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四)强大效果论(20世纪70年代以后)

最早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Elsabeth Noelle-Neumann)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

它不是枪弹论的恢复,而是在适度效果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从受众角度出发探讨媒介间接的、潜在的、长期的影响,同时将传播过程置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多元化的宏观分析。

1.“沉默的螺旋”:最早由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利—纽曼在《重归大众传媒的强力观》一文中提出。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它的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共鸣指对一个事件或议题的一致反映,共鸣的作用是克服选择性接触,因为共鸣的存在使得人们不能选择其他的消息,并且共鸣会造成一种印象,即大多数人看待议题的方式与媒介表现议题的方式是一样的。)大众传媒利用这些因素,形成潜移默化的累积渗透,与受众的从众心理、适宜的传播环境等相配合,便可能让大多数人依照大众传媒所表现或指引的方向来认识事物、形成意见和采取行动。

大多数人力图避免因持有某种不同的态度和信念而陷入孤立,因而会对自己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如果发现自己是站在少数人意见的这一边,便会倾向于对该议题保持沉默,或者放弃原有的看法,转而与主导意见趋同;如果他们觉得舆论在远离他们的意见,他们也会倾向于保持沉默;相反,如果他们感觉自己属于主流意见群体,则会比较愿意表达。结果,被认为属于“主流”的意见就越来越强势,而被认为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越来越弱势,从而形成所谓的“螺旋”效果。

在这一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它是人们寻找、获得舆论信息的来源。大众媒介以三种方式影响沉默的螺旋:对何者是主导意见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正在增强形成印象;对何种意见可以公开发表而不会遭到孤立形成印象。

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表达支配意见,在社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压力;同时又日益缺乏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最终使他们放弃表达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态度,形成一个沉默的螺旋,“这个过程不断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意见。”

2.其他:门德尔松、麦戈比、法夸尔等人的研究;鲍尔—若洛奇等人进行的《伟大的美国价值观测验》研究。该实验室中真实的环境中完成的,从而在现实社会中更具说服力。

【结合近几年大众媒介关于重大事件的传播情况(如伊拉克战争、非典、奥运会、美国大选等),选择你熟悉的一种传播效果理论谈谈认识。

例:1973年诺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大众传播的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非典”初期,人们对于这场疾病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染病人数远远大于政府公布数字;有的人认为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一场世界末日般的瘟疫,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后果,于是开始闭门不出,抢购生活用品等等;也有的人认为这就是流行性感冒一样的小病,其死亡率比感冒还要低,根本无须恐慌;有的人认为我国经济会遭到沉重打击,从此一蹶不振;甚至有的人开始求神拜佛;对于防治的各种手段也流言纷起,仅仅口罩有没有用就有很多说法。各种流言通过网络、短信、口头等人际传播渠道,引起很多人的无所适从。

我国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在政府的统一控制下,及时宣传有关非典的真实疫情、科学防治办法,提醒社会公众非典不可轻视,但也并非不治之症,广大医护人员正在努力工作,每个人都应当为抗击非典贡献力量。非典虽然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影响,但总体发展趋势仍然是好的,经济增长速度只会稍有降低,而没有致命影响。

社会公众开始接受大众媒介的主流观点,于是人际传播中的流言减少了。而流言的人际支持减弱进一步使人们倾向于接受主流意见。最终我们看到,目前关于非典,我国的整体舆论倾向是统一而理性的。这里面就显示了沉默的螺旋的舆论引导过程,验证了这个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五)其他效果研究及相关研究

1、麦克卢汉媒介决定论

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媒介即讯息(the media is the message),认为大众传播的内容是无关紧要的,媒介的重要效果来自于它的形式,而不是内容。“媒介的内容就像破门而入的盗贼携带的一块多汁的肉,它的目的是分散看门狗的注意力。”

技术的效果在于改变了“感官作用的比例”或理解的形式。传播媒介使得人们只强调一种感官,如印刷媒介强调的是视觉,因此,它使我们的思想变成线性的、重复的和逻辑的,它使人类的思考可以与感情分开。印刷媒介带来专业和技术的分化,同时造成疏离感和个人主义。就社会层面看,印刷媒介使国家有可能产生,并导致民族主义的高涨。与印刷媒介相反,电视强调的更多是感觉。它是一个视觉、听觉的媒介,它比印刷媒介需要更多的介入和参与。电视可能恢复印刷媒介所毁坏的感官比例的平衡。从宏观的角度看,电视正在补偿我们,将我们从单个的民族国家变成一个地球村(global village)。

2、第三者效果

由戴维森(W.Phillips Davison)提出,假设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的影响。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一般读者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人们通常认为别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大众媒介影响,但这可能是错觉,低估了媒介对他们自己的效果。3、媒介霸权论

该理论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是被统治阶级控制,并帮助统治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大众媒介内容满足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要求。

4、电视暴力的效果

属于适度效果的相关研究范畴,利用了教养理论和社会学习模式。指电视中呈现的暴力内容对受众的影响程度研究。

三种假说:

(1)净化作用假说(catharsis hypothesis):认为电视中的暴力内容替代性的表达了受众的暴力倾向,可以抵制实际暴力行为发生;

(2)模仿假说(initation or modeling hypothesis):受众从电视中模仿暴力行为并在现实中实施;(3)免除抑制假说(disinhibition hypothesis):电视暴力降低受众对暴力行为的抑制,促使实际发生。此时电视起到了一种宣扬普遍规范的作用,使人们认为暴力是人际关系中可以被接受的方式。

最近研究的着眼点已转向暴力在电视上的呈现方式。多数场景显示暴力是不受惩罚的,且暴力过程是无痛苦或没有长期消极后果的。

5、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

由班杜拉提出。早期形式是强化理论,指出某种行为得到奖励而被强化时,学习过程就发生了。后来认识到人们具有认识和思考能力,可以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知识,这种学习可以通过观察他人行为而产生,显然,也可以通过大众媒介发生。

在分析电视暴力效果时特别有用,其实是大众传播效果分析的普遍性原理,霍夫兰从事陆军研究时便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倾向。

6、归因理论:

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F·海德提出。研究的是人们推断行为原因的方式,关注日常生活中普通人行为的可能性原因,阐述人们了解自己及他人行为的过程。

归因是指观察者为了预测和控制周围的环境和行为,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三个基本假设:

1、人们要倾向于尝试确定行为的原因,当遇到问题时,人们总是试图寻找能帮助其回答这一问题的信息;

2、人们会系统地确定原因;

3、归因的原因对知觉者自己的感情与行为产生影响;传播者的属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种情境的意义。

基本思想:人会试图弄清一个观察到的行为是由情境属性引起的还是由个人属性引起的。

(冲突的归因理论:解决冲突方法的前提是建立起对自己面临的冲突做出解释的“理论”,这些理论总体上是归因的结果。人们如何处理矛盾依赖于人们如何归咎责任。解决冲突的策略:规避行为、竞争行为、合作行为。归因是冲突的定义和结局的重要决定因素。)

(一)认知一致与大众传播:

一致概念假设,不一致会产生人类心理的紧张或不舒服感,而这种紧张和不舒服感可能导致人的内心压力,推动人们去降低或排除这种不一致的状况。

大众传播研究关注个人是如何处理矛盾或不一致的信息的,在提供这些信息时,传播者通常表现出想要改变接收者态度的动机。态度改变是能使我们减轻或消灭不一致所带来的不舒服感或心理压力的诸多方式之一。

1、海德的认知平衡理论(consistency theory)——POX模式:

P代表人,即分析的对象;O代表另外的某人,X代表一个物质的客体、观念或事件。

如果三者关系在所有的方面都是正面的,或者,如果两种关系是反面的,一种关系是正面的,那么平衡状态就会存在。除此之外,所有的组合都是不平衡的。

他假定,不平衡的状态会产生紧张,并产生恢复平衡的力量。

2、奥斯古德的调和理论:

调和理论是海德平衡理论的一个特例,它特别针对人(P)、信息(O)及信息来源(S)三者之间的关系。P 对S及O是否喜欢及喜欢的程度如何,将决定调和状态是否存在。

其实,调和和平衡的含义是一样的,但调和理论能够预测态度改变的方向和程度。

3、纽科姆的对称理论——ABX模式:

