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等腰三角形数学同步精练本+双测AB卷(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数学同步精练本+双测AB卷(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数学同步精练本+双测AB卷(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数学同步精练本+双测AB卷(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

知识梳理:

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性质

①、两腰相等

②、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180度减两倍的底角

推论二: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180减顶角的差的一半。

③、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式对称轴。(3)证明“三线合一”

①已知高线

∵AB=AC,AD⊥BC,∴BD=CD,∠BAD=∠CAD

②已知中线

∵AB=AC,BD=CD,∴AD⊥BC,∠BAD=∠CAD

③已知角平分线

∵AB=AC,∠BAD=∠CAD,∴AD⊥BC,BD=CD

3、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一、等边三角形

(1)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性质: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做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为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A.80°B.80°或20°C.80°或50°D.20°

【答案】:B

【解析】:

解答:当80°的角是底角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顶角为20°;另一种情况是80°是顶角.

分析: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从而得出两种结果.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A.8 B.9 C.10或12 D.11或13

【答案】:D

【解析】:

解答:当3是腰时,两腰和为6加上底边5,周长为11;当5是腰时,两腰和为10加上底边3,周长为13.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结合三角形中两小边和大于第三边.

3.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 B.11 C.7或11 D.7或10

【答案】:C

【解析】:

解答:设AB=AC=x BC=y

则有

或者

所以x=8,y=11或者x=10,y=7.

即三角形AB=AC=8,BC=11.

或AB=AC=10,BC=7.

故选C.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会解二元一次方程.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顶角的度数为()

A.60°B.120°C.60°或150°D.60°或120°

【答案】:D

【解析】:

解答: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这个高在三角形内,即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顶角=180°-90°-30°=60°,另一种是这个高落在一腰延长线上,即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顶角的补角=180°-90°-30°=60°,顶角=180°-60°=120°. 分析:此题要注意分两种情况,要考虑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5.在等腰△ABC中,AB=AC,BD⊥AC,∠ABC=72°,则∠ABD=()

A.36°B.54°C.18 °D.64°

【答案】:B

【解析】:

解答:∵AB=AC,∠ABC=72°,∴∠ABC=∠ACB=72°,∴∠A=36°.∵BD⊥AC,

∴∠ABD=90°-36°=54°.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由已知可求得∠A的度数,再根据垂直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不难求得∠ABD的度数.

6. 在△ABC中,D是BC上的点,AB=AD=DC,∠B=70°,则∠C的度数为()

A.35°B.40°C.45°D.50°

【答案】:A

【解析】:

解答:∵AB=AD, ∴∠ADB=∠B=70°.

∵AD=DC,

∴35°.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再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7. 在△ABC中,∠B=∠C,AB=5,则AC的长为()

A.2 B.3 C.4 D.5

【答案】:D

【解析】:

解答:∵∠B=∠C,∴AB=AC=5.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AC,继而得出AC的长.

8. 在矩形ABCD中,AB<BC,AC,BD相交于点O,则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A.8 B.6 C.4 D.2

【答案】:C

【解析】:

解答:∵四边形ABCD是矩形,

∴AO=BO=CO=DO,

∴△ABO,△BCO,△DCO,△ADO都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AO=BO=CO=DO,进而得到等腰三角形.

9. 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 cm,则AB边的取值范围是()

A.1 cm<AB<4 cm B.5 cm<AB<10 cm C.4 cm<AB<8 cm D.4 cm<AB<10cm

【答案】:B

【解析】:

解答:∵在等腰△ABC中,AB=AC,其周长为20cm,

∴设AB=AC=x cm,则BC=(20-2x)cm,

∴2x>20?2x,

即20?2x>0.

解得5 cm<x<10 cm.

分析:设AB=AC=x,则BC=20-2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10. 在△ABC中,∠ACB=90°,BE平分∠ABC,ED⊥AB于D.如果∠A=30°,AE=6cm,那么CE等于()

A. 4 cm B.2 cm C. 3 cm D.1 cm

【答案】:C

【解析】:

解答:∵ED⊥AB,∠A=30°,

∴AE=2ED,

∵AE=6cm,

∴ED=3cm.

∵∠ACB=90°,BE平分∠ABC,

∴ED=CE,

∴CE=3cm.

分析:根据在直角三角形中,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出AE=2ED,求出ED,再根据角平分线到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ED=CE,即可得出CE的值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A(0,2),B(0,6),动点C在直线y=x上.若以A、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解答: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相交于点C1,

∵A(0,2),B(0,6),

∴AB=6-2=4,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的交点为C2,C3

∵OB=6,

∴点B到直线y=x的距离为6×=3,

∵3>4,

∴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没有交点,

所以,点C的个数是1+2=3.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x的交点为点C 再求出AB的长,以点A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y=x的交点为点C,求出点B到直线y=x 的距离可知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与直线没有交点

12. 在△ABC中,AB=20 cm,AC=12 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当△APQ 是以P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时,运动的时间是()

A.2.5秒B.3秒C.3.5秒D.4秒

【答案】:D

【解析】:

解答:设运动的时间为x cm/s,

在△ABC中,AB=20cm,AC=12cm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cm的速度向点A运动,点Q从点A同时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AP=AQ,AP=20-3x,AQ=2x即20-3x=2x,解得

x=4.

分析:设运动的时间为x,则AP=20-3x,当APQ是等腰三角形时,AP=AQ,则20-3x=2x,解得x即可.

