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视频讲解]

第十四章教学设计[视频讲解]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决定教学的结果将是什么,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即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

一、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

首先,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关键的信息;其次,它能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教学目标为教师指引课堂行为和交流提了方向;再次,它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测验。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持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教师表述出来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学生可观察和测量的变化上,他们会用一些诸如“列出…定义”或者“计算”等术语;而持认知学习观的教师表述出来的目标,则强调学生内在的变化,他们会用诸如“理解”“再认创造”或“应用”等术语来表述目标。

1.行为目标表述法——从具体入手

在梅杰看来,一个好的目标具有三个部分

梅杰的行为目标表述法强调要对学生的最终行为作非常清楚的表述。

2.认知目标表述法——从一般入手

格兰伦德提出了一个与梅杰截然不同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当最先以一般的术语(如理解、鉴赏等)表述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列举一些样例行为加以进一步明确。

格兰伦德认为真正的目标是理解,教师并不想让学生停留在定义、识别和区分等具体行为上,而是根据这些样例任务的成绩来决定学生是否已经理解。

具体目标只是一般能力的样例,这一点很重要。由于教师不可能列出真正理解某个主题的所有行为,因此,表述一个基本的一般目标,可以使得人们心中有数:理解才是目的。

3.综合方法

同时考虑认知观和行为主义观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表述相对具体目标的方法。

小结: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表述教学目标,教师都要尽量避免采用堂而皇之的语词,使得学生不明白你要传达的意图;

其次确保你的测试与目标有关,在表述目标的同时写出测验草稿,并根据各目标的重要性以及每个目标上所花的时间来加权测验;

另外使得学习活动适合于目标,如词汇记忆---记忆方法训练;发展学生见解----撰写论文或者讨论,辩论。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在教学中,往往要同时设置不同的目标。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cognitive)目标、情感(affective)目标和动作技能(psychomotor)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这三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学生写字时(动作技能),也正在进行记忆和推理(认知),同时,他们对这个任务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情感)。

1.认知目标

布卢姆认为,认知方面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图14-1)6级水平。

以上6级目标由简单到复杂,构成金字塔式的排列。布卢姆认为较高水平的目标包含并依赖于较低水平的认知技能。

比如,评价水平的目标比起认知水平的目标,所要求的心理操作就要复杂一些?a?a更高水平的认知技能。

同时,较高水平的目标比较低水平的目标更真实,因为它们更可能代表学习者生活/工

作的现实世界所要求的行为类型。

2.情感目标

教学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情感目标,如兴趣,态度,价值观等。

情感方面包括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和价值体系个性化这样5种基本的目标。

情感目标:

学完盗版的危害之后,学生们主动抵制盗版。

介绍完科研的伦理之后,学生坚定践行这些原则。

如何衡量?匿名调查。

3.动作技能目标

这一方面的目标有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和习惯化6种。

四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写字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规范的书写生字中左右结构之“左窄右宽”的字,并能 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2、培养写字的兴趣和欣赏字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规范的书写“左窄右宽”的左右结构的字。教学难点是指导学生观察,并能领悟其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策略 激发兴趣,引导观察;示范讲解,反复练习;多元评价,体验成功;激发兴趣,审美熏陶。 四、教具准备 粉笔、小黑板、字帖 五、教学过程 1、同学们,练字前,首先让我们按《坐姿十二字》《执笔歌》作好准备 坐姿十二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心静气缓。 执笔歌 距离笔尖三厘米,拇指食指相对夹。 中指首节垫笔杆,无名小指自然弯。 指实掌空才美观。 2、复习书写“提土旁”“提手旁”写字前做热身操,促进手部灵活,便于轻松写字,同时树立写字自信心。 《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

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是写好字的基础,应常抓不懈。并通过儿歌的形式,时时让学生自我提醒。 写完字轻轻把笔帽套好,合上本子。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3、例子:出示“址、扒、择、搜、掘、均、柄、铺”,怎样能把左窄右宽的字写好呢? 4、发现共性和不同。 引导观察,怎样才能把左半部分写苗条呢?右半部分怎样写才舒展呢?左右两部分怎样搭配才美观呢? 5、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和书写规律,并以口诀的形式总结规律。 体形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 右边宽,要舒展,笔画穿插不分家, 左右谦让才美观。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刻苦练习,一定会写一手漂亮字。 6、学生在方格中书写词语,(教材P7词语)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学生先不要急于写,认真读帖,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再写。 7、同桌互评。互评的基础上自我改进、练习。由田字格过渡到方格,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对字的鉴赏审美能力。 8、张贴在黑板上展示。由田字格过渡到方格,再由方格过渡到横格,循序渐进。学生写出相对完整的一幅书法作品,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9、总结老师看到同学们练字的进步,很高兴。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练字,我们一定能写一手正确、规范、美观的字。让我们继续努力。