他同样假设,人类有对和谐的需要,即他所称的坚持倾向对称的张力(persistent strain toward symmetry)。如果A与B对X待意见不同,则这种倾向于对称的力量就有赖于A对X的态度有多强和A对B待吸引力有多大。当A对B的吸引力增加,A对X的态度增强,便可能导致:A竭力达到与B对X的态度的对称;很可能达到对称;A很可能加强对B有关X的传播。(即:对于双方均属重要的一个对象,如果我们不能经过传

播达成对称关系,则我们可能要么改变对对方的态度,要么改变对客体的态度,以建立起这种对称。)

纽科姆与海德的不同之处,是他强调传播。A与B对X的看法之间的对称越不足,则A与B就x进行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

4、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人们试图减轻不和谐感的方法之一是积极避免接触会增加不和谐的情境及消息,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选择性接触和选择性注意。

(要素的一致与否并不一定符合逻辑,虽然在观察者看来,有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在逻辑上可能是不一致的,但在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的心理上却是一致的。)

(二)宣传与说服:

[宣传]:

宣传定义: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以符号或者……消息、报道、图片和其它种种社会传播方式来来控制意见”“就广义而言,宣传就是通过操纵表述以期影响人类行为的技巧。”

只有当行为对信源而不是对接受者有益时,这种行为或消息才能称为宣传。

拉斯韦尔提出的宣传单四个目标:激起对敌人的仇恨;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尽可能达成合作;瓦解敌人的斗志。

李(Alfred McClung Lee)和李(Elizabeth Briant Lee)合编的《宣传的艺术》(The Fine Art of Propaganda)一书归纳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技巧:

(1)辱骂法(name calling):给某种思想贴上一个不好的标签,使我们不检查证据就拒绝和谴责这种思想。如“恐怖主义”。

(2)光辉泛化法(glittering generality):也叫晕轮效应、光环效应,即把某事物和好字眼联系在一起,使我们不经证实就赞同或接受它。如罗斯福的“新政”。

(3)转移法(transfer):使某种令人尊敬的事物的权威、影响力、声望转移到另一事物上,使后者更容易被接受。如名人广告。

(4)证词法(testimonial):让某些令人尊敬或使人讨厌的人评论某种观点、产品或人,以影响公众的态度。如名人广告、政治宣传。

(5)平民百姓法(plain folks):讲话者试图让受众相信他的想法是好的,因为这些想法是“人民的”想法,是“普通老百姓”的想法,以受到更广泛的信任。如克林顿被塑造成“只是普通人”的形象。

(6)洗牌作弊法(card stacking):选择使用陈述的方法,通过事实或谎言、清晰或模糊的、合法或不合法的叙述,对一个观念、计划、人或产品做尽可能好或尽可能坏蛋说明。

(7)乐队花车法(band wagon):宣传者告诉人们“每个人——至少我们所有人——正在这样做”,以此号召人们跟随大家“跳上乐队花车”,与其所属群体中的其他人一样接受他的计划。

宣传活动基本上倾向于处理符合既有规范和价值且经过良好制度化的行为。

宣称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在于目标受众实际接触宣传活动的程度。

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尤其是政治和商业领域,宣传活动已经变得高度制度化了,并已经产生了系统化的宣传技巧。而大众媒介是能够保证触及全体公众的唯一渠道,因而被认为是成功宣传的要素,并具有“被认为值得信赖”的优点。

[说服]:

说服(persuasion)“通过接收他人的信息产生态度的改变”

1、研究态度改变的三种主要理论取向:

(1)学习理论取向(learning theory approach),主要与霍夫兰的理论相联系;

(2)一致理论取向(consistency theory approach),主要与纽卡姆、海德、奥斯古德、费斯廷格的理论相关。

(3)卡茨的功能取向:

卡茨主张,对于态度的形成和改变,必须以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来理解,由于这些功能不同,态度改变的条件和技巧也不同。同样的态度可能基于不同人心中不同的动机。

卡茨总结了四种态度服务于人格需要的功能:

○1工具性的、调适的、功利主义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极力争取从外部环境中得到最高奖赏,并将于己不利的惩罚降到最低限度;

○2自我防卫的心理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人们要保护自我免于受到伤害(如为了自我保护而持偏见态度);

○3表达价值观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这些态度能使一个人向中心价值观和该人认为同属一类的人作正面的表达;

○4知识的功能:人们之所以会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它们能满足人们对知识的欲望,或能给世界提供结构和意义,否则世界将是无序的。

如果不了解态度所服务的功能,而试图改变态度,便会导致相反的效果。

2、斯塔茨和斯塔茨(Staats and Staats)——态度的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经历着,某些字总是同时伴以某种情感经验。根据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情感的刺激可以被视为无条件的刺激,从而诱导出情绪的反应。当一个字产生的刺激有计划地伴随着此种无条件的刺激时,这个字便会成为一种有条件的刺激,并会引起情绪上的反应。

该研究对某些宣传技巧,如光辉泛化法,提供了理论性的解释。

3、现代媒介环境下,通常应用于说服的有四种重要的技巧:采用图像、诉诸幽默、诉诸性感、重复:4、说服理论的新模式:

(1)麦奎尔的信息处理模式(information processing theory):

麦奎尔提出,态度改变包含6个阶段或步骤:说服性消息必须得到传播—接收者注意到这个消息—接收者理解这个消息—接收者接受和信服其中的观点—新立场得到维持—期望的行为发生

后来麦奎尔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整理,直至12个阶段。

麦奎尔的理论为我们认识态度改变过程的全貌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思路,同时也提醒了我们态度改变的困难,许多自变量倾向于在总的效果之相互抵消作用,因此,要达到改变态度的目的,需要在不同阶段都取得满意效果。

(2)安德森的信息整合理论(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heory):

用来解释人类如何将不同的信息整合为一体。将态度改变描述为新信息和旧信息的结合过程,旧信息由当前的态度组成,新信息由说服性消息组成。每一则消息都有两个特征,一个是等级值,一个是重量值,等级制接收者对该则信息的喜好程度,重量指该则信息对接收者的重要性或相关性。对各条信息的评价(等级值和重量值)可以由个人在处理信息时以几种方式予以结合。在实践中,这些不同的程序可能导致很不

相同的结果。

(3)精心的可能性模式/详细细节可能模式(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由佩蒂和卡西皮提出。认为对待态度改变有两种途径:

中心途径(抓住主要问题的路线):接收者积极地处理信息,被观点的理性所折服;

边缘途径(考虑枝节问题的路线):接收者不运用其智力去评价观点、处理消息中的信息,而是更多地为枝节线索所左右。这些线索可能包括消息来源的可信度、消息的风格和形式、接收者的情绪等。

在第一种情况下,接收者投入高度的心力;在第二种情况下,接收者投入较少的心力。

精心即是指在处理说服性消息时投入认知度工作,“一个人走仔细思考与信息有关的问题时,所达到的用心程度。”

在不同的精心程度下,态度改变的过程可能是非常不同的。

当接收者采取中心途径时,观点通常是高质量的观点以一种强有力的方式被提出,论点越是有力,越是仔细地定义,接收者越可能对消息持赞赏态度。

当接收者采取边缘路径时,接收者使用简单的决定规则。(可信性、喜爱、共识)

该模式给态度改变研究中的接收者赋予了更主动的角色作用。

(三)舆论:社会公众共同的强烈持久的意见、态度与信念的总汇。

它的发生发展以存在共同关注的问题为前提。一定程度上来讲,舆论所代表的就是民意,代表着一种强烈的倾向、愿望和要求。舆论可以自发形成,也可以经外力引导而起。舆论中各种正确、合理的意见和错误、不合理的意见相互作用构成了舆论的运动过程,由此形成的主流意见代表了舆论的趋向。

李普曼的《舆论》一书被认为是舆论学的开山之作。

媒介报道决定大多数人议论的内容,决定其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及要采取的应对措施。媒介通过信息的传递、解释等促使受众形成全社会基本一致的意见、态度和看法,以条件社会内部的矛盾冲突,使其趋于缓和以至消除。

