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eripheral-foveal vision for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video

Peripheral-foveal vision for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video

Peripheral-foveal vision for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video
Peripheral-foveal vision for real-time object recognition and tracking in video

电动汽车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系统的影响学院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一、综述本课题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2015年9月,关于充电桩的好消息频频传出,如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国家标准修订稿通过审查,以及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随、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满足超过5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北京通信展举行期间,国务院副总理马凯称:国家准备将充电桩普及的任务交由铁塔公司负责。 随着时代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石油的消耗也日益增加,作为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而且汽车尾气的排放对环境有很大的污染,所以利用电能替代石油,实现汽车尾气的零排放,将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截至2015年一月,从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杭州已经建成了70座充换电站、620个充电桩,其中杭州主城区投入运营的充换电站有27个。在杭州市区里,一辆新能源车要找到最近的充电站,只要开4.5公里。 国内外电动汽车在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如下:经过2012和2013年的缓慢起步,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终于在2014年下半年爆发,全年销售已超过30万辆大关,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突飞猛进,比亚迪从2013年的第40名跃升至第七位,康迪电动车也挤进第十名。在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销售量达到40万辆左右。 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化应用,电网原有装机和线路容量是否能应对新增充电负荷需求,即在不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原有电网利用率,增加容纳能力,同时最大限度降低充电负荷对电网的负面影响,在分析充电负荷特性基础上,针对电动汽车充电对电网各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将对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我国电动汽车起步较发达国家晚,但研究发展快。各汽车生产商进入研发电动汽车的行列,已经在促进电动汽车各方面技术发展方面取得有益的成见。由于配套设施等主要原因,家用电动汽车并没有广泛的推广开来,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主要对电动公交车和工程车辆进行充电。同时针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行和电动汽车充电对配电网的研究仍然非常缺乏。电动汽车规模预测,用户充电行为的随机性,以及接入电网造成的影响和相应充电控制策略都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和系统,以及对此的全面研究。 电动汽车对电网的影响,主要包括电网负荷特性影响、谐波影响、电压电流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机器视觉技术发展现状 人类认识外界信息的80%来自于视觉,而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 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的最终目标就是使计算机像人一样,通过视觉观察和理解 世界,具有自主适应环境的能力。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同时也是一个交叉学科,取“信息”的人工智能系统,其特点是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目前机器视觉技术已经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得到了应用,并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机器视觉是通过对相关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研究,从而建立由图像或多维数据中获机器视觉简介 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主要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再现于人类视觉有关的某些智能行为,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和控制。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包括数字处理、机械工程技术、控制、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相互协调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1]。 机器视觉强调实用性,要能适应工业现场恶劣的环境,并要有合理的性价比、通用的通讯接口、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其更强调的是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且具有非接触性、实时性、自动化和智能 高等优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1]。 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人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成像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采集与数字化模块、智能图像处理与决策模块以及控制执行模块。通过 CCD或CMOS摄像机将被测目标转换为图像信号,然后通过A/D转换成数字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并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将其转换成数字化信息。图像系统对这些信号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如面积、 数量、位置和长度等,进而根据判别的结果来控制现场的设备动作[1]。 机器视觉一般都包括下面四个过程: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和定位文献综述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识别和定位文献综述 1.前言 1.1工业机器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机器人作为一种最典型的应用范围广、技术附加值高的数字控制装备,在现代先进生产制造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2l 世纪日本创建机器人社会技术发展战略报告》指出,“机器人技术与信息技术一样,在强化产业竞争力方面是极为重要的战略高技术领域。培育未来机器人产业是支撑2l 世纪日本产业竞争力的产业战略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研发工业机器人的初衷是为了使工人能够从单调重复作业、危险恶劣环境作业中解脱出来,但近些年来,工厂和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目的则更多地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因为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很长,大都在10 年以上,并且可以全天后不间断的保持连续、高效地工作状态,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主要进行焊接、装配、搬运、加工、喷涂、码垛等复杂作业。伴随着工业机器人研究技术的成熟和现代制造业对自动生产的需要,工业机器人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现代化的生产中。 现在机器人的价格相比过去已经下降很多,并且以后还会继续下降,但目前全世界范围的劳动力成本都有所上涨,个别国家和地区劳动力成本又很高,这就给工业机器人的需求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保持着较快速度的增长。工业机器人在生产中主要有机器人工作单元和机器人工作生产线这两种应用方式,并且在国外,机器人工作生产线已经成为工业机器人主要的应用方式。以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线适应了现代制造业多品种、少批量的柔性生产发展方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和强劲生命力,已开发出多种面向汽车、电气机械等行业的自动化成套装备和生产线产品。在发达国家,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应用到了各行各业,并且已经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像日本的FANUC、MOTOMAN,瑞典的ABB、德国的KUKA、意大利的COMAU 等都是国际上知名的被广泛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业机器人。这些产品代表着当今世界工业机器人的最高水平。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前期发展比较缓慢。当将被研发列入国家有关计划后,发展速度就明显加快。特别是在每次国家的五年规划和“863”计划的重点支持下,我国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大发展。在机器人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展,科技成果已经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转化。以沈阳新松机器人为代表的国内机器人自主品牌已迅速崛起并逐步缩小与国际品牌的技术差距。 机器人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到机械、电子、计算机、通讯、控制等多个方面。在现代制造业中,伴随着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所能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性能越来越好。机器人技术的内涵已变为“灵活应用机器人技术的、具有实在动作功能的智能化系统。”目前,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机器和智能系统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 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1.2机器视觉在工业机器人中的应用 工业机器人是FMS(柔性加工)加工单元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灵活性和柔性使其成为自动化物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主要用于物料、工件的装卸、分捡和贮运。目前在全世界有数以百万的各种类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在机械制造、零件加工和装配及运输等领域,