教育心理学—刘儒德、陈琦考试重点

1.平衡(equilibrium):是指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均衡”。个体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中建构和完善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 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不能独立完成但在他人帮助指导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维果茨基) 3. 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4.功能固着:当一个人熟悉了一个事物惯常的功能后,会忽略了该物体其他功能的心理特点。 由德国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 5.编码与组织策略: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形成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之目的的一种学习策略。 6.替代强化:看到榜样受强化。(班杜拉) 7.顺应(accommodating):将旧知识的概念模型改变调适,以容纳新的内容。是指儿童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过程。(质变的发生) 8.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9.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10. 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叫原型。 11.精细加工策略:指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寻求信息字面背后的深层次意义,或者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从而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深层加工策略。 12.顿悟是指突然觉察到问题的解决办法。它是通过学习者重新组织或重新建构有关事物的形式而实现的。 辨析: 1.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八阶段 期别年龄发展危机发展顺利者心理特征发展不顺者心理特征 1 0-1岁信任对怀疑对人信任,有安全感面对新环境时焦虑不安 2 1-3岁自主对羞怯能按社会要求表现出目的性行为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 3 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主动好奇,行动有方向,开始有责任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感 4 6-青春期勤奋感对自卑感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 5 青年期角色同一对角色混乱有了明确的自我观念与自我追求的方向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时而感到彷徨迷失 6 成年期友爱亲密对孤僻疏离与人相处有亲密感与社会疏离,时感寂寞孤 7 中年期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热爱家庭,关心社会,有责任心和义务感不关心别人和社会缺少生活意义 8 老年期完美无缺对悲观失望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语言和表象尚未完全形成成就:1、客体永恒性 2、目标定向行为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学设计(圣才出品)

第五部分教学心理[视频讲解] 第十四章教学设计[视频讲解] 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决定教学的结果将是什么,也就是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即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 objective)。 一、设计教学目标的意义 首先,它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关键的信息;其次,它能促进课堂行为和交流。教学目标为教师指引课堂行为和交流提了方向;再次,它有利于教学评价和测验。 二、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持行为主义学习观的教师表述出来的目标,主要集中在学生可观察和测量的变化上,他们会用一些诸如“列出…定义”或者“计算”等术语;而持认知学习观的教师表述出来的目标,则强调学生内在的变化,他们会用诸如“理解”“再认创造”或“应用”等术语来表述目标。 1.行为目标表述法——从具体入手 在梅杰看来,一个好的目标具有三个部分 梅杰的行为目标表述法强调要对学生的最终行为作非常清楚的表述。 2.认知目标表述法——从一般入手 格兰伦德提出了一个与梅杰截然不同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当最先以一般的术语(如理解、鉴赏等)表述一个教学目标,然后,列举一些样例行为加以进一步明确。 格兰伦德认为真正的目标是理解,教师并不想让学生停留在定义、识别和区分等具体行为上,而是根据这些样例任务的成绩来决定学生是否已经理解。

具体目标只是一般能力的样例,这一点很重要。由于教师不可能列出真正理解某个主题的所有行为,因此,表述一个基本的一般目标,可以使得人们心中有数:理解才是目的。 3.综合方法 同时考虑认知观和行为主义观的方法是一种较为完善的表述相对具体目标的方法。 小结: 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表述教学目标,教师都要尽量避免采用堂而皇之的语词,使得学生不明白你要传达的意图; 其次确保你的测试与目标有关,在表述目标的同时写出测验草稿,并根据各目标的重要性以及每个目标上所花的时间来加权测验; 另外使得学习活动适合于目标,如词汇记忆---记忆方法训练;发展学生见解----撰写论文或者讨论,辩论。 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在教学中,往往要同时设置不同的目标。 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认知(cognitive)目标、情感(affective)目标和动作技能(psychomotor)目标。

