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练习题

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6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狭义的教育是指( B)7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D )15

A. 人

B. 学校

C. 理论知识

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 A )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2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A )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 B )28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 B)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 C )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 A )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 A )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 B )17

A. 社会需要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D.文字的出现

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

功能的是( A )18

A. 学校出现

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C. 教师出现

D.痒、序的出现

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 D )19

A. 私塾

B. 乡学

C. 小学

D.“庠、序”

15.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 C )20

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B. 人的发展需要

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6.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20

A.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B. 人的发展需要

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7.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 D )20

A. 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B. 人的发展需要

C. 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D. 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8.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 A )21

A. 人类的教育实践

B. 人类的发展

C. 教育理论的逐渐完善

D.教育思想家的出现

19.《理想国》的作者是( B )22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和亚里士多德

D. 黑格尔

E.夸美纽斯

20.《教育过程》的作者是( D )32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杜威

D. 布鲁纳

21.倡导发现学习观点的是( B )32

A. 杜威

B. 布鲁纳

C. 夸美纽斯

D. 洛克

22.学校教育产生于( B )19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3.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C )

A.《论语》

B. 《大学》

C. 《孟子》

D.《学记》

24.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 C )28

A.《大教学论》

B. 《教育学》

C. 《普通教育学》

D. 《爱弥尔》

25.被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的是( D )28

A. 传统教育

B. 实用主义教育

C. 试验主义教育

D. 卢梭自然主义教育

26.“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提出者是( C )30

A. 赫尔巴特

B. 布鲁姆

C. 杜威

D.赞科夫

27.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 D)24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夸美纽斯

D.亚里士多德

28.“教育即生长”这一论断的提出者是(B )

A.皮亚杰

B.杜威

C.陶行知

D.卢梭

二、多选题

1. 到目前为止,关于教育起源问题,较有影响的说法有( ABC )

A. 生物起源论

B. 心理起源论

C. 劳动起源论

D.人类起源论

2.教育产生的必要条件是( BC )

A. 社会需要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D.文字的出现

3.在周朝,为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学校已普遍建立,学校分为

A. 国学

B. 省学

C. 乡学

D. 殿学

E. 地方学

4.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国学可分为( AE )19

A.大学

B. 省学

C. 乡学

D. 殿学

E.小学

5. 在我国奴隶制社会的周朝,乡学可以分为( ABCD )

A. 塾

B. 庠

C. 序

D.校

E.舍

6. 古埃及的学校分为( ABCD )20

A. 宫廷学校

B. 职官学校

C. 寺庙学校

D. 文士学校

E. 骑士学校

7.首创“实验教育学”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是(AD )

A. 梅伊曼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拉伊

E. 卢梭

8.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把教育目标分为( ABC )

A. 认知目标

B. 情感目标

C. 动作目标

D. 意志目标

E. 思维目标

9.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四阶段是( ACDE )

A.明了

B.引入

C. 联想

D. 系统

E. 方法

三、改错题

1.作为(宏观)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2.作为(中观)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

研究的教育科学。

3.作为(微观)师范院校学生专业基础课程的教育学是以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4.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5.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人类劳动的进行。

6. 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是《教育学原理》。

7. 将心理学引入教育的第一人是亚里士多德。

8. 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

9. 发现学习观点的倡导者是布鲁纳。

10.《理想国》的作者是柏拉图。

11. 教育思想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教育实践。

12. 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13. 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是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14. 学校产生的重要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和应用。

15.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赫尔巴特。

16.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杜威。

17.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18. 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

19.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规律。

20.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夸美纽斯。

21.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大教学论》。

2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夸美纽斯。

23.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赫尔巴特。

24. 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杜威。

第二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中的地位是( B )。

A. 决定

B.中介转化

C. 改造

D. 激化

2.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3.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4.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C )。

A. 制度

B. 风俗

C. 文化

D. 人际关系

5.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是( C )。

A. 长相

B. 吃穿

C. 遗传

D. 生活习惯

6.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B )。

A. 遗传

B. 个体活动

C. 社会环境

D. 自然环境

7.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 社会环境

B. 自然环境

C. 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8.教育的政治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是( D )

A. 促进经济发展

B. 适应社会发展

C. 民主参与

D. 培养人

9.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是( A )

A. 遗传素质

B. 社会环境

C. 学校教育

D. 个人努力

10.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 )。

A. 生产力

B. 文化

C. 政治

D. 社会制度

11.制约教育发展的权利和机会的是( D ).

A. 经济

B. 文化

C. 生产力

D. 政治

12.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的是( C )

A. 文化

B. 社会制度

C. 生产力

D. 政治

13.制约教育结构的是( A )

A. 生产力

B. 文化

C. 政治

D. 社会制度

14.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集中表现在( B )。

A. 对社会的重视程度

B. 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

C. 学校教育的地位

D. 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

15.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 B )。

A. 人的全面发展

B. 因材施教

C. 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D. 人发展的顺序

16.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 C )。

A. 人的全面发展

B. 因材施教

C. 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D. 人发展的顺序

17.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 A )。

A. 人的全面发展

B. 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C. 取长补短

D. 人发展的顺序

18.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必须( C )。

A. 人的全面发展

B. 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C. 取长补短

D. 人发展的顺序

二、多选题

1. 影响人发展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ACE )

A. 个体的先天性素质

B. 人际关系

C. 个体活动

D. 大气污染

E. 社会环境

F.学校教育

2.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表现在( ABCD )

A. 计划性

B. 组织性

C.协作性

D. 全面性

E. 选择性

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导向作用是因为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 ABCDE )

A. 目的性

B. 系统性

C. 选择性

D. 专门性

E. 基础性

4.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 ABCDE )

A. 传承文化

B. 改造文化

C. 创造文化

D. 更新文化

E. 活化文化

5.教育的社会功能的特点表现在( ABCDE )

A. 间接性

B. 隐含性

C. 潜在性

D. 迟效性

E. 超前性

三、改错题

1. 教育活动具有两个最基本的客观制约性,即教育的社会制约性和教育的人的制约性。

2.学校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是相对人发展的后天因素中的自发的社会环境而言的。

3.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

4.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表现在提高国民的人力资本和生产科学技术

5.教育社会功能的超前性是指教育的社会功能要适度地超越社会发展的需要。

6.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取长补短

7.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教育必须人的全面发展

8.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必须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9.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

10.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大区别集中表现在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价值上

11. 制约教育结构的是生产力

12.制约教育目的的性质的是政治因素

13.制约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是生产力

14.制约教育权利和机会的是政治

15.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的是生产力

16.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是遗传素质

17.教育的政治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培养人

18.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校教育

19.在个体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

20.教育的出发点是人

第三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2.教育艺术的创造性主要决定于( D )。

A. 教师

B. 教育思想

C. 教育制度

D.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3.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A. 教育风格