13. 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的总条数是()

A.3 B.5 C.7 D.9

【答案】:C

【解析】:

解答:等腰但不等边的三角形底边上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三线重合成一条;腰上的三条线不重合,因而共有7条线.

分析:画出图形,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分析即可得到

14. 已知△ABC中,三边a,b,c满足|b-c|+(a-b)2=0,则∠A等于()

A. 60°B.45°C.90°D.不能确定

【答案】:A

【解析】:

解答:△ABC中,三边a,b,c满足|b-c|+(a-b)2=0∴b-c=0,a-b=0,

∴a=b=c,

∴a=b=c,

∴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A=60°.

分析: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解得到a=b=c,然后选择即可.

15.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6cm,两边长之比为4:1,则底边长为()

A.16cm B.4cm C.20cm D.16cm或4cm

【答案】:B

【解析】:

解答:因为两边长之比为4:1,所以设较短一边为x,则另一边为4x;

(1)假设x为底边,4x为腰;则8x+x=36,x=4,即底边为4;

(2)假设x为腰,4x为底边,则2x+4x=36,x=6,4x=24;

∵6+6<24,∴该假设不成立.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4cm.

分析:题中只给出了两边之比,没有明确说明哪个是底哪个是腰,所以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再结合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将不合题意的解舍去.

二、填空题

16. 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10°,则底角的度数可能是_______.

【答案】:70°或55°

【解析】:

解答:当110°是等腰三角形底角的外角时,底角为70°;当110°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时,因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所以一个底角的度数等于外角110°的一半,即55°

分析: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互补,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

17.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

【答案】: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解析】:

解答: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分析:本题根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三线合一,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的中线)所在的直线.

18.△ABC中,AB=AC,∠A=36°,BD平分∠ABC,则∠1 =_______度,此三角形有_______个等腰三角形.【答案】:72°/3

【解析】:

解答:∵AB=AC,∠A=36°,

∴△ABC是等腰三角形,∠C=∠ABC=(180°?36°)=72°.

∵BD为∠ABC的平分线,

∴∠ABD=∠A=∠DBC=36°,

∴AD=BD,△ADB是等腰三角形,

∴∠1=180°-36°-72°=72°=∠C,

∴BC=BD,△CDB是等腰三角形.

图中共有3个等腰三角形.

分析:由已知条件,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然后利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进行找寻,注意做到由易到难,不重不漏.

19. 在△ABC中,与∠A相邻的外角是100°,要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B的度是_________.

【答案】:80°或50°或20°

【解析】:

解答:∵∠A的相邻外角是100°,∴∠A=80°.

分两种情况:

(1)当∠A为底角时,另一底角∠B=∠A=80°;

(2)当∠A为顶角时,则底角∠B=∠C= (180°?80°) =50°

(3)当∠B是顶角时,∠B=180°-2∠A=20°.

综上所述,∠B的度数是80°或50°或20°.

分析:已知给出了∠A的相邻外角是100°,没有明确是顶角还是底角,所以要进行分类讨论,分类后还有用内角和定理去验证每种情况是不是都成立.

20. 在△ABC中,若∠A=80°,∠B=50°,AC=5,则AB=_______.

【答案】:5

【解析】:

解答:∵∠A=80°,∠B=50°,

∴∠C=180°-80°-50°=50°.

∴AB=AC=5.

分析:由已知条件先求出∠C的度数是50°,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求解即可.

三、解答题.

21.在△ABC中,AB=AC,AD是BC边上的高,∠C=63°,BC=4,求∠BAD的度数及DC的长.

【答案】:27°/2

解答:∵AB=AC,∠C=63°,

∴∠B=∠C=63°,

∴∠BAC=180°-63°-63°=54°.

又∵AD是BC边上的高,

∴AD是∠BAC的平分线,AD是BC边上的中线,

∴∠BAD=∠BAC=27°,DC=BC=2.

【解析】: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求出顶角∠BAC的度数,再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

质即可求出∠BAD=∠BAC=27°,DC=BC=2.

22.在△ABC中,AB=AC,BD⊥AC于D,CE⊥AB于E,BD、CE相交于F.

求证:AF平分∠BAC

【答案】:证明:∵AB=AC,∴∠ABC=∠ACB.

又∵BD⊥AC,CE⊥AB,∴∠BEC=∠CDB=90°.

在△BCE和△CBD中,

∠ABC=∠ACB,∠BEC=∠CDB,BC=BC.

∴△BCE≌△CBD(AAS).

∴BE=CD.

∵AB=AC,BE=CD,∴AB-BE=AC-CD,∴AE=AD.

∴在△AEF和△ADF中,AE=AD, AF=AF.

△AEF≌△ADF(HL).

∴∠EAF=∠DAF,AF平分∠BAC.

【解析】:分析:要通过两次三角形全等,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结论.

23.如图,已知点B、C、D在同一条直线上,△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BE交AC于F,AD交CE于H,求证:

(1)△BCE≌△ACD;

【答案】:证明:∵△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BCA=∠DCE=60°,BC=AC=AB,EC=CD=ED,

∴∠BCE=∠ACD.

在△BCE和△ACD中,

∴△BCE≌△ACD(S A S);

【答案】:∵△BCE≌△ACD,

∴∠CBF=∠CAH.

∵∠ACB=∠DCE=60°,

在△BCF和△ACH中,

∴∠ACH=60°,

∴∠BCF=∠ACH,

∴CF=CH;

(3)△FCH是等边三角形;

【答案】:∵CF=CH,∠ACH=60°,

∴△CFH是等边三角形.

