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5, 5(10), 593-603

Published Online Octo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2677/ap.2015.510077

Review on the Disease-Avoidance Function of Human Social Behaviors

Shuang Yang, Chen Li, Qi Wu*

Cognition and Human Behavior Key Laboratory of Hun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Email: yangshirly0709@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lixiaoshou0919@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sandwich624@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Received: Sep. 27th, 2015; accepted: Oct. 19th, 2015; published: Oct. 26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Facing the disease threat in the evolution history, humans evolved the behavior immune system to resist the spread of diseas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basic function features of behavior immune system, the current article further elaborates the impacts the behavior immune system has on social behavior, which have been documented in existing literature from perspectives of disease threat avoidance and social norms conformity. The influence of behavior immune system on social behavior are respectively: 1) on the prejudice to abnormal physical features; 2) on group bias; 3) on conformity behavior and 4) on collectivism. The last part of the current article is the prospect of future developing of research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immune system and social behavior. The future researches should take various cultural contexts into account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subdivide the emotion effect caused by behavior immune system.

Keywords

Disease Threat, Evolution, Behavior Immune System, Threat Avoidance, Social Conformity

人类社会行为的疾病回避功能述评

杨爽,李郴,吴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认知与人类行为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Email: yangshirly0709@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lixiaoshou0919@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sandwich624@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通讯作者。

杨爽等

收稿日期:2015年9月27日;录用日期:2015年10月19日;发布日期:2015年10月26日

摘要

面对进化历程中疾病提出的生存威胁,人类进化出了行为免疫系统以抵御疾病的传播。本文首先对行为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特征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已有的研究显示,行为免疫系统主要从两个层面——回避疾病威胁和服从社会规范对社会行为产生影响,分别表现为:1) 行为免疫系统对异常身体特征偏见态度的影响;2) 对群际偏差的影响;3) 对从众行为的影响;以及4) 对集体主义文化的影响。最后,本文对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行为影响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未来的研究应当更多地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下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进一步细分行为免疫系统在情绪上产生的效应。

关键词

疾病威胁,进化,行为免疫系统,威胁回避,社会服从

1. 引言

1521年,西班牙殖民军队围攻墨西哥原住民阿兹特克人的堡垒时,久攻不下,反而受到了重创。然而阿兹特克人铜墙铁壁般的城堡抵御了炮火的攻击,却抵御不了比军队更致命的力量——天花——的肆虐。实际上,历史上疾病对人类造成的杀伤力远盛过战争或其他灾害,14世纪席卷欧洲大陆的鼠疫使欧洲的人口数减少了近四分之一,而由西班牙人传入美洲的天花在数十年间造成了估计两千万原住民的死亡(Barnard Bryn, 2014)。哪怕在医疗水平发达的今天,传染性疾病(如SARS、Ebola hemorrhagic fever)的出现也让人闻之色变。

相较于自然界存在的其他生存威胁(如:掠食者),疾病威胁的可怕之处在于其传播迅速,途径广泛,形式隐蔽。造成疾病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可见的蠕虫、飞虫等寄生虫,也可以是无法感知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传染性病原体通过空气、水源等途径,从携带者身上传播到受者身上,发起防不胜防的攻击。

可以说,从数百万年前的远古时期到当代社会,疾病一直对人类的生存繁衍造成重大的威胁,为了应对这种生存挑战,人类进化出了行为免疫系统,来抵御疾病威胁带来的生存挑战。

人是一种社会适应性的动物,社会和社会行为被认为是为了维持人类生存繁衍而产生的。由于疾病威胁的存在,行为免疫系统不仅仅作为抵御疾病威胁的行为屏障,而且在人类的社会行为上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记。在行为免疫系统的影响下,人们的社会行为在很大程度都带有能够抵御或降低疾病威胁的作用。

2. 应对疾病威胁的方式——行为免疫系统

Darwin认为所有生物都遵循适者生存的规律,在自然选择中进行的合作和竞争,是促进大脑愈加精细、智能愈加发达、现代人类社会行为愈加复杂的动力(Dunbar & Shultz, 2007; Flinn, Geary, & Ward, 2005)。

在与病原体进行的抗争中,人类发展起了更加全面、抗体更加加丰富的生理免疫系统。然而,生理免疫系统只能在个体感染病原体之后发挥作用,同时消耗了个体大量资源来消灭体内的病原体,而不能对疾病感染做出前瞻性的规避,有机体仍然处在感染疾病之后的潜在死亡风险中(Duncan, 2009)。为了弥补生理免疫系统的短板,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有机体逐渐演化出了一套特殊的心理行为机制——行为免疫

杨爽等

系统。

行为免疫系统被认为是一系列心理机制的集合(John, Natalie, & Michael, 2013),是应对进化历程中反复出现的疾病选择压力而产生的心理上的适应,表现在能够功能性地回避与病原体产生接触的情绪、认知和行为过程中(Schaller, 2006)。作为有机体抵御疾病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行为免疫系统首先要对环境中存在致病可能的线索进行检测,然后再对检测到的疾病线索进行反应。

然而,行为免疫系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识别–反应过程。病原体是非常细微、难以被个体所察觉的,个体只能通过病原体携带者的外部表征来进行判断(如被细菌腐蚀的明显气味)(Schaller, Murray, & Ban-gerter, 2015),这就要求个体必须具备判断什么样的知觉线索会表现在病原体携带者身上的能力。然而,病原体(细菌、病毒等)的种类繁多,不同的病原体造成的生物体征各不一致;此外,同一种病原体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出的症状也有可能不一样,对人类的心理探测系统而言,几乎不可能对疾病的所有表征都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因此,行为免疫系统遵循“烟雾探测”的原则(Nesse, 2005),个体在对环境进行检测时,会过度包含疾病线索,那些似乎能够引发疾病联想的线索(如:面部胎记、躯体残疾、肥胖等)都会被行为免疫系统判定是带来疾病威胁。例如,Ryan,Oaten,Stevenson和Case (2012)的研究表明,面部带有胎记的个体引发的行为、情绪反应与真实患有传染病的个体引发的情绪、行为反应一致,也就是说,在行为免疫系统的烟雾探测原则下,面部胎记被错误地知觉为是疾病线索并激活了行为免疫反应。行为免疫系统这种对疾病线索过度敏感的特点实际上是具有重大的适应意义的,在演化进程反复的选择和淘汰中,相比于将健康个体知觉为疾病个体,一旦发生I型错误,即将疾病个体知觉为健康个体并与其发生接触,对个体而言需要承担可能付出生命的巨大代价,因此,行为免疫系统对疾病线索的知觉阈值较低,以减少犯I型错误的可能性。

个体对有可能造成传染风险的人或物体进行回避确实能带来功能性的益处,但同时也意味着要付出错失机遇、放弃一定的资源等代价,因此个体需要在收益/代价之间进行权衡。这种权衡取决于个体对自己疾病易感性的知觉,当个体认为自己相对容易感染疾病,或由疾病相关线索引发的情绪相对强烈时,回避有潜在致病危险的个体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它带来的损耗。当个体对疾病线索相对不那么敏感,那么对他而言,回避潜在致病威胁的个体带来的损耗可能大于其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说,行为免疫系统是功能弹性的(Schaller, Park, & Kenrick, 2007),当个体对自身感染疾病的可能性知觉程度较高,或者当所在环境的疾病负载率较高时,个体对环境中的疾病线索会尤为敏感,引发的回避行为更为强烈。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行为免疫系统的激活确实具有功能弹性的特征,例如,Park,Faulkner和Schaller (2003)发现,人们对残疾人的回避态度与他们自身的疾病易感程度成显著正相关,那些觉得自己更容易感染疾病的个体在残疾人和疾病之间有着更强的内隐联想,也表现出更强烈的回避行为。行为免疫系统在功能上的灵活性还使得历史上不同疾病负载程度的地区产生了不一样的社会行为规范,这种社会行为规范具有抵御疾病传播的屏障作用,确保了群体层面降低疾病对生存的威胁。

3. 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个体在知觉到环境中的疾病线索之后,就会激活行为免疫系统来规避疾病带来的威胁,即在认知上产生负面的评估,在情绪反应上产生厌恶,在行为上自动产生回避(Ackerman et al., 2009; Houston & Bull, 1994; Mortensen et al., 2010; Schaller & Murray, 2008),并通过回避疾病威胁和服从社会规范两种方式表现出来(Schaller, Murray, & Bangerter, 2015)。

3.1. 回避疾病威胁

作为群居生物,社会生活中的交流互动、协同合作给人们提供了很多有利于生存繁衍的优势,然而,

杨爽等

活跃的社会互动意味着更迅速、更便利的病原体传播。由于行为免疫系统的烟雾探测原则和功能弹性原则,意味着启动这一系统的线索具有相对模糊性,那些偏离了身体常态的特征往往被认为是与疾病相联系的(吴宝沛,张雷,2011),从而能够激活行为免疫系统。此外,在一个群体内部的成员因为遭受同样的病菌威胁,一般都共享着同样的生理免疫系统,而由于外群体成员往往携带着未受到我们身体免疫的新异病原体,因而被人们认为带来了更大的疾病威胁。社会生活中的偏见行为就是行为免疫系统对这些疾病类似线索的反应。偏见指的是一种针对特定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负面认知、消极情感,以及逃避、贬低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从回避疾病威胁的角度来看,偏见行为使个体能够远离带来疾病威胁的个体,降低了被病原体传染的风险。这种偏见表现在个体层面上就是对异常身体特征的偏见,表现在集体层面则对外群体的偏见。