毕业设计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

电信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 学生姓名张吉俊班级电气11级4班学号11230429 题目类型科学研究指导教师张晓英系主任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技术背景和设计依据: 分布式发电(DG-Distributed Generation)指的是直接接入配电网或用户侧的发电系统,功率等级一般在几十KW到几十MW之间,经济、高效、可靠地发电。根据使用的技术进行分类,DG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1)以天然气为常用燃料的燃气轮机、内燃机和微燃机等为基本核心的发电系统;(2)燃料电池发电系统;(3)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系统;(4)风力发电系统;(5)生物质能发电系统。分布式发电接入电网后,必然会改变电网的潮流分布,从而对节点电压,网络损耗产生重大的影响,其电压、潮流分布不仅取决于负荷,而且取决于分布式发电,而潮流计算是对其影响进行量化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潮流计算与分析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原始资料 图1 20节点配电网络图 沿馈线将每一集中负荷视为一个节点并加以编号,从地区性变电站母线开始依次编为1,2,…,N(N=20),每一段线路的阻抗、各节点负荷大小如表1所示,配电网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电压取为1.02,基准值为10KV,功率基准值为100MV A。 节点电阻电抗有功无功 1 0.000 2 0.0005 0.0497 0.0261 2 0.0082 0.0246 0.0034 0.0065 3 0.0006 0.0017 0.0487 0.0002 4 0.0009 0.0027 0.0461 0.0163 5 0.0070 0.0209 0.0479 0.0180 6 0.0015 0.0044 0.0282 0.0497 7 0.0006 0.0017 0.0475 0.0217 8 0.0072 0.0219 0.0159 0.0217 9 0.0072 0.0217 0.0133 0.0468

