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皖江城市带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初步意见

皖江城市带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初步意见

皖江城市带规划建设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初步意见

目录

(一)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1、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 (2)

1.1从国家层面看,是落实国家开发战略和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的重

要举措。 (2)

1.2 从泛长三角看,是加强泛长三角分工协作,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

客观需要。 (3)

1.3 从省域层面看,是优化全省生产力和城镇布局的战略需要。 (3)

1.4 从皖江城市带看,是利用长江岸线宝贵资源,跨江联动发展的迫切

要求。 (4)

2、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可行性 (5)

2.1区位优越,交通将越来越便捷。 (6)

2.2资源丰富,环境承载力较高。 (6)

2.3 产业拥有一定的基础,要素成本低廉。 (6)

(二)承接产业集中区选址的主要思路 (7)

1、充分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有利于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 (7)

2、建设用地安全性良好,环境容量大。 (8)

3、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 (8)

4、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作依托,有利于建设新城市。 (8)

(三)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9)

(四)芜马巢(暂名)集中区规划选址的初步意见 ............. 错误!未定义书签。(五)铜池安集中区(暂名)选址初步意见 (25)

(一)研究背景

为适应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需要,适应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的趋势,在示范区内合适地区选址建设若干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高起点规划,创新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区,相应建设一批新城市。根据《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规划》(征求意见稿),初步考虑在无为二坝至和县姥桥(形成芜马巢产业集中区)、枞阳东部和池州(形成铜池安产业集中区)为主的沿江地带规划建设2个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每个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左右,本课题对这两个集中区的选址进行专题研究。

(二)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必要性

1.1从国家层面看,是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赋予先行先试政策的需要。

温家宝总理2008年11月1日发表于《求是》杂志上的文章《论当前发展若干重大问题》)认为: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东部沿海地区随着要素成本持续上升,既有的优势在减弱,传统的发展方式难以走得更远,加上国际形势变化和周边国家竞争加强,加快经济转型和结构升级已经刻不容缓;而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明显,发展空间还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加快东部沿海产业向中西部的梯度转移,形成更加合理、有效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

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缺乏政策和规划引导,产业集群式、集约式转移不足,承接产业转移的模式有待创新,区域联动推进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皖江城市带紧密联系长三角,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承东启西的重要地位,具有区位交通优势、资源丰富及皖江地区承载力高等承接产业转移的有利条件。在新的发展形势和政策环境下,在皖江城市带地区规划建设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深化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的双重作用,探索建立区域分工合作的新机制,探索产业合理布局、资源集约节约和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

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2 从区域格局看,是更有利于促进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区域分工协作的需要。

皖江城市带是国家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点开发区域,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国内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的优选地区。这一区域紧邻长三角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网等综合交通体系比较完善,具有承接产业转移的显著区位优势;产业基础良好,自主创新初步形成特色和优势,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和创新体系互补性强,已经形成产业发展共生圈;综合商务成本低,市场辐射范围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开发空间广阔,特别是皖江北岸岸线资源条件优越,建设用地条件良好,适宜大规模承接产业和要素集聚;生态环境优良,创业氛围浓厚,是全国最适宜居住和兴业的地区之一。

在皖江城市带新建产业转移集中区,更有利于该地区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不断优化承接产业的体制机制,促进国内外产业大规模、集群式转移,带动整个示范区发展;有利于泛长三角乃至更大范围内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1.3 从省域层面看,是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优化全省经济布局的需要。

根据安徽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未来全

省域总体空间结构为至2020年,形成以沿

江、合徐—合芜—芜宣高速公路为城镇发展

轴,合肥城市群、沿江城市群、蚌淮(南)