3.1.1. 行为免疫系统与对异常身体特征的偏见

人们会对明确表明他人有传染性疾病的语言标签(如“艾滋”、“霍乱”等)做出清楚的反应,例如在Bishop,Alva,Cantu和Rittiman (1991)的研究中,向被试呈现描述艾滋传染性,或同性恋取向的文章片段,结果发现人们与患病者交往的意愿更多地与疾病的传染性相关,而较少地与其性取向相关。但是用语言标签识别患病人群是近期历史上才出现的方式,在言语出现之前,更为可靠的方式是辨认那些通常伴随着传染性疾病出现的、肉眼可见的身体,或行为线索,如“标记(markers)、病变、身体部位变色……

和行为异常”(Kurzban & Leary, 2001)。生活中人们对躯体残疾、面部毁容和肥胖人群的歧视态度,就是行为免疫系统对这些偏离了常态的身体标记的反应。

早在18世纪70年代,研究者就发现人们对待残疾人和正常人的态度是不一样,人们会更多地盯着残疾人而不是正常人看(Comer & Piliavin, 1972)。这或许是因为残疾人的残疾部位是一种新异刺激,也或许意味着残疾启动了人们对于威胁的警觉。在之后的研究中,有更多的研究验证了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态度。Covey (1998)年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常常将残疾与疾病联系起来,残疾人往往被与不干净联系起来,而不干净显然是容易引发疾病的。尽管人们想尽量淡化自身对残疾人明显的偏见态度,但Faulkner,Schaller,Park和Duncan (2004)的内隐联想测验表明,人们在残疾与疾病之间存在更强的内隐联想。这种内隐的态度可以表现在情绪上的焦虑和不适,如在于残疾人交往时进行更多的自我控制行为(摸自己的脸,玩头发) (Sigelman, Adams, Meeks, & Purcell, 1986);也可以表现在行为上的僵硬与回避,如较少频率地在残疾人周围走动(Kleck, 1968),与残疾人互动时选择更远得交往距离(Heinemann, Pellander, Antje, & Wojtek, 1981; Langer, Fiske, Taylor, & Chanowitz, 1976)。从上述的实证研究中可以发现,残疾的体征在认知上是与疾病相联系的,不仅能够引发人们对残疾人的警觉,同时也能导致人们对残疾人更多的回避行为。

面部标记是一个直接反映了个体健康状况的指标,历史上及当代社会中25种造成最高死亡率和发病率的疾病中有23种都会表现出可见的面部标记(如:皮肤破损、黄疸、发热、咳嗽或流鼻涕) (Wolfe, Dunavan, & Diamond, 2007)。Schaller和Duncan (2007)在他们的研究中检验了人们对面部毁容的人(胎记)和真实患有传染病但无明显体征的人之间的态度,结果表明,人们认为二者传染疾病的程度没有差异,甚至在态度上更贬低面部带有胎记的人。这表明就算人们清楚地知道面部标记不是由疾病造成的,面部标记仍然会被知觉为是疾病相关的。Ryan,Oaten,Stevenson,和Case (2012)的研究中也发现,与面部带有标记的人接触能够引发个体强烈的厌恶反应,而厌恶被认为是与疾病相关的最核心的一种情绪。此外,还有研究表明,与面部毁容的人进行互动时会触发特定的心血管反应模式,这种反应模式通常与威胁知觉相联系(Blascovich, Mendes, Hunter, Lickel, & Kowai-Bell, 2001)。我们可以发现,人们对面部的异常标记会表现出类似于,甚至更甚于对真实传染病的反应。这或许是因为在进化的历程中,相比于身体其他部位,

杨爽等

面部是个体获取他人信息最重要的一个源头,因而成为个体首先捕捉的对象,也因而成为提示疾病线索极为重要的部位。

肥胖是另一种身体形态的偏离状态,也会作为一种病菌存在的线索启动人类的行为免疫系统。O’Brien,Latler,Ebneter,和Hunter (2013)开展的一项人事调查中发现,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个体对肥胖者持有更负面的评价,倾向于与其保持更远的距离,并认为他们更不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即使应聘上工作也只能拿到更低的薪水。但是人们对肥胖厌恶是否与疾病相关?Huang,Sedlovskaya,Ackerman和Bargh (2011)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发现人们确实将肥胖与疾病联系在一起,并且对肥胖人群的偏见受到自身疾病易感性的调节,当个体知觉到自身受到疾病感染的可能性降低时,对肥胖人群的偏见也随之减弱。事实上,肥胖被污名化的程度超过了其他一些在历史上被边缘化的人群(如:同性恋者、少数民族) (Latner, O’Brien, Durso, Brinkman, & MacDonald, 2008),也有证据表明传染性的因素是引起肥胖的一个原因(Whigham, Israel, & Atkinson, 2006),可以看出,由于历史上曾存在导致肥胖的传染性疾病,且肥胖体征视觉上类似于由病菌感染引起的组织肿胀,人们往往将肥胖也当成是疾病的一个信号,从而引起行为免疫系统的警觉。

3.1.2. 行为免疫系统与对外群体的偏见

从远古时代到当今社会,人类总是生活在以某种属性划分的群体中,当社会群体形成以后,一个群体所拥有的资源,群体成员的行为、信念和价值观等各种特征都有可能会威胁到另一个群体的存在、发展和目标(Stephan, Ybarra, & Rios, 2009)。从疾病威胁的角度而言,在进化适应的历程中,同一群体内的成员一般都是一起共同生活,成员间多数具有血缘联系或地域联系,并携带相似的病原体,因此群体内成员之间的相互接触带来疾病传染的可能性较低。相对的,外群体成员往往携带着新异的病原体,人们还没有对这些病原体产生免疫,一旦被传染则往往面临着致命的威胁(Curtis, Aunger, & Rabie, 2004)。为了降低疾病威胁带来的风险,行为免疫系统会对内外群体产生不一样的态度和行为,有研究者认为,对内群体成员的偏好和对外群体成员的排斥,都是为了减少或控制疾病感染的风险(Faulkner et al., 2004; Fincher, Thornhill, Murray, & Schaller, 2008; Van Vugt & Park, 2009)。

有许多研究都支持了上述观点,Schaller等人(2007)在综合前人有关行为免疫系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疾病威胁对群体体偏见的影响,他们发现在疾病威胁条件下,内群体偏好现象显著增强。Van Vugt 等(2009)的研究中则发现,不仅外群体成员对资源的竞争(侵略、剥削)会导致个体产生内群体偏好,群体内成员为避免疾病威胁也会更加回避外群体体成员。但是这个研究中没有排除群体互动对人们对外群体成员提出的疾病威胁知觉的影响,因此Navarrete和Fessler (2006)的研究就探索了群体互动对疾病威胁知觉与群际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与其他团体的互动不多甚至没有时,个体仍然认为外群体成员更有可能带来疾病威胁,此外还发现,团体内某罹患疾病的个体更加容易获得团体内其他成员的帮助。从这些研究中都可以看出,疾病威胁确实是引发群际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喜欢内群体成员而排斥外群体成员的态度,不仅能够使我们在患病后获得内群体成员更多的帮助,还能帮助我们远离陌生的致命病原体,减少被感染的风险。

疾病威胁对群际偏差的影响还受到个体自身疾病易感程度的影响。Faulkner等(2004)将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相结合,发现那些对自身受到疾病侵扰感知较高的被试在内隐层面上更容易把外团体成员知觉为危险的和可怕的,对外团体成员也表现出了更少的积极态度。Navarrete,Fessler和Eng (2007)的研究印证了这一点,个体对自身可能感染疾病的担忧程度与民族歧视程度呈正相关。可以看出,个体越容易知觉到或担忧自己感染疾病,表现出来的群际偏差现象就越明显。

此外,Navarrete等人的研究还验证了这种现象在特殊时期的女性身上的表现。他们选取206名美国

杨爽等

孕妇为被试,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第一孕期(前3个月)的女性对内团体成员表现出了更强的偏好,第二孕期和第三孕期时的内团体偏好程度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孕期前3个月是女性最容易受疾病侵害的时期,更偏好内团体成员而回避或贬低外团体成员有助于她们抵御疾病威胁。Navarrete,Fessler,Fleischman 和Geyer (2009)的研究也发现,女性的群际态度受到其月经周期中受孕风险的影响,月经期的白人女性表现出对黑人男性的更强烈的负性态度。从进化的角度看,女性的身体健康对于基因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处于特殊时期的女性(比如怀孕期、排卵期、月经期等)被病原体所感染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不孕),因此处于这些时期的女性对疾病的警惕应该显著高于平常时期,也会表现出更大的群际偏差。

3.2. 服从社会规范

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行为的影响除了表现在回避疾病威胁上,还表现在对社会规范的服从。一个社会所形成的文化规范被认为是能够抵御病原体的传播,因而对个体而言,往往会对集体所选择的行为产生遵从(从众行为),而厌弃那些偏离了社会常态的行为。此外,正如前文所述,个体自身对疾病的易感程度也会影响人们的认知和行为,而个体的疾病易感程度受到其所在地区宏观环境线索的影响(Schaller & Duncan, 2007),即在历史上病原体负载率高的地区的人,其疾病易感程度较高,也容易形成强调遵从社会规范的集体主义。

3.2.1. 行为免疫系统与从众行为

在显微镜出现之前的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们并不了解引起传染性疾病的原因以及它们的传播方式,更不能用科学的手段去进行治疗和预防。人们对疾病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能够减少传染风险的行为规范,以及对这些行为规范的近乎迷信一般的依从。Fincher等人(2008)认为,人类社会的许多规范和群体共识具有减少疾病感染的社会屏障作用,人类对这些规范和共识的遵守和服从带有重大的适应意义。哪怕在医疗如此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些社会规范对疾病传播的防御作用也是无可代替的(Fabrega, 1997)。从众,是一种较为经济地习得某些社会规范的方式,能够提高人们社会学习的效率,因而可以更为有效地对抗病原体的威胁。可以说,从众行为作为行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具有减少人们疾病感染危险的功能,因此疾病相关线索的启动与从众行为有密切关系。