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是将社会舆论引导到有利于社会和人民的轨道上来,要承担起区分公众舆论中真理与谬误的责任,有效的舆论引导应是是一种双向交流。传者要了解受众的需求和信息接受能力,随时检验传播效果,并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不断作出调整。

【德国传播学家诺埃尔-诺依曼80年代初提出“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强调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认为舆论在双重意义上起着“社会皮肤”的作用:

第一,舆论是个人感知意见气候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舆论可以帮助人们判断社会上意见的分布状况及其变化,从而决定自己对特定事物的公开态度和行动;

第二,舆论在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强制少数或劣势意见服从的形式,防止着“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

诺利-纽曼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沉默的螺旋”假说,将在舆论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称为“沉默的螺旋”。】

(四)谣言:

谣言是指非正式、未经认可的话语,在一定数量的人群中传播,为众人相信,与事实有出入。

谣言的接收者并不考虑其准确性,只是力图将这一信息传播到某个社会网络的下一个环节。

由于大众媒介的介入,使谣言得以成为假新闻,从而加剧了其危害性。可以说,谣言是一种畸变和负向的舆论,在危机状态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并带来严重危害。公众对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获得的谣言最普遍的反应就是恐惧、愤怒,甚至可能出现大恐慌或市民暴动。

要消除谣言及其负面影响,应尽可能详细地向组织内成员提供有关其所关心的问题的相关信息,扩大信息的流通量。

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谣言的大肆泛滥。一般来说,网络谣言的控制手段可以有软硬两种:软手段是网络使用者自身的伦理道德、信仰信念以及社会舆论的约束;硬手段则是网络技术控制和法律控制。

(五)社会化(有关群体压力等):

媒介社会化一般有两个层面:一方面,媒介能够强化并支持其他社会化机构;另一方面,媒介也可能被当成一种威胁。

两种理论的基本分歧在于:一种理论强调社会规范的共同本质,另一种则将媒介等同于其他“意图将支配阶级的价值观加诸于从属群体身上”的社会控制机构。后者强调社会的核心冲突以及透过意义的抗拒与协商而产生变迁的可能性。从这种观点来看,媒介既非“支持社会”也非“反抗社会”,而是倾向于偏好既有秩序的价值。无论在哪种研究中,承认媒介具有社会化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社会生活影像的系统化呈现能对儿童产生强而有力的塑性作用。

1、施拉姆和其同事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电视对儿童的影响的大型研究。他们将电视比作“大型自助餐店”,儿童利用电视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研究结果主要包括:通过电视的连带性学习,认为儿童通常不是为了获得信息而看电视,而是在接受娱乐的同时学习;社会规范和社会关系与儿童使用电视的形态非常相关(选择性记忆);至于暴力,电视并非主因,只是促进因素而已。

2、谢里夫的群体规范研究:自动移动光效果实验。实验显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人们依靠别人的指导;群体的影响能够超越群体的存在,出现在没有群体的环境中。

3、奥许对群体压力大研究:判断线段长度的实验。实验显示,绝大多数人屈服于群体压力;即使意见与其自身的判断相抵触,但有些人仍追随群体意见;偶然群体也会发挥很大的影响;只要有一人始终支持,就足以消灭大部分的群体压力。

4、本特霍森、莫奈安关于群体规范如何形成的研究,描述了群体规范形成的过程:

在一个新群体中,人们对适当的准则还不确定,就会寻找着过去相似情况下的经验和标准,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导;

如果群体成员对新的环境没有采取共同解释的话,他们就要发展一种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对环境的解释;

在群体成员互动的过程中,他们分享了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对未来互动的期望;

对正在形成的规范的不同意见可能导致同意规范者修改他们的解释,或试图说服群体接受他们的解释;

一旦规范形成,任何试图进一步改变规范的行为,都会遭遇制裁。

5、卢因对食物习惯的研究:诸如群体讨论、公开承诺、对群体共识的理解等很多因素会对态度改变方式作用。

6、社会认同模式(social identification model):特纳(John C.Turner)和塔吉费(Henri Tajfel)对群体成员身份的认同主要是一种认知度过程,这个过程通常是人们在回答“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时产生的。一个人从其赞赏和确认归属的群体中获得一种社会认同感。这种社会认同感并不经常起作用,而是不时地出现在某些特定情境中。它一旦出现,个人的言行会试图与其所属的社会类别的规范相一致,并配合相关的情境行动。

大众传播媒介在带来社会认同以支持舆论形成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显示哪些群体特征与议题有关;

指出群体所持的意见,并告诉认同该群体的人们什么是应该遵守的规范;群体的意见规范中受灾心目中很可能被传播夸大;人们自己承担维护这种规范的责任,且可能去表达这种被夸大了对规范。正是这个时候,对不同议题的舆论才可能表现得更坚定、更具体。

(六)大众文化:

1、以霍克海默和阿多诺为代表的大众文化观,认为大众文化与商业之间有着无法也毋庸回避的关系,大众文化即商业消费文化,是为了商业目的、“有意迎合大众口味”而大批量生产的一种消费品。

2、而费斯克则不同意将大众只看做被动受控的客体,他认为大众文化中隐含着一种积极能动的自主性力量,提出要重新理解大众文化,重新审视大众传播,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大众文化的启蒙性和独创性。大众文化是地道的人民文化,是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是现代资本主义内部象征性反抗的主要表现形式。同样的文化产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即使其中可能包含特定的主流意义。他坚持有两种经济存在,两者都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一种是文化经济;一种是社会经济。即使在阶级社会,人们也拥有某种程度的“符号权力”,即根据自身的喜好来塑造意义的权力。

3、归纳起来,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和引导大众、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

(七)广告:

“广告商一种非人际的信息传播形式,其本质上带有有劝说性,通常是由可识别的赞助人支付、通过各种媒介途径推动人们去购买商品、服务或接受某种观点的传播活动。”

(八)恐怖主义:

一种观点认为,大众媒介对于恐怖主义活动的报道为其提供了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宣传氧气”,暴力只是恐怖分子为使用大众媒介而采取的间接手段,恐怖分子借此获取注意力,引发公众的恐惧和警戒,并对政府施加压力,大众媒介在无意间充当了恐怖主义免费的宣传员。

但值得注意到是,如果排斥媒介报道恐怖活动,其后果将会更加难以估计。

(九)商业化:

艺术和文化商品化程度越高,它们丧失批判的可能性就越大,而其本质上的独特价值则会被成本与需求的市场法则所取代或同化。

尽管某种程度上,“商业化”这一术语可以客观地指称特定的自由市场环境,但它同时也在暗示由批量生产和以商品形式销售带来的后果,商业化的内容多半流于消遣、娱乐、肤浅、缺乏原创性、流于标准化,以及它对民主所造成的结果,使人们忽视和疏离对政治的参与。(“小报化”tabloidization)

一、政治复习抓要点

最后20天,对于政治还是要坚持反复看、反复读,此刻要留意关键词的修饰语,但不要长篇大论地背,因为这个时间出的模拟题会咬文嚼字,总是核心词对,修饰语错!有时我感觉,背背多选题的选项也大有益处!总之我感觉政治复习,平平淡淡的,根本没什么压轴戏,最后阶段的复习还是如此!进过两次政治考场,我每次的选择题用时都在30分钟以内,而且正确率很高,因为我清楚地明白哪些选项是对,哪些是不对。所以,不要投机,要全面地理解掌握大纲解析!