城市群为城镇组合发展地区,各地级市为发

展极核的“两线三片多极”联动发展的省域

城镇空间结构。

皖江城市带是我省的重要发展地区,

目前城市主要集中布局在长江南岸,随着经

济的发展城市空间的有限性也凸显出来,特

别是随着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相关产业的转入,发展占地大、高耗水、环境容量

高的相关产业面临空间上的优化布局。长江北岸经济处于欠发达,农业在三产中占有较高比重,工业以机械、轻纺、建材、化工、食品加工为主,但北岸有着充足的土地储备、广阔的腹地、丰富的岸线资源和宽松的环境容量。沿江和县姥桥~无为二坝、枞阳东部等北岸区域具备一定发展基础,这些都是今后发展占地大、高耗水的重化工和能源化工的理想条件。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安徽是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要实现安徽经济加快发展,必须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选择一些集中区,培育区域性经济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实现统筹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规划建设产业集中区,有利于安徽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沿江地区已有建设基础和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挖掘自身发展潜力,优化全省生产力和城镇布局,培育全省新的增长极,促进全省区域经济的整体崛起。

1.4 从皖江城市带看,是充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跨江联动发展的迫切要求。

20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T”型国土开发战略,即沿海发展轴线和长江发展轴线,目前沿海地区已经较为发达,长江流域应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重要地区。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沿江河而建的城市空间拓展已经越来越受制于江河的自然阻隔,突破区域上的限制已经成为很多城市考虑的重点内容。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正在或者将要实施跨江(河)发展的计划,如长江沿岸的武汉、南京、重庆,都促进了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江从我省境穿过,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应加以充分利用。目前我省江北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城市利用长江黄金水道和紧邻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些城市地区的岸线资源十分紧张,发展空间有限的矛盾逐步显现,而江北地区仅有安庆一个城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不足,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跨江联动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规划建设集中区有利于南岸中心城市跨江发展,培育皖江北岸区域经济增长极。

《沿江城市群“十一五”规划》提出在区域布局上,加快推动跨江合作和联

动发展。在进一步加强马芜铜宜开发的同时,把跨江联动开发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特别要加快和县、无为、枞阳等地区的开发步伐,拓展马芜铜宜发展空间,解决沿江城市群发展不平衡和经济总量偏小等问题,构筑沿江统筹发展经济带。近几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均有跨江联动发展的有关内容。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把皖江城市带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序推进长江北岸开发,加快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促进沿江联动、跨江发展。

2、新建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的可行性

2.1发达地区转移趋势分析

历经改革开发开放三十年的成长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和低技术产业已经趋于成熟,受资源、劳动力成本和环境、市场等综合因素影响,部分产业开始逐步向其省内发展中地区和国内中西部大规模转移。

从总体看,东部产业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总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上海因申博成功,2010年前将有数千家企业外迁,一批传统产业将退出上海。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资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如矿产品开发及加工、旅游开发、家具制造等行业。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等发达地区。据有关方面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全省利用省外资金达到1557.2亿元,来自长三角区域产业转移明显提速,省外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中,浙江、上海、江苏三省市到位资金占54.6%。五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明显占优。从转移的条件看,安徽是最充分、最便捷、效益最高,也是最有前景的地方。六是国际金融危机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国内产业转移。由美国的金融危机演变形成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出口导向型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是否对于由劳动分工形成的区域经济格局产生影响,目前还难易判断,但至少会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产业转移的进程。广东省正在实施的“双转移”战略,是应对这场风暴最有效的措施。

2.2 皖江城市承接产业集中区的基础基础条件

(1)通江达海的区位交通条件。

长江北岸地区属于皖江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皖江城市群紧邻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长三角地区,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合九、淮南、合宁、合武、沪汉蓉等多条干线铁路,合宁、沪蓉、合安、合铜黄、合巢芜等多条高速公路,将皖江城市群与长三角紧紧联系在一起。随着北沿江高速、马鞍山长江大桥、芜湖长江二桥,合福铁路、宁安城际铁路、庐铜铁路公路大桥、池州长江大桥等重要交通设施的建设,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乃至长江三角洲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承接产业大规模转移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2)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环境承载力较高。

皖江城市群拥有767.8公里优良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潜力大。其中南岸328.1km,北岸439.7km。干流岸线中,一级岸线163.7km,二级岸线134.6km,分别占岸线总长的21.3%和17.5%。目前,干流岸线已利用86.9km,其中北岸已利用46.4km,利用率为10.5%。目前未利用岸线主要集中在江北地区和江南的池州市,该地区枞阳拥有深水岸线27公里,无为适宜建万吨级以上的公用码头岸线23.9公里,适宜建设5000吨至1万吨级工业码头39.2公里,拥有和县郑蒲港、池州港等一批深水良港,宝贵的岸线资源和深水良港条件是未来该地区大规模、集群式产业转移的重要基础。