近年的很多研究就病原体对人类从众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Murray (2012)探讨了四种从众指标与地区疾病负载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所有从众指标都与所处国家的病菌威胁的历史指标或当代指标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在控制了其他可能混淆结果的变量之后,这些相关仍然显著。可以看出,一个地区历史上或当代的疾病负载程度与当地人群的从众倾向存在密切的联系,在病原体感染可能性较高的地区,人们更倾向与表现出从众行为,以维护自身所在地区的社会行为规范,这是人们间接地对病原体感染威胁做出的反应。此外,Murray还从个体层面出发,探讨了个体的疾病易感性与从众行为的关系。

他发现,对疾病更加关注和敏感的个体表现出了更强的从众态度和行为,在控制了其他的非疾病威胁(即:暴力知觉)之后,这种从众倾向与疾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发生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研究中还发现,即使是在实验情境下对疾病威胁的暂时性唤起,也能够加强人们的从众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人们的从众行为和态度不是对其他生存威胁(如:暴力)的一种反应,而是特定的针对病原体传染的一种适应性反应,不管是所在地区病原体负载程度,或是个体对疾病的易感程度,或是环境中存在的暂时性疾病线索,都能够使人们做出提高安全性的从众行为。

为了避免疾病感染风险,人们不仅仅要求自身表现出从众倾向以维护具有疾病屏障功能的社会规范,还会要求所在社会群体成员共同维护,对于那些不循规蹈矩,破坏了公认社会行为规范的群体成员,人们往往表现出排斥和贬低。Marques,Yzerbyt和Leyens (1988)用实验证明,被试对于自己群体中那些与众不同的另类表现出更多的贬低。Pinto,Marques,Levine和Abrams (2010)的研究也发现,被试更加厌

杨爽等

恶那些不遵守团体规范、给团体带来负面效应的异类。对于这种“害群之马”效应,一个可能的解释是人们害怕这些群体中的异类打破已经形成的社会规范,从而带来某些潜在的病原体传染风险。

3.2.2. 行为免疫系统与集体主义

行为免疫系统的功能弹性原则意味着环境中的疾病线索与行为免疫系统的激活有密切关系,在病原体负载率高的地区,人们更有可能遵守严苛的行为规范以抵御疾病的传播。上文中已经论述了在病原体负载率高的地区的,个体会表现出更强的从众倾向,也就是说,病原体负载率的高低影响着一个地区内成员的从众倾向,形成集体主义文化(Murray et al., 2012)。集体主义文化强调在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进行严苛的区分,表现出更强烈的内群体偏好,要求个体对社会的行为规范进行服从。这些特点都使得集体主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个体感染病原体的可能。

许多研究都对病原体负载率与集体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Fincher等人(2008)发现,无论是一个地区病原体负载率的历史指标还是当代指标,都与集体主义的多个指标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个人主义的多个指标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在控制了可能的混淆变量之后,这两种相关依然成立。可以看出,当一个地区在进化的发展历程中反复受到致命病原体的肆虐,那个这个地区的人们对疾病线索是相对敏感的,他们对能够抵御病原体传播的社会规范会更表现出更严格的遵从。Schaller和Murray (2010)则探讨了一个地区病原体负载率与该地区人们对待外群体的态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高病原体负载地区的人们,更难以接受其他种族的人成为自己的邻居。这表明高病原体负载地区的人们对外群体有着更高的警惕性,在人际交往方面更为保守,而这正是集体主义文化的特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中发现的相关存在于以人为媒介,和以其他物质为媒介的传染性疾病上,也就是说,集体主义文化既能抵御来自于人际交往方面的疾病威胁,也能抵御由打破社会规范所带来的疾病威胁。集体主义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强调与内群体成员之间保持联系,Leeuwen,Park,Koenig和Graham (2012)也在研究中对此做出了证实。他们发现,历史上病原体负载率高的地区的人们表现出明显集体主义的倾向,与内群体成员保持更紧密、更稳定的联系。此外,Thornhill,Fincher和Aran (2009)的研究也发现,地区疾病负载水平能够正向预测家庭成员之间的紧密程度。可以看出,集体主义形成了对内强调对社会规范的遵从和更紧密的内群体关系,对外强调对外群体成员的排斥的反应方式,来预防和减弱病原体的传播威胁。

4. 总结与展望

疾病是制约人类生存繁衍的一个重大威胁,从进化心理学和威胁管理的角度来看,人类进化出了行为免疫系统来预防和控制被病原体感染的可能性。由于病菌传染的隐蔽性和多样性,行为免疫系统遵循烟雾探测原则和功能弹性原则,在这两个原则的影响下,行为免疫系统对疾病线索的知觉是过度包含的,且受到个体自身的疾病易感性和环境中病原体负载程度的影响。已有的研究对行为免疫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主要集中对疾病威胁的回避和对社会规范的认同两个方面。对疾病威胁的回避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研究者将侧重点放在偏离了身体和社会常态的特征及群际偏差上,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异常体征的人群(残疾、面部毁容者和肥胖人群)所表现出的歧视、偏见态度,可能是因为将其错误知觉为是与疾病相联系的,从而激活了行为免疫系统。而对内群体成员的偏好,也是建立在内群体成员拥有对病原体类似的免疫系统,不会造成更大的疾病威胁的基础上的;除了被动地对已经存在的疾病威胁做出回避反应,人们还会形成一定的行为方式来预防疾病的传播,这就表现在对社会规范的认同上。从众行为和集体主义都在最大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对行为规范的违背,维持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行为规范,这对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具有重义。当前研究为理解人类应对疾病威胁的方式及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提供了较为深刻的见解,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杨爽等

首先,缺乏跨文化的研究。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西方国家,而较少在东亚地区开展的研究。我们知道,文化现象的确受到物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如病原体负载高的地区容易导致排外和种族中心主义的出现(Thornhill et al., 2009),更容易形成集体主义。然而,也有研究者发现,疾病对群际关系的影响并不是只有内群体偏好这一个方向,在一些进化历程中病原体负载率较高的地区会出现内群体贬低现象(Wu, Tan, Wang, & Zhou, 2015),研究者认为这是行为免疫系统在内群体成员造成的疾病威胁高于外群体成员时产生的功能性调节。此外,文化因素是否也会影响人们对疾病的感知,或者影响人们在感知疾病线索之后的行为反应?在Park,Faulkner和Schaller (2003)的一项研究中,无论是对疾病的长期敏感还是暂时唤起的疾病线索知觉,欧裔被试都表现出了在残疾和疾病之间明显的内隐联想,但是亚裔被试仅仅只有情绪上的厌恶敏感性能够预测其对残疾和疾病的内隐联想。研究者认为正是欧、亚文化对疾病起源和传播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才造成了研究结果的差异。最近一些研究跨文化的研究,也重新审视了疾病与集体主义和群际偏差的关系。Cashdan和Steele (2013)采用标准跨文化研究样本探讨了疾病与群体偏见和集体主义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疾病负载高的地区的人们确实有更高的服从性,但是对内群体的忠诚度和对外群体的敌意并没有显著增高。Hruschka和Henrich (2013)的研究则表明,在控制了政府效能这一变量之后,疾病压力与内群体偏好之间的就不存在联系了。这或许表明在疾病与内群体偏好中存在一些影响因素,而这些影响因素也许与当地的文化有很大关系。此外,Talhelm等人(2014)用水稻和小麦的农耕差异来解释中国的集体主义倾向,他们的研究表明,种植水稻的南方人的依赖性较种植小麦的北方人要强,这或许是因为水稻的种植需要更多的合作才能完成。从这些研究中可以看出,疾病对社会文化和社会行为的影响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简单的心理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在不同文化下开展的实证研究,来进一步探讨文化对行为免疫系统的影响。

其次,缺乏对厌恶情绪以外的其他相关情绪的研究。当前的研究普遍认为厌恶情绪是行为免疫系统的一个核心成分,个体的厌恶敏感性也能够预测个体对疾病线索的知觉。但是除了厌恶情绪以外的其他负面情绪,如恐惧、愤怒,是否会对行为免疫系统造成影响?此外,研究者并没有检验个体在知觉到疾病相关线索时产生的厌恶情绪是特定的对病原体的厌恶,还是针对其他方面产生的厌恶情绪。在未来的研究中,对疾病相关情绪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分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行为免疫系统的反应机制。

行为免疫系统是为了应对环境中的疾病威胁而进化出来的适应性的心理机制,它能够根据所处的环境进行调整。有研究表明当环境中存在明显的抑制病原体传播的保护措施(如注射疫苗、洗手)时,个体的疾病易感程度有所下降,对特定人群的偏见态度也随之减缓(Huang et al., 2011)。随着现代社会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期待在不断加深对行为免疫系统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之后,能够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如:更普及的疫苗接种以抑制病原体的传播、更好的公共卫生以减轻环境中的疾病相关线索)来减少行为免疫系统的负面影响,促进社会友好文明地进步。

基金项目

本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编号:3130087);湖南师范大学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立项编号:13XQN01);湖南师范大学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社科类,立项编号:2015yx08)资助。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吴宝沛, 张雷(2011). 疾病的心理防御: 人类如何应对病菌威胁. 心理科学进展, 19期, 410-419.

Ackerman, J. M., Becker, D. V., Mortensen, C. R., Sasaki, T., Neuberg, S. L., & Kenrick, D. T. (2009). A pox on the mind: Disjunction of attention and memory in processing physical disfigure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5, 478-48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jesp.2008.12.008

Barnard, B. (2014). Seven plagues changed history. New York Times Upfront, 147, 19-21.

