七大模块包括:计算、数论、几何、行程、应用题、计数和杂题 模块一:计算模块 1、速算与巧算 2、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繁分数运算 3、循环小数化分数与混合运算 4、等差及等比数列 5、计算公式综合 6、分数计算技巧之裂项、换元、通项归纳 7、比较与估算 8、定义新运算 9、解方程 模块二:数论模块 1、质数与合数 2、因数与倍数 3、数的整除特征及整除性质 4、位值原理 5、余数的性质 6、同余问题 7、中国剩余定理(逐级满足法) 8、完全平方数 9、奇偶分析 10、不定方程 11、进制问题 12、最值问题 模块三:几何模块 (一)直线型 1、长度与角度 2、格点与割补 3、三角形等积变换与一半模型 4、勾股定理与弦图 5、五大模型 (二)曲线型 1、圆与扇形的周长与面积 2、图形旋转扫过的面积问题 (三)立体几何 1、立体图形的面积与体积 2、平面图形旋转成的立体图形问题 3、平面展开图 4、液体浸物问题 模块四:行程模块 1、简单相遇与追及问题 2、环形跑道问题 3、流水行船问题

4、火车过桥问题 5、电梯问题 6、发车间隔问题 7、接送问题 8、时钟问题 9、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 10、多次相遇追及问题 11、方程与比例法解行程问题 模块五:应用题模块 1、列方程解应用题 2、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3、比例应用题 4、工程问题 5、浓度问题 6、经济问题 7、牛吃草问题 模块六:计数模块 1、枚举法之分类枚举、标数法、树形图法 2、分类枚举之整体法、对应法、排除法 3、加乘原理 4、排列组合 5、容斥原理 6、抽屉原理 7、归纳与递推 8、几何计数 9、数论计数 模块七:杂题 1、从简单情况入手 2、对应与转化思想 3、从反面与从特殊情况入手思想 4、染色与覆盖 5、游戏与对策 6、体育比赛问题 7、逻辑推理问题 8、数字谜 9、数独

(完整版)小学奥数几何计数专题

知识框架图 7 计数综合 7-8 几何计数 1.掌握计数常用方法; 2.熟记一些计数公式及其推导方法; 3.根据不同题目灵活运用计数方法进行计数. 本讲主要介绍了计数的常用方法枚举法、标数法、树形图法、插板法、对应法等,并渗透分类计数和用容斥原理的计数思想. 一、几何计数 在几何图形中,有许多有趣的计数问题,如计算线段的条数,满足某种条件的三角形的个数,若干个图分平面所成的区域数等等.这类问题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但是通过认真分析,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处理方法的.常用的方法有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n 条直线最多将平面分成 2 1223(2)2 n n n ++++= ++……个部分;n 个圆最多分平面的部分数为n(n-1)+2;n 个三角形将平面最多分成3n(n-1)+2部分;n 个四边形将平面最多分成4n(n-1)+2部分…… 在其它计数问题中,也经常用到枚举法、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法以及递推法等.解题时需要仔细审题、综合所学知识点逐步求解. 排列问题不仅与参加排列的事物有关,而且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各事物所在的先后顺序无关,只与这两个组合中的元素有关.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几何计数

