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2010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断及治疗指南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1 概述 特发性炎性肌病( idiopathic inflamatory myopathies,IIM )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中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 )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 )最为常见。我国PM/DM 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国外报告的发病率约为( 0.6~1)/万,女性多于男性,DM比PM更多见。 2 临床表现 2.1 症状和体征 PM主要见于成人,儿童罕见。DM可见于成人和儿童。PM/DM常呈亚急性起病。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对称性的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仅少数患者(特别是DM)可急性起病。PM/DM常伴有全身性的表现,如乏力、厌食、体质量下降和发热等。 2.1.1 骨骼肌受累的表现 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是PM/DM的特征性表现。约50%的患者可同时伴有肌痛或肌压痛。上肢近端肌肉受累时,可出现抬臂困难,不能梳头和穿衣。下肢近端肌受累时,常表现为上楼梯和下台阶困难,蹲下或从座椅上站起困难。PM/DM患者远端肌无力不常见。但在整个病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远端肌无力表现。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肌萎缩。约一半的患者有颈屈肌无力,表现为平卧时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眼轮匝肌和面肌受累罕见,这有助于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2.1.2 皮肤受累的表现 DM除了肌肉受累外,还有特征性的皮肤受累表现。皮肤病变可出现在肌肉受累之前,也可与肌炎同时或在肌炎之后出现。DM常见的皮肤病变包括:①眶周皮疹

(heliotroperash):这是DM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发生率约为60%~80%。表现为上眼睑或眶周的水肿性紫红色皮疹,可为一侧或双侧,光照加重。这种皮疹还可出现在两颊部、鼻梁、颈部、前胸V形区和肩背部(称为披肩征)。②Gottron征:出现在关节的伸面,特别是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或肘关节伸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边缘不整或融合成片,常伴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或减退,偶有皮肤破溃,发生率约80%。此类皮损亦可出现在膝关节伸面及内踝等处,表面常覆有鳞屑或有局部水肿。这是DM另一特征性的皮肤损害。③甲周病变:甲根皱襞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或瘀点,甲皱及甲床有不规则增厚,局部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④“技工手”:在手指的掌面和侧面皮肤过多角化、裂纹及粗糙,类似于长期从事手工作业的技术工人手,故名“技工手”。还可出现足跟部的皮肤表皮增厚,粗糙和过度角化。此类患者常常血清抗Mi-2抗体阳性。⑤其他皮肤黏膜改变: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也是DM较常见的皮肤损害;另外还可有手指的雷诺现象、手指溃疡及口腔黏膜红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肌肉硬结、皮下小结或皮下钙化等改变。 2.1.3 皮肤和骨骼肌外受累的表现 2.1. 3.1 肺部受累: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胸膜炎是PM/DM 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可在病程中的任何时候出现。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少数患者有少量胸腔积液,大量胸腔积液少见,喉部肌肉无力可造成发音困难和声哑等。膈肌受累时可表现为呼吸表浅、呼吸困难或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肺部受累是影响PM/DM 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2.1. 3.2 消化道受累:PM/DM 累及咽、食管上端横纹肌较常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

间质性肺病进展

间质性肺疾病分类进展 中文摘要: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一组主要累及肺间质和肺泡腔,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功能单位丧失的弥漫性肺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伴弥散功能降低、低氧血症及影像学上的双肺弥漫性病变。ILD可最终发展为弥漫性肺结构的损害,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ILD的不同病因及分类,其治疗和预后可能不同,故而对ILD进行准确的分类尤为重要。 英文摘要: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 is a group diffuse lung disease of mainly involving the pulmonary interstitial and alveolar cavity, causing the alveolar-capillary function units loss. The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restrictive ventilation with dispersion function reducing, hypoxemia, and imaging of pulmonary diffuse lesions. ILD can eventually develop into diffuse lung structure damage, leading to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even death. Different etiology and classification of ILD, its treatment and prognosis may be different, so the ILD accurate classifica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ILD),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病(RB-ILD),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I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急性间质性肺炎(A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特发性胸膜间质弹力纤维化(PPFE),急性纤维素性机化性肺炎(AFOP) 第一节、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和分类 一、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 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是一组以肺泡单位的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异质性非肿瘤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的总称。 肺间质,从解剖学上看,是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之间的间隙,含肺泡间隔内的血管和淋巴周围组织,包括细支气管和支气管周围组织。ILD病变目前认为起始部位与肺泡的上皮细胞和肺泡炎有关,但是病变可能并不仅仅累及肺泡与毛细血管基膜之间的间质,同时也可累及细支气管、肺泡实质、相关的淋巴管和血管以及胸膜等。因此,有学者提出将ILD称为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 DPLD),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欧洲呼吸学会选用DPLD,视其为ILD的同义词。DPLD也逐渐成为这类疾病使用更多的术语,但我国学者多使用ILD作为术语。 我国学者认为,间质性肺疾病是由各种病因所导致的弥漫性肺“间质-实质”病变的总称。间质性肺疾病的概念也应该是包含两个方面: (1)不包括肿瘤性和感染性病因所致的“类”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及放射的表现,在临床中需要予以排除; (2)病变累及肺组织的全部:间质和实质。