(4)FH∥BD.

【答案】:证明:∵△CHF为等边三角形

∴∠FHC=60°,

∵∠HCD=60°,

∴FH∥BD

【解析】:分析:由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角都是60°,再根据平角的关系,就能证明△BCE≌△ACD;由△BCE≌△ACD得出对应角相等,结合等边三角形的边角特点证明△BCF≌△ACH,能得出CF=CH;两边等,加上一个角60°推出△CFH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推出FH∥BD.

24. 如图,已知AB=AC=AD,且AD∥BC,求证:∠C=2∠D

【答案】:证明:∵AB=AC=AD,

∴∠C=∠ABC,∠D=∠ABD.

∴∠ABC=∠CBD+∠D.

∵AD∥BC,

∴∠CBD=∠D,∴∠ABC=∠D+∠D=2∠D,

又∵∠C=∠ABC,∴∠C=2∠D.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AB=AC=AD,∵AD∥BC,∴∠D=∠DBC可得∠C=∠ABC,∠D=∠ABD,

∠ABC=∠CBD+∠D;然后根据AD∥BC,可得∠CBD=∠D,据此判断出∠ABC=2∠D,再根据∠C=∠ABC,即可判断出∠C=2∠D

25.如图,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O点作DE∥BC,分别交AB、AC于D、E,若AB=5,AC=4,求△ADE的周长.

【答案】:解答:∵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

∴∠DBO=∠CBO,∠ECO=∠BCO,

∵DE∥BC,

∴∠DOB=∠CBO,∠EOC=∠BCO,

∴∠DBO=∠DOB,∠ECO=∠EOC,

∴OD=BD,OE=CE,

∵AB=5,AC=4,

∴△ADE的周长为:AD+DE+AE=AD+DO+EO+AE=AD+DB+EC+AE=AB+AC=5+4=9.

【解析】:分析:由在△ABC中,∠B与∠C的平分线交于点O,过点O作DE∥BC,易证得△DOB与△EOC 是等腰三角形,即DO=DB,EO=EC,继而可得△ADE的周长等于AB+AC,即可求得.

等腰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等腰三角形典型例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如图,∠C=90°,AD平分∠BAC交BC于D,若BC=5cm,BD=3cm,则点D到AB的距离为()A.5cm B.3cm C.2cm D.不能确定 2.如图,已知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端点除外),分别以AC、BC为边并且 在AB的同一侧作等边△ACD和等边△BCE,连接AE交CD于M,连接BD交CE于N. 给出以下三个结论:①AE=BD ②CN=CM ③MN∥AB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0B.1C.2D.3 二.填空题(共1小题) 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D,E,F分别是BC,AC,AB上的点, DE⊥AC,EF⊥AB,FD⊥BC,则△DEF的面积与△ABC的面积之 比等于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15小题) 4.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F分别为AB、AC上 的点,且∠EDF+∠EAF=180°,求证DE=DF. 5.在△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DE∥BC, 分别交AB、AC于点D、E.请说明DE=BD+EC. 6.>已知:如图,D是△ABC的BC边上的中点,DE⊥AB,DF⊥AC, 垂足分别为E,F,且DE=DF.请判断△ABC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7.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BD是AC边上的高,延长BC至E,使CE=CD.连接DE. (1)∠E等于多少度? (2)△DBE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 8.如图,在△ABC中,∠ACB=90°,CD是AB边上的高,∠A=30°.求证:AB=4BD. 9.如图,△ABC中,AB=AC,点D、E分别在AB、AC的延长线上,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三角形填空选择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AB∥CD,点P为CD上一点,∠EBA、∠EPC的角平分线于点F,已知∠F=40°,则∠E=_____度. 【答案】80 【解析】 【详解】 如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可知∠FMA=1 2 ∠CPE=∠F+∠1, ∠ANE=∠E+2∠1=∠CPE=2∠FMA,即∠E=2∠F=2×40°=80°. 故答案为80. 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平分∠ABC,∠BAC=64°,∠BCD+∠DCA=180°,那么∠BDC为_________度. 【答案】32 【解析】 【分析】 过C点作∠ACE=∠CBD,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EC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BD=∠CB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以及等量关系可得 ∠BDC的度数. 【详解】 过C点作∠ACE=∠CBD,

∵∠BCD+∠DCA=180°,∠BCD+∠CBD+∠BDC=180°,∴∠ECD=∠BDC, ∵对角线BD平分∠ABC, ∴∠ABD=∠CBD, ∴∠ABD=∠ACE, ∴∠BAC=∠CEB=64°, ∴∠BDC=1 2 ∠CEB=32°. 故答案为:3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外角的和. 3.如图,在△ABC中,∠C=46°,将△ABC沿着直线l折叠,点C落在点D的位置,则 ∠1﹣∠2的度数是_____. 【答案】92°.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C,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由折叠的性质得:∠C'=∠C=46°, 根据外角性质得:∠1=∠3+∠C,∠3=∠2+∠C', 则∠1=∠2+∠C+∠C'=∠2+2∠C=∠2+92°, 则∠1﹣∠2=92°. 故答案为:92°.