自然环境优越,地形地貌以沿江平原和丘陵岗地相结合,地势开阔,未利用土地数量较多,土地开发潜力大。该地区水资源丰富,年均水资源总量400亿立方米,人均近2000立方米/年,水体水质基本保持二类标准,矿化度低,可以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充足的用水。风向季节性变化明显,空气质量常年保持或优于二级,大气环境容量大。文化底蕴深厚,人文环境良好,政府服务意识较强,社会安定。

(3)产业拥有一定的基础,要素成本低廉。

由于同类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具有整合优势、网络效应、相互学习、创新激励、知识溢出等内在机制,因而有产业特色和配套产业基础的地区具有稳定、持续、不寻常的竞争优势。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产业转

移的主导力量。如合肥、铜陵都分别建立了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工业园,九牧王、利郎等众多国内知名服装厂家纷纷签约入住,将其研发和生产基地迁移至此,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服装加工和产出能力。

集中区所在区域产业基础较为良好,除了马芜铜地区形成的汽车、钢铁、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外,江北沿线县城及小城镇发育良好,和县、无为沿江初步形成以化工、电缆、造船等为主的产业集聚区。枞阳等地区发挥非金属矿资源及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水泥产业,形成以建材和造船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聚区。和县依托深水良港,以中交二航局钢构产业园等建设为基础,发展临港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这些产业为未来产业大规模、集群化转移提供了机遇。

江北地区劳动力素质高且成本低,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综合商务成本不到沿海发达地区的一半。以和县为例,和县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2007年和县农业人口达到55.79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83元,高于巢湖市平均水平(3976元),但与马鞍山(6145元)、南京(8020元)等地区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外,工业发展的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土地成本明显低于周边地区。

从目前国内外产业转移趋势和承接产业集中区所在区域的建设条件看,该地区区位条件较为优越,依托黄金水道,发挥劳动力资源、交通条件、环境容量大等资源环境优势,在已有产业基础上,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新建产业示集中区是完全可行的,符合国家、省的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产业转移的趋势和要求。

(三)承接产业集中区选址的主要思路

1、充分利用长江深水岸线资源,有利于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

从国际看,大江大河沿线往往是产业、城镇和人口高度集聚的地区。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产业带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内河产业带,也是国家东西向发展主轴线。顺应我国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和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充分挖掘长江黄金水道和水资源利用的潜力,促进沿江开发开放,积极发展大运量、大用水、大排水的制造业,已经成为沿江地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规划建设产业转

移集中区选址应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注重挖掘江北地区及江南池州段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的潜力,特别要加强对适宜布局工业企业的岸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产业大规模集聚和滨江产业走廊的形成,带动腹地发展。

2、建设用地安全性良好,环境容量大。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选址应加强对用地的安全性要求,满足防洪要求,地质条件良好,尽量利用丘岗地和未利用土地,加强与周边湖泊、湿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交通走廊、电力走廊、取水口等协调。另外,选址应位于用地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等环境容量大的用地。

3、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实现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应遵循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规律,满足沿江城市跨江发展的需要。目前南岸除了池州岸线资源较为充裕后,马鞍山、芜湖、铜陵经过近年来高速发展,岸线资源开发趋于饱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要拥有优良的岸线资源的经济腹地作为支撑。北岸地区全境对接,民间往来历史悠久,过江通道的进一步完善为南岸城市跨江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4、以具备一定规模的中心镇作依托,有利于建设新城市。

工业化必然推动城镇化,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在北岸地区应积极谋划,依托一些中心镇,高起点规划,为产业提供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打造滨江新城市。和县主要依托和县县城、姥桥镇、沈巷镇,无为主要依托无为县城、二坝、

高沟等城镇,发展芜马巢工业集中区,培育区域中心城市。枞阳主要依托横埠、汤沟等城镇,池州主要依托池州主城区和铜陵主城区,推动铜陵与池州一体化发展,打造铜池安集中区,培育中心城市。

