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56)

1、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哪个层次货币的流动性最大,哪个层次的计量口径最

大?

答:目前我国将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0的流动性最大,M2的计量口径最大。

2、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主要

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

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各国间

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区域性货币制度: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

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

统一货币制度。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商品流通的手段。

贮藏手段: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世界货币:某些国家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4、国家货币制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具体见书本49-51)

演变顺序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是指中世纪,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基本内容为: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货币制度,流行与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西欧各国。

金本位制: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货币制度,

是指以黄金作为货币金属的一种典型的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后各国采取的货币制度,即以不兑换黄金的纸币或银行券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

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为中心。

(2)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外汇行市的稳定。

6、牙买加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有何区别。

布雷顿森林体系:

(1)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

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为中心。

(2)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一般只能在平价上下1%的幅度内浮动,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外汇行市的稳定。牙买加体系:

(1)牙买加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黄金完全非货币化,各国可自行选择国际储备货币,美元仍为主要的国际货币

(2)牙买加体系中汇率安排多样化,出现以浮动汇率为主,盯住汇率并存的混合体系,亦称“无体制的体制”,各国可自行安排汇率。

(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第三章汇率与汇率制度(P76)

1、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一)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般来说,本币贬值,意味着可以提高本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升值,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

然而,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有一个伴随条件,即进出口需求有价格弹性。概括的说,如果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价格弹性大,那么,一国汇率贬值和相应降低出口商品价格,则可以刺激出口;而由于进口商品国内价格上涨,则可以有效抑制对进口商品的需求,从而减少进口数量。

(二)对物价的影响

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贬值可能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价格上涨。反之,本币升值,进口商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

从出口商品看,汇率贬值有利于扩大出口,从而抬高其国内价格。

汇率的变动导致物价总水平的波动,其后果就不仅限于进出口,而是将影响整体经济。

(三)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汇率的变动对长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较小。

短期资本流动则受汇率的影响较大。若本币对外贬值,则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意持有以本币计算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这又进一步增加对外汇的需求,会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当本币对外升值时,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力求持有以本币计算的各种金融资产,并引发资本的内流,同时,由于外汇纷纷转兑本币,外汇供过于求,会促使本币汇率有进一步上升的压力。

(四)汇率与金融资产的选择

由于汇率的变动影响本币资产的收益率,因此本币汇率升值,将促使投资者更加倾向持有本币资产;相反,外币汇率的升值,则会导致投资者将本币资产转换为外币资产。

2、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各自的利弊是什么?

两者相比浮动汇率制的优点:

(1)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当一国发生国际收支逆差,即外汇市场上出现外汇供不应求时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就会迅速做出反应,通过本币贬值,可以刺激外汇供应,抑制对外汇的需求,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但固定汇率制下不能通过汇率的变化来达到国际收支平衡。

(2)减少国际游资的冲击,减少国际储备需求。在固定汇率制下,投机者常常表现出一致的行为,对软货币国家的冲击很大;国际储备大量流失,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在浮动汇率条件下,由于软货币的汇率会即使贬值从而可化解国际游资的冲击,且货币当局无必须进行外汇干预的义务,不必保留过多的国际储备。

(3)内外均衡易于协调。在一国经济出现衰退和国际收支存在逆差时,在固制下只能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来改善国际收支,但这会加剧经济衰退。在浮制下,国际收支刻有汇率来调节,避免资本流动对政策效能的不利影响,从而实现对外均衡,国内均衡则可依赖财政货币政策,内外均衡就不致发生冲突。

浮动汇率制的弊端:

(1)不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2)浮动汇率助长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机活动。

(3)浮动汇率可能引发货币之间竞相贬值。

(4)可能诱发通货膨胀。

第四章信用与信用体系(P107)

1、信用形式有哪些,及其各自含义。

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赊销是商业信用中最典型的形式)。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国家信用:是指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消费信用:又称消费者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国际信用: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动。包括国外借贷和国际直接投资。

2、如何准确区分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融资形式。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

区别:在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分别与金融中介机构发生债券债务关系。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

业务。因此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根本区别在于无中介参与,凡无中

介参与的为直接融资;凡有中介参与的为间接融资。

3、谈谈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之间的关系?

商业信用: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赊销是商业信用中最典型的形式)。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关系:P91

4、如何看待消费信用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

(1)消费信用与宏观经济调节

消费信用是扩大有效需求、促进商品销售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调整消

费信用的规模和投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消费需求的总量和结构,

有利于市场供求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平衡。

消费信贷除了能够调节总供求外,还能针对某些领域和部门进行结构上

结构,从而起到促进或者限制某些领域或经济部门发展的作用。

(2)消费信用与生民周期内的财务安排

一般来说,人们可以通过储蓄为未来储备一笔资金,以应对未来支出的

不确定性,亦即将当期收入延迟消费、满足未来消费的资金需求。

(3)消费信用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①消费信用的过度发展,会倾向于掩盖消费品的供求矛盾,容易导致虚

假供求,向生产者传递错误信息,导致某些消费品的生产盲目发展,

严重时可能导致产能过剩和产品的大量积压。

②过量发展消费信用很容易导致信用膨胀。

③由于消费信用是对未来购买力的预支,如果消费信用的借款人对未来

预期收入发生严重的误判,则会使得借款人的债务负担过重,甚至会

导致其生活水平下降,从而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第五章货币的时间价值与利率(P139)

1、试评述利率决定理论发展的脉络。

(1)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它是研究以剩余价值在不同资本家之间的分割作为起点的,指出利息率的变化范围在零与平均利润率之间。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在平均利润率与零直接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

(2)古典学派的“实际利率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流量导致的资金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储蓄流量导致的资金供给则是利率的增函数,而利率的变化则取决于投资流量与储蓄流量的均衡。

(3)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认为利率取决于货币供求数量的对比,货币供给量由货币当局决定,而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4)新剑桥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该理论认同实际利率理论提出的储蓄和投机决定利率的观点,但认为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同时认为凯恩斯指出货币因素对利率决定的影响是可取的,但完全否定实际因素是错误的。该理论认为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因而取决于可贷资金的供求状况。

(5)新古典综合派的“IS-LM模型”,该理论分析利率时,加入了国民收入这一因素,认为利率是在既定的国民收入下由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决定的。

2、什么是利率的风险结构?