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技术研究 1、机器视觉 1.1机器视觉的概念 机器视觉被定义为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图像处理与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系统首先通过CCD相机或其它图像拍摄装置将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然后转变成数字化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根据预设的容许度和其他条件输出判断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广义的机器视觉的概念与计算机视觉没有多大区别,泛指使用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达到对客观事物图像的识别、理解。而工业应用中的机器视觉概念与普通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有着明显区别,其特点是: 1、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电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机器视觉中是并列关系。相互协调应用才能构成一个成功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 2、机器视觉更强调实用性,要求能够适应工业生产中恶劣的环境,要有合理的性价比,要有通用的工业接口,能够由普通工作者来操作,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不会破坏工业产品,必须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对机器视觉工程师来说,不仅要具有研究数学理论和编制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更需要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4、机器视觉更强调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因而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许多技术目前还难以应用于机器视觉,它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速度。 1.2机器视觉的研究范畴 从应用的层面看,机器视觉研究包括工件的自动检测与识别、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食品的自动分类、智能车的自主导航与辅助驾驶、签字的自动验证、目标跟踪与制导、交通流的监测、关键地域的保安监视等等。从处理过程看,机器视觉分为低层视觉和高层视觉两阶段。低层视觉包括边缘检测、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高层视觉包括特征匹配、三维建模、形状分析与识别、景物分析与理解等。从方法层面看,有被动视觉与主动视觉之,又有基于特征的方法与基于模型的方法之分。从总体上来看,也称作计算机视觉。可以说,计算机视觉侧重于学术研究方面,而机器视觉则侧重于应用方面。 机器人视觉是机器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任务是为机器人建立视觉系统,使得机器人能更灵活、更自主地适应所处的环境,以满足诸如航天、军事、工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需要(例如,在航天及军事领域对于局部自主性的需要,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对于自动定位与装配的需要,在微电子工业中对于显微结构的检测及精密加工的需要等)。机器视觉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正如其它工程学科一样,是建立在对基本过程的科学理解之上的。机器视觉系统的设计依赖于具体的问题,必须考虑一系列诸如噪声、照明、遮掩、背景等复杂因素,折中地处理信噪比、分辨率、精度、计算量等关键问题。 1.3机器视觉的研究现状 机器视觉研究出现于60年代初期,电视摄像技术的成熟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机器视觉研究成为可能。它作为早期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部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进展缓慢。80年代初,在D·Marr提出的计算视觉理论指导下,机器视觉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

基于机器视觉的产品检测技术研究【详述】

机器视觉概念/研究现状/应用/检测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 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 1、机器视觉 1.1机器视觉的概念 机器视觉被定义为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视觉功能,从客观事物的图像中提取信息,进行处理并加以理解,最终用于实际检测、测量和控制。一个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数字图像处理与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系统首先通过CCD相机或其它图像拍摄装置将目标转换成图像信号,然后转变成数字化信号传送给专用的图像处理系统,根据像素分布!亮度和颜色等信息,进行各种运算来抽取目标的特征,根据预设的容许度和其他条件输出判断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广义的机器视觉的概念与计算机视觉没有多大区别,泛指使用计算机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达到对客观事物图像的识别、理解。而工业应用中的机器视觉概念与普通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数字图像处理有着明显区别,其特点是: 1、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电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这些技术在机器视觉中是并列关系。相互协调应用才能构成一个成功的工业机器视觉应用系统。 2、机器视觉更强调实用性,要求能够适应工业生产中恶劣的环境,要有合理的性价比,

要有通用的工业接口,能够由普通工作者来操作,有较高的容错能力和安全性,不会破坏工业产品,必须有较强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 3、对机器视觉工程师来说,不仅要具有研究数学理论和编制计算机软件的能力,更需要光、机、电一体化的综合能力。 4、机器视觉更强调实时性,要求高速度和高精度,因而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中的许多技术目前还难以应用于机器视觉,它们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速度。 1.2机器视觉的研究范畴 从应用的层面看,机器视觉研究包括工件的自动检测与识别、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食品的自动分类、智能车的自主导航与辅助驾驶、签字的自动验证、目标跟踪与制导、交通流的监测、关键地域的保安监视等等。从处理过程看,机器视觉分为低层视觉和高层视觉两阶段。低层视觉包括边缘检测、特征提取、图像分割等,高层视觉包括特征匹配、三维建模、形状分析与识别、景物分析与理解等。从方法层面看,有被动视觉与主动视觉之,又有基于特征的方法与基于模型的方法之分。从总体上来看,也称作计算机视觉。可以说,计算机视觉侧重于学术研究方面,而机器视觉则侧重于应用方面。 机器人视觉是机器视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它的任务是为机器人建立视觉系统,使得机器人能更灵活、更自主地适应所处的环境,以满足诸如航天、军事、工业生产中日益增长的需要(例如,在航天及军事领域对于局部自主性的需要,在柔性生产方式中对于自动定位与装配的需要,在微电子工业中对于显微结构的检测及精密加工的需要等)。机器视觉作为一门工程学科,正如其它工程学科一样,是建立在对基本过程的科学理解之上的。机器视觉系统的设计依赖于具体的问题,必须考虑一系列诸如噪声、照明、遮掩、背景等复杂因素,折中地处理信噪比、分辨率、精度、计算量等关键问题。