5、依托已有重要交通设施和工业园区快速启动,集约发展。

规划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注重依托已有交通设施,例如产业发展依托长江跨江发展,依托马鞍山长江大桥、合巢芜高速公路、铜陵长江大桥(合铜黄高速公路),池州长江大桥、无繁长江大桥等跨江桥梁,加强区域交通联系。依托已有(建)深水岸线港口码头、工业园区,快速启动,快速配套,快速集聚产业。

(四)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建设的主要目标

通过广泛吸纳国内外资本和要素,加快构筑各类要素集聚的载体和平台,把集中区建设成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以临港工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化示范区,跨江联动发展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商务成本低、创新活力强、与长三角有机融合、生态系统良好、人民生活更加殷实、产业转移体制机制较为完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滨江产业新城,与其他沿江城市一起形成跨江发展的滨江组团城市群。2015年区域主要发展目标如下:

——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经济发展方式明显转变,经济发展的质量显著提高,第二产业集聚发展,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提高,打造江北的滨江新城区。

——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立。依托黄金水道,把集中区建设成为临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的大规模、集群式集聚区。

——形成城镇与产业互动的空间开发格局。依托港口发展产业,依托产业推动城镇发展,实现城镇与产业互动发展,吸引产业大规模集聚,逐步把集中区建设成为人口、产业的聚集地,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主要载体和平台。

——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把集中区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典范,水体整治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总体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

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改善。(五)芜马巢集中区选址初步方案

1、规划研究范围

本片区研究范围主要是以巢湖市、芜湖市、马鞍山市所围合区域,其中包括芜、马、巢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及无为县、和县、当涂县、繁昌县的部分区域。

其中研究的核心范围为东以江南沿江高速公路为界,南部以滁黄高速公路为界,西部至规划的江北沿江高速公路,北部至规划的合马高速公路和马鞍山长江大桥,规划核心研究区域面积约为1898平方公里。核心研究范围内包括和县的南部区域、无为县的东部区域、马鞍山市南部区域及芜湖市的城市核心区域。

规划的集中区主要设置于无为县二坝镇周边区域及和县姆桥周边区域,形成两个发展片区。其中南部二坝片区主要占用地域为二坝镇及汤沟镇的土地,北部姆桥片区主要占用地域为雍镇及沈巷镇、螺百乡、白桥镇、西梁山镇、姆桥镇、联合乡的土地。

2、区位和交通条件

本规划区域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市的东部沿长江区域北岸,,与皖江中心城市隔江相望,有良好的区域条件。

规划区位于和县与无为县的交界区域、马鞍山市和芜湖市北岸。区位上处于合(肥)芜(湖)宁(南京)“金三角”中心地带,上海4小时、南京1小时经济圈内,是规划地区铁路、合(肥)巢(湖)芜(湖)高速公路与长江的“T”型交汇点,是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和沿江开发的前沿地带。规划区距南京禄口机场95公里、合肥骆岗机场125公里。区内拥有14公里铁路专用线,50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有2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在此交汇,有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段可建万吨级码头的深水岸线资源。这样的区位条件有利于承东启西,并成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另外规划区位于南京都市圈、合肥省会都市圈和皖江马芜铜宜经济带的“T”

型交汇处。是三个经济集中区的经济联系的中间节点,这样的宏观区位条件,对规划区未来的发展预期相对有利。

规划区域具有较好的交通条件,通过近年来的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规划区未来发展规划的进一步实施,规划区将分别进入合肥1小时、南京2小时、杭州3小时、上海4小时、北京5小时通勤圈。日益凸显的综合交通优势为规划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第一,水运枢纽。长江“黄金水道”环绕规划区东、南,现有各类港口得到进一步改造扩能,同时正在建设郑蒲万吨级深水港,水运航道四通八达。在通过裕溪河开辟巢湖对长江通道,将极大地促进规划区对巢湖流域辐射带动作用,有效解决巢湖周边区域货物外运问题。第二,四条南北跨江通道。规划区东部现有一座芜湖长江大桥与芜湖市相连,正在建设的马鞍山长江大桥将极大便捷规划区与马鞍山及南京都市圈的联系,规划中的芜湖长江二桥(滁黄高速无繁长江大桥)和合杭客运专线高速铁路桥将使规划区与芜湖市和皖南城市群的联系更为便捷。第三,铁路枢纽。规划区域范围内,合杭客运专线正在规划建设中,将与规划地区铁路在二坝交汇,无为境内的江北沿江铁路和规划地区铁路无为经开区连接线正在规划中。第四,公路枢纽。合巢芜高速公路穿过规划区中部。滁黄和北沿江高速擦境而过,合马高速穿过规划区的北部,同时合巢芜高速、合马高速、滁黄高速也成为南北两条沿江高速的连接线,将形成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快速通道。第五,过江隧道。根据芜湖市总体规划,规划区的东部和南部各有一条过江隧道分别通向芜湖市的主城区与南部三山产业组团,在使两岸交通更加便捷的同时必将加速规划区域内长江两岸的联动发展与一体化进程。第六,空港腹地。距南京禄口机场、合肥骆岗机场1小时车程。