2019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 ILD病谱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层含义,即病因学的多源性;发生或发病学的异质性;病种或表现型的多样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异因同效的相似性。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学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泡炎,其病理异质性变化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 (NSIP/fibrosis)。此分类是由Katzenstein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双侧性间质性肺炎 (B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分类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的新分类。Liebow原分类(1970年)中的BIP现已公认即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BOOP)。LIP与免疫缺陷有关,GIP与硬金属有关,已不属于IPF分类范畴。Katzenstein在新分类中指出DIP命名不当而应采用RBILD。UIP属IPF 的原型,多见于老年人,激素疗效不佳,而RBILD和NSIP患者年龄较低,对糖皮质激素有疗效反应,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发病阶段 IL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假设ILD的演变过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和结局阶段。 启动阶段 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进展阶段 一旦暴露和接触了最初的致病因子,则产生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肺泡炎,这是ILD发病的中心环节,肺泡炎的性质决定着肺损伤的类型、修复程度及纤维化形成等。炎性及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释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直接损伤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释放蛋白酶等直接损伤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同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已发现的包括单核因子(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Moore PA,Belvedere O,Orr A,et al.BLyS:member of the tumor necro-sis factor fa mily and B l ymphoc yte s timulator.Science,1999,285(5425): 260-263. 2Schneider P,Mac Kay F,Steiner V,et al.BAFF,a novel ligand of the tumor necros is factor fa mily,sti mul ates B cell growth.J Exp M ed,1999, 189(11):1747-1756. 3Shu HB,Hu WH,Johns on H.TALL-1is a novel member of the TNF fa mily that is down-regulated by mitogens.J Leukoc Biol,1999,65(5): 680-683. 4Mukhopadhyay A,Ni J,Zhai Y,et al.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cytokine,THANK,a TNF homologue that acti vates apopt os is, nuclear factor-kappaB,and c-J un N H2-terminal kinase.J Biol Chem, 1999,274(23):15978-15981. 5Nardelli B,Belvedere O,Roschke V,et al.Synthes is and rel eas e of B-l ymphocyte sti mulator fro m myeloid cells.Blood,2001,97(1):198-204. 6Gross JA,J ohns ton J,Mudri S,et al.TACI and BCM A are receptors for a TNF homol ogue implicated in B-cell autoimmune disease.Nat ure,2000, 404(6781):995-999. 7Thomps on J S,Bixl er SA,Qian F,et al.BA FF-R,a newly identified TNF receptor that specificall y interacts with BAFF.Science,2001,293 (5537):2108-2111. 8Wang H,M arsters SA,Baker T,et al.TACI-ligand interacti ons are re-quired for T cell activation and coll agen-induced arthritis in mice.Nat Im-munol,2001,2(7):632-637. 9Mackay F,Woodcock SA,Lawt on P,et al.Mice transgenic for BAFF de-vel op l ymphoc ytic disorders along with autoi mmune manifestations.J Exp Med,1999,190(11):1697-1710. 10Khare SD,Sarosi I,Xia XZ,et al.Severe B cell hyperplas ia and autoim-mune dis eas e in TALL-1transgenic mice.Proc Natl Acad Sci U S A, 2000,97(7):3370-3375. 11Yu G,Boone T,Del aney J,et al.APR IL and TALL-I and receptors BC-MA and TACI:s yste m for regulating humoral i mmunity.Nat Immunol, 2000,1(3):252-256. 12Stohl W.Sys temic l upus erythematos us:a blissl es s disease of too much BLyS(B lymphoc yte s timulator)protein.Curr Opin R heumatol,2002,14 (5):522-528. 13Yan M,Brady JR,Chan B,et al.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receptor for B lymphocyte stimulator that is mutated in a mouse strain wit h severe B cell deficiency.Curr Biol,2001,11(19):1547-1552. 14Yan M,Wang H,Chan B,et al.Activation and accumulation of B cells in TACI-deficient mice.Nat Immunol,2001,2(7):638-643. 15Schie mann B,Gommerman JL,Vora K,et al.An es sential role for BAFF in t he normal development of B cells through a BCMA-independent path-way.Science,2001,293(5537):2111-2114. 16Llorente L,R ichaud-Patin Y,Wijdenes J,et al.Spontaneous production of interleukin-10by B lymphocytes and monocytes in s 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Eur Cytokine Net w,1993,4(6):421-427. 17Viallard J F,Pellegrin JL,R anchin V,et al.Th1(IL-2,interferon-gamma(IFN-gamma))and Th2(IL-10,IL-4)c ytokine production by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from patients with s 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SLE).Clin Exp Immunol,1999,115(1):189-195. 18Hagi wara E,Gourley MF,Lee S,et al.Disease s everity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 upus erythematosus correlates with an increas ed ratio of inter-leukin-10:interferon-gamma-secreting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 Arthritis Rheum,1996,39(3):379-385. 19Miret C,Font J,Molina R,et al.R el ations hip of oncogenes(s Fas,Bcl -2)and c ytokines(IL-10,alfa-TNF)with the activit y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 us.Anticancer Res,2001,21(4B):3053-3059. 20Gescuk BD,Davis JC Jr.Novel therapeutic agents for s ystemic lupus ery-the matosus.Curr Opin Rheumatol,2002,14(5):515-521. (收稿日期:2002-11-12) ·综述·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赵肖庆郑捷 摘要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在不同的人群中并不相同。感染可能会引起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发病。肿瘤与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相关。皮肌炎的原发损害可能在毛细血管,多发性肌炎主要是由肌肉内浸润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肌细胞。目前认为这个杀伤机制主要是通过穿孔素和颗粒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表达异常对于肌炎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病因 皮肌炎(DM)和多发性肌炎(P M)都属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其共同特点是病因不明的慢性肌肉炎症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肌无力症状,DM还 作者单位:200025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皮肤科 本文主要缩写:D M:皮肌炎,PM:多发性肌炎,IIM:特发性炎症性肌病,HLA:人类白细胞抗原,TN Fα:肿瘤坏死因子α,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有其特征性的皮肤损害。与大多数自身免疫性疾病一样,DM与PM的发病是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引起的。近来组化技术、遗传学方法和免疫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对DM和PM发病机制的了解。