等腰三角形数学同步精练本+双测AB卷(解析版)

等腰三角形 知识梳理: 1、等腰三角形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性质 ①、两腰相等 ②、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推论一: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等于180度减两倍的底角 推论二:等腰三角形的底角等于180减顶角的差的一半。 ③、等腰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为“三线合一”) 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所在的直线式对称轴。(3)证明“三线合一” ①已知高线 ∵AB=AC,AD⊥BC,∴BD=CD,∠BAD=∠CAD ②已知中线 ∵AB=AC,BD=CD,∴AD⊥BC,∠BAD=∠CAD ③已知角平分线 ∵AB=AC,∠BAD=∠CAD,∴AD⊥BC,BD=CD 3、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②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一、等边三角形 (1)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 (2)性质: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判定: ①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做等边三角形 ②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为30°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一、选择题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顶角的度数是() A.80°B.80°或20°C.80°或50°D.20° 【答案】:B 【解析】: 解答:当80°的角是底角时,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顶角为20°;另一种情况是80°是顶角. 分析: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结合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从而得出两种结果.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5,则该三角形的周长是() A.8 B.9 C.10或12 D.11或13 【答案】:D 【解析】: 解答:当3是腰时,两腰和为6加上底边5,周长为11;当5是腰时,两腰和为10加上底边3,周长为13. 分析:等腰三角形两腰相等,结合三角形中两小边和大于第三边. 3.在等腰△ABC中,AB=AC,中线BD将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5和12两个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A.7 B.11 C.7或11 D.7或10 【答案】:C

(完整版)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图4 4米3米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直角三角形》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30°,斜边和最小的边的和为12cm,则斜边长为 . 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3,则它的面积为 . 3.如图,一棵大树在一次强台风中于离地面3米处折断倒下,倒下 树尖部分与树根距离为4米,这棵大树原来的高度为__________米。 4、△ABC 中各角的度数之比如下,能够说明△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是( ) A.1:2:3 B.2:3:4 C.3:4:5 D.3:2:5 5、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为 .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等于该三角形一条边长度的一半,则其顶角为 . 7、长方体地面长为4,宽为3,高为12,那么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 . 8、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度,CD 是AB 边上中线,若CD=5cm,则AB=____ _ 9、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为52度,那么另一个锐角度数为 10、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及其中线之和为6,那么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 11、在△ABC 中, ∠ACB=90 °,CE 是AB 边上的中线,那么与CE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与∠A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若∠A=35°,那么∠ECB= _________. 1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90°,∠BAC=30°,BC=10,则AB=________. 13、顶角为30度的等腰三角形,若腰长为2,则腰上的高__________,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 14、等腰三角形顶角为120°,底边上的高为3,则腰长为_________ 15、三角形ABC 中,AB=AC=6,∠B=30°,则BC 边上的高AD=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ABC 中, ∠A: ∠B: ∠C=1:2:3,CD ⊥AB 于D,AB=a ,则DB 等于( ) A.2a B.3a C.4a D.以上结果都不对 2.Rt △ABC 中,∠C=90°,∠B=54° ,则∠A=( ) A.66° B.36° C.56° D.46° 3.△ABC 中,∠A :∠B :∠C=1:2:3,则△ABC 是(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钝角三角形 4.以下四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 ) A.3,4,5 B.5,12,13 C.4,5,6 D.8,15,17 5.下列条件不能判定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是( ) A.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 B.有两条边对应相等 C.一条边和一个锐角对应相等 D.两个锐角对应相等 6.三角形中,到三边距离相等的点是( ) A.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三条高的交点 C.三条中线的交点 D.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7.等腰三角形腰长为13,底边长为10,则它底边上的高为 ( ) A.12 B.7 C.5 D.6 8.如右图,Rt △ABC 中,∠C=90°,∠B=30°,AD 是∠BAC 的平分线,AD=10,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A.8 B.5 C.6 D.4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题