小学写字课教学设计

小学写字课教学设计 1、横撇、横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横撇、横钩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横撇、横钩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写字姿势 二、学习横撇、横钩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撇:横画短,折处顿,撇画长而微短。 横钩:横画长而平,横尾顿后出钩,钩画短而斜。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友条你定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友:横短撇长,“又”捺向外伸展。 条:上半部分长撇画与捺左右伸展,下半部分向上靠拢。 你:字形较方,左窄右宽。“尔”竖钩的竖部与撇头对正。 定:字头较宽,中部较窄。下面的“人”较宽,捺平而长,竖局中,与上点对正。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岁亮 5.比一比,改一改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教学反思:横撇和横钩有点相似,有些同学写的时候不够注意,容易混淆。重点要指导占格位置。

2、竖折、竖提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折、竖提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横撇、横钩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竖折、竖提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竖折:竖尾连横,折处稍顿,竖正横平。 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顿后提,提向右上。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忙忘跟以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忙:竖心旁长而直,右点偏上,“亡”上横伸于竖心旁右点之上。 忘:字形上窄下宽,上下两部分对正靠紧。 跟:足字旁稍短,偏上,右边部分竖提的竖画长而正、直。 以:字形略扁。左边较短,右边撇稍长微弯,伸向左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牙根 5.比一比,改一改 很出 四、总结,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教学反思:竖折和竖提比较容易区分,大部分同学掌握得好,而且这一课写的字不是左右结构就是上下结构的字,占格位置占得比较好。 3、斜钩、卧钩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斜钩、卧钩的写法。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章节总结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 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室内容、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 2、学习与教学因素 教学五要素:a..学生一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b.教师一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c.教学内容一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d.教学媒体一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e.教学环境一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3、学习与教学过程 三过程:a.学习过程一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b.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教学 c.评价/反思过程一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 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通过学习过程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 学过程。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学习和教学因素的共同影响。 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 (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理论意义:a.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 b.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 2、教育实践意义:a.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 b.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 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1、初创时期一一多以普通心理学的原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总结了当时的心理学发展成果,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 基人” 卡普杰列夫俄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但未自成体系 2、发展时期一一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领域的研究成果 行为主义:强调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 实用主义:杜威“从做中学” 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的分支学科来研究,“文化发展论” “内化说” 3、成熟时期一一正在形成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写字课教学设计

我和月字交朋友 ——月字旁写字教学课例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月字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胜、脆、股、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朗读和月有关的诗句。 设计攻略: 除了兴趣,还是兴趣 我的这节课,从设计理念上来讲,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着眼的是写字课堂教学中的人文和趣味。 聊天,激趣。我聊的是孩子们最爱看的少儿频道的主持人。 行程,激趣,我们是快乐搜捕大行动,寻找月字的好朋友。 游戏,激趣,我玩的是“找不同”。 评价,激趣,奖同桌、奖老师、奖自己一个月亮。 语言,激趣,化身为月亮姐姐。 称中国汉字为博大精深不为过,这是我在近期狂啃几本书之后的最大感受。因此,我感受到了汉字的人文艺术。 谦让是为人之道,汉字中讲究,特别是在左右结构的字中更为明显。帮助也是为人之道,上下结构的字有体现,左右结构的字也通过穿插来体现……读着这一些,我看到了汉字中的文化。因此,我竭力在我的课堂中体现,竭力展现我的几日来苦读的一点收获。我引领着孩子们去解读深奥的人文知识,让孩子们感受汉字、体验汉字,让他们惊奇,让他们思索,我想这也就是激起学习兴趣的一个支点吧!仅此而已,莫见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二0七班的小朋友,你们好,昨天我们一见如故,聊得很开心,今天趁上课之前我们再聊几句,好吗? 师:爱看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吗? 生:爱。 师:你喜欢哪个主持人?为什么?