(完整版)2019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间质性肺病诊治指南 疾病简介: 间质性肺疾病(ILD)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症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病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弥漫性浸润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DLCO) 功能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种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 称。 ILD病谱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具有多层含义,即病因学的多源性;发生或发病学的异质性;病种或表现型的多样性以及临床症状的异因同效的相似 性。从异质角度的分类看,ILD病理组织学可呈肺泡炎、血管炎、肉芽肿、组织细胞或类淋巴细胞增殖。特发性肺纤维化(IPF)为肺泡炎,其病理异质性变化表现为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脱屑型间质性肺炎(DIP)/呼吸性细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病(RBILD)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纤维化(NSIP/fibrosis) 。此分类是由Katzenstein 等(1998年)在Liebow(1970年)UIP、DIP、双侧性间质性肺炎(BIP)、淋巴细胞间质性肺炎(LIP)和巨细胞间质性肺炎(GIP)分类基础上经修正后提出的新分类。Liebow原分类(1970年)中的BIP现已公认即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并机化性肺炎(BOOP。LIP与免疫缺陷有关,GIP与硬金属有关,已不属于IPF分类范畴。Katzenstein在新分类中指出DIP 命名不当而应采用RBILBUIP属IPF 的原型,多见于老年人,激素疗效不佳,而R BILD和NSIP患者年龄较低,对糖 皮质激素有疗效反应,预后良好。 发病机制发病阶段 ILD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假设ILD的演变过程可区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进展阶段和结局阶段。 启动阶段 启动ILD的致病因子通常是毒素和(或)抗原,已知的抗原吸入如无机粉尘与石棉肺、尘肺相关,有机粉尘与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相关等,而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和结节病等的特异性抗原尚不清楚。 进展阶段 一旦暴露和接触了最初的致病因子,则产生一个复杂的炎症过程一一肺泡炎,这是ILD发病的中心环节,肺泡炎的性质决定着肺损伤的类型、修复程度及 纤维化形成等。炎性及免疫细胞的活化,不仅释放氧自由基等毒性物质,直接损伤I型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还释放蛋白酶等直接损伤间质、胶原组织和基底膜等。同时释放各种炎性介质,已发现的包括单核因子(monokines)、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白介素-2(IL-2)、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GF-1)、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一概念 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IIM) 是一组以四肢近端肌肉受累为突出表现的异质性疾病。其中以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 最为常见。我国PM/DM的发病率尚不十分清楚,国外报告的发病率约为0.6~1/万,女性多于男性,DM比PM更多见。 二临床特点 PM主要见于成人,儿童罕见。DM可见于成人和儿童。 PM/DM常呈亚急性起病。在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对称性的四肢近端肌肉无力,仅少数患者(特别是DM)可急性起病。PM/DM 常伴有全身性的表现,如乏力、厌食、体质量下降和发热等。 1.骨骼肌受累的表现 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是PM/DM的特征性表现。约 50%的患者可同时伴有肌痛或肌肌压痛。上肢近端肌肉受累时,可出现抬臂困难.不能梳头和穿衣。下肢近端肌受累时,常表现为上楼梯和下台阶困难.蹲下或从座椅上站起困难。PM/DM 患者远端肌无力不常见。但在整个病程中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远端肌无力表现。随着病程的延长.可出现肌萎缩。