杨爽等Bishop, G. D., Alva, A. L., Cantu, L., & Rittiman, T. K. (1991). Responses to persons with AIDS: Fear of contagion or stig-

ma?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21, 1877-188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11/j.1559-1816.1991.tb00511.x Blascovich, J., Mendes, W. B., Hunter, S. B., Lickel, B., & Kowai-Bell, N. (2001). Perceiver threat in social interactions with stigmatized other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253-267.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7/0022-3514.80.2.253

Cashdan, E., & Steele, M. (2013). Pathogen prevalence, group bias, and collectivism in the standard cross-cultural sample. Human Nature,24, 59-7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7/s12110-012-9159-3

Covey, H. C. (1998). Social perceptions of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in history. Springfield, IL: Charles C Thomas Publisher. Comer, R. J., & Piliavin, J. A. (1972).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deviance upon face-to-face interaction: The other sid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3, 33-39.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7/h0032922

Curtis, V., Aunger, R., & Rabie, T. (2004). Evidence that disgust evolved to protect from risk of disease.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71, 131-133.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98/rsbl.2003.0144

Dunbar, R., & Shultz, S. (2007). Evolution in the social brain. Science, 317, 1344-1347.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26/science.1145463

Duncan, L. A. (2009). Disease avoidance mechanis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Unpublished Doctorial Dissertation, 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 of Britain Columbia.

Fabrega, H. (1997). Earliest phases in the evolution of sickness and healing. Medical Anthropology Quarterly, 11, 26-5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525/maq.1997.11.1.26

Faulkner, J., Schaller, M., Park, J. H., & Duncan, L. A. (2004). Evolved disease-avoidance mechanisms and contemporary xenophobic attitudes. Group Processes and Intergroup Relations, 7, 333-353.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77/1368430204046142

Fincher, C. L., Thornhill, R., Murray, D. R., & Schaller, M. (2008). Pathogen prevalence predicts human cross-cultural va-riability in 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275, 1279-128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98/rspb.2008.0094

Flinn, M. V., Geary, D. C., & Ward, C. V. (2005). Ecological dominance, social competition, and coalitionary arms races: Why humans evolved extraordinary intelligenc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10-46.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4.08.005

Heinemann, W., Pellander, F., Antje, V., & Wojtek, B. (1981). Meeting a deviant person: Subjective norms and affective reac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 1-2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2/ejsp.2420110101

Houston, V., & Bull, R. (1994). Do people avoid sitting next to someone who is facially disfigured?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4, 279-284.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2/ejsp.2420240205

Hruschka, D. J., & Henrich, J. (2013). Institutions, parasites and the persistence of ingroup preferences. PLoS ONE,8, e63642.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371/journal.pone.0063642

Huang, J. Y., Sedlovskaya, A., Ackerman, J. M., & Bargh, J. A. (2011). Immunizing against prejudice: Effects of disease protection on attitudes toward out-group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2, 1550-1556.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77/0956797611417261

John, A. T. J., Natalie, J. S., & Michael, A. M. (2013). The behavioral immune system and social conservatism: A me-ta-analysi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4, 99-10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12.10.003

Kleck, R. E. (1968). Physical stigma and nonverbal cues emitted in face-to-face interaction. Human Relations, 21, 19-2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77/001872676802100102

Kurzban, R., & Leary, M. R. (2001).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stigmatization: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exclus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27, 187-20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7/0033-2909.127.2.187

Langer, E. J., Fiske, S., Taylor, S. E., & Chanowitz, B. (1976). Stigma, staring, and discomfort: A novel-stimulus hypothesi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 253-259.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0022-1031(76)90077-9

Latner, J. D., O’Brien, K. S., Durso, L. E., Brinkman, L. A., & MacDonald, T. (2008). Weighing obesity stigma: The relative strength of different forms of bia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2, 1145-1152.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8/ijo.2008.53 Leeuwen, F., Park, J. H., Koenig, B. L., & Graham, J. (2012). Regional variation in pathogen prevalence predicts endorse-ment of group-focused moral concern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3, 429-437.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11.12.005

Marques, J. M., Yzerbyt, V. Y., & Leyens, J. P. (1988). The “Black Sheep Effect”: Extremity of judgments towards ingroup members as function of group identific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8, 1-16.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2/ejsp.2420180102

Mortensen, C. R., Becker, D. V., Ackerman, J. M., Neuberg, S. L., & Kenrick, D. T. (2010). Infection breeds reticence: The

杨爽等

effects of disease salience on self-perceptions of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al avoidance tendencie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 440-447.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77/0956797610361706

Murray, D. R., & Schaller, M. (2012). Disease prevalence and conform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42, 180- 18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2/ejsp.863

Navarrete, C. D., & Fessler, D. M. T. (2006). Disease avoidance and ethnocentrism: The effects of disease vulnerability and disgust sensitivity on intergroup attitude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7, 270-282.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5.12.001

Navarrete, C. D., Fessler, D. M. T., & Eng, S. J. (2007). Elevated ethnocentrism in the first trimester of pregnancy.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8, 60-6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6.06.002

Navarrete, C. D., Fessler, D. M. T., Fleischman, D. S., & Geyer, J. (2009). Race bias tracks conception risk across the men-strual cycle.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 661-66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11/j.1467-9280.2009.02352.x

Nesse, R. M. (2005). Natural selection and the regulation of defenses: A signal detection analysis of the smoke detector prin-cipl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6, 88-105.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04.08.002

O’Brien, K. S., Latler, J. D., Ebneter, D., & Hunter, J. A. (2013). Obesity discrimination: The role of physical appearance, personal ideology, and anti-fat prejud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 37, 455-460.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8/ijo.2012.52

Park, J. H., Faulkner, J., & Schaller, M. (2003). Evolved disease-avoidance processes and contemporary anti-social behavior: Prejudicial attitude and avoidance of people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27, 65-87.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23/A:1023910408854

Pinto, I. R., Marques, J. M., Levine, J. M., & Abrams, D. (2010). Membership status and subjective group dynamics: Who triggers the black sheep effec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9, 107-119.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7/a0018187

Ryan, S., Oaten, M., Stevenson, R. J., & Case, T. I. (2012). Facial disfigurement is treated like an infectious disease.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33, 639-646.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16/j.evolhumbehav.2012.04.001

Schaller, M. (2006). Parasites, behavioral defenses,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cultures are evoked. Psychological Inquiry, 17, 96-101.

Schaller, M., & Duncan, L. A. (2007). The behavioral immune system: Its evolution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In J. P. Forgas, M. G. Haselton, & W. Von Hippel (Eds.), Evolution and the Social Mind: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and Social Cognition (pp. 293-307). New York & Hove: Psychology Press.

Schaller, M., Park, J. H., & Kenrick, D. T. (2007). Human evolution and social cognition. In R. I. M. Dunbar, & L. Barrett (Eds.), Oxford Handbook of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pp. 491-50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93/oxfordhb/9780198568308.013.0033

Schaller, M., & Murray, D. R. (2008). Pathogens,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Disease prevalence predicts worldwide variability in sociosexuality, extraversion, and openness to experien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5, 212-221.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7/0022-3514.95.1.212

Schaller, M., & Murray, D. M. (2010).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evolution of cros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 Schaller, S. J.

Norenzayan, T. Heine, Yamagishi, & T. Kameda (Eds.), Evolution, Culture, and the Human Mind (pp. 243-256). New York: Psychology Press.

Schaller, M., Murray, D. R., & Bangerter, A. (2015). Implications of the behavioural immune system for social behaviour and human health in the modern world.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98/rstb.2014.0105

Sigelman, C. K., Adams, R. M., Meeks, S. R., & Purcell, M. A. (1986). Children’s nonverbal responses to a physically dis-abled person. Journal of Nonverbal Behavior, 10, 173-186.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07/BF00987614

Stephan, W. G., Ybarra, O., & Rios, M. K. (2009). Intergroup threat theory. In T. D. Nelson (Ed.), Handbook of Prejudice (pp. 43-59).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Talhelm, T., Zhang, X., Oishi, S., Shimin, C., Duan, D., Lan, X. et al. (2014). Large-scale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within China explained by rice versus wheat agriculture. Science,344, 603-60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26/science.1246850

Thornhill, R., Fincher, C. L., & Aran, D. (2009). Parasites,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liberalization of values across contem-porary countries. Biological Reviews, 84, 113-131.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11/j.1469-185X.2008.00062.x

Van Vugt, M., & Park, J. H. (2009). Guns, germs, and sex: How evolution shaped our intergroup psychology. 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 3, 927-938.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11/j.1751-9004.2009.00221.x

Whigham, L. D., Israel, B. A., & Atkinson, R. L. (2006). Adipogenic potential of multiple human adenoviruses in vivo and in vitro in animals.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 290, 190-194.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152/ajpregu.00479.2005

杨爽等Wolfe, N. D., Dunavan, C. P., & Diamond, J. (2007). Origins of major human infectious diseases. Nature, 447, 279-283.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038/nature05775

Wu, Q., Tan, C., Wang, B., & Zhou, P. (2015). Behavioral immune system and ingroup derogation: The effect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on ingroup derogation attitudes. PLoS ONE,10, e0122794. https://www.doczj.com/doc/0a19084738.html,/10.1371/journal.pone.0122794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试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5 页,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人类生存的环境可以划分为自然环境和。 2.社会工作中必须反对三种理论选择取向:“简单地反对理论”、和“缺乏训练的折中主义”。 3. 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结构包括本我、和超我。 4.增权理论代表人物Solomon认为,受压制的人群可能面临一系列的权力障碍,包括间接性权力障碍和。 5.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首先出现的动作是,然后依次是翻身、独立坐起、手膝爬行、独立站立、行走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 1.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 B.自我实现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2.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 A.关联性 B. 整体观 C.等级结构性 D. 动态平衡性 总分核分人