生: 师:你猜,老师喜欢哪一位主持人呢?生:…… 师:哦,让我来告诉大家吧,是月亮姐姐,想见见她吗? (动画课件)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月字交朋友。课件:我和月字交朋友。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 二、复习月字的书写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巩固月字的字形和笔画,为写月字旁打下基础。)师:月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它是怎么写的吗? 生一起书空月字的笔画、笔顺。 师:还记得它是怎么变来的吗? 师:(课件演示。)瞧,我最初就是一幅画,那时人们称我为甲骨文; 接着变成了这个样子,人们称我为金文; 再后来就是这个样了,人们称我为小篆 再接着我变成了这个样子,人们称我为隶书; 最后变成了这样,这就是小朋友们在课本中见到过的样子,人们称我为楷书。小朋友,你们听明白了吗?有意思吗? 师:月字这可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还记得我们是怎样把它写漂亮呢?(暗示学生观看田字格中的字,看清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竖撇、横折钩的弧度、两短横的位子,两横和左边相连,不和右边沾。师:月亮姐姐还有一个问题:竖撇和横折钩的底部齐平吗? 生:…… 师:这样这个字就站得稳了。 师:说得很好,提笔就是练字,请小朋友们念一首儿歌: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子一拳头, 手离笔尖一寸长。 师:好,请同学们拿起笔,把它漂漂亮亮地写在作业纸上。 (设计意图:针对小学生日常写字姿势欠缺的情况,在课堂上,以念儿歌的形式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笔记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是一门交叉学科。所以它既有教育学的性质任务,又会有心理学的性质任务。 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 首先,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从而使心理学科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 其次,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人是克斯坦罗琦。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把教育学和心理学进行尝试的。具有代表性的人是桑代克。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对象》一书,卡普切列夫于 1877 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0 世纪 20 年代到50 年代) 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心理测量实际上是进步教育时期的实验教育时期的成果.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 到 40 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 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 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 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学”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 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 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 1908 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 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三、成熟与完善阶段 (60 年代到现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 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 60 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 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 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 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 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学习辅导(1-3章)【圣才出品】

第1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1.1复习笔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交互模式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由学习、教学和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涉及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5种要素。如图所示: 2.学习与教学因素 (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信息。 (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帮助师生传递信息。

(5)教学环境分为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影响教学过程,后者关系到学生的情感、社会性发展及认知发展。 3.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1)学习、教学、评价/反思3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2)学生个体因素如学生投入和学习策略,社会情境因素如学校氛围和社会家庭影响都会影响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 (二)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描述和测量 通过对学习与教学行为的描述和测量来界定本领域的概念,是进行学习和教学实证研究的基础。 2.理解和说明 旨在理解观察到的学习和教学行为,并找出这些行为的原因。 3.预测和控制 运用测量工具与相关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行为进行预测和控制。 (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提供学习与教学的理论和研究,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教学行为。 教育心理学能够提供学习与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做出有效的教学决策。 2.提供研究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不仅要学习并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总结经验。教学需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宜。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也需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境和内容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小学语文写字课教案

1、横的书写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难点】 学会书写基本笔画“横”。 【教学过程】 一、正确的写字姿势。 ①写字时坐姿要端正,两臂平放桌上,眼睛与练习本的距离为30—35厘米(大约一尺)。 ②胸部与桌子的距离为6—8厘米(大约一拳的距离)。 ③写字时还要把练习本放在胸部正前方,左手按在练习本一侧,右手握笔。 ④握笔时食指较大拇指稍低(大约一寸左右)。 二、横的书写。 〈一〉讲解“横”书写要领。 ⑴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 ⑵讲解笔顺(从左到右)。 ⑶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横”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⑷分析讲解: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横的书写要领是:起笔重——行笔轻——收笔重。 图示:(课件出示) 详细讲解:起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图示:(课件出示) 〈二〉学生练习书写“横”,师行间巡视辅导。 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三〉学习书写带“横”的字。 上五 三、小结。 能告诉老师,你今天有什么收获吗?

2、竖的书写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竖”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2.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注意生字中“竖”的写法。 3.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竖”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范写:竖 2.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 3.思考: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4.揭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讲解“竖”书写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 2.讲解笔顺(从上到下)。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竖”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分析讲解: ⑴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不能写得像个火柴棒。 ⑵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⑶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 ⑷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图示:(课件出示) ⑸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图示:(课件出示) ⑹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图示:(课件出示) ⑺指名说一说垂露竖、悬针竖、短竖怎样书写,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二〉学生练习书写“竖”,师行间巡视辅导。 〈三〉学习书写带“竖”的字。 1.出示范字。(课件出示) 垂露竖:个开 悬针竖:十丰 短竖:田土 2.带领学生分析书写要领,演示书写过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教师心理(圣才出品)