答:相同期限的金融资产,可能因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税收风险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的利率,亦称为利率的风险结构。

(1)违约风险:又称信用风险,是指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的风险。

(2)流动性风险:是指因资产变现能力弱或者变现速度慢而可能遭受的损失。

(3)税收风险:

(4)购买力风险与“费血效应”

(5)汇率变动风险与利差

3、利率作为经济杠杠具有哪些经济功能?(P131)

(1)利率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

(2)利率与借贷资金供求

(3)利率与资产价格

(4)利率与社会总供求的调节

(5)利率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

4、费雪效应与通货膨胀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之间有何关系。

在黄金非货币化以后,经常发生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导致纸币贬值、购买力下降,资金的贷出者不仅面临着本金贬值的损失,利息也会因为货币购买力的下降而面临贬值损失,即面临着购买力风险。通货膨胀程度越严重,资金贷出方面面临的损失也越严重,为了弥补本金和利息的损失,在确定借贷利息时需要考虑通货膨胀预期对本金和利息的影响,并采取提高名义利率的方式来降低预期的通货膨胀损失。

由于通货膨胀预期所导致的名义利率上升的部分,也可以被视为对购买力风险的补偿。

第七章金融市场与功能(P183)

1、如何理解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和发挥作用的条件?

基本功能:(1)资源配置与转化功能

(2)价格发现功能

(3)风险分散与规避功能

(4)宏观调控传到功能

条件:金融市场一般功能的发挥,需要具备基本的外部和内部条件(1)外部条件:①法制健全;②信息披露充分;③市场进退有序。

(2)内部条件:①国内、国际统一的市场;②丰富的市场交易品种;

③健全的价格机制;④必要的技术环境。

第八章货币市场(P209)

1、什么是回购协议?什么是逆回购协议?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

回购协议:证券持有人在卖出一定数量证券的同时,与证券买入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出售方按约定的价格再将其出

售的证券如数赎回。

逆回购协议:证券的买入方在获得证券的同时,与证券的卖方签订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日期由证券的买方按约定价格再将其购入的

证券如数卖回。

关系:实际上,回购协议和逆回购协议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同一项交易,从证券提供者的角度看,是回购,从资金提供者的角度看,是

逆回购,一项交易究竟被称为回购或是逆回购主要取决于站在

哪一方的立场上。

2、货币市场的类型

类型:同业拆解市场、回购协议市场、国库券市场、票据贴现市场、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短期债券市场。

第九章资本市场(P233)

1、比较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功能和特点。

货币市场:特点:(1)交易期限短;(2)流动性强;(3)安全性高;(4)交

易额大。

功能:(1)货币市场是政府和企业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

需要的市场;

(2)货币市场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流动性管理的市

场;

(3)货币市场是一国中央银行进行宏观调控的场所;

(4)货币市场是市场基准利率生成的场所。

资本市场:特点:(1)交易工具的期限长;(2)筹资目的是满足投资性资金

需要;(3)筹资和交易的规模大;(4)二级投资交易的收

益具有不确定性。

功能:(1)筹资与投资平台;(2)资源有效配置的场所;(3)促

进购并与重组;(4)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十二章存款类金融机构(P322)

1、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哪些?

主要有:总分行制、单一制、连锁银行制、控股公司制等。

(1)总分行制: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各地区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

行网络的制度。

(2)单一制,也叫单元制,是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主要在美国采用。

(3)控股公司制,是由一家或多家银行的股份,或者是控股公司下设多个子公司的组织形式。

(4)连锁银行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

2、简述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说明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类型。

表内业务:(1)资产业务:现金资产,信贷资产,证券投资,其他资产(2)负债业务:被动负债,主动负债,其他负债

(3)银行资本:即自有资本,其数量的多少能够反映银行自身经

营实力以及卸险能力大小。

表外业务:中间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

3、简述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如何准确把握其内在的关系。

(1)安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尽量减少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

(2)流动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及贷款需求的能力。

(3)盈利性原则,是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

(4)关系:“三性”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其中,流动性与安全性是相辅相成的,流动性强则安全性高;而盈利性与流动性、安全性存在冲突,一般而言,流动性强安全性高的资产盈利性低,而高盈利性往往伴随高风险性。由于“三性”原则之间的矛盾,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必须统筹考虑三者的关系,综合权衡利弊,不能偏废其一,一般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性的最大。

4、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历史变迁。

(1)经历了从最初的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以及目前的一些新发展的过程。

(2)资产管理理论:18世纪至20世纪60年代。主要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真实票据理论,即主张商业银行以真实票据为根据,主要应发短期和商业性贷款以保持资产的流动性;二是可转换理论,即在金融市场发展的条件下,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范围可以扩大到投资于具有一定可转换性的资产,如兼备流动性和盈利性的有价证券,以增强银行调节流动性的能力;三是预期收入理论,强调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是银行选择资产投向的主要标准之一,即商业银行不仅根据短期商业性需要发放贷款和投资于有价证券,而且只要借款人具有可靠的预期收入用于归还贷款,银行就可以对其发放贷款。

(3)负债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认为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负债项目实现“三性”原则的最佳组合。

(4)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80年代至今,该理论强调将资产和负债综合考虑,通过统筹安排,实现“三性”的统一。

(5)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管理,全方位满意管理,价值管理。

5、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哪些风险?