潮流仿真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系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电气一班 学生姓名: 祝昆 指导教师: 马力 2012年3月18 日

1.文献综述 1.1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进步, 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很快, 大容量发电机组不断涌现, 自动化程度更趋提高, 计算、监视及控制问题日益复杂, 这就需要运行人员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熟练地操作。新的电气研究也需做各种试验, 但无论从现有技术上还是从供电的可靠性及设备的安全性考虑, 直接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及厂矿企业变电所中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研究, 可能性很小, 因此运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脱离现场对运行人员培训及电气研究成了迫切的需要。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可追塑到50 年代, 最早的电力系统仿真设备可认为是直流计算台, 以后出现支流计算台, 主要用做短路、潮流及稳定计算。真正成为实用技术是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用于电气培训。美、日、英等国推出了核电、火电仿真系统, 培训运行人员效果良好, 各国纷纷仿效。1975 年美国编制了第一个全复制型培训仿真器国家标准。目前国外电厂培训仿真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已日趋成熟。 我国清华大学1983 年研制成功了国产200MW 燃煤机组原理型培训系统, 同年又以哈尔滨电厂机组为原理, 研制成功200MW 全复制型培训系统。目前电力部已作出规定, 大型火电机组操作人员应经过仿真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录用。部分地区(如重庆) 的厂矿企业变电所值班人员也分批参加仿真培训。现在国内各大电业局几乎都已经或准备购置培训用仿真装置, 成立仿真培训中心。 电力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与电力发展对仿真的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某些电力仿真装置就象一个缩小的电力系统, 凡是与电力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 通过对仿真技术的学习, 了解及参加仿真培训, 就能迅速地熟悉电力系统, 掌握电力运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电力系统是一个大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特性对于提高研究、设计的效率和可信性有重要作用。随着现代电力系统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电网电压等级的不断升高,电力系统规划、运行和控制的复杂性亦日益增加,因此在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研究中仿真软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1.2 PSASP仿真软件简介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程序》(Power System Analysis Software Package,PSASP)是由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电力系统分析程序。主要用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人员确定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规划设计方案;运行调度人员确定系统运行方式、分析系统事故、寻求反事故措施;科研人员研究新设备、新元件投入系统等新问题以及高等院校用于教学和研究。 基于电网基础数据库、固定模型库以及用户自定义模型库的支持,PSASP可进行电力系统(输电、供电和配电系统)的各种计算分析。包括:稳态分析的潮流计算、网损分析、最优潮流和无功优化、静态安全分析、谐波分析、静态等值等;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机器视觉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姓名: 班级:机械0904班学号: 摘要:近年来,机器视觉已经发展成为光电子的一个应用分支,广泛应用于微 电子、PCB生产、自动驾驶、印刷、科学研究和军事等领域。机器视觉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使从事机器视觉的公司和人员大量涌现。首先概述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机器视觉系统的构建;接着论述了机器视觉技术的当前主要应用领域与情况;最后分析了现阶段机器视觉技术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器视觉;技术;应用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机器视觉即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系统的工作流程大致为:被摄取目标——经图像摄取装臵——图像信号——经图像处理系统——数字信号——经抽取目标特征——判断结果并控制设备。该流程的实现需相应的硬件作为基础,典型的工业机器视觉系统构成有照明、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视觉处理器等。下面将对机器视觉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进一步具体说明。 机器视觉系统组成 从原理上机器视觉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图像的采集、图像的处理和分析、输出或显示。—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应该包括光源、光学系统、图像捕捉系统、图像数字化模块、数字图像处理模块、智能判断决策模块和机械控制执行模块,如图1所示。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机器视觉是一项综合技术。其中包括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机械工程技术、控制技术、光源照明技术、光学成像技术、传感器技术、模拟与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人机接口技术等。只有这些技术的相互协调应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机器视觉应用系统。机器视觉应用系统的关键技术主要体现在光源照明、光学镜头、摄像机(CCD)、图像采集卡、图像信号处理以及执行机构等。以下分别就各方面展开论述。