3、自然及资源条件

(1)二坝周边区域

规划区地处安徽省中部,长江中下游北岸,与芜湖市隔江相望。区内地貌总的特征为平原区。平原区又可分为:低圩、洲地。低圩平原:以东部圩区为主。海拔一般在9米左右,水网发达。多为潜育型水稻土。沿江洲地:由长江沿岸滩地和江心诸洲组成。地势平坦,海拔高程7米左右。土壤含砂量高,土质疏松肥沃,以旱作为主。区内溪涧密布,水皆流往境外。长江由区内西南向东北方至裕

溪口东去。江面汛期宽约2000米,枯水期在1000米左右,平均径流量为29200立方米/秒,径流深度为550毫米,年产水量为9317亿立方米,洪水年份(1954年)径流量为13590亿立方米,少水年份(1978年)径流量为6760亿立方米。区内主干河流为裕溪河。裕溪河自西向东沿区域北部通过,过裕溪口而后汇长江。区内圩区沟塘网布。

规划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无霜期长,但雨量年际变幅大,旱涝频繁。全区土壤有5个土类、12个亚类、39个土属、84个土种。栽培植物主要是农作物及茶、果,农作物有水稻、麦类、棉花、油料、薯类、麻类、绿肥、芦苇、菱、藕、荸荠、芡实、席草等。

(2)姥桥周边区域

1. 气候

区内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较长。雨量适中,降水分布不均,梅雨明显,暴雨多集中在梅雨期,易酿成灾,伏秋易旱,隆冬常干。由于环抱长江,区内怕涝耐旱,小旱可望大丰收,大旱可力争丰收,洪涝致灾,势必减产。

气温:区内年平均气温15.7℃,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8.2℃,最冷月为元月,平均气温2.5℃,温度年较差25.7℃。

日照:区内全年日照2126.1小时,其8月份日照245.5小时,为全年之冠。2月份为全年日照最少,仅有134.9小时。

降水:常年降水量1006.3毫米,降水资源丰富。最多年降水量达1612.7毫米,出现在1962年,最少年降水仅有405.7毫米,出现在1978年。降水年际变化大。但就一般年份而论。全年有123个雨日,将近三天有一天下雨。

湿度:区内年平均水气压16.1百帕,月平均绝对湿度全年以7月~8月份为最大,31.2~30.3百帕;以1月~2月份为最小,5.5~6.3百帕。

风向风速:区内属季风气候区,风向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全年多吹东到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季以偏东风为主,秋季以东北风为主。

全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以春季最大,冬季次之,夏季气压梯度最小,但多雷雨大风,有时受台风影响,风速略大于秋季。

蒸发:全年平均蒸发量为1487.8mm。由于太阳辐射全年各月的变化以及季风环境的影响,使蒸发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夏季蒸发量偏大,冬季偏小,且春季大于秋季。

气压:年平均气压为1013.7百帕,冬季平均气压最高,夏季平均气压最低。气压日变化以上午10时气压最高,下年16时气压最低。

2. 水文

1)地表水

区内有35公里的长江江段,南起裕溪口,北止姆桥,水源可靠。

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2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205毫米。长江多年平均径流量约9000亿立方米。汛期降水量439.4毫米,冬季枯水降水量105.6毫米。规划区人均水量90693立方米,总耕地亩均水量67331立方米。