约一半的患者有颈屈肌无力,表现为平卧时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眼轮匝肌和面肌受累罕见.这有助于与重症肌无力鉴别。 1)皮肤受累的表现 DM除了肌肉受累外,还有特征性的皮肤受累表现。皮肤病变可出现在肌肉受累之前。也可与肌炎同时或在肌炎之后出现。DM常见的皮肤病变包括:①眶周皮疹(heliotrope rash):这是DM特征性的皮肤损害。发生率约为60%~80%。表现为上眼睑或眶周的水肿性紫红色皮疹.可为一侧或双侧。光照加重。这种皮疹还叮出现在两颊部、鼻梁、颈部、前胸 v形区和肩背部(称为披肩征)。②Gottron征:出现在关节的伸面.特别是掌指关节、指问关节或肘关节伸面的红色或紫红色斑丘疹,边缘不整或融合成片,常伴有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和色素沉着或减退.偶有皮肤破溃.发生率约80%.此类皮损亦可出现在膝关节伸面及内踝等处.表面常覆有鳞屑或有局部水肿:这是DM另一特征性的皮肤损害。③甲周病变:甲根皱襞处可见毛细血管扩张性红斑或瘀点,甲皱及甲床有不规则增厚,局部出现色素沉着或色素脱失:④“技工手”:在手指的掌面和侧面皮肤过多角化、裂纹及粗糙,类似于长期从事手工作业的技术工人手.故名“技工手”。还可出现足跟部的皮肤表皮增厚,粗糙和过度角化。此类患者常常血清抗Mi- 2抗体阳性。⑤其他皮肤黏膜改变:皮肤血管炎和脂膜炎也是DM较常见的皮肤损害;另外还可有手指的雷诺现象、手指溃疡及口腔黏膜红斑。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肌肉硬结、皮下小结或皮下钙化等改变。 2.皮肤和骨骼肌外受累的表现 1)肺部受累: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胸膜炎是PM/DM最常见的肺部表现,可在病程中的任何时候出现。表现为胸闷、气短、咳嗽、咯痰、呼吸困难和紫绀等。肺部受累是影响PM/DM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2)消化道受累:PM/DM累及咽、食管下端横纹肌较常见,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管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这些症状同硬皮病的消化道受累相似。 3)心脏受累:PM/DM心脏受累的发牛率为6%~75%,但有明显临床症状者较少见.最常见的表现是心律不齐和传导阻滞。 4)肾脏受累:少数PM/DM可有肾脏受累的表现.如蛋白尿、血尿、管犁尿.罕见的暴发型PM可表现为横纹肌溶解、肌红蛋白尿及肾功能衰竭。 5)关节表现:部分PM/DM可现关节痛或关节炎表现.通常见于疾病的早期,可表现为RA 样关节症状.但一般较轻。重叠综合征者关节症状较多见。儿童DM关节症状也相对较多见。三治疗原则 PM/DM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因人而异,治疗方案也应遵循个体化的原则。 1.糖皮质激素到目前为止,糖皮质激素仍然是治疗PM和DM的首选药物。但激素的用法尚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治指南(草案) 【概述】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我国PM/DM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美国发病率为5/百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5~14岁和成人45~60岁各出现一个高峰。 1975年Bohan和Peter将PM/DM分为五类:1、原发性多肌炎(PM);2、原发性皮肌炎(DM);3、PM/DM 合并肿瘤;4、儿童PM或DM;5、PM或DM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1982年Witaker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它(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 【临床表现】 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急性感染可为其前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早期症状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1.肌肉 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 (1)肌无力: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受累肌肉的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这些症状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道受累相似;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肌无力程度的判断如下: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抗地心吸引力); 4级:能抗阻力;

