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Unit10 What does that sign mean

Unit10 What does that sign mean

Unit10 What  does  that  sign  mean
Unit10 What  does  that  sign  mean

编写时间 2014年2月执行时间 2014年2月主备人肖圣文执教者肖圣文总序第 1 个教案

课题Unit10 What does that

sign mean?

共课

第 1 课

课型预习

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课文翻译,

预习法、抄写法,

教学活动

课前、课中反

第十单元那块标志是什么意思?

A部分:让我们听听说说

①玲玲和明明在电影院,

②女:别,明明!

③女:这块标志的意思是“闲人免进”,

④男:那块标志是什么意思?

女:意思是说:“你可以从这出去,”

⑤男:那块标志是什么意思?

女:意思是说:“禁止使用手机”,

B部分:让我们学一学:

禁止使用手机不能大声喧哗禁止钓鱼

禁止采花禁止吸烟不能随地吐痰

C部分:让我们练习:

吸烟,

禁止/不能

大声喧哗,

D部分:让我们读一读:

今天星期六,蒂姆和小火龙骑自行车去镇里,他们到了一个停车场,蒂姆寻找厕所,蒂姆想停放他的自行车,但他看见一块标志,上面写着“不能停放自

行车。”

他们然后汽车去了一个公园,这里鲜花盛开,小火龙想摘一朵,但他们看见一块标志,上面写着:“禁止摘花”,小火龙不可以摘花了。

他们到了电影院。他们看见一块标志,上面写着:“禁止带宠物”,“我是宠物吗”小火龙问。“不,你是我的朋友。”蒂姆回答。

判断正误?

1.小火龙和蒂姆骑自行车。

2.小火龙想摘一朵花。

3.小火龙去了一家电影院。

4.小火龙认为他是一只宠物。

5.蒂姆认为小火龙是一只宠物。

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

] 禁止采花

禁止停自行车

禁止带宠物

课后反思

18个虚词的用法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与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就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您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您”。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就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她,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与”“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与。(《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与“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就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 (二)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就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就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如: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季氏将伐颛臾》)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5Whatdoeshedo第六课时教案人教PEP版

The sixth period(第六课时) Part B Let’s check & Let’s wrap it up & Part C Story time ?教学内容与目标 课时教学内容课时教学目标 Let’s check ·能够通过看图和相关文字信息,学会从中推测考查点,做到有目的地听录音,完成听后匹配任务 ·能够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听前预测的习惯,帮助学生逐渐提高听力水平 Let’s wrap it up ·通过活动,能够找出需要注意的语法要点,进行归纳,总结规律Story time ·通过阅读趣味故事,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语言,增加学生语言的输入 ·能够在图片及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内容 ·能够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能够表演故事,并能恰当运用故事中的语言进行交流 复习巩固本单元所学语言,引导学生对语法要点进行归纳,总结规律。 ?教学难点 能够在图片及教师的帮助下理解故事内容,并能按照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教学准备 1. 预习《状元大课堂》《创优作业100分》《状元作业本》中本课时的相关内容。 2. PPT课件、课文音频、视频等。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up & Revision 1. Greetings. 2. Revision. Show some pictures on the PPT. Help students review the sentences. (课件出示:一些职业人物、上班地点及上班方式的图片) A: What does he/ she do? B: He/ She is a/ an… A: Where does he/she work? B: He/ She works… A: How does he/ she go to work? B: He/ She goes to work by/on… 3. Free talk.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parents as the above sentence structures. Step 2: Presentation 1. Let’s check. (1) Look and predict. Teaching purpose PPT出示相关职业人 物、上班地点及上班方式的 图片,帮助学生复习相关句 型,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 垫。接下来由谈论图片到谈 论对方父母,延续话题。 Teaching purpose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和 相关文字信息,学会从中推 测考查点,做到有目的地听 录音,培养听前预测的习 惯,逐渐提高听力水平。