关于50分的大题:

现在需要着手解决了,因为这时你的多选题已经练得差不多了,选项也记住了不少,但平时也要多结合材料理解记忆。

马哲部分、形势与政策部分的2个大题,你要明白,不要指望什么押题,基本压不住!毛邓、近现代史、思修三个大题基本都能压中,你随便找个上辅导班的同学,看看他们老师押的题,好好背背就OK了!但不要忘了,选择题永远是重点!大题可能压不中,但你却不会得0分,再笨咱也能拿20分,只要你掌握答题技巧、写满了字。而选择题你错几个,就扣几分,直到0分为止。我不让你背大题,要你记忆多选题的选项,是因为这些选项可以用来答大题,核心点有了,你只需结合材料添叶加枝,

1.马哲大题:别指望压中,得分率很低。为什么呢?哲学很深奥,就咱这年纪,就咱这阅历,想完全弄懂,不合命题人逻辑,人家出题人花了大半辈子时间才弄懂的道理,你个毛孩子都想懂?所以你不要去压这道题,要是你完全懂了,咱国家还要什么党校,要什么培训?这个题必定在5大题中最难,得分率最低!这点请你不要去怀疑。但这个题,基本都出自第二(世界观方法论)、三(认识论)、五节(资本主义),第四节重要但不经常出大题,是因为与后面的思修第三节内容神似,它不能与思修的题眼冲突。一般答题模式为“原理

(材料说明什么?哦,物质决定意识)+方法论(我们要怎么做?哦,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照抄,你懂的!)”,有些大题分值高我们没话说怎么办?别急,我们正话反说,还以上述为例“物质决定意识+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若不坚持从实际出发,又会怎么样?+抄材料“,这比长篇大论地背要节约时间、效率更高!这也是我要你前几个月不管大题的原因!马哲部分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材料我真看不懂怎么办?我的方法是从材料中找关联词,材料中提到“分析”,你要想到“综合与分析”,提到’谬误”,你要想到它是在说“真理”。先做会的试题,在最后,如果你还感觉自己看不出什么道理,那就放弃吧,你不会的别人肯定也一头雾水,注意可不是试卷上不写字,但也不是胡乱编造原理,你只需把材料提炼浓缩一下,写上去,然后检查下答题卡,都勾好了就准备交卷子。

2.毛邓大题:基本能压中,得分率也不低。为什么呢?这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不多解释,出题人不会为难你,你嘴甜点,改卷老师也不会为难你!

3.近现代史大题:基本能压中,得分率也可以。道理同上。建国史与建党史紧密相联,党的奋斗史关乎国家前途命运,这点你不能含糊!

4.思修大题:每年都压中,得分率最高。为什么呢?如果你不想关心国家大事,可以,但咱个人最基本的修养也不能有问题,要懂法守法。出题人不会为难你,可你要乱说,改卷老师可不会放过你!

5.形势与政策大题:别指望压中,得分率不怎么样,命题人考察的是我们的国际视野和缜密思维,具有一定的高度,这种高度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你若都懂了,中央还要什么政策研究室?我们只需明白国际关系像小孩游戏,打打闹闹,哭哭笑笑,围绕的始终是国家利益,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因为国家利益,产生诸多摩擦纷争,因为经济全球化,各国又不得不联结在一起。复习时间不充足,你可以不看这部分。这部分会出一个单选,一个多选,单选看点时政就OK,多选注意看四个选项,错项很明显(比如题干讲中日中韩,选项出现个东南亚,肯定错。题干在讲印尼峰会,选项中出现东亚肯定也不对,美国是超级坏蛋,说他好肯定也不对),看不出来就ABCD。至于大题,所有的冲突纷争,基本都是大国势力介入造成的,基本源于二战后确立的体系,所有的经济联系都是源于全球化,当然一体化程度越高,全球性的危机也越大,

这就必然要全球性的共同合作来战胜危机。另外,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还在继续,资本主义围攻社会主义的图谋一刻也没停止过。记住这些就OK。

二、时政消息要关注

大纲规定时政只考查6分,4道选择题(2道单选、2道多选)。但是通过分析历年真题可以发现,时政贯穿于考研政治各个科目之中,所考查的分数远远超过6分。时政主抓这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央新精神、新思想,比如十八届四中全会;二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比如五四讲话、七七讲话、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等等。

三、模拟套题加强训练

复习过程中模拟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之前进行的是分项练习,到12月份就得进行模拟套题的训练了。建议在考前的两周内进行,选择5套左右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或者直接拿近5年的真题来进行模拟)。尽量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考研政治是在上午的8:30-11:30进行,所以大家最好也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模拟训练,一是查漏补缺,二是把握做题时间,为考场上合理安排时间打好基础。

政治就这样,资料不要太多,12月下旬做任序列四,也可以借同学的肖四做做选择,如果你选择拿下40分,总分过60没有任何疑问,任四肖四客观题我都稳定在44分,我第一年客观题44,第二年45,大题30多分。顺便给学弟学妹提醒一下,京津地区主观题判卷全国最严,基本是答错就扣分,需要引起你足够的重视!因政治不过线的人也比比皆是,你必须扎扎实实地复习,答卷时要精心准备!

要记住,要学会统筹四个学科,要有的放矢。考研要命的不是政治,而是英语一和数学,千万不能不过线。所以考研政治复习一定要高效、要节时!要有条理、要分点!不要死记硬背!总之,坚持、加油,2015研友,我们挺你!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 锦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X X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华北地区】 【北大MJC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名词解释 1、自媒体 2、创客 3、三网融合 4、3D打印 5、O2O 二、简答题 1、媒体转型的内涵。 2、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分类的改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评述。 2、谈谈阿里巴巴近期并购案例的启示。 3、请你就互联网谣言的形成和扩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识别、澄清、停止互联网的扩散提出你的建议。 【北京大学MJC新闻传播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新闻?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策划。 3、新媒体广告的特性。 二、论述(三选二) 1、如何理解周边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2、试论中国影视节目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环境。 3、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电视台关闭了额实况直播报道,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理论,谈一谈对这项举措的理解。 三、材料题 材料一新广告法颁布后违法广告数量和时长逐月下降。 材料二北京某app为推广其产品雇了一群漂亮姑娘穿的贼少贼露在屁股和胳膊上贴上公司名称和”用我“二字以及二维码。 然后就悲催的被处以行政处罚,还被称为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 用广告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广告法》与以前相比,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2、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处以的行政处罚,依据了《新广告法》的哪方面规定? 3、除了对传统媒体监管,我国的广告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出哪些举措,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监管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618】 一、名词解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敬告青年、黄色新闻、拟态环境、自我反射、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流动空间、传播情境、传播的偏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实务】

2018四川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学硕版)

川大学初试真题 学硕:636新闻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书脊 2.传播流 3.空符号 4.DAGMAR 5.威尼斯手抄小报 6.涵化理论 7.知识劳工 8.后真相 二、简答题 (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与媒介经济、网络与新媒体、符号学专业做) 1.试从受众角度分析弹幕的传播效果 2.简述新闻、舆论与宣传的区别与联系,并举例说明

