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语文(四六)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九年级语文(四六)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九年级语文(四六)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九年级语文(四六)单元教案 Microsoft Word 文档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

第四单元(章)教材分析

1.“阅读”板块:

(1)课内讲读教学:

教学篇目:《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1课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课时)

因为学生接触议论文阅读,这两篇议论文各具特点,前篇是以立论为主的议论文,后者是以驳论为主的议论文,这两篇文章涵盖了学习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知识点,所以在学习时多用了课时。

两篇讲读课文的教学要点设计如下

教学重点:1.教给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

2.了解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概括文段的论点。

2.找出文章采用论据及怎样进行论证,尤其是以驳论为主的文章。

知识目标(知识点):识记课后生字词;掌握阅读议论文的基本方法;了解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了解议论文的主要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训练点):教学生如何在阅读中提炼文章的论点、句段的中心句、在读的基础上体味句子;议论文的读、写、说训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育人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求知习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引导学生学习议论文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目标达成策略: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由于刚刚接触议论文,再加上学生实际基础情况,因此在教学中要加强阅读理解课文的指导,多让学生读,通过读来体会文章的特点;通过读来体味语言。本单元有随笔,杂文,通过读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的联系,并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断。另外,在个案备课时,重点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怎么教。

(2)课内自读教学:

自读篇目:《应有格物致知精神》(2课时)

短文两篇:《谈读书》(1课时)、《不求甚解》(1课时)

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抓住文章重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重点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议论文的结构,即,提出问题(论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得出结论。并通过阅读,懂得“格物”“致知”的重要性。

《谈读书》和《不求甚解》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读书笔记,把优美句子或名人警句摘抄下来。

自读指导检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认真读课文,动手记下自己喜欢的句段并思考。

2.名著导读1课时

课堂导读《培根随笔》

重点指导:学习作者的“人生哲学”、文章透彻的说理;摘抄隽永的警句,体味“知识就是力量”。

思考探索:作者的“人生哲学”对自己有哪些启发?

3、写作:3课时

结合综合性学习和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写关于“读书”的作文。写读书故事,写读书的感悟、体验和见解,也可以试着写议论文。

4、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整合:3课时

以“我参与名人读书”主题,通过以下途径,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及读书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尤其是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会知识积累。

A、布置学生从图书馆、网上等各种渠道搜集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读书的经验之谈或精彩的读书名言。

B、进行“名人读书经验”手抄报比赛。

C、课前几分钟进行“我来讲讲名人读书故事”。

D、比一比我读过的好书,借此进行读书积累。

5、知识巩固教学:1课时

主要是抄写和听写有关字词,随堂检测相关的文体阅读知识。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课题13.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过程与方法

课前预习,搜集资料。讨论,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事实论据。

教学过程

教学札记

一、情境导入:

1.请同学们快速地说出答案: 2+1=? 3+4=?

2.看看这样的结果可能吗?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3.从这个小练习中,你有什么启示?

4.教师评价归纳:

面对生活里中那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只要调整一下

思维方式,换一个思考角度,跳出习惯的思维圈圈,就会得到异

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实业家费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确

答案不止一个》,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能不能引用一首诗歌来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

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请同学们思考?

明确: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

身在此山中。

2.你认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

三、新课讲授:

1.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的观点是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作者是否在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个观点? --不是。

作者文章开头这样的写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有什么好处?

2.既然许多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作者告诉我们在分析和研究事物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呢?

请在文中找出答案。

3.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事物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这篇课文却提出与之相反的观点,要求我们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为什么非常重要?请在文章中找到作者给我们的答案。

----只有认识到事物的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进步。

4.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作者用了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举例子

文中列举了几个例子,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一下这两个例子。

5.我觉得文中的例子太少,你还能为作者举几个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请模仿文中举例子的方法文作者在写一个论据。

例如:

牛顿:苹果砸头的故事,发现了万有引力。

鲁班:发明锯子,是受小草割手的启发。

伽利略:摆的定律

黄道婆:纺织

瓦特:蒸气机的发明。

6.无论是作者,还是我们同学所列举的例子都是卓有成就的名人,那么我们在座的这些人是否也具备这种创造力呢?

⑴其实我们同学们中早就有人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展示学生作文《我读零》。

⑵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让同学们相信你自己就具有这种创造力:

一个桌面四个角,锯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用一张纸代替桌面,让学生尝试试验)

教师小结:

由此可见,并不只是那些卓有成就的人,我们任何人都是具备创造性思维的。但是由于人们对待自己的思维灵感的方式不同,还是出现了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

7.同学们,你们想让自己也拥有创造性思维并取得一些成就吗?