B.教育质量

C.教育方法

D.教育思想

4.教育艺术中最基本的是( C )。

A. 教育准备艺术

B. 教育组织艺术

C. 言语艺术

D. 教育方法艺术

5.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是()。

A.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矛盾

B.社会发展需要

C.个人发展需要

D.教育本身需要

6.往往把教育规律绝对化、偶像化,把教育规律当作是一种异己的力量是()的观点。

A.唯物主义

B. 唯意志论

C.宿命论

D.唯心主义

7.我们认识教育规律的目的是()。

A.发现教育规律

B.创造教育规律

C.改造教育规律

D.利用教育规律

8.产生幽默意境的各个环节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 D )

A.制造悬念

B.铺垫渲染

C.产生突变

D.出现反转

二、多选题

1.从共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A.教育者

B. 受教育者

C.教育设备

D. 教育中介

E.教育文化

2. 从历时的角度划分,教育活动可以划分为()。

A. 教育目的

B. 教育者

C. 教育手段

D. 受教育者

E. 教育结果

3. 运用系统方法,可以把教育规律系统划分为()。

A.教育结构规律

B.教育功能规律

C.教育的内容规律

D.教育的外部规律

E.教育发展规律

4.教育的言语艺术主要包括()

A.口头言语艺术

B.书面言语艺术

C.体态言语艺术

D.活动言语艺术

E.参与言语艺术

5.将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转化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行动,所需要的环节有()

A.教育规律理论化

B.教育理论目的化

C.建立教育实践的观念模型

D.技术化

E.行动化

6.下列属于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的有()。

A.人道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民主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E.个性性原则

7.下列属于教育艺术特点的是()

A.情感性

B.创造性

C.双边性

D.主体性原则

E.审美性

8.下列属于教育口语特点的有()。

A.针对性

B.诱导性

C.说理性

D.感染性

E.教育性

9.处理偶发事件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

A.说理

B.冲淡

C.顺话

D.趣解

E.富有激情

10.下列属于教育口语艺术的有()

A.导入

B.讲授

C.提问

D.结语

E.批评语

11.与教育口语相比,教育体态语的特点体现在()

A.直观

B.模糊

C.敏感

D.丰富

E.辅助

12.幽默意境的形成过程包括的环节有()

A.制造悬念

B.铺垫渲染

C.慎重思考

D.出现反转

E.产生突变

三、改错题

1.“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认识教育规律

2.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教育风格

3.教育艺术中最基本的是言语艺术

4.教育发展的内在原因是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发展水平的矛盾

5.把教育规律绝对化、偶像化,把教育规律当作是一种异己的力量的是宿命论观点。

6.我们认识教育规律的目的是利用教育规律

7.教育中,产生幽默意境的各个环节中,具有关键意义的是出现反转

第四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 D )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C )。

A.教育内容

B. 教育规律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制度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 C )。

A.教育内容

B. 教育目的

C.教育艺术

D. 教育制度

4.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D )

A.教育法规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5.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D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6.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是( D )。

A.教育法规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是( C )。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方针

D.教育目的

8.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 C )。

A.教育内容

B. 教育规律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制度

9.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 )

A.教学工作

B. 教育管理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内容

10.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B )。

A. 教育规划

B. 教学工作

C. 教育政策

D. 教育内容

11.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 C )。

A.社会本位理论

B. 教育发展规律

C.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D. 个人本位轮

12.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 C )。

A. 体育

B. 德育

C. 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13.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C )。

A.杜威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14.《天鹅之歌》的作者是( D )。

A.杜威

B. 卢梭

C. 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15.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 A )。

A.旧分工

B. 自由时间

C. 生产劳动与教育

D. 社会化大生产

16.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的是( D )。

A.旧分工

B. 自由时间

C. 生产劳动与教育

D. 社会化大生产

17. “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C )。

A.旧分工

B. 自由时间

C. 生产劳动与教育

D. 社会化大生产

18.构成人的素质的基础性要素是( A )。

A. 体能和智能

B.道德品质

C.活动能力

D.情感、意志、性格

19.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素质基源是( C )。

A. 活动能力

B.道德品质

C. 体能和智能

D.情感、意志、性格

20.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的是( B )。

A.智能

B. 体能

C.活动能力

D.性格

21.构成人的素质的心理基础的是( A )。

A.智能

B.道德品质

C.活动能力

D.意志

22.在人的各种素质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智能

B. 体能

C.活动能力

D.性格

23.在人的活动和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调节作用的是( D )。

A. 活动能力

B.道德品质

C. 体能和智能

D.情感、意志、性格

24.人的素质中的动力因素是( D )。

A. 体能和智能

B. 情感、意志、性格

C. 道德品质

D.活动能力

25.人的素质中调节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方向和行为规范的是( B )。

A.智能

B.道德品质

C.活动能力

D.意志

26.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量基础是( D )。

A. 活动能力

B.道德品质

C. 体能和智能

D.情感、意志、性格

27.人的素质结构中,调节着活动的强度、速度与节奏的是( B )。

A. 体能和智能

B. 情感、意志、性格

C. 道德品质

D. 活动能力

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 A )年颁布的。

A.1986

B.1987

C.1993

D.1988

29.在“五育”中,体现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B )。

A. 智育

B. 德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0.在“五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的是( A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1.“五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 B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2.在“五育”中,为其他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的是( B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3.在“五育”中,解决人发展的社会价值方向问题的是( B )。

A. 智育

B. 德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34.在“五育”中,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的是( A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二、多选题

1.教育方针一般包括( ABCD )。

A. 教育的性质

B. 指导思想

C.教育目的

D. 教育工作的方向

E. 教育法规

2.下列属于个人生活和发展中非理性因素的有( ABCD )。

A. 情感

B. 意志

C. 性格

D. 想象、顿悟

E.思维

3.下列属于人生活和发展中理性因素的有( AE )。

A.认知

B. 思维

C. 性格

D. 想象、顿悟

E.智力

4.历史上出现过的关于教育目的的理论有( BC )。

A.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B. 社会本位论

C. 个人本位论

D. 学校本位论

E. 教育本位论

5.一般认为,我国现行的中小学实施的全面发展教育包含( ABCD )。

A. 德育

B. 智育

C. 体育

D.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E.心育

三、改错题

1.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教育艺术问题。教育目的

2.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教育规律。教育目的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育内容。教育目的

4. 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制度。教育目的

5.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教育制度。教育方针

6.培养人的质量和规格要求的是教育法规。教育目的

7.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和基本原则是教育政策。教育方针

8.教育方针中核心和基本的内容是教育内容。教育目的

9.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教育管理。教学工作

10. 实现教育目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教育政策。教学

11.教育目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发展规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12.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教育场所。智育和美育

13.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卢梭。英国教育家洛克

14.《天鹅之歌》的作者是洛克。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15.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化大生产。旧分工

16.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的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社会化大生产

17.“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学校教育。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