3.简述罗兰·巴尔特(国籍,提出的主要概念) 二、简答题 (编辑出版学专业做) 1.论述民国时期的编辑出版概况 2.简述印刷术造纸术的发明与影响 3.请从《三国演义》《红楼梦》《诗经》《楚辞》《泰戈尔诗选》《傲慢与偏见》《理想国》《老猫学出版》《媒介:人的延伸》等书籍中选出一本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内容简介 三、论述题 1.请举出本世纪以来有关信息传播的重要事件,并说明技术发展对于传播的影响 2.请说明传播学量化研究和质化研究的主要方法,并分别选一个进行阐述 3.不用符号能说明任何意义吗?请举例说明 四、操作题 请根据你的学术积累和个人兴趣,做一份学年论文的研究设计 学硕:916新闻传播业务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新闻专业主义 2.集体记忆 3.元传播 4.蜻蜓FM 5.智能书店 6.延时摄影 7.DeepMind 8.全民阅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互动广告增加了广告投放的精准性,但也带来了扰民的问题,你怎么看? 2.数据可视化是什么?列举五种常见的可视化工具 3.简述媒介帝国主义在世界电视传播领域的表现特征 4.简述IP版权保护与网络文化产业运营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编码可以反映文化态度,你认为中国是弱编码还是强编码?为什么?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2 0 X X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 ( 【华北地区】 【北大MJC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名词解释 1、自媒体 2、创客 3、三网融合 4、3D打印 5、O2O 二、简答题 1、媒体转型的内涵。 2、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分类的改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评述。 2、谈谈阿里巴巴近期并购案例的启示。 3、请你就互联网谣言的形成和扩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识别、澄清、停止互联网的扩散提出你的建议。 【北京大学MJC新闻传播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新闻?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策划。 3、新媒体广告的特性。 、论述(三选二)1、如何理解周边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2、试论中国影视节目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环境。 3、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电视台关闭了额实况直播报道,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理论,谈一谈对这项举措的理解。 三、材料题 材料一新广告法颁布后违法广告数量和时长逐月下降。 材料二北京某app 为推广其产品雇了一群漂亮姑娘穿的贼少贼露在屁股和胳膊上贴上公司名称和”用我“二字以及二维码。瞩怂润厉钐瘗睐枥庑赖赁轫胧。 然后就悲催的被处以行政处罚,还被称为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用广告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广告法》与以前相比,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2、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处以的行政处罚,依据了《新广告法》的哪方面规定? 3、除了对传统媒体监管,我国的广告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出哪些举措,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监管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闻创沟烩铛险爱氇谴净祸测枞。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618】 一、名词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敬告青年、黄色新闻、拟态环境、自我反射、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流动空间、传播情境、传播的偏向。残骛楼诤锩濑济溆堑籁娅骒东。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实务】 一、根据宽带网络提降速材料 1、改写600 字左右消息。 2、拟定单一性标题和复合型标题。 3、写评论文章的第一段并拟定标题。 二、根据题一材料制作20 分钟新闻调查报道 1、选题原因和宗旨。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第 1 页 共 1 页 2018年新闻传播学考研必会50个专题 一、新闻学复习应该掌握的50个重点知识点:1、新闻学的学科归属与基本构成(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应用新闻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意识形态属性。2、新闻的定义(陆定一、李良荣)、新闻的基本特征与新闻的要素。3、新闻起源与新闻本原的异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起源(实践论)与本原(新闻与事实的关系,事实第一性)观。4、新闻与宣传的异同。新闻与信息的关系。5、新闻事业及其性质、社会功能与阶级性。6、新闻价值的含义及其要素。作为新闻人选取新闻素材的标准,新闻价值观在当今的新闻实践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看待新闻价值与新闻的价值的区别。7、新闻为什么必须是真实的?(客观真实的前提、主观真实的努力、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基本原则)?新闻真实的具体要求。如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新闻公正性的关系?新闻真实的含义与分类(微观真实与宏观真实或者说个别真实与整体真实)。如何看待新闻的 本质真实 这一观点?结合实际分析,新闻失实的主要原因与防止新闻失实的对应措施。8、新闻媒介的定义。新闻媒介的种类及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结合实际,分析网络新闻的特征和发展趋势。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国内外著名新闻媒介机构概况。9、结合当今全球新闻媒介发展的现实,分析世界上存在的不同的新闻媒介运行机制。10、自由主义新闻理论与社会责任论的基本观点、精神实质以及两者的演变过程。11、新闻自由的内涵及其发展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本主义新闻自由的异同。12、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职能及其实施方式。结合当前实际分析,在我国信息公开机制尚不前健全的情况下,新闻媒体如何在 正面宣传为主 的报道方针下实施新闻舆论监督?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13、90年代以来出现在美国的 公共新闻 (或称 市民新闻 )理论。如何评价这一理论及其实践?14、新闻工作者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政治理论素养、文化知识素养、专业技能素养)和职业道德(资产阶级新闻职业道德的表现和评价,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特征)。15、新闻工作的自律(行业协会、组织规章等)与他律(社会监督、法律等)机制及其关系。我国新闻业自律机制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新闻职业道德意识淡薄、新闻腐败、虚假新闻等)。16、2005年3月,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发出《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重在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规范新闻从业人员的采编行为,维护新闻界的良好形象,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新闻职业的特征和社会功能分析上述规定出台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2019中传MJC考研专业方向的详细划分

2019中传MJC考研专业方向的详细划分 2018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MJC考研的同学们估计要开始备考了,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就业,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辅导,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参考书,中传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传播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新闻传播硕士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传播硕士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新闻传播硕士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2015年中传考研中,凯程保录班学员郑家威勇夺中传新闻传播硕士状元,保录班学员王园璐勇夺中传全日制艺术硕士状元,经验谈视频在凯程官方网站有公布,如果你想成为下一个状元,请看一下他们的经验视频,对你绝对有很大帮助。 二、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中传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三、中传新闻传播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如下: 新闻实务方向; 媒介市场调查与分析方向; 国际新闻与传播方向; 电视新闻采编方向; 新媒体采编实务方向; 口语传播实务方向; 品牌营销传播方向。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2俄、203日、204英语三选一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历年考研真题(01_11,史上最全版本)

清华大学2001 年新闻理论试题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 1. 原始新闻 2. 软事实 3. 达纳新闻定义 4. “有闻必录 5. 新闻的半传播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 1. 网络传播是无形的国家主权。(V) 2?对事实的逼真叙述并不等于新闻真实。(V) 3?追踪报道就是跟着权威媒体后面报道。(》 4?新闻自由是记者(媒体)享有报道一切事实的权利。(巧 5?新闻道德是法律围的善恶是非规。(以 三、简述下列原理(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以200 字为宜) 1?实现主体的客体化是客观报道的精髓。 2?新闻真实由再现事实的四维空间才能完全体现出来。 3. 政治家办报”是有报纸以来新闻工作的普遍规律。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800 字)论题:论新闻的历史价值 清华大学2002 年“传播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40 分,共8 题) 1 、信息 2、意见领袖 3、象征符 4、精神交往论 5、受众分割 6、随机抽样法 7、影响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 8、创新散布的决定过程 二、简答题 1 、简单评价韦斯特利麦克莱恩传播模式 2、举例说明你对“知识沟”理论的理解 三、问答题 1 、奥斯楚尔在《权利代言人》提出的报业模式是怎么样的,试进行评价 2、网络传播与传统的传播有何不同请指出一种新的网络传播模式

清华大学2002 新闻理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 4 分,共20 分) 1. 事实的混沌 2. 新闻的具象化 3. 分析性报道 4. 经济资讯 5. 保护新闻来源权 二、判断下列命题的正误。请在括弧,正确打▽错误打X(每题2分,共10分) 1?新闻是信息的不确定性消除”。(V) 2?新闻的整体真实表现为全国媒介报道的真实。(以 3?新闻传播值体现为新闻对记者的有用性。(V) 4?受检查的报刊是治人者和治于人者的第三个因素”。(V) 5?新闻工作的二为方向"是指坚持改革方向和开放方向。(》 三、简述下列原理的基本观点(每题10 分,共30 分,每题不少于200 字) 1?新闻活动受社会形态的制约。 2?新闻价值的大小最终通过报道与传播过程体现出来。 3?新闻报道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四、综合论述题(共40 分,不得少于1500 字) 论题:新闻观与宣传观辨析 清华大学2002 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新闻史 一? 名词解释(每个 5 分,共40 分) 1 、黄远生 2、时务文体 3、新生事件 4、每日纪闻(Acta Diurna) 5、古登堡 6、哈瓦斯 7、The Yellow kid 8、VOA 剩下三个想不起来了 二? 简答(每个15 分) 1.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的经过与经验 2. 第三世界国家争取”世界新闻传播新秩序”的斗争一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其斗争的实质是什么?