第三章教师心理[视频讲解] 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 一、教师的角色 1.设计者 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 怎么才能到那里:教学策略和方法 怎样知道我们已经到达了目的地:教学评价 2.信息源 教师按照自己方案主动提供信息,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3.指导者和促进者 4.组织者和管理者:课堂管理、教学秩序维持 5.平等中的首席:从教师是权威到变为师生平等,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同伴。6.反思者和研究者: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

7.终生学习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二、教师的特征 好老师各有各的好,坏老师各有各的坏。 最核心的特征: 爱学生 爱教学 学识渊博 认真热情

好老师和差老师的品质

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 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 (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 1.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判断2.教师控制点:内控型还是外控型 倾向于内归因的教师会更主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 3.对学生的控制:专制权威还是民主型 4.对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如何看待压力和管理压力 (二)教师对教学和学习的基本理解

比如,一个教师接受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培训,知道了让学生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的重要性,这种理论便基本成为“所倡导的理论”,但他在教学中却可能完全是另一种做法,仍旧沿袭“满堂灌”的模式。 知道了不一定理解 理解了不一定相信 相信了不一定做到 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 (一)教师的教学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操作能力 3.教学监控能力 (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 (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投入主要有以下三方面(Agne,1994): ①对学生的责任感; ②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5-8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视频讲解] 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一、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巴甫洛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作用的人。

一个原来是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而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作用。 新的条件作用不仅能够直接在无条件作用的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种条件作用巩固后,再用另一个新刺激与条件刺激相结合,还可以形成第二级条件作用。例如,如果狗已经对铃声建立了条件作用,再把铃声和灯光一起配对呈现,经过几次试验后单独出现灯光,也会引起狗的唾液分泌。这就是通过刺激替代建立了二级条件作用。同样,还可以形成第三级条件作用。 1.高级条件作用 中性刺激一旦成为条件刺激,可以作为无条件刺激。另一个中性刺激与其反复结合,可形成新的条件作用,这一过程被称为高级条件作用(higher-order conditioning)。在一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二级条件作用,在二级条件作用基础上建立三级条件作用。

2.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即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为获得;狗建立起了对铃声的反应。 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不再伴随无条件出现,条件反射的强度将逐渐降低,乃至条件反射消失,为消退。只出现铃声,不给肉。 举例子:学生见到班主任就害怕,是因为班主任每次都要批评他(获得),从某段时间时候,老师不在批评他了,他便不害怕了(消退)。班主任原本是个中性刺激,学生害怕的是批评(无条件刺激)。 3.泛化与分化 泛化(generalization):在条件作用建立初期,除条件刺激本身外,那些与条件刺激相似的刺激也或多或少具有条件刺激的作用。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分化(discrimination):通过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动物学会只对条件刺激进行反应,而对其它近似刺激抑制反应。如,在呈现1000赫兹的铃声时,呈现食物,而在呈现1200赫兹的铃声时不呈现食物,狗就逐渐学会了,只对1000赫兹的铃声,分泌唾液。 4.第一信号系统与第二信号系统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的刺激。如,考试时焦虑。看到蛇就害怕。 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符号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的刺激。如谈虎色变、一想到测验就焦虑。 小测试:望梅止渴:条件反射 谈虎色变:条件反射,第二信息系统 吃梅子流口水:无条件反射。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当代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 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1868年,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 二、发展时期(1920~60) 弗洛伊德 杜威 维果斯基 三、成熟时期(60~80) 布鲁纳 罗杰斯 四、完善时期(1980~) 布鲁纳1994年总结十几年来的成果: 1、主动性,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只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研究元认知和自我调控的学习,过去是讲学习的传递,现在是将知识的建构和获得。 3、合作,共享教——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重视在一定背景下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把个人思维与同伴合作相结合。

新教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第16课全课教案教学设计(16.1;16.2)

16.1赤壁赋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比较阅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三、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一、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 二、了解作者运笔自然,文辞优美的写作特色及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浓郁的豪情发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讲解:这是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分析了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后,得出的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的结论。今天我们就来领略前《赤壁赋》这篇千古绝唱的独特魅力。 (齐读) 二、指导诵读 1.读出重音。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重读;“哀吾生之须臾,慕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韵脚字重读;“而今安在哉”“而又何羡乎”疑问词重读。 2.读出气势。如“方其破荆州,下东陵,顺流而东也,(停顿较小语速较快)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朔赋诗(语速舒缓)固一世之雄也,(停顿较大气势豪迈)而今安在哉?(情感急转缓慢低沉)” 3.读出情感。如:“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何其乐也;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课件讲义