A B P C D O (11题图) 第一章 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ABD 和△ACE 中,有下列四个论断: ①AB =AC ;②AD =AE ;③∠B =∠C ;④BD =CE 请以其中三个论断作为条件,余下的一个作为结论,写出一个正确的判断(⊙⊙⊙→⊙的形式写出来) . 2.如图,在△ABC 中,AD =DE ,AB =BE ,∠A =80°则∠DEC = . 3.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AB =AC +CD ,则∠B 与∠C 的关系是 . (2题图) (3题图) (4题图) 4.如图,∠AOP=∠BOP=15°,PC∥OA,PD⊥OA,若PC =4,则PD = .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则其顶角的度数为 度. 6.已知:如图,在△ABC 中,AB=15m ,AC=12m ,AD 是∠BAC 的外角平分线,DE ∥AB 交AC 的延长线于点E ,那么CE = cm . 7.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ADC =45°,把△ADC 沿AD 对折,点C 落在C / 的位置,如果BC=2,则 BC ′= . 8.在联欢晚会上,有A 、B 、C 三名同学站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位置上,他们在玩一个游戏,要求在他们中间放一个木凳,使他们抢坐到凳子的机会相等,试想想凳子应放在△ABC 的三条 线的交点最适当. 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3,腰长为1,则其底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10.以长为1、2、2 、5、3,中的三条线段为边长可以构成 个直角 三角形. A B C D E A B C D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共100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35分) 1、已知a =4,b =9,c 是a b 、的比例中项,则c = . 2、一本书的长与宽之比为黄金比,若它的长为20cm ,则它的宽 是 cm (保留根号). 3、如图1,在ΔABC 中,DE ∥BC ,且AD ∶BD =1∶2,则 S S ADE ?=四边形DBCE : . 图1 图2 图3 4、如图2,要使ΔABC ∽ΔACD ,需补充的条件是 .(只要写出一种) 5、如图3,点P 是RtΔABC 斜边AB 上的任意一点(A 、B 两点除外)过点作一条直线,使截得的三角形与RtΔABC 相似,这样的直线可以作 条. 图4 图5 图6 6、如图4,四边形BDEF 是RtΔABC 的内接正方形,若AB =6,BC =4,则DE = . 7、如图5,ΔABC 与ΔDEF 是位似三角形,且AC =2DF ,则OE ∶OB = . 二、选择题: (每题5分,共35分) 8、若 k b a c a c b c b a =+=+=+,则k 的值为( ) A 、2 B 、-1 C 、2或-1 D 、不存在 9、如图6,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BD 上的点,BF ∶FD=1∶3,则BE ∶EC= ( ) A 、 21 B 、3 1 C 、3 2 D 、4 1 图7 图8 图9 10、如图7,△ABC 中,DE ∥FG ∥BC ,且DE 、FG 将△ABC 的面积三等分,若BC=12cm , 则FG 的长为( ) A 、8cm B 、6cm C 、64cm D 、26cm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有一个角是3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B .有一个角是6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C .有一个角是9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D .有一个角是12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12、如图9, D 、E 是AB 的三等分点, DF∥EG∥BC , 图中 三部分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 则S 1:S 2:S 3( ) A.1:2:3 B.1:2:4 C.1:3:5 D.2:3:4 1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3 ,则它们周长之比为( ) A .1∶3 B .1∶9 C .1 D .2∶3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初中数学三角形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如图,在ABC ?中,33B ∠=?,将ABC ?沿直线m 翻折,点B 落在点D 的位置,则12∠-∠的度数是( ) A .33? B .56? C .65? D .66?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得到∠D=∠B ,再利用外角性质即可求出所求角的度数. 【详解】 解:如图,由折叠的性质得:∠D=∠B=33°, 根据外角性质得:∠1=∠3+∠B ,∠3=∠2+∠D , ∴∠1=∠2+∠D+∠B=∠2+2∠B=∠2+66°, ∴∠1-∠2=66°. 故选: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翻折变换以及三角形外角性质的运用,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折叠是一种对称变换,它属于轴对称,折叠前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位置变化,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2.如图,已知△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 =90°,BD 是∠ABC 的平分线,DE ⊥BC 于E ,若BC =10cm ,则△DEC 的周长为( )

A.8cm B.10cm C.12cm D.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 又∵∠A=∠DEB=90°,BD是公共边, ∴△ABD≌△EBD (AAS),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AD+DC+EC =AC+EC=AB+EC =BE+EC=BC =10 cm.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3.△ABC中,∠A:∠B:∠C=1:2:3,最小边BC=4cm,则最长边AB的长为()cm A.6 B.8 C5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出三角形中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设∠A=x, 则∠B=2x,∠C=3x,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x+2x+3x=180°,

等腰三角形 同步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3,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 =BC =AD ,则∠A = °. 5.已知直线yy ′⊥xx ′,垂足为O ,则图形①与图形_____成轴对称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2㎝,则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7.腰长为12㎝,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 8.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9.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 (-1,1)、B (2,3),若M 为x 轴上一点,且MA +MB 最小,则M 的坐标是________,MA +MB =____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边长为_____c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点M (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 .(—1,2) B .(-1,-2) C .(1,-2) D .(2,-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 D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3.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 则P ,P 1,P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14.如图,DE 是?ABC 中AC 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 =8厘米,AB =10厘米,则?EBC 的周长为( )厘米 A .16 B .28 C .26 D .18 15.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最多可以有( ) A .1条 B .3条 C .6条 D .无数条 16.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① y ′ ③ ② x ′ O x y (第5题) (第14题) E D A B C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章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2016?当涂县四模)在一张长为8cm,宽为6cm的矩形纸片上,要剪下一个腰长为5cm 的等腰三角形(要求: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与矩形的顶点A重合,其余的两个顶点都在矩形的边上).这个等腰三角形有几种剪法?() A.1 B.2 C.3 D.4 (第1题) (第3题) (第4题) 2.(2016春?盐城校级月考)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O为坐标原点,A(﹣4,0),B(0,3).若在该坐标平面内有以点P(不与点A、B、O重合)为一个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全等,且这个以点P为顶点的直角三角形与Rt△ABO有一条公共边,则所有符合条件的三角形个数为() A.9 B.7 C.5 D.3 3.(2016春?重庆校级月考)如图,在△ABC中,AB=BC,∠B=30°,DE垂直平分BC,则∠ACD的度数为() A.30°B.45°C.55°D.75°4.(2015?达州)如图,△ABC中,BD平分∠ABC,BC的中垂线交BC于点E,交BD于点F,连接CF.若∠A=60°,∠ABD=24°,则∠ACF的度数为() A.48°B.36°C.30°D.24°5.(2015?德阳)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AB=AC=AD=AE,且AB∥ED,∠EAB=120°,则∠DCB=() A.150°B.160°C.130°D.60°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6.(2015?香坊区三模)如图,等腰△ABC中,AB=AC,∠BAC=100°,BD平分∠ABC,AD ∥BC,连接CD,则∠ADC的度数为() A.50°B.60°C.70°D.80° 7.(2015?河北模拟)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58°,∠C=100°,连接BD,E是AD 上一点,连接BE,∠EBD=36°.若点A,C分别在线段BE,BD的中垂线上,则∠ADC 的度数为() A.75°B.65°C.63°D.61° 8.(2015?昌平区二模)如图,在已知的△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B,C为圆心,以大于B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两点M,N; ②作直线MN交AB于点D,连接C D. 若CD=AC,∠A=50°,则∠ACB的度数为() A.90°B.95°C.100°D.105° (第8题) (第10题) (第11题) 9.(2015?泰安模拟)直线y=x+1与坐标轴交于A、B两点,点C在坐标轴上,△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C最多有()个. A.4 B.5 C.7 D.8 10.(2015?罗田县校级模拟)如图,在∠AOB=30°的两边上有两点P和Q在运动,且点P 从离点O有1厘米远的地方出发,以1厘米每秒运动,点Q从点O出发以2厘米每秒运动,则△POQ为等腰三角形时,两点的运动时间为()秒.