(1)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指借款人不能按契约规定偿还本息而使债权人受损的风险。

(2)市场风险,一般是指市场价格波动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有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两类。

(3)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无法提供足额资金来应付客户的提现或贷款需求时引起的风险。

(4)操作风险,指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计算机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第十四章中央银行(P376)

1、中央银行的组织类型有哪些?

归纳看来,大致有单一式、跨国式、复合式、和准央行式四种。

(1)单一中央银行制,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立单独的中央银行机构,使之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分为一元式和二元式两种中央银行制度。

(2)跨国中央银行制,指由若干国家联合组建一家中央银行,并由该中央银行在其成员国范围内行使全部或部分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3)复合中央银行,指国家不单独设立专司中央银行职能的机构,而是由一家集中央银行职能与商业银行职能于一身的国家大银行兼行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

(4)准中央银行制,是指没有通常完整意义上的中央银行,只是由政府授权某个或某几个商业银行,或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部分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体制。

2、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性质:中央银行是适应统一货币发行、政府融资、集中银行准备金并充当最后贷款人,代表政府管理金融业等需要而产生的,是一国的经济调控机构,也

是一国的金融管理机关。

职能: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1)发行的银行,指中央银行通过国家授权,集中垄断货币发行,向社会提供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货币,并保证货币流通的正常运行,维护币值稳定。

(2)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充当一国(地区)金融体系的核心,为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支付保证,并监督管理各金融市场业务活动的职能。

(3)政府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一个部门,由政府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事务,并为政府提供融资、国库收支等服务。

3、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基本项目有哪些?

负债业务:(1)货币发行业务

(2)存款业务:包括商业银行存款、政府存款、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

(3)其他负债业务:发行中央银行债券和票据、对外负债和资本业务等。

资产业务:贴现与放款业务、证券业务、黄金和外汇储备业务、其他业务(待收款项和固定资产等)。

4、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的一般原则有哪些?

(1)非盈利性:指央行的一切业务活动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2)流动性:是指央行一般不做期限长的资产业务。

(3)主动性:指央行在进行金融监管或货币政策操作时,要独立判断并主动采取措施。

(4)公开性:指央行的业务状况公开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业务与财务状况,并向社会提供有关的金融统计资料。

5、央行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哪些?

(1)根本原因:银行券的发行问题。

许多银行同时发行不同的银行券,既不利于货币流通与稳定,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而,客观上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由一家信誉较高的银行来集中发行货币。

(2)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

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银行间结算的需求使得建立一个全社会统一而有权威的公正清算机构成为必然。

(3)银行的支付保证能力问题。

客观上要求有一家权威性的银行机构,能够在商业银行发生资金困难时,给予必要的贷款支持,发挥“最后贷款人”功能。

(4)金融监管问题。

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银行间竞争日趋激烈,银行联系着千家万户的利益。

为防止经济危机,化解风险,需要一个代表政府意志的专门机构专事金融业务。

(5)政府融资问题。

为保证和方便政府融资,发展或建立一个与政府有密切联系、能够直接或变相为政府筹资或融资的银行机构,也是央行产生的一个客观要求。

第十五章货币需求(P398)

1、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的区别在哪里?

费雪交易方程式:为MV=PT,即流通中的通货存量(M)乘以流通速度(V)等于物价水平(P)乘以交易总量(T)。

剑桥方程式:Md=Kpy ,即名义货币需求(Md)等于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收入的比率(k)乘以价格水平(P)再乘以总收入(Y)。

区别: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二是一个人持有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 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费雪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它表明要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在短期内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可视为常熟的情况下,商品交易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剑桥方程式则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出于种种经济考虑,人们对于持有货币有一个满足程度的问题:持有货币要付出代价,如丧失利息,这个代价是对持有货币数量的制约。

剑桥方程式开创了货币需求严爵的新视角。它将货币需求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持币动机联系起来,从货币对其持有者效用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从而使货币需求理论产生了质的变化。

2、凯恩斯与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有什么不同,各自理论是什么?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研究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冬季入手。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着流动性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而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投机动机。

a.交易动机是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必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

b.预防动机是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的货币动机。

c.投机动机是人们除了满足交易需求和应付意外支出外,为了保存价值或财富的动机。

(2)弗里德曼认为,人们在众多资产中选择货币,就像在众多商品中进行选择一样,因此,对人们货币需求问题的分析可借助于消费者选择理论来进行。影响货币需求的三类因素为:收入或财富(恒久收入);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持有

货币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此外,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还具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强调永恒收入对货币需求的重要影响作用,弱化机会成本变量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3、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一)收入。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来分析货币需求,收入都是决定我国货币需求量最重要的因素。

(二)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比较复杂,一般来说,物价水平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呈正比,与资产性货币需求呈反比。

(三)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利率)。人们通过比较不同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来调整自己的资产组合,资产性货币需求就会相应发生变化。

(四)其他因素。一是信用的发展状况;二是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三是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第十六章货币供给(P422)

1、影响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货币乘数,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不同口径的货币供应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2)决定因素: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

①通货——存款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一般

来说,通货——存款比率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

—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

大。

②准备——存款比率是指商业银行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占全部

存款的比重,大小主要取决于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准备——存款比率

越高,意味着更多的货币没有参加银行体系对存款货币的多倍创造过程,货币乘数就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影响因素:

①居民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居民对货币乘数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通货—