潮流计算-开题报告

科学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电力系统潮流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 学科部:信息学科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82班 学号:7022808070 姓名:黄义军 指导教师:刘爱国 填表日期:2011 年12 月 5 日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情况的一种基本电气计算。它的任务是根据给定的运行条件和网路结构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结果是电力系统稳定计算和故障分析的基础。 潮流计算经历了一个由手工, 利用交、直流计算台到应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过程。现在的潮流算法都以计算机的应用为前提。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就已经开始。此后,潮流计算曾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对潮流计算的一些基本要求进行的。一般要满足四个基本要求: a)可靠收敛 b)计算速度快 c)使用方便灵活 d)内存占用量少 它们也是对潮流算法进行评价的主要依据。 在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划方案的研究中,都需要进行潮流计算以比较运行方式或规划供电方案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经济性。同时,为了实时监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也需要进行大量而快速的潮流计算。因此,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电气运算。在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时,采用离线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中,则采用在线潮流计算。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含文献综述): 在用数字计算机求解电力系统潮流问题的开始阶段,人们普遍采用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高斯-赛德尔迭代法(一下简称导纳法)[1,2]。这个方法的原理比较简单,要求的数字计算机的内存量也比较小,适应当时的电子数字计算机制作水平和电力系统理论水平,于是电力系统计算人员转向以阻抗矩阵为主的逐次代入法(以下简称阻抗法)[2,3]。 20世纪60年代初,数字计算机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计算机的内存和计算速度发生了很大的飞跃,从而为阻抗法的采用创造了条件。阻抗矩阵是满矩阵,阻抗法要求计算机储存表征系统接线和参数的阻抗矩阵。这就需要较大的内存量。而且阻抗法每迭代一次都要求顺次取阻抗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进行计算,因此,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 阻抗法改善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问题的收敛性,解决了导纳法无法解决的一些系统的潮流计算,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曾为我国电力系统设计、运行和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阻抗法的主要缺点就是占用计算机的内存很大,每次迭代的计算量很大。当系统不断扩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为了克服阻抗法在内存和速度方面的缺点,后来发展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分块阻抗法[3,4]。这个方法把一个大系统分割为几个小的地区系统,在计算机内只需存储各个地区系统的阻抗矩阵及它们之间的联络线的阻抗,这样不仅大幅度的节省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智能抓取技术研究