二、几何计数分类 数线段:如果一条线段上有n+1个点(包括两个端点)(或含有n 个“基本线段”),那么这n+1个点把这条线段一共分成的线段总数为n+(n-1)+…+2+1条 数角:数角与数线段相似,线段图形中的点类似于角图形中的边. 数三角形:可用数线段的方法数如右图所示的三角形(对应法),因为DE上有15条线段,每条线段的两端点与点A相连,可构成一个三角形,共有15个三角形,同样一边在BC上的三角形也有15个,所以图中共有30个三角形. 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正方形:一般的,对于任意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若其横边上共有n条线段,纵边上共有m条线段,则图中共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mn个. 【例 1】下图的两个图形(实线)是分别用10根和16根单位长的小棍围成的.如果按此规律(每一层比上面一层多摆出两个小正方形)围成的图形共用了60多根小棍,那么围成的图形有几层,共用了多少根小 棍?(4级) 例题精讲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附答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计算 姓名:__________ 一、不夯实基础,难建成高楼。 1. 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58+1409= 5200-2689= 3254×268= 235×68÷34= 8906-473+2170= 7575÷25= 356+148= 1752-986= 3002×152= 4872÷24= 38×9306= 7504+2496= 2. 75+76+77+78+…+97+98的和是( )。 3. 从1000里连续减去5个98,结果是( )。 4. (1)3060――→÷45 ――→+889 ――→÷33 (2)225――→×84 ――→÷25 ――→÷27 (3)870――→×46 ――→÷23 ――→×135 ――→÷45 (4)9893――→-8436 ――→×13 ――→-8941 ――→÷500 二、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5. 用计算器分别算出每组中各题的积,再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然后按这个规律直接在横线上写数。 1 11×11= 111×111=1111×1111= × = 2 67×67= 667×667= 6667×6667= × = 6. 一个果园栽了425棵桃树,又栽了756棵梨树。如果一年每棵桃树可收桃105千克,每棵梨树可收梨90千克,这个果园一年可收桃和梨各多少千克?新 课 标 第 一 网 7. 垃圾填埋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给周边环境、土壤带来二次污染。东海市新建的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200吨,每天可发电1800千瓦时。试计算该垃圾发电厂2012年将处理垃圾多少万吨?发电多少千瓦时?(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 1、竖式计算 135×45= 54×312= 408×25= 47×210= 11×11 80÷40= 94÷20= 246÷60= 360÷30= 127÷21= 54×138= 312×25= 460×23= 102×15= 99×99 263÷27= 602÷31= 487÷18= 961÷19= 108÷18= 2、脱式计算 360÷(12+6)×5 360÷[(12+6)×5] 459×(76-50)

3、简便计算 35×2×5 ( 60×25 ) ×4 ( 125×5 ) ×8 ( 3×4 ) ×5×6 1、竖式计算 164÷20= 210÷70= 780÷60= 460÷80= 302÷48= 208×24= 437×28= 26×137= 82×403= 624×78 846÷18= 728÷13= 900÷60= 900÷12= 218÷42= 253×56= 503×32= 45×240= 336÷21= 858÷39= 2、脱式计算 120÷[(8+4)×2] 400÷(51-46)×8 (227+26)÷11

3、简便计算 36×3 58+39+42+61 39×101 35×68+68+68×64 85×82+82×15 (125×25)×4 167+289+33 25×41 第三组 1、竖式计算 552÷69= 536÷8= 315÷9= 216÷3= 312÷4= 48×23= 603×34= 72×124= 25×112= 46×589 150×40= 77×209= 26×137= 82×403= 503×32

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

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 (临泉田家炳实验中学 安庆旺 236400) 将两个计数原理(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与几何图形相结合,解决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这类问题是在知识的交汇点处设计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是高考和竞赛考试的热点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对两个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同时也能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转化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举例说明。 1 适当分类 例1 (1998高中数学联赛)在正方体的8个顶点,12条棱的中点,6个面的中 心及正方体的中心共27个点中,共线的三点组的个数是( ) )(A 57 )(B 49 )(C 43 )(D 37 解析:按共线三点组的性质进行适当分类: ①两端都是正方体顶点的共线三点组有282 782 8=?=C 个; ②两端都是正方体各棱中点的共线三点组有182 312=?个; ③两端都是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的共线三点组有32 16=?个 且没有其他的共线三点组,所以共线三点组共有4932818=++个. 例2 在图1的86?方格中,点A ,则以这些直线为边,且过点 A 的矩形共有多少个? 解析:构成矩形需要两条水平的边和两条竖直的边,在本题中,可根据点A 所在 的位置进行分成三类: ①当点A 为所选矩形的顶点时,必选水平的边4n 和竖直的边3m ,再从另外的水平边123567,,,,,n n n n n n 任选一条,从另外的竖直 边12456789,,,,,,,m m m m m m m m 任选一条,一共 有116848C C ?=个矩形; ②当点A 在水平的边上,且不为顶点时,水 平的边4n 必选,而竖直的边3m 不选,否则, A 为顶点, n6n5n4n3n2n1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计算题

四年级计算 一、口算。 210÷3=160÷40= 350÷70=52÷4=76÷2= 170×3=91÷13=40×50=660÷30= 380+57= 20×35= 46+50= 780÷30= 280-190= 15×60= 800-130= 600×50=94÷2=600×50=94÷2= 二、笔算。 135×35= 336÷21= 108×25= 858÷39= 645÷32= 53×312 = 294÷29= 908÷27= 47×210= 125×80= 775÷74= 741÷79= 126×89= 888÷36= 689÷34= 203×32= 432÷46= 312×25= 980÷28= 437×28= 828÷36= 82×403= 966÷23= 208×24= 961÷19= 36×137= 372÷45= 406×23= 395÷56= 460×23=