3.在弗洛伊德理论中人格发展被分为5个阶段,其中个体的主要满足来自于与口唇相关的活动,这是在()。【】 A. 口唇期 B.肛门期 C.性器期 D.潜伏期 4.()发展了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将人格发展延伸至成年期和老年期,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完整意义上的毕生发展理论。【】 A.埃里克森 B.皮亚杰 C.巴尔特斯 D.柯尔伯格 5.在埃利斯ABC人格理论中“B”代表的是()。【】A.情绪和行为结果 B.诱发性事件 C.质疑不合理的信念 D.信念 6.社会学习理论中替代性强化是()。【】 A.通过外界因素对学习者的行为直接进行干预 B.主要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 C.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D.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标准时对自己行为的自我奖励或惩罚 7.提出“镜中我”观点的是()。【】 A.米德 B.托马斯 C.布鲁默 D.库利 8. 下列不属于范斌提出的增权三个层次的是()。【】 A.个体层面的增权 B.人际关系层面的增权 C.外力推动层面的增权 D.社会参与层面的增权 9.()主要指父亲有意识地模仿或模拟其妊娠配偶所经验到的症状。【】 A. 父亲产前忧郁症 B. 父亲怀孕综合症 C. 父亲综合症 D. 产翁综合症 10.能儿童交流良好,同时保持一定的控制,要求儿童有成熟行为的父母是()。 【】 A. 冷漠型父母 B. 溺爱型父母 C. 宽容型父母 D. 权威型父母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认知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的定义 人是一个系统的存在。系统能够分为两个子系统: ⑴第一个要紧指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行为等 要素; ⑵第二个要紧指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的人,那个子系统包括家庭、单位、社区、民族、制度 等要素。 2.人类行为的定义、特点、分类及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⑴人类行为的定义:个体为适应环境与满足需要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反应,是遗传、生理 心理、社会过程等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⑵人类行为的特点:①适应性:人类适应环境,同时改变环境;②多样性:人类行为存在 各个不同的侧面;③动态性:人类行为处于变化之中;④指向性:人类行为有自己的逻 辑性,指向特定的目标;⑤可控性:人类有意识的操纵和调剂自身行为,使其朝着目标 前进;⑥进展性:人类行为是连续持续的进展过程;⑦整合性:人类行为必须整合各方 观点加以综合研究。 ⑶人类行为的分类: ①依范畴:狭义(指能够观看到的一切外在的活动);广义(除包括狭义行为之外,还包括内在思想和心理过程) ②先天或后天:本能行为、适应性为 ③行为主体:个体行为、集体行为、组织行为 ⑷人类行为与动物行为的差异:

①人类多习得行为,而动物多差不多行为; ②人类行为多变化,较难推测,而动物的行为较少变化,较易测知。 ③在后天获得的行为中,动物多制版式行为,而人类则多摸索及学习的行为。 ④人类的学习及适应行为时传播的及累积的,因此有文化。动物因为无传播及累积,不能将他习得的行为传至下一代,因此无文化,一切的行为,从上一代至下一代均需重新开始。 3.环境阻碍行为的定则 ⑴各年龄时期由于社会环境改变阻碍行为的进展及转变之程度各不相同。凡是个人的人格模式尚未充分定型,社会进展亦未成熟,则社会环境阻碍人类行为较多。反之,个人身心进展均已成熟,则受社会环境的阻碍较少。 ⑵环境转变程度极大,或专门不良,阻碍个人的行为较多。环境之转变程度轻微,或对个人而言损害不太重大者,阻碍个人行为的改变较轻。 ⑶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环境内,许多个人受到长期的耳濡目染,会形成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行为或人格特质。 ⑷幼年时由于环境不良,所导致的行为偏差,会形成人格的基础,以致终生专门难纠正。即使成年后环境专门好,其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偏差依旧存在。 4.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研究的多维框架 生理—心理—社会框架 ⑴此架构的差不多假设为:①有三层面可评估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生理、心理、社会;②这三层面可视为一个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系统之概念;③此系统包含多重系统,从最小到最大,阶层式组织起来;④此系统连续与其它生命系统互动(有生命或无生命系统)。 ⑵生物生理、心理、社会维度:原子、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个体/配偶、家庭、文化、邻里学校、生物圈、生态学(自然环境)维度。 ⑶两个分析视角:①当前视角:分析这三个层面如何阻碍目前情况的状态;②进展视角:这些系统的互动如何引导(阻碍)目前情况的进展。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B试卷以及答案

……情感灾难2011年71、以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为例,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系统的相互影响。2、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有哪些?请列举,并说明非言语交流的作用。小强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初一时学习还可以,只是感觉到有些吃力,初一下学期开始,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父母认为他是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 ),在选项上打(√) 开课教研室 社会工作系 命题教师 盖中辉 命题时间 2012.5 使用学期 11-12-2 总张数 3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三、案例分析:校园同性恋者的处境 20岁的冰封是广州一所大学大二的学生。他的痛苦在高中时代已经开始。 高一时他开始住校,开学一两个月之后,有一天他突然被踢出了班上的Q 群,原因是他在G ay 吧里的交友信息无意中被一个女同学搜索到,同性恋身份因此曝光。冰封初、高中都做过班长,虽然因 为行为举止上的女生姿态被骂“变态、人妖、娘娘腔……”,他一直努力通过为同学做事来获得认可。 但寄宿制高中的生活让他变得越来越消极。尽管仍是班长,他管纪律时没有人听,宿舍里6个人 有4个人孤立他。有次晚自习他气急了吼了句“你们都给我安静 下来”,回到宿舍后就发现桌子上被人写满了“变态、垃圾”之类的字眼。 另有次合唱比赛前的音乐课,他在台上组织没有人理会,训练的老师来了问班上有多少男生多少女生,有个男生就很大声地说“我们班有22.5个男生,22.5个女生”,全班哄堂大笑。冰封为此逃了 一节课,到操场上放声大哭。此后他就不再管班级事务,也不再努力地融入集体了。 但这并没有让同学停止欺侮,有天清晨他去上洗手间,几个男生在旁边将小便洒在他的头上,取 笑他娘娘腔。 冰封回忆当时的自己觉得人生没有希望,进入高三也没有对大学的向往。“小学、初中、高中、 大学、再步入社会,每次都要付出那么多的努力来获得别人的认可”,他觉得心力交瘁,“不如索性 独来独往”。 材料来源:2012年05月23日05:19??南方都市报 问题:1、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取向? 2、谈谈你本人对同性恋的道德评价。 3、从社会工作的价值与理念分析一下,应如何看待对同性恋歧视现象。 4、作为一个青少年社工作者,你会如何对待同性恋者冰封? 不良嗜好,产生自杀想法的几率也高于其他儿童。广东心理学研究员张平(Zhang Ping ,音译)表示,留守儿童也更有可能出现学习障碍和心理问题。在学校,他们的注意力不集中,回家后则缺少必要的指导。 在将儿子带到深圳前,黄冬艳希望能够拉进母子之间的情感距离,但这并不容易做到。第二天早上吃早餐时,她发现自己已经很难吸引儿子的注意力。当时,她对儿 子说“让妈妈喂你吧”,但小张毅却拿着鸡腿离开饭桌,朝着姐姐走过去。不一会,她又听到张毅让姐姐给他剪指甲,黄冬艳坚持帮儿子剪。她说:“你只听姐姐的,不听妈妈的是吗?”语气中带有一份痛苦,因为儿子显然忽视了她的存在。 张毅与母亲保持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打电话,每月通话次数不多。张平表示用电话与孩子保持联系已经成为当下农民工的一种“标准做法”。电话中,很多在外打工的父母——包括黄冬艳在内——只是问一下学习和家里的情况,其他的基本不问。这种有限的交流很难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亲密的情感纽带。通常情况下,这种纽带只有在父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才会形成。 由于孩子的父母在城里打工,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通常肩负起照顾孙辈的重任。他们本就步入老年,身体状况不佳,除了照顾孩子外,还要到田里干活,操持家务,这给他们的身体造成巨大压力。张 平说:“中国正以空前的速度发生变化。对于生活在偏远农村的祖父母辈来说,他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与中国社会的真实情况之间相距甚远。” …… 最近几年,中国留守儿童企图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这让很多外出打工的父母陷入担忧之中。9 月,江西省3名还未进入青春期的女孩企图跳下一座两层楼自杀,因为无法完成课堂作业带来的后果让 她们心生恐惧。据悉,提议自杀的那名女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两年前,陕西杏林镇5名小学六年级的学生相约到古庙里喝农药自杀,幸被过路村民发现后及时送往医院。5个孩子中4个是农村留守儿童。 材料节选自:网易探索5月5日报道 问题:1、结合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分析材料中儿童张毅的行为表现和心理特点。 2、分析社会系统对留守儿童的影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