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业机器人工件搬运技术研究 1.1研究背景 自 19 世纪 60 年代问世以来,工业机器人不断发展和完善,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机器人产业也逐渐成熟[]1。目前,全世界已拥有 100 多万台工业机器人广泛应用在焊接、搬运、装配、喷涂、修边、拾料、包装、堆垛和上下料等单调或复杂的作业中,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成本,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它在稳定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的应用能够使企业大大缩短新产品的换产周期和节约劳动成本,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3-。 随着当代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工业生产日益趋向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也正朝着智能、柔性的方向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对于智能工业机器人的研究都较为重视,我国也早已将其纳入国家高科技发展规划。国家层面的重视也必将给工业机器人技术带来新的跨越式发展,机器人的发展也必将对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发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对于工作在自动化生产线上或柔性制造系统中的工业机器人来说,其完成最多的一类操作是“抓取—放置”动作,比如流水线上的工件搬运、装配以及各工位之间的工件转移和上下料。机器人要完成这类操作是经过复杂计算的:首先,机器人必须知道怎么抓,其次机器人应该知道怎么放;同时在这个过程还要伴随着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的过程。传统的工业机器人完成这类操作,必须经过精确的逐点示教后,才能一步一步的按照固定程序执行。在这个过程中,工件相对于机器人的初始位姿(位置和姿态)和终止位姿是事先规定的,但很多情况下,特别是流水线场合,工件的位姿常常是不固定的。这就导致实际目标工件的位姿与理想工件位姿总是有偏差的,这种偏差哪怕很小都会导致机器人操作任务的失败。这种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导致机器人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的情况极大地限制了机器人的实际应用。这就要求工业机器人具备一定的环境适应能力,即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智能特征在于它具有与外部世界、对象、环境和人相互协调的工作机能,具体表现在机器视觉、接近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分析【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短路计算分析 一、课题研究意义及现状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应用MATLAB实现电力系统中短路电路的计算分析。 简单故障时指电力系统的某处发生一种故障的情况,简单不对称故障包括单相接地短路、两项短路、两项短路接地、单相断开和两相断开等。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系统电压等级不断提高,规模也越来越大,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系统发生短路故障会引起系统的大电流和低电压,如果不及时切除会对人身和设备造成极大的危害,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系统崩溃,因此对电力系统进行暂态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在分析电路过程中,如果电路比较复杂且方程数量多,依靠手工求解相对复杂,费时而且容易出错。而MATLAB由于其明显的特点,有利于分析计算电路的各种问题,可以通过MATLAB的编程对电路支路上的电源、电流、频率等进行求解。当电路规模比较大,微分方程阶数多,编程困难是,可以运用Simulink模块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快速简单而且容易理解。 MATLAB做为当代科学研究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最为青睐的数值计算平台,能够对电力系统进行故障仿真,并进行分析,就可以从技术上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计算机语言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成熟,MATLAB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语言,它和传统的程序设计语言相比具有强大的数学运算功能和绘图功能。Matlab提供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可方便迅速地对所研究的电力系统对象进行各种暂态和稳态数字仿真,其方便的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模块化的仿真建模方法,避免了大量繁杂的编程,仿真分析结果逼近实际系统行为,是电力系统仿真分析的理想工具。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应用MATLAB实现三相短路电流的暂态过程, 主要内容: 1.学习MATLAB语言中的仿真工具Simulink,以及其中的PowerSystem工具箱。 2.研究三相电路中短路电流的计算分析和原理。 3.学习对不对称短路和故障的分析计算的仿真,在MATLAB环境下编写M文件将短路电流分解为正、负、零序电流,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物体表面缺陷检测.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物体表面缺陷检测 何小利1 , 宋钰 2 (1. 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 四川自贡643000; 2. 四川理工学院网络中心, 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本文对物体表面缺陷进行研究和检测. 而检测的方法是采用LED 环形灯光直接暗视场正面照明方式来提取插座面板划痕图像. 具体过程是使用动态阈值分割图像, 并采用放射变换、区域特征处理及连通区域提取等技术来检测出插座面板划痕. 关键词:机器视觉; 物体表面; 缺陷检测中图分类号:T 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9-4970(2011 02-0064-050 引言 在传统的产品生产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对产品的表面缺陷检测是采用人工检测的方法. 随着科学 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出现了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 利用这种新技术设计出来的系统不受恶劣环境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能快速、准确地检测产品的质量, 完成人工无法完成的检测任务. 机器视觉检测结合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理论, 它综合了计算机技术、数据结构、图像处理, 模式识别和软件工程等不同领域的相关知识. 一个典型的机器视觉系统应该包括以下五大块, 照明、镜头、相机、图像采集卡、视觉处理器.

1 物体表面缺陷检测 物体表面缺陷检测是机器视觉的一种典型应用. 本文以插座面板划痕检测为例, 通过采用LED 环形灯直接暗视场正面照明方式采集图像, 然后使用动态阈值分割法将插座面板区域中划痕检测的感兴趣区域提取出来, 再通过使用区域特征、区域形态学对插座面板区域使用腐蚀运算去掉分割区域中杂点和小的突出物, 确保计算上有足够的精度, 最后使用放射变换、图像平滑、连通区域提取等算法 检测出划痕并显示其结果(见图 1. 图1 插座面板划痕检测流程图 1. 1 图像获取 照明的方向性通常有两种:漫射和直接照射.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篇一:武汉大学毕业论文任务书及开题报告 武汉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特高压联网前后H电网的功率振荡分析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学号: XX31610374 姓名:王丹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的来源 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来自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与H省电力公司签订的合作项目《H电网消纳特高压电力电量能力及方式研究》的子课题之一。 二、毕业论文(设计)应完成的主要内容 1.特高压基础网架下.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2.川渝湘赣特高压变电站投产后,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3.特高压线路输送极限网架下,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4.“三华”特高压联网后,H电网潮流、暂态稳定计算和功率振荡分析。