八年级下册数学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2分。) 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它本身。 2、把 × = 改写成一道除法算式是()。 3、40分=()时 4、某数的是28,这个数是()。 5、 ×()=()× = ÷( )=1 6、一根铁丝长8米,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全长的(),每段长()米。 7、()千克的是14千克,44千米的是()千米。 二、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任何数都有倒数。 ()2、如果 ÷ =1,那么与互为倒数。 ()3、一种商品降价后,又提价,这种商品的价格没有变。 ()4、女生人数是男生的,男生人数就是女生人数的。 ()5、五年级人数占全校人数的,这里是把五年级人数看作整体“1”。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已知两个乘数的积是1,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 A、9 B、1 C、 D、无法计算 2、五(1)班学生数的是22人,这个班共有()人。 A、44 B、55 C、33 D、66 3、把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是盐占盐水的()。 A、 B、 C、 D、10倍 四、按要求作答。(共44分) 1、直接写出得数。(8分) 1÷ = 0÷ = ÷ ×0= 4× = ÷1= ÷3= ÷ = ×100÷100= 2、计算(要写出计算过程)。(12分) 8÷ ÷4 ÷6 12÷ ÷6 3、解方程。(9分)

χ = χ÷5 =χ = 4、不计算,把下列算式的商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4分) ① ÷② ÷③ ÷ 1 ④ ÷ (),(),(),() 5、看图列式计算。(6分) (2) 6、只列式不计算。(5分) 1、一个数的是120,这个数是多少? 2、30除以某数等于,求某数。 五、解决问题(每小题4分,共28分。若其中有一题是用方程来解的,可加1分。) 1、有一根长6米的绳子,截成每段长米,可以截成几段? 2、学校有科技书150本,恰好是故事书的本数的 ,文艺书的本数是故事书的 ,文艺书有多少本? 3、小明今年12岁。 1)小明的年龄是妈妈的,妈妈今年多少岁? 2)爸爸今年比妈妈大,爸爸今年多少岁? 4、原价是多少元? 5、学校修建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0米,宽8米,深1.5米。 1)如果在游泳池的四周和底部粉刷水泥,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粉刷水泥每平方米需要费用10元,水泥粉刷一共需要多少元?

八年级数学上册13_3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第13章《轴对称》 (§13.3)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则它的底角为_______°. 2.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6,则底边长3,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50°,则此等腰三角形顶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ABC 中,AB =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 =BC =AD ,则∠A = °. 5.已知直线yy ′⊥xx ′,垂足为O ,则图形①与图形_____成轴对称 6.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2㎝,则这 个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7.腰长为12㎝,底角为15°的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 . 8.到三角形各顶点距离相等的点是三角形 的交点. 9.在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A (-1,1)、B (2,3),若M 为x 轴上一点,且MA +MB 最小,则M 的坐标是________,MA +MB =________. 10.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3cm,其中一边长为5cm,则该等腰三角形的腰边长为_____cm..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1.点M (1,2)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 A .(—1,2) B .(-1,-2) C .(1,-2) D .(2,-1)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 .顶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全等 C .等腰三角形一边不可以是另一边的二倍 D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13.已知∠AOB =30°,点P 在∠AOB 的内部,P 1与P 关于OB 对称,P 2与P 关于OA 对称, 则P ,P 1,P 2三点构成的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① y ′ ③ ② x ′ O x y (第5题) (第14题) E D A B C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三角形的证明》2014年单元检测卷A(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4分)△ABC中,∠A:∠B:∠C=1:2:3,最小边BC=4 cm,最长边AB的长是() A.5cm B.6cm C.7cm D.8cm 考点: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三个内角的比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各个角的度数.以及直角三角形中角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解答:解:根据三个内角的比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直角三角形中的最小内角是30°,根据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得最长边是最小边的2倍,即8,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是运用了直角三角形中角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2.(4分)(2013?安顺)如图,已知AE=CF,∠AFD=∠CEB,那么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DF ≌△CBE的是() A.∠A=∠C B.AD=CB C.BE=DF D.AD∥BC 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分析:求出AF=CE,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 解答:解:∵AE=CF, ∴AE+EF=CF+EF, ∴AF=CE,

A、∵在△ADF和△CBE中 ∴△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AD=CB,AF=CE,∠AFD=∠CEB不能推出△ADF≌△CBE,错误,故本选项正确; C、∵在△ADF和△CBE中 ∴△ADF≌△CBE(SAS),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D、∵AD∥BC, ∴∠A=∠C, ∵在△ADF和△CBE中 ∴△ADF≌△CBE(ASA),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 3.(4分)(2012?河池)如图,在△ABC中,∠B=30°,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垂足为D.若ED=5, 则CE的长为() A.10B.8C.5D. 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得出BE=CE,根据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求出BE的长,即可求出CE长. 解答:解:∵DE是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