840÷35= 305×56= 630÷31= 624×78= 618÷88= 46×589= 353×56= 328÷42= 45×240= 479×85= 300÷25= 153×46= 1000÷125= 5100×280= 600÷25= 800÷26= 215×46= 693÷35= 703×12= 653÷21= 653÷65= 128×46= 653÷35= 3400×180= 653÷85= 715÷15= 218×53= 715÷71= 304×150= 715÷75= 368÷26= 32×253= 368÷18= 480×250= 368÷49= 806÷26= 47×203= 806÷91= 750×84= 806÷21=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经典计算题大全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题练习汇总 一、竖式:三位数乘两位数 135×45 108×25 54×312 47×210 138×54 126×89 203×32 312×25 437×28 82×403 208×24 36×137 406×23 460×23 305×56 624×78 46×589 353×56 45×240 479×85 二、竖式: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验算 336÷21 858÷39 918÷27 888÷37 645÷32 432÷46 966÷23 731÷79 980÷28 828÷36 689÷34 618÷88 372÷45 294÷29 328÷42 395÷56 765÷74 840÷35 630÷31 961÷19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结合律: 48+25+175 578+143+22+57 128+89+72 357+288+14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7+289+33 75+34+125+366 125+75+320 153+38+162 58+39+42+61 2.乘法交换结合律(一): 25 ×125×32= (15×25)×4= 38×25×4= 35×2×5= (60×25)×4= (125×5)×8= 25×17×4= 5×289×2= (25×125)×(8×4)= 38×125×8×3= 3.乘法交换结合律(二): 125×32 24×125 125×56 125×72 125×16 48×125 125 ×6425×36 25×32 25×16

4.乘法分配律(一): 34×72+34×28 7×48+7×52 35×37+65×37 85×82+82×15 25×97+25×3 76×25+25×24 16×17+16×23 27×36+27×64 73×36+36×27 64×23+36×23 43×36+57×36 19×67+19×33 57×35+43×35 18×72+72×182 46×46+46×54 31×69+31×31 34×13-34 ×3 5.乘法分配律(二): 38×99+38 75×299+75 102×99+102 39+9×39 99×128 +128 27+99×27 34+199×34 35×99+35

第一讲 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教案

第一讲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一) 姓名: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经历解题理解图形计数的规律及特点。 2、通过学习体会线段计数的原理并能推广到角、共顶点的三角形,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几何图形中的计数问题。 线段计数原理:在一条线上如果共有n条基本线段,那么它上面的线段总条数为: 2)1 ( 1 2 3 )2 ( )1 (+ = + + +??? + - + - + n n n n n (线段计数原理:基本线段×基本点÷2) 3、通过学习,体会学习的数学乐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在田径比赛中,你追上了第二名,你是第几名?(为下一题做铺垫)在田径比赛中,你追上倒数第一名,你是第几名? (通过这两个趣味提问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旧识复习 1、线段的定义:线段AB与线段BA是不是同一条线段。 三、新课讲授 【例1】数一数,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其中包含线段BC的线段有多少条? (1)先让学生尝试做:数线段 (2)根据学生数的列出线段。 (让学生发现其中每一条线段都重复了两次)总共:4×5=20 20÷2=10 从而引出:线段计数的原理基本线段×基本点÷2=线段数

第二问:(1)已知所有的—不包含的= 包含的 (2)以A 为首的有3条,以B 为首的有3条 (3)根据线段的定义:2×3 = 6(条) 〖巩固〗数出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其中包含线段54A A 的线段有多少条? (1)A1:19 A2:18…… 19+18+17+……+2+1=190(条) (2)先让学生独立根据公式来完成,从而理解并能应用。 20×19÷2 = 190(条) 第二问:同例1一样。 【例2】下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第一步:先找出有几条大线段 第二步:每条大线段中各有几条基本线段,几个基本点。 第三步:利用公式灵活运用 (鼓励学生先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通过旧识与新学的公式法进行比较从而接受新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巩固〗如图所示,a 、b 、c 、d 、e 五条线段两两相交,有多少条线段,如果是10条 线段呢? 步骤同上 此题重点在:“两两相交” 拓展为10条线段时,主要能够找出有多少个基本点。 若是21、30、50条等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