—存款比率发生作用。

②企业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企业的持币

行为影响通货——存款比率;二是企业的理财及其资产组合将影响企业

存款的增减,影响存款的种类结构,进而改变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

——存款比率;三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对贷款的影响很大,一方面企业的

经营状况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决策,另一方面企业的贷款需求变化是存

款货币创造的前提,对货币乘数有很大影响。

③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一是商业银行变动超额准备金的行为

影响准备——存款比率;二是银行的贷款意愿影响准备——存款比率;

三是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行为同时影响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

比率。因此货币乘数的变化中金融机构的作用很大。

④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货币乘数。通过弥补财政赤字的三种方式体现的。

第十七章货币均衡(P452)

1、通货膨胀的成因有哪些?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社会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社会总供给而拉动物价总水平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上涨。(3)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由需求拉动和和成本推动共同起作用而引发通货膨胀。

(4)结构失调型通货膨胀,是指国民经济部门结构或比例结构失调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2、通货膨胀的度量指标有哪些?

(1)居民消费物价指数,是综合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及服务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的指标。

(2)批发物价指数,是反映大宗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批发价格变动程度和趋势的价格指数。

(3)GDP平减指数,能综合反映物价水平变动情况。它等于以当年价格(现价)计算的本期GDP和以基期不变价格(基期价)计算的本期GDP的比率。

第十八章货币政策(P476)

1、货币政策的诸目标及其彼此间的关系?(P458)

目标:币值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

(1)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的矛盾

(2)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的矛盾

(3)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矛盾

2、什么是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和中介指标?选定这些指标有何标准?

(1)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能够有效准确实现的政策变量,如准备金、基础货币等指标。

(2)货币政策中介指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和传导后能够以一定的精确达到的政策变量。

(3)选定具备的基本要求:一、可测性,指中央银行能够迅速获得这些指标准确的资料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判断。二、可控性,指这些指标能在足够短的时间内接受货币政策的影响,并按政策设定的方向和力度发生变化。

三、相关性,指该指标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有极为密切的关系,控制住这

些指标就能基本实现政策目标。四、抗扰性,指该指标受非政策银色的干扰程度低,能够较好地传递和反映货币政策的作用。

3、传统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及其作用原理是什么?试对其政策效果进行分析。

(P464-P467)

(1)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货币政策最猛烈的工具之一。因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通过决定或改变货币乘数来影响货币供给,即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幅度很小,也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巨大波动。

(2)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融资的方式,来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再贴现率的确定与调整,二是申请再贴现资格的规定与调整。再贴率的调整主要着眼于短期的供求均衡,中央银行可根据市场资金供求状况调整再贴现率。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金融机构的准备金和基础货币,进而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第十九章金融监管(P500)

1、金融监管的目标是什么?它都要求坚持哪些原则?

目标:是监督行为取得的最终效果或达到的最终目标,是实现金融有效监管的前提和监管当局采取行动的依据,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是

监管者通过对金融业的监管所要达到的一个总体目标,一般有四点:一是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二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三是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四是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原则:包括依法监管与严格执法原则,不干涉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原则,综合性与系统性监督原则,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有机统一原则,“内控”与“外控”相结合的原则,监管适度与合理竞争原则,稳健运行与风险预防原则,监管成本与效率原则等。

2、金融监管都包括哪些内容?分别涵盖哪些方面?

(1)市场准进监管。这是指政府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市场运行规则设立或准许某一行业及其所属机构进入市场的一种管制行为。

(2)业务运营监管。这是指对金融机构的各项经营行为的监管。

(3)市场退出监管。这是指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退出金融业、破产倒闭或合并(兼并)、变更等的管理。

3、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具有什么样的关系?试举例说明。

金融创新是当代金融业务发展的主流趋势,它与金融监管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金融创新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也使金融风险加大,因而需要有更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加以防范。与此同时,金融创新又促进了金融监管的调整,为了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安全,各国金融监管机构也因此发生显著的变动。具体表现在:(1)金融监管刺激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2)金融创新对传统金融监管提出了挑战。

①金融创新使货币政策失灵。

②金融创新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大。

③金融创新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

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C.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D.改善信息不对称 陕西师范大学货币银行学模拟试题(1) 共團475人浏览[大][中][小]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流通 2. 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格雷欣定律) 3. 信用 4. 直接融资 5. 基准利率 6. 贴现 7. 利率管制 8. 外汇 9. 汇兑心理说 10.金融市场 二、选择题 1.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A. 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现金 3. 商业信用是企业在购销活动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的特点有 ( A. 主要用于解决企业的大额融资需求 B. 商业信用融资期限一般较短 C. 商业信用周期较长,在银行信用出现后,企业就较少使用这种融资方式 D. 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无局限性 4. 利息是()的价格。 A. 货币资本 B.借贷资本 C.外来资本 D.银行资本 A.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B.融通资金 发布日期:2010-07-29 11:05 发布人:圣才学习网 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 )。 5.可以将金融机构的功能描述为( )。

