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保定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保定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保定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保定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保定市2021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C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

1. (2分)下列各句在句式特点上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故不我若也

A . 戍卒叫,函谷举

B . 唯兄嫂是依

C .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 . 汉军至,无以渡

2. (2分) (2019高一下·哈尔滨期中) 下列各项划线字的活用现象都不一致的是()

A . ①囊括四海之意②既泣之三日③内立法度④猿猱欲度愁攀援

B . ①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②诸侯会盟而谋弱秦③非能水也,而绝江河④赢粮而景从

C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③砯崖转石万壑雷④礼天下之奇才

D . ①吾从而师之②履至尊而制六合③此亡秦之续耳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3. (2分) (2019高一上·和平期末) 下列各句中的加下划线词古今常用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白露横江

B . 古之学者必有师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C .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凌万顷之茫然

D . 古之圣人杯盘狼籍

4. (2分) (2019高三上·济南月考) 下列文化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 . 有司:专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B . 齐衰:一种丧服,古时父母去世后,子女要身着丧服,表示孝敬和哀悼。

C . 太傅:东宫官职,负责教育太子,一般作为实权性的官衔赐给重臣肱骨。

D . 郎中:官职名。始于战国,掌管门户、车骑等事;内充侍卫,外从作战。

5. (6分) (2019高三上·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指指点点他、说他的脸是在那种地方见过的最平静的脸。[甲]当西德尼·卡登迈着最后的步伐向死亡走去时,他的脑海中想到了什么呢?也许他看到了未来……

“我看到巴萨德、德法热、法官们都在这个可怕的机器下面死去。我看见一个美丽的城市正在这片可怕的土地上建立起来。我看到新一代的人民将在真正的自由中生活。我看到我为之付出生命的人们,他们幸福安宁的生活在我再也见不到的英国。我看见路西年老的时候,每一年的这一天都会为我哭泣,我知道她和她的丈夫会一直到死都记着我。[乙]我看见他们的儿子,有着和我一样的名字,现在长成了一个男人、一位著名的律师,并通过他的工作而使我扬名四方。我听见他给他的儿子讲起我的故事。

[丙]我做的是一件很好的事。它远远好过我所做的所有的事。它将是一个很好的长眠,远比我所知道的要好。”

(1)文段中的加下划线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指指点点

B . 平静

C . 付出

D . 长眠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 甲

B . 乙

C . 丙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6. (6分) (2020高二下·长春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之一,中国书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保护和传承,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而且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发展、传承的责任。中国书法的发展应当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纪元。那么,这应是一条怎样的发展路径?

中国书法的发展有责任加大推进向世界人民的传播、交流和共享的进程。“代表作”的身份使中国书法的对外传播获得了更便利、更高端的平台。积极推介、传播中国书法,特别是在海外传播中国书法,是后申遗时代中国书法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同时,我们一定要维护书法的历史传承。中国书法的后申遗之路,绝对不能离开自身的历史,而应该强调和强化与历史的一脉相承。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包含了一定的艺术基因和艺术创作形式。坚持“非遗”原则,并不是完全排斥书法的艺术创新,它所强调的是当它作为“遗产”时,它的主体、主流、主干必须是从传统走来的。当然,中国书法的传承必须是动态的。这包括两层意义:一是传统的真草隶篆诸种书体必须依然存活于当代书家的书写中,书法诸体的历史沿袭传承有序、代有传人、代代相传;二是当代书家人才辈出,书法活在当下,书法流传不绝,书法依然为人书写。

因此,书法史的整理、研究、书写必须得到高度重视,书法史中的体裁史、人物史、书风史、书论史、断代史、通史、简史、专史(碑史、帖史)等,都应有专门的研究,汇聚成与书法史本身一样辉煌的史学史书著述。

应当认识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钢笔和电脑的时代,毛笔的实用性书写被普遍放弃,书法的传承遭遇了釜底抽薪式的环境变异;我们的书法或书写已经在最近的百年间格局大乱,传统书法不断被边缘化;我们的传统文字也经历了百余年简化字加拼音的冲击,书法的文字学根基和素材的多样性大受动摇;我们的国学也在百余年间被西学和新知全面取代,书法的文化背景与文化依托几近弃绝,书法的历史地位曾一度从历史的最高峰跌落至历史的最低谷。从低谷向高峰攀爬、回归和复兴,其艰难可想而知。可是,当下书界和社会众生,将许多非大家非名手的书法作品抬到很高的地位,使当代书法史黯然无光,使当代书家贻笑历史。

那些急于让中国书法走向世界的人们,往往对中国书法不能轻易地在中西之间广泛交流而自卑、自责,甚至自嘲、自贱。实际上,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书法最可贵的文化品质和品性,是中国书法特立独行的标志之一,是中国书法将来为中国文化争得最大荣誉和最广泛尊崇的文化个性。这也是中国书法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后申遗时代最应该坚守的文化特质。中国书法的文化光荣不仅在于它几千年的文明史,更在于它今后几百年几千年对全世界的文化吸引力、征服力。