9 文言虚词常见用法及例句

中考常见虚词用法及例句 每天收获小进步,积累起来就是大进步;每天收获小幸福,积攒起来便成大幸福! 【之】 (一)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肉食者谋之。(《曹刿论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如: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②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3.音节助词。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 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②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③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如: ①何陋之有?(《陋室铭》) ②宋何罪之有?(《公输》) 5.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如: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三)作动词,可译为“到”、“往”。如: 1.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①泉香而酒冽(《醉翁亭记》) ②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②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隆中对》)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④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如: 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 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②杂然而前陈 【其】 (一)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如: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常用虚词用法归纳 一、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一——“以”的用法: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一般译为“用、拿”等。例: 2、表对象,一般译为“把”例: 3、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一般译为“凭、凭借”例: 4、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一般译为“因为、由于”例: (二)、连词: 1、表目的,一般译为来、用来例: 2、表结果,一般译为“以致”例: 3、表修饰,一般译为来例: (三)、动词:可以和“为”连用,一般译为“认为”。例: 一试身手: 解释下列句中“以”的含义或用法。 1、屠惧,投以骨。( ) 2、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 ) 3、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策之,不以其道。 ( ) 5、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 6、固国不以封疆之界。() 7、固以怪之矣。( ) 8、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0、必以分人。()1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 ) 12、以光先帝遗德。( ) 13、以塞忠谏之路也。 ( ) 14、先帝不以臣卑鄙。( ) 15遂许先帝以驱驰。( ) 16、以伤先帝之明。( ) 17、杀之以应陈涉。( ) 18、以刀劈狼首。()19、以天下之所顺。() 20、属予作文以记之。()21、虽乘风奔御风,不以疾也。() 22、因以为号焉。()23、何以战。()24、必以情()25、可以一战。()26、以昭陛下平明之理。()2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8、故临崩寄臣以大事。()29、以告先帝之灵。()30、以彰其咎。()成就测试: 1. 下面四个选项中,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A、以弱为强者 B、因以为号焉 C、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D、计日以还 2.下面句子中,与“不以千里称也”中“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中有足乐者 B、全石以为底 C、嘱予作文以记之 D、牺牲玉帛·····必以信 二、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于”的用法: “于”在文言文中多做介词使用。 1.表处所,可译为“在”“从”“到”等。例: 2.表对象,可译为“对”“向”“给”等。例: 3.表时间,可译为“在”例: 4.表被动,可译为“被”例: 5.表比较,可译为“比”例: 6.表原因,可译为“由于”例: 一试身手: 1、何有于我哉?() 2、其一犬坐于前() 3、达于汉阴()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告之于帝() 6、舜发于畎亩之中() 7、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8、困于心,衡于虑() 9.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10、曹操比于袁绍() 11、有泉翼然临于泉上者() 12、欲报之于陛下也() 1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4.又留蚊于素帐中() 15.征于色,发于声() 16.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17.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18.万钟于我何加焉?()19.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20.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21.休祲(jìn)降于天() 成就测试: 1. 下面四个选项中,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其一犬坐于前 C、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D、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2. 找出下面选项中意思相同的两项() A、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B、告之于帝 C、于是人多以书假余 D、战于长勺 三、常用虚词用法归纳之——“之”的用法 1.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译为“他”、“他们”、“它”例:

人教版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5WhatdoeshedoPartB(2)Let’slearn.doc课件.doc

Unit 5 What does he do Part B(2) Let’s learn&Write and discuss 一、看图写单词。 二、单项选择。 ()1.My parents are . A.scientist B.science C.scientists ()2.— does she work? —In a factory. A.How B.What C.Where ()3.He’s a coach.He work s a gym. A.in B.on C.from ()4.He works in a hospital.He’s a . A.teacher B.doctor C.pilot ()5.— does he do? —He is a doctor. A.What B.Where C.How 三、选择正确的选项补全句子。 A.nurse B.fisherman C.pilot D.coach E.scientist 1.Ann is a ,and she works in a university. 2.Lily is a ,and she works in a hospital. 3.Sam is a ,and he works in a gym. 4.Martin is a ,and he works in a plane. 5.Tim is a ,and he works at sea.