6. 世界银行集团包括( )。 A.IMF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7. 中央银行是一个国家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对其特点可概括为( A.发行的银行 B.国家的银行 C.存款货币银行 D.银行的银行 8. 衍生金融工具有( )。 A.远期合约 B.期货合约 C.互换合约 D.期权 A.不稳定 B.不确定性 C.相对稳定 D.相对不稳定 10. 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由( )环节构成。 D.货币乘数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13.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14. 根据融资活动中所产生的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地位的不同,融资方式可以分为( A.债权融资 B.股权融资 C. 直接融资 D.间接融资 15. 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中居于核心位置的机构是( A.社会性公律组织 B.行业协会 C.中央银行或金融管理当局 D. 分业设立的监管机构 )。 9.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函数具有( )的特点。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11.信用是( )。 A.买卖行为 B. 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1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 )。 )。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16. 17.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A. 经营租赁 B. 古代租赁 C. 传统租赁 D. 金融租赁 3. 1998 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 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货币供应量 D. 存款准备金率 4. “扬基债券 ”的面值货币是() A. 日元 B. 美元 C. 英镑 D. 法郎 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A. 平减指数 B. 非平减指数 C . 递减函 D. 递增函数 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交通银行 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 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保险期限届满 C. 保险人履约赔付 A. 保险标的灭失 B. 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D. 保险公司破产 ) =KR/M C. Md = kPY D. M1 A. MV = PT B. P 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 B. 佣金经纪商 C. 二元经纪商 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A. 有形市场 + M2= L1(y) + L2(r) D. 自营经纪商 B. C. 协商议价原则 D.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A. 美元计值 B. 英镑计值 ) 具有投机性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 C. 特别提款权计值 D. 贷款对象的货币计值 13. 某企业持有 3 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 2000 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 5%,则贴 现金额是 ( ) A. 1975 元 B. 1950 元 C. 25 元 D. 50 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直接投资 B.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 D. 政府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14. A. 15. A. A. C. A. 1942 年 B. 1945 年 C. 1946 年 D. 1960 年 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背诵重点

通货膨胀类型: (市场机制)公开型隐蔽型 (通胀程度)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恶性 (是否被预期)预期型非预期型 (成因)需求拉上型成本推进型供求混合型结构性 通货紧缩类型: (程度)轻度中度严重 另 (时间)长期短期 (和货币政策关系)货币紧缩情况下货币扩张情况下通货紧缩情况下 (和经济增长关系)伴随经济增长减缓伴随经济增长上升 通胀成因理论: 凯恩斯学派需求决定引发通胀的是需求,不是货币量 后凯恩斯学派成本推进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成本上升,物价上升 货币主义学派货币数量过度增长是唯一原因 马克思主义表现在流通领域,根源于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 实践原因: (银行)信用膨胀 (政府)财政赤字基本建设投资过度 (企业)工资增长率大于劳动生产率增长幅度经济效益低下 (国际)顺差 策略: (需求)(财政)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货币)政策工具,出售政府债券,提高再贴现率,提供法定准备金率,减缓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 (供给)减税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挤出效应限制货币增长率,稳定物价 (收入)政府制定关于物价和工资的行为准则,由劳资双方共同遵守,以限制物价和工资率上涨 (结构调整)财政税率范围财政支出项目;货币利息率结构和信贷结构 通胀是货币现象: 金属货币流通时,贮藏手段,自发调节,不会发生通胀。 纸币流通,纸币不能调节,而国家可以无限发行,若流通中货币总量大于商品总量,易发生通胀。 总之,与货币供应增长率大于经济增长率有关。 通货紧缩对经济影响: (储蓄和消费)实际利率与货币购买力提高导致储蓄增长 消费双重性购买力提高刺激消费;储蓄挤压消费消费者预期导致下降 (投资)双重性成本下降刺激投资;利润下降,实际贷款利率上升,市场预期悲观。后者为主。 (经济增长)减产经济增长下降。预期价格更低,储蓄增多,消费减少,实际利率提高,投资成本提高。降低经济增长。 (生产能力利用状况)物质能力管理能力劳动力能力下降。 (居民收入)失业劳动力市场竞争性程度工资下降 (财富分配和收入分配结构)由通货紧缩造成的财富的市场价值和收入下降幅度大的受损。 (商业银行)贷款者还款能力减弱;降低资产抵押担保价值,银行催款,企业净资产减少不信任导致银行流动性危机;预期继续下降,信贷供给和需求萎缩。 1997年以来通货紧缩成因和对策: 我国经济增长结构性不合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 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导致总需求增长缓慢。经济软着

货币银行学(2.5.8)--货币的层次划分—论述题

近年央行政策解读(一文读懂PSL, SLF, SLO, MLF) 为提高货币调控效果,增强对货币市场利率的调控效力及灵活性。这两年央行采取了很多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近期被关注度最高的主要是 SLF,PSL,MLF,SLO;金融监管重点做相关解读: 1.SLF 2013年1月份人民银行创设“常备借贷便利”(Standing Lending Facility, SLF)试点,对金融机构开展操作,提供流动性支持。 金融监管 孙海波点评:其操作特点: 1)期限为最短个月、7天,14天;最长3个月,人民银行总行及地方省级中心支行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 2)“多点接入,多点清算”; 意思是地方法人银行向人民银行试点的中 心支行提出申请,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及五大行则需要向人民银行总行提交申请。人行再对自觉执行人民银行宏观审慎政策的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由于SLF是为平抑短期利率水平,所以审批流程较快,期限较短的可以做到当天放款。 3)是中央银行与金融机构“一对一”交易,针对性强。旨在创造短期利率走廊,防止利率巨幅波动。传统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市场化手段向一级交易商(primary dealer)注入流动性,属于宏观调节;而SLF指定交易对象,旨在解决 特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需求,属于微观干预;且SLF潜在的交易对手范围大幅度扩大到试点地区所有金融机构和所有全国性金融机构。