多肌炎

概述: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olymyositis-dermatomyositis,PM-DM)是一组亚急性或慢性起病的获得性炎症性肌病,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肌纤维坏死、再生及肌间质内炎性细胞浸润。PM-DM的病因未明,到目前为止仍属排除性诊断,凡是找不到明确感染因子(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的炎症性肌病均属此病范畴,故又称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y)。由于本组疾病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反应良好,推测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以肢体近端、颈部和咽部肌群无力伴疼痛为主的弥漫性炎性肌病。若合并典型皮疹者,则称之为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约1/3病人可合并其他结缔组织疾病,1/10病人与肿瘤伴发。多发性肌炎-皮肌炎肾损害见于少数患者。 流行病学: 本病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儿童一般在4~10岁内发病,16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目前估计为19/10万,中位发病年龄为6.8岁,成人病例好发于40~60岁,男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大于女性。女性发病率明显多于男性,一般男女比例为1:5。中国人确切的发病率目前尚不清楚。国外报道发病率为0.5~8.4/100万人口,黑人发病率最高,是白人的2倍;日本人最低。但发病年龄呈双峰分布倾向,儿童的发病高峰为10~14岁,成人为45~54岁。DM发病率高于PM。 病因: PM和DM病因未明,可能为易感人群感染某些病毒后,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紊乱,导致以骨骼肌病变为主的结缔组织炎症。研究发现PM/DM与HLA-DR3、包涵体肌炎与HLA-DR1儿童DM与C4无效基因等高度相关。柯萨奇病毒、黏病毒、副黏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可促发本病发作。体液免疫异常表现为免疫球蛋白升高、自身抗体阳性,其中肌炎特异性抗体(致病性抗体)是直接针对肌细胞胞浆抗原成分的抗体,如抗Jo-1、抗Mi-2、抗PL-7抗体等。儿童DM皮肤活检显示小血管壁上有补体膜攻击现象,提示皮肤肌肉损伤与补体活化有关。细胞免疫异常包括多种细胞因子数和量的异常,免疫病理证实坏死肌纤维周围有CD8+T单核细胞浸润,提示肌肉损伤由细胞免疫介导。 发病机制: 本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大量资料证明遗传因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机制和药物均与本病的发生有关。 1.遗传因素本病有一家多人发病的报道,而且本病患者HLA-138、HLA-DR3、HLA-DRW52出现频率高,提示发病有遗传因素的参与。一般认为HLA-DR3和HLA-DRW52与成人和青少年肌炎相关。而且伴有肌炎特异性抗体阳性的肌炎与HLA基因呈现强相关。有报道HLA-B14在成人伴发胶原血管炎的患者多见,C4无效基因与儿童皮肌炎明显相关。 2.感染因素已发现多种病原体(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的感染与本病的发生有关。特别是病毒和弓形体感染与本病关系密切。 (1)细菌:有报道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立克次体和分支杆菌均与本病有关。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侵入肌肉引起急性脓肿,可引起炎性肌病。 (2)弓形体和螺旋体:有报道弓形体和螺旋体感染的病人可出现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的某些表现,特别是肌肉病变。而且病人针对这些病原体的抗体效价增高。但从这些病人的肌肉组织中难以培养出病原体。由于一些肌炎的病人具有急性炎性疾病的早期组织学改变特点,因此,尚不能排除皮肌炎和(或)多发性肌炎是弓形体或螺旋体感染的晚期表现。有报道,用抗弓形虫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抗体滴度下降,也有人持相反意见。感染学说尚处于探究阶段。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如何区分