区内长江最高水位:1954年11.54米,1973年10.51米,1980年10.45米,1983年11.46米,1988年10.06米。区内上游以裕溪大闸长江最高水位计算:1954年12.87米、1962年11.04米、1973年11.28米,1983年12.25米,1988年10.90米。区内下游以驷马新河乌江大闸长江最高水位计算:1971年8.44米、1977年10.00米、1983年10.82米、1988年9.46米。

区内流入长江的河流有2条:

裕溪河位于县城南45公里,从含山县水姑庙流入区内境,经黄家渡、马家渡、雍家镇、裕溪口入长江,海拔6.3米,河长30公里,汛期最高水位为13米,冬季最枯水位为6.5米~7.5米。

姥下河位于县城南15公里。经娘娘庙、丰山、姥桥、郑蒲,由姥下河流入长江,河长22公里,汛期最高水位10米,冬季最枯水位6.5米。

2)土壤

土壤共有水稻土、潮土、黄棕壤、石灰岩土4个类、9个亚类、19个土属。土壤特性:圩区、平原质地较重,保水肥力强,肥效持久,养分分解缓慢。

3)动植物

区内的平原为草甸植被。由于农垦和樵采,现原始植被已难见到,现存的植

被多系人工培育。平原草甸植被以喜湿的禾木科及落草科植物为主,沿江洲滩地多为柳树林带和芦苇。农业植被,有多种农作物。

区内粮食作物以稻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麻类、西瓜、蔬菜等。

4)地貌

区内地处长江沿岸,地势平坦,最低的海拔5.4米,是水网密布的圩区(海拔小于50米);在西部地区为波状起伏的岗地(海拔50~100米)。

5)矿产

泥煤形成于第四纪,产地姥下河和后港乡、大闸乡。姥下河储量390万吨,大闸乡、后港乡储量360万吨。泥煤呈褐色或黑色。其发热量为2500大卡/公斤左右,可用作燃料。

石灰石形成于三叠系者龙灰岩。二叠系栖霞、大隆灰岩和石炭系黄龙灰岩,奥陶系灰岩中,适合水泥建材或冶金与辅助原料。

6)地层

区域内出露的全为沉积岩,地层由老而新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等。

4、土地利用状况

(1)二坝周边区域

地貌以长江冲积平原为主,属上、下九连圩,地势低平,海拔高程为7米左右,土地平整连片,土壤肥力较高,是粮、油、棉、瓜、菜等种植业区,水域面积大,水资源丰富,是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基地,地理位置优越,港河交错,塘坝密布,东南与长江环绕,北有裕溪河,水运交通较为便捷。通江大道、无为大堤、后河公路畅通,为本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规划区占用土地主要为二坝镇及汤沟镇的用地,其中占用二坝镇土地约30平方公里,占用汤沟镇土地约44平方公里。

二坝镇现有土地面积为169135亩(11276公顷),农用地111262亩(741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68103亩(4540公顷);建设用地为29588亩(1973公

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6249亩(1083公顷);其他土地为12036亩(802公顷)。根据最新一轮无为县土地利用规划,二坝镇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4010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为2304公顷,保护率为53.6%。

汤沟镇现有土地面积为174760亩(11651公顷),农用地135882亩(9059公顷),其中耕地面积为87641亩(5842公顷);建设用地为20507亩(1367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14369亩(958公顷);其他土地为4002亩(267公顷)。根据最新一轮无为县土地利用规划,汤沟镇至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660公顷,其中基本农田为4646公顷,保护率为84%。

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1)人多地少,耕地锐减势头大,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后备资源不足,土地供求矛盾越来越显著。

(2)土地利用生产率偏低,经济效率差。土地利用不充分,农业用地经济效益发展不平衡,单产相差较大。

(3)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不够,效果较差,常年没有进行过开发整理,力度不够,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

(4)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缺少总体规划,耕地保护不够。

土地开发潜力

土地开发潜力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条件下,未利用地适宜开发利用为耕地及其他农用地面积。