18.构成人的素质的基础性要素是活动能力。体能和智能

19.人从事一切活动的素质基源是道德品质。体能和智能

20.构成人的素质的生理基础的是智能。体能

21.构成人的素质的心理基础的是意志。智能

22.在人的各种素质要素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智能。活动能力

23.在人的活动和发展起着积极或消极调节作用的是道德品质。情感、意志和性格

24.人的素质中的动力因素是活动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

25.人的素质中调节着人的活动的社会方向和行为规范的是意志。道德品质

26.人的素质结构中的能量基础是体能和智能。情感、意志和性格

27.人的素质结构中,调节着活动的强度、速度与节奏的是活动能力。情感、意志和性格

28.在“五育”中,体现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智育。德育

29.在“五育”中,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的是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德育

30.在“五育”中,为其他方面的教育活动提供科学知识与智慧基础的是德育。智育

31.在“五育”中,为其他各育取得良好成效的必要前提的是体育。智育

第五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 )。

A.舒尔茨

B. 贝克尔

C. 丹尼森

D. 闵塞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发展目标是( D )。

A.人的全面发展

B.学校发展

C.社会发展

D. 创造经济效益

4.进步主义教育为核心是()。

A. 永恒主义

B. 要素主义

C. 实用主义

D. 结构主义

5.五条著名的实验教学原则是( C )提出的。

A. 赞科夫

B.凯洛夫

C.杜威

D. 舒尔茨

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C )。

A.教师改革

B. 政策规划

C.课程改革

D. 教学改革

二、多选题

1.下列帕斯通教育改革理论范型中属于均衡范型的有()。

A. 进化论

B. 新进化论

C. 结构功能论

D. 系统论

E. 文化复兴论

2. 下列帕斯通教育改革理论范型中属于矛盾范型的有()。

A. 新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主义

C. 文化复兴主义

D. 系统论

E. 无政府理想主义文结

三、改错题

1.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教育本身需要。

2.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贝克尔。

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的发展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4. 进步主义教育的核心是结构主义。

5.五条著名的实验教学原则是凯洛夫提出的。

6.教育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

第六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 B )。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2.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C )。

A.行政部门

B. 领导

C.教师

D. 校长

3.教师职业的出现是在( C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春秋战国时期

D.封建社会

4.师范教育明确成为学制的一部分首次是在( A )中提出的。

A.“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六三三学制”

D. “新学制”

5.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 D )。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6.标志着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的是( A )

A. 教师资格制度

B.教师水平的提高

C. 教师社会地位提高

D.教师收入提高

7.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 )。

A.“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六三三学制”

D. “新学制”

8.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的国家是( C )。

A. 美国

B. 德国

C. 法国

D. 英国

9.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人是( C )。

A. 布鲁纳

B. 杜威

C. 拉萨尔

D. 洛克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教师职业归于( B )。

A. 领导人员

B.专业技术人员

C. 干部

D. 公职人员

11.教师专业化标准的根本体现与核心是( A )。

A.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B. 法规保障

C. 政策保障

D. 领导重视

12.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 B )。

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1996年

13.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政策法规是( A )。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14.规定了我国教师资格取得的五项要素的是( B )。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D.《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15.“学科教学法(PCK)”提出者是( A )。

A. 舒尔曼

B. 杜威

C. 拉萨尔

D. 洛克

16.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起码的条件是( A )。

A. 专业知识

B. 专业精神

C. 专业权力

D. 专业技能

17.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性标志是( B )。

A. 专业知识

B. 专业精神

C.较强研究能力

D. 专业技能

18.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是( A )。

A专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B. 专业知识

C. 专业训练

D. 专业技能

19.衡量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是( C )。

A.专业地位

B.政治地位

C. 经济地位

D. 职业声望

20.教师角色的思想基础和调节机制是( B )。

A.教师地位

B. 教师职业理念

C. 教师人格

D. 教师素质

21.教师角色的直接体现是( A )。

A. 教师的特定行为方式

B. 教师地位

C. 教师素质

D.职业理念

22. 教师解决角色冲突的基本方法是( C )。

A. 教师作主

B.

C. 角色协调

D.

23.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是( B )。

A. 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及教学能力

B. 科学文化知识

C. 扎实的学科知识

D. 教师角色

24. 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起码条件是( A )。

A. 扎实的学科知识

B. 科学文化知识

C. 角色意识

D.职业道德

25.教师把自己所知转化为学生所知、把自己所能转化为学生所能得独特的智慧是( B )

A. 扎实的学科知识

B. 教育科学方面的知识及教学能力

C. 科学文化知识

D.职业道德

26.教师工作的动力性素质是( A )。

A. 教师的专业精神

B. 师德修养

C. 业务素质

D. 智力素质

27. 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 C )。

A. 教师的专业精神

B. 师德修养

C. 业务素质

D. 智力素质

二.多选题

1. 我国教师资格取得的要素是( abcde )。

A. 中国公民

B. 思想品德条件

C. 学历条件

D. 教育教学能力

E. 认定合格的手续

2. 舒尔曼认为专家教师是由( bd )组成的。

A. 学科教学法

B. 学科内容

C. 课程知识

D. 教师教养

E.社会认可

3.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的领域有( abce )。

A. 内容知识

B. 一般教学法知识

C. 学科教学法

D. 教学目的

E. 课程知识

4. 舒尔曼认为教师的专业教养包括( abe )。

A. 学习者及其特征知识

B. 教学情景脉络知识

C. 一般教学法知识

D. 课程知识

E. 教学目的、价值、哲学、历史学基础知识

5. 教师专业发展包括的内容有( abc )。

A. 专业精神的发展

B. 专业知识的发展

C. 专业技能的发展

D. 专业权力

E. 专业手段

6. 教师劳动的特点包括( cbde )。

A. 差异性

B. 示范性

C. 创造性

D. 系统性

E. 学习性

7. 教师的社会地位由( acde )组成。

A. 专业地位

B. 个人地位

C. 职业声望

D. 政治地位

E. 经济地位

8.不同国家存在的教师经济地位的类型有( acde )。

A. 高于型

B. 持平型

C. 低于型

D. 等于型

9. 教师的角色期望大体可分为( acd )几个方面。

A. 社会的期望

B. 地位期望

C. 学生的期望

D. 自我期望

E. 家庭期望

10. 教师角色形象的自我期望包括( bce )。

A. 专业人员型

B. 道德中心型、

C. 教学中心型

D. 学生领导型

E. 学术中心型

11. 教师职业角色的自我期望包括( ade )。

A. 专业人员型

B. 学术中心型

C. 道德中心型

D. 学生领导型

E. 雇员取向型

12. 从教师履行职责的角度来看,教师的素质结构包括( bcd )。

A. 教育家的意识

B. 专业精神

C. 师德修养

D. 业务素质

E. 创新精神

13. 教师的基本素质成分包括( a bcd )。

A. 知识结构

B. 个性品质

C. 教学能力

D. 教育观念

E. 教育创新

三.改错\\

1.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校长。教师

2.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行政部门。教师

3.教师职业的出现是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4.师范教育明确成为学制的一部分首次是在“壬寅学制”中提出的。癸卯学制