4)SLF需要银行提供高质量的抵押品主要有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国家开发银行及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公司信用债,央行会有一定抵押率控制风险。 SLO 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hort-term Liquidity,SLO),作为公开市场操作的补充, 以7天期以内短期回购为主,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 展操作。 和SLF对比SLO仍然属于传统宏观调节,采用全面漫灌的流动性注入方式,非“一对一”;但其操作的时间窗口更具灵活性,弥补传统流动性干预以每周 为周期,其操作方向和力度难以及时转换的缺陷。央行这项政策旨在提高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主动性,克服传统公开市场操作无法有效应对流动性短期波 动的问题。 要想理解为何SLO比公开市场操作更加灵活,还得了解公开市场操作模式。每周一央行定调公开市场操作的方向和力度;每周二、周四,央行一般都会进行公开市场操作;SLO根据央行公告实质上就是回购操作,通过逆回购央行向公 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注入流动性,只是操作期限,方向和选时更加机动。 使用情况:2013年12月底针对年末货币市场利率大幅波动,央行连续三天通过SLO累计向市场注入超过3000亿元流动性,同时公告称银行体系超额备 付已逾1.5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相对较高水平。 PSL 抵押补充贷款(PSL,Pledged Supplementary Lending的缩写),PSL 作为一种新的储备政策工具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抵押资产从央行获得融 资的利率,引导中期利率。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考点大汇总习题带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物货币是指() A.没有内在价值的货币 B.不易携带C. 专指贵金属货币 D.有货币与商品双重身份 2.支付税金是货币是货币在发挥() A.流通手段 B. 价值尺度 C.世界货币 D. 支付手段 3.狭义货币指() A. M0 B. M2 C. M1 D.M3 4.劣币是指实际价值()的货币。 A. 等于零 B. 等于名义价值 C. 高于名义价值 D. 低于名义价值 5.本位货币是() A. 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B. 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C. 有限法偿 D. 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6.纸币本位制是以()的货币制度。 A. 银行券为本位货币 B. 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的本位货币 C. 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 D. 纸币为本位货币 7.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A. 金块本位制 B. 金汇兑本位制 C. 虚金本位制 D. 金币本位制 8.本位货币在商品流通和债务支付中具有()的特点。 A. 无限法偿 B. 有限法偿 C. 债权人可以选择是否接受 D. 债务人必须支付 9.欧元具有以下特点: A. 欧元是欧洲某一主权国家发行的货币; B. 欧元仍然是一种信用货币; C. 欧元是可以和黄金自由兑换的货币; D. 欧元是一种虚拟货币,它背后所代表的是欧盟国家各国的货币。 10.活期存款由如下特点: A. 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流动性是完全相同的; B. 活期存款在支付时需要先转化为现金; C. 每个家庭和企事业单位都可以持有活期存款; D. 活期存款是通过支票进行支付和流通的。 (二)多项选择题 1.相对于银本位制,金银两本位制有如下优点:()。 A. 有利于金银币币值的稳定 B. 货币的发行准备更充分 C. 货币币材更为充分 D. 可根据不同交易数额选择支付,便于交易 E. 可节约金币的使用 2.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 A. 使商品交易双方的价值的相向运动有一个时间间隔 B. 加剧了商品流通过程中爆发危机的可能性 C. 使进入流通的商品增加时,流通所需的货币可能不会增加 D. 克服了现款交易对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限制 E 使商品买卖变成了两个独立的行为 3.世界货币是指在世界范围内发挥()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 外汇储备 C. 支付手段 D. 价值储藏 E. 流通手段 4.纸币可以是:()。 A. 信用货币 B. 代用货币 C. 国家纸币 D. 铸币 E. 基础货币 5.现代信用货币可以是()等形式. A. 钞票 B. 定期存款 C. 信用卡 D. 支票存款 E. 电子货币 6.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 A. 确定本位货币和辅币的材料 B. 确定本位货币的单位 C. 确定不同种类的货币的铸造、发行和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P56) 1、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哪个层次货币的流动性最大,哪个层次的计量口径最 大? 答:目前我国将货币层次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货币)=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 其中,M0的流动性最大,M2的计量口径最大。 2、货币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主要 包括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区域性货币制度。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 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各国间 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区域性货币制度:指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 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 统一货币制度。 3、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价值尺度:是指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流通手段: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商品流通的手段。 贮藏手段: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手段。 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世界货币:某些国家的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可以充当世界货币的职能。 4、国家货币制度是如何演变发展的。(具体见书本49-51) 演变顺序是: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银本位制是指中世纪,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基本内容为:以白银作为本位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相等,银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金银复本位制是指以金和银同时作为货币制度,流行与16——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西欧各国。 金本位制:从18世纪到19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货币制度,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 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位本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货币银行学简述名词解释论述题按字母排序

货币银行学( 1) 试题 一、名词解释 C 2、出口信贷——是出口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 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经过提供利息补贴和信贷担保的方式, 鼓励本国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提供的中长期信贷。( 5分) G 2. 格雷欣法则: 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 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 退出流通,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分) G 1. 国际资本流动: 资本跨越国界从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的运动。( 3分) 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2分) G 3.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 以次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 5分 G 1、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指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 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 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 退出流通, 而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充斥市场的现象。( 5分) H 3. 货币乘数: 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