参考答案: 一、1.fisherman 2.scientist 3.pilot 4.coach 二、1.C 2.C 3.A 4.B 5.A 三、1.E 2.A 3.D 4.C 5.B 1、Thank you very much for taking me with you on that splendid outing to London.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I had seen the Tower or any of the other famous sights. If I'd gone alone, I couldn't have seen nearly as much, because I wouldn't have known my way about.The weather was splendid on that day, which I thought was rare. I still remember some people told me that in Britain there was weather and no climate. During the same day, it might snow in the morning, rain at noon, shine in the afternoon and be windy before the night falls. So I think I was lucky。 20.7.317.31.202018:1018:10:17Jul-2018:10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一日2020年7月31日星期五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18:107.31.202018:107.31.202018:1018:10:177.31.202018:107.31.2020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7.31.20207.31.202018:1018:1018:10:1718:10:17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Friday, July 31, 2020July 20Friday, July 31, 20207/31/2020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6时10分6时10分31-Jul-207.31.2020 7、志气这东西是能传染的,你能感染着笼罩在你的环境中的精神。那些在你周围不断向上奋发的人的胜利,会鼓励激发你作更艰苦 的奋斗,以求达到如象他们所做的样子。20.7.3120.7.3120.7.31。2020年7月31日星期五二〇二〇年七月三十一日 8、时间是一位可爱的恋人,对你是多么的爱慕倾心,每分每秒都在叮嘱:劳动,创造!别虚度了一生! 18:1018:10:177.31.2020Friday, July 31, 2020

18个虚词的用法

18个虚词的用法 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 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 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 如: 而翁长铃,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 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掌”凭借”依 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弓I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号”,可译为在”从”。如:余以乾隆三 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踉”,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凋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感受现代科技

感受现代科技 【学习目标】 1、知识:感受现代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新变化,认识科技与生活,科技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 2、能力与情感:感悟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理解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激发学生 对科技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3、过程与方法: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设置了“课前预习”、“课堂助学”、“课堂巩固”、“课后拓学”、“教学反思”五个模块的教学整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自主体验、 探究活动、案例情境等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学习重点、难点】 领略现代科技的神奇与力量,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初探: (一)快快行动,书外的知识真有趣: 1、生活体验:观察生活,请你说说我们身边有哪些科技产品?例举实例说说这些科技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变化? 2、想象天地:展现你的想象天份,想象你准备发明一样科技产品,使你的未来生活更美好。 3、图片收集:上网收集有关科技产品的图片,准备创办科技小展览,领略现代科技的神 奇与力量。 (二)阅读课本,书本的知识真寻味: 4、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________________。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千百年来一直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 5、科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的强大推力,是________生产力。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6、_______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常见虚词的用法

常见虚词的用法 常见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然、若、所、为、焉、也、以、矣、于、之、则、者、与(欤)、因 而 1.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如: (一)表示并列关系。如: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表示并列时,而连接的两个成分有相同的主语,但互不影响 (二)表示递进关系。如: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表递进时,后一个成分是在前一个成分的基础上引申出的 (三)表示承接关系。如: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表承接时,前后两个成分有时间上或逻辑上的先后顺序 (四)表示转折关系。如: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五)表示假设关系。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③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六)表示修饰关系。如: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清华大学《控制工程基础》课件-4