5.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钦定学堂章程》

6.标志着教师职业的专业水平大大提高的是教师收入提高。教师资格制度

7.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六三三学制”。“癸卯学制”

8.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的国家是美国。法国

9.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人是杜威。拉萨尔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教师职业归于公职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11.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正式施行的时间是1995年。1994

12.标志着我国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国家政策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

13.“学科教学法(PCK)”提出者是拉萨尔。舒尔曼

14.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最起码的条件是专业技能。专业知识

15.区分一个教师是专业教师还是非专业教师的根本性标志是专业知识。专业精神

16.教师专业地位的实质是专业技能。专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17.衡量教师社会地位最直接和最基础的指标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18.教师角色的思想基础和调节机制是教师人格。教师的职业理念

19.教师角色的直接体现是教师地位。教师的特定行为方式

20.教师教书育人的基础是扎实的学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

21. 教师教好所教学科的起码条件是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

22.教师工作的动力性素质是师德修养。专业精神

23. 教师职能体现的关键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精神。业务素质

第八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

A.性格

B. 气质

C. 理想

D.兴趣

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A. 信念

B. 性格

C. 理想

D.动机

4.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是()。

A.性格

B. 理想

C. 兴趣

D. 能力

5.决定教学系统本身存在的内在因素是()。

A.教学要素

B.教学内容

C.教学过程

D.教师

6.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7.“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A. 苏格拉底

B. 昆体良

C. 赫尔巴特

D. 布鲁纳

8.“学科中心说”这一理论的核心概念是()。

A.学科内容

B.学科教学

C. 学科结构

D.教材

9.“学科中心说”认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

A. 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

B.适应社会发展

C. 提高教学质量

D. 促进学校发展

10.“学科中心说”认为教育的根本职能是()。

A.促进人发展

B. 创新文化

C. 促进经济发展

D. 巩固政权

11.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动力是()。

A. 教学过程本质的基本矛盾

B. 教师与教材的矛盾

C. 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矛盾

D. 学生与教材的矛盾

12.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3.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A.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14.主张“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出自()著作。

A.《中庸》

B.《论语》

C. 《大学》

D.《孟子》

16.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练习的提出者是()。

A.昆体良

B. 布鲁纳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7.第一个企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 布鲁纳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8.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 布鲁纳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19.把教学过程分为疑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的教育家是()。

A.昆体良

B.杜威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20.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教学阶段的教育家是()。

A凯洛夫. B. 赞克夫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

21.是认识活动的核心要素是()。

A.感知

B. 思维

C.记忆

D.想象

22.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上升,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

A.记忆力

B.努力学习

C. 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D.积极实践

23.关于儿童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学说”理论的提出者是()。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赞可夫

24. 关于儿童发展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赞可夫

25关于儿童发展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赞可夫

26.关于儿童发展的“一般发展论”的提出者是()。

A. 维果茨基

B. 皮亚杰

C. 科尔伯格

D. 赞科夫

27.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A. 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

B. 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C. 提高学习者的创造力

D.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28教学设计与开发的最终目的是()。

A. 满足人类学习生命存在及其优化活动的需要

B. 提升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C. 促进教学开展

D. 丰富校园文化

29.在教育文化的意义上,人的学习生命的本质在于()。

A.教育活动

B.社会活动

C. 学习活动

D.思维活动

30.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主张出自于()。

A. 《学记》

B.《论语》

C. 《大学》

D.《孟子》

31.主张“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 孟子

C. 韩愈

D. 朱熹

32.教学原则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的提出者是()。

A.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杜威

二.多选题

1.“双基”是指()。

A. 基础知识

B.基本素质

C. 基本人格

D. 基本技能

E.基本经验

2. 人的技能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A. 动作技能

B. 阅读技能

C. 写作技能

D. 智力技能

E. 体育技能

3.下列属于动作技能的有()。

A. 写字

B. 心算

C. 游泳

D. 踢球

E. 默读

4.下列属于智力技能的有()。

A. 作文

B.心算

C.写字

D. 默读

E.踢球

5.下列属于心理活动倾向性方面的特征的有()。

A.气质

B. 信念

C. 理想

D. 兴趣

E. 动机

6. 教学系统的要素包括()。

A. 教师

B. 学生

C. 内容

D. 环境

E.反馈

7.在教学中,环境一般可以分为()几个层次。

A. 班级

B. 校风

C. 校内

D. 教风

E. 校外

8.教学中,环境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A. 物质环境

B. 心理环境

C. 社会环境

D.文化环境

E.自然环境

9.下列属于教学中的物质环境的有()。

A. 教学用品

B. 文体器材

C. 校风

D. 班级

E. 学校管理水平

10.下列属于教学中社会环境的有()。

A. 集体组织状况

B. 师生交往水平

C. 教师素养

D. 家长素养

E. 社会风尚

11.下列属于教学中心理环境的有()。

A. 校风

B. 教风

C. 传统观念

D. 学校管理水平

E. 学风

12.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几个方面。

A.思维

B. 认知

C. 情感

D.想象

E. 能力

13.昆体良提出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是:()。

A.认知

B. 模仿

C. 接受理论的指导

D. 反馈

E. 练习

14. 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A. 明了

B. 联想

C. 系统

D. 方法

E. 实践

15.杜威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阶段。

A. 疑难

B. 问题

C. 验证

D. 结论

E. 假设

16.凯洛夫把教学过程分()几个教学阶段。

A. 感知

B. 理解

C. 巩固

D.掌握

E. 运用

17.现代教学活动设计和开发的主要指标有()。

A. 教师个人的长处、弱点

B. 教师的经验、能力和兴趣

C. 学生的需要、经验和成熟水平

D. 教学内容

E. 教学目标

18.人的学习包括()。

A.环境学习

B. 经验学习

C. 文化价值学习

D. 具体的知识学习

E.课程学习

19.经验学习的机制主要有()。

A. “同化”

B. “顺应”

C. “转化”

D. “异化”

E.“协调”

20.下列属于价值观特点的有()。

A. 主观性

B. 发展性

C. 社会历史性

D. 导向性

E.不稳定性

21. 价值认识过程呈现出阶段性,大致表现为()。

A. 价值感知

B.价值评价

C. 价值理解

D.价值活动

E. 价值体验

22.人的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包括()。

A. 游戏

B. 学习

C. 认识

D. 思维

E. 劳动

23.教学活动设计与开发原理包括()。

A.“人—物”互动原理

B.“物—物”互动原理

C. “人—人”互动原理

D. “个体与自身”互动原理

E.“家庭—个人”互动原理

三.改错题

1.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实践活动。

2.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性格。

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是信念。

4.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的特征是理想。

5.决定教学系统本身存在的内在因素是教学过程。

6. 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布鲁纳。

7.“产婆术”的发明者是昆体良。

8.“学科中心说”认为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适应社会发展。

9.“学科中心说”认为教育的根本职能是促进经济发展。

10.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空间结构。

11.我国古代,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孟子。

12.主张“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的思想家是孔子。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理论出自《大学》。