1、沿江沙地改造开发

资料表明,区域内沙地多分布在沿江洲区,大多用新增建设用地表层耕作层可改造为耕地。

2、苇地开发

区域内苇地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河地区,地势平坦,大多与坑塘或圩内沟河相接,除大堤外不宜开发外,内圩大部分可通过工程措施开发为农用地,主要用于养殖水面和耕地,

3、滩涂开发

区域内滩涂大部分为长江外滩,其余少部分可适宜开发为农用地(耕地和

精养鱼塘)。

(2)姆桥周边区域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根据土地资源详查及变更调查,规划区的土地以耕地为主,另有少量林地及居民工矿用地,独立工矿主要分布于西梁山等乡镇。

河流水面除沈巷乡镇分布较少外,区内各乡镇均有分布。沟渠主基分布在螺百、联合、沈巷、雍镇等圩区乡镇;滩涂主要分布在西梁山等乡镇。

规划区未利用土地主要为田坎,其次为荒草地;其他未利用土地大多系工矿废弃地,采取复垦措施,大多宜农。

土地利用潜力

1. 土地后备资源潜力

规划区土地后备资源存量不多,但大多数可利用。裸岩砾地一部分可开发成林地和独立工矿,沼泽地可开发成养殖水面;田坎可通过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整理,部分开发为耕地。荒滩可开发成为养殖水面和林地。其外,还有工矿废弃地,塌陷地和取土区、坟地,在规划期间可部分复垦为农业用地。

2. 土地整理潜力

1996年,规划区耕地复种指数为190.5%,如通过改善耕作制度,把复种指数提高到2071%,规划区可大量增加播种面积。区域内中低产田占70%以上,如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使低产田改为中产田或园地(坡度大于15°),中产田变高产田,耕地的粮食单产可提高70-80%。田坎可通过农田整理,对现状零散的耕地进行合并,小田改变成大田,格田成方,沟渠路配套并行,以逐步向机械化和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同时可利用田坎和农村道路边进行平原绿化,提高林木的覆盖率。规划区农村居民点点多面广,远远超过省农村居民点人均用地120平方米的标准。根据规划区实际情况,若按人均占地120平方米进行控制,且对现状零散村庄进行改造,迁村并点,这样可腾出大量老宅基地,通过复垦增加农业用地。

土地利用环境质量状况分析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有工业和乡镇企业正蓬勃兴起,一些企业如:农药厂、镀焊厂、化肥厂、造纸厂等也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由于人们的环境意识不强,少数企业污水废渣任意排放,致使一些农田和河流已受到污染。因此,要对土地进行污染防治,对一些污染大户要限期采取治理措施,依法处理。同时随着市场发展的经济发展,部分农村人口脱离土地,转移到城市务工经商,致使耕地抛荒严重,因此,在鼓励农户承包耕地的同时,提供适当优越条件,增加农户承包的积极性,消除耕地抛荒现象。

规划区长江岸线长35公里,一些地方崩塌现象严重。一些河流、水库、塘坝经多年淤积,蓄水量减少,致使区内旱涝灾害年年都有发生。加快对河流、水库、坑塘的清淤和除险加固工程步伐和农田保护林的建设,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以加强水土保持。

规划区耕地普遍存在着重用轻养,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耕地全靠施用化肥维持,绿肥面积不断减少,农家肥施用更日趋减少。这样的少投入,多产出的掠压式经营,必将导致耕地土壤的板结,土壤肥力的下降,耕地效益下降的局面。因此,在适当控制耕地复种的同时,还要增加绿肥和农家施用的面积,以提高耕地土壤的营养成份。

5、现有建设基础

(1)二坝周边区域

区域内有通江大道由西向东穿过接入合巢芜高速公路,合巢芜高速公路由区域北部擦境而过,另有省道319线(军二路)由区域南部及东部穿过,并向北通达裕溪口码头。区域内主要建设主体为无为经济开发区、二坝镇、原雍南镇。

1、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基地配套排涝工程项目

华谊无为煤化工基地配套排泄工程设计标准为百年一遇,工程总投资约3.2亿元,保护范围7.6平方公里,主要由新建长安大河泵站工程和基地内11.2 KM 河道整治工程两部分组成。长安大河泵站工程装机4X 710KW,排涝流量20m/s。目前,长安大河泵站桩基工程已全部完工并通过验收,穿裕溪河河堤过水