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20XX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集锦(一) 【华北地区】 【北大MJC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一、名词解释 1、自媒体 2、创客 3、三网融合 4、3D打印 5、O2O 二、简答题 1、媒体转型的内涵。 2、新媒体的影响下,媒体分类的改变。 三、论述题(三选二) 1、中国娱乐节目的现状评述。 2、谈谈阿里巴巴近期并购案例的启示。 3、请你就互联网谣言的形成和扩散谈谈你的看法,并就如何识别、澄清、停止互联网的扩散提出你的建议。 【北京大学MJC新闻传播基础】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可视化新闻优缺点是什么。 2、什么是新闻策划。 3、新媒体广告的特性。 二、论述(三选二) 1、如何理解周边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关系。 2、试论中国影视节目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环境。 3、巴黎恐怖袭击后,法国电视台关闭了额实况直播报道,根据你所掌握的新闻理论,谈一谈对这项举措的理解。 三、材料题 材料一新广告法颁布后违法广告数量和时长逐月下降。 材料二北京某app为推广其产品雇了一群漂亮姑娘穿的贼少贼露在屁股和胳膊上贴上公司名称和”用我“二字以及二维码。 然后就悲催的被处以行政处罚,还被称为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 用广告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广告法》与以前相比,新修订了哪些内容 2、北京新广告法第一案处以的行政处罚,依据了《新广告法》的哪方面规定 3、除了对传统媒体监管,我国的广告监管部门还应该做出哪些举措,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于广告监管赋予的新要求、新使命。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新闻传播史论618】 一、名词解释: 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敬告青年、黄色新闻、拟态环境、自我反射、新闻客户端、数据新闻、流动空间、传播情境、传播的偏向。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硕士实务】 一、根据宽带网络提降速材料 1、改写600字左右消息。

2014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mjc)334、440初试参考书目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MJC )建议参考书目 (官方不指定书目,内容仅供参考) 440新闻与传播基础 必读书目: 新闻史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 新闻理论 雷跃捷:《新闻理论》 雷跃捷《媒介批评》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 新闻业务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 刘明华:《新闻写作教程》 谭云明:《新闻编辑》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王振业、李舒《新闻评论与电子媒介》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必读书目: 胡正荣:《传播学总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段鹏《传播学基础:理论、框架与外延》 王军:《传媒法规与伦理》 马为公、罗青《新媒体传播》 E.M.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略读) 期刊《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拓展书目: 专业学术论文 波兹曼《娱乐至死》 《乌合之众》 彭兰《网络传播学》 彭兰:《网络新闻学》 等等传播学相关 联系新闻事件、热点分析

这里有中国传媒大学和全国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宝贵资料 内容包括: 2014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与传播(MJC)考研2011-2013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考研全国新闻学、传播学、mjc专业导师论文全集 2014年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新闻学、传播学、mjc校内导师论文全集 2014考研传媒大学新闻学、新闻传播学、mjc专业参考书目详细笔记 人大、北大、复旦、清华名校新闻传播历年真题 2014年考研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理论与历史(710)共计15年考研真题 2014年考研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基础(709)10年考研真题 还有更多…… 这里是核桃林,这里有传媒梦! 核桃林收集了全国新闻传播考研及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考研真题及论文、笔记等全面备考资料。 风雨传媒路,你我共前行!让我们一起努力,实现传媒梦,相约核桃林! 你的对手都在用,你还在等什么?!

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

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UGC 2.普利策 3.大公报 4.新闻公正 二、简答题 1.简述沉没的螺旋并举例说明 2.请从传播学角度说明微博微信在传播方式上的区别 3.中西方新闻事业特征区别 三、论述题 1.纸媒危机 2.解放前民营报纸贡献和不足 3.网络谣言的看法和如何治理 新闻业务卷 1.调查性报道失去地位新闻业和新闻业在社会中的角色如何变化还是启示 2.从传媒经营者角度看线上交易买家和卖家的优势 3.微博问政的看法 4.总结材料写新闻主题100字左右,还有百度阿里巴巴什么兼并的看法 5.新闻策划书还有拟两个新闻标题单独二胎的材料 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论出版自由 2.社会化媒体 3.中国新闻社 4.费加罗报 二、简答题 1.新闻客观性原则确立的社会背景 2.关于传播本质的几种观点 3.标志中国新闻学初步形成的的三部代表性著作 4.英国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的代表和区别 三、论述题 1.就干露露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棒棒棒》节目大爆粗口一事,谈谈自己的看法 2.新媒体时代记者角色的转变 3.政论报刊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影响以维新派为例 4.评述20世纪60年代《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 新闻业务卷 1.就刘翔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再次摔倒一事,以央视媒体身份,确立采访对象和其中两个采访对象的采访提纲。 2.就《江南style》走红,从互联网文化看法或跨文化传播角度谈谈启示。 3.就“标题党”谈谈对网络编辑的看法。

4.信息制图受到关注,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业务角度评论该现象。 5.就贵州毕节冻死的五个小孩,写一篇评论。 6.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明星微博和草根微博的传播模式和社会影响。 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全媒体 2.议程设置 3.华尔街日报 4.时务文体 二、简答题 1.公正性内涵 2.新闻责任理论的内容 3.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 4.黄远生的通讯写作特点 三、论述题 1.结合网络的典型事件说明微博的新特点(微博的特点) 2.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理念(新闻工作者要有怎样的价值观) 3.新闻传媒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结合实例解释,新闻媒体的环境监测功能) 4.传播学的引入对新闻学发展的影响 新闻业务卷 1.浙江温州“7·23”动车事故的材料,列采访提纲。 2.某世界著名火山大喷发,需要配合此消息发一些稿件。作为报社编辑,你认为可从哪几个方面配发哪些稿件? 3.为下列三条新闻分别制作标题。 4.根据材料,谈谈在三网融合背景下,你对广播电视未来发展的思考。 5.就重庆卫视改版,写一篇评论。 6.对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的相亲节目伦理失范现象进行评析。 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新闻传播学考研试题 新闻史论卷 一、名词解释 1.长江韬奋奖 2.美国第一宪法修正案 3.全媒体 4.拟态环境 二、简答题 1.五四时期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改革 2.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的主要内容 3.新闻真实性的特点 4.新闻事业的一般特征 三、论述题

2016中传MJC新闻与传播复试真题汇总

2016中国传媒大学MJC新闻与传播复试真题汇总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中国传媒大学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复试真题)新闻实务【MJC切试01方向) 一、论述题(以下任选一题答.共40分) 1、结合实例谈谈你对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认识。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数据新闻的认识。 二、实际应用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分析所给报道的采写特点。 2.根据所给报道.改写一刘广播衡闻导语、一则电视新闻导语。 3.根据微信公众号的传播特点.为所给报道改写标题.并说明理由。 4.为所给报道配发3分钟左右的本台评论。 孟津政府大院没”围玻” 5月26日.星期一。孟津县城中心广场上.路人闲庭信步.车辆自由出入。 紧邻广场的两栋五层和四层的小楼.与广场之问没有围安和护栏。如果不是楼前的牌子.很难发现这里就是孟津县委、县政府办公楼。这座开放式的广场.既是县委、县政府的大院.也是百姓休闲好去处。 在这儿跳广场舞.方便!不仅能到办公楼里上厕所,接开水.还能顺便洗把脸.凉快一下。刘大妈边接开水边说。 刘大妈接开水的县委办公楼一楼大厅,没有专门的值勤人员,只有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值班。电子显示屏上显示着每位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楼层分布和房间号.以及他们是在’办公’.还是在‘开会””出差””外出学习”。群众要找哪位领导.只要这位领导在办公室.工作人员可以直接领过去。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永贵所在的三楼办公室里.可以听到广场播放的音乐。晚上经常加班.一开始很不适应.现在好了,有时没了音乐”伴奏”,总像少点什么。 大妈们也很自觉.尽量把音乐调低些.每天早上七点半、晚上九点半自动结束跳舞。”李永贵说。 孟津县不仅没有独立的县委、县政府大院,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联系也没‘围墙’。 在广场边一溜排开的公示栏里.公布有21位县委、县政府领导的照片、姓名、分工、个人手机号码。此外.县委办、政府办、纪委、政法委等部门领导和科室负贵人共98人的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也全部‘晒’出来.并承诺24小时开机。 自从2013年8月11日号码公布以来,他们“晒”在这里已经有9个多月了。 朝阳镇瓦房村的刘永顺对记者说.前几天村里突然停水了.他拨打了分管水利的副县长电话.这位副县长说10分钟就给他回复。“不到5分钟,我们这的副镇长就打来电话.解释说是水泵坏了.买的新水泵正在安装。刘永顺说.“果然不到1个小时就有水了。””电话刚一公布.许多群众拿纸笔来抄电话号码.多数部门有顾虑、怕被“骚扰”。县纪委书记张玉杰说“运行几个月后.他们接到的电话基本上都是求助的,现在来抄电话号码的少多了.打来的电话也大大减少了。”