14.三个递进的学习阶段:模仿、接受理论的指导、练习的提出者是布鲁纳。

15.第一个企图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来分析教学过程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6.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布鲁纳。

17.把教学过程分为疑难、问题、假设、验证和结论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

18.把教学过程分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教学阶段的教育家是赞克夫。

19.认识活动的核心要素是记忆。

20.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上升,关键就是要使学生努力学习。

21.儿童发展的“文化-历史理论”和“最近发展区学说”理论的提出者是科尔伯格。

22.儿童发展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赞可夫。

23.儿童发展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提出者是皮亚杰。

24.教学设计与开发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学开展。

25.在教育文化的意义上,人的学习生命的本质在于社会活动。

26.“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主张出自于《大学》。

27.主张“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思想家是韩愈。

28.教学原则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反馈原则的提出者是巴班斯基。

第九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2.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3.是当代教学策略发展的内在实质是()。

A.教授化—学习化

B.教授—管理

C. 教师——学生

D.管理—组织

4.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A. 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 学习内容

D.学习过程

5.教学策略的基础和核心是()。

A.教学方法

B. 学习策略

C. 教学过程

D.教学内容

6. 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为主体的策略。

A.学生行为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师行为

7. 教学管理策略的核心是()。

A. 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

B. 提高学生能力

C.提高学生知识水平

D. 提高教师地位

8. 学习方式的价值取向是()。

A.满足学校发展

B. 满足学习需要

C. 满足个体心理发展

D.满足学科发展

9. 学习方式的基础是()。

A. 学习心理原理

B. 学习需要

C. 学科发展

D.教师素质

10.学习方式的核心是()。

A. 学习活动形式的设计

B. 学习需要

C. 学习心理原理

D.学生素质

11. 掌握学习的提出者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

A.布鲁纳

B. 布卢姆

C.巴班斯基

D. 赞克夫

12.掌握学习的关键成分是()。

A.形成性评价

B. 选择性教学

C. 自定学习步子

D.单元测验

13.教学评价对象的核心是()。

A. 学生学业成就

B. 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

C. 教师教授质量

D. 教学的评价

14.教学评价对象的重点是()。

A.教学的评价

B. 学生学业成就

C. 教师教授质量和课程设计与教学设计

D. 教学系统

15 学完某门课程或某个重要部分之后进行的旨在评价学生是否已达到教学目标的测试和成绩属于()。

A. 终结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学业性评价

16.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是()。

A.课程评价

B. 学生学业成就评价

C. 教师教学评价

D.活动评价

17.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方法是()。

A. 学科成就测验

B. 专门调查与心理测量

C.日常考查

D.检查作业

18. 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A.课堂教学

B.课外教学

C. 实践教学

D.劳动教学

19.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 上课

C.教案编写

D.教学评价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A. 讲授法

B. 谈话法

C. 读书指导法

D. 练习法

E. 讨论法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备课讲稿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 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 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20.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是( B )

现代教育学答案(完整版!!)

《现代教育学》复习重点内容 扈中平主编的《现代教育学》(第3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含义 1.教育:广义的教育,即有意识的、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目的的社会活动。 2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更准确地揭示教育的质的规定 ②立足于赋予教育以正面价值。 2.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是一种由学校等教育机构实施的专门性、制度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即根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合理要求,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平等的交往与互动过程,促进受教者健全发展的活动。 4个基本立足点:①立足于揭示学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②立足于教育学的学科立场 ③立足于学校教育应有的价值立场 ④立足于学校教育的实践立场 构成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科学。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学记》、《理想国》、《论语》、《雄辩术原理》等教育著作在教育史上的地位 1.《学记》,是我国及世界上最早的一篇集中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中国古代一部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2. 柏拉图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史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任务,他的《理想国》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座重要的里程碑,他最早提出了完整地教育体系,是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奠基人。 3.《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和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教育的正统。 4. 《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穆勒评价:他的著作是整个文化教育领域中古代思想的百科全书。 四、夸美纽斯、卢梭、洛克、赫尔巴特和杜威的主要教育思想 1. 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教育学之父” 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及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 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复习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试题及答案第二章现代教育目的一、单选题 1.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对整个教育活动起指导作用的是()。 A.教育内容 B.教育方法 C.教育目的 D.教学组织形式2.教育方针的有关规定表述了国家的()。 A.教育性质 B.教育目的 C.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 D.培养目标 3.以涂尔干为代表的教育目的观是()。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现代 D.社会本位 4.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满生活 D.社会本位 5.从教育法所规定的教育方针看,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 6.我国教育目的建立的理论基础是()。 A.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学说 B.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学说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D.教育必须培养劳动者的学说 7.中国实施新教育最早称教育目的为()。 A.教育宗旨 B.培养目标 C.教育指南 D.教育方案 8.教 1 / 9

育目的是三层次结构中,最低层次的是()。 A.培养目标 B.教学目标 C.课程目标 D.课堂目标 9.个人本位论强调教育目的应当注重()。 A.社会需要 B.人的需要 C.人的情感 D.人的个性 10.教育目的价值观的客体论转变所导致的是()。 A.占有性个人主体 B.共存的类主体 C.交互主体性 D.主体论二、多选题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可以分为()。 A.个人本位 B.指导性 C.指令性 D.社会本位 2.教育方针一般包括的内容有()。 A.教育制度 B.教育工作总任务 C.培养人才总目标 D.培养人才途径 3.德国的新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代表人物有()。 A.席勒 B.裴斯泰洛齐 C.康德 D.赫尔巴特 4.教育目的功能主要有()。 A.激励 B.指导 C.评价 D.指令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A.体现人类发展历史进程 B.真正的结合点是科学技术C.在我国现阶段还受限制 D.是我国的教育目的 6.教育目的是()。 A.教育行动的先导 B.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 C.只在教育活动开始时发挥作用 D.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7.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所具备的客观经济条件是()。