当代教育心理学讲义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主要成就: 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发达的分支。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著:创立很多理论,出版很多作品 3.对实践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个实际上主要是城市教学,布鲁纳在美国领导的一个课程改革,其实就是结构主义学习。 研究趋势: 1.在理论方面:万能论和机械论逐步被克服。 2实验采用心理模拟法。 3.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 4.在传统理论及客体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客体与研究方法。 5.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6.分析性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 7.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一、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教育 性认识获得了事物的初步印象;而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认识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认知心理的诸多因素的发展时序不一。感觉发生、发展最早,新生儿就具有多种感觉。大约在六个月左右出现了观察力的最初形态,在一岁左右,形成了对物体常驻性的认识。记忆是以条件反射的出现作为标志,发展也较早。 思维是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形式,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言语实现的,它的发生、发展较晚。严格地说,一岁前的儿童没有思维。大约在第二年初,才出现了一些初步的概括性活动。两岁以后,随着言语的发展,开始以游戏的方式来模仿成年人的活动,。但这时儿童的认知活动主要还是在动作中进行,是属于直观(感知)性的认

写字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写字课公开课教学设计 1秋天的图画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波、浪、字、劳”四个字。 2、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坐姿、执姿)。 3、点燃学生的写字兴趣。 4、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增强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且学会审美。 教学重点:通过本课教学,巩固正确“双姿”,唤起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横折钩、竖折钩的写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写“波、浪、字、劳”四个字 二、课前交流,欣赏引趣 1、导入:欣赏硬笔书法作品,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文字中陶冶情操,初知“书法”的概念,激发写字兴趣。 三、复习双姿,做好准备 1、复习坐姿:身正、肩平、臂开、足安。 2、复习执姿: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 3、齐唱《写字歌》。 四、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写识字8中的4个生字。 2、学写“波”。 (1)观察:什么结构?你认为哪一笔比较难写?

(2)指导练写“波”。 学生说“波”的笔顺。教师示范写字并作讲解。学生练习(描红两个,仿影一个,然后写两个),老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双姿)。 (3)师生互动:对学生写字作品进行评价,教师适机点评,对好的奖励画星。 (4)小结:左右结构的字要把部首写小点,难度大的笔画要写正确、端正。 3、学写“波、浪、字、劳”。 (1)观察比较:有什么区别? (2)“波”的左右两边的第二笔要持平。 (3)“浪”字要左窄右宽。 (4)“劳”字的上下位置要摆放适当,不能太偏上或者偏下,这样布局字才美观。 三个字逐个读帖(读帖是写好字的关键),教师在黑板上范写,边提示注意点,然后学生描红、仿影,再练习写2个。教师巡视指导。初评,再练习,再评。对学生写得好的字和写得有进步的字要及时加圈给予肯定,鼓励学生把字越写越好。 五、创作练习,巩固兴趣 1、学生完成书签 (1)老师给学生看自己制作的书签,欣赏。 (2)学生自己完成书签。 要求:注意坐的姿势和写的姿势,书写时,要一气呵成,不能看一笔写一笔,写完了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教师巡视、指导。 3、欣赏、交流。 取长补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 4、赠送作品:给自己喜欢的人或者老师。 六、课堂总结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课后习题详解(教师心理)

第3章教师心理 一、选择题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答案】D 【解析】促进者是指教师要从过去作为单纯灌输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中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育人和促进学生“学习”上,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三类,其中不包括()。 A.本体性知识 B.实践性知识 C.应变性知识 D.条件性知识

【答案】C 【解析】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教师职业的核心部分,也是教师专业品质中研究最早的一个领域。不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知识结构进行了分类。国内学者申继亮、辛涛将教师知识分成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三类。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积极学习的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答案】C 【解析】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和教师期望效应,是指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教师如果根据对某一学生的了解而形成一定的期望,就会使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发生符合这一期望的变化。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笔记 2007-08-12 23:05:21|分类:ET- 教育技术|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历史和方法 ⒈名词解释:教育心理学 ⒉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⒊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⒋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教学、教师和教育心理学 教学:科学,还是艺术?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教师是应 当掌握许多教学技能、还是能面对变化莫测的教学环境进行 不断地思索和创造。 教师成长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教师总想成为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 2、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诸 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 景有关的问题。