倍数。( 4分)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1分) H 3、货币乘数——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 亦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 3分) 不同口径的货币供给量有各自不同的货币乘数。( 2分) J2、经济货币化: 指一国国民经济中用货币购买的商品和劳务占全部产出的比重及其变化过程。( 5分) J 1. 金融结构: 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J 2. 金融市场: 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3分) 它是一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多个子市场, 其中最主要的是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2分) J 1、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或所有权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5分) J 2、间接标价法——直接标价法的对称, 即用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的汇率标价方法。( 5分) J 2.金融结构——是指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分布、存在、相对规模、相互关系与配合的状态。( 5分) J 1、金融风险——经济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给融资活动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3分) 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五章商业银行 填空题 1、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2、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3、和共同组成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是商业银行用于应付日常提存的现金资产。 4、中国商业银行资产业务一般分为:、、和其他资产。 5、传统中间业务包括、、、和。 6、狭义的表外业务大致可分为、、等资产转换业务,衍生工具的交易以及与等有关的投资银行业务。 7、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是、和。 8、西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 以及四个阶段。 选择题 1、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产生的象征。 A、德意志银行 B、法兰西银行 C、英格兰银行 D、日本银行 2、是商业银行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信用创造 B、支付中介 C、信用中介 D、金融服务 判断对错 1、在我国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的所有存款都不能称之为储蓄存款。() 2、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相同的概念。() 3、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唯一吸收活期存款、开设支票存款帐户的金融中介机构。() 4、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限制。() 5、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职能并不改变货币资金的所有权,而只是把货币资金的使用权在资金盈余单位和资金短缺单位之间融通。() 6、永久性的股东权益和债务资本都属于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或核心资本。() 7、从会计处理角度而言,所有的表外业务都属于中间业务。() 8、票据贴现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 9、非交易存款是指不能签发支票的存款,因而是不能直接充当交易媒介。() 10、NOW帐户是以支付命令书取代了支票,实际上是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 名词解释 1、商业银行 2、负债业务 3、资产业务 4、中间业务 5、表外业务 简答题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分为哪几类? 现金资产是收益率最低的资产,那么,现金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越少越好吗?为什么? 什么是中间业务?什么是表外业务?请简要分析。 第六章投资银行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名词解释 金融;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3、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货币银行学历年期末考试试题和答案解析

《货币银行学》历年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一套2008、12 A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2、银行作为一种企业,与工商企业有共同点,表现为() A、活动领域相同 B、经营的对象相同 C、经营活动的目的相同 D、资金来源相同 3、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4、信用是()。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5、下列变量中,()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6、《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A、5% B、8% C、4% D、10% 7、英格兰银行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它成立于()。 A、1765 B、1921 C、1694 D、1473 8、“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B、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银本位制 9、1984年以前,我国的中央银行制度是() A、单一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B、复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C、跨国式的中央银行制度 D、准中央银行制度 10、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入有价证券时() A、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上升 B、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下降 C、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上升 D、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下降 11、以下属于短期信用工具的是() A、政府公债 B、国库券 C、企业中长期债券 D、股票 12、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产业务是() A、再贷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存款业务 D、货币发行 13、下列哪个属于间接融资() A、商业信用 B、发行股票 C、发行债券 D、银行贷款 14、集中存款准备金,体现了中央银行什么职能()

货币银行学简答论述题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简答题 1.什么是货币的本质特征?它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主要功能?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币的本质的规定。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职能;(2)流通手段职能;(3)贮藏手段职能;(4)支付手段职能;(5)世界货币职能。 2.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不稳定的货币制度? 答: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3.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为什么说科学地划分货币层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答: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是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流动性程度不同的金融资产在流通中周转的便利程度不同,从而对商品流通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也就不同。所以,按流动性强弱对不同形式、不同特性的货币划分不同的层次,对科学地分析货币流通状况,正确地制定、实施货币政策,及时有效地进行宏观调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什么是货币制度?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或“货币本位制”,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及其组织形式。 其构成要素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 (3)金准备制度。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精选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C)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D) A.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3.商业信用中所使用的信用工具是( D ) A.存折 B.股票 C.债券 D.票据 4.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赊购行为属于( A )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 C.国家信用 D.消费信用 5.“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在( C )制度下。 A.银本位 B.金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币本位 6.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的票面额称为( C )。 A.折价发行 B.中间价发行 C.溢价发行 D.平价发行 7.股票是一种永久性的证券,它是( B ) A.债券凭证 B.所有权凭证 C.使用权凭证 D.实物资本 8.比一般贷款利率低,用于国家政策扶持对象的贷款利率是( C ) A.市场利率 B.实际利率 C.优惠利率 D.名义利率 9.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C ) A.产业政策 B.财政政策 C.货币政策 D.收入政策 10.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所决定的利率为 ( C ) A.实际利率 B.名义利率 C.市场利率 D.官定利率 11.商业银行负债业务中最主要的部分是( A ) A.各项存款 B.同业拆借 C.自有资本 D.向中央银行借款 12.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和再贷款利率可称为( B ) A.优惠利率 B.基准利率 C.差别利率 D.实际利率 13.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中的M0是指( D ) A. 储蓄 B.存款 C.信用卡存款 D.现金 14.属于区域性国际金融机构的是( B ) A.世界银行 B.亚洲开发银行 C.国际金融公司 D.农业发展基金会 15.属于货币政策远期中介指标的是( B ) A.汇率 B.超额准备金 C.利率 D.基础货币 16.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D )。 A.货币贬值B.纸币流通 C.物价上涨D.货币供应过多 17.当借贷资金的量一定时,平均利润率越高,利率相对( C ) A.不变 B.稳定 C.越高 D.越低 18.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般性工具的是( B ) A 存款准备金 B 外汇平准基金 C 再贴现 D 公开市场业务 19.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的是 ( C ) A.金块本位制 B.金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银行券制