同步解析与测评

一汉字家园 ① 3、例:甜-------甜丝丝 晕------- 圆------- 傻------- 懒------- 气------- 暖------- 白------- 恶------- 喜------- 4、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静悄悄—()软绵绵—()沉甸甸—() ② 2、根据读音填字组词 ( )苦( )衣服 xīn xǐ ( )喜( )欢 3、读下面句子,说说有什么不同。 (1)欣欣的小脸胖乎乎的,五官端正。 欣欣的小脸胖乎乎的,五官端端正正。 (2)明明病了,老师急忙把他送到医院。 明明病了,老师急急忙忙把他送到医院。 5、用所给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冷冷清清: 整整齐齐: 吞吞吐吐: ③ 例、用下列词语写句子 活灵活现: 商量商量: 3、请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zǎi B.zài 记载.()载.重()载.歌载.舞() A.liáng B.liàng 重量.()测量.()数量.()量.一量.() ④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悲—深—横—生— 暑—老—短—矮— 寒冷—快乐—得到— 3、把成语补充完整。 ()天()地里()外()左()右()()甘()苦甜()蜜()东()西()仔细观察所填词语,你有什么发现?照样子再写几个词语吧。

咏柳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一树高, 万条垂下(), ()谁裁出, ()春风似()。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解释,打“√”。 裁: A.用剪刀。B.把多余东西去掉。 C.取舍。 D.判断 似:A.好像。 B.类似。 C.超过。 (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前面两句诗所描写的景象。 送春 例、选字填空 尤犹 ()其()豫()如()为

北京课改版数学八上136等腰三角形同步测试

13.6 等腰三角形练习(A ) 第1题. 如图,已知AB =AC ,AD =AE ,则△ABD ≌______,△ABE ≌_____. 答案:△ACE ,△ACD 第2题. 在△ABC 中, ∠B =∠C =40°,D 、E 是BC 上的两点,且∠ADE =∠AED =80°,则图中共有等腰三角形(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答案:C 第3题. 如果三角形一边的中线和这边上的高重合,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钝角三角形 答案:B 第4题. 有一个外角是120°,另两个外角相等的三角形是( ) A .不等边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答案:C 第5题. 在下列命题中:①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两个外角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有一边上的高也是这边上的中线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④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答案:C 第6题. 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在第三边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答案:C 第7题.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 ) A .过顶点的直线 B .底边上的垂线 C .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D .腰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答案:C 第8题. 在△ABC 中, ∠A =∠B =∠C ,则△ABC 是_____三角形. 答案:等边 第9题. 在△ABC 中,AB =AC , ∠C =2∠A ,BD 是∠ABC 的平分线,那么,图中有____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3 第10题. 如下图,△ABC 中,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E ,交BC 于D , △ABD 的周长为12,AE =5, 则△ABC 周长为_______. 答案:22 第11题. 在△ABC 中, ∠ABC =∠ACB , ∠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D ,过D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则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个,分别有______. 答案:5,△ABC ,△AEF ,△DEB , △DFC , △DBC 第12题. 在△ABC 中,AB =AC ,DE ∥BC ,交AB 于D ,交AC 于E ,则△ADE 是_____三角形. 答案:等腰 第13题. 在∠AOB 中,OP 是其角平分线,且PE ⊥OA 于E ,PF ⊥OB 于F ,则PE 与PF 的关系是_________. A B C D A C B E D A D C B E F A D C B E

《三角形的证明》单元测试1(含答案)

第一章 三角形的证明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ABC 中,AB = AC ,BD 平分∠ABC 交AC 边于点D ,∠BDC = 75°,则∠A 的度数为( ) A 35° B 40° C 70° D 110° 2、适合条件∠A =∠B = 3 1 ∠C 的三角形一定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任意三角形 3、用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下列图形:①平行四边形(不包含菱形、矩形、正方形);②矩形;③正方形;④等腰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的图形是( ) A ①②④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④ 4、已知△ABC 中,AB =AC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ABC 和△DBC 的周长分别是60 cm 和38 cm ,则△ABC 的腰和底边长分别为 ( ) A 24 cm 和12 cm B 16 cm 和22 cm C 20 cm 和16 cm D 22 cm 和16 cm 5、如图,△ABC 中,AC =BC ,直线l 经过点C ,则 ( ) A l 垂直A B B l 平分AB C l 垂直平分AB D 不能确定 6、三角形中,若一个角等于其他两个角的差,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6㎝、3㎝,则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9㎝ B 12㎝ C 12㎝或者15㎝ D 15㎝ 8、如图,已知在△ABC中,AB=AC,D为BC上一点, BE=CD,CF=BD,那么∠EDF等于( ) A 90°-∠A B 90°-2 1 ∠A C 45°- 2 1 ∠A D 180°-∠A 9、一个正方形和一个等腰三角形有相等的周长,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 5.6 cm 和13.2 cm ,则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为( ) A 64 cm 2 B 48 cm 2 C 36 cm 2 D 24 cm 2 10、如图,等边△ABC 中,BD=CE ,AD 与BE 相交于点P ,