3、关注学生阶段: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社会和情感需要,某些材料不适合某些学生。 专家教师 : 1、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着丰富而详细的分类。 2、能根据自己的一整套理论工作,而不是把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当作新情景来处理。他们能通过直觉预感到课堂里什么问题是最重要的,在某些活动中或在某一天的某一时刻将会看到什么问题。 教学过程的四种变量: 1、教学内容—农业社会注重知识经验的传授;工业社会强调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信息社会,由于信息量剧增,培养获得、检索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学会学习。 2、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一、初创时期(~1920 )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1913~1914 ,此书又发展成三卷的《教育心理大纲》

小学生优秀写字课教案

一、半包围结构(一) 课前准备:钢笔习字本、钢笔。 教学过程: 一、师述要点 师:半包围结构分左上、右上、左下和三面包围(又分上包下、下包上、左包右)四种形式,书写时应注意外框要包容字心,字形要紧凑妥贴。门字框属上包下结构。门字框上部略宽于下部,门字框书写时除要先写点,再写左竖外,它们的左竖均要是垂露竖。右边横竖钩稍微长于左边垂露竖,中间被包围部分要靠上。 例: 闪问其它类似的字:闭、闯、闷、闲 风字头、几字框它们同属上包下结构。风字框的撇为竖撇,右边为背抛钩,背抛钩不可写得过于弯曲,要流畅自然。整体要上、下略宽,中部略收。被包围部分应靠上。几字框的右边为横折竖弯钩,书写时应注意。 例:

风凡其它类似的字:凤、枫、讽、飒、飘、佩 二、打开习字本,复述写字要领 三、习字练习 注意:写字姿势要端正。 四、师指导点评。 二、半包围结构(二) 课前准备:钢笔习字本、钢笔。 教学过程: 一、师述要点 师: 广字头、厂字头它们同属上左包围结构。广字头上的点为侧点,要居中。长横略抬,撇为斜撇,角度不宜过大。被包围部分可写得略靠右下方。厂字头的写法与其基本相似。

庄庆 其它类似的字:应、庐、床、库、庇、序、庞。 庭、庾、庸、康、鹿、麻、磨、摩、廉、腐、 鹰。 二、打开习字本,观察字体结构,复述写字要领。 三、习字练习。 注意:读写姿势要端正。 四、作业指导,点评优劣。 三、半包围结构(三) 课前准备:钢笔、钢笔习字本。 教学过程: 一、师述要点: 尸字头、户字头它们同属左上包围结构。尸字头上部的“口” 要呈扁形,右肩可稍微抬起,撇的斜度要适中,不可过直,也不可过弯。被包围部分可写得略靠右下方。户字头的写法与其基本相似,只是上部侧点要居中。 板书示例:

教育心理学第二版重点陈琦刘儒德主编知识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的基本理论、具体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 教学系统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个要素。 活动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的基础。 皮亚杰认为,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不断地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发展客体永恒性、合乎逻辑的目标定向行为)2、前运算阶段(2-7没有守恒性、没有运算的可逆性、泛灵论和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3、具体运算阶段(7-11守恒性、思维可逆性)4、形式运算阶段(11-成年,青春期自我中心、摆脱具体内容的束缚能进行形式运算) 发展的因素:成熟、练习与经验、社会性经验以及平衡化 最近发展区: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指导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较高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叫做最近发展区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第四阶段、勤奋对自卑(6-12)重要事件(入学)危机描述(儿童开始学习知识并发展为人处事的能力,如发展不顺利,则产生自卑感和失败感)、第五阶段: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重要事件(同伴关系)由于经验等的限制,个体难以对自己的各个方面形成明确地认识,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始终保持自我的一致性。 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影响儿童社会化最主要的三个因素是:家庭、同伴和教师。 流体智力:指基本与文化无关的、非语言的心智能力,如空间关系认知、反应速度、记忆力以及计算能力等。它建立在脑发育的基础上,受遗传因素最大。这种智力在青少年之前一直增长,在三十岁左右达到顶峰,然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衰退。 晶体智力:指应用从社会文化中习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是实践(学习、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能力。这种智力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在增长。 多元智力理论:不存在单纯的某种智力和达到目标的唯一方法,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来发掘各自的大脑资源,这种为达到目的所发挥的各种个人才智才是真正的智力。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一贯的、典型的、独具个人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