货币银行学必考简答题

{问答题5题,每题7分} 1/商业信用 定义: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延迟支付)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票据的特性:抽象性、不可争辩性、无担保性。 商业票据有商业本票(期票)和商业汇票两种。 2/转贴现 转贴现:贴现银行需要资金时,持未到期的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办理贴现的一种行为。 3/债券和股票的区别 (1)债券持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股票持有者是公司的所有人,二者参与公司经营决策的权利不同。 (2)债券一般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股票没有还本期限。 (3)收益稳定性不同。 (4)分配顺序不同。债息支付属于费用支出,从销售收入中扣除,在税前列支;股息属于净收益分配,在税后利润中支付。 (5)在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时,债券的清偿顺序总是位于股票之前。 4/贷款的五级分类法 贷款质量分类: 正常——借款人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还本息 关注——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的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5/累积优先股 优先股——公司在筹集资本时给予投资者某些优惠条件的股票。优惠条件包括:优先于普通股获得股息;公司破产或解散时,优先于普通股分得剩余财产。优先股的股息是固定的,不享受公司利润增长带来的额外收益。股东不能参加公司的经营决策,无董事会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优先股可分为累积优先股(本期公司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用后期公司盈利累积补发)和非累积优先股(公司本期盈利不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时,不予累积,后期不需补付)。 6/开放型基金 投资基金的种类:(1)按流通方式,分为开放型基金(向投资者发行的基金券或受益凭证不固定,可根据需要追加发行,投资者可通过购买和卖出基金券给基金公司来加入或退出基金)和封闭型基金(向投资者发行的基金券是固定的,投资者可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基金券来加入或退出基金); 7/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的资产(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应收款、消费者贷款、贸易应收款等)转化为在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的证券。 公司筹资为什么不向银行借款,或者发行公司债券,而是把资产证券化? ①对低信用级别的公司而言,申请银行贷款很难。

货币银行学简答题+论述题

简答题: 1.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本质理论。 (1)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说,是指由马克思创造的科学的货币学说。马克思提出货币的本质是期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并揭示了货币反映生产关系 的性质 (2)货币是从众多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商品,具有实用价值和价值的属性。(3)货币时期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什么是货币流通手段?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有哪些特点? (1)商品的交易被分成了买和卖两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货币发挥着交易媒介的作用,叫流通手段。 (2)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与价值尺度不同,必须以现实中的货币才能买到所需的商品。 (3)货币发挥流通手段只能虽然需要现实中的货币,单兵分组织的货币本身,可以用符号代替 (4)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受客观需要狼的影响 3.货币发挥支付手段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1)商品的出售和价格实现相互脱离,在约定时期才能收到款,这就隐藏着风险 (2)商品交易与信用关系相结合,重视对货币支付的监管 4.简述货币产生发展的过程。 货币的产生和起源都经历了商品价值形势发展的四个阶段,即简单的、个别的价值形式、综合的、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出现货币价值形式。 5.简述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区别。 (1)商业信用借贷双方都是企业,借贷的客体是商品,借贷行为与商品买卖紧密联系,但它有规模和使用方向的局限性。 (2)银行信用借方是企业贷方、是银行或金融机构,信用的客体是货币,且规模和使用方向超出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6.分析商业信用的优缺点。 优点:方便、及时 缺点:商业信用受工商企业所拥有的资本量限制。商业信用提供的方向受到

严格的限制。 7.简述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货币资本以及社会上闲置的货币资金 (2)银行信用的债权人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债务人是工商企业 (3)在产业资本循环周期的各个阶段上,银行动态和产业资本的动态是不一致的,是由于货币资本的变动和产业资本的变动不一致所造成的(4)银行信用所提供的贷款,一般也用于生产和商品流通 8.如何理解信用的基本特征? 9.怎样理解现代信用产生和运行的基础? ⒑.什么是利息?如何理解利息的实质? ⑴利息是借贷资本或信贷资金的“价格”,是借入者付给带出这的报酬,或 者说代价。 ⑵利息的实质: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型态,因此, 利息归根结底是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⒒.简述信用合作社的合作原则。 ⒓简述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与结构。 (1)中央银行(2)商业银行(3)投资银行(4)专业银行 ⒔.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融资功能(2)积累资本的功能(3)调控功能 ⒕简述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 (1)交易期限长,至少1年以上,最长可达数十年 (2)交易目的主要是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供求矛盾,充实固定资产

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带答案)一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共18空,每空1分,共18分) 1.金融资产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迅速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性质,可称为_流动性_。 2.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基本原则是_安全性_、流动性和盈利性。 3.在影响货币需要量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或决定性的因素有三个,即_商品数量_、_商品价格_和货币流通速度。 4.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_高利贷_。 5.货币政策一般由三要素构成,即政策工具、_最终目标_和_中介目标_。6.我国信托类金融机构现已开办的业务内容分为五类,即信托业务_委托业务_、_代理业务_、兼营业务和外汇外汇业务。 7.政府机构存款,在我国通常称为_财政性存款_。 1、货币乘数的决定因素共有五个,它们分别是_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_、_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__、_定期存款比率__、_通货比率__、_超额准备金比率_ 2、中央银行的职能: _发行__银行_银行__银行__国家__银行。 3、期权可以分为_看涨__、__看跌___两种基本类型 4、谈及中央银行的起源,往往提到_瑞典银行_、_英格兰银行__两家银行 5、金属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银本位制、平行本位制、__双本位制__、_金币本位制__、_金块本位制__、_金汇兑本位_。 6、实际利率是指__名义利率__剔除掉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利率。 1.信用的形式:商业信用、消费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国际信用。 2.以金融交易的期限划分,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 3.期权可以分:看涨、看跌两种基本类型 4.谈及中央银行的起源,往往提到:瑞典银行、英格兰银行两家银行 5.中央银行的一般性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6.金属货币制度的演进过程:银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 7.汇率制度可分为:固定、浮动 1、货币职能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职能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2投资基金按是否可赎回,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3、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可分为三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4、凯恩斯在其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将微观经济主体对货币的需求分为_交易__、_预防_、和_投机__三大动机。 1、投资基金按是否可赎回,分为封闭式基金与开放式基金。 2、国际货币体系依演进历程可以为金本位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 3、商业银行的业务大体可分为类: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与表外业务。 4、表外业务:是指所有不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直接反映的业务。 5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违约风险相同,但期限不同的金融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 1、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有赊购赊销与预付货款两大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