三、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求及应完成的成果形式 讲述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原理、研究概况,说明在PSASP 中进行潮流、暂态稳定和小干扰稳定计算的研究条件和计算原则。然后利用PSASP进行了H电网在“三华”特高压联网前丰大非对冲方式下和特高压联网后枯大非对冲方式下的潮流及暂态稳定分析,再在其基础上研究了与H(华中)电网相关的各种振荡特性,最终给出研究结论。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安排 3月初~3月中旬完成任务书及开题报告。了解我国特高压输电的现状和规划。 3月中旬~4月初阅读“十二五”电网规划的各报告资料,熟悉整个H电网主网架。进行XX数据的校核,对省公司进行收资,完成XX计算数据到XX数据的更新。 4月初~4月下旬基于PSASP,进行特高压“三华”同步电网投产前、后H电网的潮流及稳定性分析; 4月下旬~5月中旬基于潮流及稳定性分析,进行功率振荡分析,给出研究结论; 5月中旬~5月下旬撰写并修改报告。

矩阵方程的数值解法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信息与计算科学 矩阵方程的数值解法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1.选题的背景 在科学、工程计算中,求解矩阵方程的任务占相当大的份额。这是因为,矩阵方程不仅能以完整的形式作为许许多多实际问题的模型之一,而且还能作为不少其他数值方法处理过程中转化而成的组成部分。例如,在电路网络、弹性力学、潮流计算、热传导、振动等领域,其基本模型就是矩阵方程,而求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差分法和有限元法等数值计算本身,也导致求解某些矩阵方程。在系统控制等工程研究领域经常遇到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自动控制系统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稳定性问题,它表示系统能妥善地保持预定工作状态,耐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矩阵方程在系统的稳定性理论,极点配置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常微分方程的定性研究以及数值求解常微分方程的隐式Rung-kwtta方法和块方法中,也需要求解矩阵方程。此外,在广义特征值问题的摄动研究中及隐式常微分方程的数值解中,经常遇到矩阵方程的求解问题。 1.1.2选题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矩阵方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科学与工程计算领域,关于这类问题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对矩阵方程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很高的应用价值.所以,学会如何更好的解矩阵方程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解矩阵方程的高斯消元法、Jacobi迭代法、Gauss-Seidcl迭代法和SOR迭代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快速求出矩阵方程的解。通常熟练使用这些工具或编写程序,而这通常是一项入门缓慢、熟练精通时间较长的工作。MATLAB在提供强大的计算功能,也为我们用数值方法求解矩阵方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1.1.3求解线性方程组 由于线性方程组是矩阵方程的一个特例,所以本文试图将解线性方程组的一些经典方法推广用来解矩阵方程。 记线性方程组为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 开题报告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开题报告 一、电力网络规划的背景、理论和意义 1. 电力网络研究背景 我国的电力网络从1882年,上海电气公司(SEC)在上海乍浦老同浮洋行建立装机容量为12KW的发电厂,点亮五盏明灯,初步形成了具有生产、输送、分配、消费电能的有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网络、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整体的电网雏形。1949年,我有就建有33KV电压等级的电网,但是还只有以城市为中心的发电厂,全国没有统一的高压电网。到2005年,国家电网公司共有500KV及以上输电线路11097km,分布全国18个省市,变电容量大3412万KVA。中国已形成一个比较完善并具有相当规模的电力网络。 2.电力网络的理论依据 电力网络由发电、变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系统。它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发电动力装置(主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及电厂辅助生产系统等)转化成电能,再经输、变电系统及配电系统将电能供应到各负荷中心,通过各种设备再转换成动力、热、光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为地区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电源点与负荷中心多数处于不同地区,也无法大量储存,故其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都在同一时间内完成,并在同一地域内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电能生产必须时刻保持与消费平衡。因此电能的集中开发与分散使用,以及电能的连续供应与负荷的随机变化,就制约了电力系统的结构和运行。据此,电力网络要实现其功能,就需在各个环节和不同层次设置相应的信息与控制系统,以便对电能的生产和输运过程进行测量、调节、控制、保护、通信和调度,确保用户安全、经济、优质的电能。 3. 电力网络规划设计的意义 电能是当今社会应用最广泛的二次能源。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保障与提高,都离不开电能。电能供应的中断或减少将影响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科技要发展,电力要先行”,因此,做好电力工程建设的