箱涵土建工程已完工。泵站设备已开始安装,8月上旬完工。11.2 KM河道整治工程已全面展开,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整个排涝工程2010年3月底将发挥效益。

2、裕溪复线船闸工程

裕溪复线船闸是国家高等级航道“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中合裕线航道的控制性枢纽工程,位于裕溪河入长江口处。

裕溪复线船闸等级为Ⅲ级,有效尺度为200X 23X 4.5m(长X宽X门槛水深),可以满足1000吨级驳船两排两列一次过闸.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采用20年一遇洪水位,上游侧最高通航水位为11。89m(吴淞基准,下同),下游侧为12.3m。设计最低通航水位按95%保证率水位确定,上游侧最低通航水位为6.43m,下游侧为3.37m。建成后,裕溪船闸年通过能力为5930吨。

工程总投资为25159万元,总工期33个月,2009年4月正式开工,2011年底试通航,其中,跨闸公路桥计划2010年4月底建成通车。裕溪复线船闸建成后将极大地提高合裕航道的通航能力,促进合巢及周边地区大量物资可以快捷通过水运直达沿江、沿海各地,实现江河干支直达,为推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3、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项目配套码头工程

上海华谊集团无为煤化工项目是皖沪合作的最大项目,是省委、省政府推进新一轮皖江开发开放的重大工程,被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的“861”项目。该项目计划总投资35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为73亿元,主要建设年产60万吨甲醇、50万吨醋酸、30万吨醋酸乙酯以及配套的码头、铁路、仓储、空分、水处理等,无为县将配套建设市政道路、百年一遇排涝防洪工程、农民安置区以及相应的公用工程。现正在进行桩基、大临设施、围墙、道路等工程建设。其中,配套码头建设总投资3。7亿元,目前散货码头、件杂码头均已完成桩基工程,现已进入栈桥、平台、围护的安装阶段,件杂码头8月底可交付使用,散货码头明年6月也可交付使用。

4、无为县船舶工业园

无为县船舶工业园位于无为县二坝镇长江北岸,由二坝镇于2005年8月投资建设,园区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沿长江岸线长8.5公里,划分南北两区。

园区全部建成后,可容纳年修造能力在15万吨左右的船舶修造企业20—25家,年综合修造能力可达280万吨,实现工业产值80亿元,税金4000万元。截止目前,园区已入驻造船企业10家,水上加油站2家。园区共建吨位在5000吨以上的船舶达79艘,总载重吨位75万吨,其中万吨以上的有22艘,填补了我市造船工业的空白,成为省内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2008年船舶园区完成工业产值20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目前园区从业人员近4000人,有效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

(2)姥桥周边区域

区域内现有主要道路为和沈公路,向北通往和县县城,向南通向沈巷镇,并在裕溪口西侧与省道S319相连,向南可直达二坝镇。在姆桥镇东部地段正在建设马鞍山长江大桥,同时位于大桥北侧的万吨级郑蒲港也正在建设之中。

1、姥桥镇

镇政府所在地姥桥镇为中心镇,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状建成区面积为0.87平方公里,城镇常住人口约9000人。中心镇除镇行政机关外,镇办企业、村办企业、个体合作办企业也大都建在中心镇的工业开发小区内,并配备较为齐全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商业金融、中小学校、幼儿园、卫生院、文化站、有线电视差转台、敬老院、农贸市场、水厂、供电所、邮电所、液化气供应站等企事业单位。

镇区道路狭窄,无公共停车场,无公共绿地,排水设施缺乏,部分街区消防车难以通达。全镇街道仅有两名环卫工人打扫,且为人工搬运,无固定的垃圾场堆放点,环卫、消防设施缺乏。

2、沈巷

沈巷镇位于安徽省和县南部,距和县城区41公里,东邻长江,西临牛屯河、裕溪河,北与螺百乡、五显乡接壤,南与雍镇乡相连,全镇总面积67.55平方公里。

沈巷镇共辖21个行政村,294个自然村。总人口为37939人,镇区常住人口17250人,近郊农业人口5379人,暂住人口4873人,现状城镇化水平为45.5%.

3、西梁山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