则系统闭环传递函数为 假设得到的闭环传递函数三阶特征多项式可分解为 令对应项系数相等,有 二、高阶系统累试法 对于固有传递函数是高于二阶的高阶系统,PID校正不可能作到全部闭环极点的任意配置。但可以控制部分极点,以达到系统预期的性能指标。 根据相位裕量的定义,有 则有 则 由式可独立地解出比例增益,而后一式包含两个未知参数和,不是唯一解。通常由稳态误差要求,通过开环放大倍数,先确定积分增益,然后计算出微分增益。同时通过数字仿真,反复试探,最后确定、和三个参数。 设单位反馈的受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PID控制器,实现系统剪切频率 ,相角裕量。 解: 由式,得 由式,得 输入引起的系统误差象函数表达式为

令单位加速度输入的稳态误差,利用上式,可得 试探法 采用试探法,首先仅选择比例校正,使系统闭环后满足稳定性指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稳态误差要求加入适当参数的积分校正。积分校正的加入往往使系统稳定裕量和快速性下降,此时再加入适当参数的微分校正,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快速性。以上过程通常需要循环试探几次,方能使系统闭环后达到理想的性能指标。 齐格勒-尼柯尔斯法 (Ziegler and Nichols ) 对于受控对象比较复杂、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情况,在系统的设计和调试过程中,可以考虑借助实验方法,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对PID调节器进行设计。用该方法系统实现所谓“四分之一衰减”响应(”quarter-decay”),即设计的调节器使系统闭环阶跃响应相临后一个周期的超调衰减为前一个周期的25%左右。 当开环受控对象阶跃响应没有超调,其响应曲线有如下图的S形状时,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第一法设定PID参数。对单位阶跃响应曲线上斜率最大的拐点作切线,得参数L 和T,则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参数设定如下: (a) 比例控制器: (b) 比例-积分控制器: , (c) 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 , 对于低增益时稳定而高增益时不稳定会产生振荡发散的系统,采用齐格勒-尼柯尔斯第二法(即连续振荡法)设定参数。开始只加比例校正,系统先以低增益值工作,然后慢慢增加增益,直到闭环系统输出等幅度振荡为止。这表明受控对象加该增益的比例控制已达稳定性极限,为临界稳定状态,此时测量并记录振荡周期Tu和比例增益值Ku。然后,齐格勒-尼柯尔斯法做参数设定如下: (a) 比例控制器:

文言虚词及用法教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文言文离不开实词和虚词,在上一讲中我们已经详细讲解了文言实词的相关意义和用法,那么本讲我们主要是讲解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在整个高中阶段需要我们掌握的共有18 个虚词,而且大部分的虚词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了,在这一讲中我们进一步地梳理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复习预习在下列对联的末尾加上什么虚词能使其表达的意思完全相反? 君恩深似海 臣节坚如山 可加为:君恩深似海矣 臣节坚如山乎同学们发现此对联的意思发生变化了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几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知识讲解考纲中要求掌握的虚词共18 个,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本次课重点讲述了其中的几个高频虚词:而、其、为、以、因、于、之。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积累并辨析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点/易错点1而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蟹六跪而二螯。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8)表示目的关系: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考点/易错点2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 (包括复数) 。例: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 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不能加“的”。例①:秦王恐其破璧。( “其破璧”作宾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 ( 自 己) ”。例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例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

感受现代科技

第十四课感受现代科技 项目一现代科技在身边 教师寄语:今日沟通于昔日之最大差异:在于科技的介入,已超越时间、空间,甚至权利与阶级的围墙。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现代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品质。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收集、整理、归纳信息的能力。 ●知识:了解科技对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重难点: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提前预习课本,顺便做以下小题,相信你能完成!) 1.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是第一生产力。 3._______________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4.科学技术是_______________的标志。 5.科技是社会发展的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共同进步(合作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要努力哦!) 知识点一: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 1:(见教材P58页-59页)图片1:液晶彩色电视图片2:利用网络学习 图片3:山里人用上了手机图片4:磁悬浮列车 说一说:观察生活,列举实例,说说现代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2:阅读教材(P59页教材正文),说说现代科技的发展给人类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讨论交流) 。3:(见教材P59页-60页)想象和推测一下,随着科技的发展,5年、10年、20年、50年后人们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 。 知识点二:科技——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 1:(见教材P61页),材料中的数字变化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上述材料中的数字变化说明:“”。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 ② 实践证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3:(见教材P62页)说一说:网络学校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带来了哪些变化? 4、①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载体. 说一说:在思想文化传播的载体方面,你知道有哪些新的传播手段呢?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丰富了人们的 . 5、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财富 三、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我学会:

六年级英语上册Unit5Whatdoeshedo单元整体分析人教PEP

Unit Five What does he do? 单元整体分析 本单元是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单元的话题是“What does he do” 本单元通过不同的场景,提供了表达比较人物的职业和生活情况的句型。共三个版块:A 部分,B部分和C 部分。A部分包括重点词汇和情景对话,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呈现张鹏和Oliver在职业体验日谈论自己父母工作的场景,引出四会单词和词组factory worker, postman, businessman, police officer及询问职业的句型What does ... do? He/She’s...第二课时通过Sarah和Oliver在家长日谈论自己父母的情景,巩固和运用第三人称单数的特殊疑问句。A部分重点掌握词汇和询问职业的句型。B部分包括重点词汇、情景对话和读和写,共三个课时。第一课时通过Oliver和吴一凡谈论自己家人工作情况,引出四会单词fisherman, scientist, pilot, coach和询问工作地点的句型Where does/he she work? He/She works...第二课时依旧通过Mike和小雨在回家路上聊自己家人工作和生活的场景,进一步掌握询问他人工作地点和交通工具的句型。第三课时通过阅读文段和语音知识,拓展本单元所学句型及了解逗号的作用。B部分重点掌握四会单词和核心句型Where does/he she work? He/She works...How does...go to work? He/She goes to work..最后把B部分的听力测试、本单元句型归纳和C部分的故事,整理成一课时,重点是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重点词汇和句型。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整体把握本单元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了解学生学情。然后围绕本单元主题展开教学设计。借助自制PPT课件、网络资源、词卡、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引导学生运用游戏、创编对话等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和任务型学习中表达所学语言。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第四单元已经介绍过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的肯定句和一般疑问句,为本单元学习其特殊疑问句做好了铺垫。 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和词组:factory worker, postman, businessman, police officer, fisherman, scientist, pilot, coach (2)能够听、说、认读country, head teacher, sea, university, gym, if, reporter, use, type, quickly, secretary (3)能够听、说、读、写句型: —What does he do? —He is a businessman. —Where does he work? —He works at sea. —How does he go to work?—He goes to work by bike. (4)知道逗号在英语中停顿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 能够正确使用factory worker, postman, businessman, police officer, fisherman, scientist, pilot, coach谈论和描述人物的职业和生活情况。 (2) 能够在情境中恰当运用以下句型谈论人物的职业和生活情况: —What does he/she do?—He/She is ... —Where does he/she work? —He/She works ... —How does he/she go to work?—He/She goes to work... (3)能够在图片的帮助下正确理解并按照正确的意群及语音、语调朗读关于爱好及职业的语篇,能运用本单元所学核心句型口头描述自己的爱好和喜欢的职业,同时能仿照范例完成信

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具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代词,指学过的知识)(《论语.》)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小石潭记》)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岳阳楼记》)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上枢密韩太尉书》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例句:宋何罪之有?(《公输》)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5)音节助词,在句中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18个虚词的用法

18个虚词的用法1、而”字主要的用法如下: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女口: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女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女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 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例如: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以”字主要的用法 一、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 例如:①乃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②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逍遥游》) ③斧斤以时入山林。(《寡人之于国也》) (二)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女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三)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却于” 如:罚所及,则无以怒而滥刑。(《谏太宗十思疏》) (四)弓I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女口:余以乾隆三 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如: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二、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一)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的短语),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归去来兮辞(二)表示承接关系, 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 而” 或省去。如: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 (三)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虚词用法