仿真,开题报告

篇一:理论仿真类课题开题报告模版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学院专业:通信工程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颜国风 2014年 3 月 22 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潮流仿真开题报告 青岛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院系: 自动化工程学院电气系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 电气一班学生姓名: 祝昆指导教师: 马力 2012年 3月 18 日 1.文献综述 1.1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和发电技术的进步, 现代电力系统发展很快, 大容量发电机组不断涌现, 自动化程度更趋提高, 计算、监视及控制问题日益复杂, 这就需要运行人员具有更强的应变能力和更熟练地操作。新的电气研究也需做各种试验, 但无论从现有技术上还是从供电的可靠性及设备的安全性考虑, 直接在实际的电力系统及厂矿企业变电所中进行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科学研究, 可能性很小, 因此运行电力系统仿真技术脱离现场对运行人员培训及电气研究成了迫切的需要。 电力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可追塑到50 年代, 最早的电力系统仿真设备可认为是直流计算台, 以后出现支流计算台, 主要用做短路、潮流及稳定计算。真正成为实用技术是从60 年代末70 年代初用于电气培训。美、日、英等国推出了核电、火电仿真系统, 培训运行人员效果良好, 各国纷纷仿效。1975 年美国编制了第一个全复制型培训仿真器国家标准。目前国外电厂培训仿真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已日趋成熟。 我国清华大学1983 年研制成功了国产200mw 燃煤机组原理型培训系统, 同年又以哈尔滨电厂机组为原理, 研制成功200mw 全复制型培训系统。目前电力部已作出规定, 大型火电机组操作人员应经过仿真培训取得合格证方可录用。部分地区(如重庆) 的厂矿企业变电所值班人员也分批参加仿真培训。现在国内各大电业局几乎都已经或准备购置培训用仿真装置, 成立仿真培训中心。 电力仿真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和应用与电力发展对仿真的要求、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某些电力仿真装置就象一个缩小的电力系统, 凡是与电力相关部门的技术人员, 通过对仿真技术的学习, 了解及参加仿真培训, 就能迅速地熟悉电力系统, 掌握电力运行操作的一些基本方法。 电力系统是一个大规模、时变的复杂系统,而且在国民经济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数字仿真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研究、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手段。因此电力系统仿真软件的功能特

潮流计算 文献翻译

南昌工程学院 07 级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机械与电气工程系(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仿真计算(直角坐标)学生姓名孙进 班级0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班 学号2007100014 指导教师章顺华 日期2011 年 1 月 3 日 南昌工程学院教务处订制

题目: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潮流仿真计算(直角坐标) 一.选题的依据和课题的意义 选题的依据 在保证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潮流计算的效率,降低人力资源消耗。从确定电网运行方式的基本出发点;在规划领域,需要进行潮流计算分析验证规划方案的合理性;在实时运行环境,调度员潮流提供了电网在预想操作情况下电网的潮流分布以校验运行可靠性。从而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课题的意义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是研究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一项基本运算,它根据给定系统的网络结构及运行条件来确定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主要是各节点电压(幅值和相角),网络中功率分布和功率损耗等状态。它既是对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方式的合理性、可靠性及经济性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又是电力系统稳态和暂态稳定计算的基础,是电力系统一种非常重要和基本的计算。 当电力系统及其运行方式都比较简单时,计算时用手工进行的。随着电力事业的发展,系统及其运行方式日益复杂,对计算的要求也日益提高,手算就不能满足潮流计算的要求,需要借助计算工具。 早起应用的计算工具有只留计算台和交流计算台。直流计算台应用直流电源和电阻元件,只能用于交流电力系统潮流的近似计算,或用于可忽略电力系统各元件电阻的计算如短路电流的计算。交流计算台计算精确度受到限制,求解的电力系统规模也不能太大,因而他们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出现,尤其时其内存和计算速度的发展,时期完全适应了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需要。一些新的数学方法的引入,也使它的应用日益完善。因此,电子数字计算机已成为当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主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