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如何区分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和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均为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diopathic in?ammatory myopathies,IIM)。 1. 流行情况 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发病率都很低。自 1990~2005 年, 经肌肉活检确诊的南澳大利亚「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年平均发病率」均为 1/100 万。儿童的多发性肌炎极少,但皮肌炎相对多,儿童皮肌炎「患病率」为 2~4/100 万(发病率跟患病率、年发病率都不同)。一般认为,皮肌炎有两个发病高峰,即「5-15 岁」和「45-65 岁」。多发性肌炎主要是成年起病,平均年龄在 50-60 岁。 2. 环境危险因素 尽管有研究发现流感病毒((in?uenza)、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埃可病毒(echoviruses)、人 T 淋巴细胞病毒(human T-lymphotropic virus-I)可以引起肌肉炎症。但多为自限性的。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i)、梭状芽胞菌(clostridia)和分枝杆菌(mycobacteria)可感染骨骼肌,从而引发急性肌肉炎症。但没有证据支持可诱发持续的慢性肌肉炎症。 鼠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克鲁斯椎虫(Trypanosoma cruz)、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都可能启动炎性肌

病。支持的证据有:部分炎性肌病启用抗寄生虫治疗后好转等。但临床很少发现患者有寄生虫前驱感染。 最新研究注意到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跟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关联。目前观察到,某些类型的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病人的 CD28-null T 细胞较高,这点可能跟 CMV 感染有关。目前还需进一步研究确立之间的关联性。 吸烟可能跟炎性肌病里的抗 Jo-1 阳性有关。类似的还有灰尘、气体或烟雾也可能跟抗合成酶抗体综合征里的间质肺病有关联。 较为肯定的是紫外线跟皮肌炎的关联性。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的发病都存在跟纬度相关的规律。越接近赤道,皮肌炎发病率越高。而多发性肌炎相反,在纬度偏高的地方更多。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的纬度倾向差异可能直接与紫外线辐射有关。这种关联性在抗 Mi-2 抗体阳性的皮肌炎患者里更突出。综上述,紫外线是特发性炎性肌病的环境因素之一。而且,紫外线跟特发性炎性肌病的发病类型有关。 3. 发病机制 皮肌炎跟多发性肌炎的发病机制有相当差异。因此将分别阐述。 (1)皮肌炎 皮肌炎受损的首要靶组织是血管。皮肌炎可以看到皮肤血管损伤,可以观察到甲周、胃肠道等血管病变。表现为毛细血管增生、