考前30天实例学习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技巧

考前30天实例学习新闻传播学考研答题技巧 典型分析案例一 1、答题要精炼,抓住关键点和问题所在,不要赘述; 2、简答题,答要点后,稍作解释一、二句话即可; 3、论述题:①不要分太多点,每点又有短短几句话,要宏观归纳好; ②答得要像一篇议论文,500字以上。 例:结合现实性谈谈黄色新闻。 答题程序: a、简单说一下黄色新闻及其特点,要有概括性直击要害。(重点不在这里) b、提出你的论点(观点),最好一句话概括。 C、说明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证,在解释说明时举下现实的例子。(做到自圆其说) d、总结复述结论。 注意: ① 不要出现错误的思想和例子,对记不清楚、不敢确定的事件或观点不要写在卷子上。 ② 举例说明是一个亮点,可以提高分值。 ③ 论述观点时要做到有凭有据、想法集中、思路清晰。 典型分析案例二 新闻传播学答题比较讲究逻辑性和理论的完整性,所以希望你答题的时候能够思路清晰,要有条理。我不知道题干有没有描述事件本身,如果没有的话,

首先就要把事件的大致经过要描述一下,道清事件的原尾。下面就开始分析了,从新闻传播学角度上来说,华南虎事件经历了几个过程,你要结合理论分别阐述。曾经看过一篇论文,大体是谈这个事件的,在这里结合论文谈一下答题技巧吧首先是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你可以说是对媒体的议程设置(说一下理论吧);之后是从媒体的议程向公共议程的过渡,也就是从传统媒体的报道转向了网络媒体(媒体的转移、议程的转移);然后就是网络出现了争议,从理论上来说就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作用,网络上不断提出质疑,传统媒体去采访论证、回答,然后再回到网络上的再次质疑,传统媒体再次论证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网络媒体提供给公民足够的话语权,还有就是政府官员、老百姓等都通过博客等方式解释、提问、质疑、呼吁等等,让网络和传统媒体一起成为了公共舆论形成的战场,你可以从传播学角度和新闻学角度详细谈一下;还有就是公共舆论对事件进程的影响,特别是网络舆论对他的推动作用。其中的理论大致有: 1.议程设置 2.舆论 3.市民空间 4.网络传媒优缺点 5. 结合谈一下弥尔顿的新闻自由思想 6. 公民话语权的给予 7.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原则 8.新媒体等,还有很多可以理论都可以往上面套,你可以再思考一下。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公民新闻”这个概念,如果你的新闻论文看的比较多,应该知道这个吧。主要说的是传播者不仅报道新闻事实,还广泛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影响公共舆论与决策的过程。如果你在答题中结合华南虎事件和网络媒体谈这个理论,应该能加分吧。 之后就是结合热点新闻了,你可以结合网络最近的热点事件,很多都是网络媒体和事件的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答题的时候引用这些事件,并且结合这个和华南虎事件作比较,这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多多思考一下,就会有很多可以写的东西。

2019年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

校考特辑|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初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文史哲) 好人啥都说 百家号01-0121:22 好人啥都说 中国传媒大学2019年初试真题解析(历史部分) 1.孟子说:“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达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这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分封明 C.郡县制 D.和井行制 2.汉武帝即位后,改用布表出身的公孙弘为相,又“从文学之土中选拔出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人,让他们以加官出入禁省,顾问应对。逐渐地,以加官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停、给事中等身份侍从左右者,多达数十人。并由于时时被皇帝垂询而得参大政。”汉武帝此举的目的是 A.加强君主权力 B.解决王国问题 C.抑制土地兼井 D.打击豪强贵族 3.《秦琅邪台制石)记载:“普天之下,转心揖志,器械量,书同文字。”材料中的“文字”应是 A.甲骨文 B.金文小菜D.隶书 4. 梁武帝派陈庆之护送魏北海王元顺回洛阳,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领,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感慨地说:“自晋、未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土族,并在中原”。“洛阳旧貌换新颜”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的南迁B经济重心的转移C.割据势力的削弱D.北魏孝文帝改革 5.日本学者内藤乾吉在(唐代的三省》一文中指出: “唐代的政治并非是君主独藏政治,而是综合了天子和贵族意志实行的费族政治。门下省堪称为代表贵族意志的机关。”这表明作者认为唐朝 A.门下省成为最高行政机关 B.三省六部导致君弱臣强 C.皇权受到集体宰相的制约D 贵族政治抑制朋党之争 6唐玄家将(考经) 《道德经》《金侧经》并列为不坏之法.南宋孝宗说; “以佛治心以 道治身,以情治世”这能够反映! A三教合的社会潮流B三纲五常得到强化;C佛学取代了病家经学;D陆王心学受到重视7.唐朝后期,扬州成为全国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洛阳。所以有“天下之盛扬为首”的说法。“天宝十二载,鉴真东渡就是由扬州启碇的”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A.手工业的发展 B. 城市经济的繁荣C大运河的开通;D海外贸易的增长 8. “宋元小说话C.大运河的开通打人的倡导下,一些文人书商对流传民间的来元话话本在宋元至明代初期,都是以单以单篇的形式流传。明中叶以后,在李赞等本小说收集整理,加以刊印。”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 ①程朱理学的兴盛②印刷技术的进步③海禁政策的松动④通俗文学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9. 额炎武说:“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他指斥明末心学的弊害是“不习六艺 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由此可见顾炎武 A.把学术研究解决社会问题相结合 B.批判宋明理学重道德轻功 C.总结了天下治乱兴衰的历史教训 D.肯定人们物质欲望的合理性 中国传媒大学 第二部分非选擇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国传媒大学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考试题型 考试内容

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入学统一考试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综合能力》是新闻与传播硕士(MJC)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综合能力》考试要力求反映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专业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以利用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与媒介产业的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二、考试要求 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三、考试内容 第一章媒介与社会 第一节理解传播媒介 一、传播的含义与类型 二、传播的过程与要素 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 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 三、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 1.传播媒介的界定 2.传播媒介的类型 第二节媒介的社会功能 一、守望与预警的功能 二、协调与商讨的功能 三、传承与教化的功能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316552531.html,1

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 第三节媒介的社会影响 一、媒介与政治舆论 二、媒介与经济发展 三、媒介与社会文化 四、媒介与国际关系 五、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 1.效果与效果研究 2.媒介与说服 3.媒介与议程 4.媒介与教养 第四节社会中的媒介 一、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 二、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第二章媒介的形态与发展 第一节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 一、口语传播 二、书写传播 三、印刷传播 三、电子传播 四、数字多媒体传播 五、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 第二节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 一、报纸及其传播特点 二、广播及其传播特点 三、电视及其传播特点 第三节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 一、数字技术与新媒体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0316552531.html,2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必看参考书目

2017新闻传播学考研必看参考书目 一、考试书(必看、必背、必会的最核心书目)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版 这本书是每个人必备的最经典的基础读本。有的同学都看了七八遍。我自己也不知道看过多少遍。这本书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深入浅出的涵盖了传播学的各个基本领域和基本知识。有人说只要看透这本书就能考90分,我觉得不是假话。听说有人全书背诵了。例如11年考到的名解“霸权”、12年的简答“媒介效果研究是什么?其各个时期范式发展如何?”14年专业一的论述题,“新媒体环境数字鸿沟没有超越有限效果的范畴。谈谈你对数字鸿沟的理解”,都可以在这里面找到依据。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要说,有的同学为了省钱用的是99版的,虽然从目录上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实际上书里的材料是有不同的。该节省的钱务必要节省,但是郭书这种超级核心的教材应该买一本新的。 2、《传播学概论》许静,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这本书是考北大的必读书目。几乎每一年这本书都有10分以上的题,又是许静老师出的,能不看么?(许静老师今年也参加复试了。) 比如08年的简答题第一题“公共服务广播电视是什么?我国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能建立公共服务广播吗?意义如何?”、10年的简答题第二题“丰裕媒介(RichMedia)和匮乏媒介(LeanMedia)”。都可以在这找到。特别是富媒体这个题,好多人说没见过,这是许书里面组织传播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点啊,我表示震惊。还有好多例子,就不一一举了,大家务必重视这本书。 3、《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 这是本入门级的书,我也在纠结这算是必看还是选看,但是实际上这本书有自己的重要性。例如14年名词解释第四题考到的“发展传播学”,就在最后一章。我写上了萨米尔-阿明和贡德-弗兰克等人估计会有一点加分。这本书也不难,大家过个五六遍估计也没问题。读起来完全没有难度的。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杨奕/何伟佳(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虽然有的人认为这本书编者不出名,有的人认为是专为中传的学生出的,但是我通过对往年真题的分析加上跟前辈的交流,还是义无反顾的把这本书放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上。话不多说,我只能说我把这本书看了不下十五遍。这本书基本涵盖了上述所有书目的知识点并帮助我构建了理论框架。这本是每年都会考到大量知识点,比如09年简答题第三题“组织传播研究的几大流派”就从这书上可以找到,别的书上基本没有。另外14年考研的发展传播学,这里面有很详细的介绍。14 年考的简答题第四题“简述危机公关的基本原则”,在这里也可以找到。 总而言之一句话,此书极端重要。 4、《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这本书也是我最爱的书之一,但是不适合大家放在前面读,在暑假中期比较合适。这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可读性也很强,据北大学姐说这本书上了研究生还有人在读。 有很多人认为这本书纯粹是素养类的,但是我感觉这本书还是有很多考点的,比如今年专业二考的第四个名解“现代性”就在这上面有。听说好多人都是瞎蒙的,可能没看到这个点吧。事实上这本书上很多很小的点很容易被忽略,很可惜。最经典的就是11年专业一简