地里【必修2】同步解析与测评电子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学习目标 1.了解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差异 2.知道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掌握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3.理解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正确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思维脉络 基础知识·梳理 知识清单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 决定因素 2. 特点 (1)不同总趋势:不断________ 时期 特点:世界人口增长的________时期 20世纪以来原因:生产工具和社会生产方式等方面的进步使人类 对自然环境的利用与适应性不断________ 特点:地区上是________的 (2)地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________水差异平,人口增长________ 表现发展中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 济的发展,________的进步,人口死率下降,因而 增长________人口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 人口增长模式 (1)构成指标:图中○1___________;○2___________;自然增长率。 (2)类型及特征。 2.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1)过程:_________型→_________型→_________型。 发达国家: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已进入_________型(2)空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没有完成由_________型向_________型的转变差异全世界:由_________型向_________型的过渡阶段 中国:目前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_________型的转变 预习自测 1. 世界人口在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增长的特点是() A. 极其缓慢 B.前快后慢 C. 速度加快 D.速度减慢 读图,完成第2~4题

练习-《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

E D C B A E D B A G N M Q P 人教版八上《等腰三角形》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如果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30o ,那么顶角是( ) (A )60o . (B )150o . (C )120o . (D )75o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B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C )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D )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3.在等腰三角形中,AB 的长是BC 的2倍,周长为40,则AB 的长为( ) (A )20. (B )16. (C )16或20. (D )以上都不对. 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o ,则顶角的度数为( ) (A )60o . (B )120o . (C )60o 或150o . (D )60o 或120o . 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夹角为45o ,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6.两根木棒的长度分别是5cm 和7cm ,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如果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那么第三根木棒长的取值情况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已知△ABC 中,AB =AC ,且∠B =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A )α≤45o . (B )0o <α<90o . (C )α=90o . (D )90o <α<180o . 8.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等于( ) (A )顶角. (B )顶角的一半 . (C ) 顶角的2倍. (D )底角的一半. 二、填空 9.等腰三角形 、 、 互相重合. 10.若一个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为100o ,则另两个角为 . 11.等腰三角形中,两条边的长分别为4和9,则它的周长是 . 12.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为9和12两部分,则腰长为 ,底边长为 . 1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均为整数且它的周长为10 cm ,那么它的三边为 . 14.如图,在△ABC 中,AB =AC ,∠BAD =30o ,AD =AE ,则∠EDC = . 15.如图,在△ABC 中,∠P =60o ,MN =MP ,MQ ⊥PN ,垂足为Q ,延长MN 至G ,取NG =NQ , 若△MNP 的周长为12,MQ =a ,则△MGQ 的周长是 . 16.如图,在△ABC 中,AD =1,DC =2,AB =4,E 是AB 上一点,且△DEC 的面积等于△ABC 面积的一半,则EB 的长为 .

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长方形ABCD的边AD上找一点P,使得点P到B、C两点的距离之和最短,则点P的位置应该在_____. 【答案】AD的中点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或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 AC=PC′,从而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这时的P点使BP+PC的之最短. 详解:如图,过AD作C点的对称点C′, 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可得:PC=PC′,CD=C′D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CD ∴△ABP≌△DC′P ∴AP=PD 即P为AD的中点. 故答案为P为AB的中点. 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得出动点P所在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2.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点 A(1,2),点 P 是 y 轴正半轴上的一点,且△AOP 为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

【答案】5(0,5),(0,4),0, 4?? ??? 【解析】 【分析】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求出OA 即可;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求出OP 即可;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OC 即可. 【详解】 有三种情况:①以O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D ,则OA =OD = 22125+=; ∴D (0,5); ②以A 为圆心,以OA 为半径画弧交y 轴于P ,OP =2×y A =4, ∴P (0,4); ③作OA 的垂直平分线交y 轴于C ,则AC =OC , 由勾股定理得:OC =AC =()2212OC +-, ∴OC =54 , ∴C (0,54 ); 故答案为:5(0,5),(0,4),0, 4?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情况是解此题的关键. 3.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P 是ABC 内任一点,PD AB ,PE BC ∥,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解析与测评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同步解析与测评《尊严》答案 词语天地: 尊严呈现沃土款待僵硬 (尊)重(呈)现许(配) (杰)出(捶)背准(备) (遵)守路(程)敬(佩) (洁)静(垂)头疲(惫) 近义词:朴实——(朴素)顿时——(立刻)确实——(准确) 赞赏——(夸奖)思量——(思考)疲惫——(疲倦) 反义词:凶恶——(仁慈)柔软——(坚硬)细嚼慢咽——(狼吞虎咽) 描写人物外貌的四字词语:文质彬彬、威风凛凛、衣冠楚楚、和蔼可亲 读写平台: 第一次狼吞虎咽是写除年轻人以外的逃难的人吃饭的样子,说明这些人根本没想到过通过劳动来获得食物。 第二次狼吞虎咽是写年轻人通过劳动来获得食物后吃东西的情形,说明年轻人拥有尊严,是一个不喜欢不劳而获的人。 读片段,完成练习。 年轻人外貌词语:脸色苍白、骨瘦如柴 年轻人说的话:“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 从年轻人外貌描写中,知道了:年轻人生活十分痛苦,贫苦得连一些饭都吃不上,很可怜。从年轻人说的话中,看出:年轻人是一个有骨气,意志坚强的人,能够用自己的手创造生活,有思想的人。 杰克逊大叔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能够帮助贫穷的人,从他能主动把食物送到年轻人的面前可以看出。 拓展空间: 渊博:渊,精深;博,广博。渊博:精深而广博,形容知识广且深,博学多才。 名副其实: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副,符合,彼此相称。其: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实:实际。 在我的格言里,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从。”意思是说:应该选择品行好的人交朋友,应该选择有用的书来读,应该选择有用的话来听,应该选择正确的行为去做。含义多么深刻,是名副其实的真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