间质性肺病治疗现状和进展

间质性肺病治疗现状和进展 一、间质性肺病治疗的现状 不仅有许多种原因可导致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而且其病理特征也有多种不同的表现。因此,需临床医生根据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不同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表现,及其病理类型等多面作出正确的诊断后,在实施相应的治疗"这样不仅增加了治疗的成功率,再很大程度上缩短了病程,同时又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等等。目前根据不同间质肺病的种类采取的治疗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感染性间实质性肺炎 以色列Krame在对45例免疫功能正常的弥漫性肺病患者进行开胸肺组织活检的临床研究发现,2例患者诊断为感染性肺疾病,占4.4%,结核和病毒感染各1例。而3例免疫功能低下的弥漫性肺病患者的开胸肺组织活检结果显示,感染性肺疾病13例,占33.3%,感染病原包括结核、巨细胞病毒、腺病毒和其它病毒、曲霉菌、卡肺孢子虫等。因此,对原因不明性弥漫性间实质性肺病来说,不论其时否伴有免疫功能低下,或在临床上是否有明确的感染征象,均有感染的可能在无确切诊断依据时,应经肺组织活检病理确定,明确感染病因后选择相应特异性治疗。否则,可能因单一不适当应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产生严重后果。 2 非感染性弥漫性肺间质性病变 在确定因非感染性因素导致的弥漫性肺间实质性病变后,则可在综合评估病情后可考虑选择以下不同的治疗措施。 2.1糖皮质激素治疗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非感染性弥漫性肺间质性疾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主要用于肺泡或肺间质中有炎性渗出性、增殖性改变的大部分良性病理生理过程,包括特发性间质性肺炎、风湿免疫病所致的间质性肺病、药物所致的肺间质性改变、肺血管炎、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等。而对肺部已形成的纤维化改变或其他不伴有炎性渗出性改变的疾病而言,则疗效甚微,有可能表现为以激素副作用为主的临床过程,如特发行肺间质纤维化晚期蜂窝肺、肺泡蛋白沉积症和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等。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题库2-0-8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题库2-0-8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与多发性肌炎相关的描述中,哪项不准确() A.多发性肌炎是一组异质性疾病,以对称性近端肌无力为特征,但几乎不累及其他器官 B.疾病多伴血清肌酶升高及肌电图异常 C.本病有合并肿瘤的可能 D.糖皮质激素和细胞毒类药物是最常用的治疗药物 E.多发性肌炎所引起的关节炎多为非侵蚀性的 多发性肌炎常同时累及其他器官,如肺、心脏、关节及胃肠道,高分辨率CT和肺功能检查可在超过70%的患者中发现肺部受累的表现。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皮肌炎可出现典型的皮肤损害,下列哪项除外() A.Gottron疹 B.向阳性皮疹 C.关节伸面的线性红斑 D.肩部呈披肩征的皮肤损害 E.头面部和颈部的光敏感性皮疹 皮肌炎患者头面部和颈部的光敏感性皮疹不具有特异性。

问题: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患者男性,40岁,乏力1个月,自觉双上肢肌肉疼痛伴上举困难2周,颈部及前胸部出现弥漫性暗紫红色斑疹,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重症肌无力 B.皮肤过敏 C.皮肌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风湿性多肌痛 双上肢肌肉疼痛伴上举困难2周,颈部及前胸部出现弥漫性暗紫红色斑疹,最可能的诊断是皮肌炎。(江西11选5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0219205530.html,)

问题: [单选,A4型题,A3A4型题]男性,42岁,发热、咳嗽、咳痰并活动时气促、面部及手部红斑,红斑逐渐向胸部、腰和膝关节部扩展初步印象是() A.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皮肌炎 C.进行性硬化病 D.贝赫切特(白塞)病 E.血管炎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诊疗指南