模考吧网提供最优质的模拟试题,最全的历年真题,最精准的预测押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50小题.每题1.0分,共50.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 小明今年16岁,是某中学初二的学生。近两个月来他迷上网络游戏,经常请病假不去学校,甚至逃学。请问,小明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异常行为,其评判标准是什么?( ) A 不是;社会规范与价值 B 是;社会规范与价值 C 不是;行为适应性标准 D 是;行为适应性标准 E 不是;统计规律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小文的母亲许女士来向社会工作者求助,因为小文现在几乎都不怎么和她讲话,即使她写信留言给小文,小文也爱理不理的。小文今年17岁,是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成绩中等,但是在文艺方面很有天赋。小文近半年来经常因肚子痛请病假,母亲每次都让她在家休息。据许女士说,小文很像他父亲,因为小文的父亲在家也很少和她说话,她感觉自己在家都像面对两个木头人一样。后据社会工作者了解分析发现,其实是许女士夫妻之间的关系有些问题,沟通模式也基本上是由许女士留言而其丈夫不做任何回应。女儿小文则比较敏感,发现了父母之问这种微妙而紧张的关系,而她认为很多时候是由母亲的错引起的,所以也就学习了父母之间的这种沟通方式。以下这个案例分析中错误的观点是( )。 A 目前对于小文的影响主要来自家庭 B 家庭对于小文的影响,包含了家庭教养模式的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 C 纵向影响主要来自父母在原来家庭中的成长模式 D 横向影响主要来自父母的互动模式对于小文成长的影响 E 在这里,纵向与横向影响是相互作用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题1.0分,共15.0分。请从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埃里克森认为( )的个体的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A 1.5岁~3岁 B 3岁~6岁 C 6岁~12岁 D 12岁~18岁 E 18岁~40岁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提示] 根据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儿童中期的主要冲突是勤奋对自卑,这个年龄阶段为6岁~12岁。 第2题可能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自身条件不包括( )。 A 体重 B 身高 C 年龄 D 容貌 E 疾病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示] 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的母亲的自身条件包括体重、身高、年龄、疾病、孕史、RH因素、营养等,而母亲的容貌不会对胎儿健康产生影响。第3题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老年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 )的美德。 A 关怀 B 博爱 C 智慧 D 勤奋 E 创造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提示] 埃里克森认为,自我整合与绝望是该时期要处理的主要心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无法摆脱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而危机成功解决后则会形成“智慧”的美德。 第4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是( )。 A 需要 B 恋父情结 C 恋母情结 D 性驱力 E 潜意识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5题对潜意识的研究和重视童年经验是( )的主要贡献。 A 弗洛伊德 B 马斯洛 C 罗杰斯 D 埃里克森 E 科尔伯格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提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重视潜意识的研究和童年经验。罗杰斯和马斯洛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埃里克森提出了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主要贡献在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第6题( )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 A 需要 B 动机 C 驱力 D 诱因 E 力比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提示] 需要是有机体在某方面的不足或缺乏;动机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驱力是机体内在的一种力量;诱因是驱使有机体产生有目的行为的外在刺激物;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代表着内驱力的一种东西。 第7题人类动作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 )。 A 婴幼儿期 B 儿童期 C 青少年期 D 成年早期 E 成年中期

(完整版)《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大纲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代码:07ZX013104 2.总学时数:36 理论环节教学时数:30 实践环节教学时数:6 3.学分:2 4.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概论 5.开课对象:经济与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课程性质 社会工作专业基础必修课、考查课 2.课程地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专业大学生应该重点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社会工作领域的重要基础性工作,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地进行这项事业,首先必须研究了解社会环境中的人类行为,能对人类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所产生的行为变化做科学性的判断和决策,无疑《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在社会工作专业中有着重要地位,是社会工作者诊断、分析和介入社会工作的依据课程。 3.课程作用 随着社会的急速发展,人们的行为日益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行为所导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了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必须对人的行为以及社会环境进行研究,而《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这门课程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从而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和发展变化过程,以及行为与社会环境的交互影响。 三、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1.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行为在各发展时期及社会环境中生物、心理、社会发展特性,了解和掌握人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过程和行为变化,以及行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从而提供成为健全“社会人”所应具有的知识及观念,以获较好之社会适应。 2.课程的总体设计 本课程由于以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及二者的交互影响为研究对象,因而本课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名词解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社会唯实论:从宏观方面分析社会,强调社会对个人及其行为的决定作用,把社会看作是高于个人之上、不依赖于个人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代表人物:迪尔凯姆) 社会唯名论:强调个人及行为者的主观意义,即个人行为的意义大于社会(环境)。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动机和主观意义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具有决定意义。(代表人物:韦伯) 前意识:包含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能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 无意识: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含各种受到压抑或者被遗忘的情绪、欲望和动机,特别是性的欲望。 本我:位于人格的核心,是个体完全意识不到的部分,它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按照快乐原则行事,追求快乐和满足,它不符合逻辑,缺乏道德观。 自我: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部分,运行着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功能。遵行“现实原则”,审视本我并在超我允许的范围内满足本我的需要。 超我: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遵循“道德原则”。 生本能:通常被称为性爱或性,目的是通过消除性兴奋状态给机体带来愉快。 死本能:有时也被称为破坏或攻击的本能。它的目的是使有机体回归到一种无机的、即死亡的状态。 集体无意识:荣格认为无意识的最重要部分不是源于个体的个人经历,而是源于人类遥远的过去,这便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反映了人类在以往历史进化过程中的集体经验,对所有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来说大致是一致的。 最近发展区: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与在成人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 积极关注:当自我意识出现后,婴儿就开始产生被人爱、被人喜欢和被人认可的需要。 印象管理:当个体与他人接触时,个体会试图通过操作情境、仪表和举止等,控制或引导他人对他的印象。这种个体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形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自我效能:由于父母和其他人的鼓励,一个人很有可能发展自信,也就是他们能够按照特定情境的要求表现其行为。 表出行为:指儿童通过其行为表现出其有情感问题。 高峰体验:这是一种自发产生的神秘的超越感。有高峰体验的人视整个宇宙为一个统一体,他们很清楚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感到自己很渺小同时又力大无比,他们接纳一切,同时对自己的行动和知觉有了更多的责任感、主动性和自我决策。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doc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社会发展学院09级社会工作专业

第一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观点 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基本概念: 有关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 生态系统模式(The Ecosystems Perspective) 其余一些视角 社会工作者为什么要学习研究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会工作的目的: 直接与社会中的个人打交道,帮助案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应对环境和发展自己的能力。 与公共和私人的组织、机构打交道,并改革这些系统使之更有效地满足案主的需要。(食堂的故事) 改善大体系以促进人们得到资源 连结人与系统。帮助案主获得资源、服务和机会。 社会工作过程: 研究并理解问题或情境;(2)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仔细选择和详细说明行动目标;(3)实际介入,包罗向个人提供忠告,或与大型组织打交道,以改变某些政策,更好的满足案主的需要;(4)以有条理的方式结束介入。(Shulman,1981,17-28) 基本概念 1、行为: 行为是个体面对环境所作的反应。又可分为广义的行为除可观察到的一切外在的行为,还包括间接推知的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意识历程、潜意识历程。 B、社会学家汤麦斯认为个人必须对事物持有价值观点,然后会引起其心理态度(行为趋势)。龙冠海教授将行为解释为态度的表现。 2、适应:对个体、家庭和群体需求作出有效反应的能力被称为适应。 有关人类行为的一些基本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psychodynamic theory): 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 theory) 人本主义理论(client-centered therapy) 发生认识论(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 )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的发展 ■经典精神分析:弗洛伊德■修正的弗洛伊德主义:阿德勒和荣格■社会文化学派:霍妮、沙利文、弗洛姆 ■自我心理学:哈特曼、艾里克森 ■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弗兰克、罗洛梅 ■后现代精神分析:拉康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论文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课程报告 题目女性权利与安全 专业社会工作 年级班级B151302 学号 B15130210 姓名陈丛 指导教师王洪亮