所以,中国书法在后申遗时代的发展路径,并不是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满足这种好奇的粗糙粗鄙的书写与书写表演,而是坚守它的文化个性,保持它的文化尊贵与高贵品性,维护它的文化神圣神奇神秘和博大精深。

(摘编自向云驹《坚守中国书法的文化品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后申遗时代,屈尊低就外人的好奇和满足这种好奇的粗糙粗鄙的书写与书写表演,是无视文化个性的表现。

B . 如果中国书法的主体、主流、主干能够根植于传统,那么当代书家就会人才辈出,书法自然就会流传不绝。

C . 书法包含一定的艺术基因和艺术创作形式,因此在传承过程中必须坚持“非遗”原则,杜绝书法的艺术创新。

D . 中国书法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它的保护和传承,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责任,而且也是全人类的责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首先提出了中国书法保护和传承的论题,然后具体分析了其保护和传承的做法,最后归纳强化了观点。

B . 文章列举大量的事实,阐明了中国“书法的历史地位曾一度从历史的最高峰跌落至历史的最低谷”的客观原因。

C . 第六段先立后破,分析了中国书法的文化个性,并指出坚守这种文化个性将增加对世界文化的吸引力和征服力。

D . 文章将理论论证和事实论证相结合,既阐明了中国书法的发展路径,也分析了重攀高峰面临的诸多困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书法申遗成功,既赢得了荣誉,又让我们肩负起保护、传承的重大责任,由此可见荣誉和责任是并存的。

B . 积极推介传播中国书法,坚定维护其历史传承,重视书法史的整理、研究、书写,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主要路径。

C . 作者认为中国书法想要走向世界,就要坚守其特立独行、最为可贵的文化品质和品性,为中国文化赢得荣誉。

D . 作者认为当下许多非大家的书法作品被抬到很高的地位,致使书法界缺少名家大作,书法史无光,书法家蒙羞。

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参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见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糅合进日本史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英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他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令蛮貊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老师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双方进行具休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主持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已。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命,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给一地,听日本政府自行管理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他又亲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是《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是有有利于挽回中国自主权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己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 “渐展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他阐述说:“于固执己见,则诿以彼国未明我意;于争夺己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己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酌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贻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

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黄遵宪所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

(3)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 (11分) (2017高二上·安顺期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B . 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C . 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D . 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 . 古人丧期要穿孝服,孝服有素服和麻服,素服用于同辈或外亲,帝王为死去的臣子穿素服,表达对臣子的敬重。

C . 《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D . 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朱然地位较高,故死为“卒”。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 . 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C . 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

D . 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领军队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②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 (7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小题。

临江仙(金)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这首词写于诗人与朋友在济南团聚赏景三年之后。

(1)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 整首词以设问句开篇,交代了游览的地点、节令。

B . “红妆翠盖”描写游人盛装,引出“人物更风流”。

C . 下阕“千里”、“三年”分别从时空角度抒写离愁。

D . 上阕忆游览之景,下阕抒怀念之情,情与景交融。

(2)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画线句。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10. (3分) (2018高二上·乾安月考)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用对比手法,反衬出人生无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在《阿房宫》中写秦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点滴都不放过,却像泥沙一样的浪费掉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走廊曲折、屋檐高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六、其他 (共1题;共1分)

11. (1分)(2020·哈尔滨模拟) 下列三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节气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备选节气:立春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大暑立秋秋分冬至

①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节气:________-

②问时已流七月火得信先通一叶桐节气:________-

③闻得春雷动,虫醒桃开莺恰恰说来地气苏,牛耕日暖雨微微节气:________-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6高二下·海南期末) 描写小人物是欧?亨利小说中最令人注目的内容。他的作品往往描写了大都市里小人物的不幸命运和美好的品质,请你以《麦琪的礼物》或者其他的作品为例,谈谈你的看法。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9高二下·铜仁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就寝后,宿舍里有这样一段谈话。

甲:下午篮球赛上,看到王学霸肩头有刺青耶!他滑板也酷,真是啥潮追啥呀!

乙:他那算啥潮,现在一首古诗一杯茶,《从前慢》才是潮呢!

丙:跟别人的潮算啥潮,自创一潮,自领新潮,才算本事!

丁:潮流不是想创就创的,需有心智、知世道,学问大了!

戊:跟潮怎么啦!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是时代大潮,跟不跟关系着国家命运呢!

……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谈谈你的见解或感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5-2、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8分)

6-1、

6-2、

6-3、

7-1、

7-2、

7-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8-1、

8-2、

8-3、

8-4、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9-1、

9-2、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10-1、

10-2、

10-3、

六、其他 (共1题;共1分)

11-1、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12-1、

八、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