“之”的用法 (一)用作代词,有以下两种情况: 1. “之”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译为“他”、“她”(他们)、“它”(它们)等。动词+之) 如:①愿陛下亲之信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代人,他们) ②肉食者谋之(代事,这件事)③操蛇之神闻之(代这件事) 注:“之”代人时,多指代第三人称,但是,有时“之”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2.“之”用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之+名词) 如: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二)“之”用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1.结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定语+之+中心语)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小大之狱。 2.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在意义,不译。(宾语+之+动词)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3.“之”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主语+之+谓语) 如:①虽我之死,有子存焉。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4. “之”用作音节助词,用于凑足音节,无实意,不译。(时间词+

之)或(不及物动词(一般情况下不能带宾语(休息、游行))+之)。如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瞑。 (三)“之”用作动词。译为:“去”、“往”、“到……去”。(主语+之+宾语)。 “而”字的用法 1.表示并列关系(主谓+而+主谓)(形+而+形)(动+而+动)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如:①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②学而时习之。 ③隶而从者。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表示承接关系(动词+而+动词),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如:①呼尔而与之。②衡于虑而后作。 ③水落而石出 ④乃记之而去。 3.表示转折关系(句子+而+句子),相当于“然而”、“可是”、“却”。如: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⑤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表示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敏而好学。 ②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义归类

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意 义归类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用法归类 配套练习 一、而 1.连词。 (1)表并列: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例①:蟹六跪而二螯。例②:北救赵而西却秦。 (2)表递进:可译为“并且”或“而且”。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表承接:可译为“就”、“接着”、“然后”、“于是”,或不译。例①: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例②:图穷而匕首见 (4)表转折:可译为“但是”、“却”。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表假设:可译为“如果”、“假如”。例: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6)表修饰:即连接状语,可不译或译为“地”。例①:吾尝终日而思矣。例②:吾恂恂而起。例③徐而察之 (7)表因果:可译为“因而”。例:诸人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而各慑恐。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①: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例②: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3.音节助词。常与其他虚词构成“复音虚词”。如:“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①: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例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已而”、“俄而”一般用来表示时间不久。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例: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作宾语,常放在谓语动词前,主要代处所和事物,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例①:豫州今欲何至? 例②:大王来何操?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例①:然则何时而乐耶? 例②: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2.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例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例②:徐公何能及君也?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例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例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何如”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诘问,相当于“怎么样”或“什么样”。例:樊哙日:“今日之事何如?”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例: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 又:何以战?

虚词的用法

虚词的用法 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一、《考纲》要求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考试说明》中确定的18个文言虚词;所谓“用法”,就是某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所表示的语法关系,即词性(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有些资料书把代词也归入虚词范围)。 二、基础知识。 文言虚词的作用:汉语语法的主要表现手段是语序和虚词而不是词类的形态变化。文言虚词的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①与实词一道组成某些结构(如结构助词“者”“所”“之”等);②联系词、词组、句子乃至段落(如连词、介词以及语气词中的发语语);③表示语气(如语气助词、词气副词);④修饰限制(如副词);⑤称代(代词);⑥调整语序乃至规定语序(如:“惟利是图”中用虚词“是”将宾语“利”提到动词“图”的前面,就是调整语序;疑问代词作宾语时一定位于动词之前,这便是规定语序);⑦表示一定的声音或使音节匀称(前者如叹词,后者如音节助词)。 三、18个文言虚词用法例释: 【而】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例释:①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②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③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3)表递进,译为:并且、而且。例释: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师说》。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例释: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例释: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②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廉颇閵相如列传》。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例释: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例释:①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8)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2)代词 第二人称,今译为:你(们)、你(们)的。它与“尔”是同源字,在上古之时音近义通。例释:①妪每谓予曰:“其所,而母立于兹。”《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