女性权利与安全 很久很久以前,当社会还是母系社会的时候,女性在生产和经济生活中、在社会上受到极高的尊敬,取得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这个社会中的人们生活主要靠女性的采集生产活动来维持,女性孕育抚养孩子,所以孩子跟母亲姓,跟母亲生活,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是谁,女性的地位占据了优势。这个时候的女性拥有绝对权利,主要的敌人也还是洪水猛兽一类,并且有男性族人的保护。可当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父系社会取代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男性慢慢成为社会的主导,几千年以来,这个社会形态不断地发展,母系社会也再无翻身的机会。社会形态的形成也推动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男性越来越强大,而女性的地位越来越卑微低下,这样一来女性的权利与安全问题愈发明显。 在古代,中国自古以来除了武则天以外并无一例被记载过的女皇帝的例子。皇权,一定属于男性,而女性只是皇权贵族的消遣品。美人,无论出身贵族还是贫民一定会被进献或是用来维系家族权益,女奴的性命则更为悲惨,只是几文钱的事情,穷尽一生也没有任何权利自由可言。 在现在,女性更是成为整个社会中的弱者,她们的权利与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现在的家庭中最容易发生也是对女性安全威胁最大的问题。家庭暴力的施暴者对大多数是男性,包括侮辱谩骂、殴打、经济控制、限制人身自由、冷暴力等等,他们对妻子大打出手,恶语相向,对妻子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极大的伤害。我们最不陌生的例子就是“疯狂英语”的创始人李阳,他的前妻Kim在微博上传了多张照片,称遭到家庭暴力,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经过四次开庭审判,最终判李阳支付Kim几百万的赡养费。家庭暴力要从社会、生理、心理等多种角度去分析。现在很多的舆论媒体并没有摆正他们的社会价值观,有一则丰胸广告的广告词是这样的:只有挺起胸,你才能抬起头。当这则广告出来后,有不少人认为广告有明显的带有歧视女性的意味,似乎女性所有的价值仅仅在于她的胸围是否够大,而她的学识、才干、能力等全被忽视了。这样无形中给人一种误导:女性的存在只是为了让男人赏心悦目。社会没有将女性放在一个独立、平等的位置上,也没有很客观地看待女性外表与内在之前的平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人在环境中:这是一种系统论的观点,它将个体遇到的问题与环境中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 反对将问题单独归因于个体特质或某一外在因素的简单化观点,而从整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理系统、心理系统、社会系统、自然系统)着眼,寻找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资源。 2.“人在环境中”这一理念启发社会工作者关注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①关注个人并寻 求提高其解决问题、应对环境和发展自身的能力;②关注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把人和他们所需要的资源、服务和机会连接起来;③关注环境并在必要的时候改革环境,使之更有效地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 3.生态系统理论:又称为社会生态系统论,它把人类成长生存于其中的社会环境(如家庭、 机构、群体、社区等)看作一种社会性的生态系统,强调生态环境(即人的生存系统)对于分析和理解人类行为的重要性,注重人与环境间各系统的相互作用及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重大影响。 4.生态系统具有层次性,它可以分为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 5.时间是影响人类行为的重要环境变量。 6.生命历程是指在人的一生中随着时间变化而出现的受到文化和社会变迁影响的年龄层级 角色和生命时间序列。 7.多元年龄观包含生物年龄、心理年龄、社会年龄三个基本维度。 8.性别包括生物性别、社会性别、性行为性别三个基本层面。 9.影响胎儿发育的因素:①遗传的影响;②母亲对胎儿的影响;③父亲对胎儿的影响;④环 境对胎儿的影响。 10.母亲的自身条件对胎儿的影响:①母亲的年龄;②体重;③身高;④孕史 11.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①孕妇体内环境和物理环境对胎儿的影响;②职业环境与不良嗜好对 胎儿的影响;③家庭与社会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12.在帮助意外怀孕的女性上,社会工作者可以承担许多角色,比如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和倡导者的角色。 13.人口性别比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衡量男女两性人口数量是否均衡的标志,国际上一般以某一 个国家或地区某一时刻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存在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 14.国际公认的出生婴儿性别比在102-107之间。 15.我国出生性别比例失调的主要原因:①家庭内部对男性的偏好;②社会保障体系的滞后; ③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④医疗技术手段发展带来的副作用。 16.中国被视为世界上生育“男孩偏好”最为强烈的国家之一。 17.婴幼儿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18.婴儿的基本情绪包括愉快、兴趣、愤怒和恐惧 19.情绪与情感对婴幼儿成长的意义:①情绪情感是婴儿适应生存的重要心理工具;②情绪情 感是婴儿心理活动的激发者和驱动器,支配、制约着婴儿的心理活动,婴儿的活动情绪色彩很浓;③情绪情感可促进、推动或抑制、延缓婴儿的认知加工过程;④情绪情感是婴儿人际交往的有力手段。 20.狭义上的依恋:特指婴儿与其看护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表现为婴儿和看护人之间相互影响 和渴望彼此接近,主要体现在母亲和婴儿之间。 21.依恋形成的标志: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即认生,6-8个月时 22.依恋的类型:①A型:焦虑——回避型依恋;②B型:安全性依恋;③C型:焦虑——反 抗型依恋;④D型:紊乱型依恋 23.依恋的影响因素:①抚养方式;②婴儿气质;③亲子早期互动;④母爱剥夺 24.家庭成员虐待的类型:①身体虐待;②性虐待;③精神虐待;④忽视 25.忽视:严重地或长期地、有意或忽略了儿童的基本需要(例如足够饮食、衣服、住宿、教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行为 (1)定义: ①狭义:直接可观察到的表现、动作、活动。 ②广义:即个体对环境所做的一切反应。指个体的一切外显行为、思想、感受、期望、自我观念等,包括人的内在和外在的变化。举凡一切外在的活动(如语言、表情、作为)与内在的心理历程(包括思想、意念、态度)均是。 (2)特点 ①、适应性(能动的适应)②、复合性(多种因素的影响) ③、变化性(一生不断变化)④、多样性(个体群体之间的差异) ⑤、累积性(学习、代际传承) (3)行为的种类 ①依范围,分为「广义的行为」、「狭义的行为」。 ②依先天或后天,分为「本能的或天赋的行为」、「适应行为」。 ③依行为的功能,分为「生理行为」、「精神行为」、「情绪行为」、「社会行为」。 ④依是否符合常模、社会规范,分为「正常行为」、「偏差行为」。 (4)正常和异常,一般有以下划分标准: ①、要符合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规范,或与社会中绝大多数人的行为相似或一致。如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等。 ②、要符合人类行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一般发展规律,而且发展良好。如从弃老到尊老养老等。 ③、行为要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发展是平衡的、和谐的。如上学“适龄儿童”、天才儿童班等。 但是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对行为的正常和异常的划分并不代表价值判断,不意味着异常的行为就是不好的、有问题的。 2、环境

(1)涵义 环境只是任何一个中心事物周围与此事物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 (2)分类 ①自然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发展相关的地球表层各个自然因子的总和,即人们通常所泛指的自然界。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最根本的条件。 A主要由大气、水体、岩石、土壤、生物5大因子组成。 B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关系 a.自然环境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b.自然环境影响社会发展速度 c.自然环境影响人们的心理、行为、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习惯。 d.人类行为改变自然环境面貌。 e.科技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影响自然资源的利用。 f.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②社会环境 A、定义(广义):是指由人类自身能动行为作用外化而成的人类生存发展条件的总和。 社会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比自然环境要复杂得多。 B、社会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人类行为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个体通过行为适应和改变环境来满足自身需要。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包括:「个人生理状态」、「心理状态」、「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生理因素是基础,心理因素是核心(动机和动力),环境因素是根本。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因素有着决定性影响。 第一、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环境影响个人行为的定则:自出生至幼儿期,环境的影响最大。 第二、个人必须适应环境,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和学习社会环境所赞许的行为。 第三、个人对社会环境有一定影响。 第四、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的力度并不对等。相对而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环境对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重点考点