(完整版)《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编上课教师的上课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与教育学概念 1、教育: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广义)(8) 2、狭义教育:即学校教育,由专门教育机构承担,有专门教职人员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9) 3、教育学: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社会科学。它的任务在于 揭示教育的规律。(15) 第二节、教育及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出现 1、教育的产生(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15) 2、教育的发展: 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开始出现)近代教育现代教育(20世纪后的教育) 3、学校教育制度 二、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萌芽(22)补充(8) 2、西方教育学思想(23)补充(9) 3、近现代教育思想发展和教育学的形成(26—31) 教育学的建立(补10—11) 补充 4、当代教育学发展(12) 5、教育学研究方法(13) 第二章:人、教育、社会 第一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人与社会) (对立统一的关系,既有矛盾又有一致性)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 1、矛盾性是指人认识、适应、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 的素质要求之间的差异。(p34) 2、矛盾表现:[1]社会发展方向力图规定人的发展方向 (p35) [2]社会发展水平制约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水平往往落后社会发展水平)[3]社会的各级各类结构制约人才的各级各类结构 [4]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与人的发展需要和可能性存在着不一致的矛盾 [5]社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影响和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一致性 1、一致性是指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相互 决定。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是人发展的结果。人的社会实践是二者互动的中介。(p36) 2、一致性表现:(p36) [1]社会发展决定人的发展(社会历史条件是怎样的,人的发展状态大体就是怎样的)[2]人的发展也决定社会的发展(人有主观能动性,人也在改变环境,社会历史是人发展的结果,随人的发展而发展。)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得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得序号填在题干得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得直接与首要目标就是( A ) A、影响人得身心发展 B、促进社会发展 C、提高人得素质 D、促进人类与谐 2、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得著作( D ) A、《教育学》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得出发点就是( D )。 A、社会 B、学校 C、家庭 D、人 4、在一定得前提下,对个体得发展中起着相对得主导作用得就是( A )。 A、学校教育 B、家庭教育 C、社会影响 D、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得前提就是( A )。 A、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得人得问题就是关于( D)问题。 A、教育政策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7、为实现一定时期得教育目得而规定得教育工作得总方向就是( A )。 A、教育方针 B、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得 8、雅典教育中“缪司”就是指( C )。 A、体育 B、德育 C、智育与美育 D、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强大动力就是( B )。 A、教育需要 B、教育理论得创新 C、学校发展 D、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得主要实施者就是(B )。 A、领导 B、教师 C、学生 D、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得开始得文件就是( D )。 A、《关于教师地位得建议》 B、《国家为21世纪得教师作准备》 C、《中华人民共与国教师法》 D、《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得核心就是( B )。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得就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得理论体系得构建者就是( B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布鲁纳 D、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得实质就是( 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教学方法概念得基点就是( A)。 A、教学目标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得教学方法就是( C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得核心应该就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19、马卡连柯教育思想得核心就是( A ) A.集体教育 B.个体教育 C.正面教育 D.反面教育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题库及答案

绪论 一、单选题 1.标志教育学成为一门学科是的出版。 A.培根的《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洛克的《教育漫话》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人类教育心理学化”,这一观点是首先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卢梭C.杜威D.赫尔巴特 3.提出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的是 A.培根B.格斯纳C.洛克D.克伯屈 4.“把一些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指的是 A.卢梭的《爱弥儿》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D.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5.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A.《大学》B.《论语》C.《学记》D.《礼记》 二、判断题(正确的用“√”,错误的用“×”) 1.《论语》是孔子所写的有关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的著作。()2.赫尔巴特在论述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手段时是以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3.德国教育学家梅伊曼和拉伊主张教育研究要“科学化”() 三、材料分析题 “所谓现代教育学就是现代社会的教育学”。 四、论述题 1.教育学经历了哪些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2.你认为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第一章现代教育的本质 一、单选题 1.西方近代关于教育起源问题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 A.教育的生物起源论B.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C.教育的劳动起源论D.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A.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B.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D.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3.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4.教育起源于。 A.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B.人类的生产劳动; C.生物界老动物对幼小动物的照料D.本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在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B.近代C.现代D.当代 6.在有史以来的教育中,除以外,都具有阶级性的特征。 A.三代教育B.近代教育C.现代教育D.原始教育 7.对于教育学的发展阶段,国外比较典型的三分法是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A.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阶段B.萌芽阶段、独立阶段、科学阶段C.萌芽阶段、独立阶段、发展阶段D.形成阶段、独立阶段、理论深化阶段 8.“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等有关教育的论述见之于对后世影响极大的。 A.《学记》B.《论语》C.《大学》D.《孟子》 9.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思想家就提出了“什么是教育”的问题,针对雅典关心培养具有什么类型身心教养市民所发出的议论,进出“美德是否可教”的命题。 A.亚里士多德B.柏拉图C.苏格拉底D.昆体良 10.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著作是《》。 A.学记B.论语C.教育漫话D.大教学论 11.裴斯泰洛齐一生写了许多教育论著,其中最著名的是《》。 A.大教学论B.爱弥尔C.教育漫话D.林哈德与葛笃德 12.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标志性的事件是《》的出版。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教育漫话D.民主主义与教育 13.作为专门术语,“范式”这一概念是由在《必要的张力》一书中最先提出的。 A.杜威B.赫尔巴特C.库恩D.柏拉图 二、多选题

4《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四 附答案)课程代码00442-扈中平主编

《现代教育学》历年考试真题(试卷四) 课程代码00442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择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我国的( )。 A.《论语·学而》B.《苟子·修身》 C.《孟子·尽心上》D.《诗经·小雅》 2.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活动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用以指导实际教育工作的基本准则是( )。 A.教育内容B.教育方法 C.教育规律D.教育原则 3.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是(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爱弥儿》D.《教育漫画》 4.实现学校教育目的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 A.德育B.管理 C.教学D.社会实践活动 5.(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A.备课B.上课 C.课外辅导D.批改作业 6.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排列以便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知识的课程是(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 C.经验课程D.隐性课程 7.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是社会化大生产 B.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C.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 8.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本,强调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是( )。 A.儿童本位论B.知识本位论 C.社会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隐性课程的形式是间接的、内隐的 B.它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中 C.它包括物质环境、文化情境和人际情境等 D.它的活动都是无意识和无计划的 10.借助语言或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是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教育学试卷一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 A )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D)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3.教育的出发点是( D )。 A. 社会 B. 学校 C. 家庭 D. 人 4.在一定的前提下,对个体的发展中起着相对的主导作用的是( A )。 A. 学校教育 B. 家庭教育 C. 社会影响 D. 自学 5.“按教育规律办事”的前提是( A )。 A. 认识教育规律 B.认识客观事物 C.利用教育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 6.探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关于(D)问题。 A.教育政策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7.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是( A )。 A.教育方针 B. 教育制度 C.教育艺术 D.教育目的 8.雅典教育中“缪司”是指(C )。 A.体育 B. 德育 C.智育和美育 D. 教育场所 9.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B )。 A. 教育需要 B. 教育理论的创新 C. 学校发展 D. 教育政策 10.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B)。 A. 领导 B. 教师 C. 学生 D. 校长 11.标志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的文件是(D)。 A.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B. 《国家为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 《钦定学堂章程》 12.教育活动的核心是(B)。 A.教师 B.课程 C.学生 D.教材 13.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中心地位的是( A )。 A.教学 B.领导 C.实践活动 D.党团活动 14.教师中心说的理论体系的构建者是( B )。 A.杜威 B. 赫尔巴特 C. 布鲁纳 D. 昆体良 15.教学过程结构的实质是(C)。 A.空间结构 B.三维结构 C. 时间结构 D.立体结构 16. 教学方法概念的基点是(A)。 A. 教学目标 B. 教学内容 C. 教学原则 D.教学过程 17.下列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是( C )。 A. 谈话法 B.讨论法 C. 发现法 D.将受法 18.现代德育的核心应该是( A ) A.道德价值培养 B.青春期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 D.兴趣培养

