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2)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2)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2)
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可行性报告(2)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

申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贵州省教育厅: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精神,为使我校职业教育适应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拓展我校的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我校决定2010年申办《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为学校已具备申办新增专业的基本条件,现将申办可行性与条件综述如下:

一、贵阳市旅游现状

1、贵阳市的旅游资源

贵阳市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作为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地区,贵阳拥有以“山奇、水秀、石美、洞异”为特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既有红枫湖、开阳峡谷生态公园等以山、水、林、洞为特色的高原自然风光,又有如阳明洞、青岩古镇和息烽集中营旧址等文化内涵极为丰富的人文景观,还有古朴浓郁、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作为公园省贵州的旅游服务中心,贵阳四周分布着省内的1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两个历史文化名城。这些风景名胜区距贵阳空间距离大多在200公里范围内,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海内外游客从贵阳出发游览这些景区将越来越方便。全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3A级旅游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多个。此外,还有一大批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和奇异神秘的民俗风情。目前,贵阳市旅游行业规模不断扩大,接待能力大为增强,“吃、

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要素发展迅速,全市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2、贵阳市旅游近期发展目标

二十一世纪的头十年,是我市旅游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根据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加快发展旅游业的精神,我市旅游业要力争在此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强化贵阳全省旅游中心作用,完善旅游产品体系和旅游线路网络,塑造“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城市旅游品牌,全面改善交通、食宿、娱乐、购物等条件,提高旅游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城市旅游环境,将贵阳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全市旅游产业的规模和水平跃上新的台阶。到2010年,力争实现全市接待国内旅游者1500万人次,海外旅游者13.5万人次,旅游创汇400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150亿元(后三项年均增长率在15-18%左右)。建成开阳、花溪等一批旅游精品景区、特色旅游城镇及民族村寨,进一步配套完善旅游发展设施,深入塑造“森林之城、休闲胜地”的城市旅游形象,把贵阳市建设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全省旅游服务中心和以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为主体的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逐步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旅游大市。

3、贵阳市旅游人才的需求现状

今后几年,我市旅游业对高层次人才和新型旅游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大,尽管旅行社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水平相对来说还比较高,取得从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也不少,但我市大部分旅行社经营规模较小,最缺乏的是一批名副其实的职业经理人及营销策划方面的人才,缺乏服务意识强、职业道德水平和技能过硬的业务人员,缺乏中、高级导游和小语种导游。人才的匮乏直接影响了我市旅行社业整体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急需培养一批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懂经营、懂管理,能分析和把握市场,对市场的变化能及时作出经营决策的管理人员。但是,由于现有的旅游院校(专··- 2 -

学校地处花溪区桐木岭,占地31074.37平方米,运动场地952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142.28平方米,教学楼2808平方米,综合实验楼2515平方米,实训中心6296.88平方米,学生宿舍4797.6平方米,食堂1058.4平方米,行政和教师办公室1617.6平方米。

3、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我省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以“文明肃纪,求实育人”为校训;以“学习知识,服务社会”为育人理念;“以读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为办学宗旨。为适应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要,坚持不懈地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奋斗,得到社会认可和主管部门的肯定。

4、学校现有专职教师54人,其中本科学历49人,高级职称16人,专业实习指导教师38人。学校严格教师与教学管理,严格审查教师学期授课计划,加强教师教案,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教学进度的检查。实行学生评教制度,教师教学业务档案健全,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根据对教师备课、讲课批改作业,教学进度的检查以及学生评教结果进行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作为奖惩的依据。

5、学校是省财政全额预算管理单位,每年均有固定的财政拨款。08年省计委拨给购买设备款专项资金150万,学校今年将投资900万元用于新增专业的硬件建设,增强学校的硬件设施,扩大办学规模。

6、在专业建设中,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优化,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为指向,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率和蕴含创新精神的培养为目标,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及教学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积极探索中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律。为了及时有效地了解经济、科技发展和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毕业生质量反馈等信息,使学校

培养的学生能适应企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校聘请企业界、经济界、教育界及相关部门的一些专家任咨询委员,组成咨询委员会,通过定期召开会议等形式,及时获取有关信息,共商办学大计,对我校的改革、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7、根据现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特点,几度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扩大实训课的比例,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充分满足社会经济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满足社会迅猛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学校坚持推广与普及职业技能双证或多证制度,通过开展学生技能鉴定,采用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促进教学改革,并使之与国家职业分类,职业技能标准接轨,适应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需求。

我们相信,通过上级部门与专家的审议,我校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必将更加有真正的质量和效益,必将更加健康,快速的向上,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

··- 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