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告诉了我们创造型思维的必须要素,我们可以按照他的说法去做,让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文章的最后一段,了解一下创造性思维必需具备那些要素?

---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有:

①渊博的知识。②运用知识去不断探求新思路。

③留意细小的想法,并锲而不舍地使之变为现实。

四、回顾全文,思考作者是如何让自己的观点得到读者的认可的,引导学生归纳本文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1.本文的论证思路:

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论证方法来论证他的观点的?

举例论证:

约翰.古登贝尔克将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创造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罗兰.布歇内尔把电视接受器作为试验对象,发明了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五、开心试验,请同学们来试一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多强:(准备四张扑克牌)

试验一:

24点(用5 \ 6 \ 3 \ 3 这四张牌通过加减乘除的运算得出24这个结果,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1:5×6-(3+3)=24

2:(5+3)×(6-3)=24

3:3×5+6+3=24

4:(5-3÷3)×6=24

5:(5-3+6)×3=24

课后反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

课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积累文中生字词,了解作者情况。

过程与方法

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编写本文的结构提纲。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趣。

请一学生讲《三国演义》中“马谡失街亭”的故事。

师小结:“马谡失街亭”的故事告诉我们:再好的理论也不能脱

离实际。下面,我们就学习华裔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的

文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他告诉我们科学发明创造应当靠

什么呢?(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丁肇中----(点学生介绍)

三、检测预习:

1.生翻开这课的《导与练》,师找四名学生上台写出“基点梳理)

1—4的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另外的生字难词,师生共同点评纠正。

2.师补充:根据所给内容在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

(师说生答,师把词板书在黑板上。)

A、形容非常顺利,没有阻碍。(一帆风顺)

B、置身于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袖手旁观)

C、不知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不知所措)

D、推究事物的道理。(格物)

E、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彷徨)

四、感知文本:点生按座次朗读课文,一人一段,要求:不能

添读、漏读、错读,声音要宏亮,吐词要清楚;读完后师找学生点

评。

五、巩固铺垫:师生一起回忆议论文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课

做准备。(同学们可结合课文后边方框里的文字回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论点、论据、论证)

2.什么是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在形式上,一般是完整的句子。

3.怎样理解论据呢?

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根据,它又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4.那什么是论证呢?

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纳论证、演绎推理论证等,在议论文中往往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说理,很少只用一种方法。

六、活学活用:那么本课的论点是什么?你能为本文列出结构提纲吗?利用刚才所复习的议论文知识,小组讨论完成。小组可推举一个代表把讨论提纲写在黑板上,其他人则写在书上或者预习本上。师生共同订正。(板书)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论点)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

A、(3—5)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证明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己,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B、(6---10)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C、(11---12)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七、师生互动:研读课文。

1.“格物致知“出自何处?是什么含义?

A、“四书”中的《大学》开篇之“大学之道”

B、含义是从探索物体而得到知识。而作者认为“格物致知”的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什么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应有这种精神?

A、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实验不断获得新知识。

B、如果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我们所学知识只能从书上获得,一旦面临真正的实验,就会不知所措,就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

3.传统的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A、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B、a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功课成绩好,但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b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缺点使得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

八、说古论今:

为什么在中国的土壤上至今还没有诞生诺贝尔奖?谈谈你的反思。你觉得一个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主动塑造自己为国争光?可畅所欲言。

九、走进文本:生自由读课文,进一步走进文本。

十、作业设计:积累本文生字词。

课后反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

课题14.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习编写阅读提纲,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篇章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学生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议论文三要素在本课的体现。

2.格物致知精神的含义。

教学难点对文中难句的理解。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美籍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先生告诉我们无论是学习

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都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今天这节课我

们就探究一下他是采用什么论据和论证方法来说明道理的。

二、默读课文: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找答案。(事例论据,道理

论据;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三、师生互动:继续研读课文。

1.用文中语句回答什么是“实验的精神”?

实验的精神就是积极的探测,细致具体的计划。

2.第8、9两段都是论述“实验”的内容,删去一段可以吗?为什

么?

不可以。因为8、9两段分别运用了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这样既摆事实,又讲道理,使论证严密,更有说服力。

3.将第10段中的“不常有”改为“没有”行不行,为什么?