扈中平 现代教育学练习题 附答案

第一章学习测试题 一、单选题 1. 教育的直接和首要目标是()P6 A. 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B. 促进社会发展 C. 提高人的素质 D. 促进人类和谐 2. 狭义的教育是指()P7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3. 宏观的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P15 A. 人 B. 学校 C. 理论知识 D. 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 4. 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是()P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5. 人类社会第一部以教育为专门研究对象的著作()P2 A. 《教育学》 B. 《民主主义与教育》 C. 《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 6.《大教学论》的作者是()P2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7. 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作者是( )P28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8. 构建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的教学原则的是()P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9. 提出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的是()P31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10.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P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1.教育作为人类社会中具有永恒意义的范畴的根本原因是()P17 A.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B. 社会发展的需要 C. 文化传承的需要 D. 维持国家稳定 12.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件是()P17 A. 社会需要 B. 人类劳动的进行 C. 语言的形成 D.文字的出现 13.标志着教育与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般的社会交往活动相分离,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形 态,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的是()P18 A. 学校出现 B.班级授课制的出现 C. 教师出现 D.痒、序的出现 14.在中国,根据文献在夏朝的学校,称为()P19 A. 私塾 B. 乡学

现代教育学及答案

《现代教育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向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B )。 A. 家庭教育 B. 学校教育 C. 个人教育 D.社会教育 2.《大教学论》的作者是( C )。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杜威 D. 洛克 3.社会环境的本质是( C )。 A. 制度 B. 风俗 C. 文化 D. 人际关系 4.在个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 社会环境 B. 自然环境 C.学校教育 D. 家庭教育 5.教育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形成( A )。 A.教育风格 B.教育质量 C.教育方法 D.教育思想 6.教育理论最具根本性的问题是( C )。 A.教育内容 B. 教育规律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制度 7.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是( A )。 A.教学工作 B. 教育管理 C. 教育目的 D. 教育内容 8.首次把教育的三大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作明确区分的是( C )。 A.杜威 B. 卢梭 C.洛克 D. 裴斯泰洛齐 9.人力资本理论的奠基者是( A )。 A.舒尔茨 B. 贝克尔 C. 丹尼森 D. 闵塞 10. 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是( C )。 A.行政部门 B. 领导 C.教师 D. 校长 11.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是( A )。 A.“癸卯学制” B. “壬寅学制” C. “六三三学制” D. “新学制” 12.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 A )。 A. 课程 B. 教师 C.学生 D.教材 13.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方面的特征( B )。 A. 信念 B. 性格 C. 理想 D.动机 14.“产婆术”的发明者是( A )。 A. 苏格拉底 B. 昆体良 C. 赫尔巴特 D. 布鲁纳 15.学、思、行的学习过程理论的提出者是( B )。 A.孟子 B. 孔子 C. 老子 D. 荀子 16.衡量学生会不会学的重要标志是( A )。 A. 学习策略 B.学习目标 C. 学习内容 D.学习过程 17. 教授策略的实质是以( D )为主体的策略。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教育学的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附答案)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填空题 1.广义的学校包括、、学校教育等部分。 2.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 4.按照教育的目的是否正确,指导思想是否明确来看,教育的功能可 以分为正向功能和。 5.从教育功能的呈现形式来划分,教育可分为显性功能 和。 6.教育的“生产力说”是是建立在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其代 表人物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 7.教育的生物起源论由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首倡,认为教 育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 8.教育的心理起源论由美国学者首倡,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 公社中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9.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是由前苏联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认为 教育产生于社会的。 10.从教育的演进过程看,教育大致经历了原始形态的教 育、、近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四个阶段。 11.在我国奴隶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是指。 12.学校教育的产生是古代社会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学校教育是形式 化教育与非形式化教育的分水岭,它产生于社会时期。 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我国近代教育总的指导思想,提出这一 思想的清末湖广总督。 14.1904年颁布的“葵卯学制”是我国近代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学制, 它为我国后来学制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5.德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于年,颁布了《乡村学校规程》,规定5 至13岁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 16.终身教育的思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

育局局长法国人提出。 二、单项选择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93年 B.1995年 C.1998年 D.1996年 2.学校教育产生于()。 A.奴隶社会初期 B.奴隶社会末期 C.封建社会初期 D.原始社会末 期 3.“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反映 了古代教育的()特点。 A.严格的等级性B.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和对立 C.教育目标明确D.鲜明的阶级性 4.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美国 5.班级授课制首行于()。 A.17世纪的欧洲 B.16世纪的亚洲C.17世纪的亚洲D.16世纪 的欧洲 6. 6.“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即“三个面向”提 出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5年D.1980年 7.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本能活动的观点属于()。 A.心理起源论 B.劳动起源论 C.需要起源论 D.生物起源论 8.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属于()。 A.需要起源论 B.心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劳动起源论 9.心理起源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利托尔诺 B.斯金纳 C.孟禄 D.沛西·能 10.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 A.五经 B.自然科学 C.六艺 D.四书 11.首次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凯洛夫 D.柏拉图 12.我国古代中央官学首创于()。 A.明代 B.汉代 C.清代 D.唐代 1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现代教育学(扈中平等) 第一讲 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日常用法凡是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能够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我们都可以用教育这个词来表述它。这只是“教育”的日常用法。(二)“教育”的词源二者合起来就是引出——采用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就就潜藏于人身上的东西引导出,把它从一种潜质转变为现实。(三)“教育”的定义 “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教育的一般性定义(广义性定义)教育就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它与广义的教育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有非常明显的专门化和制度化的特点。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 促进新生一代的成长。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 定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二、教育的构成(基本要素) 教育者 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三、教育的形态 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 教育中介)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变化形式。 教育自产生之日起,就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从而使得教育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大致有三个: 一是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制度化的教育和非制度化的教 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是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 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将使教师从单纯地讲授知识转变为主要 _____,学生从单纯地接收知识转变为主要依靠自学。 2.现代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_____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表征教育信息的符号可分为语言符号和_____两大类。 4._____主要利用模型、图像等,它比实物直观和语言直观更为优越。 5.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条件、_____、_____及学校卫生条件等等。 6.现代教育技术是一门边缘学科,其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及传播 7.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综合性和_____。 8.在使用投影仪时,如果影幕上的图象模糊,应调节投影仪的 ____________。 9.有一只镜头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标有如下光圈值2.8、4.5、5.6、8、11、16,如果拍照时选用的光圈值8,则此时相机镜头的进光孔直径为_____mm。 10.盒式录音机主要由_____、音频放大电路、超音频振荡电路、走带机构和喇叭等组成。 11.录像电视教材从表现形式上有讲授型、图解型、_____和表演型等四种。 12.录像机录像过程是通过磁头将电信号转换成磁信息记录在磁带上