一、导论 1、人类行为:是人类为满足自身需要而采取某种方式去适应环境所表现出来的活动或方式。 社会环境:指由影响人类行为的因素如生物遗传、心理状态以及社会过程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社会系统。 2、人类行为特点 ①适应性。人类行为能够而且必须适应社会环境并且作出反应。 ②多样性。复杂,变化出现在多个方面,既有外显行为,又有心理行为。 ③变化性。变化持续不断,变化除了依靠自身生理结构机能外,还必须受到社会生活条件的制 约。 ④可控制性。人类的有意识性。 ⑤整合性。单一学科无法对其进行全面的描述。 3、影响人类行为的社会环境因素 ①生物过程 ②心理过程与人格心理 ③社会化过程 4、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研究取向 ①心理学取向(强调学习,因为学习是改变人类行为的关键) ②社会学取向(使用互动理论来解释人类行为,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社会角色,进而通过社 会化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③文化人类学取向(用文化解释人类行为的变化) ④行为科学取向(综合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多学科知识来研究) ⑤社会工作取向(运用整体观点来理解人类行为) 5、人类行为和社会环境的研究基本假设 ①人类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产生关键性的行为变化 ②社会环境可以改变人类行为 ③处于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类有能力改变自己的行为 二、人类行为理论 1、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危机主要任务 ①婴儿前期:0~1岁,信赖VS不信赖。学习相信别人满足自己生理上的需要。社会化代理人是母亲和照顾者。 ②婴儿后期:1~3岁,自主行动VS羞怯怀疑。学习独立行动。社会化代理人是父母。 ③学前期:3~6岁,自动自发对退缩内疚。试着去做并非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同时还有强烈求知欲。代理人是父母及其家人。 ④学龄期:6~12岁,勤奋进取VS自贬自卑。努力学习以获得勤奋感。代理人教师和同伴。 ⑤青少年时期:12~20岁,自我统合VS角色混淆。建立起基本的社会及职业认同。代理人是同 伴。 ⑥青年期:20~40岁,友爱亲密VS孤独疏离。和他人建立良好的友谊关机、爱及伴侣的感觉。 代理人是配偶、情人以及一些比较亲近的朋友。 ⑦中年期:40~65岁,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致力工作,赡养老人,照顾子女。代理人是配偶、 子女和文化规范。 ⑧老年期:65岁以上,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回忆过去,感到满意或者失望。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教案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6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 社会行为:指二人或更多人藉彼此沟通、互动,在社会环境中调适良好,所展现之活动。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人以及人类如何组织成单位的方法。单位诸如家庭、团体、社区、 文化及社会阶段与阶层。 3. 角色:是指与某一特殊社会位置相关联的行为模式。依照取得该一角色或地位的方 式,可区分为归属的角色或地位与赢得的角色或地位。在人生过程中从幼年到 老年,各人在不同阶段所担当的角色不同,社会地位及赋予的工作责任均不相 同。 4. 常模:经由观察或测试一团体全体成员的行为,所订定的行为标准,称之。有了这种 标准化的评估工具,才能了解个人行为是否合于社会期望。 5. 社会化:是个人从婴儿时期起逐渐被模塑成为社会分子的过程,亦即是社会对个人传授 其文化、生活模式与团体价值的过程。 6. 镜中之自我:社会学家顾里所创立。表示本人在他人面前所表现的行为,由于他人的反应 与态度,使本人了解自我,因而产生一种满意或是羞愧的行为。 7. 参考团体:指个人选择某种团体当模仿或指导的对象,作为其判断及行动的参考,也就是 说被个人用作为行为评价标准的社会团体。 8. 认同作用:认同作用是一种概念,是被模仿人对模仿者有直接明示及永久性的影响,换言 之,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对他人的人格发生持久性的模仿学习。 9. 观察法:观察法可分成自然观察法及实验观察法,自然观察法是就研究对象在自然状态 下进行观察,而实验研究法又称为实验室研究,系属科学研究方法的一种。 10. 调查法:设计问卷对一特定对象的人做系统性的研究,是一种横断面的研究设计。 11. 文化比较研究:从前译为泛文化比较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利用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为样 本,以其资料作比较研究,以便验证对人类行为的假设。 12. 社会计量法:从表面上看来,此研究法是测量人际关系的技术,而实际应用上,他是用来评量某一个团体中的人际吸引与排斥的工具。 第二章婴儿及幼儿期 1. 超我:源自于佛洛依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超我类似于道德观念,是良知、是非对错观念, 以及一种特定文化的价值观。 2. 口欲期:佛洛依德心理与性理论中的第一阶段,口欲期是婴儿时期主要的活动,是与口腔 有关的,包括吃、玩、发声以及探索周围的环境。 3. 依恋感理论:提出爱的需求及依恋感理论者,要为包尔贝。另立柏尔、郝威、哈罗、史匹 兹等人也提出相似看法或试验。他们强调:婴幼儿需要照顾者(主要为母亲) 爱抚养育,二者是互动且相互影响的。 4. 感觉动作期:感觉动作期为皮亚杰的认知理论第一期,婴儿从最原始的反射性操作,改变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答案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大作业 考试科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一、大作业题目(内容): 1、试述美国学者佩根提出的游戏发展模式。请你谈谈对游戏发展模式的看法。 谈谈看法:(不得少于500文字) 答:该发展模式体现出随着幼儿的成长,游戏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日常生活中,幼儿最开心的时候是出于搭积木、拍皮球、讲故事、过家家等各种游戏中时。游戏给幼儿带来不少欢笑与快乐,也是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主要方式。因为追着幼儿的成长发展,家长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独立吃饭、穿衣、上厕所、收拾玩具等;在幼儿园,幼儿们需要完成手工、绘画、唱歌、跳舞等任务,这些都要求幼儿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一方面幼儿渴求与成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由于其能力比较有限,暂时无法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因此游戏就成为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方式。有人据此将幼儿期称为游戏期。感觉运动游戏需要幼儿知觉与运动技能的协调-致:假装/象征性不仅对幼儿的知觉与运动技能提出了要求,还需要幼儿记忆、表象思维、语言及情绪的表达能力参与:当然,到了结构游戏、联合游戏和合作游戏时期,幼儿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独立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综合提高。 在游戏内容形式和所需技能的变化过程中,幼儿的身心都得到了全面发展。首先,游戏能让幼儿们享受愉快、幸福的童年,“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不仅仅满足了孩子们好动好奇好模仿的特点,还能给孩子带来快乐感成功感自主感,满足孩子好合群好交往的特点,使其在需要和愿望的满足中产生快乐和喜悦,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幼儿的认知能力的到明显的提高,在换位思考方面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加角色获取能力,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同时,在思考的深度方面,也能促使幼儿逐步从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向内在本质特征的方向转变;再次,让幼儿们体验到学习与创造的乐趣。游戏所具有的虚构性愉悦性主动性和“控制感”特点,能极大的激发幼儿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即使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极力地去克服,这样就有利于意志力的培养。最后,游戏能是幼儿获得生存和生活的经验。 2、试述生育的主要原因。谈谈你对“二胎”政策的看法。 谈谈看法:(不得少于500文字) 答:生育是有社会功能的。比如在乡土的社会,他就是那种传统社会,不是工业化的,没有现代化的社会,生育有一个绝对的功能就是养老功能。费孝通先生说:中国是反哺模式,西方是接力模式。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总结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总结 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李爱萍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课程与选修课程,主要围绕“情境中的人”这一主题,从纵向上按时间将人的一生划分为胎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九个时期,从横向上按空间将人的活动场所划分为母体、家庭、幼儿园、学校、职场、社区、公共场所等地,分别讨论处在不同时间段上的个体,其行为发展与不同空间场所的关系,目的是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社会化过程、影响社会化过程的因素、以及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矫治方法。 本学期第一次开设本门课程,教学中在教材选择上注意到教材的体系性与逻辑性;课件制作突出三条教学主线:环境影响、个体社会适应性行为、个体社会不适应性行为及其矫治;教学方法与手段注重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的结合。教学结果得到同学肯定,与此同时,同学也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例如,在教学内容上应该加强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的内在联系,注重教育学生如何运用社会学原理去分析当前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各种社会热点问题与现象。教学方法上要进一步加强教与学互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些建议言之有理,对今后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作为教师在课程结束之后,结合同学的意见与建议,在反思本门课程教学时得出一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 1、课程主题与主线:人类行为学(行为问题——环境原因——矫治方法) 2、基本理论与知识 (1)基本理论 ◆社会化理论:个体的行为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成长阶段理论:个体的成长或行为发展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障碍与危机。 ◆社会工作理论: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障碍与危机需要社会工作者的介入与干预。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 考试科目:《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第一章至第三章(总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行为是主体的活动或者对()的反应。 A、环境 B 客体 C学校 D 家庭 2、一般而言,可以把人类的环境区分为()和社会环境。 A、家庭 B、自然环境 C、学校 D、客观环境 3、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对人、人的问题和()做出正确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A、人的思想 B、人的行为 C、人的能力 D、情境 4、社会工作的基本目的是提高各年龄层次人们的()。 A、积极性 B、水平 C、社会功能 D、社会能力 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年以来世界各国社会工作专业新采用的课程名称。 A、1981 B、1971 C、1982 D、1973 6、皮亚杰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学家,是()的创始人。 A、需求理论 B、发生认识论 C、认识论 D、发生论 7、同化是把外界因素纳入到机体己有的图式或结构中,以此来获得()。 A、知识 B、能力 C、教育 D、适应 8、角色是一种根据个人()确定的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以及特定团体和社会中的期望。 A、威信 B、地位 C、才能 D、成绩 9、预防实务关注的领域与日常实务关注的领城相同——人与()的相互作用。 A、人 B、家庭 C、社会环境 D、学校 10、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一书中提出的。 A、《人类动机的理论》 B、《存在心理学探索》 C、《行为矫治原理》 D、《动机与人格》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至4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压力是一种制服人的力量,通常让人感到紧张、焦虑不安或者感到()。 A、危害 B、威胁 C、恐惧 D、无望 2、指定传染病指()等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B试卷以及答案

部精力和爱心都倾注到小强身上,上初中更是托关系进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但没想到,小强这么不争气,学习实在吃力,而且屡屡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母亲觉得很没面子,回来就训斥小强,母子二人竟由争吵到动手厮打起来,从二楼打到一楼,小强妈妈的腰也摔伤了,母子二人从此形同路人,互不理睬。小强表姐说,他们母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互不说话了。 小强自己也想把学习搞上去,无奈自己的基础太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的同学,这个学校又是全市重点,学生间的竞争很激烈,对学习差、纪律松散的学生,同学包括老师都排斥,老师找小强谈话时就曾建议小强转学。有的同学背后说小强是“弱智”,还有的同学到老师处告状,认为小强上课影响了他们学习。小强自己也认为,管住自己并且把学习搞好“比登天还难”。比如上课时,小强总想认真听讲,但不知怎的,就开始说话做小动作,控制不住自己。每天回家都下决心,刻苦学习提高成绩,但就是上课听不懂,作业总出错,现在是同学不愿和小强玩,母亲和小强不说话,小强自己懊恼生气,也不写作业,混一天算一天。 问题: 1、从系统的视角对小强的心理、生理、心理进行分析, 二、材料分析: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堪忧 ……情感灾难 户籍制度遭指责 2011年7月一个闷热的晚上,17岁的张娟子和母亲黄冬艳结束12个小时的旅途,从深圳回到老家——湖南的一个偏远农村。下车后,娟子推开木门,走近屋内,叫醒5岁的弟弟张毅。看到黄冬艳,张毅并没有立即投入她的怀抱,而是扑向姐姐。他一直看着姐姐,似乎不敢看母亲。黄冬艳则一直乞求他,让他叫妈妈,可张毅就是不肯叫。过了一会,黄冬艳拿出一个毛绒动物玩具,轻轻地说“叫妈妈”,张毅这才叫出“妈妈”两个字,同时用手抓住他的新玩具。黄冬艳此次回家的目的是接儿子去深圳,与她一起生活。 在深圳,像黄冬艳这样的外来务工人员大约有1200万。他们中很多人在工厂打工,生产鞋子、iPad 和其他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希望用赚来的钱改善家里的经济条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考试卷 (B ) 使用专业、班级 社工10 学号 姓名 l 题 数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问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以一个老年痴呆症患者为例,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系统的相互影响。 2、非言语交流的方式有哪些?请列举,并说明非言语交流的作用。 3、试描述女性更年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4、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在中年期阶段,存在着生殖性对停滞的心理危机。怎样理解中年期存在的生殖性对停滞这个心理危机? 二、案例分析:学习障碍的孩子(20分) 小强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初一时学习还可以,只是感觉到有些吃力,初一下学期开始,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父母认为他是“多动症”,到医院检查后,服药4个月,没有效果后停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现在是全年级的最后一名。 小强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有好几处生意,平时很少回家,但只要一回家,就给小强带来大量吃的、穿的、玩的,小强物质上的要求,父亲从来是毫不含糊地予以满足,而对于小强的学习和其他问题,父亲基本不过问。小学毕业时,父亲回家听说小强成绩不好,一怒之下,把小强痛打一顿……“差点把腿打断”,打过后,父亲又生悔意,给小强很多零花钱作为补偿。 小强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每天开车接送小强上下学,由于小强是二胎(有一个姐 考试形式开卷(√ )、闭卷( ),在选项上打(√) 开课教研室 社会工作系 命题教师 盖中辉 命题时间 2012.5 使用学期 11-12-2 总张数 3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