第10章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概述】 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横纹肌非化脓性炎性肌病。其临床特点是以肢带肌、颈肌及咽肌等肌组织出现炎症、变性改变,导致对称性肌无力和一定程度的肌萎缩,并可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亦可伴发肿瘤。PM指无皮肤损害的肌炎,伴皮疹的肌炎称DM。该病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遗传及肿瘤等因素有关。 我国PM/DM并不少见,但发病率不清楚。美国发病率为5/百万人,女性多见,男女比为1:2。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呈双峰型,在儿童5~14岁和成人45~60岁各出现一个高峰。 1975年Bohan和Peter将PM/DM分为五类:①原发性多肌炎(PM);②原发性皮肌炎(DM);③PM/DM合并肿瘤;④儿童PM或DM;⑤PM或DM伴发其它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1982年Witaker在此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两类,即包涵体肌炎和其它(结节性、局灶性及眶周性肌炎,嗜酸性肌炎,肉芽肿性肌炎和增殖性肌炎)。 【临床表现】 本病在成人发病隐匿,儿童发病较急。急性感染可为其前驱表现或发病的病因。早期症状为近端肌无力或皮疹,全身不适、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 1.肌肉本病累及横纹肌,以肢体近端肌群无力为其临床特点,常呈对称性损害,早期可有肌肉肿胀、压痛,晚期出现肌萎缩。多数患者无远端肌受累。 (1)肌无力:几乎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肌无力。肌无力可突然发生,并持续进展数周到数月以上,受累肌肉的部位不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肩带肌及上肢近端肌无力:上肢不能平举、上举,不能梳头、穿衣;骨盆带肌及大腿肌无力:抬腿不能或困难,不能上车、上楼,坐下或下蹲后起立困难;颈屈肌受累:平卧抬头困难,头常呈后仰;喉部肌肉无力造成发音困难,声哑等;咽、食管上端横纹肌受累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发生呛咳、液体从鼻孔流出;食管下段和小肠蠕动减弱与扩张可引起反酸、食道炎、咽下困难、上腹胀痛和吸收障碍等,这些症状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的消化道受累相似;胸腔肌和膈肌受累出现呼吸表浅、呼吸困难,并引起急性呼吸功能不全。 肌无力程度的判断如下: 0级:完全瘫痪; 1级:肌肉能轻微收缩不能产生动作; 2级:肢体能做平面移动,但不能抬起; 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抗地心吸引力); 4级:能抗阻力; 5级:正常肌力。 (2)肌痛:在疾病早期可有肌肉肿胀,约25%的患者出现近端肌肉疼痛或压痛。 2.皮肤DM除有肌肉症状外还有皮肤损害,多为微暗的红斑,皮损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或有鳞屑。皮损常可完全消退,但亦可残留带褐色的色素沉着、萎缩、疤痕或白斑。皮肤钙化也可发生,多在儿童中出现。普遍性钙质沉着尤其见于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充分的患者。皮肤病变往往是皮肌炎患者首先注意到的症状。 (1)向阳性紫红斑:眶周水肿伴暗紫红皮疹,见于60%~80%DM患者,它是

第七章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七章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王侠生多发性肌炎(polymyositis, PM)和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组以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前者仅有肌肉病变而无皮肤损害,后者常具特征性皮肤表现,常又称皮肤异色性皮肌炎(poikilodermatomyositis)。 本病较少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女与男之比约为2:1。据欧美国家报道,在16岁以下儿童中患病率为1.9/百万,其发病年龄以5~14岁为主,平均年龄6.8岁;在成人,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主,其平均发病年龄男性比女性为迟。本病亦可发生于婴儿。在我国,近来亦有不少研究报告,似乎表明本病有增多趋势。 【病因与发病机制】 尚不清楚,但机体的免疫异常、遗传、血管病变及病毒感染等均可能与发病有关。可以认为是在具有免疫遗传素质个体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 (一)免疫学异常许多DM/PM患者均存在循环自身抗体,有些被称为“肌炎特异性自身抗体”(MSAs)。大多数MSAs是直接针对胞浆抗原,其中较常见的是抗tRNA合成酶抗体,特别是抗histidyl tRNA合成酶抗体(又称抗JO-1),而JO-1产生与HLA-DR3有关。其他MSAs还有抗PL-12、抗Mi-2、抗PL-7、抗SRP等。患者中发现的抗核抗体有抗RNP、抗Ro、抗La、抗着丝点、抗SCL-70、抗PM-1、抗ku等。在伴发肿瘤的患者血清中测出抗自身肿瘤的补体结合抗体。约70%患者血清中可测出免疫复合物。患者骨骼肌血管壁上显示IgG、IgM及/或C3颗粒状沉积,特别是在儿童皮肌炎患者。有研究提示PM可能是由于淋巴细胞介导的超敏反应所致,在肌肉内发现大量T淋巴细胞浸润,而血液中抑制性T 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刺激试验显示患者的淋巴细胞对肌肉抗原的反应增强,其反应指数与临床活动性相关。显然,在DM/PM存在不同的异常免疫机制,有发现在非坏死性肌纤维中细胞浸润主要呈现管周性,B细胞多于T细胞,CD4/CD8增高;而在血液中DR细胞及B细胞(CD20+细胞)增加,而T 细胞(CD3+细胞)减少。这些发现提示体液免疫机制在DM/PM发病中起到一定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