的_____过程。 13.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的教师是负责_____和_____工作。 14.有时在播放录像带时,电视机图像画面出现白色水平横条干扰并伴有噪声,这时可以尝试调节录像机上_____旋钮来消除此干扰。15.教学设计以_____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信息传播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将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6.PC机的硬件系统主要由主机、内存储器、外存储器、_____和_____组成。 17.当代学习理论的三大学派分别是_____、_____和联结-认知学派。 18.课的划分依据一般为: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目标之间的联系,两课之间的间隔时间和_____。 二、判断题: 1.上每一课程时,应该把自己的所做的课件、教案、以及与本课程有关的所有文档、视频、音频等资料拷贝到计算机的E盘分区。()2.在上课时,我们老师可以将自己与该课程相关的软件装在计算机的任何磁盘分区中。() 3.在将U盘插入计算机后,应该及时将自己的U盘加锁。()4.我校的多媒体教室由网络信息中心独家管理。()5.Prowerpiont是一种专用于制作演示用的多媒体投影片/幻灯片的工具,它是以页为单位制作演示文稿.()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现代教育原理答案

哦现代教育原理01任务 一、名词解释 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或者说是研究教育特别是教师 如何更科学的有效的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学是在人类的教育活动进行相当长的一段历史过程之后才逐渐出现的,先期仅仅是对教育经验的总结,随后才诞生具有初步体系的教育学。3.教育科学:教育科学是以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为共同研究对象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是若干个教育学科构成的学科总称。 4.教育思想:教育思想:泛指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是指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教育实 践而形成的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 5.教育规律:是教育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以及教育现象内部各个构成要素之间本质的、 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或关系。教育规律是对教育实践的深层次和本质联系的反映,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永恒性。 6.义务教育:是指由国家强制实行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 保障的国民教育。或者:(2006年修订后的《义务教育法》中的定义)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7.学制:即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 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彼此之间的协调关系。 8.终身教育: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看,终身教育包括整个教育过程,教育的功能不再局限 于按照某些预订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未来社会的领袖,或想一劳永逸地培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而是要面向整个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时间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特定年龄而是向着个人终身方向的发展。 二、简答题 1. 教育的本质特性是什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2、现代学制有哪些发展趋势? (1)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2)重视早期教育。(3)初等教育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龄延长。(4)寻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最佳结合。(5)高等教育出现多级层次,学校类型多样化。(6)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实现教育制度一体化,发展继续教育。 三、论述题 1、试述终身教育思潮对学校教育制度的影响。 学校教育必须积极地适应终身教育的挑战。(1)终身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的理念。(2)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目的和功能。(3)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终身教育改变了教育的阶段和教育的组织。 2、试述素质教育的特征和实质。 素质教育的内涵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特征包括:一是全体发展;二是全面发展;三是主动发展;四是和谐发展;五是充分的发展;六是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导向思想——指导学校和教师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规律、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不良倾向,使

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与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自测题及答案 (黑体为正确答案,判断题加粗为对) 第一章 1.在现代教学过程的四个要素中,除了教师、学生和教学容以外,还包括()。 a. 教学软件 b. 教育技术 c. 教学方法 d. 教学媒体 2.我国教育技术起步于( )。 a. 20世纪40年代 b. 20世纪20年代 c. 20世纪30年代 d. 20世纪70年代 3.1993年我国正式确定将()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学”专业。 a. 教学技术 b. 计算机辅助教育 c. 信息技术教育 d. 电化教育 4.根据AECT'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 a. 教学设备和教学模式 b.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c. 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 d. 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 5.从学科归属来看,教育技术学属于()的二级学科。 a. 教育学 b. 计算机科学 c. 管理学 d. 信息科学 6.以下关于教育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b. 知识管理包括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管理 c. 教育技术包括物化形态和智能形态的技术 d. 教育技术的研究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的优化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根本目标是()。 a. 充实和拓展课程的学习容 b. 提高师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c.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d.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8.在发达国家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20世纪初到30年代对应( )。 a. 教育技术阶段 b. 视听传播阶段 c. 视觉教育阶段 d. 视听教育阶段 9.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中,被作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 传播学理论 b. 直观教学论 c. 经验之塔理论 d. 系统理论 10.目前我国的教育技术人员中不包括()。 a. 来自各级教育技术/电教中心的相关人员 b. 来自各级学校息技术教师和技术人员 c. 来自高校中的教育技术研究和教学人员 d. 来自各级学校中的学科教师和管理人员 11.与1994定义相比,ACE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主要特点包括()。多选: a. 研究围扩展到企业绩效领域 b. 研究畴更改为"创建、使用和管理” c. 明确提出教育技术实践应符合道德要求 d. 研究对象更改为"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 12.一般来说,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多选:

第二章教育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小学教育 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和方法是( A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 C、开展网络教育 D、高等学校扩招 2.据记载,我国的小学最早出现于( A )。 A、殷周时期 B、秦代 C、唐代 D、明代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 B )。 A、1985年 B、1986年 C、1987年 D、198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于( D ) 。 A.1985年 B、 1986年 C、1993年 D、1995年 5.在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把小学教育规定为义务教育的年代是( A )。 A、1904年 B、1922年 C、1949年 D、1986年 6.1919年建立的将小学分为初小、高小的教育制度,修业年限为( B )。 A、4年 B、6年 C、7年 D、9年 7.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B )。 A、《义务教育法》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 C、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 D、.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8.毛泽东提出的新中国第一个教育方针是在( A )。 A、1957年 B、1958年 C、1966年 D、1964年 9.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称为( B )。 A、初等教育 B、义务教育 C、平民教育 D、普及教育 10.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 B )。 A、普及教育 B、普及义务教育 C、普及基础教育 D、普及国民教育 11.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B )。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2.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 B )。 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13.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证是( D )。 A、《宪法》 B、《素质教育法》 C、《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D、《义务教育法》14.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 C )。 A、普及性、强制性、义务性 B、基础性、强制性、义务性 C、普及性、强制性、基础性 D、基础性、普及性、义务性 15.我国现在实施的义务教育的年限是( C )。 A、10年 B、6年 C、9年 D、12年 16.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是( D )。 A、应试教育 B、科举考试 C、英才教育 D、素质教育 17.小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D )。 A、小学教育培养目标 B、小学教育内容 C、小学教育方法 D、小学教育目的 18.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于( A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