不行。“不常有”说明“基本知识上的突破”不会经常出现,但不是不可能出现,如果改为“没有”就太绝对化了。

4.第12段中的“这样”指什么内容?

“这样”指“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

5.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段话怎样理解?你能举出具体的实例说明吗?

A、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B、示例: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6.哥白尼为了推翻教会的“地心说”,翻阅大量文史资料,经过长期的实践观察,最终提出了“日心说”,除了以上这些实例,你还知道哪些能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重要性的实例?说出来大家听听。例:A、以前流传人是由猴子变来的,而达尔文经过长期考察通过化石发现人是由类人猿演化而来;B、以前人们认为天圆地方,而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成功,发现地球是圆的。

四、探究语言:本文限制性修饰词语的运用及关联词语的运用大大增强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连贯性,试找出文中这些词语句子和你的同学一起探讨。

1.“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惟一”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惟一”一词指出要想寻求真理,只有对事物进行客观的探索,别无它路,强调了实践,探索的重要意义。

2.“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三个词语位置能互换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一个成功的实验首先要有眼光地选择正确的目标,当选好目标后,要想使实验取得成功,勇气和毅力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这三个词位置不能调换。

3.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异同。

A、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

B、实验的过程是积极的探测。

两句话内容相同,但表达效果不同,A句关联词“不是……而是…….”列出两种实验态度作比,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到怎样才能取得实验的成功,强调了“积极的探测”对于实验的重要意义。B句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五、作业设计:

1:填写完配套;

2:预习新课。

课后反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

课题15.短文两篇--谈读书第 1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字词文常知识。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句子.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

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尙。有人认为,读图是造成全民族

阅读水平低下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回归读书,尤其是中学生要多读

书,读好书。那么我们为什么读书,怎样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聆

听几百年以前的先哲的高论。

二、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

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

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

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

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朗读课文,体味文章的意蕴,感知文章的内涵。

怡情傅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咀嚼狡黠伦理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

四、讨论: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要理清作者的思路,归纳总结。)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五、探究课文内涵:

1.读书要有哪些好处呢?

明确:怡情、傅彩和长才。

2.读书与经验的关系是什么?

明确:经验不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相补充。

3.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明智之士(明察事理的人)。“全凭观察得之”

4. 理解“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的含义。说说比喻说理的好处。

明确: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5.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另举一例。明确: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

6.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

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公限于文字推求。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7.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

明确: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8.结合课文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六、交流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七、小结: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

——余秋雨

八、板书设计:

谈读书

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

第一层: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阐述读书的方法:仔细推敲细思、不同的书,不同的读、“3结合”

第三层: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九、作业:练习册1.2.3.

课后反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

课题15.短文两篇--不求甚解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积累字词文常知识。

2. 感知《不求甚解》的内容,从中反思自己的读书方法。

过程与方法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究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反省读书的态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札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

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读书

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快速阅读《不求甚解》,并思考:

1.文章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明确:“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的反对不求

甚解的态度没有充分理由。

2.文章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那他的有怎样的态度;并

指出“不求甚解”的那两层含义?

明确:态度:养成“好读书”的习惯;读书要诀在于“会意”。

第一,虚心,书不一定都都读懂;第二,读书方法:不固执

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作者持什么态度?他举了哪些例子?

明确:赞同提倡。诸葛亮读书独观其大略。

4.对于“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我们该如何全面理解?

明确:“不求甚解”不是读书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

5.作者最后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明确:书要反复读。

三、列出阅读提纲(板书):

1.提示:按三段论的模式进行

2.分析陶渊明读书态度,指明“不求甚解”含义

3. 树立靶子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

4.强调书必须反复读表明态度全面解释“不求甚解”

四、讨论:

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

明确: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从而表明自己的观点;又从“会意”角度,列举古人读书的例子,并阐明自己的正确论点:读书在会意,不要死抠字眼,为一个局部而放弃整体,最后又强调了“书必须反复读”的主张。这样通过树立自己正确的观点从而驳倒敌论。

五、拓展训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竿充数”辩

明确: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人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1.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的航船向前发展。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2.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3. “滥竿充数” 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人手,翻出“滥竿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 的新意。

六、小结:

“不求甚解”的前提千万不可忽略:“好读书”,其不可断章取义。我们应该要全面地分析问题,理解理解问题。

七、板书设计:(见上)

八、作业:填完练习册。

课后反思:

武威第十九中学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章)

课题16.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2.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

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札记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

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

出评价。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