中传MJC考研难度分析

中传MJC考研难度分析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本文系统介绍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中传新闻学考研辅导,中传新闻学考研参考书,中传新闻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新闻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 一、中传新闻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中传新闻学专业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36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1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新闻学考研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新闻学硕士就业怎么样? 中传新闻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新闻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新闻学的就业方向如下:传媒机构、科研院所、新闻媒体、党政宣传部门、各类网络媒体、新媒体传播机构、相应政府管理部门以及高等院校等。 三、中传新闻学硕士各细分专业介绍 新闻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其专业方向以及个方向15年招生人数如下: 新闻史方向(15年招3人); 新闻理论方向(15年招5人); 新闻业务方向(15年招16人); 网络新闻及新媒体方向(15年招8人); 报刊理论与实践向(15年招4人)。 以上方向的考试科目是一样的,具体是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 ③712新闻传播史论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传播学考研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终极笔记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第十章现代新闻通讯业 一、“二战”之前的现代新闻通讯业 1、资本主义社会的新闻通讯业 ⑴美国的新闻通讯业 ①美联社的壮大:1900年美联社改组后将总部迁到纽约。一方面美联社与欧洲各大通讯社订立合同,交换电讯,传媒基础日益巩固。另一方面,美联社不断突破“三社四边协定”,蚕食其他通讯社的势力范围。 ②两社的创办: 1907年,美国合众社创立,创立者为美国的斯克里普斯报团。欢迎所有的新闻媒介成为自己的订户。合众社允许记者在自己的新闻报道上署名,并鼓励记者发展自己的新闻业务专长,形成自己的新闻报道风格。 1909年美国国际新闻社创立,创办者为赫斯特报团。 ⑵路透社的调整: 1899年路透去世,路透儿子赫伯特在1915年因妻病故而自设,赫伯特儿子休伯特死于战场。1916年路透社由独资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1941年彻底改制,成立信托公司管理委员会;信托委员会由来自伦敦、英国地方报纸的代表;由报联社与伦敦报纸发行人协会两家共有路透社,并订立了各方均要遵守的信托管理合同:①路透社不是一个盈利机构,永远不得为任何个人、集团、党派所有;②永远保持公正、自由、独立精神;③依靠契约向用户提供服务,供给的消息确实可靠,不偏不倚;④发展业务,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⑶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社的衰亡 ①哈瓦斯通讯社: 20C后哈瓦斯通讯社仍在发展,1921年兼并了法国通用广告社,成为法国广告业最大的控制着。但是20C20’之后,哈瓦斯通讯社财政日趋恶化,越来越依赖于政府的补助,播发的稿子官方意志日益明显,被人视为半官方的通讯社。二战期间希特勒军队占领巴黎,哈瓦斯通讯社为德军接管,成为德国的宣传工具,1940年维希政权将其一分为三,哈瓦斯社灭亡。 ②沃尔夫通讯社: 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将沃尔夫通讯社与胡根贝格报团下属的联合通讯社合二为一,组建为德国新闻社,历史悠久的沃尔夫社随之灭亡。 ⑷一战前后,世界新闻通讯业的原有格局已被打破。一方面是新入席者势力强大,根本不守旧规;另一方面,原来新闻通讯社游戏规则的订立者没有发言实力。三社四边协定实际上已被打破,名存实亡。直到1934年11月,世界各主要通讯社齐集拉脱维亚首府里加,一致决定废除三社四边协定,恢复新闻通讯业的自由竞争局面。 2、塔斯社与其他新闻通讯社 ⑴塔斯社 1925年成立,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电讯社,是苏联的中央新闻机构。主要职责是向全苏联和国外发布一切有关苏联和外国的政经贸易及引起共同注意的消息。受苏联人民委员会领导,主要领导成员由其任命,实行社长负责制。20C30’~40’成长为世界性通讯社,在卫国战争和宣传苏联成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1年被提升为政府部一级机构,

2011-2017 中传 MJC 334真题

2011年 总体评价:334综合能力,一如考纲说明一样,不会出现名词解释等题型,“以案例和论述分析题为主”的要求,各高校贯彻的都很好,环顾了其他很多高校的334真题,比照传媒大学的真题,我还是觉得,传媒大学还是“挺听话的孩子”,出题比较依照考纲的。 我认为传媒大学334真题出的还可以,简答题不难,在考纲上都有“直接”对应的考点,论述题出了“媒介伦理失范”和“广播电视频道化”,案例题出了2010年年初的热点“犀利哥”案例,用传播学角度来分析其走红的原因。 334综合能力科目试题总体不是十分简单,最后两题需要很好的知识功底才能答好。大家不必太担心。 一、简答(每题15分) 1、简述网络媒介的传播特征 【解析:大纲考点:第二章第三节二、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 2、简述媒介制度的类型 【解析:大纲考点:第三章第一节一、2、媒介制度的类型】 3、简述媒介产业的特点 【解析:大纲考点:第三章第一节二、2、媒介产业的特点】 二、论述(每题30分) (1)试述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和原因 【解析:大纲考点:第四章第一节二、媒介伦理的失范;年度新闻热点;我在2011年1月3日《临考440后续资料》附送中把学术硕士年度《热点14:<媒介伦理失范>》也送给了专硕考生】 (2)试述你对广播电视频道化发展前景的看法(可以选广播或电视)

【解析:大纲考点:第三章第二节二3、广播电视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今年出了频道化,为较难的实践发散性题目,考生可以选取央视某一频道、地方台某一频道或广播某一频率节目特色论述】 三、案例分析(45分) 结合犀利哥走红,利用所学新闻传播知识分析为什么犀利哥能够迅速走红(大概,给了一个简答的介绍) 【解析:乍一看,考生看不出在考纲的什么考点,但对传播学知识功底深厚以及对社会热点(尤其是网络热点事件常分析)熟络的考生来说,可以从中凝结出答题要点(考题问的是走红的原因,考生可不必答传媒在报道“犀利哥”中存在的伦理失范【对精神病人报道产生的困扰等)】从四方面论述: 1、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对应考点:第一章第三节五3、媒介与议程】。其实,现今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出于“吸引眼球”等原因都会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集中报道,从而实现媒介的特殊功能---议程设置。“犀利哥”事件无疑是媒体炒红的,而媒体炒作的背后,是与传播学里议程设置功能分不开的。 2、媒介的娱乐与商业功能【对应考点:第一章第二节四娱乐与商业的功能】。传媒在“收视率为王”的利益驱动下,将其娱乐功能发挥到了极致。“犀利哥”无意中引发的是一次席卷全球的媒介娱乐狂欢。对“犀利哥”的炒作,无疑是全民娱乐狂欢的表现,在此事件中,乞丐“犀利哥”的帅气形象成为大家的谈资,虽然网民也比较关心他的身世,但媒介对于此事件娱乐化报道、事件中背后的商业化炒作,是主要方面。 3、网络中的大众传播【网络传播】【对应考点:第二章第三节三3、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网评:在某些方面上看,确实是现代传播媒体的功劳,展示了现代传播媒体强大的威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